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洞庭湖区的江湖关系

洞庭湖区的江湖关系

洞庭湖区的江湖关系


作者:郭辉东


一、荆江河道的形成与变迁

据《荆江大堤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一版) 所载的史实表明,荆江河道形成与变迁的大致情况是: 荆江统一河床形成的时间,在学术上仍是个需要探讨的问 题。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为复旦大学袁激方的(下荆江河曲的 形成与演变初探)和1982年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 地理)。前者云:“荆江统一河床,早在先秦业已形成”;后者 云:“战国时代……已经形成。”这两种说法基本一致,但记述 却都比较简单。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复旦大学张修桂在(云梦泽 的演变与下荆江河曲的形成)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该文认 为:荆江统一河床的形成过程,大致经历了漫流阶段、三角洲 分流阶段和统一河床形成阶段,经历了由西向东逐渐形成的过 程,即首先是在江陵境内,其后是在石首、监利境内的形成过 程。史前时期,荆江尚未形成明显的河床形态,那时江流在今 湖北江陵县边缘进入浩瀚的古云梦泽,然后以漫流形式向东南 倾注。至周秦两汉时期,由于江水所携带的泥沙在云梦泽长期 沉积,以致首先在水泽西部形成以江陵为顶点的荆江三角洲, 并在洲上发育了分流水系。当时在这块三角洲上,古荆江水系 呈扇状向东扩展,汇注云梦泽。由于受新构造运动自北向南倾 斜下降的影响以及倾斜力的作用,扇状分流水系的主汛道,逐 渐迁移至三角洲的酉南边缘,从而形成江陵以下上荆江的明显 河床。此时,下荆江地区则尚处在高度湖沼阶段,洪水季节主 流横穿湖沼区至城陵矾与洞庭湖诸水相会。至魏晋时期,因北 岸水系继续分泄泥沙的结果,荆江三角洲在向东继续延伸的同 时,迅速向南扩张,迫使位于石首县东北境内的云梦泽主体向 下游推移,自此荆江在石首境内始摆脱漫流状态,逐步形成河 床,其形态发展到南北朝时已极为清晰。而这一时期监利东境 的荆江河段,则依旧横穿云梦泽向东南方向漫流。到唐宋时 期,云梦泽完全解体演变成若干星罗棋布的小湖沼,自此监利 境内的荆江河床最后塑造完成。
荆江自形成明显河道以迄于今,历经河型上的沧桑之变, 但其基本流向与流路却是比较稳定的。近500年来,上荆江基 本上保持了原来微弯分*的河道形态,河曲发展缓慢,河道变 化较大的仅有上百里洲、学堂训、斗湖堤及郝穴等局部河段。 下荆江则经历了从分*河型到单、顺直河型,最后发展到境蜒 型河道的历史演变过程。元明时期,河道开始逐渐向境蜒型河 型演变。清后期,河曲又不断发育,在藕池河溃口分流后,婉

蜒河型进一步得到全线发展。1490—1975年,下荆江历史变 迁情况见图3—1。

二、荆江诸口南北分流时的江湖关系
荆江历史上两岸穴口甚多,随着河道的不断演变和人为作 用,穴口有塞有开,有增有减,不同历史时期穴口及其数目不 尽一致。据(荆江大堤志)所载:
据各种史籍记载,东晋以前曾多达20余处。其中,分布 在南岸的有:油水口、西口、龙穴口、俞口、上擅浦、景口。 沦口、清水口、生江口、再生口等;分布在北岸的有:豫章 口、中夏日、涌口、沮口、马牧口、高口、故市口、子夏日。 侯台水口、清扬口、土坞口、饭筐上口、零口、郝穴、庞公
图3—1下荆江历史变迁图(1490—1975) 渡、饭筐下口等。唐宋以后又流行“九穴十三口”之说。此说 最早见之于元代林元(重开古穴碑记):“按郡国志,古有九穴 十三口”。至于穴口的名称和位置,该文却没有记载。因此, 明清时期对于此说的解释则众说纷经,一说见之于明朝雷恩恩 的(荆州方舆书)云:“穴凡有九,水口几十有三。在江陵者 二,曰郝穴,日漳捕穴;在松滋则采穴;监利则赤剥;石首侧 杨林、调弦、小岳、宋穴;潜江则里社穴。九穴之口合虎渡, 油河、柳子、罗堰为十三口。”一说见之于晚清倪文蔚编纂的 (荆州万城堤志):“俗传九穴十三口实有其地,北岸则江陵有 便河口、卜穴、潭子湖口、郝穴、拖前口、蓝穴、石碑穴;监 利有新河口、黄穴、赤剥口、庞公渡,而无潜江之里社穴,北 岸几五穴六口。南岸则松滋有新穴、西溶、而无采穴;江陵则 有虎渡口、东溶口;公安则有油河口、三穴、东壁口、芭芒 四;石首则有杨林穴、宋穴、调弦口,而无小岳穴、柳子口, 南岸凡四穴七口,合之适符其数。”但倪却认为此说“未免近 于凿矣”。还有一说则见之于清侯世霖的(江坟议),云。-“禹 迹有九穴十三口。江之北有使河口、一章步口、罐子湖口、石牌 穴口、新沉河口、黄穴口、郝剥穴旧、庞公渡口、朱家河口、 苹一口,江之南有采穴口、溶口、油江口、东壁桥日、芭芒 口、杨林市口、宋穴口、海船口、调弦口。”
另据有些学者考证,所谓“九六十三口”,系原指其多, 并非确数,古籍记载的有些穴口,如黄穴、里社大、罗堰等穴 口,均不在荆江沿岸,而在离荆江较远的内河。
宋以后,穴口逐渐湮塞。元大德中重开六穴,“江陵则郝 穴,监利则赤剥,石首则杨林、宋穴、调弦、小岳”(见林元 《重开古穴碑记》。“元季诸穴复湮,明嘉靖间江陵筑塞郝穴, 隆庆中复议开浚诸口,以漳V等穴湮塞既

久,无复故道,惟郝 穴与虎渡为大江南北分泄要*??‘?。隆庆中惟浚调弦一日。余仍 闭塞”(见清同治十三年(荆州万城堤志》)。
明以后,北岸穴口尽塞,南岸仅余虎渡、调弦二日。清咸 丰二年(1852年)马林之堤于小水年溃决未塞,至十年 (1860年)大水冲成藕池河。同治九年(1870年)大水在黄家 铺决口。堵塞不坚,十H年(1873年)复决,并新决庞家湾, 遂冲成松滋河。至此,荆江河段便形成“四口”南流的形势。
从(荆江大堤志)的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尽管对“九穴十 三口”的文献记载有些不详,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宋 代以前,诸穴口开通,而且北岸穴口多于南岸穴口。江水北南 分流;二是明代嘉靖年间以后,一北岸穴口尽塞,仅余虎渡、调 弦二口南流,才形成统一的荆江大堤。从此,江水被约束在单 一的荆江河槽里,不能再向江汉平原分流。

