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的基本知识

水的基本知识

水的基本知识

1. 水的来源

水的来源主要有三种:

(1)大气降水: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形成雨水、雪水等;

(2)地下水:水分从地表渗透到地下形成的水源,通常采用井和泉水获取;

(3)河流湖泊:降雨和融雪水流入河流湖泊形成的水源,通常是自来水处理的原料之一。

2. 水的组成

水的分子式为H2O,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水的分子是一个带正、负电荷的极性分子,具有一定的离子性。

3. 水的性质

(1)物理性质: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密度大概是1克/立方厘米,沸点为100摄氏度,结晶点为0摄氏度。

(2)化学性质:水是一种上好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水是一种

弱的电离物质,可以与酸和碱相互作用。水还可以通过电解析分解成氢和氧气。

(3)生物学性质: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大约70%以上是水。水可以帮助人体代谢废物,输送营养物质,并且能够保持体温平衡。

4. 水的用途

水的用途非常广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类:

(1)生活用水:例如洗涤、沐浴、饮用等。

(2)工业用水:例如造纸、冶炼、发电等。

(3)农业用水:例如灌溉、养殖、渔业等。

(4)环保用水:例如污水处理、河湖水质保护等。

总之,水不仅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资源,更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本文对水的基本知识的介绍,让大家对水更加了解和重视。

水的有关知识水的基本知识

水的有关知识水的基本知识 一:[水的有关知识]关于水的知识问答 关于水的知识问答 1、问: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答:生命起源于水,水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成分。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报告,成年人人体内水分约占人体重的70%。其中脑脊髓中水占99%、淋巴腺中水占94%、血液中水占70%、肌肉中水占62%、骨骼中水占5%。当胎儿在母体内孕育的时候,水占体重的90%;当婴儿出生后,水占体重的80%;成人体内的水的比例达到了70%;而到老了以后在人体内的比例就降到了50%-60%。 2、问:水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水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物质,也是人体其它营养物质的载体。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有:溶解营养物质,传送养分到各个组织;排泄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持细胞形态,提高代谢作用;调节体液组织的循环;调节人体体温,保持皮肤湿润与弹性;润滑关节等。 3、问:人体内的水需要更新吗?多久更新一次? 答:每人每天体内有7升到8升的水需要更新,身体中的水一周左右要完全更新一次。 4、问:人体流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有哪些? 答:肾:成人日均1-1.5升,婴儿500毫升

肺:成人日均由肺排出250-350毫升水分 肠:成人大便中含75%水分,每天经大便排出水分约100-200毫升皮肤:出汗会排出大量水分,成人每天经皮肤流失的水分约500毫升消化分泌:包括唾液、胃液等,成人每天约消耗8升的水分 5、问: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要饮用多少水? 答: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至少要饮用2500毫升~3000毫升的水,才能维持体内水的平衡。当患某些疾病时,饮水量还要增加。 6、问:怎么理解“口渴了才喝水”是一种错误的饮水观念? 答:人体缺水5%,就会感到口渴;缺水10%,就会产生疾病;缺水20%,就会死亡。如果有口渴的感觉,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发生了较严重的脱水现象,“口渴”是身体脱水的一种紧急信号,此时当然应该迅速补水。但我们不能总是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平时就应该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否则长此以往,身体的新陈代谢就无法顺利进行,身体的功能也会逐渐衰退。 7、问:自来水用什么对水进行消毒的?应该如何正确认识? 答:氯粉。 ① 用氯粉消毒效果较好,可以杀灭水中绝大多数细菌、病毒,成本也较低 ② 不可避免会有余氯存在,余氯和水中有机物结合易产生三氯甲烷,致癌。 8、问:目前自来水存在哪些问题? 答:① 水源地的水污染日趋严重,而自来水的处理工艺100年来基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生命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水一直在我们身边流动、润泽着大自然。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些关于自然界水的知识点。 1. 水的循环:水在地球上的存在是通过水的循环来实现的。水的循 环包括了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等过程。起始于太阳能的蒸发, 水蒸气被大气中的冷空气凝结成为云。云中的水滴聚集成为降水,通 过雨、雪或冰晶的形式来到地面。部分降水会被土壤吸收,形成地下水,而剩余的部分则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 2. 水的分布:地球上约70%的表面被水所覆盖,其中97.5%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其中,大部分淡水储存在冰川、冻土、湖泊和地下 水中,只有很小一部分是可供我们日常使用的。因此,淡水资源的保 护与合理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3. 水的重要性:水对于维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动物体内的重要成分。对于人类 来说,水更是生活的必需品。我们需要水来饮用、清洁、种植农作物、养殖和发电等。此外,水还被用于运输、工业制造以及许多其他工业 进程。 4. 水的净化过程:人类的活动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 因此,水的净化变得至关重要。水净化的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 处理等多个阶段。首先,通过过滤、沉淀和吸附等物理方法去除悬浮 在水中的固体颗粒。然后,采用氧化、沉淀、离子交换等化学处理,

