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质岩知识点总结

变质岩知识点总结

变质岩知识点总结
变质岩知识点总结

变质岩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概念

变质岩:是经过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对早先形成的岩石进行改造使其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作用:原岩在新的物理,化学,环境下为建立新的平衡以达到相对稳定的自然现象。

二、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

温度:是主要因素:表现在:温度升高,岩石内部质点的活动能力升高,促进物质成分迁移,从而形成新的矿物。如高岭石经过高温吸热形成红柱石和石英的作

用,并且可以促进重结晶

压力:静水压力、定向压力、粒间流体压力

挥发物质的作用:除水的作用外,还有CO2, 、F、Cl、S、P等挥发物质的影响,分布于矿物的溶液中,称间隙溶液

三、变质作用的方式:

重结晶作用:在高温下,矿物在固态的情况下,重新生长的过程,或是岩石中的化学组

分重新分配形成新矿物的过程。

变质结晶作用:

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新矿物相的形成过程,同时还有相应的原有矿物质相消失。由于这种作用常常造成岩石中各种组分的重新组合,所以又称为重组合作用

交代作用:

是指变质条件下,由变质原岩以外的物质的带入和带出,而造成的一种矿物被另外一种化学成分上与其不同的矿物所置换的过程

变质分异作用

变质分异作用是指在岩石总成分不变的前提下,造成矿物组合不均匀的一种变质作用。

变形和碎裂作用

变形和碎裂作用是动力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变质的主要方式。各种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时,就会出现塑性变形或破裂现象。

在较高的温度和静压力条件下,岩石应变以塑性变形为主,此过程岩石保持着连续性和整体性。

在地壳浅部低温低压条件下,多数岩石具有较大脆性。当其受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时,就会出现碎裂现象。

四、变质岩的特征及分类

变质岩的物质成分

主要由SiO2 、 Al2O3 、 Fe2O3 、MgO 、 FeO 、 MnO 、CaO 、Na2O 、K2O、

H 2O、 CO

2

和TiO2、 P2O5 等氧化物组成

根据原岩的化学组成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是否发生改变,把变质作用分为两类:

一类是等化学变质作用,另一类是异化学变质作用。

在等化学变质的情况下,变质岩化学成分(除H2O和CO2外)取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

等化学系列,系指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岩石;其中矿物组合不同是由变质作用类型和强度决定的,如基性岩石在区域变质条件下,随着变质程度增加出现绿片岩—→绿帘角闪岩—→斜长角闪岩—→斜长辉石岩,构成一个等化学系列。

等物理系列指同一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岩石,其矿物组合的不同是由原岩化学成分决定的,如一个变质相或变质带的所有岩石。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

◆主要决定于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和变质作用的程度,其次也与变质作用类型有关。

下面列举主要的造岩矿物

1.继承原岩矿物(成分一样,结构构造有变化)

(1)岩浆岩:石英,角闪石,长石,云母,辉石,少量橄榄石。无副长石(霞石,白榴石),火山玻璃,透长石。

(2)沉积岩:砂岩:石英,长石。

粘土岩:一般无粘土矿物(温度升高,脱水作用)。

碳酸盐岩:方解石,白云石。

2.新生矿物(与原岩有关)

(1)原岩为粘土岩: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菫青石,刚玉,十字石----

K+,Na+,Mg2+/Ca2+/Fe3+/2+,

(2)原岩富钙。

石灰岩,硅灰石,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石榴子石,

CaCO3 + SiO2→CaSiO3 + CO2

(3) 超基性岩,基性岩

以Mg为主:蛇纹石,菱/水镁矿,滑石,镁铝石

以Fe为主:绿泥石,透辉/闪石,阳起石,铁铝榴石

富碱(K ,Na):正长石,花岗石,微斜长石,白云母。

◆变质岩矿物特征和组合规律

1.变质矿物特征

(1)同质多像: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

(2)类质多像:透辉石,透闪石,阳起石,环带结构。

(3)矿物变形(矿物形状变化)破碎,现象明显

(4)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

柱状矿物: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透闪/辉石

(5)含水矿物

岩浆岩:云母,角闪石

变质岩:绿泥/帘石,滑石,叶腊石

(6)绿色矿物:橄榄石,绿泥石,绿帘石

2.共生组合规律

(1)低级变质作用(<300℃):白云母,绿泥石,石墨,红柱石,滑石,叶腊石,蛇纹石(2)中级变质作用(≈400℃):透闪石,阳起石,硅灰石,十字石,蓝晶石,镁铝榴石(3)高级变质作用(400℃→650℃):硅线石,微斜长石,橄榄石,铝镁石榴石

变质岩的内部结构和其他特点

◆变质岩中片状、针状、柱状矿物(如绿泥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等)较多。

◆变质岩中常发育有分子排列极紧密的矿物,这种矿物是有较小的分子体积和较大

的比重,如石榴子石。

◆变质岩中同质多象变体矿物发育,如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则为Al2SiO5的同

质多象变体。

◆变质岩矿物的变形现象发育。

◆斜长石的环带结构在变质岩中较为少见。

五.质岩的构造(变质岩主要看构造)

1.变余构造(残留构造)岩石经变质后,仍保留有原来岩石的构造特征,称为变余构造;

变余层理构造、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等。

2.变成构造变成构造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主要是变质结晶和重结晶)所形成的构造的类型有:斑点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流状构造和肠状构造等。

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

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肠状构造

3.混合构造是混合岩特有构造,混合岩是一种由高级(或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和不同数量的长英质物质混合组成的岩石。通常把原先存在的高级变质岩称为基体,长英质物质称为脉体。混合构造就是指基体与脉体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按其形态可以分为:

条带状构造:基体与脉体相间呈条带状分布。

眼球状构造:长英质(主要是碱性长石和石英)呈眼球状,断续分布于基体之中。

角砾状构造:基体被脉体分割包围,呈角砾状。

片麻状构造:基体与脉体已界限不清,某些基体的暗色矿物断续定向排列。

雾迷状构造:又称阴影状构造、星云状构造。基体与脉体的界线已不清,有时仅见基体被脉体交代残留的隐约可现的轮廓,呈斑杂状或阴影状分布。

六.变质岩的结构

变质岩结构分类总结

变质岩的结构:指矿物、变斑晶自身特征、形态、大小,与邻近颗粒的关系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交代结构变质标型结构

变形结构

(1)变余结构

变余斑状结构(原岩为火成岩)

变余砾状结构

变余砂状结构原岩为碎屑岩

变余泥质结构

(2)变晶结构

全自形变晶结构

①按变晶的自形程度半自形变晶结构

他形边境结构

粗粒变晶结构:<3mm

中粒变晶结构:1~3mm

②按变晶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细粒变晶结构:<1mm

显微变晶结构:只有在显微镜才能分辩

等粒变晶结构

不等粒变晶结构

③按变晶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斑状变晶结构

角岩结构

粒状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结构)

鳞片变晶结构

纤维粒状变晶结构

④按变晶矿物的外形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包含嵌晶变晶结构

筛状变晶结构

保留原岩结构

(3)交代结构破碎结构

交代泽边,交代蠕虫

1.变余结构由于在变质作用中,对原岩结构特征改造得不彻底,而保留着原岩的某些结构,称为变余结构。变余结构的命名,一般是在原岩结构之前加上“变余”二字,如变余斑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等(图1、2)。

(图1、2)

2.变晶结构变晶结构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1)变晶结构的一般特点

变晶结构和岩浆岩的全晶质结构有不同之处:

①同一世代的变晶矿物没有明显的先后结晶顺序。晶体自形程度的差别仅取决于结晶能力。且矿物之间排列紧密、彼此镶嵌或相互包裹。

②变斑晶的形成一般与基质矿物同时或稍晚,因此变斑晶以富含基质矿物包裹体为特征,与岩浆岩中斑晶形成较早的情况相反。

③除变斑晶外,变晶矿物的自形程度差,多为他形或半自形,这与无自由结晶空间有关。

④柱状、片状及放射状矿物比较发育,柱状、片状矿物的延展性比岩浆岩中的大,且多为定向排列。浅色矿物(石英、长石、碳酸盐矿物等)多具优选方位,发育波状消光、双晶弯曲等变形现象。