三、关于郝穴诸口问题

人们把荆江大堤形成的过程概括为“肇于晋,拓于宋,成 于明,固于今”,基本反映了荆江大堤形成的全过程。
从1542年郝穴堵口、荆江大堤形成,到1860年藕池溃口 持续三百多年,荆江大堤和荆江河道是相对稳定的,荆江河势 比较顺直,上下荆江泄量是一致的,江湖关系也处于相对稳定 的状态。
关于明嘉靖年间荆江北岸堵塞郝穴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 清乾隆(荆州府志)、光绪(湖北通志)和(嘉庆重修大清一 统志)称为“明嘉靖初”,光绪(湘阴县志》及(华容县志》 记为“明嘉靖三年”(1524年),雍正(湖广通志)江陵县堤 考略则载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湖北省水利志认 定为1542年堵塞郝穴。湖南省水利水电厅1989年编印的(湖 南省洞庭湖区基本资料汇编)第四分册采用的是“1542年郝 穴堵口”之说。荆州市防汛指挥部1996年10月编印的(荆江 河道形势图)和(今日荆江》文字介绍的郝穴被堵时间为 1542年。
但是,对于荆江北岸穴口尽堵的问题,两湖地区民间有一 些传说,有的材料传为“自1524年张居正尽堵北岸诸口”。为 了避免继续以讹传讹,我们认为有澄清史实之必要。
据考证:张居正(525—1582年),湖北江陵人,少颖敏 绝伦,19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42岁入阁。万历初年,神 宗年幼,张居正以帝师和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明代未设宰 相)的地位,主政10年,锐意革新,实行“一条鞭法”,朝政 为之一新。
(长江志通讯)1987年第4期,曾刊载过(为张居正“平 反的文章,作者许正甫。文中说:
“解放以来,一提到荆江大堤的险状,人们很自然地责怪 张居正—

—说他在首辅掌政时期,仗其权势,把断断续续的荆 江北岸堤防联成一体,400多年来造成今日的极其险状!罪责 难逃。这话倒是从哪儿来的,笔者一时难以寻到其根,至少我 在以前也说过几次;也听到别人多次这样说,可能在个别文章 上还出现过责难性的语言。
从个人回顾这个误解的来历,大约是在50年代中期,开 始参加荆江防洪规划,也曾作过肤浅的有关历史调查,联系到 这位顶顶大名的首辅,荆江大堤最后一个口子郝穴又是在他的 年代堵起来的,进而进行‘逻辑’分析,加上道听途说,认定 荆江大堤最后一个口是张居正联起来的,是他阶级本性决定 的,是他自私自利的产物,使后人食其苦果。笔者本人就有捕 风捉影,逻辑混推之误,而这个影响直到现在还有不少同志仍 有误解:张居正联成的荆江大堤。
错了,应该纠正!张老先生生于1525年,荆江大堤最后 一个堵口——郝穴是1542年堵的(即嘉靖H十一年),有史志 详记。这时张居正才17岁,正在读书的少年时期,郝穴堵口 是他入阁之前25年堵起来的,是当时当地官绅们组织干的, 与张居正无关,这可明白无误了。”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而言,过去误传的“自1524年张居 正尽堵北岸堵口”,肯定是不符史实的。而张居正主政期间, 在江湖关系方面起过什么作用,尚无确凿的史实为证。
修建荆江大堤和郝穴堵口与嘉靖皇帝为其父修皇陵是否有 关的问题。经查证嘉靖年间编的(承天大志)、钟祥县新老县 志和找有关人员调查,并到实地查看,明显陵距荆江大堤郝穴 约175公里,在汉江之北,长江之水从来没有到过钟祥汉江北 岸的记载,当地历来没有为修显陵面堵郝穴的传闻。
郝穴堵口发生在明嘉靖二十一年。有的出版物认为:“明 嘉靖初,以水逼献陵,将北岸穴口,尽行堵塞”;“恐穴口之水 射其明堂,将江北之穴口尽塞”;“明清二代反动王朝,将自荆 至西绵延六百里的北江堤叫做‘皇堤’(因明嘉靖皇帝父母的 坟墓葬在荆江之北,今湖北省的安陆)。”嘉靖皇帝1521一 1566年在位,他是从湖北安陆(现钟祥市)作为堂兄的继承 人赴京继位的。其父1519年6月病死,溢号为献,称兴献王, 陵墓——明显陵在钟祥县东北7.5公里松林山。嘉靖皇帝之父 死后追封为“恭睿献皇帝”,其陵由王陵变成规模宏伟的帝陵。

四、荆南四口河道形成的条件
第一、华容隆起的山丘台地形成了洞庭湖与荆江的分水 岭,荆江南岸一带山丘台地当中有几个可供洪水漫流的级口。
根据湖南省地质局资料编绘的洞庭湖盆地大地构造图可以 看出,在洞庭

湖北面,沿湘鄂两省边界有一个叫“华容隆起” 的构造板块,其地形态是:从华容的墨山、石华边界的桃花山 起,向西接大王山、石华堰、高基庙、团山寺、鹿湖山、彭邱 岭等一大片丘陵台地,再西接黄山头、虎山,再以西是渲县北 面边界的杨家挡、盐井、界岭等大山。这一带山丘台地形成了 洞庭湖与荆江的分水岭。在这一带山丘台地当中有几个还口, 其中大的有三个:财鱼须到团山寺之间的哑口(即藕池河谷); 团山寺到黄山头之间的还口(即虎渡及藕池西支河谷);虎山 到杨家挡之间的哑口(即松滋河谷)。当云梦泽存在时,荆江 洪枯水位变差不大,洪水过程不显著,洪水位不高,还不具备 江水翻越哑口向洞庭湖漫流的条件。
第二、古云梦泽的消亡,加上荆江大堤的束水作用,水位 高于分水岭中的山还口和南岸的洲滩地面以后,南岸江堤则有 可能溃口分流。
长江过枝城陈二口以后,进人古云梦泽,在南岸受“华容 隆起”的控制,特别是松滋陈二口、石首笔架山、桃花山、塔 市牌楼山、砖桥洪山头等山嘴的控制,控制了大江的基本流 向。统一的荆江河床形成以后,荆江大堤经几百年的加修加 固,形势险要,能够抵御一般洪水的袭击,但遇大洪水和特大 洪水,超额洪水必定从大堤最低最薄弱的地方破堤而出。
第三、荆江河段可以在广大的冲积平原上南北摆动,荆南 地势由南高北低转为北高南低以后,加上“舍南保北”思想的 影响和作用,超额洪水南流就成为现实。
随着荆江大堤的逐步完善,河床发生淤垫,洪水位逐渐抬 升,使魏晋以来的“湖高于江、江不入湖”的局面有所改变, 江湖关系正向着相反方向转变。南岸经常溃口的事实,表明荆 南地势又逐渐由南高北低转为北高南低。过去一些分湖水入江 的河道,必然又渐渐转变为分江水入湖的水流。
荆江的地质构造大致可分为:上荆江北岸的荆江大堤,北 岸江口以上,南岸松滋口以上为丘陵阶地,其下为冲积平原; 下荆江除南岸有零星丘陵阶地外,其余绝大部分为现代河流淤 积物所组成。下荆江是典型的婉蜒型河道,南岸为墨山丘陵阶 地,山丘由变质岩及花岗岩组成,河岸冲力较强,但在大江以 南到江湖分水岭之间存在广大的冲积平原,也就是现在的松 滋、公安、石首三县,大江在这些地方可以任其南北摆动。
从荆江南北的历史发展情况看,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 湖南独立建省之前,湖南和湖北元代同属湖广行省,明代属湖 广布政使司。荆江大堤保护范围内乃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和水 产基地,具有武汉、荆州那样的重要城

