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整理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专题整理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专题整理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一直是刑法理论与刑事实践中的常见与重点问题,特别是在刑事实践中,我们更应该避免因因果关系判断错误而出现错案。

所谓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可见,没有实行行为就无需讨论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能围绕实行行为展开讨论。

一、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

理解因果关系,首先要理解因果关系判断本身在刑法理论中的意义。

1.影响罪数认定。

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即表明该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属于同一个案件,成立一罪;否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可能属于两个案件。

当认定一个实行行为与一个危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实行行为与这个实害结果是一个案件,就只成立一个罪,就意味着有实行行为的这个案件还发生了实害结果。如果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就意味着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分属于不同的案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因果关系本身不是构成犯罪的要素,而只是回答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是否属于一个案件的问题,讨论的是两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

在故意犯罪中,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则成立既遂。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最多只能认定为未遂。既遂未遂的判断与因果关系的判断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3.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

在我国刑法中,所有过失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导致特定实害结果,即要求过失行为与特定实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一个过失的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是有因果关系的,那就成立犯罪;如果一个过失的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那就不成立犯罪。如,行为人酒后驾车,但其酒量很大,意识意志能力根本没有下降,但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刹车装置突然断裂把一个行人撞死。该案中,行为人有违章行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无因果关系,不构成犯罪。因为法律禁止酒后驾车是因为酒后驾车往往导致意识意志力的下降,从而可能引起交通事故,但是行为人的意识意志能力根本没有下降,交通事故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刹车装置意外断裂导致的,这是一场意外,不是由于他的违章行为引起的。

4.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认定结果加重犯。

综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主要解决四个问题:1、一个罪还是两个罪;

2、既遂与未遂的判断;

3、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问题;

4、结果加重犯是否成立。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共性:

1.客观性:因果关系的有无,只能依据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判断,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

????因果关系是一种自然的,科学的联系,与当事人主观认识无关。????例如,甲交通肇事当场撞死被害人乙,甲随之逃逸,甲主观上一直以为是自己的逃逸行为导致乙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尽管甲认为自己的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在客观上死亡的原因却是之前的交通肇事行为,所以甲的行为不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加重情形。????再如,张某杀害甲,甲受伤后去医院治疗,当晚乙放火烧毁医院,把住院治疗的甲烧死。张某不知道这一事实,一直认为是自己杀死了甲。张某只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因此,我们不能混淆客观上有无因果关系问题与主观上的因果关系错误问题,即因果关系有无的判断跟行为人是否认识到因果关系无关。????2.顺序性:原因在前,结果在后,而不可能颠倒。

????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2条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甲白天将货车停在马路边后下车小便,后面的小客车飞速驶来,撞到货车尾部,司机当场死亡。行为人拨打“110”后迅速逃离。本案中发生了交通事故,而且甲有违章行为,但交通事故在前,违章行为在后,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不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所以,条例中“全部责任”只是行政责任而非刑事责任,甲不成立交通肇事罪。

????甲在事故之前没有违章行为(路边停车不属于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逃逸)是发生在交通事故之后的。结果在前,行为在后,绝对不构成犯罪,不成立因逃逸致人死亡。

????3.相对性:原因可能是其他现象的结果,结果可能是其他现象的原因。????刑法上在确定原因时,只能以刑法明文规定的危害行为为界限,而不能随意扩大刑法评价的范围。在确定危害结果范围的时候也要区分直接的危害结果与间接的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结果与非构成要件结果、物质危害结果与非物质危害结果。

4.规律性:原因与结果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因果关系是讨论引起与被引起的这种关系本身,而不是对行为与结果本身的研究。是否存在这种关系,既要考虑自然的科学法则,还要考虑经验法则、盖然性法则。

????5.复杂性:存在一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多果等现象。????例如,二重的因果关系、重叠的因果国关系属于多因一果的情形,想象竞合犯属于一因多果的情形。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

????1.范围的特定性:在刑法上,只有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危害行为才是原因。

????2.内容的特定性:在某些犯罪中,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是一种特定的发展过程。?少数犯罪对因果关系发展进程是有特殊要求的,如:???(1)诈骗罪(包括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犯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使被骗人产生认识错误,被骗人基于该认识错误处分财产,从而造

成财产损失。如果对方没有被骗,而是基于怜悯等心理或者出于配合警方抓捕行为人的需要而处分财产给行为人,那么,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为诈骗罪的未遂。所有诈骗类型的犯罪均是这种结构。

???(2)敲诈勒索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恐吓行为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心理,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从而造成财产损失。如果被害人根本没有陷入恐惧心理,而是基于同情或者为了抓捕犯罪人而处分财产,那么,行为人的敲诈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3)抢劫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行为压制被害人反抗,强行劫取财物。如果行为人取得对方的财物并不是基于压制反抗强行取得,那么抢劫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就没有因果关系。例如甲为了抢劫乙的财物,对乙追打,乙在逃跑过程中钱包不慎掉落,甲发现以后拾取该钱包而离去。甲的抢劫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这里要注意,按照司法解释,抢劫罪只要导致被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或者取得财物(当然要求抢劫的手段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就可以认定既遂。此外,要求诈骗罪、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的因果关系具有特定的内容,实质上是对犯罪行为性质与结果的要求。

????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因果关系是一种自然的、科学的判断,能够直接认定的就直接认定,不能直接认定的,就应坚持以条件说为基础的因果关系理论。

????1.条件说公式: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即,如果没有实行行为就不会有实害结果,那实行行为就是实害结果的原因。

????需要注意,作为条件的行为必须是有导致结果发生可能性的行为,否则不能承认条件关系。例如,甲劝说乙自驾车旅游,希望乙发生交通事故而死亡,后来乙果真死于交通事故。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2.禁止溯及理论:当一个行为或者事实独立地导致了结果发生时,就应当将结果归责于该行为(或归属于该事实),而不能追溯至先前条件。????当我们能从自然的、科学的意义上判定一个行为或者一个事件独立的导致了结果发生的时候,那位于这个行为或事件之前的所有的条件跟结果之间都没有因果关系,这就是禁止溯及理论。

