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完整版)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word完整版)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word完整版)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word完整版)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初三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2019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1.温度计中填充的汞的化学式是()

A. He

B. Ag

C. Hg

D. Mg

2.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的体积分数为

B. 氧气可用于抢救病人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3.以下物质中含有原子团的是()

A. NaCl

B.

C.

D.

4.有关玻璃棒的使用不合理的是()

A. 搅拌

B. 捣碎固体

C. 引流液体

D. 蘸取液体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伴随的现象是()

A. 剧烈燃烧

B. 放出热量

C. 产生白烟

D. 生成黑色固体

6.以下溶液pH最小的是()

A. A

B. B

C. C

D. D

7.物质俗名正确的是()

A. 碳酸钾:草木灰

B. 硫酸铜:胆矾

C. 氧化钙:熟石灰

D. 碳酸钠:纯碱

8.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主要作用是()

A. 除去异味

B. 消毒杀菌

C. 吸附颗粒

D. 沉降杂质

9.能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是()

A. 氢氧化铝

B. 氢氧化钠

C. 生理盐水

D. 氢氧化钙

10.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金刚石、钻石

B. 木炭、活性炭

C.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D. 碳60、石墨

1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2.关于甲烷(CH4)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类别:氧化物

B. 物理性质:常温时呈液态

C. 化学性质:助燃性

D. 主要用途:用作燃料

13.关于如图所示气体的收集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方法称为向上排空气法

B. 收集的气体必须难溶于水

C. 收集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

D. 容器内的空气被逐渐排出

14.关于电解水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实验现象反应类型宏观分析微观分析电极上产生气泡分解反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氢分子

A B C D

A. A

B. B

C. C

D. D

15.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

A. 原料

B. 发生装置

C. 干燥

D. 验满

16.关于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 500g溶液中含溶质30g

B. 500mL溶液的质量为550g

C. 500m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 取出 50m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

17.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的是()

A. 碱性氧化物

B. 酸

C. 碱

D. 盐

18.

目的除去O2中的CO除去CO2中的CO除去H2中的CO除去O2中的H2O

方法通过灼热的Cu网点燃通过灼热的CuO通过固体NaOH

A B C D

A B C D

19.有关复分解反应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均为化合物

B. 伴随沉淀的产生

C. 元素存在形态发生变化

D. 又称为中和反应

20.依据以下所知的某物质的一组数据,能计算出该物质摩尔质量的是()

A. 物质的量和体积

B. 体积和质量

C. 微粒个数和物质的量

D. 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21.生活垃圾分类事关绿色可持续发展。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张、金属、塑料等。

①燃烧废纸属于______(选填“物理”“化学”)变化。废纸回收再利用可减少资源的浪费。

②某种易拉罐的材质中含有铝。铝的金属活动性______(选填“>”“<”)铁。氧化铝中铝元

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以下垃圾属于金属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厨余垃圾b.铜导线c.过期药品d.废气衣物

③生物全降解餐盒主要以淀粉为原料,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淀粉属于______(选填“有机”“无

机”)物,淀粉可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含有______种元素,每摩尔葡萄糖分子中含______摩尔碳原子,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22.KCl 有着广泛的用途。

①农业生产中 KCl 可用作______(选填“钾”“氮”或“磷”)肥。

②对 K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呈______色。

③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下表所示。

20℃时溶解度(g/100g 水)>101~100.01~1<0.01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20℃时,KCl 属于______溶物质。

④20℃时,向三个分别盛有 100g 水的烧杯中,加入不同质量的 KCl 固体配制溶液。

有关上述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I 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20% b.I 升温至 40℃,溶质质量不变

c.II 和 III 中溶质质量相等d.III 降温至 10℃,析出固体 45g

⑤写出鉴别 KCl 溶液和 K2SO4溶液的一种方法______。

23. 如图装置可用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备氧气。

(1)仪器 m 的名称是______。试管与______(选填“x”“y”)连接,搭建氧气发生装置。

(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3)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也能制备氧气,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编号)。

a.生成两种单质

b.反应后液体中氢元素的百分含量增加

c.液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

(4)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反应物在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23.某废液中含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为回收硫酸锌及有关金属,设计如下流程。

①硫酸锌属于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②分离得到固体A和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③步骤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④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判断稀硫酸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⑤除废液外,上述流程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______(选填编号)。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

24.为粗略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杂质不参与反应)

步骤 I:称量装置甲和盛放的石灰石样品的总质量;装置乙和盛放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步骤 II:连接装置甲和乙,盐酸由长颈漏斗加入到锥形瓶中至气泡不再产生为止。

步骤 III:二氧化碳被完全吸收后,测得装置甲及其盛放的药品增重了37.8 克;装置乙及其盛放的药品增重了 2.2 克。

(1)盐酸中的溶质是______(填写名称)。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乙吸收的二氧化碳为______摩尔。

(3)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4)实验中所加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为______(选填编号)。

a.5%

b.7%

c.10%

(5)如所用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过大,对碳酸钙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解:汞是一种金属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其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为Hg。

故选:C。

根据单质的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答案】C

【解析】

解:A、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A正确;

