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解密中越战争真相解放军最大教训曝光

日解密中越战争真相解放军最大教训曝光

日解密中越战争真相解放军最大教训曝光
日解密中越战争真相解放军最大教训曝光

日解密中越战争真相解放军最大教训曝光

1979年,中国从广西和云南两线,向越南发动了“自卫反击作战”,这是中国陆军自1960年中印边界作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这场战争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兴趣。日本军事记者三野正阳等当时随越南人民军行动,战后写出了《中越战争之真相1979》一文,成为日本自卫队的参考文献。由于此文涉及对中越军队的若干内部评价,虽然文学性高于专业性,仍然直到发表后十年(1990年3月)方被解密,并在国外刊物部分刊载。

现将这份自卫队解密文件入手部分翻译如下,并不表示支持或证实其观点,仅供对这场战争有兴趣的朋友参考。本文翻译前已经咨询日本有关部门,证明此文确属解密资料,进行翻译和公开发表与当地法律并无抵触。

值得一提的是,从文中判断,三野正阳是1979年2月26日到达越南的。因此,他的文章主要集中于对此后战局的分析。对2月26日前的战争,例如越军苦守老街之战和中国军队奇袭磅同(?日文屋ント)全歼守军等战斗,三野仅作了简略介绍。不过,从文章编号和三野的描述看,还有一名日本记者或军事分析家写了另一篇文章谈2月26日前的战斗,称为《中越战争最初的十日》,萨已同时在着手寻找这篇文

章。---译者

1979年3月7日午后5时许,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报》记者高野功氏在谅山市内遭到中国军队的枪击而遇难,当时25岁。作为这场战争中死亡的唯一一名日本人,今天在谅山还可以找到他的纪念碑。--三野正洋

三个方向的攻势--3月26日前的战斗推移简述

1979年2月17日晨五点,中国军队第41军,第42军合计六个师,向越军阵地发起突然攻击。攻击的主要方式采用了传统的“人海战术“。越军则以346师,354师,316甲师,188炮兵师,独立第677团迎击,双方在越北全线展开激战。2月18日,苏联宣布进入战备警戒体制。

2月19日,老街成为越南第一个陷入中国军队手中的重要城市,恶斗中,越军第246团(所属师不详)团长战死,团参谋长被中国军队俘虏。到2月20日晨,开战仅仅三天多一点的时间,越军伤亡已经超过一万名,并有七座导弹基地被摧毁。

但是,2月22日,越军及时出动了预备队第345师(原文为师团–译者注),重新稳定了谅山一线的形势。双方围绕谅山外围展开激战。

23日,越军主力第3师(或近卫第3师)出现在战场上,这支生力军一度将中国军队截为两段。从23日到25日,两军主

力在谅山周围反复厮杀。25日越军地面部队在飞机支援下发动反攻。但是,实际战场形势已经是强弩之末。意识到无论如何战斗中国军队都在取得上风,谅山的居民25日开始撤离,向南方疏散。

就在这一天,越南人民军总部发表战果,称在此前的一周中,共计歼灭中国军队两万名,击毁中国军队战车220辆。

这一阶段的战斗中,中国军队主要从三个方面攻入越南境内,即西侧的老街方向,中部的高平方向和东部的谅山方向。在老街,越南人民军遭到河口方面中国军队毁灭性的火力打击,但曾经一度顽强守住阵地。

老街方向是中国军队“入侵”的预期方向,因此越军部署了较多兵力,力图死守。在老街市区防御的主力为第254团,在其向南延伸的铁路线和公路线方向部署了第121团,在老街西侧则部署了第148团和第192团。此外,还在河口北侧部署了第95团作为侧翼部队。但是战斗开始后第95团就率先被歼灭,其他部队中有的团放弃阵地沿铁路向南方后退,被中国军队追击后分散成小队作战,失去建制。

因此,尽管越军第316A师奋勇从西侧赶来解围,在两路中国军队的夹攻下突破前进了十公里,最终老街仍然落入中国军队手中。第316A师仓促撤出战斗,老街周围部署的部队大多“全灭”。

高平方面越军的主力为346师,预备队为338师。这一地区

东,北两面均与中国接壤,所以遭到两路夹攻,战斗中346师师参谋长被俘,是越军在战斗中被俘的最高人员。

但是,高平方面的抵抗给中国军队造成了大量杀伤。其原因在于这里山地地形复杂,对于节节抵抗的越南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缺乏山地战斗经验。同时,炮兵支援不足,也是中国军队的重要教训。

中国炮兵实力雄厚。在老街取得的战果,和炮兵火力的强大有直接关系。但是,中国军队的炮兵仅仅一天时间就打光了所有炮弹。第二天,炮兵支援能力大大减弱。而下一次炮弹补给要到4天以后,且只有一个当量。

中国军队的炮兵主要使用牵引式火炮,放列所需时间较长,严重影响了进攻的速度。这大概是中国军队在此战中学得的最大教训之一了。

血染同登

2月26日上午,向越南人民军的担当部门了解,得知战况比较平稳,但是下午激烈的战斗再次开始。这一天,中国方面的首脑提出,第一,这次反击作战是有限度的,第二,反击将不扩大,第三,反击结束后将撤回国内。

同一天,我们对越中两军的情况作了更多了解。

根据掌握的情报,中国军队的一个师团,包括三个满员2,820名的步兵团,一个满员600名的装甲团(装备战车32辆,自行火炮10门),一个满员1,140名的炮兵团,三个直属营(320人的通信营,520人的高射炮营,470人的工兵营),此外还有警卫连(70人),特务连(110人),侦察连(140人),多管火箭炮连,以及司令部人员(630人)和辅助人员(200人)。中国军一个师团的总兵力为12,600名-12,800名之间。

与此相对,越南人民军一个师团,包括三个步兵团(团下设三个步兵营,一个机炮连,一个后勤连和一个直属队),一个炮兵团,师团部警卫营,工兵营,此外,还有侦察连,直属连,通信连,卫生连,运输连,修械连,经理连(?)。越南军一个师团的总兵力为10,300-10,600名之间,相当于与中国军80-85%的规模。

2月27日,开战的第十天,战斗骤然激烈起来。

这一天,一度将进攻节奏减缓的中国军指挥部,将预备兵力投入,试图突破越南人民军建立的防卫线。在战斗中谅山方面守军无法守住阵地,丢失了至关重要的谅山飞机常

可是,就在此时,越南人民军也针锋相对发动了反击,反击的方向是谅山方面的重要据点同登。作为谅山防线锁钥的同登,在早些时候经过顽强抵抗此时已被中国军队占领。

在2月28日,越南军的反击奏效,夺回同登大部,此举当令中国军队指挥部大吃一惊。越南人民军方面说,这次战斗

中的越南军队,采取了灵活的作战方式,将部队分编成几十人一路的小编组,以此为基础,向中国军队发动了攻击,成为对中国军队指挥弹性的考验。

越南人民军采用这样的战术,在运用装备上有特色。他们大量使用了越南战争结束时美军和南越政府军抛弃的携带式

轻便无线电台,因此战术动作十分活跃。

中国军队对这种战术猝不及防,越军的作战因此一时奏效。尽管中方兵力占有优势,但受到的损失应该也是不小的。可见,从朝鲜战争结束后,20年间基本没有大规模实战的中国军队,在面对刚刚和美军,南越政府军结束历时十几年战争的越南人民军时,战斗力受到极大的考验,单兵战斗经验上存在差距。

注意到这种情况,中国军指挥部较为迅速地调整了作战目标,以谅山为主攻方向集中兵力发动攻势。

这大概是因为,在其他战线上,中国军队基本都按照预定计划到达占领线,如果能够在这里将越南军队的抵抗打垮,越军在长达一千公里的国防防卫线上就不再拥有最后一个可

以利用的支撑点,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转向后方重建新的防线。同时,中国军的指挥部显然也不愿意给对方留下“越南军队战斗力强”的心理印象。