注意:判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时,如果能从自然科学法则或者经验法则意义上确定引起与被引起关系的,则直接认定因果关系。

????几种特殊情况的因果关系:

????(1)因果关系的断绝。前条件必然会导致结果发生,在结果发生之前,后条件导致结果发生,则前条件不是结果的原因。

????例如,甲投放100%致死量的毒药毒杀乙,2小时后乙必死无疑。在1小时50分钟的时候,张某开枪将乙击毙。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张某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2)因果关系的中断。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介入了行为人的其他行为、第三者的行为、被害人的行为或特殊自然事实,则应通过考

察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的作用大小等,判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否存在禁止溯及的情形)。具体判断思路如下:

首先判断介入因素的出现是否正常。根据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判断,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概率很高,那么介入因素的出现就是正常的,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中断。反之,如果介入因素出现的概率很低,那么介入因素的出现就是异常的。异常的介入因素是否导致因果关系的中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形判断该异常介入因素是否达到独立导致结果发生的程度。如果达到了独立导致结果发生的程度,那么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断,引起结果的原因是介入因素。反之,如果介入因素没有达到独立导致结果发生的程度,只是稍微提前了结果发生的时间,那么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不中断。见下表:介入因素判断三标准:

判断先前行为与最终结果有无因果关系,存在介入因素时,先前行为—→介入因素——?=>结果,判断标准是:

<1>先前行为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大小。作用大者,先前行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反之无。

<2>介入因素异常性的大小。过于异常,先前行为与结果无因果关系;反之有。

<3>介入因素本身对结果发生所起的作用大小。作用大者,先前行为与结果无因果关系;反之有。

上述三点需综合判断,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得出最终结论。

????(3)假定的因果关系。甲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即使没有甲行为,由于其他原因也会导致结果发生。甲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例如,被害人小张的父亲老张在法警对小张执行死刑之前,夺过法警的枪,将死刑犯小张击毙。老张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4)二重的因果关系。两个条件单独都能导致结果发生,没有意思联络,各自同时发生作用,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发生。两个条件与结果都有因果关系。

????经典案例:甲、乙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分别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100%致死量的毒药,而且毒药同时起作用,导致丙死亡。这里必须是二者没有共谋的,如果是共谋的直接按照共犯“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直接认定二人的行为对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的。

第一,本案中甲、乙二人的行为均能导致被害人死亡,都是死亡结果发生的原因,二人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但不成立共犯。????第二,假定本案中毒药并未同时起作用,而是其中一人投放毒药引起死亡,处理结论有所不同:如果查清由甲投放毒药引起死亡,那么甲的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而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如果查不清是甲还是乙投放的毒药导致丙死亡,只能证明是一个人的毒药引起死亡的,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甲、乙两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都没有因果关系,只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前提是两者的行为均发挥了作用的。

????(5)重叠的因果关系。两个条件单独都不能导致结果发生,相互之间没有意思联络,结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两者对结果都有因果关系。

?????经典案例:甲、乙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分别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50%致死量的毒药,导致丙死亡。对此,甲、乙两人的行为与死亡之间都存在因果关系,分别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

????该案分开来看,两个人的行为不能独立导致结果的发生,但是结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发生的,在这种情况,两个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但是如果两个人的行为如果有明显的先后顺序的,如果先吃了甲投的50%,又吃了乙投的50%,后投的人跟死亡结果是有因果关系的,先投的人原则上没有因果关系。

????(6)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经典案例:在丙旅行家出发去沙漠旅行之前,仇人甲潜入丙的居所,在丙的水囊里面投放了致死量100%的毒药。随后仇人乙也潜入丙的居所,在丙的水囊底部钻了一个孔。丙后来在沙漠旅行中渴死。在本案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是乙的行为,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本案中甲、乙都可能提出辩解:没有自己的行为,被害人也会死亡。进而主张自己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的联系,需要根据自然的科学法则和经验法则进行判断,本案中被害人“渴死”,而导致其“渴”的原因正是乙的钻孔行为,所以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3.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作为犯罪与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因果联系的内容相同。

????作为犯罪的条件关系公式是:如果没有该行为,结果便不会发生,故该行为是原因。

????不作为犯罪的条件关系公式是:如果行为人履行义务,结果便不会发生,故不履行义务是原因。

????4.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认定因果关系不等于认定刑事责任。

????一方面,因果关系的确立,只意味着行为人的行为造成了特定危害结果。至于行为、结果的内容与性质不是因果关系讨论的问题。

????另一方面,行为人是否负刑事责任不仅取决于客观事实,还要取决于行为人对行为和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因为在具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没有刑法要求的故意或者过失,因而不存在刑事责任。

最典型的是当被害人存在特殊体质(例如患有脑血栓、血友病等,英美法系把这种情形就叫做蛋壳原则)进而死亡的情形。有人认为,被害人具有特殊体质是介入因素,属于因果关系中断的内容。但是,被害人特殊体质永远不会中断因果关系,特殊体质不是介入因素。任何人都是特定的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健康状况;在客观上判断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不能建立抽象的“标准人”,并认为特殊体质会导致因果关系的中断。实际上,行为人的行为导致被害人疾病发作进而死亡的情形,在客观上总是具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至于行为人是否负刑事责任,还要判断其主观上有无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行为人主观上如果没有犯罪故意或者犯罪过失,结果的发生属于意外事件,其行为当然不成立犯罪。因此,有没有因果关系与是否负刑事责任是两码事。

??????????????????????????????????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邹怀辉???????????????????????????????????????????二?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

