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电安全距离

用电安全距离

一、用电管理:

⒈临时用电必须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⒉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绘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作为临时施工的依据。

⒊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⑴现场勘探,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柜),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走向。

⑵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

⑶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

⑷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

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档案:

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及修改施工组织设计的全部资料。

⑵技术交底资料。

⑶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⑷接地电阻测定记录。

⑸定期检(复)查表(工地每月,公司每季进行一次)。

⑹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⒌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二、电工:

⒈电工必须经过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经(地)市劳动部门考试合格发给操作证,方准独立操作。

⒉电工应掌握用电安全基本知识和所有设备性能。

⒊上岗前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⒋停用设备应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⒌负责保护用电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重复接地)和开关箱。

⒍移动用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在一般情况下不许带电作业,带电作业要设监护人。

⒎按规定定期(工地每月、公司每季)对用电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和维修记录。

⒏应懂得触电急救常识和电器灭火常识。

三、安全距离与外电防护:

外电线路:指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线路以外的任何电力线路。

⒈不得往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搭设临时设施或堆放物件、架具、材料及其他杂物。

⒉安全距离:

⑴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的外侧与架空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1kv不小于4m,1~10kv不小于6m,35~110kv不小于8m.架空导线最大弧垂与施工现场地面最小距离≥4.0m 与机动车道≥6.0m.

⑵起重臂或被吊物边缘与10kV的架空线路水平距离≥2m.

⑶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的最小距离1kv以下为6m,10kv以下为7m.

⒊外电防护:

⑴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

⑵带电体至遮栏的安全距离10kv应大于95cm,35kv应大于115cm.

⑶带电体至栅栏(封闭)的安全距离10kv应大于30cm,35kv应大于50cm.

⑷在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员监护。

⑸无法防护时必须采取停电,迁移线路或更改工程位置,否则不准施工。

四、供电路线:

架空线路必须架设在专用电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木上或脚手架上等不稳固的地方。

⒈架空线路最少截面:为满足机械强度要求,铝线≥16m㎡,铜线≥10m㎡跨越铁路、公路、河流、电力线路档距内的绝缘铝线不少于35m㎡,铜线不少于16m㎡.

⒉电线接头:在一个档距内,每层架空线接头不得超过该层导线50%,且一根导线只允许一个接头,跨越道路、河流档距内不得有接头。

⒊电杆档距:最大不超过35m,线间距不得少于0.3m,上下横担间高压与低压1.2m,低压与低压0.6m,(横担选用附表于后)。

⒋电杆及埋设:电杆应选用钢筋混凝土杆或木杆,其稍径不得小于13cm,埋设深度为杆长的十分之一加0.6m.

⒌拉线:拉线宜用截面不少于Φ4×3的镀锌铁丝、拉线与电杆的夹角庆在45~30度之间,埋地深度不少于1m,钢筋混凝土杆上的拉线应在高于地面2.5m处装设拉紧绝缘子。

⒍室内配线:进户线过墙应穿管保护,距地面不得少于 2.5m,并采取防雨措施,室外应采用绝缘子固定。

五、电缆线路:

⒈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并应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

⒉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

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⒊橡皮电缆架空敷设时,应沿墙壁或电杆设置,并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金属裸线作绑线。橡皮电缆的最大弧垂距地面不得小于2.5m.

⒋在高层建筑的临时电缆配电必须采用电缆埋地引入。电缆垂直敷设的位置充分利用在建工程的竖井、电梯孔等,并应靠近电负荷中心,固定点每层楼不得小于一处。电缆水平敷设宜沿墙或门口固定,最大弧垂距地不小于1.8m.

六、配电柜(盘)、配电箱及开关箱:

⒈配电系统应设置总配电柜(盘)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室内总配电柜(盘)的装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配电柜(盘)正面的通道宽度,单划不小于1.5m,双划不少于2m,后面的维护通道为0.8m(个别部位不许少于0.6m),侧面通道不少于1m.

⑵配电室的天棚距地面不低于3m.

