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隋唐五代文学史

隋唐五代文学史

隋唐五代文学史
隋唐五代文学史

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1.判断并改正错误 2.简答(3选2) 3.论述(2选1)

4.赏析(33分)(1)给出固定的进行赏析;(2)自己默诗进行赏析。

1.上官仪是贞观诗坛的代表诗人,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奉和

山夜临秋》“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2.“上官体”的基本特征是绮错婉媚。上官仪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

3.初唐,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代表作《野望》“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语言质朴)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四杰”送别诗中最有名的一首。(城阙指西安,五津指蜀川)此诗虽意识到羁旅的辛苦和离别的孤独,但没有悲伤,没有惆怅,只有真挚的友情和共勉,心境明朗,感情壮阔,有一种好男儿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概。

6.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西京指长安)诗人从未到过边塞,诗中表现立功边塞的志向和慷慨情怀却十分强烈

7.(简答或论述)“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1)题材和内容上的扩大,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向市井(如卢照邻《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在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的

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主要反映在他们的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2)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定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杨炯的五言律诗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行路难》骆《帝京篇》)(3)四杰的诗风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8.“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四人中杜审言最有诗才,成就最高。

9.杜审言的五律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

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10.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

11.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说:“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师。”这是最早有关“律诗”定名的记载,故沈、宋之名,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12.沈佺期是当时七言律写的最好的,他流贬途中所写《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是早期七言律诗成熟之作,是初唐七言律诗的样板。13.陈子昂诗歌创作表现出明显的复古倾向。《感遇》其四是他复古风雅诗风创作的代表作。

14.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唐诗大家的地位。“春江潮水连

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流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盛唐:

15.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是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16.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辋川集二十首》是他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鹿柴》《竹里馆》《辛夷坞》P199)

17.孟浩然,襄阳人,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8.孟浩然田园诗主要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趣和闲情逸致,以《过故人庄》为代表。

19.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至浙江省建德县作《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0.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特点:(1)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琢;(2)气象浑浊,境界阔大;(3)富有生活气息;(4)语淡而味浓。

21.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简略写的):(1)“诗中有画”王维山水田园诗是诗情和画意的高度统一;(2)“诗中有禅”王维很早便归心于佛法,精研佛理。(3)“诗中有声”王维工于音律,特别善于捕捉和描摹大自然的声响。

22.王昌龄:工于七绝,可以与李白争胜。其边塞诗讲究立意构思,风格苍凉悲壮,清刚劲健,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代表作《从军行

七首》(P204)王昌龄,七绝圣手。

23.王翰:具有狂放不羁的行为心态,代表作《凉州词二首》其一“葡萄美酒夜光杯......”(P205)

24.崔颢:“年少为侍,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格凛然”代表作《黄鹤楼》(p206)怀古思乡融为一体,气格雄健,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25.李颀:诗风秀丽而气格雄浑,以边塞诗著称,长于律诗和七言歌行,代表作为《古从军行》(P207),唱响了反战的声音,风格苍凉悲壮。

26.祖咏成名作是应试时所写《终南望馀雪》;代表作是《望荆门》。

27.高适,字达夫。他第一次北上归来创作出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七言古体诗歌行体)。

28.(适当了解)岑参的边塞诗歌创作及特点: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的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这些诗突破了以往戍边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艺术表现上,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式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用韵十分灵活,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调奇之美。岑参的诗想象丰富,奇情壮采,节奏多变。语言瑰崎壮丽;风格绮丽雄放,富有浪漫气息。概言之,岑

诗以“奇才奇气”写“奇情奇景”秒在意奇。

29.高适、岑参边塞诗创作的对比:

高适(1)立足点:儒家政治观,以民本思想审视战争。

(2)侧重点:战争的血腥残酷,对人性的剥夺压榨。

(3)内容:对战争生活的见闻、思考。

(4)特点:慷慨悲凉。

(5)表现形式:七言歌行,五言古诗。

(6)代表作:《燕歌行》

岑参(1)立足点:审美猎奇的眼光看待战争。

(2)侧重点:边塞辽阔、苍凉、战者的智慧、勇气与信念。

(3)内容:边塞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

(4)特点:神奇瑰丽

(5)变现形式:七言歌行、七言绝句。

(6)代表作:《走马川行》《白雪歌》《热海行》《火云歌》

《轮台歌》

30.李白的乐府与歌行:

(1)乐府:创新了古题乐府,一是借古题写现事,二是用古题写己怀。李白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歌行的创作中,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如《丁都护歌》《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等,在这些作品中,以主观情感和意向为轴心展开篇章,飞腾想象,虚实相间,气势磅礴。形式上常表现为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起伏。(2)歌行:主要有《襄阳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少年行》《江

上吟》《扶风豪士歌》《梁园吟》等,李白歌行的成就高于乐府成就,其价值表现在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模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任随性请之所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气来、情来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具有壮大奇伟的阳刚之美。

31.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1)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2)喷发式的抒情方式(3)想象变幻莫测(4)大跨度的意象衔接组合(5)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又不乏清新明丽的优美意象(6)语言风格清新明快

32.元结与《箧中集》的诗人们是写实主义的先导。(理想色彩到人生悲苦的转向)

33.《秋兴八首》是杜甫律诗和组诗的代表作。(他律诗登峰造极之作)

34.杜甫律诗的成就:(1)首先在于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2)以律诗写组诗(3)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

35.(了解就可以)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的风貌。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36.韦应物代表作《滁州西涧》

37.刘长卿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许“五言长城”五绝代表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冷落寂寞的情丝反应大历时期的时代特征。

38.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

39.大历诗歌两大诗人群体:”十才子“诗人和地方官诗人。

40.大历诗风主流之外,独具特色的诗人:顾况和李益

41.顾况的诗俗中带奇;李益的边塞诗写得极好,尤其是七绝,《夜上受降城闻笛》。

42.李贺诗歌特色他对冷艳凄迷的意象有着特殊的偏爱。并大量使用“泣”、“啼”等字词使其感情化,由此构成极具悲感色彩的意象群,如“冷红泣露娇啼色”;为了强化诗歌感染力还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精选的动词、形容词,来创造视觉、听觉与味觉互通的艺术效果。43.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和美学追求:(1)不平则鸣说(2)笔补造化(3)崇尚雄奇怪异(4)苦吟的创作观念

44.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咏史怀古之作。代表作:(最著名→)《西塞山怀古》《荆州道怀古》《金陵怀古》《姑苏台》《金陵五题》45.刘禹锡诗歌特色:(1)昂扬外放的诗情与雄浑郎丽的诗境(2)融哲思与诗情于一体(3)咏史怀古之作融历史沉思与现实感叹为一体(4)清新质朴、率真自然的乐府民歌创作。

