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佰伴倒闭主要原因分析

八佰伴倒闭主要原因分析

八佰伴倒闭主要原因分析
八佰伴倒闭主要原因分析

八佰伴倒闭的主要原因分析

2001年11月3日11:14:04 《经济管理文摘》

香港的日资或港、日合资的六百货公司,其经营手法大同小异,一般都是沿袭日本本土的经营方法,但由于经营者的个人性格、作风以及对本港市场及整个经济发展前景的看法不同,在行政管理和经营策略方面有所区别。八佰伴破产,正值亚洲国家地区受金融风暴冲击,经济向下调整时期,虽然有种种外部不利因素导致八佰伴经营的失败,然而,主要的原因却是管理层脱离实际的扩展雄心,将八佰伴推向了不归路。

导致八佰伴倒闭的原因,大致有下述几点:

1、扩张过速、银根紧础、缺乏银行做后盾支持。八百伴百发倒闭的原因是八佰伴投资策略失误,扩展太快。在旧店未上轨道前便大力扩张新分店,以致债台高筑。近因是日本八佰伴破产后,供应商纷纷登门讨债,钱不到不供货,结果令银根本已紧绌的香港八佰伴更加捉襟见肘,资不抵债立现,产生雪崩效应。根据香港八佰伴的年报资料,在88年八佰伴,应付贸易欠帐只有300多万元,相等于营业额不足1%。但到今年三月底,八佰伴拖欠的应付贸易帐,已增至近5.5亿港元,相等于营业额的13.5%,总负债更高达10.24亿港元,接近十间分店的总资产。八佰伴百货急速扩展的恶果十分明显。据会计界人士估计,开设一间像八佰伴这样大规模的百货店,单是装修费少说也要四、五千万元,回本期至少要五年。91年八佰伴盈利处于高峰期,有近5700

万元的纯利。往后四年,八佰伴开了7间分店,盈利急速滑落。自95年起,八佰伴更出现大幅亏损,累计亏损3.16 亿港元。八佰伴不断将资金投入新分店的开设,战线拉得过长,令整体开支不断增加,存货数量亦不断提高。在资金流入无法应付开支的情况下,八佰伴惟有不断向银行借贷及延迟向供货商还款,利息开支也因此日益加重。另外,在业务扩张过程中,八佰伴缺乏同银行的紧密合作,不听取银行界的忠告,致使公司出现资金困难时,没有银行做后盾支持,最后在资金无法周转的情况下,迫使八佰伴百货不得不宣布清盘。

2、未有自置物业、租金急升、负担沉重未购置物业,租金逐年大幅调升,是八佰伴倒闭的另一死因。八佰伴自打入香港场以来,一直以销租的形式经营,未有购置铺面物业。当按价和租金不断上涨,八佰伴的负担日益加重。84年八佰伴进军香港时,正值中、英谈判,按市陷入低潮。新鸿基地产在沙田兴建新城广场后,为了带旺这片地产市场,新鸿基曾和八佰伴签了一项为期十年的低租约,将新城广场四层共十余万平方尺的铺位租予八佰伴,每尺租金不到10元。但十年租期一满,发展商就大幅加价逾六倍,逼迫八佰伴将四层楼面缩减至两层,使销售一直很旺的店铺利润受到影响。97年度,八佰伴单是租金开支就已达4.6亿港元,相当于总营业额的11%。

3、经营策略未能顺应市场变化做出调整八佰伴扩张过急,本足以致命,而经营策略的失误,又加速了它的清盘。八佰伴的投资策略是针对大型屋村,像其它日资百货公司一样,追求商场大型化,以琳琅满目、多姿多来的中高档商品来吸引客源。这一策略在十几年前非常成功。当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香港得益于内地经济高速增长,市民收入显著增加,八佰伴百发初期的货品80%来自日本, 20%就地采购,经营颇为成功。但时过境迁,进入九十年代,香港楼价急开,租金暴涨,百货业的经营环境已大为改变,商场面积越大,租金开支越巨,雇请的员工就越多。而且并不是所有陈列出来的商品都畅销,其中不少是流转速度极慢的商品,既占压资金,又欠缺效益。同时,百货业经营有其自身的规律,不像其它行业,投资以后很快可以得到回报。据了解,

百货业从开店到站稳脚开始盈利最少需要六年的周期。八佰伴经营者则忽视这一市场规律,机械地奉行原先的发展模式,盲目地扩充店铺数量,开完一间又一间。由于许多新开的店铺缺少客源,几年内根本不可能盈利,泥走越陷越深。

