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地理上学期复习资料·

高二地理上学期复习资料·

高二地理上学期复习资料·
高二地理上学期复习资料·

1/22

高二地理上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2/22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例题分析: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

解析: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于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逐年减少造成的,发达国家的程度应该高于发展中国家。选择B

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知识要点:

3/22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移

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难点解析二:

生育率(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人数的比)和出生率(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的关系

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生育率是衡量出生率的一个基础(生育率和出生率呈正相关)

①.生育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宗教)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

②.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都有很大制约作用

※难点解析三:其中,环境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人类对环境先起破坏作用,环境再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具体表现

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表现:

①.过度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增多,资源需求加大,利用程度扩展)

4/22

②.过度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包括生产排污和生活排污)☆例题分析:判断对错

①.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答:错误,造成环境污染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素质,因此人口数量只是原因之一

②死亡率高的地方,生育率往往也高

答:正确,死亡率高,往往说明生产力水平、文明程度都较低,在此情况下,生育率会偏高。当然上述说法同时用"往往"二字避免了绝对化,因为有些时候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也会在一些特定的时段出现死亡率升高的情况。

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

☆知识要点:

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

简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制约因素

①资源(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影响它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②科技发展水平③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5/22

(后两者均通过影响资源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难点解析一:为什么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资源的数量决定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数量的资源能供养更多的人口,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对资源数量的最低生存要求。所以说资源是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而科技水平和人口文化消费水平则是通过影响资源来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3、环境人口容量特性:

①.(长期的)不确定性: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不确定

②.(短期的)相对确定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对稳定,因此相对确定

※难点解析二:为简便,在实际中,通常以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用土地资源。

4、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看法

悲观: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乐观:考虑到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利用程度的加深,认为地球不会达到它的环境人口容量

介于两种看法之间: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目前人与环境之间已经有了很多尖锐的矛盾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报告: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7亿是我国的适度人口值

6/22

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为:

①.人均耕地少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

②.人口与淡水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第四节人口素质与环境

☆知识要点: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有: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起作用,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口身体素质)①.遗传因素

②.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

※难点解析一: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能力的变化

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断加强,所以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人口身体素质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难点解析二:对人口身体素质起作用的自然环境主要有两种:

原生环境因素(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缺硒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过剩导致地方性硒中毒;碘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次生环境因素(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物理方面,噪声影响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化学方面,化学物质会致癌变、致病变;生物方面,病毒、病菌、寄生虫卵使蚊子大

7/22

量繁殖,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

※难点解析三:社会经济因素范围比经济因素广,经济因素从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文化素质高,资源观(资源利用充分、同时开发新的资源)、环境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保)、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先进,人口、环境、经济得以协调发展,呈现一种良性循环。

文化素质低,资源观(资源利用程度低,只能依靠现有资源,大量开采,必然造成资源压力)、环境观(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造成破坏)、发展观(不可持续发展)落后,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呈现一种恶性循环。

☆例题分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环境大量索取资源,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问题的恶化;

②.人口素质的低下,使得人口的环境意识淡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意环保。

※难点解析: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人口素质提高,生育率必然下降,人口数量就能得到控制,环保实现人口素质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实现

第五节人口迁移与环境☆知识要点:

8/22

1、人口迁移的概念

包括两个方面:

①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②这种空间移动必须是永久性或长期的

2、分类

分类标准:地理范围、迁移方向

①地理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小范围的有省际迁移、县际迁移)②迁移方向:城市至城市、乡村至乡村、城市至乡村(逆城市化过程、知青下乡)、乡村至城市(城市化过程)

※难点解析一知青下乡的原因:政策因素,为解决城市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

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的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难点解析:自发性迁移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引发的?

答案: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战争

※难点解析: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变化原始社会:为食物--→农业社会:为土地--→工业社会:为优化劳动

9/22

力配置

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对迁入地:①改善综合经济环境;②加剧生态环境问题

对迁出地: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②缓解人地矛盾;③保护自然环境;④在局部地区可能造成人才流失问题

第六节中国人口迁移

☆知识要点:

1、了解人口迁移的阶段性

①历史上(原因:移民支边、战争、自然灾害)

安史之乱改变人口地理分布格局:人口地区分布中心有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②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中期(原因:主要是政策)

特点:迁移规模小,频率低(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净迁出地区:辽、鲁、沪、蜀迁入迁出持平:藏

③80年代中期以后

规模大、频率高(自发性迁移)方向:A 农村到城市B 内地到沿海城市、工矿地区

2.80年代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原因

①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农村多剩余劳动力

②1984年推出"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政策

10/22

③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根本原因)

〖第二单元〗

第一节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知识要点:

1、城市的三种基本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难点解析:

★①功能区的形成:同种经济活动需要的发展条件一致,所以同种经济活动容易在城市相同的区位上聚集起来,发生竞争,最终形成一个以该种职能为主、其他职能为辅的功能区

★②中心商务区、中心商业区的区别

在城市中心区,交通最为便利,所以对商业的吸引力最大,容易形成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就是中心商业区,随着城市的发展,中心商业区不断膨胀发展,职能层次逐渐丰富,最终发展成为中心商务区。所以中心商业区是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小城市中的。而中心商务区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所具备的,是大城市中才有的

★③不同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而且这儿的功能区指的就是后面提到的经济文化区

2、中心商务区特点:(对交通要求最高)

①城市中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平面中心、垂直底层均为零售活动)3、工业区区位变化特点:

11/22

①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考虑到环境)②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考虑到经济)

4、住宅区

①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②位置上,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难点解析:为什么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高,日常除了工作还会进行其他休闲娱乐活动,所以住宅靠近高坡、文化区;而低级住宅区的居民收入低,终日为生活奔波,日常主要活动为工作,所以住宅靠近低地、工业区。而工业区和文化区的位置是相背的,所以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难点解析:卫星城的作用--分散城市的职能,起到大城市人口分流作用

第二节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成因

☆知识要点:

1、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因素

◇历史因素

※难点解析:

文化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一般继承和保持城市的原有特色

历史较短,以前土地利用形式未形成较大影响的地区,可以完全改变昔日的土地利用方式◇经济因素:价高者得

12/22

举例: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对商业活动吸引力大,商业活动愿意付价高于其他经济活动,所以城市中心一般发展商业区

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通达度

(从市中心向郊区,功能区的分布: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社会因素

影响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是:收入(常见原因),知名度、宗教种族

第三节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知识要点:

1、三种常见模式:

同心圆模式(考虑经济--距市中心远近)

扇形模式(考虑环境因素)

多核心模式(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就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的核心点)

2、城市地域结构发展历程

封建社会--服从统治权力的需要工业社会后--由资本和市场决定

未来--以人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节城市的合理规划☆知识要点:

13/22

1、城市规划: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目的是为了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

※难点解析:城市规划对我国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

2、城市的布局形式:

集中紧凑式:利于节省建筑投资、利于行政管理、利于共用基础设施分散疏松式:形成主要是因为受自然地形、矿产资源或交通干道的分隔

3、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一要有便利的交通

※难点解析:工业用地分布在交通便捷处,降低成本;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联系要方便

二要减少工业区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难点解析:劳动密集型行业分布在市区;有污染的企业分布在城市的下风向和下游

三要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难点解析:防护带内人口不能密集、且应种植一些能吸收污染物的树种(水面也可充当防护带)

〖第三单元〗第一节文化与地理

14/22

☆知识要点:

1、文化的概念: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

☆关键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例:矿产资源,虽然是物质财富,但不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所以不是文化事物。

2、文化事物分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直接相关的是物质文化事物)

分类标准:是否与人的生活和生产直接相关

物质文化是基础,变化快,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

精神文化变化较慢,具有稳定性和保守性

※难点解析:精神文化常常附着在自然形态之上

第二节文化景观及其特性

☆知识要点:

1、文化景观的概念:

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满足需要"说明具备功能,而这种功能随时代在发生变化,则又具有时代性,同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上"说明占据空间)

※难点解析:文化景观与文化事物的关系

凡是具有空间性、功能性、时代性特点的文化事物均属于文化景观也就是说所有的文化景观都是文化事物,而文化事物不一定是文化景观

15/22

2、文化景观的基本特性:空间性、功能性、时代性

3、文化景观的分类: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

分类标准:功能是否能被人的视觉所直接感受(能直接感受的是物质文化景观)

※难点解析:判断一个事物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是物质文化景观还是非物质文化景观,必须注意不能一起判断,要分开用两种分类标准分别判断

4、文化景观的指示意义:

①指示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是自然环境的指示物)

②指示当时当地的人文环境(是文化系统的折射物)

※难点解析:

非物质景观大部分都是没有特定的物质形态的(地名、音乐风格、法律制度完善程度)

第三节文化景观与地理

☆知识要点:

1、自然与文化间的关系:

自然为文化提供

①生存与活动的空间和场所

②生产与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③是精神生活的源泉

16/22

2、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关系

①自然影响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不同地区的文化景观具有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

②文化景观对自然的影响:

顺应自然规律,对自然环境产生有利和无害的影响

违背自然规律,则产生不利的影响

※重点解析:各地农业景观与自然环境相适应,体现了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旱,自然带属于草原景观,发展的农业为牧业东北平原区,气候湿润,可发展耕作业,但气温不高,可种植小麦等耐寒作物

第四节文化源地与文化区

☆知识要点:

1、文化事物或现象(组合)文化综合体(联系起来)文化体系(覆盖范围①)文化区

文化事物或现象(覆盖范围②)文化区

※难点解析:①代表狭义文化区;①、②总称广义文化区

2、文化源地:文化事物或现象的发源地呈点状分布(有单一起源、也有多个起源)文化系统的发源地往往呈面状分布

17/22

3、文化区:

例:文化事物或现象覆盖的范围--政治文化区(有明确界线--行政界线)、经济文化区(无明确界线,如前面所提到的城市中的功能区)、语言文化区(无明确界线)

文化区特点:

范围有大小之分,重要性与大小无关;文化区边界有实有虚;文化区与自然区不一定重合

第五节文化空间扩散与扩散类型

☆知识要点:提点:以例子为主,从书本上、练习图册上总结实例〖第四单元〗

第一节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知识要点: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旅游者(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旅游客体)、旅游业(旅游媒介)

※难点解析:旅游活动产生的条件:

①对旅游者来说,要有时间、金钱和动机

②对旅游资源来说,必须具备非凡性,才能对游客产生最大的吸引力

2、旅游活动发展的过程

古代:前产业化阶段、个体需求、出游距离近、内容方式少、事务性出游多(生产力落后、大多数人需要忙于工作、而且经济落后,没有金钱、

18/22

时间去游玩)

近代:初级产业化阶段、群体需求

现代:高度产业化阶段、大众需求、出游距离远、内容方式多、娱乐性出游多

(机械化操作、经济有所提高、闲暇时间多,有条件出去旅游)

3、现代旅游活动的特点: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方式内容的多样化旅游目的的娱乐性

※难点解析:形成的原因::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交通改善

4、旅游活动的作用:

满足人类的需求(休息、求知、锻炼)

促进经济的发展(进口旅游增加外汇、扩大就业、回笼货币稳定市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扩大地区间交流

※难点解析:为什么说旅游活动是人类活动的必然产物

生产力发展导致人们工作时间减少、而且有了很好的经济条件,所以旅游活动随之产生

第二节旅游资源

☆知识要点:1、旅游资源的分类:

19/22

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气象气候景观、水文地理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建筑景观、文化艺术景观、风土民情)

☆提点:主要景点的种类区分(从练习图册上、书上)

2、旅游资源的特性

①多样性:任何一种能吸引游客的事物都是旅游资源

②非凡性:世界上同类的事物和现象很多,只有具备非凡的特点,才有可能成为旅游资源

③可创造性:人文景观是人类为某种需要(两种情况:一、为旅游创造;二、起先为其他目的创造,后成为旅游景观)创造出来的,具备可创造性

④长存性:由于游客到景区游玩,并未带走什么,所以说旅游资源具有长存性,而且使用次数越多,价值越大。但这只是理论情况,旅游资源会在旅游过程中逐渐有所损坏

除此之外,自然景观还有地域性、季节性;人文景观还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特点

3、旅游资源的价值

①美学价值:一般自然景观吸引游客的就是它的美学价值

②科学价值:地质地貌景观等自然景观大多具备科学价值,有部分原先并非旅游资源的人文景观也具备科学价值(例:赵洲桥)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指人文景观,但须注意,人文景观常常附着在自然景观之上,所以判定时须谨慎!!!如嵩山,是自然景观,但景区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因为以前长是帝王祭祀的地方)④经济价值:是特指对旅游经营者来说

20/22

※难点解析:具体的旅游规划应注意什么?

①所开发的旅游资源是否具有非凡特点

②目前开发后是否有能力保护

③新开发的旅游资源与当地原有的景区及当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是否相和

第三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知识要点:

1、选择观赏位置

山峰--远眺;峡谷、洞--近观(置身其中);

瀑布--仰视;山水相间--乘船水路观赏;

大的江河湖泊--建高楼俯瞰;小的河流池塘--建低矮的亭台楼阁就近欣赏

2、把握观赏时机

高山或者北方景区--夏季;日出日落--雨过天晴;青海湖鸟岛--5月

3、抓住景观特点

注意主配景;以隔景法、障景法来丰富景区的层次;用框景法来取景;用借景法扩大景区

第四节旅游景观的欣赏(二)☆知识要点:

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1.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 本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非选择,5道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xx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原因是我国 ①旅游资源丰富②对外开放力度加大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④人造景观众多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南极虽然气候酷寒,但旅游业却一片火热,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奔赴这里,寻找最不同寻常的旅行体验。据此回答2-4题。 2. 材料表明现代旅游的特点是 A.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B.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C.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 D. 旅游目的的娱乐化 3. 南极旅游的兴起,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人们求知、探秘和猎奇欲望的增长 C. 交通工具的发展 D. 促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增进友谊 4. 关于南极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性和价值,表述正确的是 A. 可创造性、美学价值 B. 永续性、经济价值 C. 非凡性、科学价值 D. 多样性、历史文化价值 有位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让我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结合图1,回答5、6题。 5. 这位游客来中国旅游的季节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 这位游客最有可能的旅游路线是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丁 D. 丙、丁 7. 四条旅游线路中,要欣赏兵马俑、敦煌壁画需要走的线路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 苏州古典园林、青城山—都江堰、庐山国家公园 B. 黄龙风景名胜区、苏州古典园林、长城 C. 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D. 黄龙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雾凇又称“树挂”,是雾气和水汽凝华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据此回答9、10题 9. 从旅游资源的属性来看,雾凇属于 A. 地文景观 B. 天象与气候景观 C. 人文景观 D. 水域风光 10. 吉林有“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的说法,这说明观赏雾凇要 A. 选择观赏位置 B. 选择观赏角度 C. 把握观赏时机 D. 把握观赏季节图2为春节期间北京庙会分布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 从图中看出,影响庙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停车位的数量 B. 经济收入水平 C. 便利的交通条件 D. 举办地的环境容量 12. 人们逛庙会的主要目的是 ①享受一流的服务和娱乐 ②满足春节假期的休闲需求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3题;共44分) 1. (6分) (2016高二上·北京期末)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 . 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 . 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 . 两地区都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2) 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甲地多洪涝灾害 B . 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 . 乙地为季风气候 D . 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3)

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A . 棉纺织工业 B . 麻纺织工业 C . 水产品加工业 D . 电子工业 2. (2分)下图地区在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①水土流失②土地沙漠化③酸性土壤改良④盐碱地整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3. (4分) 2015年2月11日,人类向大家发射了一颗人造天体.该人造天体定位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连线上.如图为该人造天体的空间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1)

对该人造天体运行特征及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绕地球运行,能观测地球上的极光现象 B . 绕太阳运行,可提前获知太阳风的强度 C . 绕地球运行,可以监测到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的周期 D . 绕太阳运行,能拍到金星和火星从日面经过的照片 (2) 该人造天体获取宇宙信息并传回地球,所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遥感技术 B . 虚拟现实技术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全球定位系统 4. (2分)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在位置上相邻,而且与港澳地区形成了什么形式的地域分工与合作模式() A . 前厂后店 B . 前店后厂 C . 前后皆厂 D . 前后皆店 5. (4分) (2019高二上·宝坻期末) 图中的乙图为甲图中M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二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类型:A 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高二地理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6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位号、考生号填写清楚。 2.第Ⅰ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Ⅱ卷共2小题,满分56分。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XX年6月13日凌晨2点在下图所示甲国的S市开幕,全部比赛至7月13日在甲国境内12座城市内举行,右图为S市著名的巨手掌雕塑。回答1~3题。 图1 1.开幕时,当地的区时是 A.6月13日15时B.6月13日17时C.6月12日4时D.6月12日15时

2.足球赛开幕时,图中巨手掌雕塑的影子朝向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3.整个比赛期间,S 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A .始终昼长夜短 B .始终昼夜等长 C .始终昼短夜长 D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 图2是我国部分城市20XX 年11月2日至8日的最高气温曲线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示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3日冷空气开始影响北京、沈阳等地 B .沈阳、北京可能有雨雪天气 C .该时段内,南京的天气变化最剧烈 D .该时段内,广州有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 5. 8日,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据图推测主要原因是 A .冷锋过境前,扬起沙尘增多 B .秸秆燃烧时,烟尘浓度增大 C .暖锋过境后,悬浮颗粒物增多 D .供暖燃煤多,烟尘排放增加 右图为加拿大东北部某林场房屋倾斜下沉照片,回答6、8题 6.图中的森林是 A .亚寒带针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温带落叶阔叶林 7.造成房屋倾斜下沉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 B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导致 C .冻土融化造成地基不稳 D .受飓风影响所致 8.该房屋使用人字形屋顶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 .保暖 B .防止大雪积压 C .便于雨水排放 D .防震 20XX 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高精数控技术有限公司等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回答9、10题。 图3 图2

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广东省清远市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58分) 1. (2分) (2017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牡丹江市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⑤⑥ D . ①⑥ 2. (4分) (2017高二上·张家口月考) 第42届世界博览会于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意大利米兰市举行,超过2150万名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体验了这场盛会。本次博览会参展方共有166个,会场面积为100万m2。读会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某参观者想在短时间内参观多个展馆,需要设计合理的参观路线,这应借助于() A . 遥感技术 B . 全球定位系统 C . 地理信息系统 D . 数字地球 (2)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利用GPS可以()

A . 了解各展馆的信息资料 B . 统计某展馆的参观人数 C . 提供会场内的交通状况 D . 确定展览馆的具体位置 3. (4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月考) 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个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 . 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 B . 工业化带动城市化 C . 政府投资促进城市化 D . 人口迁移导致城市化 (2)以上四个地区城市化过程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是() A . 资源短缺 B . 劳动力短缺 C . 环境质量下降 D . 农产品供应不足 4. (4分) (2017高三上·莆田月考)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活动,甲城镇设计了一条健身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卷