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2012级刑法学周丰学号:104753120257) 我国对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研究是以马列主义哲学为指导的,因果关系是哲学上的一对范畴,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同志汇总了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的论述,言简意赅地写道:“因果关系是包括时间先后秩序在内的由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刑法因果关系是哲学因果关系在刑法上的具体应用,二者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相对性、先后次序性、原因的程度区别原则以及刑法因果关系与犯罪构成之关系诸问题上,我国法学界取得了较统一的认识。但有一些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论. 一、刑法上因果关系的性质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应是指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客观上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能够决定或影响刑事责任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事实因果关系和法律因果关系的统一,基中事实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的基础,而法律因果关系是其本质,是作为刑事责任的客观根据而存在于刑法中的。 (1)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因果关系就是由于事物相互作用产生的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由于事物的复杂性和联系的多样性,引起结果的原因往往是多个的,只要对于结果的产生起了积极作用,无论作用大小,都应作为原因看待,这才是真正的哲学观点。那么从刑法上来说,只要行为对于危害结果的产生起了积极作用,都不能否认其原因的性质。 我国刑法界都承认,和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一样,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也是存在于客观世界无限联系的因果链条这中,因此,必须采用孤立、简化的原则,抽出一定的环节来研究,但对于研究什么样的环节存在争议,即对刑法因果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两个现象间的因果关系,有许多不同观点: ①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人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认为刑法上所研究的因果关系是指一定的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某人的行为不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就失去刑法上的意义。 ③认为是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④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是客观上违反刑法的符合犯罪客观要件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同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⑤有的学者认为,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对象应包括三个部分:可能性危害行为与可能性危害结果之间、可能性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以及危害行为与可能性危害结果之间的困果关系。 ⑥主为应将刑法的因果关系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意义上(即最普遍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法律意义上的因果关系、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目前在我国刑法界占通说地位的观点认为:刑法上研究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刑法因果关系的特点是:其一,作为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 引言 作为法律领域的重要学科,刑法涉及到犯罪行为的界定、判断和处罚措施的确定等方面。在处理刑事案件时,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成为了刑法学界和司法实践的关注焦点之一。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目标是确定犯罪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帮助司法机关做出公正有效的判决。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含义 刑法因果关系是指犯罪行为与其结果之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罪责的判定需要确保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其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达到一定的程度。刑法因果关系既是法益保护的基本要求,也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依据。认定刑法因果关系对于确定犯罪行为的主观及客观要件的确权,保障犯罪案件的公正审判至关重要。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 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是犯罪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证据关联程度。根据刑法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人们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判断刑法因果关系: 1. 行为结果与行为机关的关系:行为结果是行为机关直 接或间接造成的,行为机关应当对其负刑事责任。例如,故意伤害罪中的行为结果是他人身体的损害,而行为机关的行为是直接导致该损害发生的。 2. 行为方式与行为结果的因果关系:行为方式与行为结 果之间应当存在因果关系。例如,毒品犯罪中,摄入毒品导致人体中毒,行为者的行为方式与中毒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3. 行为工具与行为结果的因果关系:行为工具与行为结果之间应当存在因果关系。例如,利用武器进行抢劫,在抢劫过程中使用武器导致被抢劫者受伤,行为工具与伤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适用范围 刑法因果关系适用范围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行为与结果的直接关系:只有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才能认定刑法因果关系成立。间接因果关系不能单独成立刑法因果关系。例如,A故意向B泼水导致B滑倒受伤,A的行为与B的伤害结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2. 罪责的追究范围:只有犯罪行为与其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超过一定程度,才能构成犯罪责任。这意味着即使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但如果这种关系不够明确或强烈,也不能单独成立犯罪责任。司法机关需综合考虑其他证据来判断是否构成犯罪。 3. 因果关系的证明困难:在某些刑事案件中,因果关系的证明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在非常规或特殊情况下,例如罪行间隐蔽性强、事后证据稀缺等情况下,刑法因果关系往往难以确立。司法实践中,需要采用各种方式来搜集、分析和解释证据,以尽可能准确地认定刑法因果关系。 结论 刑法因果关系研究对于司法实践的公正和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在确立刑法因果关系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联程度。通过明确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标准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司法机关做出更准确、合理的判决,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详尽版)徐光华(转)仅供交流,不得非法使用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详尽版) 徐光华* * 徐光华,法学博士、博士后,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的概念: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即前因后果之间的联系。 选题的意义: 1.从近五年司法考试试题来看,2003年有过一道刑法因果关系的试题;之后从2006年起,每年必考一道以上因果关系的试题,并且,在卷二的前几道题中出现。可以预测,刑法因果关系的试题在今后的司法考试试题中应当会继续以这个趋势出现。 2.刑法因果关系的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关于因果关系,存在不同的学说,而我们的通说已经失去其通说的地位,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看传统教材(非张明楷的教材)的同学就会知道,历年司法考试因果关系试题的答案与我们看传统教材得出的结论不大一致。所以,有必要对于这一必考的、有难度的问题重新认识。 一、需要澄清的问题——因果关系不等同于刑事责任 不少同学觉得因果关系难,尤其是在判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时候,觉得司法考试的答案很诧异。例如,对于甲打了血友病患者乙一拳,以示友好,或者因为一点小争吵打了一下,后导致乙死亡。由于甲根本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乙是血友病患者,例如,乙大冬天还穿很少的衣服,正在路上晨练。不少同学想当然地认为,此种情形下,对于甲不能以故意杀人罪论,也不可能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即不构成犯罪,因此想当然地认为甲的殴打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由于因果关系的判断存在不同的学说,我们暂且不提本案中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但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先念意识是,将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等同,明显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形,就认为不成立因果关系,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对于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承担我们需要明白如下几个问题: 1.存在因果关系并不等于要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要对“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必须具有因果关系。我们已经讲了,因果关系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一个范畴,而行为要成立犯罪,应当具备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才成立的。因此,即使存在因果关系,也不宜认定为是必然承担刑事责任。例如,一个13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俗话说“得民刑者得天下”,刑法的复习在司法考试复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名师讲义,供考生复习参考。 精彩链接: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危害后果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行为对象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危害行为 司考刘凤科刑法讲义:客观构成要件概述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 影响罪数认定、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1.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的共性:客观性、顺序性、相对性、规律性、复杂性。 2.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内容的特定性。 ①诈骗罪(包括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犯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使被骗人产生认识错误,被骗人基于该认识错误处分财产,从而造成财产损失。如果对方没有被骗,而是基于怜悯等心理或者出于配合警方抓捕行为人的需要而处分财产给行为人,那么,行为人的欺骗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为诈骗罪的未遂。法律敎育网 ②敲诈勒索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恐吓行为使被害人陷入恐惧心理,被害人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产,从而造成财产损失。如果被害人根本没有陷入恐惧心理,而是基于同情或者为了抓捕犯罪人而处分财产,那么,行为人的敲诈行为与取得财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多只能认定敲诈勒索罪的未遂。

