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高规与旧版修改对比

新版高规与旧版修改对比

新版高规与旧版修改对比
新版高规与旧版修改对比

1.调整结构抗震能力的修改内容

(1)提高纯框架结构(不含其它结构中的框架)的抗震能力,重点提高框架柱(含框支柱)的抗震措施(主要是提高内力增大系数及三级的抗震能力),框架梁柱

节点核心区验算扩大到顶层节点以及三级,提高了节点剪力增大系数。

限止高层框架采用单跨结构。

(2)剪力墙设置约束构件的范围扩大到三级;按抗震等级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构造边缘构件提高配筋的结构类型范围缩小;计算约束边

缘构件配箍率时可计入符合条件的水平分布筋。

(3)提高了薄弱层地震作用的放大系数(由1.15提高到1.25)。

(4)提高 了转换构件地震作用内力的放大系数。

(5)适当提高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内力的放大系数。

(6)框架结构计入楼梯的影响。

(7)加强填充墙和墙柱的拉结,要求楼梯间和人员出入通道增加钢丝网水泥抹面。

2.其他修改内容

(1)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风荷载按50年一遇,承载力验算时增加1.1倍。

(2)修改了短肢剪力墙的判定;降低轴压比;按抗震等级确定纵向钢筋配筋率,明确边缘构件按一般剪力墙;删除了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规定;明确长厚比小于4

的按柱设计。

(3)修改了竖向层间刚度比计算方法及限值。

(4)调整了框架柱最小截面尺寸要求。

(5)明确计算框架柱配箍率时,可考虑重叠部分。

(6)明确梁托柱结构不受层数限制。

(7)箱基和筏基不再要求验算基底形心和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的偏心。

(8)修改部分框支墙结构上下结构刚度比的计算方法和限值。

(9)删除剪力墙墙厚和高度比值要求,墙体稳定验算中增加了墙体的计算高度,补充了异形截面杆件整体稳定的验算。

(10)修改补充了舒适度设计规定。

(11)补充了抗震性能设计及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基本规定。

(12)补充了地下室设计规定。

总则

1.本规程适用范围,将“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米旳民用建筑房屋”改为

“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米的住宅建筑”,另增加“高度大于24米的其它高层民用建筑”。见1.0.1条

基夲规定

一般规定

2.删去“地震小区域”提法,不再强调做“抗震安全性评估”。一般情况下,可按中国地

震动参数区划图或抗规附录直接查:基本烈度,地震影响系数、地震分组和特征周期等动参数。(甲类建筑除外)。见3.1.1条。(抗规1.0.5条)

材料

3.详细列出使用砼和钢筋的材料要求。见3.2.2,3.2.3条

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4.修改了框架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体系的适用高度,增加了8.5度时的适用高度。框

架结构降低了,板柱—剪力墙结构增加了。见3.3.1条。

结构平面布置

5.平面不规则项目不变,但在计算平面扭转影响时,“地震作用下”改为“规定水平地震

力作用下”。(计算程序计算);位移比限值当最大层向位移角不大于规定值的40%时,位移比限值可放松,但不应大于1.60。见3.4.5条

6.防震缝宽度最小值由70㎜改为100㎜。见3.4.10条。

7.收缩后浇带浇时间由2个月改为45天。见3.4.13条。

结构竖向布置

8.相邻楼层侧向刚度变化规定分为框架结构及其它结构两类。框架结构按02高规不变,

其它结构刚度比从严,底部嵌固层更严。同时引入了层高的影响(由程序计算)。见3.5.2条

9.竖向不规则项目由原4条增加到7条。见3.5.6,3.5.7,3.5.8条。侧向刚度变化,

承载力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连续性不符合3.5.2,3.5.3,3.5.4条要求的楼层其地震

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增大系数由1.15改为1.25。(由程序计算)

水平位移限值及舒适度要求

10.水平位移限值及舒适度,“结构转换层限值”改为“框架结构以外的转换层”,框架结构

转换层限值按框架,舒适度增加了楼盖结构竖向加速度峰值限制。见3.7.3条。

11.应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薄弱层弹塑性变形验算的范围增加“房屋高度大于150米的结

构”。

抗震等级

12.抗震等级变化:框架结构不分高度,板柱剪力墙体系按高度区别;当高度不超过60米

的框架—核芯筒结构按框-剪采用;当地下室顶板作为嵌端固时,地下一层抗震等级同地上一层,但增加了“相当范围”;地上裙房“相关范围”抗震等级同主楼。见3.9.3,

3.9.4,3.9.5,3.9.6条。

13.特一级结构抗震要求不变。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和防连续倒塌设计的要求”。见

3.10,3.11,3.12条。进行性能设计一般是针对严重薄弱层,薄弱位置或重要结构或超

限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的高层建筑应满足抗连续倒塌概念设计的要求。

荷载和地震作用

14.风荷载: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建筑物,其计算采用的基本风压按50年一遇。对风载

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承载力设计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建筑物,其计算采用的基本风压按100年一遇。对风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其承载力设计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圆型结构应考虑横向风振和扭转风振的影响。夲条对设计年限为50年或100年都适用。见4.2.1条。

15.增加7.5度设计的高层建筑中大跨度(大于24米;跨度大于8米的转换结构),长悬臂

结构(悬挑长度大于2米),抗震设计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见4.3.2条。

16.应进行弹性时程分析作补充计算的范围没有変, 修改了以下几点:时程分析时,地震波

的持续时间不宜小于自振周期的5倍(原为3-4倍)和15秒(原为12秒)。增加了6度以及设防烈度罕遇烈度时用于时程分析的地震加速度最大值。修改了时程分析计算结果的取值方法。见4.3.5条。

17.增加了6度以及设防烈度,罕遇烈度时的地震影响系数的最大值;增加了6度、7度区

计算罕遇地震时特征周期也要增加0.05s的要求。见4.3.7条。

18.特征周期表中,场地类别Ⅰ类分成Ⅰ0和Ⅰ1两类。见4.3.7条。

19.地震影响曲线中,调整了阻尼比不等于0.05秒时的各项系数公式及其地震影响系数值

(由程序计算);阻尼比为0.05s时不变。

20.当采用振型分觧反应谱法且不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岣计算地震作用效应时,釆用平方开

方公式的适用条件是相邻振型周期比小于0.85。见4.3.9条。

21.剪重比明确是在多遇水平地震作用计算下的剪力和重力荷载的比值,增加了6度时的

最小地震剪力的系数值。见4.3.12条。

22.明确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竖向地震作用效应计算,宜采用时程分析和振型分解反应

谱法进行,同时规定7.5、8、9度时,竖向地震作用的最小值。见4.3.13,4.3.14,4.3.15条。

23.计算各振型地震影响系数时采用自振周期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折减系数中剪力墙结构

由0.9~1.0调整为0.8~1.0。见4.3.16条。

24.荷载组合中考虑了设计使用年限活荷载的调整系数,50年为1.0,100年为1.1。

结构计算分析

25.明确多塔结构计算方法(多塔和分塔两次计算取不利结果)。见5.1.14条

26.扩大了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分析的规定范围。见5.5.1条

27. 地震设计状况时荷载和作用的分项系数表中增加了大跨度及长悬臂结构,竖向地震作

用的分项系数。见表5.6.4

28.删除了条文中四级抗震等级结构不需要进行内力调整的规定。见5.6.5条。

框架结构设计

一般规定

29.抗震设计的高层框架结构由不宜改为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不包括局部采用单跨框架

