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和翻译策略

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和翻译策略

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和翻译策略
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和翻译策略

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和翻译策略

发表时间:2017-02-21T16:19:24.937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6年11月作者:窦继芬

[导读]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会话含义”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与之相关的合作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在翻译时,使用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的理论使译文与原文在语用效果上达到等值。同时,我们可以看出不同语言的社会团体有着不同的会话交谈规则,文化因素会影响到会话含义的理解,所以译者要从语用效果方面来考虑何时用直译何时用意译,再综合运用增译,减译等翻译策略。

关键词:会话含义翻译策略跨文化因素直译意译

一、会话含义的提出

语用学是语言学各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在众多的语用学定义中,有两个概念是十分基本的,一个是意义,另一个是语境,是专门研究语言的理解和使用的学问,它研究在特定情景中的特定话语,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用学概论》何自然。语用学的概念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后提出的,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语用学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国哲学家格莱斯系统地说明了会话的含义,为了使会话顺利地进行提出了合作原则的理论以便谈话时能够互相理解和配合。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提出后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对合作原则做了些补充。合作原则作为一个重要的语言学原则,系统地阐述了语言的使用,为后来语用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交际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精神生活,人们都需要相互接触,都离不开交际。与朋友交流近况,与同事谈论工作这些都是交际行为。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首先把人们的交际行为系统的归结为规律。他在1967年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阐述了会话含义的理论。对语用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为,他第一次系统全面的揭示了人类言语交际活动的内在规律。合作原则在提出以来,在言语交际的研究领域中有重大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三、会话含义的产生

要理解会话含义的产生,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

(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例1:

A:你认为她漂亮吗?

B:当然了,非常漂亮。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也就是说,数量准则规定,我们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只能是对方想得到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要说对方不想听到的。

例2:

A:你家目前有几口人?

B:五口。

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

要保证你说的每一句都和目前所进行的谈话是关联的,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话和目前你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对方问你一些中国的事情,你就不应该告诉对方关于美国的事。

例3:

A:你什么时候去北京?

B:两天后。

方式准则(避免赘述)(manner maxim)

(1)说话要清晰明了,有所指;

(2)不要使自己的谈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从而难于理解。

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说话要有条理。

例4:

A:一起出吃点东西好吗?

B:好主意!

这四个准则当中,前三个是规定谈话的内容的,最后一个是说话的方式的,数量原则要求在交谈中所传递的信息的适中性,质量准则规定说话的真实性。

关联原则要求说话要围绕主题,而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简单而清晰。在这四个准则中,关联准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合作原则就要求每一个说话人的话语都应该是围绕主题的,同时也是和对方所说的话相关联的。只有这样语言交际才能进行下去。

然而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人们还会故意违反这些准则,比如说故意说谎,拐弯抹角的说话,顾左右而言他,把本来简单的事说得很复杂等等。那么,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原则肯定有其他的意图,也就是说,在字面意义下,肯定还有更深的隐含的意义,这就是“会话含义”,在这些情形下,交谈双方都应该从对方的话语的字面含义中推导出他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要明确对方的“会话含义”,只有这样做,语言交际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下对合作原则的