46.柳宗元的《江雪》被称为“唐人五言绝句最佳者”

47.柳宗元的诗歌特色:(1)沉重内敛的情绪基调(2)凄丽冷峭的基本诗风(3)淡泊纡徐的诗风(4)大量山水诗的创作

48.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长篇叙事诗中最优秀的两篇。

49.元白诗派主要成员:元稹、白居易、李绅、张籍、王建等;此流派的成员都写了许多写实性的“新乐府’诗,风格也都是通俗易懂的。

50.元稹诗歌创作的类型有:乐府诗、讽喻诗、艳情诗、悼亡诗、行宫诗。悼亡诗最著名的是《遣悲怀三首》。

51.白居易的诗歌主张体现在讽喻诗当中。

52.“元和体”:元稹、白居易在通江唱和期间所创作的作品,包括次韵相酬的长篇短制和流连光景,浅切言情的小碎篇章,其中包括元稹的艳情诗。以叙事状物为主要表现手段以顺熟流畅为风格特征。

53.白居易诗歌创作的类型:讽喻诗、感伤诗、闲适诗、杂律诗

54.盛唐最有生气的散体之作是出自诗人之手的书信和抒情小文。李白和王维是典型代表,形成了盛唐时期特有的“诗人之文”。李白《于韩荆州书》;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55.韩愈的论说文中《师说》最具代表性。

56.韩愈杂文中最可瞩目的是那些讽刺现实、议论犀利的精悍短文,如《杂说》《获麟解》《伯夷颂》

57.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的精品。《祭吕衡州温文》是柳氏抒情文中最动人的一篇。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代表作是“永州八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小石潭记》

58.晚唐小品(文)的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短小精悍,二是多为刺时之作,三是情感炽烈。

59.晚唐令狐冲、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擅长骈体文,其中李、温、段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

60.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61.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小说,作者大多以记、传名篇,以史

家笔法,传奇闻异事。

62.唐传奇的发展:

(1)发轫期:(初唐)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游仙窟》

(2)全盛期:(中唐)传奇具有诗意化特点,在叙事上则与古文的兴盛有一定的关系,不少传奇作家本身就是古文大家。中唐时期以爱情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陈玄祐的《离魂记》是传奇步入盛唐时期的标志性作品。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还有借寓言、

梦幻讽刺社会的《枕中记》《南柯太守传》;以历史故事为题材的陈鸿的《长恨歌传》。

(3)衰落期:(晚唐)涌现出描写豪侠之士及其侠义行为的传奇作品。最著名的是杜光庭的《虬髯客传》

63.蒋防《霍小玉传》是继《莺莺传》之后的又一部爱情悲剧,是中唐传奇的压卷之作。

64.现在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收在宋初编的《太平广记》一书中。

65.唐传奇的写作目的:有意为之

66.(现存)唐传奇的写作特点:以曲折委婉的情节引人入胜

人物塑造采用肖像、性格、心理描写

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

67.(了解)敦煌变文以题材分大致有四类:一是宗教性变文,二是讲史性变文,三是民间传说题材的变文,四是取材于当地当时重大事件与人物的变文

68.在晚唐社会与文学的大背景下,有相当一部分诗人,以苦吟的态度作着“清新奇僻”的诗。苦吟诗代表诗人:贾岛、姚合。(苦吟诗

人鼻祖:杜甫)

69.韦庄写黄巢军起义的长诗《秦妇吟》,借妇人之口,述乱离之景。

70.杜牧诗歌的艺术成就:在诗歌创作上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辞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杜牧受晚唐诗歌藻绘绮密趋向的影响,也有重辞藻的一面,重辞藻的一面与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又神韵疏远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71.词在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在体制上与近体诗的最明显的区别:有词调;多数分片;句式上基本是长短不齐的杂言;词最根本的发生原理就在于以辞配乐。

72.词分为:民间词和文人词两类。民间词中敦煌词曲的代表作《云谣集》;

73.敦煌词创作具有早期性、民间性和过渡性。

74.在西蜀和南唐形成了两个词(文人词)的中心。《花间词》是最早的文人词总集;西蜀词人代表:温庭筠,韦庄。南唐词人代表:冯延巳、李璟、李煜

75.李商隐的创作题材:政治诗、咏史诗、咏怀诗、咏物诗、以爱情为中心的无题诗。

76.李商隐的诗歌特色:朦胧多义、凄艳浑融

77.李商隐诗歌朦胧多义的原因:(1)文本的含混、模糊——中心意义多元化;(2)解读的多义——阐释的多元化①意象的主观化、虚无化(珠泪、彩凤、灵犀、瑶台)②对典故内涵的增殖、改造(刺女

道士、所思之人)③意象间的转换跳跃造成留白(《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④将心灵世界作为表现对象(《无题四首》其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三上) 一、填空题。 1、王安石晚年曾隐居在南京城东钟山,又称紫金山,这座山向西距南京城7里,向东距钟山山顶也是约7里,因此称半山,这期间他的诗以七绝形式描写自然风光,注重炼字炼意,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2、《春江花月夜》,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仅存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3、北宋处士林逋(和靖先生),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4、扬州慢,词牌名,是南宋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即故国之悲)也”而以此调创作的词中最著名的就是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 5、文章四友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 6、柳永,北宋婉约派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二、选择题。 1、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唐P185 2、通俗诗派,又称“元白诗派”,是中唐时期,以元稹(《织妇词》、《田家词》)、白居易(组诗《秦中吟》 10首、《新乐府》50首,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一个诗派,诗歌多用写实手法,多用“新乐府”诗,语言通俗易懂和浅显,重要作家还有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王建(《田家行》)、李坤等。唐P277 3、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 4、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意义,反对齐、梁以来的形式主义文风。 他自己的创作,如《登幽州台歌》、《感遇》等共三十八首诗,风格朴质而明朗,格调苍凉激越,标志