⑶在配电室设置值班或检修室时,距配电柜(盘)的水平距离大于1m,并采取屏障隔离。

⑷配电室门应向外开。

⑸配电箱的裸母线与地面垂直距离少于2.5m时采用遮栏隔离,遮栏下面通道的高度不少于1.9m.配电装置的上端距天棚不少于0.5m.

⑹裸母线应涂刷有色油漆,并应符合下表规定:

母线涂色表

相别颜色垂直排列水平排列引下排列

A黄上后左B绿中中中C红下前右D黑

⑺配电柜(盘)应按规定装设有功、无功电度表,及分路装设电流、电压表。

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

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 在施工现场中,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和防护问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是因为电路里的电流和电压都非常大,一旦接触电路,就会出现电击等危险。因此,对于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和防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以控制。 外电线路安全距离 为了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我们必须要掌握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电线路的安全距离是指人员和设备在附近的活动所需要保持的安全空间,以避免接触到电线路引起电击的危险。安全距离应根据电线路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施工设备等因素进行评估确定。一般,根据电线路电压等级设置的安全距离如下表所示: 电压等级安全距离 0-1kV2米 1kV-35kV3-7米 35kV以上7-10米 由此可见,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安全距离也会呈现不同的变化。在实际的施工中,如果需要距离更近的施工作业,则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外电线路,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根 据前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当电压等级较低时,如0-1kV的电线路,可 以采取如下的防护措施: 1.建立围挡。采用固定或可拆卸结构防护设施,包括拦网、 管框、防护板等等。 2.建立防护帐篷。对施工区域进行覆盖,在施工作业结束后 进行拆除。 3.禁止脚手架和设备直接触碰带电线路。 4.禁止使用带电作业。 当电压等级较高时,如35kV以上的电线路,我们需要采取更为严 格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一般来说,防护措施包括 如下几项: 1.建立带电隔离设备。一般采用遮板、绝缘帐篷等隔离措施; 必要时可以使用防护屏蔽器等相应装置来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限制人员进入高危作业区。因为电线路在高电压情况下, 即使不触碰电线路,也可能会引起电击。因此,需要限制人员进 入高危作业区。 3.采用防带电作业。防带电作业是指采用相应的工具和设备, 在不脱离电力系统的情况下实现施工作业的方式。这样可以避免 人员接触到电力系统,从而有效地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电力设施与居民建筑的距离

电力设施与居民建筑的距离 一般安全距离都是指带电或电线,根据有关规定,建筑物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如下; 1、垂直距离;电力线电压等级1kV以下;2.5米;电力线电压等级1-10kV;3米;电力线电压等级 35kV:4米;电力线电压等级60-110kV:5米;电力线电压等级154-220kV:6米;电力线电压等级330kV:7米;2、水平距离:电力线电压等级1kV以下:1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1-10kV:1.5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35kV:3米;电力线电压等级60-110kV:4米; 电力线电压等级154-220kV;5米;电力线电压等级300kV;6米;电力线电压等级500kV:8米。上述规定是最小距离规定,确保不发生放电事故的距离。另外,还应该考虑电磁辐射的安全距离,但是有关电磁辐射的安全距离,目前没有相应的规定。 国家《电磁辐射管理办法》规定100千伏以上为电磁强辐射工程,第二十条规定:在集中使用大型电磁辐射设备或高频设备的周围,按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要求,在规划限制区内不得修建居民住房、幼儿园等敏感建筑。据了解,目前国家规定100KV以上的供电设施,其建设必须通过环保部门的行政许可。其中环保考察指标主要包括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噪声四大块内容。 在居民区设立的供电设施,要通过环保行政许可,必须达到这些标准:工频电场强度不超过4千伏/米;磁感应强度不超过0.1毫特斯拉;无线电干扰方面,其中110KV的工程不超过53分贝,500KV的工程不超过55分贝;噪声影响则要求昼间不超过55分贝,夜间不超过45分贝。只要这几个指标达标,在环保上,对于相关设备与建筑之间的距离没有严格的要求。 不过,据环保部门介绍,我国目前对设备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有一定要求。比如一般 10KV-35KV变电站,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2米以上,侧面8米以上;35KV以上变电站的建设,要求正面距居民住宅15米以上,侧面12米以上;箱式变电站距居民住宅5米以上。 以下几条内容是有争议的,没立法,法律不支持: 1.针对高压输变电工程产生的电磁辐射对近距离接触的人体的危害性问题,中国电磁兼容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攸刚教授、中国电工学会赵玉峰教授、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原所长陶永娴教授等许多专家指出: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说明磁场高于0.2微特斯拉的电磁辐射环境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而且这也已为国内外大量科学证据所证实。 注:一般在变电站2000米以外的地区接近环境本底值0.2微特斯拉 2.英美国家电磁辐射保护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经过多年研究于1995年提出把国家卫生标准(100微斯特拉)修改为0.2微斯特拉。 3.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环境所曹兆进教授指出,电磁辐射对人健康危害是积累造成的,即使不超标也不能说它就没有危害。 4.在2005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王小谟院士建议尽快"制定防电磁污染法规,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明确提出"原有的标准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问题","要制定

