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是从绿茶叶片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绿茶提取物可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剂,因为无论在抗氧性、安全性或使用成本方面,其主要成分茶多酚均明显优于现在市场上已广泛使用的合成抗氧剂BHA、BHT、TBHQ、PG以及VE、VC等.绿茶提取物也可作为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的优良添加剂,其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和抑酶作用。可防治皮肤病、皮肤过敏效应、去皮肤色素、防龋牙、齿斑、牙周炎和口臭等。

产品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绿茶提取物

【拉丁名称】:Camellia sinensis

【英文名称】:Tea polyphenol

【提取来源】:山茶科茶叶干燥嫩叶

【产品性状】:茶多酚为棕黄、淡黄或淡绿色粉末溶于热水,乙醇,高含量EGCG为类白色溶于水

【规格】:茶多酚20%-98% UV 儿茶素30%-90%/EGCG15%-95% HPLC 【植物形态】: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2]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产地】: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绿茶作为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六大初制茶之首。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为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化学成分】:茶多酚(GTP)、咖啡碱、芳香油、水分、矿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

茶多酚(Green Tea Poiyphenols, GTP)是绿茶的主要成分,约占干物质的30%,GTP从茶叶下脚料(茶末、茶片、粗老茶或修剪叶)中提取。由于仅用食品级乙酸乙酯萃取,因而保留了GTP原有结构,产品为淡黄色粉末。主要成分由儿茶素组成,约占GTP

总量的60%~80%,其中含4%~6%的表儿茶素(L-EC)、6%~8%的没食子儿茶素(D.L-EC)、10%~15%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50%~6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L-ECG),还有8%~10%的咖啡碱。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是绿茶中最有效的抗氧化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等活性。抗氧化活性至少是维生素C的100多倍,是维生素E的25倍,能够保护细胞和DNA受损害,这种损害相信与癌症、心脏疾病和其他重大疾病有关,EGCG的这些功效归结于他们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能力。

EGCG:一种多酚化合物,提取自绿茶,宝利肤旅美医学专家在研究中发现,EGCG虽无法透过表皮,但它可为表皮层最外部的细胞提供能量,使细胞再度分裂、分化、增强其活

性,从而使皮肤表面的状态得以改善。因为自绿茶提取而来,还兼有溶解脂肪、化浊去油的功效。

EGCG是绿茶茶多酚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是绿茶儿茶素类的主成分,它占绿茶儿茶素类总量的10-15%,儿茶素类包括EGCG, EGC, ECG, EC, ECG等,其中抗氧化活性依次为EC

许多研究表明EGCG具有抗自由基DNA损害,抗辐射和紫外线,阻止油脂过氧化,减少血清中低密度胆固醇、超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干扰癌细胞生存所需的信号传递,抑制饮食中的致癌物质,与肠、肝、和肺中的其他酶和抗氧化剂作用共同阻止某些致癌物质的活力,清除自由基,抵御污染、日晒和吸烟的影响,防治皮肤老化和起皱。

【产品功效】:GTP结构中富含酚羟基,可提供活泼氢使自由基灭活,而本身被氧化形成的自由基由于邻苯二酚结构而具有较高稳定性。因此,GTP具有清除自由基及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

1. 降血脂作用:茶多酚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的血清总胆固醇、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同时具有恢复和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茶多酚的降血脂作用也是茶叶能使肥胖者减肥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抗氧化作用:茶多酚可阻断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内酶的活性,从而起到抗突变、抗癌症的功效。

3. 抑制肿瘤作用:茶多酚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合成,诱使突变DNA断裂,因而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合成率,进一步抑制肿瘤的生长的增殖。

4. 杀菌解毒作用:茶多酚能杀灭肉毒杆菌及孢子,抑制细菌外的活性。对引起腹泻、呼吸道和皮肤感染的各种病原菌有抗菌作用。茶多酚对引起化脓性感染、烧伤、外伤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型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5. 解酒及保护肝脏作用:酒精性肝损伤主要是乙醇引起的自由基损伤,茶多酚作为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抑制酒精性肝损伤的作用。

6. 清毒作用: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茶多酚对重金属具有强的吸附作用,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而产生沉淀,有利于减轻重金属对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另外,茶多酚还具有改善肝功能和利尿的作用,因而对生物碱中毒有较好的抗解作用。

7. 提高机体免疫力:茶多酚通过提高人体免疫球蛋白总量并使其维持在高水平,刺激抗体活性的变化,从而提高人的总体免疫能力,并可促进人体的自身调理功能。

【产品应用】:茶多酚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已在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茶多酚可用于使用油脂、月饼、火腿等食品中,用量为0.4g/kg。使用方法是先将其溶于乙醇,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配成溶液,然后以喷涂或添加的方法用于食品。

1. 肉制品:肉类及其制品在保存期间常因脂肪的自动氧化而颜色变黄,出现酸败味。在肉制品加工中,将各种肉制品浸泡或喷涂配制好的茶多酚溶液,能使肉制品表面的蛋白质与茶多酚形成一层不透气的硬膜,达到抑制肉制品表面氧化酸败和细菌的生长及防止腐败变质的良好效果。

