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上册1.1.1数的认识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1.1数的认识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1.1数的认识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1.1数的认识教案(新版)浙教版

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和用处;了解分数(小数)的意义和形式;了解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能力目标: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的发展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数的发展过程,感受由于生活与生产实践的需要,数还需要从自然数和分数作进一步的扩展。

难点: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多媒体显示)

【资料一】我国的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余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明长城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实际长度为5130千米(合一万二百六十里),故被称为万里长城.

【资料二】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8年8月8日在我国首都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幕,主办城市是中国首都北京.本届北京奥运会共创造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枚金牌居金牌榜第一,约占总金牌数的,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首的亚洲国家。我国选手郭晶晶、吴敏霞在女子双人3米跳板决赛中以343.50分的成绩为中国摘得跳水项目的首枚金牌.

提问:你在上面的资料中看到了哪些数?请你把它们写下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数?(由雅典奥运会有关报道引入,既合时事形势,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及它们的应用 .

(二)探究新知:

(1)提问复习

问题1: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里学过的自然数,哪一些数属于自然数?你了解自然数最初是怎样出现的吗?

注意:自然数从0开始。

问题2: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后来回答,教师提示补充)

自然数的作用:

①计数如:51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

②测量如:长度为5130千米;

③标号和排序如:2008年,金牌榜第一。

注意: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因为自然数在小学里已经非常熟悉,因此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有关知识)

(2)做一做(多媒体显示,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后,请学生回答)

①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

②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

在解答下上面问题时,你会选用分数和小数中的哪一类数?为什么?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使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用分数,什么时候用小数,关键是怎样方便简单)

(3)小组讨论

问题1:我们知道小学里先学自然数再学分数,但你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你能用自然数表示四人均分一个西瓜,每人可得多少西瓜吗?

(用分配等实际问题说明自然数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问题2: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

① 2002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03所;

②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

③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第5高楼;

④信封上的邮政编码325608;

⑤刘翔在雅典奥运会中的号码1363;

⑥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5℃.

(这几个小题,加强巩固自然数的作用)

问题3: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吗?怎样转化?如= ; = ; = 。

指出: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分子当被除数,分母当除数,因此分数可以转化为小数。

问题4:小学里学过的小数怎样转化为分数?如1.68= ; 0.00062= 。问题5:小学里还学过一种数叫什么数?(百分数)它可以看成分母是多少的分数?指出:小学里学过的小数和百分数都可以看作分数。

(4)合作学习

你能帮小慧列出算式吗?如果用自然数怎样列算式,用分数呢?

(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后请小组代表书写算式并计算,同学和教师一起批改)

注意:列式时,市内交通和检票时间选用40分钟还是50分钟,学生可能会混淆,可让学生通过联想情境,在保证不会误了上火车的情况下,小慧最迟什么时候从温州出发,那么杭州市内乘公交和检票时间应假设用最长时间。

指出:从上面两题可以看出,通过数的运算,可以帮助人们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说明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应用于实践。

思考:上述问题2可以用如下的算式求解:

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进行运算?运算的结果是什么?能否用我们已经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

(用实际问题说明自然数、分数又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使学生了解数还需作进一步扩展的必要性)

(三)课内小结:

请学生总结这一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P6课内练习,其中第2题,让同桌两位同学先各自估计,然后一起测量,培养同学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作业布置:

选做:P6作业题5题,有能力学生完成。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 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猴摘桃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 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猴子、蝴蝶、树、桃子等。)小猴子在哪?蝴蝶在哪?桃子在哪?(幼儿回答:猴子在蝴 蝶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树上)现在小猴子去哪了?(幼 儿回答:在树下)现在小猴子开始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 儿回答:在树上)先把上面两个桃子摘了,最后把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看看谁在椅 子下?谁又跳到桌子上了,小猪在哪?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它又跳 到什么上面了?小鸡在哪(幼儿自由回答。)继续切换PPT图片,

这间房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按照先后点出来的动物让幼儿 分别回答。 3、打开最后PPT的最后一个图,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问: 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李静。然后 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 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参观了小猴子的桃子,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教育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 在感受小猴子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 活动目标。

