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1 (体育场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建标――2009

2009 北京

公共体育场馆系列-1

(体育场建设标准)

建设标准

建标――2009

(限国内印发)

主编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年月日

出版社

2009 北京

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9] 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发展改革

委,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2006 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办法与参数编

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 号)的要求,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编制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予以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 九年月日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技术规则的管

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 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 号)以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有关文件,组织编制《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本

标准由国家建设部立项,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主编、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

单位具体编制,任务完成后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针对目前常见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提出了场馆建设选址的要求,

确定了此类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指标,明确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具有指导作用。本标准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 《体育场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解释。(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 2 号,邮编:100763),主编单位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参编单位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体

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6)

第三章建设规模 (7)

第四章主要项目构成与建筑面积指标 (8)

第五章建筑标准 (10)

第六章主要经济指标 (11)

用词和用词说明 (12)

条文说明 (1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

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

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

用、经济高效。

第五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

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六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

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八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十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一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 万以上人口、100-200 万人口、50-100 万人口、20-50 万人口、20 万以下人口。

第十二条体育场根据使用要求确定的建筑面积指标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体育场根据人口规模分级对应的建设规模表

座席数

单座面积指标40000-30000 30000-20000 20000-10000 10000-5000

(m2/ 座)

人口规模

200 万以上 1.20-1.25 1.20-1.25 1.10-1.25 1.10-0.80

100-200 万 1.20-1.25 1.10-1.25 1.10-0.80

50-100 万 1.10-1.25 1.10-0.80

20-50 万 1.10-1.25 1.10-0.80

20 万以下 1.10-0.80

注:1、建设40000 座席以上体育场应根据承办的赛事等级另行审批。

2、5000 座以下体育场按4000 ㎡为上限。

3、本表的使用方法详见条文说明。

第十三条50 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可设置次一级(所在地的行政级别)的体育场,其规模应按10000-5000 座确定。

第十四条体育场的竞赛要求应符合表 2 规定。

表2 体育赛事等级表

等级主要使用要求

特级举办奥运会、世界田径锦标赛、足球世界杯。

甲级举办全国性和其他国际比赛

乙级举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

丙级举办地方性、群众性运动会

第四章主要项目构成与建筑面积指标

第十五条体育场由运动场地、看台、辅助用房和设施等部分组成。应根据相应赛事等级确定各部分建筑面

积指标。

第十六条运动场地包括:比赛场地和热身场地,其规格和设施标准应符合足球和田径运动项目规则和赛事

的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看台包括:观众席(含无障碍坐席)、运动员席、媒体席、主席台和包厢等,应根据体育场等级

和赛事要求进行设置。

第十八条无障碍坐席位至少应按看台总坐席数的2‰设置,位置应方便入席及疏散。

第十九条主席台的规模宜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3 主席台坐席指标(席)

观众总规模10000 席以下10000 席以上

主席台规模1%—2% 0.5%—1%

第二十条辅助用房包括:观众用房、运动员用房、竞赛管理用房、媒体用房、场馆运营用房、技术设备用

房和安保用房等,其功能布局应满足比赛要求,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便于使用和管理,并解决好平时与赛

时各类用房的利用问题。

第二十一条观众用房包括:观众区、贵宾区和其他(赞助商区)。观众用房应与其看台区接近,建筑面积应与其使用要求及使用人数相一致,并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

第二十二条运动员用房应符合下列要求:

运动员用房应包括:运动员及随队官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急救室、检录处和赛后控制室等。

运动员用房最低标准应符合表 4 规定。

表4 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急救室、检录处和赛后控制室建筑面积指标(m

2)

等级运动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查室医务急救检录处赛后控制室

特级800 m2(4 套)65 m2 35m2 1200 40

甲级400 m2(2 套)60 m2 30m2 1000 40

乙级300 m2(2 套)50 m2 25m2 800 20

丙级200 m2(2 套)无25m2 室外无注:1、体育场检录处指第二检录处,体育场第一检录处设置在热身场地处。

2、赛后控制室面积为男女合计面积。

第二十三条竞赛管理用房应包括:组委会办公和接待用房、赛事技术用房、其他工作人员办公区、储藏用

房等。最低标准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5 组委会办公和接待用房、赛事技术用房、其他工作人员办公区和储藏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

2)

等级组委会办公和接赛事技术用房其他工作人员办储藏用房

待用房公区

特级550 250 100 600

甲级300 200 80 400

乙级200 150 60 300

丙级150 30 40 200

第二十四条媒体用房应包括:媒体工作区和媒体技术支持区。媒体工作区包括:新闻发布厅、记者工作区、

记者休息区、评论员控制室(CCR )、转播信息办公室(BIO )和新闻官员办公室等。媒体用房最低标准应符合表 6 的规定。

表6 媒体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

2)

评论员控转播信息

记者工作记者休息新闻官员

等级新闻发布厅制室办公室

区区办公室

(CCR)(BIO)

2 2

2 75m2 25m2 25m2 25m 特级225m(150 人)

300m

2(100 人)200m2 50m2 20m2 20m2 25m

2

甲级150m

2 2 15m2 15m2 15m

2 40m

2

乙级120m(80 人)160m

2 (50 人)100m2 25m2 15m

2

丙级75m

第二十五条技术设备用房包括:计时记分用房和扩声、场地照明机房。计时记分用房应包括:计时控制,

计时与终点摄影转换,屏幕控制室,数据处理室等。技术设备用房最低标准应符合表7 的规定。

2

表7 体育场技术设备用房建筑面积指标(m

等级终点摄像机房(m

2)显示屏控制室(m2)数据处理室(m2)灯光控制室(m2 )扩声控制室(m2)

