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匀加速运动高考真题小集

匀加速运动高考真题小集

匀加速运动高考真题小集
匀加速运动高考真题小集

匀加速运动高考真题小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一、对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与加速度a的理解

1.下列关于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

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C.加速度为正,物体一定加速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2.(多选)物体做直线运动时,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

B.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

C.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

D.只有在确定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的条件下,匀加速直线运动中的加速度才为正值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3.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个3s内的位移是9m,第2个3s内位移为0,求该物体运动的

(1)加速度;

(2)初速度.

4.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 s速度变为6 m/s,求: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及刹车4s后的速度

(2)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3)停止运动前2s内的位移.

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中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BC=l 2,

AB段和B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3m/s、v2=6 m/s,则:

(1)物体经B点时的瞬时速度v B为多大

(2)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2m/s2,试求AC的距离l.

6.我国ETC联网正式启动运行,ETC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5m/s朝收费站正常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收费站中心线前1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5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20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m/s2,求:

(1)汽车过ETC通道

时,从开始减速到恢

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

位移大小;

(2)汽车通过ETC通

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

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1.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4 s停止,若在第1 s内的位移是14 m,则最后1 s 内位移是()

A. m B.2 m C.1 m D.0

2.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变化Δv时发生位移x1,紧接着速度变化同样的Δv时发生位移x2,则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Δv)2(1

x1+

1

x2) B.2

(Δv)2

x2-x1

C.(Δv)2(1

x1-

1

x2)

3.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 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 m,已知声速为340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2 s,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

B.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10 m

C.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

D.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5 m/s2

4.如图所示为一种叫“控子”的游戏:让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游戏者通过控制BC段上的可控区域的长度,让滑块到达C点时速度刚好为零,滑块自由落入洞D中即为成功。已知轨道AB、BC可视为斜面,AB长25 cm,BC长1 m,CD高20 cm,滑块在AB段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1=2 m/s2,在BC段非可控区域加速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a2=1 m/s2,在可控区域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3=3 m/s2,滑块在B点、可控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g=10 m/s2,求游戏成功时:

(1)可控区域的长度L;

(2)滑块从A到洞D所经历的时间t。

5.(多选)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

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

的距离为40 m

6.(多选)由于公路维修只允许单车道通行。t=0时,

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相距x0=100 m,速度均为v0=30 m/s,从此时开始两车按图所示规律运动,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两车最近距离为10 m

B.两车最近距离为100 m

C.两车一定不会相遇

D.两车一定会相遇

7.在水平轨道上有两列火车A和B相距x,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2a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而B车同时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相同。要使两车不相撞,求A车的初速度v0满足什么条件。

8. 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刹车性能,因此在驾校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常规的驾驶技术外,还要学习和积累一些适应不同车型的驾驶经验。现有甲、乙两辆汽车正沿同一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大小均为v =10 m/s。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了黄灯,于是紧急刹车(反应时间忽略不计),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但乙车司机反应较慢(反应时间t0= s)。甲车司

机之前为了熟悉车况,驾驶车辆进行了一段空挡滑行,根据经验计算出滑行加速度大小为a0= m/s2,已知乙车紧急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a2=5 m/s2。

(1)若甲车司机看到黄灯时车头距停车线x=16 m,他在刹车过程中发现预计的停车位置离停车线还有一段距离,于是在车头离停车线x′=4 m时停止刹车让车做空挡滑行,车头恰好停在停车线前,则甲车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多大距离

一、对速度v、速度变化量Δv与加速度a的理解

1.A

2.ACD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的应用

3.(1)-1m/s2(2) m/s

解析 (1)在第一个3s 内的位移是9m ,在第二个3s 内的位移是0,根据推论公式

Δx =at 2可得:a =Δx t 2=0-93

2m/s 2=-1 m/s 2. (2)第一个3s 末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v =x 1+x 22t =9+06

m/s = m/s ; 第一个3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x 1t =v 0+v 2,所以:93=v 0+2

解得:v 0=s.

