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论文

我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论文

我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论文
我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论文

我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指导教师:

摘要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人居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而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综合治理; 环境规划; 小城镇环境

China'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Director:

Abstract Living environment of urban human habitat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living environment of huma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hav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With the worldwid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being carried out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and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Key words Environment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mall town environment

前言

一个城市的的发展,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的共同进步上所体现的,它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发展程度的代表。而城市和城市化是社会发展胡必然结果,城市化在体现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问题,比如有许多城市只顾着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长期的环境效益和城市形象的行为;也有许多城市盲目的把其他城市的成功过程全盘的复制到自己的城市,缺乏自己城市所独有的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从而导致不但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连原有的特点都被破坏了的情况发生。因此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镇高速发展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对城市人居环境

的破坏;同时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已有的被破坏的环境进行科学的修复;又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两方面上找到它们共同的支点,从而发展出本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该探讨的。

1城镇环境整治案例(标号按照顺序排)

正文内容:段间距、字间距(以下内容都要修改)

人们在比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与发展水平的时候,想起的总是那些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达的城市,然而人们却不知道城市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现代化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现在许多的较发达区域的城市都曾经历过先发展、后治理的过程,其后果就是对环境的大透支。那么在紧随着城市脚步的小城镇,其发展也要向它们那样经过破坏再治理才能发展的起来吗。许多例子告诉我们不需要这样,比如巴西库里蒂巴、美国伯克利、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瑞典马尔默、日本北九州、新加坡等等。像国内也有着海南、吉林、陕西、福建、山东、四川、广州、上海、宁波等城市也是对中国的“花园城市”建设的先驱。

单我们浙江省就有许多类是的城镇:浙江省将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纳入生态省建设体系,提出了“还清老帐”和“不欠新账”的目标:到2007年,列入应当治理的废弃矿山的实际治理率达到60%以上,逐步“还清老账”;对正在开采的矿山,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做到“不欠新账”。特别是实行的备用金制度,使得“谁破坏,谁恢复”的制度给予了落实。还有“811”行动中对全省8大水系和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实行环境污染整治的行动。通过采取技术改造、关停转迁、增添治污设施等措施,使得我省化工、医药、制革、印染、水泥、冶炼、味精、造纸和固废拆解等9个重点行业和710项重点工业项目对环境的破坏得到了有效缓解。我省对开发区环境的全力整治,至2010年,全省省级以上开发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将得到有效整治,环保管理体制理顺,重点污染问题基本解决,环境质量稳步改善,环保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杭州市市长蔡奇充分肯定近段时间我市大气环境整治工作,并指出大气环境质量与百姓生活品质密切相关。大气环境整治工作要明确目标,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挂钩,力争实现“一增一减”,即增加全市优良空气天数、减少灰霾天数。杭州市对于西湖的整治就取得不错的成绩,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实施以来,总计新建、复建和整治、修缮景区景点80处,使得美丽的西湖更具神韵。

3城镇环境存在的问题

城市化既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那么在城市化过程中或者现在在城镇建设中对环境又有些怎样的影响。经调查并查阅资料发现一般在城镇发展中都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水资源的超量使用和严重污染,如地下水的过量抽用,却得不到补充,地面水域污染的日趋严重;二是城市“热岛效应”,市中心气温比郊区或农村的气温要高;三是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每天的固体废物量都在日创新高;四是城市化加重了大气污染,目前全球许多城市光化学污染严重;五是城市化引起的光污染,高楼大厦上玻璃墙对阳光的放射不仅使得出行不便造成事故、对人们的家居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六是城市化导致的噪声污染,噪声使人们心烦意乱,甚至引发各种交通事故;七是城市中的生物失去了多样性,城市中各种生物品种单一。还有资源的减少,森林生态功能的减弱、水土流失、土地的板结等等有待解决的问题。大量村镇发展为城市,不合理进行环境规划整治的后果就是环境严重恶化,破坏程度较一些城市都为严重,各污染型企业进入小城镇发展,污染着周围环境却成为某些人的趋利道具。中小城镇环境污染是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主流,他的数量也是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所以对城镇环境的综合整治应该尽快得到解决。

1949年2000年中国城市发展表

4城镇环境整治的方法

城市要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就必须协调好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在对环境进行综合性整治时首先应该对该地区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性的调查分析:如在修建公路中的生态建设和对其影响,是否会影响到生物的迁移等;又如矿业区生态的恢复、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完善、城市河流水系的自然平衡、供排水系统的合理、生态风景林的建设等等。城市的环境建设我们必须规划出一个完整健康可循环型的城市生态系统。