的框架结构)。见6.1.2条

30.补充了抗震设计时,楼梯布置要求以及在楼梯与主体结构整体连接时,应考虑楼梯对地

震作用及其效应的影响并应对楼梯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的要求(由程序计算)。见6.1.4条。

31.补充了砌体填充墙材料和拉接的要求,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的拉结筋,6度时宜沿墙全

长贯通,7、8、9应沿墙全长贯通。其中还要求楼梯间(抗规中还包括人流出入通道)的填充墙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见6.1.5条(抗規13.3.4)。

32.明确了不与框架柱相连的次梁可按非抗震要求进行设计。见6.1.8条

内力调整

33.(1)删除了四级框架柱内力不调整的规定,即四级也有调整(高层框架结构无四级);

(2)提高了考虑地震组合的(下同)框架柱端弯矩设计值的增大系数,框架结构中的框架

柱二,三级由1.2和1.1调整为1.5和1.3;一级框架柱并入9度区框架柱要求;其它结构中的框架柱,一,二,三级未调整仍为1.4,1.2,1.1,增加了四级1.1(由计算程序)。着重体现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強柱弱梁的概念要求。见6.2.1条;

(3)提高了框架结构底层柱截面弯矩设计值的增大系数,一、二、三级由1.5、1.25、1.15

提高到 1.7、1.5、1.3(由程序计算)着重体现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底层柱更要加強的概念要求。见6.2.2条。

(4)提高了抗震设计时框架柱、框支柱端部剪力设计值的增大系数,二、三级由1.2、1.1

提高到1.3、1.2 ;其它结构的框架柱增大系数不变,但增大范围扩大到四级为1.1(由程序计算)(框架结构没有四级)。见6.2.3条

(5)角柱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附加增大扩大到四级(也要再乘1.1)。(由程序计算)。

见6.2.4条

(6)框架梁截面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设计值按原规程不变,四级不考虑,增大系数不变。

弯矩不调整(由程序计算程)。体现框架结构抗震设计中弱梁的概念要求。见 6.2.5条

34.框架节点核心区抗震验算扩大到三级, 删除了顶层端节点可不验算的规定。验算方法见

“抗規”附录D。见6.2.7条

构造要求

35.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由不应大于2.5%改为不宜大于2.5%,同时规定>2.5%时,

各等级梁受压钢筋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见6.3.3条

36.增加一、二级梁箍筋大于12㎜时,加密区间距可放宽到150㎜。见表6.3.2-2附注

37.框架梁构造要求中,增加了非抗震设计时,承受弯剪扭的梁其箍筋面积、配筋率和受扭

纵筋面积配筋率的最小要求。见6.3.3条。

增加了框架梁上开洞要求的条文。见6.3.7条。

38.框架柱截面尺寸抗震设计时改为四级不小于300㎜,园形截靣不小于350㎜,一、二、

三级不小于400㎜,园形截靣不小于450㎜。见6.4.1条

39.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柱轴压比限值减少了0.05,增加板柱-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框架-核心筒和筒中筒结构中四级柱轴压比限值。见6.4.2条。

40.柱纵向钢筋的配筋率有调整,条文中按500MPa为基准,对400MPa级提高了0.5,对框

架结构的边柱和中柱提高了0.1。(6.3.7)

41.柱的纵向钢筋间距增加四级抗震不应小于300,非抗震由350改为300.见6.4.3,6.4.4

42.抗震设计时柱加密箍的间距,增加了一级框架柱符合条件时可采用150㎜的规定。

抗震设计时柱加密箍的配筋率计算中删除了“超过360N/m㎡,应按360N/m㎡的规定。

见6.4.3, 6.4.3条。

43.明确了计算复合箍体积配筋率时,可不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见6.4.7条。

44.增加确定箍筋形式时,要考虑在柱中心留出砼浇柱导管的空间。见6.4.11条

4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2010规程只修改几点:增加基本锚固长度的概念;不宜采用绑扎

搭接之头的钢筋直径受拉由28㎜改为25㎜。受压由32㎜改为28㎜;以及增加对采用锚固板锚固措施的要求等三点。见6.5.1至6.5.5条

剪力墙结构

46.剪力墙段高度与墙段长度之比不宜小于3(原为2)。见7.1.1条

47.剪力墙底部加强区高度明确从地下室顶板算起;加强区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

的1/10(原为1/8)二者较大值;同时明确了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区宜延伸到计算嵌固端。见7.1.4条

48.补充了剪力墙和梁垂直相交(刚接)或平行相交时应满足的条件和措施。补充了暗柱和

扶壁柱纵向钢筋构造配筋率的要求。特别强调垂直相交时钢筋锚固水平段长度不宜小于0.4基本锚固长度的要求。取消原规程条文说明中“可适当减少水平段”的提法。见

7.1.6条

49.短肢剪力墙及其结构的判断标准更明确;

(1) 短肢剪力墙为厚度不大于300,各墙肢截靣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

于8的剪力墙。即剪力墙墙厚大于300,截面高度和厚度之比大于4但不大于8的时,可按一般剪力墙设计;T形,L形截面各肢中最大的为4-8时才划为短肢剪力墙,即

只要有一肢为长肢就不算。见7.1.8条

(2)短肢剪力墙结构适用高度7度、8度、8.5度由100米、60米、60米改为100米、

80米、60米。见7.1.8条

(3)当墙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4时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靣设计。删除了短形独立剪

力墙的截靣高度不宜小于厚度5倍的要求以及墙肢高厚比为3-5和<3时如何设计的条文;但又要求不宜采用一字型短肢墙,不宜在一字型短肢墙上设置与之垂直的单側楼面梁。见7.2.1条

(4)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担的底部倾覆力矩小于等于结构底部总地

震倾覆力矩的30%时,可不作为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考虑,而按一般剪力墙设计,但其中的短肢剪力墙均应按短肢剪力墙的要求加強。见

7.1.8条

(5) 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一、二、三级分别由0.5,0.6,0.7改为0.45,0.5,0.55。一

字型再減0.1。见7.2.2条

短肢剪力墙剪力设计值增大系数,底部加强区,一、二、三级按1.6,1.4,1.2不变。

见7.2.1条

其它部位,一、二级按1.4,1.2不变,增加了三级的增大系数1.10。(由程序计算)。(6) 明确短肢剪力墙边缘构件设置按一般剪力墙见7.2.2条。

(7) 短肢剪力墙全部竖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改按抗震等级及是否加强区來区别规定,(比

02规程减少了)。见7.1.8和7.2.2条。见7.2.2条

(8) 删除了短肢剪力墙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规定。见7.2.2条。

50. 取消剪力墙厚度和层高的关系(“抗规”中还保留了厚度与层高的关係),但要求满足墙

体稳定验算的要求,同时满足轴压比的要求。一、二级一字形独立剪力墙底部加強部位最小厚度由180㎜改为220㎜。三、四级一字形独立剪力墙最小厚度由160㎜改为180㎜。

51.删除了高层剪力墙分布筋之间的拉筋间距在底部加强部位应适当加密的要求。见7.2.3

52.剪力墙组合弯矩设计值调整:取消一级抗震设计时,底部加强区及其上一层截面弯矩

设计值应按墙底组合弯矩计算值采用的规定。而按实际计算结果且采用不调整,但对底部加强部位以上部位应作调整,增大1.2倍。目的是为了确保剪力墙塑性铰出现在底部且能充分发展到整个底部加强区。(由程序计算)。见7.2.5条