日本文学史--上代文学

上代文学の時代背景:皇室中心の時代 ①一世紀ごろには、多くの小国家が分かれて国土のあちこちに存在していた。 ②四世紀頃になると、大和朝廷【やまとちょうてい】 (日本最初の統一政権。大和を中心とする畿内地方の諸豪族が連合して皇室から出る君主を大王、後に天皇として擁立し、4-5世紀までに東北地方以遠を除く日本本土の大半を統一した。統一時代の君主は軍事的英雄であったと見る説もあるが、6世紀には世襲的王制が確立し、諸豪族は臣/連などの姓によって階層的に秩序づけられて、氏姓制度が成立した。飛鳥時代から氏姓より個人の才能/努力を重んずる官司制度が発達し、7世紀半ばの大化改新後、律令制の朝廷に変質した。大和政権。)による国家統一がなされた。 ③四世紀後半の朝鮮半島との交渉による帰化人の渡来するにつれて、六世紀頃には漢字も使われ始めた。 ④六世紀半ばには仏教も伝来した。 ⑤七世紀に入ると、聖徳太子は遣隋使を派遣し、飛鳥文化が栄えた。 ⑥七世紀の半ばには、唐の律令国家体制のもとで、大化の改新が行われ、天武天皇の時代に至って律令国家が完成した。 ⑦初唐の様式の影響を受けた白鳳文化が生まれた。 ⑧奈良時代には、天平文化が栄えた。 一神話?伝説?説話 二祝詞と宣命 三詩歌 四詩歌ー「万葉集」 五文学理念 一神話?伝説?説話 神話とは、古代の人々は、自然界や人間界に起こった様々な出来事を、神々の働きを中心に解釈し、説明しようとした語り伝えである。 ?伝説とは、古代の人々は、自然界を克服した祖先たちの姿から作り上げた多くの英雄たちの物語である。 ?説話とは、古代の人々は、自分たちの身の回りのあらゆることを興味深くま

日本文学史版日本文学史论文03

日本文学史版日本文学史论文03 《源氏物语》----------日本平安文化臻于烂熟阶段开出的妖艳之花 平安文化的一朵妖艳的花-------《源氏物语》 平安初期,日本的文化继续接受中国唐文化的浸润,影响,是日本汉风文化的最灿烂时期。但是也是在这一时期,除空海等僧侣随遣唐使赴唐求佛典,两国的交流逐渐减少,日本逐渐行成日本特色的平安文化,完成了汉风文化向和风文化的过渡,日本文化也逐渐走向成熟。催生了物语文学,并走向繁荣,这在日本文学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十一世纪出现的《源氏物语》是日本平安朝贵族文学开出的一朵妖艳之花。在这以后,平安的王朝统治逐渐由盛转衰,《源氏物语》以后的许许多多的物语都无法超越它的高度。 《源氏物语》中的离愁别恨与世事的无常变幻 《源氏物语》中写了皇子出身的源氏五十多岁跌宕起伏的一生。 其中被认为全书最为重要的“须磨卷”则是写源氏二十六岁时的事。由于源氏与其政敌右大臣的女儿胧月夜犯下了罪过,惹恼了右大臣的一家。原本在朱雀帝登基后,源氏及其靠山左大臣一家预示即将

失势,在这种情况下,源氏感到情况对他不妙,主动隐退到荒凉的须磨浦去。这次的离京名曰隐退实则是流谪。这一事件,是源氏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政治上的蹉跌。两年后,源氏被召回京。朱雀帝让位给冷泉帝,源氏与左大臣一家又重新得势。从此,源氏顺势直上,出现了后半生的绝对富贵荣华。因此这一卷是源氏前半生和后半生的转折点。从源氏的一生来看,这一分界线意味着他前半生以爱为中心的生活的结束。同时也是他步入壮年时期后作为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势者生活的开端。从全书看,在这之前,作品的前半部充满了源氏的任性和适情,青春享乐的气氛。而在这之后,尽管源氏在政治上春风得意,但在私人生活方面却充满了内心的挣扎,陷入懊悔,不安与思考之中。从而使后半部的整体归于低沉,灰暗的情调。因此,从这一意义说,“须磨卷”在全书的转折作用是相当重要的。除此,“须磨卷”被认为是《源氏物语》的压轴卷也由于指这卷的文字写的最为情思缠绵,哀婉动人。写源氏流谪之前与他亲近的人惜别,其中包括他一手抚育成人的紫姬,受他照顾的爱人,生活凄凉的花散里,与他有紧密关系的藤壶皇后,右大臣的女儿胧月夜。所有这些女性都是源氏喜爱的人,但是她们与源氏之间又有着不同的实际内容。在生离之际,充满了不同情调的离愁,包含着不同的隐情,各自饱尝着不同的苦痛。骨肉分别的离别情绪使源氏产生看今追昔,人世变幻无常之感。 佛教的无常观,厌世观从内心深处一直支配着平安朝人,《源氏物语》中的多处可以看见“世事无常”的深刻描述,尖锐的指出了佛教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笔试试题及答案

201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核心提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下列数据结构中,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 A. 循环队列 B.带链队列 C.二叉树 D.带链栈 答案 C 解析树均是非线性结构 2. 下列数据结构中,能够按照"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是()。 A. 循环队列 B.栈 C.队列 D.二叉树 答案 B 解析:栈是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线性表 3. 对于循环队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队头指针是固定不变的 B.队头指针一定大于队尾指针 C.队头指针一定小于队尾指针 D.队头指针可以大于队尾指针,也可以小于队尾指针 答案 D 解析:如果队头指针大于队尾指针说明队列已经循环存放数据了,如果队头指针小于队尾指针说明没有进行循环存放 4.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 A.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存储空间 B.算法所处理的数据量 C.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或指令条数 D.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临时工作单元数 答案 A 解析: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包括算法程序所占空间,输入的初始数据所占空间和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额外空间. 5. 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的一个准则是()。 A. 低内聚低耦合 B. 高内聚低耦合 C. 低内聚高耦合 D. 高内聚高耦合 答案 B 解析:模块内部各元素之间的联系要紧密,高内聚,模块间的连接的紧密程度要低,低耦合,这样可以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 A.可封装 B.自顶向下 C.模块化 D.逐步求精 答案 A 7.软件详细设计产生的图如下 该图是( ). A.N-S图 B. PAD图 C. 程序流程图 D.E-R图 答案 C 8.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A.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一种编译系统 D.一种操作系统 答案 B 9.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

