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毂制造工艺流程之欧阳光明创编

轮毂制造工艺流程之欧阳光明创编

轮毂制造工艺流程之欧阳光明创编
轮毂制造工艺流程之欧阳光明创编

汽车配件加工——轮毂制造工艺流程

欧阳光明(2021.03.07)

轮毂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零件之一,有钢制轮毂和铝制轮毂之分,轮毂承受着汽车和载物质量作用的压力,受到车辆在起动、制动时动态扭矩的作用,还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弯、凹凸路面、路面障碍物冲击等来自不同方向动态载荷产生的不规则交变受力。轮毂的质量和可靠性不但关系到车辆和车上人员物资的安全性,还影响到车辆在行驶中的平稳性、操纵性、舒适性等性能,这就要求轮毂动平衡好、疲劳强度高、有好的刚度和弹性、尺寸和形状精度高、质量轻等,铝轮毂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了上述要求,在安全性、舒适性和轻量化等方面表现突出,博得了市场青睐,正逐步代替钢制轮毂成为最佳选择。

铝轮毂的制造设备、技术及趋势

汽车铝轮毂的最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是:熔化→精炼→材料检验→低压铸造→X射线探伤→热处理→机械加工→动平衡检验→气密性检验→涂装。

1、熔化

轮毂铝合金的熔化设备,按炉型分为塔式炉、感应炉、倾转炉、固定炉,按能源形式分为柴油、天然气、煤制气、电能。塔式炉熔化速度快、烧损少、能耗低;感应炉熔化速度快、合金成分均匀、生产环境好;倾转炉可以配料也可以做保温炉使用、使用安全、维护方便;固定炉可以配料也可以做保温炉使用、使用和维护简便;燃油热值高、熔化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燃气生产环境好、清洁、使用维护方便;煤制气经济实惠,电能容易控制、生产环境好。其中以燃油或燃气的塔式快速熔化炉为佳,同时配以铝屑熔化室使用更加方便,是主选设备。

熔化设备的关键在于炉温的控制,由于需要现场制造,故以国产为宜,而且,施工维护便利。由于轮毂铝合金对Fe(铁)含量要求严格(≤0.15%),因此炉衬必须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配料时选用高牌号的纯铝,回炉料的比例要严格控制。

国内已有少数厂家采购生产用液态铝合金,并将液态铝合金直接运送到生产现场,采用液态铝合金直接铸造铝轮毂这种工艺方式,大大减少了原材料熔化时的烧损及二次熔化时能源的消耗,是铝轮毂制造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铸造生产现场

2、精炼

铝液的精炼方法有气体法和熔剂法,处理方式有通入管路法、钟罩压入法、精炼机等。铝液精炼的设备,按形式分为固定式、移动式、吊装式、简易通管式,按精炼介质分为单一气体、双气体、气体加熔剂。固定式的设备运行平稳、可靠、精炼效果好,移动式的则使用灵活、方便,吊装式的使用方便,简易通管式的使用简单。为了提高精炼效果,避免对环境的污染,以采用双气体的固定式精炼机的使用效果最好,是主选设备,该精炼设备的关键在于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可靠性,进口和国产设备均可。

细化变质以采用杆状的AlTiB、AlSr合金为佳,使用无污染的熔剂已成为精炼细化变质处理的发展方向;而采用热分析和密度当量仪进行精炼、细化、变质效果的炉前分析则是铝液快速分析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3、铸造

汽车铝轮毂的成形工艺分为金属型重力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锻造工艺、旋压工艺,低压铸造具有生产效率高、铸件组织致密、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满足汽车铝轮毂的需要,成为了近年来国际上的主流工艺。国内汽车铝轮毂成形技术中,总产量的85%以上是采用低压铸造工艺生产,其余采用金属型重力铸造、挤压铸

造和锻造工艺技术生产。

低压铸造机的关键在于炉压的控制精度和设备的可靠性,国内厂家选用的低压铸造机以保温炉为熔池式的为主,模具以四开模的形式为主,模具冷却是水气并用,由于铝轮毂正在朝大型化方向发展,因此设备的刚性一定要好,并有足够的开合模的力量。

4、X射线探伤

铝轮毂X射线探伤设备采用的是工业实时成象系统,使用的X射线管为进口160KVA的金属管,能穿透50mm以上级的铝合金,并能清晰地观察到缩松、针孔等缺陷。缺陷的识别有人工识别和程序自动识别等方式,并有图象处理和存储功能。该设备有进口和国产,但国产设备在可靠性和自动识别程序的开发上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与国外设备相媲美,因此此类设备以进口带自动识别功能的X射线探伤设备使用效果最好,是主选设备。考虑到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在设备的进出口端要有输送料道系统,合格品与非合格品能够自动分离,带有生产统计软件功能的设备是行业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5、热处理

铝轮毂的热处理工艺为固熔加时效处理(T6处理),工艺要求炉温

均匀性≤±5℃。热处理设备按炉型分为周期炉、连续炉,按能源形式分为天然气、电能。轮毂在炉内的放置多采用料架,产品分开放置以防轮毂变形。连续热处理炉按传动方式又分辊棒式、吊筐式、推盘式、步进式。其中连续热处理炉的炉温均匀性好(±3℃)、产品质量好、生产效率高、节能,是大批量生产的主选设备,而燃气吊筐式和无料筐式连续热处理炉是该类设备的发展方向。小批量间歇式生产时可以使用周期炉。由于连续热处理炉的生产量大,因此设备的可靠性和控制水平十分重要,为了工艺的可追述性,要配备温度记录仪。为方便操作,提高车间面积利用率,热处理生产线以U型布置或双层布置为佳。该设备以国产为宜,施工维护便利。

6、机械加工

在铝轮毂的加工方面,国内厂家一般是采用进口或国产的单轴立式或卧式数控机床,高精度CNC加工单元,切削液冷却,传统的加工顺序是在线外去除冒口,然后以毛坯外圆定位先车后钻,对于铝轮毂而言加工精度是足够的了。为了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同时满足环保的要求,新的技术是采用高精度CNC 双轴立式加工单元,无切削液的干式加工——刀具微润滑空气冷却方式,加工顺序是先钻后车,以产品螺栓孔定位,车削转速至少2500r/min,并将去冒口在钻床上完成,减少了钻冒口工序,是铝轮毂加工技术的新趋势。

机加工生产现场

7、气密性检验

铝轮毂气密性检验的方法有水压试验和氦气质谱漏气试验。水压试验是在≥0.4MPa的气压下保压30s,通过目测观察水中铝轮毂漏气时的气泡来检验铝轮毂的漏气情况,这是国内绝大多数厂家选用的气密性检验方法,设备以国产为主。新的气密性检验方法是采用氦气质谱漏气试验,该方法是利用氦气质谱分析的原理,能够快速自动检测氦气的泄漏情况(漏气速率≤1×10-6 Pa?cm3/s),考虑到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在设备的工件进出口端要有输送料道系统,合格品与非合格品能够自动分离,该技术是气密性检验技术的新趋势,设备以进口为佳。

