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附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附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附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附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测试题(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图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工业革命的推动。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解析】

【分析】

【详解】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趋势是城市人口不断增长。根据所学和材料二“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可知,增长的原因是工业革命的推动。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可知,这说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2.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材料一

(1)图1、图2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

材料二《机器时代的享受》。它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ロ占英国总人ロ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

——摘编自《文明的力量》(2)根据材料二分析机器时代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3)德国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近代西方各国发展大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以依据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研究出的发电机为发端第2次工业革命开始,电力开始带动机器迅速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力电话,电灯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在德国美国等多国同时进行,由于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德国日本等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4)根据材料四,概括第2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特点。

材料五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文明》(5)针对材料揭示的现象,有人提出人类应该回到工业革命前的农耕文明时代,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的小短文反驳这一观点。

【答案】(1)人口迅速增长;出现城市化现象

(2)改善了交通条件;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大量城市贫民;造成了环境污染;

(3)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4)科学技术紧密结合;电力广泛应用多国几乎同时进行;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发展更加迅速;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5)工业革命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灾难,如: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引起人们的恐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产生了工业污染,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等,但

是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材料中的图表信息可知,图1、图2的内容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人口迅速增长,出现城市化现象。

(2)由材料二“描写了英国有钱人坐汽船游览伦敦泰晤士河的场景”可归纳出机器时代改善了交通条件;根据“在他们风光的背后,大批的农村人口背井离乡涌入城市,农村人口占英国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可归纳出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根据“大量的贫民常年居住在没有基本卫生设施和通风设备的住房内”可归纳出加剧了贫富分化;出现了大量城市贫民;根据“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可归纳出造成了环境污染。

(3)据材料三“1903年德国通过了童工法,规定6?14岁的青少年必须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结合所学可知,德国教育的普及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近代西方各国发展大众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

(4)由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以依据法拉第的电磁学理论研究出的发电机为发端第2次工业革命开始”可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紧密结合;根据“电力开始带动机器迅速成为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力电话,电灯等新发明大量涌现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并在德国美国等多国同时进行”可归纳出电力广泛应用多国几乎同时进行;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发展更加迅速;根据“由于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德国日本等后期的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

(5)据材料四“然而,恰恰是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这种多少有点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在同时代人们之间引发了恐慌。在……公共医疗卫生取得重大进展之前,工业城市的死亡率一直比农村更为糟糕。”可知,工业革命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和灾难,如:无规则的市场波动引起人们的恐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产生了工业污染,破坏了环境、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等,但是它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初,德国建立起一套崭新的教育制度,先后设立了柏林大学、尔斯鲁厄工业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等高等教育学校。各地也纷纷设立技术教育学校。到1898年,仅9所工科大学在校生就超过万人。在先进的教育下,德国涌现出伦琴、普朗克等一批科学巨匠和以西门子为代表的一批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出现了内燃机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成果。

——据李工真《德国史》等(1)根据材料,指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一项新技术成果。

(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

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内燃机。

(2)观点:先进的教育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发展。

论述: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与此同时,先进的教育也培养出了大批科技人才,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内燃机以及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的发明,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变革,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使利。可见,德国先进的教育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发展,为德国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观点: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

论述:19世纪德国改革与发展教育,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重大成就莫定了基础。中国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可见,教育改革推动教育进步,教育进步促进科技的创新与社会的发展。

【解析】

【详解】

(1)据题干材料“在先进的教育下,德国涌现出伦琴、普朗克等一批科学巨匠和以西门子为代表的一批集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出现了内燃机等一系列的新技术成果。”可知,内燃机是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发明的一项新技术成果。(2)据题干材料可知,提炼的观点体现主题且明确,论述紧扣观点即可,结合材料内容和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如:提炼的观点可以是:先进的教育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发展。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初,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提高了大众的文化水平。与此同时,先进的教育也培养出了大批科技人才,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领先世界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内燃机以及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的发明,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变革,也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使利。可见,德国先进的教育推动了德国社会的发展,为德国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或者提炼的观点可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德国改革与发展教育,开始推广大众教育,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重大成就莫定了基础。中国宋代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可见,教育改革推动教育进步,教育进步促进科技的创新与社会的发展。

4.科技改变生活,改变世界,请完成下面有关“科技话题”的学习探究活动。

(图释历史)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发明创造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它们分别是哪两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这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表解历史)