七年级数学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教案(2)湘教版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 知识技能目标 1.进一步准确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 2.能够利用所提供的数据正确求出它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过程性目标 1.体会数据收集的方法、处理的过程; 2.感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由于各位同学的基础不同,课上掌握的程度不同,回家完成作业的时间也可能不同.根据昨天的布置,现在请全体同学把昨晚完成回家作业的时间写下来后交给组长,集中到班长那里,再公布到黑板上.为便于处理,要求大家所写时间精确到5分钟. 二、探索与归纳 现在根据上述同学们提供的数据,共同作如下处理: 1.画出上述作业时间与出现频数的条形统计图.(要求:横轴为作业时间,纵轴为相应出现的频数) 2.画出频数统计表.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图表中最容易得到的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 (2)根据大家所提供的时间,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3)如果老师随机的抽取一个数据,最可能得到的是几分钟? 三、巩固与应用 1.填空 (1)数据5,7,8,-2的平均数为. (2)数据5,7,8,-2的中位数为. (3)数据5,7,8,-2的众数为. (4)如果一组数据-3,-2,0,1,x,6,9,12的平均数为3,那么它的中位数为. 2.判断 (1)一组数据中最中间的一个数,叫做这组数的中位数. ( ) (2)平均数就是数据中出现最多的数. ( ) (3)如果一组数据的众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是5.( ) (4)如果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是0,那么它的中位数也是0,众数也是0. ( ) (5)若一组数据1、2、x、4的中位数是3,那么x≥4. ( ) (6)已知数据1、2、3、4,它的众数为0.( ) 3.某居民院内四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3户用电各45度,5户用电各50度,6户用电各42度. 求: (1)这居民院平均每户用电数. (2)各户用电数的中位数. (3)各户用电数的众数. 3.数据a、b、c、d的平均数为m 求:(a﹣m)﹢(b﹣m)+(c﹣m)+(d﹣m)的值。 四、交流与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方位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猴摘桃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什么呀?(幼儿自由回答:猴子、蝴蝶、树、桃子等。)小猴子在哪?蝴蝶在哪?桃子在哪?(幼儿回答:猴子在蝴蝶 下面,蝴蝶在猴子上面,桃子在树上)现在小猴子去哪了?(幼儿回答:在树下)现在小猴子开始摘桃子了,小猴子在哪呀?(幼儿回答:在树上)先把上面两个桃子摘了,最后把下面的桃子摘了,摘完桃子 的小猴子在哪呀(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看看谁在椅子下?谁又跳到桌子上了,小猪在哪?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它又跳到什 么上面了?小鸡在哪(幼儿自由回答。)继续切换PPT图片,这间房 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按照先后点出来的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 3、打开最后PPT的最后一个图,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问:小 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李静。然后引导 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让小猴子摘到了桃子,参观了小猴子的 桃子,又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课间教育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小班教案认识上下 上下关系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水果、蔬菜图片若干、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3、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2、教师给玩具娃娃戴上帽子,穿上袜子。请幼儿说出帽子和袜子的上下关系。 三、游戏“捉迷藏”。 1、教师蒙上眼睛,幼儿分别在床下、桌下躲藏,教师找到谁,谁就说他的上面有什么,下面有什么。再请幼儿互相找,互相说。 2、小动物捉迷藏。

教师摇铃鼓,幼儿将动物卡片藏起来,然后说一说把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了,要求幼儿用方位词表达,比如:枕头下面、被子下面、床的上面、椅子下面、桌子下面等。 四、分组活动。 1、做《操作册》第59—60页的活动。 2、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 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五、活动评价,表扬做得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区分上下 活动目标:1、教会幼儿区别上、下的位置。2、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活动重点:能够以一物体作为参照物,区分物体所在上 下的位置关系。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小猫在哪里》玩具小狗,小兔、大娃娃、小娃娃、积木、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猫妈妈有六个孩子,今天猫妈妈出去给孩子们钓鱼,等妈妈 回来打开房门,发现小猫宝宝都不见了,猫妈妈非常着急,我们一 起来帮猫妈妈找找小猫。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告诉猫妈妈小猫在什么地 方?(要求幼儿讲清楚小猫在某某东西的上面还是下面。) 3、教师带领全班幼儿一起面熟小猫躲藏的位置。 二、引导幼儿以桌子为参照物区别上、下。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0.1《平均数》教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0.1《平均数》教案鲁教版教学目标: 1、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解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从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当所要考察的总体的个数很多或者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我们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了解总体,看下面的问题:农科院为了选出适合某地种植的甜玉米种子,对甲、乙两个品种各用10块实验田进行试验,得到了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见下表)根据这此数据,应为农科院选择甜玉米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选择种子时所关心的问题。如何考察一种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呢?这要用到本章将要学习的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的方差等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对数据的作用有更深的体会。 以前我们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它们都可以作为数据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信息,从本节开始,我们将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活动1 问题: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这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 师生行为:学生分组讨论,发生疑问后,教师给予引导,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活动2 问题:【例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读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师生行为:(1)如果这家公司按照3︰3︰2︰2的比确定听、说、读、写的成绩,说明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由于是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因此“听”“说”“读”“写”所占的权重就要大些,即 “听”“说”的成绩比读、写的成绩更加重要,计算两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实际上是求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数,3,3,2,2分别是它们的权。 (2)由于录取时,侧重考虑笔译能力,所以在四项成绩的权的分配上与(1)有所不同。读、写的权就大一些。 那么加权平均数到底该如何求呢? 定义:若n 个数x 1,x 2,…,x n 的权分别是,则n n n x x x x ωωωωωωωω++++++++ 321332211叫做这个数的加权平 均数。