特级

100

20 30 甲级80

12 40

乙级50 15 20

丙级临时设置20 30 10 10

第二十六条场馆运营用房包括:办公区、会议区和库房。

第二十七条其他设备用房应包括:消防控制室,电气系统用房、设备机房和设备库房等。

9

第五章建筑标准

第二十九条体育场应充分满足相应级别的体育竞赛要求,同时应满足观众观看比赛所需要的视觉及声学环境要求。

第三十条体育场的建设除满足相应体育竞赛要求外,场地及用房还应兼顾全民健身等活动要求。

第三十一条体育场结构形式应满足大空间、大跨度的建筑设计要求,同时兼顾经济性和合理性。

第三十二条体育场空间形式、设备选型、材料选用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等可持续发展要求。

第三十三条体育建筑应便于维护管理,同时应有安全、可靠的措施能够应对使用中发生的紧急情况和意外事件。

第三十四条体育场的建设应考虑体育运动的特点,考虑老幼及残障人士等不同使用对象的特殊要求。

第三十五条在满足足球和田径比赛要求同时,适当考虑其他的运动项目。内部辅助用房应有一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第三十六条运动场地界线外围须按照规则设有缓冲区域、通行宽度及安全防护等要求。

第三十七条运动场地应选用符合体育竞赛要求的专用材料。

第三十八条看台平面布置应根据比赛场地和运动项目,使多数席位处于视距短、方位好的位置。

第六章主要经济指标

第三十九条体育场工程概预算应满足国家取费规定和地方定额标准。

第四十条体育场的平均建安工程造价水平,可参照当地多层住宅的平均建安工程造价的4-6 倍确定。

第四十一条建筑装修标准应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前提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优先选取国产装修材料。

第四十二条体育场的建设应满足国家和当地节能减排的相关规定,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采暖、空调、供配电、弱电、卫生及消防等设备宜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国产产品。

用词和用词说明

第一条体育场:具有可供田径、足球等体育比赛和其他表演用的宽敞的室外场地,同时为大量观众提供坐

席的建筑物。

第二条赛后控制室:是指对竞赛人员赛后管理用房。

第三条看台:体育设施中设置有观众席位,并能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观看条件和安全方便的疏散条件的结构体。

第四条视距:由观众眼睛到比赛场地中被观察物体的距离。

附件

公共体育场馆系列-1

(体育场建设标准)

条文说明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5)

第三章建筑规模 (16)

第四章主要项目构成与建筑面积指标 (21)

第五章建筑标准 (23)

第六章主要经济指标 (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条阐述标准的编制目的。体育场是满足体育运动竞赛、训练和群众健身娱乐等需要的场所。长期

以来,体育场项目由于没有建设标准可依,各地建设水平差距较大,为规范体育场的建设,更好地为体育事

业发展提供保障,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是由国家建设部和发展改革委审批发布的、关于体育场建设水平的国家标准。

第二条本条说明标准的主要作用。本标准是编制、审批、评估体育场项目有关政策、技术、经济等要求的

依据,为各级政府对项目决策和综合评价提供基础指标。本标准的直接使用者是各级政府的决策部门和检查

监督部门;相关使用者是建设单位、设计咨询单位等。

第三条本条规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全部或部分使用政府资金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按本标准执行。使用政府资金建设的改建、扩建、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投资建设的同类项目参照执行。

第四条本条规定了体育场的建设原则。体育场首先要保障体育竞赛的功能需求,兼顾全面健身活动。其建

设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与地区发展差异性,有效地使用建设资金,实现功能、规模的最优配置。

第五条在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体育场发展规划中,新建的体育场项目应重视体育资源的合

理配置,减少浪费;改建、扩建项目应将原有设施中能够利用的部分计入所定的总面积中,合理优化、充分

利用。

第六条本条明确了本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有关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定额、指标的关系,随着国家标准化、

规范化工作的进展,必将有更多的标准、规范、定额、指标陆续发布,凡与体育场建设工作有关的,均应说

明要认真贯彻执行。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一条根据体育场主要为群众性体育和竞技体育服务的特点,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并结合我国体

育场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本标准以人口规模作为确定体育场建设规模的基本依据。在进行体育场的建设时,应首先依据人口规模确定体育场建设规模(座席数量),如果需要承办的赛事要求(座席数量)超

过人口规模配建指标时,体育场建设规模可依据体育赛事的具体要求另行审批确定。

第十二条根据近年来我国体育场的建设趋势分析,省会城市、地级市及其他人口超过100 万以上的城市普遍建设40000 座以上体育场。但通过调研发现,体育场能够容纳的体育项目种类较少,使用效率普遍较低,

承担体育赛事的几率更低,特别是座席大量闲置造成投资浪费。而根据赛事等级(见正文表2)看,只有特级才会出现40000 以上的座席要求。根据上述情况,本标准确定了表 1 中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座席数量)。

正文表 1 的使用方法如下:

正文表 1 中体育场按人口规模、观众数量,分别给出单座面积指标。如果使用中观众数量与表 1 完全吻合,可直接按照观众数量查出单座面积指标。如果实际使用中观众数量与表 1 不完全吻合,可对体育场观众

人数采用以万人为单位四舍五入的方式取整。再参照附表 1 的详细分级,按插入法确定单座面积指标。考虑

到按照体育竞赛要求可能出现40000 座以上体育场,附表 1 增加了50000、60000 座体育场的单座面积指标,同样采用按插入法使用。

表8 计算表格

通过对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发现目前我国体育场建筑面积统计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计算面积的时间不同,所依据的面积计算标准不同,导致面积计算差异较大。例如,《建筑工程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颁行于2005 年7 月,之前的规范如《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房产测量规范》等中对体育场罩棚及看台面积一直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体育场建筑面积计算标准不一。

