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

微博影响公共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分析

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舆论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网站、论坛、博客、即时通讯工具、还有新兴的微博的活跃,都使得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09年才在中国出现的微博,通过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庞大的用户数量,迅速成为网络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改变了传统网络舆论格局的力量对比。

江西“宜黄事件”被称为微博维权第一案,微博对这个事件的舆论推动对事件的最后解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9月10日,江西抚州市宜黄县因拆迁引发一起自焚事件,房主钟家3人被烧成重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死亡。类似因拆迁引起的自焚事件已经不是第一件了,因而宜黄事件起初并没有引起舆论的过分关注。但是自焚后由于微博的介入,传播效应急剧放大,给当事人维权带来了极大助力。最后,宜黄县相关官员被立案调查并受到免职处分。

微博介入宜黄事件,源于一场被网民称为“女厕攻防战”的网络直播。9月1 6日上午,钟家两姐妹在南昌机场准备登机,赴京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但被一直监控他们的宜黄县长和县委书记带领的四十多人阻拦,所幸她们逃出了控制,躲入机场厕所,并向媒体记者电话求救。接到求救电话的媒体记者邓飞在微博上对这个过程进行了实时直播,受到了数百万网民的关注。第二天,传统媒体对此事件也进行了报道。这让钟家小女儿钟如九意识到了网络尤其是微博的巨大力量。这女孩也开通了自己的微博,作为当事人对网民披露更多宜黄事件的真实情况,受到了广大网民的同情、支持,也引起了网民对宜黄相关官员的谴责和批评。

纵观宜黄事件,从知名记者网上直播,到当事人开通自己微博发布信息求救,再到众脖友力撑、呼吁促使事态发生转向。微博为什么拥有如此大的力量?微博的手机终端非常便捷,任何人只要有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发布微博,使得网络直播成为极为简便的事。而微博又具有“互粉”“转发”以及“评论”功能,使每一个微博作者可以对自己的“粉丝群”进行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而粉丝们通过自己认同信息和意见表达,又为自己的“粉丝群”转发,形成病毒似的发散式传播,传播效果十分惊人。宜黄事件中,刘长的微博一个上午就被转发了数千次,获得一千多条的评论。评论功能则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形成微博主

流意见,最终形成社会影响力。微博直播、转发和评论,使个人的声音放大到社会空间,个人行为放大为社会性行为,微博成为公共话语空间,个体可以通过这一公共空间获得影响社会的能力。

微博的优势还在于微博的转发功能直观反映信息的关注度,议程设置不再被站方完全掌控。微博可以根据关键字出现的频率统计出正在被热议的话题,这些话题可以起源于专业媒体,也可以起源于公众,但是这些话题之所以出现在微博首页,并非是因为媒体的议程设置而是公众自身对于现实关注认知思考的结果。在宜黄事件中,微博网站首页被“女厕攻防战”的话题所展领,也体现了在微博传播中,公民正成为重要的议程设置者。

另外,微博用户的特殊性也提升了它传播公共意见的能力。微博的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媒体,网站。据统计,在2010年下半年,就有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等接近五百家媒体机构注册了微博。而拥有巨大粉丝群的人也成为了微博中的“意见领袖”。这些用户使微博传播同时呈现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特点,迅速形成一股社会舆论。这期间,大众传媒也通过微博的信息获取新闻线索,并使其在更为广阔的受众群传播。宜黄事件中“女厕攻防战”的微博直播后,新浪搜狐腾讯等网络媒体,还有中国日报南方报业等纸质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大众媒体力量的介入,使个体事件迅速发展成为公共事件,成为热议话题,最终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力。微博中的议题大多类似宜黄事件这样,来自普通的公众,然后经过媒体人还有微博意见领袖转发放大影响力。宜黄这起拆迁自焚事件也是源于钟家女儿给记者的电话,引起微博大量转发,继而大众媒体对其进一步传播,才带了广泛的舆论关注。应该说,是公众和媒体共同促成了这一公共议题。

微博使得人们即使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也能就同一话题发表意见,构成了虚拟的公共意见平台。它使个人在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方面获得了更充分的主动权,也使个体在记录社会、影响社会方面具有了更大的力量。微博不仅让公众具有了积极利用媒介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影响社会的能力。

新浪微博营销策略和时间规划

新浪微博营销策略和时间规划 一、微博营销策略和时间规划 营销策略 (1)根据不同的时期设置不同的标签,永远让系统搜索结果处在第一页,提高曝光率,吸引眼球; (2)创造有意义的体验和互动,人们才会和你进行交流,成为你的粉丝,对你的广 播进行关注; (3)主动搜索主题相关话题,主动去与用户互动,发展新的粉丝, 与老粉丝经常交流,稳定粉丝群,提高粉丝的忠诚度; (4)善用大众热门话题如#地震#,因为它适合微博的每个人,并且回应时事热点,增加微博的社会实事参与度,贴近广大微博用户的生活; (5)话题:我+营销对象(用中英文对照),这种方式的营销是种双赢的模式,粉 丝愿意接受,并当做时尚潮流热点欣然接受,作为版主,不仅可以盈利也可以凸显我的微博——时尚英语,这一主题,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借此宣传产品,扩大知名度,和用户 群体; (6)有规律地对微博进行更新,每天5~10条,保证微博的信息不被用户的其他广 播覆盖掉,但是一小时内不要连发两条,以免消息泛滥,得不到收听用户的重视; (7)上班或上学、午休、下午四点后、晚上8点,抓住这些用户微博在线高峰发帖 时间,增加广播的阅读量,转发量以及爆帖的几率; (8)使微博信息的内容有连载性,连载会显著提高粉丝的活跃度,例如按四季的划 分连续发帖,或是星座的顺序轮流广播。增加粉丝的对该系列的广播的关注; (9)不要关注超过50个人,哪怕有100万的粉丝,这样才会显得我的微博的专业性 和话语的权威性,以便得到粉丝的认同; (10)定期举办活动,能够带来快速的粉丝增长,或是加话题展开讨论,亲近粉丝增 加其忠诚度。 二、内容策略 1.微博内容与企业相关 微博内容可以使企业的产品、服务、活动、文化等,让粉丝能够通过企业发展状况 和最新动态,增加品牌亲和感。 2.与粉丝交流,解决问题 首先观察粉丝再说神马,辽阔粉丝对产品的认知,并解决他们的疑惑。此外,可以将 粉丝关注的问题分门别类,然后设计微博内容。 3.内容规范,活跃有趣