乌海市第x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二地理 命题人: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1-3题。 1.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2.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度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3.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劳动力价廉质优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北京获得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将联合张家口共同举办,北京将成为史上第一个既举办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张家口境内多中低山,坡度多在35°以下,森林覆盖率约为46%,将承担大部分雪上项目,北京则承办所有冰上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京张城际铁路,届时从北京到张家口的时间将缩短到40分钟。如京张区域图,据此完成4~5题。 4.根据图文材料,能推断出与哈尔滨相比,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冬奥会的优势条件有() ①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降雪时间与地表积雪持续时间长; ②山地坡度适中,适宜建滑雪场地;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③拥有众多的体育场馆,现有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积累了更为丰富的国际赛事举办经验; ④便捷的城际联系,对外交通更为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张家口市所处的位置决定其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方面具有过渡性特点,以下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华北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 B.湿润地区向半湿润地区过渡 C.温带森林带向温带草原带过渡 D.农耕区向牧区的过渡 图示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读1976年、1987年和2000年我国某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图,回答6-8题。 6.据图可知,图示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区域最可能位于() A.四川省 B.广东省 C.陕西省 D.辽宁省 7.关于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 B.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 C.随着国道的建成使大熊猫栖息地扩展 D.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8.导致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是( ) A.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 B.修建108国道,导致栖息地碎片化 C.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和秦岭隧道通车 D.发生了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新版 新人教版

上海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地理期末试卷 (满分100分,60分钟完成,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 目前世界上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煤”变“油”技术,煤炭变成的汽油和柴油不含硫、氮等污染物,是高质量的洁净油品。硫、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 放射性污染 B. 臭氧层空洞 C. 酸雨、酸雾 D. 重金属污染 【答案】C 【解析】放射性污染与排放放射性污染物质有关,故A项错误;臭氧层空洞与氟氯昂有关,故B项错误;硫和氮等酸性气体在大气中与水分子结合会形成酸雨和酸雾,故C项正确;不会有重金属污染,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主要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表现 1、生态破坏: (1)环境问题: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成因:自然植被遭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 (3)典型事例: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小时;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日益减少。 2、环境污染:

2. 在甲、乙、丙、丁四点中,永远是地方时18:00日落的是 A. 甲(15°N,l7°E) B. 乙(0°,121°E) C. 丙(46°S,0°) D. 丁(23.5°S,180°) 【答案】B 【解析】赤道上的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小时,结合选项B项符合,其他各地不在赤道上,可以排除。 【点睛】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 一、运用数轴法进行时间的计算 例如:当东八区为6月9日20时时,求35°W的地方时。 其步骤为: 1.画轴 (1)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自西向东,西经度越来越小,东经度越来越大。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 (共11题;共50分) 1. (6分)下图中M国石油资源丰富,我国投资与该国合作开采石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国石油输出最近的国家是 A . 澳大利亚 B . 德国 C . 美国 D . 日本 (2) 我国在该国投资开采石油的主要目的是 A . 开拓国际市场 B . 促进我国石油进口多元化 C . 提高技术水平 D . 增加当地劳动力就业机会 (3)

该国河流的补给主要是 A . 雨水 B . 冰川融水 C . 地下水 D . 积雪融水 2. (4分)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为() 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⑤煤—电—钢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③④⑤ 3. (4分) (2015高一上·金山期中)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A . 提升地表温度 B . 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 . 误伤途径飞鸟

D . 提高作物产量 4. (4分) (2018高二上·会宁期末)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A . 发电 B . 防洪 C . 养殖 D . 梯级开发 (2)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 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 .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3)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最新版2019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超详细)

××中学高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1.12 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于 2018 年 10 月 30 日宣布,在进行了九年的深空探测之后,开 普勒太空望远镜终于结束了它的任务,进入“退休”状态。 2018 年 4 月 18 日发射升空 20 万颗最亮 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 (TESS)将接过它的接力棒,继续对邻近地球的约 和最近的恒星进行扫描,研究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 TESS 不负众望,在传回的第一批 测试影像中,就捕捉到了 6 月份新发现的彗星“ C/2018N1”环绕太阳运行的轨迹。 1.彗星“ C/2018N1 ”不属于(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可观测宇宙 D. 地月系 ( ) 2.若 TESS 发现的某行星存在生命,它适宜生命生存的重要依据是 ①表面温度适宜 A. ①③ ②围绕恒星运行 B. ②④ ③存在液态水 ④有大气层 C.①② D. ③④ 3. T ESS 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太阳的干扰。可能对它产生干扰的太阳活动类型 及其产生的圈层是 ( ) A. 黑子 色球 B. 太阳风 光球层 C.耀斑 色球层 ) D.耀斑 日冕层 4.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获得能量的唯一源泉 B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地震活动、火山爆发的主要动力 C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所以这些能源不属于太阳辐射能 D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太阳辐射与我们的农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5.北京时间 2017 年 9 月 6 日,太阳爆发 12 年来最强耀斑。耀斑发生时,可能会对地 球带来的影响是( ) ①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甚至中断 ③干扰地球磁场,影响导航系统 ②高纬度地区产生大规模极光 ④全球各地降水异常增多 C.①③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D. ①②④ 图甲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关于图甲中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圈层 C.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 7.图乙中代表岩石圈的是 B.生物圈独立于水圈与岩石圈之外 D.大气圈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A. a+c B. b+c C.c D. d 国土资源部在广西西北部乐业县进行土地资源调查时, 发现了一种世 界地质奇观—乐业天坑群,在全世界 13 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 业的就有 7 个,其代表是大石围(如下图) 。大石围底部发现有两条 宽 7~ 13 米的地下暗河, 是广西目前流量大、 流程远的地下暗河之一。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本试卷请各位同学妥善保存,以备老师评讲试卷之用。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要求。 图1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完成1~2题。 1.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甲;盛行风、洋流B.乙;纬度、地形 C.丙;经度、地形D.丁;盛行风、纬度 2.“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A.甲B.乙C.丙D.丁 图1 图2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3~4题。 图2