4、投资策略脱离实际,缺乏科学性在投资策略上,很多店铺选点缺乏科学性,脱离当地环境,盲目发展。新市镇人口一般较老镇少,又缺少流动人口,因此购买力相对较低,眼难支持大型商店。八佰伴在不足十几万人口的马鞍山新市镇开了!司16 万尺的大商场,销售额做不上去,从开业到关门一直亏损。据华润百货介绍,百货店选点要遵循客观规律,人口在30至40万以上,有发展前景的新市镇顶多可以开间二至三万尺的中小型商场,如果是没有什么发展前景的老市镇则不具备开大型百货商店的条件。另外,九十年代以来香港不断上涨的高租金、高地价、高工资,已经在客观上规限了不可能在收入较低的新市镇经营大面积的商场,八佰伴却没有做出及时的应变。

5、市场定位模糊,缺乏吸引力在商品经营上八佰伴的市场定位模糊,经营方式上百货不像百货,超市不像超市,也不如其他日资百货吉之岛、崇光市场定位明确。过去日资百货大多走的是中高档路线,而八佰伴后期的商品定位却在低档货上, 80%的货品在香港或中国内地采购,由于经营费用关系,许多商品价格偏贵,没有竞争力。作为日资百货经营的商品没有自己的特点,忽略了国际品味,因而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6、缺少管理人才、经营管理失调缺乏中层管理人才,内部管理混乱,与外部扩展战略脱节,也是八佰伴破产的致命内伤。八佰伴经营者只注重外部的扩张速度,抢占销售网点,却缺乏中层人才跟进管理。内部管理混乱,造成许多弊端。据介绍,八佰伴总部在沙田租用的写字楼从租用到关门的五、六年的时间内,有三分之一的地方一直空置,无人过问。在租金十分昂贵的香港,对其他公司来说,这是不可能出现、也不应该出现的。另外,由于缺乏管理人才,内部许多环节管理失调,导致采购的商品价格高,缺乏竞争力。整个八佰伴集团结构庞大,属于家族武经营,经营决策上往往高度集中在一人。这种陈旧而缺乏科学活力的经营管理方式,与现代化、大规模百货业发展的要求极不适应。日本舆论界曾指出,八佰伴破产是过于追求浪漫的垄断经营者的专横经营方式。■文/王燕云

《经济管理文摘》2001年11月3日

雷曼兄弟破产中的风险启示

雷曼兄弟破产中的风险启示 摘要:2008年是华尔街的多事之秋,金融海啸的席卷对整个金融圈进行洗牌,有的幸存,有的丧命。雷曼的破产无疑对业界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所有人在震撼的同时,所有人在震撼的同时也有必要冷静下来分析其有往昔的辉煌逐步走向灭亡的原因,得到自己的一点启示。本文将从雷曼破产的外部及自身原因分析,从风险管理的角度阐述几点所得。 关键词:雷曼风险预防意识抗风险能力风险管理决策 一、案情 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按照美国公司破产法案的相关规定提交了破产申请,成为了美国有史以来倒闭的最大金融公司。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是华尔街第四大投资银行。2007年,雷曼在世界500强排名第132位,2007年年报显示净利润高达42亿美元,总资产近7 000亿美元。从2008年9月9日,雷曼公司股票一周内股价暴跌77%,公司市值从112亿美元大幅缩水至25亿美元。第一个季度中,雷曼卖掉了1/5的杠杆贷款,同时又用公司的资产作抵押,大量借贷现金为客户交易其他固定收益产品。第二个季度变卖了1 470亿美元的资产,并连续多次进行大规模裁员来压缩开支。然而雷曼的自救并没有把自己带出困境。华尔街的“信心危机”,金融投机者操纵市场,一些有收购意向的公司则因为政府拒绝担保没有出手。雷曼最终还是没能逃离破产的厄运。 二、破产原因 1.外部原因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此次次贷危机,造成整个证券市场流动性危机形成了。更糟糕的是由于这些这一轮由次级贷款问题演变成的信贷危机中,众多金融机构因资本金被侵蚀和面临清盘的窘境,这其中包括金融市场中雄极一时的巨无霸们。贝尔斯登、“两房”、雷曼兄弟、美林、AIG 皆面临财务危机或被政府接管、或被收购或破产收场,而他们曾是美国前五大投行中的三家,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和大型政府资助机构。在支付危机爆发后,各家机构股价均较52 周最高值下降98%或以上。六家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超过4.8万亿美元。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和美林的在次贷危机中分别减值32 亿、138 亿及522 亿美元,总计近700 亿美元,而全球金融市场减记更高达5,573 亿美元。因减值造成资本金不足,所以全球各主要银行和券商寻求新的投资者来注入新的资本,试图度过难关。 2.雷曼兄弟自身的原因 (1)进入不熟悉的业务,且发展太快,业务过于集中。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了这些领域的业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雷曼兄弟“债券之王”的称号固然是对它的褒奖,但同时也暗示了它的业务过于集中于固定收益部分。近几年,虽然雷曼也在其它业务领域方面有了进步,但缺乏其它竞争对手所具有的业务多元化。 (2)自身资本太少,杠杆率太高 雷曼的自有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为了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它们只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然后将这些资金用于业务和投资,赚取收益。就是说,公司用很少的自有资本和大量借贷方法来维持运营的资金需求,这就是杠杆效应的基本原理。借贷越多,自有资本越少,杆率就越大。杠杆效应的特点就是,在赚钱的时候,收益是随杠杆率放大的;但当亏损的时候,损失也是按杠杆率放大的。所以说杠杆效应是一柄双刃剑。 三、从中得到的风险启示 1.提高风险预防意识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明企业越大,企业家越要有危机意

