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docx

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docx

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docx
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docx

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及稳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点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方利益平衡和各项政策之间关系的协调。这客观上要求我们多角度分析问题,积极稳妥地实施这一政策,既考虑当期利益也考虑远期利益,既考虑运行调控又考虑制度建设,既要讲求成效,又要压低风险。

首先要全面认识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这既关系到政策措施体系的确立,也关系到对于财政政策长期基调的把握。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是在提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之后才表明财政政策正在出手保增长。这种看法明显不符合实际。我们应该对财政宏观调控功能的稳定性有正确的认识。

从理论角度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财政支出扩张是基本特征,但在收入方面却存在增税和减税两种可能性,如果是增税增支,说明财政扩张度较弱;如果是减税增支,则说明财政扩张度较强。有必要指出:增税增支和减税增支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支出扩张靠税收增长维持,而后者则要靠发债来维持。也就是说,要扩张支出,总要有资金来源,不能认为减税没有代价。

从操作角度看,就财政政策的基本功能和阶段性着力点的连续性来说,我国现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包括三重含义:

首先,积极财政政策本义是指在保增长转变为宏观政策首要目标的背景下,财政要加大刺激经济增长的力度,要运用更多的财政手段去化解各类深层次的经济矛盾。进一步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并不是说过去实施的财政政策不积极、成效不大,而只是说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特征,财政的宏观调控方式和力度要阶段性转变。回顾过去,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实施过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2003~2008年上半年实施了稳健财政政策。这三种财政政策主基调都是主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区别在于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财政政策强调在抑制通货膨胀、压缩财政赤字的基础上保增长、调整增长节奏。在实施这两类财政政策时,我国经济都呈现出高增长格局,比如前期实行稳健财政政策,连续五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0%以上。换言之,保增长是我国财政政策的主基调。现在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只是在保增长方面出拳更重、更快了。

其次,积极财政政策,带有加大、加速扩张支出、打破单纯追求财政收支短期平衡的理财观,树立周期性平衡理财观的含义,要通过主动扩张支出来增加总需求,进而反推供给扩张。但这绝不意味着财政支出过去没有扩张。事实是中国无论是实行什么样的财政政策,财政支出都是扩张的,而且速率不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们实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各年财政支出增长率保持在16%以上,1997年财政赤字达到582亿元(当时历史最高点)。前几年实施稳健财政政策,财政支出增长率年均高达19%,2003~2006年财政赤字每年都在2000多亿元。指出这一点,是想强调财政支出大幅度扩张在中国是一个长期趋势,如何把握好扩张度反倒是一个更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困扰中国的是如何做到财政收支相对平衡,不能认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就可以无边际地扩大支出。

再其次,现在所说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指国家财政要着眼全局和长远而更加"积极",要承担更多的财政风险。同时,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一方面延续稳健财政政策的着力点,继续加大对事关百姓生存和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教育、环保等的投入,另一方面则要较大幅度增加经济调控性支出。换言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绝不意味着放弃支出结构调整,反而是要通过再度加大支出规模扩张来加速解决公共产品供给薄弱环节中的问题。

可见,我国在不同阶段实施的财政政策,是有长期基调的,在政策效应上具有连贯性、互补性。孤立地评价积极财政政策的当期效应,是对财政政策基本功能的片面理解。

还应看到,从我国国情和体制特征角度看,我国经济的高增长态势不会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回调,主要是以前物价过快上涨和国际经济动荡所致。而且,从政策协调性角度看,我国目前是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投资政策多管齐下保增长,虽然连带财政减收,但已经起到了保增长作用。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需要综合考量的。

三、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注意的问题

对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对当前经济增长指标的明显好转,我们不能估计过高、不宜过分乐观,要谨慎对待。一方面不能放松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应注意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不能放松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的环境和任务,决定了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的取向。"十五"期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应"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努力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进步与稳定"为基本取向。

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芒德尔认为,在不完备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政策是很难独立发挥调节作用的。近两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实践表明,转轨时期财政政策必须在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充当"挑大梁"的角色。为此,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还应持续一段时期。其理由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备,其他宏观经济政策措施的作用有一定局限性。二是"十五"计划的五年,是我国入世后的过渡期,机制转换中财政保证作用更加重要。今后一段时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继续着重考虑:

1 立足于扩大内需,以强有力的财政投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保持经济增长的适当速度。

2 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利用技术改造投资贴息,支持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入,建立支持、鼓励高新技术风险投资的机制,推动技术进步,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形成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3 要调整税收政策,全面扩大税基,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和增值税税率,提高出口退税率,推动出口增加,壮大经济规模和重视财源建设。特别是要针对税制改革中的问题在维持现行税制大框架相对稳定的基础上,积极调整、完善、深化税制改革,包括探索将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可行途径;在适当时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以利于公平税负、平等竞争;为适应经济改革和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开征一些新税种,如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产税和赠与税、证券交易税等。并且要进一步强化税务机关的职责,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提高税收执法能力,切实依法征税,做到应收尽收,严厉打击偷漏税款,积极清理欠税。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理顺分配关系。

4 要加快"费改税"步伐,切实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看,减税可以刺激经济繁荣,但我国目前企业和居民负担沉重的主要原因在于税外负担不轻。我国财政统计口径与国际通行的有所不同。如果按国际计算口径,则与总体税负对应的财政收入是指各项税收总额加上政府各部门各种非税收入(内、外债除外)之和占GDP的比重。这样一来,我国财政体制中特有的预算外资金以及各种收费也要纳入总体税负的计算范围。据1995年全国财税大检查统计,该年全国税收收入6083亿元,占GDP的10 4%,而各项政府收费约为8706亿元(其中预算内收费502亿元,社会保障费2361亿元,预算外收入3843亿元,制度外收入约2000亿元),占GDP的14 9%,两者之和即我国总体税负水平,占GDP的17 5%的水平(含社会保险税)。因此,要继续彻底清理乱收费,坚决取消不合理收费,在规范费的基础上逐步实行"费改税"。