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最后,利用生物处理,如生物膜反应器 或湿地生态系统,去除水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5. 水的循环与气候变化:水循环与气候紧密相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水蒸气的蒸发速度会增加,导致更多的降水。这可能会导致极端 天气事件如洪水和干旱的增加。同时,冰川的融化也会对海平面造成 影响。因此,水循环是了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 6.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由于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不断受到威胁。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合 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这包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水资源管 理和保护水环境等。 在自然界中,水是丰富多样的。无论是河流、湖泊、海洋还是冰川,水都在不同形式中不断流动,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我们应该 珍惜水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以确保它能够持续造福于 我们和未来的世代。

水的基本知识

水的基本知识 1. 什么是水中的悬浮物质? 水中的悬浮物质是颗粒直径约在10-4mm以上的微粒。肉眼可见。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病毒、以及高分子有机物等组成,常常悬浮在水流之中,水产生的浑浊现象,也都是由此类物质所造成。 2. 什么是水中的胶体物质? 水中的胶体物质是指直径在10-4-10-6mm之间的微粒。胶体是许多分子和离子的集合物。天然水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铝和硅的化合物。水中的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物或动物的肢体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其中以湖泊水中的腐殖物质含量最多,因此常常使水呈黄绿色或褐色。 3. 什么是水中的溶解物质? 水中的溶解物质是直径小于或等于10-6mm的微小颗粒。主要是溶于水中的以低分子存在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溶解物质可以用离子交换或除盐等方法予以去除。 4. 水中的有机物质是指什么? 水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指腐殖酸和富里酸的聚羧酸化合物、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物。 5. 有机物对水体有什么危害? 水中的有机物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要进行生物氧化分解,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导致水中缺氧。同时会发生腐败发酵,使细菌滋长,恶化水质,破坏水体;工业用水的有机污染,还会降低产品的质量。有机物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6. 水中溶有哪些主要气体? 天然水中常见的溶解气体有氧气(O2)、二氧化碳(CO2)、有时还有硫化氢(H2S)、二氧化硫(SO2)、氮气(N2)、和氨(NH3)、等。这些溶解于水中的气体,大都对金属有腐蚀作用,是引起水系统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 7.为什么有的水会有臭味? 清净的水是无臭、无味、无色透明的液体。但被污染的水体,常会使人感觉有不正常的气味。用鼻闻到的称为臭,用口尝到的称为味。水的臭味主要来源有: (1)水中的水生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繁殖和腐烂而发出的臭味。 (2)水中有机物质的腐败分解而散发的臭味。

水利基础知识

水利基础知识 水利基础知识 水利是指人类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水利工程是指为了解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问题而进行的工程建设。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防止水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水利工程的分类 水利工程按照其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水库工程:主要用于蓄水、调节水量、防洪、发电等。 2. 河道工程:主要用于治理河道、防洪、提高航运能力等。 3. 水闸工程:主要用于调节水位、控制水流、防洪等。 4. 水电站工程:主要用于发电、调节水位、防洪等。 5. 水利灌溉工程:主要用于灌溉、排水、防旱等。