市,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中曾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防洪史上,在江河南北或 左右两岸,根据两岸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一直存在着舍 一方保一方的作法。洞庭湖在地形上是一凹陷盆地,湖区四周 为丘陵、平原盆地,地势北高南低,湖区为现代冲积物、细砂 及粘性土。以上地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就为超额江水南 流提供了条件。
第四、长江特大洪水使藕池、松滋溃口后,形成了四口河 道南流的局面,也使长江中游江湖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荆江北岸郝穴堵塞后,汛期荆江洪水唯有经虎渡、调弦二 口泄入南岸及洞庭湖区。清初,荆江分洪水口只有调弦、虎渡 二口。虎渡河因两岸堤防约束,并建有石矾,口门宽度只有一 丈多,故分泄南流的水量很小。
咸丰二年(1852年),正当清室统治者竭尽全力抵制太平 军革命势力向长江流域发展的时候,石首藕池马林工溃口,当 时据说是因“民力桔据”,没有加以堵筑。第二年汛期,江水 逐渐由藕池口南趋华容西境,夺占华容河酉支九都河及虎渡东 支厂窖河故道,南流入湖,在决口冲积扇上,形成一系列零乱 交织的汉河。(华容水道变迁纪略)记载:“自咸丰三年藕池口 溃,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无垸不当冲,无冲不成河,无河不 分地。”藕池溃口后,每当汛期荆江洪水以建领之势奔涌而下, 使西洞庭湖的分流量陡增,“水涨逾甚”,安乡县城竟成为水中 孤岛。
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庞家湾及采穴附近 的黄家铺同时决口,汛后庞家湾溃口未加堵筑,黄家铺虽加堵 筑,但工程不坚固。同治十二年(1873年)黄家铺堵口又被 江水冲决,荆江洪水自采穴以上奔流南趋,愈趋愈宽,形成二 支合流的松滋河。
松滋溃口后,荆江四口南流入洞庭的局面形成。由于汛期 分泄入湖的水量增加,相应地减轻了荆江干流的防洪压力,使 荆江大堤溃决的机率减小,导致下荆江河曲进一步发育和河道 断面萎缩,同时也导致洞庭湖区水灾的加剧和湖面的暂时扩 大。统一的洞庭湖渐渐解体为东、南、西三片湖面,现代荆江 和洞庭湖水系的基本格局终于全部形成,使长江中游江湖关系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自然界的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发展着。兵无常势,水 无常形。天要下雨,地壳要运动,洪水要流动,泥沙要淤积, 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某些人为的作用或某些偶发 的事件,在一定条件和一定范围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 自然界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人不能违背规律, 也不能改造规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人只有首先顺应自然,然后才能 改造自然。如果人为的因素超过自然生态所能忍耐的极限,自 然规律就必然向人类进行无情的报复。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 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 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400多年来大量洪水夹 带泥沙进入洞庭湖以后,使江湖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目 前,江汉平原已低于长江水面6—17米,南洞庭湖湖底标高已 达25米,西洞庭湖湖底标高已达29—30米,说明洞庭湖湖底 已高于整个江汉平原。再过100年、500年、1000年以后,江 流是否改道?洞庭湖与江汉平原是否移位?自然界终将按照自 己的辩证法则运行。
四口河道的形成与演变,特别是调弦口、太平口形成的时 间和某些细节,尽管有些史料和方志有不同的说法,但基本事 实是比较一致的。

五、调弦(华容河)的形成与堵口

调弦口成于何时?有多种说法。
荆江防汛指挥部1996年10月编印的(今日荆江)认为: 调弦河的进口位于石首的调关镇,因此处有调弦亭故名。西晋 太康元年(公元280年)驻襄阳的镇西大将军杜预平定江南 时,为港运首开此河,当时从南到北,只开到焦山,故名焦山 河。至元代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议开调弦口,接通北 段,但兴工未竣。到清代咸丰年间,全河贯通。调弦河从石首 调关人口经招商铺、孟尝闸进入湖南华容县六门闸入东洞庭 湖,河长60.2公里,流经荆州境内12公里。在华容县境又称 华容河。
据(读史方舆纪要)、(水经注疏)等史籍记载:北岸调弦 口的淤没,南岸调弦口的形成和调弦口镇的南迁,应当在 1570—1684年间,也正是郝穴荆江大堤形成以后,经历了100 多年才逐步形成的。明嘉靖年间郝穴堵塞后,荆江只有一口南 流。隆庆年间(1570年左右)疏开调弦口,形成荆江南岸太 平、调弦二口分流入洞庭湖。此外,在调弦口演变成长江向洞 庭湖分流的洪道之先,早就存在一条汇集桃花山山洪向北入 江、向南入洞庭湖的小溪,随着荆江南岸洲滩的淤积,向北入 江的小溪也被淤塞转向南流。现在的华容河就是以这条汇集山 洪的小溪为基础形成的。
调弦口有水文实测资料始于1930年,断断续续持续到 1958年。最大实测流量是1935年1970立方米/秒,其次是 1938年 1880立方米/秒。实测年径流量最大的是 1954年 153. 9亿立方米,占长江干流技城来量的 2—3%。多年平均 115亿立方米,占枝城来量的2.5%左右,年径流的90%左右 集中在6—10月。年分沙量最大的1958年1310万吨,1954 年 1060万吨,多年平均 1063万

吨,占四口入湖沙量的 6.9%,占四口四水入湖沙量的 5.88%。
以上这些实测数据都说明调弦口分流对长江来说微不足 道,可是对两岸近百万亩农田的防洪排涝影响很大。因此, 1958年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中共湖南 省委第一书记周小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邵式平、长江流域规 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及三省有关负责同志,在国务院总理会议 室举行三省水利会议,亲临会议指导的有国务院周恩来总理。 李先念副总理、水利电力部李益华副部长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 负责同志,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调弦口堵塞及三省若干重大水 利工程的建设问题。
长办于同年7月31日邀请湖南、湖北两省代表协商,并 于1958年8月9日以长综(58)字第5432号函确定:当监利 水位达到36米,根据上游水情水位将继续上涨,有超过监利 1954年实际水位36.57米之可能时,调弦口扒口分洪。如预 报水位不超过36.57米,则可不必扒口分洪。下荆江裁弯后, 发生了新的水情变化,监利至城陵矾河段水位拥高,调弦扒口 分洪不能再用监利水位作控制,只能用石首1954年水位 39.89米作控制。调弦口堵口建闸后,由于泥沙淤积,闸外至 长江长600米,几乎没有河床形成,仅存进水小沟,闸内也淤 积严重。

