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白象似的群山中文

(完整版)白象似的群山中文

(完整版)白象似的群山中文
(完整版)白象似的群山中文

白象似的群山

作者:海明威

埃布罗河①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②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

①埃布罗河(theEbro):流经西班牙北部,注入地中海,全长约756公里。

②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最大的商港,位于东北部地中海沿岸。

--

"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她已经脱掉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

"天热得很,"男人说。

"咱们喝啤酒吧。"

"Doscervezas,"①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

"大杯的?"一个女人在门口问。

"对。两大杯。"

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看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她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

"你是不会见过。"

"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姑娘看看珠帘子。"他们在上面画了东西的,"她说。"那上面写的什么?"

"AnisdelToro。是一种饮料。"②

"咱们能尝尝吗?"

男人朝着珠帘子喊了一声"喂"。那女人从酒吧间走了出来。

"一共是四雷阿尔。"③

"给我们再来两杯人AnisdelToro。"

"掺水吗?"

--

①西班牙语:意为"来两杯啤酒"。

②西班牙语:茴香酒。

③雷阿尔(real):旧时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通用的一种银币。

--

"你要掺水吗?"

"我不知道,"姑娘说。"掺了水好喝吗?"

"好喝。"

"你们要掺水吗?"女人问。

"好,掺水。"

"这酒甜丝丝的就象甘草,"姑娘说,一边放下酒杯。

"样样东西都是如此。"

"是的,"姑娘说。"样样东西都甜丝丝的象甘草。特别是一个人盼望了好久的那些东西,简直就象艾酒一样。"

"喔,别说了。"

"是你先说起来的,"姑娘说。"我刚才倒觉得挺有趣。我刚才挺开心。"

"好吧,咱们就想法开心开心吧。"

"行啊。我刚才就在想法。我说这些山看上去象一群白象。这比喻难道不妙?"

"妙。"

"我还提出尝尝这种没喝过的饮料。咱们不就做了这么点儿事吗--看看风景,尝尝没喝过的饮料?"

"我想是的。"

姑娘又眺望远处的群山。

"这些山美极了,"她说。"看上去并不真象一群白象。我刚才只是说,透过树木看去,山表面的颜色是白的。"

"咱们要不要再喝一杯?"

"行。"

热风把珠帘吹得拂到了桌子。

"这啤酒凉丝丝的,味儿挺不错,"男人说。

"味道好极了,"姑娘说。

"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手术,吉格,"男人说。"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

姑娘注视着桌腿下的地面。

"我知道你不会在乎的,吉格。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

姑娘没有作声。

"我陪你去,而且一直呆在你身边。他们只要注入空气,然后就一切都正常了。"

"那以后咱们怎么办?"

"以后咱们就好了,就象从前那样。"

"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因为使我们烦心的就只有眼下这一件事儿,使我们一直不开心的就只有这一件事儿。"

姑娘看着珠帘子,伸手抓起两串珠子。

"那你以为咱们今后就可以开开心心地再没有什么烦恼事了。"

"我知道咱们会幸福的。你不必害怕。我认识许多人,都做过这种手术。"

"我也认识许多人做过这种手术,"姑娘说。"手术以后他们都照样过得很开心。"

"好吧,"男人说,"如果你不想做,你不必勉强。如果你不想做的话,我不会勉强你。不过我知道这种手术是很便当的。"

"你真的希望我做吗?"

"我以为这是最妥善的办法。但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我也绝不勉强。"

"如果我去做了,你会高兴、事情又会象从前那样、你会爱我--是吗?"

"我现在就爱着你。你也知道我爱你。"

"我知道。但是如果我去做了,那么倘使我说某某东西象一群白象,就又会和和顺顺的,你又会喜欢了?"

"我会非常喜欢的。其实我现在就喜欢听你这么说,只是心思集中不到那上面去。心烦的时候,我会变成什么样子,你是知道的。"

"如果我去做手术,你就再不会心烦了?"

"我不会为这事儿烦心的,因为手术非常便当。"

"那我就决定去做。因为我对自己毫不在乎。"

"你这话什么意思?"

"我对自己毫不在乎。"

"不过,我可在乎。"

"啊,是的。但我对自己却毫不在乎。我要去做手术,完了以后就会万事如意了。"

"如果你是这么想的,我可不愿让你去做手术。"

姑娘站起身来,走到车站的尽头。铁路对面,在那一边,埃布罗河两岸是农田和树木。远处,在河的那一边,便是起伏的山峦。一片云影掠过粮田;透过树木,她看到了大河。

"我们本来可以尽情欣赏这一切,"她说。"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但一天又一天过去,我们越来越不可能过上舒心的日子了。"

"你说什么?"

"我说我们本来可以舒舒服服享受生活中的一切。"

"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的。"

"不,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

"不,我们不能。"

"我们可以到处去逛逛。"

"不,我们不能。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

"是我们的。"

"不,不是。一旦他们把它拿走,你便永远失去它了。"

"但他们还没有把它拿走呵。"

"咱们等着瞧吧。"

"回到阴凉处来吧,"他说。"你不应该有那种想法。"

"我什么想法也没有,"姑娘说。"我只知道事实。"

"我不希望你去做任何你不想做的事--"

"或者对我不利的事,"她说。"我知道。咱们再来杯啤酒好吗?"

"好的。但你必须明白--"

"我明白,"姑娘说。"咱们别再谈了好不好?"

他们在桌边坐下。姑娘望着对面干涸的河谷和群山,男人则看着姑娘和桌子。

"你必须明白,"他说,"如果你不想做手术,我并不硬要你去做。我甘心情愿承受到底,如果这对你很重要的话。"

"难道这对你不重要吗?咱们总可以对付着过下去吧。"

"对我当然也重要。但我什么人都不要,只要你一个。随便什么别的人我都不要。再说,我知道手术是非常便当的。"

"你当然知道它是非常便当的。"

"随你怎么说好了,但我的的确确知道就是这么回事。"

"你现在能为我做点事儿么?"