2. 食用动植物油脂:动物性油脂因其自身不含天然抗氧化剂,极易自动氧化而变质。在油脂中添加茶多酚,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有效地抑制油脂的氧化酸败,延长其贮藏期。

3. 油炸食品:油炸食品在煎炸过程中,由于氧化其颜色变深、发黑;在贮存中随着油脂氧化酸败作用的逐渐深化,制品的香气、风味受到严重影响。茶多酚对油炸食品的抗氧化效果比较好,可使氧化酸败现象延缓,提高食品的货架寿命。

4. 焙烤食品:在月饼和其它含油食品的生产中,添加茶多酚于面粉和含油物品混和物中,不仅可解决这些食品的防腐,而且能起到营养保健和增进食品香味的作用。

5. 水产品:茶多酚在鱼类、虾类等水产品的保鲜和加工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防腐败、防褐变等作用。在制作干鱼制品时,用含茶多酚的水浸渍水产品,可以防止干鱼因“油烧”而引起变黄及脂质氧化。在冷冻鲜鱼时,加入茶多酚制剂,也能使鱼类保鲜效果更好。

6. 饮料:茶多酚可用来配制各种茶饮料,应用到各种酒精饮料中,还能抑制豆奶、汽水、果汁等饮料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的破坏,从而保护饮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7. 糖果食品:茶多酚应用到口香糖、夹心糖、水果糖等糖果中,能有效抗氧化保鲜、固色固香、除口臭等作用。另外,茶多酚还可使高糖食品中的“酸尾”消失,使口感甘爽。【日化品相关应用】:作为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的优良添加剂:除上述特性外,茶多酚还有以下几点显著效果: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包括皮肤病菌和口腔病菌)和抑酶作用(如透明质酸酶、酪氨酸酶、突变链球菌的葡萄糖转移酶、α-淀粉酶等),所以,它可防治皮肤病、皮肤过敏效应、去皮肤色素、防龋牙、齿斑、牙周炎和口臭等。同时,它可以防止太阳光线对皮肤的伤害,预防化学致癌物及紫外线β光诱发的皮肤癌。另外,它还对皮肤有防皱和抗衰老的功能,可以去垢涤腻,皮肤和头发的脱臭去味,去头屑等作用。因此,茶多酚可以作为一种优良添加剂广泛用于化妆品上作为抗氧剂、保质剂、防皱剂、皮肤增白剂、防幅射剂、防晒剂及特殊化妆品添加剂等,以及用于日用化妆品上,如浴皂、浴液、洗发剂、洗涤剂、牙膏、牙粉、漱口剂、防口臭剂等,增加这些产品的功能和提高产品的品位。

1抗衰老作用

绿茶的抗衰老作用主要是来自。于茶多酚(GTP)强大的抗氧化作用。人的衰老与体内自由基的作用有关,而体内的自由基与脂质的过氧化相联系。抑制脂质过氧化可以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从而可减缓机体细胞的衰老。据有关研究证明1mg茶多酚清除对人机体有害的过量自由基的效能相当于9μ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大大高于其它同类物质。茶多酚有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1983年奥田拓勇等通过实验证实,绿茶提取物茶多酚能抑制大鼠细胞的线粒体和微粒体中脂质过氧化,其抗衰老的效果要比维生素E强18倍。Miura等饲以10周龄小鼠致动脉硬化饮食14周,并在实验组饮用水中添加绿茶提取物(0.8g/L)。结果,8周时绿茶组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有所减少,表明摄取绿茶可以改善体内的氧化状态。而改善体内的氧化状态,则可以延缓衰老。

2防晒作用

2.1吸收紫外线作用。绿茶提取物中的茶多酚为多羟基酚类化合物,包括了表没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儿茶素(EC)。茶多酚能够吸收200~400nm紫外线,对皮肤具有光保护作用。

2.2修复光损伤日光中的紫外线与皮肤癌发生有关。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可导致细胞两种类型的DNA氧化损伤,光损伤后分别生成6-4光产物[(6-4)photoproducts,(6-4)PPs]和嘧啶或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yclobutanepyrimidinedimmers,CPDs)。是细胞受紫外线损伤后产生的特征性光产物之一,约占80%,如没有修复或修复不完善,可以成为皮肤癌的初始突变。另外CPDs被认为是UVB诱导免疫抑制和皮肤肿瘤的重要介质,茶多酚可防止UVB诱导的嘧啶二聚体的产生。林向飞等通过以一定剂量UVB照射HaCaT细胞并用EGCG干预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在照光后不同时间点检测CPDs的产生和清除的实验研究证明,加入EGCG可降低细胞培养体系中UVB辐射后所产生的光产物的含量,结果提示了EGCG具有一定的光损伤修复作用。