53.剪力墙组合剪力设计值调整:加强区按原规程不变,非加强区一级抗震时的剪力设计

值调整系数明确为1.3。二、三级、四级非加强区不调整。(由程序计算)。见7.2.5及

7.2.6条

54.剪力墙重力荷载作用下增加了6度一级和三级(0.6)的限值要求,轴压力校核由底层扩

大到全楼各层。见7.2.13条

55.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有如下修改:

(1) 设定了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规定一、二、三级剪力墙底层底截面轴

压比大于可不设约束边缘构件时的最大轴压比,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扩大到了三级。增加了B级高度建筑设置约束边缘过渡层的要求。见7.2.14条

(2)关于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及配箍特征值:增加了长度和配箍特征值按轴压比大小计

算的规定,补充了6度一级及三级的规定。三级含在二级。

(3)按抗震等级确定阴影区竖向钢筋配筋率,修改了最少钢筋根数及最小直径。

(4)增加了在计算体积配箍率时可计入符合构造要求的水平分布筋的规定(不超过

30%);计算配箍率时,补充規定砼抗压强度低于C35时按C35(同柱)。删去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MPa按360MPa的规定。

(5)暗柱约束边缘构件长度最小值由450改为400。

(6)明确了约束边缘构件箍筋及拉筋竖向间距和水平肢距的要求(比柱要求松)。

见7.2.14,7.2.15条

56.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有如下修改:

(1) 增加一、二级底部加强区纵筋的最小量及箍筋的要求。见7.2.16条。。

(2) 增大了三级纵筋最小量的要求。见7.2.16条。

(3) 缩小了要求提高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特征值的范围。只规定连体结构、错层结构及B

级高度剪力墙(筒体)要提高。见7.2.16条。

57.关于连梁有如下修改:

(1) 增加了跨度比不大于 1.5~2.5时纵筋最小配筋率和最大配筋率的要求。见

7.2.24,7.2.25条

(2) 连梁配筋要求由强条改为非强条;见7.2.24,7.2.25条

(3) 连梁高度大于700时,其腰筋直径由不小于10㎜改为不小于8㎜。见7.2.27。

框-剪结构

58.关于框-剪结构有如下修改:

(1) 详细规定了框-剪结构按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

力矩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比值來确定设计方法;倾复弯矩计算按“规定的作用

力”。见8.1.3条

(2) 框-剪结构中框架总剪力20%的调整明确在满足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的前提下进

行。见8.1.4条

(3)单片剪力墙底部的水平剪力不应超过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改为30%;见8.1.7条

(4)增加在长矩形平面中端部第一片剪力墙与房屋端部距离不宜大于限值的二分之一。

见8.1.8条

(5)补充了板柱-剪力墙结构设计和构造的规定。见8.2.3,8.2.4条

筒体结构

59.明确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可按框-剪结构设计。见9.1.2条

60.修改了核心筒或内筒和外框柱间的中距要求。见9.1.5条

61.将原规程中对框-筒结构中的核心筒的要求扩大为对所有筒体结构。见9.1.7条

62.增加规定了筒体结构中框架部分按侧向刚度分配的楼层地震剪力的要求及相应的设计

方法。见9.1.11条

63.框-筒结构中核心筒墙体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的要求。由角部扩大到全部,约

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应全部采用箍筋改为主要采用箍筋。见9.2.2条

64.增加了框-筒结构中内筒偏置时的设计要求。见9.2.5,9.2.6,9.2.7条

65.考虑施工难度筒体连梁设置交叉斜撑的要求比原规程略有放松。部分可釆用斜筋。见

9.3.8条

复杂结构

66.复杂结构类型增加体型收进、悬挑结构,并将多塔结构并入。见10.1.1条

带转换层的结构

67.明确新高规主要是针对带托墙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及带托柱转换层的筒体结构,不包

括带托柱的框架。见10.2.1条

68.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构件(转换水平及竖向构件)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内力的

增大系数,特一、一、二级由1.8,1.5,1.25改为1.9,1.6,1.3,同时应按4.3.2

条规定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由程序计算)。见10.2.4条。

69.对托柱转换层结构,其转换层的位置未作限制。对底部带转换层的的框-筒结构和外筒

为密柱框架的筒中筒结构托柱转换的,其转换层位置也未作限制。见10.2.5条

70.明确带托柱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其转換柱和转換梁的抗震等级按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

的框支框架确定。见10.2.6条

71.对原规程中框支梁的各项要求扩大为对转换梁的要求,包括了托柱梁。见10.2.6条

72.转换梁截面高度抗震设计时,由不宜小于1/6改为1/8;增加了截面宽度不宜小于400

㎜的要求;增加了非偏心受柱的托柱梁腰筋的要求;增加了托柱转换梁宜在托柱位置设置正交方向的框架梁或楼面梁的要求;补充了托柱梁和框支梁开洞部位设置加密箍的范围;修改了框支梁纵筋在框支柱内的锚固要求,引入基本锚固长度。见10.2.8条73.修改了与转换梁相连的二级转换柱的上端和底层柱的下端截面的弯矩组合值的增大系

数,由1.25调为1.30(抗规中仍为1.25)。(由程序计算)。见10.2.11条

74.箱形空腹桁架、厚板转換结构。(略)

75.增加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框支框架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应小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

50%。见10.2.16条

76.框支柱剪力调整釆用基底剪力但可扣除裙房柱剪力。见10.2.17条。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弯矩设计值,增大系数二级由 1.25改为1.30;补充三级增大系数1.10。特一级和一级不変。(由程序计算)。见10.2.18条

错层结构

77.增加条文:错层结构,错层处框架柱的正截面承载力应满足在设防烈度(中震)地震作

用,即第2水准的要求(性能设计)

多塔结构

78.多塔结构并入竖向体型收进、悬挑结构内,列为同一种复杂结构。多塔结构周期比的验

算,明确以单塔结构为准。见10.6.3条

79.其它复杂结构包括带加强层结构和连体结构(略)

地下室和基础

80.箱基及筏基底靣形心与上部结构竖向永久荷载重心的偏心不再要求进行计算,而按基

底零应力范围来控制。见12.1.5,12.1.16条

81.调整了基础防水砼的抗渗等级要求,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改为C25。见12.1.10条

82.专门增加了对地下室设计要求的章节。见12.2节

83.增加高层建筑基础嵌入硬质岩石时,基底应加设褥垫层的要求。见12.3.2条

规程附录

(1) 增加了楼盖结构竖向振动加速度的计算。

(2) 修改了剪力墙墙体稳定验算公式和要求(计算公式中增大了墙体的计算高度),増

加了进行T形,L形,工形和槽形截靣杆件整体穩定的验算。

(3) 取消了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截面抗震验算,其验算方法详见抗规。

(4) 调整了转换层上下结构侧向刚度比的规定和计算方法,1,2层转换按剪切刚度比,3

层及以上转换时用剪弯刚度比。(指标放松了)。

执行新高规的有关说明;

1.“高规”针对非抗震的和抗震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作出规定,有关高层建

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规定本规程未涉及的尚应符合“抗规”的要求。

2.有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规定在“高规”中未涉及而“抗规”中有

要求的或要求不一致的的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靣:

(1)场地、地基和基础的抗震设计要求。(4.1-4.4)

(2)施工要求。(3.9.4,3.9.6)

(3)设置地震反应观测系统。(3.1.1)

