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禁食禁饮、胃肠减压:以静脉输液来维持体液平衡。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发现有血性液体,则提示有狡诈性肠梗阻的危险。待病情好转,梗阻解除12 小时,可以试进食少量流质。

2休息与体位:卧床休息,生命体征稳定的应采取半卧位,伴有休克的病人应采取平卧位或中凹位。

3病情观察:诺出现以下表现,应考虑狡诈性肠梗阻的危险,并及时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

A腹痛发作急剧,起始为持续性剧烈疼痛,或在阵发性加重之间仍有持续性疼痛,呕吐出现早、频繁而剧烈。

B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出现休克,抗休克治疗后症状改善不明显。

C腹胀不对称,腹部有局限性隆起,或触及有压痛性包块。(胀大的肠袢)D有明显的腹膜刺激证,体温上升,脉率增快,白细胞计数增高。

E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肛门排出物为血性,或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

F经积极非手术治疗,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G腹部x线检查见孤立、胀大的肠袢,且不因体位、时间而改变位置。

4用药的护理:尊嘱予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观察用药后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确定无肠绞炸后,可以使用阿托品、6542等抗胆碱类药物,禁用吗啡,杜冷丁等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5呕吐护理:防止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6做好腹部手术前的常规准备。

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肠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大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应结合具体情况来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纯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可观察24——48小时,如梗阻不能解除应手术治疗,观察期间如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应及时手术。 2.绞窄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观察不宜超过4——6小时,随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观察期间如病情有好转则可继续观察,否则应立即手术治疗。 3.病程超过6小时,就诊时已有绞窄性肠梗阻表现者急诊手术。 4.幼儿、年老体弱者、孕妇亦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5.原因不明的肠梗阻应按绞窄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治疗。 6.麻痹性肠梗阻病因解除后按单纯性肠梗阻处理原则治疗。 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因急性腹痛的原因很多,诊断上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而且病程进展快,短期内可以发生严重病理变化,临床上延误诊治而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事并不少,主要就是对是否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失误所致。 一.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1.存在肠梗阻的四个主要症状:痛、呕、胀、闭。 2.发病急剧,腹痛趋于持续加剧及部位固定,可伴有腰背部疼痛。 3.腹膜刺激征较早出现或腹部可触及压痛包块。 4.全身中毒症状重,脉搏加快,体温上升及白细胞升高。 5.早期出现休克症状。 6.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体征:呕吐及自肛门排除血性液体,肛门指诊有帮助。 7.腹穿抽出血性液体(显著肠膨胀者慎行)。 8.有绞窄性疝的存在。 二.腹透、腹平片的特征性表现: 1.孤立的充气肠袢屈曲呈“咖啡豆”形。 2.绞窄的肠袢内充满液体表现为软组织阴影的“假肿瘤”征。 3.小肠全扭转时可见充气的小肠排列异常。 4.局限性肠袢突出,较其他肠袢为大,呈巨大液平面。 5.乙状结肠扭转时巨大胀气的肠袢从盆腔向上延伸到肝脏。 三.化验检查可了解血容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情况,但对判断有否绞窄性肠梗阻帮助不大。 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临床观察一定要细致,在判断不很明确时宁可采取积极的手术措施。

肠梗阻患者护理病例(建议收藏)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病案分析 患者:王小吉,女,67岁,因“腹胀痛,肛门停止排便排气4天”入院。患者于2年前行胃部分切除术,术后一年内偶有腹痛,近一年疼痛次数增多,口服一些顺气药好转。4天前无明显诱因再次腹痛,时轻时重,在当地卫生院治疗不见好转,肛门未排气排便,无恶心及腹胀。入院时查体: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略膨隆,未见明显肠型及胃蠕动波,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脐周及上腹部压痛,无腹肌紧张,叩诊呈鼓音,未叩及移动性浊音,听诊:脐周闻及高调肠鸣音,腹部平片提示:上腹部有液平面,提示肠梗阻,X线征象.腹部B超提示:腹内有少量积液,声像图,肝胆脾胰双肾目前未见异常声像图.血常规提示:血白细胞WBC:17。5*10/9/L。病程中患者精神尚可,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未解,门诊以“肠梗阻"收入院.入院后禁饮食,抗生素治疗,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目前患者未排便排气,仍有腹痛。 一肠梗阻等原因: 1)肠管外受压引起: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2。嵌顿疝3.肠扭转所致4。肠外肿瘤块压迫...。..文档交流(2)肠管本身的原因如: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

其他肠管病变引起。..。..文档交流 (3)肠腔内原因如: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引起该患者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有:(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2)肠外肿瘤或包块压迫。。..。。。文档交流 二治疗原则: (1)纠正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碱平衡失调。 (2)禁饮禁食,持续胃肠减压。 (3)控制感染和毒血症 (4)解除梗阻恢复肠道功能 (5)中医,中药应用:中药汤剂100ml胃管注入,注入后夹管30分钟,每天2次,维生素B1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文档交流(6)油类应用:可用石蜡油,生豆油或菜油30~50ml分次口服或由胃肠减压管注入; (7)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 三护理诊断: (1)舒适的改变腹胀、腹痛、恶心: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 行有关; (2)焦虑:与疾病、疼痛有关; (3)体液不足:与肠内或体腔积液,禁食,胃肠减压等因素 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肠坏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水电解质及