对城镇环境进行整治的理论框架

环境综合整治是在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地方经济活动不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环境生态的修复,环境的综合整治体现在平衡和协调的前提上,使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共处,并促使城镇可持续的发展。经过对丽水市等地环境污染整治中找出一些对环境治理有效的方法:一、水环境整治: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建立跨县级行政区主要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管理制度;编制江水污染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饮用水源保护:制定城乡一体化给排水计划;所有中心镇完成合格(规范)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工作。二、工业污染整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不低于9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不低于90%;重点污染区域企业的加大污染整治力度;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不低于80%,无危险废物排放;推行清洁生产,50%以上的重点污染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强工业园区、小区污染防治;切实整改省人大环保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三、城镇环境污染整治: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督管理;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高环境质量监测水平;提高环境污染应急反应能力:健全辐射污染控制网络;增强环境监察能力和水平。而对于环境的综合整治上可以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进行对周围企业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综合查处整治,还可以运用经济的手段控制环境污染,我们可以运用经济激励型政策,通过市场这个中介,把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责任由政府转交到污染者手中,这既调动了污染者减少排污和促使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降低政策的执行成本。

对于环境的整治我们还必须从根本上对于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工业结构和布局上的调整,生活燃料结构的调整上进行革新、引入高新技术。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对山体、河岸、道路、进行绿化,建设城市绿地、花园。对于三废的处理上应由环保部门进行监测、监督,没有达标的坚决不允许排放。工业区与居民

区的合理划分,绿色隔离带的建设。对城镇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或填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对于自然景观的保留和保护并对城镇旅游资源进行优化开发,许多被破坏的湿地系统进行恢复并加以保护。注意人居环境的建设,对于住宿区的绿地要有一定比例,小区的水循环和风的流动性、噪音量等都要达到一定的指数,并且要对城镇周围环境进行定时的环境影响评价。我们必须注意到城镇人与环境的协调,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并且环境治理的目的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镇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因此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应致力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城市与环境的共同发展,经济、社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复合型城镇环境生态循环系统。

城镇复合生态系统示意图

结束语

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不断实践、创新和解决矛盾的建设项目。要把城镇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环境保护三者高度和谐,城镇环境清洁、优美、舒适,现代化的都市和自然的森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属于我们自己的绿色森林城镇。让我们为建设清洁、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而共同努力对我们的城

镇进行改善规划,使城市环境整治成为人居环境质量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契机,因为城市和自然长久持续的协调发展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

参考文献(与前统一)

[1]刘华,钟炜,张建民,张文兴.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初探[J].经济地理,2006.(01):92-95

[2] 丁文峰,张平仓,陈杰。城市化过程中的水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长春科学院院报,2006(02).

[3] 方创琳,杨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J].干旱区地理,2006,(01).

[4] 宋言奇,傅崇兰。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J].社会科学战线,2005(03).

[5]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综述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环

境,2005(03).

[6] 崔宗安.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规划理论[J].北京规划建设,2006,(02).

[7] 刘华.我国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J].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2).

[8] 魏立强.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J].长春大学学报,2003(06).

[9] 马交过,杨永春<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国外城市规划,2006.

[10]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中国环保网,2008.

[11] 李孔燕,黄民生,何国富<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对上海的启示>.现代城市研究,2006.

[12] 江红梅,王正中,张小朋.我国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规划治理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13]樊太岳.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06,(03).

[14]王锐亮,何丙辉,罗雷,.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01).

[15]都沁军.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容及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05,(06).

[16] 蒋雯.论生态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环境保护科学,2005,(05).

[17] 杨军.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规划思考[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05).

[18] 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学化──兼论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的关系[J].规划师,2000,(03).

[19] 吴长文,黄翰森,黄琼.欧洲城市水土保持考察及其思考[J]. 中国水土保持, 2006,(03) .

致谢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这么结束了,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曾经的兄弟姐妹也将要各奔东西,祝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前程似锦。论文的完成过程是很艰苦的,通过

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加上我实际的工作经验,在论文指导老师于建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终于完成了。在这里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张玲老师和于健老师,张老师和于老师多次询问论文进程,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在此,我要向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恩恩爱爱,白头到老!感谢我大学的班主任王老师,你对我们学习、生活上的关心,使我们在大学里感到了家的温暖,感谢曾经教过我的老师,感谢化生学院的领导和学工办的各位老师。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祝你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感谢环治06高的所有同学,三年来对我学习、工作、生活的关心和帮助。最后,向我的亲爱的父亲、母亲、致谢,感谢他们对我的栽培与支持。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1704-58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 划(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完整 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xx届三中全会精神及自治区、自治州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方针、政策会议精神,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树立稳定压倒一切思想,坚持司法为民,创优发展环境,为昌吉州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一、加强领导,全面落实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 XX年,我院的综合治理工作要按照与综治委签订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制,尤其中层领导责任制,要在我

院“双百分”考核中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列入主要考核项目,要一级抓一级,层层签订责任书,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和层次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健全机构,今年,我院将进一步调解和充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成立新一轮安全创建工作组织机构。 二、深入持久地开展“严打”,认真抓好治理整顿,继续坚持“严打”方针,继续严厉惩处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严厉惩处严惩危害人民群众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杀人、抢劫、xx、贩毒以及重大盗窃等犯罪。依法及时审判各类破坏市场经济犯罪的案件,保障经济健康发展;严惩贪污、贿赂犯罪,反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进行。对具有法定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情节的,要按照惩办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刑事政策,依法从宽处理。要积极配合打击犯罪的专项治理活动,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秩序的稳定。要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贯彻“预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最新整理贵阳花溪河环境综合治理调研报告.docx