浅谈八佰伴破产之原因

浅谈八佰伴破产之原因 八佰伴集团的核心机构──日本八佰伴的社长和田光正于9月18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宣布,该企业由于资金周转恶化,负债额达1613亿日元,已经向静冈地方法院申请其适用于“会社更生法”,即事实上宣布破产。从而成为日本战后百货流通业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导致日本八佰伴破产的表面原因是其不具备偿还即将到期的高达342亿日元可换股债券的能力。然而经过份析就可以发现,过度依靠市场调解资金的集团财务方针和开拓国际市场战略的不明确是导致其破产的最根本原因。 日本的企业大多实行主力银行制度,但八佰伴似乎是个讨厌这种间接资金调控手段,只在表面上维持与主力银行的关系。实际上其资金调解和吸收主要是通过直接金融手段,即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资料统计,该公司在1990年至1994 年,共抛售了价值500亿日元的可换股债券。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八佰伴的股票价格也不例外地降低,国内以及投资国外的经营状况也开始走向低潮,这样能否承担巨额偿还就成了首要悬案。采取直接利用市场的财务手段,可以在降低企业筹集资金费用的同时大范围吸收资金,是一种有魄力的财务战略手段,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当企业经营走入低潮,收益效果降低,证券市场的公司股票、债券价格随之连动下降,所发行债券的偿还资金得不到充份的保障时,就会出现给证券市场带来活力而最终还是被市场所淘汰的恶性结果。 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兴衰阶段,主银行制度的最大目地就是当经营出现经济危机时,通过获得来自银行的资金支援,以期待企业自身安定的发展。脱离银行的是和田家族的最大失误。几年前,某银行行长曾经警告过和田会长要注意过大依靠市场的危险性,然而集团没有接受意见,仍然坚持独自的资金调控方式。因此对于日本八佰伴的求援,各个银行都采取不冷不热的对应方法,最终没能给其一个满意的回答,令日本八佰伴无可奈何地宣布破产。 另外八佰伴的经营方式和整个集团的机构也缺少透明度。一般来讲,能否建立和确立一种通过互相支援的方式确立企业集团的利益框架构造,对于开展跨国事业的企业来说,是最基本的经营基本,因为只有这种手段,才可以对应万变的国际金融局势。但八佰伴的集团体制却是断层独立式框架:日本八佰伴既要经营日本国内的四十余家百货店,又承担着统括集团在东南亚的各项投资事业;至于在中国和香港地区的事业,主要由在香港上市的八佰伴国际集团为主体而进行。令人不解的是:作为集团成员,八佰伴国际集团与日本八佰伴无直接资本关系,这就使整个集团之间的资金流动方式让外界难以理解。在呈现饱和状态的百货流通行业,要想顺利发展,除了店铺经营技术之外,企业还需要在国际范围建立一个商品开发、制造、调节的交流网络。尽管八佰伴集团是最早走出日本的流通业企业之一,但是从八佰伴集团在国外的发展实际来看,既没有作到明确地为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分工,也没有确立出以上所总结的国外商品生产开发基地的经营

