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酸度的测定

第七章 酸度的测定

第七章 酸度的测定
第七章 酸度的测定

第七章酸度的测定

一、选择题

1.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物是()。

(1)草酸(2)邻苯二甲酸氢钾(3)碳酸钠(4)氯化钠

2.蒸馏挥发酸时,一般用()。

(1)直接蒸馏法(2)减压蒸馏法(3)水蒸汽蒸馏法(4)K-F法

3.有效酸度是指()。

(1)用酸度计测出的pH值

(2)被测溶液中氢离子总浓度

(3)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的总和

(4)样品中未离解的酸和已离解的酸的总和

4.测定葡萄的总酸度,其测定结果一般以()表示。

(1)柠檬酸(2)苹果酸(3)酒石酸(4)乙酸

5.一般来说若牛乳的含酸量超过()可视为不新鲜牛乳。

(1)0.10% (2)0.20% (3)0.02% (4)20%

6.有机酸的存在影响罐头食品的风味和色泽,主要是因为在金属制品中存在()。

(1)有机酸与Fe、Sn的反应。(2)有机酸与无机酸的反应。

(3)有机酸与香料的反应。(4)有机酸可引起微生物的繁殖。

7.在用标准碱滴定测定含色素的饮料的总酸度前,首先应加入()进行脱色处理。

(1)活性炭(2)硅胶(3)高岭土(4)明矾

8.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的电离常数最小。

(1)酒石酸(2)苹果酸(3)草酸(4)乙酸

9.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加入少许磷酸的作用为()。

(1)加速反应(2)去除食品中还原糖(3)使结合态挥发性酸解离

(4)排除样品中的CO2和SO2

10.测定挥发性酸时应将发生瓶中的水煮沸10min,其目的是排除水中的()。

(1)CO2 (2)NH4(3)Cl2(4)H+

二、填空题

1.食品中总酸含量,是以表示,因此不同的样品的换算系数K不同。

2.测定食品中酸含量时,如果样品颜色较深,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一般使用对样品进行脱色。

3.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和。

4.挥发酸的测定原理是通过蒸馏,把挥发酸分离出来,然后用进行滴定,包括和方法。

三、名词解释

1.总酸度

2.有效酸挥

3.发性酸

4.牛乳酸度的外表酸度(固有酸度)

5.牛乳酸度的外表酸度真实酸度

四、简答题

1.食品的总酸度、有效酸度、挥发酸测定值之间有什么关系?食品中酸度的测定有何意义?

2.简述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其特点,对于颜色较深的一些样品,在测定其酸度时,如何排除

干扰,以保证测定的准确度?

3.食品中的挥发酸主要有哪些成分?在食品的pH值测定中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4.简述酸在食品中的作用。

5.简述电位法的测定原理。

6.在测定食品酸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强碱滴定弱酸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2、掌握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3、熟悉移液管和容量瓶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食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 3COOH )常简写为HAc ,此外还含有少量其他有机弱 酸,如乳酸等。当以NaOH 标准溶液滴定时,凡是C 810-?θ a K 的弱酸均可以被滴定,因 此测出的是总酸量,但分析结果通常用含量最多的HAc 表示。CH 3COOH 与NaOH 的反应为:NaOH + CH 3COOH = CH 3COONa + H 2O 由于这是强碱滴定弱酸,计量点时生成CH 3COONa ,溶液的pH 大约为8.7,故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但必须注意CO 2对反应的影响。食醋是液体样品,通常是量其体积而不是称其质量,因而测定结果一般以每升或每100mL 样品所含CH 3COOH 的质量表示,即以醋酸的密度ρ(HAc)表示,其单位为g 〃L -1或g/100mL 。 食用醋往往有颜色,会干扰滴定,应先经稀释或加入活性炭脱色后,再进行测定。食醋中含CH 3COOH 的质量分数一般在3%~5%,应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滴定。 仪器与试剂 碱式滴定管(50mL ),移液管(10mL ,25 mL ),容量瓶(250mL ),锥形瓶(250mL ),洗耳球。 0.1 mol 〃L -1 NaOH 标准溶液(要求实验前标定),0.2%酚酞乙醇溶液, 食醋(白醋)样品。 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 食醋样品,放入250 mL 容量瓶中,然后用无CO 2的蒸馏水稀释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用移液管吸取25.00 mL 已稀释的食醋样品于250mL 锥形瓶中,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 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微红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记录所消耗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平行测定3次,要求每次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不大于0.3%,计算食醋的总酸量ρ(HAc),ρ(HAc)按下式计算: ρ(HAc)= )(1) ()()(-????L g f V HAc M NaOH V NaOH c 样

果汁中总酸度及有效酸度的测定 自己做的

QS NO 2012003 实验报告 专业:工业分析与检验 课程:食品分析 班级:XXXXXXXXXX 姓名:XX 学号:201090130111 实验日期:2012/4/11

XXXX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 实验一:果汁中总酸度及有效酸度的测定 实验目的: 1)掌握食品中有效酸度及总酸度的概念。 2)掌握并运用测定食品中有效酸度及总酸度的方法。 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有机弱酸在用标准碱液滴定时,被中和成盐类,用酚酞作指示剂,当地定制终点(PH8.2,指示剂显红色)时,根据滴定时小号的标准碱液的体积,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总酸量,其反应式为 O RCOOH+NaOH →ROOHNa+H 2 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烧杯、水浴锅、量筒、玻璃棒、万方式电炉、PHS-4型酸度计 试剂: (1)0.1000mol/LNaOH标准滴定溶液。 配置:称取氢氧化钠110g,溶于100mL无水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取上层清夜5.4mL,用无水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标定:精密称取0.75g预先于105-110度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无水二氧化碳的水50mL,振摇使其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配置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红色30s不褪色,同时作空白试验。 计算:

22.204)(10000?-?=v v m c 式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 m --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V 0 -----空白试验所消耗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V----标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 204.22--邻苯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L ; (2)1%酚酞乙醇溶液:称取酚酞1g 溶解于100mL 95%乙醇中。 实验步骤: (一)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 ①样品制备 液体样品:不含二氧化碳的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备用;含二氧化碳的样品,至少取200g 样品于500mL 烧杯中,置于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至微沸腾,保持2min ,称量,用煮沸过的水补充至煮沸前的质量,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备用。 ②滴定。准确吸取上法制备滤液25-50mL 于250mL 锥形瓶中,加40-60mL 及0.2mL 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 标准滴定溶液(如样品中酸度较低,可用0.2mL NaOH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褪色。记录消耗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V1。同时用水代替是试液作空白试验,记录消耗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V2。 计算方法: (1) 1000m )21(g/kg ???-?=F K V V C )总酸度( 式中:C ——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V1——样品试液滴定消耗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V2——空白滴定消耗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 m ——样品质量,g ;

酸度的测定

第五章酸度的测定 ●食品中的有机酸影响食品的香味、颜色、稳定性和质量的品质。果实蔬菜中含有的 酸种类很多。有机酸、无机酸、酸式盐以及某些酸性有机化合物。(如单宁、pro分解物、果胶质分解物等) ●果蔬中的有机酸主要是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通常称为果酸)还含有少量 草酸、鞣酸、苯甲酸、醋酸和蚁酸等。 第一节总酸度的测定 ●一、概念: ●1、酸度:已离解的酸的浓度(有效酸度)指溶液中H+的浓度。正确讲是H+的活度。 常用PH值表示,可用酸度计测量。 ●2、总酸度: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用当量浓度表示,用滴定 法来确定。用滴定法测定总酸度,可将样品直接滴定,或将样品用水浸浦后,不断摇动滴定其滤液. ●二、测定方法 ●1、测定原理: ●食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等有机酸其电离常数均大于10-8, 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反应如下 ●RCOOH+NaOH——RCOONa+H2O ●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溶液呈现浅红色,30秒不褪色为终点。根据所消耗标准碱 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样品中酸的百分含量(%) ●2、测定方法: ●(1)样品处理: ●固态样品:果蔬原料等除去非可食部分。放于组织捣碎机中捣碎。 ●液态样品:如碳酸饮料先在50℃水浴加热驱除CO2。牛乳、果汁可直接滴定。●(2)制取滤液:精确称取10—20g捣碎的样品,加少量水混匀,定容至250ml, 在70—80℃水浴上加热半小时,冷却加水至刻度,以干燥滤纸过滤。 ●样品——溶解——定容——加热——冷却——加水至刻度——干燥滤纸过滤 ●(3)滴定:用移液管移取50ml滤液+酚酞(3—4滴)用0.1mol NaOH标准溶液滴 定至浅红色,30秒不褪色为终点,记录NaOH用量。 ●(4)计算:X(%)=V×N×K×5/W ×100 ●X——总酸度的百分含量V——滴定时消耗NaOH的毫升数 ●N——NaOH的当量浓度W——样品重量 ●K——换算为适当酸之系数,苹果酸——0.067 醋酸——0.060 酒石酸 ——0.075 柠檬酸0.070 乳酸0.090 ●说明1、一般情况下,橘子、柚子、柠檬其总酸以柠檬酸汁;葡萄以酒石酸计;苹 果、桃、李子以苹果酸汁;肉、鱼、乳、酱油以乳酸汁。 ●总挥发酸主要是醋酸和痕量的甲酸可用直接法和间接法测定。 ●一、测定方法: ●直接法:通过水蒸汽蒸馏或溶剂萃取把挥发酸分离出来,然后用标准碱液滴定的方 法。 ●间接法:将挥发酸蒸发除去后,滴定不挥发酸,最后从总酸度中减去不挥发酸,即 得出挥发酸的含量。 ●二、测定原理:挥发酸可用水蒸汽蒸馏使之分离,冷凝收集后,用标准碱液滴定。

总酸度的测定

一、总酸度的测定(滴定法) (根据GB/T12456-1990) 1.原理 用标准碱液滴定食品中的酸,中和生成盐,用酚酞做指示剂。当滴定终点 (pH=8.2,指示剂显红色)时,根据耗用的标准碱液的体积,计算出总酸的含量。 反应式:RCOOH+NaOH →RCOONa+H2O 2.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各类色浅的食品中总酸含量的测定。 3.试剂 ①0.1000mol/L NaOH 标准溶液 称取110g NaOH 于250mL 烧杯中,加入100mL 无CO 2的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冷却后倒入聚乙烯塑料瓶中静止数日,澄清后备用。量取上清液5.4mL ,加入无CO 2的蒸馏水稀释至1000毫升,摇匀。 ②1%酚酞乙醇溶液 称取酚酞1g 溶于60mL 95% 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 mL 。 4、仪器: 碱式滴定管 水浴锅 5、分析步骤 (1)样液的制备 液体试样:不含CO2的试样混合均匀后直接取样。含CO2的试样,如饮料、酒等,将试样置于40℃水浴上加热30min ,以除去CO2,冷却后备用。 (2)测定准确吸取50mL 试样制备液,于250mL 的锥形瓶内,加3~4滴酚酞指示液,以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30S 内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 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V1,同一试样必须平行测定两次,以其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同时做空白试验。 两个平行样的测定值相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 2%。 式中: c------标准NaOH 溶液的浓度,mol/L V -----滴定消耗标准NaOH 溶液的体积,mL m------样品质量或体积,g 或ml V 0 ----样品稀释液总体积,mL; ) 1.......(%.........10025050K c 21???-=m V V X )(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十一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及答案

