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课题研究方案

一、本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述评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德育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综合课程。它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

这两门课程建设和实践的时间并不长,就已有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它是受到老师和学生们欢迎的。

第一,它扎根于儿童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其基本内容,追寻的是一种真实的教育。课程向儿童展现他们的生活,而不是向他们灌输那些抽象空洞的说教和道理。儿童在课程中所遇到的是他自己、他的伙伴们、以及和他有关联的人;说的是他自己的事、他的生活、以及他所关心和感兴趣的、他想了解的事和物。这些人和事与儿童的生命“同构”,当他们与儿童的生命“遭遇”时,就有了沟通、有了共鸣,有了理解、有了体验。

第二,它搭建了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一种唯理性的教育,教育往往只停留于人的认知、知识的层面。为此,教育要触及人的心灵,使人在心灵层面发生变化,只有创设心灵沟通和碰撞的平台,使心与心在这里得以相遇。新课程重视学生在情意层面的发展,改变了过去那种“空心人”的形象。

第三,它创设了愉悦的课程生活。对于一个受教育的学龄儿童来说,这是构成他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往我们只追求教育在未来的结果,而忽视教育自身作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要让儿童过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所以,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

在近几年的探索中,教师对这两门综合课程逐渐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很多学生获得了积极体验与社会生活经验。然而,就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一)来自教师层面的问题

1、对课程价值的认识模糊与偏差,课程意识淡薄

2、工作本位、学科本位的思想仍占据主导

3、教师缺乏对话素养,“导演情结”难以割舍

4、教师的专业素养滞后,动力不足,对课程能力缺失

5、品德课程的教师队伍不稳定

(二)来自教学层面的问题

1、教学不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当学生遭遇一些道德问题时,不知如何

应对

2、学生学习方式变化不大,问答式教学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3、课堂上没有师生生命的整体投入

4、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准备不到位

(三)来自教材使用层面的问题

1、照本宣科

2、弃而不用

(四)来自教育管理层面的问题

1、学校的管理不能适应课程的要求

2、学校不知如何根据课程的特点提供相关的支持

3、社会的支持保障不到位,配套设施不到位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包括视角、方法、途径、目的),重要观点。

本课题将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小学品德课程的实施现状,梳理出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了解现状、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教研部门、实验学校协同研究,共同分析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理性思考,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实践经验资料和观点支持。

三、本课题的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进入“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自我建构打下基础、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打开一扇窗,铺设一条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飞翔。

近几年,各学校虽然在德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很少有深层次的、对诸多问题的统整思考,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弊端日益突出。当学生走进社会这个大背景时,来自家庭环境的冲击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因此,本课题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调查梳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联系起来加以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协同解决的策略,对解决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问题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2、徐英著《新世纪教育启示录》,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鲁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中国教育报》,2002年9月10日第3版

4、有宝华:《综合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

五、研究内容

1、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途径的研究

2、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标实施、教材处理、学生学习方式)

3、根据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六、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目标

准备阶段(2006年1月——2006年3月)

1、组建课题研究网络。

2、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3、研究相关文献,撰写文献综述。

实施阶段(2006年4月——2007年12月)

1、课堂教学实施现状的问卷调查。

2、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3、问题梳理及策略的提出。

4、分专题开展行动研究,收集研究案例。

5、基于问题解决策略实施的调查问卷分析。

总结阶段(2007年12月——2008年6月)

1、撰写课题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2、汇总课题成果材料

七、课题实施研究的条件分析

理论准备充分。对于课题中“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相关的材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我们还组织学科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吸收新的课改信息,及时传递教学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篇篇经验文章。

本课题由各级教研员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相关条件优越。本学科拥有一批具有创新思想的学科骨干教师群体,课题组成员均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骨干力量,多次参与学校的教育科研,参与研究的全国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综合课程教材开发与实验”子课题“小学品德课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合”,课题已经通过中央教科所的中期评估,将于2006年6月结题。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成员还参与了苏教·中国版国标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教参的编写。在