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 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水文学、水力学、土力学、结构力学等。其中,水文学是研究水文过程的科学,包括降雨、蒸发、径流等;水力学是研究水流运动的科学,包括水流的速度、流量、水头等;土力学是研究土体力学性质的科学,包括土体的强度、变形等;结构力学是研究结构物受力的科学,包括结构物的强度、稳定性等。 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设计时需要考虑工程的功能、用途、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施工时需要遵循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等要求。同时,水利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 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 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是保障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维护和管理包括巡查、检修、保养、更新等工作。同时,水利工程的管理还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等因素。 结语

水利工程是人类对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障人民生产和生活用水、防止水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同时需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等因素。

关于水的知识问答

关于水的知识问答 1、问: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 答:生命起源于水,水是人体含量最多的成分。根据生物学家的研究报告,成年人人体内水分约占人体重的70%。其中脑脊髓中水占99%、淋巴腺中水占94%、血液中水占70%、肌肉中水占62%、骨骼中水占5%。当胎儿在母体内孕育的时候,水占体重的90%;当婴儿出生后,水占体重的80%;成人体内的水的比例达到了70%;而到老了以后在人体内的比例就降到了50%-60%。 2、问:水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答: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水的参与,水是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物质,也是人体其它营养物质的载体。水的生理作用主要有:溶解营养物质,传送养分到各个组织;排泄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保持细胞形态,提高代谢作用;调节体液组织的循环;调节人体体温,保持皮肤湿润与弹性;润滑关节等。 3、问:人体内的水需要更新吗?多久更新一次? 答:每人每天体内有7升到8升的水需要更新,身体中的水一周左右要完全更新一次。 4、问:人体流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有哪些?

答:肾:成人日均1-1.5升,婴儿500毫升 肺:成人日均由肺排出250-350毫升水分 肠:成人大便中含75%水分,每天经大便排出水分约100-200毫升 皮肤:出汗会排出大量水分,成人每天经皮肤流失的水分约500毫升 消化分泌:包括唾液、胃液等,成人每天约消耗8升的水分 5、问: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要饮用多少水? 答: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至少要饮用2500毫升~3000毫升的水,才能维持体内水的平衡。当患某些疾病时,饮水量还要增加。 6、问:怎么理解“口渴了才喝水”是一种错误的饮水观念? 答:人体缺水5%,就会感到口渴;缺水10%,就会产生疾病;缺水20%,就会死亡。如果有口渴的感觉,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发生了较严重的脱水现象,“口渴”是身体脱水的一种紧急信号,此时当然应该迅速补水。但我们不能总是等到“口渴了”才去喝水,平时就应该养成多喝水的习惯,否则长此以往,身体的新陈代谢就无法顺利进行,身体的功能也会逐渐衰

水的基本知识

水的基本知识 1、水的分子式H2O,相对分子量为18.015,在水中分子中,氢占11.9%,氧占88.81%。 2、水的含盐量:也成矿化度,是表示水中的含盐类的数量,也可以表示为水中各种阴、阳离子量的和。 3、硬度:水中阳离子同阴离子结合形成水垢后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 4、电导与电阻:水越纯净,含盐量越少,电阻率越大,电导度越小。超纯水几乎不能导电。电导的大小等于电阻值的倒数。 5、PH值与酸碱度: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也称氢离子指数。可以知道水溶液是呈碱性、中性、酸性。 6、优质水:在市政供水的基础上(或达标水)采用粗滤、精滤、超滤、杀菌等工序。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优质饮用水。 7、矿泉水:大自然中的宝贵水资源,经过杀菌过滤简单处理后,作为商品饮用水供应给广大消费者 8、纯净水:采用脱盐率较高的水处理设备而得到的几乎无任何杂质的干净水,电导率一般为1.0~0.1μS/cm, 9、矿化水:在较为纯净的原水中采用特殊工艺,加入矿岩石以期得到的含有微量元素的纯净矿化水。 10、软化水:是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离子)去除或降低一定程度的水。水在软化过程中,仅硬度降低,而总含盐量不变。 11、脱盐水:是指水中盐类(主要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除去或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水。 1.0-10.0μS/cm,电阻率(25℃)0.1-1.0*106cm含盐量为1-5mg/L. 12、纯水:是指水中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如SiO2、CO2等)去除或降低到一定程度水。其 电导率一般为:1.0-0.1μS/cm,电阻率1.0-10.0*106Ω·cm。含盐量<1mg/L。 13、超纯水:是指水中的电介质几乎完全去除,同时将不分解的气体,胶体以及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等)也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其电导率一般为0.1-0.55μS/cm,电阻率(25℃) 10.0*106Ω·cm。含盐量<0.1mg/L。理想纯水(理论上)电导率0.05μS/cm,电阻率(25℃)18.3*106Ω?cm。 14、地下水:是雨水经过土壤及地层的渗透流动而形成的水,在其漫长的流程和广泛的接触中,溶入较多的盐类,硬度极高,但同时地下水经过层层过滤,悬浮物很少,水质清,浊度低。