术后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术后病人的护理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主讲人: 内容: 1.病情观察 (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注意病人腹痛、腹胀的改善程度,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等。必要时,及时联系化验室或其他检查。 (2)要密切注意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感染:绞窄性肠梗阻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若病人出现腹胀、持续发热、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切口红肿,腹腔引流管或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②切口裂开:由于肠梗阻病人存在腹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或术中因腹壁切口张力过大,强行缝合造成腹壁组织撕裂,术后易发生切口裂开。切口裂开一般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的时间,故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缝合时发现腹壁张力过高的病人,手术时采用减张缝合,术后应加强支持,腹带加压包扎,及时处理咳嗽、腹胀、排便困难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预防切口感染。如病人出现异常,疑有切口裂开时,应加强安慰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镇静。若有内脏脱出,切勿在床旁还纳内脏,以免造成腹腔内感染,可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切口,盖换药碗保护并腹带包扎,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2.体位 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也有利于腹腔渗液渗血的引流。 3.饮食 在肠蠕动功能恢复之前,病人应禁食,禁食期间给予补液,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营养。呆肠蠕动恢复并有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若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及普食。 4.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胃管及腹腔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或滑脱,造成引流管效能降低;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胃管一般在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除。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九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一、肠梗阻 部分或全部的肠容物不能正常流动并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tion),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90%的肠梗阻发生于小肠,特别是最狭窄的回肠部,而结肠梗阻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肠梗阻病情多变,发展迅速,常可危及病人生命;据统计,美国小肠梗阻的死亡率为10%,结肠梗阻死亡率为30%。肠梗阻若不能在24小时诊断和及时处理,死亡率还将增加;尤其是绞窄性肠梗阻,死亡率相当高。 【病因】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小肠梗阻的原因可能是炎症、肿瘤、粘连、疝气、肠扭转、肠套叠、食团堵塞及外部压力导致的肠腔狭窄,麻痹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及低血钾等也可引起小肠梗阻,另外严重感染可引起肠梗阻。80%的大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的,其部分发生在乙状结肠,其他还包括憩室炎、溃疡性结肠炎、以往的外科手术病史等。 按照肠梗阻发生的原因,可将之分为机械性、神经原性和血管原性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 (1)粘连:是大肠和小肠梗阻最常见原因,因外科手术或不明原因引起的粘连,尤其是外科手术遗留的异物刺激,都将使纤维和疤痕组织形成束带,对肠腔形成外部压力,或使肠管与其他组织粘连,引起肠道变形、成角,甚至成为肠道扭转的轴心,造成肠道梗阻。在粘连的疾病基础上,饮食不当、剧烈运动或突然的体位改变可诱发肠梗阻。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占各类梗阻的20~40%;多处粘连增加了肠梗阻的可能性。 (2)肠扭转和肠套叠:肠扭转是一段肠管沿肠系膜长轴旋转而形成闭袢性肠梗阻,常以肿瘤或憩室炎症的肠段扭转为多见,最多发生于小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小肠扭转多见于青壮年,常因饱餐后立即剧烈运动而发病;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男性老年人,常有便秘习惯。肠扭转因血管受压,可在短期发生肠绞窄和坏死,死亡率高达15~40%。肠套叠是由于各种原因使近端肠管蠕动、压缩进入远端肠管,常见于婴幼儿及大肠肿瘤病人等。 (3)肿瘤:大肠机械性肠梗阻80%是由肿瘤引起,最常发生于乙状结肠。由于肿瘤生长较为缓慢,大肠肠腔较宽,因此多由粪块阻塞在梗阻部位而诱发或