8、涂装

铝轮毂的外观式样有涂装、轮辐车亮面涂透明漆、抛光涂透明漆、

电镀等,涂装的颜色有银灰色、运动银、细银、烟灰色、黑色等。由于电镀工艺对环保的影响大,应用量正在逐步减少,涂装为主导工艺。

涂装是铝轮毂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提高铝轮毂的耐腐蚀性和美感,为了确保涂装的质量,生产现场要求清洁无尘。涂装的方法有手动喷和自动喷,手动喷涂的涂层厚度及喷涂质量不易控制,自动喷涂可将涂层厚度的精度控制在10mm、且均匀,厚度可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调节;喷枪有静电喷枪和空气喷枪,后者只适用于喷油漆;涂装的工艺流程是:预处理→喷底粉→喷色漆→喷透明粉,特殊的也有预处理→喷色漆→喷透明粉或预处理→喷透明粉,但后两种工艺涂层的耐腐蚀性不如前者。目前采用的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是预处理→喷底粉→喷色漆→喷透明粉的涂装自动生产线。

先进的涂装自动生产线由表面预处理、烘干、静电粉末喷涂、喷漆、固化等组成,传输系统以地面链的方式将铝轮毂水平放置、铝轮毂可自转为好,并带有搬运机器人、粉末回收系统、粉末更换系统和废水处理装置。采用的自动化涂装工艺装备中,选用了静电喷枪和高速静电旋杯喷枪技术(转速20000r/min以上)、环保型无铬化预处理技术、喷粉技术、环保型水性漆技术,由于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高、节省涂料、对环保好,是铝轮毂涂装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其中喷枪、处理剂、粉剂、水性漆以进口产品为佳,目前只有个别厂家在使用。

涂装生产现场

结语

汽车铝轮毂正在向大直径、轻量化、高强度、美观化等方向发展,汽车主流市场是以15~18in(1in=25.4mm)轮毂为主,16in轮毂所占市场份额最大。铝轮毂制造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是自动化、智能化、节约、节能和环保,具体措施有:液态铝合金直送生产现场、铝液无污染精炼、铝液热分析、X射线自动探伤、氦气自动试漏、干式机械加工、高速静电旋杯喷枪、无铬化处理、喷粉和水性漆等新技术新工艺。目前,6500万件的年产能使得我国成为了世界铝轮毂生产大国,我国汽车铝轮毂行业正在努力做大做强,力争早日成为铝轮毂生产强国。 (end)

汽车铝合金轮毂模具及数控加工设计

汽车铝合金轮毂模具及数控加工设计 陈小英 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新昌县312500 摘要:铝合金汽车轮毂是现代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现代汽车的快速发展,铝合金汽车轮毂由钢制轮毂转向铝合金制造轮毂,轮毂质量的提高和轮毂产量的提增更显模具质量的重要,轮毂厂家越来越注重汽车轮毂模具的设计和加工,但模具制造精度高,加工难度大,本文主要论述了铝合金汽车轮毂模具在数控编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选取、工艺编排、刀路设置方面的运用策略,使数控加工程序得以优化,从而使质量和效率得以提高。关键词:铝合金轮毂;数控加工;模具 中图分类号:TG519.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铝合金汽车轮毂通常用压铸模具(即常说轮毂模具)生产。相应轮毂模具的加工,应充分考虑铝合金汽车轮毂的产品特点,进行合理的加工刀路设置,保证模具表面精度及尺寸精度。同时采用优化的NC程序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缩短现场加工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刀具、机床的磨损。本文重点论述了铝合金汽车轮毂模具的加工工艺,并针对加工刀路的设置提出了工艺方案。 一、铝合金轮毂设计 (一)、轮毂相关的装配 轮毂的设计要根据装配的车型风格来设计,相应的轮毂造型供客户选择确定,还要考虑到装车时轮胎与轮毂的装配情况。设计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轮毂各个装配之间的关系,否则将会发生装车干涉,或无法装车。 (二)、轮辋的设计 轮辋俗称轮圈,是车轮周边安装轮胎的部件。轮辋规格代号,其名义宽度和名义直径用英寸表示。轮辋分为正向轮辋和反向轮辋。轮辋的选用主要根据车轮的形状、轮缘深度、装车情况等参数来确定。 (三)、中间毂部分的设计 1、安装盘直径设计 安装面为车轮与车轴之间的连接面,安装盘直径的设计要考虑两个连接面之间的配合问题。设计时应使车轮的安装盘直径比车轴上的连接面小一点。

最新轮毂制造工艺流程

汽车配件加工——轮毂制造工艺流程 轮毂是汽车上最重要的安全零件之一,有钢制轮毂和铝制轮毂之分,轮毂承受着汽车和载物质量作用的压力,受到车辆在起动、制动时动态扭矩的作用,还承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转弯、凹凸路面、路面障碍物冲击等来自不同方向动态载荷产生的不规则交变受力。轮毂的质量和可靠性不但关系到车辆和车上人员物资的安全性,还影响到车辆在行驶中的平稳性、操纵性、舒适性等性能,这就要求轮毂动平衡好、疲劳强度高、有好的刚度和弹性、尺寸和形状精度高、质量轻等,铝轮毂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了上述要求,在安全性、舒适性和轻量化等方面表现突出,博得了市场青睐,正逐步代替钢制轮毂成为最佳选择。 铝轮毂的制造设备、技术及趋势 汽车铝轮毂的最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是:熔化→精炼→材料检验→低压铸造→X射线探伤→热处理→机械加工→动平衡检验→气密性检验→涂装。 1、熔化 轮毂铝合金的熔化设备,按炉型分为塔式炉、感应炉、倾转炉、固定炉,按能源形式分为柴油、天然气、煤制气、电能。塔式炉熔化速度快、烧损少、能耗低;感应炉熔化速度快、合金成分均匀、生产环境好;倾转炉可以配料也可以做保温炉使用、使用安全、维护方便;固定炉可以配料也可以做保温炉使用、使用和维护简便;燃油热值高、熔化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燃气生产环境好、清洁、使用维护方便;煤制气经济实惠,电能容易控制、生产环境好。其中以燃油或燃气的塔式快速熔化炉为佳,同时配以铝屑熔化室使用更加方便,是主选设备。 熔化设备的关键在于炉温的控制,由于需要现场制造,故以国产为宜,而且,施工维护便利。由于轮毂铝合金对Fe(铁)含量要求严格(≤0.15%),因此炉衬必须采用非金属材料制作,配料时选用高牌号的纯铝,回炉料的比例要严格控制。

轮毂毕业设计

轮毂毕业设计 篇一:毕业设计——汽车轮毂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分析汽车轮毂的数控加工工艺及 程序分析 系部:精密制造系 学生姓名:吴斌 专业班级:数控11C1 学号:111021133 指导教师: 20XX年4月25日 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汽车轮毂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分析,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著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20XX年4月25日 【摘要】 随着中国GDP的快速增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汽车轮毂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大小、材料、质量决定了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伴随着中国

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成长,轮毂行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本文以汽车轮毂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汽车轮毂的应用场合;其次介绍汽车轮毂的数控加工工艺,包括机床介绍、工件材料、刀具及夹具的选用、切削用量选择及加工路线确定;最后分析了汽车轮毂的部分数控加工程序,总结了常见的几个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关键词】:汽车轮毂;工艺分析;加工程序。 目录 引言 ................................................ .. (1) 一、汽车轮毂零件介绍 (2) (一)汽车轮毂零件 (2) (二)应用场合................................................. .. (4) (三)结构形状分析 (4)

二、汽车轮毂的加工工艺分析 (5) (一)工件材料选用 (5) (二)加工设备的选用 (5) (三)夹具的选用................................................. (9) (四)刀具的分析与选用 (10) 三、汽车轮毂的加工过程 (12) (一)压铸................................................. .. (12) (二)数控加工................................................. . (12) (三)数控加工程序.................................................