B、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抢救病人,B正确;

C、二氧化碳是大气成分不是污染物,C错误;

D、稀有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出多种颜色的光,D正确;

故选:C。

A、根据空气的组成的分析;

B、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是大气成分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在光照条件下发出多种颜色的光分析;

只要是大气的成分就不会污染大气。

3.【答案】B

【解析】

解:A、NaCl中只含有钠元素和氯元素,不含原子团,故选项错误。

B、H2CO3中含有碳酸根,故选项正确。

C、SO2中只含有硫元素和氧元素,不含原子团,故选项错误。

D、O2中只含有氧元素,不含原子团,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在许多化学反应里,常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在初中常见的有:硫酸根、碳酸根、氢氧根、硝酸根、磷酸根、氯酸根等。

本题难度不大,熟知原子团的特征、常见的原子团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答案】B

【解析】

解:A.固体物质溶于水时,在不借助外力帮助下,溶解速率很慢,为加快溶解,配制溶液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使溶解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速度加大,物质溶解速度加快,故说法正确。

B.玻璃棒不能用于捣碎固体,故说法错误。

C.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让液体沿玻璃棒慢慢流下,以防液体飞溅,故说法正确。D.实验过程中,可用于蘸取液体试剂,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过滤、转移药品等,搅拌时目的可能不同,如能加速溶解,能防止受热不均、能使药品混合均匀等,过滤时引流,可转移液体或固体,有时还用于蘸取少量溶液。

熟记玻璃棒的作用:固体溶解时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是引流,测pH值时是用玻璃棒蘸取。

5.【答案】C

【解析】

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不产生白烟。故选:C。

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6.【答案】A

【解析】

解:A.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显酸性,pH<7;

B.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显碱性,pH>7;

C.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显中性,pH=7;

D.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pH>7。

故选:A。

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溶液的酸碱度与酸碱性关系:pH>7,溶液呈碱性,数值越大碱性越强;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数值越小酸性越强。

7.【答案】D

【解析】

解: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的俗称不是草木灰,故选项错误。

B、胆矾是五水合硫酸铜的俗称,故选项错误。

C、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故选项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常见酸碱盐的生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盐的名称、俗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

解: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具有氧化性,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故选:B。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难度不大。

9.【答案】A

【解析】

解:A、氢氧化铝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可以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C、氯化钠不能和盐酸反应,不能用生理盐水治疗胃酸过多;

D、氢氧化钙有较强的腐蚀性,不能用氢氧化钙治疗胃酸过多。

故选:A。

盐酸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不能和氯化钠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答案】D

【解析】

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

A、钻石是打磨后的金刚石,与金刚石是同一种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B、木炭、活性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均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C、CO和CO2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

D、碳60、石墨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11.【答案】C

【解析】

解: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故选:C。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2.【答案】D

【解析】

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甲烷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甲烷常温下是气态,故错误;

C.甲烷具有可燃性,没有助燃性,故错误;

D.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甲烷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C.根据甲烷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D.根据甲烷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

解:该方法称为向上排空气法,适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收集时气体将试管内的空气逐渐排出,与气体的溶解性无关。

故选:B。

根据收集气体的方法以及选择依据来分析解答。

应熟悉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排空气法要根据气体的密度来确定,但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不是很纯;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较纯,还可用其它排液法来收集气体,如二氧化碳可用排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的方法。

14.【答案】D

【解析】

解:A、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会观察到电极上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

解: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与水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错误;B.实验室中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择该装置来制取,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

C.生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生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错误。

故选:B。

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气体发生装置、干燥的方法以及验满方法来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其正确的收集方法,也进一步分析了其它制取方法不适合实验室制法的原因,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认识与把握。

16.【答案】A

【解析】

解:A.500g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500g×30%=150g,故错误;

B.500mL溶液的质量为500mL×1.1g/mL=550g,故正确;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30%:70%=3:7,故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取出50m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30%,故正确。

故选:A。

A.根据溶质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B.根据溶液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D.根据溶液的均一性来分析。

解题时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溶质的质量计算方法以及溶液的特征来分析解答即可。

17.【答案】A

【解析】

解:A、碱性氧化物是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一定不含有氢元素,故A正确;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B错;

C、碱中含有氢氧根,一定含有氢元素,故C错;

D、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例如碳酸氢钠,故D错。

故选:A。

A、碱性氧化物是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碱中含有氢氧根,一定含有氢元素;

D、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例如碳酸氢钠。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特点。

18.【答案】D

【解析】

解:A、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通过灼热的Cu网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H2和CO均能与灼热的CuO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

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固体NaOH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

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9.【答案】A

【解析】

解:A、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反应物均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

B、有的复分解反应不一定非有沉淀生成,也可能有水或气体生成,故说法错误;

C、化学变化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可能不发生变化,比如化合物和化合物的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故说法错误;

D、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故选:A。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需要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否则不能进行,据此解答。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反应,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

20.【答案】D

【解析】

解:A、由物质的量和体积不能计算物质摩尔质量,故A错误;

B、通过体积和质量能计算出密度等,不能计算物质摩尔质量,故B错误;

