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卫生学第五章__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

学前卫生学第五章__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

第五章学前儿童常见病

和传染病的预防

第一节预防出生缺陷

一、出生缺陷的严重性

1.什么是出生缺陷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胚胎在母亲子宫内就具有的疾病和

损伤;

二是胎儿娩出时在产道中得到的疾病和

损伤。

第一节预防出生缺陷

2.出生缺陷的病因

遗传因素:

是指由于生殖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或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缺陷所导致的疾病。如血友病等。

环境因素:

主要是指影响子宫内环境的因素,包括孕期受到放射线、感染、药物、环境化学物的作用等。

二、优生措施应从婚前和孕前开始1.遗传健康,从择偶开始

我国有关优生在法律上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 婚前体检是优生的重要保证

(1)遗传病方面的调查

(2)血缘关系的调查

(3)调查有无精神病患者

(4)两性畸形调查

(5)疾病方面的检查

(6)生殖器官的检查

3.适龄结婚,计划受孕

(1)过早生育弊多利少

(2)适龄结婚

科学研究表明,女青年24—28岁为最佳生育年龄。

无特殊原因,生育年龄不宜超过30岁。

超过35岁生育,在医学上称为“高龄初产妇”。

(3)选择最佳受孕时机,保证优生

三、重视孕早期的保健

1.防残的关键期

(1)妊娠期 40周

分为三个时期:

孕早期:妊娠的12周末以前(前3个月);

孕中期:妊娠13—27周末(4—6个月);

孕晚期:妊娠28周以后(6个月后)。

(2)器官形成时期

妊娠头三个月

“器官成形期”(又称为“致畸敏感期”)。

2. 环境中的致畸因素

(1)病毒感染

据统计,妊娠一个月时,感染风疹病毒,有50%

的胎儿患先天性风疹;2个月内,可导致30%的胎儿患先天性风疹;3个月为20%;4个月为5%;5个月后较少见。

(2)药物

如常用的安定、本巴比妥、利眠宁等镇定安眠药物,或者口服避孕药失败,可导致胎儿四肢畸形、内脏畸形,脊椎、肛门、外生殖器畸形;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链霉素、四环素等,可引起先天性白内障、手指或

肢体短小、先天性耳聋及死胎;使用激素类药物,有

可能引起早产、腭裂或死胎等等。

(3)放射线(4)烟酒(5)环境污染

3. 孕期心境对胎儿的影响

临床观察,孕妇在妊娠7—10周,情绪紧张不安,可能导致胎儿唇、腭发育异常,出现兔唇、腭裂畸形。

四、孕期自我监护

1. 常用的自我监护方法(1)检测体重

(2)检测胎动

2. 纠正臀位

第二节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一、新生儿护理

1、消毒隔离

2、环境温度、湿度与保暖

3、合理喂养

4、皮肤、粘膜的保护

5、认真细致的观察病情

二、抚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婴儿抚触不仅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增强免

疫力、促进食物消化与吸收、减少婴儿哭闹、增加睡眠,还能增进父母与宝宝的亲情交流。

?通过对330名正常婴儿的跟踪调查结果表明,

抚触组婴儿的智能发育、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抚触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对宝宝进行抚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注意轻重:以宝宝不疼不痒为准。

2、面积大:抚触面积越大对宝宝的良性刺激越多。

3、时间可以不固定:家长可以各部分分解做,宝宝吃奶的时候可以对其做手和脚,睡觉的时候可以对宝宝的背部进行抚触。

三、预防意外

(一) 应高度警惕新生儿的下列表现

1、吮吸不好、呕吐、口水多,体重在10天内不能

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腹胀、腹泻。

2、尖叫声、惊厥、抽搐或哭声低,肌肉紧张或无力,

拥抱反射减弱、消失。

3、皮肤有出血点、瘀斑、出血。

4、心率低于100次/分或高于140次/分。

5、呼吸超过50次/分,呼吸不规则,呼气有声,呼

吸时脑部抽动或下颌牵动。

6、面部青紫、苍白。

7、肢体不温、水肿、硬肿。

8、脐部皮肤感染、皮疹、结膜炎。

以上表现,往往是一种或几种同时存在,如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找有经验的医生诊治。