最新整理xxxx花溪河环境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花溪是xxxx有名的风景区。山水交融,田畴交错,花溪的山与水都各具特色。花溪的山,小而玲珑,秀丽而多姿。景区内有著名的“麟”、“凤”、“龟”、“蛇”四山。因此花溪被赋予了更多秀色和灵气。花溪更因水而兴,因水而盛,因水而美。 “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当年陈毅副总理为花溪题咏的瑰丽诗篇,已勾画出花溪山水美的倩影。 在环境治理战略的指导下,在“送下游一江清水”的实践中,在当前各地城市河流“有河皆浊,有水皆污”的大背景下,花溪河也遭受到污染,俗话说:水是城市的眼睛和灵魂。确实.一座城市有了水,才充满生机和灵性,缺少水,便显得单调和乏味,所以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xxxx、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诣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关系群众的安全和健康,关系本地城市形象和学竞习争网力。 然而,花溪之美,尚有“美中不足”。不足因为水浊,水浊是因最近各种污染,致使花溪河水质大不如前,与真正的绿水常流还有不小差距。本次调查灾相关部门的带领下,深入源头,深入实地,多方检查,寻求良方,同时在各相关部门的积极联动下,意图全面分析水浊,真正“还美与前”、“还水与民”。 一、花溪河水环境现状 花溪河流经xxxx市花溪区党武乡、石板镇、花溪乡和花溪镇等乡镇。在花溪水库以上河段,由于人口、工业均很少分布,水质良好,属于清洁水平。在花溪水库下游,由于人口主要集聚在河段两岸和周边地区,因此这一段主要表现为生活污水造成的典型的有机(生活)污染,表现为DO(溶解氧)、总磷和大肠菌群均不达标。结果造成下游的xxxx市中曹水厂的饮用水水源受到一定的污染,水质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宣传资料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是指: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乱”是指:乱扔垃圾、乱贴广告、乱摆摊位、乱停车辆、工地乱象。“门前五包”包括: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包文明、包安全。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是指: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选择5个城市、10个县城、100个镇乡、1000个 村庄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点,开展“五市十县百镇千村环境优美示范工程”。(简称“五十百千示范工程”) 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清一除”是指:清垃圾、清污水、清污泥、清杂物,除四害(蚊、蝇、鼠、蟑螂)。 五、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六、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七、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八、家庭美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九、“十大文明行为”: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和谐包容、尊师重德、崇尚科学、拥军爱民、勤劳节俭、见义勇为、拾金不昧。 十、“十大陋习”:随地吐痰、随处便溺、乱倒垃圾、乱贴乱画、乱穿马路、乱撒冥纸、占道经营、吸烟无忌、加塞插队、粗言秽语。

卫生是人类健康的基本需求,环保是人类生存的重要保障。开展城乡环境 综合整治活动,是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村居建设 的重大举措,对于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文明程度,塑造温岭良好形象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做到以下“三从”。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环卫宣传员。广大居民要积极响应号召,牢固树立人人都是城乡环境整治的主人翁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 利益和长远利益、小环境和大环境的关系,自觉加入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的行列,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清洁家园我参与,优美环境我受益”的良好氛围。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环卫保洁员。我们要踊跃投身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自觉增强卫生意识,不乱倒垃圾、不随地吐痰,不乱贴乱涂;自觉维 护村容村貌,不乱设摊点,不无序经营,不乱停乱放。积极参加城乡环境净化、绿化、美化活动,坚持从举手之劳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 共同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洁的村居新面貌。 从现在起,让我们争做环卫监督员。我们要争做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表率、争做维护城乡环境的先锋,对破坏环境卫生、损毁公共设施的行为敢于抵制,勇于举报,坚决制止。通过监督,做到人人讲文明、改陋习、爱清洁,为仪陇创建生态宜居城市做出一份贡献。 环境整治,人人有责,家园清洁,家家受益。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在 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步调一致,万众一心,以实际行动呵护我们共同 的家园!我们相信,有了大家的参与和努力,我们的家园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基于对辽宁省阜蒙县旧庙镇建设的