第十一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 一、选择题 1.用PbS作共沉淀载体,可从海水中富集金。现配制了每升含0.2μg Au3+的溶液10 L, 加入足量的Pb2+,在一定条件下,通入H2S,经处理测得1.7μg Au。此方法的回收率为( ) A、80% B、85% C、90% D、95% 2.含有Ca2+、Zn2+、Fe3+混合离了的酸性溶液,若以Fe(OH)3形式分离Fe3+,应选用的试剂是( ) A.浓NH3水B.稀NH3水C.NH3-NH4Cl D.NaOH 3.用NH3-NH4Cl沉淀Fe3+,使它与Mg2+分离,为分离完全,应使( ) A.NH4Cl浓度小一些,NH3浓度大一些B.NH4Cl浓度大一些,NH3浓度小一些 C.NH4Cl、NH3浓度均大一些D.NH4Cl 、NH3浓度均小一些 4.为使Fe3+、Al3+、与Ca2+、Mg2+分离,应选用( ) A.NaOH B.NH3-NH4Cl C.Na2O2D.(NH4)2CO3 5.下列各组混合溶液中,能用过量NaOH溶液分离的是( ) A.Pb2+-Al3+ B.Pb2+-Co2+ C.Pb2+-Zn2+ D.Pb2+-Cr3+ 6.下列各组混合溶液,能用pH≈9的氨性缓冲溶液分离的是( ) A.Ag+-Co2+ B.Fe2+-Mg2+ C.Ag+-Mg2+ D.Cd2+-Cr3+ 7.含量为10.00mg的Fe3+试液,在浓HCl中用等体积的乙醚萃取,已知Fe3+-乙醚萃取体系的分配比为99,当用等体积的乙醚2次萃取后,残留于水中的Fe3+的量(mg)为( ) A.1.0 B.0.10 C.0.010 D.0.0010 8.属于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 A.RNH3OH B.RCOOH C.RNH2CH3OH D.RN(CH3)3OH 9.下列树脂属于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是( ) A.RNH3OH B.ROH C.RSO3H D.RCOOH 10.下列各类树脂中,最易与H+起交换作用的是( ) A.R=NH2+Cl-B.RONa C.RSO3Na D.RCOONa 11.萃取的本质可表述为 A.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过程B.金属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过程 C.络合物进入有机相的过程D.将物质由亲水性变成疏水性的过程 12.水溶液中的Ni2+之所以能被丁二酮肟-CHCl3萃取,是因为在萃取过程中发生了下列何种变化A.Ni2+形成了离子缔合物B.溶液酸度降低了C.Ni2+形成的产物的质量增大了 D.Ni2+形成的产物中引入了疏水基团 13.在pH=2.0,EDTA存在下,用双硫腙-CHCl3萃取Ag+。今有含Ag+溶液100ml,每次用20ml 萃取剂萃取2次,已知萃取率为89%,其分配比为 A.100 B.80 C.10 D.50

酸度测定方法(精)

酸度测定方法 1、原理 在水中,由于溶质的解离或水解 (无机酸类硫酸亚铁和硫酸铝等而产生氢离子,它们与碱标准溶液作用至一定 pH 值所消耗的量,定为酸度。酸度数值的大小,随所用指示剂指示终点 pH 值的不同而异。滴定终点的 pH 值有两种规定,即 8.3 和 3.7。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 pH8.3(以酚酞作指示剂的酸度,称为“酚酞酸度”,又称总酸度,它包括强酸和弱酸。 2、试剂 无二氧化碳水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酚酞指示剂 邻苯二甲酸氢钾 3、实验仪器 50mL 碱式滴定管 250mL 锥形瓶 20mL 移液管 100mL 量筒 铁架台 4、实验内容和步骤 (1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

称取在 105~110℃干燥过的基准试剂级苯二甲酸氢钾 (KHC8H 4O 4 约 0 5g(称准至 0.0001g 置于 250mL 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 l00mL 使之溶解,加入 4滴酚 酞指示剂, 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做空白滴定按下式进行计算。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c (mol/L = m ×1000 / [ (V 1-V 0×204.23 ] 式中 m —— 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g V 0——滴定空白时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 (mL V 1 ——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204.23——苯二甲酸氨钾 (KHC8H 4O 4 摩尔质量 (g/mol (2测定酸度 取水样 20mL 于 250mL 锥形瓶中,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 100mL , 加入 4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淮溶液滴定至溶液刚变为浅红色为终点记录用量 V2。 5、结果计算 酚酞酸度 (总酸度 CaCO 3, mg/L= c ×V 2×50×1000 / V 式中:c ——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mol/L V 2———用酚酞作滴定指示剂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V ——水样体积 (mL 50——碳酸钙 (1/2CaCO3 摩尔质量 (g/mol 附:碱式滴定管使用方法 (1试漏。给碱式滴定管装满水后夹在滴定管架上静量 1-2分钟。若有漏水应更换橡皮管或管内玻璃珠,直至不漏水且能灵活控制液滴为止。