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表

(2)两个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增长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并简要说明它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论从史出)

材料三:1870—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的多,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的多。

一一《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列举两个这一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思想感悟)

(4)科技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技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就人类如何应对科技带来的“潜在威胁”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内燃机;电气时代

(2)两次工业革命推动;工业革命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工业电力工业

(4)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加强可持续发展(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和本次发明的汽车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电灯以电力为动力,汽车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第一问依据材料图表信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1860----1870年两个时间段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值增长迅速,其共同原因是两次工业革命推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依据材料信息“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1870年以后,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革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的多”可知,此内容反映了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汽车工业、电力工业兴起。

(4)开放性题目,应该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加强可持续发展。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初步形成,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的生产体系,已不能满足市场的巨大需求。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材料二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环境破坏波及全球,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近年来,资本又大量涌入到虚拟经济领域,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使工业文明濒临绝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变革的新动力和新能源。谈谈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发展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所带来的危机。

(3)综合两则材料,从人类工业化的进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内燃机的创制;电力的应用(或石油的开采)。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电报、电话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贸易额增长;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2)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

(3)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发择科技的积极作用,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一“汽车越来越多,火车和轮船越来越先进,交通运输日益便利;电报、电话

的出现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可知,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变革的新动力和新能源是内燃机的创制电力的应用。第二小问根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可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许多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电报、电话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根据“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可归纳出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根据“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可归纳出世界贸易额增长;根据“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生产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可归纳出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2)根据材料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展,环境破坏波及全球,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可归纳出生态危机;根据“近年来,资本又大量涌入到虚拟经济领域,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使工业文明濒临绝境。”可归纳出经济危机。

(3)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工业发展和科技发展有利有弊,我们应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趋利避害,发择科技的积极作用,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6.赏析名人名言,对话名家名著。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此名言出自谁之口?他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材料二“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此名言出自谁之口?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

材料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3)这是谁的呼喊?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通过探究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向这些文学艺术大师学习哪些精神?

【答案】(1)牛顿;建立了完整的力学体系

(2)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或《英雄交响曲》)

(4)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牛顿的名言,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百科全书式的“全才”,提出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建立完整的牛顿力学体系,标志近代科学形成。

(2)南京材料二“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爱因斯坦的名言。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推动了物理学的革命,打开了原子时代的大门。

(3)根据材料三“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材料三反映的是贝多芬的名言,贝多芬的代表作是第三交响曲(或《英雄交响曲》)。(4)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向命运屈服、勇于挑战的精神。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全国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全国约90%的麻织品生产。

材料二到1900年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1098平方公里,人口5600……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德、日、美三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

——以上两则材料均摘编自新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

——《世界文明史》(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从哪两个国家展开?

(2)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必备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以上三则史料均从不用角度论证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请你根据材料概括。

(3)“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必备的另一核心素养。根据所学知识,绘一个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的年代尺,至少出示三项发明。

(4)根据以上探究,你认为如何才能学好历史?

【答案】(1)美国,德国

(2)材料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

(3)言之有理即可(要求必须时间,事件相对应)

(4)牢固掌握基本知识;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多种方法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是走在前面的国家。

(2)依据材料一“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全国91%的食盐生产;法国的亚麻辛迪加垄断了全国约90%的麻织品生产。”可知,材料一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依据材料二“到1900年止,世界殖民地面积共计7300万平方公里,人口达5.3亿,其中,英国占有3270万平方公里,人口3.6亿;法国占1098

平方公里,人口5600……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可知,材料二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依

据材料三“1850—1900年,欧洲人口从2.66亿增加到4亿,1914年达到4.63亿,增长率高于世界其他地区,1870年,美国人口总数只有3845万,到1915年,就达到了1亿以上。”可知,材料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人口增长。

(3)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中,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次利用内燃机试制汽车成功。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给世界带来了光明,爱迪生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开始把人类的飞行梦想变成现实。

(4)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牢固掌握基本知识;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的核心内容;多种方法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等。

8.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密切。

材料一:

材料二:地质学、气象学和考古学的发现,也可以连贯到中国初期早熟的统一。黄河夹带大量泥沙,随时有阻塞河床,冲破河堤,淹没人畜,损坏作物的可能,局部治理无济于事……《孟子》一书中提到治水十一次之多。足见光治水一事,中国之中央集权,已无法避免。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与农业的关系,也促使中国在公元前趋向统一。中国农产区雨量80%出现于夏季三个月内。且由于自然地理因素,旱涝灾害频发。灾荒时,邻国如不接济,即可能发生战事……凡此种种,都增加了中央集权的趋向。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材料三:这些新涌入地球的几十亿人给我们的家园施加了压力,这种压力即使在人口相对稀少、十分富裕的美国也随处可见——为从内布拉斯加到得克萨斯潘汉多的大草原提供灌溉水的巨大的奥格拉拉地下蓄水层的枯竭;加利福尼亚的牧场和长岛的马铃薯地向住宅区的转变;西北部残存的已被砍伐殆尽的原始森林;全国已知的99%的未被清理且仍在污染水源的有毒垃圾堆。不仅美国,以上问题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1)下列图片与材料一中A处遗址有关的是,与B处遗址有关的是。(只填写序号)

(2)依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

(3)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4)依据材料三,人类社会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哪些影响?

(5)依据材料四,谈谈人类社会应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

【答案】(1)①④;②③

(2)分布特点:多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或河流附近)。形成原因:大河能够为早期人类提供水资源和食物(或易于获得生活资料),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方便灌溉,利于发展农耕(或利于生产),长江、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3)黄河易泛滥,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易出现水灾或旱灾。采用中央集权能够更好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4)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耕地减少。

(5)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2019年)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距今(2019年)6000年前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所以与材料一中A处遗址有关的是①④;与B处遗址有关的是②③。

(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境内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是多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或河流附近)。形成原因包括大河能够为早期人类提供水资源和食物(或易于获得生活资料),大河流域土地肥沃、方便灌溉,利于发展农耕(或利于生产),长江、黄河流域气候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是,黄河易泛滥,中国季风气候显著,易出现水灾或旱灾。采用中央集权能够更好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好地应对自然灾害。

(4)依据材料三“为从内布拉斯加到得克萨斯潘汉多的大草原提供灌溉水的巨大的奥格拉拉地下蓄水层的枯竭;加利福尼亚的牧场和长岛的马铃薯地向住宅区的转变;西北部残存的已被砍伐殆尽的原始森林;全国已知的99%的未被清理且仍在污染水源的有毒垃圾堆”可知,人类社会发展环境污染、破坏环境;破坏资源,导致资源枯竭;耕地减少。

(5)依据材料四“宣传环境保护的大游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可知,人类社会应加强立法;加强宣传;合理开发自然资源等保护环境。

9.读《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将相应代码填入答题卡图中。

A.电话被发明 B.无线电被发明

【答案】

【解析】

【详解】

依据《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7年3月3日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出生于英国的苏格兰爱丁堡。 1870年贝尔移民到加拿大,一年后到美国。1875 年贝尔发明电话,1882年他加入美国国籍。故电话被发明是在美国,故题干图片左边框填A。伽利尔摩·马可尼,意大利无线电工程师,企业家,实用无线电报通信的创始人。1897年,在伦敦成立“马可尼无线电报公司”。1909年他与布劳恩一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被发明的地点是欧洲的意大利,故图中右框填B。

1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就其深度还是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深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技术成果;就广度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时时刻刻地直接感受着它所带来的恩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历史》材料二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没有科学,现代工业国家就一点也不能存在……一个国家若不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资源来推进科学,并推广科学的运用,它就不能长久继续存在。

——英国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就其深度与广度而言超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至今给我们带来的“恩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科学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答案】(1)深度: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

技术成果;广度: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技术领域;电灯、汽车等(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可同等给分).

(2)科学在铸造世界的未来上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要长久继续存在就必须推进科学、推广科学的运用.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学等.(其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的答案可同等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仅仅利用水、蒸汽等主要发展了机械的创新与改造,设计机械制造、交通、采矿、冶金等行业但第二次工业革命遍及一切与功、电、磁、热、光相关的科技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一国开始,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在多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厂的技术上的革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的电磁学和热力学这两门新兴科学物化的科技成果把科学进步与技术革命紧密的结合起来.至今电灯、汽车、飞机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

(2)科学使现代工业国家快速的发展,科学决定现代工业国家的未来;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明与推广;

(3)综合上述材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发明,科教兴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越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通过学习工业革命,认识科学在人类的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得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工业革命 练习题