这样,双方的争夺地域,就集中到了谅山周围。

中国军队在谅山–同登一线前集中加强的兵力,据计算已经

达到五万余。考虑到整个战线上中国总计出动了10-15万军队,这已经是其投入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在整个战争中,中国最终投入的兵力当在二十万人。

进入三月,中国军队发动猛烈攻势,意图重新攻占同登。这次攻击,与一星期前相比,中国军的大口径火炮数量增加了一倍。而且,除了122毫米炮,130毫米炮之外,重点增加配置了威力强大的152毫米重炮,这成为同登之战胜负的关键。

3月1日,中国军队一百数十门重炮同时开火,以灼烈的火力猛轰越南军队阵地。与此同时,中国军队投入装甲部队展开进攻,其威势意在一举攻陷这座越南筑有国防工事的要塞。

同时投入战斗的中国军战车多达一百辆以上,其型号主要是装备85毫米火炮的62式轻型坦克。

新增援的中国部队不顾伤亡,向越南军队阵地发起强攻(日语为“肉迫攻击”)。据生还的越南军队士兵叙述:“中国军队越过自己一方的阵亡人员尸体反复冲锋,那种作风让越南士兵在战斗中深感恐惧。”按照越南人民军提供的信息,其描述为:“这次攻击中国军队不顾牺牲,采用人海战术,结果兵力不足的越南军队终被压倒。”

实际上,中国军队的攻击获得了极大成功,仅仅半天,同登就重新落入中国军队手中。

此时,越南人民军部队作战中的弱点暴露了。尽管前线的越南军队作战英勇,但是到决定撤退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贻误了时机,无法撤出了。该军的多个部队,出现了大量战死者和被俘者,越南军的战车部队由于配属给各个步兵部队,也无法集中起来作战,被各个击破。这种损失是最初没有预料到的。对越南来说,他们也不愿意轻易让开通往谅山的道路,因此付出了巨大牺牲。他们的作战目的在于即便自己损失惨重,也要给中国军队造成同样或更多的伤亡。

苦守谅山

眼看中国军队的攻势规模超过越南军方预期。因此,紧急从河内征调担任首都警戒的最精锐的部队,以机降的方式增援谅山了。机降后,他们的阵地建立在谅山以南。不过,由于中国军队最终没有向谅山以南发动攻势,这支最精锐的部队并没有真的参战。这些部队的输送方式值得一提。据称越南方面使用了1975年春从南越政权(ARVN)缴获的美制C-130大力神运输机和直升飞机。

同时,越南军队在部队的机动方面,使用了大量同样场合下缴获的美制M-113装甲步兵输送车。对于只有少量这类兵器的中国军队,这是一个重大的威胁。

当时越南军队保有1,400辆M-113,有些M-113经过美军改造,安装了大量机关枪或机关炮,成为火力支援车。在兵员运输方面,中国也投入63式(被称作K-63或531型)履带

装甲车,他们至少在前线投入了80辆这种战车。不过从性能来说,M-113显然更胜一筹。

中越战争最激烈的日子,是1979年2月27日到3月2日间的四天。

3月1日,越南军308师投入谅山战斗,由于这个师号称“无敌师团”,因此被中国军队认为是越军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师。就在这一天,越南政府公布“已经消灭中国军队两万七千人”,而中国方面首脑部发布的消息称双方的损失比例为10:8,越军10,中国军8,但并没有公布具体伤亡数字。

战斗以谅山为中心激烈进行,双方都动用了大口径火炮进行炮兵战。这种炮战对城市破坏极大,许多越南多年辛苦建设的设施变成瓦砾。就在3月1日,中国军队突入谅山市内,而越军死战不退,依托各个据点进行巷战。两国步兵则分散成小的单位,展开对于若干据点的争夺。围绕着许多很小的据点,双方都拉锯般进行着攻占和死守的惨烈战斗,直到一方把血流干。

由于作战已经在距离首都河内仅仅150公里的地方展开,越南方面十分紧张,紧急派出久经沙场的总司令官波棍杂普(音译,推测为武元甲)前往前线指挥。与之相对,中国方面也派出了在朝鲜战场富有实战经验的老将许世友,杨德(得)志。后者不久就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参谋长。由此事实可以看出中越两国对于这场战争的重视程度。

由于战斗规模远远超出序战时的预测,这场战争进行到如此程度,引发了周边各国不同的关注和参与。

省会陷落

中越两国交战,邻国中最大的变数也是最受关注的是苏联的态度。3月2日,苏联发表声明,对中国表达了强烈的非难。称“如果战争持续发展,将向越南派出志愿军”。也许是为了增加对中国方面的压力,表达对越南的支持。此时,多艘苏联海军战舰在中国和越南均表示拥有主权的西沙群岛海

域出现。

中国海军斯不甘示弱,派出十余艘炮舰和鱼雷艇进入同一海区,与苏联舰艇对抗。与此同时,美国第七舰队的舰艇也驶入东京湾深处,举行了虽然规模不大但技术含量甚高的演习行动,尽管这个地方对美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吉利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军事专家认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介入这场战争的危险骤然增加。

苏联是否真的如声明的那样准备好了向越南派遣志愿军是

一个至今无法证实的问题,同时,中国在攻占谅山以后,继续南下的可能性绝不可低估。在这种情况下,苏联采取的实质性措施是紧急向越南提供技术支援,并随后运送大量战争物资,包括武器,弹药提供援助。以此挽救这一友好盟邦的危机。

但是,这一切都无法改变前线的局面。

谅山附近的战斗

3月的最初三天,谅山省省会谅山市的战斗达到了最高潮。攻防双方均损失惨重。根据越南方面的报道,由于308师投入战斗,试图通过强攻攻占该市市区的中国军队,仅仅3月1日一天,就有2,470名官兵战死。

3月2日,越南军曾发动反击,一度夺回大半个谅山。中国军队立即调兵增援,战斗形势重新逆转。

打到此时,战斗最激烈的地点,在谅山西北方向。在这里,双方进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东方战场罕见的战役级交战。进攻一方是中国军队的两个师,防御一方是越南军的一个师。越南军凭借工事和顽强的精神面对中国军队奋勇抵抗,有大量人民军英雄战死沙场(我的理解,似乎应该是“有大量战死沙场的越军被评为人民军英雄”–译者注)。

但在对手同样坚强的意志力面前,兵力的不足最终决定了战斗的胜负。双方的死斗持续到3日深夜,中国军队终于从这个方面突入谅山市区,到天亮的时候,整个谅山都已经陷入中国军队之手。

同一天,越南方面宣布从谅山撤退,人民军向我们(指外国记者–译者注)通报的原因是越南军所面对的中国军队兵力过于雄厚。据称,向该市发动攻击的中国军队,兵力总数达到两个军,六个师,在战场上的人员已经达到超过六万名。不过越南方面公布已经歼灭进攻中国军队中的半数,也就是三

万名,同时,还摧毁了中国军队两百辆各种战车。

实际根据记者了解,从河内派出精锐部队机降增援谅山,时间就是在3月3日,这一天中国军队再次发动攻势,一度出现在谅山以南。3月4日,谅山陷落,参战的越南军三个师团撤出战斗,均遭到重大损失。

占领了谅山的中国军队,开始用另一种方式对这个城市进行“进攻”。

三野正阳提供的当时情报资料--中越战争期间中国军队步兵师武器编备。

内容包括

中国军队一个正规步兵师团的装备

【火炮】

152毫米炮4-6门

122毫米炮12门

85毫米炮17门(含自行火炮5门)

76.2毫米炮29门(含自行火炮5门)