5 要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跨世纪的重大决策。加快西部开发,特别是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是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应该说,现在西部大开发的条件基本成熟。当前我国粮食自给有余,粮食储备充足,这就为退耕还林(草)、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创造了相对有利的条件。另外,对于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中心的西部大开发,宜尽快行动,晚开发的成本将会更高,而且也不利于东中部地区的持续发展。按照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今年要迈出实质性步伐的要求,首要的是加快西部地区在建的国债和大中型项目建设,并新开工建设一些对西部开发作用较大的重大工程,再加之防沙治沙和西部地方教育设施建设加大财政补助投资等外,还可通过再增发一定规模国债给予资金上的保证和支持。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持续时间到底多长为好?这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考虑。首先,要取决于国有企业脱困和民间投资增长情况。这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国有企业的改革与脱困,有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当民营经济发展、待民间投资的增长达到能够支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就是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取得重大成果的时候,也就是积极财政政策完成其历史使命的时候。其次,当通货膨胀有所抬头并可能成为经济健康运行主要危险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及时调整、转向。

(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几年,中央对财政工作非常重视。1997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集中财力、振兴国家财政,要建立一个稳固、平衡的国家财政。1999年8月,江泽民同志为财政部部长项怀诚主编的《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写了批语,对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对财政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做了高度概括,要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体制和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在今年1月的高级干部财税学习班上,江泽民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当前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怎样理解"稳固、平衡、强大"的财政?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我认为应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 正确处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方针的关系

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一般而言只是在经济不景气或预计将进入不景气时才适合采用。其目的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进而对产出、就业、物价总水平以及国际收支这类宏观经济变量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其主要特征是增加支出或减税。支出增加,税收减少,产生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通常需要经过举债弥补。因此,举债与赤字是与积极(扩张性)财政政策相伴随的特征。

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央财政扩大一些赤字是必要的,这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政策。不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经济上不去税收受影响,财政会更加困难,赤字不仅压不下来,很可能会被迫扩大。同时,不通过财政手段把一部分银行的资金用出去,银行的存贷差势必扩大,经营效益降低,加工企业还贷能力下降,不良资产增加,金融风险不仅不能缓解反而会加大。

相反,短期扩大财政赤字,继续由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一定数量的长期国债,增加各方面的必要投入,这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今后财政赤字可以逐步缩小,也有能力偿还国债本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总的来看,权衡利弊,是利大于弊。

但是,赤字财政时间过长,应该说是有危害性的。从中长期看,要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即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可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同实行"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从紧"方针的关系。

2 正确处理积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财政、货币两大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财政收支、财政补贴、财政赤字及国债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节。货币政策则主要通过利率、再贴现率及公开市场操作对经济进行调节。可见,两大政策调节的手段、方式、方法、传达途径都不一样。这就要求:

(1)财政、货币两大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尽可能地减少政策之间的摩擦,增强彼此之间的互动性,以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目标。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不用或者不重要。为什么?这是因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的紧密配合。例如,央行贷款指导性计划的调整,相应配套资金的提供等,就离不开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如政府增发1000亿元国债,不仅需要银行部门积极承购,而且随着增发国债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银行部门提供相应的大约1000亿元配套资金。就是说,1000亿元国债可以创造大于2000亿元的投资需求。这个需求创造过程不能仅仅由财政来解决,还要有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来支持。

(2)在某一特定时期,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取向,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和着力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必须协调配合,但并非没有重点、平均分配力量,而是应该从客观经济情况出发,并结合两大政策的特点,充分发挥两大政策各自的调节优势,主次分明,有取有舍。

一般说来,在经济扩张阶段,运用货币政策对经济总量的调节效果比较明显,可以直接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在经济相对收缩阶段,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则比较迟缓,而财政政策由于能直接扩大社会需求,不需要中间传导过程、时滞短、见效快,对拉动经济作用明显。财政、货币政策二者的选择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相机而行。

(3)正确处理积极财政政策与国债规模的关系

如前所述,赤字与举债是同积极财政政策相伴随的特征。政府为赤字融资的主要手段是增发货币、减少外汇储备或者借债,包括向国内借债和向国外借债。当政府主要以通过举债为赤字融资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就意味着有可能产生债务风险。一旦政府无法按时偿还债国,或者政府债务负担过重,就会造成财政可用于其他方面的资金不足。如果政府主要是向国外举债,则有可能产生外债危机,使国家背上沉重的外债包袱。如果主要是向国内居民举债,也会加重财政负担,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我们对债务风险要有预见性,做到未雨绸缪。为了更好地利用积极财政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适当控制国债规模,加强国债管理,用好国债资金,将债务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4 正确处理积极财政政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为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经济结构状况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一定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是通过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的。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新的发展思路的核心,就是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一步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又赶上信息革命的机遇,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要优化地区经济结构,解决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经济结构调整,要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我们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真正收到实效。

综上所述,我们在即将进入新的世纪、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重要特殊时期,一定要正确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正确认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如实肯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并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真正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二、防范积极财政政策风险的基本对策

1.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确定上,必须从片面追求年度经济增长转移到确保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来。作为我国的最高决策层,在制定财政政策目标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确保年度

或任期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而应将重心放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只有这样,我国的国民经济才能真正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有保证。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既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也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城乡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生态环境的好转等。