Forum 学术论坛 152 2012年12月 https://www.doczj.com/doc/f73951793.html,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基于对辽宁省阜蒙县旧庙镇建设的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卢蕾 刘亚静 孟思佳 摘 要: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实现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式我们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具体要求。因此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键词:经济发展 小城镇建设 指导意义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2(c)-152-0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把城市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综合发展,形成“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彻底改变城乡二元化结构。小城镇建设是实现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小城镇建设是指小城镇的各种要素的创立或组合以及一定区域内小城镇体系的设置、改造和发展的过程。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有的学者给出了小城镇建设的新内涵,即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增加农村教育、卫生、交通、水利、环境等公共产品供给,开发农村生产力,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城镇化背景下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改变过去单纯地、片面地强调加快城镇化进程的观念,更加关注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更为综合和全面地谋划中国的现代城乡结合化建设。 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含义,我们知道,小城镇建设是我们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阶段,实现城乡一体化,进行小城镇建设不仅看重经济的发展,更要注重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把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运用到小城镇建设中来,努力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以及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防止片面性的发展,实现各种要素的合理配合,全面实现小城镇建设对我们的意义将更加深远。 对此,我们对辽宁省阜新市一些小城镇建设镇进行了调查分析,例如,十家子镇,旧庙镇等等。通过调查分析,我们了解了近几年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情况,看到了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下面针对旧庙镇的小城镇建设及经济发展进行具体的分析 1 旧庙镇的基本情况 旧庙镇地处阜蒙县北部、距县城43公里,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接壤。总土地面积49.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4.2万亩。可利用放牧地14.6万亩。有林面积14.7万亩,森林覆盖率30%,总人口2.7万人,14个行政村,73个自然屯。沟奈线、古务线公路呈十字型贯穿全 镇,交通、通讯十分便利。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小城镇建设作为该镇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重点抓、重点管,并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吸纳资金。通过各种资金的引入,积极建设各种基础设施,包括教育,交通,医疗等各个方面。截至2011年8月末,该镇共新建楼房3.26万平方米。据统计,2011年前8个月,旧庙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4亿元,创利税2333万元,财政收入实现了137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13%。另外,供电,供水等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另外,旧庙镇在进行小城镇的建设过程中,努力发掘自己当地的优势,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城镇,建成了特色镇。在发展中旧庙镇发现了自己当地的杂粮资源非常丰富,因此,便积极发展杂粮产业,培育自己的杂粮特色,并且以此为主导带动谷物的发展,成为了辽西小杂粮生产的集散地。在建设杂粮的过程中,党委政府加速畜牧业的发展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投入,把畜牧业很好地发展起来,成为阜新地区的畜牧大镇。其次,该镇的土地、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矿产资源有:金矿石、铁矿石、石灰石、莹石、铜矿石、大理石等。通过招商引资现已开发利用的有:铁矿石、石灰石。其它矿产资源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有了自己的经济来源点,发挥了自己当地的优势,小城镇的建设给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的增长动力。 作为阜蒙县14个严困乡镇之一的旧庙镇,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积极开展小城镇建设,让该镇发生了质的变化,小城镇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该山村小镇展露了它的新姿,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实现了经济的持续,迅速的发展。 2 小城镇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2.1 小城镇建设是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桥梁 小城镇是把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的有效平台,能够有效的激活农村经济,并吸引相应的外资的注入,有利于形成一大批具有小城镇建设的产业品牌。旧庙镇在进行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分析自己的地理特点,努力寻找自己的优势资源,努力的培养自己特色产业,因此,发现了自己的优势资源:小杂粮资源非

2020年乡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特色亮点汇报

2020年乡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总结特色亮点 汇报 自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的嘹亮号角吹响之后,X*迅速开展行动,拉高标杆,争先进位,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与大拆大整、劣五类水剿灭战、省级卫生镇创建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以四个“度”强势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深入。 一、凸显“速度” 工作落实有“速度”。 为加快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速度,提升整治水平,我镇班子领导多次召开班子会议,明确任务分工。分管领导多次亲临重点整治路段,靠前指挥、一线服务,看图纸、听汇报、解难题,重点部署亲自谋划、关键节点亲自把关、重点项目亲自督查、突出问题亲自过问,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清障拔钉”,确保整治工作以更高标准、更好质量、更快速度开展。 整治推进有“速度”。 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内容的“脏乱差”整治“雷霆行动”,各部门单位、基层站所按照相关整治类目,精准发力不同领域,亮出绝活,做到环境整治零死角、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零遗漏。截止目前,共开展统一行动X次,出动警力X

人次,行政拘留X人,刑事拘留X人,查处交通违法行为X 起,查扣违法车辆X俩,治理交通拥堵点X个。 二、彰显“力度” 全力剿灭劣五类水。 坚持源头治理,“对症下药”,突出成效,启动排污口“封堵周”行动,对前期摸排的非法排污口集中封堵,加快推进截污纳管支管网衔接进程。截止X月底,共集中封堵排污口XX个。 铁腕推进大拆大整。 将每月X号定为“拆违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危旧房、“四无”生产经营单位、违法建筑的排查整治工作,对于符合危房标准的老房、旧房,一律拆除,决不“讲人情,留面子”。分解县下达的X万平方年度拆违任务,每月拆违不少于X万平方。截止目前,全X已拆除违章X处,面积近X 万平米。 深入开展创卫工作。 以“一年立标杆,二年见成效,三年树新貌”的目标,加大对城区重点路段乱堆乱放、占道经营及乱竖牌等现象的整治;加大城乡保洁力度,全面改善重点路段周边的环境和形象;加强对商业街区、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等场所整治管理;深入开展“四小”行业、建筑行业、“四无”企业的整治,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截止目前,共整治乱堆物X余起,乱摆摊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 为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更好地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公司改革和生产经营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签订本责任书。 一、组织领导 1、各部门领导要把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摆在议事日程,明确写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内部管理范围,并作为本人年度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向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 2、党支部书记是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综治工作,要定期组织研究分析内部治安状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3、要结合内部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需要,建立完善治保、普法、帮教、调解、巡逻组织,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保持内部稳定。 4、党支部要经常检查、督促、支持综合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在内部治安管理中的职能作用。

