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求函数最值几种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1
函数最值的求法
在数学中,函数最值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取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在实际问题中,函数最值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求函数的最值是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
一、极值法
求函数最值的一种方法是极值法。
极值法是指通过求函数的极值来确定函数的最值。
具体来说,如果函数在某个点处的导数为0,那么这个点就是函数的极值点。
如果这个点是函数取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那么它就是函数的最值点。
二、区间法
另一种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是区间法。
区间法是指通过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寻找函数取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来确定函数的最值。
具体来说,可以将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每个区间都求出来,然后比较这些区间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以得到函数的最值。
三、二次函数最值公式
对于一元二次函数y=ax^2+bx+c,其最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求解:
当a>0时,函数y=ax^2+bx+c的最小值为y_min=c-frac{b^2}{4a},最大值不存在。
当a<0时,函数y=ax^2+bx+c的最大值为y_max=c-frac{b^2}{4a},最小值不存在。
四、其它方法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它方法可以求函数的最值,如牛顿迭代法、黄金分割法等。
这些方法的具体原理和步骤需要在一定的数学基础上才能掌握。
总之,求函数的最值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问题,掌握求解方法对于深入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都非常重要。
二次函数求最值的三种方法一、引言在学习高中数学时,我们会学到二次函数,并学习如何求出这个函数的最值。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用二次函数来描述,例如:投射物的运动轨迹、拱桥的设计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本文将分析三种常见的方法来解决二次函数求最值的问题。
这些方法包括:1.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求最值2.利用二次函数的导数公式求最值3.利用求根公式解二次方程求最值在下文中,我们将详细展开上述三种方法的整体流程并进行详细描述。
二、利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求最值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为:y=ax²+bx+c,其中a、b、c分别代表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我们可以通过求出顶点来确定二次函数的最值。
我们知道,对于标准二次函数,其顶点坐标为(-b/2a,f(-b/2a))。
使用这一公式,我们可以简单地找到二次函数的最值。
接下来,我们将细致地介绍如何使用顶点公式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1. 将二次函数转换为标准形式。
我们有一个二次函数y=2x²+4x-5,我们可以将其转换为y=2(x²+2x)-5。
2.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分离平方项来找到二次项x²的系数a和一次项x的系数b。
在本例中,二次项系数a为2,一次项系数b为4。
3.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顶点公式来计算出顶点的坐标。
根据公式,顶点的横坐标为-b/2a,若b为正数,顶点为函数的最小值,反之为最大值。
在本例中,由于一次项系数为正数,因此我们将使用公式-b/2a来计算横坐标。
(a) 横坐标=-b/2a=(-4)/(2*2)=-1(b) 将横坐标代入原函数中,可得纵坐标f(-1)=2*(-1)²+4*(-1)-5=-7(c) 顶点坐标为(-1,-7)。
4. 因其二次项系数为正数,所以这是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并且其最小值为-7,在顶点的位置。
答案为f(x)=-7。
三、利用二次函数的导数公式求最值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二次函数的导数公式来确定最值。
求极值的三种方法一、直接法。
先判断函数的单调性,若函数在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则最大值为极大值,最小值为极小值二、导数法(1)、求导数f'(x);(2)、求方程f'(x)=0的根;(3)、检查f'(x)在方程的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
举例如下图:该函数在f'(x)大于0,f'(x)小于0,在f'(x)=0时,取极大值。
同理f'(x)小于0,f'(x)大于0时,在f'(x)=0时取极小值。
扩展资料:寻求函数整个定义域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数学优化的目标。
如果函数在闭合区间上是连续的,则通过极值定理存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此外,整个定义域上最大值(或最小值)必须是域内部的局部最大值(或最小值),或必须位于域的边界上。
因此,寻找整个定义域上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是查看内部的所有局部最大值(或最小值),并且还查看边界上的点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并且取最大值或最小的)一个。
1、求极大极小值步骤:求导数f'(x);求方程f'(x)=0的根;检查f'(x)在方程的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x)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
f'(x)无意义的点也要讨论。
即可先求出f'(x)=0的根和f'(x)无意义的点,再按定义去判别。
2、求极值点步骤:求出f'(x)=0,f"(x)≠0的x值;用极值的定义(半径无限小的邻域f(x)值比该点都小或都大的点为极值点),讨论f(x)的间断点。
上述所有点的集合即为极值点集合。
扩展资料:定义:若函数f(x)在x₀的一个邻域D有定义,且对D中除x₀的所有点,都有f(x)<f(x₀),则称f(x₀)是函数f(x)的一个极大值。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的求解方法在数学中,函数的极值与最值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
极值是指函数在某一区间内达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而最值则是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正确地求解函数的极值与最值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和优化算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函数极值与最值的求解方法。
