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适龄家务清单

儿童适龄家务清单

儿童适龄家务清单
儿童适龄家务清单

孩子从小做家务,对其发展大有好处。第一,帮助孩子练习动作技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第二,培养孩子的分类归纳能力;第三,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第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第五,培养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六,让孩子学会感恩助人;第七,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也表明,孩子做家务的家庭比不做家务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还有很多实例证明,想要孩子成为精英,让他做家务是必不可少的。

儿童适龄家务单详见下页:

儿童适龄家务单

注:请根据您孩子的具体能力和发育水平来分配家务。以上清单罗列了每个年龄段中多数孩子可能胜任的一些家务,您可以从中选择部分适合您孩子的家务来进行分配。

如何培养好孩子整理家务的习惯

如何培养好孩子整理家务的习惯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这阶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她自己 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她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 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3、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 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知道他记住为止。 4、忘记“完美主义 对这个年龄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起结果来说更为重要。如果你的孩子洗的袜子不够干净,擦的桌子不够亮,不要去批评他的工作,批评会挫败孩子的自尊,更会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如果某 项工作要求每次都必须完成得尽善尽美,那这绝对不是一项适合孩 子去做的工作。 5、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 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给他一个小小的扫帚用来把案板上的面包屑清扫干净。如果你想让她帮你收拾饭桌,那末,就只 让她把吃剩的饭菜帮你拿进厨房就行了。

6、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做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她一起玩。 7、不要强迫孩子 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十分钟,十分钟一到,你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这样的方式。 8、提供奖励 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而另一个有效的策略就是给孩子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把他/她所要完成的任 务的每一步骤绘制一张图表,每当她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 奖励她一颗小红星。当他顺利地完成整件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 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励,注意了,不要用金钱和物质奖励。 9、合理安排所有任务 对学龄前儿童来说,重复做某件事就会让孩子感到乏味。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任务内容,但绝不要打破传统的习惯分工,例如让男 孩子拖厨房的地,女孩子就让她去做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 10、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给他/她的工作,就应该给他/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扩大他/她的工作范围。比如,他应经可以熟练的完成洗衣 前的衣服分类工作,那在你的指导下,就应该让他学习如何使用洗 衣机了。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 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 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孩子家务活的清单

孩子家务活的清单 孩子家务活的清单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

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8-13岁以上: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孩子做家务的好处一、成就感。 人在解决温饱问题过后,都需要有一种成就感,尽管这种需求的多少因人而异,但是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客观存在的,成就感对有些人来说是登上了一座高峰。 一个学走路的孩子,冒着被摔痛的风险,一摇一摆地学习走路,这也是成就感; 再大一些的孩子,尽管努力了好几次,自己摆的积木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高度,但是他还是在坚持…这同样是成就感使然。 成就感能让人内心感到说不出来的愉悦,对培养人的自信心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家长教育策略分析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不确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学习哪些东西。比如,很多次,我看到家长试图和两岁的孩子讲道理,想要说服孩子什么样的举止才是合宜的,才能让他人接受。可是两岁的孩子,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分析因果的能力,所以任凭家长讲再多

无法了解起因联结的作用 无法逻辑思考 黑白思维 只能思考眼前看得到的 一切都出于自己的观点,无法从别人的观点看事 能够对自己的一些行动定义自己为好孩子或坏孩子。 黑白关系:我爱妈妈,我恨妈妈,而且每天可以极端化的转变。 开始寻求成人的认可,避免批评。成人对自己

的评议导致孩子感受到成就感,羞耻,或疚。 无法真实的体会别人的感受。 强烈欲望模仿父母。 学习是经过玩耍和探索。 使用家长的认可或否认来训练孩子的自制能力,让他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 家长需要避免讨论,解释,或说教,而是需要经过他们的肯定或否定来帮助孩子看到自制的价值。 经过良好的语言和行为来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给与孩子们时间与空间来玩耍和探索。 成长是快速,但是不是平均的过程需要避免跟别的孩子比较。 允许孩子经过逻辑后果与失败而学习。