六、太平口(虎渡河)的形成与演变

记载太平口形成年代最早的是(舆地纪胜):南宋乾道四 年(1168年)荆江大水,荆湖北路安抚使方滋“夜使人决虎 渡堤以杀水势”。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也有同样记载,并 称该堤乾道七年(1171年)由“清臣李煮复修之”。因此, 1168年决堤只敞口三年,不能算作虎渡河形成。以后不知何 时何原因再决虎渡口。
虎渡河的水文实测资料从1933年开始,建国前时断时续, 1953年以后才有连续的资料,最大分流量1938年为3280立 方米/秒,占宜昌洪峰流量的5.36%;多年平均为2665立方 米/秒,占宜昌的5.17%,其中:建国前8年平均为2924立 方米/秒,占宜昌的5.68%; 1953年(南闸建成)到 1972年 (沙滩子自然裁弯)平均为 2688立方米/秒,占 5.22%.1973 年到 1981年(下荆江裁弯以后)平均为 2384.4立方米/秒, 占宜昌的4.63%。年径流量最高的1948年为 300亿立方米, 占宜昌的5.63%;最小的 1972年为 124亿立方米,占宜昌的 3.47%。
以上资料说明:不论分洪的量也好,年径流量也好,都有 减少趋势,主要原因是:(1)南问控制、南闸底板高于河床5 米。(2)下荆江裁弯降低沙市水位0.5米。(3)下游河湖淤 塞,入湖口下延。
分沙量多年平均为1470万立方米,占四口四水入湖总沙 量的10.1%。

其中1972年下荆江裁弯前平均每年为1580万 立方米,1973年以后平均每年为1370万立方米。
虎渡河在1952年南间建成以前,洪水流量和年径流量虽 然不大,只占宜昌流量的百分之五点几,但都是常年不断流。 1952年建成南间,底板高程35米,比原河床高5米。1963年 冬到1965年9月对南问进行加固,加固后的底板高程:16个 加固孔底板高程36.2米,15个非加固孔底板高程35米,第 17个孔底板高程35.5米。由于南问底板比原来的河床高,使 上游河床迅速淤塞,枯水季节断流4—5个月,分洪流量占宜 昌流量百分比由5.68%减少到 5.22%。也造成下游众多串通 的分支汉道道顺不定,加速了这些分支汉道的淤塞。

七、藕池河系的形成与演变

关于藕池口的形成,(湖广通志)、(石首县志)、(湖南省 荡、(清宫档案)各种志书记载:清咸丰二年(1852年)藕 池溃口,由于民力抬据未修复,清咸丰十年(1860年)大水, 在原溃口下游冲成大河。
藕池溃口后,首先在藕池镇下首分成东西两支,西支经康 家岗、彭邱岭、官挡至丁家渡附近入湖;东支经管家铺到黄金 嘴又分为东、中两支,东支由黄家嘴到江波渡附近入湖;中支 由黄金嘴到团山寺附近入湖。
藕池溃口初期,长江洪水大部分进入洞庭湖。1954年分 流量为 14790立方米/秒,占宜昌来水量的 22. 14%; 1981年 分流量为 8874立方米/秒,占宜昌来量的 12. 6%。建国前多 年平均为 17558. 5立方米/秒,占宜昌来量的 31. 41%。 1951 年到 1966年下荆江裁弯前多年平均为 12201.9立方米/秒,占 宜昌来量的22.24%。1972年下荆江裁弯以后多年平均为 6465立方米/秒,占宜昌来量的 12. 64%。
年径流量历年最大的1954年为1155.9亿立方米,占宜昌 来量的 20. 1%。 1966年下荆江裁弯前多年平均 690. 06亿立方 米,占宜昌同期平均 15. 38%。 1966年前,藕池洪峰流量为松 滋的11.35倍; 1967年到1978年藕池洪峰流量只相当于松滋 的 72. 8%。
年输沙量历年平均为6460万立方米,其中1951年到 1958年平均为 9200万立方米,占入湖总沙量的 50. 9%。1959 年到 1966年平均为 7650万立方米,占入湖总沙量的 52. 4%。 1967年到1978年平均为3900万立方米,占入湖总沙量的 35. 8%。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分流作用逐年递 减,洪水造成藕池洪道,也是洪水带来的泥沙淤积,使分流作 用由大变小逐步走向消亡,下荆江裁弯带来的水情突变,更加 速了这一演变过程。
由于藕池溃口,使长江大部分洪水泥沙涌进洞庭湖,在入 湖口迅速淤成大小沙洲,堵塞了华容河从县河口入

湖出路,逼 使华容河改道。
藕池口分流大部分洪水进入洞庭湖以后,下荆江流量大大 减小,破坏了上下荆江的平衡关系,造成下荆江的大河道与小 流量不相适应,就产生河道淤塞弯曲萎缩。对照下荆江的河道 历年变化图(引自(人民长江)1978年第1期)来看,1860 年藕池溃口分流以前的下荆江河道是比较顺直的,1860年藕 池口分流以后才出现下荆江河道弯曲畸形发展,再经1887。 1909、1947、1972年分别在古长堤、尺八口、碾子湾、沙滩 子发生的四次自然裁弯和1967、1969年在中洲子、上车湾两 处人工裁弯,使洪道南北摆动幅度很大。
藕池溃口分流以后,在下游河口扩散成一个口定50公里 左右的冲积扇,在这个扇面上无数大小沙洲和无数分支汉道构 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河网,这个扇面扩展到茅草街后,受南嘴 山阻挡和自西向东的松滋、虎渡、沉、港组合水流夹持向北发 展。随着洲滩的发展,1894年设南洲厅于乌嘴,1897年迁九 都(南县县城),1912年改称南县,1950年建成大通湖特区。
随着洲滩的发展,洪道入湖口下延,河道延长,使水流坡 降变缓,反转来又促进河道自身的淤积,分流量减小。根据 1825、1915年和现在的洞庭湖水面边界对比,1860年到1900 年入湖口由团山寺下延65公里到茅草街附近,平均每年推进 1.6公里,再过50年到1950年入湖口由茅草街东延60公里 到东湖脑附近,平均每年推进1.2公里;1950年到1985年, 洲滩前沿又下延30多公里,推进到君山附近,平均每年推进 1公里,合计1860年至1985年的126年中,洪道入湖口下延 125公里(不包括口门向上游推进15公里),洲滩推进155公 里。
随着河湖淤塞和裁弯后带来的石首水位下降,不但使高洪 水位分流量减小,也使枯水季节断流时间延长。管家铺1954 年以前不断流,1970年断流94天,1974年断流153天;康家 岗 1954年断流 150天,1970年断流 240天,1975年断流 253 天,1976年断流300天。
藕池河系是一个多支汉的河网,在各支汉之间又有一些互 相通联流向不定的横河。建国以来堵掉了大部分支汉之间互相 通联、流向不定、淤塞严重的横向河流,保留了全部顺向的分 支汉道,才形成了现在的藕池口以下两分支,黄金嘴以下三分 支,殷家洲、陈家岭以下五分支,南县县城以下四分支这样一 个庞大复杂的扇状河网。
建国以后,通过以上一系列自然的或人为的措施,形成了 藕池河系现在的格局。
藕池河系分支汉道多,实际上有四支汉已经濒临消亡。如 西支根据康家岗水文站实测资料,每年断流300天左右。另外 三条是三仙湖分支、站鱼须分支、陈家岭分支,虽然没