一、导数法求函数极值导数法是求解函数极值的常用方法之一。
对于一元函数,我们可以通过求取其导数来确定函数的极值点。
具体步骤如下:1. 求取函数的导数。
根据函数的表达式,求取其一阶导数。
对于高阶导数存在的情况,可以继续求取导数直到找到导数不存在的点。
2. 解方程求取导数为零的点。
导数为零的点对应着函数的极值点。
将导数等于零的方程进行求解,找到函数的极值点。
3. 判断极值类型。
在找到导数为零的点后,可以通过二阶导数或借助函数图像来判断该点处的极值类型。
若二阶导数大于零,则为极小值;若二阶导数小于零,则为极大值。
二、边界法求函数最值边界法是求解函数最值的一种有效方法。
当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且有界时,最值一定是在该闭区间的端点处取得的。
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函数定义域的闭区间。
根据函数表达式或实际问题,找到函数定义域所对应的闭区间。
2. 计算函数在端点处的取值。
将函数在闭区间的端点处依次带入函数表达式,计算函数的取值。
3. 比较函数取值找到最值。
对于最大值,选取函数取值最大的端点;对于最小值,选取函数取值最小的端点。
三、拉格朗日乘数法求函数约束条件下的极值当函数需要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时,可以使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来求解函数的极值。
该方法适用于带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具体步骤如下:1. 设置拉格朗日函数。
将原函数与约束条件构建为一个拉格朗日函数,其中拉格朗日乘子为未知数。
2. 求取拉格朗日函数的偏导数。
对拉格朗日函数进行偏导数运算,得到一组方程。
3. 解方程求取极值点。
将得到的偏导数方程组求解,找到满足约束条件的极值点。
4. 判断极值类型。
求函数最值的题型和方法
求函数的最值是数学中的常见问题,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求函数最值的题型和方法:
1. 单变量函数的最值:对于单变量函数,可以通过求导数的方法来求函数的最值。
首先求出函数的导数,然后将导数等于0的方程求解,得到驻点(即函数取得极值的点)。
接着,通过将
驻点和函数的端点(如果有的话)进行比较,确定函数的最值。
2. 多变量函数的最值:对于多变量函数,求解最值的方法更加复杂。
可以通过求偏导数和二阶导数的方法来求解。
首先求出函数的偏导数,然后将偏导数等于0的方程组求解,得到驻点。
接着,求解雅可比矩阵的特征值,根据特征值的正负来确定驻点的类型(最大值、最小值或鞍点)。
最后,对比驻点和函数的端点(如果有的话),确定函数的最值。
3. 约束条件下的最值:在某些情况下,函数的变量受到一定的约束条件限制。
求解这种情况下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拉格朗日乘数法来实现。
首先,将约束条件转化为方程组,然后定义拉格朗日函数。
接着,求解拉格朗日函数的导数等于0的方程组,得到驻点。
最后,通过对比驻
点和边界点,确定函数的最值。
4. 条件最值:在某些情况下,函数的取值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
求解这种情况下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消元法来实现。
首先,将条件限制转化为方程组,然后将其中的一个方程代入到函数中,得到一个只包含一个变量的函数。
接着,通过求解这个函数的最值,得到函数在满足条件限制下的最值。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非线性函数或复杂函数,求解最值可能涉及到数值计算或近似计算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使用数值计算软件来求解函数的最值。
2023年6月上半月㊀解法探究㊀㊀㊀㊀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的三种方法◉甘肃省高台县第一中学㊀郭惠英㊀㊀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会并运用转化与分类讨论等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利用导数求某些函数的极值㊁最值.在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实用的解题方法,更要注重开拓他们的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关键词:分类讨论法;消元转化法;判断单调性法;构建新函数㊀㊀关于求函数最值与极值的问题,近年来在高考全国卷以及各地的自主命题卷中多次出现,多以选择题㊁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也与其他知识交汇在解答题中呈现, 最值与极值 问题逐渐成为高考的高频考点与热点[1],在备考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是一种十分简捷有效的好方法,具体解题思路是:先构造函数,明确定义域,求导;再求变号零点;最后求原函数的最值(极值).求函数f(x)在[a,b]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基本步骤是:先求函数f(x)在(a,b)上的极值;再求函数f(x)在区间端点的函数值f(a),f(b);最后将函数f(x)的各极值与f(a),f(b)作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为最大值,最小的一个为最小值.下面结合典型例题,探讨运用导数求解函数最值问题的思路与方法.1分类讨论法运用分类讨论法求函数最值的基本思路是,把整体问题化为部分问题来解决,化成部分问题后,增加了题设条件.解答这类题型的步骤是:①确定分类讨论的对象,即对哪个参数进行讨论;②对所讨论的对象进行合理分类(要求分类不重复㊁不遗漏㊁不越级㊁标准要统一);③逐类讨论;④归纳总结.例1㊀(2022年全国乙卷理科数学第16题)已知x=x1和x=x2分别是函数f(x)=2a x-e x2(a>0且aʂ1)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若x1<x2,则a的取值范围是.解析:fᶄ(x)=2a x l n a-2e x.因为x1,x2分别是函数f(x)=2a x-e x2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所以函数f(x)在(-ɕ,x1)和(x2,+ɕ)上单调递减,在(x1,x2)上单调递增.故当xɪ(-ɕ,x1)ɣ(x2,+ɕ)时,fᶄ(x)<0;当xɪ(x1,x2)时,fᶄ(x)>0.若a>1,当x<0时,2a x l n a>0,2e x<0,则此时fᶄ(x)>0,与上述矛盾,故a>1不符合题意.若0<a<1,则方程2a x l n a-2e x=0的两个根为x1,x2,即方程a x l n a=e x的两个根为x1,x2,即函数y=a x l n a与函数y=e x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令g(x)=a x l n a,则gᶄ(x)=a x l n2a,0<a<1.设过原点的直线与函数y=g(x)图象相切于点(x0,a x l n a),又切线的斜率为gᶄ(x0)=a x l n2a,故过原点的切线方程为y-a x l n a=a x l n2a(x-x0),则有-a x l n a=-x0a x l n2a,解得x0=1l n a,所以切线的斜率为l n2a a1l n a=e l n2a.图1因为函数y=a x l n a与函数y=e x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如图1),所以e l n2a<e,解得1e<a<e.又0<a<1,故1e<a<1.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为(1e,1).思路与方法:本题主要采用了分类讨论的方法.