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的设计

一、教学流程图的作用

“教学流程图”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其作用在于:

——它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也可以简洁地呈现出来;

——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

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它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使读者一目了然。

二、常见的图例有

课题《再现与表现》(高一语文作文教学)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图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直观图片、详实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

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案例分析: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全册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 1、学生了解面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融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 内容; 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 境、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读】: 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 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 《技术与设计2》(2学分)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 一、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

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 2)、国际形式和我国的现状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经济发展壮大,多数快速发展的行业受制与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的加工厂”。现在我国沿海经济工业主要以来料加工为主,知识产权(技术)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只赚取了低廉的加工费.我国工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如制衣行业,几亿件衣服还不值一架波音飞机。 [案例] 文章还以钢材为例说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日本生产的汽车用钢板质量世界第一,不用这种钢板的汽车就根本没有销路;“没有日本钢铁的支持,中国的汽车厂家就没法生存”;建筑用H钢的对华出口价比日本国内高20%,但中方却不得不买,“因为没有这种钢,中国的建筑公司就无法保障高层建筑骨架的安全”。 【小结】:通用技术是高中学生必修课程,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三、怎样学习《通用技术》? 1)了解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2)清楚这门课程的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内容 3)学会读目录和绪论 目录----总揽本书全局,了解本书整体结构和内容。 绪论----可以知道本书的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 注意使用本书导读。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向,做好心理准备。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高。

粤教版通用技术教案

粤教版通用技术教案 【篇一:一中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全册教案】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1的知识点概述 本模块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第一个必修模块。旨在使学生理解技术及其性质,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并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动与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结构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 本模块分设技术及其性质、设计过程、设计的交流和设计的评价四个主题。模块-主题结构如下图。 “技术及其性质”侧重于学生应该具备的技术的基本认识,了解技术以及与技术相关的各种问题;“设计过程”是使学生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实践的基本方法;“设计的交流”和“设计的评价”涉及到技术交流和技术评价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内容构成了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模块内容从技术与人类、技术与自然开始,到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以问题和需求出发走进设计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设计内涵、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设计创新的关系、亲历设计过程,为学生学习《技术与设计2》模块奠定了必要基础。 模块的四个主题,沿着理解技术、亲历设计过程和深化设计交流和设计评价的线索展开,从技术与设计的学习角度来看,技术及其性质是前提,设计过程是基础,设计交流与设计评价则是设计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四个主题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表达了高中学生在技术与设计的入门学习阶段,应该掌握的基本技术概念和操作、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思想。 一、“技术及其性质”内容结构图 二、“设计过程”内容结构图 三、“设计的交流”内容结构图 四、“设计的评价”内容结构图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学习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 学院:新乡学院 姓名:张晓 学号:12021010222 学科:化学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初三 章节: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铁的性质》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概述 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铁的用途与保护 二、学习对象特征分析 (一)教学对象 初中三年级学生,学生已有氧化还原反应、铁的化合物等知识,已多次接触有关燃烧的实验,在实验操作、实验设计方面,也有长足进步,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但是对反应条件的建立可能还是会有困难。 (二)教学背景 本课是初中三年级的一堂化学基础知识课,本节课主要是学习有关铁性质的一些知识,根据幻灯片展示出的一系列上节课学习的元素性质的实例,提出铁的性质。 (三)知识基础 本节课是主要介绍一个元素性质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了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之后,通过具体实例来学习金属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总结出铁的性质。元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是元素的一种特征,这些性质会在跟其他元素反应时表现出来。就是说,当该元素与其他元素反应时会有一些现象发生,或者有时可以根据一些反应现象判断是某种元素。 (四)能力基础 1. 学生思维活跃,不怕困难,遇到不会的问题时,先要自己思考一下,如果不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去请教别人。 2. 在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下,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相互合作的能力,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五)学习风格分析 1. 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感,并积极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现象。 2. 和别人的比较,得出强有力的结论有强烈的争强好胜心,推动学习。 3. 想得到老师的好评,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情感态度 1. 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的趣味性,并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化学基础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出合理的解释。 2. 学生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识。 三、学习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能叙述实验现象,判断反应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逐步养成实验、观察、思维的习惯并学会其方法,能利用铁的性质分析解释有关现象和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铁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其产物不同,领悟内因和外因关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护自然资源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铁的性质。教材在章前言中,从钢铁的简史和用途出发,在本节以设问方式提出了铁的有哪些性质的问题。这部分的教学建议在课前布置探究课题:“铁的发现和存在、用途和冶炼简史”。这样学生认识会更加深刻,对铁的性质问题的提出就很自然了。

