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对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综合介入技术实行准入管理的通知附件1.1

关于对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综合介入技术实行准入管理的通知附件1.1

关于对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综合介入技术实行准入管理的通知附件1.1
关于对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综合介入技术实行准入管理的通知附件1.1

关于对神经血管介入外周血管介入和综合介入技术实行准入管理的通知附件1.1

附件1-1

河南省医疗机构开展

神经血管介入技术申请表

申请单位

所属部门

申请日期

河南省卫生厅印制

二○一三年一月

填写说明

一、医疗机构在填写申请书之前,应仔细阅读卫生部《神经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二、本申请书应附如下资料: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2、拟开展神经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执业医师和拟开展的神经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名单及其专业履历;

3、近五年开展神经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详细情况。

三、申请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对填写不符合要求,资料不完备的申请书将予以退回,重新填写申报。经审查,若填写内容不真实,则取消申请资格。

四、医疗机构诊疗科室基本情况表格中,三级医院需填写第1-15项具体要求。

五、本申请书一式2份,打印时请用A4复印纸,并于左侧装订成册,同时报电子文件1份。

一、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医院名称

地址邮政编码

性质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其它:

医院等级()级()等

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联系人联系电话

编制床位职工总人数

近5年来医院诊疗情况

项目年年年年年神经内科住院人次

神经外科住院人次

神经血管介入住院人次

脑血管造影(例)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例)

血管造影并发症(%)

介入相关死亡率(%)

拟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项目□脑血管造影

□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

完善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建立□未建立□随访制度建立□未建立□

二、医疗机构诊疗科室基本情况

医院级别项目考核要求实际条件

三级医院神经外科 1.床位不少于30张,具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条件,能够独立开

展动脉瘤夹闭、血管畸形切除、脑出血清除等手术。床位数张。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条件:动脉瘤夹闭:□能□否血管畸形切除:□能□否脑出血清除:□能□否

神经内科 2.床位不少于40张。床位数张。

介入手术室 3.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

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神经血管介入手术室条件:

4.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具有“路图”功能,影像质量和放

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5.具备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条件,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

具备供氧系统、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监测仪等必要的

急救设备和药品。

6.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

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5

重症监护室7.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神经

血管介入诊疗专业需要。ICU床位数张, 每病床净使用面积平方米。达到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

重症监护室其他条件:

8.符合神经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要求: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

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图、血压和血氧等项目监测;能

够开展有创颅压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有院内安全转运重

症患者的措施和设备。

9.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

师和护士。

合格的专职医师和护士人数:

影像学科10. 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常规和床旁脑血管检查。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常规和床旁脑血管检查。

□能□否

11. 具备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MRI、CT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具备□不具备

管理要求12. 医疗机构每年完成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病例原则上不少于100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30例。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

的医疗机构每年与介入治疗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应当低

于6%,死亡率应当低于3%;治疗例数不足100例的,每年与介

入治疗操作相关的死亡病例数不得超过3例。每年完成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病例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例。每年与介入治疗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死亡率约为 %

6

13. 具有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医师作为术者每年完成神经血管介入治疗病例不少于30例。具有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医师作为术者每年完成神经血管介入治疗例。

14. 严格遵守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

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

断治疗措施,因病施治,合理治疗,严格掌握神经血管介入诊疗

手术的适应证。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由至少2名本院神经血管介入

医师决定,术者由本院神经血管介入医师担任,制定合理的治疗

方案与术前和术后管理方案。实施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前,应当向

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

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建立健全的神经

血管介入诊疗后的随访制度,并按规定进行随访和记录。

自评结果:

15.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器材。建

立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器材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在神

经血管介入诊疗患者住院病历中手术记录部分留存介入诊疗器

材条形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文件。不得违规重复使用一次性神经

血管介入诊疗器材。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

费。

自评结果:

7

人员基本情况具备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

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

经过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知识

和技能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

名神经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学历职称职务

专业专长

何时何地开始从事神经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专业工作(专业简述):

从事神经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人员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职称学历

从事神经血管疾病

介入诊疗工作年限

是否经过相关知

识和技能培训

注:《神经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实施前,具备《规范》免培条件的医师,须填写《河南省神经血管介入技术免予培训医师认定申报表》进行资格认定。

单位

推荐

意见

(盖章)