此外,动物体内外实验和人体试验均证实茶多酚可预防UVB诱导的皮肤疾病,包括光老化、黑素瘤和非黑素皮肤肿瘤等。外用茶多酚或口服茶多酚均能预防UVB诱导的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和氧化应激。动物实验表明,在暴露于UVB前外用茶多酚和EGCG能减轻局部和系统的免疫抑制,抑制UVB诱导的炎症细胞浸润,减少照射部位及局部引流淋巴结白介素(IL)-10的产生,但IL-12产生明显增多。人体试验中皮肤外用茶多酚同样可以抑制UVB照射诱导的红斑,减少被日光晒伤的细胞数目,并保护朗格汉斯细胞不受损伤,进一步表明绿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光损伤修复作用。

3.保护UVB所致的免疫抑制长期的日光照射可以造成免疫抑制,甚至可诱发皮肤癌前期病变及皮肤癌,这与日光照射造成分布于表皮基底层以上部位的朗格汉斯细胞(LC)减少密切相关。LC是皮肤中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皮肤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吉玺等将分离纯化的Lc随机分为对照组、30mJ/cmUVB辐射组以及辐射后加用200μg/mLEGCG处理组,4h后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发现EGCG干预组的凋亡率低于单纯UVB辐射组,而且,EGCG处理辐射细胞后,S期细胞数减少。证实EGCG对于紫外线诱导的皮肤Lc凋亡有保护作用,EGCG能对抗UVB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8.3美白作用绿茶的茶多酚可有效吸收紫外线,抑制黑素细胞的活化,同时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另一方面,茶多酚还是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可预防脂质氧化,从而减轻色素沉着。作为还原剂,茶多酚还可以抑制造成皮肤黑化、雀斑、褐斑和老年斑的酪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从而有效抑制色素的产生。因此,绿茶对皮肤的美白具有明显作用。

4.抗炎作用EGCG可以缓解与血管有关的皮肤疾病中的炎症过程。在皮炎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IL-8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通过激活角质化细胞而产生。Trompezinski等[22]将正常人角质化细胞(NHK)用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培养48h,分为不同浓度的给药组和非给药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细胞悬液中VEGF和IL-8的水平。评价EGCG对活化的NHK的VEGF和IL-8的释放的作用。证明EGCG能抑制NHK增殖但不诱导细胞凋亡,它们剂量相关地降低NHK中VEGF的基础释放,同时EGCG还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NHK中IL-8的释放。这有力证明了EGCG具有缓解炎症的作用。

茶叶提取物

茶叶提取物 Chaye Tiquwu 本品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Linn.)O. Ktze的干燥嫩叶(绿茶)经提取制成的提取物。 【制法】取绿茶,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冷却后加饱和石灰水或4%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9,静置10分钟,滤过,取沉淀物加稀盐酸溶解,并调节pH值至4,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减压回收溶剂,干燥,粉碎,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褐色至棕褐色的无定形粉末;气微清香,味微苦、涩。 本品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和乙酸乙酯中易溶。 【鉴别】取本品0.1g,加甲醇25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照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甲酸(9: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于碘蒸气中熏约1分钟,取出,在紫外光(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特征图谱】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同〔含量测定〕项下。 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咖啡因对照品、表儿茶素对照品、没食子酸对照品、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照品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分别加25%甲醇制成每1ml含咖啡因14μg、表儿茶素68μg、没食子酸19μ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14m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0.8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同〔含量测定〕项下。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参照物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供试品特征图谱中应呈现7个特征峰,其中5个峰应分别与相应的参照物峰保留时间一致;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参照物峰相应的峰为S峰,计算特

FDA批准的第一个植物药——绿茶提取物的说明书

VEREGEN T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sinecatechins) Ointment, 15% Rx Only For Topical Dermatologic Use Only Not for Ophthalmic, Oral, Intravaginal, or Intra-anal Use DESCRIPTION Veregen TM is a botanical drug product for topical use. The drug substance in Veregen? is sinecatechins, which is a partially purified fraction of the water extract of green tea leaves from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and is a mixture of catechins and other green tea components. Catechins constitute 85 to 95% (by weight) of the total drug substance which includes more than 55% of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 other catechin derivatives such as Epicatechin (EC), Epigallocatechin (EGC), Epicatechin gallate (ECg) and some additional minor catechin derivatives i.e. 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 Gallocatechin (GC), Catechin gallate (Cg), and Catechin (C). In addition to the known catechin components, it also contains gallic acid, caffeine, and theobromine which together constitute about 2.5% of the drug substance. The remaining amount of the drug substance contains undefined botanical constituents derived from green tea leaves. The structural formulae of catechins are shown below.