009_718_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学部分50% 教学系统设计部分50% 4.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分 (2)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3)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二、考试要求与考试内容 教育技术学 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及理论基础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模式,了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2.掌握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两大领域(理论、实践)、两大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理解。 3.了解教育技术学在分析、解决教育与教学问题中的基本思想、操作方法

和发展前景。了解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知识管理等领域的新发展。 4.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运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 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AECT1994、AECT2004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范畴、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包括:教育技术发展的含义、模型、特点、新进展,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学习资源 包括:学习资源概述、媒体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四章学与教的过程 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 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第六章教学系统开发 包括:教学系统开发概述、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第七章教育技术运用 包括:教育技术运用概述、教学资源的应用、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学应用、绩效技术。 第八章教育技术管理 包括:教育技术管理概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 第九章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以现代教育媒体、方法和教学设计等基本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我认为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德育方面现代教育媒体能用生动形象地具体事物将抽象的知识表现出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他们易于接受和理解,用现代教育媒体表现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楷模,有利于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养成。在教学方面,它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知识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它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信息资源,学生们可以通过电视、计算机网络教室等媒体学习到丰富多彩的的知识,充分调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质量。列出你所了解的教育技术方面的网站,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1.h t t p://w w w.n r c c e.c o m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 由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主要内容是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小学信息技术必修课、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比赛,最新信息、资料下载,相关链接等内容。 2.h t t p://w w w.m s i t21.c o m/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网 这个网站的主要特点是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主要内容板块有新课程、硬件看台、软件交流、网络技术、网上教研、伢儿乐园、友谊链接等。网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你认为教育技术教师应该为学科教学做哪些工作? 1.对一线学科教师进行有关实用信息技术的培训。如:flash.frontpage 等的使用与简单制作。 2.帮助学科教师实现教学设计及课件的制作与完善。 3.帮助学科教师搜集一些实用小软件、教育教学方面的信息与资料。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思想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参与度;化静为动,揭示内在规律;联系生活,体验知识生成;及时巩固新知。 一、教学目标 1、使用信息技术,解决过去存在的、在各学科教学中难以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 2、通过整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在教学中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3、提高教师应用媒体的教学水平,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变革。 二、教学内容 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机、录像机、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适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这对教学的现代化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建立具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而我们应用现代技术所编制的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很好地来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即应用现代技术能够促进我们的课改顺利进行,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一个平台。在教学中,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化处理相结合,使教师的讲授与多媒体的演示融为一体,将教学中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活动 以网络版的《景泰蓝的制作》教学课件为例来说明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影响。该课件为存储于www服务器上集文本、声音、图像、录像、动画于一体,用HTML和Java语言编写的超媒体教学软件。以中国古典民乐《高山流水》为背景音乐,课文朗诵配上景泰蓝制作六道工序的图片,并且用景泰蓝制作全过程录像和十几幅精美的景泰蓝工艺作品图,以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以GIF 小动画作点缀,营造生动的画面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切换到讨论系统bbs、在线测试、E-mail帮助上。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探索,课件提供了丰富完整的教学资源。如:可以链接到与《景泰蓝的制作》写作顺序相似的《活板》一课的课件,提供了有关景泰蓝、中国文化及中国工艺的网站,提供了图文并茂的景泰蓝鉴赏方法等。运用网络自主探究知识和协作研究问题的能力,加速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也能解决个体差异的教学问题,即能满足不同基础不同水平,甚至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测试,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自由进退,自主构架,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需要的学习材料,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 该多媒体课件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用动画激发学生兴趣,用图片激活学生

广东版粤教版通用技术全套知识点

技术与设计一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一、技术的巨大作用 1、技术的起源:源于人类寻找、生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此时的技术并不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 2 3 4 5 6 7 中间环节,是把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特别是现代技术,它往往是科学的直接应用。 8、技术巨大影响