由x1,x2分别是函数f(x)=2a x-e x2的极小值点和极大值点,可得当xɪ(-ɕ,x1)ɣ(x2,+ɕ)时,fᶄ(x)<0,当xɪ(x1,x2)时,fᶄ(x)>0;再分a>1和0<a<1两种情况讨论,方程2a x l n a-2e x=0的两个根为x1,x2,即函数y=a x l n a与函数y=e x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构造函数g(x)=a x l n a;最后根据导数的意义并结合图象即可获解.2消元转化法消元转化法求最值是换元法与转化思想的综合运用.其解题思路是,通过设元消参与转化的方法,将不熟悉和难解的求最值问题转化为熟知的㊁易解的或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㊁直观57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解法探究2023年6月上半月㊀㊀㊀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性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㊁特殊的问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例2㊀已知函数f (x )=e x,g (x )=2x ,若f (m )=g (n )成立,则n -m 的最小值为(㊀㊀).A.12㊀㊀㊀B .1㊀㊀㊀C .2-l n 2㊀㊀㊀D.2+l n 2解法1:由f (m )=g (n ),得e m=2n ,解得n =12e 2m(m ɪR ).设h (m )=n -m =12e 2m -m ,则h ᶄ(m )=e 2m-1.由h ᶄ(m )>0,得m >0;由h ᶄ(m )<0,得m <0.所以h (m )在(-ɕ,0)上单调递减,在(0,+ɕ)上单调递增,从而得到(n -m )m i n =h (0)=12.故正确答案为:A .解法2:令f (m )=g (n )=t ,即e m=2n =t ,则m =l n t ,n =12t 2.设h (t )=n -m =12t 2-l n t ,t >0,则h ᶄ(t )=t -1t =t 2-1t.由h ᶄ(t )>0,得t >1,由h ᶄ(t )<0,得0<t <1,则h (t )在(0,1)上单调递减,在(1,+ɕ)上单调递增,所以(n -m )m i n =h (1)=12.故正确答案为:A .思路与方法:本题利用f (m )=g (n ),对n -m 消元,将问题转化为单变量函数,再应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小值.在解题过程中,根据需要可采用多种变形,如①m =l n 2n (n >0);②n =12e 2m ;③令e m=2n =t ,则m =l n t ,n =12t 2;等等.3判断单调性法通过判断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或者通过单调性得出函数的图象来求函数的最值,是最常用最简捷的一种方法.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关键在于准确判定导数的符号,当f (x )含参数时,需要依据参数取值对不等式解集的影响进行分类讨论.例3㊀已知函数f (x )=a x 3+x 2+b x (其中常数a ,b ɪR ),g (x )=f (x )+f ᶄ(x )是奇函数.(1)求f (x )的表达式;(2)讨论g (x )的单调性,并求g (x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析:(1)由题意得f ᶄ(x )=3a x 2+2x +b ,因此g (x )=f (x )+f ᶄ(x )=a x 3+(3a +1)x 2+(b +2)x +b .因为函数g (x )是奇函数,所以g (-x )=-g (x ),即对任意实数x ,都有a (-x )3+(3a +1)(-x )2+(b +2)(-x )+b =-[a x 3+(3a +1)x 2+(b +2)x +b ],于是3a +1=0,b =0,解得a =-13,b =0.故f (x )的表达式为f (x )=-13x 3+x 2.(2)由(1)知g (x )=-13x 3+2x ,所以g ᶄ(x )=-x 2+2.令g ᶄ(x )=0,解得x =-2,或x =2.当x <-2,或x >2时,g ᶄ(x )<0,从而g (x )在区间(-ɕ,-2],[2,+ɕ)上是减函数.当-2<x <2时,g ᶄ(x )>0,从而g (x )在区间[-2,2]上是增函数.综上可知,g (x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只可能在x =1,2,2时取得.而g (1)=53,g (2)=423,g (2)=43,因此g (x )在区间[1,2]上的最大值为g (2)=423,最小值为g (2)=43.思路与方法:本题的第(2)问是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关键是判断函数在该区间上的单调性,因为通过单调性即可得出函数的大致图象,进而求出最值,所以就可以避免比较端点值与极值的大小[2].由此可见,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是解决函数极值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综上所述,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时,首先要确定和判别函数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判断函数是否有极大值,就是判断f ᶄ(x )是否有左正右负的零点,判断是否有极小值,就是判断f ᶄ(x )是否有左负右正的零点;其次是要掌握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与步骤.在具体解题过程中,有时需要对问题进行转化,构建新的函数,再用导数解决问题.参考文献:[1]吴永娇.聚焦函数与导数中的最值问题[J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数学),2021(5):18G20.[2]李红磊.突破函数与导数问题的几种策略[J ].高中数理化,2022(15):60G61.Z 67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数学期望的几种求法
一.求函数最值常用的方法
最值问题是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一类特殊的数学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它涉及到高中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解决这类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能,灵活选择合理的解题途径,而教材中没有作出系统的叙述.因此,在数学总复习中,通过对例题,习题的分析,归纳出求最值问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处理方程.
常见的求最值方法有:
1.配方法:形如的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极值点或边界点的取值确定函数的最值.
2.判别式法:形如的分式函数,将其化成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由于,∴≥0,求出y的最值,此种方法易产生增根,因而要对取得最值时对应的x值是否有解检验.
3.利用函数的单调性首先明确函数的定义域和单调性,再求最值.
4.利用均值不等式,形如的函数,及≥≤,注意正,定,等的应用条件,即:a,b 均为正数,是定值,a=b的等号是否成立.
5.换元法:形如的函数,令,反解出x,代入上式,得出关于t的函数,注意t 的定义域范围,再求关于t的函数的最值.
还有三角换元法,参数换元法.
6.数形结合法形如将式子左边看成一个函数,右边看成一个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作出它们的图象,观察其位置关系,利用解析几何知识求最值.
求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求形如的最值.