140-160火箭炮18个单位

【迫击炮】

60毫米炮54门

82毫米炮81门

120毫米炮12门

【反装甲武器】

RPG2,7火箭炮520个单位

57毫米无后坐力炮36门

75毫米无后坐力炮18门

57毫米战防炮12门

【防空武器】

14.5毫米机枪12门

37毫米炮18门

【轻火器】

轻机枪284挺

重机枪96挺

【各种卡车,吉普】370-380辆

【战车】

将战车团(人员1180人)配属步兵师使用的情况下【主力战车】93辆

苏联制T-54或中国自行生产的59式

【轻型战车】10辆

62式或63式水陆两用坦克

【装甲团】(人员600人)配属步兵师使用的情况下【主力战车】32辆型号同上

【自行火炮】10辆

K63型装甲车,Su-76自行火炮等

注:中越战争中,中国军队没有投入装甲师,但是有战车团,装甲团加入战斗。

越南军队的战车是分散部署给步兵师团的,没有装甲,机甲或战车师的编制。

日本绝密文件揭中越战争真相

日本绝密文件揭中越战争真相 1979年,中国从广西和云南两线,向越南发动了“自卫反击作战”,这是中国陆军自1960年中印边界作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这场战争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兴趣。日本军事记者三野正阳等当时随越南人民军行动,战后写出了《中越战争之真相1979》一文,成为日本自卫队的参考文献。由于此文涉及对中越军队的若干内部评价,虽然文学性高于专业性,仍然直到发表后十年(1990年3月)方被解密,并在国外刊物部分刊载。现将这份自卫队解密文件入手部分翻译如下,并不表示支持或证实其观点,仅供对这场战争有兴趣的朋友参考。本文翻译前已经咨询日本有关部门,证明此文确属解密资料,进行翻译和公开发表与当地法律并无抵触。值得一提的是,从文中判断,三野正阳是1979年2月26日到达越南的。因此,他的文章主要集中于对此后战局的分析。对2月26日前的战争,例如越军苦守老街之战和中国军队奇袭磅同(?日文屋ント)全歼守军等战斗,三野仅作了简略介绍。不过,从文章编号和三野的描述看,还有一名日本记者或军事分析家写了另一篇文章谈2月26日前的战斗,称为《中越战争最初的十日》,萨已同时在着手寻找这篇文章。---译者 资料图:对越自卫反击战1979年3月7日午后5时许,日

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报》记者高野功氏在谅山市内遭到中国军队的枪击而遇难,当时25岁。作为这场战争中死亡的唯一一名日本人,今天在谅山还可以找到他的纪念碑。--三野正洋三个方向的攻势--3月26日前的战斗推移简述1979 年2月17日晨五点,中国军队第41军,第42军合计六个师,向越军阵地发起突然攻击。攻击的主要方式采用了传统的“人海战术“。越军则以346师,354师,316甲师,188炮兵师,独立第677团迎击,双方在越北全线展开激战。2月18日,苏联宣布进入战备警戒体制。2月19日,老街成为越南第一个陷入中国军队手中的重要城市,恶斗中,越军第246团(所属师不详)团长战死,团参谋长被中国军队俘虏。到2月20日晨,开战仅仅三天多一点的时间,越军伤亡已经超过一万名,并有七座导弹基地被摧毁。中国军队的全面进攻在2月21日达到一个高峰。这一天,中国军队开始对谅山外围发动攻势。由于在前面的战斗中损失较大,中国军队的进攻显得比较仓促。但是,在援军到达后中国军队立即发起第二次总攻击,并打得十分坚决。这次攻击给越军带来大量伤亡,防御体系出现动遥但是,2月22日,越军及时出动了预备队第345师(原文为师团–译者注),重新稳定了谅山一线的形势。双方围绕谅山外围展开激战。23日,越军主力第3师(或近卫第3师)出现在战场上,这支生力军一度将中国军队截为两段。从23日到25日,两军主力在谅山周围

对越自卫反击战 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

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总结讲话够直白 邓小平(1979年3月16日下午) 报告王尚荣同志作了,我不算报告,讲几句。这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决心进行一次有限度的惩罚作战,所谓有限度,就是打击深度浅一点,时间短一点,目的是教训教训这个狂妄的东方古巴,取得我们中越边界的比较安定的边界线,同时也是对于柬埔寨反对越南侵略的一个支援。当然,从更广泛意义上说,这是我们扩大“反对霸权国际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行动。现在,这个仗今天真正完了。5日宣布结束战争,部队开始向后撤,到今天撤完了。这11天,在回来的路上扫了一些洞,藏在这里、藏在那里的一些物资,一些小村子,也扫了好几千上万人。大家知道,党中央、中央军委下这个决心是不容易的。经过反复考虑,差不多经过两个月的考虑,才下了这个决心。我们党、我们人民当中,很多担心这个问题,能不能搞得好,连锁反应有多大,会不会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打得好打不好?这些担心是对的,是个严肃的问题。中央、中央军委经过反复考虑,下了这个决心。今天看来,这个决心下得是对的。当时,下决心时,最大的担心是怕北边苏修有强烈的反应。所以我们下这个决心时,对这样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科学的分析。因为影响我们四个现代化建设,不是南边仗打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北边反应有多大,北边反应不大,那影响就不大。但是,在考虑这个问题时,越南仗恃有苏越友好条约,仗有这个条约大举进攻柬埔寨,仗这个条约在中越边界闹事,搞得我们不安宁。他们在北方的军队有

20万人,有7个师布置在我们边界线上,还有公安屯,边界长大约1700公里,队伍密集。同时,越南经营同中国对抗、打仗好多年了,就在我们加紧援助他们的时候,有的工事搞了7年,有的搞了3年,到处是工事,屯积大量的物资,好多物资都是我们援助的,大米、弹药、武器,这次搜回来一批,越南就仗恃有苏越条约才敢这样。它也想仗恃这个条约把苏拖下水,也仗恃这个条约认为我们不敢采取相当规模的惩罚。就在我们出兵前几天,它还估计我们只有两个师的小范围的行动。我们下这个决心,也确实清醒地估计到北边的反应有多大。这个不但我们在考虑,大家知道,我访美时一路上讲要教训越南,美国不赞成我采取较大的行动,怕引起苏联的大的反应。但同时我们也摸到了一点气候,美国一边反对我们惩罚,另一方面通报我们一点情报,说苏联的军队根本没动,而且告诉我们,在几千公里边界上有54个师,告诉我们没有满员师(一万二三千人)。比较充实的师,大约占满员的70%-80%,这样的师大约占1/3;第二种师也是1/3,占满员的50%-60%(六七千人),等于我们的简编师;还有架子师,大约4000人左右,占1/3。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具体分析了。所谓下决心是有风险的,风险主要来自北方。风险无非是大、中、小,大的、中的、小的。中央分析,大的牵涉到苏联战略重点转移的问题,现在苏战略重点在西方,它的3/4强的兵力布置在欧洲,所谓东面100万人,占1/4弱;而在装备上,主要装备更现代化、更重要的装备在欧洲。所以,如果要进行大规模向中国进攻,它的战略重点必须转移,起码要从欧洲调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

中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全始末曝光!(深度 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我的外国友人在今年夏末已经写就了第二篇分析报告,后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对许多细节作了相应的修改,但仍然被他们的上司以文章过于亲华、过于赞誉邓小平为由而加以否定。而我看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如果就此废弃扔掉实在可惜。于是我按着自己的理解将该文翻译成汉文,标题没有更改,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一文。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冷战的转折点其实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这场规 模有限,时间短促,方式落后的战争当时虽然引起整个世界的震动,但不久就被人遗忘,没人会想到从这一年开始,仅12年整个苏联东欧集团就彻底崩溃。而在此之前的34年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想尽各种办法削弱苏联,都收效甚微,苏联在1979年反而达到了其扩张的巅峰。(一)中国在冷战中的特殊作用苏联在这么短的时间戏剧性地崩溃,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尽管苏联崩溃22年来各种各样的评论层出不穷,已经发表的著作和政论文章可谓汗牛充栋,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却论述不多,那就是中国在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集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之间发生了战略角色的转换:中国

