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戏曲音乐的主要特征

戏曲音乐的主要特征

戏曲音乐的主要特征
戏曲音乐的主要特征

戏曲音乐的主要特征

中国戏曲音乐起源于民间,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步形成。演员和乐师是戏曲音乐的继承者,又是创造者;是编曲者,又是演唱演奏者;是第一度创造者,又是第二度再创造者。历史上虽有过极少数的专业戏曲音乐家,但师徒相承,口传心授,集体口头创作是主要的普遍的创作方法,不同于欧洲专业作曲家创作的歌剧。因而,中国戏曲音乐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其主要表现为:

①传统戏曲声腔既有明显的共同特点,又呈现出地方剧种风格的多样性。如川剧高腔既保存了传统高腔帮腔、曲牌体、说唱性与歌唱性相结合的特点,又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如全部使用四川方言,发展了帮腔的形式,加入了复杂多变的川剧锣鼓,创造了独特的“一字板”等。因此,它大不同于赣剧、徽剧、婺剧、湘剧中的高腔。以湖南高腔而言,就有湘剧高腔、祁剧高腔、常德汉剧高腔、辰河戏高腔4大流派,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地方风格。

②各戏曲剧种的音乐风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不断地吸收融化其他音乐成份,从而得到丰富、发展和变化。越剧主要的唱腔是尺调、四工调、弦下调,优美流畅,宜于表现温和细腻的感情;为了表现戏剧的矛盾冲突和剧中人物激昂慷慨的情绪,吸收运用了绍剧的“二凡”、“流水”,使之逐渐成为越剧的唱腔。豫剧除将豫东调、豫西调融为一体外,还变化地运用了河南曲子、河南坠子、越调及京韵大鼓、河北梆子等戏曲、曲艺的音乐成份,却又保持了豫剧的音乐风格,丰富了唱腔的表现力。

③中国戏曲音乐的创作和演唱演奏,既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戏曲音乐是众多不知名的艺人选择、加工、提炼、创造而逐步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但就其唱腔和伴奏的旋律、演唱演奏的技巧而言,又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如由某一简单的曲调,发展成具有各种板式、分别生腔和旦腔的成套的板腔体系,它就包括多种旋律发展

手法:节奏的变化,宫调的转换,旋律的扩充与紧缩,加花与减繁,字位的移前或挪后……等等。曲牌体的戏曲音乐,则包括选择曲牌,如何连接,如何从几个曲牌中择其风格相近、气质相符的唱句重新组成曲牌──“集曲”。如何使用1个曲牌变化地演唱不同情绪、不同字数的唱词……等等。不同剧种的艺人,都有一套不同的处理方法。这是一部尚未成书的、具有民族特性的、专业性很强的中国戏曲音乐作曲法。

④戏曲音乐既有程式性,又能灵活运用,创造出新。程式一词用于戏曲音乐,是指板式和曲牌的基本结构、腔格、衔接、组合、伴奏与唱腔的结合方式、伴奏的引奏、过门、垫头的部位及其惯用乐句、乐汇,以及锣鼓经、丝弦唢呐曲牌的习惯运用方法等等。这一套包括唱腔旋律、结构、幅度、字位、节奏的规格,以及伴奏音乐如何与歌唱、表演、舞蹈相配合的方法,是经过长期艺术实践代代相传而形成的。它已在艺人和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艺术欣赏习惯。有修养的演员和乐师,均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本剧种的各种程式。但又不拘泥于程式。“死曲活唱,硬弦软用”,就是对程式灵活运用的概括。许多流传久远,达到家喻户晓的优秀唱腔,都是传统程式变化运用的结果。

⑤中国戏曲唱腔虽受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制约,但并不妨碍人物个性的刻画。同是旦腔反二黄慢板,梅兰芳在《宇宙锋》中唱的和程砚秋在《窦娥冤》中唱的,各有千秋,各具特色。同是老生西皮二六,《空城计》里的诸葛亮唱得潇洒自如,而《捉放曹》里的陈宫,则是一腔怨恨。这是对同一板式不同处理和运用的结果。甚至同一剧目、同一人物、同一板式或曲牌,不同演员的演唱,也有不同的风格。这又是形成不同流派的原因之一。

⑥中国戏曲的音乐节奏与舞台节奏,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戏曲中的唱腔和伴奏,起着控制整个舞台节奏的作用;演员的一招一势、一言一语要符合音乐节奏,而鼓师、琴师又要积极主动地予以配合。音乐节奏的或松或紧、或快或慢,音乐情绪或欢乐或低沉,或热烈或暗淡,直接影响舞台节奏和舞台气氛。

高三以戏曲为话题的作文五篇精选

高三以戏曲为话题的作文五篇精选 戏曲一门分生、旦、净、丑的行当,讲究唱、念、做、打的综合舞台艺术。既是艺术,必是高于生活了,但却源于生活。人生不过是一场热闹,物质追求的不持久性,必然让位 于精神追求的一部分。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有关于戏曲的作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 下吧!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 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 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 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 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 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 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 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 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 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打死 我我都不会去看那老掉牙的玩意。

戏曲音乐知识

戏曲音乐知识 戏曲艺术中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刻划人物性格,烘托舞台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也是区别不同剧种的重要标志。戏曲音乐来源于民歌、曲艺、歌舞、器乐等多种音乐成份,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简史 戏曲艺术的形成,一般认为始于12世纪前后的宋杂剧和金院本时期。但是包含音乐、舞蹈、戏剧因素的综合艺术,可追溯到先秦的乐舞、俳优,汉代的歌舞戏、角抵戏,隋唐的代面、拨头、踏摇娘、参军戏、俗讲等。在杂剧形成之前,戏曲艺术已经历了一个长达数百年的漫长的孕育发展阶段。 初期的南戏,其音乐多为村坊小曲,后来吸收了当时流行于勾栏瓦舍的曲艺音乐如唱赚、诸宫调等;同时又继承了前代的歌舞音乐如唐、宋大曲的某些因素。南戏把歌唱、念白、舞蹈、表演、戏剧情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确立了戏曲艺术的表演形式。 比南戏稍晚,在北宋杂剧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出现的第一个高潮。元杂剧大多是一楔四折,连贯地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每1折用1个“套数”,每1套数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这种结构近似诸宫调。演出时每折只由1个主角演唱,其他角色只