总酸度游离酸度的测定

酸度测定操作方法 一. 总酸度的测定 本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取试样1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 所消耗的毫升数用点数表示。 A.1 试剂 氢氧化钠:0.1mol/L标准溶液按GB/T 601规定; 酚酞指示剂:1.0/L 按GB/T 603规定。 A.2 试验方法 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烧瓶中,加50ml蒸馏水,加3~4滴酚酞指 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为终点。 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V1。 A.3 计算方法 总酸度点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总酸度(点)= 10V1 c/ 0.1V 式中: V1 —滴定时耗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V—取样毫升数,mL。 二. 游离酸度的测定 本法采用酸碱滴定法。取试样10ml,用0.1mol/L氢氧化钠标 准溶液滴定,所消耗的毫升数用点数表示。 A.1试剂 氢氧化钠:0.1mol/L标准溶液按GB/T 601规定; 溴酚蓝指示剂:0.4mol/L 按GB/T 603规定。 A.2试验方法 吸取10ml试液于250ml锥形烧瓶中,加50ml蒸馏水,加2~3滴溴酚 蓝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溶液由黄色变至蓝紫色 为终点。记下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A。 A.3计算方法 游离酸度点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游离酸度(点)= 10Ac/ 0.1V 式中: A —滴定时耗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毫升数,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实际浓度,mol/L; V—取样毫升数,mL。 编制苏辉审核韩娟批准 山东金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总酸度,挥发酸,有效酸度的测定

3 酸度的测定 3.1 概述 (1)酸度的概念 ①总酸度总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它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其大小可借碱滴定来测定,故总酸度又可称为“可滴定酸度”,以食品中主要的有机酸表示。 ②有效酸度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液中H+的浓度,准确地说应是溶液中H+的活度,所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那部分酸的浓度,常用pH值表示。其大小可借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③挥发酸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如甲酸,醋酸及丁酸等低碳链的直链脂肪酸。其大小可通过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一种食品的挥发酸含量是一定的,挥发酸的含量是某些食品的一项质量控制指标。 ④牛乳酸度 牛乳酸度有如下两种酸度: 外表酸度又叫固有酸度,是指刚挤出来的新鲜牛乳本身所具有的酸度,主要来源于鲜牛乳中酪蛋白、白蛋白、柠檬酸盐及磷酸盐等酸性成分。外表酸度在酸牛乳中约占0.15~0.18%(以乳酸计)。 真实酸度又叫发酵酸度,是指牛乳放置过程中在乳酸菌作用下乳糖发酵产生了乳酸而升高的那部分酸度。若牛乳的含酸量超过了0.15~0.20%即认为有乳酸存在。习惯上把含酸量在0.20%以上的牛乳列为不新鲜牛乳。 外表酸度和真实酸度之和即为牛乳的总酸度,其大小可通过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2)测定酸度的意义 食品中的酸不仅作为酸味成分,而且在食品的加工贮运及品质管理等方面被认为是重要的成分,测定食品中的酸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机酸影响食品的色、香、味及稳定性;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是判断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用有机酸的含量与糖的含量之比,可判断某些果蔬的成熟度。 (3)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与分布 ①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 食品中酸的种类很多,可分为有机酸和无机酸两类,但是主要为有机酸,而无机酸含量很少。通常有机酸部分呈游离状态,部分呈酸式盐状态存在于食品中;而无机酸呈中性盐化合态存在于食品中。 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有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草酸,琥珀酸,乳酸及醋酸等,这些有机酸有些是食品所固有的,如果蔬制品中的有机酸,有的是在食品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食用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熟练掌握酸碱滴定的操作技术; 2. 掌握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对基准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有所了解; 3. 掌握食用醋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 4. 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5. 了解强碱滴定弱酸滴定过程中pH值变化、滴定突跃及指示剂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化学分析中的酸碱滴定是将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作标准溶液)滴加到待测定物质的溶液中,到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按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和化学计量关系来计算待测组分的量,这种方法快速迅速,而且操作简单,因此非常适用于一般酸碱浓度的测定。 食用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含量大约为3%~5%)和少量的其它有机弱酸等。用NaOH作标准溶液滴定食用醋时,滴定反应为: NaOH + HAc == NaAc + H2O n NaOH + H n A (有机弱酸) == Na n A + n H2O 本滴定反应类型为强碱滴定弱酸,产物是弱酸强碱盐,测定结果为食用醋中醋酸的总酸度,用ρHAc (g·L-1)表示。由于滴定突跃范围在碱性范围,故指示剂可选用酚酞、百里酚酞等,本实验选择酚酞作为滴定反应指示剂。 三、【仪器、试剂与材料】 1. 仪器: 电子天平,碱式滴定管,试剂瓶,移液管,锥形瓶,烧杯,量筒,台秤。 2. 试剂和材料: NaOH标准溶液(0.1 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基准物质),酚酞指示剂(0.2%的乙醇溶液),食用醋。 四、【实验步骤】 1. NaOH标准溶液(0.1 mol·L-1)的配制和标定 用烧杯在台秤上称取固体NaOH 4.3 g左右,加入煮沸除去CO2的蒸馏水少许,快速冲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1.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醋酸等有机酸,其电离常数Ka均大于10^(-8),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试样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测定结果包括了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 2.仪器与试剂 (1)仪器酸碱滴定装置;分析天平,感量分别为0.0001g及0.001g;组织捣碎机;研钵。 (2)实验用水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82规定的二级水规格或蒸馏水,使用前应经煮沸,冷却。 (3)试剂 ①NaOH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②1%酚酞溶液称取1g酚酞,溶于60ml95%乙醇中,用水稀释 至100ml。 3.实验步骤 (1)样品预处理 ①固体样品。取有代表性的固体样品至少200g,用捣碎机捣碎 至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②固、液样品。取按比例组成的固、液样品至少200g,用研 钵或组织捣碎机捣碎混匀后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