植物组织蛋白提取方法

植物蛋白质提取方法总汇 一、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1、根据样品重量(1g样品加入3.5ml提取液,可根据材料不同适当加入),准备提取液放在冰上。 2、把样品放在研钵中用液氮研磨,研磨后加入提取液中在冰上静置(3-4小时)。 3、用离心机离心8000rpm40min4℃或11100rpm20min4℃ 4、提取上清液,样品制备完成。 蛋白质提取液:300ml 1、1Mtris-HCl(PH8) 45ml 2、甘油(Glycerol)75ml 3、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olypyrrordone)6g 这种方法针对SDS-PAGE,垂直板电泳! 二、植物组织蛋白质提取方法 氯醋酸—丙酮沉淀法 1、在液氮中研磨叶片 2、加入样品体积3倍的提取液在-20℃的条件下过夜,然后离心(4℃8000rpm以上1小时)弃上清。 3、加入等体积的冰浴丙酮(含0.07%的β-巯基乙醇),摇匀后离心(4℃8000rpm 以上1小时),然后真空干燥沉淀,备用。 4、上样前加入裂解液,室温放置30分钟,使蛋白充分溶于裂解液中,然后离心(15℃8000rpm以上1小时或更长时间以没有沉淀为标准),可临时保存在4℃待用。 5、用Brandford法定量蛋白,然后可分装放入-80℃备用。 药品:提取液:含10%TCA和0.07%的β-巯基乙醇的丙酮。裂解液:2.7g尿素0.2gCHAPS 溶于3ml灭菌的去离子水中(终体积为5ml),使用前再加入1M的DTT65ul/ml。 这种方法针对双向电泳,杂质少,离子浓度小的特点!当然单向电泳也同样适用,只是电泳的条带会减少!

三、组织:肠黏膜 目的: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 应用TRIPURE提取蛋白质步骤: 含蛋白质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1.5ml每1mlTRIPURE用量) 倒转混匀,置室温10min 离心:12000 g,10min,4度,弃上清 加入0.3M盐酸胍/95%乙醇:(2ml每1mlTRIPURE用量) 振荡,置室温20min 离心: 7500g,5 min,4度,弃上清 重复0.3M盐酸胍/95%乙醇步2次 沉淀中加入100%乙醇 2ml 充分振荡混匀,置室温20 min 离心: 7500g,5min,4度,弃上清吹干沉淀 1%SDS溶解沉淀 离心:10000g,10min,4度 取上清-20度保存(或可直接用于WESTERN BLOT) 存在的问题:加入1%SDS后沉淀不溶解,还是很大的一块,4度离心后又多了白色沉定,SDS结晶?测浓度,含量才1mg/ml左右。 解决:提蛋白试剂盒,另外组织大小适中,要碎,立即加2X BUFFER,然后煮5-10分钟,效果很好的。 四、植物材料:水稻苗,叶鞘,根 1、200毫克样品置于冰上磨碎 2、加lysis buffer,离心,10000rpm,4度,5min取上清 3、重复离心5min

植物提取物产品功效与归类

植物提取物产品功效 (1)芦荟提取物:有很好润滑和保湿作用,还可消炎、抗炎和促进损伤皮肤愈合。 (2)积雪草提取物:具有杀菌、消炎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厚度,用于粗糙、干裂皮肤和唇的护理品。抗皱化妆品。 (3)人参提取物:具有促进肌肤功能、增加皮肤活力、保护皮肤等功能。中医认为,人参有养颜润肤、延年益寿的功能。用于皮肤,具有抗衰老、抗皱的效果。特别适合干性与过敏皮肤。 (4)葡萄柚提取物:具有清新、镇静、舒缓等功能。 (5)山楂提取物:具有活血、活化肌肤、滋养收敛、促进肌肤功能的作用,特别适合油性皮肤。 (6)啤酒花提取物:具有镇静、放松、滋养皮肤的功能,特别适合于中性与易过敏性皮肤。 (7)七叶树提取物:具有活血、促进吸收、增强皮肤活力的功能,特别适合中性与油性皮肤。 (8)马尾草提取物:具有收敛、促进强化皮肤功能的作用,特别适合于油性与过敏的皮肤。 (9)鼠尾草提取物:杀菌消炎、镇静、止痛、调节月经周期。 (10)猕猴桃提取物:富含天然果酸、无机盐、矿物质、糖、维生素C等,具有保湿、护理皮肤等功能。 (11)柠檬提取物:抗菌、美白、收敛。 (12)柠檬提取物:粉状,水溶性产品,富含维生素VC、VB族、天然果酸及矿物质,具有收敛、抗菌、美白、清爽、保湿等功效。 (13)燕麦提取物:具有止痒、活血、镇静、营养、促进皮肤活力的功能。 (14)木瓜提取物:天然木瓜中提取,具有促使皮肤再生、紧肤、护理皮肤、保湿美白等功能。 (15)桃子提取物:具有清新、抗炎症、紧肤、保湿、促进皮肤再生等功能。 (16)迷迭香提取物:无色产品,具有保护皮肤、活血、强化皮肤、促进皮肤机能等作用,特别适合干性至油性皮肤。 (17)海藻提取物:具有镇静、滑爽润肤的功能,并有瘦身减肥功效,特别适合中性至干性皮肤。 (18)当归提取物:具有活血、补血、养血的功能,常用于女性滋补,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滋养、美白肌肤。 (19)金银花提取物:具有祛痱止痒、清热解毒、抑菌、抗粉刺、抗炎等功效。 (20)葛根提取物:具有清热、解酒、延缓衰老等功效。含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护理皮肤。 (21)甘草提取物:具有抗炎、舒缓、解毒、抑菌、促进免疫、美白、抗粉刺、抗衰老等功效。 (22)槐花提取物:含丰富芦丁,具有止血、收敛、抗炎、抗辐射、防晒、防冻伤、治疗牙龈出血等作用。 (23)佛手柑提取物: 提神醒脑,调节皮脂分泌,适合油性、暗疮皮肤使用,止痛抗菌、除臭、镇静(刺激敏感皮肤,不能照射阳光)。 (24)花青素提取物:高活性产物,迄今为止最高效的抗氧化物,除自由基剂,被眷为“生命青春素”,相对VA,VE,抗氧化自由基的功效强20-50倍。 (25)茶多酚提取物:从绿茶中提取的多酚类化合物,能很好地调节皮肤的酸碱度,抑制皮脂分泌的多余油脂,并能与皮肤表面的油脂发生脂解及氧化反应,使多余油脂分解代谢,因此具有深层去油作用,同时,茶多酚有很强的供氧功能,能清除体内自由基,杀灭暗疮棒状杆菌。 (26)薄荷提取物:止痛、消炎抗菌、收敛、退烧、收缩血管、清凉、清除黑头粉刺 心脑血管方面白藜芦醇98% 橙皮苷90% 95% 98% 淫羊藿甙98% 柚皮甙98% 做皮素95% 西番莲提取物3%黄酮葛根提取物40%葛根异黄酮,80%

