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原第四章

马原第四章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第四章

4-1

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

果。

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

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

3)途径:

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

4)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课本P139—140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

要)。

2)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

的过程。P141

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15世纪后30年——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

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P141-142

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b)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2

劳动价值论

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P143

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6.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2)二因素:

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

性。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

值所持有的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c)两者关系:对立统一。p144-145

7.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

a)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有用劳动)。形成商品的

使用价值

b)抽象劳动: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的体力和

脑力的消耗。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2)两者对立统一关系:p145

8.价值量的决定

1)商品的价值:包括

a)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b)量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怎样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能力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

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5)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a)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

b)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在生产中的应用

c)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d)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e)……

7)商品的价值量与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8)形成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复杂劳动等于自乘或者多倍见到劳

动(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此原理是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实现的)9.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1)马克思阐明了价值、交换价值的区别,单页揭示了两者内在联系与辩证关系

2)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长期中形成了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a)简单或偶然的形式

b)综合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形式

4)货币的5种基本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5)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级:

a)一级: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

b)一级:货币(代表商品的价值)

c)这样商品在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一

切商品只要转化为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够得到解决,从

而使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

d)货币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没有

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反而扩大了矛盾。

10.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

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3)价值在价格的周围进行波动。

4)价值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体现的他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5)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P148-149

a)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本配比例

b)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6)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产生的消极后果:P149

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c)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

造成资源浪费

11.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

a)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由社会分工决定)

b)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

2)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这一矛盾贯穿商

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此矛盾不断运动,才到这,资本主义最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客观必然性)12.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意义p151—153

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a)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地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

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b)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

供了理论指导。

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a)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

b)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c)深化认识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d)深化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4-2

剩余价值论

13.劳动力定义: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

劳动。

14.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

需的东西。

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15.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成资本

1)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2)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

定的。(包括三部分P154)

3)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

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货币购买者购买到劳动力之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

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

4)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16.所有制

1)经济意义上: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方式实

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利润或超额利润)。

2)法律意义上: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所决定的。

17.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p155

所有制与所有权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区别。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18.不同的剥削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不同。P156

19.资本主义所有制实质

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20.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行动动机,就是无休止的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

2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

2)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二重性:

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

i)劳动过程定义:P157

ii)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iii)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b)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i)价值增值过程定义:超过劳动力价值刚好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

值行程过程。

ii)价值形成过程:如果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刚好补偿资本家所预付的劳动力价值,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

iii)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创造的并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

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

削的关系。

4)资本:

a)定义: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

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

b)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

c)根据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分为:

i)不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存在的资本

ii)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d)剩余资本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力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

泉。

e)表示资本家对公工人的剥削程度

m’(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v(可变资本)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物质化劳动

的形式)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活劳动的形

式)

22.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a)延长劳动时间【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和限制,容易引起工人阶级反抗】

b)提高工人劳动强度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他们改善经

营,时期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

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单个资本家改进技术、改善管理的主管动机是

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但其客观后果则是整个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的普遍提高,导致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和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的

缩短,而剩余劳动时间的相对延长,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

值。

23.认为“无人工厂”的出现,所以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解

释。P161

24.资本积累

1)定义: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2)意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

现象的本质;;;;;审核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3)本质: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穿凿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

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4)资本积累消极意义:不但使社会财富占用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

会事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5)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a)定义: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后,完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在原规模上重复进

行。

b)实质: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生产的统一。

c)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

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6)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a)定义:无偿获得剩余价值后,用于购买追加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试生产在

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b)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c)资本积累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所用资本、所费资本之间

的差额以及资本家颠覆资本的大小。

7)资本的技术构成: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

资本的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从价值形式上

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两者的联系:p163

8)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用c:v表示。

9)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10)相对过剩人口(三种形式:流动过剩人口,潜伏,停滞)

a)产生原因P163-164

b)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的顽疾。政府干预只能缓解不能消

除。

25.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原因:p164最后一段

26.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个别资本的运动)

1)产业资本在循环中经历的三个过程

a)购买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

c)生产阶段: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2)产业资本的运动的前提条件:p165中间

a)

b)

c)

3)资本的周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

4)资本周转越快,一定时间剩余价值越多。加快资本周转速度:缩短资本周转时间,

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5)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资本周转的时间;;;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的构成

6)社会总产品(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用于生活消费的消

费资料)

7)社会总价值: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凝结在产品中的有工人

必要劳动穿凿的价值;;;凝结在产品中的有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

值。

8)是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代,使社会在生产顺利进行。

9)经济危机的发生: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27.