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

微博的网络舆论和不良影响浅析 [摘要]:我国有2.81亿的网民都使用微博,微博凭借信息发散状流动,形成“蒲公英式”传播,以其独特优势,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着日益巨大作用,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支新生力量。本文分析微博信息流动的特点,传播方式的解析已经针对不良影响的诊断。 [关键词]:微博信息流动特点;传播机制;不良影响

一、微博的定义 2013年1月16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而同时截至2013年12月,我国微 ① 二、微博信息流动的特点 微博作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种,相对于传统舆论监督,有着自己基于互联网之上的独特特点。 (一)微博信息发布的即时性 随着新媒体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中国公民表达诉求,抒发意见,监督权力,建言献策的重要途径。网络舆论已达到任何机构都无法忽视的地步。与手机媒体相结合。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是对互联网交互行为的一种延伸,网民由此可以保持移动在线状态,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即时观察到别人对事件的评价,并能发表自己对现实的意见。更为重要的是,微博用户可以借助手机媒体成为即时的报道者,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简洁而快速的报道,并有超过传统媒体报道速度和广度的可能性,这可以丰富舆论参与者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意见的表达。 从7.23动车事件中,有两条最快的现场微博在事故中被无数博友转发,第一条微博发出时间是20时27分,这个时间节点是在动车事故发生之前的20分钟,网友“Smm_苗”发出第一条现场微博:“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得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此条微博转发2.4万次,跟帖评论7600多条。随后在事故发生后的20时47分钟的节点上,正在出事列车上的博友“羊圈圈羊”发出一条求救微博:“求救!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此条微博被转发10余万次,跟帖评论两万余条。微博被转发的同时,大量网友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毫无疑问,这两条最初的微博求助信息为医疗部门争取“黄金1小时”的救援时间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这个就是微博与手机相结合,把微博的信息发布的即时性演绎的淋漓尽致。 (二)微博信息的自主性 微博作为一个草根媒体。每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信息,而且微博字数要求少,使用门槛低。中国大多数微博网站最多只能发布140个字,所以它也被网民成为“一句话博客”。这就迎合了大多数普通人想使用博客却并不具有太高的文字驾驭能力的要求,因此所以微博短小精悍的形式让更多人有机会表达自我。

论微博在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困境

论微博在公共突发性事件中的传播作用与困境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传统主流媒体不再是突发事件报道的唯一主角,微博作为新媒体的重要代表,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在很多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从这个界定可以看出,突发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破坏性、牵连广等特征。根据人民网发布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2012年微博用户数量超过2 亿个,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微博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工具,即时性、便捷性、原创性等诸多优势已经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逐渐地显现出来,但是微博的困境也日益突出而窘迫起来。 快速直播事故动态,成为最早的信息源 7·23温州动车事故中,微博成为最早发布事故现场状况的信息源,相关信息得以迅速传播。事故发生后,微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媒体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乃至成为事发动车乘客的亲友发布寻亲信息的平台,并在一定程度上“防骗提醒”发布者、献血倡议发出者等角色,相关信息得以快速传播。 动车事故发生前7分钟,一名叫为“Smm_苗”的网友发出动车行驶缓慢的“预警”微博,实时直播动车行驶信息。“Smm_苗”在微博中这样写到:“ 7月23日19时55分:今天这样的狂风暴雨打雷闪电真是好久没有过的情景了…… 7月23日20时27分: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据官方通报,7月23日20时38分,即“Smm_苗”发表上述微博的11分钟后,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在温州市双屿路段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7月23日20时54分,“Smm_苗”继续更新微博: “救火车好多好多……动车真的出事故了……一朋友亲眼看到一辆动车开得很慢,后面一辆速度超快的撞了上去……还看到动车冒烟了……那些救火车估计是冲那边去的。” 该条微博的转发数超过了2000条。此后,她又陆续发表了数条在事故现场的目击图文记录。此时,微博上的网民——包括动车上被困群众,摄影爱好者,周围市民,在第一时间内发布了事故现场的报道,“Smm_苗”的微博是迄今能找到的关于事故现场的最早的图文记录。 然而,传统媒体的反应却较为迟缓:事故发生5小时后,人民网、新华网首页仍无反应。中央电视台坚持以滚动字幕和官方口径进行播报,直至事发后第4天才有新闻主播评论。7月24日,“7·23”事故甚至未能登上《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与《解放军报》4大报的头条。