急性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的个体化护理

急性肠梗阻病人围手术期的个体化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23T13:41:12.3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6月(上)总第193期供稿作者:钱红英[导读] 个体化护理能显著降低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钱红英(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病种急性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72例急性肠梗阻手术的围 手术期护理资料,总结临床经验和体会.结果:针对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因、年龄、分期等进行个体化的围手术期护理.结论:个体化护理能显著降低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并发症。【关键词】肠梗阻; 诊断; 病因【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6-0056-01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和顺利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需手术治疗,而手术常给机体造成很大的创伤,甚至诱发再次梗阻[1]。如能够熟练掌握术前、术后疾病的特点,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便能降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进行肠梗阻手术72例,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16—78岁,平均58岁。腹股沟嵌顿疝6例,粘连性肠梗阻34例,结肠癌性肠梗阻3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部分行CT和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由于本组疾病特点、决定了手术前、后护理的重要性。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放置胃肠减压管进行有效的减压,吸出肠腔内大量的气体和有毒性的液体,能降低肠内张力,改善肠壁循环,减轻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呼吸及循环功能,有效地胃肠减压对单纯性和麻痹性肠梗阻可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对需要手术者是一种良好的术前准备,对术后肠功能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2.1.2 纠正水与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肠梗阻时首先应输注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平衡氯化钠溶液,在较短时间内输注1000-150Oml,待尿中有氯化钠出现后,再补给热量和纠正饥饿引起的酮症。输注碳酸氢钠溶液以纠正酸中毒。待尿量恢复正常后补钾,补液量应是当天需要量加当天丧失量,但最重要的是临床动态观察,准确记录出入量。输液所需要的容量和性质,可根据脱水程度、尿量、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来调整。同时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及中心静脉压。若血液循环稳定,尿量每日达1000~1500ml,中心静脉压在10~12cm水柱水平,即表示水与电解质紊乱已得到纠正。肠绞窄时因丢失大量血浆和血液,故在适当补液后应输全血或血浆。 2.2术后护理 2.2.1 麻醉后护理:根据麻醉方式进行护理,全麻未清醒者应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畅通,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六小时可取半卧位,使腹肌松弛,减轻腹痛以利于渗出液引出体外。 2.2.2凡肠梗阻患者应及早使用针对需氧和厌氧菌的抗生素,以降低肠坏死发生率及腹腔和切口感染率。有许多抗生索可选用,我们常首选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甲硝唑和氨苄西林联用,以说经济实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为防治腹膜炎的金标准。手术时凡切开肠腔者。均应使用广谱抗生索,术后连续用3—5天,或至无感染征象时则停药。在术前1h、小容量静脉给药最好,以达到在手术时保证血液和组织内有足够有效的药物浓度,起到确实的预防效果。 2.2.3饮食护理:观察患者腹胀、腹痛全部消失,恢复肛门排气排便,腹部透视无肠梗阻,停留置胃管,12h后如病情平稳,可进少量流食,如米汤、果汁等,但忌牛奶、豆浆等以免引起肠胀气;进流食2d后无不适,可进少量半流食,如稀饭、面条等,逐步恢复到软食,做到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以易于消化吸收为宜. 2.2.4切口观察:术后24~48h可拔出腹腔引流管,并观察引流量、性质、颜色并准确记录。如有新鲜血液引出及时通知医生,及时观察切口处有无血肿及渗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48h后应慎用止痛药,以免影响肠蠕动和掩盖病情变化,不利于病情观察和治疗。③腹腔引流管的护理,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液体流出和是否有腹腔内出血,每天观察引流管内液体色、量的变化。 2.2.5心理护理,肠梗阻患者由于病情较急,往往伴有恐惧,焦虑,失望的情绪,针对患者表现出明显的紧张恐惧心理,给予患者各种关怀,最大限度的给患者帮助,减少对手术的担心,使其在良好的心境中接受治疗。 3结论及分析本组72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因此,我们认为有效护理具有保证手术疗效和促进病人康复的积极作用。 3.1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急性肠梗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通常起病急,进展快。在临床上,"急性肠梗阻"的诊断,通过病史、症状、体征及腹部X线检查等,不难确立,但对于诊断梗阻的病因,则往往难以在术前明确。近年来,腹部B超、CT检查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肠梗阻的诊断。唐显映等[2]报道X线对腹部肿瘤的正确诊断率仅为5.9%,而CT的正确诊断率是9 4.1%,提示CT对肿瘤所致的肠梗阻有较高的诊断率。 3.2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由肠道肿瘤(主要是结肠癌)并发的急性肠梗阻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①年龄一般较大,除了梗阻症状外还合并其他内科疾病;③由于回盲瓣作用,往往使梗阻呈闭拌性,肠腔内压力高,且右半结肠壁薄、肠腔宽大,易致肠壁坏死穿孔,病情发展快,常合并严重感染和水、电解质紊乱。④梗阻近断肠管高度扩张,造成梗阻的肠管远近端口径不一样粗细,增加吻合难度。 3.3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处理:该类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挽救生命。老年患者体质差,同时常有并发病存在,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由于不允许做充分的术前准备,故解除梗阻,挽救患者的生命是最重要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尽可能一次性处理。 至于该类急诊手术的围手术护理,主要是术前适当准备,预防感染和中毒性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应用抗肠道细菌和厌氧菌药物等。术中注重无菌操作,术后要彻底冲洗,放置引流。术后加强应用胃肠外营养支持。参考文献

肠梗阻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

肠梗阻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术后护理问题 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梗阻后血运障碍,术前、术中体液丢失,胃肠减压有关 3、焦虑或恐惧:与对疾病缺乏认识有关 4、导管滑脱的风险:与管道固定方法不当及活动时未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导致管道牵拉有关。 5、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出血、腹腔感染、肠粘连、肠瘘.、肠坏死等。 二、术后护理措施 1、疼痛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用手按压伤口以减轻疼痛感。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来回移动所引起的疼痛。疼痛加重时遵医嘱给予患者使用止痛药。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遵医嘱给予静脉内输入足够的液体及纠正酸碱失衡的药物,必要时从中心静脉内输入高营养液体,以补充足够的氮和热量,以促进康复。 3、焦虑或恐惧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讲解成功案例,以增强其信心。

4、导管滑脱的风险 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妥善固定各个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打折、扭曲或滑脱,造成引流管效能降低,注意观察并记录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排便异常 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适当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下床适当运动以促进肠蠕动,休息时可在床上环形按摩腹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6、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换药,及时观察并记录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根据病情协助患者术后24小时开始早期活动(床上做起、下地活动),以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其中肠瘘一般发生在术后的3-5天,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升高,切口疼痛周围红肿,继而出现脓性渗出液,引流液为肠内容物或有粪臭味,以此确定为肠瘘。