第12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归纳和整理 基础训练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A.生产技术的积累 B.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C.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D.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 2、工业革命是( ) A.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的重大变革B.商品经济代替自然经济的重大变革 C.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重大变革 D.雇佣关系代替依附关系的重大变革 3.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 A.毛纺业B.棉纺织业 C.造船业D.机器业 4.英国工业革命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发明制造是( ) A.凯伊发明飞梭 B.珍妮纺纱机 C.瓦特改良蒸汽机D.水力织布机 5.京九铁路、青藏铁路等大动脉的建成,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建设步伐。而人类社会最早的火车机车是( ) A.蒸汽火车 B.内燃机车 C.电气列车 D.磁悬浮列车 6.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1850年,英国棉纺织老板可以( ) A.使用汽船运输产品 B.在电灯下制作棉衣样品 C.用电话谈生意 D.驾驶汽车欣赏泰晤士河夜景 7.近代交通工具首先突破于(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8.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 ) A.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建立的君主立宪制 C.英国首先开始的工业革命 D.英国无产阶级进行的宪章运动9.“1801—1831年,英国曼彻斯特等城市人口增长两倍多。到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已达总人口的54%,1870年进一步达到70%。”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殖民扩张 D.宪章运动 10.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工业革命后果的是( ) A. 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B.人口不断流向农村,农民大量失业C.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D.工厂遍及城乡,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拓展训练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70年一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 材料二: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 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填空题 1.牛顿是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代表作有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代表作有《物种起源》。 3.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4.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他的作品中一方面深刻揭露了俄国专制主义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5.贝多芬是德国天才作曲家,他创作的音乐充满了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激情,富有感染力。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6.梵高是荷兰(国籍)杰出画家,他的《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选择题 7. 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 A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提出进化论 C.创立相对论 D.发现了镭 8. 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他的一生经历了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的激烈变革;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是( A) A.贝多芬 B.梵高 C.列夫·托尔斯泰D.拿破仑 9. 一部纪录片中这样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B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发明内燃机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提出进化论、发明蒸汽机车 10. 按宗教神学的观点,“上帝创造万物”。以下哪部科学著作的发表打破了这一神学观点( B )

两次工业革命练习题1

两次工业革命测试题 1、工业革命最先产生于: A、棉纺织业B、毛纺织业C、麻纺织业D、丝织业 2、19世纪中期,如果从伦敦到巴黎作短期旅行,下列哪些交通工具可以使用: A、汽车、火车、飞机B、火车C、汽船D、火车、汽船 3、“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共产党宣言》),这段话说明了: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B、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的劳动热情C、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D、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了一百年4、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政治条件是: A、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B、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C、大量生产技术和知识的积累D、同于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 5、英国人对他们的发明很是骄傲,但下列成就中有一项不属于英国人的是: A、珍妮纺纱机B、改良蒸汽机C、火车D、汽船 6、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A、17世纪50年代、19世纪70年代B、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期 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D、都发生在20世纪初期 7、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B、整个革命进程的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D、科学与技术结合得特别紧密 8、在电气发明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 A、卡尔·本茨B、贝尔C、西门子D、马可尼 9、19世纪晚期,推动石油开采业发展和石油化工业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B、内燃机的应用 C、飞机的研制成功D、垄断组织的出现 10、20世纪初,人类可使用的最新交通工具是: A、汽船B、火车C、汽车D、飞机 11、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于: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12、下列有关工业革命的成果对应错误的一组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史蒂芬孙——汽车 C、富尔敦——汽船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3、假如你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你可以通过下列()的方式到达欧洲A.坐飞机B.搭汽船C.开汽车D.乘马车 1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 A、蒸汽机成为动力之源 B、水力织布机的出现 C、铁路交通运输迅速发展 D、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四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识方面: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与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化学工业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的形成。 2、能力方面: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垄断组织形成的讲述,培养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运用举实例的方法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采用比较的方法,联系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分析。 3、采用释义说明的讲解法对“垄断组织”这一概念进行解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密切联系并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这一突出特点,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归纳分析垄断的形成、影响,认识到垄断组织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难点:垄断组织的形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方法1 以奔驰和福特汽车为切入点,通过提问学生这两种汽车是哪个发明国家和发明者是谁,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等问题展开话题,得出最早出现的时间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期间,从而进入课题的学习。 方法2 通过想象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开着汽轮点着油灯的生活的情景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人晚上在明亮的灯光下,听着音乐,打着电话给远方的朋友送去问候的生活情景对比,提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景,导入到新课中。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背景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只有英国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俄美德意日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开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原料)。 (3)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4)技术条件: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的进展 19世纪,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 2、主要成就 (1)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 19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电动机开始被用来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等各种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的出现,产生了对电的大量需求。(联系书上的图“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不仅为工业提供了方便而价廉的新动力,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诞生,如电力工业(发电、输电、配电)和电气设备工业(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电线电缆等)。世界进入了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测试题(含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测试题(含解析)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校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二下图反映了18-20 世纪世界的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 材料三邓小平曾说:“如果六十年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哪些发明使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了?(各举一例) (3)根据材料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在国防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什么成就? (4)材料四反映了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答案】(1)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2)第一次工业革命: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和飞机;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网络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3)原子弹爆炸成功,氢弹爆炸成功,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4)环境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能料科学方面新是加此警……中国的科技发展到突代,已里巅峰状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项宋代居世界前列的科技成果是指