电气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电气作业140种安全距离 前言 距离是电气作业安全的基本保证。为了改方案编制、工作票填写、现场安全管控等过程中,关于安全距离的表述模糊不严谨和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根据《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资料中,分类整理出140种安全距离,帮助作业人员熟练掌握、严格执行,确保电气作业现场安全可控、能控、在控。 一、涉电区域 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 2.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作业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1的安全距离。(摘自变电安规表1、线路安规表1、配电安规表3-1、电工制造安规表1、建设安规表15) 表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 3.10、20、35kV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7 m(2.5 m)、2.8 m(2.5 m)、2.9m(2.6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

4.户外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摘自变电安规表2、配电安规表2-1、建设安规表16) 表2 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围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 5.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摘自线路安规表4、配电安规表5-1、建设安规表24) 表3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

6.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4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摘自变电安规表18、线路安规表19、配电安规表6-1、电工制造安规表3) 表4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7.施工机械作业安全距离 起重机、高空作业车和铲车等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及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5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如小于表5、大于表 1 所示安全距离时应制定机械操作和现场监控的专项安全措施,并经施工单位和运维部门会审、批准。小于表1的安全距离时,应停电进行。(摘自建设安规表18) 表5施工机械操作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电力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电力安规中的三种安全距离 第一种安全距离: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7m,35kV—1.0m,l10KV一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该安全距离规定值是指在移开设备遮栏的情况下,并考虑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正常活动范围内。如工作人员对带电部分的距离,能够保持上述数值时,则允许在该带电设备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手车开关柜后部铁门内无网状遮栏,打开铁门后也应按此规定的距离执行。该安全距离并不是单纯从放电距离着想的,也不是“最小安全距离”,而是考虑了一定的意外情况和安全裕度以后所确定的数值。 第二种安全距离: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内和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它考虑了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可能活动的最大的空间位置,对带电设备所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其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4m,35kV一0.6m,110kV—1.5m,220kV一3.0m,500kV一5.0m。如工作人员在正常工作中对带电导体的安全距离小于上列数值时,带电部分必须停电;当安全距离大于上列数值且又小于第一种安全距离数值时,在工作地点和带电部分之间加装牢固可靠的遮拦后,允许在该带电部分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工作。但是,如带电导体在检修人员的后侧或两侧,即使大于第一种安全距离,亦应将该带电设备停电。 第三种安全距离: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规定数值如下:10kV及以下一0.4m,35kV一0.6m,110kV—1.0m,220kV一1.8m(1.6m),500kV 一3.6m。如220KV设备进行地电位的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受设备条件限制不能满足1.8m的要求时,可使用括号中1.6m的安全距,它是进行特别需要的地电位带电作业时所作的适当放宽数值。作业前,必须在技术上采取可靠的措施并经企业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业,否则就不宜进行地电位的带电作业。请注意:第一、二种安全距离中110kV、220kV、500kV的数值相同;第二、三种安全距离中的10kV及以下、35kV的数值相同。