从苏联名义上的盟国变成了美国事实上的盟友,而完成这一转换的标致就是1979年的中越战争。1945年以后的世界是美国和苏联分而治之的世界,但不论对美国还是苏联,中国的态度无疑都非常重要,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和份量不是美国和苏联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替代的,不论中国加入苏联和美国的哪一方,另一方都会受不了。从1945年往后的40年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都有一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背叛,苏联方面是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埃及等,美国方面有古巴、法国、委内瑞拉、伊朗、尼加拉瓜等,这些卫星国或小伙伴要么加入了对方的集团,要么游离于东西方之间,要么重新又回到了主子的怀抱,但不管他们采取什么措施,都没有撼动苏联或美国的世界地位,也没有影响冷战的整个格局,这些国家的离开或加入对美苏双方来说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中国就不同了,中国在冷战的前期加入了苏联为首的东方,美国跟着就开始倒霉,险一险崩溃;中国在冷战的后期脱离苏联又加入了美国为首的西方,苏联跟着也开始倒霉,最终走向了崩溃。冷战前期中苏联盟的标致是1950年2月毛泽东到莫斯科与斯大林签定了同盟互助条约,中苏正式成为盟国。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并没有看出这一联盟的危险性,他把中国仍当成南斯拉夫、波兰那样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同年6月,在没有深思熟虑的情况下杜鲁门

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祭

对越自卫反击战35周年祭 前言: 在纪念中国改革35周年的辉煌时刻,不能忘记曾经有22万中国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利益,从广西、云南突进越南境内,付出了不亚于朝鲜战场的惨烈牺牲,攻克越南重镇谅山、老街。 通过这场“自卫还击战”,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以自己殷红的鲜血为墨,改写了国际政治版图。改革初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纪元。。。

1979年二三月间的中越战争,完全可以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之战。我们不能忘记,多少美好的身躯,多少纯净的青春,消逝在近35年财富涌流、物质繁华的前夜。。。。 改革30年,也是个人和家庭改变命运的大时代,演绎了多少商场暴发、仕途跃迁、学业精进的传奇;可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风华正茂,却仆倒在人生的起跑线…… 历史的伤痛不能遗忘,纯净的灵魂不能遗忘。 在今天对越自卫还击战35周年纪念之际。。 让我们向我伟大的,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并且。。。深切的怀念。。。 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发布声明: “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顿时,中国人民把揪心的目光投向南疆,多少军属家庭更是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为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夜半惊魂、虔诚祈祷。

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新华社前线讯,关于战事只有短短一句话:“战斗在我国广西的龙州、靖西和云南河口、金平地区展开。”对参战人数、主攻方向、战役进展、伤亡情况,均只字未提。

日解密中越战争真相解放军最大教训曝光

日解密中越战争真相解放军最大教训曝光 1979年,中国从广西和云南两线,向越南发动了“自卫反击作战”,这是中国陆军自1960年中印边界作战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行动。这场战争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兴趣。日本军事记者三野正阳等当时随越南人民军行动,战后写出了《中越战争之真相1979》一文,成为日本自卫队的参考文献。由于此文涉及对中越军队的若干内部评价,虽然文学性高于专业性,仍然直到发表后十年(1990年3月)方被解密,并在国外刊物部分刊载。 现将这份自卫队解密文件入手部分翻译如下,并不表示支持或证实其观点,仅供对这场战争有兴趣的朋友参考。本文翻译前已经咨询日本有关部门,证明此文确属解密资料,进行翻译和公开发表与当地法律并无抵触。 值得一提的是,从文中判断,三野正阳是1979年2月26日到达越南的。因此,他的文章主要集中于对此后战局的分析。对2月26日前的战争,例如越军苦守老街之战和中国军队奇袭磅同(?日文屋ント)全歼守军等战斗,三野仅作了简略介绍。不过,从文章编号和三野的描述看,还有一名日本记者或军事分析家写了另一篇文章谈2月26日前的战斗,称为《中越战争最初的十日》,萨已同时在着手寻找这篇文

章。---译者 1979年3月7日午后5时许,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报》记者高野功氏在谅山市内遭到中国军队的枪击而遇难,当时25岁。作为这场战争中死亡的唯一一名日本人,今天在谅山还可以找到他的纪念碑。--三野正洋 三个方向的攻势--3月26日前的战斗推移简述 1979年2月17日晨五点,中国军队第41军,第42军合计六个师,向越军阵地发起突然攻击。攻击的主要方式采用了传统的“人海战术“。越军则以346师,354师,316甲师,188炮兵师,独立第677团迎击,双方在越北全线展开激战。2月18日,苏联宣布进入战备警戒体制。 2月19日,老街成为越南第一个陷入中国军队手中的重要城市,恶斗中,越军第246团(所属师不详)团长战死,团参谋长被中国军队俘虏。到2月20日晨,开战仅仅三天多一点的时间,越军伤亡已经超过一万名,并有七座导弹基地被摧毁。 但是,2月22日,越军及时出动了预备队第345师(原文为师团–译者注),重新稳定了谅山一线的形势。双方围绕谅山外围展开激战。 23日,越军主力第3师(或近卫第3师)出现在战场上,这支生力军一度将中国军队截为两段。从23日到25日,两军主

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王志军: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1979对越战争亲历记 王志军 青春无悔1979 狼牙山后代 献给步兵163师的战友活着的和牺牲了的 前言 27年来一直提不起勇气。每当夜深人静,很多时候会想起那好像遥远但又好像不太遥远的烈士陵园。每当雷电交叉,很多时候会想起那27年前2月17日早上那轰隆隆的炮声。 战争改变了我们的一生!它夺去了我们的单純,它夺去了我们的天真,它更夺去了我们的战友。 可我不后悔!我想,我们163师的全体将士都永不后悔!因为我们是一个士兵。走上战场虽然不是我们的决定,但我们已经尽了一个士兵对国家的责任。 虽然现今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我不愿让国人忘记我们的烈士。 感謝我的妻子和儿女对我的支持!是他们过去一直的鼓励才令我决心把这段历史记下来。做一个从战场上回来的士兵的妻子其实很不容易。 感谢我们一位牺牲了的战友的妹妹,是她那执着的找寻

感动了我。 请不要忘记他们—— 我们的烈士!我们那些还活着的伤残军人! 2006年7月 (1) 下阵地了——我们终于下山了,而且还活着 战前中间的小山脚并沒有路,这些都是开战时临时筑建的紧急野战道路。79年2月15日起,163师的487团和488团就是在此山窝里集结进入进攻阵地。487团(红一团)在此图的中央突破,向同登方向发起进攻;488团在此图的左方向同登的东南方向迂回穿插;489团在此图右上角金鸡山另一面的弄怀向同登西南方迂回穿插。 那是1979年炎热而潮湿的夏天。在广西中越边界上,还继续是那可恨的雨季。每天从早到晚下个不停的雨,把我们友谊关左侧,19号界碑上的阵地都变成了水国。坑道里沒有一处是干的,战壕里都快可以养鱼了;防炮洞里我们的被服都发霉得像一堆堆霉干菜,不烂裆的不是人。 我们班,另再加上团里给我们加强的重机枪班和82无后座力炮班,共30人,以及炮一师的观察指挥所,在这个阵地上已经三个多月了。 如果从战前进入阵地到如今,满打满算已经在这鬼地方是足