[1]、技术的影响:在当今社会,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 外交、文化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技术对当今社会影响是巨大的。 [2]、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两面性是指技术既能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造 福(正面影响),同时也会对人类带来一定的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负面 1 2 3 4 510年。 三、设计是技术的关键 1、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设计: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是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主要途径。 2、技术创新的来源:一是来源于有计划有步骤的设计,如航天技术;二是来源于偶然的发现,如青霉素的发现;

3、设计需要多种知识,设计需要不断改进。 第二章设计的基础 一、做一名优秀的设计师 1、正确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1]、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它以思考的问题为中心,从多角度、多 个层次来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扩展思路,然后从多个方法中选择最好的。 2 1 [3]、综合性(组合)设计:(适当了解) 2、技术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创新性原则、需要性和实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可靠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时效性原则、工程心理学和生理学原则、法律、道德规范原则、通用性、标准性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范本

篇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范例 表格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篇二: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范例 《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1、学习要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像认识一些数字和掌握数字之间的简单运算之外,他们对简单图形的学习兴趣是很浓厚的。 2、学习内容的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 3、学习者的分析:低年级的学生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图形的认识主要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 二.目标编制与策略设计 1、目标编制 三、评价方案: 1、评价计划: (1) 收集资料类型:有关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卡片 (2) 选择被试:二年级小学生 (3) 试用成果背景条件:在自然课堂状态下试用 2、评价方法:测验调查和观察 3、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的工作内容:观察数学并记录(教学活动内容、时间、练习设计的合理性,学生的反映) 4、归纳分析资料 5、报告评价结果: (1) 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在教学中目标是否完成 (2) 教学策略是否运用恰当,多媒体的使用是否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认知、情感、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篇三: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模板 英语教学设计 学院: 学号: 姓名: 学科:英语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级:高一 章节:英语必修2 unit 1 cultural relics 目录 一、教学内容分析?????????????????? 3 1. 地位与作用?????????????????? 3 2.学时 ????????????????????? 3 3.教学媒体????????????????????3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考试大纲_湖南师范大学考研网

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与教学 设计》考试大纲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教育技术学部分50% 教学系统设计部分50% 4.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3)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二、考试要求与考试内容 教育技术学 考试要求: 1.系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及理论基础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模式,了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动态,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2.掌握教育技术的五大范畴(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两大领域(理论、实践)、两大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理解。 3.了解教育技术学在分析、解决教育与教学问题中的基本思想、操作方法和发展前景。了解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课程、知识管理等领域的新发展。 4.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的设计、开发、运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 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AECT1994、AECT2004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范畴、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包括:教育技术发展的含义、模型、特点、新进展,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学习资源 包括:学习资源概述、媒体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四章学与教的过程 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 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第六章教学系统开发 包括:教学系统开发概述、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项目管理)教育技术角度的教学设计项目附件

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 《教育技术角度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 附件材料 编写提纲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美国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专家加涅所著的《学习的条件》《教学设计原理》等、当代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梅瑞尔的成份显示理论等说明了教学设计包含了科学和技术两种成份,之后2006年瑞泽主编的《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再度重申了教育技术学中的“技术”绝非单纯的媒体技术,而主要的是基于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技术,并对教学设计从技术的多个层面和角度做了阐释,这一方面说明教学设计本身是一种技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教学设计的发展离不开各类正在蓬勃发展的硬技术,更不能忽略各种理论指导下的软技术的应用。有国外学者甚至感叹教学设计领域尚缺乏严谨的科学研究,大多数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在盲目地跟着变化多端的市场跑,对新技术的狂热远远胜过了精心设计的科学研究。 在国内,近年来,作为泊来品的“教学设计”研究多以继承国外专家(主要是美国)的研究成果为主,而且,随着教育技术的大力发展,教学设计一直被认为是教育技术的核心。于是,首先从高校开始,其次是在中小学,教学设计被积极推广。但凡事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实际的情况是收效甚微。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教学设计太复杂、