(4)关于建筑物体型的规则性:条文说明中比较详细介绍三种不规则划分的方法,

明确规范中列出的不规则类型是主要的而不是全部的, 所列指标是概念性的

参考数值而不是严格的数值, 使用时需要综合判断和应对。条文说明中还指

出了在进行不规则计算时的注意点。条文中还对不规则建筑计算模型的选择

作出规定。(3.4.1,3.4.2,3.4.3,3.4.4)

(5)应进行弹性时程分析作补充计算的范围中,对不规则建筑的程度,“高规”为

“有一项竖向不规则”即算,“抗规”为“特别不规则建筑”才算。

(6)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组合中风荷载组合系数:“高规”0.2,“抗规”

为一般结构为0,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的为0.2。(5.4.1)

(7)抗震等级表:“抗规”中包含<=24米多层框架结构和跨度不小于18米的大

跨度框架结构,。关于部份框支剪力墙,“抗规”中限定底部两层,并注明当只有局部框支的(转換面积不超过10%)可不定为部份框支剪力墙结构。

(6.1.1,6.1.2及条文说明)

(8)关于可否釆用一字墙,“抗规”比“高规”严,“抗规”规定剪力墙宜设置

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剪力墙相连, 其中框支部分落地墙应设置端柱或与另一方向的剪力墙相连。而“高规”仅规定不宜釆用一字形短肢剪力墙, 部份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两端宜设置翼墙或端柱。(抗规

6.1.9)(高规

7.2.2,10.2.20)

(9)“抗规”规定了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一级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強部位在验算

受剪承载力时可计入砼受剪作用的拉筋要求及墙肢出现大偏心受拉时在底截靣设置交叉防滑斜筋的要求。(6.2.11)

(10)“抗规”中规定剪力墙竖向分布筋不宜小于10mm。

ISO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总结

《关于开展质量提升-----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培训》总结 2017年12月 13 日(上午9点至12点,下午1点半至3点半),参加XX质监局、XX市场监督管理局主办的《关于开展质量提升-----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宣贯培训》,主要为推广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推动辖区企业导入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升,对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产品质量也更加的关注;特别是在今年“十九大”明确“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说明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重要性;龙海局强调2018年将对体系标准化执行加强监督检查,对不符合如体系标准运行“两张皮”象现,将通报认监委。 本次ISO9001-2015标准讲解主要讲解了标准的概术、质量管理原则和术语、2015版ISO9001标准的理解;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其主要内容是新版质量管理体系主要的变化,如删减了08版的一些要求:预防措施;质量手册、管理者代表的具体要求,由原来的八项管理原则改为了七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改进,6、基于证据的决策方法,7、关系管理)。 通过培训总结以下7点: 1、充分理解PDCA循环,善于运用PDCA思路进行管理 凡事要有目的有计划,制定计划后要按照计划执行,执行后要进行总结,得到执行结果,针对执行结果要进行处理(改进或维持并形

成闭环),只有不断在这个循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改进,企业才能持续的提高。 2、导入战略及风险管理概念 战略的制定是对企业发展的一个规划,是企业最高领导者对企业发展方向的期望,而质量管理体系必须要贴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提高质量的竟争力。战略管理过程通过战略行动(战略的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的评估和控制。 关于风险,指不确定的影响,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识别分析,可使用SWOT分析法,即Strength(竞争优势)、Weakness(竞争弱势)、Opportunity(外部机会)、Threats(外部威胁)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并把握机会。 3、加强沟通 在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中所描述的沟通是:组织应确定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沟通。特别是在内部,沟通不仅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人际交流的过程。特别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需要多一点积极性,少一点不满情绪,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而不是以逃避责任为原则。沟通的五大要素:1沟通什么、2何时沟通、3与谁沟通、4如何沟通、5谁负责沟通。 4、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控制文件化信息的活动有以下几种:①分发、访问(指查阅文件的许可、授权和允许查阅和修改书面信息)、检索和使用;②存储和防护、包括保持可读性;③更改的控制(如版本控制,特别是新老图

燃煤锅炉安全操作规程完整

燃煤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一般规定 1.司炉工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考试及体检合格,持证方可独立操作。学徒、实习人员必须由师傅带领,否则不准操作。 2.锅炉投入运行必须经过上级锅炉监察部门检查、登记或定期检验,凭证使用,否则,司炉人员可拒绝操作。 3.操作人员应熟悉锅炉汽水系统、给水系统、燃烧系统情况,工作前必须巡视、检查设备的各部分运行情况和安全附件(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排污阀、自动保护装置)及通风除尘设备、防噪声设备、给水设备等,以及锅筒、水管有否明显变性、臌包、泄漏,并进行交接。确认良好后,方可接班操作。 4.锅炉房内的操作地点、各种仪表处,应有足够照明。作业人员应熟知备用照明设备或灯具的存放地点和使用方法。 5.锅炉房内不准堆放杂物,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当日用的燃料也不得堆放过多。 6.运煤与加煤时,应慎重检查,不准有爆炸物投入炉内。清炉渣应在用汽量少时进行。 7.严禁在无安全措施情况下,进入煤仓斗捅煤;或冬季在室外煤堆取煤时,掏洞挖煤,以防煤层突然陷落伤人。 8.锅炉房门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准锁住或关住。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锅炉房。9.锅炉房的除尘设备应保持完好,定期检查并清除所收集的尘埃。操作时,应防止二次扬尘。发现除尘设备严重失效时,应停炉检修。 10.作业人员在锅炉运行时,不得从事与锅炉操作无关的事情。

11.机器外露传动部分的防护罩要保持完好,不准随意乱拆乱扔。也不准擦拭正在转动中的机器设备。 12.严禁在有压力或锅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锅炉受压元件,以防汽、水喷出被击伤。正在修理中的设备,要挂警示牌。电气设备检修,应由电气工作人员进行。 13.若在汽、水管的法兰及其接头处,安全阀、人手孔及检查孔等处巡视检查时,不应在正面,而应侧视。操作时应戴防护手套,以防烫伤。 14.操作者拉合电闸时,手必须干燥或配有绝缘措施,闸刀盖应完整,防止电弧伤人。 15.进入锅炉内之前,炉膛和烟道、人手孔须先打开,进行通风不少于半小时。若该炉与其它运行的锅炉之间有共同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则这些管道或烟道(包括给水管道,蒸气管道、排污管道等),必须用金属盲板隔开。当压力降到大气压力,温度降到40℃以下时,方可打开人孔或手孔。对蒸发量大于10吨/小时的锅炉,还应按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的要求,先检测氧气浓度,确认其保持在18%以上时,然后才能进入锅炉内。 16.进入锅筒炉膛或烟道内工作时,应设人监护。并能看见被监护者。关闭人孔,烟道门时,必须清点人数,保证无人滞留。 17.在锅筒或水箱内工作时,要轮换工作,最长不要超过30分钟。在锅筒和潮湿的烟道内作业时,照明用电压不得超过12伏,在比较干燥的烟道内,而且有妥善的安全措施时,可采用不高于36伏的照明电压。禁止使用明火照明。18.在锅炉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检查。例如:锅炉水位,压力波动情况,是否在许可范围,排污管是否关闭严密,受辐射热部位的锅炉壳体、水管或水冷壁管是否臌包,变形,胀接部位或对流管束部分有否泄漏,炉墙部分有否冒烟,

2017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完整版

********技术程序文件 ***/**-20**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第一版 文件编号: 受控状态:

****年1月1日发布 ****年1月1日实施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X 程序名称:文件控制程序 编制单位:*** 编制:*** 时间:****.1.1 审批:*** 时间:****.1.1 评审会签表