(2)变晶结构的类型

①按变晶的自形程度划分

全自形变晶结构组成岩石的绝大部分变晶矿物颗粒是自形

晶。

半自形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半自形晶粒所组成。

他形变晶结构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基本上都不呈各自应有的晶形,而是呈他形变晶镶嵌在一起

半自形变晶结构和他形变晶结构较常见。

②变晶结构按矿物粒度的绝对大小可分为:

粗粒变晶结构:矿物粒度>3mm

中粒变晶结构:1~3mm

细粒变晶结构:0.1~~1mm

显微变晶结构:<0.1mm

③变晶结构按矿物粒度的相对大小可分为:

等粒变晶结构: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颗粒大小基本相等,一般不具定向排列(图a)。

不等粒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矿物颗粒大小不等,但粒度呈连续变化,也称系列变晶结构(图b)。

斑状变晶结构:在粒度较细小的矿物集合体中,分布着较大的矿物晶体,二者相差悬殊(图c)。较细小的矿物集合体称为基质,较大的矿物晶体称为变斑晶。

④ 变晶结构按变晶矿物的结晶习性和形态可分为:

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一些粒状矿物(长石、石英、方解石等)所组成。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组成,这些矿物一般常呈定向排列(a )。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柱状、针状或纤维状矿物组成(b )。

3.交代结构 岩石中原有矿物的溶解消失和新矿物产生是同时进行的,既可置换原有矿物而形成假象矿物,也可以交代重结晶的方式形成新矿物。常见的交代结构有:交代假象结构、交代港湾结构、交代残留(岛屿)结构、交代蚕蚀结构、交代蠕英结构等。

交代残留结构 交代蚕蚀结构 交代蠕英结构

4. 碎裂及变形结构这类结构的主要起因是动力作用,故又称为动力变质结构。代表性的

动力变质结构有:

碎裂结构:矿物颗粒的外形都呈不规则的棱角状、锯齿状、粒间则为粒化作用形成的细小碎粒和碎粉(图a)。

碎斑结构:在细小碎粒至隐晶质的粉末(称碎基)中还残留有部分较大的矿物碎粒,很象斑晶(即碎斑)的结构。

糜棱结构:是在地壳较深的部位,岩石基本上处在塑性状态下,岩石以显微碎裂颗粒化、蠕变、颗粒边界滑动、重结晶等作用形成的一种具糜棱面理的定向结构(图b)。

七.变质岩的分类

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将变质岩分为五大类:

1.区域变质岩类2.混合岩类3.接触变质岩类

(1)接触热变质岩类

(2)接触交代变质岩类

4.气液变质岩类

5.动力变质岩类

在各大类中根据岩石的结构、构造以及矿物组合划分出基本的岩石类型

下面就变质岩的各论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区域变质岩类

(1)主要特征

区域变质岩是由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多出现于前寒武纪的古老结晶基底及其以后的地壳活动带(造山带)内。

岩石常呈大面积或带状分布,长度百乃至数千公里,宽度十至数百公里。并且变质程度深浅不同的区域变质在空间上常作不规律的带状分布。

区域变质岩中蕴藏着大量金属、非金属矿产,如铁、铜、金、铀、磷、硼、菱镁矿、石墨、石棉等,这些矿产有时可形成规模巨大的工业矿床,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2)岩石类型

根据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相结合的原则,一般将区域变质岩划分成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角闪岩、变粒岩、麻粒岩、榴辉岩、大理岩、石英岩等主要岩石类型。

1)板岩

黑色;细粒—隐晶质结构;板状构造;岩石致密,细腻,但小刀可划动;板理面平整,断口面稍粗糙。

板岩千枚岩

2)千枚岩

灰绿色、黄褐色;千枚状构造;显微镜下已可观察到片状矿物是绢云母和少量绿泥石、黑云母,因而定向面理上具有特征的丝绢光泽。

3)片岩

鳞片或纤状变晶结构,也常具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鳞片(纤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常见矿物主要为绢云母、白云母、绿泥石、硬绿泥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片状或柱状矿物,常大于30%;其次为浅色粒状矿物长石、石英,长石含量小于25%;常见变斑晶有十字石、蓝晶石、铁铝榴石等特征变质矿物。

可根据片、柱状矿物及其含量,以及特征矿物或变斑晶矿物,进一步分类命名,基本命名方法是,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片(柱)状矿物+片岩(或石英片岩),如蓝晶石二云片岩、绿片岩、云母片岩、镁质片岩、角闪片岩、蓝闪石片岩等。

片岩片麻岩

4)片麻岩

片麻状构造;

矿物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及一定量的片状、柱状矿物组成;

一般长石和石英的含量大于70%,长石含量大于25%,暗色矿物<30%;

暗色矿物主要是云母、角闪石;

常含少量的夕线石、蓝晶石、石榴子石、堇青石等特征变质矿物。

片麻岩根据片、柱状矿物成分及含量、特征矿物及长石的种类(如果能分开钾长石与斜长石)进行分类命名

5)角闪岩

颜色:深暗;主要矿物:斜长石、普通角闪石;次要矿物:透辉石、石榴子石、黑云母、绿帘石、石英;结构:细粒一粗粒粒状变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

角闪岩角闪石含量>95%;斜长角闪岩(图28)以角闪石和斜长石为主,角闪石含量大于50%,石英很少或没有。

斜长角闪岩白云磁铁矿钾长变粒岩黑云母浅粒岩

6)角闪片岩

◆墨绿色。粒状柱状细粒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石英和少量钠长石构

成。

◆角闪石墨绿色,柱状或针状,可见闪亮解理面,定向排列构成片理,含量约85%。

◆石英灰或烟灰色,粒状,油脂光泽,常集合成透镜状或脉状平行片理分布,含量约

10%。

◆钠长石灰白色,粒状,含量很少,约5%。

7)斜长角闪岩

◆黑绿色。粒状柱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由角闪石和斜长石构成。

◆角闪石黑色,略带暗绿色调,粒状或针状,定向排列构成片理,含量约

60%。

◆斜长石灰白色,粒状,可见闪亮解理面,玻璃光泽,分布在角闪石之间,

含量约40%

8)变粒岩

主要矿物:长石、石英;次要矿物: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和绿帘石;结构:中细粒粒状变晶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有时稍具片理或片麻理。浅色矿物含量一般大于70%。

浅粒岩(图30)变粒岩的一种,长石和石英含量大于90%,暗色矿物小于10%或更少时。9)麻粒岩

颜色:浅色;主要矿物:长石、石英;次要矿物:斜方辉石、石榴子石;结构:粗粒粒状变晶结构;构造: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麻粒岩命名时可将次要特征矿物置前,如(斜长)辉石麻粒岩(图)等。

辉石麻粒岩

◆深灰—黑灰色。粒状中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辉石、斜长石和石英构成。◆辉石黑色,粒状,可见两组正交阶梯状解理,玻璃光泽,含量约55%。

◆斜长石灰白色或无色透明,部分绿帘石化而呈浅黄绿色,粒度比辉石小,含量约35%。

◆石英深烟灰色或灰色略透明,油脂光泽,常局部聚集,平均含量约10%。

辉石麻粒岩石榴石辉石麻粒岩

10)榴辉岩

主要矿物:辉石、镁铝榴石;次要矿物:石英、角闪石、刚玉、蓝晶石、金红石、尖晶石等。中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斑杂状或片麻状构造;比重较大。

11)大理岩

主要矿物:方解石或白云石,碳酸盐矿物含量>50%;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或条带状构造;常见特征变质矿物有:透闪石、透辉石、橄榄石、金云母等。