继续黑白思维 高估自己的能力 自我认为是全部好还是全部坏,因此也会不实际的过度高估或贬低自己。 记忆力能够帮助孩子降低黑白思维。 已经有自我控制能力了:可以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从老师的指导。 依赖成人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在意这个评价。 行为主要是被外在的反馈而控制的,不是在的动机。 为了建立积极行为,习惯与品格方面而立界限和对孩子有清晰的期待。 需要经过过去的历史来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实际的自我认知。帮助孩子摆脱僵化的黑白思维。 孩子对自己有了一个负面的评价以后就很难改变了。因此,避免把“自私,坏,或捣蛋鬼”这样的标签贴在孩子身上。 经过奖励和逻辑后果来训练孩子来累积积极行为还有合作能力。 拒绝奖赏孩子的成绩或成果。鼓励孩子去坚持

适合孩子做的家务清单

孩子是否适合做家务?孩子能不能做家务?一直是一个比较争议性的话题,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做家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什么帮助。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爱干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孩子的家务清单: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 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儿童在各年龄段应该学会的家务

儿童在各年龄段应该学会的家务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美国专家谈孩子学做家务 你的孩子是否已经到了可以帮你干一些简单的家务事的年龄,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帮助做家务的良好习惯,来自美国的早期教育专家为您提供以下建议: 如果你曾经有过要求你的孩子收拾桌子或是他的玩具的经历,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一场艰难的战争,一个处于学龄前阶段(3-6岁)儿童的孩子已经开始能够对大人的要求表现出不耐烦和抵制的情绪。这可能会使你感到与其要求他去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容易。 对父母来说,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4,5岁的孩子已经具备了用以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所要求的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集中力。,即使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父母的意图,对孩子来说也家务劳动是益处多多。父母要充分信任孩子,让他们发挥自信去独立完成某件工作。同时也要帮助孩子理解帮助他人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尽管孩子们会觉得做一些家务劳动是件有趣的事情,但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却非易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被人依赖。所以要求孩子形成作家务的好习惯却非不可能。 如何让孩子轻松的,持久地养成这个好习惯 以下几点家长必须注意: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 迎合这阶段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工作对家庭带来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 给你的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的清单,让他/她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他/她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3、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 一个整体的概念(像“把你的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应该亲自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即使他忘记了某个步骤,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直到他记住为止。

【人教版】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期末测试卷 时间:120 题号一 二 (一) (二) (三) (四) 三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绮.丽(qǐ)归咎.(jiù)褶.皱(zhě)在劫.难逃(jié) B.胚.胎(pī)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一舸.无迹(kē) C.轩.榭(xiān) 吊唁.(yàn) 蹒.跚(pán) 惟妙惟肖.(xiào) D.荒谬.(miù) 箱箧.(qiè) 戍.守(shù) 惟吾德馨.(xīng) 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C )(2分) A.鞠躬微功益衰草连天别具匠心 B.褶皱必须品荡然无存消声匿迹 C.轩榭中轴线啸聚山林富丽堂皇 D.烦燥金銮殿巧妙绝伦世外桃源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正在热播的无厘头喜剧《龙门镖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有味 ....的话题。 B.一位艺术家利用在海岸边捡拾的漂流木、树枝和树根雕刻出了骏马、狮子、兔子等动 物,无一不惟妙惟肖 ....。 C.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腿部受伤在路边哭泣呼救,当时有十余人从旁边经过,却都无. 动于衷 ...。路人为何冷漠,这是个值得我们沉思的问题。 D.面对蜂拥而上的建设热潮,政府部门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因地制宜 ....,这样不仅仅是对城市负责,更是对人民负责。 4.(2014,仙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逢进必考,取消加分规则,奠定了平民子弟进入公务员行列的通道。 B.乌克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造成的。 C.改变“亚学习”状态,要合理安排时间,切忌不要打“疲劳战”。 D.新疆天山和云南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5.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个意思连贯、句式相似的句子。(2分) 示例: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挺拔秀颀 示例: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端庄挺立(或: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务必清澈明净) 6.古诗词名句填写。(5分) (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 (4)《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月色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做家务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做家务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做家务1、让孩子自发做家务 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 万事开头难,不要让孩子产生畏难情绪。康卓育儿建议您不妨让孩子从个人份内工作开始学习,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学习将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好;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让孩子慢慢习惯其实做家务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 工作计划表 父母可以设计一份工作计划表,并和孩子一起讨论他能做些什么?想做些什么? 从趣味活动(游戏)中学习 清洁队员与收购员。宝宝假设自己是一位清洁队员,开着一辆清洁车,清扫各种玩具和东西,然后交给收购员(即妈妈)处理。借由游戏培养孩子做家务兴趣。 扮家家。利用玩具、餐具(杯、盘、汤匙、锅)等与孩子玩做家务游戏。“娃娃,平常都是妈妈做饭给你吃,今天你也炒个菜给妈妈吃好吗?”“娃娃做的菜真好吃。吃完了,现在我们一起将桌子、盘子、碗收干净好吗?”借由游戏达到教育效果。 引导 择菜:让孩子一起参与,从择菜到洗菜,让孩子知道所吃的菜肴需要经过这些步骤才能食用,从学习中教导孩子做家务。