2. 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该从拉动需求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在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初期,针对需求严重不足的严酷现实,财政政策作用的侧重点放在拉动需求方面,这样做简单、容易操作,而且见效快,因而是无可厚非的。到了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投资品及消费品价格开始止跌回升,这说明我国的需求管理政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尽管有效需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已经转移到有效供给上来了。经过3年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我国的财政赤字率、偿债率、债务依存度都已接近或超过警戒线,虽然负债率还较低,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国民经济对国债的承受能力相对低下,因而以西方发达国家及欧盟成员国所确定的警戒线标准来说明我国的国债发行还有较大的空间,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我国的国债负担率应控制在20%以内为宜,最多不得超过30%,否则有发生财政危机的危险。由此可见,以扩大国债规模和财政支出规模为主要内容的旨在拉动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已没有多大的回旋余地。单一的需求管理政策只能解决短期的经济增长问题,不可能解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要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心应放到改善供给、增加有效供给上来。要通过财政政策的作用,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使产业结构、地区经济结构和城乡经济结构逐步合理化,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有机协调起来。

3.在积极财政政策目标及政策的重心发生转移的情况下,对财政政策工具的运用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首先,在国债方面,虽然维持一定数量的国债发行是必要的,但国债发行规模要加以严格控制,国债增长速度应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从而使国债风险程度能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国债资金的运用应仅限于具有经济效益的领域,并重点投向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信息产业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国债资金向这些领域的投入不是包办或垄断,而是重在发挥其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国债资金应退出纳消费性领域,有关社会保障事务应通过税收等无偿性收入来解决。在国债资金投资结构上,要逐步加大新兴产业及企业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充分发挥国债投资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拉动民间投资的快速增长。要加大对国债投资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国债资金的到位,提高其使用效益。在利用国债投资加大西部地区开发力度的过程中,投资的重点应放在西部地区的基础工业及基础设施方面,优化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并使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互补性得到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财政投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对社会投资实施调控,这是必不可少的。但在财政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日趋下降、国债风险加大的情况下,面对中长期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巨大的投资资金需要,财政的直接投资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当前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贴息支持政策性融资,变直接投入为间接拉动与引导。目前要扩大财政贴息的资金规模,使之成为加强供给管理的有效工具。再次,要通过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刺激民间投资。要废除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并相应调低其基本税率,取消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区分;统一企业所得税,给内外资企业以公平的税收待遇。取消地区性税收优惠待遇,实行以产业为导向的税收优惠待遇。第四,要切实解决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和乱集资问题,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人民群众及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规范和约束政府本身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及个人的负担,调动其投资积极性。如在政府收费方面,有关政府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等都必须通过

全国人大或省级人大的审批,收费标准的调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省级人大常委会举行听证会。各级政府只是收费的执行者和管理者,无权进行收费的立项、收费标准的确定和调整。

4.正确认识财政政策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坚持市场第一、政府第二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只能建立在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是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对财政政策的作用既不能低估,也不能夸大。在运用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时,要注意掌握好政策的力度和作用范围,保持财政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和适度性。要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弥补私人经济部门投资的不足,并积极引导其投资方向,而不是排挤私人经济部门投资,同其在经济领域争利。作为财政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要注重提高决策水平和执行水平,及时收集和掌握经济发展信息,减少和避免政策决策和政策执行的盲目性。

5.积极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及其风险的防范,还需要其他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的密切配合。我国的一切经济政策及经济制度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历史背景下,要确保其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财政政策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不仅是财政政策本身的问题,还有其他的政策及制度原因。如民间投资缺乏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民间投资产业准入政策方面的障碍等,使民间投资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要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必须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方面给予公平待遇,废除各种歧视性的规章制度,民营企业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银行信贷等多种方式融资。要逐步取消产业准入方面的制度性障碍,变审批制为登记备案制,除涉及国家经济安全及国防安全的领域不宜让民间资本进入外,其他领域应尽可能向民间资本开放。凡是允许外资进人的领域,都必须对国内民间资本开放。

2010年财政部门将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是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健全投入机制,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支持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支持推进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按2009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左右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三是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大资金投入,将2009年到期的就业扶持政策再延长一年,促进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就业政策,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

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并将各级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继续做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努力保障防控甲型H1N1流感所需经费。

五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

六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继续支持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推进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

源共享工程等重点文化项目。积极支持文化体制改革。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一)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一) 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因为当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刺激国内需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阻止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并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所在。时至今日,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了六年了,分析研究该政策的效果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 作为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上。 1.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消费。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一直呈现负增长,分别为- 2.6%、- 3.0%、-1.5%和-0.8%.与上年相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0.8%和-1.4%,虽然从2000年开始由负转正,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0.4%和+0.7%.但是,以1985年价格计算的从1998~2001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只有6.8%,比从1991~1996年9.0%的水平低了2.2个百分点。这说明,整个社会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仍处于低迷状态。 2.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投资。从1991~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 3.9%、4 4.4%、61.8%、30.4%、17.5%和14.8%,年均增长32.6%.其中,国有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6.4%(1996年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4%);集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9.2%(1996年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 5.9%);个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2.1%(1996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0%);其他经济从1993~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4.1%(1996年其他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7%)。而从1997~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8.8%、13.9%、5.1%、10.3%和13.1%,年均增长10.5%.其中,国有经济年均增长7.7%、集体经济年均增长8.2%、个体经济年均增长10.6%、其他经济年均增长18.1%.这说明从趋势上看,与1997年以前相比,1997年以后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不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各种经济来看都呈现下降态势。 从1993~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资本形成总额增长率分别为55.6%、28.4%、24.0%和12.5%,而从1997~2001年的这一比率则分别只有5.9%、3.8%、3.9%、5.9%和15.3%;从1993~1997年,按支出法计算的GDP中的资本形成率的分别为43.5%、41.3%、40.8%、39.3%,而从1998~2001年的这一比率则分别是37.4%、37.1%、36.4%和38.0%. 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额中,分别有14.5%、62.9%、7.7%和9.0%的投资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形成的,而从1996~1997年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0.2%和3.7%;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基本建设投资增加额中,分别有22.3%、84.9%、11.9%和32.9%的投资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形成的,而从1996~1997年的这一比例分别只有2.5%和4.0%. 这说明:与亚洲金融危机以前相比,1998年以后从增长趋势上看,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资本形成率基本上呈下降状态,而且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速度降低的也比较快;全社会固定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财政投资的结果。 3.积极财政政策与出口。从1991~1997年,我国以美元计算的出口贸易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6.7%,而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的增长速度分别是0.5%、6.1%、27.8%和6.8%.除2000年我国由于出口退税率提高等原因使出口增长较快外,其他年份的增长速度都比较慢。这说明,我国仍然没有走出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后不利影响的阴影。 4.积极财政破策与经济增长。从1998~2002年,我国保持了7.8%、7.1%、8.0%、7.3%和8.0%