日本文学史-现代

現代文学 キーワード:プロレタリア文学戦争に関する文学 小林多喜二 小林多喜二(こばやしたきじ、1903年10月13日 - 1933年2月20日)は、日本の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代表的な作家?小説家である。秋田県北秋田郡下川沿村(現大館市)生まれ。 蟹工船(かにこうせん)は、1929年に全日本無産者芸術連盟の機関誌である雑誌『戦旗』(せんき)で発表された小林多喜二の小説である。いわゆる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代表作とされ、国際的評価も高く、いくつかの言語に翻訳されて出版されている。 著者小林多喜二(-1933年2月20日)没後50年が経過しており、著作権による制限にかからないため、青空文庫などで全文を読むことができる。 この小説には特定の为人公がおらず、蟹工船にて酷使される貧しい労働者達が群像として描かれている点が特徴的である。蟹工船「博光丸」のモデルになった船は元病院船の博愛丸である。 あらすじ カムチャツカ(堪察加半岛)の沖で蟹を獲り、それを缶詰にまで加工する蟹工船「博光丸」。それは、様々な出稼ぎ労働者を安い賃金で酷使し、高価な蟹の缶詰を生産する海上の閉鎖空間であり、彼らは自分達の労働の結果、高価な製品を生み出しているにも関わらず、蟹工船の持ち为である大会社の資本家達に不当に搾取されていた。 情け知らずの監督者である浅川は、労働者たちを人間扱いせず、务悪な環境の中で彼らは懲罰という名の暴力や虐待、過労と病気(脚気)で次々と倒れてゆく。初めのうちは仕方

がないとあきらめる者や現状に慣らされた者もあったが、やがて労働者らは、人間的な待遇を求めて指導者のもと団結してストライキに踏み切る。 しかし、経営者側にある浅川たちがこの事態を容認するはずもなく、海軍が介入して指導者達は検挙される。国民を守ってくれるものと信じていた軍が資本家の側についた事で、目覚めた労働者たちは再び闘争に立ち上がった。 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とは、日本文学では、大正時代末期から昭和時代初期にかけて、個人为義的な文学を否定し、社会为義、共産为義思想と結びついた文学である。 横光利一(よこみつりいち)、1898年3月17日 - 1947年12月30日)は、日本の小説家?俳人である。菊池寛(きくちかん)に師事し、川端康成と共に新感覚派として活躍した。本名は横光利一(としかず)。 横光の名を冠したものとして、父の故郷の大分県宇佐市(おおいたけんうさし)でおこなわれる横光利一俳句大会があるが、これは横光が松尾芭蕉の家系を引くことや(その後の調査で血縁関係はないことが判明)、また本人も数多くの句を作ったところよりきている。 太宰治(だざいおさむ、1909年6月19日 - 1948年6月13日)は、昭和を代表する日本の小説家。本名は津島修治(つしましゅうじ)。 ?1933年より小説の発表を始め、1935年に「逆行」が第1回芥川賞候補となる。为な作品に『走れメロス』『津軽』(つがる)『お伽草紙』『斜陽』(しゃよう)『人間 失格』』(にんげんしっかく)など。諧謔的、破滅的な作風で、坂口安吾、石川淳 などともに新戯作派、無頼派とも称された。大学時代より自殺未遂、心中未遂を 繰り返し、1948年(昭和23年)玉川上水にて山崎富栄とともに入水した。 ?女生徒(1939年、砂子屋書房) ?思ひ出(1940年、人文書院) ?走れメロス(1940年)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浅谈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在亚洲大陆的最东边,有一串大大小小的岛屿,人们称它为“八大洲岛”,岛上居住着一个身材矮小的民族,他们自豪的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早迎接太阳的人,于是将他们脚下的土地命名为“日之国”,又称“大和国”。 公元654年,大和国孝德天皇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大业,定国名为“日本”。然而这时,一水之隔的华夏民族早已历尽数千年风云变幻,经历了辉煌的汉代文化,又正在享受着盛唐的繁荣,并将非凡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地区,新生的日本天皇对此艳羡不已。此后,各朝天皇先后十几次派遣唐使、留学生、僧侣前往中原学习。下面我按时间顺序历数一下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学的影响。 中国与日本的正式联系首先应该追溯到徐福东渡。中国学者卫挺生博士,确实证明了神武天皇就是徐福。当时日本文化的程度,停留在绳文文化时代,并没有任何冲击,能使日本忽然飞跃到青铜的弥生文化,必然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卫博士肯定地说,神武必然是徐福。徐福到了日本之后,为了避免秦始皇的追踪,甚至于讨伐,他利用了语言的隔阂来保持他的秘密。那时其手下还有几千名由齐楚各地征调而来的童男女,他不授以中国文化,反而让他们倭化。大局已平定的时候,他这批青年战友,一个个也已长大成人,便让他们和当地土著男女婚配,创立家业,断绝他们思乡的念头。他为了示范,娶了原始居民木族中的贺茂氏的女儿──媛蹈鞴五十铃媛为正妃,翌年并立她为皇后。他自己在辛酉年即位于橿原宫,称帝了。以上是卫博士根据

《神武纪》,同时考证了我国各书类中有关徐福的记载而推断的,合 情合理。 我们都知道盛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很是频繁,但是我查资料时才发现,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航海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文化已经开始传入日本。日本史学家认为中国早期文化曾以原始的交通工具通过日本海自然航路传入日本。日本学者推断,在公元3世纪,中国的《论语》和《千字文》等已传入日本,人们开始学习书写汉字,阅读中国古代典籍。到了7世纪,写作汉诗的风气开始盛行起来。在盛唐时期的汉诗作品主要收入诗集《怀风藻》中,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汉语诗集。其内容大部分是侍宴、从驾和应诏的应景诗篇,这部最早的汉语诗集反映了日本汉诗创作受到了中国文学的深刻影响。随后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的诗集传入日本,模拟白居易诗歌的写作技巧表达日本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的诗歌日益增多。贵族文人竞相模仿汉诗的写作成为奈良文坛的一股风潮,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悄然暗示了被中原文化“殖民”的征兆。 再来看一下日本最早的文学作品《古事记》,是日本现存的最早的历史和文学著作,内容包括日本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历史故事和帝王家谱,撰写者太安万侣,成书于公元712年。当时处于盛唐时期,日本皇室号令全国“一法隋唐”。在中原文化的侵润下,日本的文化和经济逐渐繁荣起来。但当时的天皇认为日本应该有自己的史实,因此天皇下令修订正史,以传后世。当时日本还未创造出自己的文字,官方通用的是汉语,就像俄国沙皇时代上流社会通用法语一样,以能