7.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系列:函数求极值问题的6种方法对于一个给定的函解析式,我们如果能大致作出其对应的函数图像,那么函数的许多性质都可以通过图像客观地反应出来。
因此,只要我们做出了函数图像,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图像找到极值点,从而求出函数的极值。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讨论一下,函数图象在求极值问题中的应用。
一、函数解析式中含有绝对值的极值问题。
我们给出问题的一般形式,设a≤x≤b,求函数∑=+=n i bi x ai y 1的极值。
很容易判断该函数为分段函数,其对应的图像是折线,因此只要做出函数的图像那么就可以准确的找出函数的极值点。
例1 设-2≤x≤3,求函数12+++-=x x x y 的最值。
解:若将函数示为分段函数形式。
作出函数图像根据图像我们可以判断:当x=0,min y 3=;当x=3,max y 8=,对此类型问题的思考:当函数解析式含有较多绝对值符号的时候,如果我们仍然通过做出函数图像来求解极值,那么过程就非常复杂。
那么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呢?经过对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函数的极值点要么出现在函数定义域的端点,要么出在函数图像的拐点(使函数中某一个绝对值部分为零的点)因此我们只需将这些点求出来并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其所对应的值。
经过比较就得出了极值例如上题:f(-2)=7、f(-1)=4、f(0)=3、f(2)=5、f(3)=8、3min =y 、max y =8,据此我们下面给出解决这一类问题更一般的方法。
max y =max {f(bi)、i=1、2、3……n }, min y =min {f(-bi),i=1、2、3……n }.二、将极值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
运用此方法解决极值问题关键在于深刻理解,挖掘解析式所蕴含的几何意义。
1. 转化为求直线斜率的最值。
例2 求函数θθsin 3cos 2-+=y 的最值 分析 函数解析式非我们常见的函数模型。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该函数可以看做过点A (3、2)与B (sin θ、-cos θ)两点直线的斜率。
高中数学求最值的方法
高中数学求最值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1. 探索区间:首先确定要求最值的函数的定义域和范围。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或者对函数进行分析来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范围。
2. 寻找极值点:使用求导的方法,找到函数的导数为零或不存在的点。
这些点称为函数的驻点。
然后对这些点进行求值,得到函数在这些点的函数值。
3. 确定边界值:将函数的边界值(例如定义域的开区间端点或者范围的端点)代入函数中求值,得到函数在边界值处的函数值。
4. 比较函数值:将所得到的函数值进行比较,找出其中最大值或最小值。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
- 函数导数不存在的点可能是函数的极值点,需要进一步进行分析。
- 函数的定义域和范围可能存在开区间端点或无穷的情况,需要单独考虑。
- 如果函数在某些点的函数值相等,则这些点都可能成为函数的最值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比较。
在完成这个过程之后,就可以找到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了。
函数最值的几种求法新课程标准中,高中数学知识更加丰富,层次性更强,和高等教育的结合更加紧密.要想较好的完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课程标准,运用主线知识将高中数学知识穿成串,连成片,织成网,才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而函数的最值问题在整个高中教材中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能系统的学好这方面的知识,本文总结归纳出八种求函数最值的常见方法.一 由定义域直接求函数的最值一次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常与它的定义域与值域有关系,即若y 是x 的函数,则由x 的取值范围,并且根据一次函数的单调性,就能得到y 的最大(小)值.例1 变量x ,y ,z 均不小于0,并满足x z y -=+323及x z y 343-=+,求函数z y x t 423+-=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 由x z y -=+323及x z y 343-=+得,)1(35x y -=及12-=x z .又由x ,y ,z 均不小于0,推出121≤≤x . 再将)1(35x y -=与12-=x z 代入z y x t 423+-=得,)2243(31-=x t , 它是单调递增函数,而121≤≤x .所以,当21=x 时,t 有最小值61min -=t ;当1=x 时,t 有最大值7max =t .二 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值[1]对于二次函数可以用配方法讨论它的最值情况,即二次函数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0(≠a .当0>a 时,y 有最小值,即当abx 2-=时,a b ac y 442min-=;当0<a 时,y 有最大值,即当abx 2-=时,a b ac y 442max -=.例2 设2234)(x x x f -+-=.求min y 和m ax y . 解 由0232≥-+x x 得,31≤≤-x .又因 4)1(42+---=x y ,所以 当1=x 时,y 有最小值224)1(min =-==y y ;当1-=x 时,y 有最大值4)1(max =-=y y .例3 设t tx x x f +-=2)(2在区间[-1,1]上最小值为g(t),求g(t)的最大值. 解 对)(x f 关于x 配方得,22)()(t t t x x f -+-=.由已知11≤≤-x 得,当1≥t 时,t f t g -==1)1()(;当11<<-t 时,2)()(t t t f t g -==;当1-≤t 时,t f t g 31)1()(+=-=.因此,当1≥t 时,)(t g 的最大值为0 g (1)=;当11<<-t 时,41)21()()(22+--=-==t t t t f t g ,且)(t g 的最大值为41)21(=g ;当1-≤t 时,)(t g 的最大值为2)1(-=-g .三 用判别式法(也称△法)求最值判别式法就是利用二次方程0) (a 0 = c +bx + ax 2≠有实数根的充要条件)0(≥∆来求出函数的最值.除了二次函数,对于一些常见的含有根号的无理函数,也可以利用平方法去掉根号后再根据二次函数的△法来求最值,或如果一个问题中,诸量之间的关系最后可化为以某一变量为元的二次方程的形式,便可运用判别式来求最,但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对函数的制约作用.