肠梗阻治疗的手术时机把握

肠梗阻治疗的手术时机把握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因持续剧烈腹痛,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腹膜炎体征,转开腹手术治疗,手术中发现16例患者已经发生肠坏死。术后刀口感染12例,2例因肠坏死或穿孔致严重腹膜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非手术的患者中,有1例老年嵌顿疝患者,因循环衰竭入院后不久死亡,其他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绞窄性肠梗阻不是肠梗阻手术治疗的唯一适应证,当急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72 h仍无效,应积极手术,防止肠坏死的發生。 标签:肠梗阻;手术时机;治疗 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发展快,诊断复杂,病死率高。肠梗阻对机体生理影响大,如果诊治不当,可能出现肠坏死,严重者可危及生命造成死亡。如果临床经验不足,往往导致肠梗阻延误手术,病死率较高。肠梗阻手术时机的选择一直是困扰腹部外科医生的一大难题。现将我院2006年12月~2013年12月入院治疗的210例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肠梗阻患者中,男性133例,女性77例,男∶女为1.7∶1。年龄15~89岁,中位年龄5 2.5岁。均先采用非手术治疗,经1~3 d非手术治疗后92例转手术治疗。 1.2梗阻原因病因明确的190例(90.5%),诊断粘连性梗阻122例,癌性梗阻28例,肠扭转16例,腹股沟斜疝嵌顿疝梗阻12例,转移癌肠梗阻5例,股疝3例,老年性肠套叠3例,血运性肠梗阻1例。病因不明确20例(9.5%)。 1.3 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96%)、腹胀(94%)、恶心(86%)、呕吐(75%)、停止排气(80%)、停止排便(88%),腹部有压痛(75%),反跳痛(15%)。听诊气过水声及高调肠鸣音(40%)。腹部平片:85%见气液平面,92%肠腔扩张。 1.4方法所有患者均先采用非手术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有92例因持续剧烈腹痛,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腹膜炎体征,转开腹手术,保守治疗时间12~72 h。 手术方式:粘连松解术32例、小肠排列术3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及造瘘术26例、肠梗阻短路手术8例、腹外疝松解术12例、股疝松解术3例、肠扭转复位术5例、肠套叠复位术3例。92例手术中发现肠坏死并行肠切除术16例。关腹前应用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并放置引流管1~2根腹腔引流。 2结果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发表时间:2013-04-09T13:08:50.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期供稿作者:于丽敏赵艳丽夏海燕[导读] 通过医疗和护理措施,病人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于丽敏赵艳丽夏海燕(大庆市人民医院 163316)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2-0330-01 【摘要】目的讨论肠梗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配合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医疗和护理措施,病人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关键词】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即不能顺利通过肠道。 1.术前准备 除术前护理措施和按腹部外科常规进行术前准备外,尚需注意到以下问题。 1.1先抗休克重症肠梗阻病人多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应进行补充血容量为主的综合抗休克治疗,使收缩压维持>10.6kPa。如为中毒性休克,需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静滴多巴胺等升压药以提高血压的保护肾功能。在休克纠正后再施行麻醉。 1.2尽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对并存血容量不足、脱水、血液浓缩、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或伴严重合并疾病以及并发症理生理改变者,需根据血常规、血球压积、出凝血时、血型、心电图、X线片、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尿常规、尿糖、尿酮体等检查结果,进行重点处理或纠正。 1.3术前必须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尤其是机械性肠梗阻病人。对于小儿肠套叠,发病24小时内,无腹膜刺激征者,可试用空气或稀钡灌肠,能将套人部肠拌挤出鞘部,使套叠复位。 1.4剧烈痉挛性疼痛,恐惧和躁动不安可加重微循环障碍,促进休克的发生,在麻醉前可给予一定量的术前药,但剂量应以不影响呼吸、循环,保证意识存有为准。 2.术中处理和护理要点 2.1麻醉选择以不加重休克、满足腹部手术麻醉的要求及早苏醒为原则。处于休克状态的病人,估计手术处理比较简单,选用局麻比较安全;对于全身情况好,循环功能稳定者,可选用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但应少量多次给药;重危、且行复杂或时间长的手术,应优先选用全麻。 2.2术中处理要点 2.2.1继续维持呼吸道通畅,术中保证充分供氧,必要时做辅助呼吸或控制呼吸。 2.2.2注意预防呕吐、反流和误吸。 2.2.3继续纠正休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2.2.4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和呼吸的变化,并维持其在正常范围内。 2.2.5手术操作要尽量简单,稳、准、轻、快,以能达到治疗目的即可。手术时间越短,对病人愈有利。 2.2.6探查腹腔时,勿过分牵拉肠系膜,以防血压下降,可在探查前先用0.5%普鲁卡因阻滞肠系膜根部的神经丛。 2.2.7粘连形成是腹膜受损的结果,术中应尽可能不作大块结扎,以减少组织坏死,仔细止血和取出腹腔内异物,减少内脏暴露时间,并用适当温度的湿纱垫保护肠管,以减少术后粘连。 2.3术中护理注意事项 2.3.1麻醉后改变体位时动作要轻柔、缓慢,以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2.3.2固定体位的支撑物要适宜,不要妨碍呼吸和静脉回流。 2.3.3维持静脉径路通畅,必要时进行加压输血输液,协助麻醉医师做好循环、呼吸、尿量、血气分析等监测。 2.3.4必须备好吸引器,并有效。 3.术后护理 3.1护理诊断 3.1.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以下因素有关:卧床时间较长;胃管刺激;麻醉插管刺激;伤口疼痛。 3.1.2潜在并发症切口裂开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术后腹胀及存在引起腹内压骤增的因素等有关。 3.1.3潜在并发症肠瘘与严重营养不良、腹腔感染及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3.1.4知识缺乏缺乏有关肠梗阻术后护理的知识。 3.2预期目标 3.2.1病人术后能有效排痰,呼吸道通畅;无呼吸道并发症发生。 3.2.2通过医疗和护理措施,病人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3.2.3病人能够说出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3.3护理措施 3.3.1鼓励病人及家属提出术后有关问题,给予解释和说明。 3.3.2在胃肠功能恢复前,继续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继续进行输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3.3注意肛门是否排气,若已排气,肠蠕动恢复正常,可拔除胃管,试给流质,如进食后无腹胀和腹痛,3日后试进半流质饮食,术后10日方可进软食, 3.3.4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及引流液情况,及时发现并发症,如切口感染、肠瘘等。 3.3.5鼓励病人早期活动,以利肠功能恢复,防止粘连。 3.3.6加强支持治疗,尽量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纠正低蛋白血症,促进伤口愈合。