"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情。"

"那就请你,请你,求你,求你,求求你,求求你,千万求求你,不要再讲了,好吗?"

他没吭声,只是望着车站那边靠墙堆着的旅行包。包上贴着他们曾过夜的所有旅馆的标签。

"但我并不希望你去做手术,"他说,"做不做对我完全一样。"

"你再说我可要尖声叫了。"

那女人端着两杯啤酒撩开珠帘走了出来,把酒放在湿漉漉的杯垫上。"火车五分钟之内到站,"她说。

"她说什么?"姑娘问。

"她说火车五分钟之内到站。"

姑娘对那女人愉快地一笑,表示感谢。

"我还是去把旅行包放到车站那边去吧,"男人说。姑娘对他笑笑。

"行。放好了马上回来,咱们一起把啤酒喝光。"

他拎起两只沉重的旅行包,绕过车站把它们送到另一条路轨处。他顺着铁轨朝火车开来的方向望去,但是看不见火车。他走回来的时候,穿过酒吧间,看见候车的人们都在喝酒。他在柜台上喝了一杯茴香酒,同时打量着周围的人。他们都在宁安毋躁地等候着列车到来。他撩开珠帘子走了出来。她正坐在桌子旁边,对他投来一个微笑。

"你觉得好些了吗?"他问。

"我觉得好极了,"她说。"我又没有什么毛病罗。我觉得好极了。"

翟象俊译

白象似的群山

《白象似的群山》中话语含义的语用研究[摘要]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作品《白象似的群山》,其风格与传统小说迥异。整篇小说没有人物介绍,以对话贯穿始终,成功地运用对话塑造了人物。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在此作品中具有明显的体现,合作原则是每种语言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读者赏析小说中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方法;会话含义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顺利走进人物内心世界的通幽曲径。 [关键词]白象似的群山;对话;合作原则;会话含义 《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最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它写于1927年,收入海明威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小说情节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位姑娘在一个西班牙小站等火车,男人设法说服姑娘去做一个小手术。是什么手术小说没有直接交代,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经验我们可猜到那是一次人工流产。整篇小说以对话贯穿始终,没有人物介绍,没有情节的来龙去脉,听不见作者的任何声音,小说几乎全由一对男女的对话构成。下面从合作原则和对话含义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对话。一、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会话的目的在于相互了解,达成某种共识。在日常的会话交际活动中,语言使用者能够成功地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的前提是要共同遵守约定俗成的规则系统。在交谈过程中,会话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交际目的,通过交谈理解对方,实现交际目的。因此为了准确有效进行交际,会话者之间都要采取合作的态度,遵循一些原则,这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语言学家格赖斯在60年代末,提出的合作原则。格赖斯认为,在会话过程中,谈话双方的语言交际总是互相合作的,都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互相配合,以求能够相互理解对方的意思。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学说,会话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合作原则,实际上就是会话者所普遍持有的一种假设,即交际双方都要本着互相合作的原则,使会话围绕着主题进行,并且使其与交际目的相吻合。合作原则是人们会话顺利进行的保证,但人们在日常交谈中,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意或无意违反了“合作原则”,这样,就产生了“会话含义”。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包括四大准则:一是数量准则: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二是质量准则: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三是关联准则:说话要相关。四是方式准则:避免晦涩的词语;避免歧义;说话要简要;说话要有条理。[1](P154)合作原则是保证会话顺利进行下去的首要前提,一般情况下,交谈双方总是遵守合作原则的,然而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人们并非恪守以上原则。恰相反,人们会无意或者有意地违反以上原则,意欲表达自己的言下之意,这时听话的一方要认定对方还是遵守着合作原则的。说话人之所以违反准则其目的在于引起听话人的注意力,越出表面意义,从符合准则的角度去理解话语的含义,从而推导出一定的特殊会话含义。[2] 二《、白象似的群山》主人公违反合作原则各准则产生会话含义的实例分析整篇小说没有人物介绍,没有情节的来龙去脉,听不见作者的任何声音。真是浮在海面上1/8的冰山,另外7/8需要读者自己去解读。对其中的对话进行分析正是对这篇小说进行解读的很好的方式。解读之后我们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海明威式的写作特色。当我们运用合作原则及其准则去解读他实际上是与读者进行的对话,就能品味出他一定语境下的会话含义,顺利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白象似的群山》中主人公对数量、质量、方式和关联这四条准则逐一蔑视,现举例如下:(一)违反数量准则,产生会话含义数量准则要求发话人提供的信息适量,不多不少,恰如其分。因此,当发话人提供的信息不足以适应谈话的需要, 或提供多于所需的信息时,就会产生会话含义。如《:白象似的群山》中刚一开就蔑视这一准则:“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天热得很。”男人说。“咱们喝啤酒吧。”“Doscervezas.”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大杯的?”女人在门口问。“对。两大杯。”[3](P192)姑娘以问他们要喝点什么开始了对话,但男人却有些心不在焉,没有给姑娘明确的答复,而只是简单的评论了一下天气。实际上他似乎想要说点其他的什么事情,而不仅仅是回答她的问题,这就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和关联准则。他既没有给出相关的回答也没给出回答所需要的信息。当姑娘建议喝啤酒时,男人也没明确的回答,直接要了两杯啤酒。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从谈话的一开始男人故意打破合作原则来和这个姑娘保持距离,来达到他其他的目的。(二)违反质量准则,产生会话含义根据质量准则,话语必须真实可靠,有足够的证据,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有时说话人故意说虚假的、没有根据的话,产生会话含义。“它们看上去像一群白象。”她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你是不会见过的”[3](P193)此处姑娘的比喻很奇怪。男人用了强调词“从来没有”强调他既不能也没有心情谈论与他们的主题无关的东西。但引起了姑娘的不快,然后他又自相矛盾的说“我也许见到过的”。此处他的