高一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高一历史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五年高考新课标真题演练 1.(2007海南卷)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人民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议会选举改革之后完善的政治制度 2.(2008江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3.(2008宁夏)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4.(2009广东文基)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 蒸汽机车 B. 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5.(2009山东文综)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6.(2009上海历史卷)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入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霎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C.丙 D.丁 7.(2009全国卷1、2009山西文综)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教案

第20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瓦特与蒸汽机,蒸汽机发明的作用,交通技术的革新:火车的发明 构成与方法: 正确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说出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前提条件,能用语言准确表达工业革命对我们的启示,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珍妮机,万特发明蒸汽机,火车的发明 难点:工业革命的背景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场“变革”指的是什么?本课将学习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纺织技术的革新 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时期由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2、背景: 政治原因: 17世纪末,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以后,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于是工业革命兴起。 直接原因: (经济原因)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国内外对棉纺织品需求迅速增长,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必须在技术上突破。

3、过程: ①最早的国家——英国; ②最早的部门——棉纺织业。1733年,凯伊发明了飞梭,提高了织布速度。“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约翰 凯伊 (机械师)“飞梭”的发明使英国出现了“棉纱荒”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将它命名为“珍妮机”。 珍妮机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一次可以纺出多根纱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生产领域的一系列发明,出现了更多更先进的纺织机器。珍妮机的发明代表工业革命的开端; ③瓦特改进蒸汽机;④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所代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二、蒸汽机和工厂制度的确立

【典型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下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试题(带答案)(2)

一、选择题 1.日本是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之所以避免了类似其他亚洲国家的厄运,是因为它成功实施了() A.大化改新B.明治维新C.天皇专制D.幕府将军的统治2.如图为英,美等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示意图,据此推知 A.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发展迅速 B.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英国的实力 C.英美两国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 D.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垄断组织 3.下图反映了某时期英国域市人口和农村人() A.新航路的开辟B.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C.工业革命的发展D.海外殖民地的扩大 4.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5.右下表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对该表格解读正确的是1861~190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年份英国美国法国德国 1861~1873 3.3 5.0未统计 3.8 1874~1890 1.7 5.2 2.1 3.5 1891~1900 1.6 3.5 2.6 4.8