说不唱。到14世纪元代末叶,元杂剧逐渐衰微,南戏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传奇”的剧本体制,盛行于明代。 传奇不限于一楔四折,可分为更多折;它所用的曲牌套数,不受1个宫调的限制,可以“借宫”;登场人物均有说有唱。明代传奇的音乐复杂多样,特别著名的有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16世纪出现了四大声腔争奇斗妍的局面,促进了戏曲音乐的发展。 18世纪清代戏曲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除明代相传下来的昆腔、弋阳腔继续流行外,还相继出现了梆子腔、罗罗腔、唢呐腔、巫娘腔、吹腔、西皮腔、二黄腔等戏曲声腔,其中以梆子腔和皮黄腔(西皮、二黄)影响最大,一直流传至今,为许多剧种所采用。 17世纪明末清初时期,还出现了许多地方剧种,如徽剧、汉剧、湘剧、婺剧、赣剧、川剧、闽剧、桂剧、滇剧以及北方诸省众多的梆子剧种。清代道光、咸丰(1821~1861)年间,在北京逐渐形成的京剧,熔徽、汉二调于一炉,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剧坛,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逐渐遍及全国。京剧的形成,是戏曲史上的一件大事。清代中叶以来,出现了大量的地方戏,如花鼓戏、滩簧戏以及越剧、评剧、吕剧等等。总之,中国戏曲剧种繁多,每个剧种的音乐,风格各异。 二、戏曲音乐的组成及其功用

流行歌曲演唱的风格及其技巧

流行歌曲演唱的风格及其技巧 流行歌曲的演唱讲求个性,歌星们在声音上的差异之大,演唱风格之多样,使得我们无法像在“美声唱法中那样将其划分为几个声部(男高音、女中音等),即便是用“声线这个时下非常流行,却又是莫名其妙的万能术语,也还是难以一一描述清楚。 但我们还是可以根据其渊源以及发声特点、演唱风格归纳出几种典型的“唱法。 低吟唱法(Crooning),形成于30年代。 那个时候,许多酒吧、舞厅、夜总会里添置了电子扩音设备,歌手们开始对着“麦克风(话筒)唱歌。 “低吟唱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产生的。 由于话筒的扩音作用,歌手们不必像歌剧演员那样竖着嗓子吼,也不必像有些民族歌手那样横着嗓子喊,他们只须用说话般的音量轻轻哼唱,众多的听众同样可以听得真真切切。 一些非常细致的艺术处理方式,如一声轻微的叹息、一个小小的停顿,都能被纤毫毕现地展示出来。 早先的“低吟歌手都是有着一定的美声基础的男中音或男低音。 中国听众非常熟悉的平.克劳斯贝便是第一代低吟歌手。 三四十年代“低吟歌手演唱的抒情歌曲和爵士乐风格的歌曲是当时澈地歌曲的主流。 50年代后,随着“摇滚乐的兴起和民谣的复兴,流行乐坛不再是“低

吟歌手的一统天下了。 但是“低吟唱法并没有就此消亡,作为一种演唱方法,“低吟对后来所有流行歌手的演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话筒的运用,声音的控制,旋律线条的连贯圆滑,歌词语气的表现,微颤音和气声运用等流行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在“低吟中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 鼻音在“美声和“低吟唱法中都是很忌讳一个毛病,然而许多民谣歌手(如约翰.丹佛、鲍勃.迪伦)却喜欢使用带有浓重鼻音的演唱方式,这种鼻音具有独特的抒情色彩,尤其是在演唱平缓的叙述性歌曲时,会产生一种亲切自然、富有磁性的魅力。 民谣还经常采用重唱的形式,主旋律往往放在中低音声部,而高声部的伴唱常用轻柔透明的假声来演唱,因而假声也是民谣演唱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民谣唱法不仅限于民谣歌手,也包括一些摇滚歌手。 如著名的“披头士的大部分歌曲都是用民谣风格演唱的。 民谣唱法代表了流行歌曲演唱中平实自然的一面,而美国黑人歌手则使得流行歌曲的演唱增添了华丽的色彩。 美国黑人歌曲的渊源可上溯到奴隶制时期的田间号子,此后又陆续出现了灵歌(Spiritual)、福音歌(Gospel)、布鲁斯、索尔(Soul)等声乐体裁形式。 黑人歌曲常采用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领唱者用呐喊、尖叫、抽

音乐与戏曲

音乐与戏曲 一、音乐 分为声乐和器乐 (一)乐器 1、分类 (1)传统分法(依据:材制) 八音分类: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钟)(磬)(弦)(笛,萧,觱篥)(竽,笙)(埙)(鼓)(敔)(2)现代(逻辑)分类法:(依据:振动和演奏方式) 体鸣乐器:梆子等 膜鸣乐器:军鼓、手鼓等 气鸣乐器:箫、笛、唢呐、埙、小号等 弦鸣乐器: 擦奏弦鸣乐器:小提琴、二胡、马头琴等 拨(弹)奏弦鸣乐器:琵琶、吉他、古筝、三弦等 击奏弦鸣乐器:扬琴、钢琴等 电鸣乐器:电吉他、电子琴等 2.我国传统乐器 (1)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丝桐) 通常以桐木为主 相关典故及人物:俞伯牙、钟子期;嵇康 代表曲目:《广陵散》《高山流水》《阳关三叠》等 (2)琵琶(唐朝为鼎盛时期) 代表曲目:《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 (3)古筝 代表曲目:《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林冲夜奔》《汉宫秋月》等(4)阮 相关人物:阮咸 (5)马头琴——蒙古族 (6)冬不拉——哈萨克族 (7)达卜——维吾尔族 (8)葫芦丝——傣族 (9)朝鲜长鼓——朝鲜族 (10)扎木聂——藏族