C、由微粒个数和物质的量不能计算出物质摩尔质量,故C错误;

D、由一个分子的实际质量除以标准质量可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即可知摩尔质量,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分析判断有关的量。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量的关系和摩尔质量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21.【答案】化学>+3 b 有机 3 6 180g/mol

【解析】

解:①燃烧废纸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某种易拉罐的材质中含有铝。铝的金属活动性>铁,由于氧显-2价,可推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铜导线属于金属;

③生物全降解餐盒主要以淀粉为原料,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淀粉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淀粉可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葡萄糖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由化学式

的意义可知,每摩尔葡萄糖分子中含6摩尔碳原子,葡萄糖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

故答为:①化学。②>;+3;b.③有机;3;6;180g/mol。

①根据变化的特征分析。

②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化合价原则和金属的种类分析回答;

③根据淀粉的组成、葡萄糖化学式的意义分析计算。

本题通过垃圾的回收再利用考查变化的特征、化合价原则、有机物的丁和化学式的意义等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22.【答案】钾紫易bc 取样,分别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K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为KCl溶液

【解析】

解:①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填:钾;

②对 K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片,火焰呈紫色;故填:紫;

③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30g,所以属于易溶于水的物质;故填:易;

④a.I 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0%,故错误;

b.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I 升温至 40℃,溶质质量不变,故正确;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30g,所以II 和 III 均为该温度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相等,故正确;

d.III 降温至 10℃,会析出固体,但其质量小于45g,故错误。

故填:bc;

⑤氯化钾与氯化钡不反应,而硫酸钾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取样,分别滴

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K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为KCl溶液;故填:取样,分别滴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K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为KCl溶液。

①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②根据钾离子火焰颜色来分析;

③根据20℃时的溶解度来分析;

④根据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

⑤根据物质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3.【答案】铁架台x 2KClO32KCl+3O2↑ 催化作用 b 都含有氧元素

【解析】

解:(1)仪器m是铁架台;伸入试管内的导管不宜过长,否则不利于气体的排出,故填:铁架台;x;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故填:

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a.生成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故错误;

b.反应生成了氧气,而反应前后液体中氢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后液体中氢元素的百分含量增加,故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液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之和,故错误;

故填:b;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室制取氧气选择的反应物在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氧元素;故填:都含有氧元素。

(1)熟记仪器的名称以及仪器的连接方法;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来分析;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解答。

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24.【答案】盐过滤Zn+CuSO4=ZnSO4+Cu、Zn+FeSO4=ZnSO4+Fe 分离铜和锌、铁继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ACD

【解析】

解:①硫酸锌属于盐。

故填:盐。

②分离得到固体A和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故填:过滤。

③步骤I中,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CuSO4=ZnSO4+Cu、Zn+FeSO4=ZnSO4+Fe。

故填:Zn+CuSO4=ZnSO4+Cu、Zn+FeSO4=ZnSO4+Fe。

④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和锌、铁反应,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因此目的是分离铜和锌、铁;判断稀硫酸过量的方法是继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

故填:分离铜和锌、铁;继续滴加稀硫酸无气泡产生。

⑤除废液外,上述流程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ACD,A中含有铁单质,C中含有硫酸亚铁溶液,D中含有铁单质。

故填:ACD。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5.【答案】氯化氢2NaOH+CO2=Na2CO3+H2O 0.05 c 偏大盐酸浓度过高,易挥发被乙装置吸收,在计算时被计入CO2的质量,从而CaCO3质量偏大

【解析】

解:

(1)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解于水得到的,所以溶质的名称是氯化氢。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装置乙吸收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3)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物质的量为x。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 2 1

x y 0.05mol

=

x=0.05mol

=

y=0.1mol

(4)测得装置甲及其盛放的药品增重了37.8 克;装置乙及其盛放的药品增重了 2.2 克,即加入的盐酸浓溶液的质量为37.8g+2.2g=40g,假如消耗完全反应,则所用稀盐酸的质量

分数为×100%≈9%,所以实验中所加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应该大于9%,

所以可能为10%.故选:c

(5)如所用的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过大,对碳酸钙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偏大(选填“偏

大”“偏小”或“无”),理由是盐酸浓度过高,易挥发被乙装置吸收,在计算时被计入CO2的质量,从而CaCO3质量偏大。

故答案为:

(1)氯化氢。

(2)2NaOH+CO2=Na2CO3+H2O. 0.05。

(3)0.05mol;