1)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

2)社会平均利润率P168

3)利润率平均化

28.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P168-169

2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马原第四章复习题答案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一般劳动产品相比较,商品的主要特点在于 A.它是用来满足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B.它是用来馈赠他人的劳动产品 C.它是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D.它是为自己消费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2.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商品的 A.价值 B.使用价值 C.剩余价值 D.超额剩余价值 3.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 A. 交换价值 B. 价值 C. 使用价值 D. 抽象劳动 4.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6.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7.资本周转速度 A.与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正比 D.与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都成反比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 9.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 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劳动力成为商品 C.生产资料可以买卖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10.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也消失 B.它被使用时,使用价值消失,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 C.它被消费时,使用价值不变,价值也不变 D.它被使用时,能创造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11.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都是依靠 A.延长工作日获得的 B.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 C.减少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获得的 D.增加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获得的 12.单个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商品 A.个别价值降低 B.个别价值提高 C.社会价值降低 D.社会价值提高 13.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A.可变资本之比 B.不变资本之比 C.固定资本之比 D.流动资本之比14.资本家不断进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在于 A.资本家为了社会进步而实行节欲 B.受两极分化的价值规律的作用所支配 C.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

马原教材-第四章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教学要点 ●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论及其意义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形式与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关键词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意识形态

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人类社会经过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又经过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同以往其他社会的更替一样,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也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①在封建社会初期,封建生产关系同以铁器工具为特征的比较低下的生产力基本上是适应的。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增长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封建生产关系便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封建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手工业者和商人的集聚地逐渐形成了城市,手工业和商业构成了城市经济的基础。为了保护城市手工业者的生产稳定,限制竞争,在城市里出现了各类手工业行会,这些行会内部都有自己严格的行规,每个手工业者都必须加入一个行会。封建行会约束下的小手工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自身劳动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简单商品经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并由此发生剧烈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条件较好的作坊主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添置设备,增加雇佣工人数量,延长劳动时间,逐渐富裕起来并成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多数作坊主则在竞争中逐渐衰落下去,直至破产,最终同其帮工和学徒一起沦为雇佣工人。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关系逐渐转变为雇佣关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形式之一。 商人和高利贷者早在奴隶社会就已经出现。到了封建社会末期,随着商人积累的财富的不断增加,一些大商人成了包买商,他们不仅包销小生产者的全部商品,还供给他们原料和设备,从而割断了小生产者与销售市场和原料市场的联系,逐渐控制了商品生产者。商人和高利贷者乘生产者困难之机,贷给他们所需要的资金、原料和生产工具。“随着交往集中在一个特殊阶级手里,随着商人所促成的同城市近郊以外地区的通商的扩大,在生产和交往之间也立即发生了相互作用。”②随着商人侵入手工业领域,小生产者沦为商人、高利贷者的债务人,一旦无力还债,只好交出自己的作坊来抵债。于是,作坊主丧失了独立的生产者身份,连同其帮工和学徒成了商人或高利贷者的雇佣工人,商人或高利贷者则成为工业资本家,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另一种形式。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其成长是个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要”。③15世纪末美洲和通往印度航道的新发现,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要求商品生产以更大的规模和更快的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马原第四章(自己总结的)

第四章 4-1 1.社会制度的改变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时间:14世纪末—15世纪初 2)地点: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 3)途径: a)从小商品经济中分化出来 b)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换而来 4)资本主义萌芽的形式(两种,对应上面两种途径):课本P139—140 3.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1)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能够实现要求商品更大规模生产,满足世界市场扩大的需要)。 2)利用暴力手段进行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创造条件。 3)资本原始积累定义: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 的过程。P141 4)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间:西欧:15世纪后30年——16世纪高潮——19世纪初结束 5)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途径:P141-142 a)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 b)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P142 劳动价值论 5.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1)自然经济:P143 2)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3)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6.商品的二因素 1)商品的定义:用来交换的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两个因素,是两者的矛盾统一体。 2)二因素: a)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应的是人 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适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b)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

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马原第四章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 律 对于马原的复习,除了全面铺开了解基本知识点,还要加强对框架结构的理解和把握。下面凯程考研政治辅导名师针对马原中的考点和历年所考题型等进行分析,各位考生可以把这个内容当做复习的参考资料,提高政治成绩!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考点1 旧历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对立 1.历史观 (1)定义: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 (2)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为第一性的回答划分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2.唯心史观 (1)定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2)主要缺陷:①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点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所有哲学派别的历史观都是唯心的。 3.唯物史观 (1)定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意义: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主义的研究奠定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 考点2 社会存在及社会意识的含义、构成及作用 1.社会存在 (1)定义: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构成: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3)作用: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本考点在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中的第2题考查过) 2.社会意识 (1)定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2)构成:①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和承担着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②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社会意识可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包括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点拨:社会意识形式包含社会意识形态,考生不要混淆。 考点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及其意义 1.原理内容