3.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图3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第5~6题。 图3 5.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6.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图4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图4

7.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经度C.纬度D.洋流 8.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 B.d>c>b C.c>b>d D.b>c>d 图5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9~10题。 图5 9.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0.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6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图6

福建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福建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4题;共50分) 1. (4分) (2019高一上·丰台期中) 下图示意北大西洋洋流分布简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渔场的成因主要为() A . 径流入海 B . 寒暖流交汇 C . 上升补偿流 D . 人工养殖 (2)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洋流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 (4分) (2017高二下·泉港期末) 下图为我国某水库常年平均月均水位变化和月入库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水库所在地区最可能是() A . 淮河流域 B . 太行山区 C . 松花江流域 D . 青藏高原 (2)下列关于该水库所在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降水季节变化较小 B . 该水库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加而升高 C . 6-8月水库水位在持续升高 D . 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多于出库水量 3. (4分) (2019高二上·栾川月考)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 . 市场优势 B . 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 . 科技优势 D . 地理环境优势 (2)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 .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 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 .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4. (4分) (2017高一下·静海期末)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 P地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A . 低压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必修)

江苏省泰兴中学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期末试卷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北京时间2015年3月15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完成1~2题。 1.某记者欲从日本东京(采用135°E时间)乘飞机(飞行时间2小时)赶往北京全程报道该记者见面会,仅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其乘坐的飞机宜在当地什么时间起飞? A.3月15日7点 B.3月15日9点20分 C.3月15日10点 D.3月14日16点30分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泰州地区昼短夜长 C.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 D.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 3.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右图),其中斜线区表示黑夜,①②③表 示不同坐标的三点,关于①②③此时地理特征大小的比较,表达正确 的是 A.昼长:①>②>③ B.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①>②>③ C.时刻数值:①>②>③

D.正午太阳高度:①>②>③ 读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下图),回答4~5题。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B.②处岩层的断裂和错位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C.③处地形平坦,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D.④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5.引起该地区植被多样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分差异显著B.热量差异显著 C.纬度差异显著D.距海远近差异显著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回答6~7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地理 含答案

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学科试卷 出题人:李敏审题人:孙磊郝艳红蔡青香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 6 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 8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选择题(共 70分) 1、与下图中河流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密西西比河、②尼罗河、③长江、④亚马孙河 A. ①密西西比河②长江③尼罗河④亚马孙河 B.①密西西比河②尼罗河③亚马孙河④长江 C.①亚马孙河②尼罗河③密西西比河④长江 D.①亚马孙河②长江③尼罗河④密西西比河 荷兰是欧盟成员国,荷兰的农业在欧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荷兰又是世界上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荷兰位置图,回答2~3题。 2、荷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乳畜业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地中海园艺业 3、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著名的港口,其形成的有利条 件有:①位于河口处,便于海陆联运②位于太平洋沿 岸,地势平坦,河道宽阔,便于船舶的航行和停泊③ 经济腹地广阔,有欧洲大陆的经济支持④荷兰是欧洲 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运输需求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4~5题。 4、右图所示为世界某国局部示意图,图示地区河流所在国 地势特点大致 A.西北高东南低 B.中间低四周高 C.东北高西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5、该国以葡萄美酒著名,从气候特点来看,最适宜种植葡 萄的地点在 A.②地B.①地 C.④地D.③地 6、读图,有关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两地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 C.两地同属于亚洲的一个分区 D.两地纬度相同,但气候类型不相同 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7~8题。 7、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3~4月B.12月~次年1月 C.10~11月D.7~8月 8、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海淀区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地理试卷2008.1 学校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要求。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 读图1“不同类型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1~3题。 图1 1.图1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1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相似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图1中国家类型④所反映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少年儿童比重大,就业压力过重B.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过重 C.城市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过剩D.人口总数太少,劳动力严重缺乏 4.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也称环境人口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C.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D.人口合理容量是资源环境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5.关于人口数量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环境承载力下降 B.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必然导致土地退化 C.人口增长必然导致环境污染 D.地球上的人口规模超过了环境承载力 6.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科学技术水平B.生活消费水平C.社会经济水平D.资源状况7.下列关于生育率、死亡率和人口身体素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环境因素一直是影响三者的决定性因素 B.三者都明显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 C.环境污染影响人口的身体素质,进而影响死亡率 D.环境中缺碘会引起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使死亡率上升 8.家庭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等石材进行室内装修,可能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是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