为什么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pdf

为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政府采取了扩大内需,适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出口增长等政策。这些都是典型的市场经济下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组成部分的财政政策,也应当是积极的。 目前我国经济出现市场型过冷状态,直接表明我国的企业部门在市场机制的约束下,已拥有“过剩”的资源和要素,可以并且必须转用到政府部门上来了。因此,市场过冷的根本经济涵义就在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应从以往过多注重个人产品的生产,转到较大幅度地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上来,具体地看主要是应当较大幅度增加政府的预算支出。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首先需要作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等方面的先期准备;而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今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等,又是关系到我国能否赶上世界发展潮流和实现经济腾飞的根本问题。由于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增大个人产品的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为首要目标,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也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欠债”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不畅,电不明,水不足,话不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已愈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离满足经济腾飞的需要仍还有很大的差距。 这样,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意义,就不仅是刺激和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实现8%增长率的问题,更主要的还是通过财政政策的运作,调整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在GDP中的相对份额,从而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打基础的问题。 目前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国债大规模增发的背景下,国债的发行收入应基本上用于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资,而不应用于填补财政的经常性支出亏空,这应是我国财政避免陷入债务危机的基本前提。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必须以经常性收入为来源,而国债作为财政的临时性和补充性的收入来源,显然不宜用于经常性开支,否则必将出现国债规模逐年递增的惯性膨胀状态,而使财政陷入债务危机之中。相反,基础设施等投资是财政的非经常性支出,其年度投资规模是可以依据当年经济的宏观景气状态而灵活地扩张和压缩,不仅可以产生有力的反经济周期的政策效应,而且当经济景气时还可以相应压缩债务发行规模,减少债务负担。此外,由于投资性支出将形成相应的国有资产,这就使得国家债务与国有资产形成对称状态,因而此时的国债具有“虚”国债的性质,这与被用于经常性支出而纯消耗的“实”国债,是有着根本差异的。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应伴之以财政管理上的严格“增收节支”。我国目前国债的发行收入有相当份额是用于填补经常性支出亏空的,其弊端人所共知,也一直在努力纠正,因而是有着很大的不得已性的。这就需要严格财政管理,通过增收节支,力求以税收等经常性收入去满足经常性支出的需要。此外,我国正在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险基金,各级财政是其主要的财力来源之一,但这是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因而是不能以国债和各级地方财政的准公债收入为来源的。但社会保险基金的建立又需要庞大的财力投入,这也需要严格加强财政管理,才能解决所需财力。 第三,目前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以财政政策为主,其中又以扩大财政投资为主。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运作,主要是通过增大货币供应量来影响企业和个人需求以产生政策效应,如果企业和个人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相应回应,就不能出现预期的需求扩张。财政的公共投资政策运作则不同,它直接形成着社会需求,而无需企业和个人需求的相应回应,从而可以产生货币政策所不具有的政策效应。目前我国已连续运用各种货币政策手段刺激经济,但市场远未作出相应的反应,因而远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应。为此,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抉择,应当从货币政策为主转到财政政策为主,而其中又要以财政投资政策为主上来。这就是应主要依靠大规模增加政府的投资来刺激经济回升。否则目前的连续降低利率和扩大贷款规模,已产生了巨大规模的货币存量,一旦我国的市场在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刺激下复苏,则可能立即转入急剧的通货膨胀之中,“前门拒狼后门进虎”,其结果将是宏观经济的过分波动和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过度摇摆。如果联系到对我国金融状况有着巨大压力的亚洲金融危机一时难以结束,我国更应未雨绸缪,尽可能消弭通货膨胀危险于未然。因此,不仅从加大今年经济发展速度,而且从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和防范金融风险着眼,都必须将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心转到大规模增大财政的基础设施投资上来。 论文在线·张馨

呼啦圈社团活动设计总结

快乐呼啦圈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和体验呼啦圈的特点,发现其多种玩法。 2、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 4、培智生会用腰转呼啦圈。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进入会场吧。 2、放音乐,学生随老师一起入场。 二、引导学生认识呼啦圈 1、我们手里拿的是什么? 2、呼啦圈是什么形状?请你想想看呼啦圈像什么?(鼓励A生大胆想像。) 三、引导学生自由玩圈 1、请学生和呼啦圈做游戏,想想它可以怎么玩,看谁发明的方法最多。 2、请学生讨论交流呼啦圈的玩法,教师进行指导。 3、晃圈:圈可以在腰间晃动的,你想想,还可以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晃啊? 请学生自由晃动,在脖子、手臂、腿以及脚脖等处,并进行交流模仿。比赛看谁晃的时间长。 4、跳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跳圈,可进行个人跳,集体跳。 5、转圈:游戏《老鼠笼》。 四、随着音乐下课