新浪微博推广技巧

新浪微博推广技巧 一、活跃有朝力 你用心想一下就知道了,生活中那些比较活跃有活力的人身边的好友是不是比较多点,人缘是不是也要比整天沉默不语的人要好很多呢?玩微博也是一样的,想要自己有个很好的人际圈子,别人喜欢你,你就不能每天沉默不语,要多发言,多抢沙发,让别人不能忽视你的存在,每天都让他们可以看到你在动,你在他们的身边围绕着呢?这样日久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关注起你来了,因为你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二、幽默风趣 刚才说到要发言,然而并不是你什么都说,乱发的,每天发一些垃圾信息,而是要发你粉丝感兴趣的东西才行,要让他们喜欢你发的广播,而不是看到你发的内容他们就心烦意乱,想把你屏蔽。因此,在你发广播的时候就要多注意发一些幽默风趣能够带给人喜悦的内容来,让人看了就忍不住的想笑,轻松而愉快,相信没有人会拒绝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人吧?做好这点,你又成功了一步。

三、互动交流 如果你每天都是一个劲在的取悦你的粉丝,发他们喜欢的内容,讨好他们时间长了相信你也会烦的吧,是不是很想你发的广播能够引起朋友们的兴趣,和他们互动起来呢?自己发了一条广播是不是想马上看看自己粉丝的反应呢?他们会说什么呢?其实这很简单的,只需要别在发广播的时候你可以给以回复或是评论转发就可以了,他们在看到你内容时是这样做的,你也不能不理了,就放那了,要时时的和他们交流,互相转播评论才行的,互动交流才是王道,没人会喜欢自己老是主动,而却一直得不到任何回应的。 四、人脉传播 如果你能利用好你自己目前所拥有的资源,而把这些资源都利用起来的话,那么你的新浪微博应该也会有不少的人气了。平时可以给你的QQ好友发消息,让他关注你的微博,然后请他帮你转发给他的朋友,也可发在QQ群里的每个好友,也能给友好发邮件,告诉他们你的微博地址,让他们没事的时候多加关注。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力量绝对是你增加人气的捷径。 微薄营销; 一、微博营销是刚刚推出的一个网络营销方式,因为随着微博的火热,既催生了有关的营销方式,就是微博营销。每一个人都可以在新浪,网易等等注册一个微博,然后利用更新自己的微型博客。每天的更新的内容就可以跟大家交流,或者有大家所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就可

微博大v和微信大号影响力分析

微博影响力锐减?自媒体人要哭了! 近日有知名自媒体人诉苦称,今年自媒体人的广告收入缩水八成。面对洗牌大潮,自媒体大v纷纷转型,尝试招聘、培训、建圈子等新玩法,以求将粉丝力量“变现”。 可要说这微博的影响力真的减少了?小编可不信,微博热点话题榜上的讨论数分分钟几万几万的朝上涨,就拿尼泊尔地震这一事件来说,不到三天时间,#尼泊尔8.1级地震##尼泊尔地震#这两个话题的讨论阅读量已经达到了9.8亿和4.1亿,足以证明微博影响力一如从前,并没有因为其他社交媒体的出现而被用户抛弃。 那么,到底为什么这些自媒体人的广告收入缩水了? 某知名自媒体人分析称,以前企业打公关战的时候,可以借自媒体人发声抨击竞争对手,但如果是做产品常规宣传,自媒体没有公信力,再者企业生存环境如今也很恶劣,都在大幅缩减预算,自媒体广告投放重要性自然下降。 自媒体圈子的确在洗牌,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自媒体人都受到了影响,在传播易广告商城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小编发现,微博营销的销量一直排在前列,尤其是一些知名大V,广告收入榜上有名。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据传播易负责人介绍,他们主要是做营销推广的,旗下的账号资源多是为了满足广告主们推广产品、品牌的需求,相对于一些自媒体人的个人账号来说,有公信力的微博账号更容易获得受众的信任,比如说像重庆晚报、南都周刊、经济观察报这样的媒体微博账号。 (传播易广告商城媒体微博账号) “当企业不需要融资,不需要招商,不需要对掐,也就不需要自媒体了。”有自媒体人如是说。 传播易负责人坦言,其实企业并不是不需要自媒体,而是打公关战,把竞争对手往死里黑的这种竞争模式并不好,甚至还会出现上个月正在骂这家企业的竞争对手,下个月又把竞争对手给捧起来的事情。微博作为营销推广的平台,需要保持其洁净度,不能向钱看齐。 至于为何在广告主们大幅度缩减广告预算的时候,传播易的微博营销业务遥遥领先,这跟他们“不光低价,贵就赔”的宣传口号不无关系。