洗米、煮饭:从打开米缸舀米,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舀量多少。洗米时,也可以告诉孩子,这水除洗米外,还可以留着做其他用途,如洗菜,让孩子除了参与家务外,还能教育孩子节约概念。 扫地、擦桌子:先找出一块孩子专用的抹布及扫把,让孩子试着去做家务,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将桌子、地板弄干净。 晒、收、叠衣服:晒衣服时可请孩子帮忙拿衣架,由妈妈晾衣服;收衣服时,孩子还小,可由他负责拿自己的衣服;叠衣服时,孩子也可以学习折叠及分类放好。 2、做家务的态度 此外,为了让孩子以做家务为乐,康卓育儿建议您可以制作一份家务成绩单,逐项打分数,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也让孩子了解父母平时做家务的辛苦。 3、父母在引导孩子做家务要注意这些 各年龄的幼儿动作技巧、认知程度、体力、耐心均不相同,因此父母对孩子做家务的要求,应视孩子能力范围,不宜超过,以免孩子因挫折而产生抗拒和畏惧。 一定要与孩子一起做家务,面对孩子越帮越忙,把现场搞得一塌糊涂、乱七八糟时,要耐住性子,教孩子改正及正确示范方法。 “多容忍、少责备”,在指导孩子的时候,口气要温和,不宜破口大骂,有耐心、有步骤地、以游戏的方式和心态教导孩子学习。

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性格是成才之本

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性格是成才之本 乐乐4岁能背一百多首唐诗,6岁会做一年级奥数题,还能做一些不太难的数独九宫格。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看来非常聪明的女孩,在得知没能通过某知名小学的入学考试时,竟哭晕了过去。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竟能深刻体会到落榜之痛,有如此强烈的争先意识和自尊心,毋庸置疑,家长的教育和引导起着决定性作用。 据了解,乐乐的家长为了让她上知名小学,三年前就一直努力培养女儿,一家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各种培训班课程像一座座无形的大山压在幼小的乐乐身上。乐乐家长培养教育孩子求上进、思进取的心态按理来说并没有错,可他们忽视了孩子的生理、心理成长规律,让孩子过早地承担起本不该属于她的重担,造成孩子童年价值和美好记忆的缺失,他们用自私的爱“绑架”了6岁“哭晕妹”快乐的童年。 常常听到老人们说起“有苗不愁长”。现在家家都有或者将来会有“小苗”,家人们都悉心关注、照料着我们的小宝贝。转眼间,小宝贝就从一个襁褓里的婴儿长成能跑、能动的少年,此时,家长往往会偏离了教育的重点,受旁人和环境的影响,本着“比、学、赶、超”的心态让我们的“小苗”快快长大。