车轮钢轮毂钢的制造工艺

热轧车轮轮箍厂设计 创建时间:2008-08-02 热轧车轮轮箍厂设计(design of wheel and tyre hot rolling works) 以钢锭(坯)为原料,用热轧加工法生产车轮、轮箍的工厂设计。和轮箍主要是用于铁路机车、车辆上的两种走行元件。按结构不同车轮分为组合车轮和整体车轮。组合车轮由分别制造的轮心和轮箍及挡圈组装而成(图1)。整体车轮由一个轮坯整体轧制而成(图2)。 整体车轮有铸铁、铸钢和轧制几种类型,砂型铸铁和铸钢车轮现已淘汰,而新型石墨模压铸钢车轮在美国得到广泛使用,这种车轮在行车速度要求不太高的铁路中比较适用。但中国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铁路线上现今均使用整体热轧车轮(简称整轧车轮,solid roll wheel)。 过去一个时期,机车车轮,特别是蒸汽机车用的车轮结构复杂,直径较大,不易轧制,所以采用轧制的环形件作为轮箍套在轮心上构成组合车轮。但组合车轮的轮箍有松弛的危险,不如整体车轮安全,且整体车轮各部分尺寸可设计得较薄,从而可以减轻重量,既安全又经济。随着蒸汽机车的逐渐被淘汰,以及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也多使用整轧车轮,故轮箍的需求量日趋减少。 整轧车轮和轮箍在大多数国家为分别建厂生产,但也可合并为一个厂(或车间)进行生产。中国设计建成的车轮轮箍厂就是可以生产上述两种产品的工厂。这种工厂的一些工艺设备和辅助设施,如坯料准备、运输设备、动力泵站、水循环系统、工模具制造部门等可统一安排,共同使用,比较经济。 简史火车车轮制造历史较长。在1814年前后,铁路运输上开始生产并使用锻制轮箍,形成组合车轮。1853年英国制成轮箍轧机,开始大量生产热轧火车轮箍。1902年、1904年美国和法国的辗轧车轮轧机分别问世,整体热轧车轮和轮箍开始广泛应用于铁路,从而促使铁路机车车辆的运行速度和载重量有了很大提高。从此,整轧车轮逐步取代了铸铁、铸钢和大部分组合车轮,成为铁路车辆(包括一些机车)的主要用轮。

铝合金轮毂热处理

铝合金轮毂热处理

————————————————————————————————作者: ————————————————————————————————日期: ?

铝合金轮毂热处理 1、铝合金轮毂热处理过程及重要性 热处理就是以一定的加热速度,升到某一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并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得到某种合金组织和性能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增强耐腐性能,改善加工性能,获得尺寸的稳定性。 铸造铝合金轮毂选用的材料是A356铝合金(美国牌号),对应的国内合金牌号为ZL101,属铝-硅系铸造合金,通常采用T6热处理工艺,含义如下表: 表1 热处理状态代号、名称及特点 代号热处理状态名称目的 T1人工时效提高硬度,改善加工性能,提高合金的强度。 T2 退火消除内应力,消除机加工引起的加工硬化,提高尺寸稳定性及增加合金的塑性。 T4 固溶处理提高强度和硬度,获得最高的塑性及良好的抗蚀性能。 T5 固溶处理+不完全人工时 效 用以获得足够高的强度,并保持有高的塑性,但抗蚀性 下降。 T6 固溶处理+完全人工时效用以获得最高的强度,但塑性及抗蚀性降低。 T7 固溶处理+稳定化回火提高尺寸稳定性和抗蚀性,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 T8固溶处理和软化回火获得尺寸的稳定性,提高塑性,但强度降低。 铝合金轮毂的热处理强化的主要方法是固溶淬火加人工时效。在Al-Si-Mg合金中,固溶处理的实质在于:将合金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强化相Mg 2 Si充分溶入α-Al固溶体,随后快速冷却,使高温时的固溶体呈过饱和状态保留到室温。温度愈高,愈接近固相线温度,则固溶处理的效果愈好。固溶处理也会改变共晶Si的形态,随着固溶保持时间的延长,Si相有一个缓慢球化和不断粗化的过程,这种过程随固溶温度的提高而增强。一般铝合金轮毂的固溶温度选择在535--545℃之间,时间为6小时。固溶温度对Si相形态的影响要比保温时间的影响大得多,通过参照相关理论和试验发现,550℃保温100分钟后的Si相形态等同于540℃保温300分钟后的形态,目前中信戴卡公司热处理工序步进式连续炉,除特殊产品有明确要求外,均采用固溶550℃保温140分钟左右的热处理工艺。当然,选择的是较高的固溶温度,对设备稳定性的要求也很高,炉膛内各部温度要均匀,否则局部温度过高,会导致部分产品过热、过烧。 铝合金轮毂淬火时的水温一般选择在60--80℃之间,而且水的状态对机械性能也有一定影响,这是因为轮毂淬火时水温升高,工件表面局部水气化的可能性增大,一旦气囊形成,冷速就明显降低,这会使机械性能降低,因而在工件淬火的情况下,必须要开启水循环装置(搅拌器、循环泵等),使水箱内的水处