会话含义与文学翻译

会话含义与文学翻译 中文 译者的主观感悟乃是文学作品英译的传统手法,因此主观臆断取代了科学的体察与分析,翻译时多凭臆测,而缺乏对全文的透彻理解与深刻阐释。本文由此而发,特地以杨宪益夫妇二人合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红楼梦》(Y ang Hsienyi & Gladys Y ang (trans.). 1995.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 V ols.I.II.III)前八十回为研究对象,用H.P.Grice的会话含义学说(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对书中人物之一王熙凤的话语进行语用实证分析,旨在强调文学文本的内外语境及语用因素,着力考察语用学之于文学翻译的文本生成力,同时以语用学的会话含义学说实证考察语用学的普遍阐释力及文学翻译所应采用的语用原则,理论阐发与实证考察相携而行,以达译学模式理论整合的研究目的。作为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H.P.Grice 的会话含义学说认为话语的自然意义有别于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为使交际成功,说话者即应遵守相关的合作原则(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即:质的准则、量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Maxims of Quality, Quantity, Relevance and Manner)。而这四项准则便是https://www.doczj.com/doc/f55117268.html,本文赖以进行实证研究的主要理论框架,借此即可以科学的理论模式整合翻译阐释,使"义生言外",译文差可逼近原文,尤其是原文的内在底蕴或曰"会话含义"。据此以观文学作品,说话者的个人意图或言外之意无疑是作品理解与阐释的一个重要因素。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往往意味深长,需要听话者仔细体会,而就译者而言,也须借鉴会话含义学说,依据上述准则予以认真揣摩,小心处理。为具体说明这种理论模式的语用阐释力及文学翻译所应采用的语用原则,也为了阐明某一具体文本中会话含义的处理手法,本论文以理论为观照,对实例一一采取了实证分析的阐释模式,希望能对我国译学研究及跨语际实践(Translation Studies & Translingual Practice)有所启示。本文的理论意义在:既将语用理论及其分析模式引进了具体的文学翻译,为我国译学研究及跨语际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同时又为语用学研究拓展了新的研究领域,因此而获得跨学科的交互视野,这于学科整合、交相融通无疑大有裨益。 译文 Sense and sensibility are approaches generalized within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translation, which, among other things, have resulted in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s at the cost of the scientific approach characterized by analytically insightful interpretations. The present study, on the contrary, is committed to conduct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5)co-translated by Yang Hsienyi and Gladys Y ang, just in terms of the Four Maxims proposed by H.P.Grice(1981), aiming to lay much claim to the contextual or the pragmatic factors attached to literary texts,

会话含义理论及其翻译-最新资料

会话含义理论及其翻译 人们在交际中,说话人所要表示的意思有时不能按照字面意义去理解,因此就产生了会话含义这一现象。会话含义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研究会话含义理论有助于对人们语言行为的研究,对翻译工作者来说,研究会话含义理论可帮助译者准确理解原文作者的含义,并在译文中恰当地传达原文的含义,让读者在阅读时,能通过上下文理解或推导出原文作者的话中之话。因此,该理论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会话含义理论 会话含义就是说话人并没有明确表达,但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中明显传达了说话人真正意图的话语。如车上的乘客对司机说, 车上的座位已坐满了。”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你可以开车 了。”格莱斯(1975)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 一书中提出了会话含义的概念:言语交际的成功是谈话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交际的成功在于交谈双方要遵守某些规则,达成一定的默契。 为了使会话顺利进行,交际的双方都必须遵守“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遵守了这些原则,交际双方所说的话语就不至于不连贯,因而双方就可以互相配合,达到成功交 际的目的。格莱斯提出了合作原则的四条具体的准则:(1)量 准则(the Maxim of Quantity ),(2)质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 ),(3)关联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ce ),(4)

方式准则( the Maxim of Manner )。在交际过程中,交谈双方遵守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然而,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常常会因为某种原因而违反这些准则,这就产生了会话含义。格莱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就是建立在对合作原则及其准则的遵守与违反上的。 格莱斯进一步把会话含义分为一般会话含义和特殊会话含义。会话中听话人无须借助某些特定的背景知识就能推导出说话人的会话含义的称为一般会话含义,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会话隐含的含义只有参与交际的双方对某一特殊的语境共享时,才能通过推导得出,这种会话含义就是特殊会话含义。在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作者在叙事时,或在设计小说、戏剧人物的对话时,也往往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制造会话含义,让读者通过上下文和所掌握的背景知识来推测隐含的意义。 2.会话含义的理解与推导 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译者首先应准确理解原文,涉