年月日省辖市

卫生局

初审

意见

年月日省级专

家委员

会意见年月日

省卫生

厅考核

认定

结果

年月日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及以上的颅内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为治疗技术),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脑血栓的急诊溶栓和颅底血管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闭塞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进行,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放射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导管室和重症监护室。 (三)神经外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四)神经内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五)放射科 具有较高的神经放射学诊断水平、配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并能进行清楚的无创脑血管成像检查。 血管造影导管室是进行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必须条件,要求如下: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120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和测量功能,具有术中手推造影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配备能够熟练操作血管造影机的放射技师和熟悉导管室工作及抢救程序的导管室护士。 3.具有高压注射器。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胶等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

浙江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申报外周血管介入(样本)

项目编号 浙江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申请书 医疗机构名称:人民医院 申请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申请日期:2013-12-01 浙江省医学会

填写说明 一、申请书各项内容,必须实事求是,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 易辨。 二、本申请书一式5份,用A4纸打印,并于左侧装订成册。 三、本申请书应附如下资料: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2、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主要技术人员资质证明(包括《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证》、相关岗位资格 证书和最高学历证书的复印件) 3、本机构对本项技术的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4、本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员名单(包括成员姓名、工作单位、专业、职称等情况) 5、与本技术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6、开展本技术项目的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一、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名称人民医院 性质综合性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乙等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310800 联系电话0575-82801 医疗机构负责人联系电话057888 项目联系人联系电话132328 传真0575-816 总占地面积平方米床位数张人员人 相应 诊疗 普通外科,血管外科;放射科等相应诊疗科目已登记备案。 科目 登记 情况 相应 科室 医院相应科室设置有手术室、麻醉科、ICU等三十六个病区 设置 情况

二、主要技术人员情况 1. 项目人员总体情况 职称总 计 人 数 卫生技术人员 其他医师护理人员技术人员 正 高 级 职 称 副 高 级 职 称 中 级 职 称 初 级 职 称 正 高 级 职 称 副 高 级 职 称 中 级 职 称 初 级 职 称 正 高 级 职 称 副 高 级 职 称 中 级 职 称 初 级 职 称 合 计 高 级 职 称 中 级 职 称 初 级 职 称 1 6 2 2 1 5 4 1 4 5 学历学位总计人数博士硕士学士/本科专科其他 30 无无25 5 无 主要人员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学位职务、职称专业从事本 专业时间 大专副主任,副 主任医师 影像诊断31年 本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临床医学20年 本科副主任医师临床医学12年 本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影像诊断17年 本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影像诊断20年 本科主治医师临床医学12年 本科护士长 主管护师 护理18年 本科主任 副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15年 本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15年

(完整版)新版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课件.doc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经皮穿刺途径在头颈部和脊柱脊髓血管内进行的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医学影像科的诊疗科目,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 1.神经外科。床位不少于30张,具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条件,能够独立开展动脉瘤夹闭、血管畸形切除、脑出血清除等手术。 2.神经内科。床位不少于40张。 3.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具有“路图”功能,

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具备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条件,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具备供氧系统、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 血氧监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神经血管介入诊疗专业需要。 (2)符合神经专业危重病人的救治要求: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能够进行心电图、血压和 血氧等项目监测;能够开展有创颅压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 机治疗;有院内安全转运重症患者的措施和设备。 (3)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 (三)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 1.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常规 和床旁脑血管检查。 2.具备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和