1.1目的 为了充分发挥文件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起的沟通意图、统一行动的作用,确保体系运行有效,特制定本程序。 1.2适用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包括产品实现)所需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文件的控制。外来文件的控制参照使用本程序。 2. 引用文件 本程序引用以下文件: ****/QP4-2 记录控制程序 3. 职责 3.1 ***是本程序归口管理单位,负责全公司第一、二、三层次文件的管理,包括文件分发、登记、修改、回收、换版、标识和处理。 3.2 ***是本程序责任单位,负责全公司技术性文件的管理。 4 控制要点 4.1 文件审批控制 本公司文件由总经理授权***、***、***起草编制。所有文件在发布前均由具备资格的人员进行评审、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 4.1.1 第一层次文件——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起草,各职能部门评审,由总经理审批。 4.1.2 第二层次文件——程序文件由主管部门组织起草,相关部门参与评审会签,由管理者代表审批。 4.1.3 第三层次文件由主管部门起草,管理者代表审批,若其不在公司可由其授权的部门领导代批,其中管理性文件可由负责起草的部门代批,技术性文件只能由***负责技术文件领导代批。所有代批文件

常压燃气热水锅炉运行操作及保养操作规程

常压燃气热水锅炉运行操作及保养操 作规程

Q/SY GD—200× 常压燃气热水锅炉运行操作及维护 保养规程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regulations for atmospheric gas hot water boiler 200×-××-××发布200×-××-××实施 发布

目次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锅炉的运行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锅炉启动前的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锅炉启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锅炉的运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锅炉出水温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2 锅炉循环水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3 锅炉排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4 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锅炉的停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故障保护停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手动停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紧急停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4 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锅炉维护保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维护保养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锅炉清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焚烧炉安全操作规程

焚烧炉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的准备 一检查操作控制台 1检查操作控制系统各仪表操作按钮是否齐全。 2开启控制电源开关,检查控制电压是否正常。 二检查炉体及配件 1打开后面炉门查看是否有杂物灰渣,如有请将清除。 2检查所有炉帽是否锁紧,四周环境是否清洁,送风机入风口及各马达附近有无异物。 3检查各部仪表(空压表、温度计)液位计、安全阀等是否完好无缺。 4检查雾化器是否畅通。 5操作前放掉燃烧及回油管内的空气,废液管路内的空气排放。 6检查水封装置水位是否正常。 7确认经济排放是否灵敏可靠。 8检查柴油供应是否正常。 9检查炉体窥火孔是否观察清楚。 10检查分级水冷式轴承的冷却水循环是否正常。 11检查风机、空压机、废液泵等电机、电器是否正常。 (二)焚烧炉的运转和停止

一运转准备: 1接通焚烧炉总电源,及内部分开关。 2调节废气风机出口阀,调节开度时流量达到设定值(三档)。 3打开柴油储槽至燃烧机的供油阀。 4确认废液已送至管路平台。 二运转 1控制开关设置,排风机1#、2#,风阀1#、2#,(自动)。 补氧风机(自动),废气风机(自动),燃烧机风机(自动),废气风机(自动),空压机1#、2#(自动),点火系统(自动),废液A、B泵(自动) 2按系统启动按钮,排风机运行,5分钟后空压机2启动,补氧风机启动延时5分钟,燃烧及风机启动1分钟后,自动点火。 3炉膛本体温度:900℃-1200℃,废气风机启动。 4确认废液泵启动,调整回流阀开度,使压力为0.15-0.25Mpa 5确认1#空压机启动,调节调压阀压力,时出口压力为0.15-0.25Mpa。 6打开废液喷嘴的雾化空气阀,打开废液的供给阀,在0.15-0.25Mpa的压力范围内调节压缩空气和废液的压力,使废液雾化达到最佳效果。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新版

质量保证体系文件 1.1质量目标 本工程达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合格标准,其他部分达到国家相关质量验收合格标准。 本工程中,为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领导小组,项目经理及技术负责人任正、副组长,成员由质量、施工、技术、物资、计划、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及各作业班长组成,组织创优管理工作。其中:项目经理对本工程质量承担主要责任,严格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定期质量检查,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分析质量保证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改进措施,积极推动项目经理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质量保证体系见图1。 1.2质量检查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设质量安全质量部,在施工过程中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实施检测任务。在严格内部“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质检科终检”的“三检”制度的基础上,认真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和监理单位的监理,接受水利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并自始至终密切配合,严格服从。质量检查工程师直接对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负责,行使监督权、检查权和质量检查否决权。质量检查组织机构见图2、质量管理机构见图3。

图2 质量检查组织机构图

图1 质量保证体系 ` 工程科综合办公室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部 (质量管理) 项目经理 测 量 组 试 验 室 施 工 组 技 术 组 监 测 组 物资科质检科安全科

图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1.3质量控制程序 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必须从工程招投标阶段到单元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等进行系统控制,本标段项目质量控制程序见图4 。 1.4质量职责 1.4.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1、贯彻实施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按照业主的总体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明确质量职能分工,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对工程质量优劣负全面责任; 2、严格执行公司质量体系文件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组织项目质量检查、评比和改进,行使质量否决权; 3、认真履行工程承包合同,同时强化项目管理“四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保证兑现合同承诺; 4、对进入项目的人力、资金、材料、施工机械等资源按时段进行优化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均衡生产,做到文明施工; 工程招标

小型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行业资料:________ 小型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13 页

小型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 蒸汽锅炉是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锅炉房是我单位的一个要害部位。蒸汽锅炉在使用中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如管理不善,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生产中断,给学校和国家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每个司炉及维修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责任心,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严格遵守。 一、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司炉工岗位制,发挥互助友爱的精神。 二、搞好锅炉及设备的保养,经常保持锅炉房整洁,注意力争节约煤、水、电。 三、在锅炉运行中保持规定压力、温度,不得超压。要注意辩别假水位。牢记管道系统,阀门分布位置及运行中的开阀状况。开闭阀门时应在手轮的侧面逐渐开或闭。时刻关注老锅炉运行失常和事故前兆,应了解其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必要时采取紧急停炉和紧急处理。牢记配电盘各按钮作用,停炉时不留有余压并切断总电源。 四、鼓风机吸风口、引风机、连轴器传动部分附近,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司炉工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违者罚款处理。 五、认真选煤,防止易爆物〈如雷管等〉危险物品入炉。冬季刨煤防止冻煤层塌落砸伤。运煤防止碰、扭、压伤,使用工具平时排列整齐。 六、配电盘周围严禁堆放金属及易燃易爆物,并注意防尘,注意防火。要按时排污,及时清理除尘器里的烟灰。 七、锅炉运行中如发生故障或电火等情况时,应采取紧急措施,并立即报告班长。 第 2 页共 13 页

焚烧炉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标准版本_1

文件编号:RHD-QB-K5657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焚烧炉岗位操作安全规 程标准版本

焚烧炉岗位操作安全规程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第一条、 尽管焚烧炉系统采用了焚烧炉安全操作程序自动控制操作方式,但不能对整个系统的操作放任不管,只依靠设备的自动调节是不安全的,同时效率也很低。 为安全高效的操作,要求每个操作人员在了解每一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的基础上也应掌握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第二条、起动原则 1、应先起动风和垃圾的末级,停炉时应先停上级,即逆起顺停原则,如果下级未起动,而先起动上