③抢劫罪,必须是行为人的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行为压制被害人反抗,强行劫取财物。如果行为人取得对方的财物并不是基于压制反抗强行取得,那么抢劫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就没有因果关系。 (三)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1.合法则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合法则(符合客观规律必然)地造成了结果时,结果就是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应当直接肯定因果关系,将结果归属于实行行为。 (1)假定的因果关系。 (2)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3)二重的因果关系(择一的竞合)。 (4)重叠的因果关系。 2.条件关系与危险的现实化。 合法则的因果关系难以判断具体案件时,再运用条件关系的公式,判断结果是否属于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 条件说公式:实行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时,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 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如果介入了第三者的行为、被害人的行为或行为人的其他行为,则应通过考察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的作用大小等,判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教育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浅谈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浅谈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因果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因果关系本来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后来被引入刑法中。哲学上的因果关系是一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引起别的现象产生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则是结果,即外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具体到刑法中是指危害结果的产生首先在于客体事物内部具有在这种外在力量作用下产生有害变化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是一种抽象可能性,本来事物存在的实在可能性是朝着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的,由于外部危害行为的干扰,影响原来实在可能性的继续发展,而是原来处于抽象可能性位置的危害可能性变成了新的实在可能性,成为事物发展新的必然趋势,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现实性,就产生了危害结果。其特征主要有:(一)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以人们主观是否认识到为准。当发生了一个刑事案件时,我们首先要从客观性这一点着手,看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由犯罪嫌疑人的危害行为造成,如果之间存在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即存在刑法因果关系,我们再去考虑犯罪构成要件,因为一个人只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对他人的行为负责。如果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案件到此为止就不必再去考虑其它。坚持刑法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可以少走弯路,为迅速的解决刑事责任奠定基础。 (二)刑法因果关系的相对性 原因和结果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辩证唯物主义因果论看来,引起一定现象发生的现象是原因;被一定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两者对立统一于因果关系之中。由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因在一个案件中是原因,但在另一个案件中却是结果,因此要灵活运用。理解刑法因果关系的相对性要注意以下两点:1.刑法因果关系中的原因是指危害社会的行为。2.作为刑法因果关系中的结果,是指法律所要求的已经造成的、能被查明和确定的现象。在行为犯、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等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中一般不存在解决刑法因果关系的问题。 (三)刑法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 从唯物辨证主义的角度出发,原因和结果是有先后顺序的,原因必定在先结果只能在后,顺序不能颠倒。因此,在刑事案件中,我们只能从危害结果发生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怎样理解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即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词: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 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所需要的客观事实特征,是犯罪的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等具体要件。犯罪客观方面是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是犯罪构成的核心内容。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危害结果是许多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时间,地点,方法是某些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犯罪客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一、危险行为 (一)我国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行为”一词有多种含义,有时将其与犯罪行为同义使用;有时仅指造成危害结果的人的身体动作,没有主观罪过的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有时指正当的,合法的行为。 危害行为不同于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更不同于合法行为,它是专指犯罪构成的客观方面的行为,即由行为人的意识,意志支配的违反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危害行为,在犯罪客观方面乃至整个犯罪构成中居中心地位,无行为即无犯罪。 (二)基本特征 危害行为的基本特征有以下三点: 1. 有体性。危害行为是人的身体的积极或者消极的活动,是客观外正的现象,能够作用,影响外在世界,使外在世界发生变化。思

想不是行为,仅有犯罪的思想,而无外在的行为,不会危害社会。 2. 有意性。危害行为是人的自由意志支配下的身体的动静,所以无意识的举动,如在睡梦中的举动,精神错乱下的举动,身体的生理反射动作,不可抗力之夏的身体动静,均与人的主观内在意识没有联系,不是人的行为,自然也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 3. 有害性。危害行为是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行为,是刑法规定的能够侵害或者威胁犯罪客体的行为,表现为人的一系列举动所构成的一个统一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三)基本形态 危害行为的基本形态 危害行为的客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其基本形态有两种,即作为与不作为。 作为,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身体动作,实施刑法规范说禁止的行为,即“不当为而为之”。在刑法中多数犯罪已作为方式构成,如抢劫,强奸,盗窃,伪造货币,脱逃,偷越国(边)境等犯罪。 作为是危害行为一种基本形态,具备危害行为的上述基本特征,其特殊性在于: 1)作为的外在表现是人的身体的积极动作,如持刀砍他人头 部;将一名妇女按倒,实施强奸行为等。 2)作为通常由人的一系列积极举动主城,而不是仅指个别的动 作。如:入室实施盗窃行为:从门和窗进入室内,翻动物品, 盗取钱财等,由一系列动作组成。

法考与司法考试刑法学习笔记之因果关系上

重点知识点 因果关系★★★★★(考察16次)(一级考点) 01相当因果关系说 相当因果关系说是对条件说的一种限制,该说认为条件说得出的只是“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还应进行相当性的判断,即“法律上的因果关系”。 1.重叠的因果关系 指两个以上独立的行为,独自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但重叠在一起就会导致结果的发生,这也被认为存在因果关系。 2.假定的因果关系 指虽然某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如果没有此行为,其他情况也会导致结果发生。 3.竞合的因果关系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能够导致结果的发生,但行为人在没有犯意联络的情况下,竞合在一起造成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02被害人自我答责的行 03引起因果关系中断的原因:介入因素(三级考点) 【注意】介入因素必须是异常(偶然)的因素——即介入因素在案件当时发生的概率很低(低于10%)——质的要求;介人因素必须是独立地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即介入因素对死亡结果的贡献率接近100%——量的要求。 【注意】如果介入因素创造了独立的危险,结果是这种危险的展开,那么前行为和后结果就没有因果关系,但如果介入因素是对前行