全国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的录象教学课评比中获第一、三等奖共有四名;在全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录象课评比中获二等奖,对小学德育课程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

本课题目标明确,内容设计、过程和研究方法合理规范,保障有力,具备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基本条件。

八、研究时间

2006年1月——2007年12月

九、最终成果形式

1、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2、调查资料及报告。

3、现状问题梳理及策略提出。

4、品德课程实施综合研究。(包括课题相关课例、个案资料、图片声像资料、研究论文等)。

5、课题总结、结题报告。

……

思想品德教育论文: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说理教育法;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环境陶冶法;发挥榜样力量,激励良好行为——榜样激励法;创设困难情境,磨练坚强意志——意志磨练法;激发自我教育,指导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指导法五个方面,谈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自我教育学生 作为教师,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地研究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特点,探索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方法,新路子。 一、摆事实讲道理,提高思想认识——说理教育法 说理教育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观点,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方法。说理教育法主要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 一是谈话,教师就有关的思想问题与学生交换意见,使学生明白有关道理。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对个人和集体都适用,谈话的内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也可以针对班级当前发生的事件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进行。特别是个别谈话时,对谈话对象的心理特征、家庭背景、本人现状等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谈话中,教师要以亲切、

真诚、自然的态度与学生交流,做到以诚相见,将心比心,使学生从内心里感受到教师的热爱和诚意,从而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为他们所接受。 二是讲解,对需要深刻理解,辩明是非和哲理性较强的教育内容,运用讲解学生会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讲解时根据理解内容的难易程度,可系统解说,也可简短说明,或通过墙报、板报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相关内容。 三是讨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小学高年级,当学生对某些社会或道德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交流思想,共同提高。通常能带来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创设良好环境,潜移默化培养——环境陶冶法 环境影响对学生品德成长有重要陶冶作用,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总是陶冶人的良好品德,不良的环境则形成人的不良思想行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天,我们更应自觉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以保证学生品德健康成长。学校要创设一个优美和谐的育人环境。小学生白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美观清洁的校园,明亮整洁的教室,有秩序、有节奏的教学活动和作息安排,良好的校风和班风等,不仅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产生奋发向上的最佳心理状态,起到心旷神怡的作用,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思想受到启迪,产生美好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巨大力量。

浅谈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从身边我可以看到:现在许多小学生缺乏爱心,动不动就出口成“脏”,在学校里喜欢打架,不尊重老师,作业经常不完成,上网玩游戏成瘾,没有好的行为规范……就我所教的班级也是如此,尤其是交流语言,很多都是不礼貌的用语;对老师同学不尊重,主要表现在上课自己不认真听课,还影响同桌或同学,甚至还故意去骚扰同学,最终演变成打架了;做错事了不敢承认错误,还一直洋洋得意,心里没有一点的认错思想;再者有些学生看到老师不主动问好。这些种种都极度表现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差,同时也能够映射出这个社会大多数学生都是如此。许许多多的不良习惯已经在不少学生身上表现出来。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因为孩子的这些不良品质的出现,我越发觉得现在的小学生不好教了,但同时使我认识到品德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现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是从一落地就开始娇生惯养的“温室花朵”。正是由于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在成长中逐渐变得自我,在校园或课堂中缺少纪律概念,不尊重教师,我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增加思想品德课程,摆正孩子们思想认识,从而能够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孩子在学校的教育不仅重视智育,也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性格,提升情商。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品德影响着人的一生,陪伴人的一生,一个人将来发展如何,将取决于他做人的原则。因此,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道德规范,形成学生对事物的是非、好坏、美丑、善恶的辨别和评价能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让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一方面是学校的课堂教育。榜样示范法,是进行思品教育一种生动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校里,老师应该严以律己,做好学生学习的榜样,做好学习的楷模。如:老师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把自己的烦恼还给学生,让学生无端地忍受巨大的痛苦,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一碗水端平”,应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应结合新课改,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化,《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增强了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使其更贴近儿童的生活,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起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有效的生活情境非常重要。只有创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化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