下面是各电压等级安全距离

下面是各电压等级安全距离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1.5米 35千伏3.0米 66-11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5.0米 330千伏6.0米 500千伏 8.5米 一是无害论:专家们在省电力试验研究院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当模拟电场强度达到国家标准的4千伏/米时,在场记者亲身体验了一下其影响,发现确实没有任何不适情况。而在离该变电站不远处的500千伏线路下,测试人员测得的电场强度为3.3千伏/米,低于4千伏/米的国家限值标准。环境辐射监测站副站长兼总工程师季成富介绍,我国的限值标准高于国际标准。因此,只要按照我国输变电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定,输变电设施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人体健康就不会产生损害。规划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压线塔修建在前,居民楼审批在后,另外一种情况是小区修建在前,高压线塔审批在后。如果是前者,应根据《城市规划相关规定》,一般1万伏的高压线塔与居民楼的水平距离是5米,11万伏的10米,22万伏的15米,50万伏的25米,超出这些距离,即使还存在辐射,也应该是在安全范围之内了。如果是后者,高压线塔则应尽量避开居民楼。 以某条220kV输电线路为例,环保部门实测的220kV该输电线路进变电站段最低点附近电磁场强度如下: 与220kV线路距离(米)0 10 20 30 国家推荐标准 电场强度(kV/m) 1.2525 0.7387 0.2865 0.1196 4 磁感应强度(μT ) 3.03 2.26 1.39 0.95 100 注:表中数据为离地1.5米处。对比国家规定的城市架空电力线路接近或跨越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和环保部门实测的架空电力线路电磁辐射强度,可以发现,架空电力线路电磁辐射强度不但在安全距离内是达标的,就是在比安全距离更小的地方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二是有害论:低频磁场辐射的强度和累积量都会影响致病的概率。1992年,瑞士对200KV-400KV高压输电线沿线500米范围内居住1~25年的50万名居民进行医学调查,发现肿瘤、特别是儿童白血病的发生与高压电磁场有直接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01年6月将工频电磁场(即输电线路及设备所产生的电磁场)归为人类可疑致癌物(分类号为2B)。并且,有些人是在潜伏期长达10-15年才发病的。电磁辐射就像太阳和紫外线一样的关系一样,你要享受阳光就不可避免接受紫外线的辐射。从电子闹钟、吹风机、微波炉、电熨斗到计算机、传真机、电话机,我们无时不刻不在接触电磁的“抚慰”。走出门外,电力线、各种电机设备又使我们十分容易的处于电磁场中。研究证实,生活在0.2微斯特拉以上的低频磁场环境中将对人体产生影响,造成中枢神经机能的紊乱、心血管系统的失调、影响人的正常生活。400千伏高压线下,磁感应强度可达13微斯特拉。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可以容许的磁感应强度上限为100微特斯拉(与我国的标准相同),但英国国家辐射保护委员会和美国一些专家们已于1995年提出,把国际卫生标准中规定的标准(100微特斯拉)修改为0.2微特斯拉,瑞典规定不超过0.2微特斯拉。 许多迹象都使研究人员强烈地怀疑低频磁场的辐射对人体健康会产生严重后果,但人们目前的知识水平又不足以对此作用充分明确的解释。调查和统计分析的结果尚不足以论证居民可以长期持续承受的低频辐射的最高限制。以及在这方面应采取哪些必要的限制。但许多专家仍然提出忠告:采取一些花费不太多且不大麻烦的预防措施是必要的。居民住宅最好不要太靠近高压输电线。使用电器应注意所遭受的磁场感应强度辐射最好别大于0.2微特斯拉。