绿茶提取物的作用有哪些

绿茶提取物即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是一种从绿茶中提取的纯天然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类、花色素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组成。那么该产品的作用有哪些呢? 1、抗过敏及消炎 研究表明茶多酚对透明酸酶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其中茶黄素灭没食子酸的抑制活性达99.1%。儿茶素主要抑制快速过敏反应,而对迟发性的过敏反应作用不大。 2、胃肠保护功能 儿茶素能够抑制胃粘膜上的H-K-ATP酶,从而从根本上抑制了胃酸的分泌,减轻了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同时儿茶素还能够治疗溃疡。此外儿茶素对于胃肠痉挛也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茶多酚在用于治疗便秘、控制肠道内菌群、改善调节肠道内环境方面也有相当疗效。 3、降血糖 多个试验数据证实茶多酚是蔗糖酶的抑制剂,因此它可以抑制蔗糖向葡萄糖

的转化,而使得血糖下降。另外,还有少量报道表明,茶多酚可用于抗龋、清除口臭、减肥、美容等。茶多酚的抗癌、抗衰老、降血糖、防治动脉硬化、保肝护肝等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清除机体内有害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4、抗病毒作用 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绿茶和红茶的提取物具有抑制甲、乙型流感病毒的作用,而瑞士也有研究表明儿茶素对人体呼吸系统合孢体病毒(RSV)有抑制作用。除此之外,茶多酚对于胃肠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植物病毒也有较强的对抗抑制作用。 5、抗癌、抗突变 对茶叶能防癌、抗癌、抗突变的研究在国内外许多国家都有报道。大量的研究证实,茶叶不仅可抑制多种化学致癌物诱致的突变,还能够抑制一些混合致癌物(雾浓缩药、煤焦油、熏鱼提取物,X射线)的致突变作用。因此茶叶对于多种癌症:食道癌、胃癌、肝癌、肠癌、肺癌、皮肤癌、乳腺癌、克隆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茶叶提取物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茶叶提取物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魏洋14720293 摘要: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以茶多酚、茶氨酸、茶碱、茶色素等茶叶提取物作为天然食品添加剂,所进行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茶叶提取物天然食品添加剂 食品工业所用的各类食品添加剂多数是人工合成的。虽然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有着许多优点,但是它们多数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可能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一定威胁,因此寻找开发优质安全的天然食品添加剂是时代所需,是非常必要的。我国茶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每年约10万吨低档茶叶积压滞销仁,而从茶叶中可提取多种食品添加剂[1]。从茶叶中提取各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已引起国内外食品、化工、医药等各个部门的关注[2]。现就有关茶叶中提取物在食品添加剂方面的研究以及应用综述如下: 1.茶多酚 茶多酚是各类茶中均含有的水溶性浸出物,许多生理以及药理作用试验均表明它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是一种天然、高效、且安全的抗氧化剂。茶多酚的抗氧化特性是由于其中儿茶素分子中的酚经基具有提供活泼质子的能力,能捕获有如油脂自动氧化而形成的自由基,使连锁反应中断,从而防止油脂自动氧化,而其本身形成稳定态的抗氧化的自由基。在十世纪中叶,人们就开始了对茶多酚类物质的研究,直到二十世纪中叶,由于层析法的应用,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技术工作才得以迅速发展。近三十年来,茶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很快,成为制茶工艺学、茶叶生物化学、营养学、医药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一大热点。茶多酚对油脂和含油脂食品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效果高于人工合成品BHA和BHT,且具有抑菌作用[3],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尤其在夏天,可有效防止食物中毒和痢疾性肠道传染病等疾病。另外,茶多酚用在烘烤食品中,有保护维生素的作用,能提高烘烤食品的色泽和感官性状。日本学者认为:茶叶抗氧化剂,是目前发现的最理想的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4]。1988年,国务院卫生部在天津召开的食品添加剂标准协会第十三次会议上承认茶叶天然抗氧化剂作为我国食品添加剂之一。中国农业部茶叶研究所已经提取出两种天然茶多酚抗氧化剂茶叶抗氧化剂1(EEGT)和茶叶抗氧化剂l(TF),并经试验证明其抗氧化性比维生素E高5倍[5]。南昌茶厂、杭州茶多酚厂等厂家已将茶多酚投人工业化生产,并获准作为食品抗氧化剂投放市场;天津津龙天然保健品有限公司已生产出笛勃力牌茶多酚。日本茶叶抗氧化剂的研究发展较快;台湾在茶多酚对大豆油、猪油抗氧化性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不少经验。 2.茶色素 目前食品工业所用的色素多是从煤焦油中提炼或人工合成的,前者含有致癌物,后者对人体也有一定毒性,因此从低档茶及茶副产品中提取天然茶色素,代替合成色素,用作食品着色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茶色素是一类天然保健食用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等脂溶性色素以及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复合性色素。茶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具有着色自然、稳定性好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茶色素均含有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效物质,添加到食品中又可以起到营养强化的功用。关于茶色素的研究和应用,国外已有许多报道。早在60年代,苏联就从茶叶中提取出具有活性的系列茶色素,并获得了专利权;日本专利报道,从绿茶提取的色素可用作胡萝卜素着色剂的稳定剂。我国已利用低档绿茶、茶末和茶灰,提取出了天然茶黄色素和茶绿色素(TGP)[6]。近年来,茶色素在防癌、抗癌中已成为许多国家竞相研究的对象;被屡次列为我国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中外合作研究课题。我国肿瘤学家吴永芳教授应用茶色素治疗癌症病人103例,证明茶色素能提高人体白细胞量,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是一种高效、无毒的抗癌药物。用在食品中,起到着色剂、营养强化剂和