一名副连长的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回忆

一名副连长的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回忆 我8年前转业到地方,因为工作的需要,慢慢的学会了打字,也上了网,因为20多年在部队的生活,还是比较喜欢军事栏目,最近几天到这里来,看到了不少反映当时我们国家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文章,一下子把记忆拉回到18年前的云南老山前线。 当时我23岁,是对越自卫反击战轮战某军侦察大队的一名副连长,尽管当时边境战斗已经趋于平缓,但越军仍然对我保持小规模的袭扰战斗,集团军部队接防后,我们随某步兵师驻扎到了最前线,离越军的阵地只有不到400米远。不要望远镜,早晨起来就能清楚的看到对方的活动,没有战斗警报时,双方互相没事,一旦对方有所行动,两座山之间顿时枪声大作,但也只持续一会儿,大约1-2个小时后,又进入对峙状态。 越军对我边境地域一直不死心,尽管沾不到便宜,仍然不断的派出排级规模的小分队不断袭扰我们,而且当时越军的部队驻防轮换非常频繁,对当面敌情侦察成了我们首当其冲的任务。当时我们分队32人,可以说都是从军里抽调出的精兵强将,那时消息闭塞,不向现在地球人都知道美国的海豹突击队,绿色贝雷帽等,但我们当时就是按照特种部队的最高标准进行训练,进驻前线后,为适应战斗,更是加大了训练的难度和危险程度,几乎每个人都精通18般兵器,随便找出一个人用阻击步枪打800米远的目标都是百发百中,我现在还能清楚的记起美国的M-16步枪的分解动作(当时越军有相当一部分轻武器是美国遗留下来的),我们分队有个江苏籍的战士,负重40公斤可以连续两昼夜行军200多公里,有个湖北籍的战士,胆大心细,一个人能对付一整个雷场,当时还有个山东籍的只有17岁的小伙子,心灵手巧,各种步兵装备(枪械、爆炸物、电子设备)到他手里全都立刻服服帖帖,他是我们分队最小的一名同志,当时还没有士官,也不叫志愿兵,除了他,其他31个全是服役满5年以上的老兵,人才济济,虽然说没有实战经验,但打起仗来可以说都是行家里手。结果安排我们向步

对越自卫反击战兵败如山

对越自卫反击战——兵败如山 作者:老鱼 这是我在79年对越作战中所经历的真实故事。我们班9人中有5人牺牲在那接连数日的伏击、突围和遭遇战斗中,其中1人被俘。安全回国的3人是:我、王宏和陈秀颖。其实,写出这段我人生中比较重要的故事并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因为毕竟是一段失败、一段令人沮丧的经历。不过我以为真实的东西永远是有价值的,在许多所谓高大全的越战故事和传奇里,我愿意写出这一段不让人振奋的述说,以还原部分可能被淹没的历史。——2006年10月27日于云南丽 江 一 山脚下的云雾丝毫没有散去的意思。 下山之后,道路通向一条长长的水坝。百十来米长的水坝左侧是一潭清水,右侧约5、6米高的坝下是一片略微起 伏的稻田。在排长的命令下,我们全班继续用交替掩护的方式通过水坝。然后我们顺着大路绕过两个种满茶树的小山坡,那个依山而建的小村庄就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二十余栋

乡间民宅排列在一条大车道的两旁,干涸的路面上凸凹的车辙印变得十分坚硬。四处寂静无声,只有距村口不远处那两具腐烂尸体发出的臭味越来越浓烈。 全班停止了前进,大家细致地观察周围,不放过一丝可疑的征候。但是因为有雾,视线所及也就200米左右的范围,附近的山头被雾气笼罩着。 侯永升班长(藏族、四川南平县现九寨沟县人)示意全班仍按交替掩护的形式前进,于是9人组成的3个战斗小组,便依次向村庄抵近,在一个小组向前突进的时候,另外两个小组就地担负掩护任务。一个团部配属给我们尖刀班的火力排就紧跟在我们后面,带着重机枪、无后坐力炮等重型步兵武器,他们的任务是如果我们尖刀班遇到敌情,他们就用猛烈的火力支援我们,并为后面的大部队赢得部署、展开的时间。大部队距我们尖刀班,大致一直保持着500米的距离。 尸体越来越近了,从破烂的服装上判断是两名越南军人的尸体,高度腐败的尸体已成黑色,地面的血迹犹如沥青一般粘稠,上面落满了苍蝇。只要我处于掩护任务的时候,就用军帽掩住口鼻,以减弱那令人窒息的恶臭。

解放军女兵亲历对越自卫反击战(四)

解放军女兵亲历对越自卫反击战(四)停尸房的地上躺满了烈士的遗体,大概有二十几具,安静、冰冷,没有一丝生机,让人站一会儿就感到彻骨的冷、深深的寒。烈士们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走了,走得那样壮烈,那样坦然。远行时没有母亲温柔的双手搀扶,没有兄弟姐妹在身旁陪伴,他们那20岁上下的年轻生命,还没来得及品尝人生的幸福滋味就这样匆匆离去。 在战场上,在敌阵中他们英勇战斗,有的多处负伤也不下火线,肠子打出来了,捂着肚子还扔手榴弹,牺牲时依然保持着战斗姿态。拼刺格斗与敌人滚下山涧同归于尽,在湿热的阵地找到遗体时,已腐烂的拿不起来。 他们中间不是每一位都能授予英雄称号,但他们每一位都是这英雄集体中响当当的成员!他们恋生,有的甚至有过死的恐惧,可是在需要献出生命的时刻,他们没有犹豫,没有悔恨,纯洁地如同孩子般那么简单。他们是英雄,他们应该受到尊重,我为他们静静地默哀。 回到手术室,军医问:这么长时间干什么去了?“去停尸房看烈士了”。在场的几个男人都惊愕的睁大了眼睛,张所长说:小丫头,半夜三更跑死人堆里站着你不害怕呀?我摇摇头说:没害怕。医生们相互看了一眼说:真行! 前方的伤员陆陆续续地被抬了过来,医院又开始了一片繁忙。一名下肢和腹部受伤的战士抬上了手术台,他的鞋袜、裤腿和血肉粘连在一起,脱不下来,只能用剪刀剪,他看见我和另一名女兵在场,就用手捂住下面硬是不让剪,张所长着急的说:他们都是医护人员,是

救你命的,不用害羞,没关系的。帮他剪开裤子,整个腿皮开肉绽,腿骨被炸断了在外面暴露着,肌腱血管都断裂开来,肌肉外翻,连一层层的脂肪都看的一清二楚,对他进行全麻醉后,他昏迷过去。边用消毒纱布清理和粘干净污血,边用止血钳夹住大血管止血,,记得在他的腿和身体上用了很多把止血钳,所长的手不断的伸出来要器械,为他递送器械的护士,用眼睛紧紧盯着他的手,随时判断着所要的器械,手术室里安静的能听见医护人员隔着口罩的呼吸声,和啪、啪、啪地传递手术器械的拍打声,偶尔也会有所长与助理医生小声的商讨声。连接主血管和肌腱,清理骨头碎片是一个极其精密细致的工作,汽灯的照度不够,每台手术都是由我负责给医生打手电补光,长时间连续工作得不到休息,脑子和手出现配合失调的状况,平日里看似极为简单的动作,那时硬是难以完成,常常出现光线照不到位,光源转移的情况,眼看着要照的部位,手就是不听使唤,照不上去,要移动调整半天才能照准。每到这时,大家都非常理解,所长和医生从不斥责,总是轻声提醒我:往这儿照,往这儿照。 本文作者殷燕,1979年2月19日随54军161师医院赴广西前线参加对越还击作战 我们的身后是军师重炮集群阵地,常常有炮弹从我们头顶上呼啸而过,一到夜晚成群的炮弹射出的光芒,在夜空中留下橘红色、长长的弹道,美丽的如同节日的焰火一般壮丽可观,爆炸声震得人心都在颤抖,兴奋的我小孩子般地跳着脚,嘴里还欢呼着:开炮了,开炮了,