网上流传着一副题为“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的漫画,上面展示了我国孩子和外国孩子在儿童期的区别。当我们在认真负责地教孩子识数认字的时候,外国孩子其实已经参与到做家务当中来。我们暂且不讨论外国孩子做了什么,毕竟我们没有亲眼见到。但是我们国家的小孩在儿童期大部分的确是这样被教育过来的。过去是,现在还是,包括笔者自己有时也会迷失方向。当我听到同学朋友家的孩子都会背很多首唐诗的时候,我也会心生羡慕,回到家也会迫不及待地教自己女儿背诗。家里的老人也很乐于此事,当孩子疯跑胡闹的时候,大人们往往会要求他安静下来背诗、数数。一来,当女儿用还不太流利的语言背唐诗的样子的确可爱,逗得家里人开怀大笑;二来,让我们这些当大人的非常有自豪感,女儿如此聪明是我们的“功劳”,以此作为向外人展示的资本。 记得上小学学习课本上的唐诗时,我对里面的词句仍然懵懵懂懂,大部分是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过关。那么,对于刚刚学习说话的幼儿来说何谈理解?因此,我们作为家长切莫揠苗助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攀比心而打乱了孩子的成长节奏。 近年来,媒体报道高校中谋害室友、自杀、打老师等极端事件比比皆是,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一下校园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什么,当我们把孩子送进校园那一刻开始,我们家

各年龄段孩子的家务清单

孩子的家务清单 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

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 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积极的帮助父母做家务,那一定会被夸张为孝顺,不过,在外国朋友看来,孩子做家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或许是文化的差异导致教育方式的不同,不过我们应该要认识到的是,相比如今许多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宠溺,导致那些已经成年的大学生都还没有自理的能力,国外的家庭教育实在要比我们高明的多。 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父母们认为,孩子参与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自己是家庭一员的感觉,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根据年龄大小,他们分别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比如:9-24个月,自己扔尿布……2-4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5-7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8-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任务。 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竞争充满着美国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人身依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勤奋、节俭蔚成风气。 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亲子关系之中,是处于与孩子的亲密与融洽的关系,孩子是通过母亲来到这个世界,但并不是为你来的,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注定了他是独立的,父母的存在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所想要成为的那样一个人。

孩子一天作息时间安排规划

孩子一天作息时间安排规划 我家孩子(小学一年级) 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了,第一次家长会上,班主任宣布她的带班理念就是两条:成绩不重要,关键是习惯养成;二是家庭学校配合,共同培育孩子。虽然并不新颖,也不高深,但真照此实施,确实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班主任讲了两个多小时(别班的家长会早就散了),老师诚恳地态度使我预感孩子摊上了一个有责任心、有想法的老师。 我家孩子智力发育不用自谦,确实很好。但是良好的习惯远没养成,责任就在于自己当父母的没有有意识地去做这件事。所以,受老师的激发,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孩子生活、学习的每件事情都尽可能地详细地建立了规范。实施一个月来,收效非常明显:孩子认真地地执行作息安排,需要父母督促的事项越来越少;对阅读兴趣增强,开始自己读书;克服半途而废的想法,坚持每天记日记;坚持早晚锻炼身体,身姿变得轻盈起来(原来体形偏胖,动作笨拙)。 下面把这个规划发出来共享。这个规划除征求老师意见外,就是我们两口子商量定的,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丰富思路,以便进一步改进。 孩子一天作息时间安排规划 为使孩子生活学习规范,从而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一天的作息做出规划。涉及到的五个方面问题阐述如下: 、孩子的行为分析 现阶段,孩子每天所作之事归纳起来共27项: 1.放松 2.听功课 3.锻炼 4.叠被 5.洗漱