(4)c。

(5)偏大;盐酸浓度过高,易挥发被乙装置吸收,在计算时被计入CO2的质量,从而CaCO3质量偏大。

根据实验过程以及得到的数据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和分析解答对应的问题。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最新九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 赵淑华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及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总分100分。本次考试考试范围是7--8单元,内容全面、涵盖知识点详细、题型全、重点突出、试题有梯度也有难度,便于优生的选拔,但试卷题量偏大,个别题尤其是计算题与中考题相比难度加大不少。 二、答题分析 (一)选择题全年级得满分的同学寥寥无几,甚至每班中错1--2个的都不多,前200名的学生错7—8个的大有人在,尤其 5、17、18、19题这几个综合性较强的题出现错误最多,总之,选择题出现这么多错误的原因就是对平时所学习的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不是特别的扎实,有一部分同学是将知识点记住了,但是不能灵活地去运用。 (二)填空及简答题发现学生读图能力分析图形能力较弱,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规范,语言表述不完整。 (三)实验探究题第一次接触探究题,所以答题难度较大,有的学生是心里明白,笔不会写。最后几空,自己写实验步骤、现象等难度更大。得分率大大降低。 (四)计算题这是本次考试中完成最不好的一题。全年级全做对的超不过20人。学生刚刚接触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只能对直接性试题做简单计算,对综合性较强的此类计算能力还较差,同时发现学生的解题步骤需要规范。 三、教师教学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存在问题: (1)、因时间紧,只进行知识点教学,对练习重视不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未得到训练和培养。 (2)、未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思考、改正、消化。

(3)、只注重讲而忽视了管,应加强教学管理。 2.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知识掌握不熟悉。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学生对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和技能掌握不牢,实验的观察、分析、迁移、设计等能力都没有很好的形成,导致不能正确解答实验题(3)、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普遍较差,主要是化学用语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在答题中较多失分,如在第24、27小题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书写不规范等,在填空、实验题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词不达意、错漏百出、答不到点子上,还有的学生不能按试题的要求作答等等。 (4)、部分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有的学生解答计算题的格式不规范。 (5)、探究题分析理解能力差。 (6)、做题速度慢且不会合理安排时间,选择题简单反而用时较多。 四、针对以上问题,今后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让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这对于今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这次考试打击了不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日后教学内容要更加重视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和技术的密切联系,更加重视化学与相关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的互相渗透,强调教材内容的综合性,强调通过学生的亲自感受和体验等来学习化学,学生兴趣就会提高。 2、教学中应抓基础知识的落实,特别是化学用语。 3、加强实验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把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多一些为什么?引导学生自己主动观察、分析解答。如果我们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探究方法教育学生,学生就会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4.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解题的规范性。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九年级二模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这份模测试卷,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重点检查了学生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和所具有的语文能力,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查。对中考题型分析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难度适中,符合对全体同学的考查。 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1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9分),第三部分写作(50分),120分钟完成。 二、具体分析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主要考查了诗句默写,汉字的音、形、义,语病 ,文学文化常识及应用文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是课内诗歌,出自九年级下册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难度适合,没有给学生设置理解的障碍,这对今后的教学很有指导性。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课外阅读,出自张岱的《姚长子墓志铭》,考察了实词、断句、翻译及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难度适合,很有指导性。

紧跟时事热点,文章为《光明日报》的《冠状病毒知多少》,考察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段落的作用,说明文语言,说明方法及作用,概括提炼信息。难度适中,很有指导性与前瞻性。 (四)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是课内对《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查,其中《西游记》难度较低,没有给学生设置障碍,17小题考察的是对故事情节的把握,部分学生失分严重。 (五)现代文阅读 采用课外阅读的形式。课外的是记叙文阅读,题目的设计难度把握较好,考察了概括文章内容、赏析句子、分析人物形象,感悟题。题目很典型,材料也很富有教育意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第三部分:作文 作文是命题作文《宅当有为》,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而且题材不限,诗歌除外。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这一大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语言的一般运用能力,主要涉及到“诗句默写、”“拼音”、“汉字的书写”、“词义辨析”、“语病”、“文学文化常识”和“应用文”。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总体来说还不错,得分率只有85%,其中“挣脱”读音错误太多,主要原因是对基础知识不扎实。

上海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A卷

上海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A卷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是() A . -1+3 B . 5-2 C . -1×(-2) D . -4÷2 2. (2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D . 3. (2分)如图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其左视图是()

A . B . C . D . 4. (2分)某早点店的油条的售价开始是n根/元,第一次涨价后的售价是(n﹣1)根/元,价格的增长率为a;第二次涨价后的售价是(n﹣2)根/元,价格的增长率为b.若从开始到第二次涨价后的价格增长率为c,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a<b<c B . 2a<c C . a+b=c D . 2b=c 5. (2分)有一条直的宽纸带折叠成如图所示,则∠1的度数为() A . 50° B . 65° C . 70° D . 75°

6. (2分)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A . 4 B . 3 C . 2 D . 1 7. (2分)对于实数a、b,定义一种运算“*“为a*b=a2﹣ab+3,则下列命题:①2*4=1; ②方程x*2=0的根为:x1═3,x2=﹣1;③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 ④点(2,3)在函数y=x*2的图象上,其中正确的() A . ①④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8. (2分)爷爷的生日晚宴上,餐桌上大家两两碰杯一次,总共碰杯45次,那么有()人参加了这次宴会? A . 8 B . 9 C . 10 D . 11 9. (2分)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经过三点一定可以画圆;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 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

上海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I)卷

上海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I)卷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5的绝对值是() A . 5 B . 5 C . ±5 D . - 2. (2分)若(|a|﹣1)0=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0 B . a≠1 C . a≠﹣1 D . a≠±1 3. (2分)如图,将一个可以自由旋转的转盘等分成甲、乙、丙、丁四个扇形区域,若指针固定不变,转动这个转盘一次(如果指针指在等分线上,那么重新转动,直至指针指在某个扇形区域内为止),则指针指在甲区域内的概率是() A . 1 B . C .