喋血邕州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喋血邕州——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中国和越南有着上千年的交往历史。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交趾丁朝“遣贡使方物,上表内附”。宋太祖赵匡胤接受朝贡,并于开宝八年(975)封丁氏为交趾郡王,自此确立了中越两国的藩属关系。此后直到近代,两国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稳定,但是也曾有过几次激烈的军事冲突,发生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宋越熙宁战争就是其中之一。这场战争中的邕州(今广西南宁)之战则因为战后五万多邕州军民惨遭屠杀而成为中越战争史上最惨烈的一战。 一、从侵扰滋事到大举进攻 宋代之前的大多数时间里,如今的越南都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一部分。秦平岭南,在如今的越南中北部地区设立象郡,开始了中国王朝对越南地区的正式管辖。西汉武帝时再平南越,在这里设置了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此后直至唐朝,越南地区都没有脱离中国王朝的管辖。随着唐朝灭亡,大一统王朝的消失,整个中国秩序大乱,各地豪强纷纷拥兵自立,建立了诸多地方政权。这些小政权之间以及政权内部统治者之间频繁地相互攻杀,谁也无暇顾及偏居南方一隅的

交趾。趁此机会交趾的地方势力也割据一方,并逐渐获得独立。在经历了独立初期丁朝、前黎朝两个短命王朝之后,李朝的建立使交趾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稳定强大的统一政权。然而李朝建立之后很快便开始觊觎北宋领土,“虽奉朝贡,实包祸心,常以蚕食王土为事”。仅举几例为证: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交州寇钦州及如洪寨,掠人畜甚众”;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交州李公蕴令男弟领众,使婿申承贵为乡导,入省地打劫,累行根逐,并不放还人口”;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李朝“甲峒及谅州、门州、苏茂州、广源州、大发峒、丹波县蛮寇邕州之思陵州、西平州、石西州及诸峒,略居人马牛,焚室庐而去”;云河峒原为北宋边境领土,到了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云河(峒)乃落蛮数百里,盖年侵岁吞,驯致于是”。李日尊即位后,李朝对北宋的侵袭愈演愈烈。单就邕州一地,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李朝苏茂州派兵入侵邕州;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七月“交趾与甲峒夷人又寇(邕州)水平寨”;十二月,苏茂州兵再入侵邕州。面对交趾的不断侵袭,北宋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同样诞生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宋从建立伊始就面临着 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围攻,尤其是北方的契丹和稍后西北方

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反思

十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反思 前几天看到一篇军事杂志上轻蔑的谈起八年两伊战争,说:“那是一场愚昧而落后的战争,除了以鲜血换鲜血外没有任何闪光点!”看到这里,我不由满嘴苦涩,人总是笑他人易,笑自己难,恐怕在外界眼里,中越十年战争又何尝不是愚昧而落后。每当看到越战的高伤亡数字时,便不由得想起那一个个充满热血与铁血的壮志青年,但在总结教训时,总是轻轻的看到一句话:十年浩劫对部队造成了影响。如果说79年打得不漂亮,后来的两山轮换又打得漂亮吗?想起那些逝去的生命,笔者写写自己对十年越战的看法。

一、唯人论对军队的影响 自从毛泽东说: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中国军事界便陷入了一种偏激之中,任何坚定发展先进武器的人都有可能被扣上一顶帽子:唯武器论。这些人都犯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个老毛病:务偏不务全。战争中人和武器都重要,打个比方,一个人几分钟不呼吸氧气就死,几天不喝水也死,你能因此证明水对人不重要吗?人要健康的活下去,氧气和水同样重要,一只优秀的军队,武器和人同样重要。 在对越战争时,由于对付美军直升机的历史,越军中大量的使用班用机枪和12.7高平机枪,甚至普及到排一级,同时越军已使用了前苏联的SVD7.62狙击步枪,而且相当数量的越军士兵都会操作这两种枪。相反,我军79年时大部分战士用56式半自动步枪, 一般只有班长和副班长才用56式冲锋枪, 连级部队有的还在使用老旧笨重的53式7.62重机枪,还有大量士兵对缴获的12.7高平机枪不会使用,专用的狙击步枪我军当时是个空白。可以说,开战时,越军步兵火力远远超

过中国军队。正如越南教科书中所说的,我军79年时不怕越军正规部队,但大量的伤亡都是越军游击队打出的。越军一只十数人的小部队,仗着对地形的熟悉,在我军行进的必经高山上架好机枪交叉火力,便能居高临下远距离在我方打不到的情况下轻易的压制我方一个连的兵力,如果人数再多一点,加上SVD配点轻迫,甚至能压制我方一个营的兵力。面对在高山上疯狂扫射的重机枪,我方陷入射程不够无武器可用的情形,56冲在对上射击时至多200米,7.62重机只对压制无机枪的小分队,对12.7高机在射程和威力上都相差较大。在这时,我方除了拼人命前进和迂回的情况下无计可施,只有一部份随坦克前进的部队提到坦克上12.7重机对山上伏击敌军的扫射。无数热血战士甚至连一枪都没开过便在这种交叉火力下壮烈牺牲。 在六七十年代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便证明了远程狙击步枪在进攻作战中的重要性。以色列人记载说:在进攻作战时,面对高处居高临下的重机火力和轻火炮,一只远程重狙能穿透对方的轻型工事杀伤敌人,即使一发不中,但只要打在目标左右,也多半会迫使敌方停止射击转移阵地。时至今日,国内白痴一样的军事界还在认为外军12.7重狙在高山上2000米以外杀伤敌军机枪手是误导,重狙主要是反器材用的。但是观看外军重狙的超远程杀伤实战,便是和79越战时我军所经历的情形一样,一般是一到两名塔利班RPK班机枪手根据对地形的熟悉,在高处地形上形成交叉火力对多数美英联军进行伏击,如果没有重狙对机枪手的杀伤,被伏击的军队除了等后方炮火以外是无能为力的,要就象我军在79年一样,用生命冒着机枪火力前进,可即使冲上去,对手可能已经丢下武器逃之夭夭了。可以想象,塔利班基本没有了装甲车等目标,在高山上,12.7重狙是只长而笨重的武器,可美英军队为什么每次出动都还带上12.7重狙了,而不是只使用7.62狙击枪了,只有国内那些不考虑实战的白痴才会说12.7重狙主要是反器材的,任何一个经历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全记录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全记录 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通过这次战争,恢复了南疆边境的安宁,同时也将边境争议区收回,获得了一个满意的陆上边界。同时通过后来的两山轮战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锻炼了中国军队也为未来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战争背景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的郡县归属在中国行政区划中。随着五代十国末年越南丁朝从中国南汉独立,以及宋朝收复安南失败后,越南正式成为被中国政府承认的独立藩属国。 近代以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两国命运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国战斗的经历,中越两国共产党在各自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广东参加过中国的大革命。1951年印度支那共产党召开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时,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而两军历史上更产生了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双料少将洪水(阮山)。 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越南战争爆发后,中国又无私地发起了抗美援越运动,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三年,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牺牲千余人,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国的三十年间,中国约提供给越南折合二百亿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争。然而,随着中国与美国恢复外交接触,中越两国的关系则开始变得严峻了。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老大哥一直是中越两国所仰仗的对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间,中国则也是越南仰仗的对象。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越南,在国家尚未统一之时,和中国、苏联的关系面子上都要维持。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开始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因为苏联比中国强大。越南党中央亲华派如长征、武元甲逐渐靠边站,不再重用,党章里的毛泽东思想也被取消。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到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