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和市场现状

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和市场现状 摘要:对国内汽车铝轮毂市场的需求及生产现状进行综述,根据国内外发展状况对铝轮毂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 国外汽车(主要是轿车和轻型车)、摩托车均已广泛使用铝合金整体轮毂。国产轿车、轻型车和摩托车以铝合金整体轮毂替代辐条(板)式钢轮毂也是必然趋势。铝合金整体轮毂如图1所示。 图1 铝合金轮毂 1 铝合金轮毂的主要特点 铝轮毂有一件式、两件式和三件式的。两件式的铝轮毂是由一件内件和一件外件焊上的或钉上的。焊接时要小心,因为焊接两件东西不一定能保证圆度。两件式铝合金轮毂如图2所示。 图2 两件式铝合金轮毂 三件式的铝轮毂由一件中心部件和两个外圆件组成,并用航空级的螺钉拧在一起。为了减轻质量,很多三件式铝轮毂使用锻造件。三件式结构为厂家小批量制造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铝合金轮毂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安全: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来说,因轮毂变形、制动等产生的高温爆胎、制动效能降低等现象已屡见不鲜。而铝合金的热传导系数比钢、铁的大3倍,散热效果自然要好得多,从而增强了制动效能,提高了轮胎和制动盘的使用寿命,有效地保障了汽车的安全行驶。 (2)舒适:装有铝合金轮毂的汽车一般都采用扁平轮胎。扁平轮胎的缓冲和吸振性能优于普通轮胎。这样,汽车在不平的道路上或高速行驶时,舒适性会大大提高。 (3)节能:铝合金轮毂质量轻(同样规格的铝轮毂比钢轮毂要轻约2 kg)、制造精度高,所以在高速转动时变形小、惯性阻力也小。这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少油耗。 2 生产技术 2.1 铸造 低压铸造是生产铝轮毂的最基本方法,也比较经济。低压铸造就是把熔化的金属浇铸在模子里成型并硬化。反压铸造是较为先进的铸造方法,用很强的真空把金属吸进模具,有利于保持恒温和排除杂质,铸件内没有气孔而且密度均匀,强度很高。高反压模铸(HCM)工艺生产的铝轮毂几乎与锻造的一样,德国名厂BBS 的RX/RY(15-20英寸)系列铝轮毂就是用HCM法铸造的。 2.2 锻造 锻造是制造铝轮毂的最先进的方法,以62.3MN的压力把一块铝锭在热状态下,压成一个车轮毂。这种铝轮毂的强度是一般铝轮毂的3倍,而且前者比后者还轻20%。有些造型美观且结构相对复杂的轮毂,往往不可能一次锻压成型。滚锻(也叫模锻)是锻造的一种,把一支轮毂的毛坯在滚动中锻造成型。滚锻出的轮毂在保持足够强度的同时,能大大减少厚度。用这种工艺制造的铝合金轮毂不仅密度均匀、表面平滑、圈壁薄、质量轻,而且可承受较大的压力。不过,由于这种产品需要较精良的生产设备,且成品率只有50%-60%,故制造成本稍高,价格自然也不低。 3 市场需求形势和生产状况 汽车工业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据国家汽车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目标,预计到201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总量将达到1466万辆,其中,城镇居民家用轿车保有量约1400万辆。到202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量将达到7200万辆。权威人士预测,在未来10年内,我国轿车轮市场方面,根据美国凯撒工程公司的资料,2000年世界铝合金轿车轮毂需求量已达1.1亿只。 锻造铝合金轮毂在北美的主要竞争者只有少数几家,这就给新手提供了进入这个市场的契机。另一方面,在锻造铝合金轮毂的使用上,重型卡车的市场会远远超过轿车与轻型卡车的市场。在中国国内的重型卡车的铝轮毂市场还在起步阶段,这应该是锻造铝合金轮毂在国内拓宽市场的好机会。 在国外,锻造铝合金轮毂凭借其密度均匀、表面平滑、圈壁薄、质量轻,而且可承受较大的压力等优点被高档轿车所采用。在国内目前只有上海金合利铝轮毂制造有限公司、红原航空锻铸工业公司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公司生产锻造铝合金轮毂。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目录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1 低压铸造工艺 1.1 低压铸造原理 1.2 低铸汽车铝合金轮的工艺特点 1.3 汽车铝轮低压铸造工艺设计 1.4 汽车铝轮低压铸造模具设计 1.5 铝轮低压铸造工艺过程 1. 模具检查 2. 模具喷砂 3. 模具的准备 4. 模具涂料 5. 涂料性能和配比 6. 涂料的选择 7. 模具的预热和喷涂 1.6 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1. 保温炉的准备 2. 陶瓷升液管的准备 3. 设备和工艺工装的准备

1.7 铝车轮低压铸造液面加压规范 1. 加压规范的几种类型 2. 铝车轮低压铸造加压规范的设定 3. 设计铝轮低铸加压曲线的步骤 4. 铝轮低铸工艺曲线实例 1.8 铸件缺陷分析,原因及解决办法 1. 疏松(缩松)的形成与防止 2. 缩孔的形成与防止 3. 气孔的形成与防止 4. 针孔的形成与防止 5. 轮毂的变形原因及防止 6. 漏气的产生原因及防止 7. 冷隔(冷接,对接),欠铸(浇不足,轮廓不清)的形成与防止 8. 凹(缩凹,缩陷)的形成与防止 铝合金车轮低压铸造工艺 铝合金车轮制造技术是多种多样的,而铝车轮的铸造工艺,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金属型重力铸造,一种是低压铸造。我们主要是做汽车铝合金车轮,制造工艺采用的 是低压铸造。我们教材面向的对象主要是我们公司的员工,所以对工艺技术的介绍是有针对性的,介绍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1 低压铸造工艺 1.1 低压铸造原理 低压铸造是将铸型放在一个密闭的炉子上面,型腔的下面用一个管(叫升液管)和炉膛里的金属液相通。如果在炉膛中金属液面上加入带压力的空气,金属液会从升液管中

工业汽车生产流程图

汽车工业制造生产流程示意图与说明 汽车生产介绍 关於汽车的生产线,特别采用一张汽车生产流程图来说明(请参阅下图)。 一、首先是利用冲床将钢板压成车的外壳,这是汽车制造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它涉及汽车的 线型设计及模具的冲压设计;如果母厂不能独立完成这个步骤,那就表示该厂的生产技术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充其量只不过是个装配厂罢了。 二、等到完成车壳后,为了便於进行以后步骤中的焊接工作,通常都预将车体倒转。 三、完成初步焊接后,再将车体扶正,加装车门及车盖。 四、而后设法除去车壳上各块钢板的毛边与暗号,并将底盘预作防锈处理,以便进行车体的 喷漆。 五、以上是车体部分的制造概略过程,接著要装配大梁、防震、传动以及引擎等系统,这些 部分可以说是汽车的内脏,非常重要;尤其是引擎,更可说是汽车的心脏。 六、如果一个国家的汽车工业无法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引擎的设计与制造,那就表示这个国 家的汽车工业还没有生根。上述大梁、防震、传动以及引擎等装置完成后,就可将车体由上而下吊装於其上,构成汽车的雏型。 七、剩下的工作就是汽车内部的装潢,包括玻璃、雨刷、车座等,另外再加装散热器(水箱)、 油压系统、燃料系统以及车轮等,整部车就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 八、不过,为了保证车厂的信用与消费者的基本安全,还必须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汽车才可 以出厂。 这些试验包括了滚桶(roller)模拟试验、防漏试验以及路试等项目,试验的主旨在於测试引擎、传动系统、操纵杆、刹车、灯光及车体测漏等性能,通过这些试验以后,汽车就可出厂销售了。

汽车的制造工艺及过程 1.铸造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用铸铁制成毛坯的零件很多,约占全车重量1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炽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铸造也称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 2.锻造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广泛地采用锻造的加工方法。锻造分为自由锻造和模型锻造。自由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铁砧上承受冲击或压力而成形的加工方法(坊间称“打铁”)。汽车的齿轮和轴等的毛坯就是用自由锻造的方法加工。模型锻造是将金属坯料放在锻模的模膛

汽车轮毂的制造工艺.