电气安全距离

电气安全距离 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或防止车辆和其他物体碰撞带电体,以及避免发生各种短路、火灾和爆炸事故,在人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物体和设施之间,都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带电体、带电体与地面(水面)、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需保持的最小距离,又称安全净距、安全间距。安全距离应保证在各种可能的最大工作电压或过电压的作用下,不发生闪络放电,还应保证工作人员对电气设备巡视、操作、维护和检修时的绝对安全。各类安全距离在国家颁布的有关规程中均有规定。当实际距离大于安全距离时,人体及设备才安全。安全距离既用于防止人体触及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发生触电,也用于防止车辆等物体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以及带电体之间发生放电和短路而引起火灾和电气事故。安全距离分为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和检修安全距离。 线路安全距离指导线与地面(水面)、杆塔构件、跨越物(包括电力线路和弱电线路)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变配电设备安全距离指带电体与其他带电体、接地体、各种遮栏等设施之间的最小允许距离。检修安全距离指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检修时与设备带电部分间的最小允许距离。该距离可分为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工作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带电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 一、对于交流电压的最小安全距离: ·10KV及以下—— 0.70米 ·20、35KV ——1.00米 ·63(66)110KV ——1.50米 ·220KV ——3.00米 ·330KV ——4.00米 ·500KV ——5.00米 ·750kV——8.0米 对于直流电压的最小安全距离

电力施工安全距离

电力施工安全距离 在电力施工中,安全距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保障工人的安全和施工进程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与电力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规定。下面将对常见的电力设备及其安全距离要求进行介绍。 1.电缆线路:对于电缆线路,安全距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电缆线路的中心线到附近的建筑物或其他障碍物,应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会根据电缆线路的电压等级而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低压线路需要保证1.5米左右的安全距离,而高压线路则需要更大的安全距离。 (2)电缆线路与公共交通线路和行人通道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交通事故或行人触电的风险。根据不同地区的法律法规,这个安全距离通常为3-5米。 (3)在电缆线路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封锁和警示措施,确保线路周围的安全距离得到有效控制。 2.变电站:对于变电站来说,安全距离要求更加严格,因为变电站内部设备的电压级别较高,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险。因此,变电站的安全距离要求如下: (1)变电站与周围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火灾和

爆炸事故对周围环境的扩散和影响。通常情况下,这个安全距离应为变电站高度的2倍。 (2)变电站与其他电力设备之间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因设备之间的故障引发连锁反应,从而造成更大的事故。 (3)在变电站的周围区域内,需要设置合理的隔离和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注意安全距离的重要性。 除了以上两个常见的电力设备,其他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开关设备等)也需要遵守类似的安全距离要求。每个地区和国家的安全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电力施工时,应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安全距离得到严格遵守和执行。只有做好安全距离的控制,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稳定。

2021新版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2021新版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Standard text of safety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规范 ) 单位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于工作计划/工作汇报/新年计划/全文可改

2021新版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1、安全距离的定义 安全距离是指:为了保证人身安全,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所保持各种最小空气间隙距离的总称。具体地说,安全距离包括下列五种间隙距离:最小安全距离、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最小相间安全距离、最小安全作业距离和最小组合间隙。 在规定的安全间距下,带电作业中即使产生了最高过电压,该间隙可能发生击穿的概率总是低于预先规定的可接受值。 2、最小安全距离 最小安全距离是指:地电位作业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10kV配电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规定表3-16所示。

3、最小对地安全距离 最小对地安全距离是指:带电体上等电位作业人员与周围接地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规定带电体上等电位作业人员对地的安全距离等于地电位作业人员对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4、最小相间安全距离 最小相间安全距离是指:带电体上作业人员与邻相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部颁《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对最小相间安全距离规定如表3-17所示。 5、最小安全作业距离 最小安全作业距离是指:为了保证人身安全,考虑到工作中必要的活动,地电位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与带电体之间应保持的最小距离。 确定最小安全作业距离的基本原则是:在最小安全距离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合理的人体活动增量。一般而言,增量可取0.5m。在部