3.部分西洋乐器 (二)部分专业术语 1.节拍 2.音阶 五音:宫、商、角、徵、羽 3.调式 4.旋律:变奏 5.乐曲 圆舞曲、交响曲、进行曲、夜曲等 (三)音乐作品(考法:作品与作者对应,作品创作时间的分类,时间排序) 1.我国近代著名红歌 ◆抗战时期 《义勇军进行曲》——田汉、聂耳(1935) 《游击队之歌》——贺绿汀(1937) 《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1939) 《东方红》——1943 年 ◆建国以后 《歌唱祖国》(1950年) 《我们走在大路上》(1963年) 《在希望的田野上》(1978年) 《春天的故事》(1992年)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参考文献 《民族音乐概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音乐研究文集》,彭永启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歌新论》,冯志莲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 《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乔建中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中国同宗民歌》,冯光钰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8年。 《中国民歌》,周青青,人民音乐出版社。 《土地与歌》,乔建中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汉族民歌概论》,江明敦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82年。 《关于音乐论文写作的通信》,周勤如,《音乐中国》(美国英文季刊)。 《草原Χ黄河:我心底的情节》,赵宋光. 《何谓‘民歌’》,杜亚雄,《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论民间歌手》,张君仁,《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 《浅析江苏民歌的艺术特征》,刘跃华,《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 《民族音乐的几个问题》——在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上的讲话。《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方暨申。 《侗族大歌的演唱特点及其形式美特征》,张贵华《中国音乐》2004年第4期《试论传统小调歌曲》,路行,学习民间歌曲笔记之一。 《中国曲艺与曲艺音乐》,栾桂娟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 《中国曲艺志》辽宁卷,宫钦科、耿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中国曲艺志》江苏卷,王鸿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张军等,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 《中国民间音乐概论》,周青青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中国曲艺史》,蔡源莉吴文科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中国曲艺概论》,姜昆、戴宏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国乐今说》,乔建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 《咏叹百年》,乔建中,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音乐与传播》,冯光钰,华夏文化出版社,2003年。

戏曲作文

戏曲作文 戏曲作文(精选15篇) 戏曲作文(一): 我的家乡,在中国也算是有名的,川菜的发祥地四川。这个四川啊,不光有好吃的川菜,优美的景色,还有我们富有特色的川剧。 川剧的历史,也算比较悠久了,据记载,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构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要说川剧的种类,那可是多了。川剧有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川剧音乐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她囊括吸收了全国戏曲各大声腔体系的营养,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构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 先来说一说昆腔,昆腔多文人之作,词白典雅,格律规严,演唱时异常讲究字正腔圆,加之曲牌曲折,节奏缓慢;高腔是川剧中最重要的一种声腔,它结合了四川方言、民间歌谣、劳动号子、发间说唱等形式。几经加工和提炼,逐步构

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声腔音乐;川剧的胡琴腔是西皮、二黄二类声腔的合称,因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小胡琴,故统称胡琴。正调二黄宜表现深沉、严肃、委婉和轻快的情绪,反二黄宜表现苍凉、凄苦、悲愤的情绪,老调则大多用于高亢、激昂的情绪。川剧西皮腔与二黄腔的音乐性格相反,具有明朗、潇洒、激越、简练、流畅的品格 川剧的种类太多了,实在介绍可是来。这些你可能都不太了解,但有一样,你绝对看过,那就是我们四川川剧的变脸。那令人眼花缭乱的脸谱,那种速度,那种神奇,让人看一眼就能牢记在心。变脸的方法大体上分为三种,它们是抹脸、吹脸、扯脸。 抹脸,是演员将化妆油彩预先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在脸上一抹,便能够使脸成为另一种颜色; 吹脸,是演员将粉末状的化妆品(金粉、墨粉、银粉)放置在舞台特定位置上的容器内或人物所使用的酒杯之类器皿中,到时闭眼、闭气、用口一吹,便使脸色变色; 扯脸,是演员将画在绸了上的若干张脸谱叠在一齐蒙在脸上,每一张脸谱有一根特定的丝线,并固定在特定位置上。随着表演的需要,在表演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的迅速扯下来。此法贵在巧妙、干净、利落;