D . 4. (2分)如图,△ABC中,∠C=80°,若沿图中虚线截去∠C,则∠1+∠2=() A . 360° B . 260° C . 180° D . 140° 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一定是正数 B . 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C . 相反数等于自身的数是1 D . 绝对值等于自身的数只有0和1 6. (2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两根分别是2+ 和2﹣,则b、c 的值为() A . 4、1 B . ﹣4、1 C . ﹣4、﹣1 D . 4、﹣1 7. (2分)如图,△ABC中,∠C=90°,AB=5,AC=4,且点D,E分别是AC,AB的中点,

若作半径为3的⊙C,则下列选项中的点在⊙C外的是() A . 点B B . 点D C . 点E D . 点A 8. (2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上任意一点,BC平行于x轴,分别交y= (x>0)、y= (x<0)的图象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为2,则k值为() A . ﹣1 B . 1 C . D . 9. (2分)如图,△ABC中,∠BAC=45°,∠ACB=30°,将△ABC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1C1 ,当点C1、B1、C三点共线时,旋转角为α,连接BB1 ,交AC于点D.下列结论:①△AC1C为等腰三角形;②△AB1D∽△BCD;③α=75°;④CA=CB1 ,其中正确的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初四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本次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这种以主题形式与生产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题目占总分值约75%。这些题目取材于生活实际,聚焦社会热点,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情景设计新颖、真实,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并激发学生答题兴趣。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强调学习化学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避免死记硬背。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综合题(第五大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

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5.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基本情况分析 及格人数优秀人数 一班32 8 二班30 11 三班31 15 四班28 11 五班27 13 六班32 16 三、错题分析 第6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元素的概念不清。 第10题:学生对反应时间和总质量关系的图象未弄清楚。 第12题:本题的条件多了一个学生就想不全了。 第14题: 少数学生将题意看错而误选。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 一、试题命题特点 1.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本卷试题难易程度适中,各类试题成绩分布较为合理,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大,难度不大。填空题第13题,第14题考到环境保护的题目与生活实际联系。本次填空题第10,14题填空属于开放性试题,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领域有创新意识。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2.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也是本试题的一个特点。生活和生产中的问题大多数为学科间渗透的综合,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这些综合性试题,注意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体现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导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选择题难度不大,得分率较高,其中第7题学生答错较多,对现象描述概念不清,与结论混淆。填空题第13题图A有较多同学答成“分子间有间隔”,对知识点形成定性思维,第13题有较多同学把“有害气体和烟尘”具体写成“SO2、NO2、CO”等引起扣分,在填空题第20题(3)中写碳酸镁缺少提示,化学式写错较多,自然碳的化合价也写错。 通过成绩可看出,优等生成绩一般,学困生的成绩普遍较低,就班级而言,4、5、6优等生优势明显,整体上3、4班平均分有一定的优势,班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距,在平均分上有7分的差距,前25名的平均分差距达到了8分。 三、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上海市2018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市2017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_。(《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 4、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落而石出者。(《醉翁亭记》) 5、然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黔之驴》) (二)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第6-7题(4分)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天净沙?秋思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首诗词都写了雨后山村的景象。 B.两首诗词中都有直接点名季节的诗句。 C.两首诗词都写到了秋天山水的特点 D. 两首诗词都通过色彩来描绘景物。 7、两首诗词的作者借赏心悦目的秋景都表达了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 _。(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5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成语积累 文中的“臣”是本文作文_________。(人名) 遂许先帝以驱驰

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分析

初三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分析 1.本次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开放性问题时,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富有创造性和个性的,同时也会明白许多科学道理,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这类试题考查的不再是课程中单一的知识点,而是学生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些做法体现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推进具有导向作用。 二、答卷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表现在对化学式的意义表述不清;对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不能正确理解;对物质的分类混淆不清;计算能力非常薄弱;对化学用语的表达含义不能准确理解;不会书写化学反应的表达式等等。 2.实验基本技能差。表现在对于改变装置的气体收集方法不能正确选择;对于实验过程中药品的添加顺序不清楚;不会组合正确的实验装置等等。 3.能力与方法问题。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表现在