有水文 实测资料可提供,但每年断流时间和西支一样都是300天左 右。

八、松滋河系的形成和演变

关于松滋河的形成,(湖北通志)、(湖南通志)、(松滋县 志》、(安乡县志)、(清宫档案)等各种史志都记载:同治九年 (1870年)溃口,当年堵复,由于堵口不牢固,同治十H年 (1873年)再溃,冲成松滋河系。
松滋溃口后,分若干支汉直趋中河口,抢占了虎渡河入湖 通道,在现在的添围垸附近入湖,从而迫使虎渡河从中河口向 东循虎西山岗黄山头东麓南下。由于藕池溃口下游淤积的南洲 迅速推进到南嘴,把东、南 洞庭湖和西洞庭湖分隔开来,把 沉、渣、松滋、虎渡备水系的 洪水和泥沙卡在西洞庭湖区回 旋。在各水系的共同作用下,到
1900年洲滩堤垸前沿推进到武圣宫、麻河口一带,比松滋溃 口当年下延40公里,到1950年基本填平了除目平湖和新废弃 的七里湖以外的整个西洞庭湖区。1954年治湖以后,入湖口 由1900年的武圣宫再下延30公里到达柳林嘴附近。泥沙除填 平西洞庭湖区仅存的七里湖、围堤湖、目平湖以外,再汇合藕 池水系在南洞庭湖北部淤成大片高洲,使南洞庭湖迅速变为洪 道型湖泊。
研究松滋河道的变迁,首先必须研究松滋口入口河势的变 迁。长江出三峡后,到陈二日被巨大的河口三角洲、百里洲劈 为南江和北江,1873年松滋溃口形成松滋洪道,实际上是在 南江上开了一个分支汉道。松滋口分流以后,原来的南江下段 故道(即采穴河段)径流量大大减少而迅速淤塞,近年来陆续 围垦,使原来1000多米宽的江面缩窄到1984年的190多米, 并在采穴河入口处建了坝锁口,口门控制宽度仅70多米。锁 口促进河道淤塞,为围垦创造条件,恶性循环的结果使采穴河 段消亡,百里洲与大同垸联起来,江心洲变成一个半岛。南江 洪水在松滋溃口前不入洞庭湖,松滋溃口初期一部分通过松滋 入洞庭湖,另一部分通过采穴河段返回长江。现在正在通过人 为的围垦和镇口加大南江入洞庭湖的分流比例。
在采穴河进行围垦和锁口的同时,对北江进口北岸的洲滩 进行围垸,围垸宽度近1000米,形成北江锁口,向南江挑流 的局势。大水年又对南江入湖洪道中的洲滩民垸扒口分洪。就 是这样:北江洲滩围垦而形成锁口挑流,南江民垸扒口分洪, 采穴河围垦加锁口,三管齐下,使新江口分流量由1971年以 前递减趋势转变为1972年以后递增趋势,致使1981年沙市。 宜昌水位低于1954年,而松滋口水位流量却超过1954年。
松滋溃口初期分流量无资料可查,1937年有实测资料以 来,最大的是1938年为1230O立方米/秒,

占宜昌洪峰流量的 20. 1%; 1954年为 10130立方米/秒,占宜昌的 15. 16%。建 国前多年平均分流量为 10036立方米/秒,占宜昌同期洪峰流 量平均值的17.98%;1951—1966年下荆江裁弯前平均为 8020立方米/秒,占宜昌的14.63%;1972—1984年裁弯后平 均为 7269立方米/秒,占宜昌流量的 14.21%。
以上数据说明:松滋口离洞庭湖和下荆江都比较远,因此 它受洞庭湖泥沙淤积影响和下荆江裁弯影响都不如藕池水系明 显。新江口由于前面说的三个方面的因素,分流比1960年前 平均9.16%增加到1972年后平均9.77%,有递增趋势。但由 于沙道观严重淤塞,分流比由 1966年平均的 5. 47%减少到 1972年后平均的 4. 44%,因此两支合计数没有明显的递增现 象,沙道观的淤塞掩盖了新江口水情变化的矛盾。
年径流量1951年至1978年平均为478亿立方米,最大 1954年为750亿立方米,占宜昌的13.04%。其中:1951一 1966年平均为509.56亿立方米,占宜昌同期的11.35%; 1967ed978年平均为436.66亿立方米,占宜昌同期的 10. 32%。
年输沙量多年平均为3480万立方米,占入湖总沙量的 24%。最大的 1954年为 5880万立方米,占当年入湖总沙量的 22.08%。1951—1966年平均为3730万立方米,占同期入湖 总沙量的 22. 81%.1967—1978年平均为 3160万立方米,占 同期入湖总沙量的29%。
松滋溃口以后,松滋入湖口也正是渲水入湖口,两水同时 入湖,互相干扰顶托,‘造成各自的河口三角洲和交汉河网。松 滋溃口以后干扰了虎渡和渲水,淤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又干扰 流水。
关于松滋洪道的整修,湖北境内的洪道已从多支汉演变成 东西两支,湖南境内的洪道是在建国初期连年大水灾后,通过 1954、1955年冬洞庭湖堤垸修复工程中初步定型的。在七里 湖以上松滋和渲水之间,只保留观音港沟通松滋、渲水,由原 来6条支汉分割成6小块的局面改成为一条支汉分割成两大块 的局面。
为了彻底解决松滋和法水互相干扰顶托的恶果,1959年 荆州地委、常德地委协商同意实施松遇分流工程,包括堵观音 港、王守寺、小望角等八处河口,保留中支一支作为松滋洪 道,按8000立方米/秒流量设计展宽中支洪道,仍然保留五里 河作为松滋和遭水洪峰调节的通道。由于当年新展宽的洪道疏 刨工程不彻底,东巴口新开弓啊没有完工,给上游部分堤员带 来暂时的影响。1960年经长办林一山主任、湖北省委第一书 记王任重、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协商,同意刨开王守寺。 小望角堵日恢复松滋东支,刨开青龙窖、彭家港、境口堵口。 恢复松滋西支,堵北河口。松遇分流工程报废