汽车轮毂制造技术 班级:机电1302班 学号:13221045 姓名:师世健 指导教师:邢书明

目录 一、摘要 (3) 二、汽车轮毂的选材 (3) 1. 钢铁材料 (3) 1.1 球墨铸铁 (3) 1.2 其他钢铁材料 (3) 2.合金材料 (3) 3.复合材料 (3) 三、铸造方法 (3) 1.压力铸造 (3) 2.金属型铸造 (4) 3.熔模铸造 (4) 4.低压铸造 (5) 5.离心铸造 (5) 四、工艺方案 (6) 1.零件图 (6) 2.浇注位置 (6) 3.分型面 (7) 4.砂芯 (7) 5.浇注系统 (7) 6.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 (7) 7.冒口 (7) 8.铸造工艺图 (8)

汽车轮毂制造技术 一、摘要 轮毂,作为汽车一个重要组成结构,起着支撑车身重量的作用,对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性、操控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其工作环境及使用要求予以充分分析,对其结构进行合理设计,选取性能优良的材料及适当的加工方法,都是汽车轮毂制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汽车轮毂的选材 1.钢铁材料 1.1 铸铁、铸钢 球墨铸铁以其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应用在轮毂上,如铁素体球墨铸铁、高韧性球墨铸铁等。但是,由于类似碳素钢轮毂的缺点,以及铸造过程的复杂性和铸造模型所限,轮毂形状难于控制,限制了其应用。 1.2 其他钢铁材料 一些合金钢如加入钛元素的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可以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力学性能,使钢具有强度高、塑韧性好、加工成形性和焊接性良好,可以作为轮毂用钢;此外,低合金高强度双相钢,如低碳含铌钢,提高贝氏体含量,可以提高屈服强度,提高扩孔率,也可以用作轮辐和轮辋用钢。在实际应用中的多数钢制轮毂是通过已成型的轮缘和轮盘焊接而成,尽量使自重降低。 2.合金材料 汽车采用铝合金轮毂后减重效果明显,轻型车使用铝合金轮毂比传统钢制轮毂轻30%-40%,中型汽车可轻30%左右。美国森特来因·图尔公司用分离旋压法制出的整体板材(6061合金)车轮,比钢板冲压车轮重量减轻达50%,旋压加工时间不到90s/个,不需要组装作业,适宜大批量生产。另外,相同外径尺寸的轮毂使用铝合金轮毂抗压强度还有所提高。 3.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材料。由于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振动阻尼特性,可减振和降低噪声、抗疲劳性能好,损伤后易修理,便于整体成形,故可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受力构件、传动轴、发动机架及其内部构件。 三、铸造方法 1.压力铸造

轮毂制造工艺

日本轮毂先进的制造工艺 相信对于很多汽车消费者而言,轮毂基本上只有两种,那就是钢制轮毂和铝合金轮毂,而铝合金轮毂更好。那么在铝合金轮毂之中,是否都是一样的?如果不是,那么哪一种才更好?更好的轮毂可以为您带来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为您浅析一下不同的铝合金轮毂的种类,以及除铝合金轮毂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产品? 铝合金轮毂种类 现在我们虽然知道了铝合金轮毂比钢轮毂更好,更适用于乘用车,但您知道铝合金轮毂也有不同的种类吗?从制造工艺上我们所见过的铝合金轮毂基本有三种,第一种是铸造,也就是绝大多数家用车或者部分豪华车所用。另一种是锻造,多被用于高性能车、高级跑车,还有很多汽车轮毂改装品牌的高端产品也是锻造产品。除上述两种原有的工艺之外,现在还有一种新的工艺形式,叫做MAT旋压铸造。 铸造铝合金轮毂 铸造成型的铝合金轮毂是如何生产的呢,简单的说,是将被铸造的金属物质加热至液态,然后将极高温的液态金属倒入不同样子的铸模,然后再通过打磨、抛光等精加工来做出最终成品。铸造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重力铸造,另一种是低压铸造。重力铸造是比较原始的铸造

工艺,就是依靠铝水自身的重力倾注到铸模之中,铝水通过自身压力充满至整个铸模各个角落。这种工艺的方法比较简单而且成本也更低,但产品质量可控性不高,并且容易出现瑕疵,在汽车轮毂制造业中几乎已经完全被低压铸造取代。 低压铸造顾名思义,就是将铝水通过设备施加压力灌注到铸模之中,铝水整个凝固过程都处在有一定压力的状态下。这样的好处是铝水因为压力会产生更大的密度,凝固后成品的强度更高。在造型比较复杂的铸模中也可以保证完全充满铸模,很多样式比较复杂的铸造铝合金轮毂只能通过低压铸造方式制造。低压铸造的过程全部由机械完成,并且铸造成型的良品率高,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所以目前汽车厂商指定的铸造铝合金轮毂都是由这种工艺生产出来的。 锻造铝合金轮毂 锻造是一种比铸造更加高级的工艺,因为成品价格昂贵,所以一般的家用车甚至中高级车都不会采用锻造铝合金轮毂。锻造就是通过锻压机对固态的铝合金材料胚料施加巨大压力,使其挤压变形,行程一定的形状、强度和尺寸的制造工艺。然后锻造成型的毛坯在经过精加工最终成为成品,这点与铸造是一样的。经过合理的锻造比、温度控制等等一系列复杂工艺的调整,可以锻造出不同强度和性能的锻造件。

铝合金轮毂基础知识

铝合金轮毂基础知识 一、轮毂的概念及工作状况 ●轮毂的概念: 轮毂又叫轮圈,在行业外也有一些不同的叫法:车轮、轮辋等。它作为整车行驶部分的主要承载件,是左右整车性能最重要的安全部件,在OE主机厂被定为A级安全件。 ●轮毂的受力状况: 轮毂通常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是要承受静态时车辆本身垂直方向的自重载荷;二是要经受车辆行驶中来自各个方向因起动、制动、转弯、石块冲击、路面凹凸不平等各种动态载荷所产生的不规则应力。 轮毂的静态应力分布 轮毂被安装到车上后,车轮便承受着整车垂直方向的自重力。其中轮辋部分是通过轮胎的充气压力传递而来的,轮辐部分的力是通过轮辋传递来的车辆自重力,这些力都属于静态应力。 二、轮毂的工艺介绍及材质优缺点 ●轮毂的材质分类及应用车型: 轮毂通常使用的材料有钢材和铝合金材料两大类,即钢圈和铝轮。钢圈多应用于卡车、货车和大客车等;铝轮已普通应用于轿车、SUV/MPV等(不过有的汽车厂为降低成本给轿车配的备胎还有使用钢圈)。 ●“钢圈”的工艺介绍及材质优缺点: 生产工艺:是用合金钢板材通过轧辊和冲压制成轮辋、轮辐(或钢丝)的坯料,再经铆接、点焊、二氧化碳电弧焊、挤压等工序装配组合而成。 材质优缺点: 优点: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价格便宜,抗金属疲劳能力强不易变形等。 缺点:外形不美观造型单一,重量大耗油,惯性阻力大,散热性较差,易生锈等。 ●“铝轮”的工艺介绍及材质优缺点: 生产工艺:是将铝合金锭熔化成铝液后进行精炼变质、除气扒渣处理形成较纯净的铝液,铝液再进行铸造浇铸(重力或低压)成白毛坯之后去除浇口、帽口再进行热处理(固熔→淬火→时效),再通过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做机械加工形成半成品,再进行粗打磨、前处理清洗、吹水烘干、喷粉+烘烤固化形成粉坯,再进行精打磨、喷色漆、喷透明漆(或透明粉)+烘烤固化后形成最终成品。 ●“铝轮”的工艺介绍及材质优缺点: 材质优缺点: 优点:外观美观造型丰富,重量轻省油,惯性阻力小增加改动机寿命,散热性较好提高轮胎寿命,制造精度高平衡性佳/舒适度好等,漆层附着不易生锈。 缺点: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价格较贵,材质较脆抗金属疲劳能力一般容易变形开裂(受严重撞击时易断裂)等。 三、铝合金轮毂的材料介绍 ●铝合金轮毂所应用的材料型号: 轮毂在铸造铝合金方面,目前行业里广泛使用的材料是A356.2铝合金(是属于美国ASTM标准里的