例4[2] 求函数x x y 3184-+-=)64(≤≤x 的最值, 以及函数取最值时x 的取值. 解 显然0>y .等式两边平方有 )318)(4(22142x x x y --+-=, 移项再平方整理得 048428)1764(162422=+-+-+y y x y x , 又由 0)48428(64)1764(2422≥+---=∆y y y , 得 8y 02≤≤,又因为 0>y 并且0)318)(4(2)214(2≥--=--x x x y得 2≥y , 所以 222≤≤y .于是 当6 =x 时,2m in =y ;当9/2=x 时,22max =y四 换元法就是通过换元把一个复杂的函数变为简单函数.这种题的特征是函数的解析式中含有根式.当根式为一次式时, 用代数换元(直接换元);当根式是二次式时,用三角换元.例5 用换元法求函数x x y 212-+=的最大值(无最小值).解 令x t 21-=)0(≥t ,212t x -=.所以 45)21(1)1(112122222+--=++-=--+-=-+=t t t t t x x y .于是 当1/2 t =,即83=x 时,45max =y .例6 用三角换元法求函数21x x y -+=的最值. 解 令t x sin =,则22ππ≤≤-t .所以,原函数变为)4sin(2cos sin t sin 1sin t 1 22π+=+=-+=-+=t t t x x y .又因为22ππ≤≤-t ,故4344πππ≤+≤-t ,所以,当44ππ-=+t ,即2π-=t ,1-=x 时, 取得最小值1)1(min -=-=y y ;当24ππ=+t ,4π=t ,22=x 时,取得最大值2)22(max ==y y . 五 利用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基本不等式:ab b a 2≥+),(+∈R b a 是求函数的最值问题的重要工具.但要注意取得最值的条件“一正, 二定, 三相等”[3].并合理的进行拆分和配凑,灵活变形使得问题简捷从而获解.例7 求函数142+=x xy 的最大值.解 xx xxy 2121142+=+= ,而2212≥+x x (注意02≥x ,021≥x )当且仅当xx212=,即0=x 时,x x 212+有最小值2.所以,当0=x 时,原函数有最大值21max =y . 六 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最值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性质尤其是函数的最值问题是强有力的手段.连续函数)(x f 在闭区间],[b a 上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求法:(1)求出)(x f 的所有极值点(驻点和导数不存在的点);(2)计算并比较f(x)在所有极值点及两个端点处的值,其中最大者就是最大值,最小者就是最小值[4].例8 求函数255)(345++-=x x x x f 在闭区间[]2,1-上的最值. 解 对原函数关于x 求导数可得,)3)(1(515205)(2234--=+-='x x x x x x x f .令0)(='x f ,0,1,3=x (舍去).再计算端点和导数为0点(驻点)处的函数值得,9)1(-=-=x y ,2)0(==x y ,3)1(==x y ,6)2(-==x y .所以,当1-=x 时,原函数有最小值9min -=y ,当1=x 时,原函数有最大值3max =y .七 数形结合法求函数的最值当要求的解析式明显具备某种几何意义时,如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直线斜率,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等等.可以利用数形结合来求它的最值.例9[5] 求函数xxx f cos 2sin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 因为2cos 0sin cos 2sin )(---=-=x x x x x f ,现令2cos 0sin --=x x k .则易知k 表示一定点A (2,0)与单位圆122=+y x 上的动点)cos ,(sin x x p 连线的斜率的大小.如(图1).对于L1有:33min -=k ,对于L2有:33max =k ,所以,当3π=x 时,33min max =-=k y ;当3π-=x 时, 33max min -=-=k y .(图1) (图2)例10 例4解法二.解 令4-=x u ,x v 318-=,则原函数可化为⎩⎨⎧=++-=6322v u yu v )0,(≥v u .此时原问题转化为曲线与直线有公共点时,在v 轴上截距y 的最值.如(图2).显然可得,当直线过(2,0)点,即6=x 时,在v 轴上的截距y 取得最小值2min =y ;当直线与曲线相切,即2/9=x (因为曲线6322=+v u 上任一点切线斜率为vu3-,要使直线与曲线相切则 13-=-vu,即v u =3,所以由x x 31843-=-得,2/9=x .于是,22|)(2/9=+==x v u y )时, 在v 轴上的截距y 取得最大值22max =y .八 构造向量求函数最值向量具有代数和几何的双重性.用向量法解决代数问题的关键是善于观察问题的结构,挖掘代数结构的向量模型,构造合适的向量,把原有问题转化为向量问题求解,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例11 在0>x 上,求函数24632222+--+++=x x x x y 的最值.解 令向量)3,1(=p ,)82,22(22+--++=x x x x q,则|2=p ,10=q .令向量p 与q 的夹角为α,再令222++=x x m ,822+--=x x n ,则1022=+n m .如(图3),向量q 的终点落在以原点为心,10为半径的41圆周上,因为p的幅角为3π.故两向量的夹角⎥⎦⎤⎢⎣⎡∈3,0πα,所以⎥⎦⎤⎢⎣⎡∈1,21cos α. 从而 ,ααcos 102cos 24632222=⋅=⋅=+--+++=q p q p x x x x y,其中, []1,2/1cos ∈α,故[]102,10∈y .(图3)所以,当21cos =α时,即10222=++x x ,其解为4-=x 或2=x (取正值,因为0>x ), 即当2=x 时,10min =y ;当1cos =α时,即8222322+--=++x x x x (即向量p与q共线),其解为262±-=x (取正值,因为0>x ),亦即当226-=x 时, 102max =y .总结:通过以上几种函数最值求法的总结归纳,可以对一些有关的题目进行解答,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强的题目,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几乎可以用函数为纲,把中学数学各方面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许多数学综合题,可以转化为函数的问题进行讨论.函数是高考重点考查对象,而函数的最值又是高考的重点,每年必考.虽然教材上没有归纳介绍求解方法,但也不是完全无章可循.只要认真地分析所给的函数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是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
初中数学求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