化学关于水的知识点

化学关于水的知识点 水对我们的生命起侧重要的作用,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体赖以坚持基本生命活动的必要物质,人对水的需要仅次于氧气。下面是作者给大家带来的化学关于水的知识点,欢迎大家浏览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知识点之自然界的水 (1)世界水资源概况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其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淡水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 (2)我国的水资源概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 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成效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成效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乃至引发锅炉爆炸。 中考化学知识点之硬水与软水 硬水与软水(鉴别、转化) (1)定义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鉴别硬水和软水(鉴别蒸馏水和矿泉水): 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别加入到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烧杯中,搅拌。 软水:产生大量泡沫,浮渣少;硬水:不产生泡沫或泡沫少,浮渣多; (3)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涤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时间长了还会使衣服变硬。 ②锅炉用水硬度高十分危险,由于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发管道变形或破坏,严重时还可能引发爆炸。 (4)硬水的软化 生活中着落水的硬度的方法:煮沸。 工业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蒸馏、离子交换法。 中考化学知识点之生石灰和水反应 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干知识点:

化学水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水的知识点总结 1. 水的基本性质 水的分子式为H2O,是由一个氧原子与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常温下呈现为液态。它的密度约为1克/立方厘米,在室温下比可压力下膨胀约1/1600。水是一种非常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溶剂之一。此外,水还具有高比热、高比表面张力和熔点与沸点的异常高值等特性。 2. 水的结构 水的分子呈V字形结构,氧原子处于分子中心位置,两个氢原子呈70.5°的角度与氧原子相连。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存在较为强烈的氢键作用,这种氢键作用是水具有出色溶解性和表面张力的关键原因。 3. 水的热性质 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和热气化热,这使得水对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大的缓冲作用,可以使得环境温度相对稳定。此外,水的高比热能够使得它长时间保持较高或较低的温度,因此可以用来调节生物体内的温度。 4. 水的溶解性 由于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它具有出色的溶解性。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包括离子化合物(如盐和酸碱盐)和许多分子化合物。水的溶解性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作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许多生物体内的代谢反应都发生在水中,水作为溶剂使得这些反应可以进行。 5. 水的酸碱性 水可以发生自离解成为氢离子(H+)和羟基离子(OH-),形成氢离子和羟离子的浓度之积为常数。因此,水可看作是一种中性的物质,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酸性或碱性。pH 值用于描述溶液的酸碱性,pH=7表示中性,pH<7表示酸性,pH>7表示碱性。 6. 水的晶体结构 水在凝固成固体状态时,形成了冰晶,其晶体结构是由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所决定。由于水的分子呈V字形结构,所以冰晶也是由V字形结构排列而成的,这种结构使得冰具有比液态水更大的体积。 总的来说,水在化学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的性质和特性对于生物体的生存和环境的维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入了解水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特性对于理解生命和地球化学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的物理学知识