太麻烦、太浪费时间,而且也不一定能解决想要解决的问题;教学设计理论一大堆,在教学中没几个人愿意使用;懂教学设计的人或者号称教学设计方面的专家在自己的教学中也根本不用教学设计的理论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相反,许多并不懂得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教学设计理论的教师,却能够在课堂上表现突出等等。这些负面的声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教学设计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于是,国内不少人士指出应进行基于本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研究,这无疑是有识之见。但是,究竟怎样才能进行创新,并由此催生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呢?很多学者、专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但多数还是不能摆脱国外教学设计理论的影响。由于国情与个人研究背景的差异,国外的教学设计理论难以推广,而国内原创性的教学设计理论又难以催生,以致于还出现了所谓“教学论”与“教学设计”的论争,“以教为主”、“以学为主”、“主导—主体”的对抗等异化现象。所幸的是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杨开城教授著书《教学设计—一种技术学的视角》,书中作者放弃了早期的教学设计研究理路,提出了教学设计不仅仅是一种操作,它作为一种技术,是理解教学的很重要的方式,教学设计理论最主要也是最有用的部分是分析与设计的技术,并从6个方面对教学设计的技术作了详细介绍。然而,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本书所介绍的教学设计技术是很繁杂的,对于教师个人来讲似乎意义不大”,这就使得本书所提出的理论失去了生存的大片土壤,最多也只是学者们讨论讨论而已。而且书中对于媒体硬技术和软技术的设计介绍不多,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通过相关数据显示,当前的教学设计研究趋向于多个角度,运用已有的理论成果,应用多种研究方法,尤其是系统方法来探索教学设计的问题。主要是把它看作科学与技术的结合体,从整体上综合考虑教学过程的各种因素。从教学设计的发展历史,应用范围可以看出,当前最具影响的教学设计新领域有以下三个方面:计算机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工艺》课程教学设计

《工艺》教学设计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中学邹永明 一、学习者分析 处在高一学期的学生,尽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工业生产却几乎一无所知,基本都没去过工厂,不了解工业生产的情况,更不要说对生产工艺的了解,甚至连听也没听说过,这对工艺这一节的教学无疑带来了难度,因为缺乏感性认识和相关工业生产的知识。工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工艺对于技术产品来说非常重要。它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对提高生产效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本节对工艺加以介绍。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各学校条件的不同,本节内容较浅显,旨在让学生认识工艺,了解一些常用木(金)工工具和设备,学会木材(金属)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即可。 二、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是本章的引入和基础部分,是学习第三节的制作内容的必备知识,也是学生对纷繁复杂工艺的认识、分类的必经过程。 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常用的工艺,教材以景泰蓝制作与茶叶加工两个例子展示工艺种类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金属材料队的加工工艺,包括零部件加工、产品装配(连接方法)和表面涂饰等。这些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实践操作的机会,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切实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立足实践是本课程的一个特色。结合本章中大量动手操作的具体内容,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根据操作内容,本着减少文字叙述的思路,文中配置了大量的图示,直观形象,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阅读和理解。 正确领会课程理念,把握操作技能的教学目标,不搞“大运动”的动作规范训练,侧重学生对技能方法的体验和领悟,不要求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2、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工艺的概念,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切削工具与设备。 难点:学会使用一些常用的切削工具与设备,会进行简单木材切削和装配。 3、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目标 根据通用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这一要求,并结合教学实际和我校学生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009_718_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18] 考试科目名称: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教育技术学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 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AECT1994、AECT2004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范畴、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包括:教育技术发展的含义、模型、特点、新进展,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学习资源 包括:学习资源概述、媒体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四章学与教的过程 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 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第六章教学系统开发 包括:教学系统开发概述、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第七章教育技术运用 包括:教育技术运用概述、教学资源的应用、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学应用、绩效技术。 第八章教育技术管理 包括:教育技术管理概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 第九章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

包括: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教学资源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网络教学评价、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第十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 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 了解教育技术的新动态及发展。 教学系统设计 (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1.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 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系统特征和本质;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规定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3.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式 模式的含义和功能;ID1与ID2. (二)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上) 1.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起点水平分析;认知发展特征分析;学习风格分析;学习动机分析; 确定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变量;成人学习者特征分析。 2.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需要的含义;分析学习需要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3.教学目标的分析与设计 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方法。 (三)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下) 1.教学内容的分析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分析教学内容类别及性质;确定单元目标以及对内容进行初步评价。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高中通用技术教案常见的技术图样