教学目标 1、复习提高呼拉圈的转法、钻圈、跳圈动作,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用呼拉圈跳绳的动作技术,发展身体的协调、灵活性和弹跳力。 2、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并从练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 3.做热身运动: a.游戏:“舞龙” 方法:全班同学成一路纵队双手握住呼拉圈套住前面一位同学的身体模仿龙腾飞的动作。 b.拍手操:伸展运动、 提膝运动、下蹲运动、体前屈运动、体侧屈运动、跳跃运动。 二、基本部分 手臂转呼拉圈 腰转呼拉圈 三、教学呼拉圈跳绳 方法:两脚并拢,两手握圈,向前摇转,当圈即将落地前的一瞬间双脚同时跳起。 要求:肩放松,腕用力,前脚掌轻着地。 四、结束本课 1、集合、整队、做放松舞蹈《小红帽》。 2、教师小结本课情况。 3、表扬优秀学生及有创新、勤于思考的学生。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两者的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使财政政策在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中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的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 2、两者采取的方式不同。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率、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对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银行准备金率政策、央行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财政机关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直接制定的。 二、联系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政策。二者主要是通过实施扩张性或收缩性政策,调整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两者都要求达到货币币值的稳定,经济稳定增长,劳动者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起作用的。财政政策以政策操作力度为特征,有迅速启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容易引起过度赤字、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因而,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使用。货币政策则以微调为主,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抑制经济过热、控制通货膨胀方面具有长期成效。它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1.在储蓄动员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扩张和货币供给扩张是有内在协调性的。财政支出扩张刺激需求,扩张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发债实现储蓄动员;二是向中央借款,转而投入实体经济,增加总需求。货币供给扩张刺激需求,扩张也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发基础货币,二是通过降低利率实现储蓄动员,增加派生货币。显然,从结构角度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特别是在储蓄动员方面,在储蓄规模既定的条件下,两者的效应不可能同步、同等程度实现。同时启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都在“争夺”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摘要]: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有几年的时间,对抑制通货滞胀,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此引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迫在眉睫。 [关键字]:积极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影响 “积极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上的增债,扩支来拉动需求,弥补需求不足,在某些情况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是有利的,但其消极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一.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分析 (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 一方面,每年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投资大量的项目,直接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期间,中央政府每年发行1000亿―15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债,仅从1998年至2004年7月间,累计发行9100亿元。但财政的这种资本性支出的带动作用更大。在中国,政府资金具有引导效应,比如政府上一个项目,银行就争着给贷款,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所形成的投资规模是相当惊人的。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财政政策虽然能直接刺激投资,但往往因为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而使其效果打折扣。这里要指出的是,由于特定的体制原因,中国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是几乎没有“挤出效应”的。 (二)“积极”的货币政策作用相当微弱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启动,宏观政策伴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相关部门看来,所谓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既能防止通货膨胀又能防止通货紧缩的政策,即适中的货币政策。但从事后来看,我们的货币政策事实上是偏松的。主要原因倒不是我们名义上采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在实际操作时违其原意,即货币供应量仍加速增长(积极货币政策的最重要表现),相反,我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的并不是很快,相比之前20%以上(甚至30%左右)的年增幅,这些年M2的增幅一直稳定在15%以下,是名副其实的“稳健”;但近些年来我国的M2/GDP越来越大,尤其是1998年以后迅速增加,粗略估计当前为2左右,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而且,中国人民银行从1996年以来八次调低利率,其中1998年之后就有五次。 二.理论界关于我国经济财政政策的走势分析: (一)尽快淡出的观点 即逐年增大的财政风险给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令人担忧,积极财政政策应尽快淡出。 (二)步步淡出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积极财政政策是在特定条件下采取的反周期财政措施,要求控制债务规模、压缩赤字的宗旨不能放弃。积极财政政策不能长期坚持,淡出是必然趋势,但需要一定的条件。 (三)型的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专家认为要适时适当地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方式和重点,根据国家财政状况的许可程度,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对市场的补充作用,为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服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异同

积极财政政策与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异同 关于积极财政政策和扩张型财政政策的争论很多,争议很大,主要有“同一说”、“趋同说”之分。前者认为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种提法,后者认为两者都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观点,在刺激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层面上是一致的,但认为作为观点提出的是“扩张”而不是“积极”。事实上,通观西方经济、财政思想,扩张型财政政策是指鼓励、刺激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却是政府主动、积极参与经济调控的思想,落实到政策层面上即包括刺激发展的政策,也包括制约发展的,政策,或者在同一时期将两者一并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利用各种财政手段调控经济的政策趋向。所谓的“积极的”,是指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在经济萎缩时采用扩张型财政政策,在经济过热时采用紧缩型财政政策,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态度是“积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和紧缩型财政政策均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我国目前情况下,这一点是必须首先加以说明的。 严格地说,从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渊源来看,积极的扩张型财政政策的历史应当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但现代财税经济理论中,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型财政政策一般被认为是来自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参见《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正是凯恩斯主义者的极力主张,才使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财政理论宝库的宝物的。后凯恩斯主义者虽然对凯恩斯的理论有所发展,但其宗旨大致仍然不能摆脱凯恩斯理论的窠臼。 按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财政政策通过调节总需求,发挥其调节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下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作用。在一般情况下,财政政策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财政学说为基础,按照既定的财政目标——赤字或盈余,通过税收、财政支出、公债等财政范畴和财政活动方面的相关手段表现出来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在19世纪常见的中性财政政策已经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随着国家干预主义占据主要地位而退居次要地位,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政府刺激和抑制经济发展常用的财政经济手段。 从特征和产生的前提来看,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产生,是因为国家采用干预主义政策,积极的利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用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来取代市场竞争那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所以,国家或政府干预经济和个人收入水平,既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前提,又是区别于“夜警”国家或政府的主要特征。 从积极财政政策的利用来看,虽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现代西方国家产生并被广泛利用,但由其特征和产生前提决定,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的利用要早得多,也普遍的多。我国建国后,就一直运用财政政策对社会、经济生活即生产(流通)和消费进行调控,且在各个经济时期都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保证了国家不同时期政治、经济任务的完成。但是,由于我们坚持的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经济思想,喊出的财政思想口号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好象没有采用过积