2. 由于现状体育场设计理念不同,计算面积所包含内容及范围也不统一,导致面积计算口径差异较大。

例如,环绕体育建筑的平台是否计入单体建筑面积等问题标准不一,有些体育场将附属的平台面积计入单体

建筑面积,而有些体育场将平台单独计算建筑面积,导致调研数据差异较大。

针对上述问题,本标准采用标准模型与调研数据相互参照的方式确定新的建设标准。即以标准模型分别计算各类各级体育场的使用面积,通过增加系数的方式调整标准模型与调研数据的关系,以求确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1. 标准模型中相关数据确定的说明

关于体育场观众休息厅单座面积指标问题,由于相关规范中没有标准可以参照,本标准参照剧场建筑设计规范中相关规定,按照前厅与休息厅合用为原则,确定相关标准。

体育场观众休息厅面积较为特殊,由于体育场通常会借用部分室外空间或平台作为休息厅,而此部分不计入总建筑面积指标,因此根据实际工程中的特点,计入总建筑面积指标的休息厅部分,观众40000 人以上按照0.5 ㎡/座计,40000 人以下按照0.25 ㎡/座计。

体育场坐席投影面积按照0.5 ㎡/座计。

体育场看台按100%罩棚投影覆盖计。

2. 关于各级体育场建筑面积计算中调整系数α1、α2 的说明:

由于标准模型均以建筑轴线面积计算各层面积,考虑到建筑设计及建造过程中均以结构、外墙、保温、

幕墙等实际建筑外轮廓线计算建筑面积。因此以5%作为建筑面积调整系数α1(外墙面积系数)的上限。

由于标准模型均以圆形平面作为计算依据,考虑到实际建筑设计方案可能出现椭圆形及其他异形平面,

建筑外墙形状还可能出现倾斜、外挑等情况。因此以10%作为建筑面积调整系数α2(体形变化系数)的上限。

体育场计算公式:S=A(1+α1+α2)

其中S 为标准模型计算面积, A 为标准模型面积。

注:其中体育场在20000 坐席以下时,考虑到该规模体育场的造型及罩棚覆盖要求相对简单,计算建筑

面积S=A(1+α1+α2),其中α1=5% ,α2=0。

单座面积K=S/W 其中K 为单座建筑面积(㎡/座),W 为坐席数(座)。

注:W 在计算中均指固定坐席数。

体育场标准模型面积推导过程如下表9:

表9 体育场标准模型面积推导表

表10 体育场标准模型单座面积计算值与调研数据对比表(m2/ 座)

名称座席数60000 以上40000-60000 30000-40000 20000-30000 10000-20000 5000-10000 标准模型分析数据 1.7 1.2-1.7 1.2-1.3 1.25-1.3 1.1-1.25 0.8-1.1

调研数据平均值 2.03 1.53 1.19 1.46 1.08 1.65

18

19

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体育馆建筑设计规范 篇一:体育馆建设标准(a4)1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 (体育馆建设标准) (征求意见稿) 建标――20xx 20xx北京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2 (体育馆建设标准) 建标――20xx (限国内印发) 主编部门:国家体育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施行日期:年月日 出版社 20xx北京

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发布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xx]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发展改革委,解放军总后营房部、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函 [20xx]172号)的要求,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编制的《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的建设标准予以发布,自年月日起实施。 本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其具体解释工作,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九年月日 前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加强国家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技术规则的管理,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规范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针对目前常见的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提出了场

馆建设选址的要求,确定了此类项目的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和分项面积指标,明确了在实施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具有指导作用。本标准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体育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系列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解释。(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2号,邮编:100763),主编单位是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参编单位有: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华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体育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北京中体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6) 第三章建设规模 (7) 第四章主要项目构成与建筑面积指标 (8) 第五章建筑标准 (10)

体育馆项目BT投资建设合同书

XX体育馆项目(BT)投资建设合同书 本合同由XX(下称甲方)及XX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乙方)签署。 本合同甲方是XX人民政府委托授权指定对XX体育馆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按照BT 方式进行公开招标的招标人及合同签订人。授权委托书详见附件(4)。 本工程项目是甲方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乙方为XX体育馆项目的投资建设方,按照“企业投资建设,政府回购”的BT方式的运作模式进行实施。甲方于发出的《项目招商中标通知书》详见附件(3)。 有鉴于此,甲乙双方根据双方就本工程项目投资建设所签订框架协议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就本项目投资建设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1条项目名称、位置 1.1名称:XX项目。 1.2位置:XX。 第2条项目规模及内容 2.1规模:XX。 2.2内容:地基及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含钢结构)、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电气工程、通风及空调工程、门窗工程、电梯工程、智能化工程以及室外附属工程(例如市政道路、园林景观工程、太阳能工程、燃气工程、高低压配电及发电设备安装工程、白蚁防治工程、停车场管理系统工程(含地下室车道划线)、扶手、栏杆制作安装工程)等甲方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所包含的全部范围及内容,但不包括室内器材、家具和可移动设备等。最终的工程内容以甲方提供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等)、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文件、监理机构的签证文件为准。 2.3 签证:因设计更改及其他原因引致的工程量变更签证由监理公司报乙方后7个日历天内,乙方予以答复,不做回复的视为对该签证的认可,乙方将此签证再报甲方后7个日历天内予以核定,不做回复或核定的,视为同意该签证。 第3条建设周期 本合同工程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从2008年月日开始计算。其中项目应当在前竣工验收合格后交付甲方使用,项目则应在开工后18个月内竣工验收合格交付甲方使用,但非乙方或不可抗力原因致乙方无法开工或停工的,上述建设周期及工

体育馆设计方案(改造)

株洲四中体育馆扩声、灯光、空调改造工程 初步设计 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资质证号:甲级编号:A143000242 二○一○年十二月