A.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B.美、德后来居上,工业总产值超过英、法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D.英、法两国基本没有参与第二次工业革命 6.一位19世纪的法国伟大批判现实主文作家曾说过:“拿破仑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我要用笔来完成。”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材料中的“他”是 A.巴尔扎克B.列夫托尔斯泰C.高尔基D.伏尔泰 7.下列图片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A. B. C. D. 8.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流浪的地球”差一点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的故事。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 A.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B.亚里土多德的逻辑学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的光学分析 9.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改良蒸汽机 D.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10.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是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 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 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D.技术革新促成工业革命 ( )2、苏联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 固有需要……。”好奇心是人天生就有的求知欲望。因为好奇心而改进了蒸汽机的人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史蒂芬孙 D.富尔顿 ( )3、洋务运动中,第一批赴美留学的幼童乘坐一种叫“明轮”的海上交通工具。为这种“明 轮”提供动力的应该是 A.人力、风力 B.蒸汽机 C.内燃机 D.电力 ()4、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 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 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 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6、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汽车 ( )7、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 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 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8、从下图提供的历史信息可以判定 蒸汽机车繁忙的码头蒸汽轮船 ①蒸汽机引发了生产和生活领域的革命②文明的进步必定会导致环境的牺牲 ③工业革命消除了封建等级观念④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第一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1. 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 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B.斯蒂芬逊C.富尔顿D.莱特兄弟 ( )2、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 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推广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D.发电机的发明 ( )3 A.工业化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D.第一次世界大战 ()4、“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工厂不必建在水流湍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瓦特蒸汽机解决 了工业发展中的 A.动力问题 B.资金问题 C.市场问题 D.劳动力问题 ()5、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是这样评价该名人所研制的成果的:“它武装了人类,使虚 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里的“它”是指该名人研制的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6、“创造出一个个诸如工厂、车间那样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集中在城市里,来搞生产、 流通、交换、分配、消费;不仅远离自然,还要把大自然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包括森林、矿藏、木材、淡水,一直到整个自然的一切,乃至生物和动物,都作为我们征服的对 象、战胜的对象,甚至是破坏和消灭的对象”。文中所指的文明类型是 A.采集文明 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 D.后工业文明 ( )7、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 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 和匮乏。”有历史学家说,19世纪上半叶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导致当时英国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近代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主要作品及其代表人物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和梵高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和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的基本素养和情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勤于探索、谦虚谨慎、敢于捍卫真理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贝多芬等人在科学和文化上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梵高艺术画派特点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据传说,有一天傍晚,牛顿坐在苹果树下乘凉,忽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在他身边。牛顿看见后,反复思考苹果掉落的原因。在“苹果落地”的启发下,经过专心研究,他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受到了怎样的启发?万有引力定律是怎样的一个定律?这与牛顿观察“苹果落地”有怎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近代科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史料,了解牛顿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的杰出成就,认识万有引力定律在物理学上的重要贡献。 材料展示: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高度概括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设问:牛顿出版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哪些科学理论?对“哈雷彗星”的预言说明了什么? 提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总结了运动三大定律。“哈雷彗星”预言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

第二次工业革命 教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概念和内容及特点。说明电作为新能源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及对世界的影响。知道并了解本茨和莱特兄弟是世界著名的发明家。能够列出本茨和莱特兄弟的主要发明,简述汽车和飞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培养分析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的文字、图片或者其他资源,展示电气时代的特征和科学家的贡献,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通过阅读与学习,制作“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表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电气时代的来临对世界的深刻影响,感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性。认识汽车和飞机的发明极大的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和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能源领域的巨变,电的发明,汽车、飞机的发明。 教学难点: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评价,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授课过程:1、导入新课: 在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中,我们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下面我们来回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中期,主要能源是蒸汽,因此被称为“蒸汽时代”,动力机是蒸汽机,以它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是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面貌。在它发生后一百多年,世界再次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就来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 2、讲述新课: 它包括电气时代的来临、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先阅读“能源领域的巨变”、根据课文完成表格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为能源,被称为电气时代,动力机为内燃机,交通工具是本茨发明的汽车、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第二次工

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电的广泛使用是它最大的特点。从那时起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和电密不可分,电和使用电的电器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可以说人类社会已经离不开电。 现在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没有了电,没有了这些电器,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比如说:没有电、电灯,晚上如何照明?没有了电话,你如何和远方的亲戚通信?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电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便利,提高生活质量,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一旦没有了电和电器,许多我们以往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生活方式将会消失,许多原本轻而易举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变得困难重重。由此可见,电和电器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所以当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发明并开始广泛使用电之后,人们把这一时代称为“电气时代”。 不过电和电器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困扰。比如:发电站利用煤炭、石油来发电,所带来的能源消耗、空气污染问题,我们使用过的旧电器变成了电子垃圾,它们如何无害的处理?这都需要我们把它们逐步解决。但是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电和电器的广泛使用使我们进入电气时代,这是人类文明取得的巨大进步。 在“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而在“蒸汽时代”广泛使用的动力机“蒸汽机”也随之被“电气时代”的动力机“内燃机”所取代。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影片,看看蒸汽机如何被内燃机取代,而使用内燃机的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又是如何发明的? (播放影片) 从影片中我们知道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的转变,许多象奥托、戴姆勒、本茨这样的科学家耗尽了毕生的心血,人类前后花费了近200年的时间。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燃料的改变起了推动作用,从固体-煤炭到气体-煤气到液体-从石油提炼的汽油、柴油。燃料的改进促使人们不断改进动力机,最终发明高效、实用的内燃机,最终由本茨首先把它运用到汽车上。 卡尔本茨先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后来他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制造厂。1926年它同戴姆勒汽车制造厂合并,成为今天著名的汽车制造集团戴姆勒-本茨汽车公司。 在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后的最初的几十年间,汽车造价高昂,成为少数富裕人群的奢侈品,成为身份的象征。这种情况到了1913年由福特打破,他的汽车公司采用流水线装配工艺,提高产量,降低价格,使汽车成为大众所接受的普通商品。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 练习题