白云母大理岩

◆白色,略带淡褐色调。鳞片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母构成。

◆方解石无色透明,直边镶嵌粒状,强玻璃光泽,与稀盐酸反应强烈,含量约90%。

◆白云母银白色,片状、玻璃光泽,小刀易刻动,大多平行排列,但分布不很不均匀,

含量约10%。

硅灰石大理岩

◆灰白色。针状粒状中粗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和硅灰石构成。

◆方解石无色—浅灰色,粒状,粒度不均匀,约1-5mm左右,可见光亮的解理面,与

稀盐酸反应强烈,含量约90%。

◆硅灰石白色,细柱状或针状,长约1-4mm,粗约0.5-1mm,柱状解理发育,无定向

排列,含量约10%。

蛇纹石大理岩

◆淡黄绿色。细粒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蛇纹石和磁铁矿构

成。

◆方解石灰白色,微透明,粒状,解理发育,玻璃光泽,滴稀盐酸起泡,但不

很强烈,含量约70%。

◆蛇纹石淡绿色或黄绿色,呈无定向集合体状,暗淡无光泽或略显蜡状光泽,

硬度小于小刀,含量约25%。

◆磁铁矿粒状,较方解石细小,多已褐铁矿化,多呈条带状富集,平均含量约

5%。

12)石英岩

乳白、灰白等浅色;主要矿物:石英,含量大于95%;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变余层理构造;致密坚硬。

白云母榴辉岩纯大理岩石英岩

(二)混合岩类

(1)一般特征

混合岩原变质岩石受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图1)。

组成基体和脉体。

基体主要是各种区域变质岩,如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变粒岩等。颜色较深;

脉体混合岩化过程中新生成的流体相结晶部分,通常为花岗质、长英质(细晶质)、伟晶质和石英脉等;颜色较浅。

交代现象十分发育,常形成一些特殊的混合构造。

混合岩是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与区域变质岩相伴生,在空间上常呈带状分布。矿产十分丰富,主要为硼、磷、镁、铝、铁、铜及稀有放射性元素等。

图1 (2)主要岩石类型

根据基体与脉体的量比关系可将混合岩划分为三类:混合岩(狭义的)、混合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对于脉体含量少于15%的岩石,可称之为混合岩化变质岩。

混合岩肉眼鉴定分类表

混合岩(狭义的)

基体较多(50-85%)、脉体较少(15-50%);颜色较暗;命名原则为:脉体岩石类型+

基体+构造+混合岩。分为:角砾状混合岩、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等。 角砾状混合岩:基体被沿裂隙线贯入的脉体切割成角砾状,具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常是块状角闪岩、辉石岩、斜长角闪岩等,有时为暗色黑云母片麻岩。角砾与脉体界线清楚。角砾形态多种,有浑圆状、拉长状、棱角状等

角砾状混合岩 条带状混合岩

条带状混合岩:浅色的脉体和暗色的基体相互交替出现呈层状或条带状构造。脉体条带较窄,从1cm 至几cm ,基体常为片理十分发育的片岩或暗色片麻岩。

眼球状混合岩 眼球构造;脉体呈眼球状,眼球体的成分多为钾长石或酸性斜长石,眼球体往往平行片理分布。

混合片麻岩

基体仅占较少部分(50%—15%),基体脉体之间界线很不清楚;片麻状构造,条带、条

痕状或眼球状构造;暗色矿物定向排列。命名原则是:暗色矿物+构造+混合片麻岩。如角闪石眼球状混合片麻岩(图40),黑云母条带状混合片麻岩等。

眼球状钾长黑云斜长混合岩 混合片麻岩 混合花岗岩

是混合岩化最强烈的产物;岩石总矿物成分相当于花岗岩或花岗闪长岩,其中保留一定数量的暗色矿物相对集中而成的斑点、条痕或团块。混合花岗岩的命名原则是:构造+暗色矿物+混合花岗岩。如条痕状黑云母混合花岗岩(图),斑点状角闪斜长混合花岗岩。

条痕状黑云母混合花岗岩

混合花岗岩与岩浆成因的花岗岩比较,有如下特征:

(1)没有完整的产状形态和明确的接触界面,与周围混合岩相互过渡;(2)残留体的片理与混合花岗岩的片麻理及其周围变质岩的片理是连续的,

而岩浆花岗岩中的捕虏体

往往发生过旋转、位移;(3)岩性、构造都不均匀,常发育片麻状构造、雾迷状构造等;(4)没有冷凝边和接触变质带,没有岩相分带、流动构造(5)围岩未受变位或扰动;(6)无斑状结构、文象结构等;(7)常见围岩中变质矿物(如夕线石、石榴石等)残余;(8)斜长石多无环带,少见双晶或无双晶。

(三).接触变质岩类

(1)一般特征

由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分布在岩浆岩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附近。

分两个类型:由接触热变质作用形成的接触热变质岩,由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的接触交代变质岩一矽卡岩。

在接触热变质作用中,温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与岩浆岩体靠近的围岩所达到的温度较高,离岩浆岩体愈远,温度愈低。因而从近到远常依次出现变质程度不同,具不同矿物共生组合的接触热变质岩。它们以岩体为中心成环带状分布,称为接触变质晕。接触变质晕的宽度不一,其发育程度取决于岩体的成分、规模、侵入深度、以及围岩岩性、产状和接触面产状。

(2)主要岩石类型

划分为:斑点板岩、角岩、接触片岩、接触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等基本岩石类型。

1)斑点板岩(图1)

灰绿色;隐晶质结构;板状构造,板理面上斑点状构造;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红柱石、堇青石等的雏晶以及铁质、碳质等粉末成斑点状散布;岩石致密,细腻。

2)角岩(图2)

暗灰至黑色;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角岩结构或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致密坚硬;变斑晶常为红柱石、堇青石、石榴子石等。按原岩、矿物组合或变斑晶矿物进一步命名,如长英质角岩、黑云母、堇青石角岩、钙硅角岩等。

工程地质工作总结

工程地质工作总结 篇一:工程地质总结 工程地质总结 模块一 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天然建筑材料。 模块二 1.内圈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地核主要含铁,镍的物质组成 3.岩石包括:胶结物和矿物 任务一造岩矿物 1.矿物:地壳中化学元素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2.造岩矿物 a.单质:金银汞铅石墨金刚石 B.石英方解石石膏 3.矿物的物理性质 1)矿物的形态 2)矿物的光学性质 a自色

B3)矿物的力学性质 a.硬度 滑石硬度为1金刚石硬度为10 在野外用于鉴定的物品:软铅笔(1度)指甲(2-2.5度)小刀铁钉(3-4度)玻璃棱(5-5.5度)钢刀刃(6-7度) B.解理(巧克力)和断口(掰甘蔗) 解理:矿物受到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的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其破裂面称为断口 任务二岩浆岩按地质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岩浆岩的化学成分 酸性中性基性超基性 Sio2→→→→→→→→→→由多变少 2.岩浆石的构造 (1)条带状构造 (2)块状构造 (3)气孔状构造 (4)杏仁状构造 (5)流纹状构造 3.主要岩浆岩 (1)酸性岩类:花岗岩,花岗斑岩,流纹岩

(2)中性岩类:正长岩,正长斑岩,闪长岩,闪长斑岩,安山岩,粗面岩 (3)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4)超基性岩:橄榄岩,辉岩 任务三沉积岩及其工作性质 从体积上看,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7.9%,从分布面积上看,沉积岩站陆地面积的75% 1.沉积岩的形成 (1)原岩风化破坏阶段 (2)搬运作用阶段 (3)沉积作用阶段 (4)固结成岩阶段 2.沉积岩的结构 (1)碎屑结构(2)泥质结构(3)晶粒结构(4)生物结构 3.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的沉积岩 分布最广最常见的三种沉积岩:页岩,砂岩,石灰岩 1)碎屑岩类 (1)砾岩和角砾岩 (2)砂岩 2)黏土岩类 (1)泥岩 (2)页岩