二、基层基础工作 1、认真落实公司综合治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内部治安管理的需要,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按时参加公司治安综合治理会议,及时汇报情况。 2、结合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做到月度安排,季度小结,年终总结,要有记录,做到资料齐全、准确。 3、加强对职工队伍的管理,负责向每个职工签订年度个人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并监督实施。 4、充分利用黑板报、通讯报道、集体学习等形式,广泛深入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职工自觉维护治安稳定的自觉性。 5、加强对职工、家属子女的普法教育,完成年度普法教育任务,不断增强法律意识。 6、积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创建、达标活动,争创先进单位。 7、积极做好调解工作,防止矛盾激化,调解率达95%,调解成功率达90%以上。 8、认真做好后进和列管人员的帮教转化工作,做到对象、措施、效果三落实,帮教率达100%。

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调研报告 自全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以来,我乡共投入资金万元集镇秩序亟待整治。乡镇场镇车辆停放无序;摊点摆放混乱,摊外设摊、以路代市现象突出;建筑材料占道堆放普遍存在;“脏、乱、差”治理不彻底。 集镇管理仍需加强。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依然存在;占道经营、以街为市的现象整治后不断反弹;遮阳雨棚、店招店牌还未规范;背街小巷、场头场尾卫生死角经整治后难以长期保持;保洁清扫质量不高;门前“五包”未得到根本性落实;没有建立起长期保持城乡环境卫生的有效机制。 认识不到位。各单位、机关各门,集镇住户、商户、人民群众,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意义,有的单位部门只是应付了事,根本没有动真格 村容治理急需加快。宣传发动不深入,群众对整治的内容及标准不明白、不清楚;村容整治行动迟缓,很多村社还停留在会议上,村民房前屋后仍是柴草乱堆乱放,衣物乱挂乱晾,垃圾乱倾乱倒,污水乱排乱放,农具乱摆乱丢,畜禽散放散养。 、宣传层面不够深入。存在角度不广、形式不多、渠道不宽、手段单一等问题。文明劝导工作是一大亮点,但因工作面大有流于形式的趋势,宣传教育弱化了工、青、妇、老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优势,主题实践活动缺乏多样性,基层引导动员没能强化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群众的主体作用未能充分激发。 二、对城乡综合治理工作的一点反思 、通过召开动员会,街头咨询讲解,办宣传专栏等宣传途径,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让广大干部、党员、居民、群众深刻认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抓好发展、抓好民生、抓好形象”的理念,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上新水平。 、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坚持主要领导自亲抓,负总责,积极为整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动员全民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 直面现实,找准差距,抓关键环节,场镇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主要是治理“五乱”即乱丢乱吐、乱停乱放、乱摆乱卖、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等,覆盖面大,触及千家万户,涉及街道小巷,要真正把这项这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居民素质,从而实现群众素质大提升,发展环境大优化。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2篇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2篇Report on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ocial security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2篇 前言:述职报告是任职者陈述自己任职情况,评议自己任职能力,接受上级领导考核和群众监督的一种应用文,具有汇报性、总结性和理论性的特点,包括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成绩、缺点问题、设想,从而进行自我回顾、评估、鉴定的书面报告。本文档根据述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2、篇章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篇章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述职报告 今年以来,设备材料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及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以维护社会和公司的稳定为根本,狠抓基础管理,强化防范措施,努力实现了全年既定的各项目标,确保了政治、治安和员工思想稳定。一年来,我们围绕“预防为主、重在治本”的综合治理方针,结合开展“三创”活动,从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入手,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教育,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搞好综治工作,我 们首先从强化队伍的整体素质着手,一方面,不断加大对干部员工政治思想的教育力度,经常利用讲座、报告会等大小会议开展形势任务、理想信念、廉洁自律及职业道德教育,以身边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另一方面,以“四五”普法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安全知识及特种岗位操作规程等培训,使广大干部员工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提高了队伍的政治思想和业务素质。在今年的“四五普法”工作中获得好评。 二、夯实基础,明确目标管理责任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坚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摆在重 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年度计划,将综合治理与经营管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一是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根据公司有关文件精神,我 们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安全事故隐患管理办法》《零库存采购供应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通知》、《治理工作环境、维护公共设施的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严明制度、规范操作,堵塞了管理漏洞; 二是坚持实行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从 部领导拓展到科室(车间)、班组,全年自上而下层层签订责