株洲四中体育馆扩声、灯光、空调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思路 (3) 第二章扩声系统 (4) 一、概况 (4) 二、功能定位 (4) 三、设计依据 (4) 四、扩声设计要求 (5) 六、设备配置清单 (7) 第三章舞台灯光系统 (10) 一、概况 (10) 二、功能定位 (10) 三、设计依据 (10) 五、设计指标 (10) 六、灯光系统设备清单 (11) 第四章舞台机械系统 (13) 一、概况 (13) 二、功能定位 (13) 三、设计依据 (13) 四、技术指标 (14) 五、舞台机械系统清单 (14) 第五章空调系统 (15) 一、设计依据 (15) 二、功能定位 (15) 三、设计内容 (15) 三、图纸 (15) 第六章工程概算 (16) 第七章图纸 (17) 2

株洲四中体育馆扩声、灯光、空调改造工程初步设计 第一章设计总思路 1.此设计为模块式,分项为空调系统、灯光、音响和舞台机械系统改进改造。 2.空调系统总制冷量为120万大卡,总功率为580KW,风管重量约10吨。 3.灯光系统保留大部分主要设备,增加LED灯和三基色会议灯及摇头电脑效果灯及控制器,将1KW柔光灯和云灯取消,保证总功率基本不变。 4.音响系统将二级指标提升至一级指标,但原主控制室设计保留,增加部分音箱及控制设备。 5.机械系统,将所有杆(原固定)变为电动杆,并对灯棚进行改造(不含自重0.4kn/㎡) 6.此设计除考虑经费总额外,最主要关注电功率和网架承重负载。 3

体育场馆建设规划特点

如何决策体育场馆建设得相关问题 争办国际性大型比赛,就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梦寐以求得事。无论展示国力还就是从促进经济发展得角度来瞧,大型赛事无疑就是绝佳机遇。然而大型赛事精彩背后,巨额投资人们该如何消化已成为一个大问题。这其中体育场馆得投资尤为巨大,这些巨额投资要如何运作才快速收回成本,体育场馆建设中得一些前期决策对将来得场馆投资成本收回起着巨大得影响。下面我就以08年奥运会为例谈谈体育场馆建设中一些相关决策问题。 (1)大型综合运动会体育设施得建设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结合,重视体育设施得总体规划,以起到推动城市发展与改造作用。 北京得奥运会场馆建设与基础设施投资约3000亿元。据悉,按奥运投入期4年分摊,平均每年750亿元,仅占中国过去四年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得0、55%-1、06%。分析称,“后奥运效应”不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得基本面。表示将有效发挥奥运场馆与关联基础设施得作用,降低体育场馆利用不足带来得资源闲置与浪费,进一步推进北京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化程度,最大程度地为提升国民生活品质服务。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受奥运经济得影响较小。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得发展,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虽然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明显,但北京市经济仅占全国经济总量得3、6%。此外,中国经济发展空间与潜力仍然很大。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7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美元左右,无论就是城市还就是农村,从基础设施到制造业、服务业,都有巨大得发展空间与市场潜力。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提高交通网络化水平,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奥运会结束不会影响到中国得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得投资规模,不会出现“后奥运衰退”。 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对北京市得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加快提升北京得城市整体形象。除了为北京增加一大批高质量、高标准得体育场馆外,奥运场馆建设也带动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得改造与新建,尤其就是道路建设,有利于缓解北京得交通压力。其次,奥运场馆得建设,有利于执行不久前确定得《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充分考虑各个区得功能划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功能改造。奥运场馆建设也为北京市得城市景观增加了新得亮点,将带动蕴含巨大潜力得体育旅游得发展。第三,奥运场馆得建成与运营,将丰富社区得体育文化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北京市民得身体素质与大都市市民得精神风貌。 (2)大型综合运动会体育设施得空间模式应考虑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北四环路南北两侧,占地1215公顷,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doc 8页)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doc 8页)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82号)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已经2003年6月18日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2003年6月26日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和保护,充分发挥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功能,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基本需求,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举办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向公众开放用于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公益性的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站)、体育场(馆)、青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等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本条例所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是指负责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维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国务院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将全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第十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数量、种类、规模以及布局,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以及文化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并符合国家关于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由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会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一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选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 第十二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设计,应当符合实用、安全、科学、美观等要求,并采取无障碍措施,方便残疾人使用。具体设计规范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第十三条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使用国有土地的,经依法批准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第十四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预留地,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用地定额指标,纳入土地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标准》 (1)《公共体育场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体育场的建设,贯彻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提高体育场建设项目决策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制定本建设标准。第一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和审批体育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检查的尺度。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政府投资建设的新建体育场项目。政府投资建设的改建、扩建工程和非政府投资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体育场的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服务于竞赛体育及群众体育的需要,做到规模合理、功能适用、经济高效。 第四条体育场的新建项目,应符合国家及所在地区城乡建设规划、体育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按实际情况考虑未来发展需要,避免重复建设;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原有设施,厉行节约,避免浪费。 第五条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体育场的建设,尚应符合《体育场建设用地指标》的规定,同时也应符合体育竞赛规则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及定额的规定。 第二章选址和建设条件 第六条体育场的选址应征得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选址,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 第七条体育场的选址应考虑市、区各级体育设施的布局,应当符合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原则,在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段选址,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用地至少应有一面或两面临接城市道路,以满足交通、疏散等要求。 第八条体育场的建设应符合城乡规划条件要求。 第九条体育场应满足朝向、日照、风向、安全、卫生、消防、环保等建设条件的要求,并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满足体育竞赛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节水措施,科学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合理确定建设方案。 第三章建设规模 第十条体育场的建设规模应按人口规模和竞赛要求确定。体育场按照人口规模可分为五级,即200万以上人口、100-200万人口、50-100万人口、20-50万人口、20万以下人口。