微博对网络舆论生成模式的影响

微博对网络舆论生成模式的影响 内容提要针对微博(微型博客)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现状,本文结合几个微博网站的特点,着重探讨了微博对网络舆论生成模式的影响,并借用“长尾理论”和“短板理论”阐述了微博舆论影响力的来源,最后作出了相应的诠释图。 一、问题的提出 舆论,是公众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对与自身或社会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和舆情、民意相比,舆论的概念相对狭窄,舆论须是公开的公众意见,且舆论必需依靠媒介的传递作用。在传统媒体时代,舆论局限于主流媒体对社会意见的多数化反映;在信息时代,新媒体的大量涌现,改变了舆论发生、发展和反映的方式。 “模式”是对重复出现的现象的总结,事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作用模式。本文中“舆论生成模式”是对舆论如何被产生、集合及反映等的一种概括,并探索将舆论生成模式分为微观生成模式和宏观生成模式,微观的舆论生成模式倾向于对舆论生成机制的描述,如“把关人”、“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宏观的舆论生成模式侧重于探讨社会传播环境改变后舆论生成模式的宏观变化,也就是对大众、互联网络、社会现实、网络受众等相互关系的考察,本文侧重于对宏观的舆论生成模式的探讨。 以往生成模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我们对原有的方案可以一再利用。如在传统媒体时代,报刊、广播、电视根据现实的宣传需要,可以进行由下而上的舆论反映,或是由上而下的舆论引导,在这个阶段,政府主导的传统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核心,舆论是相对集中的,主流舆论的生成模式也较为简单。但互联网的出现激发了舆论生成模式的变化,网民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发表言论,越来越多的论坛、群、圈子以及各种即时通信工具开始出现,使网民的话语表达权得到了充分发挥,政府和传统媒体开始重视互联网上的群众意见,以积极发现问题,推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我们看到,近年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废止、山西黑砖窑事件的解决等都受到了网络舆论力量的推动。 2008年以后,微博在我国开始加速发展,大量微博网站出现,如新浪微博、嘀咕微博等。在微博之前还出现了其他很多网络交流工具,如聊天室、论坛、贴吧、博客、SNS、即时通信等。从形态上看,微博集成了Web2.0时代网络交流工具的许多特征,包括博客的记事,聊天室的即时滚动,论坛的跟帖排列,SNS的好友添加、即时通信的快速交流和传递等。现在,国内的多数微博还可以进行多种手段的信息发布和同步。 可见,微博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形式,它具有不同于以往网络传播手段的特点,并表现出了巨大的影响力。因此,研究微博对以往网络舆论生成模式的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微博的内容特点和用户特征 具体来看,当今多数微博客传播的内容仍比较琐碎,多为用户的个人生活信息,即使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与主流媒体的新闻排行也差异巨大。以嘀咕微博、9911微博和Fllow5微博为例,2010年1月22日的热门榜上的话题与网易新闻、人民网新闻的一周排行相同之处甚少,在这几个微博网站上出现较多的话题是“过年”、“寒假”、“阿凡达”、“海地地震”、“腊八”、“降温”、“考研”等。 从用户特征来看,微博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热门话题中的“寒假”、“考试”等话题居多,体现出学生群体较为活跃,以9911微博客为例,截至2010年1月22日,最活跃的前50名用户中,除了机构用户和未标年龄的用户外,仅有一名60后,两名70后,80和90后则占到16名,这样的年龄结构符合CNNIC对网络用户年龄分布的调查;另外,像新浪微博和9911微博都努力用名人微博提升网站人气,嘀咕微博则有“名人堂”栏目;滔滔微博和Follow5微博对名人效应的依赖则均不明显,滔滔微博的用户特点是以QQ用户为主,Follow5微博与嘀咕微博共有的一个亮点是,可以把全国用户的微博发布按地理位置即时显示在一幅中国地图上。 三、微博的舆论影响机制

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形成和传播模式分析

公共事件中微博舆论场的形成和传播模式分析 【摘要】:微博正在改变什么?这个问题学界已经讨论了多年。阅读方式的转变、阅读习惯的大变革、微博化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模式,所有这些所带来的影响几乎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还没来得及思考,微博时代就已经来了。然而,有一些变化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舆论广泛、深入,甚至是即时的传播打破了百年来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传播格局,“围观改变中国”已经深入人心。不过,微博中还有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微博强大的舆论浪潮是如何形成和传播的?在微博舆论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有的舆论形成了更加强大的规模,而有的舆论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本文通过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使用定性、定量两大分析方法对微博舆论场进行了全景式分析,着重探讨了微博舆论场的定义、组成要素、构成模型,从宏观层面对微博舆论场进行了重新划分和系统界定。同时,本文通过分析发端于微博、并产生广泛影响的PM2.5事件,着重探讨了微博舆论场的形成机制、内部传播模式、与外部舆论场的互动模式三大理论模型。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旨在为微博的良性发展和社会舆论的良性互动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分析微博舆论的形成——传播——演变这一舆论链条,为今后的微博舆论引导和控制提供一些有益借鉴。【关键词】:微博舆论场PM2.5事件意见形成机制内部传导机制外部作用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 【目录】:中文摘要8-9ABSTRACT9-10引言10-19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二、研究现状10-13三、研究方法13-19第一章微博舆论场的概念界定及组成要素19-301.1什么是微博舆论场?19-231.2微博舆论场的舆论主体及其作用23-271.3微博舆论场的舆论构成模型27-30第二章微博舆论场的意见形成机制30-422.1“PM2.5事件”的舆论形成节点和事件解码30-352.2形成微博舆论场的要素35-402.3微博舆论场的形成模型40-42第三章微博舆论场的内部传导机制42-593.1微博舆论场的传播特性分析42-463.2舆论高峰期微博舆论场的作用机制46-493.3舆论低谷期微博舆论场的承接机制49-533.4微博舆论场的信息特点及传播渠道53-563.5微博舆论场内部的意见传输模型56-59第四章微博舆论场在社会舆论场中的作用模式分析59-664.1社会活动和社会舆论对微博舆论场的作用59-634.2微博舆论场在社会舆论场中的作用模型63-66结语66-69参考文献69-71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1-72致谢72-73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73-7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新浪微博粉丝通推广效果分析