水的物理学知识 关于水的物理学知识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水(化学式为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也叫氧化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水的物理学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母。对于水,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常说的“水往低处流”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水在常温下是一种流体,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且各部分之间容易发生相对运动,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另外,水处于地球表面,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水和地球表面的物体都有向地心运动的趋势,但是水是流体,更容易运动。 细心的人会发现,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在河中央的漂移速度比靠近岸边的要快,说明河中央的水流比两边要快,即产生了速度梯度。这该如何解释呢?原来是流体具有黏滞性,即流体可分为许多流层,各流层之间存在和流层成平行的切向内摩擦力。贴近河床的水会附着河床,受到摩擦阻力极难运动,从而阻滞了较内层的水流速,由此向中央层层阻滞,但阻滞力在递减,这样就产生了河中央的水流比两边快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落差会使水流加速,但如果向水平的水沟中间投掷一块石头(不致于堵塞),你也会发现石头两侧的水流明显加快。这是因为流体流动时遵循流量(质量、重量、体积)守恒定律。当水沟中间有石头阻碍水流时,相当于减小了水流的横截面积,由于流量守恒,故必然会加快流速。此时,如果手上有测压计,我们可以测得流速慢的地方水压较大,这种现象在细管中还可以产生空吸作用。 水在0℃时会凝固成冰,在常温下可以汽化变成水蒸气。水的比热

水资源科普知识

水资源科普知识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对我们的生活、经济和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水 资源科普知识包括了水的来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下 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一、水资源的来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中的水蒸气和地球表面的河流、 湖泊、海洋等。海洋是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水资源,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而淡水资源则只占总水量的2.8%。淡水资源主要包括地下水、河流、湖泊和冰雪等,是人类饮用、农业、工业和生态环境等方 面都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不断地在大气层、地表和地下进行循环,形成了 水资源的循环系统。水蒸气通过蒸发和降水的方式在大气层中循环, 形成云雾和降水。降水后的水分一部分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一部 分流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地下水也会通过地下水流的方式补给河流 和湖泊,并最终流入海洋。这种循环不断的补充和更新了地球上的水 资源。

人类利用水资源主要包括用水、生产和供水等方面。用水是指人 们直接饮用和生活用水,包括日常生活、食品生产和卫生等方面的用水。生产用水则是指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和能源生产等方面的用水。 供水则是指从水源中取水经过处理后向居民和企业供应的饮用水。合 理的利用水资源是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水资源对我们的 生活和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人类过度开发和污染,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水污染、水资源枯竭和水灾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为了有效 保护水资源,人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减少 污染排放、改善水质和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等方面的工作。保护水资 源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是我们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了解水资源的相关知识对我们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资源都非常重要。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更加重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水资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2000字】 第二篇示例: 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 要基础。在地球上,水资源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可以利用的淡水资 源却只占整个水资源的很小比例。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管理,水 资源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危机,也正面临着持续不断的恶化。对水资

生活饮用水安全小知识,多少-

生活饮用水安全小知识,你知道多少? 今日我与大家一起学习一下饮用水卫生平安小学问,饮水平安你我 参加,健康保障人人共享。 1.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2)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3)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4)感官性状良好;(5)应经消毒处理。 2.什么是消毒副产物?有什么卫生要求? 答: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消毒剂与源水中含有的一些自然有机 物和环境有机物以及溴或碘化物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多种消毒副产物。消毒副产物的种类与饮用水消毒的方式相关,不同的消毒方式 会产生不同种类的消毒副产物。 目前,市政供水的消毒方式主要为氯化消毒,所产生的消毒副产 物种类主要有卤代烃及卤乙酸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3)已对其中的三氯甲烷、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二氯 乙酸、三氯乙酸等10余种消毒副产物的卫生要求进行了规定。 3.为什么自来水会消失乳白色? 答:自来水在高压密闭的管道中输送时,管道中的空气会因高压 而溶入水中,当自来水从水龙头中流出时,水中的空气会因恢复到 常压而被释放出来,从而形成很多的微小气泡,使水的外观呈乳白

色,放置片刻后,即会澄清,不影响饮水卫生。 4.为什么要喝烧开的水? 答:自来水以及自行购买的现场制售水烧开后,水中的病原微生 物基本被杀灭,大部分挥发性有机物也能被去除,因此建议居民饮 用烧开后的水。 烧水时,建议在水烧开后再沸腾1-2分钟,这样既可以有效杀灭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又能使水中氯气及一些可挥发性物质被蒸发掉。 5.自来水为什么会发黄? 答:自来水发黄很可能是受到了输水管网中铁质水管内壁铁锈的 影响。可将自来水放掉一些,待水质恢复清亮后再使用。 6.生活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什么? 答:杀灭致病菌,防止发生肠道传染病。 7.有人说水中加了混凝剂(净水剂)就算是饮水消了毒,对吗?答:混凝剂又叫净水剂,只能用于源水混凝沉淀(澄清)用,不 能起到饮水消毒作用。 8.发觉饮用水浑浊、有颜色或有异臭、异味时怎么办?