植物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

T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团体标准 T/CCCMHPIE 1.26—2018 ICS 11.120C 25 植物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 Plant extract ——White Kidney Bean Extract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发布 2018-07-01发布 2018-07-15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和GB/T20004.1—2016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国际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云南天保桦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毓、薛佳、孙艳、迟永楠、李丽波、何绍凯、张武松、任英。

植物提取物白芸豆提取物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白芸豆提取物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白芸豆的种子经粉碎、水提取、分离、干燥等工序得到的提取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 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 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GB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的测定 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5009.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的测定 GB5009.19食品中有机氯农药多组分残留量的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通则2351黄曲霉毒素测定法 3技术要求 3.1工艺要求 3.1.1植物原料 本品以豆科植物菜豆属多花菜豆种Phaseolus coccineus Linn.白芸豆种子为原料。 3.1.2工艺过程 原料→粉碎→水提取→分离→干燥→产品

茶叶提取物

茶叶提取物 标准来源:湖南省中药材标准(2009版) 茶叶提取物Chayetiquwu 本品为绿茶的提取物,主含儿茶素类成分。 【性状】 本品为淡黄褐色至黄褐色无定形粉末。气微,味涩。本品在水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或醋酸乙酯中易溶。 【鉴别】取本品约10mg,加水10ml使溶解,溶液供下列试验: (1)取上述溶液2ml,滴加三氯化铁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2)取上述溶液2ml,滴加香草醛试液(临用时配制)1ml,显樱红色。 【检查】酸度取本品0.5g,加水50ml 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附录ⅦG),pH 值应为3.0~5.0。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附录ⅨH 第一法)测定,不得过5.0%。咖啡因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附录ⅥD)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理论板数按咖啡因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咖啡因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μg 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加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咖啡因不得过2.0%。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附录ⅨJ),不得过0.3%。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附录ⅨE第二法),不得过百万分之十。砷盐取本品1.0g,加盐酸5ml 与水23ml 溶解后,依法检查(《中国药典》附录ⅨF 第一法),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 绿茶提取物是从绿茶叶片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茶多酚等。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绿茶提取物可作为食品天然抗氧剂,因为无论在抗氧性、安全性或使用成本方面,其主要成分茶多酚均明显优于现在市场上已广泛使用的合成抗氧剂BHA、BHT、TBHQ、PG以及VE、VC等.绿茶提取物也可作为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的优良添加剂,其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和抑酶作用。可防治皮肤病、皮肤过敏效应、去皮肤色素、防龋牙、齿斑、牙周炎和口臭等。 产品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绿茶提取物 【拉丁名称】:Camellia sinensis 【英文名称】:Tea polyphenol 【提取来源】:山茶科茶叶干燥嫩叶 【产品性状】:茶多酚为棕黄、淡黄或淡绿色粉末溶于热水,乙醇,高含量EGCG为类白色溶于水 【规格】:茶多酚20%-98% UV 儿茶素30%-90%/EGCG15%-95% HPLC 【植物形态】:茶属于山茶科,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植[2]株高达1-6米。茶树喜欢湿润的气候,在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有广泛栽培。茶树叶子制成茶叶,泡水后使用,有强心、利尿的功效。茶树种植3年就可以采叶子。一般清明前后采摘长出4-5个叶的嫩芽,用这种嫩芽制作的茶叶质量非常好,属于茶中的珍品。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产地】: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肯尼亚,乌干达,津巴布韦。绿茶作为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年产量在1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六大初制茶之首。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为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 【化学成分】:茶多酚(GTP)、咖啡碱、芳香油、水分、矿物质、色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 茶多酚(Green Tea Poiyphenols, GTP)是绿茶的主要成分,约占干物质的30%,GTP从茶叶下脚料(茶末、茶片、粗老茶或修剪叶)中提取。由于仅用食品级乙酸乙酯萃取,因而保留了GTP原有结构,产品为淡黄色粉末。主要成分由儿茶素组成,约占GTP 总量的60%~80%,其中含4%~6%的表儿茶素(L-EC)、6%~8%的没食子儿茶素(D.L-EC)、10%~15%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50%~6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L-ECG),还有8%~10%的咖啡碱。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是绿茶中最有效的抗氧化多酚,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等活性。抗氧化活性至少是维生素C的100多倍,是维生素E的25倍,能够保护细胞和DNA受损害,这种损害相信与癌症、心脏疾病和其他重大疾病有关,EGCG的这些功效归结于他们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抗氧化)能力。 EGCG:一种多酚化合物,提取自绿茶,宝利肤旅美医学专家在研究中发现,EGCG虽无法透过表皮,但它可为表皮层最外部的细胞提供能量,使细胞再度分裂、分化、增强其活