最新版体育馆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体育馆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2)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施工部署 (8) 第三章.施工进度网络图及工期保证措施 (27) 第四章.人员配置及调配计划 (38) 第五章.施工机械配置和调配方案 (50) 第六章.技术方案 (54) 第七章. 质量力争鲁班奖的保证措施 (136) 第八章.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89) 第九章.与其他相关单位协调配合 (209) 第十章.环保措施 (223) 第十一章.施工平面图及临时水电计划 (226) 第十二章.特殊材料、特殊工艺施工方法 (237) 第十三章.实施现场规章制度 (240) 第十四章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措施 (252) 第十五章.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应用 (253) 第十六章.工程交付后的服务计划 (255) 第十七章.工程资料管理 (256) 第十八章.合理化建议 (277) 第十九章.文明施工及防尘控制措施 (278)

第一章.编制说明 第一节.指导思想 1.1我们将以“为业主服务、让业主满意”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优良的工程质量,建造业主满意的工程;以严格的成本管理、降低工料消耗水平、保证业主的每一分投入都将得到满意的回报。 1.2本《装修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是根据设计2017年7月10日所发的图纸要求及二次装修深化设计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本项目工程技术上的一些特点,编写的一部对工程质量、成本、工期等方面具有程序化管理作用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力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履行我们对业主的承诺,希望能以合理适用的方案,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业主对我单位的信赖和支持。 1.3施工指导原则:合理组织、规范管理、精心施工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确保工期 第二节.装修工程方案设计理念 2.1 我们组织了各专业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了解,和二次深化设计单位深度沟通,精心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了工程施工的方针、管理目标及甲方要求的施工工期安排,我们将依靠管理、技术、装备的优势,遵循设计,守合同,精心组织,确保工程质量、如期完工。 2.2工程质量管理 按照国家建筑安装质量验评标准和装饰工程质量验评标准验收,工程质量满足国家验收规范合格标准,争取工程获得鲁班奖。实现“过程精品”,并得到业主满意。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管理,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和一流的服务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履行对业主的承诺,

关于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现状的调研报告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我国体育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建设和运营情况格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解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的现状,中国体育场馆协会近期对国内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调研的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国体育场馆发展现状 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截至1995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总数为615693个,平均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5个。根据近十年体育场地平均4.1%的年递增率,到2008年底我国体育场地数量预计达到104万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7.9个,同时将建成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场馆,初步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通过调查,近年来我国体育场馆的建设与运营呈以下特点: (一)政府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处于快速发展期 随着国家和各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体育事业更加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体现是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从我们所调研的省市来看,近年来各省市陆续都对本地大型的体育设施进行了更新换代,从国家到地方在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资金、建设数量上都处于一个快速增长期,这有力地推动了体育

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力度的增大改善了当地体育事业发展的条件,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对提升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调查结果分析,无论是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数量还是建设投资规模,政府仍是体育场馆建设投资的主体。 (二)社会投资逐渐增加,推动了多元化投资格局的形成目前,社会各界投资体育场馆热情高涨。在一些地方由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成为了体育场馆建设的新渠道,对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江苏省南通市体育会展中心为例,该会展中心由民营企业独立投资11.54亿元人民币建设,建成后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全国范围讲,民营资本投资建设体育场馆成为了政府投资建设的有益补充,对满足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建成并投入使用的162个高尔夫球场中,有130个由民营或外资企业投资建设;其它如健身房、游泳馆、网球场、保龄球馆等体育场馆也成为民营或外资企业热衷的投资项目。此外,以北京奥运场馆为代表的,以大型国资企业作为场馆投资建设主体的模式也成为我国场馆建设投资的新形式。奥运场馆投资巨大,国家为了减轻投资管理的财政负担,尝试由大型国资企业中信集团等四个公司组成投资管理股份公

湖南省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办法

湖南省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办法 湖南省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办法湖南省实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办法 (2010年7月2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第6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2011年1月2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50号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或者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公众开放用于文化体育活动的建筑物、场地和设备。 本办法所称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是指对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为公众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提供服务的单位。 第三条建设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坚持政府为主、社会参与、城乡协调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支持、鼓励、促进人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权利。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爱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不得在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内举行宣扬封建迷信、违背社会公德、扰乱公共秩序、损害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文化体 育设施建设、使用、管理工作的领导。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文化、体育工作的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使用、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发展和改革、财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教育等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使用、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部门应当会同 负责文化、体育工作的部门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文化、体育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发展和改革、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编制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第八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应当与有关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国土资规2017

附件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2017年12月8日发布 2018年1月1日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目次 1. 基本规定 (1) 2. 城市公共体育场用地控制指标 (3) 3. 城市公共体育馆用地控制指标 (4) 4. 城市公共游泳馆用地控制指标 (5) 附加说明编制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员名单 (7) 附件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条文说明 (8)

城市公共体育场馆用地控制指标 为落实建设项目用地标准控制制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进公共体育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1号)等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编制本指标。 1基本规定 1.1本指标适用于城市中独立占地的新建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项目。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参照执行。 1.2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应遵循节约优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现状布局,科学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 1.3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宜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与已有的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等统筹布局,并可作为城市应急避险场所使用。 1.4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