实验三常见变质岩的鉴定与认识

实验三常见变质岩的鉴定与认识 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变质岩标本的观察,学习变质岩的构造、结构和矿物的组成特征。 学习常见变质岩的命名和肉眼鉴定方法。 掌握常见变质岩的鉴定特征。 二、实验的准备工作 实验前预习教材中“变质岩”部分,重点预习变质岩的构造特征和分类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常见变质岩典型变质构造的鉴定 板状构造—板岩; 千枚状构造—千枚岩; 片状构造—结晶片岩(云母片岩,滑石片岩、石榴子石片岩,绿泥石片岩等); 片麻状构造—片麻岩(正、副片麻岩); 块状构造—石英岩、大理岩。 2.常见变质岩典型变质结构的鉴定(可结合磨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 变晶结构—大理岩、角闪片麻岩; 变余结构—变质砂岩(如绿泥石化长石砂岩等) ; 碎裂结构—糜棱岩、碎裂岩。 3.变质岩中常见矿物的鉴定 变质岩中的矿物,按成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性矿物或称共有矿物(经变质作用后保留下来的原岩中的稳定矿物);另一类是变质矿物(在变质过程中新产生的矿物)。继承性矿物中的石英、长石、云母和变质矿物中的滑石、蛇纹石、石榴子石等已在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中叙述。变质矿物中的黄玉、刚玉可见摩氏硬度计中的标本,绿泥石、绢云母可观察绿泥石片岩和千枚岩。 4.常见变质岩综合特征观察 结合标本,对照教材中关于各类常见变质岩的具体描述,逐类逐块地进行观察,包括板岩、干枚岩、结晶片岩(云母片岩、滑石片岩,绿泥石片岩、石榴子石片岩等)、片麻岩;糜棱岩、大理岩和石英岩。 四、常见变质岩的肉眼鉴定和定名方法 根据变质岩的构造特征,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具片理构造的变质岩,如板岩、千枚岩、各类结晶片岩和片麻岩;另一类是块状构造的变质岩,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对具有片理构造的变质岩的定名常用“附加名称+ 基本名称”。其中“基本名称”可以其片理构造类型表示,如具板状构造者可定名板岩;具片状构造者可定名片岩……。“附加名称可以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矿物成分或典型构造特征表示。如对一块具明显片麻状构造的岩石,若其矿物组成中含有特征变质矿物石榴子石,则在片麻岩前冠以“石榴子石”,该岩石则定名为“石榴子石片麻岩”(片麻岩根据其原岩特征分为正片麻岩—原岩为火成岩;副片麻岩—原岩为沉积岩)。同样,对含滑石或绿泥石较多的片岩分别定名为“滑石片岩”和“绿泥石片岩”。 对具有块状构造变质岩的定名,则主要考虑其结构及成分特征,如粗晶大理岩、中粒石英岩、蛇纹石大理岩等。 五、实验方法 参照本书和教材中对有关常见变质岩的描述,对照标本,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独立观察学习;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矿物岩石学知识点总结 一、矿物学知识 1、矿物的分类和命名采用矿物晶体化学分类的原则与体系,按化合物类型及化学键性质将矿物分为 五大类,再根据阴历自己络离子的不同分类分为: (1)含氧盐类,包括:硅酸盐类(橄榄石、石榴石、十字石、辉石、角闪石、云母、长石等)。碳酸盐类(方解石、白云石等),硫酸盐类(石膏、重晶石等),磷酸盐 类。 (2)氧化物和亲氧化物大类,氧化物(赤铁矿Fe2O3、石英、磁铁矿等),亲氧化物(褐铁矿)。 (3)卤化物类,氟化物(萤石),氯化物类(食盐)。 (4)硫化物类(方铅矿PbS、闪锌矿、黄铜矿CuFeS2、黄铁矿)。 (5)自然元素类(自然流、石墨吗)。 2、矿物的命名: (1)依据矿物的化学成分命名,如自然金。 (2)依据矿物的物理性质命名,如方解石、橄榄石。 (3)依据矿物的形态特点命名,如石榴石,十字石。 (4)依据矿物的两项突出特征命名,如方铅矿、黄铜矿。 3、常见造岩矿物的特点: (1)橄榄石:结构式:(Mg,Fe)[SiO4],单晶体柱状,橄榄绿色,随含铁的量而不同。晶体呈短柱状,常成粒状集合体。富镁的色浅,常带黄色色调,富铁的则色深,条痕无色,玻璃光泽,断 口油脂光泽,硬度7,不完全解理,常见贝壳状端口。橄榄石是组成上地幔的主要矿物,也是陨 石和月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它作为主要造岩矿物常见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中。 (2)普通辉石:单晶体为短柱状,横切面呈近正八边形,集合体为粒状。绿黑色或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有平行柱状的两组解理,交角为56。相对密度3.02-3.45,随着含Fe量增高而加大。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中等解理,是一种常见的造岩硅酸盐矿物,主要存在于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由硅氧分子链组成主要构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或正交晶系。 (3)普通角闪石,普通角闪石的晶体呈长柱状,横断面为近似菱形的六边体,晶体的集合体一般为粒状、针状或纤维状。颜色绿黑至黑色,有玻璃光泽。条痕白色略浅灰绿色,近乎不透明。两组柱面解理完全,交角为124°或56°。摩氏硬度5-6,比重3.1-3.4。 (4)斜长石:白色或灰白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86度,相对密度2.61—2.76晶形呈柱状、厚板状,常为粒状或块状;颜色多呈灰白色,有时微带浅棕、浅蓝及浅红色; 5)正长石,AlSi3O8],单晶呈短柱状或厚板状,有两种结晶习性:多呈粒状集合体。肉红色或浅红色,条痕白色,玻璃光泽透明,硬度6,完全解理两组解理夹角90度,相对密度2.57. 黑云颜色为黑色、深褐色,有时带浅红、浅绿或其它色调,透明至不透明。玻璃光泽,黑色则 呈半金属光泽。硬度2-3,比重3.02-3.1。解理:解理极完全,条痕:白色略带浅绿色(6)石英:SiO2, 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晶体,质地坚硬,外观常呈无色、白色、乳白色、灰白半透明状态,莫氏硬度为7,断面具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变动于 2.22~2.65之间。极不完全解理。条痕白色。 二、偏光显微镜的认识和使用 1、原理: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 射性物质进行研究鉴定。将普通光改变为偏振光进行镜检的方法,以鉴别某一物质是单折射(各

案例-认识常见的岩石

说课标说教材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五年级教学设计 白云二小肖佳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常见岩石,并能耐在观察实验中发现岩石的特征。 2、能够用相关的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软硬等)给岩石分类。能查阅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有关资料。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文字、图画)记录观察结果,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和观察实验等搜索等探索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和遇算反应的特征。 2、知道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产生喜爱祖国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识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 知道常见岩石在颜色、结构、软硬和遇酸反应的特征。 知道岩石有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种类型,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形成的过程。 三、教学材料 各种岩石、放大镜、盐酸、小钉子、烧杯等观察工具,教师课件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步骤

(一)引课: 1、师述:大家看一看实验桌上的岩石,谁知道是哪里找到的? 2、学生观察,教师巡视引导,相互交流。 (二)认识岩石 1、师述:岩石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吗?给大家说一说。 2、教师指名学生发言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岩石标本和解读说明) 3、问题:实验桌上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 4、师生共同研讨(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引导) 岩石有许多用途,告诉我们你还知道岩石的哪些用途? 下面物体哪些是岩石,为什么? 仔细观察岩石,让我们比一比吧! 5、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三)观察岩石,认识特征: 1、师述:各小组商量研究哪几种岩石?选择什么工具?使用什么方法? 层理:有的岩石有着像书本一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这就叫岩石的层理。如果岩石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平整的凹陷,这可以称为层理吗? 生物痕迹:古时候的生物遗体被沙石掩埋,不易腐烂的部分与周围沙土一起石化成岩石。 斑点:PPT人为形成的破损不可以称为斑点 同学们上节课观察到的层理、气孔、花斑等特征都属于岩石的构造,岩石的构造是岩石的一种偶然现象还是同一种岩石共有的特征呢?待会你可要仔细观察。 颗粒:你所说的一粒粒的是这样的吗?岩石都是由颗粒组成的,组成它颗粒有大有小,有的岩石中可以看到小石子或卵石,有的岩石颗粒比较粗,还有