2019年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高中是每位家长和孩子人生的转折,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战高考,查字典地理网为你整理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的相关内容。 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44小题,每小题1分,共44分) 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可能是( ) A.50m~60m B.45m~55m C.40m~50m D.35m~45 m 2.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8m B.38m C.43m D.56m 某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90-|,其中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的经度为( ) A.30 B.30 C.60 D.60W 4.该地的纬度可能为( ) A.10 B.10 C.50 D.50S 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5题。 5.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种植水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6-7题。 6.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A.山间峡谷 B.山间盆地 C.山前平原 D.平缓高原 7.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A.水力资源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地理位置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9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89题。8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9年12月( ) A.1日9时30分 B.1日17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9.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 A.冷锋过境时 B.暖锋过境时 C.低压控制下 D.高压控制下 10.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并自北向南移动的期间是( ) A.黄河正值一年中水量最少的时期 B.南极大陆全部处于极夜的时期 C.天山地区牧民把牲畜赶往在林带以下越冬 D.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1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生活耗能降低 B. 风力电厂增产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文)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下图“新中国人口的自然变动图”,回答1-2题。 1.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增长率约为 A.33‰B.43‰ C.25‰ D.15‰ 2.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分析,未来10~20年内将出现的情况是 A.人口总量稳定B.人口老龄化加速 C.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D.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左右 3.不与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消费水平 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读下图“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5-6题。 的排放量,市区车速必须保持在 5.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 x A.30千米/小时 B.35千米/小时 C.40千米/小时 D.45千米/小时 6.关于大气污染物NO 的叙述,正确的是 x A.属于气溶胶状态的污染物 B.能引发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危害 D.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 7.我国派往海外留学生,有学成不归国现象,这对我国而言 A.可以缓解就业压力 B.可以减轻人口压力 C.造成人才流失 D.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农业地带沿0o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9.甲(尼罗河)地区是 世界上名的棉花产区,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10.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洋较近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11.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 A.水运的起点 B.处于水道天然障碍外,货物集散地 C.河流的汇合点 D.在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城仍不过是座3万人的小城。回答12-13题: 12.石家庄市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 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 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13.上述事实说明了 A.一个地区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能否成为100万人口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14.城市功能区是指 A.不同的城市功能聚集的地区 B.相同或相近功能活动集中的地 区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等级考试试卷

高二上学期地理期末等级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66分) 1. (4分) (2018高一上·东辽月考) 2017年3月15日凌晨,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近距离接触,人们欣赏到“木星合月”的美景。同年10月中秋之夜,地球发生一次小行星撞击我国云南香格里拉,爆炸量相当于540吨TNT。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轨道位置应该在() A . 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B . 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 C . 土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D . 火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2)以上材料中描述的天体系统层次最多有()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2. (4分)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该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

当“嫦娥二号”发射时,太阳直射点() A . 位于①-②之间,并向②点移动 B . 位于②-③之间,并向③点移动 C . 位于③-④之间,并向④点移动 D . 位于④-⑤之间,并向⑤点移动 (2) 当“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时,正确的说法是() A . 直射点位置在北半球 B . 英国伦敦时间是17时 C . 我国昼短夜长但相差较小 D . 美国各地昼长于夜 3. (4分) (2013高一上·宝鸡期中) 读如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题. (1)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 . 吃月饼,共庆团圆 B . 荡秋千,踏青插柳 C . 放鞭炮,守岁迎春 D . 望双星,鹊桥相会

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含答案

2018—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汪清六中高二地理期末考试题 班级 姓名 一. 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非洲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A .沙漠面积广大 B .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较少 C .地形以高原为主 D .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2. 西亚、北非的地形大部分是 A .高原 B .平原 C .山地 D .盆地 3. 非洲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A. 环状分布 B. 南北对称 C. 半环状分布 D. 东西对称 4. 关于埃及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埃及的领土全部位于非洲大陆 B .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是埃及主要的经济支柱 C .开罗既是首都又是埃及最大的港口 D .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35月定期泛滥 5.有关英国、日本在地理方面的正确叙述是 A .两国都是由四个大的岛屿组成 B .两国都是处在北纬40°一60°的岛屿 C .两国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D .英国能源丰富,日本矿产资源贫乏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和“某地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 图1 图2 6. 图1所示气候类型与图2中甲、乙、丙、丁四地相符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7.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经常会受到热带气旋侵袭 B .乙地的水资源、水能资源丰富 C .丙地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丁地地势低平,多涝洼盐碱地 降水量(mm ) 气温(℃) 20 25 30 600