项目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对照体现本指标所确定的用地规模进行规模核定,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规模核定情况专篇进行情况说明。 1.5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土地供应阶段,在核发划拨决定书或签订出让合同中,应依据本指标明确规定的建设项目用地总面积的控制要求。 1.6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本用地指标规模。但因安全生产、地形地貌、工艺技术等有特殊要求,确需突破本指标的,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节地评价的相关政策要求,规范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论证。 1.7城市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的总平面布局应满足以下节约和合理使用土地的要求: (一)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用地内的建筑物、场地设施和道路,应充分利用地形地势。 (二)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用地内的建筑物及其布局,应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相应体育运动项目场地的朝向要求,确定合理的建筑形体。 (三)多个公共体育场馆集中建设时,应综合利用配套场地及设施用地、绿化用地与交通用地等,提供绿色共享空间。 (四)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建设应在满足服务功能、公共安全和交通组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设施。 (五)分期建设多个公共体育场馆(体育场、体育馆、游泳

大型体育馆消防安全设计方案及应用

大型体育馆消防安全设计方案及应用 现代体育场馆已经不再是仅满足体育比赛的需要,其设计还要考虑购物、娱乐、办公、餐饮等功能。随着我国 举办国内外大型赛事的机会越来越多,大型体育场馆的设计也越来越表现出复杂性与多学科性。综合看来,体育建筑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功能多元化、与城市总体规划密切结合、重视赛后利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大量应用。体育馆是室内进行体育比赛和体育锻炼的建筑,由于其本身属于空间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的场所,在增加了 一些新颖的设计元素后 ,通常会给建筑防排烟、防火分区设置、人员安全疏散等的设计带来困难。 对于大型体育馆出现的消防安全问题,前人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宋延斌等人针对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存在疏 散距离超长、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的问题,提出相邻防火分区安全出口互相借用、内环道设置避难区或准安全区 的解决方法。李黎丽针对某体育会展中心防火分区面积超出规范规定的情况,分析了火灾在各层之间蔓延的途 径 ,通过加强联系部分的耐火等级来阻止火灾蔓延,对通道进行曲改直、窄改宽的改进,最后通过计算机模拟分 析火灾安全性。很多研究人员对大型体育馆建筑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形,提出采用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通过提岀初步解决方案,并利用计算机模拟火灾发展过程和人员疏散过程,比较可用疏散时间 ASET和必需疏散时间RSET判定体育馆的消防安全性。 1 体育馆消防设计的问题 随着体育馆建筑消防问题的凸现 ,我国于 2003 年颁布了体育建筑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体规 )。在其他消防规范中也涉及到体育建筑的防火要求 ,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以下简称建规 )、建筑内部装修规范等。但从总体上看,我 国现行防火规范有关体育馆的要求过于原则 ,条文也太粗略。虽然体规在原有规范基础上引入了专门的设计规范,但是仍大大滞后于社会技术的发展。 (1) 防火分区面积过大。防火分区划分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火灾蔓延,避免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防火分区 的作用在于发生火灾时 ,可将火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有利于消防扑救 ,减少损失。体规规定 :体育建筑的防 火分区尤其是比赛大厅、训练厅和观众休息厅等大间处应结合建筑布局、功能分区和使用要求加以划分,并应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认定。建规规定:体育馆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2500m2, 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 统时,该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增加 1.0 倍。但由于大型体育馆建筑功能的需要 ,防火分区的面积往往 超过规范要求。体育馆特有的大空间性质,决定了防火分区划分的困难,现行规范对体育馆如何划分防火分区未 做具体规定。 (2) 安全疏散问题。现行规范关于安全疏散距离、岀口数量和疏散时间的规定是:体育馆在 3~4min 内疏散完毕、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要点

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管理模式 一、大型体育场馆的经营模式 1、承包管理的经营模式 这种管理方式的前提条件还是体育场馆的建设投资主体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对体育场馆具有所有权,政府部门通过招投标后,将体育场馆的管理权和经营权在一段时间内交由某一公司或者个人全权管理,体育场馆运作完全实行自负盈亏模式,政府不给于任何的补贴。对于承包后的体育场馆,要求不能改变其为普通群众提供大众健身服务的性质,必须保证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提供场地服务,必要时也要承担体育竞赛的任务,但对所提供的各种服务都要收费,其收费标准一般由体育场馆的主管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共同制订,并在合同书中约定,承包人必须严格遵照执行。这种经营模式,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财政负担,也提高了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利用率,国内目前采用此种管理方式的大型体育场馆还为数不多,我们称之为“托管”。这种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出租体育场馆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以吸引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实行此种经营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利用社会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来维持和改善体育场馆的运转,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国内首都体育馆就是采用此种经营模式,要求每年完成350万利润,利润按2:3二5的比例分配,即20%作为场馆本身发展基金,30%上交管理部门,50%由承包方自主分配。 2、资本多元化的合作经营模式 这种经营模式的一种形式是政府作为大股东,以其对体育场

馆的投资作为股份,再吸纳其它社会资金进行融资扩股,作为体育场馆前期建设和后期经营开发的补充资金,成立拥有体育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现代企业,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这种经营模式的另一种形式是政府以体育场馆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作为投资,其他投资者以现金,设备,管理等作为投资,携手合作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无论哪种形式,这种经营模式的特点都在于通过投资各方的合作来解决体育场馆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或者后期的经营过程中资金缺乏,管理经验缺乏等难题。合作经营的各方以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来明确各方的投资风险与收益。收益按各自投资资本的比例分成,合作投资经营的模式营造了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有利于体育馆地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我国的体育场馆事业发展。政府部门作为体育场馆内部企业的大股东,对该企业的重大事务具有决策权,保证了国家对大型体育场馆的政策性导向,有利于把握体育场馆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较新的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经营管理模式,国内的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是十运会配套场馆建设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6亿元。其中南京市财政局在三年内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再提供6000万元的资金,剩余的资金全部采用市场机制来运作,将全民健身中心十五年的经营权转让给香港雅高公司,不仅获得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而且还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专业的管理团队,使之走上了现代化企业管理之路,为尽快收回建设成本和实现场馆的良好运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