③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至少取200g样品至500ml烧杯中置于电炉上,边搅拌边加热至微沸腾,保持2min,冷却,称量,用煮沸过的水补至煮沸前的质量,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 ④不含二氧化碳的液体样品。充分混匀均匀,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 (2)测定试液的制备 ①液体样品。若总酸含量小于或等于4g/kg,将试液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若总酸含量大于4g/kg,称取10~50g 样品,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②固体、半固体样品。称取均匀样品10~50g,精确至0.001g,置于烧杯中。用约80 煮沸过的水150ml将烧杯中的内容物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置于沸水浴中煮沸30min(摇动2~3次,使试样中的有机酸全部溶解于溶液中),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煮沸过的水定容至250ml。用快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用于测定。 (3)样品测定 ①准确吸取试样滤液25~50ml,使之含0.035~0.07g酸,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水40~60ml及0.2 1%的酚酞指示剂,用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且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 NaOH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同一被测样品须滴定两次。 ②用水代替样品做空白试验,操作相同。记录消耗0.1mol/L NaOH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 (4)实验数据记录见表

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总酸的测定(滴定法)- 一、原理 果汁具有酸性反应,这些反应取决于游离态的酸以及酸式盐存在的数量。总酸度包括未解离酸的浓度和已解离酸的浓度。酸的浓度以摩尔浓度表示时,称为总酸度。含量用滴定法测定。果蔬中含有各种有机酸,主要有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果蔬种类不同,含有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食品中酸的测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即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二、材料、仪器与试剂 (一)材料:桃、杏、苹果、蔬菜等 (二)仪器:碱式滴定管(20ml)、容量瓶(100ml)、移液管(10ml)、烧杯(100ml)、研钵或组织捣碎机、天平、漏斗、滤纸等。 (三)试剂 1.0.1mol/L氢氧化钠:称4.0g氢氧化钠定容至1000ml,然后用0.1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若浓度太高可酌情稀释。 2.1%酚酞指示剂:称1.0g酚酞,加入100ml 50%的乙醇溶解。 三、操作步骤 准确称取混合均匀磨碎的样品10.0g(或吸10.0ml样品液),转移到100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用滤纸过滤,准确吸取滤液20ml放入100ml 三角瓶中,加入1%酚酞2滴,用标定的氢氧化钠滴定至初显粉色在0.5min内不褪色为终点,记下氢氧化钠用量,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四、计算 V C×N×折算系数 总酸度(%)=——×————————×100 W V1 式中:V——样品稀释总体积(ml) V1——滴定时取样液体积 C——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液毫升数 N——氢氧化钠标准液摩尔浓度 W——样品重量(g) 折算系数:即不同有机酸的毫摩尔质量(g/mmol),食品中的总酸度往往根据所含酸的不同,而取其中一种主要有机酸计量。食品中常见的有机酸以及其毫摩尔质量折算系数加下: 苹果酸——0.067(苹果、梨、桃、杏、李子、番茄、莴苣) 醋酸——0.060(蔬菜罐头) 酒石酸——0.075(葡萄) 柠檬酸——0.070(柑橘类) 乳酸——0.090(鱼、肉罐头、牛奶)

第十一章 氧化还原滴定补充习题

第十一章氧化还原滴定补充习题 1 . 下面是测定As2O3-As2O5惰性物试样中两组分含量的分析流程图, 请将条件填在横线上。 (2) (5) 滴定剂______ 滴定剂______ (3) │(4) (6) │(7) pH______│指示剂______ 酸度_____│加______试剂 (1) ↓↓ 加______试剂┌──────┐┌───┐┌───┐ 试样──────→│As(Ⅲ)As(Ⅴ)│─────→│As(Ⅴ)│→│As(Ⅲ)│ 溶解└──────┘└───┘└───┘ [ 测As(Ⅲ) ] [测As(Ⅲ)+As(Ⅴ)含量] 2. 某同学配制0.02 mol/L Na2S2O3500 mL, 方法如下: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Na2S2O3·5H2O 2.482 g, 溶于蒸馏水中,加热煮沸, 冷却,转移至500 mL 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定容摇匀, 保存待用。请指出其错误。 3. 今有含PbO 和PbO2的混合物,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其含量。称取该试样0.7340 g, 加入20.00 mL 0.2500 mol/L 草酸溶液, 将PbO2还原为Pb2+, 然后用氨水中和溶液, 使全部Pb2+形成PbC2O4沉淀。过滤后将滤液酸化, 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 用去0.04000 mol/L KMnO4溶液10.20 mL。沉淀溶解于酸中, 再用同一浓度的KMnO4溶液滴定, 用去30.25 mL。计算试样中PbO 和PbO2的质量分数。 [M r(PbO2)= 239.2, M r(PbO)= 223.2] 4. 设计用碘量法测定试液中Ba2+的浓度的方案, 请用简单流程图表示分析过程, 并指出主要条件: 滴定剂、指示剂以及Ba2+与滴定剂的计量关系。 5. 某同学拟用如下实验步骤标定0.02 mol/L Na2S2O3, 请指出其三种错误(或不妥)之处, 并予改正。 称取0.2315 g 分析纯K2Cr2O7, 加适量水溶解后, 加入1 g KI, 然后立即加入淀粉指示剂, 用Na2S2O3滴定至蓝色褪去, 记下消耗Na2S2O3的体积, 计算Na2S2O3浓度。[M r(K2Cr2O7)= 294.2] 6. 为何测定MnO4-时不采用Fe2+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而是在MnO4-试液中加入过量Fe2+标准溶液, 而后采用KMnO4标准溶液回滴? 7. 称取0.8000g含Cr和Mn的钢样,溶解处理成Fe3+,Cr2O72-,Mn(Ⅱ)的试液。先在F-存