017.贵阳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治理思路与第一阶段实施成效

贵阳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治理思路与第一阶段实施成效 薛晓飞、李涛、邵雪峰、庞洪涛、苏善敏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24) 摘要:贵阳市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包括1条干流和5条支流,流域面积覆盖整个主城区。针对南明河水环境现状,北控水务基于深入充分的污染源调研与分析,制订了系统、科学、高效的总体治理方案。工程第一阶段历时半年,对南明河干流和5条支流采取截污治污、河道疏浚、景观营造、生态修复等工程措施。南明河治理段水质有效提升、沿河景观明显改善、生态初步恢复,为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典型成功案例。 关键词: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 中图分类号:X703 General Idea and Implementation Effects in the First-stage Comprehensive Control Project of Nanming River Water Environment in Guiyang City XUE Xiao-fei,LI Tao,SHAO Xue-feng,PANG Hong-tao,SU Shanmin (Beijing Enterprises Water Group Limited,Beijing100124,China;) Abstract:The comprehensive control project of Nanming river water environment includes one main stream and five tributaries in Guiyang city,the watershed area of which covers the entire main city zone.Based on sufficient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pollutant sources,BEWG developed a systematic,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water environment conditions of Nanming river.The first-stage project last for six months,in which engineering measures such as sewage interception,pollutant disposal,river dredging,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ere applied in the main stream and five tributaries.The whole work turned out t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water quality promotion, riverside landscapes improvement and preliminary ecological restoration,which,at the same time,has created a successful case for city-river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Key words:Nanming river;water environment;comprehensive control 南明河为长江流域乌江的支流,发源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全长118公里,在贵阳市境内约100公里,城区段36.4公里,分别接纳麻堤河、小车河等9条支流后汇入乌江,是流经贵阳市区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贵阳市人民的母亲河。 上世纪90年代,南明河水质开始急剧恶化,沿岸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向河中倾泻,水体发黑发臭,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001年,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南明河三年变清”的目标,到2004年4月南明河整治工程初见成效。然而,随着贵阳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沿河流域人口急剧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基础设施等已不能满足新增污染物的处理,南明河又呈现出污染加重趋势,多段河道成为劣Ⅴ类水体,严重影响了贵阳市的城市环境和经济发展。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明河的水环境健康状况,在2012年启动新一轮“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1工程概况 贵阳南明河综合整治项目涵盖1条干流,5条支流,流域面积覆盖整个贵阳市主城区,其中51%的地表水为劣Ⅴ类水。项目体系庞大、流域情况复杂、实施周期紧迫,国内尚无类似的成功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浅谈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和功能 学校:湛江市广播电视大学班级姓名:洪聂学号:【内容摘要】 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因此,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 【关键词】 小城镇建设;发展;意义;功能 目前,全国小城镇建设,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全国各地的小城镇建设日渐升温,其成果也日益明显。众所周知,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因此,加强我国小城镇的建设,使城镇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意义 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小城镇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的二次创业。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将在未来扩张经济增长需求不足约束,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小城镇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小城镇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提供广阔的容量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 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

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论文

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论文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我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指导教师: 摘要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人居环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展开,而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综合治理; 环境规划; 小城镇环境 China'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Director: Abstract Living environment of urban human habitat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city living environment of huma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lso have far-reaching consequences. With the worldwid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being carried out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and accompani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Key words Environment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lanning; small town environment 前言 一个城市的的发展,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上的共同进步上所体现的,它是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发展程度的代表。而城市和城市化是社会发展胡必然结果,城市化在体现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问题,比如有许多城市只顾着短期的经济效益,却忽视了长期的环境效益和城市形象的行为;也有许多城市盲目的把其他城市的成功过程全盘的复制到自己的城市,缺乏自己城市所独有的适合自己城市发展的远景规划,从而导致不但没有得到更好的发展,甚至连原有的特点都被破坏了的情况发生。因此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镇高速发展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破坏;同时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已有的被破坏的环境进行科学的修复;又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两方面上找到它们共同的支点,从而发展出本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该探讨的。