最新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练习题 一、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而这些发明又很快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并形成了大规模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他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人们看到了科技所蕴藏的巨大动力,由此焕发了他们学习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热情。 (1851) 年英国为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修建了水晶宫。水晶宫本身就是财富的标志,它的造价达8万英镑,这在当时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宫内陈列着万余种世界各地的产品,其中英国的产品超过一半。 ——根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工业革命有何影响?(不得摘抄原文,答出四点,材料二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这年6月,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就连河边议会大厦的窗上也不得不挂起一条条浸过消毒药水的被单。 ——引自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与治理》(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案】(1)工厂制出现;女性经济独立或提高了妇女地位或解放了妇女;促进了科技教育的发展;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巩固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每点,任意4点得,不得摘抄原文。) (2)环境污染 【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2)根据材料二“泰晤士河,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立足于材料,联系所学分析出各题的答案,如抓住材料一“工业革命的展开是由一系列发明所引发的”,联系所学分析工业革命的过程及影响,即可回答,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出现;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成为主要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分析材料二时抓住“1858年是泰晤士河的‘奇臭年’”,“臭气熏天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些关键信息可知,工业革命过程中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2.(1)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2020版高考历史人教版模拟试题: 两次工业革命 (含解析)

课时检测(二十二)两次工业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650~1749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33%,工业品价格下跌29%,而建筑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33%,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可以听到”。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商品价格下跌导致经济衰退 B.工资增长致使技术创新乏力 C.贫富差距拉大加剧社会矛盾 D.经济状况呼唤传统产业变革 解析:选D题干比较了商品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物价与经济衰退不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缺乏人手的抱怨”,说明需要机器解决劳动力问题,故B项错误,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贫富差距问题,故C项错误。 2.18世纪英国的手工工场中,做出一根大头针大约需要十八道工序,每天一个工人能制造出4 800根大头针。如果他们彼此无关独立工作,一个人一天也做不出二十根大头针。 这对工业革命发生所起的作用是() A.可以省时省力地完成更多工作 B.将秩序和规律带到生产实践 C.对生铁的需求量有较大的增加 D.专业分工有利于技术的创新 解析:选D根据材料可知分工合作提高效率,这有利于工人进行技术创新,推动工业革命的发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