中英文翻译--力学的基本概念{修}

力学的基本概念 对运动,时间和作用力作出科学分析的分支被称为力学,它由静力学和动力学两部分组成。静力学对静止系统进行分析,即在静力学系统中不考虑时间这个因素,而动力学是对随时间变化的系统进行分析。 通过配合表面作用力被传送到机器的各个部件,例如从齿轮传到轴或者是从一个齿轮通过啮合传递到另一个齿轮,从三角皮带传到皮带轮,或者从凸轮传到从动件。由于很多原因,我们必须知道这些力的大小。在边界或啮合表面作用力的分布一定要合理,他们的大小必须在构成配合表面材料的工作极限以内。例如,如果施加在滑动轴承的作用力太大,那么它就会将油膜挤压出来,并且造成金属和金属的接触,使温度过高,使滑动轴承失效。如果作用在齿轮轮齿上的力过大,就会将油膜从齿间挤压出来。这将会导致金属表层的破裂和剥落,噪音增大,运动不精确,直至报废。在力学研究中,我们主要关心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当一些物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合或者系统时,在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作用和反作用的力被称之为约束力。这些力约束各个物体使其处于特有的状态。作用在这个物体系统外部的力叫做外力。 电力,磁力和重力是不需要直接接触就可以施加的力的实例。不是全部但是大多数,与我们有关的力都是通过直接的实际接触或者是机械接触才能产生的。 力是一个矢量。力的要素就是它的大小,它的方向和作用点,一个力的方向包括力的作用线的概念和它的指向。因此,沿着力的作用线,力的方向有正副之分。 沿着两条不重合的平行线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不能合并成一个合力。任何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构成一个力偶。力偶臂就是这两个力的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力偶矩也是一个矢量,用M表示,垂直于力偶面;M的方向主要依据右手螺旋定则确定。力矩的大小是力偶臂与其中一个力的大小的乘积。 如果一个刚体满足下列条件,那么它处于平衡状态: (1)作用在它上面的所有外力的矢量和等于零。 (2)作用在它上面的所有外力对于任何一个轴的力矩之和等于零。 在数学上这两个条件被表示为 ∑=0 M F∑=0 所使用的术语“刚体”可以是整台机器,一个机器中几个相互连接的零件,一个单独的零件或者是零件的一部分。隔离体简图是一个从机器中隔离出来的物体的草图或视图,在图中标出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矩。通常图中应该包括已知的力和力矩的大小、方向还有其他相关信息。 这样得到的图成为“隔离体简图”,其原因是图中的零件或物体的一部分已经从其余的机械零部件中隔离出来了,其余的机器零部件对它的作用已经用力和力矩代替。对于一个完整的机器零部件隔离体简图,图上所表示出的,作用在其上面的力和力矩是通过与其相邻或相接触零件施加的,是外力。对于一个零件的一部分的隔离体简图作用在切面上的力和力矩都是通过被切掉部分施加的,是内力。 绘制和提交简洁、清晰的隔离体简图是工程交流的核心。这是真实的,因为

语用学中“会话含义”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语用学中“会话含义”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意义“会话含义”理论简介 “会话含义”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的。他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作了三次演讲,在其中第二讲《逻辑与会话》中提出“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 格赖斯认为,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总是遵循一定的目的和方向,力图使交际进行下去,让对方明白自己的意思。这就要求交际参与者都要共同遵守一定的原则,格赖斯把这些原则称为合作原则。合作原则分为四条,每一条包括一些相关的次准则。简单地说,这四条原则是: (1)质的原则。所说的话要力求真实。不说虚假的话和缺乏证据的话。 (2)量的原则。所提供的信息量要足够而又不超出。 (3)关系原则。所说的话要扣住当前话题,要与交际意图相关。 (4)方式原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明白,简洁而有条理。 这些原则,在人们的交际活动中,不同程度地得到遵守。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守合作原则。但是,言语交际活动是复杂的,人们有时违反某一原则,反而可以收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格赖斯注意到了这些现象,他进一步指出,如果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听话人也能理解,或者听话人依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这时就产生了“会话含义”。 格赖斯认为,人们可能在四种情况下不遵守合作原则: (1)说话人直接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如“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无可奉告”,“不要再说了”。 (2)说话人暗中违反某一原则,把听话人引入歧途,使人产生误解或受骗,“说谎”即是此类。 (3)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冲突”情况,即为了维护一条原则而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原则。这多半出现于人们对所谈的话题不清楚或没有足够把握的时候。如: 甲:明天什么天气?乙:也许是下雨吧。 这里,乙违反了方式原则,把话说得不清楚,但他遵守了关系原则。这样的答话也是合作的,乙只是不能确定,因而加了“也许”一词,表明是一种推断。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王燕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刊名: 大众商务(下半月) 英文刊名: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2010(7) 参考文献(4条) 1.Sarcevic,S New Approaches to Leagal Translation 1997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1997 3.何自然语用学讲稿 2003 4.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1992(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俊冰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10(6) 2.秦毅.QIN Yi语用学理论之于翻译等值[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 3.容曙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4.郭光霞浅谈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9) 5.马骁骁.庞亚飞.MA Xiao-xiao.PANG Ya-fei从语用学理论探讨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 6.曹宏伟.CAO Hong-wei翻译中应遵循的语用学原理[期刊论文]-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3) 7.薛雁.戴炜华语用视野下的翻译[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8.任丽丽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1(12) 9.赵艳丽语用学框架下的语境分析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 10.盛婧从语用学角度看等效翻译[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f55117268.html,/Periodical_dzsw-tzb201007174.aspx