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一) 一、内容分析: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语言,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经常用以表达设计观点、呈现设计方案,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是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具体应用,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形式,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关键,它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等组成了设计过程。所讲的内容都是在空间思维层面上的,对学生的思维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创造力的机会。内容包括正投影与三视图、形体的尺寸标注、机械加工图、剖视图和线路图。这一节的线索是:正投影与三视图―――形体的尺寸标注―――机械加工图、线路图。 由于技术图样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能提供生产所需的技术资料,绘图简便,适合于交流。采用正投影法得到的正投影图,既能如实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且作图方便。三视图、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是较常见的技术图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本节对这些图样作了介绍。技术图样中都有尺寸标注,所以本节将形体的尺寸标注列入课文内容。由于机械加工图中,通常利用剖视图表现零件的内部,所以本节也介绍了剖视图的基本知识。以使学生能够掌握一般技术图样的投影方法,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并能了解一般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中的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法,并能识读它们。在本节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态度,注重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立体几何,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形体的表达能力,通过对三视图形成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平面的三视图与实物的立体图之间自由的转换,并且能够表达出来。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2)让学生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学会标注简单的尺寸。 3)让学生了解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所用符号的意义及表达方法,能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和线路图。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形成感受设计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养成细致、严谨的良好习惯。 2)学会运用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所用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3)培养形成在设计活动中用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意图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掌握简单的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学习逐渐掌握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所用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法,能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和线路图。 四、重点、难点: 重点: 正投影与三视图,形体的尺寸标注,机械加工图、剖视图和线路图的识读。 难点: 三视图与轴测图相互转化。 五、教学策略: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部分

教学设计部分 1.学习需要 2.加涅的学习成果(任务)分类 ?言语信息 ?智力技能 ?认知策略 ?动作技能 ?态度 3.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布鲁姆把学习分为哪几个研究领域 (一)认知领域 ?知道-记忆过程 ?领会-低水平理解 ?运用-高水平理解 ?分析-结构理解 ?综合-创新能力 ?评价-价值判断 (二)情感领域 (三)动作技能领域 4.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内容 ?学习者一般特征分析 学习者的年龄、性别、知识背景、个人对学习的期望、学习兴趣与动机、工作与生活经历、文化背景等因素 ?学习者的初始能力分析 对学习者在学习之前所掌握的某一领域的起点能力(知识与技能、认识与态度)的分析

?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o对学习环境和条件的需求不同 o生理类型的差异 ?认知方式上的差异(所罗门学习风格量表) ?某些个性意识倾向性因素影响 o控制点:是人们对影响自己生活与命运的那些力量的看法。 有所谓内部控制(自己的能力和所作出的努力所决定)和外 部控制(命运和机遇)之分。 o焦虑水平 5.教学目标的ABCD表达模式 ?学习目标的四要素-即ABCD模式 o对象:写明教学对象 o行为:说明学习者能做什么 使用动宾结构的短语:其行为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说明学习的内容 o条件:讲明上述行为在何种条件下产生,规定了行为评价的约束因素 o标准:规定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标准 6.分别对应布鲁姆的教学目标领域,按照ABCD模式编写适合你所学专业的教学目标 7.教学策略的分类 ?组织策略 o加涅的阶梯模式 ?传递策略 o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小组学习)?管理策略 8.加涅的阶梯模式 教学策略是由一些基本的教学事件组成的。这些教学事件与内部学习过程相对应,适当的利用这些教学事件作为积木块,就可以构造出已知的任何教学方法。加涅的学习过程八级阶梯模式。 ?动机(预期)阶段:明确学习目标,诱发学习行为 ?选择(注意)阶段:呈现刺激材料,引导学习者注意与目标有关的刺激?获得(编码)阶段:提供学习指导,帮助学习者进行信息加工 ?保持(储存)阶段:以一定的形式帮助学习者回忆 ?回忆(检索)阶段:通过提问和提示线索,帮助学习者提取储存中的信息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01-14真题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真题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信息化 2、翻转学习 3、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二、问答题 1、简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取向

2、简要说明媒体选择的依据 3、制作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简表 4、学习目标编写的注意事项 三、论述题 1、归纳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并阐述他们的适用范围及运用方式 2、简述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关系 四、材料分析题 评述所给材料中的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2012年教育技术学和教学系统设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建构主义 2.经验之塔 3.学习资源 4.信息素养 5.CAI 二、简述(每题15分,共60分) 1.多媒体软件开发流程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3.试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过程模型 4.谈谈你对“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理解 三、论述: 从教学信息化与教育改革的角度谈谈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四、材料分析: 材料一:………… 问题:评价学习目标分析 材料二:………… 问题:从信息化教学设计原则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中的)设计方案的认识2011年 一、术语解释(每个6分,共18分) 1.量规