白象似的群山中文

白象似的群山 作者:海明威 埃布罗河①河谷的那一边,白色的山冈起伏连绵。这一边,白地一片,没有树木,车站在阳光下两条铁路线中间。紧靠着车站的一边,是一幢笼罩在闷热的阴影中的房屋,一串串竹珠子编成的门帘挂在酒吧间敞开着的门口挡苍蝇。那个美国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姑娘坐在那幢房屋外面阴凉处的一张桌子旁边。天气非常热,巴塞罗那②来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才能到站。列车在这个中转站停靠两分钟,然后继续行驶,开往马德里。 -- ①埃布罗河(theEbro):流经西班牙北部,注入地中海,全长约756公里。 ②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最大的商港,位于东北部地中海沿岸。 -- "咱们喝点什么呢?"姑娘问。她已经脱掉帽子,把它放在桌子上。 "天热得很,"男人说。 "咱们喝啤酒吧。" "Doscervezas,"①男人对着门帘里面说。 "大杯的?"一个女人在门口问。 "对。两大杯。" 那女人端来两大杯啤酒和两只毡杯垫。她把杯垫和啤酒杯一一放在桌子上。看看那男的,又看看那姑娘。姑娘正在眺望远处群山的轮廓。山在阳光下是白色的,而乡野则是灰褐色的干巴巴的一片。

"它们看上去象一群白象,"她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象,"男人把啤酒一饮而尽。 "你是不会见过。" "我也许见到过的,"男人说。"光凭你说我不会见过,并不说明什么问题。" 姑娘看看珠帘子。"他们在上面画了东西的,"她说。"那上面写的什么?" "AnisdelToro。是一种饮料。"② "咱们能尝尝吗?" 男人朝着珠帘子喊了一声"喂"。那女人从酒吧间走了出来。 "一共是四雷阿尔。"③ "给我们再来两杯人AnisdelToro。" "掺水吗?" -- ①西班牙语:意为"来两杯啤酒"。 ②西班牙语:茴香酒。 ③雷阿尔(real):旧时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国家通用的一种银币。 -- "你要掺水吗?" "我不知道,"姑娘说。"掺了水好喝吗?" "好喝。" "你们要掺水吗?"女人问。 "好,掺水。" "这酒甜丝丝的就象甘草,"姑娘说,一边放下酒杯。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白象似的群山 海明威

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 Ernest Hemingway 1.The hills across the valley of the Ebrol1were long and white. On this side there was no shade and no trees and the station was between two lines of rails in the sun. Close against the side of the station there was the warm shadow of the building and a curtain, made of strings of bamboo beads2, hung across the open door into the bar, to keep out flies. The American and the girl with him sat at a table in the shade, outside the building. It was very hot and the express from Barcelona3would come in forty minutes. It stopped at this junction4for two minutes and went on to Madrid. 2."What should we drink?" the girl asked. She had taken off her hat and put it on the table. 3."It's pretty hot, "the man said. 4."Let's drink beer." 5."Dos cervezas5," the man said into the curtain. 6."Big ones?" a woman asked from the doorway. 7."Yes. Two big ones." 8.The woman brought two glasses of beer and two felt pads6. She put the felt pads and the beer glasses on the table and looked at the man and the girl. The girl was looking off at the line of hills. They were white in the sun and the country was brown and dry. 9."They look like white elephants," she said. 10."I've never seen one," the man drank his beer. 11."No, you wouldn't have." 12."I might have," the man said. "Just because you say I wouldn't have doesn't prove anything." 13.The girl looked at the bead curtain. "They've painted something on it," she said. "What does it say?" 14."Anis del Toro.7It's a drink." 15."Could we try it?" 1 the Ebro: a river in northern Spain 埃布罗河:流经西班牙北部,注入地中海,全长约756公里 2 bamboo beads: 竹珠子 3 Barcelona巴塞罗那(Barcelona):西班牙最大的商港,位于东北部地中海沿岸。 4 junction: the place where two or more roads of railway lines meet. 5 Dos cervezas: a kind of drink西班牙语:意为"来两杯啤酒 6 felt pads: 毛毡垫 7 Anis del Toro: 西班牙语:茴香酒

再读_白象似的群山_

一、简介 1.作者简介 “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短篇小说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语言精练,对话简短,具有电报式风格。其独特的叙事手法被称为“冰山理论”,作品中还大量运用象征来展示深刻的内涵。 海明威作品风格突出,这些独特性在《白象似的群山》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本文仅着眼于其象征手法的应用,对小说中象征意义的再现做更深层次的阐述。 2.故事背景简述 《白象似的群山》写于1927年,是海明威第二本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中的重要篇章。故事发生在西班牙北部埃布罗河的一个火车站。时间不详,猜测应是与作品发表属同一时期。当天天气极其炎热,一个美国男人同一个女孩在西班牙一个小站等火车的时候,男人设法说服女孩去做一个小手术。小说没有直接交待是什么手术,但能推断出是一次人工流产。整部小说基本上是由美国男人和女孩的对话构成,起初两个人的气氛似乎有些沉闷,女孩就采取主动的姿态,称远处群山的轮廓在阳光下“看上去像一群白象”。但男人有些心不在焉,他只关心一个话题,就是想劝女孩去做手术。 女孩显得紧张和忧虑,男人就不停地解释和安慰,最后女孩终于急了:“你再说我可要叫了。”到这里,小说的内在紧张达到了高峰,男人就去放旅行包、 等列车进站。他回来时问女孩:你觉得好些了吗?女孩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小说就这样戛然而止。整篇小说只有1455个单词,却几乎处处都应用象征主义手法。 二、象征主义在文字中的体现 1.小说题目中象征意义的四种解读 小说象征手法的应用首先得见于题目:为什么作者用白象形容山的形状?夏天的山又怎么是白色的? “白象”的内涵非常丰富,它隐射了小说的内容不会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可是究竟是哪种意思更为合理? 对于小说题目,较为普遍的解读是通过说山的形状如怀孕妇女凸起的腹部,以此暗示小说中的女孩有孕在身。 第二种解读来自于对“白象”的词源的考究。白象是泰国独有的、比较稀罕的动物,漂亮、昂贵、但它不能用于劳作,所以很多人渴望拥有,拥有了却又是一种累赘。这个意义被引入美国文化后意思是“不想要的礼物”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孩子对于西班牙男人就像白象之于普通人,如“就是放进去一点空气”、“除了你,我不想要任何人”。这些都暗示着白象象征着孩子———女孩渴望拥有,而男主人公却认为孩子是个无用的累赘。 海明威小说的男主人公形象都颇有男子气概,而这篇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却属特例———不负责任、感情自私———强调“我现在就很爱你”“我很在乎你”“我会为你做任何事” ,但是他却不愿意让女孩留住再读《白象似的群山》 铁红玲1王 平2 (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 2.新疆财经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摘要:海明威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简洁深奥,除创造了“电报式”的文体和“冰山原则”的叙事理论之外,象征手法也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 《白象似的群山》便是其风格集中体现的一部短片小说。本文从题目、称呼、场景以及对话四个层面详细探究了象征手法的应用,同时提出了“白象”被赋予的第四种象征意义。 关键词: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象征主义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1-160-03 收稿日期:2010-08-15 作者简介:铁红玲(1980-),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王平(1981-),山东青岛人,新疆财经大学外语学院教师。 第29卷第1期Vol.29,No.1西安社会科学Xi'an Social Science 2011年2月Feb.,2011