4.(1)-2m/s 2 2 m/s (2)25m (3)4m

解析 (1)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为:a =v -v 0t =6-102

m/s 2=-2 m/s 2, 汽车停止运动所用时间为:t 停=v -v 0a =0-10-2

s =5s 故汽车刹车后4s 的速度为:v =v 0+at =10m/s -2×4 m/s =2m/s

(2)汽车刹车后8s 内前进的距离等于汽车刹车后运动的总距离为:

s =v 02t 停=102

×5m =25m (3)停止运动前2s 内的位移为:

x =12at 2=12

×2×4m =4m. 5.(1)5m/s (2)12m

解析 (1)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经A 、C 点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A 、v C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v 2B -v 2A =2a ×l 2

① v 2C -v 2B =2a ×l 2

② v 1=v A +v B 2

③ v 2=v B +v C 2

④ 解①②③④式得:v B =5m/s

(2)解①②③④式得:

v A =1m/s ,v C =7 m/s

由v 2C -v 2A

=2al 得:l =12m. 6.(1)210m (2)27s

解析 (1)汽车过ETC 通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

由v 2-v 20=2ax 得

x =v 21-v 222a =152-252×1

m =100m 所以总位移x 1=2x +d =210m

(2)汽车通过ETC 通道的时间:t 1=2×v 1-v 2a +d v 2=(2×15-51+105

) s =22s

汽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的时间:t 2=2×v 1a +t 0=(2×151

+20) s =50s 此过程的位移x 2=2×v 212a =2×1522

m =225m 两种方式通过的位移之差Δx =x 2-x 1=(225-210) m =15m

这段位移内通过ETC 通道时是以v 1的大小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所以汽车通过ETC 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Δt =t 2-(t 1+Δx v 1

)=50s -(22+1515

) s =27s 1.B

2.解析 设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 ,由于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相等,故所用时间

相等,设为t ,则有t =Δv a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

的位移之差相等有x 2-x 1=at 2,解得a =(Δv )2

x 2-x 1

,选项D 正确。 答案 D

3.解析 从B 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超声波过程中,汽车A 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B 发出超声波时,小车在

C 位置

小车反射超声波时,小车在D 位置

B 接收到超声波时,小车在E 位置

经分析可知:t CD =t DE ,x CE =20 m

由运动学规律得x CD ∶x DE =1∶3

所以x CD =5 m ,x DE =15 m ,t CD =335+5340

s =1 s 可见B 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需2 s 。

对小车A :Δx =at 2CD

所以a =10 m/s 2

由以上可知选项A 、C 正确。

答案AC

4.解析(1)设滑块在B点时速度大小为v B,则由运动学规律知:v2B=2a1x AB且v B=a1t1

代入数值解得t1= s,v B=1 m/s

设滑块在E点进入可控区域,从B到E,由运动学规律知v2E-v2B=2a2(x BC-L),v E-v B=a2t2

从E到C,由运动学规律知v2E=2a3L,v E=a3t3

联立并代入数值解得t2=t3= s,L= m。

(2)滑块从C到D,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知h CD=1

2gt

2

4

代入数值解得t4= s

所以滑块从A到洞D所经历的时间t=t1+t2+t3+t4= s

答案(1) m(2) s

5.解析根据v-t图,甲、乙都沿正方向运动。t=3 s时,甲、乙相遇,此时v甲=30 m/s,v 乙=25 m/s,由位移和v-t图线所围面积对应关系知,

0~3 s内甲车位移x甲=1

2×3×30 m=45 m,乙车位移x乙=

1

2×3×(10+

25) m= m。故t=0时,甲、乙相距Δx1=x乙-x甲= m,即甲在乙

前方 m,B选项正确;0~1 s内,x甲′=1

2×1×10 m=5 m,x乙′=

1

2×1×(10+15) m

= m,Δx2=x乙′-x甲′= m=Δx1,说明在t=1 s时甲、乙第一次相遇,A、C错误;甲、乙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为x=x甲-x甲′=45 m-5 m=40 m,所以D 选项正确。

答案BD

6.解析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车的速度图象,由图象可知,t =6 s 时两车共速,在此之前,乙车速度一直比甲车大,如果t =6 s 时两车不相遇,就不会相遇,由图象面积可以算出,0~6 s 内,x 甲= m ,x 乙= m ,x 乙-x 甲=90 m <x 0=100 m ,故两车不会相遇,选项A 、C 正确。

答案 AC

7.解析 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A 车追上B 车时其速度与B 车相等。设A 、B 两车从相距x 到A 车追上B 车时,A 车的位移为x A 、末速度为v A 、所用时间为t ;B 车的位移为x B 、末速度为v B ,运动过程如图所示,现用三种方法解答如下:

解法一 分析法 利用位移公式、速度公式求解,对A 车有x A =v 0t +12

×(-2a )×t 2,v A =v 0+(-2a )×t

对B 车有x B =12

at 2,v B =at 两车位移关系有x =x A -x B

追上时,两车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v A =v B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v 0=6ax

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 车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是:v 0≤6ax 。

解法二 函数法 利用判别式求解,由解法一可知:x A =x +x B ,即v 0t +12

×(-2a )×t 2=x +12

at 2 整理得3at 2-2v 0t +2x =0

这是一个关于时间t 的一元二次方程,当根的判别式Δ=(-2v 0)2

-4·3a ·2x =0时,两车刚好不相撞,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 车

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是v 0≤6ax 。

解法三 图象法 利用v -t 图象求解,先作A 、B 两车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设经过t 时间两车刚好不相撞,则对A 车有v A =v ′=v 0-2at

对B 车有v B =v ′=at

以上两式联立解得t =v 03a

经t 时间两车发生的位移之差为原来两车间距离x ,它可用图中的阴影面积表示,由图象可知

x =12v 0·t =12v 0·v 03a =v 206a

所以要使两车不相撞,A 车的初速度v 0应满足的条件是v 0≤6ax 。

答案 v 0≤6ax

8. 答案 (1)4 m/s 2 (2) m

历年高考试题(精选地球运动-年高考试题)

2015-2010年高考试题地球运动 (2013高考题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图5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1~12题。 图5 1、1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12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2013高考题广东卷).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 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A.0 B.1/3 C.1/2 D.2/3 (2013高考题江苏卷)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当海轮途经图1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4、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15°N,135°E B.15°S,135°W C.23°26′N,0° D.23°26′S,180° 5、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2013高考题四川卷)图5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适应环境、别具地方 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 土坯砌成,厚度很大。据此回答9~10题。 6、9、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7、10、 6月8日当地地方时15时,照射土拱的太阳光来自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8、(2013高考题浙江卷).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 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A.同时出现日落B.经过太阳直射点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D.为两个 日期的分界线 (2013高考题海南卷)某海洋考察船的航行日志记录:北京时间8时太阳从正

(完整版)历年高考真题-大洋洲.doc

历年高考真题 - 大洋洲 一、选择题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 5-6 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A. ①B.②C.③D.④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②和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 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图 2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 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 500 mm。图 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0~ 12题。 3.造成甲 . 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4.图 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5.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 常绿阔叶林带 B.草原带 C.常绿硬叶林带 D.荒漠带

目前我国每年需要通过远洋货轮进口大量铁矿石。图 8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铁矿石进口地。完成 27~28题。 6.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 总体上 A. 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 逆风顺水 D. 逆风逆水 7.图示区域铁矿开采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题要是 A. 森林锐减 B. 土地沙漠化 C.土地盐渍化 D.物种灭绝 图 2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2,判断 9-12 题。 8. 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 .南半球,东半球 9. 下列四项,属于 X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 10. 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每月降水量在 10毫米以下B.盛行东北季风 C.时逢干季 D .气旋活动频繁 11. 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B .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 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读图 2,回答 3~5题。 12.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 . T B .Q C. R D .S 13.气候特点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方是 A . T B .Q C. R D .S 14.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与P地相符的是

(完整版)历年高考真题之南美洲高清版

测试题9 (2015·江苏卷)图3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2015·天津卷)15.(13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结合图10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9分) 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4分)

(2014新课标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家国(图2)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据此完成3-5题。 3.甲国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4.2011年6月21日,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5.该批产品运往甲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A.好望角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海峡 (2014新课标卷II) 8. 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 形成这一现象的地理条件是该群岛() A. 地处赤道附近 B. 远离大陆 C. 构造运动强烈 D. 地形复杂 9. 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 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 A. 气温日较差大 B. 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C. 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 D. 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013北京卷) 读右图(图14)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达尔文在南美洲考查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 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读 图14,回答第(2)题。 (2)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 一说明成因。(10分)

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D 错误!未定义书签。.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 1 253.0 无明显洪峰 2 480. 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洪峰流量346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750m3/s 错误!未定义书签。.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4次降水,下垫面(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4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 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解析】汾川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水分饱和后坡面容易大块滑塌(坡)成为洪水的(泥)沙源,裸露坡面等不到第6次降水。河床、沟谷很容易排除。 下图(2018年高考真题江苏卷)为2018 年5月10 日2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台风预警 B.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答案: D 【解析】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 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 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