各种活动中实现。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多媒体能向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悦耳的音乐,把学生带入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如在教学《腾飞的祖国》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播放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神五成功发射”等精彩的画面,激动人心的画面很快吸住了学生的眼球。学生此时已经形成了一种内

论小学品德课教学反思

论小学品德课教学反思发表时间:2009-06-16T09:32:24.060Z 来源:《新科教》2009年03-04月供稿作者:于海燕(通辽市扎鲁特旗巨日合中心校,内蒙古扎鲁特旗,0291 [导读] 本文就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调研,我们对小学品德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调研,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调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 课、“游戏” 课、“美术”课、“舞蹈”课。我国第八次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地讲。课堂上,教师不敢讲、泛泛讲、过多讲,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学习”,形式多于内容。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不能简单形式化。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精神,把合作学习变成了一种机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每节课到采用分组讨论方式,打上“合作学习”旗号。 合作学习无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视自我的团队精神的培养。但是,教学中如果合作学习目的不明确,过程设计简单,时机把握不好,无论什么问题都采用分组讨论的合作学习方式,导致学生能独立完成时也合作,能够自主时却不让学生独立,有探究欲望时却让小组优秀者代替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觉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协作,合作学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多于内容的合作学习究竟对学生有益还是有害?因此,并非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分青红皂白地搞合作学习,必然有害无益。

最新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 2、能力 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 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