《白象似的群山》的语法隐喻分析 白象似的群山原文阅读

《白象似的群山》的语法隐喻分析白象似的群山原文阅读 一、引言语法隐喻最早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 提出的通过研究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体现关系,他区分了两种体现关系: 一致式和非一致式。一致性指语言结构直接反映现实世界的结构,而不一致性是指语言结构并不直接反映现实而是表现出一种扭曲的关系,语言单位在不同的语法域中转化,这种不一致即语言单位之间的隐喻过程,也被称为语法隐喻。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只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Halliday, 2000)。 《白象似的群山》是美国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一部短篇小说。整篇文章采取对话的形式,表现了一对在火车站等待火车的情侣之间 的对话。这对情侣在一个小车站等待去往马德里的火车,女孩怀孕了 而男孩极力劝说她接受堕胎手术并掩饰自己是在强迫对方;而女孩希 望留下这个孩子,同时对男孩的态度感到伤心。小说凭借其简介语言 风格受到了评论界的赞赏。对于这部小说的分析层出不穷,但大多都基于文学赏析和文学评论的角度,有些学者尝试利用言语行为分析和语篇分析等语言学理论从语用学和系统功能语法的视角来探讨这部 小说。本文决定从语法隐喻分析这篇小说的对话。 二、语法隐喻

1.概念隐喻。在功能语言学中,概念元功能主要通过及物性(transitivity)和语态(voice)得到体现。及物性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述。韩礼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存在过程(胡壮麟等,xx)。在他看来,及物性过程中的各过程都可以隐喻化的,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外一个过程;随着过程变化,该过程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相应发生变化;随着功能角色变化,它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 在词汇语法上也有隐喻化。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名词化(nominalization)。名词化就是“过程(其词汇语法层的一致形式为动词)和特性(其一致式为形容词)经过隐喻化,不再是小句中的过程或修饰语,而是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参与者。”(胡壮麟,1996:4) 2.人际隐喻。人际隐喻通过情态和语气两个系统表达,称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情态隐喻是由情态系统中的情态一致式向非一致式表达的转移形成的。明确的主观情态形式和明确的客观形式都是隐喻性的,因为它们都是以命题的形式,即由小句的形式来表达情态。同样,从一个语气域向另一个语气域的转移的现象称为语气隐喻。 在英语中,情态意义一致的表达形式是情态副词和状语,而情态隐喻则通过动词或系表结构等来表达情态意义。例如: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赏析

在西班牙的某个小火车站,由巴塞罗那开往马德里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到站。一对男女--男人是美国人,和他一起的女人叫吉格--他们在车站的酒吧门口喝酒,候车。这期间大约半个小时,两个人交谈着,故事描述了他们谈话的情形。吉格怀孕了,男人感到心烦,希望女人去做流产。女人的回答言不及义,心不在焉。在两个地方,我们感觉到他们的分歧变得尖锐起来,涉及到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这由他们对手术的不同看法而暴露,男人说: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女人说:不,我们不能。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一旦他们把它拿走,你便永远失去它了。在谈话的尾声,分歧达到紧张的程度,女人说:你再说我可要尖声叫了。谈话中断了一会儿,列车即将到站,女人平静下来。男人问:你觉得好些了吗?女人说:我觉得好极了。 但是,好极了是什么意思呢?女人同意了男的看法吗?没有结局,故事戛然而止。回顾他们的交谈,可见冲突蓄势待发,过程曲折。对是否做流产本身,两人似乎没异议了。男人说他不会强迫女人做,女人说我可以去做,我不在乎自己。可在表面的一致下,读者感觉到有某种阻碍,人物各自遭受挫折。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关系随之有所变化。车站的这场谈话,是这种变化的前奏。 由故事被这样讲述的特点,我们逐步感受到海明威的力量。他选择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濒临变化的这一个时刻,将潜在的心理趋势揭示出来。而他的表达维持了事件在这一阶段的模糊性,他没有强化和夸张其中尚不明显的东西。他给我们看的是迹象,迹象里包含着可能性,可能性并不是任何明确的结果。 海明威风格的简洁从此可以看出。这种简洁,表现在作家写作时,他非常明确什么东西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它既是一种当下情境,又含孕着其他的,读者通过求索可以获知的东西。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用这篇小说来讨论小说的艺术:寻找失去的现在。他启发我们注意到这一点。他认为,海明威这样来写小说,他在小说的艺术上有一个贡献,那就是对这种境况的捕捉:一个对话的视觉和听觉的表面。