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3.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D 4.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5.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6.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4次降水,下垫面(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4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7.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解析】汾川河流域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水分饱和后坡面容易大块滑塌(坡)成为洪水的(泥)沙源,裸露坡面等不到第6次降水。河床、沟谷很容易排除。 下图(2018年高考真题江苏卷)为2018 年5 月10 日2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7~8题。 8.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 A. 台风预警 B. 森林火灾预警 C. 寒潮预警 D. 滑坡、泥石流预警 答案: D 【解析】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 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 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

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一)-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大气运动(一) (2016 ?北京海淀区模拟)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A .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多 B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多 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少 D ?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 2.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B .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D ?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 (2016 ?衡水一中一模)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甲地 B .乙地 C.丙地 D .丁地 4.丁地所在半球及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 A .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南半球;东南信风带 C.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北半球;东北信风带 公地 大敢It 大工赵聊禹地我仮射乔肝 帖」云疫时1*亠 3 M 地竦治讨收 Z

(2016 ?河南郑州质检)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 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 30C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 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 5.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A .哈尔滨 C .青岛 6 ?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A ?气温较高 B. 北京 D .重庆 ) B ?气压较低 C .降水较多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 D ?日温差大 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完成7~9题。 7 ?图中A 、B 、C 三点气压P 相比较 A . P A >P C >P B B . P A

P B >P A D . P A = P C = P B

2018届高考二轮地理复习文档:专题训练(二)_大气运动_有答案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 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 (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 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 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 C.湖陆风 D.盛行西风 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 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 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所以本题选C。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所以本题选D。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所以本题A、B、C错误,D正确。 如图是2014年12月7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图(阴影表示海洋),单位为hPa。读图,回答4~6题。

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与气候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与气候专题训练试题及答案 大气运动与气候一、选择题(2010?汪清模拟)《中国海洋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②澳大利亚大堡礁③大兴安岭森林④西湖风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B.使南北差距缩小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2010?宁夏模拟)构建模式图(图2),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3~5题。 3.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E处的高度可达120千米 4.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使大气温度升高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有关 5.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具寒流性质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动力为西风 (2010?福州模拟) 福州三中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霜冻现象进行 探究性学习。下图是他们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据此回答6―7题。 6.图中不同地方初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 7.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棉花试验田上铺了一层粗砂进行试验。与不铺砂的棉田相比,铺砂棉田的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B.霜冻发生机率减少C.棉花花期不变 D.棉花花期滞后(2010?重庆模拟)图4“某地区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 8.图4中A气压系统在地球上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是 A.带状分布;热量差异、动力高压B.带状分布;水分差异、热力高压 C.块状分布;海陆热力差异、

历年高考真题之---西亚---高清

测试题5 (2015·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内陆则高达49℃。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2.该半岛耕地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河流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2014·新课标I卷)37.(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于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下图,初期开采的矿石送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8分)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8分)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6分)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9-11题)图3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9~11题。 9.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A.5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10.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①引湖水灌溉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05全国卷一) 图2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读图回答5-7题。 480 5.两国的临海分别是 A.红海、亚丁湾 B.安达曼海、泰国湾 C。地中海、波斯湾 D.阿拉伯海、孟加拉湾 6.②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九面临海洋、降水丰沛 B.地势低平、植被茂盛 C冬温夏凉、四季如春 D.沙漠广布、炎热干燥 7.据地理坐标判断,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550千米 C.1300千米 D.1550千米 (2002年全国文综)36.读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 丙河年径流量为118亿立方米(黄河年径流量为575亿立 方米)。回答下列问题。

2014-2016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4~2016年高考真题(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2015·四川文综,4)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第1题。 1.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2015·山东文综,7)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第2题。 2.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2014·山东文综,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下题。

3.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A.农田 B.林地 C.城区 D.乡村 (2014·天津文综,3)读下图,回答下题。 4.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2014·山东文综,8)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5.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1.D [本题主要考查雾的形成条件,气温降低,水汽含量多、风速较小等有利于雾的形成。秋冬季节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气温高,不利于水汽凝结,A项错误;盆地地形地势低,不利于气流抬升,B项错误;影响四川盆地的暖湿气流既有西南季风也有东南季风,C项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故D项正确。] 2.A [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有天气、地形、纬度高低等因素。但对7月的图们江来说,地形不变,昼夜长短也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7月,华北、东北进入了雨季,云量增多,降水增多,日照时数减少,A正确。]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上课讲义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1.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答案: B 2.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 3.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答案: D 4.图中甲地(纬度50°)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自西南向东北 B.自西向东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东向西 答案: 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Ⅱ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