2.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 3.学习媒体 二、简述题(每题13分,共52分) 1.以媒体技术发展为主线,制作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简表 2.简述教育信息资源的特点 3.简述学习需要的实践意义 4.简述学习设计与教学设计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论述题(共30分)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导致了传统教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上的许多变化,请梳理并论述(图见课本) 四、材料分析题(共50分) 材料一节选自中国教育报,请仔细阅读材料,谈谈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设计的指导意义 材料一 评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布卢姆主编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自1956年问世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对全球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著作,他被译成20多种文字出版。 在广泛吸收各方面的评阅意见之后,修订者与1999年对该书修订的初稿进行了修改。修改的书名改为《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称《修订版》。同原版相比,《修订版》的最大变化是提供了一个两维目标分类框架,后者在处理掌握知识与形成能力的关系问题上超越了原分类学。他将认知教学目标按两个维度分类。一个维度是知识,知识被分为四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原认知知识。另一个维度是每一类知识的掌握都分为六级水平,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修订版》认为,有效教学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第一,你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学目标)?第二,你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三,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那里(学习结果评估)?修订的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的整套理论和案值分析都是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而设计的。 对于“去哪里”问题的回答,修订的分类学强调区分教学目标“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关于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两维目标分类框架已经做了科学回答。为了防止混淆,《修订版》特别强调目标“不是什么”。该书第二章指出:“有些教育人士有将结果和手段混

粤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全册

第一章技术及其性质 第一节技术的性质及其巨大作用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实生活相关的通用技术内容。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方法的知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学习重点】: 1、学生了解而向生产与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对两个必修模块的学习; 2、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难点】: 1、引导学生将课程学习的几个主题務为一体学习,把握好两个必修模块的内容; 2、针对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分析:该项技术对个人生活、经济、社会、环境、伦理道徳 等方面的影响。 【学习过程】: 【导读】: 1、学习一门新课,主要掌握好三个问题: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通用技术》是一 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2学分) 《技术与设计2》(2学分) 选修模块:电子控制技术(2学分) 一、什么是通用技术? 通用技术: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迁移价值的技术。 二、为什么要学《通用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技术日益成为我们生活中几乎无时不在,不处不在的客观存在,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人人必须修学的课程. a、运用科技手段可以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性质或改变物质的种类。 b、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变废为宝,将那些利用价值不高或没有利用价值或有害的物质变为有价值、高价值的物质。 从劳动者看------ 科技型人员成为主体劳动者。 我国的劳动力状况:一方面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人员下岗失业,一方面急需大量的具有

现代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1. 以教师为中心、依靠技术、应用现代手段 2. 媒体开发、技术支持、资金支持 3.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应用系统方法 4. 利用视听媒体、掌握信息技术、综合教学理论 2、下列有关教学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1. 教学设计的环节就是教案的编写过程。 2. 教学设计是一个线性的过程。 3. 教学设计是以系统观、系统理论为指导的。 4. 教学设计就是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的过程。 3、对于小学5、6年级的学生,以下最不可能属于他们特征的是() 1. 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需要老师、家长对其进行引导。 2. 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度非常高。

3. 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公正、真理及道德等抽象的社会问题进行比较准确的分析。 4. 学生能够借助具体事物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开始用抽象的规则来思考问题。 4、人类信息传播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看不到具体事物时,为了保证传播效果,最理想的传播媒介是() 1. 口头语言 2. 视觉图像 3. 计算机语言 4. 文字 5、扫描仪通常配有“OCR软件”,它主要用于()之间的转换。 1. D. 视频到声音 2. 声音到文字 3. 图片到文字 4. 文字到图片 6、某堂课教学完毕后,有很多同学提出自己有些地方不是很明白,因此想下载你制作的教学课件,你认为下列哪个方法最为便捷、可行()

1. 老师将自己的课件上传到学校的FTP上,让需要课件的同学自己去下载。 2. 老师让想要的同学给他打电话,告诉老师邮箱,之后老师给他发邮件。 3. 老师将课件刻成光盘发给每位同学。 4. 让同学自己拿U盘到老师家中拷贝。 7、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1. 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2. 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3. 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4. 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8、WAV音频文件的缺点是() 1. 采样频率过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