(二)新生儿的保健要点

1、婴儿刚出生时,在呼吸之前,应注意消除口腔内的粘液,以保持呼吸道畅通。

2、用消毒好的剪刀剪断脐带,断面应予以消毒,并用消毒纱布包扎,以防感染。

3、注意保温。新生儿对体温的调节功能差,故体温低,易受寒冷刺激,应注意保温,但不应过度升高室温,保持室内温度在24℃上下为宜。

4、保持眼部清洁。

5、新生儿洗澡,可在出生2—3天后进行,可水浴,水温在42℃左右,肥皂含碱质要少,但不宜将新生儿全身浸入水中,严防将脐带弄湿。

(三)预防意外

因宝宝年小体弱,活动能力弱,防御能力差,需特别保护,以防意外损伤。

1.防寒冷损伤

2.防窒息

3.防烫伤

4.防溺水

5.防煤气中毒

6.防动物咬伤

7.防跌伤

8.不要猛力摇晃新生儿

9.拍照不宜用闪光灯

四、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1.生理性体重下降

新生儿出生第1-2天内哺乳量少,又排出胎粪和尿液,因此新生儿出生2-4天的体重,比出生时下降3%-5%,一般不超过10%。第四天以后体重开始回升,一般在7-10天就会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2.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2-3天,出现皮肤黄染情况,这种现象称之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占新生儿的50%-70%,早产儿则占100%。

足月儿约在出生后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约在21天后自然消退。

3.螳螂嘴和板牙

在新生儿的齿龈切缘上,常有白色隆起状的东西,像排列的小牙齿,俗称“马牙”或

“板牙”。

大约在出生后2—3周内便自然消失。

新生儿口腔内两侧颊部各有一个隆起的脂肪垫组织,成为“吸奶垫”,俗称“螳螂子”。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教案

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 一、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一)含义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由于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在集体生活中,儿童接触密切,容易发生传染病,且可造成流行。 (二)传染病的特性 1、病原体 病原体即环境中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各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如麻疹的病原体是麻疹病毒,结核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 2、传染性 病原体经一定的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易感者体内,引起传染病的发生。 所有传染病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当病原体的传染力超过了人群的免疫力时,就会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引起流行。 流行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 3、免疫性 传染病痊愈后,人体对该传染病产生不感受性,称为免疫。 人体的免疫状态因病而异,个体之间也有差别 如,麻疹、水痘等,一次得病后几乎不再感染,称为持久免疫。

流行性感冒痊愈后,经一段时间后可再度感染。 4、规律性 (1)潜伏期:自病原体侵入身体,至出现症状这段时间。可据此确定检疫期限,如猩红热:12天。 (2)前驱期:头痛、发烧、乏力等症状出现,此时已具有传染性。 (3)症状明显期:逐渐表现出传染病的症状,具有特异性。 (4)恢复期:体温、精神、食欲逐渐恢复正常。易恶化,需要加强护理,至康复。 (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是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病原体由传染源传给易感者,在外界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称为传播途径。 (1)空气飞沫传播:如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均可经空气飞沫传播;(2)饮食传播: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等。 (3)虫媒传播:蚊→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白蛉→白蛉热;蚤→鼠疫;虱→斑疹伤寒;(4)接触传播:沙眼、红眼病、脓疱疮 (5)医源性传播:如乙型传染性肝炎 (6)母婴传播:包括胎盘传播、哺乳传播和产后母婴密切接触传播。母婴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母婴传播主要类型:出生前传播、出生时经产道传播、母乳传播、出生后母婴密切接触传播。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 一.常见五官疾病。 (一)龋齿 食物残屑黏附在牙齿便面,与细菌,唾液混合,发生发酵反应生成酸,造成牙釉质表面脱钙,溶解,形成龋洞。 1.症状 (1)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较薄,龋洞易达到牙本质深层,遇冷,热,酸,甜等刺激,则有酸痛不适感。(2)龋洞深入牙髓,克致牙髓炎,脓液积聚在髓腔内,压迫神经末销,可以起剧烈牙痛。 2.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2)膳食中要有足量的钙,磷等物质,维生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 (3)多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正常钙化,加强牙的抗酸能力。 (4)药物防龋。饮用含氟水或使用汉服牙膏等。(5)定期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齿,早期进行治疗。

(二)弱视 1.病因 (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斜视使小儿产生复视(视物成双),这种视觉絮乱使人极不舒服。为排除这种絮乱,大脑就抑制来自偏斜视眼的冲动,日久,偏斜眼形成弱视。 (2)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可致弱视。 (3)形觉剥夺。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不适当的遮盖过某只眼睛,该眼因缺少光刺激,致视觉发育停顿形成弱视。 (4)先天性弱视。 2.危害性 患弱视的儿童,不能建立双眼平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故不能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难以完成精细活动,对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3.预防 早发现弱视,早进行治疗。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发现弱视,采取治疗,在4岁以前实施治疗,大多能获得良好结果。