浅谈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学

浅谈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学 在小学阶段开展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对 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着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 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 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思想品德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 重任,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 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作为一名基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日常教 学过程中贯彻党和国家的德育教育工作方针,让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认为应 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强化社会和家庭对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认识 思想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与凝结。是人们在相处时,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系列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道德的倾向和特征。 是一个知行相统一的综合性的范畴。道德品质不是先天的,也不是个人的自然本性,它的形 成与发展,都是源于社会,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 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品德与社会教育,是学校教 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青 少年在成长时期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怎样与社会发生联系首先是从家庭这个渠 道而获得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 庭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因此,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 高度关注和家庭理性的呵护与教育。 二、灵活应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基本方法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文明行为 习惯起奠基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应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方法。本 人在教学中主要应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故事喻理法。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 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喻理法”运用故事喻理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 (二)榜样分析法。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教学目标,以领袖 人物和英雄模范为榜样,分析他们所具有的高贵品质和产生高贵品质的原因。通过榜样分析,使得道德观念具体化、可操作化,又使得学生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三)引导讨论法。这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 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三、通过组织课外活动、义务劳动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 认同,这是儿章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章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 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 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 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要渠道,对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起奠基作用。然而,由于思想品德大多都是理论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讲,内容显得枯燥乏味,这就对教者有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们如何突破这些难点?下面笔者试图就自己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面对一群思想单纯的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深层的思想教育内涵,确实需要教者创新的应用各种教育方法。一、民主讨论法这是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围绕本课的主题进行讨论,从而完成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设计、引导讨论时,要掌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原则;要注意引导学生辨是非、明事理,是非不辨则事理不明;要注重贯穿激情——明理——导行的全过程,坚持知行合一观;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让学生各抒己见,哪怕是很幼稚甚至错误的意见也要让他们讲,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民主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二、故事讲解法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讲解法”。运用故事讲解法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特点和认识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使用“故事讲解法”时要注意切忌单纯追求故事性、趣味性,而忽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终教学目的,舍本而求末。除了使用教材里讲述的故事外,师生可以讲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和贴近实际,从而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可信度,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可以举一些反例,正反对照。三、情景设计法可根据教学目标和施教内容的要求,配合说理而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情入理,情理交融,从而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这一方法是根据人的情感可以相互感染、相互影响的心理特点提出来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情感的情境性、感染性更为明显,运用情景感染法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各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左邻右舍》教学反思: 通过教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生活中培养,在提高培养中生活。通过图片出示,再与现实情景相结合,让学生认真观察,充分体验和感受,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怎样友好地与邻居相处。由于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浅显易懂,因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热情高,潜力大,效果好有利于教学目标。 2.《理解与尊重》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懂得互相尊重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前提,将学生分组进行排练和表演,对课文中的实例进行选题,然后在表演过程中明理升华。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认真和邻居和睦相处,学会理解他人,钱让他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达到道德行为目标。 3.《邻居有难我帮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学习中本课要求学生建立友好和睦的邻里关系,既有利于自己的家庭生活,同时对友邻、对社会都有极大的影响。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促进邻里之间的关系上有所作为教材以儿童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图片来说明邻居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如何使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引导学生逐步成为有爱心的人,当自己身边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愿意力所能及的关爱他人。 4.《身边的规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规则来源于我们生活中,怎么能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出规则的概念呢?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让学生总结出要想让游戏顺利地进行,必须讲规则。这样处理,将生活实际与知识点结合起来,学生印象深刻。然后我紧紧围绕生活实际展开教学。将规则明朗化,细致化。潜移默化的使规则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头。理解游戏中规则的必要性,学会制定游戏规则。增强了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养成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5.《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引出规则→了解规则→寻找规则→制定规则→拓展规则”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 校纪律。 6.《自觉遵守规则》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了无论对于我们小学生还是成人,规则都是不可缺少的,就向大家学习过的,如果没有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如果没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规则,在社会生活中,就会遇到许多麻烦。 