初中数学中,求最大值最小值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导数法:对于连续可导的函数,可以通过求导数,找到函数的极值点,进而确定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2. 完全平方公式法:对于二次函数,可以通过将其写成完全平方形式,即 $y=a(x-b)^2+c$,然后利用平方的非负性,确定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3. 配方法:对于二次函数,可以通过配方法将其写成标准形式$y=ax^2+bx+c$,然后利用顶点公式,确定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4. 消元法:对于含有多个变量的函数,可以通过消元将其转化为含有一个变量的函数,然后利用前面的方法求解。
以上方法只是求最大值最小值的常用方法之一,具体的应用还需要根据不同的题目情况进行选择。
- 1 -。
高中数学求最值的方法
1、配方法:形如的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极值点或边界点的取值确定函数的最值。
2、判别式法:形如的分式函数,将其化成系数含有y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
由于,∴≥0,求出y的最值,此种方法易产生增根,因而要对取得最值时对应的x值是否有解检验。
3、利用函数的单调性:首先明确函数的定义域和单调性,再求最值。
4、利用均值不等式,形如的函数,及≥≤,注意正,定,等的应用条件,即:a,b均为正数,是定值,a=b的等号是否成立。
5、换元法:形如的函数,令,反解出x,代入上式,得出关于t 的函数,注意t的定义域范围,再求关于t的函数的最值。
还有三角换元法,参数换元法。
6、数形结合法形:如将式子左边看成一个函数,右边看成一个函数,在同一坐标系作出它们的图象,观察其位置关系,利用解析几何知识求最值。
求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求形如的最值。
7、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首先要求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然后判断f(x)和f(-x)的关系:若f(x)=f(-x),偶函数;若f(x)=-f(-x),奇函数。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以下方法:1.函数单调性法先确定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然后依据单调性求函数的最值.这种利用函数单调性求最值的方法就是函数单调性法.这种求解方法在高考中是必考的,且多在解答题中的某一问中出现.例1 设a >1,函数f (x )=log a x 在区间[a,2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12,则a =________.【思路】 先判断函数在指定区间上的单调性,再求出函数的最值,然后利用条件求得参数a 的值. 【解析】 ∵a >1,∴函数f (x )=log a x 在区间[a,2a ]上是增函数,∴函数在区间[a,2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分别为log a 2a ,log a a =1.∴log a 2=12,a =4.故填4.【讲评】 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的一步就是判断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单调性.这一点处理好了,以下的问题就容易了.一般而言,对一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在闭区间[m ,n ]上的最值:若函数f (x )在[m ,n ]上单调递增,则f(x)min=f(m),f(x)max=f(n);若函数f(x)在[m,n]上单调递减,则f(x)min=f(n),f(x)max=f(m);若函数f(x)在[m,n]上不单调,但在其分成的几个子区间上是单调的,则可以采用分段函数求最值的方法处理.2.换元法换元法是指通过引入一个或几个新的变量,来替换原来的某些变量(或代数式),以便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学习中,常常使用的换元法有两类,即代数换元和三角换元,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及题目形式去灵活选择换元的方法,以便将复杂的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简单函数的最值问题,从而求出原函数的最值.如可用三角代换解决形如a2+b2=1及部分根式函数形式的最值问题.例2 (1)函数f(x)=x+21-x的最大值为________.【解析】方法一:设1-x=t(t≥0),∴x=1-t2,∴y=x+21-x=1-t2+2t=-t2+2t+1=-(t-1)2+2,∴当t=1即x=0时,y max=2.方法二:f(x)的定义域为{x|x≤1},f′(x)=1-11-x,由f′(x)=0得x=0.0<x≤1时,f′(x)<0,f(x)为减函数.x<0时,f′(x)>0,f(x)为增函数.∴当x=0时,f(x)max=f(0)=2.(2)求函数y=x+4-x2的值域.【解析】换元法:由4-x2≥0得-2≤x≤2,∴设x=2cosθ(θ∈[0,π]),则y=2cosθ+4-4cos2θ=2cos θ+2sin θ=22sin(θ+π4),∵θ+π4∈[π4,5π4]∴sin(θ+π4)∈[-22,1],∴y ∈[-2,22].3.配方法配方法是求二次函数最值的基本方法,如F (x )=af 2(x )+bf (x )+c 的函数的最值问题,可以考虑用配方法. 例3 已知函数y =(e x -a )2+(e -x -a )2(a ∈R ,a ≠0),求函数y 的最小值. 【思路】 将函数表达式按e x +e -x 配方,转化为关于变量e x +e -x 的二次函数. 【解析】 y =(e x -a )2+(e -x -a )2 =(e x +e -x )2-2a (e x +e -x )+2a 2-2. 令t =e x +e -x ,f (t )=t 2-2at +2a 2-2.∵t ≥2,∴f (t )=t 2-2at +2a 2-2=(t -a )2+a 2-2的定义域为[2,+∞).∵抛物线y =f (t )的对称轴为t =a ,∴当a ≤2且a ≠0时,y min =f (2)=2(a -1)2; 当a <0时,y min =f (a )=a 2-2.【讲评】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最值,要特别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同时还要注意对称轴与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本题化为含参数的二次函数后,求解最值时要细心区分:对称轴与区间的位置关系,然后再根据不同情况分类解决.4.不等式法利用不等式法求解函数最值,主要是指运用均值不等式及其变形公式来解决函数最值问题的一种方法.常常使用的基本不等式有以下几种:a 2+b 2≥2ab (a ,b 为实数);a +b2≥ab (a ≥0,b ≥0);ab ≤(a +b2)2≤a 2+b 22(a ,b 为实数).例4 设x ,y ,z 为正实数,x -2y +3z =0,则y 2xz的最小值为________.【思路】 先利用条件将三元函数化为二元函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最值. 