翻译基本概念

《翻译》课程理论汇编(基本概念) 1.1 翻译的概念 一般地,我们将翻译定义为:将一种语言(口语或笔语形式)(译出语)转换或创造为另一种语言(译入语)。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 人类高级语言活动,这种活动的整个过程是很难以图示、语言等其他方式阐释清楚的。不同领域、不同派别的学者对翻译有着不同的定义。 1.1.1 语言学家对翻译的定义 语言学家将翻译视为一种语言活动,同时认为,翻译理论属于语言学的一个部分,即研究译出语和译入语的转换关系。解释如下: (1)Catford(1965:20)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的文本等效转换。 (2)Nida 和Taber(1969:12)认为,翻译是译出语和译入语间意义和形式上的最紧密联系转换。 (3)Newmark(1982/1988:5)认为,翻译理论源自于比较语言学,属于语义学的一部分,而所有语义学的研究课题都与翻译理论息 息相关。 1.1.2 文化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从文化角度来看,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同时是文化的交流,尤其是“文化间交流”。通常我们把这一术语又改称为“文化 间合作”或“跨文化交际”等。 Shuttleworth 和Cowie(1997:35)认为,与其说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符号转换,不如说是两种语言所代表的两种文化间的转换。 译者在处理涉及语言文化方面的译务工作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中都饱含着其文化中的相关元素(比如:语言中的问候语、固定搭配 等),任何文本都存在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同时,由于各语言所代表的多元文化差异很大,语言间的转化和创造性生成模式千变万化。 Nida 认为,对于一个成功的翻译工作者而言,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语言中的词汇只有在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 中才能具有正确的、合乎文化背景的义项。 王佐良先生指出(1989),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不仅如此,还要不断的将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 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1.1.3 文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 持文学观点的翻译工作者认为,翻译是对语言的艺术性创造,或是一种善于创造的艺术。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翻译是对“原文本的 艺术性改写”。 文学翻译的任务时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在翻译过程中追求语言的艺术 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性。用矛盾的话说,是“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著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语言是塑造文学形象的工具,因而文学的形象性特征必然要在语言上表现出来。文学语言的特征,诸如形象、生动、鲜明、含蓄、凝

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的产生要有下列条件:会话含义的产生要有下列条件:说话者S的话语要有会话含义q,就必须:(1)假定S遵守合作原则;(2)为了使上述假定成立,就要推测出S认为q;(3)S了解,自己和听话者H都知道,H能推导出需要q来使“S遵守合作原则”这一假定成立。而为了推导出会话含义q,听话者必须知晓:(1)S的话语的内容;(2)合作原则及其所属准则;(3)话语的上下文;(4)某些有关背景信息;(5)上述各条为S和H所共知Grice归纳出推导会话含义的下列步骤:归纳出推导会话含义的下列步骤:归纳出推导会话含义的下列步骤(1)他(S)说了话语P;(2)没有理由假定他不遵守合作原则;(3)他说了P,又确实在尽力合作(遵守合作原则),那么,他肯定认为q;(4)他肯定了解,我和他都懂得,要认为他遵守合作原则,就必须假定q;(5)他丝毫没有阻止我认为q;(6)那么,他就是要我认为q,故此,你的含义就是q。 4.5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Unlike conventional implicature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re produced by relating to the conversational context. To know what people mean, we have to interpret what they say. But interpretation is a tricky affair, and misunderstandings are always possible. As Leech remarks, …interpreting an utterance is u ltimately a matter of guesswork?. e.g. A: When is Tom?s birthday? B: It?s sometime in October. B?s implicature: the only thing he remembered about Tom?s birthday was the month in which it occurs, and that he honestly didn?t know whether it was at the begin ning, the middle or the end of that month. How does a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ome about? In analyzing an utterance, depending on strict semantic or logical criteria will not help. The …guesswork? that Leech talks about will have to be of a somewhat qualified nature. The qualified guessing must depend on the context, that is, the circumstances of this particular question, the person involved in the situation, these persons? background, etc. The more we know about this context, the more wellgrounded our …guesswork? is going to be. e.g. A: I could eat the whole of that cake. B: Oh, thanks. A?s literal meaning: a statement of a fact. The context: an exchange between a guest and a host. A?s implicature: I compliment you on the cake, it is so delicious that I want to eat the