植物提取物分离流程

植物提取物分离流程 一、浸膏: 1.植物样品粉碎, 留样200-500g,将样品直接用氯仿浸提3次,每次7天,抽滤后将溶剂减压回收,得到氯仿部分浸膏; 2.氯仿浸提后的残渣用甲醇浸泡3次,每次7天,然后抽滤回收溶剂得到甲醇部分浸膏; 3.在浸提中,浸提次数至少3次,根据滤液的颜色判断是否需要增加浸提次数,最多浸提4次。 二、粗分离: 1.氯仿部分的分离:氯仿部分视全部浸膏数量决定留取多少,一般留样5g左右,以备活性筛选,如果浸膏大于100g,留样10g左右。 2.留样后,将浸膏用丙酮溶解,以硅胶60-100目拌样,样品与硅胶的比例一般为1:1,但也不绝对,要以样品完全被硅胶吸附,但又不浪费为原则; 3.第一次柱层析使用200-300目的硅胶,硅胶用量与样品比例为30:1,如果样品量很大,则选择10:1左右,采用干法装填柱子 4.装填好硅胶柱后,采用石油醚洗脱,一般洗脱3-5个柱体积(100g硅胶就洗脱300-500ml),但有时因为样品超载也需要经验判断是否加极性。 5.当需要增加极性时,首先选用100:1的石油醚丙酮,依照4中的操作进行,依次改变极性为80:1;60:1;40:1;20:1:10:1;8:2:7:3当溶剂比例达到8:2的时候,就需要TLC检测判断是否再进行7:3的比例了。一般到达10:1的时 候,氯仿部分基本上就可以结束洗脱; 6.甲醇部分也同氯仿部分,需要在拌样前留取样品,然后拌样上200-300目的硅胶柱(干法装填)作同氯仿部分,当完成3-5个柱子体积的洗脱后,根据回收溶剂后回 收瓶中提取物的多少判断改变极性,以100:1氯仿甲醇开始,逐步过度到80:1; 60:1;40:1;20:1;10:1;8:2;7:3;当达到7:3时,需要TLC检测是否 还有样品点; 三、精分离 1.氯仿部分各个回收段用TLC检测判断是否合并,并将合并部分用不同系统的溶剂进行TLC检测选择柱子洗脱所需要的比例,一般是石油醚+乙酸乙酯系统;石油醚 +丙酮系统;系统选择好以后,用60-100目硅胶拌样(比例依旧是1:1,尽可能少 用拌样硅胶),将拌样样品用湿法上硅胶H常压柱子,装填时,硅胶H溶解在石油 醚中,并至少静置12小时。 2.用选择的系统洗脱,每次收集一个柱体积馏分,回收后转移至试管中,经验上,一般洗脱5个柱体积后就需要改变溶剂的极性,极性的改变也是逐步加大。 3.2中柱子洗脱结束后,将回收在试管中的各个样品TLC检测,以荧光、碘显色、硫酸显色判断是否合并为同一馏分,一般荧光和碘显色是辅助检测,以硫酸显色为根 本判断。 4.合并后的馏分TLC检测选择继续分离。此次分离需要用减压柱子,填料依旧是硅胶H,填料与样品比例一般是50:1,样品在TLC中以展开3-4次,rf大小在0.2-0.3 之间最合适,一般只需要洗脱30柱子体积就可以结束分离。 5.减压柱层析中已经接近为单体化合物,有时也可以得到纯品。将减压的各个馏分TLC检测是否可以进行合并,并将合并的部分上Saphdex-LH20,一般用乙酸乙酯、丙酮进行装填凝胶柱,并以装填溶剂进行洗脱,凝胶柱都是以湿法上样。 6.此时,已经在得到纯品化合物。