新浪微博粉丝通推广效果分析 新浪微博“粉丝通”是基于微博的企业营销推广产品,它会根据用户属性和社交关系将信息精准的投放给目标人群,同时“粉丝通”也具有普通微博的全部功能,如转发、评论、收藏等,这些天我注册并使用了一下微博“粉丝通”,并对其推广数据进行了一番分析。 粉丝通的收费规则有两种,一种按CPM收费,最低出价为1000人次/5元,一种是按CPE 收费,最低出价1人次/0.5元。根据客服的建议,广告推广只选择了按CPM方式的广告投放,一共投放了两个广告计划。 第一个广告计划是针对兴趣投放的广告,投放微博用户为全部用户,然后在“社交兴趣图谱”里选择指定的兴趣人群来投放,投放了7天,出价为千次15元。平均数据为:平均千次展示成本为13.07元,单次互动成本为18.42元,微博内链接点击平均价格为37.5元。 第二个广告计划是针对行业微博大号的粉丝投放的,“社交兴趣图谱”里选择全部,投放了两天,出价为千次15元。平均数据为:平均千次展示成本为11.66元,单次互动成本为4. 51元,微博内链接点击平均价格为6.41元。

从投放效果看,针对行业微博大号粉丝的投放效果明显好于针对社交兴趣投放的效果,可见新浪微博对于用户的真实社交兴趣把握还并不太准确。不过,即使针对行业微博大号的粉丝投放,其微博内链接点击成本价格也较高。 根据千次展示成本,也可以估算一下普通一条微博推广的费用,如果按照12元的价格计算,一条微博如果展示了5万次,那么按照粉丝通的计算价格应该为600元推广费用。 一条推广微博是否有效果,一般由如下三方面组成:粉丝的质量、微博的到达率、微博的质量,粉丝通解决了前两项,但微博的创意却是由企业来提供,只有高质量的微博才能够吸引到别人,如果微博质量不高的话,使用CPM方式投放广告就不太划算。 如果无法撰写出高质量的微博创意,那么可以尝试用用按照互动次数投放广告,预计按照CPE方式投放对于低交互微博可能会更合算一些。

基于微博影响力的评价模型(最终版)

基于微博影响力的评价模型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微博用户和微博的影响力,以及最大好友圈和消息最佳发布问题。 对于问题一,首先,我们查阅相关文献,基于已给数据将用户粉丝数量,用户和粉丝的活跃度,粉丝的专注度作为我们评价微博用户影响力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我们对题目所给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将得到的结果作为各个用户在各指标下得到的分数。然后,我们建立了熵权模型,将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分别得到了在不同人数的微博环境下各指标在评价用户影响力时所占权重。最后,将各指标下分数与权重相乘,再将各个用户的所有指标分数求和得到最终用户影响力评分。将其排序筛选后,得到影响力最大的十个大V编号。 对于问题二,首先,在问题一所建立模型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将微博被转发次数和转发人的影响力作为我们评价微博影响力的指标。然后,我们统计了各条微博在各指标下的数据。其次,我们利用熵权模型将数据标准化处理,并求出了这两个指标在评价微博影响力时所占权重。最后,我们将各微博各指标下分数与权重相乘,并将所有指标分数求和得到最终微博影响力评分。将其排序筛选后,得到影响力最大的十条微博消息。 对于问题三,首先,我们根据题目对于好友圈的定义,将M={(i,j)}定义为关注情况矩阵,即第j用户关注第i用户的情况。进而将多人相互关注的关系用函数关系式表达出来,将所有符合条件的用户编号写入矩阵E中。然后,先通过对符合两两关注情况的用户进行筛选,再从筛选好的用户中逐步添加用户,判断是否为三人相互关注,四人相互关注,直至好友圈内不能再添加人为止。此时的好友圈为最大好友圈。最后,我们通过循环算法实现上述过程,得到了2000人微博环境下10人为最大好友圈,10000人微博环境下13人为最大好友圈,并求出了好友圈中所有用户的编号。 对于问题四,我们将其转化为优化问题,建立了0-1规划模型处理。首先,将用户发布消息与微博用户之间相互关注的情形转化为0-1矩阵(0表示用户未发布消息或表示微博用户之间未相互关注,1则反之),分别表示为x和A。这样若某用户能看到消息,则x与A转置后的矩阵乘积大于等于1。然后,我们将其推广至所有用户,将该问题转化为目标函数为发布消息的人数最少,约束条件为x与A转置后的乘积全部大于等于1的优化问题。最后,我们通过matlab中自带的遗传算法求得最小用户数。但发现效果并非很好。又采用了贪婪算法,求得了2000人微博环境下发布该消息的用户数最少为93人,10000人微博环境下则为249人。 本文建立的模型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进,求解算法科学,定位速度更快,定位精度更高,有一定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微博影响力熵权模型遗传算法贪婪算法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

微博受众群体行为分析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并对其进行整理。 (一)使用微博频次分析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的频率以每天使用的频率为最高,数据显示,微博的忠诚度更高,更多用户趋向于每天使用,SNS的使用频率则趋于平稳,且用户使用的网站较多,SNS网站的替代品更多。 根据来自DCCI的数据,每天都使用微博的用户约达41.7%,2-3天使用微博的约占26.9%,每周1-2次的约占16.2%,由此可见经常使用微博的用户群体是相当大的。如果使用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那么每天使用微博的用户大约有5000多万人次,而且随着微博影响力日渐扩大,使用微博微博人数越来越多,每天使用微博的人数将会更多。 (二)使用微博方式分析 从目前来看,微博用户登录使用微博的方式主要还是利用电脑登录网页来使用微博,约占六成。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利用手机上网和使用微博的用户将会越来越多,比重越来越大。 据DCCI研究显示,微博用户通过手机登录访问的比例为39.0%,超过3成。预计到2013年,手机网民数量将超越PC网民数量,占中国人口比例将达52.9%。而微博的即时自媒体的特性与手机的方便、及时等特性结合起来,将能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因此,微博在手机平台上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微博也将因为手机平台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及SNS用户通过手机登陆访问的比例分别为39.0%、35.7%均超过3成。结合DCCI之前的预测,在2013年,手机网民