外周血管介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外周血管介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管介入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股动脉出血1例发生于术后1 h;局部血肿8例,术中发现3例,术后发生5例。假性动脉瘤6例,其中3例发现于术后24 h内,另3例发现于术后2~3 d;动-静脉瘘2例,1例发现于术后12 h,经再次压迫、加压包扎10 h后闭合;另1例发现时已超过48 h,压迫无效,未予特殊处理,嘱患肢限制过度活动,60 d后随访观察均自行闭合。结论在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过程中,外周血管并发症只要及时发现、处理得当,预后良好。 【关键词】外周血管;并发症;处理 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有创的检查和治疗,介入治疗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现就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本院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其中男10例,女7例。年龄55~72岁。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10例。 1.2 方法 1.2.1 心导管穿刺血管的处理所有患者均应用F7动脉鞘管。CAG后0.5~1 h 内拔除鞘管,局部压迫20~30 min,不出血后局部加压包扎,沙袋压迫8 h,患者平卧24 h后拆除加压包扎PCI患者术后继用肝素2 h,停药后2 h拔除鞘管,压迫30~40 min,不出血后加压包扎,沙袋压迫8 h,平卧24 h。PCI患者术后行静脉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24~72 h,同时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噻氯匹定。 1.2.2 外周血管并发症的诊断对于出现穿刺部位血肿、疼痛或下腹部、下肢疼痛肿胀者,均在术后1~7 d对局部组织和血管进行B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于出血量难以确定,所以将穿刺局部出现的2 cm×2 cm的皮下出血性硬块确定为皮下血肿。腹膜后或局部大的血肿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需输血者定为严重出血并发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者均通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股静脉及其主要的深部属支在超声检查时表现为静脉管腔增大,其内有实质性回声占位,通过探头加压管腔不变形,腔内无血流信号。动静脉瘘在超声检查表现为股静脉管腔内出现动脉血流信号。假性动脉瘤在超声检查表现为股动脉周围出现假腔,股动脉内血流通过破口进入假腔,使假腔内出现动脉血流信号。股动脉夹层指股动股壁由单条回声带变成双条分离的回声带,形成真假双腔,分离管壁双重回声之间有异常血流。 1.3 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股动脉出血1例发生于术后1 h。立即再次压迫止血、加压包扎,出血停止;局部血肿8例均表现为单纯血肿,术中发现3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为规范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穿刺途径对除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经血管途径对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普通外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等设备。 3.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至少2名具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机构执业医师。有经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相关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上手术管理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本机构执业医师中,至少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具备满足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上手术管理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介入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和其他相关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1)介入手术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具有“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具备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条件,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具备供氧系统、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监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2)重症监护室。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等设备;能够开展有创颅压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有院内安全转运重症患者的措施和设备;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能够满足按照三级及以上手术管理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需要。 (3)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常规和床旁血管检查,具备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或磁共振(MRI),以及医学影像图像传输、存储与管理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

外周血管介入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规范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穿刺途径对除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经血管途径对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普通外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 (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血管外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5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血管外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400例,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考核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考核 1、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引导下,经或经穿刺途径在头颈部和脊柱脊髓血管内进行的诊断或者诊疗的技术。 2、能够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三级医院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和的诊疗科目,有 室 和室。 3、介入手术室必须具备和条件,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具备供氧系统、麻醉机、除颤仪、吸引器、血氧监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介入手术室需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及分界清晰。 5、能够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三级医院所设神经内科床位不得少于张,神经外科床位不得少于张,并具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条件。 6、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由至少()名本院神经血管介入医师决定,术者由本院神经血管介入医师担任,知道合理的治疗方案与术前和术后管理方案。 A、1 B、2 C、3 D、4 7、在完成每例次神经介入治疗病例诊疗后()各工作日内,需使用卫生部规定的软件,按照要求将有关信息报送至卫生部及升级卫生行政部门。 A、3 B、7 C、10 D、15 8、医疗机构每年完成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病例原则上不少于()例,其中治疗性病例不少于()例。 A、100,30 B、50,20 C、80,30 D、120,40 9、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的医疗机构每年与介入治疗操作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应当低于(),死亡里率当低于()。 A、8%,3% B、8%,5% C 、3%,1% D、6%,3% 10、治疗例数不足100例的,每年与介入操作相关的死亡病例数不得超过()例。 A、2 B、3 C、4 D、5

1、医学影像设备血管皮 2、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医学影像科介入手术重症监护 3、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4、菌区缓冲区无菌区 5、40 30 6、B 7、C 8、A 9、D 10、B

医院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2019年版)

医院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目录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2) 二、人员基本要求 (5)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5) 四、培训 (7) 五、其他管理要求 (10) 附件: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12) 一级手术 (12) 二级手术 (12) 三级手术 (13) 四级手术 (14)

为规范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穿刺途径对除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经血管途径对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普通外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

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 (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血管外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5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血管外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400例,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例,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3)拟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新建或新设相关专业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本规范的人员、科室、设备、设施条件,并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后方可开展。 2.有至少2名经过正规培训、具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常规