级就可能导致堵塞,过负荷等故障。 停炉时,如果不顺停也将发生类似故障。 2、一般起动前、应将报警、监视装置先起动,使它们处于监测状态,电源必须连续给仪表供电。以便记录整个工作过程状态参数。 第三条、起动前的准备 1、确认锅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确认废热锅炉各方面处于正常准备状态(参考废热锅炉操作标准)。 3、检查各部滑油和液压油量,检查炉排各部有无异常,然后起动液压装置,进一步确认电流、电压及驱动状态。 4、确认炉排下空气挡板的状态,然后将它关闭。 5、将垃圾送入炉排,同时将垃圾装满喂料斗。

6、将引风机挡板全部关闭,当引风机达到额定转速,调节炉内压力为-50Pa--30Pa. 注意:起动引风机前确认冷却水的流量。 炉内压力最低-80Pa,最高-20Pa。 当要打开炉排挡板之前,首先将炉压降至- 80Pa。 7、准备燃油系统,确认燃油泵(A-泵)工作是否正常,起动鼓风机,打开蒸汽供给阀并确认蒸汽压力。 第四条、起动 1、点燃点火喷油器后,确认火焰是否稳定,打开供油主阀,点燃一号燃油器,使它处于低负荷燃烧(喷油量少,油压低),根据点火后,垃圾焚烧情况,调节供油阀,当炉温达到750℃时,停止供油。 停油时,首先应慢慢减少供油,然后观察炉温和

燃气锅炉运行操作规程

三峡全通锅炉运行操作规程 一、锅炉房主要设备概述 三峡全通锅炉房现有WNS20-1.25-YQ锅炉6台,配备全自动离子交换器、除氧器各3台以及多级泵9台。 (一)锅炉 型号WNS20-1.25-YQ,共六台。由唐山信徳锅炉公司制造生产,额定蒸发量20吨/小时,额定蒸汽压力1.25兆帕,额定蒸汽温度194℃,燃料种类为天然气。锅炉机组由锅炉本体、燃烧器、管路、阀门及控制柜等部件组成。本锅炉为三回程湿背式结构,通风方式为正压通风。锅炉配置天然气燃烧器,全自动控制,燃烧性能优良。锅炉本体配有水位自动调节,蒸汽超压报警,低水位报警、停炉,燃烧自动调节及可靠的熄火保护等装置。通风设备鼓风机电机功率75千瓦,电流141.3安培。 锅炉烟气流程:燃料从燃烧器向前喷出,在锅炉炉胆内燃烧与燃尽。高温烟气在转向室内180度转向,流经第二回程烟管换热后,经前烟箱折转180度进入第三回程烟管再次换热,最后经过烟箱、省煤器由烟囱排出。 锅炉房汽水流程:自来水经离子交换器除去水中的钙镁等金属离子成为软水进入软水箱,软水箱的软水由软水泵送人除氧器,除去软水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除氧后的水由给水泵送人锅筒加热产生蒸汽至分气缸,由分气缸送至各用汽车间。 (二)燃烧器 型号:DNT1200 燃料:天然气燃气热值:8500大卡/Nm3 燃气压力:10KPa 设计燃气量:1470m3/h 燃气温度:≤40℃ 调节范围:30%-110% 由唐山金沙工贸公司生产制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性能可靠,以西门子PLC为控制核心,人性化编制了启动、运行程序,只要操作启动按钮即可。 采用多头内混与风散相结合的方法,即空气与燃气分两次混合,保证空气与燃料气充分混合,使燃烧平稳、高效;其自动控制系统采用风门调节比例控制技术,该技术将燃烧与计算机数字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燃料量与风量准确配比,充分燃烧,达到最佳效果,既节约了能源,又改善了工作环境。有控制更加准确、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新版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ProjectsofMunicipalWasteIncineration CJJ90—2009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7]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在下列方面对上一版(CJJ90-2002,J184-2002)进行了较大修订: 1对术语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2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提出了对厂区道路设计和绿地率要求; 3在垃圾焚烧系统章节中,修改了一些不确切条款,增加了一些适应节能减排新形势要求的条款;4对烟气净化系统工艺增加了干法和湿法的内容; 5根据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对飞灰的处理增加了可进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的条件; 6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形势的要求,对电气和仪表控制章节进行了一些修改; 7为了节约用水,对给排水和消防章节进行了调整和部分修改; 8与修改条文相适应,对相应的条文说明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邮政编码:100029)、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便门内大街85号;邮政编码:100053)。 本规范参加单位:上海日技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卫综合处理厂、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徐文龙孙振安郭祥信陈海英白良成梁立军杨宏毅云松陈恩富朱先年滕清张益 王敬民龙吉生金福青吕德彬陈峰蒋旭东卜亚明闫磊张小慧龚柏勋蔡辉张国辉翟力新李万修徐海云孙彦曹学义岳优敏姜宗顺程义军骞瑞欢康振同安淼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垃圾产生量与特性分析 垃圾处理量 垃圾特性分析 4垃圾焚烧厂总体设计 垃圾焚烧厂规模 厂址选择 全厂总图设计 总平面布置 厂区道路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样本

西咸新区沣河综合治理高压迁改工程 质量管理体系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陕西秦电机电设备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联合体) 编制日期: 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质量目标 (1) 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指挥系统 (1) 四、质量保证措施 (1) 五、质量监控系统、联络协调系统 (3) 六、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5) 七、质量管理生产目标 (5) 八、质量保证体系说明 (13) 九、质量管理制度 (13) 十、分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框图 (15) 十一、质量管理检查制度 (19) 十二、质量管理例会制度 (19) 十三、质量事故报告制度 (26)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西咸新区沣河综合治理高压迁改工程设计施工总承包 2、建设地点: 丝路经济带能源金融贸易区内 3、工程计划工期 3.1设计工期: 37个日历天 3.2施工工期: 150日历天 4、( 1) 蓝马专线110KV电力迁改; ( 2) 仁陈小王庄支线10KV电力迁改; ( 3) 咸阳南污水厂10KV专线电力迁改。 二、质量目标 单位工程达到合格工程,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优良率90%, 观感评 定得分率90%以上, 力争95%以上, 消灭质量事故。 三、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指挥系统 严格执行国家和各级有关部门颁布的技术质量法规, 建立以项目经理 为中心, 项目质量检验员全面负责的质量体系, 全面推行ISO90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 对工程进行质量目标管理和质量控制。 四、质量保证措施 3.1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实行图纸交底, 施工阶段设计交底, 设计变更交底, 分部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做到抓方案, 抓措施, 抓交底, 抓落实。 3.2抓住质量通病的防治, 对质量通病有防治措施, 并落实。 3.3质量”三工三检”制度, ”三工”即开工前交底, 工中检查, 工后验收评定; ”三检”及自检、互检、交接检。把质量管理做到”点、线、

质量管理体系新版标准培训题及答案

《GB/T 19001-2015/ ISO 9001:2015标准的变化理解与转换指南》 培训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依据GB/T19001-2015标准,不合格输出的控制适用于(D) A)产品交付前发生不合格品 B)产品交付之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 C)在服务提供期间或之后发现的不合格服务 D)以上都是 2. 依据GB/T19001-2015标准8.5.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应对所有产品作好标识,以免混淆 B)在生产和服务提供的全过程,应标识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 C)应控制所有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D)以上都对 3.以下不属于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方法的是(D) A)内部审核 B)自我评定 C)管理评审 D)绩效考核 4. 运行的策划不要求包括(D) A)质量和服务要求 B)生产过程及其资源 C)接收准则 D)质量方针 5. 依据GB/T19001-2015标准8.5.1条款,适用时,应获取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包括(D) A)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的特征 B)进行的活动的特征 C)拟获得的结果 D)以上全部 6. 顾客提供的财产可以是(D) A)来料加工的原材料、半成品 B)顾客委托运输的货物 C)顾客提供的设备、知识产权