小班教案认识上下复习

小班教案认识上下复习 为了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让幼儿知道上下的含义,提供了小班认识上下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观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位。(重点)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一副。 2、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哪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游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哪里了?”(出示玩偶小猫互相问好。) ——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二、通过观察挂图认识上下 师:“瞧,其他的小猫看见刚才的小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哪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讨论描述小猫躲藏的方位,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三、操作活动 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醒幼儿轻轻涂,注意画面整洁。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一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楼房图,说一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四、结束 评出谁是遵守操作规则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励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0.5平均数教案 北京课改版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下册 10.5平均数教案北京课改版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解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从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当所要考察的总体的个数很多或者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我们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了解总体,看下面的问题:农科院为了选出适合某地种植的甜玉米种子,对甲、乙两个品种各用10块实验田进行试验,得到了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见下表)根据这此数据,应为农科院选择甜玉米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选择种子时所关心的问题。如何考察一种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呢?这要用到本章将要学习的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的方差等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对数据的作用有更深的体会。 以前我们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它们都可以作为数据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信息,从本节开始,我们将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活动1 问题: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这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 师生行为:学生分组讨论,发生疑问后,教师给予引导,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活动2 问题:【例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读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师生行为:(1)如果这家公司按照3︰3︰2︰2的比确定听、说、读、写的成绩,说明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由于是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因此“听”“说”“读”“写”所占的权重就要大些,即“听”“说”的成绩比读、写的成绩更加重要,计算两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实际上是求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数,3,3,2,2分别是它们的权。 (2)由于录取时,侧重考虑笔译能力,所以在四项成绩的权的分配上与(1)有所不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数字1、2、3.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像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 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出示数字1、2、3。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 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 2、3。 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秤菜,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来盛汤,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幼儿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像、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说出大数字宝宝1、2、3,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来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选择幼儿担任小老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小班数学《认识上下》教案模板范文.docx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 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为此我以《小猴摘桃子》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 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 2、教幼儿初步学习以客体为中心区别上下。 3、通过游戏,增强幼儿对方位的感性认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吗?(听过)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PPT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2、我们又来到了小猴家,小猴请大家去家里做客。 出示PPT5,看看谁在桌子下?谁跳到了桌子上?最后来的兔子在哪?小鸟在哪? (幼儿自由回答。) 出示PPT6,这间房子里都有谁,都在什么地方? 点击4个按钮出现小动物,让幼儿分别回答。(毛毛虫在窗台上,松鼠桌子上,小鸭子椅子上,刺猬在 桌子下) 3、出示PPT7,出现机器猫图片和音乐。 问:小朋友们,大家看这是谁?幼儿回答:机器猫、大雄和静香。然后引导他们以人体为中心,分别认识身体的各个部位,如嘴在眼睛下面等。 三、结束活动。 我们的小朋友们真聪明,帮小猴子摘到了桃子,还参观了小猴子的家,又 看到了机器猫和他的伙伴们,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区分上下,所以你们是最棒的!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幼儿的积极性特别高,利用PPT课件教学让幼儿非常感兴趣,也 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活动利用游戏贯穿始终,使孩子在感受小猴子 摘桃子这个故事中认识了上下,一环扣一环,完成了活动目标。