的后果是:东西 两支堵支还了原,中支河道展宽部分没有同时恢复。使中支分 流比由 1959年以前占松滋来量的34.64%扩大到 1962—1980 年平均占松滋来量的47.34%,最大的1964年达 56.82%,增 大了安乡县的来水量,加重了安乡的防汛负担。这种现象一直 持续至1980年以后两岸展宽的边滩淤高并基本修复以后,才 恢复到1959年以前的分流比。

九、建国以来江湖关系的新变化

建国以来,荆江南流局面并未改变。仅因调弦口 1958年 建闸控制,在自然情况下经常分流的只有松滋、太平和藕池三 口。随着松滋、藕池、虎渡河系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化, 荆江南流之水夹带大量泥沙在洞庭湖淤积,加上荆江的系统裁 弯和城陵矾以下通江湖泊堵闭,江湖关系出现新的变化。新的 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荆江南流之水夹带大量泥沙造 成的淤积,使洞庭湖进一步淤塞萎缩;二是松滋、藕池、虎渡 河系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化,导致三口口门逐渐淤高,分 流量逐年递减;三是下荆江系统裁弯和城陵矾以下通江湖泊堵 闭,使洞庭湖出口水位退高,加剧了洞庭湖区的洪涝灾害。
十、洞庭湖的洪水、泥沙组成

据(湖南省水利志)提供的1951—1983年水文实测资料 表明,历年汛期(5—10月)入洞庭湖水量多年平均值为2339 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四口为1094亿立方米,占 46.77%; 来自湘、资、沉、澄四水为 1092亿立方米,占 46. 69%;来 自四口四水控制站以下洞庭湖区间为153亿立方米,占 6.54%。每年进入洞庭湖的泥沙量多年平均值为13350万立方 米;来自长江四口为 10940万立方米,占 81.95%.来自湘、 资、沅、澧四水和区间为2410万立方米,占18.05%。每年 从七里山出湖泥沙量为3510万立方米,占入湖泥沙量的 26.29%。每年沉积在洞庭湖的泥沙量为 9840万立方米,占入 湖泥沙量的73.71%。四水大汛一般出现在 5—7月,长江大 汛一般出现在7—9月。以上资料说明,洞庭湖的洪水特别是 泥沙主要来自长江,是长江洪水延长了洞庭湖的汛期,如果长 江洪水和四水洪水碰头顶托,就会出现特大洪涝灾害,荆江河 段沿程水沙特征见表3—1。四口分流分沙量情况详见表3—2。 表3—1荆江河段沿程水沙特征
表3—2四日分流分沙量变化

十一、洞庭湖的泥沙淤积

由于泥沙主要来自荆江,湖区的淤积也是自北向南发展 原有的东、南、西三湖因接纳水流和本身的容积各不相同,其 淤积程度也有差异,即使在同一湖内的淤积分布也不均匀。输 入西洞庭湖的泥沙来自松滋、太平两口和冰渲两水,其控制 站分别为新江口与沙道观(松滋)、

弥陀寺(太平)、桃源(沉 水)、三江口(灌水);泥沙输出西洞庭湖的控制站,则为南嘴 与小河嘴。根据各控制站1956—1977年实测的年输沙量统计, 年平均进入西洞庭湖的泥沙为0.626亿立方米,输出泥沙为 0.33亿立方米,沉积在湖内的泥沙为0.296亿立方米。沉积 在西洞庭湖的泥沙,占全洞庭湖泥沙沉积量的30.9%。这些 泥沙的大部分沉积在目平湖和七里湖,其余则淤积在入湖洪道 中。进入东、南洞庭湖的泥沙,大量来自藕池口和西洞庭湖, 其余则为湘、资两水。藕池口的控制站为康家岗、管家铺,西 洞庭湖控制站为南嘴、小河嘴,湘、资两水的控制站分别为湘 潭与桃江。据1956—1977年各控制站实测输沙量统计,多年 平均入湖沙量为1.017亿立方米,城陵矾输出0.352亿立方 米,沉积在东、南湖区的泥沙为0.665亿立方米,占全湖沉积 量的 69.1%。
西洞庭湖系指赤山以西诸湖泊,由于泥沙淤积的结果,目 前仅存七里湖和目平湖。七里湖原为民国时期大京保赋垸的内 湖。该垸在1948、1949年连续溃决,1949年冬经省人民政府 批准废弃成湖,现位于法水洪道嘉山与石龟山之间。淤积最严 重的是庙基岗对面的洲滩和汇口至甘家湾大堤一带老航道,枯 水时仅留左右两航道,两侧洲滩遍布,芦苇丛生。目平湖以赤 山为屏障,为北水南侵溃垸扩展而成。由于遭水和松滋、太平 两口每年有5000万立方米泥沙经过目平湖北端初步沉淀后再 下南嘴,玩水每年有1000万立方米泥沙经过目平湖南端初步 沉淀后再下小河嘴,在目平湖南、北两头首先形成高洲,伴随 着高洲而来的是芦苇迅速繁殖蔓延。
南洞庭湖指赤山与磊石山以南诸湖泊,界于东西湖之间。 靠近共华垸有一条黄土包河;南边是南洞庭湖的真正湖面和主 要泄洪道,约占南洞庭湖总面积的2/3。进入东南洞庭湖的泥 沙,大都淤积在南洞庭湖北部,过去溃废的一些古老堤垸及零 星洲土均已连成大片湖洲,最大淤高6米多、平均2米以上。 目前的南洞庭湖已被划分为两半:北边是南北宽3—10公里、东 西长55公里的芦苇及防护林带,约占南洞庭湖总面积的1/3。
东洞庭湖位于湖区的东部,在墨山铺、注磁口、大通湖与 磊石山之间。1958年调弦口堵塞后,西有藕池河部分来水于 注滋口注入,南受酉、南湖的转泄及湘水的汇入,东有泪罗 江、新墙河二支流流人,使东洞庭湖成为三口、四水等水流的 总汇合场所。注滋口河已延伸25公里,出口的同兴洲、杨林 所一带淤积严重;草尾湖入口的合兴洲、下飘尾、柴下洲、寒 湖和新墙河的人口淤积也较厚。
从目前情况看:目平湖的东、