语用学

语用学 A填空:1*10 1、“语用学”这一术语由美国哲学家莫里斯于1938年首先提出,并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中提出符号学包括: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 2、语用学成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的新学科的标志:1977《语用学杂志》 3、80年代语用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主要表现为1983年两本优秀语用学教材:列文森《语用学》(第一本系统的)和利奇《语用学原则》。 4、语用学研究方法的三种类型:纯语用学(形式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应用语用学。 5、“语境”由波兰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23年《意义的意义》提出,他把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6、比较完整的语境理论是由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创立的。他把语境分为:上下文(由语言因素构成)、情景上下文(由非语言因素构成) 7、韩礼德从弗斯的“情景语境”得到启示,1964提出“语域”,并分为三个方面:话语的范围、话语的方式、话语的风格。 8、我国传统与文学注意到的语境和语境的重要作用:唐孔颖达《正义》,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9、20C30S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提出情境理论,即““题旨”与“情境”相适应理论”,从修辞学的角度促进了语境研究的发展。该书还提出了“六何说”,即何故何事何人何地何事何如。 10、指示词语是语用学最早选定的研究对象,因为它直接涉及到语言结构和语境的关系。(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提出) 11、会话含义是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首先提出的,它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 12、格赖斯《逻辑与会话》提出:合作原则与会话含义理论。 13、格赖斯把意义分为自然意义和非自然意义,其中非自然意义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交际理论。 14、话语含义中以会话含义最为重要。 15、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列文森三原则

广告语翻译中的会话含义

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 答卷纸 考试科目语用学 院、所、中心文学院 专业或专业领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语法理论与应用 级别2010级 学年2011-2012学年 学期第一学期 姓名李霞 学号112010308000843 类别全日制硕士 (①全日制博士②全日制硕士③教育硕士④高师硕士 ⑤工程硕士⑥农推硕士⑦兽医硕士⑧进修) 2012年2月18日 研究生院(筹)制

备注:成绩评定以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分,每份试卷均应标明课程类别(①必修课②选修课③同等学力补修课)与考核方式(①闭卷笔试②口试③开卷笔试④课程论文)。课程论文应给出评语。