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非手术治疗肠梗阻的临床护理 发表时间:2012-03-29T15:23:07.20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朱兰[导读] 肠梗阻是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 朱兰 都兰县人民医院 (青海都兰816100)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 5734(2012)2-110-02 肠梗阻是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并导致全身性生理上的紊乱。是外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严重者出现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我科2008年10月至2011年收治肠梗阻患者35例,其中3例采取急症手术,其余32例均采取非手术治疗,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抗感染对症治疗,无一例死亡,3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最大为57岁,最小为14岁,平均年龄34岁,其中机械性肠梗阻9例,麻痹性肠梗阻26例。经实验室、X线、超检查确诊为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为主,伴或不伴呕吐、排气排便停止。所有患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均高于13.0~20.0×10 9/L,血钾<3.0~2.2mmol/l血钠<135mmol/l等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表现,X线检查可见液平面及气胀肠袢,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征象。 1.2方法。采取禁食及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吸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控制感染及酌情使用解痉剂、止痛剂等。 1.3结果。35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治疗,排气排便正常,腹痛腹胀症状消失。 2护理 2.1病情观察。 2.1.1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皮肤温湿度等情况,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记录1次/小时;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和水电解质失衡状况,如发现患者精神萎靡不振、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立即报告医生,并备好抢救药品。 2.1.2观察腹部体征变化。观察并记录腹痛性质、范围、持续时间、腹胀情况,如出现腹痛加剧、剧烈呕吐、高热、腹部有肠型和肠蠕动波,肠鸣音亢进等情况,应警惕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生,立即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2.1.3密切观察监测血钾、血钙、血气分析、肝肾功能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尤其是尿量的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2.2心理护理。患者因发病急及腹痛剧烈,存在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述疾病知识及病情发展过程,与患者多做交流,耐心解释患者的疑问,并教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等。患者卧床,禁食时间长,住院时间久,易产生焦虑、烦躁心理。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多沟通,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 2.3饮食护理。禁食水、胃肠减压是肠梗阻早期治疗的基本原则,禁食期间要做好口腔护理,注意口腔卫生,口干时可用清水漱口,改善口腔内环境。操作时应注意口腔黏膜的保护。在腹痛腹胀症状消失,排气排便正常后,暂闭胃管,进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如无腹痛腹胀出现,可停止胃肠减压,逐渐增加营养,慢慢恢复正常饮食,但应禁食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2.4胃肠减压的护理。胃肠减压可防止呕吐、减轻腹胀,减少肠内毒素的吸收。行胃肠减压前向患者介绍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和意义,让患者理解,以便配合。胃肠减压期间要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出,减少胃管脱落患者再次置管的痛苦,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保持胃管通畅,勿使胃管扭曲受压,叮嘱患者翻身、下床、洗漱等活动是要注意妥善安置引流管。 2.5静脉输液的护理。患者禁食期间要输入营养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因此需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路,要选择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等四肢的浅表静脉进行穿刺留置针。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巡视,观察静脉液体输入情况,观察留置针穿刺处有无红肿、疼痛及渗漏,如有异常即使拔除留置针,更换部位重新选择血管进行穿刺,确保静脉通路畅通以保证各项治疗及时有效进行。 2.6疼痛护理。安慰患者并讲解疾病知识,教会患者用音乐、与人交谈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密切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范围及持续时间,及时告知医生;疼痛剧烈时可按医嘱给予盐酸山莨菪碱或盐酸哌替啶肌肉注射,并观察用药后效果。 2.7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绝对禁止饮酒和进食生冷酸辣刺激性食物及易致腹胀的食物;帮助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肠梗阻易复发的重要性;指导患者在病情基本痊愈及出院半年内,可进食富有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有腹痛腹胀时,应及时就诊。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禁食,按医嘱补液。 2、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如有休克即作抗休克处理。 3、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化验血常规、生化等,结果立即通知医生。 4、停留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如病人是餐后急性梗阻,应选择较粗的胃管,略剪大胃管侧孔,插至胃窦部,使胃内容物能顺利吸出,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 5、观察呕吐、腹胀、腹痛和排便情况、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并作记录。 腹痛:注意疼痛性质、程度、部位,如疼痛加重、间歇时间短,肠鸣音亢进,疼痛范围扩大,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腹胀:低位肠梗阻,肠腔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因此,腹 胀明显,由于腹部膨胀,使隔肌升高,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病人可出现缺氧,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 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但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及胆汁,量较多;低位性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为粪便样液体,镀少而臭。当病情好转及梗阻缓解时,呕吐可停止。 排便排气情况,多数病人停止排便,高位肠梗阻者,早期仍有少量粪便排出,注意观察大便性质,如排出血性大便,可晚为肠套叠或

发生绞窄。如排出鲜血可能为下消化道肿瘤。 6、注意输液量、速度及次序,严重脱水者输液速度要加快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和改善呼吸。 3、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48—72小时肠蠕动恢复,可拔除胃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拔除胃管后开始进流质,每次进食不要过饱,进食后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等。 5、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并发症。 6、术后放置引流者,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渗液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 7、施行肠吻合者,术后两周内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过快,影响吻合口愈合