高压电安全距离

高压电安全距离 高压电是指电压在1000伏以上的电压。由于高压电的特殊性质,使用和接触高压电需要高度的警惕和谨慎。高压电的存在会带来极大的危险,因此在高压电线路周围需要规定一定的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是指人体与高压电之间的最小间距,保证人体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会直接接触到高压电,从而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安全距离的确定需要考虑到电压、绝缘状态、接触时间等因素。 在我国,高压电线路的安全距离是根据国家标准GB 50057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和GB 50233《建筑用电工程技术规范》来规定的。根据这两个标准,高压线路的安全距离有以下几个要点: 1.根据电压等级确定安全距离。电压越高,安全距离越大。在 我国,一般将1000伏以下的电压划为低压,其安全距离为0.5米;而将1000伏以上的电压划为高压,其安全距离为2米。 2.根据绝缘状态确定安全距离。高压电线路的绝缘状态是是否 有绝缘物覆盖或绝缘罩保护等因素。如果高压电线路有绝缘罩或绝缘物覆盖,其安全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如果没有绝缘罩或绝缘物覆盖,其安全距离需要增加。 3.根据接触时间确定安全距离。接触时间是指人体与高压电之 间的接触时间。在规定的安全距离内,人体接触高压电的时间应该尽量减小,从而减少触电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规定的安全距离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高压电线路附近做工作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安全防护用具,以防电流通过人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2.禁止将金属物体靠近高压电线路。金属是导电材料,接近高压电线会导致电流通过金属物体,增加触电的风险。 3.禁止触碰高压电线路。就算是绝缘状态的高压电线路也不能触碰,以免损坏绝缘层或者局部绝缘失效。 4.不得在雨天或湿润环境下操作高压电线路。雨天或湿润环境下,绝缘效果会减弱,增加触电事故的风险。 总之,高压电线路是极具危险性的,人们必须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在接触高压电线路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距离的规定,同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具,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电力安全净距离标准

电力安全净距离标准 在电力设施的安装和维护过程中,确保电力安全是非常重要的。电力安全净距离标准是用于规定设备之间、设备与建筑物之间、架空线路与建筑物之间以及其他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以确保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保障人员安全。 以下是关于电力安全净距离标准的几个方面: 1.设备安全距离:不同类型和大小的电力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类型和规格,这个距离会有所不同。 2.设备与建筑安全距离:电力设备与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建筑物内的人员安全和防止潜在的电气火灾等危险。根据设备的电压等级和类型,这个距离会有所不同。 3.架空线路对建筑物安全距离:架空线路与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防止潜在的电气火灾等危险。这个距离取决于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和与建筑物的相对位置。 4.电力设施与其他设施安全距离:电力设施与其他设施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这个距离取决于设施的类型、大小和用途。 5.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为了保障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需要划定一定的保护区范围。这个范围是根据架空线路的电压等级和类型来确定的。 6.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范围:与架空线路类似,电力电缆线路也需要划定一定的保护区范围,以确保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这个范围是根据电缆线路的类

型和规格来确定的。 7.电力设备对地安全距离:电力设备与地面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防止人员触电等危险。这个距离取决于设备的电压等级和类型。 8.电力线路对地安全距离:电力线路与地面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线路的安全和防止人员触电等危险。这个距离取决于线路的电压等级、类型和架设方式。 9.电力设施防洪防汛安全距离:在洪涝季节,电力设施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洪防汛措施,以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这个距离取决于设施的类型、大小和地理位置。 10.电力设施抗震设防安全距离:为了应对潜在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电力设施需要采取相应的抗震设防措施,以确保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这个距离取决于设施的抗震设防等级和类型。 在实际设计和安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应的电力安全净距离标准,以确保电力设施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可能会导致电气火灾、人员触电等危险,甚至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建议在电力设施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务必请专业人员进行评估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合规。

建筑物与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

高低压电力线路安全距离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

导线与地面(或水面)的最小垂直距离、M 高低压电力线路与地面的安全距离 依据:《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与树木间:10kV---1.5 m。35kV---3.5 m。 110kV---4.0 m。 220kV---5.0 m。 这是在“最大计算风偏”情况下的最小水平距离。 相关规范 一、«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是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 督局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为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统筹安排工程管线在城市 的地上和地下空间位置,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城市工程管线与其他各项工程之间 的联系,并为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提供依据而制定的。其中 对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考虑最大风偏后)与道路(路缘石)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要求均为0.5M。 对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与道路(地面)之间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要求均为7M, 横跨道路的小于或等于110KV架空电力线距地面应大于9M。电力杆柱与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见表1。 电力杆柱与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表1 管线名称高压铁塔基础边照明及<10KV ≤35KV >35KV