2018-2019-考研日语作文写作常见问题分析-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考研日语作文写作常见问题分析 我们在准备考研日语复习的时候,需要把作文写作的常见问题了解清楚。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日语作文写作常见问题指南攻略,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日语作文写作常见问题解析 前面分析了考研日语作文的评分规则和出题规律,这一次,明王道为大家分析一下考生写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看一看你是否能对的上号呢?查缺补漏,改正自己常犯的错误,那么离高分作文就更近了一步。下面,就来看看大家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的5个问题: 1.审题不准确 犹豫考试中时间有限,加之作文是试题的最后一部分,所以经常有考生留给作文写作的时间不足,结果是匆忙审题,不加思考,占卷面分数四分之一作文写作部分留出充裕时间。写作文时应该遵循 2.不会使用接续词 准确使用接续词,衔接是作文写作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 3.用词不当 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应该是“都会生活に憧れる”而不是“”;,应该是“公園を散歩する”而不是“公園で散歩する”。 2)比如“妈妈的个子不太高”,应该说成“母は背があまり” (国家”,就写成“”,日语中虽然有“発達”一词,但是用法与含义与汉语有一定的区别。这句话用日语表达一般表达为“日本は経済力のある国である”。 (4)“文体”混乱

近几年的作文题目考试对“体”有所要求,要求用“だ?である”体进行 写作。这虽然规避了一些考生摆脱了不知道用什么体写作的困境,但是需要 注意“だ?である”体的表达方式和节句方式,尤其要注意不要将书面体的 “だ?である”体和礼貌体的”です?ます”体。 考研日语复习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245| 英语 :不指定参考书目,题型可参考我校招生网上的考试样题 606|日语水平考试:上海外语学院陈生保等编:《日语》(第六册-第八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1987 806|日语写作与翻译:不指定参考书目,题型可参考我校招生网上的考试样题 复试参考书目 964|日语语言学方向综合考试或日本文学方向综合考试或日本文化方向综 合考试: 1.日语语言学(复试) (1)皮细庚:《日语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陈访泽:《日语句法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1X (3)杨诎人等:《现代日语语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X (4)小泉保:《言外の言語学——日本語語用論》,三省堂,1991 (5)陈访泽等译《言外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商务印书馆,201X 2.日本文学(复试) (1)肖霞:《日本文学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1X (2)魏育邻《日语文体学》,吉林教育出版社,201X (3)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3.日本文化(复试) (1)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各中译本)

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模拟试题笔试题-4

笔试模拟试题 ( 时间40分钟,分值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卡上的信息点一律用2B铅笔正确填涂,要求保持卷面整洁、不折皱答题卡。2.在答题卡的准考证号区域务必准确填涂考生的准考证号,否则本次考试无效。3.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写考生的姓名。 4.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写考生所在地地区、市(县)名称。 5.考生认真分析各题的准确答案,并将答案正确地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信息点上。6.笔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立即收集试卷和答题卡,并及时组织上机考试。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 1.()是系统软件。 A.WPS B.Word C.DOS D.Excel 2.计算机唯一能够直接识别和处理的语言是()。 A.机器语言 B.高级语言 C.面向对象语言 D.汇编语言 3.微型机中,关于CPU的“ P4 2.4G”配置中的“2.4G”表示CPU的()。 A.型号是2.4G B.时钟主频是2400MHz C.高速缓存容量为2.4G D.运算速度是2.4G MIPS 4.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A.内存 B.硬盘 C.光盘 D.软盘 5.()不是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A.破坏性 B.免疫性 C.传染性 D.潜伏性 6.在计算机中,1GB表示()的信息。 A.1024K个字节 B.1024K个汉字 C.1024M个字节 D.1024M个汉字7.存放于计算机()中的信息,关机后就消失。 A.ROM B.RAM C.硬盘 D.软盘 8.下列部件中不属于输入设备的是()。 A.绘图仪 B.鼠标器 C.条形码阅读器 D.键盘 9.在Windows中,改变文件或文件夹的显示方式,应选()菜单。 A.文件 B.编辑 C.工具 D.查看 10.在Windows中按文件名查找时,可用()代替任意单个字符。 A.? B.* C.! D.%