千与千寻的片尾曲歌词

哪位大虾能帮我解释一下千与千寻片尾曲always with me 的歌词的意思? 歌词: 内心深处的呼唤 我想要走进悸动的梦中 虽然悲伤总是会重演 但我一定能在某处与你相逢 人们总是不停犯错 他们只知道天是蓝的 虽然前路渺茫 但他们的双手仍在寻找光明 离别时平静的心 身体归于虚无时的倾听 莫名的生存,莫名的死去 花,风,城市都是如此 啦啦啦~~~ 内心深处的呼唤 让我们不停的画出梦的色彩 比起回忆心中的悲伤 不如用同样的唇轻声歌唱 即使在封锁的回忆中 仍然还有无法忘记的呢喃 即使在粉碎的镜片中 仍然能映出新的景色 晨色初照下的宁静窗台 还有化为虚无的身体 从此我不会越过大洋去寻找 闪耀的所有都在身边 我将自己去追寻 啦啦啦~~~ 我来帮他解答 满意回答 2009-03-29 12:40 这是我一点不成熟的看法,理解的不到位,见谅

宫崎骏大师总是善于刻画孩子内心对世界的看法和对待事物的心理,大家都看过这部电影吧,刚开始的时候,千寻是一个胆小麻木的孩子,这与家长的教育很有关,家长首先就对千寻不是很重视,从简短的几句对白和在通往神明的隧道口就能够看出来,不过虽然千寻对世事比较麻木,但是毕竟她还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小学生而已,大人们对她自身的想法不重视导致她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对除自己之外的人的不相信。到这就不难理解这段歌词了。 首先第一句是说有关她的这段非比寻常的经历,对这段故事的不舍,那个如梦一样的世界跟现实世界一样,值得她去怀念。在即将和那个世界作别时,他和小白的对话中,充分显示了他们互相的不舍。其实这个世界,离别才是永恒的,但他们仍然相信他们可以重逢。 第二段,宫崎骏借千寻的角度道破,其实大人们总是太过自私,总是不顾一切的去追逐自己想要的,却忽略了最重要的。 第三段,千寻刚进入那个世界是胆小的,眼睛里充满茫然,而且不懂礼貌,对救了她的锅炉爷爷都没说一句谢谢,去见汤婆婆连门也没敲。可是后来千寻却能把河神给自己的丸子给白龙和无面人吃,足以看出千寻的变化。在回到人类世界之后,千寻回头不舍得望向给自己很多宝贵东西的时候,眼神是那么坚定。这时的千寻实际上已经从神明世界的小千那里继承了某种精神,她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迷茫,相信她在这个故事之后,会有她的另一个人生。 之后的几段我感觉和前面的差不多,就是

关于《白象似的群山》语言特色的语用学研究

关于《白象似的群山》语言特色的 语用学研究 论文摘要:语用学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研究文学语言特色的有力工具。本文借助语用学理论中格莱斯会话含义的合作原则来分析《白象似的群山》的语言特色,以揭示小说中人物的鲜明性格、交际意图和关系。 论文关键词:言语表现形式;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分析 《白象似的群山》是20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颇具特色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语言简明清新,内容蕴含丰富。海明威通过巧妙安排句法结构、精确的用词以及男女主人公之间一系列对话的描摹,很好地呈现了两个男女主人公微妙的心理变化。 这部小说中人物没有确切的身份,整个故事甚至没有一个确切的历史时间,只是截取了一个名叫吉格的年轻姑娘和一个美国男人在西班牙某个小火车站的酒吧门口喝酒候车时的一个生活片段,而二者间的身份、关系则是通过一系列对话呈现的。仔细研读这番对话,会发现男女主人公之间逐渐凸显的不和谐关系及其鲜明的性格特征,语用学理论中格莱斯会话含义的合作原则为研读这部小说的语言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看似平淡无奇的一番对话,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形式和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捕捉其交际的意图和行为,洞察交际双方的社会关系。

合作原则是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为弥补索绪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提出的。格莱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都有着一种默契的合作,说话人和听话人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使整个交谈过程所说的话符合交流的目标和方向,这种合作使他们能够持续进行有意义的言语交际。¨合作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遵循这四条原则,能促使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达成默契,以顺利完成交际。但在实际交际中,人们常常出于礼貌或其他原因有意违反这四条准则而产生言外之意。合作原则为我们赏析小说中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方法。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违反合作原则次准则产生的言外行为较为丰富。 一、违背数量准则的言外行为 数量准则包含两个方面:(1)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所要求的详尽程度;(2)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数量准则规定了人们说话时应提供合适的信息量,不应多说,也不应少说。如果违背数量准则,会产生相应的语用效果。违反数量准则的言外行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靠超出必要信息量的信息产生言外之意,另一种情况是话语中有意减少必要的信息量,从而含有某种言外之意。 在《白象似的群山》开篇对话中,女孩吉格问男孩“我们该喝点什么呢?”男人的回答是:“天太热了!喝啤酒”。对话之初,男主人公就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女孩只是问喝点什么,而男主人公则附加了信息。天太热了,女孩用了“我们”和较为委婉的“应该”,而男人则不假思索地决定喝啤酒。可见对话中的这个美国男人有着很强烈