为危险的纯粹利用,没有制造与前行为危险不同的独立危险,则前行 为和后结果则存在因果关系。 【注意】在救助行为具有救活可能性时,死亡结果归属于阻断救 助的行为,而不归属于先前行为。如,甲将正在救助受伤者丙的乙打跑,致使丙死亡,事后查明,乙的救助行为完全可以救活丙,则甲的 行为与受伤者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注意】被害人有特殊体质,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后,被害人疾 病发作,该疾病发作属于介人因素。死亡结果能否归属于行为人的先 前行为,关键看先前行为与疾病发作有无引发关系。 真题与解析 1(多选题)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以杀人故意用铁棒将刘某打昏后,以为刘某已死亡,为隐藏尸体 将刘某埋入雪沟,致其被冻死。甲的前行为与刘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B.乙夜间驾车撞倒李某后逃逸,李某被随后驶过的多辆汽车辗轧,但 不能查明是哪辆车造成李某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C.丙将海洛因送给13周岁的王某吸食,造成王某吸毒过量身亡。丙的 行为与王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D.丁以杀害故意开车撞向周某,周某为避免被撞跳入河中,不幸溺亡。丁的行为与周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答案及解析 ①【答案】A BC D【考点】因果关系【解析】所谓事前故意(结果 的推后实现),是指行为人误以为第一个行为已经造成结果,出于其 他目的实施第二个行为,实际上是第二个行为才导致预期的结果发生 的情况。在事前故意的场合,由于第一个行为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重 大危险,介入行为人的第二个行为并不异常,故应肯定第一个行为与 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将结果归属于第一个行为。被害人自陷风险 指被害人是危险的实行者、支配者,行为人教唆或帮助被害人自陷风险。对此,如果被害人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被害人对结果负责(反之,由行为人负责):第一,主观上,被害人对危险有认识能力。如 果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则认为其无认识能力。第二,客 观上,被害人对危险有控制能力,也即基于自己的意志自由,对危险 具有控制、消除或避免的能力。 ②A项:甲的行为属于因果关系错误中的事前故意或结果的推迟发生。甲杀人后实施的毁尸灭迹行为造成了被害人刘某的死亡,其杀人 行为与死亡之间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即二者之 间具有事实上引起与被引起的因果关系;甲杀人后实施毁尸灭迹行为 具有通常性,故毁尸灭迹引起刘某死亡属于甲杀人行为制造的危险的 现实化,这一个介入因素并不异常,应将其归属于甲的杀人行为,即 甲的杀人行为与刘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B项:乙夜 间驾车撞倒李某后逃逸,若李某死于乙的汽车辗轧,肯定乙的行为与 李某的死亡有因果关系,就毫无争议。即便李某不是死于乙的汽车辗轧,而是死于随后的多辆汽车辗轧,也能肯定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 有因果关系。这是因为,乙未下车救助李某,倒地的李某失去自救能