国家公共体育设施基本标准(节选) (国家体育总局) 一、一、市、地“五个一”工程 市、地级应建设一个综合体育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游泳馆、一个体育公园(简称市、地“五个一”工程)。其中,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游泳馆可合建为一体。 (一)综合体育场 基本配置包括标准跑道、标准足球场和田径场、适量的观众看台及附属配套用房。 跑道为周长400m的标准9道环形跑道及10道直道跑道,面层材料采用合成塑胶;田赛场地包括跳远和三级跳远、跳高、推铅球、掷铁饼和链球、撑杆跳高场地;足球运动场地尺寸为105m×68m,可采用天然草坪或人工草坪。 应适当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面积不宜小于4000平方米。 (二)综合体育馆 要具备多种功能,能开展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等多项体育运动,同时可进行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文化活动。 体育场地面积50m×25m,面层宜采用木地板。 应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建筑面积不宜小于3000平方米。

(三)大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体育场地设施不少于12项,如乒乓球室、多功能馆(篮球、排球、羽毛球综合)、多功能房、器械健身房等。 建筑面积8000-12000平方米,室内、外体育场地面积不宜小于5000平方米。 场地设施宜以室内运动项目为主,场地设施相对集中;运动场地面层可采用木地板、合成材料、人造天然草坪等环保材料。 应当设置卫生间、淋浴室、更衣室、办公室、体测医务室、接待区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 (四)游泳馆 基本配置为一个标准室内游泳池和一个准备池。 标准泳池为50m×25m,并应符合国家标准《GB 19079.1-2003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第1部分:游泳场所》有关要求。 应适当设置卫生间、更衣室、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区及商业服务等附属配套用房。 (五)体育公园 建设类型包括郊野体育公园、城市体育公园、可新建,也可在原有公园基础上改造,添加体育设施。体育设施不少于8项,以户外运动项目为主。 二、二、县(市、区)“五个一”工程 应建设一个田径场、一个综合体育馆、一个中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室内游泳池、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简称区、县“五个一”工程)。其中,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

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聊城市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聊城市体育馆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概况 承办单位:聊城市体育公园管理中心 法人代表: 1.1.3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2)《聊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3)《聊城市建设事业“十一五”计划、》 (4)《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 (5)聊城市发改委《关于下达聊城市体育馆建设计划的通告》 (6)《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7)《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聊城市体育馆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8)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数据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 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聊城市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缓慢,基本上没有大的场馆建设。近年来,体育局原有田径训练场及其他训练设施由于城市建设的发展已不复存在。 聊城市目前体育设施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城币的发展规模速度的需要,也不能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和全民健身的需求。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将会显得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聊城市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造成群众体育活动无场地设施,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影响城_巾品位和档次的提高。为此,特提出建设该项目。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聊城市体育中心用地内,北邻新修城市防洪大堤东邻规划二桥引桥,南侧为规划城市道路,西侧为广场西路延伸线,用地

南侧、西侧均为规划中的新开发商贸、住宅区。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聊城市体育馆是规划总用地1164公顷的聊城市体育中心主体工程,位于体育中心用地东侧,根据国家、省等部门的有关标准及要求并结合松原币的具体崎况,拟建5500座位的体百馆及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24500平万米。 (2)建设目标 将聊城市体育馆建设成为聊城市资源配置合理、设施先进、管理一流的体育设施,使其成为松原城市建设新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满足群众的需要。 聊城市体育馆的建设还将使聊城市具备了作为冰雪项目训练、比赛基地和承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的能力。 1.2.3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拟建地点位于聊城市松花江南岸,南堤北扩形成的新城区东部,总建设用地面积约11.64公顷,用地北邻新修城市防洪大堤,东,南、西三面邻规划城市道路,交通极为方便、环境条件良好、城市公用基础实施配套完善、施工条件具备,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 1.2.4项目总投资及效益 该项目总投资约1.9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列进一步发展松原币的体育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松原币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各项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将为拉大城市框架、提升聊城市的城市品位、扩大对外开放等万面起到积极作用有着显著的往会效益。 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体育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体育馆设计方案

体育馆设计方案 体育场主要用于体育比赛和集会,其音响系统要求主要包括:入场式、团体操、足球比赛的现场解说等。同时要考虑到今后各类体育比赛的功能要求,还要兼顾文艺演出,在足球场弱电系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体育场的特点是一个开放的空间,场地大,观众多,环境干扰和观众发出的噪声大,要求扩声系统在观众席有足够的声压级,足够的声音动态范围:较高的语言清晰度:声音清晰、明亮自然;良好的传声增益:均匀分布的声场:足球场各个位置声音涵盖均匀;一致的传输频率特性:场地各个位置声音特性一致。 为了让观众听清场中比赛时裁判等发出的信息,要求系统有比较好的传声增益。一般体育厂呈马鞍形,周围观众席高,比赛场地低,常通过悬挂在挑蓬下进行分区扩声,利用扬声器系统的指向特性保证观众席有足够的声压级和好的语言清晰度(为了掩蔽噪声的影响,一般要求声压在100dB 左右)。 对于挑台下的座位可以采用补充音箱,消除死角。为了节省放大器的功率,常选用灵敏度较高的音箱。 系统扩展,场地内辐射多种音频信号的输入输出接口和多种保护措施,可以输出多路通道的音频信号,满足流动扩声系统、广播电视转播输出、大屏幕系统、检录呼叫系统、新闻发布区域以及背景广播系统的连接。 系统保护,为防止系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尤其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更可以保护设备不受损坏。主要设备包括:系统信号限幅设置、话筒反馈抑制、配备专用音频隔离变压器以及电源净化系统 一、设计目标 运动场音响系统主要是进行声音扩声,兼顾音乐和其它影音资料音频信号的传播,在设计时重点考虑扬声器的声场声压的均匀度和声音的清晰度。 二、环境要求 1.运动场单独设立音控室,音控室设于运动场看台一楼。 2.运动场为开放式结构,要考虑音响防水、防潮、防损等问题。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用地指标100222-体育馆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用地指标 (公共体育馆) (征求意见稿)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用地指标 (公共体育馆)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总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施行日期:2009年月日 编制说明 《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体育馆)》是根据国家计委、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定额指标的几点意见〉的通知》([1987]国土(建)字第144号)和原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1989]国土(建)字第169号)的要求,由国家体育总局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贯彻节约土地的基本国策,结合我国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论证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广泛征求全国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最后召开全国审查会议,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建设用地指标系初次编制,在试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地址:北京XXXXX号,邮政编码:000000),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 XXXX年X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节约和合理用地的基本规定 7 第三章建设用地指标 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适应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公共体育馆建设用地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制定本指标。 本条说明了本指标的目的和依据。 首先,土地是有限的自然资源,公共体育馆的建设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另外,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发展体育事业,公共体育馆用地和建设应当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本指标规定了节约和合理用地的基本