7.《说说你的难事》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通过和强者的对比,感受到自己也是生活的幸运儿,进而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初步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8.《做生活中的勇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知道面对困难时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面对困难时没有思想准备,或者没有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明白,在挫折面前勇于面对,能够锲而不舍地前进,排除障碍,才能克服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课堂气氛活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新编道德与法治想要真正融入小学课堂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挖掘各种资源,教师的要求就更加规范,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多的课外知识要求教师整合充分后教授给学生,同时以更多教学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简单单一教学,填鸭式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要细心观察生活,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将生活中的每一处与道德法治相关的内容牢记于心,并熟练运用教授学生。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必须坚持学习理念,秉承终身学习信念,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适合学生们成长的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已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扩展教师知识面,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从读书做起,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将更多知识教授给学生。在学生的印象中教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引路人”。而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散发属于自己的魅力。才能做到学生喜欢,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不仅仅是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喜欢,并在生活中能够运用该理论及知识,这是教学最终目的。 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读书,同时更多的是与时代接轨,学习先进知识与技术,也是新时代教师所必备的素质,“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车”的,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才能与时代接轨,与学生的思维有对接,思考学生所思考的内容,更好的考虑学生所需要的东西,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 积极参与各种教师专业化培训活动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教师在假期或者平常多参加教师培训是增强自己业务能力较快途径,在培训中学习更多知识,接受更多想法与建议,学习他人之长,补充自己短缺,在创新的过程中感受自己进步的喜悦。努力突破自己提高自己。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我的徤康成长 二、我的家庭生活 三、我们的学校生活 四、我们的社区生活 五、我们的国家 六、我们共同的世界 第四部分实施意见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需求。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求基础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是学生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为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的综合课程。 综合性本课程设计体现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品德和规则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历史与文化、国情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生命与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的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从多角度、多层面引导学生去理解、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基本的道德品质。 实践性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开放性本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有弹性地吸纳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课程评价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学习态度,不以单一指标评价学生的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和日常行为。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举例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举例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综合性必修课程,它有机的整合了心理健康、伦理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成长的新课程理念,着重提高学 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了正确体现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和作用,通俗易懂地讲授 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认识社会、理解国情、认同社会 的基础上,提升其建设主国的使命感、责任感,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 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课堂教学中就必须运用“举例”这一教学艺术。举 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关键词〕小学思品教学举例探讨 思想品德课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 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人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用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充分说明了思想品德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小学时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即他们品德发展的变质时期,是 接受思想品德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要上好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响小学生品德形成的诸因素中,学校教育起着特殊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 质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紧这个时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他们的一 生将产生重大的积极的影响。道德行为是一种自觉行为,它总是由一定的是非、善恶观念来支配的。小学生之所以会做出些不符合道德行为要求的举动,多半 是由于不了解行为准则的要求和它的意义,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在什么时间、地点、情况下求得满足才是合理的。思想品德课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让他们用正确的道德观念调节自己的需要和行动。这在思想品 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引导”,在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下,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正“从小逐步养成”并涌 现出不少十佳优秀少年和少年英雄,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 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他们的出现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因此,我们要上好思想品德课。 那么,怎样才能上好思想品德课,让思想品德课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呢?我想,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外,在教学当中还应该善于举例,把书本知 识和生动、具体的小故事、事例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举例,每位教师都能举,但是,要举得恰到好处,并 非易事,我认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举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思想性 思想性,是指列举的事例思想健康。小学阶段正处在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发展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同时,小学思想 品德教育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对于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 质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想内容的健康性,但不能把 思想性简单地、机械地理解为不许出现反面事例,有时需要列举一些事例,用 正反对比的方法,在鲜明的反差面前使学生更好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例如 《狼来了》是我国从古到今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的传统篇,它是通过谈说谎的 危害来说明为什么要诚实的道理的。可教师如果信口开河,不加筛选地举例, 这样的事例虽然有可能说明一定的问题,但是,同时也把一些糟柏灌输给了学