3.(2019·太原一模)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 这客观上反映出() A.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解析:选B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工业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A项错误;由材料“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模扩大,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的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4.(2019·大连测试)自中世纪晚期开始。在英格兰东部、西部以及约克郡地区出现了“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这表明() A.工业革命已经在英国进行 C.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B.英国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 解析:选C根据材料“‘乡村制造业活动’: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得出在英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包买商,通过加工订货统一销售,拓展市场,促进了乡村制造业的发展,可知市场是工业化的重要因素,故C项正确。 5.(2019·衡水中学联考)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学案 一、内容标准 通过牛顿、达尔文、巴尔扎克和贝多芬等人的成就,了解科学和文化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达尔文的科学成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成就,贝多芬、梵高的艺术成就。 2.认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树立为科学献身的人生理想。 3.通过对著名科学、文化代表人物生活时代背景的探究学习及其作品的分析,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道网络上疯传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水果是什么吗? (二)探求新知 1.近代科学与文化发展的背景 2.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 探究一:以牛顿、达尔文为例,我们能从科学家学到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少年时的牛顿沉默冷静、喜欢思索,特别喜欢制造机械。有一次,有人在城北建起了一座风车。牛顿跑去认真观察了半天,之后做了一个风车模型。他还为风车模型装上了一个踏车,让一只小一个老鼠“磨工”,带动风车模型转动。 ——引自教材28页“人物扫描”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牛顿 材料二:达尔文22岁时,受“小猎犬号”船长的邀请,进行了近5年的环球航行。船长本来希望达尔文能够找到科学证据来验证《圣经》的记载,没想到旅行结束后,达尔文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引自教材29页“人物扫描”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达尔文 探究二: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请以牛顿、达尔文为代表,说说科学家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牛顿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牛顿的科学发现,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计算并成功预言了彗星的回归时间,这颗彗星被命名为“哈雷彗星”。 材料二: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著作《物种起源》出版。在这本书中,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古生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教授说“我不会因祖先是一只猴子而感到羞愧,但我会羞于与一个运用极高天赋来混淆真理的人为伍。” 探究三:列宁称列夫?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请分析托尔斯泰作品的价值。 材料二: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完整版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第二次工业革命》教案 一、本课概述 1870年以后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使得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本课主要介绍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重大科技成就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重点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同时也阐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之一:科学研究成果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第二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和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形成”,则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世界市场的形成两个方面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此外教材运用大量图片、文字说明等资料,既充实了教材内容,又增强了教材的趣味性与知识性。教学时,要利用这些图片和资料,同时还可以补充一些中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知识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二、课标要求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认识电力方面的重大发明、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等基础知识、熟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特点,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理解:分类归纳和掌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领域和影响,从而以表格的形式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从世界交流的规模、联系方式等方面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总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过程及各阶段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情境,问题探究,激发学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③利用 材料、图片等,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历史背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整体世界形成对世界文明进步的影响和其中的罪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意识,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2)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四、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由此以知识背景和能力背景两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练习题 夯实基础典型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2、电磁感应原理在生产与生活中广泛应用,这应该得益于() A.法拉第B.爱迪生C.狄塞尔D.贝尔 3、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 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B.内燃机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4、一百三十年前,定居美国的英国人贝尔发明了() A.电话B.无线电报C.汽车D.飞机 5、19世纪90年代,在英、法两国之间试验,成功实现了横穿英吉利海峡的无线电发报的() A.贝尔B.马可尼C.法拉第D.狄塞尔 6、继蒸汽机之后应用技术的又一重大成就是() A.电磁感应原理的提出B.内燃机的发明

C.电力的广泛应用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7、设计创制了以柴油为燃料的自动点火内燃机——柴油机的是() A.法拉第B.爱迪生C.狄塞尔D.贝尔 8、为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有() ①法拉第②亨利·福特③卡尔·本茨④威尔伯·莱特 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9、右图是一款世界著名的汽车商标图案,你知道它与下列哪一个人物有关吗?() A.爱迪生B.史蒂芬孙C.莱特兄弟D.卡尔·本茨10、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长期的梦想,将人类这一理想变成现实最早是在() A1870年、英国 B.1885年、德国 C.1903年、美国 D.1901年、中国 11、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A.水力B.蒸汽C.电力D.石油 12、下列当今的社会生活中的活动,与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

【易错题】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试题附答案(3)

一、选择题 1.1771年阿克莱特创办了第一个棉纱厂,雇佣了5000多名工人……他将生产的各个工序集中于一个工厂,在工厂中实行了12小时的工作时间,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这表明A.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B.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C.现代工厂制度建立D.棉纱厂生产效率提高 2.九班同学在课堂上讨论文艺复兴的实质,哪位同学的观点最为正确 A. B. C. D. 3.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过程中,在动力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 A.凯伊B.哈格里夫斯C.瓦特D.斯蒂芬森 4.导致下表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简表 年份1801182118311841 占比70%60%55.7%51.7% ——摘编自艾莎·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A.光荣革命B.商业革命C.议会改革D.工业革命 5.“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

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表明 A.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工业化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机器主宰了人们的社会生产 6.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下列反抗活动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巴黎公社运动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D.埃及华夫脱运动 7.《兴盛与阴谋·拜占庭帝国》的叙述力求引人入胜,不落俗套。每一处细节、每一个形象、每一桩轶事、每一件史实,都会让您耳目一新——让你感受到那遥远年代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在该书中可能会出现的场景有() ①曾经被西方国家征服②因内部矛盾而导致国力衰落③拜占庭灿烂的文化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关且对其他地区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①佛教②阿拉伯数字③种姓制度④《汉谟拉比法典》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D.①③ 9.“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种情况最早应始于 A.17世纪B.18世纪 C.19世纪D.20世纪 10.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的现代化是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现代化的常规途径的,也是走得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光荣革命”的胜利D.民主共和制的建立 11.下图是《19世纪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外来人口的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