南两侧受山地、丘陵制约, 不能再下移后退,随着沉渲三角洲的继续向东南延伸,其最后 消亡已不可避免;南洞庭湖如酉北部来沙保持不变或由于目平 湖的消亡而有所增加,而东北出水口又畅通无阻,亦将被来沙 充填而导致消亡;东洞庭湖处在三日陆上三角洲、藕池东支的 扁担河三角洲和华容河三角洲的合围之中,三日陆上三角洲前 缘的武岗洲和上下飘尾洲及扁担河三角洲均在迅速扩展,上下 飘尾洲的末端已接近君山湖夹,显著地封锁了东洞庭湖,扁担 河三角洲的湖区西北部迅速向东推进。因而,东洞庭湖的自然 消亡趋势也十分明显。
1983年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据1969年的国家航测 照片及1974—1978年该院航测队调绘的万分之一的地图对洞 庭湖进行了量算绘制,洞庭湖的湖泊面积为2691平方公里, (相应于岳阳水位黄海高程31.5米,折合吴精平差前高程为 33.5米)。按1995年测绘的地图量值,1997年9月长江水利 委员会在(洞庭湖综合治理近期规划》中确认的洞庭湖天然湖 泊面积为2625平方公里。1978年洞庭湖湖泊面积与相应容积 见表3—3,洞庭湖面积变化情况见表3—4。
表3—3东、南、西洞庭湖湖泊面积与相应容积
表3—4洞庭湖面积变化情况单位:平方公里

十二、荆江四口口门分流量

据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汉口水文总站的(洞庭湖区湖泊淤 积分析)一文所载,四口分流量在50年代(1951—1960年) 时占长江平均来水量的30. 9%,三口分流量在 60年代 (1961—1970年)时占28.5%,70年代(1971—1978年)时 占 19.3%。四口分泄江流最多的,在五六十年代为藕池口, 70年代则为松滋口。藕池口从 50年代的占四口总量的46.9% 减少到70年代占三口的29. 7%,松滋口则从50年代占四口 总量的35.49上升到70年代占三口的50.7%。按丰水年 (954)、中水年(955)枯水年(1959)分别进行比较,四 口从50年代到70年代的径流量均逐渐递减,并以藕池口递减 最快,丰水年的递减速度又大于枯水年。按减少径流量统计, 藕池口平均每年减少20亿一40亿立方米,松滋口平均每年减 少2亿一10亿立方米。藕池口分流量按占新厂(藕池口上游 的水文站)来水的百分数比较,1937年占36%、1954年占 29%、1981年占16.2%。
随着三口分流的逐年减少,特别是下荆江两处人工裁弯和 沙滩子自然裁直,使江湖关系开始发生可喜的变化。对洞庭湖 而言,入湖沙量已大为减少,湖区水位水面比降及洪水组成发 生有利转机,湖区汇流出流过程在高水期也有提前的迹象。

十三、荆江裁弯

以“九曲回肠”著称的下荆江,迂

回曲折,凹岸崩坍,凸 岸淤滩,时有撇弯切滩现象。河曲蠕动发展,在一定条件下, 则发生自然裁弯,以后河道又重新发展弯曲。下荆江的自然裁 弯频繁,近百年来即发生古长堤(1887年)、尺八口(1909)。 河口(1911年)、碾子弯(1949年)和沙滩子(1972年)等 处自然裁弯。河曲的横向摆动达30余公里。下荆江河道婉蜒 曲折,洪水渲泄不畅,是构成下荆江洪水威胁的一个基本因 素。
对境蜒曲折的下荆江治理,孙中山先生提出“洞庭湖之 北,长江屈曲之部,自荆河口起至石首一节,吾意当加闭塞。 由石首开新道,通洞庭湖,再由岳州永远归入本流。此所以使 河身径直,抑亦缩短航程不少”。1936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作过 (扬子江上车湾裁弯工程之初步规划》,其结语为“在此巨大河 流,非有确切把握,不宜轻易尝试,故本计划只系初步计划”。 1942年为解决下车湾堤岸险工亦提出对下车湾进行裁弯。此 等裁弯方略均限纸上谈论,未见实施。
新中国成立后,对长江开展了流域规划工作。1952年, 在荆江分洪工程正在进行施工的同时,长江水利委员会第一查 勘队便“奉令查勘藕池口至白螺矾荆江河道裁弯取直工程,主 要目的在以泄洪为主、利航为辅的原则下,了解本河道裁弯取 直工程的可能性”。从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下荆江系统裁 弯之先导。1954年的长江特大洪水,1955年建立了荆江河道 观测研究队伍,开展了对荆江河段系统大规模的调查和观测工 作。
1959年及1960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与有关单位会同 苏联专家K?N?罗辛斯基和拉特可维奇进行荆江实地查勘,初 步提出了下荆江系统裁弯四种方案,经分析论证,选择了河曲 严重发展的中洲子和上车湾进行重点规划。
中洲子裁弯的新河开挖工程于 1966年 10月开工,1967 年5月竣工。新河过流后,经当年汛期的冲刷至冬季即成为长 江主航道。1968年汛后,新河已发展至预定的宽度和断面尺 寸,便开始进行新河扩岸工程,至1971年汛期为止,经过三 期枯季施工和两个汛期的防汛抢护,护岸工程已基本稳定。
上车湾裁弯工程,是在中洲子试验性裁弯工程取得的成功 后,激发了人们加速治理荆江的愿望和信心,在地方积极要求 下实施的。新河开挖工程于1968年12月开工,1969年6月 峻工。新河过流后,在水流冲刷作用下,有不同程度的冲深展 宽,但上段1公里范围内发展较慢,1969年汛后尚未达到通 航要求,于是1969年11月至1971年1月进行第二期工程。 新河于1970年5月成为长江单线航道,1971年5月成为长江 主航道。
下荆江系统裁弯规划中的沙滩子裁弯工程,在197O

年汛 后已有明显自然裁弯趋势,石首县多次报告反映情况并要求实 施人工裁弯。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自1970年12月一1972年3 月,先后八次正式行文向水电部和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报告,要 求进行人工裁弯,但由于省、地主管水利工作的负责同志持不 同意见,因而未能实施。1972年7月19日沙滩子终于发生了 自然裁弯。
对于下荆江的系统裁弯,袁金炼的(下荆江的裁弯工程》 一文在简述裁弯的历史发展过程后,就裁弯对上下游河势的影 响和工程效益,进行过比较分析。
裁弯以后,裁弯河段河长缩短,上游河段水面弯陡,流速 增大,河床刷深,河床平面变形加快,新厂距沙滩子新河上口 约46公里,1971—1977年河底平均高程较1960—1969年约 下降0.93米;监利河段南流发展、北榆淤废;沙滩子河弯 发生自然裁弯以及沙市河弯南湾扩大。上游河段平面变形的演 变趋势没有改变,但演变速度加剧。
裁弯对下游河势改变的程度,主要取决于新河发展过程中 出口与下游河道跨线衔接平顺与否。中洲子和上车湾新河出口 的设计施工是与下游平顺衔接,新河道湾又具有一定的长度以 控导水流,裁弯后除紧邻新河出口下游的局部河段主流顶冲部 位稍有变动外,整个下游河势基本上没有变化。沙滩子自然裁 弯新河出口与下游衔接极不平顺,在新河发展过程中,下游河 势产生剧烈的变化,与历史上古长堤自然裁弯后,下游产生了 碾子湾;尺八口自然裁弯后,下游产生了楼西湾和观音洲湾等 演变趋势是一致的。裁弯后,新河下游河床无系统淤积抬高的 现象。
裁弯后上游河段在相同流量下的水位较裁弯前有不同程度 的降低,或水位相同,扩大了泄洪量。各地水位降低值和相同 水位下相应扩大的流量值,随距裁弯的距离而向上游递减,详 见表3—5。
71表3—5裁湾后*位降低值和相应扩大流量
其中沙市洪水位可降低0.5米,或增大下泄量4500立方 米/秒(相当于荆江分洪流量的 2/3)。以 1974年汛期实测资 料为例,沙市洪峰流量为 52O00立方米/秒,比 1954年最高洪 峰流量大 1500立方米/秒,而水位却低 0.83米;又 1981年沙 市最高水位44.13米,仅次于1954年长江出现建国以来的最 大洪水位,流量为最大,但1954年荆江分洪工程先后三度开 闸分洪,而1981年却没有开闸分洪。1974、1981年除荆江下 游洞庭湖出流顶托较小这个因素外,系统裁弯工程起了重大作 用。
裁弯实施后,由于同流量下水位降低,荆江三口分流入洞 庭湖的流量平均每年减少327亿立方米,平均每年入湖沙量减 少5580万吨,裁弯后洞庭湖年平均泥沙淤积量为裁弯前的 77.