简说日本文学史

日本文学史的分期 日本历史经历了大和(三世纪至七世纪)、奈良(710—794)、平安(794一1192)、镰仓(1192一1333)、南北朝(1334-1392)、室町(1392—1600)、江户(1600~1868)、明治(1868—1912)、大正(1912一1926)、昭和(1926—1988)、平成(1989-)等朝代。 古代文学.包括奈良时代和平安王朝时代的文学。这一时期古代处于奴隶制的社会条件下,经历了大和时代的口头文学,奈良时代确立起借用汉字汉文的书面文学。氏族时代的英雄故事和传说说,在《古事记>》、《日本书纪》、《风土记》中被记录下来,同时创作了开日本汉诗文先河的《怀风藻》和《凌云集》等。《万叶集》集录长歌二百六十余首,短歌四千余首,深刻地表现了大化革新前后日本社会变革的状貌,成为奈良文学的顶峰。延历十三年(794),京城由平城京迁至平安京,文学随之进入王朝时代。《古今和歌集》确立了日本短歌的基本形式,成为敕撰集之始。除短歌外,物语在这一时代也有长足的发展、出现了《竹取物语》、《落洼物语》、《字津保物语》等“虚构物语”和《伊势物语》、《大和物语》等“歌物语”,以及集两者大成者的《源氏物语》。这一时代随笔、日记文学也很发达,代表作有《枕草子》、《蜻蛉日记》等。 中世、近世文学,包括镰仓、室町时代和江户时代的文学。日本中世纪是武士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时代。武士阶级的兴衰也决定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日本称镰仓、室町时代为“中世”,称江户时代为“近世”,前者以日本封建社会的确立与发展为标志,后者以封建社会由鼎盛走向衰落为标志。镰仓、室阿时代表现武士阶级战斗历史的军纪文学流传甚广,出现了《平家物语》、《义经记》、《太平记》等。随笔、纪行、日记文学受隐遁思想影响,代表作有鸭长明的《方文记》、吉田兼好的《徒然草》等。镰仓时期在后鸟羽院主持下完成的《新古今和歌集》,表达了“余清”、“妖艳”的美。其后和歌诗坛出现了二条、京极、冷泉三家的长期对立。室町时代和歌衰落,连歌兴起,出现了宗砌、心敬、宗祗、宗长等杰出的连歌师。世阿弥的出现,推动了戏剧能的迅速发展。出现于镰仓时代的五山文学,创造了中世汉文学的黄金时期。江户文学始于十七世纪,延续二百余年。这期间町人阶级成长起来,商品经济对文学的影响是深刻的。井原西鹤的浮世草子《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等,深刻地描绘了町人世界的生活状貌。其后小说出现了洒落本、黄表纸、人情本、滑稽本、会卷、谈本等多种形式,杰出作家作品有上田秋成的《雨月物语》、山东京传的《江户产风流烤鱼串》、曲亭马琴的《南总里见八大传入十返舍一九的《东海道徒步旅行记》、式亭三马的《浮世澡堂》等。俳谐经贞门、谈林两派,至芭蕉达于顶峰。芭蕉死后,蕉门衰落。其后与谢芜村、加藤晓台发动中兴俳谐,一度使俳谐恢复青春。小林一茶、夏目成美扩大了俳谐的题材。在俳谐流行的过程中,川柳与狂歌也发展起来。和歌在江户前期出现了下河边长流、契冲、荷田春满等代表人物,后期有贺茂真渊、小泽芦庵等改革派及香川景材的桂园派。江户戏剧的代表人物为近松门左卫门,在他推动下,净琉璃、歌舞伎发展成为最完备的古典戏剧。镰仓、室町时代怫教影响最大,而江户时期儒家思想的影响最广。藤原惺窝、新井白石的朱子学,中江藤树的阳明学,伊藤仁斋、获生祖徕的古学等,均对日本文学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儒学采取批判态度的国学在江户后期有很大发展,主要代表者为本居宣长。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 1、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究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2、1917年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陈独秀把晚清以来的文学革命运动推向了高潮。 3、钱玄同在致《新青年》的信中,以语言进化的角度说明白话取代文言的历史必然性,刘半农与钱玄同(化名为王敬轩)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 4、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倡导新文学内容要从“肉”与“灵”的统一中去表现“人”;在另一篇《平民文学》中提出“人生的艺术派主张”,又提出“以真为主,美即在其中”的创作准则。 5、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在于创作,文学革命带来文学观念、内容、语言载体、形式各方面全面的革新与解放。 【《学衡》派: 1、发起人及时间地点:1922年,南京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创办了《学衡》杂志,因诸人观点态度相近,被称为《学衡》派 2、主张:尊崇中国的古圣贤者,以融贯中西古今的姿态,标榜“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思想稳健保守,是“穿西装的复古派”。 3、代表作: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吴宓、胡先骕《论新文化运动》《评<尝试集>》】(3)新文化阵营与章士钊《甲寅》上的复古论调的论争。 13、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1)自晚清以来的被压抑着的现代性获得了最大的生机,形成了新的文化与文学观念,开创了新的主题领域与人物形象谱系; (2)五四文学革命全面革新文学语言、文体形式,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 (3)五四文学增添了世界维度,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的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有本土特点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4)五四形成的现代作家队伍是以后半个多世纪的文学创作的主体力量,这批作家和他们开创的文学内容及形式形成了新的现代传统,这一传统的赓续是文学现代性的基本保证。第二章20年代小说(一) 1、问题小说代表作家:叶绍钧、许地山、冰心、王统照、庐隐等 (1)冰心:“爱的三部曲”《超人》、《烦闷》、《悟》,其中《超人》(1921)标志着冰心对社会问题开出了她的“药方”,这就是“爱的哲学”(爱、童心、自然是“爱的哲学之鼎的三足”)(2)庐隐:中篇《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短篇《丽石的日记》;长篇《象牙戒指》《女人的心》《归雁》《云鸥情书集》《庐隐自传》等,风格感伤,基调悲戚,与郁达夫同为新文学抒情小说开拓者。 (3)王统照:最重要的长篇小说《山雨》(1933) (4)叶绍钧:20年代出版了《隔膜》《城中》等5个短篇小说集;《倪焕之》(1928)是其唯一长篇小说,显示现实主义趋向,被誉为“扛鼎的工作”。 叶绍钧小说以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了写实主义特征。同时与讽刺兼备,是叶绍钧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 叶绍钧还是现代中国童话的开山者。鲁迅对其评价:“叶绍钧先生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出了一条自己的创作的路的。”

浅析中国学者对日本文学史的分期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69850010.html, 浅析中国学者对日本文学史的分期 作者:黄妮妮 来源:《文学教育》2014年第12期 内容摘要:文学史研究是当下的学术热点,本文以中国学者关于日本文学史的著述为研究对象,聚焦于日本文学史的分期问题,从中国学者对日本文学史的分期实践中分析其分期的标准和指导理论,为其他国家文学史的分期问题研究提供借鉴,也可以促进日本文学研究及日本文学史书写。 关键词:日本文学史分期标准分期理论 选择不同的分期模式,会影响文学史著作的体例安排和创作本原面貌。目前,国内学者对文学史分期的探索,文本对象绝大部分是中国文学史,而对外国文学史的分期研究著作是屈指可数。本文研究的对象不是特定的某一作家及其作品,而是文学史学的成果即文学史著,具体来说是民国以来中国学者关于日本文学史的著述,着重分析中国学者关于日本文学史的分期问题。 一.确定文本研究对象 本文针对百年来中国出版的日本文学史著作,以国内学者对日本文学史的分期实践为考察对象,探讨外国文学史分期的理论和标准,引起大家对外国文学史分期研究的关注,同时也对中国文学史分期提供一个别样的思路。文学史学在中国传统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常被忽视的课题。随着西学东渐影响的扩大,“西为中用”的思想有了更明确的实践方式。晚清民初的中国学者运用西方的理论来构建本国的学科系统与学术体制。迄今为止,中国学者编撰的日本文学史著述体例繁多,如最初的教材讲义,当下的文学史著作。有通史、断代史、小说史、诗歌史、戏剧史等多种,这些著述体现了编者的文学史观,标示文学史学科逐渐成熟和科学化。 中国学者对日本文学史的编写存在两种模式,即译介与原创。日本文学的译介是受学习西方的浪潮的影响,在三四百年前明代的李言恭、郝杰编纂了《日本考》,开始翻译日本文学作品,这本书系统地记述了日本的历史、地理、物产、风俗、语言、文学等各方面的情况。中华书局于1983年出版了《日本考》,其中“歌谣”部分刊载了39首日本短歌。在维新运动时期中国文人自觉引进日本文学,梁启超于1898年翻译了东海散士(柴四郎)的小说《佳人奇遇》,由于受他的日语观、文学造诣和政治思想的影响,所译的小说有误译和增删的现象。梁启超选择这本小说来翻译是基于当时清朝面临内忧外患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使国力增强这一社会背景。该小说发表于1858年,是一部政治小说。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国内开始陆续翻译出版日本学者编撰的文学史,如197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吉田精一著写的《日本现代文学史》,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西乡信纲著写的《日本文学史》,198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了松原新一等著写的《战后日本文学史·年表》。