会话含义理论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李霞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会话含义是由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来的。该理论作为语用学的核心内容,在人们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广告语从一定 程度上来说也是一个言语交际的过程,其交际双方分别为广告语的编写 者和广告语受众。当一个产品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另一国家或地区的 时候,广告语翻译就不可避免。在这一翻译的过程中,会话含义理论也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会话含义;广告语;翻译 作为语用学的核心内容,会话含义理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广告语作为一种广告编写者与广告受众之间的特殊形式的言语交际过程,在由一种语言形式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时候,会话含义理论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会话含义 格赖斯在其《逻辑与会话》的演讲中提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要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接着,格赖斯提出了四条准则,认为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遵守了这些准则就是遵守合作原则。这四条准则分别是:量的准则,使自己的话提供充分而不多余的信息;质的准则,说自己认为是真实或有足够证据的话;相关准则,说话要切题;方式准则,话语在表达上要清楚明白,简洁而有条理,并且避免歧义。 格赖斯的理论贡献不仅在于他归纳出了交际中的合作原则,还在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如果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又能被听话人理解,并默许听话人做不同的理解,那么就会产生会话含义。会话含义即指在交际中,人们故意违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学研究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王 宏 军 (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语用学介入翻译,为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语用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语用等效理论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是在翻译语用意义时牵涉到的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其语用原则不尽相同,它们有助于推导语用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语用等效翻译。无论在翻译中使用哪种理论,其语用含义是由语境决定的。可见,意义的决定在于使用,而使用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语用翻译的探索将是无止境的。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翻译;语用等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境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01-0063-04 引 言 Nida 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他说“翻译就 是交际”。Newmark 也曾指出“交际是翻译的职 能”。这种交际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一种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双向的心理过程。按语用学原理,这是作者与译者之间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译者的解码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的过程。语言学家把语用学看作是研究语言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就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诠释。 一、语义与翻译 人们对意义的研究有着不同视角和出发点,意 义不仅属于语言学的范畴,而且还属于逻辑的、哲学的、认知心理学的以及社会文化学的范畴。这就将意义切分为纯语言意义观和语用学意义观。对翻译理论而言,这两者都有着重要的价值。Newmark 曾说,语义学的所有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体系中的符号意义,或称规约的意 义,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的意义。语义翻译只是将 目的语的语义直接译成母语,力求在句义上的等价。人们一般认为语义翻译似乎忠实原文,它能将目的语的词义准确地译成母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使用语言的规约也各不相同,由此会产生理解和翻译上的失误。我们说“失误”而不说“错误”是因为某个词或句译出的含义与目的语的含义不同,因而只能说是母语表达不符合原作者的用意而已。 二、语用与翻译 Levins on 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 语用翻译是译者将原作与译作在语用用意上的等价翻译,能用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用意。语用学的意义观着重语言成分的用义,即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含的意义。语用含义是用义的表现,指一种依赖于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意义,这种推导出来的语句的含义是一种话语意义。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使用时的说话意义,也就是语言结构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或非规约意义,即语用含义。如:Shall 收稿日期:2006-12-25 作者简介:王宏军(1962-  ),男,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用学。第3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72007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6

会话含义

会话含义彭飞 语用学定义: Pragmatics is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meaning by virtue of, or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language. The central topics of inquiry of pragmatics include implicature, presupposition, speech acts, and deixis. 1 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 格赖斯非自然意义理论(a theory of meaning nn)(nn-non natural) S meaning nn p by “uttering” U to A if and only S intends:当且仅当 (ⅰ)说话人S意图听话人A想到p, (ⅱ)说话人S意图听话人A识别其意图(ⅰ), (ⅲ)说话人S意图听话人A对其意图(ⅰ)的识别是听话人A想到p的首要原因, 此时就认为“说话人S通过对听话人A发出话语U来表达一种非自然意义p”。 “非自然意义”也可叫做“说话人意义”(speaker meaning),实际上就是表达和意识意图(交际效果),也就是我们说的语用意义。 1.1 合作原则和会话准则 (1)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在参与交谈时,要根据场合和需求,使你说的话符合你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2)会话准则(the maxins of conversation): ①质的准则:话语真实。(ⅰ)不说错误的话(ⅱ)不说缺乏证据的话 ②量的准则:(ⅰ)不要比交谈需要说的少(ⅱ)不要比交谈需要说的多 ③相关准则:所说的话要具有相关性。 ④方式准则:清晰明白地表达。(ⅰ)避免晦涩(ⅱ)避免歧义(ⅲ)简洁(ⅳ)有条理 1.2 说话者和会话准则的关系 (1)说话者遵守会话准则 (2)说话者违背会话准则:如说谎 (3)说话者选择不遵守某一准则(opt out of a maxim):“冲突”状况,遵循一条违背另一条 (4)说话者故意违反或利用一条准则(flout or exploit a maxim) 1.3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O和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F (1)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O :直接遵守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①质:Tim在1989年发明了万维网。 +> 说话者相信Tim在1989年发明了万维网,并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说的 ②量:John有六张信用卡。+> John最多有六张信用卡。 ③相关:John:现在几点?Mary:博物馆还没开门。+> 现在的时间至少比博物馆开门要早。 ④方式:John去麦当劳买了两个汉堡。+> John先去了麦当劳,然后买了两个汉堡。 (2)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F :说话者故意违背会话准则产生的会话含义。 ①质:乔姆斯基是一位伟大的社会语言学家。+> 乔姆斯基根本不是社会语言学家。 ②量:(ⅰ)War is war. +> (ⅱ)Terrible things always happen in war.that’s nature,and it’s no use lamenting that particular tragedy. ③相关:John:Susan can be such a cow sometimes! Mary:Oh,waht a lovely day! +> One shouldn’t speak ill of people behind their back.