几种常见变质岩

千枚岩是具有千枚状构造的低级变质岩石。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石(或含硅质、钙质、炭质的泥质岩)、粉砂岩及中、酸性凝灰岩等,经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或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底绿片岩相阶段形成。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绢丝光泽。变质程度介于板岩和片岩之间。

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绢云母、绿泥石和石英,可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有时 还有少量方解石、雏晶黑云母、黑硬绿泥石或锰铝榴石等变斑晶。常为细粒鳞片变晶结构,粒度小于0.1毫米,在片理面上常有小皱纹构造。原岩为黏土岩、粉砂岩或中酸性凝灰岩,是低级区域变质作用的产物。因原岩类型不同,矿物组合也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类型 的千枚岩。如黏土岩可形成硬绿泥石千枚岩;粉砂岩可形成石英千枚岩;酸性凝灰岩可形 成绢云母千枚岩;中基性凝灰岩可形成绿泥石千枚岩等。千枚岩可按颜色、特征矿物、杂 质组分及主要鳞片状矿物进一步划分为银灰色绢云母千枚岩、灰黑色碳质千枚岩及灰绿色 硬绿泥石千枚岩等。千枚岩分布很广,可形成于不同地质时代。

大理岩(marble)一种变质岩,又称大理石。因在中国由于云南省大理县盛产这种岩 石而得名。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此外含有硅灰石、滑石、透闪石、透辉石、斜长石、石英、方镁石等。具粒状变晶结构, 块状(有时为条带状)构造。通常白色和灰色大理岩居多。其中,质地均匀、细粒、白色者,又称汉白玉。一般认为,大理岩可形成于不同的温压条件下,如透闪石大理岩形成于 低-中温条件下,透辉石大理岩、镁橄榄石大理岩则形成于中高温变质条件下。大理岩分布广泛,如中国的云南、山东、北京房山等地均产大理岩。许多有色金属、稀有金属、贵金 属和非金属矿产,在成因上都与大理岩有关。其本身也是优良的建筑材料和美术工艺品原料。大理岩硬度不大,易于开采加工,板材磨光后非常美观,可作室内装饰材料;开采和 加工中的废料,可制成工艺品或经轧碎作生产水磨石、水刷石等的优质集料。少数高度致 密均质的可供艺术雕刻和装饰用。

变质岩总结

变质岩总结 变质岩: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和矿物质的混合作用下由一种石头自然变质成的另一种石头。质变可能是重结晶、纹理改变或颜色改变。 变质岩是在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构造的变化和改造产生的新型岩石。这些力量包括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如普通石灰石由于重结晶变成大理石。 变质岩是组成地壳的主要成分,一般变质岩是在地下深处的高温(要大于150 摄氏度)高压下产生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而出露地表。 一般变质岩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变质作用作用于岩浆岩(火成岩),形成的变质岩成为正变质岩;另一类是作用于沉积岩,生成的变质岩为副变质岩。 大面积变质的岩石为区域性的,但也有局部性的,局部性的如果是因为岩浆涌出造成周围岩石的变质称为接触变质岩;如果是因为地壳构造错动造成的岩石变质为动力变质岩。 原岩受变质作用的程度不同,变质情况也不同,一般分为低级变质、中级和高级变质。变质级别越高,变质程度越深。如沉积岩粘土质岩石在低级作用下,形成板岩;在中级变质时形成云母片岩;在高级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 岩石在变质过程中形成新的矿物,所以变质过程也是一种重要的成矿过程,中国鞍山的铁矿就是一种前寒武纪火成岩形成的一种变质岩,这种铁矿占全世界铁矿储量的70%。此外如锰钴铀共生矿、金铀共生矿、云母矿、石墨矿、石棉矿都是变质作用造成的。 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在变质作用中,由于温度、压力、应力和具有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原岩的化学成分、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变质岩的主要特征是这类岩石大多数具有结

地质工作总结

工作小结 1.原生晕异常 2013年进行了1:10000化探扫面工作,共采集样品879件。沿用2007年项目的化探异常下限值,Cu为70×10-6,Pb为90×10-6,Zn为150×10-6,Au 为5×10-9,这批样品的测试成果表明,部分样品出现了铜、铅、锌的异常。其中,38个样品的铜元素含量在(70-593)×10-6区间;11个样品的铅元素含量在(90-539)×10-6区间;15个样品的锌元素含量在(150-1817)×10-6区间,,31个样品的金元素含量在(5-485)×10-9区间。 圈定了以Cu、Pb、Zn和Au异常为主的化探异常,位于矿区NE部,呈不规则状NE向展布,异常具一定梯度变化,浓集中心较明显,带宽大于400m,长大于650m。异常带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含)炭质二云母石英片岩、(红柱石化)炭质板岩和千枚岩,褐铁矿化较强,岩石中可见具黄铁矿假晶的褐铁矿,故推测应为矿致异常。异常区内见NE向断层和一条近EW向断裂呈锐角相交,是成矿有利条件,具较好的找矿前景。 化探异常: 在矿区开展1∶1万区域化探扫面,在矿区北东部圈出了以Cu、Pb、Zn、Au 为主等多元素综合异常带。异常带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含)炭质二云母石英片岩、(红柱石化)炭质板岩和千枚岩。 Au 是直接指示元素, Ag、Hg 、Bi、Mo 、Cu、Pb、Zn、As、Sb 是间接指示元素, 其中Ag、Mo、Cu、Pb是最佳指示元素。 硫化物多金属热液矿化作用的特点是具有Cu、Pb、Zn 3个元素异常共生产出的特点。 热液金属矿床中除Au外常伴生有Hg、As、Sb、Pb、Zn、Ag、Cu、Bi、Mo、Co、Ni等元素异常。在一个矿床上,这些元素异常不一定全部出现,但会出现其中的大部分。 尽管阿尔其图矿区与朱拉扎嘎、常山壕和赛音乌苏矿床所处的地理位置不

成都理工 变质岩 总结

变质作用(变质作用(metamorphism metamorphism metamorphism) )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状态下,原岩组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转化的过程。 变质岩(变质岩(metamorphic metamorphic rock rock) )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的制约因素即引起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主要是内部因素(地质因素),外部因素(物理、化学方面的)也很重要。 外部因素主要有三:1)温度(T)2)压力(P)3)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C) 温度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1)促使矿物重结晶,从而使原岩的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岩石组分基本不变。如石灰岩重结晶成大理岩。 (2)促进变质反应的进行,使组分重新组合,致使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都发生改变。如白云母分解形成矽线石+钾长石组合。 按照压力的来源可分为三种:负荷压力流体压力应力 变质作用方式——变质作用过程中,导致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转变的机制。主要的变质作用方式有五种: 1重结晶作用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致使矿物形状、大小变化,而无新矿物相形成的作用。 2变质结晶作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的化学成分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3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物质组分的带入、带出,引起组分间复杂置换的作用。4变质分异作用成分、结构构造均匀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不均匀的各种作用。5变形和碎裂作用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和矿物发生变形和破碎的作用。根据地质成因、变质作用因素和变质作用方式,将变质作用分为五种类型: 热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体散发的热量,使接触带围岩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由于区域性热流异常,伴有压力作用、有时有流体相加入等作用因素复杂所形成大面积分布变质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便产生深部热液和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并贯入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等化学系列(等化学系列(isochemical isochemical series series) ):化学成分相同,而变质条件不同所形成的矿物共生组合。依此,可将变质岩划分为五个等化学系列(化学类型),即: (1)泥质岩类:富铝、钾的泥质岩、中性岩类原岩。 (2)长英质岩类:富硅贫铁镁的碎屑岩、酸性类原岩。 (3)碳酸盐岩类:富钙镁的碳酸盐岩类原岩。 (4)基性岩类:富铁镁钙铝的中基性、基性岩类及成分相当的不纯泥质碳酸盐岩原岩。 (5)镁质岩类:镁铁的超基性岩和成分相当的沉积岩原岩。 (1)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叶蜡石、蛇纹石、硬绿泥石、方柱石、硅灰石、符山石等,主要在变质岩中分布。 (2)变质岩中广泛发育纤维状、鳞片状、长柱状、针状的矿物,且常见它们作有规律地定向排列,如阳起石、透闪石、云母、滑石、蛇纹石、矽线石等。 (3)变质岩中含水(以[OH]为代表)的矿物与岩浆岩相比更为发育。 (4)变质岩中的石英、长石等矿物常具波状消光,裂纹也较发育。 (5)变质岩中常发育分子体积小、相对密度大的矿物。