花式呼啦圈社团活动方案

城关镇三元小学

城关镇三元小学 花式呼啦圈社团活动方案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健康第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体育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快乐,从而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我校成立“花式呼啦圈”社团。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呼啦圈运动介绍 呼啦圈又称健身圈,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欧美、澳日等国。由于其轻便美观,练习活动占地不大,很快成为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项目。熟练者能获得腰腹肌肉、臀部肌肉、腿部肌肉较好的运动与发展,能有效提高人体腰、髋、膝关节的灵活性、柔韧性。 呼啦圈运动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练习者通过四肢或身体其他部位绕环运动,使呼拉圈绕身体旋转。圈绕身体某一部位旋转的时间越长,或一人同时旋转的圈的数量越多,则表明其水平越高。这项运动对素质要求不高,练习的身体各关节的运动幅度不超出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属自然性动作,适合不同年龄的人。 呼拉圈运动趣味性强,形式生动活泼,它是集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运动项目,既能增进学生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又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意志品质,还能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进友谊、陶冶高尚情操。

解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一)

解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含义(一) 一、从理论特征上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半个多世纪的宏观经济理论的争论和发展,主要围绕着政府是否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干预的问题展开的。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并主要实施需求管理,突出了政府赤字支出对总需求的扩张作用,认为在总需求不足,即经济陷入产出水平远远低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状况下,如果政府增加其购买量,总需求就会增加。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和货币主义强调市场的作用,一般强调长期经济增长,主张放弃稳定商业周期的政策,尤其是货币主义明确主张政府应实行固定规则,政府对经济不宜实施相机抉择的政策。供给学派承认并强调财政政策在决定经济增长和供给方面的刺激作用,认为政府过多地运用税收政策增加收入或刺激需求,而忽视了税收负担对企业和个人的激励影响,高税收会使得人们减少劳动和资本供给,从而影响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因此主张政府应更多地通过减税政策,实行供给管理。 目前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属于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对于这种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有限性至今还缺乏深入而有说服力的研究。从以下的分析中,将提出支持前面判断的论据。 二、从政策出台的背景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许多文章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形成冲击之后,为了防止国内经济衰退而采取的政策措施。这个论点是正确无疑的,但是需要进一步的细化分析。众所周知的事实是,80年代中期到1998年这一期间我国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中,除去对外贸易因素外,主要是金融业的间接和直接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会财力的80%左右集中在金融领域,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只占GDP比重的10%多一点,财政对经济的影响和控制力已弱化到极点。在启动积极财政政策之前,政府主要以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来调控经济。在1993—1995年间,政府主要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成功地实现“软着陆”以后,从1996—1998年初,银行连续7次降息,事实上货币政策已经由“适度从紧”转变为“适度从松”。但此时的财政依然实行以压缩财政赤字为主要特征的“适度从紧”政策。在连续降息之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中国经济,仍然呈现下滑趋势,“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必须进行调整的建议被提出。 更为重要的事实是,在受到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后,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状况受到高度关注,在防范金融危机、化解金融风险为主要任务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发挥受到了金融业自身不健康和外部金融危机冲机的约束,在经济运行中难以发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用,财政政策不得不但当起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重任。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表述,是含有财政政策更为主动和主要发挥对经济增长的调控作用含义的。 三、从宏观政策战略思路上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 从“稳定、安全”的宏观政策战略思路考虑,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金融的安全。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财政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银行资本金;地方政府财政采取措施解决农村基金会的清算问题;财政拨款100亿元启动和支持“债转股”,以剥离国有企业在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化解银行风险等等。积极财政政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稳定”和发展经济的作用,如国债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国债贴息进行企业的技术改造,这些已广为宣传,为人所知。 从宏观政策的总体组合和搭配上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搭配,包括的总体政策含义是,在主要保证金融稳定和安全的同时,相对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当然也要发挥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作用。 从上述分析看,对积极财政政策仅从“松”“紧”角度和层次上考虑,可能难以描述其政策的更高或更深的含义。

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原因、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外市场需求不足困扰我国经济 发展的矛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一系列以积极财政政策为核心 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扩大政府投资,努力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不仅有 效地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且加快推进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 伐,改善了经济运行质量,企业经济收益开始得到恢复性增长。在这两 年的实践中,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地充实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 注意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运用的相互配合。这些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宏观调控的内容,也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抑制通货紧缩问题提供了有益 的经验借鉴。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促进经济景气尽快回升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尽管在新千年纪元的头一年里,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了荆棘与坎坷,但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趋势好于上个千年里最后两年的曙光已经开始显现。全球经济增长形势趋好有利于进一步恢复和扩大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一些新的机遇。近年来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作为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其国内需求的扩大与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举足轻重作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深受国内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困扰。从去年我国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国内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趋势在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幅度进一步加大。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突出矛盾例如城镇失业及低收入居民阶层收入下降问题、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社会投资需求特别是民间投资需求不振等问题更加显化,加深这些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也在增加。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抑或不能有效地缓解这些矛盾,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还会继续下滑,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加剧这些矛盾。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扩大国内需求的措施力度,促进经济景气回升仍然是我国今年经济发展的首要之举。 两年来的实践进一步说明,如同当年抑制总需求扩张、治理通货膨胀一样,扩大国内需求、抑制通货紧缩也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在我国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登上一个新台阶之后,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包括经济体制结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经济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性矛盾制约日益凸显出来。如果经