完全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

完全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月武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3便肠梗阻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第1组为入院后48h内实施手术的患者,第2组为入院48h后施行手术的患者,对不同时期采取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第1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第2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肠梗阻应尽早手术治疗。 标签:肠梗阻;手术时机;疗效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3例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完全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其病情发展快,短期内可发生严重病理变化,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正确诊断、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在治疗过程中极为关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2~53岁,平均(41.0±12.3)岁。入院有腹腔手术史9例,术后半年常有腹部疼痛不适。本次发病以突然腹痛、腹胀伴有呕吐、未排便、排气。入院前在其他医院治疗1~3d。B超检查,肠管胀气,腹腔有积液。X线检查腹腔见多个液平面。查体:T38.5℃~39.3℃,脉搏110~120次/min,血压6~8/4.5~5.5kPa。神清,表情淡漠,呈中毒性休克状态。腹部高度膨隆,无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明显,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消失。Hb74~86g/L, RBC(2.4~3.1)×1012/L,WBC(12.3~18.8)×109/L,N0.8~0.9,L0.1~0.2,腹腔穿刺抽出混浊血性液体。CT扫描检查报告肝脏正常,肠道未发现肿瘤。术前会诊排除肝癌及肠道肿瘤,诊断完全性梗阻,中毒性休克。 1.2方法 按手术开始时间分为两组,第1组7例于入院后48h内在纠正休克的同时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大量积液,吸出约出2000~4500ml,呈黑褐色血性混浊状,腹壁与小肠、小肠之间多处粘连,小肠呈360°~720°扭转,肠管狭窄,呈闭袢性梗阻,肠壁部分变为暗红色,热敷变色的肠管解除粘连带,解除扭转,使肠道通畅。术后顺利恢复出院,住院9~13d,平均(10.0±1.5)d。第2组6例于入院48h后行剖腹探查术,有3例部分肠管变黑,并出现多个大小不等坏死穿孔,肠壁表面(包括结肠)布满脓痂、结肠充血扩张肿胀严重,呈紫红色炎性浸润。手术切除坏死无生机的小肠,行对端吻合,结肠用热盐水湿敷,颜色好转,有生机功能。肝脏正常大小,表面光滑,柔韧质地,未触及结节肿块,胆囊、脾脏、胰腺正常。清洗腹腔关腹,术后输鲜血500~1200ml,术后输白蛋白,

浅谈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浅谈肠梗阻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外 科收治的32例行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 过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度过了围手术期,且痊愈出院。结论:有效的围手术期护 理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保证手术疗效。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305-02 肠梗阻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外科常见急腹症,病因繁多,病情复杂,若延误诊治,可危及患者生命。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术后并发症较多。肠梗阻 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加强临床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手术治疗肠梗阻患者32例,经过精心护理,取得 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科收治的32例肠梗阻患者,男26例,女6例,年龄32~78岁,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线平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肛门停 止排气和排便、恶心、呕吐等,确诊为肠梗阻。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3例,肿瘤 性梗阻4例,绞窄性肠梗阻手术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1.2 结果 本组共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围手术期护理, 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肠梗阻发病急,患者因腹痛或呕吐入院,易产生恐惧、情绪 紧张、烦躁不安等心理[1]。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护理人员需要耐心细致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前认真评估患者,在各项护理操作前向患者及家 属做好健康宣教工作,做好解释工作和心理疏导;操作时应认真仔细,解除患者 紧张恐惧心理,减轻心理压力,主动积极地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增强战胜疾病 的信心。 2.1.2持续胃肠减压护理患者一旦诊断明确后,应即进行胃肠减压,吸出肠 腔内大量的气体和有毒性的液体,以减轻腹胀。操作前向患者讲述留置胃管的必 要性和重要性,以取得患者积极的配合,胃管插入要轻、稳、准,以减少患者的 痛苦,固定和衔接好减压装置。防止脱落、折叠、压迫、扭曲,保持有效的负压 引流,注意引流液色、量、性质变化。有血液引出考虑可能发生了肠绞窄,要立 即通知医生,并做好术前各项准备。 2.1.3纠正体液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是肠梗阻最突出的生理紊乱,应尽早建立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补充电解质,保持酸碱平衡,应用有效 抗生素,加强营养,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观察患者口渴、尿少、皮肤弹性 及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调整输液种类及速度。在最短时间内调整患者全身状况 以提高手术的耐受力。 2.1.4术前准备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积极完善相关 辅助检查,若出现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如持续剧烈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频

肠梗阻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肠梗阻 2.绞窄性肠梗阻 (二)选择题 1.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下列观察项目哪项最主要 A.腹膜刺激征 B. 脉搏增快 C.腹胀较前明显 D.肠鸣音较前减弱 E. 腹痛加重 2.最常见的肠梗阻是 A.血运性肠梗阻 B. 机械性肠梗阻 C.中毒性肠梗阻 D.动力性肠梗阻 E. 肠系膜缺血性疾病3.粘连导致肠梗阻的机理,不正确的是 A.肠管因粘连牵扯成锐角 B. 粘连带压迫肠管 C.肠袢套入粘连带构成环空 D. 肠袢以粘连处为支点发生扭转E.粘连是肠管的位置不易移动 4.关于急性小肠扭转临床表现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见于老年人 B. 多发生于饱餐剧烈活动后 C. 起病急骤, 腹痛剧烈 D. 频繁呕吐 E. 可出现休克 5.结肠癌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6.A. 腹部包块 B. 腹胀 C. 贫血 D. 拍便习惯和分辨的性状的改变 E. 消瘦 6.高位肠梗阻病人,除腹痛以外,另一主要症状为