心得体会-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精品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 自卫反击战观后感一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发起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连续战斗28天,横扫越北浅近纵深地区,攻城拔寨20余座,歼敌5万,沉重打击了意图称霸东南亚的越南黎笋集团,一时成为国际政治热点。 这场战争不但改变了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使中美联手抗苏的局面完全形成,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在炮声中拉开了序幕,赢得了一个来之不易的国际环境。 此后中越间战火不息,演变成了连绵10年的边境战争。 笔者弱冠之年,也就是1980年代初中期时,"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正如日中天,出现了大量反映对越自卫还击战的书刊、报道、影视、歌曲。 电影如《自豪吧母亲》、《铁甲八》、《长排山之战》、《新兵马强》、《花枝俏》、《年轻的朋友》、《高山下的花环》、《雷场相思树》、《闪电行动》、《蛇谷奇兵》;电视剧如《凯旋在子夜》、《黑豹突击队》、《神风神龙》、《无影侦察队》、《军魂》;纪录片如《奋起还击》;歌曲如《再见吧妈妈》、《相会在攀枝花下》、《十五的月亮》、《血染的风采》、《热血颂》等等。 可以说,那种金戈铁马的爱国豪情给一代人正在成长中的心灵刻上了深深的烙印。 进入1990年代,中越两党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双方就商定不再在本国对当年那场战争进行宣传和纪念,在出版物和媒体上也屏蔽相关的题材。 中国方面从此再不宣传对越自卫还击战,相关出版物被基本禁止出版,偶有提及也是用"南疆的重大军事行动"来代称,和这场战争相关的一切在公开媒体上悄悄地消失了,以至于逐渐成为了一场被人们遗忘的战争。 越南方面也在国内舆论上对中越战争进行封杀,对反华言论和行为予以打压。 中国军队在1980年代收复罗家坪大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后,都在山上建立了纪念碑。 随着形势发展,除老山主峰名气太大纪念碑予以保留外,其他几座主峰上的纪念碑都被炸毁拆除了。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新一代年轻人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二战等历史接触甚多,沉迷于《亮剑》、《雪豹》和《兄弟连》的铁血豪情中,却对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

永远的追思—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综合) 2010-06-20 15:13:49| 分类:南疆英烈|举报|字号订阅 这篇同名文章列举了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烈士长眠之地陵园,遗憾的是图片未能显示;只好从其它文章中陆续收集了。谨以此图文祭奠为国捐驱的英烈。青山处处埋忠骨——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陵园照片 记忆中是否已渐渐淡忘 长眠在南疆土地上的将士…… 静静的纪念碑,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战争年代那一段严峻沉重的历史 麻栗坡烈士陵园纪念碑 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正面是临摹毛泽东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麻栗坡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背面是邓小平的题词:为保卫祖国边疆英勇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县城北郊4公里处,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绿水。陵园大门建门庭上书“麻栗坡烈士陵园”7个大字。陵园中心屹立着15.32米高的大理石烈士纪念塔,两侧大理石纪念碑简介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山脚至山顶21排墓地安葬着937名烈士遗体,每冢墓碑用大理石精雕烈士生平。中央军委和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韦立仁李海欣郭兴科张大权谢国华张正光代付文潘相安段平韩跃奎方忠诚周忠烈付孔良刘光祥余斌15位烈士,安葬在英雄台。

麻栗坡烈士陵园坐落在县城西北部畴阳河畔的磨山坡上,937名烈士就在这里安息 麻栗坡烈士陵园安葬着10年中越战争中为国捐躯的937名烈士。其中有1979年2月自卫还击战牺牲的烈士97名,1981年5月收复扣林山牺牲的烈士131名,1984年4月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牺牲的烈士632名。其他战场牺牲的烈士77名。麻栗坡烈士陵园在所有南疆边境线上的烈士陵园中最具盛名 蒙自烈士陵园纪念碑(碑高16米)

一位越战老兵的故事

一位越战老兵的故事 诸暨市大唐镇冯村有一位瞎眼司令,虽说他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他记忆过人,说起故事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他能清晰的描述那次震惊中外的越南自卫反击战的风风火火岁月;他能描述战况中的血雨腥风中的残酷现实;他能记忆越战中的每一位战友,甚至于他们依稀的容貌;他能回忆起越战前后上战场时的每一句誓言。当我聆听了他的故事以后,感觉诧异之后,我忽然感觉那次越南自卫反击战已经深深地刻在他脑海里,伴随着他生活的节奏而起伏,伴随着丰功伟绩而放大,让我们永远尊敬他,让历史记住他,卫国而战,为民牺牲的精神和他的每一份功勋。 1978年末,南国边陲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边境挑衅事件,牛羊等牲畜被无端掠夺;边陲人民被无端骚扰,甚至于被打死;他们在我们边境线内埋伏地雷,破坏我们庄稼和损害我们的老百姓,而且驱赶我们的华侨,这样一次次的挑起事端,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的神圣。党中央在严厉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为了国土边疆的安宁,为了领土的完整和主权的不可侵犯,吹响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号角。 南国的年末还是阳光柔柔,鲜花灿烂,但是却孕育这一场残酷的人类的战争。戚定浩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徽12军34师一百团的机械炮兵连战士,已经闻到了战火的硝烟,他们连接到命令需要征集18名战士,有的战士彷徨了,毕竟战争意味着死亡和受伤,毕竟战争是残酷的对峙。戚定浩毅然打报告,要求到战争的第一线去奋战,他的请求令很简单:我家里有兄弟俩,就是我打死了,老父亲还有兄弟照看,小时候,我爱看战争片,我想做英雄,就是选一兵,我也要尽力争取。接着进行了党旗宣誓,家信巧妙回复,插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阆中的13军38师113团钢铁营三连,团长征前话简短、明了,让大家知道了战争就在眼前。他说:战争马上开始,战争必死人,不要怕!邓小平说,发挥牛刀杀鸡的本领,让敌人望而生畏,现在就出发!最后关山度若飞,万里赴戎机,进行战斗前准备开拔工作。 2月16日晚9时,伸手不见五指,山棱异常的静悄悄,只有几声小鸟低弱的鸣叫,预示着一场战争的开场。借着微弱的月色,埋伏在河岸的三连140名战士,分批坐上橡皮筏全速越过100多米宽的红河,戚定浩他们一组8人,正绷紧每一根神经,全速行进,试想一想,假如被敌军发现,一颗炮弹将会导致整船灰飞烟灭。他们不敢稍有懈怠,思想停留在冰冷的

十年中越战争也许被大家忘的干干净净

1979——1989年,那年是中越战争 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在中国的西南边疆上,曾经发生过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中越战争,这场战争也揭开了我军作战史上新的气势磅礴的一页。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恰恰也是我国国内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的年代,各种现代化思想和新的各式价值观蜂拥而来,皆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产生了不同的反响,经济发展已成为重中之重,赚钱似乎成为了中国许多年轻人新的价值目标,而同一期间在西南边疆那场持续10年之久的中越战争,反倒没有像当年抗美援朝那样能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反抗霸权主义和战争已经不在是官方宣传的主旋律口号,几十年前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思潮在改革开放的很多新现代人群面前,似乎早就已经成为了过去遥远的历史,但是,在那西南边疆上,在那十年的岁月里,还是有数以十万记的军人义无反顾的走向了战场,用自己的生命和血肉去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为中国的南部安全而拼尽了一切。。。 当年这些坚毅的小伙子们,你们现在还好吗? 这是一场气势磅礴的战争,这是一场新中国建国以来持续最久的战争,也是近几百年来中国持续时间最久的对外战争,这是一场促进我军现代化改革的战争,但是,这同样也是一场“奇怪”的战争,其奇怪性在于,与抗美援朝等其他战争不同,在中越战争结束之后,关于这场战争的历史就不断的在官方的宣传中淡化甚至是抹掉,在教育国民的相关书籍中,这段历史