7.早餐 8.刷牙 9.穿衣 10.上学 11.回家 12.换鞋换衣洗手 13.记日记 14.晚餐 15.劳动 16.做作业及检查作业 17.整理书包 18.复习功课 19.锻炼 20.喝奶刷牙洗脚 21.知识拓展 22.持续默读 23.父母朗读 24.听故事 25.听英语

给宝宝制定一份家务劳动计划

给宝宝制定一份家务劳动计划 一分钟冒险——培养宝宝的生存能力 面对越来越多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主见的“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们,很多父母都忧心忡忡,这样的孩子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怎么能有立足之地呢?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一位中国妈妈和一位美国爸爸有两个孩子。男孩叫中中,女孩叫美美。当中中5岁、美美3岁时,他们回到了中国定居。这让孩子的外公外婆分外高兴。 外公外婆特别宠爱这两个洋娃娃一样的外孙,可孩子的美国爸爸却认为这样太溺爱孩子了,因此他给孩子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家务计划。 “本周家务如下,请中中和美美进行认领:每天早上扫地、拖地板;每天晚餐为大家摆碗筷;隔两天浇花;每天喂鱼;每天收拾玩具;每天在外公读书看报时,为外公拿眼镜;外婆做饭时,帮外婆择菜、洗菜。另有付费项目如下:为爸爸擦皮鞋,一次5角;为妈妈的大衣做除尘清理,一次5角……”另外,这份家务计划中还有其他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义务劳动和付费劳动。

两个孩子对这份计划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年纪大一点的中中“承包”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并抢先预定了可以赚钱的项目。年龄小的美美还不懂得赚钱的含义,于是就包下了剩下的劳动。 起初,孩子的外公外婆觉得这样对孩子太苛刻,那么小的孩子不应该做这些劳动。于是,两位老人总是偷偷帮孩子完成,结果,孩子就习以为常了,这些家务都不做了。后来,孩子的爸爸发现了这一点,和老人、孩子分别做了沟通。从此,孩子的外公外婆不再替孩子做家务劳动,两个孩子也表现得越来越能干,做事有板有眼,而且每当外公外婆要代劳时,他们都会说:“这是我的工作,我有能力完成!” 专家解析: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是有文化、干动脑力的,而不是没文化、干体力活儿的,因此,很多孩子从小就被要求只读书,什么活都不要做。导致孩子长大后,大部分家务活都不会做,现在女孩不会洗衣、做饭,男孩不会换灯泡、扛煤气罐的情况十分普遍。据调查,美国小学生的平均每日劳动时间是72分钟,韩国是42分钟,法国是36分钟,英国是30分钟,而中国小学生,每天仅仅劳动12分钟。

让孩子学做家务的方法和技巧

让孩子学做家务的方法和技巧 1、帮助孩子练习动作技能 不同的家务可运动到不同的部位,叠衣服可练习到小肌肉,擦地板则可运用到大肌肉。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做家务看起来似乎只是简单的重复性动作,但让孩子先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做起,再 扩展到其他家人,从小学着为家中尽一份心力,便可培养出责任感。因为家务本就是家中 每个人的共同责任,整理自己的东西更是责无旁贷,大家生活在一起,自然都有责任参与 整理和打扫。 3、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所以从中获得自信。 4、培养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刚开始学习做家务,一定有做不好的时候,但是妈妈不需要着急,在练习过程中,孩 子会观察妈妈的做法,妈妈也可一步一步地进行示范讲解,让孩子通过模仿妈妈的动作来 完成家务,这样能让孩子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好”,进而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让孩子练习分类与收纳 家务中除了常见的打扫、清洁外,也包含了许多收纳整理的部分,这个部分可让孩子 练习分类与配对等收纳能力。例如袜子手套要一对一对地折在一起,还要将衣、袜、裙、 裤等衣服根据属性放进不同的抽屉。 既然孩子多做家务有这么多的好处,接下来就来看看让幼儿做家务的方法吧。 1、根据年龄分配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 孩子做家务不能没有选择,父母要注意让孩子做能够承担的家务活。比如说三岁的孩 子能够做的家务是叠自己的被子等,而不能因为孩子觉得洗碗有意思,父母就对孩子的这 一行为不引导,否则孩子会因为不能承受与年龄不符的家务而出现不良的后果。父母一定 要把握好这个度,让孩子在合理酌范围内完成家务劳动。 2、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年龄对照表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