千与千寻主题曲 歌词

1、yo n de i ru / mu ne no do ko ka o ku de 呼んでいる胸のどこか奥で 2、i tsu mo ko ko ro o do ru / yu me wo mi ta i いつも心踊る梦を见たい 3、ka na shi mi wa / ka zo e ki re na i ke re do 悲しみは数えきれないけれど 4、so no mu ko u de ki to / a na ta ni a e ru その向こうできっとあなたに会える 5、ku ri ka e su a ya ma chi no / so no ta bi hi to wa 缲り返すあやまちのそのたびひとは 6、ta da a o i so ra no / a o i sa wo shi ru ただ青い空の青さを知る 7、ha te shi na ku / mi chi wa tu zu i te mi e ru ke re do 果てしなく道は続いて见えるけれど 8、ko no ri yo u te wa / hi ka ri wo i da ke ru この両手は光を抱ける 9、sa yo na ra no to ki no /shi zu ka na mu ne さよならのときの静かな胸 10、ze ro ni na ru ka ra da ga / mi mi wo su ma se ru ゼロになるからだが耳をすませる 11、i ki te i ru fu shi gi / shi n de i ku fu shi gi 生きている不思议死んでいく不思议

分析《白象似的群山》

《白象似的群山》赏析 08中本四班 严孙钦 080101453 《白象似的群山》堪称海明威短篇小说的经典。这篇小说写于1927年。小说情节十分简单,可以概括为:一个美国男人和一个姑娘吉格在一个车站等车,男人试图说服姑娘去做一个手术,而姑娘不愿意做。从文本中,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男人是谁,这个手术是什么?但看完全篇,我们可以推断出手术应该是人工流产。 从文本上看,整部小说基本上是由男人和姑娘的对话构成。全文一共110小节,其中只有12小节是叙述。开始的时候,两人的谈话似乎有些沉闷。男主人公一出场就暗示着他怀着心事:当吉格问“咱们喝点什么呢”时,男人的回答却是“天热得很”。姑娘想打破僵局,突发奇想说远处群山的轮廓在阳光下“看上去像一群白象”。但男人有些心不在焉,他只关心怎样劝说姑娘去做手术。姑娘显得紧张和忧虑,男人就一再解释和安慰:“那实在是一种非常简便的手术,甚至算不上一个手术。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用空气一吸就行了。我以为这是最妥善的办法,但如果你本人不是真心想做的,我也绝不勉强。”姑娘终于急了:“你再说我可要叫了。”在这里,小说的内在紧张达到了高峰,男人就去放行李包等列车进站。回来时问姑娘:“你觉得好些了吗?”姑娘向他投来一个微笑:“我觉得好极了。”小说就这样在高峰处迅速滑下,戛然而止。这就结束了,总让我们感到莫名奇妙。但多看几遍又发觉不同。 小说的叙事视角是很独特的,他不同于鲁迅的《孔乙己》中的小伙计来作为叙事视角,进而展示整个社会对孔乙己的认识。《白象似的群山》运用的是很纯粹的限制性客观叙事视角。小说中没有叙事者主观的评论和解释,叙事是非全知的,我们知道的和小说中的叙事者知道的一样多。小说中的男人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美国人,其他的情况我们全然不知。他们是谁,他们之间什么关系,他们从哪里来,要去哪里做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千与千寻片尾曲_简谱_纯音乐_口琴版

千与千寻片尾曲简谱纯音乐口琴版 1=C . . . . . . . . . . . . 1 2 3 1 5 3 2 5 2 1 6 3 1 7 . . . . . . . . . . 7 6 7 1 5 1 2 3 4 4 3 2 1 2 . . . . . . . . . . . 1 2 3 1 5 3 2 5 2 1 7 6 7 1 5 . . . . . . . . . . . 5 6 7 1 2 5 1 2 3 4 4 3 2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5 5 5 5 5 6 5 4 3 3 3 3 3 4 3 2 1 1 1 7 6 7 1 2 2 3 2 3 2 . . . . . . . . . . . . . . . . . . . 3 4 5 5 5 5 5 6 5 4 3 3 3 0 3 4 3 2 1 7 . . . . . . . . . . 6 7 1 2 5 1 2 3 2 2 2 1 1 . . . . . . . . . . . . 1 2 3 1 5 3 2 5 2 1 6 3 1 7 . . . . . . . . . . 7 6 7 1 5 1 2 3 4 4 3 2 1 2 . . . . . . . . . . . 1 2 3 1 5 3 2 5 2 1 7 6 7 1 5

. . . . . . . . . . . 5 6 7 1 2 5 1 2 3 4 4 3 2 1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4 5 5 5 5 5 6 5 4 3 3 3 3 3 4 3 2 1 1 1 7 6 7 1 2 2 3 2 3 2 . . . . . . . . . . . . . . . . . . . 3 4 5 5 5 5 5 6 5 4 3 3 3 0 3 4 3 2 1 7 . . . . . . . . . . 6 7 1 2 5 1 2 3 2 2 2 1 1 . . . . . . . . . . . . 1 2 3 1 5 3 2 5 2 1 6 3 1 7 . . . . . . . . . . 7 6 7 1 5 1 2 3 4 4 3 2 1 2 . . . . . . . . . . . 1 2 3 1 5 3 2 5 2 1 7 6 7 1 5 . . . 5 6 7 1 2 5 1 . . 7 6 7 1 2 5 . . . . 1 7 6 7 1 2 5 1 . . . . . . . . 2 3 4 4 3 2 1 1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赏析