小班教案:认识上下

小班教案:认识上下 活动目标 1、在游戏、观察、操作中感知上下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位(重点)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一副 2、布置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利用游戏的方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里 师:“小猫想跟小朋友来玩个“躲猫猫”的游戏把小眼睛闭起来数到3睁开来看看小猫躲在里了”(出示玩偶小猫互相问好)——教师把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下、柜子上、阁楼上让孩子分个别、小组、集体来学说:小猫藏在沙发上等完整的话 二、通过观察挂图认识上下 师:“瞧其他的小猫看见刚才的小猫玩捉迷藏的游戏觉得很好玩它们也跟猫妈妈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一起帮猫妈妈来找找小猫们都藏在里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 ——幼儿讨论描述小猫躲藏的方位老师重点指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幼儿描述其他幼儿学说

三、操作活动 捉迷藏(分组) ——“给上面的小动物涂色”:请幼儿找一种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给图画中每副图中的排在上面的小动物涂色提醒幼儿轻轻涂注意画面整洁 ——“谁在往下爬”: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小猴子往下爬的图说一说谁在往下爬并把它圈起来 ——“楼上楼下住着谁”:请幼儿观察图画上的楼房图说一说小猴的楼上住着谁并把它涂上红色;小猴的楼下住着谁把它涂上绿色 四、结束 评出谁是遵守操作规则的表扬画面整洁的幼儿给其他幼儿加以鼓励 五、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物品的摆放位置并用完整的语言说出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2、学会区分上下 3、能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水杯、球、玩具架一个、玩具娃娃2个、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初中数学平均数教案

平均数教案 姓名:王晓雨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09级(1)班 学号:200910520133

1、课程题目:平均数 2、课程类型:新授课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算数平均数、加 权平均数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例题演示和学生自主练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算 术平均数公式计算算数平均数,并学会计算一组平均数的权。 并且通过例题,使学生自己领悟出数据的权对数据的平均数 是有影响的。 (3)情感目标:通过例题使学生了解每个人的努力对环保问题的 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重点难点:(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难点:体会平均数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 5、教学过程:(1)引入:运用一组NBA篮球赛的图片引出姚明在各场比赛中的成绩,让学生求解姚明的平均成绩。从而引出本节课的新内容算数平均数。(2)介绍算数平均数的定义,以及求解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的公式。回到引入时的例题当中,让学生自己计算姚明的平均篮板个数。对篮板个数进行统计。(3)观察统计后的篮板个数数据,篮板的个数有5种,分别是7、10、13、18、21。相应的出现的次数为1、3、4、1、1,借此引出加权平均数的定义。 (4)试一试,给出练习题一,让学生找出数据的权,并计算数据的平均数。(5)做一做,给出关于每个家庭丢弃塑料袋的数量的例题,让学生自主练习,算出每个同学家中一周丢弃的塑料袋的数量,以及一个班57名同学的家中一周共丢弃塑料袋的数量。得出结论,在实践中,我们常用样本的平均数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 (6)给出例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a: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权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b: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 :3 :3 的权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通过改变同一组数据的权数比,求平均值,从而得出结论,数据的权对数据的平均数是有影响的。 (7)课后习题:在一次广播操比赛中,评委将从精神面貌,动作整齐,动作准确三个方面给班级打分,各项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精神面貌占20% ,动作整齐占50% ,动作准确占30%,计算班级的综合成绩(百分制)。1班、2班、3班单项得分如下表所示: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5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5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设计一个温馨的数字5的家,家中有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活动材料: 1、1~5数字点卡、数字卡若干。同类,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5以内物品的图片若干,如4条小鱼、5只松鼠、3只青蛙、2只小兔、1朵花等。 2、同类的物品若干,如布置在饭厅中的5个小碗、4把勺子、6个盘子、5个苹果等;布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绳等:布置在书房中的5把剪刀、5枝铅笔等。 3、同类,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厅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颜色不同的花、镜框中数字5一家的合影、鱼缸中有5条不同种类的鱼;玩具室里有4只不同的皮球、6个不同的娃娃、5辆不同的汽车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到数字5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扮演快乐的数字5,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2)介绍到数字5家里的要求:经过5座小桥、穿过5片森林,最后来到有5座小房子的地方,根据房子上的数字标记找到5的家。(复习5以内的数,会手口一致的点数) (3)数字5的家门前有若干张图片,幼儿正确点数图片上的物品,并找出相对应的数字点卡或数字卡后,方可进入数字5的家。(复习计数和说出总数)