刑法中的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刑法中的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在刑法中,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关键概念。它对于判断犯罪行为的归责性、构成要件的成立以及刑罚量刑的确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刑法中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的概念、要件和证明方法。 首先,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刑法构成要件的重要因素,也是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关键。在刑法中,行为人必须具备主观故意或过失,并且其行为必须是导致刑法所禁止的结果的直接原因。行为本身应当是因果链条的起点,而结果则是因果链条的终点。只有当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时,行为人才能被认定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其次,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件。首先,行为与结果之间应当存在前后因果关系,即行为必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结果有直接关联。其次,行为必须是结果的必要条件,即结果不能在行为缺失的情况下发生。最后,行为与结果之间应当具有连续性,即行为与结果之间不能有显著的中断或干扰因素。 要证明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需要通过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直接证据包括目击证人的陈述、事实勘验和鉴定结果等。间接证据则包括逻辑推理、经验规律和科学研究等。在判定因果关系时,法庭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种证据,并采用严格的推理和归纳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非总是明 确和直观的,有时会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例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行为是否导致了结果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判定因果 关系时,需要谨慎审慎地对待,并充分考虑被告的抗辩意见。 总之,刑法中的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是判定犯罪与量刑的重要标准。在刑法中,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导致刑法所禁止的结果,且行为与 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为了证明因果关系,法庭会采用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然而,在实际操 作中,因果关系的判定可能会受到一些困难和争议的影响。因此,在 法律适用中,需要谨慎对待,充分考虑被告的抗辩意见。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与特点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客观的、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客观性。指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依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 2 相对性。指原因和结果在纵横交错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果网络中,都不是绝对的。同一个现象,在这个因果环节中是原因,在另一个因果环节中却变成了结果。只能把两个现象从客观的普遍联系中抽出来专门地加以考察,才能确定一个现象是原因,一个是结果。 3 时间顺序性。指在原因与结果的联系中,原因总是在先,结果总是在后。 二、因果关系的认定 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 必然因果关系与偶然因果关系。我国刑法理论以前采取的是必然因果关系说,即通说认为,当危害行为中包含着产生危害结果的根据,并合乎规律地产生了危害结果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就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当危害行为本身并不包含着产生危害结果的根据,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偶然介入其他因素,并由介入因素合乎规律地引起危害结果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间就是偶然因果关系。 2 条件因果关系,近年来也被我国一些学者所赞同。该理论认为,只要在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这种必要的条件关系,就可以认为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注意:1 因果关系只是研究某种行为是否是某种结果的原因,即所研究的是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而不是对行为与结果本身的研究;由于危害行为本身具有法定性,故不能以因果关系的认定取代对危害行为本身的认定。 2 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行为人是否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不影响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因果关系又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客观联系,不能离开客观条件认定因果关系,行为人是否认识到了特定条件,不能左右对因果关系的认定。 3 一个危害结果完全可能由数个危害行为造成,因此,在认定某种行为是某种危害结果的原因时,不能轻易否认其他行为同时也是该结果发生的原因;反之,一个危害行为可能造成数个危害结果。所以,在认定某种行为造成了某一危害结果时,也不要轻易否认该行为同时造成了其他危害结果。 4 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是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时,应当考察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介入情况的异常性大小以及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例如,A以杀人故意对B实施暴力,导致B遭受濒临死亡的重伤。B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医生C存在轻微的过失,未能挽救B的生命。由于A的行为导致死亡结果的危险性大,而介入情况(轻微过失)对死亡结果发生的作用小,故应认定A的行为与B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1 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2008-2-52,多) A 甲乘坐公交车时和司机章某发生争吵,狠狠踹了章某后背一脚。章某返身打甲时,公交车失控,冲向自行车道,撞死了骑车人程某。甲的行为与程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B 乙以杀人故意瞄准李某的头部开枪,但打中了李某的胸部(未打中心脏)。由于李某是血友病患者,最后流血不止而死亡。乙的行为与李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C 丙与同伙经预谋后同时向王某开枪,同伙射击的子弹打中王某的心脏,致王某死亡。由于丙射击的子弹没有打中王某,故丙的行为与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司考刑法知识点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1.合法则的因果关系 实行行为合法则(符合客观规律必然)地造成了结果时,结果就是实行行为的危险的现实化,应当直接肯定因果关系,将结果归属于实行行为。 (1)假定的因果关系。甲行为导致结果发生,但即使没有甲行为,由于其他原因也会导致结果发生。甲行为与结果具有因果关系。 案例:被害人的父亲张某在法警执行死刑之前,夺过法警的枪,将死刑犯击毙。张某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案例:在丙出发去沙漠旅行之前,甲潜入丙的居所,在丙的水囊里面投放了致死量100% 的毒药。随后乙也潜入丙的居所,在丙的水囊底部钻了一个孔。丙后来在沙漠旅行中渴死。在本案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是乙的行为,乙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注意】:本案中甲、乙都可能提出辩解说“没有自己的行为,被害人也会死亡”,进而主张自己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因果关系是一种客观的联系,需要根据自然的科学法则和经验法则进行判断,本案中被害人“渴死”,而导致其“渴”的原因正是乙的钻孔行为,所以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3)合义务的择一举动。注意德国货车撞死醉酒骑自行车人的案件。 (4)二重的因果关系(择一的竞合)。两个条件单独都能导致结果发生,没有意思联络,各自同时发生作用,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发生。两个条件与结果都有因果关系。 案例:甲、乙二人没有意思联络,分别向丙的食物中投放了100%致死量的毒药,而且毒药同时起作用,导致丙死亡。{辨析}第一,本案甲、乙二人的行为都是死亡结果发生的原因,二人都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但不成立共犯。第二,假定本案毒药并未同时起作用,二十其中一人投毒药引起死亡,处理结论有所不同:(1)如果嘉庆有甲投放毒药引起死亡,那么甲的行为与死亡结果质检存在因果关系,城里故意杀人罪既遂;而乙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2)如果查不清是甲还是乙投放的毒药导致丙死亡,根据存疑时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哦,甲、乙两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质检都没有因果关系,支撑力故意杀人罪未遂。 (5)重叠的因果关系。两个条件单独都不能导致结果发生,相互之间没有意思联络,结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两者对结果都有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为什么要判断刑法因果关系? 1、为判断是否成立犯罪提供根据。如刑法第397条规定的“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中,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是不是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就是判定是不是成立本罪的关键。 2、为判断是否成立犯罪既遂提供根据。如刑法第266条所规定的“诈骗罪”当中,存在顺序发展的四个阶段:行为人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被害人陷入错误——在错误状态下处分财物——行为人获得财物。这样四个阶段是环环相扣的,如果其中一个阶段出现问题,没有成为下一个环节的原因的话,就只能是构成诈骗罪的未遂犯,而不可能是既遂犯。 3、为正确选择法定刑提供根据。如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之后逃逸,“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里,“逃逸致人死亡”成为适用本款法定刑的关键。 案例:行为人凌晨4点驾车撞上他人,致使他人脑颅重伤后逃逸,他人被送往医院两个小时之后死去的案件中,行为人即便不逃逸,被害人也难逃死亡的厄运,在这种场合下,不能说逃逸是“致人死亡”的原因,因此,对于行为人就不能在“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幅度之内量刑。 二、如何判断刑法因果关系 由于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结构,是一个形式关系判断和实质关系判断所构成的双层结构,因此,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就要分为两个层次进行: (一)形式关系之判断 形式判断是事实判断,依照“条件关系”公式,行为和结果之间只要存在“没有前行为,就没有后结果”的关系,就可以说二者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 在根据条件关系公式判断事实关系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行为只要是造成结果的共同条件之一,即可认定其为发生结果的条件。 第二,这里所说的“结果”,不是被害人“迟早会死亡”之类的抽象结果,而是指被害人在“某月某日某时某分以什么样的形态死亡”之类的“现实具体的死亡结果”。 第三,这里所说的“行为”,是指特定犯罪构成中的“实行行为”。 第四,在判断有无条件关系的时候,原则上,不得添加考虑“现实并不存在的假定条件”。第五,竞合的因果关系。是指数个独立的、单独能够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同时发生,引起了某种结果发生的场合。 第六,重叠的因果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单独不能导致结果发生的行为重叠在一起而引起结果发生场合的因果关系。 第七,疫学的因果关系。在公害之类的行为到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在科学上并不能全部证明的场合,也应按照一般经验法则,只要具有“没有A 就没有B”的关系,就能肯定条件关系。 (二)实质关系之判断 第二个层次是是否可以将危害结果归责于某实行行为的实质判断,也是目前的因果关系判断之中最为复杂的判断。 在有数个事实或者条件与结果有关,特别是在行为时,被害人存在某种特殊情况,该特殊情况对结果的发生具有影响,或者在行为之后,由于其他情况的介入,对发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场合,由于和发生结果有关的事实即条件不止一个,因此,该结果究竟应当归咎于哪一个行为事实,条件关系公式难以确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刑法理论上便有了以下各种见解:

专题整理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专题整理之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一直是刑法理论与刑事实践中的常见与重点问题,特别是在刑事实践中,我们更应该避免因因果关系判断错误而出现错案。 所谓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实行行为)与危害结果(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可见,没有实行行为就无需讨论因果关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能围绕实行行为展开讨论。 一、因果关系的理论意义 理解因果关系,首先要理解因果关系判断本身在刑法理论中的意义。 1.影响罪数认定。 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即表明该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属于同一个案件,成立一罪;否则,该行为与危害结果可能属于两个案件。 当认定一个实行行为与一个危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实行行为与这个实害结果是一个案件,就只成立一个罪,就意味着有实行行为的这个案件还发生了实害结果。如果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就意味着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分属于不同的案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因果关系本身不是构成犯罪的要素,而只是回答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是否属于一个案件的问题,讨论的是两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2.影响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判定。

在故意犯罪中,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存在因果关系,则成立既遂。如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则最多只能认定为未遂。既遂未遂的判断与因果关系的判断是一个问题的两面。 3.影响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判定。 在我国刑法中,所有过失行为要成立犯罪,必须导致特定实害结果,即要求过失行为与特定实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是一个过失的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是有因果关系的,那就成立犯罪;如果一个过失的实行行为与实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的,那就不成立犯罪。如,行为人酒后驾车,但其酒量很大,意识意志能力根本没有下降,但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刹车装置突然断裂把一个行人撞死。该案中,行为人有违章行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无因果关系,不构成犯罪。因为法律禁止酒后驾车是因为酒后驾车往往导致意识意志力的下降,从而可能引起交通事故,但是行为人的意识意志能力根本没有下降,交通事故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刹车装置意外断裂导致的,这是一场意外,不是由于他的违章行为引起的。 4.影响结果加重犯的认定。 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才能认定结果加重犯。 综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主要解决四个问题:1、一个罪还是两个罪; 2、既遂与未遂的判断; 3、过失犯罪是否成立的问题; 4、结果加重犯是否成立。 ????二、刑法上因果关系的特点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 引言 刑法是社会管理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制定罪与法定刑的规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律秩序。其中,因果关系和客观归责论是刑法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本文将从因果关系的本质和刑法中的实践应用出发,深入探讨因果关系以及客观归责论在刑法领域中的作用。 一、因果关系在刑法中的本质 因果关系是刑法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行为人的主观意图对于刑事责任的认定十分重要,但光有主观意图还不足以构成犯罪,在实际应用中必须与结果形成因果关系。 具体来说,因果关系的要素包括两个方面:行为和结果。行为是指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是行为人通过具体行动实现其意图的过程;结果是指行为人的行为最终导致的后果。 在刑法中,因果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是要求行为实施必须是合法的,既不能有不当或违法手段,更不能采取非法手段干扰或妨碍他人行为的自由。其次是要求行为人的意图明确,不能有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情况。最后,行为和结果之间必须具备直接因果联系,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特定的结果。这一点在一些情节复杂的案件中变得尤为关键。 二、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实践应用 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实践应用主要在犯罪认定和量刑上有所体现。在犯罪认定上,刑法通过建立因果关系来判断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当行为人的行为与某一特定结果直接相关且符合

法定的构成要素时,将被认定为实施了特定的犯罪行为。 在量刑上,因果关系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果关系的建立,使得判决者能够对行为人的行为结果进行正当评估。刑法规定了一系列刑罚,根据行为人主观恶性和行为结果,适用不同的刑罚。因果关系的充分论证,可以帮助判决者更准确地评估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三、刑法中的客观归责论 除了因果关系,刑法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客观归责论。客观归责论是指刑法中对行为结果事实的认定和责任界定。 客观归责论强调行为结果的客观性,即行为的造成结果与行为人的主观愿望无关。在客观归责论中,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与行为结果的对错无必然关联。即使行为人并未直接追求某一特定结果,但只要结果的发生与其行为有直接因果联系,行为人同样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刑法中的客观归责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行为人主观故意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客观归责论,实现了行为结果对行为人的独立约束。这样的观念,对于确保刑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 是刑法运行的重要理论基础。因果关系的要素包括行为和结果,必须具备直接因果联系;客观归责论强调行为结果与行为人主观意愿无必然关联。这些理论概念在刑法的实际应用中,为犯罪认定和量刑提供了重要依据,确保了刑法实践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同时,这些概念的理解和适用也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完善,以保证刑法的适用与发展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