工程地质总结

一、绪论 1、工程地质的含义:将地质学的原理运用于解决工程地基稳定性问题的一门学问,研究与 工程建筑活动有关的地质学问题的科学。 2、工程地质的任务: A、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和地下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 建筑场地和十一的建筑型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 B、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 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C、提出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地下水的方案 D、研究岩体、土体分类和分区及区域性特点 E、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3、工程地质条件:指工程建筑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包括地基岩性、地质构 造、水文地质条件、地表地质作用、地形地貌、天然建筑材料 4、工程地质问题: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址问题,包括地基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 问题、洞室围岩稳定性问题、渗漏、沉降变形、天然建筑材料的储备和质量问题 二、地壳的物质组成 1、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壳物质组成以及塑造地壳面貌的自然作用 2、地质作用类型: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内力与外力之间的关系: 内力作用决定地表的基本形态和内部构造,是地表形态的塑造者 外力作用破坏和重塑地表形态,是地表形态的雕刻师 地表上升,遭受剥蚀;地壳下降,接受沉积 4、矿物(mineral):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此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5、鉴别矿物的主要特征: A、颜色和条痕:颜色:白色、他色、假色;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B、透明度和光泽:透明度: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光泽:自强而弱分为:金属 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与树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 C、硬度:由软到硬,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 玉、金刚石(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 D、解理与断口:解理:完全、中等、不完全(根据是否易于沿解理破裂以及解理免的 大小和平整光滑程度) E、密度 F、弹性、挠曲、延展性 (解理:矿物受外力作用时,能沿一定方向破裂成平面的性质 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面以外方向破裂、其破裂面称为断口) 6、岩石:地壳的基本物质组成,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由矿物组成。 7、岩石的分类:火成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变质岩:变质作用。 8、火成岩类型及特征:11页表2.1 9、火成岩产状、成分、结构与构造: 产状:岩基、岩株、岩墙、岩床、岩盖与岩盆 成分:长石、云母、石英、铁磷矿物

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

常见变质岩的观察与鉴定 一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2.认识和熟悉几种典型的变质岩种类的描述和肉眼鉴定。 二区域变质岩肉眼观察描述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变质岩肉眼观察描述的内容、方法与沉积岩、岩浆岩大体相似,包括以下内容:1.颜色 变质岩的颜色比较复杂,它既与原岩有关又与变质岩矿物成分有关。因此,颜色虽可帮助鉴定矿物成分,但与其它两大类岩石相比,则重要性较差。变质岩的颜色常不均一,应注意观察其总体色调。 2.结构构造 区域变质岩的结构主要为变质结构,仅少数为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在肉眼下很难与结晶质结构相区别。描述变晶结构时同样应注意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等特点。区域变质岩最特征的构造是由矿物具一定方向排列而构成的定向构造,即片理。片理是变质岩特有的一种构造。根据其剥开的难易,剥开面和平整程度和光泽,结合矿物重结晶程度等特征,可将片理中的板状、千枚状、片状和片麻状四种构造区分开。区域变质岩中亦有块状构造。 3.矿物成分 描述变质岩的成分时,应注意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特征变质矿物。一般按矿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进行描述。 4.岩石的命名 区域变质岩中具有定向构造的岩石,以定向构造为其基本名称。若肉眼可识别出主要矿物或特征变质矿物时,亦应作为定名内容。一般命名原则可概括为:颜色+(矿物成分)+基本名称。如蓝灰色蓝晶石片岩。角闪石斜长片麻岩,黑云母变质岩。 三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和混合岩的观察描述内容和注意事项 (一)接触变质岩 接触交代变质岩,颜色成分均较复杂多变,与原岩成分及交代有密切关系,典型岩石为矽卡岩,常含多种金属矿物。接触热变质岩的典型岩石石英岩和大理岩是典型

岩石总结

岩石概念: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岩石分为三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一:岩浆岩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岩浆:岩浆是在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黏稠、含有挥发分的熔融体。 肉眼鉴别岩浆岩方法: 1.远观的岩石整体颜色 2.优先判断“斑状似斑状” 如果是“斑状or似斑状”如下 构造 P.S.斑状: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者称为斑晶,小者和不结晶玻璃质称为基质,如果基质为隐晶质及玻璃质,称作斑状结构。 构造P.S.似斑状:岩石中所有矿物颗粒可分为大小截然不同的两群,大者称为斑晶,小者和不结晶玻璃质称为基质,如果基质为显晶质,称作似斑状结构。 3.如果不是“斑状or似斑状”如下 @1结晶程度(针对岩石整体) @2岩石中矿物绝对大小(针对主矿物或主矿物多的为主) (1)显 (2)隐

@3岩石中矿物相对大小 (1)等粒 (2)不等粒 @4构造 @5主矿+特征(形态、光泽、颜色+其他)+含量 @7副矿+特征(形态、光泽、颜色+其他)+含量 P.S.关于斑状、似斑状的基质和斑晶的区别。 (1)若是斑状,其基质为(隐晶质、玻璃质),那么,岩石中只要有能判断出轮廓的矿石均称为斑晶。 (2)若是似斑状。其基质为(显晶质),那么,岩石中与基质(显晶质)大小区别不大的都叫基质,而不叫斑晶。 注意事项 1.某质有玻璃光泽且无菱角可直接判断为玻璃质。 2.岩浆岩中,岩石矿物的大小通常以长石为准,除了超基性岩的橄榄石和辉石。不过这两 种岩通常为“纯种”岩。 E.G.纯橄榄岩 1.橄榄绿色 2.全晶质、显晶质、中粒、等粒结构 3.块状(分布均匀)构造 4.主矿物为橄榄石;粒状,玻璃光泽,黄绿色,橄榄绿色、黑绿色;含量为90%;含少量 灰石,灰石粒状,黑色。 E.G.辉石岩 1.灰色、灰黑色 2.斑状结构;斑晶为橄榄石,但已经伊丁石化(伊丁石化橄榄岩)。粒状、黄褐色、少量(<5%)。基质为隐晶质结构,大量(>95%)。(看不到基质各特征只写含量) 3.气孔构造 E.G.闪长玢岩 1.肉红色 2.似斑状结构;斑晶有斜长石。板状、灰白色、表面发生氧化出现红色。含量18%。有角 闪石。针状、黑色。含量10%。基质为显晶质结构,有斜长石。板状,灰色,含量为60%。 有角闪石:针状、黑色,含量为12%。 3.(构造) P.S.闪长玢岩描述有问题,待更正。