戏曲音乐的构成与体现

戏曲音乐的构成与体现 一、戏曲音乐的构成 戏曲是音乐文学。古往今来,人们摸索出两种不同的戏曲音乐结构方式。 一种是大量增加曲调,以丰富其表现力。此法最早出现,并为南北曲所采用,后来为昆曲、高腔所继承。积累下来,既有字少声多、旋律性强的抒情性曲调,也有字多声少、朗诵性强的叙事性曲调;既有高亢遒劲的北曲,又有婉丽妩媚的南曲;既有典雅端庄的传统歌曲,又有诙谐轻松的民间小调。如何统系这些曲调,需要严格复杂的技术规范。于是就有宫调、套数、集曲、赠板等等章法,并由此发展成一种固定的音乐结构形式,这就是曲联体。 一种是逐步减少曲调,这是近三百年来出现的又一种音乐戏剧化的方法。其中个别表现力强的、旋律发展可能性大的曲调,逐渐被保存下来。以这种曲调为基础,通过节拍和节奏变化的方法,衍变派生出一系列不同形式的曲调。字少声多的抒情性曲调(“声情多而词情少”),系从基本曲调基础上,作节奏上、旋律上的延伸扩展,字多声少的叙事性曲调(“词情多而声情少”),则将基本曲调作节奏上、旋律上的紧缩简化。梆子、皮黄系统的剧种,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它们虽然拥有名目繁多的板式,但所有板式都是从一种基本曲调衍变出来,自然具有统一协调的性质,而不存在芜杂零乱的问题,无须再有诸如宫调等等繁难的技术规范。此法简便易行,遂为新兴剧种普遍采用,而成为又一种固定的音乐结构形式,这就是板腔体。这两种戏曲音乐结构方法,是中国戏曲特有的戏曲音乐的民族形式,自然不同于随歌随曲的外国歌剧。 1、曲联体 这种结构方法的基础是长短句的曲牌。所谓曲牌,就是用以按谱填词的约定俗成的曲调。 为了表达复杂的音乐内容,原本单支的曲牌,可以按宫调理论组合相联成套。这就是套数。 起先可能是同一曲调的反复演唱,如北曲的【么篇】、南曲的【前腔】。后来又有两支或三支曲调循环交替的形式,俗称子母调。如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循环用【滚绣球】【倘秀才】等。 作为一个音乐单元,这已经就是套数。完整的小型套数,是北宋时出现的缠令。(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缠达。有引子、尾声为缠令。” 再进一步,就有了多支不同曲调的组合。一般前有引子,中为过曲,后有尾声,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型的音乐与文学系统。这种套数又有长套、短套之分,区别就在于过曲部分曲调的多少。套数还有南套(全由南曲组成)、北套(全由北曲组成)、南北合套(一支北曲、一支南曲交替组成)、南北联套(一套或几套南曲与一套或几套北曲组成)的不同。北曲高亢雄壮,南曲婉约妩媚,组合起来,可达到相反相辅相成的效果。如《长生殿·絮阁》出,凡杨贵妃所唱为北曲,凡唐明皇、高力士、永新所唱均为南曲,表现出对立双方的性格与心理冲突。 如果说宫调是戏曲音乐的旋律问题,那么构成套数的另一要素还有节奏,即各个曲调间的板式变化。 引子和尾声通常为散板,散起散落。过曲则一般慢曲在前,中曲次之,急曲在后。一组套曲就这样按照“散、慢、中、快、散”的节奏发展变化。如明传奇《南柯记·瑶台》一套9支曲调(曲牌),第1支为散板,第2-6支为三眼板,第7、8支为一眼板,最后1支为散板。 这里所谓板眼,类似简谱中的小节线。板为强拍,以板击打;眼为弱拍与次强拍,以鼓点眼。因此,所谓板眼,是按强拍出现周期的不同而作的区分。比较快的有板无眼,是一拍子(1/4),又称流水板;稍慢一点依次为一板一眼,是二拍子(2/4),又称一眼板;一板三眼,是四拍子(4/4,其第一拍为板,其余三拍为眼),又称三眼板。 还有一种赠板,是将抒情性的四拍子在节奏上再扩增一倍,成为八拍子(8/4)的曲调,旋律便更为华丽。所以,赠板是戏曲音乐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法。 集曲是又一种戏曲音乐的艺术处理手法。所谓集曲,是南曲取若干支曲牌,按照一定规律,各摘取其中的若干乐句,另行组成新曲。如《琵琶记·称庆》出蔡伯喈所唱【锦堂月】,即采【昼锦堂】一曲之前半,与【月上锦堂】一曲之后半集为新曲。每支曲牌都有一定的声情,集曲可以集多种声情于一体。 北曲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集曲,却有借宫。所谓借宫,是指为了增加乐曲的变化,在一个宫调的套曲中,按照一定规律,借用另一个宫调的个别曲牌。如《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在【正宫·端正好】套内,借用了般涉调的【耍孩儿】二曲。 北曲的借宫与南曲的集曲,统称犯调。所谓犯调是指:一是从这一宫调“犯”入另一宫调,二是从这一曲调“犯”入另一曲调。 利用曲牌间格调的对比,是第三种戏曲音乐的艺术处理手法。所谓格调,是指慢曲、急曲与细曲、粗曲的音乐特色。一般

我国流行音乐歌唱唱法的未来趋势分析

我国流行音乐歌曲演绎方式的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流行音乐其独特的表现力成为人们喜爱的大众文化,之后对华语流行音乐对歌曲演绎的表现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我国流行音乐在这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字:流行音乐因素分析表现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文化业日益繁荣。流行音乐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能够听到流行音乐从耳边想起。可以说,流行音乐无处不在,流行音乐的发展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状态,而在这个过程中,流行音乐的歌唱表现方式也是百花齐放,各种新鲜的方式层出不穷。 一、流行乐坛的现状 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载体,已经越来越为人们喜爱。流行音乐它的旋律和节奏,通俗讲,就是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音乐本身其美妙之处在于它的旋律可以与我们心灵中的某一种情绪契合,它的演奏似乎是自己心底语言的诉说。而流行音乐它加上受人们喜爱的题材,配上优美或者恰当合适的歌词,把歌曲演绎就更能渲染听众的心。此外,加上演唱歌手自身的气质以及他们演绎不同歌曲恰如其分的表演方式,使得喜欢流行音乐的人越来越多。细细品味一下,可以发现目前的华语流行乐坛对歌曲的演绎个性分明,很多因素都对流行音乐演绎的表现力有深刻的影响。 二、当前流行歌曲表现力的因素分析 歌手是歌曲的演唱者,一首歌是否可以打动人很大程度上在于歌手是否可以将它的感情用自己的演唱表达出来。我们喜欢的很多歌曲,在于歌曲本身蕴含的情感恰好与歌手的气质以及音色很相近。像张信哲这种外形俊朗清秀,音律略高声音极具磁性的歌手就把《爱如潮水》《过火》《爱就一个字》发挥到极致,也因此被冠为“情歌王子”的称号。而像擅长跳舞、外形阳光帅气的潘玮柏则以曲风明快、节奏感强的快(比如《快乐崇拜》《壁虎漫步》)歌深入人心,成为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而很多歌手都用独特的嗓音征服了许多的听众,像萧敬腾那种嘶哑式的唱法表现出他非同一般的唱功,一曲《王妃》征服了许多听众,另外像曾轶可那种绵羊音大家也是很熟悉了。 歌曲的演绎和歌手本身相关之外,现在越来越受视觉媒体方面的影响,具体的比如MV、电影等。我想只要稍微留意,应该能注意到某一部热映的电视剧或者电影的主题曲或者插曲,一般更容易让观众喜爱。同样,相比以前的流行歌曲的MV,现在越来越多的歌曲都采用以一个背景故事拍摄MV的方式。许多抒情歌曲配上一段感人的MV,都可以让听众对歌曲表达的情感更加感同深受。 另外,在各种各样的宣传海报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歌手或者乐团的演唱会。演唱会也已经成为华语乐坛中一到不可或缺的亮丽的风景线。一场演唱会总是包含歌手最具代表性和最受欢迎的歌曲,另外演唱会上也会有对歌曲的新的表现方式。很多人都说周杰伦的演唱会最好看,在于他不仅在整台晚会有多次的换装、华丽的舞蹈、别致的舞台设置,还有意外的对歌曲演唱的创新。有一次演唱会,他将自己的歌曲和另一位坐在台下的天王级歌手陈奕迅的歌巧妙的融合,将演唱会推至高潮。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花样百出的“选秀”节目,在选秀节目中,很多歌曲并未原唱者流传,却因为某一个大家喜爱的参赛选手的个性演出而深受欢迎,或者一些老歌因此再度风靡。像林宥佳选唱的《我爱的人》杨宗纬和萧敬腾选唱的《背叛》。但随着几年来选秀节目的泛滥,其参赛选手的质量有所下降,而不断加重了商业的色彩。多了很多炒作和作秀的成