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常规 第一节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适应证 1. 位于功能区或底节区,手术切除风险较大。 2. 血管畸形较大,手术切除困难。 3. 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 、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经处理不能纠正。 三、术前准备 1. 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检查。 2. 必要时行心电图、胸透及其它相关检查。 3. 术前镇静及必要时应用抗癫痫药 4. 术前6 小时禁食水。 5. 向病人家属或组织交代病情,签订手术志愿书。 四、必备设备及器械 1. 具备麻醉及抢救设施、药品的导管室。 2. 动脉造影机。 3. Seldinger 's 穿刺器械,包括局部麻醉剂,动脉穿刺针及动脉鞘。 4. 动脉造影器械,包括造影管,导引导丝。 5. 指引导管,包括交换导丝及指引导管。 6. 微导管及导丝,包括漂浮导管或/ 和导引导管。 7. 栓塞材料,包括液体栓塞材料及固体栓塞材料,如NBCA(a-氰丙烯酸正丁酯);显 影剂碘苯酯、超液化碘油或钽粉。 8. 其它附件,包括注射器,Y 型接头,连接管,三通接头等。 9. 手术包,包内至少应包括敷料,消毒钳,止血钳,手术刀及刀柄,小药杯,弯盘,不锈钢盘 等。 五、血管内治疗基本步骤 1.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局部麻醉、镇静或全身麻醉。 2. 局部消毒铺巾。 3. 股动脉Seldinger 's 穿刺(或颈动脉穿刺),导入动脉鞘,用空针抽出动脉血证实动脉鞘 位于动脉内,动脉灌注系统持续向动脉鞘内滴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 4. 系统抗凝(约60单位/公斤体重/小时)。出血急性期慎用抗凝剂。疑术中需立即用鱼精蛋 白中和肝素。 5. 行动脉造影(局部或全脑),了解正常及病变部位血管的走行、形态、分布、血管间吻合、 毛细血管的染色、静脉及静脉窦的显影及显影时间等各种情况。 6. 将指引导管送入患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或椎动脉内。 7. 通过指引导管向病变部位送入微导管,在操作微导管时保证指引导管及微导管内保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2.7 为规范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内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

脑血管病介入规范标准[详]

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 为规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本规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所称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径路进入颈动脉或椎动脉及以上的颅外血管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主要为治疗技术),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脑血栓的急诊溶栓和颅底血管大出血的急诊血管闭塞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进行,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外科、神经科和放射科的诊疗科目,有血管造影导管室和重症监护室。 (三)神经外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外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四)神经科

开展脑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40,其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神经科脑血管病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五)放射科 具有较高的神经放射学诊断水平、配备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并能进行清楚的无创脑血管成像检查。 血管造影导管室是进行脑血管疾病介入诊疗的必须条件,要求如下: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800mA,120KV以上的血管造影机,具有电动操作功能、数字减影功能和“路途”功能和测量功能,具有术中手推造影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配备能够熟练操作血管造影机的放射技师和熟悉导管室工作及抢救程序的导管室护士。 3.具有高压注射器。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有氧气通道、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微导管、微导丝、弹簧圈、

介入医师资质授权及分级管理

医院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与流程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了确保介入诊疗操作的安全和质量,明确各级医师操作权限,根据《综合介入技术管理规范》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与流程。 一、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制度 (一)、综合介入诊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或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有3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3.经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4.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有5年以上综合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经卫生部综合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相关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拟从事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6个月的系统培训。拟从事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的医师应当接受不少于12个月的系统培训。 二、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流程 申请者向所在科室提出书面申请,填写《介入诊疗资质授权申报表》,由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其进行考核,做出综合评价,报医务部审核,经医疗技术管理

委员会评审,分管副院长审批。 附件 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级目录 一级手术 1. 一般动静脉造影术和其它部位插管造影术 2. 一般部位的经皮穿刺活检术 3.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术