铝合金轮毂热处理相关知识

铝合金轮毂热处理相关知识 1、铝合金轮毂热处理过程及重要性 热处理就是以一定的加热速度,升到某一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并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得到某种合金组织和性能要求的一种加工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力学性能,增强耐腐性能,改善加工性能,获得尺寸的稳定性。 铸造铝合金轮毂选用的材料是A356铝合金(美国牌号),对应的国内合金牌号为ZL101,属铝-硅系铸造合金,通常采用T6热处理工艺,含义如下表: 表1 热处理状态代号、名称及特点 铝合金轮毂的热处理强化的主要方法是固溶淬火加人工时效。在Al-Si-Mg 合金中,固溶处理的实质在于:将合金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使强化相Mg2Si充分溶入α-Al固溶体,随后快速冷却,使高温时的固溶体呈过饱和状态保留到室温。温度愈高,愈接近固相线温度,则固溶处理的效果愈好。固溶处理也会改变共晶Si的形态,随着固溶保持时间的延长,Si相有一个缓慢球化和不断粗化的过程,这种过程随固溶温度的提高而增强。一般铝合金轮毂的固溶温度选择在535--545℃之间,时间为6小时。固溶温度对Si 相形态的影响要比保温时间的影响大得多,通过参照相关理论和试验发现,550℃保温100分钟后的Si相形态等同于540℃保温300分钟后的形态,目前中信戴卡公司热处理工序步进式连续炉,除特殊产品有明确要求外,均采用固溶550℃保温140分钟左右的热处理工艺。当然,选择的是较高的固溶温度,对设备稳定性

的要求也很高,炉膛内各部温度要均匀,否则局部温度过高,会导致部分产品过热、过烧。 铝合金轮毂淬火时的水温一般选择在60--80℃之间,而且水的状态对机械性能也有一定影响,这是因为轮毂淬火时水温升高,工件表面局部水气化的可能性增大,一旦气囊形成,冷速就明显降低,这会使机械性能降低,因而在工件淬火的情况下,必须要开启水循环装置(搅拌器、循环泵等),使水箱内的水处于流动状态,水温均匀,工件表面没有形成气囊的机会,保持一定的冷却速度,确保淬火效果。 控制淬火的转移时间对Mg2Si强化相的分布很重要,转移时间长会使强化元素扩散析出而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所以转移时间越短越好,这也是生产实际中为什么要求转移时间控制在20s之内的原因。 淬火后人工时效温度的选择,对轮毂机械性能的影响非常明显,较高的时效温度下,屈服强度σ0.2随时效时间的增加而提高,延伸率δ则会降低,硬度升高。相反较低的时效温度和较短时效的时间,屈服强度σ0.2会偏低,而延伸率δ升高,硬度降低。目前时效温度通常选择130--160℃之间,时间为150分钟左右。 根据热处理工序特点及质量特性,热处理工序被定为T特性工序。铝合金轮毂热处理的重要性在于,产品能否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其质量特性不能用肉眼直观的进行判别,各项性能指标需要借助专门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对轮毂进行各类检测而获得,由于受到检测频率和检测部位的限制,对于每一炉产品,甚至对每一个产品,检测都只是个别的、局部的,无论如何都不能达到对热处理质量100%的检测,检验也不能完全反映整批产品或整个产品的热处理质量;而且由于热处理过程特点是连续生产,批量投入,一旦出现热处理质量问题,对整个工序的影响面很大;另外热处理的产品是经过了熔炼、铸造、X光等工序的轮毂半成品,如果出现热处理质量问题,其损失也是不言而喻的;更主要的是轮毂热处理缺陷的漏检,很容易引发严重的质量事故,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2、影响铝合金轮毂热处理性能的因素 首先是热处理工序对性能的影响(工艺参数是前提,工艺执行是过程);其次是化学成分的影响(合金元素的含量控制,尤其是有害元素Fe的控制);第三是熔炼过程中铝液的净化(除渣、除气)、晶粒细化(常用细化剂AL-TI-B)、变质效果(常用变质剂Sr);第四是铸造过程中的产生的疏松、夹杂、气孔、

铝合金轮毂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铝合金轮毂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铝合金轮毂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2012年6月

一、项目产品市场分析 1 .国际市场分析 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一部分,汽车轮毂行业的发展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相关。汽车轮毂需求主要来自OEM市场,零售市场相对较少,约占OEM市场的1/5。从全球看,汽车行业是个成熟的市场,过去7年(1999-2005)全球汽车产量的复合增长率(CAGR)只有3.6%,2006年全年汽车产量6800万辆。从汽车保有量看,2005年全球汽车保有量约为92130 万辆。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90%的汽车轮毂以钢材作为原料,随后的二十年铝轮毂得到快速发展,到2006年,铝轮毂的份额超过60%。按照世界汽车总产量及钢轮毂和铝轮毂的配置情况估算,全球汽车轮毂OEM市场约为3.4亿只(其中:美洲1.2亿只,欧洲1.1亿只,亚太地区1亿只左右),市场价值约80亿美元(其中:铝轮毂约45亿美元,钢制轮毂约35亿美元)。 参照全世界汽车产量年均3%增长率,铝轮毂年6%的增长率,预计2010年世界铝轮毂需求量可达2.38亿只,2020年世界铝轮毂需求量达到3.21亿只。随着西方国家经济复苏和发展中国家轿车工业的加速发展以及汽车铝化率不断提 高的趋势,铝轮毂国际市场前景广阔,目前的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需求。

2. 国内市场分析 我国近几年汽车产量和保有量增长较快,1999-2005年汽车产量的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9.6%。2006年全国汽车拥有量达3270万辆,当年汽车产量728万辆,其中乘用车523.3万辆(轿车386.9万辆,微型客车136.4万辆),商用车204.66万辆(货车175.30万辆,客车29.36万辆)。我国汽车产量在世界排行榜上几年来迅速攀升,2000年汽车产量排名第11位,2006年汽车产量728万辆,仅次于美、日。预计2010年我国汽车产量将超过1000万辆,到2020年汽车产量将超过美国和日本,达1700万辆。 我国的铝轮毂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到2005年,我国汽车铝轮毂装车率已超过55%。国内铝轮毂市场主要集中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汽车、广州本田和长安汽车等,以OEM市场为主。我国汽车安装铝轮毂的车型主要有轿车(70%装车率)、微型客车(小面包车)(60%装车率)、轻型客车(大面包车及越野车)(40%装车率)、小货车(20%装车率)。从车型看,高中级轿车以及微面、皮卡、中面、吉普,都广泛采用了铝轮毂。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28万辆及722万辆,轮毂需求量为3640万件,其中,铝轮毂需求量2200万件。 在我国已投产的铝轮毂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湖北等地,主要生产