二.常见皮肤病 (一)痱子,痱毒 夏天出汗多,使表皮浸软,堵塞汗腺口,形成痱子。可因搔抓后发生感染而形成痱毒。 1.护理 (1)长痱子,先用温水洗净皮肤,再用痱子粉或痱子药水。 (2)长痱毒,可贴敷拔毒膏,促使脓疱软化。长在面部三角区的疖肿,严禁挤脓,以免出现某些并发症。 (二)脓疱疮(俗称黄水疮) 被昆虫叮咬后抓伤皮肤或因流涎,流鼻涕,烂嘴角等使皮肤破损为常见诱因。 2.症状 (1)多发生在皮肤暴露的部位,如面部,颈部,双手等。 (2)起初为红色斑点,渐成水疱,脓疮。数日后脓疱破裂,流出黄色脓液,结成黄痂。 (3)脓液有大量病菌,被脓液污染的健康皮肤可发生新的脓疮。 (4)日久不愈可并发淋巴结炎,甚至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 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 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不去病人家串门 4、加强营养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5岁以下儿童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 (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 欲尚正常 3、护理(1)(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40%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 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

3、预防(1)(2)坚持母乳喂 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3) 2 芝麻等。(4) D缺乏性佝偻病由于缺乏维D 育障碍及全身生理功能紊乱。 1、病因(1)日光照射不足(2)生长过速(3)喂养不当(4)疾病影响 2、症状(1)(2)进入活动 (3)动作发育迟缓(4)大脑皮层兴奋性 言发展较晚。 3、预防(1)(2) 等辅食。(3)及时治疗某些疾病。 热能代谢障碍 1、病因(1)多食、少动(2)遗传因素(3)内分泌失调(4)精神因素 2(1)(2) (3)体脂聚集以乳房、腹部、臀部、肩部较显著。(4)因肥胖 3(1)避免过度饮食。(2) 四、常见五官疾病 1、病因 2、症状病损区会出现进一步着色而呈棕黄色或黑褐色。当下方牙本质严重脱矿、着色并透过半透明的釉质反映出来时,呈现特有的“墨浸样”改变。 3、预防(1)注意口腔卫生(2) 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3)(4)药物防龋。(5)定期口腔检查 1、病因(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2)(3)形觉剥夺。(4)先天性弱视。 2、危害性。①弱视会引发和加重近视,影响眼的正常发育;②弱视会造成双眼视功能低下和缺乏立体视觉。 3、治疗1.矫正屈光不正。2.中心注视者:遮盖疗法、视刺激疗法、压抑疗法治疗,提高视力。3.旁中心注视者:后象疗法、红色滤光片或红光闪烁疗法、海丁格(HAidinger)刷、恢复黄斑中心凹注视。4.同视机训练。 五、常见皮肤病 纤等引起过敏。 1、乳母少吃刺激性食物 2 3、不用化纤、羊毛织品给小儿做贴身的衣服、帽子。 4 感染。 由于夏季气温高、湿度大,身体出汗过多,不易蒸发,汗液浸渍表皮角质层,致汗腺导管口闭塞,汗腺导管内汗液储留后,因内压增高而发生破裂,汗液渗入周围组织引起刺激,于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

幼儿常见病的预防

第二节幼儿常见病的预防 教学目标: 了解十种幼儿常见病的病因和症状,会简单护理相应患病幼儿并能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教学重点: 十种幼儿常见病的护理和预防措施。 教学难点: 十种幼儿常见病的病因及相应症状。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新课讲授: 导入:儿童时期是奠定人生健康基础的时期。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保护我国儿童生命安全,促进其健康成长,是托幼园所工作人员肩负的重任。 然而,疾病是生命中的必然,尤其是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时期的儿童,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本节介绍了十种幼儿常见疾病的特征,让我们在了解其症状和病因的基础上,以平和的心态与它面对面,不怨天尤人,以积极的心态、乐观的情绪去寻求治疗和预防措施,做好

患儿的护理工作。 一、上呼吸道感染(上感) 上感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鼻咽部炎症。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等。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 (一)症状 1、上感症状轻重不同。多数儿童症状较轻,可有低烧、鼻堵、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年龄较小(3岁以下)可出现高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 2、可能引发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淋巴结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3、若出现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加重、喘憋等症状时需及时诊治。 (二)护理和预防 1、护理 病儿宜卧床休息,多喝开水。饮食应有营养、易消化。对高热病儿可用药物降温法和物理降温法结合,使体温降至38℃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温适中。 2、预防 加强锻炼,增强幼儿体质。避免诱因,如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上感流行时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症状及预防