关于水的知识

关于水的知识 引言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对于我们来说,水不仅 仅是满足生活需求的重要资源,还在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将介绍水的性质、循环、应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 水的性质 1.化学组成:水的化学名称是氢氧化合物,化学式为H2O。它由两个 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2.普遍性:地球上约70%的表面被水覆盖,同时在大气、地下、冰川 等地方也存在水。 3.凝聚力:水分子具有极性,因此它们倾向于相互吸引和凝聚在一起, 这也是水具有高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原因。 水的循环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大气圈、地球表面和地下之间的不断循环流动过程。它包 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等环节。 1.蒸发:太阳能使得地球上的水转变为水蒸气。 2.降水:水蒸气在空气中冷却后形成水滴,最终降落到地表或其他物 体上。

3.地表径流:降水在地表流动,形成河流、湖泊等水域。 4.地下水:部分降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储存在地下水层中。 水循环的平衡与稳定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水的应用 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有着广泛的应用。 1.饮用水:水是人体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我们需要每天摄入足够的 水分来维持身体功能。 2.农业灌溉:农业是依赖水源进行灌溉的,水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 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3.工业用水:水在许多工业领域中用作制造、冷却、清洁等用途。 4.能源利用:水能、水力发电是一种常见的清洁能源,它利用水的运 动转化为电能。 水对环境的影响 虽然水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但不合理的使用和处理水资源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1.水资源枯竭:全球水资源的消耗速度超过了自然的补充速度,很多 地区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水的组成知识点 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水作为我们生命中最 基本的物质之一,也是化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在九年级化学中,了解水的组成是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本文将围绕水的组成展开,从分子结构、离子式以及电离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水的分子结构 水的分子式为H2O,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氢原 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分子结构。水 的分子呈现V字型的空间构型,氧原子位于分子中心,两个氢原 子与氧原子呈120度的角度相连。 二、水的离子式 除了以分子形式存在外,水还可以以离子形式存在。当水分子 中的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形成一个氢离子(H+),当水分子 中的氧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形成一个氢氧根离子(OH-)。水的离子式可以表示为H+ + OH-。这就是水的电离过程。 三、电离与酸碱性

水的电离使得它具有了一定的电导性。在纯净水中,水的电离 平衡是:H2O ⇌ H+ + OH-。根据溶液中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浓 度可以确定酸碱性。当氢离子浓度(H+)高于氢氧根离子浓度(OH-)时,溶液呈酸性;当氢离子浓度低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呈碱性;当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溶液呈中性。 四、水的溶解性 水是一种极好的溶剂,它可以溶解很多物质。这是因为水的分 子具有极性。由于水的氧原子较电负,氢原子较电正,使得水分 子带有部分正电荷和部分负电荷。这种极性使得水能够与其他极 性分子或离子相互作用,并溶解它们。 五、水的重要性 水在化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是许多化学反应的媒介和反应物。例如,许多酸碱反应发生在水中,水可以帮助维持反应的平衡。此外,水还是许多生物体的组成部分,我们身体的许多生理 过程都需要水的参与。 总结:

关于水的知识

关于水的知识 第一篇:水的基本知识 水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它是地球上维 持生命的基础。水分为淡水和咸水两种,淡水一般来自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而咸水则大部分来自大海。 水的分子式为H2O,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水是一种溶剂,许多物质都可以在水中溶解,如糖、盐等。水还具有极高的比热容和潜热,能够在吸收或释放大量能量时,保持相对较稳定的温度。 水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人类饮用、食品制作、工业生产等方面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在当今世界上,水资源的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严重问题。 水的循环是地球上自然界的一种基本规律。水从海洋、 地下水和湖泊中蒸发,形成云层,然后降落在陆地上,经过蒸发和植被的蒸腾,再次循环到海洋中。这一过程称为水循环。但是,当我们的人类活动破坏了这一循环时,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随着科 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应该制定更加科学的水资源保护和开发方案,使得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保护,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二篇:水的污染和治理 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使用水的量不断