铝合金轮毂制造工艺及特点分析

铝合金轮毂制造工艺及特点分析 【摘要】铝合金轮毂以其质量轻、减震性优良、散热快、寿命长等特点,在现代汽车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概述了铝合金轮毂的一些常见的制造工艺,并对其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铝合金;轮毂;制造工艺;特点 长期以来,钢制轮毂占据着汽车轮毂生产的主导地位。随着人们对汽车的舒适度、节能环保等方面要求的提高,钢制轮毂已不再适应现代汽车的需求。铝合金轮毂的出现,以优异的性能和迅猛的技术发展取代了钢制轮毂的主导地位,在现代汽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铝合金轮毂的优点及性能要求 铝合金轮毂与钢制轮毂相比,具有质量轻、节省能源的优点。由于材质的差异,铝合金轮毂的质量可比钢制轮毂减轻三到四成,可以有效提高轮毂的转动惯性,使汽车易于加速,并减少了制动所需的能耗,从而降低了油耗。此外,由于铝合金的振动性能比钢强,可以减少震动,改善车辆的重心,平衡性能优于钢制轮毂,尤其在高速行驶时可以得到明显的体现。在散热方面,铝合金轮毂的散热系数是钢制轮毂的两到三倍,在高速行驶时仍然可以保持合适的温度,减少爆胎的危险,提高了行车安全。 鉴于铝合金轮毂的优点,在制造铝合金轮毂的时候,就必须将这些优点全部发挥出来,才能使得铝合金轮毂充分体现其优良的性能。一般来说,一个合格的铝合金轮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材质、尺寸、形状准确合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轮毂的作用,具有通用性;(2)汽车在行驶时,轮毂的横、纵向振摆小,失衡量与惯性矩小;(3)在保证轻便的同时,还要具有足够的强度、韧性和稳定性;(4)可分离性好;(5)性能具有持久性。 2.铝合金轮毂制造工艺及特点分析 2.1铸造法 铝合金轮毂的铸造法成形具有适应性强、品种多样、生产成本较低的优点,已经成为生产铝合金轮毂最普遍的方法,在全世界的铝合金轮毂中,采用铸造法生产的占80%以上。其工艺方法主要有重力铸造、低压铸造、压力铸造以及挤压铸造等。 2.1.1重力铸造法 重力铸造法是指金属在熔融的状态下依靠自身重力的作用注入模具中而获得铸件的一种工艺方法。重力铸造法大致可分为制芯、浇铸、整理三个步骤,每

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和市场现状

铝合金轮毂的生产和市场现状摘要:对国内汽车铝轮毂市场的需求及生产现状进行综述,根据国内外发展状况对铝轮毂的市场形势进行了分析。 国外汽车(主要是轿车和轻型车)、摩托车均已广泛使用铝合金整体轮毂。国产轿车、轻型车和摩托车以铝合金整体轮毂替代辐条(板)式钢轮毂也是必然趋势。铝合金整体轮毂如图1所示。 图1 铝合金轮毂 1 铝合金轮毂的主要特点 铝轮毂有一件式、两件式和三件式的。两件式的铝轮毂是由一件内件和一件外件焊上的或钉上的。焊接时要小心,因为焊接两件东西不一定能保证圆度。两件式铝合金轮毂如图2所示。 图2 两件式铝合金轮毂 三件式的铝轮毂由一件中心部件和两个外圆件组成,并用航空级的螺钉拧在一起。为了减轻质量,很多三件式铝轮毂使用锻造件。三件式结构为厂家小批量制造提供了较大的灵活性。 铝合金轮毂的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1)安全:对于高速行驶的汽车来说,因轮毂变形、制动等产生的高温爆胎、制动效能降低等现象已屡见不鲜。而铝合金的热传导系数比钢、铁的大3倍,散热效果自然要好得多,从而增强了制动效能,提高了轮胎和制动盘的使用寿命,有效地保障了汽车的安全行驶。 (2)舒适:装有铝合金轮毂的汽车一般都采用扁平轮胎。扁平轮胎的缓冲和吸振性能优于普通轮胎。这样,汽车在不平的道路上或高速行驶时,舒适性会大大提高。 (3)节能:铝合金轮毂质量轻(同样规格的铝轮毂比钢轮毂要轻约2 kg)、制造精度高,所以在高速转动时变形小、惯性阻力也小。这有利于提高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少油耗。 2 生产技术 2.1 铸造 低压铸造是生产铝轮毂的最基本方法,也比较经济。低压铸造就是把熔化的金属浇铸在模子里成型并硬化。反压铸造是较为先进的铸造方法,用很强的真空把金属吸进模具,有利于保持恒温和排除杂质,铸件内没有气孔而且密度均匀,强度很高。高反压模铸(HCM)工艺生产的铝轮毂几乎与锻造的一样,德国名厂BBS的RX/RY(15-20英寸)系列铝轮毂就是用HCM法铸造的。 2.2 锻造 锻造是制造铝轮毂的最先进的方法,以62.3MN的压力把一块铝锭在热状态下,压成一个车轮毂。这种铝轮毂的强度是一般铝轮毂的3倍,而且前者比后者还轻20%。有些造型美观且结构相对复杂的轮毂,往往不可能一次锻压成型。滚锻(也叫模锻)是锻造的一种,把一支轮毂的毛坯在滚动中锻造成型。滚锻出的轮毂在保持足够强度的同时,能大大减少厚度。用这种工艺制造的铝合金轮毂不仅密度均匀、表面平滑、圈壁薄、质量轻,而且可承受较大的压力。不过,由于这种产品需要较精良的生产设备,且成品率只有50%-60%,故制造成本稍高,价格自然也不低。 3 市场需求形势和生产状况 汽车工业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据国家汽车工业“十五”发展规划及中长期发展目标,预计到2010年,中国家用轿车保有总量将达到1466万辆,其中,城镇居民家用轿车保有