幼儿园常见传染病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法 1、麻疹 麻疹病毒致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发生在学龄前。特点:发热、皮疹、明显卡他症状。 皮疹特点:发热3-4天后出疹,3天出齐暗红色斑丘疹大小不均匀,皮疹、皮粘膜斑,疹间皮肤正常顺向性发疹——从头到脚卡他症状:流泪、流涕、刺激性咳嗽;发热:高热,症状重,病后终身免疫 传染源及隔离期:病人为传染源,发病前2天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接触者隔离3周,病人居住过的屋子开窗通风1小时。 2、风疹 风疹是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传染性。患者口、鼻、咽部份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在。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风疹流行起,人群中的人多为轻型或隐性感染,同样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婴儿患者排毒时间较长,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派出,护理人员与患儿密切接触可间接传染。 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在托幼机构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又较持久的免疫力。 临床表现:潜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清咳和流涕。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情轻。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干部,疹间皮肤正常。皮疹2~3日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 临床诊断: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以诊断,仅在本病有流行时交易做出临床诊断,皮疹特征是细小色淡、出现较早,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根据皮疹的特点和突出的咽部症状,易于猩红热区分。终身免疫。 3、水痘 水痘是婴幼儿或较大一点的儿童易患的一种轻症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传染源为急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咳嗽传染给健康儿童,另外也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传播。(但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外

第四单元学期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练习题

第四章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 一、填空题 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预防传染病要从、和几个方面进行。 2、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和、、等几种。 3、传染源有四种,即、、、。 4、水痘是由于的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 5、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 的 传染病。 二、单项选择题 1、肥胖症是指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相应身高标准体重的:() % % % % 2、传染病是由引起的一类疾病:() A.病原体 B.细菌 C.病毒 D.微生物 3、某幼儿初起发烧,咳嗽、气喘,至夜间面色青灰,呼吸困难,抽风,可能患了:() A.百日咳 B.哮喘 C.肺炎 D.支气管炎 4、病原携带者是重要的:() A.病原体 B.传染途径 C.传染源 D.易感者 5、预防接种是保护的重要措施:() A.病人 B.医生 C.环境 D.易感者 6、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简便有效的措施是:() A.用具消毒 B.保持空气流通 C.保护水源 D.管理好粪便 7、预防接种就是用人工的方法获得()的能力。 A.特异性 B.非特异性 C.免疫力 D.自然的 8、计划免疫属于:() A.自然自动免疫 B.自然被动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9、下列传染病中,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是:()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细菌性痢疾 C.甲型肝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0、腮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空气 B.饮食 C.土壤 D.水源 11、婴幼儿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是:() A.流行性感冒 B.水痘 C.乙肝 D.猩红热 12、注射卡介苗是为了预防:() A.麻疹 B.结核病 C.脊髓灰质炎 D.天花 13、小儿缺铁性贫血发病率最高的年龄为: 岁以下岁以下岁以下岁以下

预防控制儿童常见传染病

预防控制儿童常见传染病 一、几种儿童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知识 儿童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 麻疹是法定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疹、风疹、腮腺炎、手足口病是法定丙类传染病;水痘不是法定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临床表现: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同型病毒又分为若干亚型,如甲0、甲1、甲2、甲3……。流感病毒主要侵入呼吸道,但其毒素对全身器官有广泛的毒性作用,临床上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与白细胞减少等症状。少数情况下,病毒也可进入血液累及全身而引起呼吸道以外的病理改变和临床征候。体弱多病者易发生流感病毒性肺炎或继发感染而死亡。 潜伏期:数小时至4天,一般为1-3天。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后1-7天均有传染性,以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型的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叉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潜伏期为6-21天,平均10天左右。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风疹 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以低热、上呼吸道轻度炎症、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为特征。多见于冬春季节,可造成流行。临床经过良好,一般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可不经治疗而自愈,若孕妇在妊娠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 一.常见五官疾病。 (一)龋齿 食物残屑黏附在牙齿便面,与细菌,唾液混合,发生发酵反应生成酸,造成牙釉质表面脱钙,溶解,形成龋洞。 1.症状 (1)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较薄,龋洞易达到牙本质深层,遇冷,热,酸,甜等刺激,则有酸痛不适感。 (2)龋洞深入牙髓,克致牙髓炎,脓液积聚在髓腔内,压迫神经末销,可以起剧烈牙痛。 2.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2)膳食中要有足量的钙,磷等物质,维生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3)多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正常钙化,加强牙的抗酸能力。 (4)药物防龋。饮用含氟水或使用汉服牙膏等。 (5)定期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齿,早期进行治疗。 (二)弱视 1.病因