5%,减缓了湖泊淤积速度。与此同时,下荆江年平均流量 相应增加 1040立方米/秒,有利于扩大下荆江基本河槽及其泄 洪能力。

十四、 江湖顶托

据(湖南省洞庭湖区近期防洪蓄洪工程初步设计节)介 绍:就洞庭湖湖口(七里山)而言,由于监利泄量增大(约 IO000立方米/秒左右),反而缩减了湖口泄量。如 1980年岳 阳水位高于裁弯前的1964年仅0.09米,而七里山泄量反而减 少 11400立方米/秒;又如 1983年湖口泄量与 1968年基本相 同(分别为 34300立方米/秒与 35500立方米/秒),七里山水 位抬高0.42米,城陵矾水位达到33.96米,比1954年还高出 0.01米。
长江从三峡以上的山区,进入宜昌以下的平原,在自然状 态下,存在许多湖泊洼地,用以调蓄洪水,当北岸的云梦泽逐 渐淤积开发、并修筑荆江大堤以后,洪水冲向南岸,形成并扩 大了洞庭湖,在荆江大堤和洞庭湖以下的长江中游,北岸有长 湖、汕湖、白露湖等四湖地区以及洪湖,南岸有西凉湖、鲁 湖、斧头湖、梁子湖,武汉附近还有东西湖、武湖、张清湖。 白潭湖等等,都是分滞长江洪水的场所,随着淤积的发展和人 口的增长,湖泊中淤出的土地被逐渐围垦开发,围垦侵占了湖 泊的蓄洪库容,与防洪的矛盾越来越大。从1949年至今,长 江中游(江西九江以上)两岸的通江湖泊面积从1万平方公里 减到仅存洞庭湖区的2691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的洞庭湖减 少了1600多平方公里。号称“千湖之省”的湖北省,建国初 期有1066个湖泊,如今只剩 325个,水面缩小75%;湖泊 面积由 8528平方公里减少到 2984平方公里,净减 65%。 荆江河段通江湖泊的减少和洪道内洲滩的围垦,对江湖水 情变化也产生重大影响。它反映在城陵矾至汉口河段泄洪能力 的显著降低,或在相同泄量情况下城陵矾水位的明显抬高,从 而顶托洞庭湖水位,减少七里山泄量。据(洞庭湖区近期防洪 蓄洪工程初步设计书)介绍,以1937年和1954年、1983年 实测水文资料对比:在相同泄量情况下,城陵矾水位抬高1一 2米,在相同高洪水位情况下,螺山(城陵矾下游)泄量减少 1.5万一2.5万立方米/秒。这必然会高整个洞庭湖的水位,拉 长洞庭湖的汛期,加剧湖区堤垸洪涝灾害的威胁。
建国以来,1954、1988、1991、1992、1995、1996、1998 年,洞庭湖区多次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且在90年代有加剧之 势。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用计算机演示的情况表 明,建国以来,洞庭湖区的涝灾受灾面积与损失远远大于洪灾 受灾面积与损失。建国以来洞庭湖区洪涝灾害受灾面积比较情 况见图3—2。
据1951—1978

年28年的统计:洞庭湖四口四水总人流 1954年为64053立方米/秒,当年湖区大灾大难;总入流大于 500O0立方米/秒有五年,除1954年外其余四年( 1952。 1964、1969、1970年)湖区汛期也很紧张。从螺山以上江湖 蓄洪关系看,螺山最大泄量约60000立方米/秒(1954年为 78800立方米/秒,属于溃口分洪的反常现象,1964年为 62300立方米/秒,则因汉口水位较低),江湖最大削峰效能约 15000—20000立方米/秒。螺山以上长江和四水同时入湖总量 大于 IO万立方米/秒的除 1954年外,20世纪尚有 1931年和 1935年。上述江湖蓄泄关系表明:长江来量大于泄量的局面 如不能改变,长江中游洪患的焦点就必然只能在洞庭湖区。洞庭湖洪水位的不断抬升,还与湖口顶托、长江洪水下泄不畅有 关。早在1983年,城陵矾莲花塘便超过了1954年洪水位, 1996年又再现了长江中游“两头低,中间高”的问题,即指 沙市、汉口都低于1954年洪水位,而中间城陵机莲花塘超过 1954年洪水位。以1996年实测洪水位为例,汉口洪水位低于 1954年1,07米,沙市洪水位低于 1954年 1.68米,而城陵矾 莲花塘站却超过1954年1.06米,超过长江控制水位0.61米。 城陵矾与沙市、汉口发生水位两头低、中间高的情况见图3一 3。
1998年长江第六次洪峰通过沙市和城陵矾时均创历史最 高水位,分别比1954年高0.55米和1.39米,通过汉口时虽 达历史上第二的高水位,却比1954年低0.30米。上述水位情 况, 再次说明两头低、中间高的现象同样存在。(洞庭湖区近3—3 城陵矾与沙 市、汉口水位变化 期防洪蓄洪工程初步设计书)中,对目前的江湖关系归纳为如 下四点:一是长江中游城陵矾至九江河段通江湖泊堵闭,洲滩 围垸严重阻流,洪水泄不下去,水位逼高;二是荆江三处裁弯 之后,泄洪量加大,但洞庭湖口泄量进一步减少;三是洞庭湖 泥沙淤积由量变发展到质变,调洪削峰作用日益减弱;四是上 荆江采穴河不断围垸锁口,河面宽由1000米缩减到190米, 抬高了松滋口水位,加大了松滋口人湖流量。“这都是江湖关 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情况所造成的。由于出路堵闭,来水拦 截,内部淤积,带来湖区外河高洪水位不断上升,抗洪抢险紧 张程度一年胜过一年,岁修任务日益繁重,垸老田低状态愈见 严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