财政政策有效性

财政政策有效性 一、凯恩斯主义者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者非常喜欢使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他们认为,对总需求的调控,财政政策比之货币政策更有效,财政政策是一 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既可以被用来变动总需求,以对付严重 的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也可以被用来微调经济,熨平经济周期的 较大的波动。财政政策的措施十分简单明了,如果经济正处于严重的 萧条时期,财政政策就采取“减收增支”的办法,减收就是减税,增 支就是增加政府开支和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 减税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会使漏出减少,注入增加,会很快刺激总需求 的增加。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涉及到政府预算的制订和实施,由于时 间间隔较短,效应也就较显著。在西方国家,减税,主要是减个人所 得税,既减少漏出,又对个人的劳动和投资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增加 支出和社会福利的作用是直接扩大总需求。但是,减税和增加社会福 利究竟会使总需求增加多少,最终使GDP增加多少,很难作出估计。 如果人们把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部分钱用于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并且边际进口倾向较高的话,则总需求的扩大就不会很大了。 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对总需求的扩大作用甚小。增加政府支出是刺 激经济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政府支出可直接作用于总需求,因而有 较充分的乘数效应。同时,政府支出可以直接为宏观调控目标服务, 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 以扩大总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国民经济的瓶颈缺口,增加社会的 生产能力。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经济特别萧条的地区以帮助该地区的 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不太使用进口品的项目上,尽可 能以乘数效应增加GDP.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增加就业的项目上,以减 少失业人口。但是,政府支出如果花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话,就会耗费 较长的时间,很难立竿见影。当然在对付长期性经济萧条方面还是有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因为当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刺激国内需求,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阻止城镇失业人数的增加,并努力为下岗职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目标所在。时至今日,积极财政政策已实施了六年了,分析研究该政策的效果对于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 作为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它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上。 1.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消费。从1998~2001年,与上年相比的商品零售价格水平一直呈现负增长,分别为- 2.6%、- 3.0%、-1.5%和-0.8%.与上年相比的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在1998年和1999年分别为-0.8%和-1.4%,虽然从2000年开始由负转正,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为+0.4%和+0.7%.但是,以1985年价格计算的从1998~2001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长率只有6.8%,比从1991~1996年9.0%的水平低了2.2个百分点。这说明,整个社会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仍处于低迷状态。 2.积极财政政策与社会投资。从1991~1996年,与上年相比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分别为2 3.9%、4 4.4%、61.8%、30.4%、17.5%和14.8%,年均增长32.6%.其中,国有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6.4%(1996年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2.4%);集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39.2%(1996年集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 5.9%);个体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为22.1%(1996年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0%);其他经济从1993~1996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4.1%(1996年其他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 17.7%)。而从1997~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分别为8.8%、13.9%、5.1%、10.3%和13.1%,年均增长10.5%.其中,国有经济年均增长 7.7%、集体经济年均增长8.2%、个体经济年均增长10.6%、其他经济年均增长18.1%.这说明从趋势上看,与1997年以前相比,1997年以后我国固定资产的增长速度不论从总体来看,还是从各种经济来看都呈现下降态势。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其一,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较意义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 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出现了国家财政的宏 观调控能力趋于弱化,"吃饭财政"难以为继的窘境。面对中国经济 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出现的需求不足、投资和经济增长乏力的新 形势及新问题,特别是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必须使我 国财政政策尽快从调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来,对经济增长发挥 更加直接、更为积极的促进和拉动作用。这就是"更加积极"或积极 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涵义。 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就我国结构调整和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会 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也日渐突出,成了新形势下扩大内需、开 拓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而作为结构调整 最重要手段的财政政策,显然应在我国的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中, 发挥比以往更加积极的作用。此外,由于社会收入分配差距扩大, 国有企业改革中下岗、失业人数增加,城市贫困问题的日渐显现等 原因,作为社会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财政政策,也必须在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至为关键的调节功能。这是市场机制和 其它政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形势的变化,紧迫的客观需要,使中 国的财政政策不能不走上前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其三,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一种政策类型,而是一种政策措施选择。中外的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 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如本世纪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及其与之配套、至少实行了10年之久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日本自60年代以来所奉行的扩张性财 政政策等,都具有这种政策特征和政策取向。而我国当前实施的积 极的财政政策,只是在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大方向下,根据变化了的

呼啦圈社团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和体验呼啦圈的特点,发现其多种玩法。 2、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 4、培智生会用腰转呼啦圈。 教学过程 、听音乐入场 1、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进入会场吧。 2、放音乐,学生随老师一起入场。二、引导学生认识呼啦圈 1、我们手里拿的是什么? 2、呼啦圈是什么形状?请你想想看呼啦圈像什么?(鼓励 A 生大胆想像。) 三、引导学生自由玩圈 1、请学生和呼啦圈做游戏,想想它可以怎么玩,看谁发明的方法最多。 2、请学生讨论交流呼啦圈的玩法,教师进行指导。 3、晃圈:圈可以在腰间晃动的,你想想,还可以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晃啊?请学生自由晃动,在脖子、手臂、腿以及脚脖等处,并进行交流模仿。比赛看谁晃的时间长。 4、跳圈,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跳圈,可进行个人跳,集体跳。 5、转圈:游戏《老鼠笼》。 四、随着音乐下课

教学目标 1、复习提高呼拉圈的转法、钻圈、跳圈动作,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用呼拉圈跳绳的动作技术,发展身体的协调、灵活性和弹跳力。 2、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并从练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准备部分 1.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 3.做热身运动: a游戏:“舞龙” 方法:全班同学成一路纵队双手握住呼拉圈套住前面一位同学的身体模仿龙腾飞的动作。 b.拍手操:伸展运动、 提膝运动、下蹲运动、体前屈运动、体侧屈运动、跳跃运动。 、基本部分手臂转呼拉圈腰转呼拉圈三、教学呼拉圈跳绳方法:两脚并拢,两手握圈,向前摇转,当圈即将落地前的一瞬间双脚同时跳起。要求:肩放松,腕用力,前脚掌轻着地。 四、结束本课 1、集合、整队、做放松舞蹈《小红帽》 2、教师小结本课情况。 3、表扬优秀学生及有创新、勤于思考的学生。