中国戏曲中的音乐发展

音乐鉴赏 课程名称:音乐鉴赏 学生姓名:黎含青学号:0133016 专业:金融教学班级A03 任课教师:李霜

从中国戏曲来看中国传统音乐发展 无论是乌江自刎挥别霸王的虞姬,还是霓裳羽衣摇摇欲坠的杨贵妃;无论是感叹良辰美景奈何天的杜丽娘,还是无语怨东风的崔莺莺;无论是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还是抗战毅然罢唱八年的梅兰芳,都在以其最直白的语句,向我们传递着情感的真知,表露着戏曲的魅力。即今日戏曲于百姓而言以属于一种小众娱乐,其影响能力正逐日衰退,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依然傲立于中国传统文化顶端,誉之为“国粹”。戏曲的成功演绎,离不开生旦净末丑等各个角色细腻表演,然而也离不开在台后为其伴奏的各个乐师。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表现体系和艺术手法,又与中国传统音乐各种艺术技法一脉相承。戏曲音乐为戏曲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物情感及推动戏剧矛盾的发展和变化起了重要作用。 戏曲音乐主要体现在戏曲声腔、器乐伴奏和韵白三部分。其中,戏曲声腔是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主要手段,纵观历代戏曲剧种的兴亡盛衰,其根本原因就是取决于它的声腔是否适应发展的时代和变异着的人文环境。器乐伴奏是用于渲染气氛、伴奏声腔。随着时代的发展,戏曲不断推陈出新,在表现新时代、新人物的形象时,器乐伴奏也必须逐步进行革新。可见,戏曲音乐的时代性是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艺术源于生活,并且为表现生活服务。我们说中国戏曲要适应时代,就是说中国戏曲无论在物质的、制度的层面,还是在观念的、意识的层面,都应能够适应当今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能够充分满足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一、从戏曲唱腔发展来看戏曲音乐 戏曲唱腔的发展一般经历了一下几个时期:1、不同音区的出现;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葛毕氏与杨乃武都曾用一曲牌《剪剪花》演唱,由于在男女同调同腔演唱时,男演员感到吃力,又不能降低调高,所以便将唱腔的高音区部分下行移低演唱。2、少数板式到一系列板式;这是因为表现题材的扩大以及为了适应戏剧的规定和人物的思想感情。3、不同剧种和板式之间的吸取;当年名噪一时的京剧老生谭鑫培,在老生唱腔中吸收了旦角的腔调,增强了唱腔的旋律美和表现力。梅兰芳曾说过:“我们戏曲的唱腔,向来不反对吸收的,不吸收,从哪里创造新腔呢?……我听过任何好的,优美的唱腔,就全把它吸收进来,丰富自己的唱腔。” 而到了今天,戏曲的唱腔仍然被很多流行音乐的制作人所利用。如果说陈升《北京一夜》只是戏剧风格的尝试,那他最近的《牡丹亭外》就是更直接的嫁接,而王力宏则在《花田错》中巧妙的将现代流行的R&B与戏曲唱腔结合起来演唱。

论戏曲与流行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结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517388649.html, 论戏曲与流行歌曲在声乐演唱中的结合 作者:唐赛男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0期 摘要: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是戏曲与流行歌曲在声乐演唱中完美结合的佳作。从呼吸方法来看,他在演唱这首歌曲的女声部分时,主要运用的是托气的方法;在演唱通俗部分的时候,运用了胸腹式联合式呼吸。从发声共鸣来看,戏曲演唱部分他主要采用头腔和口咽腔共鸣,基本不用胸腔共鸣;通俗歌曲演唱部分则更依赖口腔颌胸腔共鸣。从咬字吐字来看,在演唱戏曲部分时他注重了归韵;在运用通俗唱法演唱的时候,咬字吐字是直接经过口腔送出去,显得非常口语化、亲切自然,但是戏曲对咬字吐字的讲究还是部分地渗透到了他通俗歌曲部分的演唱中。 关键词:声乐演唱戏曲流行歌曲结合《新贵妃醉酒》 声乐是诉诸情感的艺术。德国著名美学家黑格尔指出:“音乐所特有的因素是单纯的内心方面的因素,即本身无形的情感。”声乐演唱即是将这种无形的情感有形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因而声乐演唱是作品和听众之间的桥梁,它给听众带来直接的听觉享受,使听者对作品的风格把握得更加直观,也让听者对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体验得更加立体、丰富。所以,成功的声乐作品都需要丰富的声乐演唱技巧来作为基础。通常,为了作品的成功,演唱者会有意识地学习、提升、丰富自己的声乐演唱技巧。所有的声乐演唱都是如此,流行歌曲演唱当然也不例外。 近年来,为了丰富流行歌曲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力,涌现出一种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合到流行歌曲演唱的创作趋势。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合民族乐器伴奏,如凤凰传奇演唱的《自由飞翔》,以蒙古族马头琴作伴奏乐器;周华健的《刀剑如梦》使用了笛子和扬琴;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使用了笛子、古筝和萧。二是在唱法上借鉴民歌、民谣的曲调或直接进行翻唱。如韩红、胡彦斌等人以流行歌曲的形式翻唱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刀郎翻唱诸如《怀念战友》、《康定情歌》等西部民歌、阿宝翻唱西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再是流行唱法借用或模仿戏曲的音调、唱腔、唱法。著名的戏歌《说唱脸谱》就是融合戏曲中京剧的曲调及唱法、唱腔和流行歌曲中说唱方式的经典作品,被广为传唱。 随着流行歌曲的迅速发展,戏曲以一种新的发展形态与流行歌曲融合取得成功的作品越来越多,尤其是2008年,由唱作奇才胡力为“草根明星”李玉刚创作的《新贵妃醉酒》,无疑是戏曲与流行歌曲在声乐演唱中完美结合的佳作。笔者结合戏曲与流行歌曲演唱方式的异同,试从呼吸方法、发声共鸣和咬字吐字三个方面来对这首作品的演唱方式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成功之处。 一、呼吸方法