年龄对照表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舍不得用孩子才 害了他! 分享人:三子来源:互联网时间:2017-03-11阅读:520次大中小分享:微信 导读:曾出过8本畅销书的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她指出,做家务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并能帮他们培养

曾出过8本畅销书的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设计了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她指出,做家务是孩子建立自信的一种方式,并能帮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附:《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 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可以让宝宝自己拿汤匙吃饭,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等; 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如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除了以上技能外,还要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饭后自己把碗盘放到厨房水池里,并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 则要学会准备餐桌,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准备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将自己用好的毛巾、牙刷挂好、放整齐(这个时候如何发挥指令很重要。如果一个模糊的指令,“把餐桌收拾好”,就会让孩子困惑。家长需要把一个任务分拆成一个个步骤,从帮家长拿筷子开始,慢慢让孩子开始帮忙摆盘子,这样他才会确切的理解家长的要求。) 5-6岁 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并且学会收拾房间的技能; 7-12岁 需要学会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擦地,清理洗手间,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 13岁以上 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清理冰箱、灶台,修剪草坪等繁杂的家务也被列入清单。

为什么要让孩子做家务

十指不沾阳春水?今天,你让孩子做家务吗? 2014年4月29日,西班牙国会通过一项名为《青少年家务劳动法》的提案,虽然不属于强制性、惩戒性法律,但也在立法层面展现了家务劳动教育的必要与紧迫。 不仅明星的掌上明珠,我们身边的宝贝们,有多少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呢?而我们这些大人,又有多少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呢? 很有意思的对比调查 孩子说会做家务,8成妈妈认为在帮倒忙 “宝宝3周岁了,经常嚷嚷着要洗碗,其实他就是在玩水,全身都弄湿了,满地都是水”、“这几天加紧训练自己穿脱衣服,没办法,老师要求的”……超过8成的妈妈认为,做家务就是在帮倒忙。 但,作为主角的孩子们怎么说呢?天水幼儿园的戴老师帮记者做了一份调查:大班的小朋友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会做家务,比如拖地、洗碗、擦桌子、端饭,甚至还包括照顾妈妈,帮妈妈找感冒药。小班的小朋友对于什么是家务还不清楚,只有一小部分小朋友会做到自己整理玩具、自己穿脱衣服裤子鞋子。 从独一代到独二代,父母的溺爱使他们远离劳动。有人评论说,西班牙的立法凸显了“劳动首先是权利,其次才是义务”的价值理念,而这正是当前的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健康教育最欠缺的观念。 锻炼动手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别小看做家务 “你家孩子真聪明”、“你们都会背三字经和唐诗了啊”……妈妈间这样的对话比比皆是。为人父母将最重要的企盼赋予子女,比如智商,以及最近兴起的情商。唯独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则被普遍轻视。 在儿童专家眼中,我们对于许多概念的理解过于具象化。做家务,看似简单,但要做好需要大脑、双眼和四肢的协调;思维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思考,并不断总结修正自己。 在杭州童学馆的万老师眼中,做家务不仅锻炼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亲子关系。从原始社会开始,劳动就是基础的交流关系,无论喊号子还是舞蹈,都是在劳动中得到快乐、增进感情。“其实孩子从小就有乐于助人的本能。”万老师说,教育心理学上曾有过一个试验,结果显示,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就乐于帮助大家弯腰捡起无意中掉落在地上的东西了。 “请你帮我拿一下凳子”、“请你帮我洗一下杯子”……让孩子做家务,学习获取帮助的礼仪,同时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觉,融洽家庭气氛,巩固亲子关系。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如果不让小孩子参与家庭的必要劳动,他们怎么会与父母分担困难,树立责任意识呢? 3岁是开始做家务的好时期 劳动换娱乐,不是好办法 让孩子做家务,家长得做双倍甚至更多的事情,甚至还会发生危险,这是不少家长的顾虑。天水幼儿园的戴老师说,其实孩子日常会细致观察、模仿,为了一时轻松,你为什么要剥夺孩子劳动的权利呢?