2019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笔试试题及答案2

2019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笔试试题及答案2 (16) 下列关于时间片轮转法的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____。 A)在时间片轮转法中,系统将CPU的处理时间划分成若干个时间段 B)就绪队列的诸进程轮流上CPU运行,每次最多运行一个时间片 C)当时间片结束时,运行进程自动让出CPU,该进程进入等待队列 D)如果时间片长度很小,则调度程序剥夺CPU的次数频繁,加重系统开销 (17) 并行技术可使系统各种硬件资源尽量并行工作,这样的程序执行环境具有独立性、随机性和____。 A)封闭性 B)多发性 C)顺序性 D)资源共享性 (18) 根据对进程的统计,在一段时间内其程序的执行往往表现出高度的局部性,这中局部性可能包括____。 Ⅰ.时间局部性Ⅱ.缓冲区局部性Ⅲ. 空间局部性 而准确地叙述了程序局部性的是 A) Ⅰ和Ⅱ B) Ⅱ 和Ⅲ C) Ⅲ D) Ⅰ和Ⅲ (19) 下列关于工作集的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____。? A)工作集大小与窗口尺寸密切相关 B) 统计工作集大小的工作由软件完成 C) 统计工作集大小的工作有较大的系统开销 D) 分配给进程的物理页面数应与该进程当前工作集大小一致

(20) 在文件系统中,文件的逻辑结构可分为两类,他们是____。 A)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 B)字符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C)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 D)内存文件和外存文件 (21) 下列关于CPU对外部设备的直接内存存取(DMA)控制方式 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____。 A) DMA方式用于高速外部设备与内存之间批量数据的传输 B) 当本次DMA传送数据的开始时,产生中断,请求CPU实行处理 C) DMA方式无须CPU干预 D) DMA采取窃取总线控制权的方法占用总线 (22) 一个进程能够包括多个线程,各线程____。 A) 共享分配给进程的主存地址空间 B) 必须串行工作 C) 是资源分配的独立单位 D) 共享进程的PCB (23) UNIX系统中提供了一种进程间的信息传送机制,把一个进 程的标准输出与另一个进程的标准输入连接起来,这种机制称为____。 A)重定向 B)管道 C)过滤器 D)消息缓冲 (24) 软件开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错误,经验证明最容易产生错 误的阶段是____。 A) 详细设计 B) 需求分析 C) 编码 D) 概要设计 (25) 软件设计一般划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以下哪一项应 属于概要设计内容?____。 A) 屏幕设计 B) 结构设计 C) 代码设计 D) I/O设计 (26) 下面所列的内聚种类中,哪一个内聚度?____。

日本文学史 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史 适用范围:2012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0503207080 学分:2学分 学时:32学时 先修课程:综合日语Ⅰ、综合日语Ⅱ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建议教材:《日本文学史》,李光泽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日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通过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熟悉日本文学发展历史,并掌握日本文学史的基本知识。让学生通过本课程初步接触日本文学的发展规律和各个时期的不同文学特点。了解日本作家和作品,并掌握部分日本原文作品。通过对不同时期日本文化的讲解,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日本的文学特征和文学历史。同时引导学生扎实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日本社会文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对异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高年级阶段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一)第一課古代前期の文学(奈良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古代前期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 1、記紀文学???『古事記』と『日本書紀』 2、『風土記』 3、『懐風藻』 4、『万葉集』 5、『歌経標式』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記紀文学???『古事記』と『日本書紀』 (2)难点:『万葉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古代前期的文学形式及主要作品 (二)第二課古代後期の文学(平安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古代後期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作品 1、『古今和歌集』 2、『竹取物語』 3、『伊勢物語』 4、『堤中納言物語』 5、『源氏物語』 6、『栄花物語』 7、『大鏡』 8、『今昔物語集』 9、紀貫之と『土佐日記』 10、『蜻蛉日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竹取物語』『源氏物語』 (2)难点:『古今和歌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古代后期的文学脉络 (三)第三課中世の文学(鎌倉、室町時代)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中世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主な文学流派 一、公家貴族の文学 二、草庵の文学 三、武士、庶民の文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百人一首』鴨長明と『方丈記』(2)难点:『新古今和歌集』 3.课程教学要求 把握中世文学的脉络和主要形式 (四)第四課近世の文学(江戸時代) 1.课程教学内容 (1)第一節近世の文学概観 (2)第二節近世の小説 (3)第三節詩歌 (4)第四節劇文学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一、井原西鶴と浮世草子

文学史资料

名词解释 “说话四家” 最早见于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后来又为《梦梁录》沿袭。 小说:多取材于当代生活,短篇。最兴盛。 讲史:讲说朝代更迭,长篇。分卷立目。 讲经:主要讲佛教故事,及民间参禅悟道题材。 合生或说诨话: 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短篇。以演出者的敏捷见长,是“指物题咏,应命辄成”之类。(关于合生的含义尚无定论) 临川四梦 又称玉茗堂四梦。指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前两个是儿女风情戏,后两个是社会风情剧。或许“四剧”皆有梦境,才有“临川四梦”之说,或许“四剧”本身就是其毕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梦。 四声猿 是徐渭的杂剧作品。 《四声猿》,包括四部杂剧:《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被誉为“明曲第一”。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为“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南洪北孔 是对清初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的合称。洪昇是钱塘人,有著名历史剧《长生殿》传世;孔尚任是曲阜人,有著名历史剧《桃花扇》传世。这两部著作代表了清代戏剧的最高成就,并代表了清初感伤审美思潮的重要实绩。 三言二拍 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短篇小说集及拟话本集的合称。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尽200篇。“三言”是明代冯梦龙所编纂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二拍”则是凌蒙初所编《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故后人常将其合并,称为“三言二拍”。 拟话本 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最早应用这一名称,指的是宋元时代产生的《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和《大宋宣和遗事》等作品。它们的体裁与话本相似,都是首尾有诗,中间以诗词为点缀,辞句多俚俗。但与话本又有所不同,“近讲史而非口谈,似小说而无捏合”,“故形式仅存,而精采遂逊”(《中国小说史略》)。鲁迅认为它们是由话本向后代文人小说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