2、寻找数字5家所有5的物品。 (1)幼儿分成4组,分别进入数字5家的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2)寻找家中是5的物品,如5朵花、5个小碗、5条鱼、5个苹果、5个人的合影等。(启发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影响,将同品种物体归类)(3)将家中是5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卡作出标记。 3、寻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并想办法使其变成5。 (1)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如4只皮球、4把勺子、4本书、6个娃娃、6根跳绳等。 (2)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其变成5。重点引导幼儿感知4添上1是5,6去掉1是5等等。 (3)将调整好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子卡作出标记。 4、请幼儿吃数字饼干,感谢他们到数字5家做客,并对活动作评价、小结。 活动延伸:寻找生活中的5,如5层楼、5点钟、5月、5岁、5元钱等等,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新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章 数据的分析 6.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教案_7

6.1. 1 平均数第1课时平均数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平均数,包括平均数概念;平均数的作用;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的缺点。这一课是在小学学习的平均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中位数、众数、方差的基础,能为以后学习统计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平均数; 2.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会用平均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平均数,学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2.理解统计思想对于现实生活的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境吸引学生投入学习活动中,能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并能进行探索的活动,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平均数.2.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利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体现这一教学思想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这一节课我主要选用合作交流教学模式,主要分为情境导入、合作探究、典例精析、当堂检测、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六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我们这学期进行了七次计算能力赛,下面是我们班马文杰和肖紫维的七次考试成绩:马文杰:93、95、97、91、98、87、90。肖紫维:90、98、92、94、90、94、100。他们两个哪个数学成绩更好呢?你用什么方法比较? 在这个问题中用到了平均数,你知道平均数的定义和平均数的作用吗? (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5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数字5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5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等内容,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认识数字5教案吧。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5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5的实际意义。 2、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习数的兴趣,培养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环境布置:设计一个温馨的数字5的家,家中有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活动材料: 1、1~5数字点卡、数字卡若干。同类,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5以内物品的图片若干,如4条小鱼、5只松鼠、3只青蛙、2只小兔、1朵花等。 2、同类的物品若干,如布置在饭厅中的5个小碗、4把勺子、6个盘子、5个苹果等;布置在玩具室中的6根跳绳等:布置在书房中的5把剪刀、5枝铅笔等。 3、同类,但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的物品若干,如客厅中的花瓶中插有5朵颜色不同的花、镜框中数字5一家的合影、鱼缸中有5条

不同种类的鱼;玩具室里有4只不同的皮球、6个不同的娃娃、5辆不同的汽车等。 活动过程 1、创设到数字5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1)老师扮演快乐的数字5,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 (2)介绍到数字5家里的要求:经过5座小桥、穿过5片森林,最后来到有5座小房子的地方,根据房子上的数字标记找到5的家。(复习5以内的数,会手口一致的点数) (3)数字5的家门前有若干张图片,幼儿正确点数图片上的物品,并找出相对应的数字点卡或数字卡后,方可进入数字5的家。(复习计数和说出总数) 2、寻找数字5家所有5的物品。 (1)幼儿分成4组,分别进入数字5家的客厅、书房、饭厅、玩具室。 (2)寻找家中是5的物品,如5朵花、5个小碗、5条鱼、5个苹果、5个人的合影等。(启发幼儿不受物体大小、颜色、形状的影响,将同品种物体归类) (3)将家中是5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卡作出标记。 3、寻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并想办法使其变成5。 (1)找数字5家不是5的物品,如4只皮球、4把勺子、4本书、6个娃娃、6根跳绳等。 (2)鼓励幼儿想办法使其变成5。重点引导幼儿感知4添上1是5,6去掉1是5等等。 (3)将调整好的物品用数字卡或点子卡作出标记。

小班数学教案大全

小班数学教案大全 【篇一:小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常规活动:指五官 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三、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观察树上、树下、天空、大地等自然界景物,再说出其上下关系。 四、活动评价,表扬做得又快又正确的幼儿。 小班数学教案:裤子比一比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让幼儿喜欢数学。 2、愿意上课大胆举手回答问题。 3、能按照物体的长短差异排出35个物体的序列。 【活动准备】 1、长短不同的裤子图片。 2、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等若干套(3—5个为一套),排序底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裤子比一比。 1、观察裤子。 教师出示挂图中的4条裤子。 师:看,妈妈给宝宝买了什么?妈妈买了几条裤子?它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引导幼儿观察裤子,并说出它们长短不一样。 2、比裤子。 师:哪条裤子长,哪条裤子短? 教师和幼儿一起把裤子两两比较,得出结果。 二、裤子排一排。 1、教师出示长短排序板。