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对于物质的分类方法含糊不清;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三、教学建议 1.增强质量意识 要抓住一模测试这一契机,认真进行总结,反思教学效果,全面、客观地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尤其要找出自身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对策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抓措施的落实,跟踪督促,直至问题真正解决。要针对答卷中的典型问题,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在做好补救工作的同时加强学法指导。要根据学情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理清工作思路,很抓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提高教学质量。 2.抓基础、重应用 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化学概念(如:分子、原子、元素等)、化学用语(如:化合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和基本的化学思想方法(如:组成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要加强理解,对记忆性的概念和原理等要在理解和实际运用的基础上加强记忆。要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率,课堂教学要实在、有效,避免花架子。要加大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能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化学问题。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活动与探究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目前对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在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实验涉及面的扩大,是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的要求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中的要求的提高。一些开放性试题强调实验、观察、实践过程的讨论和迁移,从答案唯一向开放性转化。要注意培养表达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由教研室组织的全县模拟考试结束了,试卷由学校统一安排评卷组流水阅卷。通过细致地阅卷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本次九年级语文考试中,大部分学生卷面整洁,答题态度认真,发挥出了正常水平。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够理想。现就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评析 本次九年级语文题是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试题难度适中,题型规范,考察知识点紧贴课本和课标要求,是一份比较理想的试卷。试卷在题型上仍由四大板块构成,分别是积累和运用(17分)、综合性学习(7分、现代文和古诗文阅读(46分)、写作(50分),各板块题量分值紧扣我们陕西中考语文试卷,试题主要有这几个特点。 1、注重语言积累、识字写字和语言运用。 试题中字音、字形、古诗文默写、修改句段语病、文言实词与虚词等题重点考察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考查学生活学活用、自主探究等能力。试题中“综合性实践”要求学生理解“红歌”,写出歌名,并补充小诗。 3.命题作文,记叙文写作,一看标题,便能让学生思如潮涌:《带着感动出发》要求简洁而明了,让学生有话可写,能尽情发挥自己的文学才能。 二、学生答题分析。 本次阅卷后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学生在答卷中表现出了一些共性特点。积累运用的1题和3题、古诗文填空的A、B两组中的第6

小题两题、说明文阅读中的9题和记叙文阅读中的13题,出错较多。 三、存在问题 纵观本次考试,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在审题上不够细心,特别是对题干信息准确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部分学生书写潦草,不够规范,尤其在古诗文默写中,没有做到“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3 、基础字词﹙易错词的读音与字形、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4、写作中还存在主旨不鲜明、语言空洞不够形象、优美的问题和改题目的问题。 ﹙二﹚教学方面 1、复习中注重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与归纳。主要体现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写作中文体及主要表达方式的确定方面。 2、重点词语、诗句、文学常识的听写力度不够。 四、改进措施 今后的复习中,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端正态度,用心学习。 2、重视方法指导,及时总结易错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复习中注意学科渗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自身的成长相关的话题。

上海市浦东新区2017年初三数学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

1 浦东新区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质量检测 2017年5月 一、选择题 1.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3.14 B 、1 3 C 2 ) A C 3.函数1y kx =-(常数0k >)的图像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某幢楼10户家庭某月的用电量如下表所示: 那么这10户家庭该月用电量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80,180 B 、180,160 C 、160,180 D 、160,160 5.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1和5,圆心距为4,那么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外离 B 、外切 C 、相交 D 、内切 6.如图,已知△ABC 和△DEF ,点E 在BC 边上,点A 在DE 边上,边EF 和边AC 交于点G 。如果AE=EC, ∠AEG=∠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DEF 与△ABC 一定相似的是( ) A 、 AB DE BC EF = B 、AD GF AE GE = C 、AG EG AC EF = D 、ED EG EF EA = 二、填空题 7.计算:2 a a ?=_________。 8.因式分解:22x x -=________ 9 x =-的根是_________ 10.函数3()2 x f x 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 11.如果关于x 的方程2 20x x m -+=有两个实根,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2.计算:12()3 a a b ++= ________ 13.将抛物线 221y x x =+-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 14.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3个白球、1个红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的差异,从袋子中随机摸出1个 球,恰好是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 15.正五边形的中心角是_________ A D C E B G 6题图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

初三化学月考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三化学月考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书育人、以人为本”。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我所在的实习学校在2014年第一次初三月考,并将持续地进行到毕业。月考的目的是以考促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气氛,促进教师新课改的贯彻实施,使学生重视学习,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二、考后学生情况调查 考试过程由学校统一组织,严格认真地进行。考完后学生情不自禁地跑来给我说:考题太难,学会的化学式和实验又忘了。卷子批改后,分数不理想,学生情绪低落,经过实施心理教育以后,学生学习主动性逐渐增强,学习兴趣提高。 三、考卷的侧重点 本次化学试卷侧重于考查学生通过知识点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和方式。其本质是知识点的变形应用。 四、听取学校教研意见 学校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化学科教师重任在身,要把分数提起来,要提高学习兴趣,多做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五、调查学生后的分析及对策 1、化学式和化学计算是学习上的重难点,如果化学式扎不牢,化学计算将难以开展,更影响到第五章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2、努力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

性地运用知识来分析某一问题的能力上,要求学生加强学习,探究和应用。找出分析问题的思维切入点,找出运用知识点来解决新问题之间的‘着陆点’、‘桥梁’和‘纽带’。形成新旧知识的重建构造,有机化合,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所见题型太少,要通过练题熟练地掌握一些基础题型,然后再拓展一定层次的综合性和难度的题的训练。练题可以增长见识,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的本领。 4、面对全体学生,实施了思想心理充电。主题是;面对事实,振作精神,科学探究,继续行动。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若不能做好学生思想工作,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就不能提高分数了。 5、展开几种辅导工作:1指导同学们购书,展开课外阅读,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带着不懂的化学问题问老师,问同学,学问结合。2理出课外学习计划表,劳逸结合。 六、开发评卷教学的功能 1、评卷教学的功能认识 评卷教学,应是课改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课题。如何开发化学评卷教学领域的思想教育价值,化学智力教育价值,化学美育教育价值。如何在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创新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如何根据学生的化学语言、文字表达折射出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之间联系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掌握状况。既给我们老师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素材和源泉,教学相长。也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质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途径。 2、通过评卷教学,实现化学计算的归类整理,复习应用,开发学生智力资源。