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9~11题 5.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A、C选项。据表,当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D选项,B选项正确。 6.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4次降水,下垫面(土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4次降水相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 7.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2020年高考地理 大气运动选择题专练(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地理大气运动选择题专题训练 通常近地面逆温层常出现在晴朗夜晚,至日出前后最厚。下图所示为春分日某地某时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2题。 1.若该地为利马(12°S、77°W),则其近地面逆温层最厚时约在北京时间() A.6时前后B.11时前后C.14时前后D.19时前后 2.假如此逆温层常年存在,此地附近有座山,山项终年有积雪,则此座高山的海拔估计至少在() A.3000米以上B.4000米以上C.5000米以上D.6000米以上 3.关于气温、气压、高度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在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 ③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气压低;④空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的风力大,是由于() A.海上的温度高于陆地B.海上气压梯度大于陆地 C.海上摩擦力小于陆地D.海上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陆地 5.下图中①②③④为北半球中纬度海平面上的四点。在上述四点精确测定水的沸点时得到①②两点为99.91℃,③④两点为99.80℃,那么O点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6.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7.如图,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风向的箭头是() A. A B. B C. C D. D 读图可知,风都是由高压指向低压,AB错误;南半球风往左偏,结合题中图可知C正确。读“北半球某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下列问题。 8. 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 A. 夏威夷高压 B. 印度低压 C. 亚洲高压 D. 冰岛低压 9. 此时被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 A. 副极地低气压带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赤道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10. 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C点盛行风向是() A. 东北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 东南风 A B C D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上课讲义

2 0 1 8 年高考真题 之大 气运动专题

2018年高考真题之大气运动专题 一、单选题 下图(浙江省普通高校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5、6题。 1. 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 大气吸收强 B.大气逆辐射弱 答案:B 2. 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2018年4月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试题)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 18、19 题。 3. 该日为 A.春分日 B .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答案:D 4. 图中甲地(纬度50° )表层海水大规模运动的方向为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西向东 C. 自东北向西南 D. 自东向西 答案:B 地处(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n卷)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 C.大气反射强 D ?地面反射减弱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A.①② C.②③ 答案:C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B .①④ D .③④ 假定(浙江省普通高校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 I Ti

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 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 完 成9?11题 5 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A. 减小降水变率 B ?减少河水含 沙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B 【解析】考查考生对地理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的分析判断能力,属容易题。 2013年7月,汾川 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说明当地降水变率增大,这与当地植被覆盖率的变化是否有因果关系 无法判断(应该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尺度背景下),但是可以排除 A 、C 选项。据表,当 月前4次降水都没有明显洪峰出现,而且第 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这足以说明当地 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的确能够减水减沙,排除 D 选项,B 选项正确。 6 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 ①历时长②强度大③下渗少④植被截流少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较大。第 5次降水历时2天,并不长,可 排除条件①,降水量90.7mm ,强度居第一,条件②正确。经过前 4次降水,下垫面(土 壤)水分含量达到极限(饱和),第 5次降水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下渗少),条件③正 确。植被截流降水包括降水过程中从枝叶表面蒸发的降水量以及降水终止时枝叶上存留的水 量(最终也消耗于蒸发),对于强降水来说,植被截流量占比极小,但是和前 4次降水相 比,第5次降水的植被截流量虽然具体量不知但并无特殊之处,排除条件④。 7. 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D.植被覆盖坡面 C ?增加降水量 A ?河床 B.沟谷 C ?裸露坡面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高考题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考题 3.(2015广东文综,2,4分)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4.(2015四川文综,3,4分)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5.(2015四川文综,4,4分)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6.(2013·浙江高考)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B. 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C. 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D. 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 7. (2013·浙江高考)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考点二热力环流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2015四川文综,7,4分)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40°N附近大陆东岸 2.(2015四川文综,8,4分)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大气运动

高考真题规范训练:大气运动 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 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答案 B 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2~3题。 2.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 3.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 2.D 3.A 4.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答案 D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据材料回答5~6题。 5.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 6.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答案 5.D 6.D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7~9题。 7.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8.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 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9.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7.B8.C 9.D 10下图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自然地理历年高考题