师:妈妈让宝宝排一排裤子,你觉得哪条裤子放在前面?可以怎么 排呢? 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并讲述自己的想法。 2、鼓励幼儿自主地排裤子,然后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排的。 沿着排序板上下面的一条线将裤子放整齐,可以用眼睛看,找出最 长(最短)的裤子排号,再通过两两比较依次排序;也可以每次找 出最长的裤子,发现长了再调整。 三、给物体排排队。 1、讨论活动规则。 师:小吸管、小木棍、硬卡纸条都来找小朋友帮它们排队啦!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总结:先找出物体中最长或最短的一个排好,在比剩下的物体,找出最长或最短的往下排,排好后说一说。 2、幼儿操作活动。 教师提醒幼儿将材料在排序板上排整齐。 教师鼓励幼儿参与多组操作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排队 小班数学教案:外面和里面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小班数学教案:认识方向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2、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进行思考的意识。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经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难点】在具体场景中根据不同的参照物来确定方向。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小班数学教案《数物对应》 认识图形

七年级数学下册 10.5《平均数》教案 北京课改版

10.5平均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求解过程,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3、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从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当所要考察的总体的个数很多或者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时,我们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了解总体,看下面的问题:农科院为了选出适合某地种植的甜玉米种子,对甲、乙两个品种各用10块实验田进行试验,得到了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见下表)根据这此数据,应为农科院选择甜玉米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49 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选择种子时所关心的问题。如何考察一种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呢?这要用到本章将要学习的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的方差等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对数据的作用有更深的体会。 以前我们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它们都可以作为数据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提供信息,从本节开始,我们将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课 活动1 问题:某市三个郊县的人数及人均耕地面积如下表: 这个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精确到0.01公顷) 师生行为:学生分组讨论,发生疑问后,教师给予引导,引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活动2 问题:【例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读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1)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师生行为:(1)如果这家公司按照3︰3︰2︰2的比确定听、说、读、写的成绩,说明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不同,由于是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因此“听”“说”“读”“写”所占的权重就要大些,即“听”“说”的成绩比读、写的成绩更加重要,计算两名候选人的平均成绩,实际上是求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数,3,3,2,2分别是它们的权。 (2)由于录取时,侧重考虑笔译能力,所以在四项成绩的权的分配上与(1)有所不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小班数学活动:认识数字1、2、3 一、设计意图: 生活中常听到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像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 2、3。 2、幼儿学会用手指出示数字1、2、3。 三、教学重难点: 感知并认识数字1、2、3。 四、教学准备: 1、卡通数字1、 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五、教法游戏法、情景法、练习法、赏识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红旗随风飘,5像秤钩来秤菜,6像口哨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吊,9像勺子来盛汤,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幼儿观察数字形状)。 2、让小朋友大胆想像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对大胆想像、积极回答的幼儿给予鼓励)。

3、感知数字1、2、3。 分别说出大数字宝宝1、2、3,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 4、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哪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来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七、活动延伸: 1、游戏:数字宝宝回家(回强对字形的感知认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们和它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出活动室,在草地上撒上1、2、3的各色数字小卡片,让幼儿将数字1、2、3捡起来人别送回他们的家里。 2、数字找朋友比赛(草坪上摆放有数量是3的:积木、水杯、盆子;数量是2的:苹果、梨、香蕉;数量是1的:帽子、鞋、衣服。)将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比赛,分别把自己的数字卡放在摆的实物下,看哪一组摆的快而正确。 八、活动反思: 把对1、2、3.....数字的感知与游戏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幼儿点数数的能力,又达到了幼儿游戏的目的,整个活动幼儿情绪高涨。现通过发挥幼儿感知的想像力,对数字进行形像化的比喻,加深了对数字的记忆。利用魔术口袋变换不同图形的卡片,练习让有儿用手指表示个数,慢慢让数所表示的意义深入幼儿的心理。最后,利用"数字宝宝回家"、"数字找朋友"的游戏进一步帮助幼儿理解一个数所表示的是物体的个数。同时也锻炼了幼儿小手的灵活性和同伴之间的合作意思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上下》