白象和群山恐怕是很难扯到一块去的,首先,山如何会是白色的呢除非是雪山或冰山。但如果是雪山和冰山,白色便不需要说出。而在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这篇小说里,时间是盛夏,天气非常热,当然不是指的雪山。群山看上去像一群白象,是小说里女主人公的一种感觉。对于读者来说,它不大容易引起共鸣。不仅如此,连她的男朋友,那个美国人也没有共鸣。这个小说的意念是如此的朦胧,我们不禁要问: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故事 在西班牙的某个小火车站,由巴塞罗那开往马德里的快车还有四十分钟到站。一对男女--男人是美国人,和他一起的女人叫吉格--他们在车站的酒吧门口喝酒,候车。这期间大约半个小时,两个人交谈着,故事描述了他们谈话的情形。吉格怀孕了,男人感到心烦,希望女人去做流产。女人的回答言不及义,心不在焉。在两个地方,我们感觉到他们的分歧变得尖锐起来,涉及到他们对生活的理解。这由他们对手术的不同看法而暴露,男人说:我们可以拥有整个世界。女人说:不,我们不能。这世界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一旦他们把它拿走,你便永远失去它了。在谈话的尾声,分歧达到紧张的程度,女人说:你再说我可要尖声叫了。谈话中断了一会儿,列车即将到站,女人平静下来。男人问:你觉得好些了吗女人说:我觉得好极了。 但是,好极了是什么意思呢女人同意了男的看法吗没有结局,故事戛然而止。回顾他们的交谈,可见冲突蓄势待发,过程曲折。对是否做流产本身,两人似乎没异议了。男人说他不会强迫女人做,女人说我可以去做,我不在乎自己。可在表面的一致下,读者感觉到有某种阻碍,人物各自遭受挫折。这也意味着,他们的关系随之有所变化。车站的这场谈话,是这种变化的前奏。 由故事被这样讲述的特点,我们逐步感受到海明威的力量。他选择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濒临变化的这一个时刻,将潜在的心理趋势揭示出来。而他的表达维持了事件在这一阶段的模糊性,他没有强化和夸张其中尚不明显的东西。他给我们看的是迹象,迹象里包含着可能性,可能性并不是任何明确的结果。 海明威风格的简洁从此可以看出。这种简洁,表现在作家写作时,他非常明确什么东西有以一当十的作用,它既是一种当下情境,又含孕着其他的,读者通过求索可以获知的东西。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曾用这篇小说来讨论小说的艺术:寻找失去的现在。他启发我们注意到这一点。他认为,海明威这样来写小说,他在小说的艺术上有一个贡献,那就是对这种境况的捕捉:一个对话的视觉和听觉的表面。 这个捕捉的意义在哪里呢昆德拉把海明威的小说放在小说的传统里来看。他说到,在十九世纪初期,在司各特、巴尔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那里,小说被精心结构,成为丰富的场景;其中集中了情节、思想、心理的全部丰富性。这样的场面里逻辑严谨,描写密集,所谓平凡、日常、偶然和简单的东西被放弃了。是福楼拜使小说走出戏剧性--海明威这样说。昆德拉认为这便是现代小说所发现的东西:发现现在的时间,发现这个时间的结构,发展我们的生活所赖以建立的基础--日常性和戏剧性共存。 昆德拉认为海明威不仅善于把握现实中这种对话结构,而且创造了一种形式,它简单、透明、清澈、漂亮。对于"白象似的群山"这个比喻,昆德拉也谈到,海明威是不爱用比喻的人,小说中的这个比喻,属于他笔下的人物。也有别的论者认为,白象暗示妇女怀孕的体型。可

千与千寻主题曲歌词

千と千寻の神隠し yo n de i ru / mu ne no do ko ka o ku de 呼んでいる胸のどこか奥で i tsu mo ko ko ro o do ru / yu me wo mi ta i いつも心踊る梦を见たい ka na shi mi wa / ka zo e ki re na i ke re do 悲しみは数えきれないけれど so no mu ko u de ki to / a na ta ni a e ru その向こうできっとあなたに会える ku ri ka e su a ya ma chi no / so no ta bi hi to wa 缲り返すあやまちのそのたびひとは ta da a o i so ra no / a o i sa wo shi ru ただ青い空の青さを知る ha te shi na ku / mi chi wa tu zu i te mi e ru ke re do 果てしなく道は続いて见えるけれど ko no ri yo u te wa / hi ka ri wo i da ke ru この両手は光を抱ける sa yo na ra no to ki no /shi zu ka na mu ne さよならのときの静かな胸 ze ro ni na ru ka ra da ga / mi mi wo su ma se ru ゼロになるからだが耳をすませる

i ki te i ru fu shi gi / shi n de i ku fu shi gi 生きている不思议死んでいく不思议 ららら……(ra ra ra ……) おおお……(o o o ……) るるる……(ru ru ru ……) yo n de i ru / mu ne no do ko ka o ku de 呼んでいる胸のどこか奥で i tsu mo na n do de mo / yu me wo e ga ko u いつも何度でも梦を描こう ka na shi mi no ka zu wo / ii tsu ku su yo ri 悲しみの数を言い尽くすより o na ji ku chi bi ru de / so to u ta o u 同じくちびるでそっとうたおう To ji te i ku o mo i de no / so no na ka ni i tsu mo 闭じていく思い出のそのなかにいつも wa su re ta ku na i / sa sa ya ki wo ki ku 忘れたくないささやきを闻く ko na go na ni ku da ka re ta / ka ga mi no u e ni mo こなごなに砕かれた镜の上にも a ta ra shi i ke shi ki ga / u tsu sa re ru 新しい景色が映される

白象似的群山解读_《白象似的群山》文本解读

白象似的群山解读_《白象似的群山》文本解读 关键词:海明威“冰山”原则内心独白摘要: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读起来意味无穷。长期以来,在对这篇小说众多的评论中,研究者将焦点更多地放在了解释甚至演绎上,缺失的却是细致的文本阅读和体验。本文试图从阅读的角度对故事文本进行体验和分析,并对海明威独特的叙事视角和高超的创作技艺进行探讨,从而更好地解读人生。 一、引论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篇幅虽短,但读起来意味无穷。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小说文本进行了解读和批评,如小说的象征意义、对话分析、男性形象、女性形象;更有人从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心理结构进行评述。但在对这篇小说众多的评论中,焦点更多地放在了解释甚至演绎上,缺失的却是细致的文本阅读和体验。正如英国作家王尔德所言,“文学批评只是评论者的自传”。本文试从阅读的角度对故事文本进行体验和分析。