道路侧石边缘 0.5 给水管 3.0 0.5 污水、雨水排水管 1.5 0.5 燃气管 1.0 1.5 1.0 热力管 2.0 3.0 1.0 电力电缆 0.6 电信电缆 0.6 0.5 二、《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是由国家建设部与国家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适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规范中要 求城市高压线路架空走廊宽度如表2。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在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 与地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如表3。 市区35~500KV高压架空电力线路规划走廊宽度 (单杆单回水平排列或单杆多回垂直排列)表2 线路电压等级高压线走廊宽度(m)线路电压等级高压线走廊宽度 500KV 60~75 110、66KV 15~25 330KV 35~45 35KV 12~20 220KV 30~40 城市架空电力线路导线与地面之间最小垂直距离表3 线路经过地区线路电压(KV) <1 1~10 35~110 220 330 居民区 6.0 6.5 7.5 8.5 14 非居民区 5.0 5.0 6.0 6.5 7.5 三、《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1999 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颁发,其中对送电线路与公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要求 见表4。 送电线路与公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要求表4 线路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导线至路面最小垂直距离(m) 7.0 8.0 9.0 14 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平行,开阔地区)最高杆(塔)高 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路径受限制地区)5.0 5.0 6.0

电线路与建筑物安全距离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电线路与建筑物安全距离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4 页

电线路与建筑物安全距离 根据供电线路《设计规程》规定,10、110、220、330、500千伏架空裸导线的安全距离为1.5、5.0、6.0、7.0、9.0米,只要满足以上距离要求即是安全的。 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kV以下:1.0米; 1kV-10kV:1.5米, 35kV:3.0米, 66kV-110kV:4.0米, 154kV-220kV:5.0米, 330kV:6.0米, 500kV:8.5米。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五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66千伏110千伏为40米。而根据有关规定,高压线与住宅楼应距离20米。如将高压线移到地下,高压电缆外皮到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米,位于车行道和耕地下,不得小于1米。 1KV以下距离为4米;1-10KV距离为6米;35-110KV距离为8米;154-220KV距离为10米;350-500KV距离为15米 若从电力安全角度考虑,并考虑大风引起高压线产生风偏,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 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 第 2 页共 4 页

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66kV-110kV:4.0米,(水平距离) 根据供电线路《设计规程》规定,10、110、220、330、500千伏架空裸导线的安全距离为1.5、5.0、6.0、7.0、9.0米,只要满足以上距离要求即是安全的。(垂直距离) 在GBJ194-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规定,室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离规定: 1、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1kV至10kV-200mm;35kV-400mm;110kV-1000mm;220kV-1800mm; 2、无遮拦带电裸导体至建筑物、构筑物顶部之间:1kV至10kV-2700mm;35kV-2900mm;110kV-3400mm;220kV-4300mm; 3.根据供电线路《设计规程》规定,10、110、220、330、500千伏架空裸导线的安全距离为1.5、5.0、6.0、7.0、9.0米,只要满足以上距离要求即是安全的。 第 3 页共 4 页

电力设施安全距离完整版

编号:TQC/K595电力设施安全距离完整版 Through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improving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working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 all-round monitoring and other measures, in order to prevent casualties and achieve the best production state for safe production and civilized construction. 【适用安全技术/生产体系/提升效率/企业管理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设施安全距离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合用于通过加强过程管理,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和作业环境和增加全方位监控等措施,以期达到预防伤亡事故,并实现最佳的生产状态用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安全距离 ·10KV及以下-- 0.70米 ·20、35KV --1.00米 ·66、110KV --1.50米 ·220KV --3.00米 ·330KV --4.00米 ·500KV --5.00米 (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 与人体的安全距离是1.5M,架空相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