观戏剧有感作文范文

观戏剧有感作文范文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种类多样。下面是关于戏剧的观后感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观戏剧有感作文一 最近,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走进了戏剧世界,真是既兴奋又迷茫。终于在亲身感受之后,我认识了戏曲。 戏曲是我国悠久文化造就出来的精粹。著名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河南梆子等。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这是形成于北京的剧种,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著名。拥有“中国戏剧之母”之称的昆剧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我们湖北黄梅县的黄梅戏,最后壮大于安徽。可以说,各个地方剧种都各具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有一种戏曲发源于我们本地,正是楚剧。因为发源于本地,剧中人物对白就是我们的方言。楚剧也是对我国戏曲艺术有较大影响的剧种。对此,你是否有一种自豪感呢? 楚剧《四下河南》中有一个片段叫“母亡店中”,主要表现一位母亲临终前对一双儿女说的话。表演者以生动的面部表情,高超的唱功,塑造了一位含辛茹苦、满腹冤仇的母亲形象,让听众无比感动,甚至泪流满面。 亲耳聆听了一些戏曲唱段,我明白了很多。唱戏跟唱歌不同,它很慢,有时几乎是一字一拖。舞台上的场景布置也很简单,仅有两三件道具,但演员凭借唱腔、动作、面部表情等,可以模拟出非常丰富的内容,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有的戏十分精神,表演者一句一个动

作;有的戏场面热火朝天,十分给力。而有的戏却是一个人在那里不停地唱,没有明显的高潮,让人昏昏欲睡。这样的戏,大概就是所谓“文戏”吧。 虽然直到现在,我对戏曲知道的依然不多,但比以前那是有大大的进步了。今后,我还有更多地去留意戏曲,体验这我国文化的精华。 观戏剧有感作文二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上网查找。 我先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听着听着,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感到重心不稳,原来由于我听得太入迷了,差点摔倒在地。再一看,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戏曲不比流行歌曲差。同样很好听。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脸红。我这个只知道听流行音乐,只知道追流行歌手的小女孩,却一直没发现戏曲艺术的美,一种脱俗的美,一种自然的美……

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最新)

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 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通俗音乐 2、欣赏及学唱歌曲:《恋人心》 教学目的: 1、掌握音乐知识,复述通俗音乐的基本含义,怎样欣赏通俗音乐及怎样看待通俗音乐。 2、能根据音乐演唱歌曲,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完整有感情的唱好《恋人心》。 教学课型:欣赏与歌唱 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键盘、萨克斯 教学设想:运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教师用生动、形象、富有表情的讲解、范唱,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归纳、欣赏、观看、演唱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和创作音乐的兴趣,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受、表现、体验音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中乐,乐中学”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电子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老师范唱三首不同歌曲的一句歌词:《三套车》、《映山红》、《时间煮雨》。 师:这三句歌词第一印象有什么不同吗? 生:第一首是美声歌曲,第二首是民族歌曲,第三首是流行歌曲。 师:是的,我们今天上的课就是流行音乐,学名叫“通俗音乐”。 打开课件及板书“中国通俗音乐鉴赏与歌唱”。 (一)欣赏:《恋人心》 1、老师萨克斯演奏一段旋律。

师:同学们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吗?歌名是什么? 2、完整播放mv《恋人心》。 3、歌曲分析 (1)歌曲简介 《恋人心》是一首来自中国北京女歌手魏新雨演唱的加入笛子、古筝,钢琴配乐元素的中国古典风格的唯美的流行歌曲。 《恋人心》是魏新雨演唱的歌曲,由张超作词、作曲,李凯稠编曲,收入于其2014年6月发行的个人《恋人心》EP中。2015年6月热门歌曲《恋人心》成了网络热词。2015年7月27日《恋人心》,酷狗音乐分享榜第一名,top500第一名,QQ音乐全民K歌第二名。 (2)创意 2014年1月魏新雨想到了“恋人心”一词,经过三个月的构思,想到西湖的美景,江南的山水,经过与作者无数次磨合、沟通才创作出一首江南古风的唯美歌曲《恋人心》。静谧、优美的旋律,曲调婉转缠绵充满意趣的乐思,真挚的情感,魅力声线让人如临其境,如泣如诉的歌词加上魏新雨动情的演绎,仿佛一位穿越时空的恋人从歌中走来,在你我的心中融化。 (3)主题思想 歌词唯美凄婉,讲述了时光流转中,生死爱恋、相思如风雨的爱情故事,描述了一颗痴痴绵绵渴望与等待爱情的恋人心。 (4)曲式分析:引子→A段→B段→间奏→A段→B段→B段→结尾(鼓励学生要有创作精神,创作创意) (二)学唱:《恋人心》 (1)学生如识谱可以唱一遍歌唱部分曲子;老师弹旋律学生轻声哼唱;纠正唱不好的部分;正式演唱。 (2)分组对唱比拼,看那组唱得好。 (3)喊两位同学单独试唱。 (三)通俗音乐概念以及特征 通俗音乐:通俗易懂、易学易唱、易于流传,大众化的音乐(内容