考研暑期强化经典教材-马原第四章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内容概要】 本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部分,简要分析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性,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的属性与本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本章分三节:第一节阐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第二节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动 力系统;第三节论述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本章重点难点主要包括:(1)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3)政治上层建筑与思想上层建筑的区分及关系;(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5)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6)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7)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及其制约性;(8)杰出人物的产生及其作用。 【命题预测】 虽然本章在历年马原命题中考分不算最多,但年年都有考题,以选择题为主,分析题为辅。本章可命题的考点不少,比较重要。本章预计2013年肯定会出题,命题的可能性:选择题,分析题。 【考点精解】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历史观即“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在认识社会历史现象、解决社会历史问题时所采取的根本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与哲学基本问题相对应,社会历史观领域也有自己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我们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唯物史观从承认社会存在的第一性,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来理解社会历史,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归结为物质和经济的因素;唯心史观则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把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动力和决定性力量归结为某种精神要素。 2.旧历史观的两大主要缺陷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往往坚持唯心史观,旧历史观的两大主要缺陷有:第一,它们没有考察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程度是这种关系的根源;第二,它们否定了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坚持英雄史观。 3.社会存在的含义及其作用 社会存在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作为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是指各种物质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对社会历史发展惟一起决定作用的社会存在。 地理环境是指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地理位置相关联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保持适当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否则就会对人类的发展造成各种危害。人口因素则是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各种有生命个人的总和,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增长率和密度等。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

马原四五章节知识

☆☆☆第四章 商品积极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石油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不是生产商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马克思从简单价值形式出发,经过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最后到达货币形式,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从历史上看,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货币具有五种基本的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存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们形成价值规律。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原因: 1.首先,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者是自由人 2.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量过程的统一。 所谓价值增值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作用: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2.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把资本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 这种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 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所谓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第二个阶段是生产阶段,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第三个阶段是售卖阶段,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着的资本循环,就叫做资本的周转。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 ☆☆☆第五章 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控和控制。 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本质:通过联合达到独占和瓜分商品生产和销售市场,操控垄断价格,以牟取高额垄断利润。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 金融寡头是指操控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1.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2.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3.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存过程。 4.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马克思基本原理复第四章(含答案)

第四章 一、单选题 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C)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值 B.货币投入流通的目的是为了带来剩余 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2.资本的流通公式是(B) A.W-G-W B.G-W-G C.W-W-G’ D.G-W-G’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 ( C) A.个别企业劳动生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率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 4.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通过(A) A.个别资本家降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B.个别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C.各个资本家降低个别劳动时间而实现的 D.各个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实现的 5.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C ) A.个别企业劳动生率的提高 B.本部门劳动生率提高 C.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快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 6.社会资本是_(A )。 A.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的总和 C.生产部门资本和非生产部门资本的总和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7.G-W...p...w'-G'是(A ) 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循环公式 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C)。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 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 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 10.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是(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 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1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B)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C、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D、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立 13.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了,而从价值量考察则(C) A、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提高 B、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提高 C、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总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总的价值量不变 14.“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A)。 A、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15.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C)。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16.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17.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D)。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 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 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

马原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生产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商品交换是商品的相互让渡或 以货币为媒介的买卖,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因此,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需从分析商品和商品经济开始。 3、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多以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第二个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也是决定性的条件。 5.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1)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其中,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基础。 6.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在社会经济中只处于从属的地位。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占统治的、最普遍的经济形式。 7.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8.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9.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但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并不一定就是商品,有用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是通过市场交换满足他人需要的物品。(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物品) 10.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11.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活劳动就是指在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者所消耗的抽象劳动。 12.马克思的科学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就在于揭示了在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是由活劳动实现的,价值的唯一源泉是活劳动,即活的抽象劳动。 13.商品的价值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也就是抽象劳动的凝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所以,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即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1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具体劳动是生产商品劳动的自然属性,其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即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和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也即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也就是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16.商品生产者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即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但仍能按其社会价值进行交换,该商品生产者也就可以获得较多盈利,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7.商品的社会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而商品的个别价值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 18.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形成

大学马原第四章要点整理讲课讲稿

大学马原第四章要点 整理

第四章 资本原始积累:142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 自然经济:144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有其必然性,但市场经济自身的内在缺陷又必然导致自身最终被计划经济取代 经济:指的是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经济活动即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的统称 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基本特征比较 ⏹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低度分工、少交换、非竞争、私人劳动完 全转化为社会劳动。原始、奴隶、封建社会 ⏹商品经济:生产力高速发展、分工日益细化、交换、竞争、私人劳动无 法完全转化为社会劳动、人的异化。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 ⏹产品经济: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分工、按需要分配、非竞争、私人劳 动完全转化为社会劳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 *(名)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他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社会分工的出现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名)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二因素 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通过交换满足别人、社会需要。它是由商品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但不反应社会关系。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是价值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有用物品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才有价值。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能交换就是因为有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规律:P146 相互排斥不能兼得,同时具有,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存在于使用价值之中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具体形式—使用价值)、抽象劳动(体力脑力消耗—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劳动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马原第四章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 (一)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各种思想、观念应当从社会存在中寻找其真正的根源,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问题。“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统一。 (二)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生产方式 1.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人们生活、生产的自然基础,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者延缓的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作

用受社会发展状况的制约,特别是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 2.人口因素: 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3.物质生产方式: 简称生产方式,指人们为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作用: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特殊方式,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产方式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改造自然的现实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发生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原因: ①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②决定社会性质、结构面貌,制约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 ③其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发展变化,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