植物提取物工艺及检测技术

植物提取物技术工艺 编著:魏少东第一部分主要的工业提取技术 一、常规提取物方法 1、煎煮法: 简介--水做溶剂,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但又对有效成分不清楚的,且对热较稳定的药材;缺点—用水煎煮, 浸提液中除有效成分外,往往杂质较多,尚有少量脂溶性成 分,给精制带来不利。 2、浸渍法: 分类--按照提取温度和浸渍次数分为冷浸渍法、热浸渍 法和重浸渍法。缺点—静止状态,不宜用水做溶剂,通常用 不同浓度的乙醇密闭浸渍,此法不能制得高浓度的制剂。 3、渗沥法 4、回流法: 简介—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药材成分,将浸提液 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凝,重新流回进出器 中浸提药材,这样周而复始,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 二、超声波提取 三、微波提取(非电离的电磁辐射)

四、酶解细胞壁提取 主要的工业分离技术 1、树脂分离技术 2、工业萃取技术:①有机溶剂萃取技术;②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③微波萃取;④新型氯氟碳溶剂萃取—例如英国最近发明的Klea惰性溶剂,可以在低压室温下萃取,节省能源,又避免热破坏。 二、功效成分的含量检测方法(2种) 1、分光光度法(例如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此法在国内普及较早,对于某类物质的检测都有一些经典的方法,如总黄酮的芦丁比色法、总多酚的盐酸-香草醛法、多糖的硫酸苯酚法等等;但是由于分光光度法自身的缺陷,如不能检测出总含量中各具体成分的含量比例,也不能检测出是否添加了化工合成产品,而且易受提取物中其他杂质含量影响等,其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是一种正在普及的检测技术,在植物提取物行业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主流手段,特别是近年来指纹图谱概念的兴起,使得更多的厂家把高效液相法作为含量测定手段,并制定HPLC指纹图谱。。

绿茶提取物中鑫公司企业标准修改稿826

、 Q/ZXSW 绿 茶 提 取 物 Green Tea Extract 湖北中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 布

前言 绿茶提取物(Green Tea Extract)是以绿茶为原料经提取制成的产品。为了规绿茶提取物在生产、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鑫生物科技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中鑫生物科技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叶艳、振华、王坤波、龙菲菲、吴世华、马松。

绿茶提取物 1.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茶提取物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产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叶、茶鲜叶为主要原料,经提取而成,以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 GTP)、总儿茶素(Green Tea Catechins, GTC) 为指标成分的茶叶提取物。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收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3-2012 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 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9685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 4789.2-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T 4789.3-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GB/T 4789.4-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GB/T 4789.5-2012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 GB/T 4789.10-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T 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GB/T 4789.15-2010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菌检验 GB/T 5009.3-2010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 5009.4-2010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5009.11-2003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2010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 5009.27-2003食品中苯并芘的测定 GB/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 5009.146-2008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 5009.22-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中华人民国药典》2010年版 3 名称、结构式、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茶多酚(Green Tea Polyphenols, GTP),是指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其它酚类化合物包括未知酚类化合物的总称。总儿茶素(Green Tea Catechins, GTC)主要由儿茶素(Catechin, C)、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酸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allocatechin gallate, GCG)等单体组成,其名称、结构式、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见表1。

COA-绿茶提取物 茶多酚50%检测报告

Add:Tang Yan Road,Xi`an Hi-tech District,Block D,Room402,CLASS Residence,Xi`an710075,Shaanxi,China Tel:4000886586Fax:+862962893180E-mail:info@https://www.doczj.com/doc/f617165911.html, Web: https://www.doczj.com/doc/f617165911.html, 质量检验报告 CERTIFICATE OF ANALYSIS Product name 产品名称绿茶提取物Botanical source 植物学名Green Tea Extract Batch number 批号YS20130316Part of plant used 提取部位叶Leaf Batch quantity 数量 1000KG Manufacturing date 生产日期 2013-03-16Analysis Date 检测日期2013-03-19 Report Date 报告日期 2013-03-23 含量 ANALYSIS 检验项目 SPECIFICATION 标准 RESULTS 检测结果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50%by UV Complies 质量控制 Appearance 外观棕黄色粉末brown-yellow powder Complies Particle Size 粒度100%pass 80mesh Complies Bulk density 堆积密度0.35~0.55g/ml Complies Loss on drying 干燥失重≤5.0%0.27%Ash 灰分 ≤5.0%0.22﹪Heavy metal 重金属≤10ppm Complies Pesticides 农残不得检出 Complies 微生物指标 Total Plate Count 细菌<1000cfu/g Complies Yeast&Mold 霉菌酵母菌<100cfu/g Complies E.Coil 大肠杆菌不得检出Negative Salmonella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 Negative 其它 Storage 储存条件Cool and Dry 低温干燥Shelf life 保存期24months 2年 Packaging 包装 内包装为食品级塑料袋,外包铝箔袋,25公斤/纸板桶 检测:郑楠审核:董超批准:姚亚龙 PDF pdfFactory Pro https://www.doczj.com/doc/f617165911.htm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