增加,但同时也产生了水污染问题。水污染使得水质变劣,影响了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大气沉降等。大量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污染水源,进而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治理水污染,需要进行以下措施: (1)监管机构的建设和完善:政府应该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城市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管,同时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检测和治理。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惩罚制度,对环境污染行为进行处罚和追究责任,让污染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2)技术手段的革新:通过技术手段审核和改进各种排污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达到减少水污染的目的。 (3)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和重视。让人们明白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贵性,从而更加积极地保护水资源。 总之,治理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种共识变成每个人的行动,才能更好地打造一个清洁美丽的家园。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 【知识与考点】 本单元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水的电解实验,氢气的性质,单质、化合物的分类,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过滤的操作应用,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都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在中考命题中形式多样,主要考查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同是关注环境,关注开发新能源对人类的巨大作用。 【知识点网络】

【典型题例】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宏观现象或操作可以反映分子的某些性质,同时分子的某些性质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二者是相互对应的。“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对应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 B 例2:微观模拟题:通过右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解析试题通过模拟图示较为直观、形象地将有关粒子的构成情况展示出来,使本来很抽象的微观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主要考查学生借助图示来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甲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甲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发生化学变化后,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成物的分子构成。 答案(1)单质(2)分解(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巩固练习】 1.(08湖北黄石)下图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学习水知识总结

学习水知识总结 一水是万物之本 生命的基本特征为遗传、繁殖、代谢、适应,它们与水是密不可分的。地球上有不需要阳光的生物,有不需要氧气的生物,但是绝对没有不需要水的和生物。 健康是生命质量的基本保障。科学证明,人体健康的15%来自于遗传,85%来自于环境因素。。而饮食是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每日都离不开的物质因素,饮食中又以饮水为先。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从生命科学的角度看,好水能载生命,好水给人带来健、长寿、美丽;坏水、污水、退化水能使生命受到威胁和损害。 二你真的了解水吗 越平常的事物越容易为人所忽略,水给人的印象是简单、平常、易见。水看似简单,却透露着复杂,平常中也蕴涵着深奥。 膳食宝塔,水为基础 目前,营养学界确认,人所需的营养素共有七大类,其实水占首位。 笔者认识,中国膳食的宝塔应保持五层为宜。其各层含义为: 第一层为水(包括水量、水质)它除了生命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还参与所 有固形营养素在人体内代谢的全过程; 第二层为谷类(五谷杂粮、强化谷类),提供人的能量的碳水化合物类需要; 第三层为蔬菜、水果,提供维生素、纤维素需要; 第四层为豆制品和肉、鱼、蛋、奶及坚果类,提供人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需要,植物蛋白质和动物蛋白质应合理搭配; 第五层为调味品(油、盐、糖等)和营养强化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及必需脂肪酸等,应根据不同人群需要酌情补充。 饮水认知误区 1.“溶液”不同于“溶质“和溶剂” 人类进化4000万年以来喝的都是水“溶液”,不应是水“溶质”或“溶剂”。有的现代人认为水中矿物质含量越高