语文二模质量分析

2011年中考个旧市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质量分析 个旧五中赵洪明 一、质量分析 参与考试29人,及格18人,及格率62.07%,平均分73.70,优秀率 6.90%。 二、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本次考试语文试题以课标为依据,题型灵活多样,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试卷分成四大部分:积累与应用、综合运用、阅读、写作。占分值分别为20分、6分、44分、50分,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体现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指导中考语文总复习,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2、试卷特点:试卷能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理念,引导教学方向。试题能扣住教材强调基础知识如课本字词和名篇名句的积累。注重名著经典的引导,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选文段出自课外又能扣住教材。试题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此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于字词诗句的积累以及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最高分18分,很多同学的选择题只做对一半,古诗词的积累多是比较著名的句子,但一部分同学对诗词内容理解不够,所以(3)、(4)题失分较多。 第二部分:综合运用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出题紧扣实际生活,学生能较好答题,但也有部分学生对第三小题审题失误。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三道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古文得分率较高,课外现代文较低。主要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文言文文章出自课文和类文,学生较熟悉。 二是,现代文的题目虽不难,但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不够清楚,答题要点不够准确,而现在语文又采用答题卡答题,所以学生答题不完整失分多。 第四部分:写作能力。 本次作文整体水平比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扣住善待来展开作文,但真正富有创意的文章较少。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特别是古诗词的背诵及理解。 2、加强阅读训练,多对学生进行方法技巧的指导及总结。 3、作文方面要求学生多读优秀作文,教师认真分析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指导他们改正、提高。 2011年5月23日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卷)概况: 根据县局制定的初中化学教学计划,本次考试命题范围是九年级上册1~4单元。试题在考查基础知识时,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在考查基本实验技能时,着重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试题新颖,图文并茂,试题难度中等偏上。 本次考试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共20个小题,40分,占40℅;填空题,共6个小题,32分,占32℅;实验探究题,1个小题,18分,占18℅;计算题,1个小题,10分,占10℅; 二、学生答卷情况: 1、成绩分析: 全校参加考试共计90人,及格46人,,及格率58.7%;优秀生9人,优秀率10%。最高分95分。 2、失分情况及原因 (1)选择题:失分最多的是5、11、15、16题,第5小题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学生没有理解导致失分;第11题是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的考查,学生把现象没有记准导致失分;第15小题学生对分子、原子及离子的相关知识没有掌握导致失分;第16小题学生对元素的概念是原子而不是粒子没有区分导致失分。 (2)填空题:第21题的第2、4小题,学生对化学符号的写法掌握的不够,如:3个硫酸根离子、氯化亚铁的写法;第22小题中水体污染的概念学生由于是了解内容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记忆而失分;第24小题由于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方法不能准确运用导致成为失分最多的题目;第25小题第2、3小问考查的是决定元素种类、化学性质的粒子的考查,学生由于记忆混淆而使两个都错导致失分;第26小题氧气和氮气要求用化学式书写,部分学生用名称作答而失分。 (3)实验探究题:1个题,是有关气体制取的题目。第2小题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对收集纯净氧气的装置选择错误;第4小题学生只选择了B和C中的一个,而正确的答案是双选;第6小题学生对现象的描述不准确影响了得分。第7小题个别学生将“点燃”写成“燃烧”。(4)第四大题计算题,虽然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部分学生由于不会书写硝酸铵的化学式而失分,特别是第一小题有关化合价的计算难度偏大,大部分学生不会正确计算. 纵观上述错误,学生存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不会“审题”。缺少“咬文嚼字”,甚至题目不能读全。如第16小题中的“粒子”两字,27题反应条件“点燃”写成“燃烧”。 2、基础化学用语书写有误。21题不会写氢气,氧化镁的化学式等; 3、实验现象描述不到位。如选择题的第11题,实验题的第(7)小题等。 4、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书写不规范。包括文字的书写、化学符号的书写、解题格式的书写[如第21题,第28题] 三、教学建议: 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让学生学会审题,在认真读题的同时用笔在关键字词下圈圈点点,学会自我提示的好习惯。做一般单选题固然可用“精确制导法”,但对较为复杂的宜用“地毯式轰炸法”结合排除法。 2、加强化学用语记忆和规范书写的训练,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差。 3、加强实验教学,无论是学生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老师要及时引导,力求语言规范准确,“先入为主”。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 本次期末试卷覆盖面广,题型新颖,共分3个大题,29道小题,突出考查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试卷还注重考查学生阅读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试卷图文并茂,文字阅读量大且信息丰富,对学生具有吸引力。试卷体现了试 题的时代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试题特点 1.本次期末试卷的命题是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对化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试题有利于引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命题采用主题设计,突出“化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思想。“生活-化学-社会”的基本思路贯穿整份试卷。 4.试卷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设计了科学探究题,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体现学科渗透,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 三、答卷情况试题分析 本次考试,从我所教考试学生成绩进行试卷分析。从总成绩上看,提高班43人参考,80分以上的有31名,60分以上的有43名,及格率100% 。普通班总的来说成绩还不太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1、选择题 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题2分,总计30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的能力。选择题也是得分率较低的一道题,有4人得到了满分。其中错得较多的是第5、9、14、15题。 2、填空题 填空题共9小题,满分40分。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得分率较高。不少学生都得到了满分,错得多的是21、24 小题。 3、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共有5道小题,满分30分。第28题得分率能较低,说明我们的学生在实验方面的能力还不够,对一些实验设计的用途,头脑中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待加强这方面的教学。 四、改进措施 1、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还应加强 本次考试由于是全员参与,复习课本,因此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在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化学用语的描述、实验过程的设计、等等。特别是化学用语这部分内容,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仅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在查阅试卷的过程中我就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所失的两分就失在化学用语上。