二、独特的叙事视角 小说的叙事视角是从一个偷听者的叙述展开的,开头简单描述了故事的地理背景为西班牙埃布罗河谷,观察的位置是河谷这边一个小车站的酒馆,而跨过河谷的另一边是可见的连绵群山,山顶有积雪覆盖,而山下则裸露荒凉,不见树木,时间为盛夏,少风,因为房屋的遮荫下也是温热,并不凉爽。故事的主角是两个旅行的男女,坐在酒馆外面凉荫下等待从巴塞罗那开往马德里的火车。一般来说,这种景色很难吸引游人停留,偶有驻足,也是不得已的暂时停靠,等待离开。所以故事从一开始的简单叙述中就给读者一种促迫的感觉,局限了阅读的期望:这里不是一个能够发生大场面大事件的地方,任何故事在这里只能匆匆开始,匆匆了结,甚至只能是一种片段或过渡。但这也赋予故事一种预期的张力,使读者预感到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但可能发生的一切又会随火车的到来而暂时结束;山谷、群山、车站、酒馆、火车只是演出的道具,从而被赋予强烈的象征意义。我们首先听到女主角开口说话:“我们喝点什么?”这不一定就是男女主角谈话的真正开始,而是他们坐在酒馆前开始说话,叙述者能偷听到的部分。 主角人物出场时,读者就如叙述者一样,对他们的印象是非常模糊的:既不知道他们从何而来,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对此前他们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更一无所知。我们唯一得到的线索就是他们两个的对话早在来小酒馆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而他们谈论的话题可能发生在更久以前。他们在小酒馆坐下后,那个女孩开口问“我们喝点什么”,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而很可能是一种对话转折手段。那个男人回答“太热了”,“喝啤酒吧”,这种回答很不寻常。男人根本没有给他的女伴任何商量的余地,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直接点了啤酒,显示出在两人关系上他一直处在决策者和控制者的地位,女孩只是听从者。女孩第一次说出连绵的群山“它们看上去真像大白象”,可见女

海明威__白象似的群山__赏析

《白象似的群山》解读 本文试图从文本的角度解释其象征的意蕴、隔阂的主题和神话的框架。 《白象似的群山》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表达方式。它不像传统小说有开端、发展和结局。我们读后所了解到的只是两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片段而已。小说仿佛一幅水墨写意, 冷峻疏朗, 深邃含蓄, 没有抒情渲染, 没有梦幻寄托, 甚至没有多少描写形象, 稀稀落落的字里行间仿佛全然出于不经意, 更像是一幕电影镜头, 留下许多空白让我们去回味、推断。其真正的意图往往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初看上去, 这篇小说并没有向读者阐明什么内涵, 读者只看到故事发生的表象, 这是体现海明威“冰山”创作理论的典型短篇之一。在这个四千字左右的短篇中, 他以简洁凝练的文笔, 客观而准确地勾勒出了一幅富有实感的画面: 一对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男女在一个不知道名称的车站候车, 喝酒, 交谈。小说真正做到了使读者参与进去, 去思考, 揣摩和推测。正如他自己所说的: “关于显现出来的每一部分, 八分之七是在水面以下的。你可以略去你所知道的任何东西, 这只会使你的冰山厚积起来。” [1 ]本篇就是厚积薄发的典范。文中有许多地方的解读是多义性的, 开放式的, 并留用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读者可以想象自己的结尾方式, 因此在读的过程当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本文试图从文本的角度解读其丰富的思想意蕴, 就教方家。 一、象征的意蕴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到某地去旅游, 且女人有可能要做堕胎手术。故事中的许多细节都与生育和不妊的意象有关, 这一主题也可以从小说的标题窥见一斑:“群山”喻指孕妇的大肚子形状, 而“白象”则是一个典故, 指无用或废弃的东西。这里不想要的东西即是他们将要打掉的胎儿。在小说的开头, 叙述者用简单的语言描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故事发生在西班牙的埃波罗河谷, 且小说中主人公将要乘坐的是一辆从巴塞罗那开往马德里的快车, 但我们并不清楚故事发生的具体地点在哪,具体的时间和日期是什么, 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会不会乘车。这里的火车象征着变化和运动,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害怕这种变化和运动, 因为变化和运动并不总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它也能标志着他们的关系向着消极的方向转变, 那么它是否意味着是一辆“人生之车”呢? 另外一个我们要注意的事实是: 火车只停留两分钟,很短。这一有限的时间象征着吉格必须尽快堕胎的时间。首先, 她不可能长时间地琢磨这一难题, 因为她越迟去堕胎, 她的危险性就越大。其次, 因为堕胎在当时的西班牙是违法的, 即使在近来也这样, 在当时专制统治时期它是要遭到严厉惩罚的行为, 在有人知道这事之前必须解决掉。刚开始读小说, 我们得到的第一印象就是我们处于烈日下一个干燥, 寸草不生的地方, 没有树, 它强调了缺乏生命的暗示。而与背景相反的是: 小说的主人公出现在生命活动浓郁的房子里, 在房干燥热的阴凉处, 这就强调了象征生育力的孕妇和她周围一切的对比。这“一切”当然包括有“繁殖神”意蕴的那位美国男人, 因为他也在荫凉处, 在与外面的荒芜相区别的避荫处。另外那道竹珠帘子把这两个年轻人和酒吧里的那许多人分开。这让人想到隐私, 那是使他们免遭酒吧里的世界侵扰的, 房子的燥热的阴凉处的观念所突出的“隐私” 。在第一自然段里, 叙述者对人物做了简短明了的介绍。2 1 1叙述者只是提到“那个美国男人和那个跟他一道的女孩” [2 ]。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 他们也许是像他们一样的众多夫妻的象征。但我们可以从叙述者的不同处理上———称女的为“the girl (女孩)” , 而称男的为“ theAmerican (那个美国男人)”———可以推测二者年龄的差异。后来我们知道女孩名叫“吉格” , 但仍不知道那位美国人叫什么。况且女孩的名字不是一个常规的名字, 而是具有象征性, 因为它是一活泼的舞蹈的名字, 或也指一种活泼的舞蹈? 或按《科林斯大词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