也记载得越来越飘渺、越来越隐晦。以至于很多的新时代年轻人,已经不知道曾经还有过这么一段血与火的历史。 记得在我9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在学校所发的教科书和课外读物中,可以经常见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解放战争的历史以及抗美援朝的历史,而关于那场十年中越战争的历史,却鲜见于校园书刊中,初高中相关的教科书籍中,也同样难以见到这段历史的影子,历史答卷上更是找不到有关于这段历史的任何内容。我敢肯定,若不对历史感兴趣,若不到外面阅读课外历史书,或者没有身边的人经历过那段历史,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知晓这段历史,甚至连一个大致的轮廓都未必能了解。 4年前的2009年,正值中越战争30周年和胜利结束20周年之际,在这重要的历史时刻里,官方对建国60周年的纪念活动大搞特搞,但对中越战争却依然没有进行任何大张旗鼓的宣传和纪念,也只是地方上零零散散有一些规模并不算大的纪念,国内最大的军事网站铁血网也开辟了中越战争专栏,但这种零散的纪念根本引起不了太多人,尤其是新一代年轻人群的注意。近些年来,我们似乎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场曾经持续十年之久的中越战争,这段历史正不断的淡出正规的宣传之中和人们的记忆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还有这么段历史,或者对这段历史的记忆极其模糊,在如今的很多正规宣传中,十年中越战争已经被宣传为“一次边境冲突”,或者“七八十年代一场发生在南疆的战斗”,甚至连对手是谁都避而不谈,讳莫如深,历史教科书更是没有任何记载,80年代正值南疆战火激烈的时候,相关的宣传和英模报告会也算是在中国大地上层出不穷,同时我们也曾拍摄过一些关于中越战争的影视作品,例如《凯旋在子夜》、《黑豹突击队》等影视剧,有的还是精品制作。但自战争结束后进入到了90年代,直接提及相关历史的影视作品不再拍摄,即便有涉及到那个年代、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相关内容也是含含糊糊的一带而过,例如近几年拍摄的《军人机密》、《高地》等涉及到七八十年代我军历史的连续剧。在讲述到那段历史时,全部是匆匆而过,对手是谁从来不谈。这究竟都是为了什么? 说及原因,我想其实大家即便说不出全部,也能说出来一部分,中越战争无论当年还是现在,说到底终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之间的一场战争,从弘扬社会主义优越性上来说,这场战争在战后的宣传自然而然的就显得有些尴尬;战争爆发前国内高层也并不是钢板一块,分离和怀疑领导人现象严重,发动此战亦有转移国内矛盾的嫌疑;战争虽然遏制住了越南在东南亚建立霸权主力联盟的目标,但就战争本身而言打的也不算漂亮,以大打小,虽说最后也完成了一定的战略计划,但因为落后思想、缺乏战略目标加之军队一些弊端而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并不像抗美援朝那样以弱胜强,持续时间又长,对方也没有在最后承认失败,双方都认定自己是获胜者,战争结束的也不能算完美;从国际角度上讲,当年毕竟杀进了越南领土并差点攻到河内城下,虽然背地里也得到一些国家的暗许,但在国际角度看也算是“侵略”行为,当年也备受谴责,因此没有好的宣传名头。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就不太好在明面上讲了。总体上来说,现阶段官方不断地淡化中越战争,的确是有“理由”的。

对越自卫反击战 绝密图片令人震撼

对越自卫反击战,绝密图片令人震撼 导读:在纪念中国改革35周年的辉煌时刻,不能忘记曾经有22万中国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利益,从广西、云南突进越南境内,付出了不亚于朝鲜战场的惨烈牺牲,攻克越南重镇谅山、老街。 1979年3月中方军队攻下老山界的瞬间,此刻旗手实际上已经中弹牺牲。通过这场“自卫还击战”,这些二十岁上下的小伙子,以自己殷红的鲜血为墨,改写了国际政治版图。想读更多此类好文章请加微信:ysh5078 改革初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纪元。。。1979年二三月间的中越战争,完全可以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奠基之战。我们不能忘记,多少美好的身躯,多少纯净的青春,消逝在近35年财富涌流、物质繁华的前夜。。。。改革30年,也是个人和家庭改变命运的大时代,演绎了多少商场暴发、仕途跃迁、学业精进的传奇;可是,我们的民族英雄风华正茂,却仆倒在人生的起跑线…… 历史的伤痛不能遗忘,纯净的灵魂不能遗忘。让我们向我伟大的,英雄的,人民子弟兵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并且。。。深切的怀念。。。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 1979年2月17日,新华社发布声明:“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

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袭击中国边防人员和边境居民,局势急剧恶化,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顿时,中国人民把揪心的目光投向南疆,多少军属家庭更是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为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夜半惊魂、虔诚祈祷。第二天,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新华社前线讯,关于战事只有短短一句话:“战斗在我国广西的龙州、靖西和云南河口、金平地区展开。”对参战人数、主攻方向、战役进展、伤亡情况,均只字未提。“文革”后国内新闻观念比解放战争时期更加保守,战争新闻以防止泄密为最高准则。从当时的人民日报上,无从知晓这些青涩男儿如何一个个剃了光头,照了相,给亲人留下遗言,在军旗下宣誓,喝了首长敬的壮行酒,然后无限留恋地回望北方祖国的方向,心里喊着“再见吧妈妈”,便顶着越军疯狂的炮火,踏上了布满地雷、竹尖陷阱和异族仇恨的征程。据后来披露的史实,实际战况是: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的9个军、22.5万人,早在1978年12月底就已屯兵广西、云南的中越边境。2月17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149师除外)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上将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上将指挥,从云南方

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二)

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二) 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二) 默认分类2009-09-15 22:14 阅读3 评论0 东线同登谅山方向战场地形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解放军对同登攻击路线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平、同登先后被攻克,让越南共产党总书记黎笋大惊失色,北部重镇接连失守,谅山孤立无援,一旦谅山被攻克,河内危险。越军连忙调兵遣将,准备死守谅山。然而,解放军东线集团的目标就是拿下谅山。在历史上,越南在边境作乱,中央王朝的军队只要打下谅山,越南国王就会自动投降,可见谅山的重要性。2月27日,攻打谅山的战斗正式打响。解放军进攻部队率先清理掉谅山周边的越军据点,到28日,谅山周边越军被消灭殆尽,谅山陷入我军重围。3月1日,54军集中300余门大口径火炮对谅山市和周边附近越军驻地进行了30分钟的火力突袭,谅山一片硝烟滚滚,主要建筑变成废墟,而越军也使用化学武器进行还击。解放军步兵在坦克部队提供的直瞄火力的配合下,对谅山奇穷河以北市区进行全面攻击,到2日,北市区被攻陷,随后部队打过奇

穷河,彻底占领南市区。整个谅山战役共歼敌万余人,越军308师大部被歼,整个谅山基本变成一片废墟。 163师进入谅山北市区 在谅山提供直瞄火力的62式轻型坦克 随着谅山被解放军攻陷,整个谅山以南的一马平川呈现在解放军面前,河内无险可守。越南发布全国总动员令,撤离河内的人挤满了火车站,河内一片混乱。至此,东线我军作战全面结束,虽然我军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但是对于越军边境一线部队给予了彻底的歼灭,占领了越南北部重镇,威逼河内。 谅山战役攻击路线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东线战役打响的同时,西线部队13军率先强渡红河。2 月16日晚13军渡河部队就进入红河北岸准备偷渡,在17日凌晨7点前偷渡过4个团后被越军发现,随后偷渡变成强渡。到中午,在13军主力全部渡过红河后,杨得志命令13军向谷珊、谷柳、保胜纵深一带发展。到21日,完全摧毁越军纵深防御,为后续大部队继续进攻打开了道路。这时,越军316A师准备东进驰援老街,越军345师则准备阻击我军南下。21日,13军39师开始阻击东去的越军316A师,13军主力则开始围歼柑塘的越军。解放军分兵抢占柑塘周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