国外孩子的家务清单

国外孩子的家务清单,看完我震惊了!别再溺爱孩子了! 在美国,孩子不论年龄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员,所以告诉孩子他们在家庭中应该负起的责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担家务则是最好的方式。不同年龄的孩子可以做哪些家务劳动?这张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9-24个月: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4-5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刀叉开始,慢慢让孩子帮忙摆盘子);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

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6-7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吸地擦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凡是从小就好吃懒做、不爱劳动的人,长大了多不能吃苦,独立自谋能力差,工作成就平平。因此,望子成龙的父母从孩提起就应为孩子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对孩子进行早期劳动训练,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生成一双勤劳手,使其终身受益。 父母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更想给孩子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而事实上,生活中孩子表现出来的叛逆,不爱学习,不懂得感恩父母等等现象,让我们的父母不知如何是好。其实这都是父母没有做到真正的陪伴孩子,没有让孩子感到温暖,没有给到孩子真正从内力觉醒的教育! 你以为给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上最好的补习班,请最好的家教,那就是给到了孩 子最好的教育!其实,你从不知孩子真正想要什么?内心真正渴望什么?孩子要 的不过是家长更多的爱,更多的关心,更多的温暖,更多的鼓励,以及让他从内 力上真正觉醒的教育!

中美孩子教育对比清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中美孩子教育对比清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 引导语: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 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任务。 在中国,如果一个孩子积极的帮助父母做家务,那一定会被夸张为孝顺,不过,在外国朋友看来,孩子做家务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或许是文化的差异导致教育方式的不同,不过我们应该要认识到的是,相比如今许多家庭对孩子的过分宠溺,导致那些已经成年的大学生都还没有自理的能力,国外的家庭教育实在要比我们高明的多。 在美国,大多数的孩子都有家务活清单。父母们认为,孩子参与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自己是家庭一员的感觉,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根据年龄大小,他们分别设计了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家务活,比如: 9-24个月,自己扔尿布 2-4岁,扔垃圾、整理玩具、浇花、喂宠物……

5-7岁,铺床、摆餐具、擦桌子、收拾房间……

8-12岁,做简单的饭、清理洗手间、使用洗衣机…… 13岁以上,换灯泡、做饭、洗衣、修剪草坪…… 中国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更重视学业的倾向,认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业开端是幼儿园重要的任务,而美国的家庭则将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自主能力放在一个重要的任务。 美国人在教育、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和个性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与经验。竞争充满着美国整个社会乃至每一个家庭。人人凭本事吃饭,没有人身依附,“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成为孩子们的自觉行为,勤奋、节俭蔚成风气。 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有何不同:中国孩子抱大,美国孩子爬大。 编后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亲子关系之中,是处于与孩子的亲密与融洽的关系,孩子是通过母亲来到这个世界,但并不是为你来的,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就注定了他是独立的,父母的存在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所想要成为的那样一个人。