D)以上都是 7. 防护涉及的对象是(D) A)成品 B)半成品 C)原材料 D)以上全部 8.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B) A)不合格输出不能交付使用 B)不合格输出得到纠正后应再次验证是否满足要求 C)不合格输出控制不包括交付使用后才发现的产品不合格 D)以上全部 9.对顾客财产必须(B) A)委托专业机构检验 B)进行验证,如:检验、检查合格证明、核对外观和数量 C)对其质量负责 D)与采购产品同等对待 10. 设计开发输出可以是(D) A)图纸 B)计算书 C)包装规范 D)以上都是 11. 对运行的策划应包括确定(D) A)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B)过程准则以及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 C)符合产品和服务要求所需的资源 D)以上全部 12. GB/T19001-2015标准中7.1.4“过程运行环境”不包括(C) A)冬天客运列车车厢内的温度 B)化工原材料仓库的通风和防潮条件 C)厂区大门前的绿化情况 D)微电子车间的静电防护装置的合理性 13. 形成文件信息的目的是(B)

热水锅炉运行操作规程

热水锅炉运行操作规程 (一)锅炉升火前的准备 锅炉在升火前应检查下列各项: 1、检查锅炉本体(包括燃烧室、炉排、减速机、省煤器、压力表、温度表、安全阀、排风阀、排污阀、送回水阀门、逆止阀等)及附属设备(包括鼓引风机、除尘器、上煤、除尘、软水装置、水泵、电动机、除污器、膨胀水箱和自控仪表等)确实符合规定,达到齐全、准确、灵敏、可靠。 2、当设备检查合格后,在封闭锅炉人孔及手孔之前,应查明锅炉,烟前和燃烧室内确实无人和杂物时方可封闭。 3、检查燃烧设备的情况是否完好。 4、当供暖系统注水时要将系统全部排风阀开启,排出冷风,待满水后关闭。 5、在锅炉升火前,应对锅炉燃烧室和烟道实施通风。对自然通风和锅炉应将烟道门打开10-15分钟,对机械通风的锅炉,应启动引风机不少于5分钟。 6、在进水时,应检查锅炉和省煤器的手孔盖,法兰结合面是否有漏水现象,发现漏水时应进行处理。 7、锅炉附属设备的润滑部分,应注满油。 (二)锅炉的升火 1、烘炉:对于炉墙为砖砌体的锅炉,在砌筑大修完毕后和长期停用的锅炉恢复运行时必须烘炉。烘炉时间应按各锅炉出厂说明书或有关规定要求执行,一般在三至十五天。 烘炉温升控制

烘炉合格的判定: (1)炉墙灰浆试样法:在燃烧室两侧墙的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取耐火 砖、红砖的丁字交叉缝处的灰浆样品各50克测定,其含水率小于2.5%。 (2)测温法:在燃烧室两侧墙的中部,炉排上方1.5~2米处,测定红砖墙外表面向内 100mm 处的温度应达到50℃,并持续维持48小时。 2、煮炉:为了清除锅炉内部的杂质和铁锈、油垢。新炉在运行前,必须进行煮炉,煮炉阶段可采用小系统机械水循环,在锅炉内加入纯碱或磷酸三钠,其配比如下: 注:1.药量按100%纯度计算; 2.无磷酸三钠时,可用碳酸钠代替,用量为磷酸三钠的1.5倍; 3.单独使用碳酸钠煮炉时,每立方米中加6kg 碳酸钠。 煮炉前所用上述药物配制浓度为20%的均匀溶液注入锅炉,不得将药物直接投入炉内。 煮炉升压时间表

新版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

新版ISO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变化 添加时间:2014-10-05 17:19:33 浏览:1823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自2012年以来一直忙于标准的修订工作。尽管距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2015版的正式发布还有一年多,但对于众多现行ISO9001:2008版标准的认证成员而言,尽早了解质量管理标准的改版意图以及修订后的语言表述差异成为必要之务。此外,新版标准的委员会草案版本已于2013年发布。作为即将实施的新版标准的蓝本,该草案自然成为各个方面的关注所在。 目标 虽然修订后的标准不会改变现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却对表述语言及管理方法进行了规范和统一。此次修订的目标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为今后十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一个稳定的框架,并引入八项重要的质量管理原则作为理论基础:加强可追溯性方面的一致性;突出“客户中心”理念;注重领导力;强调人的参与;系统管理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惠互利的供方关系。 2)具有足够的通用性,能适用于各个行业或领域的所有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3)继续对当前为获得满意结果进行有效流程管理保持关注。 4)将2000年重大修订以来的质量管理实践和技术方面的变化纳入考虑范围,例如:用于控制客户资产的条形码系统;更为全面、高度整合的质量管理体系(QMS)软件;电子版本的质量手册、流程和表格;在作为企业必须的认证标准之外,客户对审计价值的期望;流程方法中日渐突出的持续改进衡量指标。 5)反映组织运营所面临的日益复杂而又瞬息万变的工作环境变化,如:员工的文化背景日趋多元化;客户对速度、价格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出于对事故和成本的考虑而日益关注企业内部的环境和安全问题;有助于多功能岗位发展的精益管理环境。 6)采用ISO导则—附件SL(高层结构)规定的通用结构、核心文本及定义,确保与其他ISO管理体系(如ISO14001)的兼容性。 7)简化组织对标准的有效执行及合规审查。 8)采用简洁的表述方式,确保新版标准的通俗易懂及对质量管理要求的一致解读。 术语 ISO9001:2015新版标准在术语方面进行了很多意义重大的调整。在委员会草案中,“产品”一词被“商品和服务”所取代,以体现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同时帮助服务领域的用户根据自身独特的质量管理要求,更有效地应用标准。“文件”和“记录”被“文件化信息”所代替,从而促使组织利用新标准辨识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利益相关方的议题、要求及期望。此外,“持续改进”一词也被“改进”所替代。

锅炉安全运行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432 锅炉安全运行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锅炉安全运行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运行前检查 1、对锅炉本体的内部、外部进行全面、认真检查。 2、检查安全附件是否准确、灵敏、可靠。 3、检查热工、电器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4、对附属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联合试运转正常。 二、锅炉上水 1、开启锅筒排气阀,锅炉本体及相关系统管路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2、启动补水泵,系统上水。 3、启动锅炉给水泵,给锅炉上满水,以备烘炉。 三、锅炉点火 1、锅炉因长期停用,应进行烘炉,烘炉时间3-7天。 2、烘炉前打开风道挡板,开启锅炉引风机通风,通风时间不少于5分钟。 3、利用无钉木柴微火烘烤,定期转动炉排。 4、待锅炉烘炉完毕后,准备投入运行。四、锅炉运行调整