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行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乡镇环境综合整治实行方案 各村(居、场)、镇直各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省级小城镇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彻底整治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着力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幸福指数。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邵政发[年]1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和城乡卫生环境卫生清洁春季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及《全市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动员会议》精神,现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全民动手、条块结合、镇村主抓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改善我镇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提高群众文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为我镇建设省级小城镇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 二、整治目标 通过整治环境卫生,宣传健康环境理念,增强广大群众的卫生意识,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机制,推动 1 / 18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 三、整治内容及其要求 1、主要整治内容:清除主干道及各村居的卫生死角,整治沿富屯溪两岸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行为;组织清理房前屋后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家禽家畜实行圈养,污水粪便统一排放;及时清理垃圾积存,疏通沟渠,清理坑塘及室内外环境卫生;组织力量,集中清理影响辖区环境卫生的重点地段,如镇村结合公路、内河沿线及各向外出口周边环境卫生;清理镇区所有公厕,做到坑位清洁、无污水横流、清除“四害”、环境整洁。 2、进一步完善环卫管理制度,加强督促检查、评比,责任到人,完善保洁网络,做到保洁区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及时清除卫生死角。 3、加大宣传力度,发放《门前三包》及《致镇广大村(居)民的一封信》等宣传品,做到家喻户晓,努力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4、镇区成立环卫队伍,配备环卫运输车辆和保洁人员,负责将所清理的垃圾全部分类回收到垃圾焚烧厂,严禁辖区内单位、个人向沟渠和沿溪两岸倾倒垃圾。 四、行动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年.3.15-年.4.15) (一)目标:健全机构、组织发动、清除垃圾污水、清洁公厕使各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名词解释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识问答 1、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意义: 是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是创造发展优势、增强竞争实力的环境工程;是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是坚持执政为民、检验干部队伍的作风工程。 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主要目标是: 通过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到2011年底,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 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县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和西部地区领先水平,全省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形成城乡容貌改观、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的局面,为推进“两个加快”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清洁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 3、到2010年底,城市(县城)、乡镇、村庄要达到“四化”标准的分别是:80%、60%、40%。 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共享和谐;统筹安排,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是指: 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 6、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化”是指: 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 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烂”是指: 环卫设施污损、市政设施破损、户外广告及招牌破烂。 8、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乱”是指: 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法乱建。 9、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清”是指: 清垃圾、清污水、清污泥、清杂物。 10、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通”是指: 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电视。 1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四改”是指: 改水、改厕、改厨、改圈。 12、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不”是指: 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丢。。 13、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门前双五包”是指: (1)管理五包:包卫生、包秩序、包立面、包绿化、包文明; (2)服务五包:包文明执法、包政策咨询、包门前交通、包协办证照、包卫生防疫。 14、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归”是指: 坐商归店、摊贩归区、农贸归市、广告归栏、停车归点。 15、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三美”是指: 工作环境美、居住环境美、家庭环境美。

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四会市迳口镇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姓名: 【内容提要】中国要美,农村必需美。小城镇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为一体的乡镇中心地带,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快实现城镇化,是推动“乡村城市化”的桥梁,是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此,加快墟镇城镇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一项历史性任务,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五个统筹”,构建社会和谐,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本人对四会市迳口镇的小城镇建设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有了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城镇化规划区域经济统筹特色产业 一、迳口镇基本情况 迳口镇位于四会市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省道118线、四清线公路横贯其中,东距广州65公里,距花都新国际机场50公里;西距本市城区20公里,距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珠外环高速三水大塘出口10公里。全镇总面积101平方公里,下辖8个村委会、1个社区 会总产值16.8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36.2%,其中农业总产值4.17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总产值12亿元,同比增长52%,第三

产业总产值6500万元,同比增长71.1%,农民人均纯收入8679元/年,同比上年增长15.1%。迳口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1℃,年降雨量1800毫米。辖区自然资源丰富,有铅锌矿、石英矿、花岗岩等矿产资源。与佛山市三水区、清远市清新县相接壤的迳口镇,是四会市的东部工业重镇和交通枢纽镇。近年来,迳口镇着力通过以“打造四会市东部工业重镇,建设珠三角旅游新镇”为目标,抢抓机遇,扎实苦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迳口镇区域优势更加明显。 近年来,迳口镇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兴镇、商业富镇”的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城乡统筹一体化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并赢得了各种荣誉。2000年被评为“四会市柑桔种植基地”,2003年至2008年连续6年均荣获“四会市优秀沙糖桔生产基地”称号,2006年被授予“四会市珠宝玉石行业人才输送基地”称号,2004年和2008年两次荣获“肇庆市体育先进镇”称号。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感动全中国的妈妈级奥运卫冕冠军冼东妹正是来自四会迳口故里。 迳口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第三产业潜力十足。省重点项目四会市天海湖旅游度假区项目,由志高集团计划总投资15亿元,选址水迳水库,总控规面积2.5万亩(其中水域面积2500亩),建设时间从2008年至2017年。该项目充分利用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极力发挥湖泊型生态度假区特色,致力于发展成为一个集休闲、度假、会议、旅游、观光、美食、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休闲度假景区,成为珠三角的旅游度假胜地。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实施办法

中共xx委员会办公室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实施办法 为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增强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感,维护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根据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办公室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担任,成员由各科室局队负责人组成,日常工作由综治专干xx同志负责。综治工作年初要有布置,半年要有检查,年终要有考核、奖惩;各科室局队要积极履行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制度建设。党总支每年研究综治工作两次以上,并按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完善安全保卫综合治理管理制度,强化要害部门、重点部位相应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做到制度上墙,工作规范,档案健全,定岗定人,定职定责。工作人员要及时排除事故隐患,果断控制可疑人员,保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三、搞好法制宣传。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做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无赌博、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无邪教组织成员进行串联滋事等