趣味游戏活动策划书8篇.docx

趣味游戏活动 1 一、活动目的 为了促进中交集团与中国南航企业之间文化交流,展示双方企业品牌形象,丰富海外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不同职业间的沟通与了解,项目部领导牵头组织此次中交·南航联谊活动。 二、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 20xx 年 8 月份,具体时间听领导安排。 活动地点吉达中国苑餐馆。 三、参加人员 中交集团以航五公司沙特项目部青年职工为主,延布项目部与吉达项目部均可参加。 中国南航以北京——吉达航线的空姐为主。 四、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围绕“相遇海外,绽放青春”的主题进行,以诗歌朗诵、播放公司宣传片、歌曲舞蹈、趣味游戏、相互聊天等为主要形式,营造轻松、活泼、愉快的交流氛围,建立高雅、文明、得体的互动形式。 五、活动要求 我方参加人员代表中交集团形象,务必形象大方、穿着得体、举止文明,有泱泱大企风范。 活动中注重言行举止,尊重对方,有翩翩绅士风度。 交谈中阳光快乐,积极上进,魅力四射,有巍巍男子气概。 表演节目时,积极踊跃,放开手脚,大气磅礴,有熠熠明星气场。 联谊结束时,礼送对方上车,目送空姐离开,有彬彬士子礼数。 趣味游戏活动策划书2 活动时间 1 月 25 日下午

活动目的为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增进教职工的身心健康,我幼教中心组 织开展健身趣味活动。特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如下活动地点双凤幼教中心参加人员所有教师 开场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工会活动 集体游戏击鼓传“花” 1、顾名思义,全体教师。 2、由一人背对着敲鼓,其余老师按次序从左向右进行。鼓声停止即停止传花,由手里拿花的老师上台抽取纸条。 ( 纸条提示直接拿奖品或是按照内容完成任务) 3、比赛规则不可以在传花的过程中跳过或不传,如果发现则要重新回到错 误的地方继续开始。 “双人胸( 背 ) 夹球跑”接力赛( 进行二组) 1 、8个人分成 4 组,每 2 人一组。

论述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论述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 2011年是我国执行“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也是确保“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准确而及时地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作出了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决策。这对做好2011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首先,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但应比2009年—2010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时有所控制。其次,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向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将更多的钱用于“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农村水利交通、城镇公益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体系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第三,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在改革税制的同时减轻中低收入居民的税负负担。第四,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防止盲目铺摊子、上项目。 三、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保持货币供给和信贷投放总量合理增长,既要满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又要把握好流动性总闸门。第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把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实体经济,投向“三农”、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发挥金融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作用。第三,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第四,保持金融稳定,切实防范各种形式的金融风险。 四、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必要性 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在于:首先,虽然我国经济已经逐渐步入正常增长的轨道,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仍未消除,还需要对经济保持一定的刺激力度。其次,很多已经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后续资金支

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案例分析

XX 学院 案例设计文本 系 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 程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11月 经济管理系 15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 西方经济学

案例名称: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 案例来源:网络 案例适用:宏观经济学财政政策 案例描述: 1998年亚洲许多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经济遭受到重创。由泰铢贬值开始,不少亚洲国家货币纷纷贬值,我国政府从维持亚洲地区经济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人民币不贬值。这就必然影响我国出口,因为周边国家货币贬值而我国货币不贬值,必然会影响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再从当时国内经济形势看,几年来为治理通货膨胀而实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适度从紧的效应已强烈地表现出来,那就是市场低迷,物价下跌,内需严重不足。 内需和外需都严重不足,怎么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敏锐地把握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只对国际经济环境严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重点,从适应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转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案例评析: 宏观经济政策可以表述为,政府为了增进整体经济福利、改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对宏观领域进行的有意识的干预。尤其是在面对各种经济大危机方面需调整经济政策才能稳定社会的正常发展时,由于政府收支中转移支付和税收通过乘数作用所产生的效果都比一般自发性支出所能产生的效果要小,因此虽然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在起作用,但作用毕竟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剧烈经济波动,自动稳定器更难以扭转,单靠市场本身的自我调节已经不足够了。因此,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这时国家的宏观调节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当时中国为什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呢?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国际上更通用的说法是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既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按当时财政部部长项怀诚的解释,国人可能不太适应扩张性说法,故换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提法。 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内容是通过发行国债,支持国家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加政府支出,从此来拉动经济增长。我国始终坚持经常性预算不打赤字(预算赤字:政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建设

多彩呼啦圈社团活动总结

呼啦圈社团活动总结2015-2016第二学期 为全面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水平,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校开设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这项活动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采用“主动探索与积极创造”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了成功的乐趣。我兴趣小组利用普通器材——呼啦圈,巧妙合理地设计活动内容。在活动中以呼啦圈贯穿全课,调动学生兴趣性和积极性,改变以往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由为掌握而学向为发展而学的转变,营造一个愉悦、和谐、安全、民主的活动氛围,师生互动、交流合作。在“玩”中学,“玩”中想,“玩”中悟。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如何与他人合作,而且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并指导同伴学习以及在合作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在半年的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一次游戏的成功与否不仅看游戏完成的情况,还要看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游戏,投入到游戏。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游戏就把游戏完成了,表面身体得到了锻炼,在某种程度上也表现参与了,但学生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呢?是否真正的学到了知识呢?在进行了一次活动后,有大部分同学说:忘了怎么玩,或者是对这个游戏的目的忘了,失去了对它的兴趣。可现在经过老师的说明,帮助学生们逐步进入游戏,引导他们去思考,尤其在创意方面加以说明,让学生听后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游戏的质量很容易提高。 (二)在活动中要多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即学生通过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方法、手段的继承和改革,对呼啦圈这个游戏的故事情节,游戏的场地、器材和整个游戏的创新,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在下学期活动中,我们兴趣小组会继续创新,为提高学生的活动兴趣而不断探索与尝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