《认识常见岩石》教学设计说明

《认识常见岩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植物、动物、水、土壤、空气等知识后,指导他们认识岩石的特征,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物质。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岩石已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山上、河边、工地等地方都见过岩石,从科普书刊、电影电视中了解了岩石的有关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在本课中,一方面让学生之间分享他们各自的知识,另一方面指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进一步观察岩石。 本课教学容主要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认识岩石的分布,了解岩石的用途。课文左图是地球表面的低凹处被水所覆盖,高处裸露着岩石;右图是由岩石组成的高山。课文试图以两幅图为引子,导出“对于岩石,你了解多少”的话题。课文下图展示的是岩石的各种用途,借此引导学生将物体的用途与它的性质联系起来,为探究岩石的特征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探究各种岩石的特征。课文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什么样的物体才是岩石,使学生在研讨中懂得岩石是天然形成的石头。然后,指导学生从物质的属性方面探究不同岩石的特征,即: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结构;用锤子敲击观察岩石的软硬;用滴盐酸(与放在水里比较)观察岩石是否冒气泡等方法,全面了解常见岩石的特征,并引导学生根据岩石的某一属性给岩石分类。这部分容是本课的重要容,它能够伴随着学生对岩石探究的结果,体现出探究过程的意义和价值——学生自由选用的材料、自主采用的方法和步骤、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科学分类。 第三部分,认识几种类型的岩石及其用途。课文提供了地质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给岩石分类的阅读资料,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其间,课文还结合对沉积岩的介绍,穿插了化石、煤、石油、天然气形成的有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岩石与化石、煤、石油、天然气的关系。课文提供了一些生物化石的图片、古代植物形成煤的过程图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化石,知道煤的形成原因。此外,课文还结合当代社会生活,说明了石油在现代生活中的一些用途,丰富了学生对岩石的认识,加强了科学知识与现代生活的紧密

变质岩

1.三大岩关系 形成过程 A-火成岩——原岩—熔融—结晶 B-沉积岩——原岩—风化—搬运—沉积 C-变质岩——原岩—P、T、C—变质 特征———继承与改造 特征变质矿物的出现 2.变质作用、变质岩 变质作用: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岩:原岩通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叫做变质岩。(或:指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因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原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3.变质作用因素(P、T、时间、流体) 温度:200 - 800℃,超高压可达1000 ℃;地热增温(正常情况25-30 ℃/ km) 压力:静压力、定向压力、粒间流利压力 流体成分:H2O、CO2等,在较高温压条件下, 具有较大的活性。 4.变质岩的研究方法与意义、任务 变质岩研究的意义:变质岩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来自地壳深部的使者,给我们带来了地壳深部的有关信息。其研究意义是: ①了解深部地壳的组成和早期地壳演化; ②恢复变质时期地壳的热力学演化历史; ③恢复原岩建造; ④指导找矿。 变质岩石学的任务: 对不同类型的变质岩进行全面、系统的岩石学研究 研究变质作用的发生及其演化过程 研究变质与变形的关系

研究变质作用的时代 变质岩的研究方法:地质学方法、实验变质岩石学方法、理论综合方法 5.变质岩流体来源 6.变质作用类型及定义 1.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的变质作用。 热接触变质作用:指围岩受岩浆高温的影响而发生的变质作用。温度是主要因素,压力次之,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重结晶和变质反应。典型的接触热变质岩称为角岩。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如果变质因素除温度压力之外,还有大量来自岩浆的挥发组分参与,就会使接触带附近的侵入岩和围岩发生明显的交代作用,从而形成变质岩。 2.动力变质作用:指岩石受定向压力的作用而产生破碎、变形、重结晶的变质作用。其特点是低温、高应变速率、重结晶不强烈,往往与断裂带有关。 碎裂变质:在地壳的浅部,岩石呈脆性,当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极限时,岩石便会被压碎或磨碎,产生碎裂变质,有代表性的岩石是构造角砾岩。 韧性变形:在地壳中、深部,温度和压力较高,岩石具塑性,在断裂带中的岩石一般不发生明显的破裂,而是以强烈韧性剪切变形或塑性流动为主,有代表性的岩石是糜棱岩。其特征是细粒化,并具有明显的定向构造。 3.气液变质作用:有化学活动性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 *常发生于一些热液矿床或矿脉周围以及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前者称围岩蚀变,后者称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除流体外,温度、组分的化学势是主要的控制因素,交代作用和变质反应是其主要的变质方式。 4.区域变质作用:指在大范围内,由于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而产生的变质作用。 浅变带:温度和静压力不大,以定向压力为主,板理发育,主要形成板岩、千枚岩。 中变带:压力较大,温度也较高,常形成各种结晶片岩。 深变带:静压力较大,温度高,重结晶显著,形成各种片麻岩和混合岩。 5.混合岩化作用:从变质岩经深熔而形成混合岩的过程称为混合岩化。亦称超变质作用。 7.变质作用机制(变质结晶、变形、变质分异),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等 1. 变质结晶 变质结晶作用:岩石在变质条件下的结晶作用。主要机制包括: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

变质岩

片理构造 片理构造,指岩石中矿物定向排列所显示的构造,是变质岩中最常见、最带有特征性的构造。矿物平行排列所成的面称为片里面,其形态既可以是曲面,也可以是平面。 根据矿物的组合和重结晶程度,片理构造可以分为以下5类: (1)板状构造:指岩石中由微小晶体定向排列所成的板状劈理构造。板理面平整而光滑,并微有丝绢光泽,沿着劈理可形成均匀薄板。 (2)千枚构造:由细小片状变晶矿物定向排列所成的构造。不易肉眼辨别矿物成分,常具丝绢光泽。 (3)片状构造:相当于狭义的片理构造。岩石主要由粒度较粗的柱状或片状矿物(如云母、绿泥石、滑石、石墨等)组成,他们平行排列,形成连续的片理构造。 (4)片麻构造:岩石主要由较粗的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构成,但又有一定数量的柱状、片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在粒状矿物中定向排列且不均匀分布,形成连续条带状构造。 (5)条带状构造:变质岩中浅色粒状矿物(如长石、石英、方解石等)和暗色片状、柱状或粒状矿物(如角闪石、黑云母、磁铁矿等)定向交替排列所构成的构造。[ 接触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又称热力接触变质作用[1],是由于岩浆的活动散发出的热量和析出的气态或液态溶液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岩浆体周围接触带的围岩中。根据变质作用过程中有无交代作用又可分为2个亚类:①热接触变质作用:以热力(高温)作用为主,原岩发生重结晶,而化学成分没有显著改变,没有明显的交代作用,如斑点板岩、角岩等;②接触交代变质作用;除热力作用外,伴随有显著的交代作用,原岩的化学成分发生明显改变,如矽卡岩等。 【交代作用[1]】metasomatism ,metasomatosis。岩石变质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在接触交代作用过程中。 变质过程中,围岩与侵入体发生物质交换,带入某些新的化学组分,带出一些原有的化学组分,从而使岩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发生变化,形成新岩石。在这一过程中岩石成分发生显著变化,新矿物大量产生。交代作用主要表现在接触交代作用过程中。

变质岩岩理学总结

变质岩岩理学总结 一、变质作用概述 1、变质作用概念 1)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 2)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 3)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 2、变质作用影响因素:包括原岩化学成分;地质条件;物理化学环境。 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应力、流体。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温度一般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控制着变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也制约着流体的活性和岩石变形性质;压力也是影响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有时对矿物组合起决定作用;应力不是变质反应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但它是变质岩组构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还控制着变质反应的速度和规模;流体是变质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因素,但温度又是流体具有活动性的前提。 3、变质作用类型:分类依据:分布规模/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有关术语 (1)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冲击变质作用; 交代变质作用. (2)区域变质作用: 造山变质作用; 洋底变质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 二、变质岩的形成作用(变质作用方式) 1、变质重结晶作用:概念、类型(静态、动态重结晶)、影响因素、产物特点。 2、变质分异作用:概念 3、交代作用:概念 4、变形作用:类型(脆性、韧性变形)、产物特点(碎裂岩、糜棱岩)、相关术语解释。 5、变质结晶作用(变质反应):概念、类型及实例,一些重要变质反应的温度压力条件。 ·常见变质反应的类型及实例: 1)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分类 (1). 固体—固体反应:在变质反应过程中没有流体相出现,可进一步分为: 同质多相变体的转变。例如Al2SiO5同质多相变体的转变。 单一固体分解反应。例如Cord == Sill + Alm + Q. 多相固体反应。例如Hy + Pl == Cpx + Ga + Q. (2). 脱--吸流体反应:在变质反应过程中出现了流体相。可进一步分为: 水化--脱水反应。例如:Mis + Q == Kf + Sill + H2O. 碳酸盐化--脱碳酸盐反应。例如:Cc + Q == Wo + CO2. (3). 氧化—还原反应。例如:6 Fe2O3 == 4 Fe3O4 + O2 2)根据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分类:4)连续反应(概念); 5)不连续反应(概念) 3)根据反应前后矿物原子数的变化分类(不要求掌握):6).静转移反应(概念);7).交换反应(概念) ·某些重要的变质反应所指示的温度和(或者)压力变化趋势。(反应向右进行)。 绿泥石+白云母+石英→红柱石+黑云母+H2O (温度升高) 绿泥石+石英→铁铝榴石+H2O (温度升高) 绿泥石+白云母→十字石+黑云母+石英+H2O (温度升高) 红柱石→夕线石(温度升高) 红柱石→蓝晶石(压力升高) 蓝晶石→夕线石(温度升高或压力下降) 方觧石+石英→硅灰石+CO2 (温度升高) 白云母+石英→夕线石+钾长石+H2O (温度升高) 黒云母+白云母+石英→夕线石+堇青石+硅酸盐流体(温度升高) 夕线石+石榴石+石英→堇青石(压力下降) 紫苏辉石+斜长石→绿辉石+石榴石+石英(压力升高) 角闪石→紫苏辉石+斜长石+ H2O (温度升高)