适合小学生的家务100项

儿童做家务年龄对照表 针对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很多种家务劳动值得他们去尝试:1~3岁:做家务是最好的游戏 ?独立吃饭,使用勺子或筷子。 ?洗手、洗脸,可以用毛巾擦手、擦脸。 ?学习穿脱衣服、鞋袜,并归位。 ?尝试捡豆子、剥鸡蛋等锻炼手部精细动作的劳动。 ?整理、归类玩具,并归位。 ?将多双袜子打散、配对,锻炼孩子观察力。 ?选择自己喜欢的衣物。 ?玩水,洗各种他们想洗的东西。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喜欢模仿,对大人的各种行为都可能跃跃欲试。这是他们探索欲的体现,我们可以尽可能的给孩子提供尝试的机会。 对于生活用品和玩具的归类、组合,也是孩子进行数学启蒙的一种方式。这一时期的家务劳动,也能够帮助孩子锻炼大动作和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4~6岁:在家务中发展想象力和自信 ?扫地、拖地,用抹布清洁桌椅。 ?参与烹饪,制作蛋糕、饼干、雪糕等。 ?照顾花草、宠物,帮忙照顾幼小弟妹。 ?挑选衣物进行搭配,叠衣服。 ?收拾整理自己的书包。 ?摆放餐具,分发食物。

?学习系纽扣、鞋带等。 ?洗水果、蔬菜,打鸡蛋。 ?引导孩子进行卫生自查,养成自我观察的习惯。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热衷于各种「过家家」游戏。相比玩具,孩子们可能对真实的生活用品更感兴趣,那么给他们一些机会去尝试吧。 孩子参与家务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自我力量的过程。经常参加家务劳动的孩子,会更有勇气挑战尝试新鲜事物。 7~9岁:在家务中掌握独立自主能力 ?手洗简单衣物。 ?学习使用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等家用电器。 ?尝试学习烹饪,做简单的早餐或煮面条等。 ?择菜、剥虾,洗碗筷。

?整理房间,参与家庭中的摆设安排。 ?旧物改造,进行手工创作。 ?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个人床品。 ?保持卧室整洁,定期打扫。 ?协助打扫浴室、厨房等空间 孩子天生具有独立的愿望,当他们能够掌控的事情越多,则他们的安全感和自我驱动力越强。孩子就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探索和实践中去。 9~12岁:在家务中掌握社会能力 ?掌管一部分家庭财政,比如安排家庭购书支出等。 ?组织安排家庭聚会,写邀请卡,为宾客准备礼物。 ?组织家庭节日活动,购买节日用品。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 语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1 最苦与最乐同步练习 语文版 1.走近作者 梁启超,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散文家。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师从康有为,与他一起成为我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并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共计149卷,1000余万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巨人。 2.主题解说 本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同时告诉我们,必须要对国家、社会、家庭乃至自己勇于担负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重点突破 (1)课文为什么在第1自然段不直接提出观点,而先否定其他答案? 提示:因为把贫、失意、老、死当作人生最大的痛苦,正是许多人的想法。如果否定了这些答案,读者就会寻找新的答案。否定其他答案,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就不会显得突兀,有水到渠成之妙。以设问开头,还能引发读者思索,激起读者的共鸣。 (2)在作者笔下,“最苦”与“最乐”之间是什么关系?依据是什么? 提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未尽责等于痛苦,尽责等于快乐,相辅相成。依据是“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 4.难点攻克 为什么文章的第一部分只谈痛苦就用了两个自然段,而第二部分痛苦和快乐都谈了却只用一个自然段? 提示:只要看一看“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的论据就不难明白,第二部分中的痛苦是作者针对“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个分论点提出的。 论据是“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原来,作者所谈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这样,在谈快乐的时候就必须联系到痛苦。也正因为这样,在谈痛苦的时候就必须联系到快乐。第一部分已经用不少笔墨谈痛苦。那么,第二部分来谈快乐就无须再多用笔墨,而只要说清快乐与痛苦的关系就可以了。 5.结构图解 6.学法点津 如何找准文章的中心论点 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也是中考议论文的必考题型之一。 【典型例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未尽到责任,人生最大的快乐是尽到了责任。 【技法点睛】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则在文末,有些文章则是在论述的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也有些文章的中心论点不是一目了然,是要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