A . 肛门停止排便排气 B. 腹胀 C. 便血 D. 阵发性绞痛 E. 呕吐频繁 7.发生肠扭转的解剖因素是 A.肠袢两固定点间距离等于肠系膜长度 B. 肠袢固定点间距离长于肠系膜长度 C. 肠袢与肠系膜关系不重要 D. 肠袢两固定点间距离短于肠系膜长度 E. 肠袢系膜与肠扭转无关 8.绞窄性肠梗阻易产生酸碱失衡的类型是 A.呼吸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代谢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 9.女,60 岁, 腹痛,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3d, 查体: 腹胀可见肠型,全腹有压痛,腹部X 片: 肠管扩大,可见多个液平面,应选何种治疗 A.胃肠减压 B. 抗生素治疗 C. 积极进行中药治疗 D. 择期手术 E. 急诊剖腹探察

第十一章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急性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为常见急腹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1.按梗阻的原因可分为: ()机械性肠梗阻:在临床上最常见,由于机械因素造成肠腔狭窄或闭塞1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主要原因有:肠腔堵塞:如结石、粪块、寄生虫、异①物等堵塞所致。肠管外受压:如肠粘连、肠扭转、嵌顿性疝或受肿瘤压迫。③②肠壁病变:如肠肿瘤、肠套叠、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动力性肠梗阻:无器质性肠腔狭窄,主要由于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所2引起肠壁肌层功能紊乱,肠蠕动丧失或肠管痉挛而致使肠内容物不能运行。又可分为:麻痹性肠梗阻:亦称无动力性肠麻痹。常见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低钾①血症及某些腹部手术后。痉挛性肠梗阻:比较少见,可继发于尿毒症、重金属②中毒和肠功能紊乱。 ()血运性肠梗阻:肠管无机械性阻塞,由于肠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致肠3功能受损、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见于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或栓塞,较少见。 2.按肠壁血供有无障碍可分为:(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肠腔阻塞而无肠壁血供障碍。(2)绞窄性肠梗阻:肠梗阻时同时伴有肠壁血供障碍。 【病理生理】 肠梗阻病理生理的改变严重程度视梗阻部位的高低、梗阻时间的长短、以及肠壁有无血液供应障碍而不同。.

1. 肠管的局部变化 梗阻以上部位肠蠕动增强,以克服肠内容通过障碍。梗阻以上的肠腔因积液积气而扩张、膨胀,梗阻部位愈低,时间愈长,肠膨胀愈明显;梗阻以下的肠管则瘪陷、空虚或仅存少量粪便。肠管膨胀,肠壁变薄,肠腔内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使肠壁血运障碍,最初为静脉回流受阻,肠壁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瘀血,肠壁充血、水肿、增厚、呈暗红色。由于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肠壁上有出血点,并有血性渗出液渗入肠腔和腹腔;继而出现动脉血运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失去活力,肠管成紫黑色。肠管最终缺血坏死而破溃、穿孔。 2. 全身变化 ()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梗阻时肠膨胀可引起反射性呕吐;梗阻以上1肠腔中积留大量液体,这些液体封闭在肠腔内不能进入血液,等于体液的丢失;此外,过度的肠膨胀影响静脉回流,导致肠壁水肿和血浆外渗。体液的丢失伴随着电解质的丢失,胆汁、胰液及肠液均为碱性;而组织灌注不良,酸性代谢产物增加,尿量减少,易引起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感染和毒血症:梗阻以上的肠腔内细菌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以及肠壁2血运障碍导致其通透性增加,易引起腹腔感染,并经腹膜吸收引起全身性感染或中毒。严重的腹膜炎和毒血症是导致肠梗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肠腔内大量积气、积液引起腹内压升高,膈肌3上抬,影响肺的通气或换气功能;体液丧失、血液浓缩、细菌繁殖释放毒素等可导致微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了解病人的年龄,有无饮食不洁、驱蛔不当、饱餐后剧烈活动、便秘等诱因,以往有无腹部手术、损伤或腹膜炎病史。 (二)身体状况 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排气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但在各类肠梗阻中 轻重并不致 1.症状: ()腹痛: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病人表现为阵发性绞痛,是由梗阻部位以1上的肠管强烈蠕动所引起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绞痛提示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时表现为持续性胀痛,无绞痛。. (2)呕吐:梗阻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呕吐因梗阻部位高低而不同高位小肠梗阻呕吐早、频繁,吐出物为胆汁样物。低位小肠梗阻呕吐迟而少,可吐出粪臭样物结肠梗阻时,早期可无呕吐,以腹胀为主。绞窄性肠梗阻时呕吐物呈咖啡样或血性。 ()腹胀: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小肠梗阻由于频繁呕吐多无明显3腹胀;低位小肠梗阻及麻痹性梗阻常有显著的全腹膨胀。绞窄性肠梗阻常呈不对称的局部膨胀。 (4)停止排便排气:见于急性完全性肠梗阻。但梗阻初期、高位梗阻、不全性梗阻可有肛门排便排气。血性便或果酱样见于绞窄性肠梗阻。 (5)全身症状:单纯性肠梗阻患者般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严重者可有脱水、低血钾等症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早期即有虚脱很快出现休克伴有腹腔 感染者腹痛持续并扩散至全腹同时有畏寒发热白细胞增多等感染和毒血症表现