食品中有效酸度与总酸度的测定

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 总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它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其大小可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方案一酸碱中和滴定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食品中总酸度与有效酸度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食品中的有机弱酸在用标准碱液滴定时,被中和生成盐类。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pH=8.2,指示剂显红色)时,根据耗用标准碱液的体积,可计算出样品中总酸含量。其反应式如下:RCOOH + NaOH——→RCOONa+ H2O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滴定装置1套 25mL 碱式滴定管1支 100mL烧杯3个 100mL容量瓶3个 2. 试剂:(1)1%酚酞乙醇溶液: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mL95%乙醇中。

(2)0.1mol/L NaOH标准溶液:称取氢氧化钠(AR)120g 于250mL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mL,振摇使其溶解,冷却后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放置数日澄清后,取上清液 5.6mL,加新煮沸过并已冷却的蒸馏水至1000mL,摇匀。 四样品处理 (1)番茄汁的处理:准确吸取番茄原汁2 mL,置于250 mL 三角瓶中,加蒸馏水50 mL (2)番茄酱的处理:将样品混合均匀后称取5g(0.01)稀释至250ml,过滤备用 (3)果脯的处理: 称取3~5g样品,用剪子剪碎,加50ml 水研磨,成糜状后,在40℃水浴20min,过滤,弃初滤液3~5ml,滤液备用。 五实验方法 (1)NaOH的标定精密称取0.6g (准确至0.0001g)在105~11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50mL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振摇使其溶解,加2滴酚酞指示剂,用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秒不褪。同时做空白试验。 计算: C =m×1000÷(V1×204.2-V2×204.2) 式中:C——氢氧化纳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 /L;

酸度的测定

酸度的测定概述 食品中的酸味物质,主要是溶于水的一些有机酸和无机酸。在果蔬及其制品中,以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和醋酸为主;在肉,鱼类食品中则以乳酸为例。此外,还有一些无机酸,像盐酸,磷酸等。这些酸味物质,有的是食品中的天然成分,像葡萄中的酒石酸,苹果中的苹果酸;有的是人为的加进去的,像配制型饮料中加入的柠檬酸;还有的是在发酵中产生的,像酸牛奶中的乳酸。酸在食品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1、显味剂 不论是哪种途径得到的酸味物质,都是食品重要的显味剂,对食品的风味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大多数的有机酸具有很浓的水果香味,能刺激食欲,促进消化,有机酸在维持人体体液酸碱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保持颜色稳定 食品中的酸味物质的存在,即pH值的高低,对保持食品的颜色的稳定性,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在水果加工过程中,如果加酸降低介质的pH值,可抑制水果的酶促褐度;选用pH6.5-7.2的沸水热烫蔬菜,能很好地保持绿色蔬菜特有的鲜绿色。 3、防腐作用

酸味物质在食品中还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作用。当食品的pH小于2.5时,一般除霉菌外,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若将醋酸的浓度控制在6%时,可有效地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食品中酸度测定的意义 1.测定酸度可判断果蔬的成熟程度 例如:如果测定出葡萄所含的有机酸中苹果酸高于酒石酸时,说明葡萄还未成熟,因为成熟的葡萄含大量的酒石酸。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酸的含量因成熟度、生长条件而异,一般成熟度越高,酸的含量越低。如番茄在成熟过程中,总酸度从绿熟期的0.94%下降到完熟期的0.64%,同时糖的含量增加,糖酸比增大,具有良好的口感,故通过对酸度的测定可判断原料的成熟度。 2.可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 例如:新鲜牛奶中的乳酸含量过高,说明牛奶已腐败变质;水果制品中有游离的半乳糖醛酸,说明受到霉烂水果的污染。 3.酸度反映了食品的质量指标 食品中有机酸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食品的风味、色泽、稳定性和品质的高低。酸的测定对微生物发酵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酒和酒精生产中,对麦芽汁、发酵液、酒曲等的酸度都有一定的要求。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 原理)