浅谈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浅谈小学品德课堂有效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13-06-08T10:47:10.297Z 来源:《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3年3月供稿作者:赵亚华[导读] 小学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载体。 赵亚华(大名县明德实验小学河北大名 056900) 小学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载体。如何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充分发挥德育的“显性”功能,笔者认为,应该精心打造“课堂”这一活动教学的重要空间,更好地让品德课程释放其独特的育人魅力。 1.丰富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心灵共鸣 教学语言技能是教师传递信息,提供指导的语言行为方式,它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却是一切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行为。教师以丰富的语言进行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可以很好地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引领学生在课堂审美过程中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取教益,为魅力课堂奠基。 2.有效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乐在课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可见,生活实践是品德教育的源泉。因此,在品德课堂中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体验生活、领悟道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如教授《我会打电话看电视》一课时,笔者采用实物模拟情境,创设一个话题,让两名学生拿着座机互打电话,学生兴趣盎然,因为这一情境承接了他们的生活基础。活动过程中,问题也一一呈现:打电话时,你注意礼貌了吗?通话时间太长有什么影响?遇到有人拨错电话,你怎么处理?这样,学生在玩中学,乐在其中,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授《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时,笔者又采用了媒体再现情境的方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先让学生观看自己一天的生活中有哪些人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天蒙蒙亮,清洁工为我们清扫街道;上学路上,交警叔叔忙着指挥交通;校门口,老师已经早早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食堂工人为我们运送饭菜……平时熟视无睹的画面再次呈现在学生眼前,并让学生讨论,我们的生活能离得开他们吗?没有他们的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是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应该尊重他们的人格,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课程主题、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至于究竟是采用角色模拟,或者问题辩论等何种形式,要应需而设,不可牵强附会,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只有具备较强针对性的生活情境,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触动心灵,品德课堂才会焕发魅力。 3.拓展学习时空,让学生走进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根据活动主题与学生实际、当下具体情况等灵活机动地安排。如教授二年级下册《春天在哪里》一课,笔者会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碰上阴雨天,我让学生走出教室,站在走廊上,观察春雨,感受“春雨绵绵,润物无声”、“春雨日时,草木怒生”的意境。若是遇到春光明媚的好天气,我会带上学生,走出教室,在学校周围寻找春天,花圃里、柳树下、操场边,到处都留下了春姑娘的足迹。仅与学校一墙之隔的居民家的桃花,开出粉红一片,更带给学生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时候的学生是最兴奋的,沐浴在美妙的春色中,身心得到舒展与净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对教师而言,还需多讲吗?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让学生自己去听、去看、去摸、去闻、去想。教学《春天的种植》一课时,课堂又可以延伸到学生自己的家,告诉学生按照老师所教的方法,在自家院子或花盆里种上小植物,过段时间带回教室,大家一起观赏。在某一天,教室里成了植物园,一棵棵小苗长出来了,长高了。有小花,有大蒜,有赤豆 ……这样的开放性教学,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4.适当的奖励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评价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成长与进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的活动过程,重视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和行为表现,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 笼统的表扬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某个胆小的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比平时响亮了点,与其夸张地说“你真棒”,还不如告诉他:“噢,原来你的声音很好听。”有针对性的评价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会觉得老师很在意他,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师夸讲学生时,可以试试这样说:“你小小年纪就懂得关心帮助同学,在班上一定有很多好朋友,老师祝贺你赢得友谊。”“你画的春天真美,这只小燕子好像要从画纸上飞出来了,你愿意展示给大家看看吗?”“你在游戏中能遵守规则,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小朋友找你玩。” 类似这样描述性的语句以及学生由此得出的积极结论是精神健康的基石,学生能从中体验到自信。低年级学生除了精神激励外,还需要教师给予一些实物奖励,使评价的激励性更加直观、具体和长效。如适当地奖励些一些学生喜欢的贴画或学习用品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品德课程的乐趣,使整个班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有人说:教育方法,没有最好的,没有更好的,只有更适合的。因此,作为品德老师,应占据好品德课堂主阵地,把握教材,合理建构,有序引导,重生活、重体验、重互动、重评价,让课堂情趣盎然,理趣并重,滋养学生的心灵世界,真正实现小学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生死搬硬套,盲目奉行“拿来主义”。 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绘画、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笔者认为,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生活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课、“游戏”课、“美术”课、“舞蹈”课。 2.通识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二、刻意追求“师生民主”,主体、主导、主次不分。 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现师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师为了展示师生民主气氛,走向了极端,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视。 1.课堂上教师主导作用不突出。教师该讲的不敢多讲,甚至对学生违反课堂纪律视而不见,惟恐侵犯了属于学生的自由空间。有的学生上课自由过了头,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想看就看,想读就读,想说就说,必要的课堂纪律维护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被忽视了。 2.课堂上教师以问代讲,“双向交流”太多太滥。有的教师整节课上反反复复用一些类似“是这样的吗?”“是不是?”、“对不对?”的简单问题发问不止,缺少信息沟通,学生翻翻教材就能异口同声、准确地响亮回答。课堂上一问一答,学生似乎忙得不亦乐乎,但思维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机械重复,心灵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师生互动频繁,实则教师用提问方式满堂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直到学生认同教师事先预设好的答案,师生并没有真正互动起来。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课堂上学生不应当是客人,惟师独尊不可取,惟生独尊同样不可取,两者都是畸形的师生关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必要的课堂纪律作保证,那么学生尊重他人、尊重集体的素养如何培养?缺少自我约束力的学生,难以养成刻苦认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难以成大器。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不应当步入“精讲少讲”的误区。该讲的就理直气壮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第一部分前言 在新的世纪里,中华民族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于人的思想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改革和加强小学相关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课程根据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基本理念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三、设计思路

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

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 WTT 摘要: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不仅会给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家庭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 关键词:思想品德家庭参与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进行德育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不仅会给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带来困难,而且还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和内容,是小学老师们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从小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认真地、坚持不懈地抓养成教育,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一、提高认识,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

每个人的品性如何,不是先天带来的,这种品性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中潜移默化、逐步形成的;家庭德育是指通过父母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每个小学生最先接触的是自己的家庭,作为小学生人生旅途中的第一站,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德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基础方面,特别是在早期教育中起着学校和社会教育难以起到的作用。家庭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必要补充和助手。学校德育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家庭理性的呵护与教育。 二、教师要充分把握,设定相应教学要求 小学生年龄小,没有相应的学习目标。因此,上好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住教材的中心观点,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知识,对教材不仅懂得,而且要熟悉,运用自如一认识角度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溶化为一体,达到这个境界,才能真正掌握教材。教学时必须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拓宽延伸,选用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例证,使小学生的认识结构和教学结构融为一体,帮助学生走出低谷。要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方处于最佳状态。要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培养思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