【解析】 因为x -2y +3z =0, 所以y =x +3z2,所以y 2xz=x 2+9z 2+6xz4xz.又x ,z 为正实数,所以由基本不等式, 得y 2xz ≥6xz +6xz 4xz =3, 当且仅当x =3z 时取“=”.故y 2xz的最小值为3.故填3.【讲评】 本题是三元分式函数的最值问题,一般地,可将这类函数问题转化为二元函数问题加以解决.在利用均值不等式法求函数最值时,必须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特别是“三相等”,是我们易忽略的地方,容易产生失误.5.平方法对含根式的函数或含绝对值的函数,有的利用平方法,可以巧妙地将函数最值问题转化为我们熟知的、易于解决的函数最值问题.例5 已知函数y =1-x +x +3的最大值为M ,最小值为m ,则mM的值为( )A.14B.12C.22D.32【思路】 本题是无理函数的最值问题,可以先确定定义域,再两边平方,即可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进而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解决.【解析】由题意,得⎩⎨⎧1-x ≥0,x +3≥0,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3≤x ≤1}. 又两边平方,得y 2=4+21-x ·x +3=4+21-xx +3.所以当x =-1时,y 取得最大值M =22;当x =-3或1时,y 取得最小值m =2,∴选C【讲评】 对于形如y =a -cx +cx +b 的无理函数的最值问题,可以利用平方法将问题化为函数y 2=(a +b )+2a -cx cx +b 的最值问题,这只需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即可求得.6.数形结合法数形结合法,是指利用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借助几何方法及函数的图像求函数最值的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借助几何意义,以形助数,不仅可以简捷地解决问题,又可以避免诸多失误,是我们开阔思路、正确解题、提高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对这种方法要细心研读,认真领会,并正确地应用到相关问题的解决之中.例6对a ,b ∈R ,记max |a ,b |=⎩⎨⎧a ,a ≥b ,b ,a <b ,函数f (x )=max ||x +1|,|x -2||(x ∈R )的最小值是________.【思路】 本题实质上是一个分段函数的最值问题.先根据条件将函数化为分段函数,再利用数形结合法求解. 【解析】由|x +1|≥|x -2|,得(x +1)2≥(x -2)2,所以x ≥12.所以f (x )=⎩⎪⎨⎪⎧ |x +1|,x ≥12,|x -2|,x <12,其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形易知,当x =12时,函数有最小值, 所以f (x )min =f (12)=|12+1|=32. 7.导数法设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连续,在区间(a ,b )内可导,则f (x )在[a ,b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应为f (x )在(a ,b )内的各极值与f(a)、f(b)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利用这种方法求函数最值的方法就是导数法.例7 函数f(x)=x3-3x+1在闭区间[-3,0]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________.【思路】先求闭区间上的函数的极值,再与端点函数值比较大小,确定最值.【解析】因为f′(x)=3x2-3,所以令f′(x)=0,得x=1(舍去).又f(-3)=-17,f(-1)=3,f(0)=1,比较得,f(x)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7.【讲评】(1)利用导数法求函数最值的三个步骤:第一,求函数在(a,b)内的极值;第二,求函数在端点的函数值f(a)、f(b);第三,比较上述极值与端点函数值的大小,即得函数的最值.(2)函数的最大值及最小值点必在以下各点中取得:导数为零的点,导数不存在的点及其端点.8.线性规划法线性规划法,是指利用线性规划的基本知识求解函数最值的方法.线性规划法求解最值问题,一般有以下几步:(1)由条件写出约束条件;(2)画出可行域,并求最优解;(3)根据目标函数及最优解,求出最值.例8 已知点P(x,y)的坐标同时满足以下不等式:x+y≤4,y≥x,x≥1,如果点O为坐标原点,那么|OP|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最大值等于________.【思路】本题实质上可以视为线性规划问题,求解时,先找出约束条件,再画可行域,最后求出最值.【解析】由题意,得点P (x ,y )的坐标满足⎩⎪⎨⎪⎧ x +y ≤4,y ≥x ,x ≥1.画出可行域,如图所示.由条件,得A (2,2),|OA |=22; B (1,3),|OB |=10;C (1,1),|OC |= 2.故|OP |的最大值为10,最小值为 2.。
函数最值的求法函数最值的求法函数最值即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函数最值有多种方法,以下将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一、导数法1. 对于连续的函数$f(x)$,求其导数$f'(x)$2. 导数为0的点即是函数的极值点,求其极值点3. 极值点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 注意:还要考虑定义域的端点是否为最值二、区间法1. 将函数的定义域分为若干个闭区间2. 分别求出每个区间内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 比较所有区间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找出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 注意:该方法适用于函数处于定义域的情况,且函数在每个区间内均连续三、二次函数法1. 对于二次函数$f(x)=ax^2+bx+c$,求出其顶点坐标2. 若$a>0$,则顶点为函数的最小值,若$a<0$,则顶点为函数的最大值3. 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二次函数四、拉格朗日乘数法1. 对于$f(x,y)$在$g(x,y)=0$的约束条件下求最值,设$L(x,y,\lambda)=f(x,y)+\lambda g(x,y)$2. 求$L(x,y,\lambda)$的偏导数并令其为0,得到方程组$$\left\{\begin{aligned}\frac{\partial L}{\partial x}=0\\\frac{\partial L}{\partial y}=0\\\frac{\partial L}{\partial \lambda}=0\end{aligned}\right.$$3. 解方程组,得到最值点五、动态规划法1. 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按顺序求解子问题,保存子问题的解2. 将子问题的解组合起来,得到原问题的解3. 注意:该方法适用于问题满足最优子结构和重叠子问题性质的情况综上所述,求函数最值有多种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在使用方法时,要仔细分析函数的各项特征,注意判定每一步所求的是否为最值。