神经介入技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神经介入技术(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一概述介入技术和内科技术、外科技术一起并称为三大医学技术;相对于后两者,它是一门年轻的技术,既独立于内外科技术之外,又和它们交叉并存,协同发展。介入技术以其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不同而分为心脏介入、外周介入和神经介入三大类。 神经介入技术顾名思义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的支持下(图1),采用血管内导管操作技术,通过选择性造影、栓塞、扩张成形、机械清除、药物递送等具体方法,对累及人体神经血管系统的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它是一种新兴的微创临床技术,为许多脑与脊髓血管疾病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治疗途径。既可以独立解决许多脑血管疾病,又可以和传统的开放手术、放射治疗等巧妙结合,使原来无法或难以治疗的疾病得到满意疗效。 (图1: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 随着对许多疾病认识的深入和理念的更新,神经介入技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目前已经成为热门学科,并且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普及。 二神经介入技术应用神经介入技术主要是治疗脑与脊髓血管病,在脑肿瘤、脊柱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也有涉及。 1.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狭窄(图2),急性或慢性脑动脉闭塞(图3),颅内静脉窦血栓等。 (图2颈动脉严重狭窄支架治疗) (图3颈动脉闭塞再通支架管腔成形) 2.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动脉瘤(图4),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脊髓-脊柱血管畸形等。 (图4脑动脉瘤介入治疗) 3.脑-脊髓脊柱肿瘤类:富血运肿瘤术前造影评估与栓塞,恶性脑肿瘤动脉内超选择性化疗等。 三神经介入技术操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目前仍是脑与脊髓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一般通过股动脉途径进行(图5),除不能配合的儿童、神志或精神障碍的患者外,均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在腹股沟区注射少量麻药后,穿刺股动脉放置血管鞘,然后通过选择性插管技术来完成脑或脊髓血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要求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 2012.7 为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规。本规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所称的综合介入诊疗技术是指除神经血管介入、心血管介入和外周血管介入以外其他介入诊疗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对非血管疾病和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介入技术。其中,非血管介入疾病诊疗技术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穿刺或经体表孔道途径对非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肿瘤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非血管途径对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技术。综合介入诊疗手术分为四级(见附件)。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和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 3.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综合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综合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三级医院,有独立的医学影像科(介入放射)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20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1000例,综合介入技术水平在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2)二级医院,有相对固定的医学影像科或者与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相适应的临床科室,开展综合介入诊疗工作5年以上,5年累计完成综合介入诊疗手术病例不少于1500例,其中开展三级以上综合介入诊疗手术不少于800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全文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全文 为规范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1.神经外科。床位不少于30张,具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条件,能够独立开展动脉瘤夹闭、血管畸形切除、脑出血清除等手术。 2.神经内科。床位不少于40张。 3.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具有“路图”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具备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条件,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具备供氧系统、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监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神经血管介入诊疗专业需要。 (三)其他相关科室和设备。 1.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常规和床旁脑血管检查。

(四)有至少2名经过正规培训、具备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在职医师,有经过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 能培训的、与开展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相适应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二级医院,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2.由取得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资质的三级甲等医院派驻取得资质人员进行长期技术帮扶和指导,时间至少1年,1年后通过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应用能力评估。 (六)拟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新建或新设相关专业的医疗机构,应当符合本规范的人员、科室、设备、设施条件,并向省级 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通过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临床应用能 力评估后方可开展。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神经血管介入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内科或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2.有3年以上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或者放射介入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神经外科医师需要接受神经内科、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至少各9 个月的培训;神经内科医师需要接受神经外科、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 至少各9个月的培训;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医师需要接受神经外科和 神经内科至少各9个月的培训。 (二)专业护士及其他技术人员经过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遵守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判断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2〕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加强我国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行为,加强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部组织制定了《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本规范要求,组织对辖区内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和医师进行临床应用能力评估,及时将取得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资质的医疗机构和医师名单向社会公布,并报我部备案。 附件:神经介入管理规范.doc 卫生部办公厅 2012年7月9日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经皮穿刺途径在头颈部和脊柱脊髓血管内进行的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

能、任务相适应。 (二)三级医院。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和医学影像科的诊疗科目,有介入手术室(造影室)和重症监护室。 1.神经外科。床位不少于30张,具备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条件,能够独立开展动脉瘤夹闭、血管畸形切除、脑出血清除等手术。 2.神经内科。床位不少于40张。 3.介入手术室(造影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有菌区、缓冲区及无菌区分界清晰,有单独的更衣洗手区域。 (2)配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具有“路图”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具备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条件,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具备供氧系统、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监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4)具备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为规范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穿刺途径对除颅内血管和心脏冠状血管以外的其他血管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经血管途径对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普通外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三)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有数字减影功能的血管造影机,配备心电监护等设备。 3.有存放导管、导丝、造影剂、栓塞剂以及其他物品、药品的存放柜,有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四)有至少2名具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机构执业医师。有经过外周血管介入诊疗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其他相关技术人员。 (五)拟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上手术管理的外周血管介入