越好,而有的人却强调溶剂的作用,即越纯越好。然而,现在许多科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体会产生一些负面的生理效应,因此,纯净水不是人类正常饮用水。 2.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地制造地球上不存在的水。 3. 饮水仅仅是为了解渴,忽略了水的营养及保健功能。 4. 只注意了水的干净与安全,而忽略了水的重量作用。 造成饮水认识误区的原因 当我们撕开电视、翻开报纸时,有的把蒸馏水称为“真正的水”,有的把纯净水称为“理想水”,有的把富氧水称为“21世纪的水”,总之,这些企业都称自己的水是优质水,都把自己的供水工程称为“健康饮水工程”,而事实上,这些没有科学根据的夸大的广告词反而造成了水市场的混乱。 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经下几点: 1.重视广告诱导,轻视教育指导。这是各行业尤其是保健品市场、水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提高消费者的科学知识水平,从而减少消费过程中的盲从。 2.重视产品开发,轻视科学理念。一种产品的衰退,往往是支持这个产品的科学理念发生了动摇。3.远离了水的自然属性,追求水的加减技术。人体内的水组成和矿物质含量比例与地球自然界的水组成水应该亲近于大自然,即复原为没有污染、没有退化的自然水。 4.重视水的硬件技术开发,轻视水的软件技术研究。 5.从知识结构讲,工程物理与生物医学脱节。 6.从研究深度讲,重视水的描述,轻视水的基础研究。 7.重视水的污染,忽略水的退化研究。 水不但起输送体内物质殖民地媒体的作用,而且直接参与体内大分子构成,其与大分子共同完成任务了人体的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信息代谢。水与衰老、寿命、免疫、代谢有直接关系,我们对于水的深层认识要重新开始。 例:上海医科大学俞顺章教授曾指出,不科学地运用科学,反而会被科学所累。企业不但要重视自己的经济效益,更应该注意人类健康的社会效益,更应该注意人类健康的社会效益。因为水直接影响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所以水不能像服装、化妆品一样追赶时髦,水千万不能乱饮。作为企业来廛,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其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把真正的好水、优质水、健康水送到千家万户,不但要让百姓喝上方便水、便宜水,更应该喝上放心水、满意水。 “七分水,三分茶”还是“三分水,七分茶” 自来水和纯净水都不是理想的油沏茶水。具有好的沏茶效果的水应该是没有污染、含有适量矿物质和小分

【净水行业教材】第1章 水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水的基本知识 本章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 1.了解水的基本功能 2.了解水污染的类型 3.了解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4.了解科学饮水的基本知识 水是生命之源。哪里有水,哪里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水作为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渗透在人类生存发展的方方面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湖泊、汹涌澎湃的广阔大海、波澜壮阔的瀑布奇景,多姿多彩的水世界更丰富了环境,浇灌了人类的精神家园,赋予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保证了人类的世代生息和繁衍。 水的分子式H20,相对分子量为18.015,在水分子中,氢占11.9%,氧占88.1%。 第一节水与生命 一、水是生命之源 众所周知,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都是从水中进化而来。人是水的生物体,人体有70%左右是由水构成的,水对人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水在人体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人体的不同时期又各不相同:受精卵状况下比重为99%,初生婴儿比重为90%,少年为80%,成年为70%,老年为65%。一个健康的、有足够的水喝的人,即使连续好几个星期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2小时生命就可能终结。也因此,中国古代医典《本草纲目》一书就把水放在第一章。

二、水的重要性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如细胞及其新陈代谢、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废物的排除、体液的循环、体温的调节、器官的润滑等都离不开水。水是分解养分、输送养分、新陈代谢、平衡体温、润滑关节的,是各内腔器官的必需物质,水是含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人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当水充足时,血液保持正常的黏度,关节的软骨组织、毛细血管、消化系统、ATP(三磷腺苷)、能量系统和脊柱都能有效地工作。当人体内缺少水时,身体就会牺牲自己一些部位的正常状态,以保护另一些组织器官的正常工作,这样会导致疼痛、组织损伤及各种健康问题的产生。 三、水的特性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界,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气态叫水蒸汽。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 水的密度在3.98℃时最大,为1103kg/m³,温度高于3.9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在0~3.98℃时,水不服从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3 kg/m³,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3 kg/ m³。因此冰可以浮在水面上。 水的热稳定性很强,水蒸气加热到2000K以上,也只有极少量离解为氢和氧,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会离解为氢气和氧气。水具有很大的内聚力和表面张力,除汞以外,水的表面张力最大,并能产生较明显的毛细现象和吸附现象。纯水有极微弱的导电能力,但普通的水含有少量电解质而有导电能力。 水本身也是良好的溶剂,大部分无机化合物可溶于水。水在人体中主要起溶解和输送营养物质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