(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斜视使小儿产生复视(视物成双),这种视觉絮乱使人极不舒服。为排除这种絮乱,大脑就抑制来自偏斜视眼的冲动,日久,偏斜眼形成弱视。 (2)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可致弱视。 (3)形觉剥夺。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不适当的遮盖过某只眼睛,该眼因缺少光刺激,致视觉发育停顿形成弱视。 (4)先天性弱视。 2.危害性 患弱视的儿童,不能建立双眼平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故不能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难以完成精细活动,对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3.预防 早发现弱视,早进行治疗。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发现弱视,采取治疗,在4岁以前实施治疗,大多能获得良好结果。 二.常见皮肤病 (一)痱子,痱毒 夏天出汗多,使表皮浸软,堵塞汗腺口,形成痱子。可因搔抓后发生感染而形成痱毒。 1.护理 (1)长痱子,先用温水洗净皮肤,再用痱子粉或痱子药水。 (2)长痱毒,可贴敷拔毒膏,促使脓疱软化。长在面部三角区的疖肿,严禁挤脓,以免出现某些并发症。

幼儿常见的传染病

二、幼儿常见得传染病 (一)病毒性传染病 1、水痘 (1)病因 水痘就是由水痘病毒引起得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存在于病人鼻咽分泌物及水痘疱疹得浆液中。从病人发病日到皮疹全部干燥结痂,都有传染性,且传染性很强.发病初期,主要经飞沫传染.皮肤得疱疹破溃后,可经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染。此病多在冬春季流行,传染性很强。 (2)症状 发病初期1~2天低烧,以后逐渐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头皮、面部,渐延及躯干、四肢。最初得皮疹为红色得小点;1天后转为水疱,水疱奇痒;3~4天后,水疱干缩,结成痂皮,并逐渐脱落。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不留疤痕。因此,在病儿皮肤上可见到3种皮疹:红色得丘疹、水疱、结痂三者同时并存。出疹期间,皮肤瘙痒、睡眠不安。 (3)护理 发热时病人要卧床休息,保持空气新鲜。保持皮肤清洁,内衣、床单要勤换洗。为了防止水疱被抓破,引起继发性感染,要给患儿剪指甲,也可用炉甘石洗剂擦在皮肤上止痒。水疱上可涂龙胆紫,使疱疹尽快干燥、结痂. (4)预防 早发现、早隔离病人。隔离期限就是从发现时起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时止。病人停留过得房间应开窗通风3小时。 2、麻疹 (1)病因 麻疹就是由麻疹病毒引起得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毒存在于患儿得口、鼻及眼得分泌物中,主要经飞沫传染。病毒在流通得空气或日光下半小时即被杀灭。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多见。 (2)症状 发病初期有发热、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症状。2~3天后,在口腔内两侧颊粘膜上,出现灰白色针尖大小得小点,外周有红晕,此为麻疹粘膜斑,就是早期诊断麻诊得重要依据.3~4天开始从耳后、颈部、渐至面部、躯干、四肢、手心、脚心得顺序出皮疹。出疹时,热度更高,症状加重,常伴有呕吐、腹泻,时间3~5天。随后皮疹开始消退,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一切症状随之减轻。

幼儿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春夏季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为了提教职工对幼儿传染病的认识,保证幼儿健康,减少传染病的得病率,现成都指南针幼师学校介绍一些幼儿保健知识。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病初,可经飞沫传播,当皮肤疱疹溃破后,可经衣物、用具等传播。 症状: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初起时为红色丘疹,1天左右变为水疱,3~4天后水疱干缩、变为痂皮,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疤痕。皮疹分批出现,丘疹、水疱、痂皮可同时存在,皮肤搔痒。 (二)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 症状: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诊期间病儿精神良好。 (三)流行性感冒(流感)现在包括甲流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病毒经飞沫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常发生流感大流行。 症状:潜伏期为数小时至数日。发病急,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伴有头痛、倦怠乏力、关节酸痛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流感的全身症状明显,而