占中国人口比例将达52.9%,将于2013年超越PC网民数量,无论是微博还是SNS 未来都需重视手机平台的应用不朋务,将之作为高增长潜力的发展平台。 (三)从忠诚度和认知度角度分析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仅使用一家的比例达到41.9%,用户高频次的使用,反而是更多的集中在一家微博上,说明微博用户的忠诚度普遍较高;而使用两到三家SNS网站的用户比例最高达到32.3%,SNS网站的替代品较多。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性别用户对微博的认知状况方面,女性用户对微博得认知度普遍高于男性。女性用户认为微博能够随时随地的表述自己的心情,并且能够关注自己想要关注得内容与事情;在对微博的认知度方面,女性微博用户普遍高于男性。 (四)使用微博目的分析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微博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主要为记录自己心情、寻找兴趣相同的群体、认论共同兴趣的话题等,用户将微博作为一个即时信息的交流平台,相比较而言,SNS用户则主要使用SNS平台联系老同学,拓展新朋友等,将SNS媒体作为一个主要的人际交友网络。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在使用微博目的差异上,女性用户在“记录自己的心情、娱乐、休闲、了解最新发生的事情使自己不落伍”等方面比男性比例更高,显示出女性在使用微博上相对男性更关注生活。而男性则在“交流工作、学习心得,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这方面比女性更高,显示出男性在使用微博上相对女性更加为事业发展考虑。 DCCI 2010上半年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同学历用户使用微博的目的方面,记录心情为各

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研究1

保密类别 编号 毕业调查 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研究 —以北京暴雨微博事件为例 学院电视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班级 2015级 姓名丁玉卓 指导教师涂凌波 中国传媒大学 年月日

摘要 在这个数据化时代,各行业间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作为现在人们广泛应用的社交媒体之一微博,能够产生海量的数据,这些数据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准确地反映了用户的真实感受。自2009年起,以新浪微博为首的微博客开始盛行于网络,并以其信息的即时性、操作的便捷性、形式的个性化和言论的自由度,成为网民对社会事件发表观点的一大渠道,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微博舆论,对多起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互动效应。对于传统媒体及相关政府机构,如何对微博加以合理利用,如何对微博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已是迫在眉睫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本文综合当前国内外关于微博公共事件以及其传播方式的研究,并且由此进一步寻求合理的公共事件应对模式以及手段,分析其中的社会情绪共振内容,从而更好的利用现有的微博本身进行社会引导的基础之上,提升以及实现整体社会发展的持续性以及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微博;公共事件;情绪共振

ABSTRACT In this digital era, the industry has more or less contact. A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social media today, micro-blog, can produce massive amounts of data, the biggest feature of these data is timely and accurate reflection of the user's true feelings. Since 2009, the micro blog to Sina micro-blog led became popular in the network, and its information real-time, convenient operation, in the form of individuality and freedom of speech, has become a major channel for users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social issues, and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icro-blog media, has produced a great influence and the interactive effect to the many social and public events. For the traditional media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agencies, how to make reasonable use of micro-blog, how to effectively guide micro-blog public opinion, is an imminent new challenge and new issues. This paper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micro-blog public event and study its mode of transmission, and thus to seek a reasonable public emergency response mode and means of social emotional resonanc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above, in order to guide the use of existing micro-blog itself social foundation, and realiz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overall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and stable. Keywords: micro-blog; public events; emotional resonance

新浪微博推广的效果分析

网络营销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新浪微博推广的效果分析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 班级: 成绩:

目录 一、微博微博推广、网络推广,其关系是怎样的 (1) 二、常用微博推广方法及技巧 (1) 三、怎样进行微博推广 (1) (一)注册微博技巧 (2) (二)微博推广技巧 (2) 四、微博推广总体成效分析 (4) 五、总结 (4) 参考文献 (4)

微博推广的效果分析 一、微博微博推广、网络推广,其关系是怎样的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在这样一个平台里,你既可以作为观众,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也可以作为发布者,在微博上发布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或者是图片、视频,实现即时分享。但微博的社交性质并不强,只是一种最佳的信息发布平台。而微博推广,就是以微博为媒体,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以裂变的方式传播出去,它是社会媒体优化(被称为Social media optimization,简称SMO)的一种,亦是网络推广的一种有效方式。现在微博推广的主流微博有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等,其中新浪微博是使用和关注人群最多的,它的推广被越来越多的站长们所重视,已经成为热门的网络推广行为。 二、常用微博推广方法及技巧 话题,根据你的目标听众设定话题,就是要在微博设立初期制定内容策略,就像一本杂志的主编设定杂志内容策略是类似的。微博的最终目的其实是分享内容。 标签,设好标签可以帮你查找相同爱好的人,志同道合的人才会成为你忠实的粉丝。 善用大众热门话题,及关注热点。每小时热门话题排行以及每日热门话题排行都是很有用的,因为这些话题适合微博的每个人,并且善加策划进我们的营销内容,可以增加被用户搜索到的机率。 制定有规律的更新频率,每日发6-20条,一个小时都能发1-2条,频率和节奏把握不好,会让粉丝流失。 互动交流,写微博,发微博,相互评论与转播,增加粉丝间的互动,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巩固粉丝间的稳定性。 规划好发帖时间。微博有几个高峰,上班、午休、下午4点后晚上8点,要抓住这些高峰人群时间发帖,才可能产生高阅读率和高转发率。 广加好友,新浪微博可以发邮件给好友,邀请他们开通新浪微博,结合微博推广第一条,可以说明,微博,朋友多是王道! 同步博客微博,只需要博客地址就能同步别人博客的文章,户主社区没有帐号审核之类的。 完善资料,加入微博后先完善资料,修改头像,让大家感觉到你的真实,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你。 三、怎样进行微博推广 挑选一个好的微博平台,建立一个微博账号。一个好的平台,有足够的人气,能够找到潜在的关注群体,有利于培养潜在客户。