简述刑法学中的因果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关乎对犯罪行为的认 定和责任追究。因果关系的理论在研究刑法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 仅解释了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结果,还为刑事司法实践提供了依据。本文将从概念和特征两个方面对刑法学中的因果关系进行简要阐述。 一、因果关系的概念 1.1 因果关系的含义 因果关系,顾名思义,是指事件之间存在着先因后果的相互通联。在 刑法学中,因果关系即指犯罪行为和其造成的后果之间的关联。犯罪 行为作为因,导致了一定的后果,这种因果关系是刑法学认定犯罪的 重要依据之一。 1.2 因果关系的涵义 因果关系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因果通联的客观存在,即犯罪行 为所产生的后果是由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二是因果通联的主观意义,即犯罪行为的规定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果性,犯罪行为必须对于其后果 负有法律责任。 1.3 因果关系的认定原则 在认定因果关系时,通常需要遵循以下原则:确定犯罪行为和后果之 间的直接因果关系;排除犯罪行为以外其他可能的成因所产生的后果;考虑犯罪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二、因果关系的特征 2.1 因果关系的必然性 因果关系具有必然性,即确定犯罪行为和后果之间的直接通联时,应该具有明确的因果推断和客观依据,不能主观臆断或推定。 2.2 因果关系的连续性 因果关系具有连续性,即犯罪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联应该是一个不间断的连续过程,不会出现中断或间隔的情况。 2.3 因果关系的合理性 因果关系具有合理性,即犯罪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应当是合理和符合逻辑的,不能出现不符合常识和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况。 2.4 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因果关系具有客观性,即对于犯罪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联应当进行客观的分析和判断,而不受主观主义或个人情感的影响。 2.5 因果关系的预见性 因果关系具有预见性,即犯罪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应当是可以预见和可预测的,而不是偶然或无法预测的。 因果关系在刑法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认定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因果关系的概念和特征的深入了解,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司考历年真题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司考历年真题解析 1.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2003 年·卷二·41 题 A. 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 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 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 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 刀, 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 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答案 考点介入因素三标准 解析A 项,第一,甲的破坏行为对女友的死亡作用很大,二者有因果关系;第二,介入因素是山洪, 很异常,切断甲的先前行为与女友死亡的因果关系;第三,山洪 对女友死亡作用很大,甲的先前行为与女友死亡没有因果关系;两个结论是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最终结论是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B 项,第一,先前行为是乙重伤苏某的行为,对苏某死亡的作用大,二者有因果关系; 第二,介入因素是苏某自己迈了两步,该行为不异常,先前行为与苏某死亡有因果关系;第三,介入因素本身即苏某自己迈了两步,直接导致死亡,先前行为与苏某死亡无因果关系;综合结论是,先前行为即乙重伤苏某的行为与苏某死亡有因果关系; C 项,第一,先前行为是丙的追杀行为,对赵某死亡的作用大,二者有因果关系;第二,介入因素是第三人赫某开枪射击,很异常,先前行为与赵某死亡无因果关系;第三,赫某开枪直接导致赵某死亡,先前行为与赵某死亡无因果关系;综合结论是,先前行为即丙的追 杀行为与赵某死亡无因果关系; D 项,第一,先前行为是丁持上膛的手枪与钟某厮打的行为,对钟某死亡的作用大,二者有因果关系;第二,介入因素即钟某自身触动扳机的行为,在厮打中出现该行为,不异常,先前行为与钟某死亡有因果关系;第三,钟某触动扳机直接导致死亡,先前行为与钟某死 亡无因果关系;综合结论是,先前行为即丁的行为与钟某死亡有因果关系; 本题答案:ABCD; 2.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2006 年·卷二·2 题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梳理

刑法因果关系理论梳理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判断,即疑难的理论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陆、英美法系与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呈百家争鸣之势,就具体问题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学说,希望理清问题主要脉络以获得较为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主观归责;客观归因 1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理论评析 1.1条件说 条件说亦称必要条件说,根据条件说,“只要在行为和结果之间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这种必要条件关系,就可以认为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这种观点从自然的物理观念上理解因果关系,将一切对结果产生起了不可缺少作用的因素都看成结果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直接性特点,有利于人们具体寻找确定因果链,能迅速地将未对结果起到必要作用的因素从原因体系中排除出去。 但是,由于该学说在过于宽泛的范围内推求因果关系,无限制地扩大了追究刑事责任的范围,单纯的条件说不合理地扩大了刑事处罚范围,失去了理论标准的意义。 1.2原因说 原因说是在条件说的基础上作了修正,主张把条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条件,一部分是原因,对二者加以区分,即把应作为原因的部分独立出来加以评价。 原因说为了限制条件说的不足而将诸多条件中的一个作为原因,其他仅作为单纯条件,这样的后果确实能缩小刑事责任的适用范围,但是原因说也有自身的缺陷:①原因说未能阐明为什么仅将其中一个条件作为原因,而其他的就不是原因?②原因说仅将一个条件认定为原因,而为什么不能是两个或更多?③原因说提出的认定标准也是模糊不清的,并且在实践中很难清晰运用、指导判定。 1.3相当因果关系说 德国的生理学家兼刑法学家柯利仕在《论可能性责任之原因》、《论可能性与尽然性之概念及其刑法上之意义》等著作中,运用德国当时民法上判断客观可归责性的因果关系的观点,来弥补刑法因果关系条件说的缺陷。 根据相当因果关系说的理论,在众多的行为与违法结果之间,判断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标准在于普通人的常识,假如在通常情况下,根据一般人的常识,某个行为产生某种结果被认为是适当的,那么该行为与结果之间就存在刑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结果归属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和结果归属(录音整理稿)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能跟各位同仁一起交流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 可以说是整个刑法体系中难度系数最大的专题, 这不仅仅体现在当年我们参加司 法考试时,在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也都是块硬骨头,另外,拿我国、德国、日 本、美国四个国家来说,每个国家在处理因果关系的时候所采用的通说标准也都 不同。 、因果关系概述 根据实务中以及教学中的案例,我把因果关系的基本类型分成了两类: 两个 因果的案件和三个因素的案件。 案例1.张三杀死李四。 这个有行为有结果,行为-结果两个因素,这类案件在判断因果关系时相对 来说比较简单。 案例2.甲在海边持刀把乙砍成重伤,海潮来临将乙吞没。 如果没有甲的行为,甲没有把乙砍成重伤,乙很可能就不会被海潮吞没。这 里出现了一个介入因素,海潮,即自然力。 案例3.甲在山崖边砍伤乙,乙昏迷醒后迈两步跌下山崖摔死。 同样,没有甲的行为,乙很可能会好好走路,不至于摔死。这个案件中的介 入因素则是乙自身的行为,即被害人自身行为。 案例4.甲持刀追杀乙,丙和乙有仇,恰巧开车经过,猛踩油门撞死乙。 如果没有甲的追杀,乙就不会跑,如果乙不跑,很可能就遇不到丙,也就不 会被撞死。这里介入了丙的行为,即第三人的行为。 通过这几个典型案例,我们把因果关系的流程类型化。两个因素的案件:行 为一结果;三个因素的案件:行为一介入因素一结果,介入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力、 被害人自身行为、第三人的行为三种情形。 二、两个因素的案件 (一)条件限定和结果限定 刑法上有一句格言叫“无行为则无犯罪”,即犯罪是行为,没有行为就没有 犯两个因素 因果流程 行为 .结果 行为 介入因素 结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