幼儿园小班数学课《认识上下》 小班数学课《认识上下》适用于小班数学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高兴地参加操作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在游戏中感知游戏,观察,操作,可以描述游戏的方向。简单的语言,快来看看幼儿园XXX。让我们教课。 活动目标 1.感知游戏,观察和操作中的上下,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方向。(重点) 2.乐于参与运营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3.在活动中展现孩子可爱的一面。 4.让孩子大胆地表演,并在小组面前表达自己。 活动准备 1,“小猫捉迷藏”教学挂图。 2.安排现场。 活动程序 一,使用游戏导入 游戏:小猫藏在哪里? 老师:“小猫想和孩子们一起玩'捉猫'游戏,闭上小眼睛,数到3看看小猫躲在哪里? '(显示娃娃,并互相问好。)

-老师将小猫藏在沙发上,桌子底下,碗柜上,在阁楼上,并让孩子们按个人,小组和小组学习:小猫藏在沙发上等等。 二,通过了解挂图 老师:'嘿,其他小猫看到小猫在玩捉迷藏游戏。好玩。他们还与猫妈妈玩捉迷藏游戏。让我们来帮助猫妈妈找到隐藏的小猫。 '(老师显示教学挂图) -孩子们讨论小猫藏身的方向,而老师则专注于指导孩子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请个别孩子描述其他孩子的学说。 三,经营活动 捉迷藏。(分组) -“画上面的小动物”:请孩子们找到喜欢的颜色的油画棒来画画中每幅画中的小动物,提醒孩子们轻轻地画画,注意画得整齐。 -“谁在爬下来”:请孩子观察观察到的小猴子在照片上向下爬的照片,告诉谁正在向下爬,然后圈出它。 -“谁住在楼上和楼下”:请孩子看图片上的图片,然后告诉我谁住在楼上的猴子里?涂成红色;谁住在猴子下?将其漆成绿色。 四,结局 谁在遵循操作规则?庆祝干净的孩子,鼓励其他孩子 五,活动扩展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课时加权平均数》教案

第2课时 加权平均数 1.理解权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重点) 2.会求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与平均数打交道,但有时发现以前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适用. 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例如老师在计算学生每学期的总评成绩时,不是简单地将一个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加除以2,作为该学生的总评成绩,而是按照“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的比例计算(如图).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权数 【类型一】 根据权数的定义求权数 有一组数据:2,3,1,2,3,1,2,1,1,3,求1,2,3这3个数的权数. 解析:1,2,3出现的次数分别除以数据的总个数即为各自的权数. 解:在这10个数据中,1出现了4次,2出现了3次,3出现了3次.所以1的权数是410=25,2 的权数是310,3的权数是3 10 . 方法总结:权数就是一组数据中某个数据出现的次数与数据总个数的比值. 【类型二】 根据“一组数据的权数之和等于1”求权数 一组数据中只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据,其中两个数据的权数分别是0.1,0.6,则另一个数据 的权数为________. 解析:一组数据的权数之和等于1,第三个数据的权数为1-0.1-0.6=0.3.故答案为0.3. 方法总结:一组数据的权数之和等于1. 探究点二:加权平均数 【类型一】 根据数据的个数求加权平均数

随机抽取某城市10天的空气质量状况,统计如下: 污染指数(w ) 4 6 0 8 0 9 0 1 10 1 20 天数(t ) 1 2 3 2 1 1 其中当w ≤50时,空气质量为优;当50<w ≤100时,空气质量为良;当100<w ≤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求这10天污染指数(w )的平均数. 解析:先求出40,60,80,90,110,120这6个数据的权数,再利用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求得结果. 解:这10天污染指数(w )的平均数为40×110+60×210+80×310+90×210+110×110+120×1 10=81. 方法总结:每个数据与权数的积的和等于这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 【类型二】 根据比例求加权平均数 某公司招聘职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面试中包括形体和口才,笔试 中包括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考察,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 候 选人 面试 笔 试 形体 口才 专业 水平 创新能力 甲 86 90 96 9 2 乙 92 88 95 9 3 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按照4∶6∶5∶5的比确定,请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解析:根据四项的比例,分别求出各部分的权数,然后求加权平均数. 解:甲的平均成绩为 44+6+5+5×86+64+6+5+5×90+54+6+5+5×96+5 4+6+5+5 ×92= 91.2,乙的平均成绩为44+6+5+5×92+64+6+5+5×88+54+6+5+5×95+5 4+6+5+5×93=91.8. 应该录取乙. 方法总结:各部分的份数与总份数的比值就是这一部分的权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