焚烧炉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焚烧炉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第一条尽管焚烧炉系统采用了焚烧炉安全操作程序自动控制操作方式,但不能对整个系统的操作放任不管,只依靠设备的自动调节是不安全的,同时效率也很低。为安全高效的操作,要求每个操作人员在了解每一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的基础上也应掌握整个系统的结构和原理。第二条起动原则 1、应先起动风和垃圾的末级,停炉时应先停上级,即逆起顺停原则,如果下级未起动,而先起动上级就可能导致堵塞,过负荷等故障。停炉时,如果不顺停也将发生类似故障。 2、一般起动前、应将报警、监视装置先起动,使它们处于监测状态,电源必须连续给仪表供电。以便记录整个工作过程状态参数。 第三条起动前的准备 确认锅炉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确认废热锅炉各方面处于正常准备状态(参考废热锅炉操作标准)。3、检查各部滑油和液压油量,检查炉排各部有无异常,然后起动液压装置,进一步确认电流、电压及驱动状态。 4、确认炉排下空气挡板的状态,然后将它关闭。 5、将垃圾送入炉排,同时将垃圾装满喂料斗。 6、将引风机挡板全部关闭,当引风机达到额定转速,调节炉内压力为-50Pa--30Pa. 注意;起动引风机前确认冷却水的流量。

炉内压力最低-80Pa,最高-20Pa。 当要打开炉排挡板之前,首先将炉压降至-80Pa。 7、准备燃油系统,确认燃油泵(A-泵)工作是否正常,起动鼓风机,打开蒸汽供给阀并确认蒸汽压力。 第四条起动 1、点燃点火喷油器后,确认火焰是否稳定,打开供油主阀,点燃一号燃油器,使它处于低负荷燃烧(喷油量少,油压低),根据点火后,垃圾焚烧情况,调节供油阀,当炉温达到750℃时,停止供油。停油时,首先应慢慢减少供油,然后观察炉温和垃圾燃烧情况,而后停油。 2、按逆起动原则起动所有的除灰输送机,保持出灰机的水位正常,确认无阻塞。 3、注意废热锅炉的压力和温度不要升的太快。 4、当焚烧炉温度上升到400℃时,调节炉排下的空气挡板,以保证焚烧炉所需空气,应控制燃气温升速度,升得过快对炉墙和排烟道上的探测器不利。 5、当垃圾稳定燃烧达600-750℃时,可根据情况,将一号油嘴切换成废油,也可以点燃二号喷嘴,同时可将废水、油泥喷嘴投入使用。 6、一切正常,进入正常运转,操作人员应经常巡视,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 第五条停炉 1、将喂料斗中垃圾全部输入炉内后,盖上喂料斗盖,当垃圾出现不连

最新最完整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最新最完整全套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说明: 1.该套文件适用于ISO9001:X以及各大欧美质量验厂,包括SQP,沃尔玛FCCA,家乐福,KMART,TARGET, 利丰,COSTCO,TESCO,家得宝等客户的质量验厂。 2.前24个程序ISO9001:X专用。 3.后26个程序为客户质量验厂的补充,不列入 ISO9001:X的程序。 4.主要方便ISO9001:X改版用,能省点辅导费; 以及应付客户验厂使用。搬砖的请绕道。

0.1发布令 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公 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公 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符合GB/T19001-X idt ISO9001:X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 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 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X版标准转换,经领导层决策,对现版文件换版,发布 了A版《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 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 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 贯彻执行。从X年XX月XX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 总经理: X年XX月XX日

0.2任命书 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X idt ISO9001:X标准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任命先生为本组织的 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 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 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特别向最高 管理者报告; 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总经理: X年X月X日 0.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 我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始终得到顾客的满意,经管理者 代表组织员工按总经理对方针、目标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经过了总经理批准。现声 明如下: 1.质量方针: 精心服务,精心策划,精心管理,精益求精 精心服务:顾客为中心是我们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在产品实 现全过程中,满足或超越顾客的需求,确保顾客成功,是恒

小型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1889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小型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 程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小型蒸汽锅炉安全操作规程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蒸汽锅炉是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锅炉房是我单位的一个要害部位。蒸汽锅炉在使用中具有高温、高压的特点。如管理不善,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生产中断,给学校和国家带来严重损失。因此每个司炉及维修人员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责任心,保证锅炉正常运行,严格遵守。 一、司炉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司炉工岗位制,发挥互助友爱的精神。 二、搞好锅炉及设备的保养,经常保持锅炉房整洁,注意力争节约煤、水、电。 三、在锅炉运行中保持规定压力、温度,不得超

压。要注意辩别假水位。牢记管道系统,阀门分布位置及运行中的开阀状况。开闭阀门时应在手轮的侧面逐渐开或闭。时刻关注老锅炉运行失常和事故前兆,应了解其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必要时采取紧急停炉和紧急处理。牢记配电盘各按钮作用,停炉时不留有余压并切断总电源。 四、鼓风机吸风口、引风机、连轴器传动部分附近,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司炉工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违者罚款处理。 五、认真选煤,防止易爆物〈如雷管等〉危险物品入炉。冬季刨煤防止冻煤层塌落砸伤。运煤防止碰、扭、压伤,使用工具平时排列整齐。 六、配电盘周围严禁堆放金属及易燃易爆物,并注意防尘,注意防火。要按时排污,及时清理除尘器里的烟灰。

焚烧炉运行规程

10t/d焚烧炉运行规程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回转窑及余热锅炉运行及维护规程 1 设备及燃料简要特性 1.1 设备简要特性 1.2 燃料特性 2 回转窑及余热锅炉的启动 2.1 升火前的检查 2.2 水压试验 2.3 联锁保护试验 2.4 辅机试运转 2.5 液压系统试运转 2.6 回转窑水冷系统检查 2.7 喷雾塔试运转 2.8 除尘器试运转 2.9 过热器反冲洗 2.8 升火前的准备 2.9 回转窑的升火 2.10 余热锅炉的升火 2.11 余热锅炉的并汽 2.12 余热锅炉的带负荷 3 回转窑与余热锅炉运行的控制与调整 3.1 液压推料装置的控制与调整 3.2 回转窑与余热锅炉运行的调整任务 3.3 水位的控制与调整

3.4 汽压和汽温的控制与调整 3.5 回转窑与余热锅炉的燃烧控制与调整 4 回转窑及余热锅炉的运行维护 4.1 设备的检查、维护和试验 4.2 液压推料装置的运行与维护 4.3 回转窑的运行与维护 4.4 余热锅炉的排污 4.5 余热锅炉的除焦 4.6 余热锅炉的防高温、低温腐蚀 4.7 余热锅炉的吹灰 4.8 喷雾塔的运行与维护 4.9 除尘器的运行与维护 5 回转窑及余热锅炉的停止 5.1 正常停炉 5.2 紧急停炉 5.3 停炉保养 第二章回转窑及余热锅炉事故及故障处理规程 1 总则 2 回转窑事故及故障处理 3 余热锅炉事故及故障处理 3.1 事故及故障处理 3.2 锅炉满水 3.3 锅炉缺水 3.4 锅炉水位不明 3.5 汽包水位计损坏

3.6 汽水共腾 3.7 水冷壁管损坏 3.8 省煤器管、空气预热器管损坏 3.9 过热器管损坏 3.10 给水、蒸汽管道内水冲击 3.11 锅炉灭火 3.12 厂用电中断 3.13 骤减负荷 3.14 风机故障 3.15 喷雾塔故障 3.16 除尘器故障 3.17 液压推料系统故障 3.18 链条炉排故障 3.19 除渣机故障 第三章前处理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 第四章前处理系统事故及故障处理规程第五章燃料管理 第六章石灰制浆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 第七章石灰制浆系统事故及故障处理规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