浅析微博名人用户的影响力

浅析微博名人用户的影响力 摘要:新浪微博名人用户在微博中有极大的影响力,是当前微博界的意见领袖之一。本文通过了解名人用户的特征[4],进而分析名人产生的效应,最后全面分析微博名人用户在各方面的影响力。 关键字:新浪微博;名人用户;影响力;名人用户的特征;效应 引言 微博,即微博客( MicroBlog) 的简称,是Web3.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以内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1]。本文选取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新浪微博作为研究对象。新浪微博是一个由新浪网推出,提供微型博客服务的类Twitter网站。2014年3月27日,新浪微博正式更名为“微博”,于2014年4月17日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2] 自2009年8月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浪微博,很快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微博企业,据《2012-2013年微博发展研究报告》调查研究表明,“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3]。尤其以名人用户的活跃度最高,粉丝数量最庞大,其影响力由现实社会过渡到网络空间,在成为意见领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分析微博名人用户的影响力,首先要了解名人用户的特征[4],进而分析名人产生的效应,最后全面分析微博名人用户在各方面的影响力。 一、名人用户的特征 1.名气指数 1.1 名气指数主要表示用户名气的大小,用以界定其哪种类型名人。 1.2 根据郭秋燕等对名气指数的研究表明,名人用户关注数越小,而粉丝数越多,粉丝数与关注数比例大,同时粉丝数占据研究样本总量比例大,更易引起别人的兴趣,所以名气指数更高,名气更大。

引导微博舆论的途径

引导微博舆论的途径 一、在突发事件中微博的传播作用 1.广泛传播,吸引全民参与。微博应用平台融合了多种媒介元素,使信息的传播更加迅速、自由,信息整合的深度更是前所未有,从而成为了民众创造并交换信息的平台。在玉树地震中,经常有高原地震救援防护知识等信息以极高的频率被网友转发,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相当程度的信息支援。微博的影响力和扩散力能有效地吸引全民参与,为突发事件的良好解决提供有力支持。 2.对突发事件现场的零距离直播。微博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发布信息,这让微博得以摆脱设备的束缚,传播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突发事件信息的传播中,微博的现场传播效果远远超过了其他任何媒体,这在媒介传播中是无可比拟的。玉树大地震发生仅10分钟后,当地网友便通过微博发布了第一条地震消息,比百度贴吧中最早的地震信息早了6分钟。这样迅速及时的信息传递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满足了人们对于突发事件信息的关注与渴望。 3.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进程的加快,公民对知情权的维护意识得到了普遍增强。突发事件由于涉及到公众的

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因而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微博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能够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迅速整合信息,很好地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 二、在突发事件中对微博舆论的引导 由于上述微博传播特性的存在,微博中极易出现谣言,引发舆论事件。怎样对微博舆论进行有效引导,使之在突发事件的解决中发挥正面作用呢? 1.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对微博行业的规范和管理。法律法规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但其容易造成干预过度,从而引发网民的逆反心理。因此,政府必须制定适应网络发展水平的法律法规,在不干预民众享受便捷网络生活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避免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当前,我国网络传播的立法建设远远滞后于网络本身的发展速度,层出不穷的新型商业模式、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水平,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网络立法建设,严格行业准入制度,强化行业引导和行业自律,对危害国家安全、影响民族团结、挑起社会事端等恶意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改善立法滞后的现状,做到新问题,早立法,早解决,保障微博的规范运行。 2.做强传统媒体,推动传统媒体和微博的融合。对于传统主流媒

微博营销成功案例分析定稿版

微博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Weimedia--微营销分析 完美“优雅女”营销案例分析 weimedia微媒体平台是华人基业公司旗下核心业务之一,是中国最专业的微博营销平台,是国内最早深入研究微博营销广告技术平台的公司。北京华人基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总部设立于北京,长期服务于国内300多家知名企业,旗下拥有4大核心自主技术广告平台,定位于互联网全程效果整合营销专业服务,拥有大批互联网营销、管理、技术等专业人才、优质媒体资源和自主核心技术平台。 网络营销的方法和案例非常多,在较为浮躁的中国互联网环境下,一个好的创意是网络营销活动中最主要的灵魂。去年的“贾君鹏事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也用事实说明了事件营销的效果和所产生的推动力,往往比其他营销方法要好的多。今天我就具体以最近发生的一起事件营销“后宫优雅事件”为例,来分析一下在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微博事件营销的过程和方法。 事件营销策划 事件营销就是通过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来转弯抹角的做广告,达到广告的效果。比如某公司要推广某一款网络游戏,使用知名度高的明星代言往往需要较高的费用,推广时候的广告费也不菲,而如果通过事件营销的方式打造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网络红人来代言这个网络游戏,不仅仅可以节省大量费用,还以低廉的成本进行了网络推广营销。