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 《音乐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民族文化种类中,戏曲艺术作为一朵奇葩独树一帜,它那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色彩斑斓的舞台服饰、自具韵味的流派唱腔,无不充满着神奇的魅力。不过当前戏曲有着“戏院门前车马少,场内座位空席多”的不景气现象,港台流行歌曲、摇滚乐等快餐文化正以强大之势持续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戏曲艺术。振兴戏曲,弘扬民族艺术的口号提出来已经十几年了,虽然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戏曲衰退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究其原因,有戏曲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其他文化冲击的原因。所以,要振兴戏曲,继承和发扬这个民族瑰宝,使戏曲艺术代代流传,不但需要好的表演者,更需要大量观众。“振兴戏曲从娃娃抓起”,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喜爱。那么,如何让学生了解、接受并喜爱上我国传统的戏曲艺术呢?下面是我的一点感想。 一、用戏歌架起流行音乐与戏曲音乐的桥梁 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都喜欢唱歌,特别是喜欢唱流行歌曲,因为流行歌曲节奏轻快,简单易学。在他们眼里,戏曲咿咿呀呀慢慢吞吞、复杂难懂,早就是过时的东西,根本跟不上时代潮流,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代音乐,因而对戏曲也就知之甚少、不感兴趣。 戏歌是一种新兴的音乐体裁,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戏中有歌、歌中有戏,但究其根本它不是戏而是歌,所以孩子们喜欢接受,乐于接受。也正因为绝大部分戏歌又是以流行歌曲为主要旋律的,唱起来琅琅上口,甚至有些戏歌是歌星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学生容易接受容易学唱,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因为戏歌里融入了戏曲的元素,使得歌曲别有一番滋味,让学生在听着唱着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戏曲艺术的熏陶,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从而培养他们逐渐喜欢戏曲、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用戏歌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从戏歌的欣赏与学唱开始,逐渐培养他们对戏曲的兴趣,用戏歌架起流行音乐与戏曲音乐的桥梁。 我们主要流行的戏曲剧种是川剧,我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戏歌,根据地区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课中向学生介绍了四类戏歌,分别是融合了京剧、越剧、黄梅戏、等戏曲元素的戏歌,现在流行的戏歌,有如《苏三说》(陶喆),,《中国功夫》(屠洪纲),《龙拳》(周杰伦),《唱脸谱》(谢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零点乐队),《对花》(吴琼),《新贵妃醉酒》(李玉刚)……在聆听和欣赏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戏歌众多的表现形式:它们有的直接在歌曲中穿插戏曲旋律,有的是把戏曲音乐融入到歌曲旋律中,有的是使用了戏曲的锣鼓伴奏,有的是旋律没变,仅仅改变了唱法,还有的则把戏曲作为引子和背景音乐来表现……通过听、唱、动、说、看,通过讨论分析和比较,让学生感受了丰富多彩的戏曲和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既有传统的音乐元素又充满了时代气息。而同学们熟悉喜爱的陶喆、王力宏、周杰伦等歌手都自觉地将戏曲元素融合在歌曲中,也足以证明传统戏曲的魅力!使学生倍感亲切!因而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戏曲艺术,热爱祖国民族音乐的情感。 二、使用传统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教唱戏曲唱段 音乐课堂上,学习歌曲一般都采用先唱谱后唱词,或先唱词后唱谱的方式,但总的来说都离不开乐谱,且完全按乐谱学习,“唯谱是从”。而在中国戏曲界,艺人们习惯使用“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当师傅“口传”时,他已经把多年对于这段唱腔的感悟、体验,以及风格的把握和只能“意会”的经验完全融入在其中,让徒弟们心领神会,达到“心传”的目的。 在我们的教材中要求学生学唱几段戏曲唱腔,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演唱活动了解、感受戏曲音乐的韵味,体验剧中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感情,在戏曲课程中使用传统教唱的方式,则 大大提升了学习的效率,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戏曲魅力所在。每次上戏曲课时,学生常常 对异于普通话的吐字、长长的拖腔犯难,特别是长长的拖腔速度缓慢、节奏迟缓、旋律起伏大,很难把握,也很难学会。针对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教师范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的方法,适当加入动作的配合和鼓点的敲击,边唱边做、边演边敲。在教唱《苏三起解》时,提示学生注意装饰音的使用,以及最后的耍腔。一句句模仿,一句句细品,一句句体会,学生逐步进入角色,开始慢慢品味唱腔的韵味。

戏曲音乐开题报告

戏曲音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一起来看看戏曲音乐开题报告,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一、研究意义和现状 (一)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据调查:高达90%的大学生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古典和民族音乐,在课堂和课余与他们交流时发现,许多学生喜爱音乐,也仅仅停留在一些肤浅、粗俗的流行音乐,对高雅音乐缺乏兴趣,对课堂上所播放和讲解的一些古典音乐,他们认为是“过时、老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较为浅薄和单一。而在当今的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不利于青年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因素。一些传媒的“误导”,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的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年学生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良莠不辨,美丑不分。因此如何如何利用流行音乐为手段来提升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音乐教育的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流行音乐方面的刊物和资料已有不少,已经出版的有关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记录、呈现流行音乐发展史料特点的成果有:汉唐文化公司组织撰写的《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纪事》,金兆钧著《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付林编著的《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等几部专著。