违法犯罪活动;无干部职工集体越级上访等群体性事件;无危害国家安全或严重泄密的案件。 四、强化内部防范。县委办公室各科室局队及直属机构要加强对本部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管理,树立群防群治观念,提高依法治理能力。行管科要认真履行职责,负责县委办公室机关和县委宿舍大院的安全保卫、综合治理工作,加强门卫值班和有关责任管理,负责督促、检查、指导会务中心及责任区内所属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确保无内盗、无重大治安事故发生。 五、抓好文明创建。加强安全文明单位创建的责任目标管理,加大创建的宣传力度,加强干部职工道德教育,杜绝干部职工因触犯刑律而被依法逮捕的现象发生,确保实现争创安全文明单位的目标。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 决策部署,深刻理解和把握环境治理工作是民生工程、形象工程、素质工程的重大意义,全力打好环境综合治理“组合拳”,强力推进以治尘、治堵、治脏、治乱、治噪为重点的“五治”工作,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环境问题,整体提升环境面貌和质量。 (二)基本原则 1.问题导向,标本兼治。以解决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为着力点,综合运用管理、执法、市场、宣传等手段,整治环治工作顽疾,实现管理止滑促升、上档提质。 2.全民参与,联手联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大力发挥管理部门的主力军作用,齐心协力打赢环境治理攻坚战、阵地战和歼灭战。 3.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积极探索环境治理管理社会化服务机制,大胆运用市场手段增加环境治理投入,有效破解环境治理投入瓶颈。 4.舆论引导,曝光问责。结合依法治镇,大张旗鼓宣传先进、曝光反面典型,自觉接受媒体、社会和群众监督,增强综合实效。 二、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一)总体目标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遏制“五乱”反弹回潮,根除治理顽疾,实现无交通堵塞,无扬尘污染,无卫生死角,无占道经营,无噪声扰民。 (二)重点任务 1.治堵。主要任务:统筹规划实施禁停区、限停区及停放区,加强街面巡控,严管重罚乱停放、乱掉头,督促遵守行车、停车秩序。派出所牵头负责,交管站、居委会等配合。 2.治尘。主要任务:从源头上整治脏车、泥车上路。村建站牵头负责,交管站、居委会等部门配合。 3.治乱。主要任务:治理占道经营、游商游贩、骑门摊点;整治破损店招店牌及乱堆放垃圾;整治广告乱象及“牛皮癣”;整治农贸市场秩序、卫生等;整治修车点占道修车、乱堆码材料、乱扔垃圾、乱放废弃物、油迹污染。居委会牵头负责,食药站、集镇办等部门配合。 4.治脏。主要任务:加大街面和人行道的清扫保洁力度;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及时清运,及时清理路边泥沙、石块;加强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办公区域及楼院卫生整治,逗硬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居委会牵头负责,镇级各单位配合。 5.治噪。主要任务:整治广场、工地、经营门市、娱乐场所、车辆等噪声扰民。居委会牵头负责,村建站等配合。 三、工作要求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及实践

关于小城镇建设的意义及实践 关于小城镇的概念人们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差异,与之相关的词有镇、集市、市镇、乡镇、村镇等等。我国的《国史通鉴》中指出:小城镇是指县城和县城以下比较发达的集镇或乡所在地,以及大城市周围农村建设的卫星城。它包或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型小城镇即县城和属镇,二是乡镇和村镇,统称为农村集镇。小城镇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雏形城市,或称为初级城市。它是城市经济向农村渗透和农村生产力在一定区域集聚的结果。我国现有的小城镇是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发展与推广以及星系交流的中心。因此,顾名思义,小城镇建设就是建设这个中心。 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若把“城镇”作为名词用来表达作为农村中心的社区,从字面义上看,它似乎应当属于域的一方,而实际上确是乡的中心。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 小城镇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是衡量它的社会经济发达程度及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达到或50%~59%的城市化水平。这是一个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任务,对于整个世界都将产生巨大而又深刻的影响。这将是全中国人民所期待的,只要党和国家把握好方向,扎实的做好每一步,这工程必将众望所归。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农村富余老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一、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三农”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农民、农业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这是被理论和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基本事实。这三个中,城镇化是解决其他两个问题的基础和载体。只有实现城镇化,乡村工业的发展才能产生聚集效应,实现可持续和高效率;只有实现城镇化,农民的就业转移才能实现。 二、发展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城乡的协调发展。我国农村需要转移到城镇的人口数量之庞大,客观上要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必须协同分流。我国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大城市圈,同时也需要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专业性强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吸引力。在这个城镇体系中,要以特大城市,大城市为龙头和中心,小城市、小城镇为基础,中等城市为扭带,它们之间相互依托,相互协调,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走小城镇发展的道路虽然是现阶段符合客观实际的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超越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建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合理的比例的布局,形成优势互补的城市体系,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该走在大中小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上,有选择地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 三、发展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化道路的一种必然选择。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最优,更要的是考虑可行和可能。人们过去的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城市化必须充分考虑到遍布城乡的小城镇大规模发展这一实际情况。因此,只有在原有乡村集镇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发展小城镇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作为目前中国城市化得重要途径,但不意味着我们追求的最佳目标和终极格局。 四、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