文化体育馆建设项目完整版

文化体育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总论 1.1项目名称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文化体育馆 建设地点:******东山开发区,霞阳路东侧 1.2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文体局 办公地址:******井冈中路XX号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湖南盛龙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1.4研究依据及范围 1.4.1研究依据 (1)关于编制******文化体育馆工程项目的咨询服务协议书; (2)《******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4)《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5)《******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6)《湖南省******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7)株洲市人民政府关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决定; (8)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9)XX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的《文化体育馆建筑设计方案》; (10)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规程、规范、标准和定额; (11)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4.2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依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法规、政策和规范,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以及场馆工程的总图规划、主要工程技术方案、环保及节能、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风险分析等进行分析研究,供建设单位和项目审批部门决策参考。 1.5项目概况 1.5.1建设规模与内容 (1)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按乙级体育馆标准建设。其主要内容为:可容纳3000席观众的主体育馆、四泳道室内游泳训练馆、900座室外八泳道游泳池及与场馆比赛配套使用的管理中心、动力中心、新闻中心等。 (2)建设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13339.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581.5㎡,地下建筑面积1758㎡。 1.5.2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于******东山开发区,霞阳路东侧。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要求,该地块规划为城市文化体育、居住用地。建设用地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并已取得******规划部门的认可,项目建设用地有保证。 拟建场址位处城市核心城区,城市主干道从旁边经过,交通便利,水、电、通

体育场馆系统项目解决方案

体育场馆系统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设计依据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BJ01-615-2003)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JGJ-T131-2000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11) 设计范围 扩声系统、广播系统 扩声系统说明 设计指标 主要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满足《体育馆声学设计及测量规程》一级标准及奥组委要求。最大声压级:观众席最大声压级≥106dB(紧急状态) 传输频率特性:以100-5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再次频带内允许小于或等于±5dB 传声增益:125-4KHz的平均值≥-10 dB 声场不均匀度:1KHz&4KHz≤8 dB

主观听音:清晰、柔和、音质优良 因体育场南北挑蓬承重安全需要,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必须减少12只音箱和改变吊挂形式。 系统特点 设计概述 主要用于奥运项目的室外比赛、群主集会的扩声要求;文艺演出也可以适用。本系统作辅助设施以满足扩声的需要;扬声器布置合理,不会影响体育场其他使用功能;在主席台、比赛场地、检录处、各门入口等处设置传声器插接盒提供足够的话筒点,以满足各种比赛、集会的需要;为满足电视台、电台的实况转播需要,预留符合要求的音频转播接口;有扩声机房向场内、观众走廊、场外发布通知。 遇紧急情况,消防控制室在扩声设备开机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所有区域发布紧急通知;检录处等多处设有独立的扩声系统。 由于工人体育场是改建项目,主体结构没有变化,不宜采用集中扩声方式。 本系统使用分散式扩声布局形式。 扬声器的布局 根据工人体育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承重安全需要,本系统分东、东北、东南、西、西北、西南共6个区域,及沿着挑蓬前端下方吊装共36组扬声器箱,东西挑蓬各为7组,每组扬声器为5只,服务距离分别为13-33m,15-18m,以这种分布的方式可以使整个声场覆盖均匀。 公共广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令 第48号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8月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 部长蔡武 二〇〇九年九月十五日 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加强对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管理,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作用,根据《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的乡镇综合文化站(以下简称“文化站”),是指由县级或乡镇人民政府设立的公益性文化机构,其基本职能是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和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 第三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文化站日常工作的管理,县级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对文化站进行监督和检查,县文化馆、图书馆等相关文化单位负责对文化站开展对口业务指导和辅导。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四条文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全国文化站建设规划和标准,并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条文化站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优先安排用地指标,无偿划拨建设用地。 各级人民政府应对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文化站建设予以重点扶持。 第六条文化站应位于交通便利、人口集中、便于群众参与活动的区域,一般不设在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场所内。 文化站的选址、设计、功能安排等应征得县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同意。 第七条文化站基本功能空间应包括: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和管理用房,以及室外活动场地、宣传栏等配套设施。 第八条文化站应配置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必需的设备、器材和图书等文化资源,并有计划地予以更新、充实。 文化站设施和设备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资产登记及相关手续,依法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 第九条因乡镇建设规划需拆除文化站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择地重建。乡镇人民政府在作出决定前,应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并征得县级文化行政部门同意,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职能和服务 第十条文化站的主要职能是,开展书报刊借阅、时政法制科普教育、文艺演出活动、数字文化信息服务、公共文化资源配送和流动服务、体育健身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