呼吸道症状较轻。儿童患流感容易并发肺炎。发热3~4天后逐渐退热、症状缓解,法理可持续1~2周。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主要经飞沫传播,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2岁以上儿童。 症状:潜伏期为14~21天。一般先于一侧腮腺肿大、疼痛,后波及对侧,约4~5天消肿。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压痛感,咀嚼时疼痛。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若出现嗜睡、头痛、剧烈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五)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病人及带菌者的粪便污染了水、食物等,经手、口传播。 症状:潜伏期为1--3天。起病急,高热、寒战、腹痛、腹泻。一日可泻十到数十次,为脓血便。排便有明显的里急后重感。少数病人,中毒症状严重,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很快昏迷、抽风。 (六)手足口病(发疹性口腔炎) 春、夏季是好发季节,一般七、八月份达到高峰期,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2~7天。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一般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幼儿园和家长朋友们都要注意预防,培养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幼儿在园期间,我们坚持

儿童常见传染病

(一)儿童非典型肺炎 1、病因:冠状病毒? 2.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通过唾液、飞沫传播;冬春季为流行高峰。 (3)易感者 3、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 有密切接触史或有明确传染他人的证据 (2)症状体征 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多为高热;偶畏寒,伴或不伴乏力、精神萎糜或哭闹烦躁不安;或全身酸痛、头痛、关节痛、胸痛、腹泻;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重症可出现呼吸急促,或进展为急性呼吸窘综合症。 肺部体征可不明显,偶有肺实变体征 (3)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计数一般不升高,或降低。 (4)胸部X线或CT检查肺部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不对称局灶性浸润性阴影 (5)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 符合上述1+2+3条或2+3+4条者为疑似病例。 符合上述1+2+3+4条或2+3+4+5条者为临床诊断病例。 4、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2)对症治疗和器官功能保护 3)抗生素治疗防治细菌感染,如阿奇霉素等大环酯类药 4)早期可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 5)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儿童慎用)甲基强的松龙80-320mg/天。 6)中药辅助治疗

7)可试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 8)重症病例进入ICU AP治疗简易流程图 临床诊断AP病例 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利巴韦林3天好转继续用药甲基强的松龙100mg/天*3 有低氧血症者 甲基强的松龙500mg/天*3 收住ICU 试用恢复期血清或血浆置换 5 、出院参考标准 同时具备下列3个条件: (1)停用退热药物或糖皮质激素,体温正常10天以上;(2)呼吸系统症状基本消失; (3)胸部影像学有明显吸收。 6、预防 1 )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 )认真做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 3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以及个人卫生的管理 4 )加强晨检工作 5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及时报告可疑病例。 (二)流行性腮腺炎 1.病因:腮腺炎病毒。 2.流行病学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一.常见五官疾病。 (一)龋齿食物残屑黏附在牙齿便面,与细菌,唾液混合,发生发酵反应生成酸,造成牙釉质表面脱钙,溶解,形成龋洞。 1.症状 (1)乳牙的牙釉质,牙本质较薄,龋洞易达到牙本质深层,遇冷,热,酸,甜等刺激,则有酸痛不适感。 (2)龋洞深入牙髓,克致牙髓炎,脓液积聚在髓腔内,压迫神经末销,可以起剧烈牙痛。 2.预防 (1)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2)膳食中要有足量的钙,磷等物质,维生素和氟,锶等微量元素。 (3)多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保证牙齿正常钙化,加强牙的抗酸能力。 (4)药物防龋。饮用含氟水或使用汉服牙膏等。(5)定期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齿,早期进行治疗。(二)弱视 1.病因 (1)斜视伴有病眼弱视。斜视使小儿产生复视

(视物成双),这种视觉絮乱使人极不舒服。为排除这种絮乱,大脑就抑制来自偏斜视眼的冲动,日久,偏斜眼形成弱视。 (2)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可致弱视。 (3)形觉剥夺。婴幼儿时期由于各种不适当的遮盖过某只眼睛,该眼因缺少光刺激,致视觉发育停顿形成弱视。 (4)先天性弱视。 2.危害性患弱视的儿童,不能建立双眼平视功能,难以形成立体视觉,故不能分辨物体的远近,深浅等,难以完成精细活动,对生活,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带来不良影响。 3.预防早发现弱视,早进行治疗。定期检查视力,及时发现弱视,采取治疗,在4 岁以前实施治疗,大多能获得良好结果。 二.常见皮肤病 (一)痱子,痱毒夏天出汗多,使表皮浸软,堵塞汗腺口,形成痱子。可因搔抓后发生感染而形成痱毒。 1.护理