营销策划人可谓用心良苦,从去年12月就开始计划利用互联网来打造这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网络红人”—“后宫优雅”。这个案例的营销平台选择的是“新浪微博”,这是一个2009年后半年开始逐渐热闹起来的社会化网络平台,注册用户约有几十万,有不少“名人”入驻。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注册的微博用户背后的身份往往无从知晓,于是做好几方面准备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事件营销。 事先的准备工作包括,寻找一个虚拟的“网络美女”,并预备几十张左右的自拍照片,然后寻找一个写作团队,能够持续地写出有趣的段子。准备好这一切后,就可以开微博帐号进行炒作。微博前期的炒作主要以“美女”、“炫富”、“明星八卦”为着重点,总而言之就是“找骂贴”。典型的症状包括,自称来自“新加坡”,“后宫三千,独我优雅”。号称有私人飞机,认识很多明星,和阿娇去日本泡温泉,被范冰冰专门因为安慰过,经常行来于夏威夷、香港等地,投资几千万给电影《阿凡达》,并与许多大牌娱乐圈艺人私交甚好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该微博的写作团队具有较高的文案写作水准,在初期炒作阶段,发表的段子非常诙谐幽默,颇具有娱乐效果,可读性很高,使得不少新浪微博的名人都转发其段子,在12月中旬时,“后宫优雅”具有了约四千左右的粉丝数。 平媒介入 12月下旬,平面媒体、报刊杂志开始报道和炒作“优雅女”,使得“后宫优雅”的知名度急剧上升,并在2009年12月29日达到了一个小高峰,用户关注度增长惊人,搜索量也开始猛增,也开始有网友对其进行人肉搜索,“后宫优雅”的微博在29日粉丝数

自媒体时代微博的影响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56419230.html, 自媒体时代微博的影响力 作者:候艳娜 来源:《教育界·下旬》2014年第12期 【摘要】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 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微博引领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手中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变成了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关键词】微博自媒体意见领袖 微博的广泛使用,使得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出现,每个人都是信息传播者,都有话语权。微博的用户通过短信、网页、实时消息软件等方式发布即时信息,可以允许任何人或者指定某个用户群组阅读、转发、传播,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链接等,整合了博客、移动终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网络应用,是当下互联网和移动网络融合发展的集大成者,为当代人构建起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话语区间,并对传播形态和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一、微博网络分析 微博依赖于互联网,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快捷地沟通和交流,以及实现信息的及时反馈。微博是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站,通过相互关注的机制,关注者和被关注者能及时了解对方的最新动态,及时地给与回应。而且,不同于QQ和MSN采用的点与点的交流模式,微博采用的是点与面的交流模式。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每个人都掌握着话语权,及时了解、接收社会最新热点,关注关心的话题,并且能够及时地给与回应和反馈。 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总数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与此同时,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2010年底增长了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 2010年以后,中国的几大门户网站,比如新浪、网易、腾讯、搜狐等相继推出了自己公 司的微博,我国互联网的微博信息时代开始发展和不断地形成影响力。微博的用户关系网是靠关注和粉丝建立的,这些关注的人和粉丝就构成了博主的个人社交网络,而由于许多博主之间因为某种关系就构成了更为复杂的社交网络。 二、微博影响力分析 微博的影响力首先体现在它释放了社会话语的空间。中国的新闻媒体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逐步改变民众接受和发布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传统媒体圈的格局和存在模式。

强烈推荐!微博必看精华帖

强烈推荐!微博必看精华帖 (2013-06-25 22:58:51) 转载▼ 标签: 杂谈 强烈推荐!微博必看精华帖2013-06-25 数据分析师:【数据分析师必备PPT技巧】①想清楚你的观点是什么,给听众表达什么;②PowerPoint=Power 你的Point;③KISS: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④用PPT讲故事;⑤用数字说话;⑥字不如表,表不如图;⑦色彩:一个主色调,一个突出色,灰色是百搭;⑧版面设计比动画重要;⑨丰富元素:音频、视频等 数据分析师必备十条技能:1、分析之处懂得目标;2、数据少时懂得积累;3、数据多时懂得抽样;4、指标多时懂得提取;5、变量多时懂得降维;6、用户多时懂得分类;7、算法多时懂得取优;8、数据展示懂得可视;9、结果发布懂得评估;10、有成绩时懂得低调!老有粉丝问我数据分析师都用哪些工具?我简单说说吧,1、思路梳理多数是MindManager(简单清晰、思路易展示);2、分析工具,根据数据量选择excel、spss、sas、R、spss clementine 等;3、展示工具:PPT(你懂的)、Xcelsius、tableau;4、必备技能:SQL、excel、PPT、投影仪操作、演讲;(供参考) 【数据分析师不好做】1、一堆好数据被尿一样的图表给害了;2、一滩屎一样的数据被华丽的图表给掩饰了;3、一个完美的分析方案被尿一样的现实给毁了;4、一滩屎一样的方案被BOSS接受了;5、一群神一样的数据分析师被系统给毁了;6、一滩尿一样的系统却被传承数年。 【数据分析师吐槽】①不关注业务,分析挖掘永远是华丽的盛装,不实用;②不重视底层数据,谈数据挖掘分析,永远是空中楼阁;③数据不集中,分析永远看不清全局的风吹草动,好比盲人摸象;④不尊重数据分析师,您永远体会不到数据化应用的乐趣和价值;⑤不解决60%~80%的ETL,会令数据分析师深恶痛绝! 运营类:【互联网公司团队职责】?产品经理(了解需求、评估产品、设计原型、制定计划等);?设计师(理解客户目标、设计流程等);?开发人员(理解产品背景及目标、开发产品、功能测试等);?运维人员(提供稳定的环境、上线回滚产品等);?产品营销(宣传产品、营销活动) 【策划人必备的系统性思维】1、我是谁——产品的特点;2、我能做什么——产品的功能;3、为什么说——策划的目标;4、向谁说——目标人群;5、说什么——产品营销的重点;6、怎么说——表现手段;7、通过什么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