读右图,回答8~10题。 8.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 A.小麦 B.棉花 C.黄麻D.水稻 9.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 A.a工业区 B.b工业区 C.c工业区 D.d工业区 10.由b直线到d,其年降水量的变化是 A.逐渐减少 B.先逐渐减少,后逐渐增加 C.逐渐增加 D.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少 2008 年 5 月 2 日,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在缅甸伊洛瓦底省 海基岛附近登陆,最高时速达 240 公里。截至 16 日,缅甸强热带风 暴造成的死亡人数上升至 77738 人,失踪人数为55917 人,受伤人数 为 19359 人。读图Ⅰ和图Ⅱ(图Ⅰ中沿北纬 20°地形剖面图),回答11~13题。 11.关于缅甸所在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频繁 B.经济发展快,生产力水平高C.缅甸所在半岛为中南半岛 D.与我国河流相连,水运联系便利12.2008 年2日登陆缅甸的热带风暴对下列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是 A.水稻 B.小麦C.棉花 D.黄麻 13.通常年份,在孟加拉湾形成的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登陆,对缅甸影响不大,而“纳尔吉斯”风灾造成缅甸伤亡惨重,原因最不可能是 A.受灾地区人口稠密,住房不抗风 B.灾发前不能进行准确预报 C.风暴角度和风向罕见,绕过天然屏障 D.沿海地区红树林破坏严重 读右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能看到的海峡是 A.曼德海峡 B.霍尔木兹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麦哲伦海峡 15.关于C海域形成的原因正确的是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 B.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

-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下图为甲河水系及该河干流下游某水文站各月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甲河的流量变化是() A. 各月流量均较小 B. 夏半年流量较冬半年小 C. 冬半年受信风影响,降水多,流量大 D. 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 2. 与甲河中下游地区相似的景观图是() A. B. C. D. 【答案】1. D 2. B 【解析】试题分析: 1. 读图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甲河为亚马孙河,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与气压带移动有关,所以D正确。

考点: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此时() A. 图示地区日落的地方时晚于l8时 B. 亚欧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北凸出 C. 澳大利亚西南部的珀斯气候炎热干燥 D. 北印度洋海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 有关图中海峡的地理特征是() A. 处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能资源丰富 B. 大陆性气候,封冻期长 C. 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D. 海峡两侧大陆日期相同 5. 图中由P到Q走最短距离() A. 先东北后东南 B. 一直向东 C. 先东南后东北 D. 先正北后正南 【答案】3. C 4. B 5. A 【解析】试题分析: 3. 根据等温线的弯曲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间早于18点;亚欧大陆上气温低于海洋,等温线应该向南凸出;珀斯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北印度洋的海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4. 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图示海峡为白令海峡,属于美洲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该地区纬度偏高,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封冻期长,该地区没有寒暖流交汇;日界线经过白令海峡附近,两侧日期不同。 5. 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应是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因此由P到Q走最短距离是先东

四川省成都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 山药是缠绕性藤本植物,其地下根茎可食、可入药,幼苗期不耐寒,性喜光,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下面的图1示意华北某山药种植基地的地形情况,图2示意该地采用攀爬网种植山药。读完成1~2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条件最好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种植山药采用攀爬网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霜冻对幼苗的危害 B.有利于田间排水 C.有利于山药的充分采光 D.便于果实的收获 图3为黄河某支流流域年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该支流上已经建 设了多个水电站,实现了梯级开发。读图回答3~5题。 3.影响图3中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4.根据图3上信息推断,该支流上可建水电站数量最多的河段可能 是 A.①水文站以上河段 B.①②水文站之间河段 C.②③水文站之间河段 D.③水文站以下河段 5.河流上游的梯级开发对中下游地理环境有利影响主要有 ①减轻旱涝灾害威胁②增加年径流量③改善枯水期水质④提高地下水位 A.①②B.②③C. ③④ D. ①③ 图4示意某山地地形剖面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情况。读图完成6~7题。6.与山地乙坡相比,甲坡 A.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B.山麓地带为暖温带气候 C.气温年较差更小 D.日照时数较长 7.该山乙坡最热月均温0℃处的海拔约为 A .6200米 B.5200米 C.3800米 D.2900米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图5“2016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回答8~10题 8.图5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如果图5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A.气温:暖→冷→暖 B.气压:低→高→低 C.降雨:晴→雨→晴 D.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10.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冷气团控制,降水偏多 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 C.冷锋过境,多沙尘天气 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 读我国江南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据图6回答11~13题。 11.B处陡崖的顶部与④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60米 B.90米 C.100米 D.150米 12.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瀑布长时期侵蚀而成,该湖泊可能是A.① B.② C.③ D.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