(1)长痱子,先用温水洗净皮肤,再用痱子粉或痱子药水。 (2)长痱毒,可贴敷拔毒膏,促使脓疱软化。长在面部三角区的疖肿,严禁挤脓,以免出现某些并发症。 (二)脓疱疮(俗称黄水疮)被昆虫叮咬后抓伤皮肤或因流涎,流鼻涕,烂嘴角等使皮肤破损为常见诱因。 2.症状 1)多发生在皮肤暴露的部位,如面部,颈部,双手(2)起初为红色斑点,渐成水疱,脓疮。数日后脓疱破裂,流出黄色脓液,结成黄痂。 (3)脓液有大量病菌,被脓液污染的健康皮肤可发生新的脓疮。 (4)日久不愈可并发淋巴结炎,甚至引起变态反应性 3.预防 (1)保持皮肤清洁,勤洗澡,勤换衣服。 (2)隔离,治疗病人。病人的衣服,毛巾等,用后沸水消毒。护理病人后,用肥皂洗手。

春季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春季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培训时间: 培训人员: 培训地点: 培训人: 培训主题:春季幼儿园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 1.病因:病毒感染。 2﹑流行病学 ⑴传染源:病人及隐性感染者。 ⑵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染源或通过鼻咽分泌物、粪便、飞沫传播;夏秋季多发。 ⑶易感者:5岁以下儿童易感;对同类型病毒有免疫力,维持时间尚不清楚。 3. 临床表现 ⑴口痛,厌食,低热。 ⑵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或溃疡,舌、颊粘膜、硬腭等处为多,偶尔波及牙龈、软腭、扁桃体和咽部。

⑶手、足掌背可见斑丘疹,后转为疱疹, 2-3天后吸收,不留痂。也可见于臂、腿及臀部,躯干少见。 ⑷病程短,症状轻。 4.隔离和预防 ⑴隔离患儿二周。 ⑵对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粪便及污染物随时进行消毒。 ⑶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物品消毒等。 5.治疗 ⑴对症处理:保持口腔卫生,口腔溃疡处可局部涂药。 ⑵防止继发感染。 ⑶中医治疗:清热解毒。 二、风疹 1、病因:风疹是一种症状较轻的急性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2、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到出疹后2天的病人均有传染性。患者口、鼻、咽部份泌物,血及大小便中均有病毒存在。出疹前后的病人传染性最强。风疹流行起,人群中的人多为轻型或隐性感染,同样具有传染性。 3、传播途径:直接经空气飞沫传播是主要传播方式。婴儿患者排毒时间较长,5~6个月内于唾液、尿、粪便中仍有病毒派出,护理人员与患儿密切接触可间接传染。

4、易感人群:多见于1~5岁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在托幼机构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又较持久的免疫力。 5、临床表现:潜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清咳和流涕。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肿大,病情轻。皮疹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和躯干部,疹间皮肤正常。皮疹2~3日消退,一般不遗留色素沉着。 6、临床诊断:风疹常因临床症状轻微而难以诊断,仅在本病有流行时交易做出临床诊断,皮疹特征是细小色淡、出现较早,全身症状轻微,可与麻疹相鉴别。根据皮疹的特点和突出的咽部症状,易于猩红热区分。终身免疫。 三、水痘 1、病因:水痘是婴幼儿或较大一点的儿童易患的一种轻症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组病毒。 2、传染源:一般为急性期病人,可通过飞沫、唾液、咳嗽传染给健康儿童,另外也通过接触受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衣物等物品传播。(但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软弱,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播的机会不大)。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4—16天,多发于2—6岁的幼儿,除夏季少见外,其它季节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多见。病后获得终身免疫。到成人期有20%的人可患带状疱疹。 3、传播途径:水痘被感染后2—3周发病,起病时,一般症状较轻,可有低热及不适感,体温在39℃以下,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 病及预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4)早防早治消化营养紊乱及感染性疾病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干货)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 及预防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1、病因 (1)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过敏(2)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

同症状病情轻者一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呼吸、脉搏次数加快活动后心慌、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4)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预防(1)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或服补血药物。(2)坚持母乳喂养乳儿自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3)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4)