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

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 发表时间:2013-07-23T08:59:57.7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7期供稿作者:涂建[导读] 保守治疗时间过长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而且由于禁食呕吐等势必导致成营养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合并症。会明显增加后期手术的风险性。 涂建 (湖北省麻城市顺河镇卫生院 438300) 【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保守治疗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本院外科收治的32例肠梗阻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中,采用保守治愈26例,无死亡病例;中转手术治愈6例,并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结论单纯性及病因不明的肠梗阻首选保守治疗,治疗无缓解或不能排除肠绞窄者,应在肠绞窄发生前立即手术探查。 【关键词】肠梗阻保守治疗手术时机选择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7-0324-02 肠梗阻是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组肠道通过障碍的临床症候群。其临床病象相互交织、复杂多变,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医生面临的难题。因此,对于肠梗阻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手术时间的选择对其预后有重要意义。随着对肠梗阻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治疗理念也有所变化。本文对本院从2002—2011年以来收治的肠梗阻病例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32例,男20例,女12例;其中儿童5例,平均年龄(40.83±19.3)岁;发病时间最长15天。病因不明确的有7例;病因明确的有25例,包括粘连性19例、蛔虫性4例和腹内疝2例。 1.2诊断依据 肠梗阻诊断依据有:(1)既往有无腹部手术、炎症、外伤及心血管病史等;(2)有肠梗阻一般症状中二项以上表现:腹痛、呕吐、腹胀和肛门停止排气等;(3)X线:立位腹平片可见扩张的肠曲或液气平;(4)超声:梗阻以上肠管扩张,肠腔内液体充盈,伴有液体高速流动、逆向流动及“气过水征”等表现;(5)腹部CT:肠管扩张,管径增大,可见气液平面,肠壁变薄,梗阻远端肠管塌等征象。 1.3保守治疗方法 本院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3.1常规治疗 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插管深度至少55-60cm,保持胃管通畅及有效负压),润肠通便:温热水500ml加开塞露40ml低压灌肠。 1.3.2抑酸包括应用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1.3.3抗感染治疗静脉使用主要针对抗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 1.3.4中药治疗复方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后下)20g,芒硝(冲服)20g,川厚朴15g,枳壳15g,炒莱菔子15g,枳实10g,桃仁9g,赤芍15g,100-150ml胃管注入,夹管1-2h,每日2次;小茴香250g炒热后腹部热敷;须动态观察腹部情况。 1.3.5营养支持给予复方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支持治疗。 1.3.6生长抑素的应用生长抑素对胃肠道分泌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一是抑制胃酸分泌;二是抑制多种胃肠及胰腺激素、血管活性肠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另外,生长抑素还可以减少肠蠕动及内脏、门静脉血流,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在营养支持基础上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可使胃肠道消化液分泌减少90%,从而减少梗阻以上肠道内液体积聚,有利于肠壁血运恢复,加速炎症消退。一般用法:善宁(奥曲肽)0.1mg,每隔8h皮下注射或施他宁6mg加氯化钠50ml,24h微量泵静脉注入,症状缓解后停药。 1.4手术时机选择 32例保守治疗过程中,每4-6h复查腹平片,了解肠管扩张、积气、积液及腹腔情况;若肠腔扩张减轻、液气平面减少、腹腔无积液或积液无增加,症状体征明显缓解,可继续保守治疗;反之,则及时中转手术探查。 2 结果 保守治疗26例,治愈20例,缓解时间为3-4天,平均住院天数5-10天。中转开腹手术治愈6例,并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例,平均住院天数7-14天。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切口感染、肠间隙及腹腔脓肿、肠瘘、肺部感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等。 3 讨论 本组22例行保守治疗,临床症状缓解较快,住院时间较短,为单纯性肠梗阻治疗首选;且患者也乐意接受,但保守治疗时间多长为宜,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根据笔者的经验,认为48-72h为宜,因为经过这段时间的保守治疗后,大多数病人可缓解,而未缓解者继续保守治疗能缓解者甚少,此时手术探查往往发现梗阻是粘连带压迫、肠袢成角、扭转、内疝等所致,保守治疗无法解除。保守治疗时间过长不仅浪费医疗资源,而且由于禁食呕吐等势必导致成营养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其他合并症。会明显增加后期手术的风险性。 尽管目前有很多方法来辅助判断是否肠绞窄,如螺旋CT、血肌酸激酶(CPK)测定等,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高,不能实时反映病情变化,不易被基层医生掌握和推广,致绞窄性肠梗阻误诊率和病死率仍较高。与之相比,腹平片则有快捷、敏感性较高、费用低、普及广等优势,为基层医院首选。 应当认识到,肠梗阻病理生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的,除可以引起肠道局部的病理变化外,还可导致严重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如大量的体液丢失、内环境紊乱、感染中毒、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如何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是经常困扰临床医生的首要问题。手术过于积极,使本可保守治疗有效的病人遭受不必要的手术打击,甚至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如术后早期肠梗阻90%以上为粘连性,而由肠扭转、内疝和脓肿压迫所致的不足10%, Pickleman等就提出术后早期肠梗阻宜先行非手术治疗。但过度的保守治疗,则引起可避免的肠坏死,继发绞窄性肠梗阻。故在保守治疗期间,医生应反复进行腹部查体,动态观察,一旦有下列表现二项及其以上者,应立即中转手术探查:(1)持续性阵发性加剧的腹痛;(2)呕吐物、胃肠减压液、肛门指检为血性液;(3)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出现休克表现;(4)出现腹膜刺激征且不断加重,腹胀不对称,腹部有隆起且触痛之包块;(5)腹平片或透视有液平面,孤立大的肠袢且固定;(6)腹腔内短时间出现积液,腹穿为血性或暗褐色液体。除上述情况外,另外两种情况也应及早考虑手术探查:一是亚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时间4-5天仍不见好转或症状逐渐加重者;二是反复发作的急性肠梗阻,这两种情况表明肠管往往已有明显狭窄(术中已证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