10粉体徐明明一.实验题目: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二.实验目的: 1、学会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掌握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3、比较不同指示剂对滴定结果的影响。 4、加强移液管的使用; 5、掌握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过程,突跃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 三、实验基本原理 食醋是混合酸,其主要成分是HAc(有机弱酸,K a=1.8×10-5),与NaOH反应产物为弱酸强碱盐NaAc: HAc + NaOH = NaAc + H2O HAc与NaOH反应产物为弱酸强碱盐NaAc,化学计量点时pH≈8.7,滴定突跃在碱性范围内(如:0.1mol·L-1NaOH 滴定0.1mol·L-1HAc突跃范围为PH:7.74~9.70),在此若使用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如甲基橙,将引起很大的滴定误差(该反应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变色时,溶液呈弱酸性,则滴定不完全)。因此在此应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8.0~9.6)。(指示剂的选择主要以滴定突跃范围为依据,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一部分在滴定突跃范围内,则终点误差小于0.1%)

因此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利用NaOH 标准溶液测定HAc 含量。食醋中总酸度用HAc 含量的含量来表示。 四、实验基本步骤 1、进入实验室,将实验要用到的有关仪器从仪器橱中取出,把玻璃器皿按洗涤要求洗涤干净备用。 2、用配制且已标定好的NaOH 溶液润洗洗涤好的碱式滴定管,然后装入NaOH 溶液。 3、用移液管吸取食醋试样5.00mL ,移入250mL 锥形瓶中,加入20mL 蒸馏水稀释(思考题1),加酚酞指示剂2滴(思考题 2),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2~3次。记录NaOH 标准溶液的用量,按下式计算食醋中总酸量。 ()()()s r V HAc M NaOH V NaOH c HAc =)(ρ 4、用甲基红作指示剂,用上法滴定,计算结果,比较两种指示剂结果之间的差别(思考题3)。 五、注意事项 1、注意食醋取后应立即将试剂瓶盖盖好,防止挥发。 2、甲基红作指示剂时,注意观察终点颜色的变化。 3、数据处理时应注意最终结果的表示方式。 六、思考题和测试题 思考题1、加入20mL 蒸馏水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题2、为什么使用酚酞作指示剂?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

2020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 Contract Template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篇一: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1.方法提要 总酸度是食品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包括已离解的酸和未离解的酸,常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即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来判断终点,并以样品中主要代表酸的百分含量表示。 样品中若颜色较深,不易观察终点时,常采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定,本实验终点PH控制在8.2。 2.要求 1)要求学会酸碱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总酸度; 2)要求掌握酸碱电位滴定仪的调节和使用。 3.仪器、设备 1)ZD―2型自动电位滴定仪一套。 4.试剂

1)1000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2)PH9.18的缓冲溶液; 3)PH6.88的缓冲溶液。 5.实验步骤 1)按说明书接好电源及连线,打开电源开关; 2)定位调节:将PH旋钮指向测量挡,温度补偿旋钮指向所测溶液的温度,将PH复合电极插入PH6.88的缓冲溶液中,打开磁力搅拌器开关,缓慢旋转定位旋钮,使其PH到达所对应温度的PH值,固定好定位旋钮不动。 3)斜率校正:定位调节好后,将PH复合电极插入PH9.18的缓冲溶液中,打开磁力搅拌器开关,缓慢旋转斜率旋钮,使其PH 到达所对应温度的PH值,固定好斜率旋钮不动。 4)零位调节:按定量分析实验要求,在滴定管中装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将“一般、自动、手动”调节旋钮指向“手动”位,不断的按启动按钮,排除橡皮管中的气泡,并使滴定管中的液位到达零位。 5)样品测定:准确吸取处理好的样品溶液50ml于100ml烧杯中,按下PH终点调节按钮,旋转PH终点调节旋钮,将终点设定在PH8.20。将电极插入溶液中,打开搅拌器开关,调节合适的搅拌速度,将PH旋钮指向滴定挡,将“一般、自动、手动”调节旋钮指向“一般”位,按下启动按钮开始滴定,到达终点后电磁阀会自动关闭,此时读出所用氢氧化钠的体积(ml)数。要求做两次平行试验,误差不大于0.05%

实验四 食品总酸度及有效酸的测定

实验四食品总酸度及有效酸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酸度的测定意义及原理。 (2)掌握滴定分析法的操作技能和正确判断滴定终点。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4)掌握PH计测定有效酸度。 2. 实验原理 2.1总酸度的测定 总酸度是食品中所有酸性物质的总量,包括已离解的酸和未离解的酸,常采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即用标准碱溶液进行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来判断终点,并以样品中主要代表酸的百分含量表示。食品中的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草酸、乙酸等其电离常数均大于 10-8,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当滴定至终点( pH = 8.2,溶液呈浅红色, 30s不退色)时,根据所消耗的标准碱溶液浓度和体积,可计算出样品中总酸含量。 2.2有效酸度的测定 有效酸度是指溶液中H+的浓度,反映的是已解离的那部分酸的浓度,常用pH表示。pH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log[H+]=1/log[H+]。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插入待测样液中组成原电池,该电池电动势大小与溶液pH值有直线关系: E=E0-0.0591pH(25℃) 即在25℃时,每相差一个pH值单位就产生59.1mV的电池电动势,利用酸度计测量电池电动势动势并直接以pH表示,故可从酸度计上读出样品溶液的pH值。pH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电位法,比色法和化学法等。 3.仪器及材料 3.1仪器 滴定装置;移液管(50 mL);分析天平及常用玻璃仪器;研钵。METTLER320pH计。 3.2试剂 (1)NaOH标准溶液(0.lmol/L) ①配制称取氢氧化钠(A.R.) 120g于250 mL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 mL,振动使其溶解,冷却后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放置数目澄清后,取上清液 5.6 mL,加新煮沸过并已冷却的蒸馏水至1000 mL,摇匀。 ②标定精密称取0.6g(准确至0.0001g)在105~110o C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加 50 mL新煮沸过的冷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加二滴酚酞指示剂,用配制的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 30s不退色。同时做空白对照试验。 ③用式(3-3)计算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