诊疗技术的医疗机构,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符合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本机构执业医师中,至少1名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具备满足开展按照三级及以上手术管理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介入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医学影像科、麻醉科、手术室和其他相关科室、设备和技术能力。 (1)介入手术室。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具有“路途”功能,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具备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条件,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具备供氧系统、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血氧监测仪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2)重症监护室。设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等设备;能够开展有创颅压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有院内安全转运重症患者的措施和设备;具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有5年以上重症监护工作经验的专职医师和护士,能够满足按照三级及以上手术管理的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需要。 (3)医学影像科。能够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常规和床旁血管检查,具备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或磁共振(MRI),以及医学影像图像传输、存储与管理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医师。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

贵航集团302医院神经血管介入管理制度和 质量保障措施 1、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是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故是介入技术中最复杂、最困难、最具风险亦最具挑战性的专业,这就需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及准入标准。一般来说,此技术应该在专业技术达到三等水平以上的医院中开展。这类医院要有一定规模的神经外科病房,能妥善处理介入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作为介入治疗的平台,功能完善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机是最重要的,其应具备实时减影、路标(road mapping)、后处理、测量、储存等功能及配套的血管造影床,应具有较完善的医护人员及患者防护设备,如铅帽、铅衣、铅屏、铅颈围、铅眼镜等。血管造影室面积应该在35 m2 以上,监护、急救及麻醉设备齐全,消毒、通风及照明条件良好。所有的操作应有正规的麻醉保障。 2、开展介入神经放射技术工作,应有一支受过正规培训的专业医护技术人员队伍。神经外科医生应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主要人员需接受1年以上介入神经放射学正规培训。 3、实施介入神经放射工作的各项记录(包括入院病历、术前讨论、手术记录、术后病程及影像资料)务必真实完整、准确。 4、实施介入治疗必须遵循自愿和知情同意原则,患者本人(如条件允许时)及家属于术前签定知情同意书。医生、患者及其家属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万一出现危

害亦多较大,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失甚至死亡的可能性较大。 5、介入诊断治疗使用的导管、器材及栓塞材料均应为国家批准进入医疗市场的合格产品,并应在产品说明书规定期限内一次性使用。相信制定及执行严格的准入标准法规,使介入神经放射技术健康、稳妥地发展,使患者享受安全可靠的、微侵袭的医学科学技术,无论对医院、医务人员还是对患者都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大好事! 6、严格掌握介入神经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介入神经放射技术虽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的局限性,其毕竟只是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客观地评价其适用范围及疗效,不能夸大其辞,贬低其他专业及技术的地位。我们认为,比较成熟的适应证是: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及动静脉瘘、脊髓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等脑血管病的血管内栓塞治疗;脑血栓的超早期动脉内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内支架放置术;静脉窦内溶栓及静脉窦狭窄支架放置术;颅内外恶性肿瘤的脑动脉内化疗;头面、五官及颅内高血运肿瘤的术前栓塞。下列情况应当视为介入神经放射治疗的禁忌证:①病情危重濒死,如颅内压过高或脑疝不能耐受者;②有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碘过敏;④高龄患者、血管硬化迂曲、导管难以到位者;⑤穿刺部位存在感染、创面或肿瘤者;⑥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接受介入治疗者。 7、在决定介入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各种因素,如病变特点、部位、患者年龄、病史、全身条件、手术风险、远期效果及术者的经验、

心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神经血管、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目录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13)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22)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33)

附件1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年版) 为规范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最低要求。儿科专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所称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是指经血管穿刺途径进入心腔内或血管内实施诊断或者治疗的技术,不包括以抢救为目的的临时起搏术、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二)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

管外科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适应的诊疗科目,有与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相关的辅助科室和设备。 1.心血管内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内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4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内科专业科室的技术标准。 2.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 能规范开展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临床诊疗工作,床位不少于20张,其技术水平达到心血管外科或者心胸外科专业技术标准。 3.介入手术室。 (1)符合放射防护及无菌操作条件。 (2)配备符合心血管介入诊疗功能要求的心血管造影机,影像质量和放射防护条件良好;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 (3)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设备。 (4)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 )有相应的器械耗材和药品的管理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制度。 (6)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还应配备符合相应手术要求的多导电生理记录仪。 4.重症监护室。 (1)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病床不少于6张,每病床净 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能够满足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 技术临床应用专业需要。 (2)符合心血管内科或心脏大血管外科等相关科室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3)有呼吸机和多功能监护仪等设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