汽车铝合金轮毂模具及数控加工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5955697.html, 汽车铝合金轮毂模具及数控加工设计 作者:陈小英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6期 摘要:铝合金汽车轮毂是现代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现代汽车的快速发展,铝合金汽车轮毂由钢制轮毂转向铝合金制造轮毂,轮毂质量的提高和轮毂产量的提增更显模具质量的重要,轮毂厂家越来越注重汽车轮毂模具的设计和加工,但模具制造精度高,加工难度大,本文主要论述了铝合金汽车轮毂模具在数控编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选取、工艺编排、刀路设置方面的运用策略,使数控加工程序得以优化,从而使质量和效率得以提高。 关键词:铝合金轮毂;数控加工;模具 中图分类号: TG51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铝合金汽车轮毂通常用压铸模具(即常说轮毂模具)生产。相应轮毂模具的加工,应充分考虑铝合金汽车轮毂的产品特点,进行合理的加工刀路设置,保证模具表面精度及尺寸精度。同时采用优化的NC程序提高模具的加工质量,缩短现场加工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刀具、机床的磨损。本文重点论述了铝合金汽车轮毂模具的加工工艺,并针对加工刀路的设置提出了工艺方案。 一、铝合金轮毂设计 (一)、轮毂相关的装配 轮毂的设计要根据装配的车型风格来设计,相应的轮毂造型供客户选择确定,还要考虑到装车时轮胎与轮毂的装配情况。设计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轮毂各个装配之间的关系,否则将会发生装车干涉,或无法装车。 (二)、轮辋的设计 轮辋俗称轮圈,是车轮周边安装轮胎的部件。轮辋规格代号,其名义宽度和名义直径用英寸表示。轮辋分为正向轮辋和反向轮辋。轮辋的选用主要根据车轮的形状、轮缘深度、装车情况等参数来确定。 (三)、中间毂部分的设计 1、安装盘直径设计

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设计3

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设计3 铝合金轮毂加工工艺设计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铝合金轮毂的市场潜力越来越明显,需求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的采购量和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为铝合金轮毂行业的大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随着市场全球化的发展,枢纽产业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 为了满足更安全、更节能、更低噪音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要求,铝合金轮毂正朝着大直径、轻重量、高强度和更美观的方向发展。大直径轮毂和轮胎的结合显示出更多的现代感、侵略性和时尚感。由于轮胎直径大、轮辋宽,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增加了汽车与地面的附着力和摩擦力,提高了汽车的操纵性能,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通常需要匹配漏气轮胎。然而,大直径和宽轮辋也会对加速轮胎磨损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减轻轮毂的重量,提高其强度,一般采用锻造工艺和装配工艺生产轮毂,可减轻重量达XXXX年以上,并使其缓慢变形,从而消除或减少残余应力。人工时效是将铸件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应力消除退火,比自然时效更节省时间,更彻底地消除残余应力。当 老化时,其温度控制非常重要。在不同温度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临界晶核尺寸、数量、组成和聚集生长速率不同。如果温度太低,由于扩散困难,合金中的溶质原子偏析区不容易形成,时效后的强度和硬度低。当有效温度过高时,扩散容易进行,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相的临界晶核尺寸大,时效后强度和硬度低,即发生过时效。因此,各

种合金都有最合适的时效温度。 2.3毛坯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测试 毛坯热处理后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材料的力学性能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安排热处理的目的是优化材料的性能,使其具有所需的机械性能指标。例如,材料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硬度等性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以保证材料的使用性能特性。性能试验用 坯料的取样频率为:箱式炉每炉一个坯料,试验用坯料位于炉中心实验设备和数量包括:万能材料试验机(AG-10TA)、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机(M2N130)、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机(B533-T)、精密车床、升降台铣床、带锯机、外径千分尺和游标卡尺。在 实验中,实验样品均为标准样品。拉伸试样长度≥65毫米,高度和宽度≥8毫米。硬度试件为矩形试样,布氏硬度试验厚度≥8毫米,洛氏硬度试验厚度≥4毫米。256±199个样本的取样位置也不同。拉伸试样在轮毂的内外轮辋、轮辐、车轮中心和轮辋取样,通常在轮毂的最薄弱部分。硬度试件应在轮毂的内外轮辋、轮辐和车轮中心取样。一般情况下,试样应在热处理炉的 位置进行,试样应从轮心的法兰处进行。取样位置和样品尺寸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类型的 车轮对强度、硬度等性能指标的要求不同,因此它们的试验项目也不同,应分别进行试验。当σ0.2、σb、δ和HB均满足标准要求时,车轮可转入下一工序。 2.4几种车轮类型的热处理工艺

铝合金车轮的五大成型工艺过程

一、简介 轮圈,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 二、按材质分类 轮圈按照材料主要分为铁轮圈和轻合金轮圈,而轻合金轮毂又以铝合金与镁合金产品为主。在今天的汽车市场中,铁制轮圈已不多见,大多数车型使用的都是铝合金轮圈,铝车轮。 制造铝制轮圈所使用的铝合金材料包括A356、6061等。其中,A356被铸造铝制轮圈大量选用。A356铝合金具有比重小,耐侵蚀性好等特点,主要由铝、硅、镁、铁、锰、锌、铜、钛等金属元素组成,铝占92%左右,是一种技术成熟的铝合金材料。 制造铝合金轮圈的原材料A356铝锭↑↑ 三、铝合金轮圈生产工艺 铝合金轮圈比钢轮圈更适合乘用车,目前其制造工艺基本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铸造,目前大多数汽车厂商都选择使用铸造工艺。第二种是锻造,多用于高端跑车、高性能车以及高端改装市场。第三种较为特别,是*先由日本Enkei公司投入使用的MAT旋压技术,目前此技术在国内的应用不如前两种多。 1、重力铸造法 重力铸造简单的说,主要是靠铝水自身的重力来冲填铸模,是一种较为早期的铸造方法。 该法成本低、工序简单且生产效率高,然而,浇注过程中夹杂物易卷入铸件,有时还会卷入气体,形成气孔缺陷。重力铸造生产的轮圈易产生缩孔缩松且内部质量较差,此外,铝液流动性的限制也有可能导致造型复杂的轮毂良品率低。因此,汽车轮圈制造业已经很少使用该工艺了。

2、低压铸造法 低压铸造是铝液在压力作用下充入模具,在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凝固结晶的工艺。同样的情况下,与重力铸造相比,低压铸造轮毂内部组织更为密实,强度更高。此外,低压铸造利用压力充型和补充,极大简化浇冒系统结构,使金属液收得率可达90%。目前低压铸造已成为铝轮圈生产的首选工艺,国内多数铝合金轮圈制造企业都采用此工艺生产。但低压铸造法也有其缺点:铸造时间较长,加料、换模具耗时长,设备投资多等。 3、锻造法 热锻(Hot forging)→RM锻造(RM forging)→冷旋压(Cold spinning)→热处理(Heat treatment)→机加工(Machine work)→喷丸处理(Shot blast)→表面处理(Surface finishing) 锻造是固体到固体的变化,通过拍、压、锻等手段来形成轮毂样式,这个过程不会发生液相变化,都是固体变化。所以它的力学性能比铸造要高,具有强度高、抗蚀性好、尺寸精确等优点。晶粒流向与受力的方向一致,因此强度、韧性与疲劳强度均显着优于铸造铝轮圈。同时,锻造铝轮毂的典型伸长率为12%~17%,因而能很好的吸收道路的震动和应力。 另外,锻造铝轮圈表面无气孔,因而具有很好的表面处理能力。 但是,锻造铝轮圈的*大缺点是生产工序多,生产成本比铸造的高得多。虽然锻造轮圈的性能更好,但汽车厂商在大部分车辆上还是主要使用铸造轮圈,只有少部分豪华车配备锻造轮圈。不过国内轮圈制造龙头企业中信戴卡已成功进入乘用车锻造轮圈生产线并将锻造轮圈的成本压缩到了千元,并已经开始作为原配轮圈供应国内合资厂。 4、挤压铸造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