变质岩岩石学习题

“变质岩岩石学”习题 第一章变质作用概述 1.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2.总结不同变质作用类型中起主要作用的变质作用因素。 3.简述变质作用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1.总结对比变质岩、火成岩、沉积岩在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方面的异同。 2.总结常见区域变质岩的岩石类型、结构、构造及变质条件等方面的特征。 3.简述变质岩结构的分类依据、主要类型、命名原则。 4.常见变晶结构的特点、区别及命名原则。 5.总结富铝系列各类岩石的结构构造特征及命名原则。 6.总结富铝系列变质岩随变质程度增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石类型的变化规律。7.铁镁系列主要变质岩石类型、特点、比较。 8.总结铁镁系列变质岩的矿物组成, 结构构造和岩石类型随温度增加的变化规律。9.特征变质矿物的鉴定特征及标定的变质条件。 其中5-9题结合实验课内容完成。 第三章变质岩的原岩研究 1.恢复变质岩原岩有哪些标志? 2.利用变质岩化学成分恢复原岩的依据是什么? 第四章变质岩的形成作用 1.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类型?基本含义是什么? 2.变质反应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和研究意义。 3.举例说明变质反应的主要类型及主要特征 4.为什么固-固反应是较好的地质温压计? 5.重结晶作用和变质结晶作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静态重结晶和动态重结晶产物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7.变质结晶作用与变形作用的关系有几种情况?各具有什么特点? 第五章变质带 1.总结中压条件下泥质岩石和铁镁质岩石变质带的划分、矿物组合及等变线反应。2.总结基性系列和富铝系列经受从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可能出现的典型岩石及典型矿物组合。 3.变质带的概念、划分标志、研究意义。 4.简述巴洛式递增变质带和基性岩递增变质带划分标志、主要特征、适用条件

实验四 主要变质岩的认识

实验四主要变质岩的认识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变质岩的结构、构造以及常见的变质矿物。 2.学会描述变质岩的方法。 3.掌握变质岩的典型特征,认识主要的变质岩。 二、实验要求 1.预习有关变质岩的内容。 2.认真、仔细地观察变质岩岩石标本,掌握变质岩的典型特征。 三、实验工具与药品 小刀、放大镜、变质岩岩石标本。 四、实验内容或原理 肉眼观察变质岩的主要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认识主要的岩浆岩。 (一)变质岩典型结构的认识 1.变晶结构是原岩发生重结晶而形成的结构,其表现为矿物形成、长大而且晶粒相互紧密嵌合。包括隐晶质变晶结构和显晶变晶结构、等粒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如大理岩。 2.变余结构变质程度较浅时残留的原岩的结构。如变余砂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 3.碎裂结构局部岩石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引起矿物及岩石本身发生弯曲和破碎,之后又被黏结起来形成新的结构,如糜棱岩。 变质岩结构中粒度的划分一般以1mm、3mm为标准,颗粒粒径>3mm者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1mm为中粒变晶结构,粒径1—0.1mm者为细粒变晶结构,粒径<0.1mm者为显微变晶结构。 (二)变质岩典型构造的认识 1.定向构造变质岩受定向压力作用后形成的构造,是变质岩的最大特点,称为广义上的片理结构,这是大部分变质岩命名的根据。根据变质岩程度由浅到深表现为:(1)板状构造是变质岩变质最浅的一种构造,岩石外观呈平整的板状,沿板面方向容易劈开,具板状构造的岩石称为板岩。 (2)千枚状构造岩石呈薄片状,薄片上具丝绢光泽,系隐晶质片状或柱状矿物定向排列所致。断面呈参差不齐的皱纹状,具有这种结构的岩石称千枚岩。 (3)片状构造(狭义片理构造)变质岩中最典型的构造,是片岩所具有的一种构造。具有片状构造的岩石称为片岩。 (4)片麻状构造矿物结晶颗粒较大,同时粒状矿物较多,其中粒状矿物和片状或柱状矿物大致相间成带状平行排列,形成不同颜色、不同宽窄的断断续续的条带,沿平行面难劈开,劈开面不整齐,如花岗片麻岩。 (5)条带构造岩石中成分、颜色或粒度不同的矿物分别集中,形成平行相间的条带。

2014年变质岩岩石学复习总结

变质岩岩石学复习总结第一章: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 怎样理解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的界限,与成岩作用、岩浆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变质作用的类型?与局部和区域构造的关系? 变质作用发生的方式? 第二章变质反应及其控制因素 1、变质反应有那些主要类型? 2、固-固反应和脱水反应有何特点? 3、何为连续反应与不连续反应? 4、控制变质反应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它们怎样影响变质反应? 第三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1、何为等化学系列?变质岩石的五个等化学系列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上有那些特征? 2、变质岩的主要结构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征? 3、变质岩的变晶结构和岩浆岩的结晶结构有何不同? 4、变质岩的主要构造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征? 岩石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粒度、自形程度、形态及相互关系等特征,变余结构 变晶结构 交代结构 (1)交代残余结构 (2)交代假象结构 (3)交代净边结构 (4)交代蠕英结构 变形结构 构造:岩石中各种矿物及矿物集合体的空间分布及排列方式等特征。 3.3.2 变质岩的构造 变质岩的构造包括变余构造和变成构造。 构造、变余波痕构造等。与火山岩有关的构造如变余杏仁构造、变余流纹构造和变余枕状构造等。 (1)斑点构造 (2)板状构造 (3)千枚状构造 (4)片状构造 (5)片麻状构造

(6)条带状构造 (7)块状构造 (8)褶劈构造 条痕状构造。 眼球状构造。 第四章共生分析和共生图解 1 如何认识和确定变质作用的平衡? 2矿物平衡共生组合的定义 3 吉布斯相律和柯尔任斯基矿物相律有何异同? 4 如何用矿物相律来讨论变质作用的相平衡? 5 ACF、A'KF和AFM图解有哪些特点?如何把矿物成分和原岩成分投影在这些图解上? 6 如何用这些图解进行变质矿物共生分析? 第五章变质相、变质带和变质相系 1、变质相的概念? 2、何为变质带(递增变质带),有几种类型? 3、接触变质作用有哪些变质相?其主要变质反应和矿物组合如何? 4、区域变质作用有哪些变质相?其主要变质反应和矿物组合如何? 5、何为变质相系?主要有几种类型?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第六章接触变质作用及岩石 1、何为接触变质作用? 2、不同原岩接触变质岩的特点?接触变质大理岩,角岩有那些特点? 3、热接触变质晕有那些特点? 第七章区域变质作用及其岩石 1、区域变质岩石有哪些主要类型? 2、如何区分片岩和片麻岩? 3、麻粒岩的定义,形成条件? 4、蓝片岩的定义,分类和矿物组合及其构造意义? 5、榴辉岩的特点、分类、成因及其构造意义如何? 第八章其它变质作用及变质岩 1、什么是混合岩?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