中考二模试卷分析

夏县胡张初中 2020中考二模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张典明 本次试题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运用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了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注重于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本学期语文学习的总体要求。 一、成绩情况 九年级139班语文学科学生参考人数9人,平均分数 82.9,及格率100﹪. 二、试题分析报告 (一)试题评价 试题的题量适中,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区分度,准确的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水平。试题有以下几个特点:1、更加注重能力考查,着重考查学生的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对文章整体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评价欣赏能力的考查。2、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考查。加强对语言感悟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的考查。3、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统观试题,感性和理性完美统一,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无疑受到一次思想教育和情感的陶冶。

(二)试题亮点:融入了主题实践性活动的考查,考查形式内容多样化,涉及知识点全面。本次大作文内容贴近生活,选材较易。 三、测试结果分析 第一部分读写:景鑫如全对,冯吕苗、柴天祥、樊悦通失分较多,其次是毋梦娇、岳婷,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文的掌握不够牢固。失分原因在于学生错别字较多。 第二题,读·思。 (一) 3、4小题,考查基础知识,学生完成较好。 5小题,名著阅读,这种考查形式,大多完成较好,部分学生不会作答。 (二) 6小题,考查概括能力,7小题,写议论文片段,学生完成较好。 (三)8—11题,文言文基础知识,都是平时要求识记和过关的,还是一半学生全对,一半学生完成不够好,有的答得不准确。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章较为简单,只有认真阅读,12、13小题完全能够很好作答。但是部分学生文言知识缺失,有待加强。 三、读·写。(70分) 14题,据图写文,写一段文字,学生都能掌握写作技巧,完成较好。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docx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和建议 寿县三中沈国军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模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化学课标》,考试范围涵盖了 三维目标的要求,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命题时没有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没有过分苛求知识的细节,更没有过分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让学生能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次命题是按照以下几个“有利于”而进行的。 1、命题有利于教师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 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 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我在命题时主要是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应 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命题有利于学生及早适应安徽省中考的题型。我省往年中考 化学试题的难度在全国属于中等偏易,主要是照顾到所有学生,设置有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本次一模试题基本上是仿照我省去年中考的题型模式,让学生提前了解我省化学学科考试的特点。 3、命题有利于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考试是第一次模拟 考试,学生们刚刚结束新课,对于有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熟练,所以 试卷的难度不能太大,不能出偏题、难题,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学习 化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4、命题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比较平时的月考试题,本 次命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几乎每个单元都能牵涉到,但两个探究题和计算题的考试内容还是侧重于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的有关知识,这

样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对刚学过 新知识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复习时能有的放矢,补差补缺。 综上所述,命题力求贴近我省中考试卷的结构和特点。此次化学 试题,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技能与方法(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 习方式,力求做到扣紧中考、活用教材、体现课标、联系实际、开放 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的总体要求,体现 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今后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情况分析 1、选择题共 10 道小题,每题 2 分,总计 20 分。基本上都是基 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的来说,10 道选择题 中1、2、4、5、6 小题较易,得分率都在 80%以上, 3、8、9、10 小 题难度中等,得分率都在 60%以上,只有第 7 小题难度稍大,得分率只 有 30%,实际上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只是 换了一种说法,造成很多同学在理解时产生了偏差。 2、填空题共 5 小题,满分 34 分,还有附加题 4 分。主要考查学生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中等。第 11 小题是把金属材料与燃料组合在一起,主要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第 12 小题是实验题,既考查学生认知常见化学仪器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组合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气体装置的能力;第 13 小题是工艺流程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合价和过滤操作等综合应用能力;第 14 小题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氯 水中哪种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而进行的猜想和探 究,最后拓展了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结果很多同 学写成了氯化亚铁 (FeCl 2) 的化学式 , 导致不必要的丢分;第 15 小题也 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氧化钙的变质问题,从得分情况看,得分偏低,特别是加分部分学生的失分率较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