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介绍了格赖斯地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学说,并通过汉英两种语言中地实例,探讨了合作原则在话含义解读中地作用.b5E2R。 语用学;合作原则;会话含义 引言首先把人们地交际行为系统地归结为规律地是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地哲学教授格赖斯().他于年在哈佛大学地一次讲演中,论述了“合作原则”()地具体内容,及其制约“会话含义”()产生地过程.这篇演讲所提出地会话含义学说,在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此后,对这一学说地研究经久不衰,研究成果纷至沓来.p1Ean。 年,英国语言学者及分别在其新作《语用学》与《语用学原则》中,把格赖斯地会话含义学说誉为语用学地一个重要理论.DXDiT。 我国学者程雨民、陈融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格赖斯地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学说. 其后,钱冠连对格赖斯地合作原则和下属各条会话准则提出不同地看法,表现出我国学者在理论探索方面地勇气.另外,刘福长、钱冠连分别从不同地角度,使用合作原则下不同地会话准则,解释一、二个实际问题,起到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地示范作用.笔者试图从汉语和英语两个方面、从实证地角度,进一步探讨合作原则在会话含义解读中地作用.二、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格赖斯指出,会话是受到一定条件制约地.人们交谈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是以为双方都遵循一定地目地,相互配合默契.他把说话者和听话者在会话中应该共同遵守地原则称为合作原则.RTCrp。 合作原则包含以下个准则: .量地准则( )()所说地话应包含当前交谈地目地所需要地信息;()所说地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地信息. .质地准则( ):要说真话()不要说自知是虚假地话;()不要说缺乏证据地话. .关系准则( ):要有关联,要切题

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 [浅析外语翻译会话含义的基本特征]

《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 [浅析外语翻译会话含义的基本特 征]》 摘要: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质准则(quality maxim)、量准则(quantity maxim)、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和 方式准则(manner maxim),on in his job? (C最近工作情况怎样? ),think. He likes his colleagues, and hasnt been to prison. (哦,我看很不错,他喜欢他的同事,也还没有进监狱呢 会话含义理论一直是语用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该理论的研究为确立语用学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地位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牛保义,2002:6),标志着对人类应用语言的研究从专注语言符 号本身引入了意识参与的成分(程雨民,2009:53)。 在其经典之作Logic and Conversation (1975) 中,Grice 从自然语言和哲学逻辑的关系入手,论述了会话含义的概念及合作原则的四条准则,区分了规约性意义和非规约性意义、特殊会话含义和一般会话含义,并在结尾处总结概括了会话含义的五大基本特征,并由此引发了众多学者对会话含义特征的探讨。本文试从会话含义的产生及推导机制出发,对会话含义的基本特征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正常情况下,人们的会话交流都是由一串连贯的话语组成的,围绕一个或一组共同的目的而展开,是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参与会话时,参与者要根据所参与的谈话交流公认的目的或方向,使自己的会话符合这种需要,这就要求参与者遵守某种原则,即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牛保义,2002:7)。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质准则(quality maxim)、量准则(quantity maxim)、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和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Grice 认为,在谈话中遵守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契约,是人们理所应当要遵循的。事实上,这些准则在实际会话中常常被违反。而正是由于违反了这些准则才产生了会话含义。Grice (1975:375-6) 总结了常见的违反准则的4种情况: (1)说话人可能暗中坦然地违反了一个准则; (2)说话人可能对执行准则和合作原则表示弃权; (3)说话人可能面临着一种冲突;