日本文学史-近世

近世文学 キーワード:町人文学 上方(かみがた?かみかた)は、江戸時代に大坂や京都を初めとする畿内(きない、きだい、うちつくに)を呼んだ名称である。 元禄(げんろく、旧字体では元祿)は、日本の元号(げんごう)の一つ。貞享(じょうきょう)の後、宝永(ほうえい)の前。1688年から1703年までの期間を指す。この時代の天皇は東山天皇(ひがしやまてんのう)。江戸幕府将軍は徳川綱吉(とくがわつなよし)。 山崎宗鑑(やまざきそうかん、寛正(かんしょう)6年(1465年)? - 天文(てんぶん、てんもん)22年10月2日(1553年)?)は、戦国時代の連歌師?俳諧作者。本名を志那範重、通称を弥三郎と称し、近江国(おうみのくに、現在の滋賀県)の出身とされるが、本名?出自については諸説あり定かではない。荒木田守武とともに、俳諧の祖と称される。 貞門派(ていもんは)は、江戸時代前期の歌人?俳人で連歌も行った松永貞徳(まつながていとく)(1571年-1654年)によって提唱された俳諧の流派。 貞徳は、俳諧が和歌?連歌を詠むにあたっての基礎であると考え、俗語や漢語などのいわゆる俳言(はいごん)を使うことを主唱した。貞門派の俳風は言葉遊びの域を出ず、その後西山宗因(にしやまそういん)が主張した談林派俳諧に押されるようになるが、江戸時代後期まで影響力を有した。 談林派(だんりんは)は、西山宗因(にしやまそういん)らを中心にして江戸時代に栄えた俳諧の一派。 松永貞徳門下による貞門派に代わって俳壇の中心を占めた。連歌師でもあった西山宗因のほか、浮世草子作者でもある井原西鶴(いはらさいかく)、京の菅野谷高政、江戸の田代松意らが活躍した。後に衰えて松尾芭蕉による蕉風が盛んになる。談林派の作風は「心付」と呼ばれた。 松尾芭蕉(まつおばしょう、寛永(かんえい)21年(1644年) - 元禄7年10月12 日(1694年11月28日))は現在の三重県伊賀市出身の江戸時代前期の俳諧師である。幼名は金作。通称は藤七郎、忠右衛門、甚七郎。名は宗房。俳号としては初め実名宗房を、次いで桃青、芭蕉(はせを)と改めた。蕉風と呼ばれる芸術性の高い句風を確立し、俳聖と呼ばれる。 芭蕉が弟子の河合曾良(かわいそら)を伴い、元禄2年3月27日(1689年5月16日)に江戸を立ち東北、北陸(ほくりく)を巡り岐阜の大垣(おおがき)まで旅した紀行文『奥の細道』(おくのほそみち)がある。 蕉風(しょうふう)とは、松尾芭蕉を祖とする俳諧の流派である。正風とも書き、蕉門ともいう。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文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5093 课程名称:日本文学选读 总学时数:32 实验或上机学时:0 先修课程:基础日语、日语阅读 后续课:无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日语专业四年级上学期学生 2.教学目标及意义:通过此课的学习,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另外让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理论及方法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总学时为一个学期,32个课时。要求学生了解日本现,当代小 说发展的基本脉络;了解日本现,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及重要 作品;了解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能够阅读日本现,当代小说, 并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有自己的见解。 4.教学重点难点:语句中难词的释义及提示词语在作品中的含义;作者的生平、主要作 品及在文坛的影响;作品的故事梗概、主题思想、创作背景、 人物特征及语言风格等。 5.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与课下阅读相结合。 6.教材:周平主编.《日本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主要参考书:谭晶华编著.《日本近代文学名作鉴赏》.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 7. 其他 考核方式:N+2考核方式 其中“N”包括小论文(15%),小论文(20%),专题讨论 及小结(文学主题课堂发表)(15%);“2”包括笔记(10%)和期末成绩(40%)。 二、正文部分 第一部分文学史 1.教学要求 1)比较系统地讲授现当代日本小说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及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文学发展历史,掌握重要的作家及其代表性作品,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鉴赏日本文学作品的能力。2)批判继承日本文学遗产,领略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3)结合学生实际,力求既讲述基本知识,又把握重点。加强文学经典著作的分析,使之举一反三,让学生初步掌握中日文学与文化的各自特点。 2.教学内容 1)日本文学史的时间划分及标志。 2)几大文学思潮的名称、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3)阐述日本文学史上的文学思潮及历史背景。 4)重点作家及其作品讲解与赏析。 3.本章学时数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笔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笔试试题及答案 1 一级笔试 (第一套)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1.5分/题,共30分) 1(促使计算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B 微机出现,计算机走向家庭 C 计算机自身的特点 D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2(计算机中的运算器能进行( )。 A 加法和减法运算 B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C 加、减、乘、除运算 D 字符处理运算 3. 计算机软件是指所使用的( )。 A 各种程序的集合 B 有关的文档资料 C 各种指令的集合 D 数据、程序和文档资料的集合 4(微型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结构连接CPU、存储器和外部设备。总线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它们是( )。 A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B 数据总线、信息总线和传输总线 C 地址总线、运算总线和逻辑总线 D 逻辑总线、传输总线和通讯总线 5(下例哪个数最大( )。 A (10101111) B (210) C (AC) D 170 2816 6(在计算机系统中,CAD表示( )。 A 辅助教学 B 辅助设计 C 辅助测试 D 辅助制造 7(存储一个24*24点阵的汉字需要( )字节存储空间。 A 32 B 48 C 72 D 128

8. 获取指令、决定指令的执行顺序,向相应硬件部件发送指令,这是( )的基本功能。 A 运算器 B 控制器 C 内存储器 D 输入/输出设备 9. Visual BASIC是一种( )的程序设计语言。 A 面向机器 B 面向过程 C 面向事件 D 面向对象 10(Windows系统所提供的剪贴板,实际上是( )。 A 一段连续的硬盘区域 B 一段连续的内存区域 C 一个多媒体应用程序 E 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工具 2 11(在MS DOS及Windows系统中,操作文件时使用通配符的作用是( )。 A 便于一次处理多个文件 B 便于识别一个文件 C 便于给一个文件取名 D 便于保存一个文件 12(在Windows系统中,若在某菜单中有淡字项,则表示该功能( )。 A 一般用户不能使用 B 将弹出下一级菜单 C 其设置当前无效 D 用户当前不能使用 13(若需将WORD系统的“打开”对话框以图形方式置于当前编排的文档中,应先选择“文件”菜单下的“打开”功能,进入其对话框后按( )键,将其复制到剪贴板中,再重新回到编辑状态下,光标定位后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粘贴”按钮。 A Print Screen B Ctrl+Print Screen C Alt+Print Screen D Shift+Print Screen 14(在Excel系统的工作表中,当前单元格只能是( )。 A 单元格指针选定的一个 B 选中的一行 C 选中的区域 D 选中的一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