下列山脉中,不全位于板块界线附近的山脉有() A.冈底斯山、兴都库什山 B.阿特拉斯山、喜马拉雅山 C.落基山、阿巴拉契亚山 D.安第斯山、内华达山 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到23°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减小 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D.七月从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小于8500km。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南走,后向北走。据此判断,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B.南极附近 C.北极附近D.不可能有此情况 小亚细亚半岛沿海地区处于旱季时,直布罗陀海峡表面海流P和斯里兰卡以南表面海流Q的流向是() A.P从西向东,Q从东向西B.P从西向东,Q从西向东 C.P从东向西,Q从西向东D.P从东向西,Q从东向西 地图2—1—1中,阴影部分表示夜间,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 A.M地的黑夜比N地长 B.M地的白天比N地短 C.当N地为5日下午7时,M地是6日上午5时 D.N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M地 读图2—1—2。在下列选项中,各地点的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北极、纽约、基多、东京 B.南极、格拉斯哥、洛杉矶、墨西哥城 C.北极、秋明、科伦坡、塔斯马尼亚岛 D.南极、马达加斯加岛、新加坡、布宜诺斯艾利斯 在大陆漂移示意图(图2—1—3)中,表示6500万年前(第三纪初)海陆分布状况的是() 大气中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分是() A.O2B.水汽C.N2D.CO 下列选项中,附近有世界最高山脉和最深海沟的一组板块界线是()A.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

2017届高考地理-大气运动(一)-专题练习

2017届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大气运动(一) (2016·北京海淀区模拟)地球辐射收入是指地球大气系统吸收的短波太阳辐射能,地球辐射支出是指该系统放射并离开大气顶的长波红外辐射能。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 A.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①越多 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②越多 C.地球表面的冰雪覆盖量越大,③越少 D.如果某地区雾霾天气越严重,④越少 2.低纬地区地球辐射收入大于支出,而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上升,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岩石圈物质循环 C.大气环流、大洋环流 D.海陆间水循环、人类活动 (2016·衡水一中一模)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中,大气层结(大气中温度、湿度等要素随高度的分布)稳定、风力弱、空气湿度大均起重要作用。读某地区最冷月平均等温面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最容易出现雾霾天气的是() A.甲地B.乙地 C.丙地D.丁地 4.丁地所在半球及与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可能相关的因素分别是() A.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南半球;东南信风带 C.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北半球;东北信风带

(2016·河南郑州质检)读东亚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5~6题。 5.此时,盛行西南风的是() A.哈尔滨B.北京 C.青岛D.重庆 6.与乙地相比,甲地该日() A.气温较高B.气压较低 C.降水较多D.日温差大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A、B、C三点气压P相比较() A.P A>P C>P B B.P A

P B>P A D.P A=P C=P B 8.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 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雨 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 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 9.C点近地面吹() A.西北风B.偏北风 C.东南风D.东北风 (2016·山东泰安5月模拟)“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10~11题。

(课标版)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练习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图Ⅰ图Ⅱ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 ) A.a增大 B.b增大 C.c增大 D.d减小 答案 A B 本题组以三峡库区云海日出为情境,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知识;题组呈现了一幅景观图五幅示意图,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云海日出的情境和热力环流的模式,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地理观。第1题,夜晚因无太阳辐射收入,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库区水域热容量较大,降温慢,相对于库区周围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 凝结而形成云海;选项中,①③表示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 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①表示山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①正确、③错误;②④表示的是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温度较海洋温度高,形成海风,夜晚相反,形成陆风,②表示白天的海风,④表示夜晚的陆风,故②错误、④正确。第2题,大气受热过程图中,a 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d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c表示地面辐射,b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d增大,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a减

少,A、D项错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即c减弱,C 项错误;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b增大,B项正确。 读我国三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2019山东枣庄阶段考试)不论降水量多寡,三地都夏季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夏季( ) A.西风带北移的影响 B.东南信风从海上吹来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暖流带来丰沛的水汽 答案 C 根据图中三地的经纬度可知,三地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或者西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4.(2019山东枣庄阶段考试)海螺沟夏季气温比上海和武汉低很多,影响海螺沟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势高低 答案 D 根据经纬度可知,海螺沟位于亚热带地区,夏季应该高温;结合图中该地夏季气温较低,只有13℃左右,可以推断该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高低。 读图Ⅰ和图Ⅱ,回答下面两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