在金兆钧的《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一书中,作者以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亲历者、策划者、重要乐评人的身份优势,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了富有特色的、史论相结合的写作。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对流行音乐圈子里的词曲作家、制作人、乐手、歌手做了大量的采访,拥有几百个小时的录音资料。 和《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20年》一书相似,流行音乐圈中的作曲家付林也以一名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中的重要亲历者、参与者身份编著了《中国流行音20年》一书。这本书以年代更替为序,以大事记的形式,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脉络,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梳理。这本书与上述两部著作,在史料上可以互为补充。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不仅对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发展迸行了线性描述,更为难得的是,这本书每一个章节都专设一节,简单介绍当时流行音乐发展所处的社会文化大背景,并且每一章也设有“小结”。对这一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所有这些,都对深入展开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研究工作具有启发性.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流行音乐的概念与特征 1.1、流行音乐的概念 1.2、流行音乐的特征 2、当代大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 2.1、流行音乐的新奇性吸引了大学生

关于戏曲的初三作文600字

关于戏曲的初三作文600字 篇一: 戏曲,从前满大街的戏迷,现在已后继无人,从前人们耳熟能详,现在却一问三不知;从前的刀嗑话习题,现在已无人问津。这一切都在诉说一个残酷的现实——戏曲将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戏曲这一个庞大的家族衰落不禁令我有以下的观点:戏曲的衰落是社会开展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时代在开展变化,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像流行歌曲一样,过时了,不流行了,自然就会被淘汰。它虽然是中国的艺术瑰宝,但有一点不可忽略,它也是一种供人们娱乐的工具,假如有比戏曲更好的娱乐工具,人们自然会向往着好的。大自然有着一个法则——弱肉强食,也就是说假如戏曲不能超越那些如同雨后春笋般开展的新娱乐工具,那戏曲被淘汰将会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大自然还有一个法则——适者生存。戏曲作为古典文化,假如一直因循守旧在那个世界中,不敢走向新世界的话,迎来的是会消失。 想到这儿,我不禁多了几分担忧,戏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试想,一个民族若没有了信仰,那岂不是一团乱麻。于是,我又想到了一个拯救戏曲的观点:戏曲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十分古典的,场面小,

表演的方式单一,而且在人们印象中是一成不变的,似乎从未发生改变。所以,第一,在戏曲内涵不变的条件下,要添加新的元素,让戏曲是多样化的,变化的,这样会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第二,在剧情不变的条件下,场面要变,要一改以往秀气的风格,几个人当千军万马?不,至少要上百个,这样才热闹,才能让观众设身处地,有亲和感;第三,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表演的方式要变,可以将戏曲的故事起源拍成电影、电视剧、卡通片或是动画片,例如《梅兰芳》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开端;第四,政府可以请些明星来唱戏、表演,这样,我相信戏曲将不再孤单。 我想着,新的戏曲将掀起一股热捧的浪潮;也想着,梅兰芳在新戏曲前也只不过是布鼓雷门;想着,外国人都会哼上几声京腔……我会一直想着。 篇二: 淮剧是我家乡中戏曲剧种之一,它原名叫江淮戏,流行于淮阴、盐城等地。 淮剧的表演人物不限,而且演员的服装、化妆不像京剧那么复杂、那么讲究。基本上只要穿上你所要表演的角色的人的衣服,化妆也是一样,如要扮演一位老太婆,只需穿一身老太婆的服装,和戴一头假

流行音乐演唱技巧

音域的宽窄和声音的质色很多人都认都是天生的,很难改变,其实不然, 正确地掌握咽音技法,并将之用于歌唱,可以使毫无质色和音域不宽的的嗓音,发生奇迹般的变化。所以用不着去羡慕别人的嗓音,我们也可以做到,只要我们努力练这个绝世武“功“。 “咽音”在我国戏曲声乐中称为“膛音”,具有金属色彩,由真声机能、咽音机智能、真假声机能结合为一个整体的歌唱嗓音机能。——听过京剧或其它的民族戏曲吗?他们唱腔中很多都不自觉地运用到了“咽音”机能,所以可以唱出令人羡慕的超高音。 无独有偶,“咽音”在国外也有很长的历史了,并且早以发展出一套专业的科学理论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并发展成为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一支。并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传入我国。现在“咽音训练”在我国已形成一整套有理论、有方法、有规格、有步骤、看得见、摸得着的练声方法。 它有两大主要功能: 1、可以迅速扩展音域,提高声音规格,加强歌唱用声能力。 2、可以治愈各种嗓音疾病。 咽音的发音方法: 稳定喉器并抬高喉器上方的舌骨后部,抬高会厌及使会厌后倾与喉口咽壁形成倒漏斗开的发音管。——没有图示可能很难理解,现在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当我们念“丽、绿、鸟、亮”这几个字的时候,我们就不自觉地形成了“会厌后倾与喉口咽壁形成倒漏斗开的发音管”的发声动作,仔细体会一下,找找感觉。。 当然练“咽音”不可能是一拓而就的,我们必需从基本练习开始,——大家得有心理准备,这里的基本练习也跟练吉它的基本功一样的枯燥无味,而且得长时间练才有效果。 第一节“张大口”练习 练习要求,把嘴张大,伸出舌头,要求下巴放松。检查下巴是否放松可以看看下巴有无下压、前突、僵硬紧张,再检查下巴下面的肌肉(二腹肌前腹肌前腹和颏舌骨肌的紧张,同时感觉不到外顶力量) “张大口练习”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 1、先练好在不张嘴的情况下,有意识地,主动地,进行放松二腹肌前腹和颏舌骨肌,,这一动作每天坚持练习500次以上,2到3天就可达到下巴完全放松。 2、在此基础上首先固定住下嘴(不是绝对的固定,“固定”是我们去感觉的)然后用抬头看天的动作去张开嘴。张嘴时不能牵动下压或前伸下巴,不能使下嘴提高向前哏着上嘴的动作一同上扬。——检验动作是否合格:双手拇指放在下巴下面,检查有无外顶力量,食指可放在下巴前面,以帮助下巴固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