翻译学基本概念

翻译学基本用语 源语/译出语source language(SL), original language 译语/译入语target language(TL), receptor language, receiving language 原作者SL author, original author 译者(笔译者)translator 译者(口译者)interpreter 读者/接受者reader, receptor, audience 文本text 原文/原著source text (ST), SL text, original text, original version/original work 译文target text, translation, target version, rendering, rendition 译本/译著translated text/translational work 源语读者source-language reader/SL reader 源语文化source-language culture/source culture 译语读者target-language reader/TL reader/receiving audience 译语文化target-language culture/target culture/receiving culture 语境context 笔译written translation 口译oral interpretation/oral translation/interpreting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ing 交替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翻译原则translation principle 标准translation criterion (复数形式为criteria) 翻译过程translation process 翻译程序/步骤translation procedures 反应/读者翻译response/reader’s response 对应(部分对应/完全对应)(partial /full )correspondence 等值/对等equivalence 对等物(词语)equivalent 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 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等效equivalent effect 充分性adequacy 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acceptable, unacceptable, unacceptability) 可读性readability(readable) 可译性translatability(translatable) 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untranslatable) 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 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 理解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 表达expression 再现reproduction/representation 转换transformation

文化翻译与语用学

第7卷 第1期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7 No11 2007年2月Journa l of Hebe i Polytechn i c Un i 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 on)Feb.2007 文章编号:167322804(2007)0120144204 文化翻译与语用学 王幼军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关键词:文化;翻译;语用学 摘 要:翻译作为一种语码的转换活动,实际上是将一种语码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用另一种语 码表达出来。从文化和语用学角度探讨翻译的实质。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一 文化内涵与翻译 “文化”一词最早来自德语kultur,原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后来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文化”的含义非常广泛,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正式文化,包括文化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普通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俗和惯例。现代文化社会学家认为,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语言学家赫德森指出: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所谓翻译,就是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因此,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王佐良)。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翻译。 二 文化转换 由于两种文化差异的存在,为向译文读者忠实地传达原文语用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双关语是个典型的例子。例如, 1 Separate pear,separate pair1分梨,分离。 前一部分是将梨分开,第二部分暗指夫妻天各一方。原文与译文,无论是从形,从音还是从义,都是非常贴切自然,犹如天造地设的一般。 2 I’m thrice a waiter:waiting f or f ood,wait2 ing for sleep and waiting f or death1 我是一个三等公民:等吃,等睡,等死。 本句可能是说某些自我调侃的人,因终日无所事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多余的人”,甘愿把自己看作“三等”公民。这与实际意义上的三等“third class”有着根本的区别,前者是从时间或做事顺序方面讲,后者则是指政治上的地位。此译文借助谐音,使人从严肃的话题中读出了几分诙谐和幽默。 3 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有这样一句对话: Romeo:W hat has thou f ound? Mercutl o:No hare,Sir1 上句是该剧第二幕第四景中Mercuti o讥讽老乳母为娼妓时说的一句话,句中的hare一语双关,既指野兔,又寓指“娼妇”,但我们暗指此义时用“野鸡”不用“野兔”,鸡同妓谐音,梁实秋先生熟练地驾驭两种语言,处理此句时巧妙地传达了两种语言的双关效果,使得语用意义在语法平面上,语言文化上,文字结构上和行文风格上达到了形式对等,曲尽其妙。 4 再看夏威夷大学魏莉莎和丈夫刘丹翻译的京剧《凤还巢》中的两句独白: 程雪雁:咱们两人可以称得郎才女貌。 朱焕然:我看是豺狼虎豹。 Xue yan:The t w o of us will p r ovide a shining ex2 a mp le of“fe male beauty at home and male service t o the state”1 Zhu:It l ooks t o me more like“fe male authority at home and male service t o his mate”1 收稿日期:2006203210

会话含义理论视角下的唐顿庄园对话分析

会话含义理论视角下的唐顿庄园对话分析 Analysis of Downton Abbey conversation in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Perspective 摘要Abstract: 英国ITV热播的古典剧唐顿庄园-反映了20世纪伯爵一家关于家产继承权而衍生出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阶级斗争等等复杂又诱人的故事。剧中语言特色非常具有研究价值。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被认为是语用学的核心内容,极大推进了语用学的研究.文章从会话含义理论的视角去分析唐顿庄园中的对话,旨在为观众更好地理解唐顿庄园提供借鉴,同时也为证明这一理论对分析人物语言的实用性提供了参考。 British ITV hit classical drama Downton Abbey - reflect on a 20th century Earl of family about property and inheritance rights derived out the infighting, intrigue, class struggle, and so complex and compelling story. Language Features of Downton Abbey play high research value. Grice'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eory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core of pragmatic learning, which greatly promoted the study of pragmatic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heor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eaning of Downton Abbey i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