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

食品中总酸度的测定 方法一指示剂法 一、实验原理 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用碱液滴定试液中的酸,以酚酞为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按碱液的消耗量计算食品中的总酸含量。 二、试剂与仪器 1.试剂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以下简称水),使用前须经煮沸,冷却。 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0.01mol/L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1%酚酞指示剂溶液:1g酚酞溶于60mL 95%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2.仪器、设备 试验室常用仪器及下列各项: 组织捣碎机;水浴锅;研钵;冷凝管。 三、分析步骤 1.试样的制备 (1)液体样品 不含二氧化碳的样品充分混匀。含二氧化碳的样品按下述方法排除二氧化碳:取至少200mL充分混匀的样品,置于500mL锥形瓶中,旋摇至基本无气泡装上冷凝管,置于水浴锅中。待水沸腾后保持10min,取出,冷却。 啤洒中的二氧化碳按GB4928规定的方法排除。 (2)固体样品 去除不可食部分,取有代表性的样品至少200g,置于研钵或组织捣碎机中,加入与试样等量的水,研碎或捣碎,混匀。 面包应取其中心部分,充分混匀,直接供制备试液。 (3)固液体样品 按样品的固、液体比例至少取200g,去除不可食部分,用研钵或组织捣碎机研碎或捣碎,混匀。

2.试液的制备 取25~50g试样,精确至0.001g,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含固体的样品至少放置30min(摇动2~3次)。用快速滤纸或脱脂棉过滤,收集滤液于250mL锥形瓶中备用。 总酸度低于0.7g/kg的液体样品,混匀后可直接取样测定。 3.样品测定 取25.00~50.00mL试液,使之含0.035~0.070g酸,置于150mL烧杯中。加40~60mL水及0.2mL1%酚酞指示剂,用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如样品酸度较低,可用0.01mol/L或0.05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色。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1)。 同一被测样品须测定两次。 4.空白试验 用水代替试液。记录消耗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2)。 四、结果计算 总酸以每公斤(或每升)样品中酸的克数表示,按式(1)计算: C(V1—V2)×K×F×1000 X= (1) m 式中: X——每公斤(或每升)样品中酸的克数,g/kg(或g/L); C——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mol/L; V1——滴定试液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V2——空白试验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 F——试液的稀释倍数; m——试样质量,g或mL; K——酸的换算系数。各种酸的换算系数分别为:苹果酸,0.067; 乙酸,0.060; 酒石酸,0.075; 柠檬酸,0.064; 柠檬酸,0.070; (含一分子结晶水);乳酸,0.090;盐酸,0.036; 磷酸,0.033。 五、注意事项

第七章酸度的测定

第七章酸度的测定 一、选择题 1.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物是()。 (1)草酸(2)邻苯二甲酸氢钾(3)碳酸钠(4)氯化钠 2.蒸馏挥发酸时,一般用()。 (1)直接蒸馏法(2)减压蒸馏法(3)水蒸汽蒸馏法(4)K-F法 3.有效酸度是指()。 (1)用酸度计测出的pH值 (2)被测溶液中氢离子总浓度 (3)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的总和 (4)样品中未离解的酸和已离解的酸的总和 4.测定葡萄的总酸度,其测定结果一般以()表示。 (1)柠檬酸(2)苹果酸(3)酒石酸(4)乙酸 5.一般来说若牛乳的含酸量超过()可视为不新鲜牛乳。 (1)%(2)%(3)%(4)20% 6.有机酸的存在影响罐头食品的风味和色泽,主要是因为在金属制品中存在()。 (1)有机酸与Fe、Sn的反应。(2)有机酸与无机酸的反应。 (3)有机酸与香料的反应。(4)有机酸可引起微生物的繁殖。 7.在用标准碱滴定测定含色素的饮料的总酸度前,首先应加入()进行脱色处理。 (1)活性炭(2)硅胶(3)高岭土(4)明矾 8.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中,()的电离常数最小。 (1)酒石酸(2)苹果酸(3)草酸(4)乙酸 9.在测定食品中挥发性酸的过程中,加入少许磷酸的作用为()。 (1)加速反应(2)去除食品中还原糖(3)使结合态挥发性酸解离 (4)排除样品中的CO2和SO2 10.测定挥发性酸时应将发生瓶中的水煮沸10min,其目的是排除水中的()。 (1)CO2 (2)NH4(3)Cl2(4)H+ 二、填空题 1.食品中总酸含量,是以表示,因此不同的样品的换算系数K不同。 2.测定食品中酸含量时,如果样品颜色较深,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一般使用对样品进行脱色。 3.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和。 4.挥发酸的测定原理是通过蒸馏,把挥发酸分离出来,然后用进行滴定,包括和方法。 三、名词解释 1.总酸度 2.有效酸挥 3.发性酸 4.牛乳酸度的外表酸度(固有酸度) 5.牛乳酸度的外表酸度真实酸度 四、简答题 1.食品的总酸度、有效酸度、挥发酸测定值之间有什么关系食品中酸度的测定有何意义 2.简述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及其特点,对于颜色较深的一些样品,在测定其酸度时,如何排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