儿童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为了提高家长对幼儿传染病的认识,减少传染病的得病率,现介绍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希望我们家园共同努力,促进幼儿身体健康。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五岁以下的婴幼儿。典型症状有: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发生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排唾液飞沫、疱疹液、粪便等传播。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主要预防措施: 1、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2、房间经常通风换气,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 麻疹: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既往未感染麻疹危险,就有感染麻疹危险。感染是由于接触患者或咽分泌物导致。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传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病程7--18天不等。皮疹一般在初始症状后的3--7天出现。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隔离患者。 3、麻疹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去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和传播机会。 4、注意个人及环境的卫生,多喝开水不挑食。 5、接种麻疹病毒活疫苗,接种后12天左右可产生免疫。 水痘:是一种病毒所致比较轻的急性儿童传染病,主要为接触传染,传染性特强,任何年龄均可被传染,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受传染较多。此病潜伏期一般在13--17天,发烧一般在39℃以下,皮疹多见于躯干与头部(多为烧一天即见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散步身体各处,经数小时或???天后绝大多数变为疱疹,疱疹大小不一,直径3--8毫米,周围发红,几天后疱疹变干,形成结痂,2--3周后脱落,起病后3--5天可陆续又见新皮疹,有的分批出现,检查时可发现同一患儿身上又有丘疹、疽、结痂同时存在。 主要预防措施: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及预防(精)

第四章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懂得初步的 护理和预防知识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6 课时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1、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戴口罩 3、不去病人家串门隔离患儿 4、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5 岁以下儿童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 儿四病”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急性感染性腹泻即急性肠炎在婴幼儿腹泻中占 重要位置 1、病因 (1 非感染性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吃冷食过多牛奶 过敏 (2 感染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或感染病毒、霉菌、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 肠炎消化道以外的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2、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病情轻者日泻数次体温、食欲尚正常 3、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2注意调节饮食。 4、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2 注意饮食卫生(3隔离消毒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在我国发病率达40%左右 1、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2 铁摄入量不足 2、症状(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2 呼吸、脉搏次数加快 活动后心慌、气促。(3 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紧张、不安害怕、忧郁、吵闹和 不停的不动作。 (4 可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 3、预防(1 妊娠后期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喂养 乳儿自生后3 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或服补血药物。(2 坚持母乳如肝泥、菜泥、豆腐、肉

学前儿童常见病与传染病及预防

第四章 学前儿童身 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熟悉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 掌握传染病的特征、发生和流行的环节及预防措施 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前儿童常见病和传染病的种类、病因、症状、护理和预防 及预防急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常见病及其预防 一、常见呼吸道疾病 由病毒、细菌引起 常见上呼吸道感染 普通感冒、急性咽炎、急性喉炎 气管炎及肺炎等 常见呼吸道疾病预防 病因、症状 懂得初步的护理和预防知识 了解常见的意外事故 理解和 掌握常见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环节 和急性支气管炎、哮喘性支 1、 加强儿童体格锻炼 2、 呼吸道感染流行季节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 不去病人家串门 隔离患儿 4、 加强营养 注意休息 5、 服用预防药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岀门戴口罩 腹泻 婴幼儿时期常见病。多见于 5岁以下儿童 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 缺乏性佝偻病、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肺炎、腹泻) 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 急性感染性腹泻 即急性肠炎 1、病因 (1)非感染性 喂养不当,进食量过多,食物不易消化。腹部受凉 性腹泻食物或食具被细菌污染 或感染病毒、霉菌、 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弓I 起消化功能紊乱 在婴幼儿腹泻中占重要位置 吃冷食过多 原虫等病原体而引发胃肠炎 (维生素D 牛奶过敏 (2)感染 消化道以外的疾病 2、 症状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有不同症状 3、 护理(1)注意腹部保暖 4、 预防(1)提倡合理喂养 三、常见营养性疾病 一 营养性缼铁性性贫血 排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 (2)注意饮食卫生 (3) 在我国发病率达 40%左右 病情轻者 一日泻数次 (2)注意调节饮食。 隔离消毒 体温、食欲尚正常 1、 病因 (1)先天储铁不足 (2)铁摄入量不足 2、 症状 (1)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和淋巴不同程度肿大 (2)呼吸、 气促。(3)患儿常有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 (4 )可表现岀一些异常行为 吵闹和不停的不动作。 3、 预防 (1)妊娠后期 孕妇需加强含铁丰富的食物 或服补血药物。 生后3个月左右逐步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 如肝泥、菜泥、豆腐、肉糜。 多选用含铁多的食物 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禽、鱼、木耳、海带、芝麻等。 紊乱及感染性疾病 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 由于缺乏维D 使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影响 生理功能紊乱。 脉搏次数加快 如紧张、不安 活动后心慌、 害怕、忧郁、 (2) 坚持母乳喂养 (3) 乳儿自 2岁以后的儿童膳食 (4)早防早治消化营养 引起骨骼发育障碍及全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