高中求最值的方法总结三角函数的最值或相关量的取值范围的确定始终是三角函数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求最值的方法总结,欢迎大家前来查阅。
高中求最值的方法总结篇1方法一:利用单调性求最值学习导数以后,为讨论函数的性质开发了前所未有的前景,这不只局限于基本初等函数,凡是由几个或多个基本初等函数加减乘除而得到的新函数都可以用导数作为工具讨论函数单调性,这需要熟练掌握求导公式及求导法则,以及函数单调性与导函数符号之间的关系,还有利用导数如何求得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例1 已知函数,当x∈[-2,2]时,函数f(x)的图象总在直线y=a-e2的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此题属于恒成立问题,恒成立问题大都转化为最值问题。
解:原问题等价于f(x)>a-e2恒成立,即x2+ex-xex>a-e2在[-2,2]上恒成立,即x2+ex-xex+e2>a在[-2,2]上恒成立。
令g(x)=x2+ex-xex+e2>a-e2,x∈[-2,2],原问题等价于a 下面利用导数讨论g(x)的最小值,求导可得g'(x)=x(1-ex)。
当x∈[-2,0]时,g'(x)≤0,从而g(x)在[-2,0]上单调递减;当x∈(0,2]时,g'(x)<0可知g(x)在(0,2]上也单调递减。
所以g(x)在[-2,2]上单调递减,从而g(x)min=g(2)=2即a∈(-∞,2)评注:本题是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利用等价转化的思想可化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进而化为最值问题,再借助于导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求出的最值。
其实高中阶段接触到的最值问题大都可以运用单调性法求得最值。
方法二:利用不等式求最值掌握和灵活运用,│a│+│b│≥│a±b│≥││a│-│b││这一类型的基本不等式,在求一些函数最值问题时通常十分便捷,在解题时务必注意考虑利用不等式求最值的条件限制。
例2 若x∈R,且0 分析:本题可以运用单调性法求最值,但是较麻烦,下面介绍一种新的方法。
2023年高考数学冲刺高中数学求最值的方法全梳理
一、求最值的概念
求函数的最值,是指确定函数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问题。
二、求最值的方法
1. 一阶导数法:
即利用一阶导数等于0的原理来求函数的最值,计算出函数在某一点的一阶导数,如果该一阶导数为0,则该点是函数的极值点,在极值点处函数的变化情况判断函数的最值。
2. 二阶导数法:
即利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的正负性来判断极值点是最大值点还是最小值点,如果函数在某点的二阶导数大于0,则该点处的函数为极小值点;如果二阶导数小于0,则该点处的函数为极大值点;如果二阶导数等于0,则有可能是极大值点也有可能是极小值点,这时需要进一步利用一阶导数法来判断。
3. 极值点法:
即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求最值,函数在区间内一定有极大值和极小值,只要找出极值点,就可以确定函数在该区间内的最值。
4. 极限法:
即利用函数的极限来求最值,找出函数取极限的极限情况,判断函数在该点处的最值。
三、求最值的注意事项
1. 在求函数的最值时,要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开口,以及变化趋势等,搞清楚函数的特点;
2. 要熟悉求最值的方法,熟练掌握每种方法的应用场景;
3. 要认真练习求最值的题目,并且要总结归纳一些经验教训,发现规律,做到熟能生巧;
4.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函数的表达式,先简化函数,然后找出极值点,最后进行比较,以确定最值。
怎样求函数最值
一. 求函数最值常用的方法
最值问题是生产,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一类特殊的数学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 它涉及到高中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 解决这类问题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能, 灵活选择合理的解题途径, 而教材中没有作出系统的叙述.因此, 在数学总复习中,通过对例题, 习题的分析, 归纳出求最值问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处理方程.
常见的求最值方法有:
1.配方法: 形如的函数,根据二次函数的极值点或边界点的取值确定函数的最值.
2.判别式法: 形如的分式函数, 将其化成系数含有y的关于x的二次方程.由于, ∴≥0, 求出y的最值, 此种方法易产生增根, 因而要对取得最值时对应的x值是否有解检验.
3.利用函数的单调性首先明确函数的定义域和单调性, 再求最值.
4.利用均值不等式, 形如的函数, 及≥≤, 注意正,定,等的应用条件, 即: a, b均为正数, 是定值, a=b的等号是否成立.
5.换元法: 形如的函数, 令,反解出x, 代入上式, 得出关于t的函数, 注意t的定义域范围, 再求关于t的函数的最值.
还有三角换元法, 参数换元法.
6.数形结合法形如将式子左边看成一个函数, 右边看成一个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作出它们的图象, 观察其位置关系, 利用解析几何知识求最值.
求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求形如的最值.
7.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
用判别式法求函数的值域是求值域的一种重要方法之一,它主要适用于分式型二次函数,或可通过换元法转化为二次函数的一些函数求值域问题对于分式函数y=f(x)=(ax^2+bx+c)/(x^2+mx+n):
由于对任意一个实数y,它在函数f(x)的值域内的充要条件是关于x的方程y=(ax^2+bx+c)/(x^2+mx+n)有实数解,
把“求f(x)的值域”这问题可转化为“已知x的方程y=(ax^2+bx+c)/(x^2+mx+n)有实数解,求y的取值范围”把x当成未知量,y当成常量,化成一元二次方程,让这个方程有根.先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再看不为零时只需看判别式大于等于零了.
此时直接用判别式法是否有可能出问题,关键在于对这个方程取分母这一步是不是同解变形。
这个问题进一步的等价转换是“已知x的方程y(x^2+mx+n)=ax^2+bx+c)到少有一个实数解使x^2+mx+n≠0,求y的取值范围”
这种方法不好有很多局限情况,如:定义域是一个区间的.定义域是R的或定义域是R且不等于某个数的还可以用.过程用上面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