他待过五家倒闭公司,总结企业倒闭的14个真相

他待过五家倒闭公司,总结企业倒闭的14个真相 创业看似美好,但要成功却前路坎坷。它就像雪山,看着近在眼前,却可能遥不可及。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5创业成功率只有5%,90%甚至更高比例的创业公司都会失败;就算拿到了投资,51%创业公司在五年内也会销声匿迹。失败一定是坏事吗?答案是否定的。成功不一定要靠自己一步一个血印走出来,还可以从别人失败的例子去总结和学习,走出成功的道路。他——一个80后创业者,毕业后待过五家公司,无一例外都倒闭了,百般无奈下只能自己创业,创业两年来,目前还算成功。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吐血总结企业倒闭的14个真相,如果有中了三项,那么你就要警惕了!01 盲目自信、盲目创业、盲目改行微微拼车由最高估值十亿元的互联网拼车app到倒闭只用了三个月,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创始人王永是个传统企业家,二十几年来都在设计领域闷声赚钱,虽精于传播,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合作资源,但从未涉足过互联网创业,不懂互联网的核心,在各种拼车软件风靡全国的时候,盲目发展拼车app;在微微拼车最受资本追捧的日子里,甚至拒绝一家A股公司10亿人民币的收购请求,很快故事发生了致命的转折,滴滴顺风车来了,滴滴一下就吓跑了投资人。为了维持微微拼车的正常运营,王永个人还拿出了2000多万

元到公司,但是最后还是沦为了滴滴的炮灰。事后王永反思——微微拼车致命的一击就是对市场的判断错误,自以为滴滴在短期内不会做拼车业务,忽略了行业的发展和对手的战略,错过了中信资本的10亿元人民币。29岁的Ann是一个工作稳定的小白领,工作压力巨大,于是辞职下海经商,想着逃离老板的“魔掌”。然而创业四年,辛苦储下的60万元打了水漂。盲目涉足陌生的行业是Ann栽跟头的主因,创业之前Ann没有任何经商经验,不懂生意里面的行道,也没有任何的人脉关系,空有一股子激情,为此次失败埋下了的导火索。Ann做的是特产店,从开始的门店选址到装修,都选择最佳的,甚至后来为了扩大消失,不停的投广告,这一切并没有为Ann带来预期的业务效果。最后挣扎了四年,Ann 的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结论:钱是给内行人赚的,在一个行业待的越久,赚钱的机会越多;反之,盲目自信,盲目改行无疑等于自杀。要想成功,必须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不跟风。02 公司才开业,定位不聚焦,业务范围宽泛这里讲个要钱有钱、要人才有人才,但是最终因为定位不清晰而破产的例子。1999年亿唐网的创始人唐海松在上海创立了亿唐公司,此时他本人刚刚获得哈弗商学院MBA学位,可谓风华正茂、才华横溢。亿唐网在鼎盛时期,拥有5000万美元左右的融资,有一半的员工来自哈佛、芝加哥、匹兹堡、麻省、普林斯顿、复旦、清华等名牌院校,

2015年遭遇破产潮的十大行业

2015年遭遇破产潮的十大行业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增速逐年递减。受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加强、国际经济复苏不稳定的双重压力影响,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趋于优化、物价涨幅趋于适度、新增就业趋于稳定、经济增速趋向潜在水平的“新常态”。然而,身处这些行业的企业要当心了:破产潮已经悄悄来临。 中小房地产企业 今年以来爆发多起中小房企倒闭、老板跑路的事件。而随着市场调整进入深水期,融资渠道有限的中小房企市场风险加大,或成为大房企并购的对象。业内人士认为,今年并购重组的企业会越来越多,行业将迎来大变局、大整合。“明年楼市可能迎来最困难时期。”这是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提出的观点。王小广说,楼市下行,政府不会再来一次不负责任的泡沫,那样很容易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他认为本次房产调整历时至少5-10年,而这期间的房产市场可能会起伏不定,但总体来说是全面下行的。初步预测,包括今年在内的未来三年将是房产市场最困难的时期,会有大部分的中小房地产商面临破产倒闭。此外,也有分析称,未来5年,房地产企业数量将可能减少三成,其中减少的企业以中小房企为主。业内人士认为,大量中小房企被淘汰出局的情况难以避免,房地产行业集中度正加速提升,大型房企在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逐步增强。 团购 这三四年,国内网络团购呈现火爆局面,很多年轻人通过团购下饭店、看电影、买小吃、购家电。可以说,团购着实方便了网民,实惠了网民。两年前国内一度出现团购网站达到万家的壮观规模。不过,这两年团购网站开始大量倒闭。截至今年1月,全国团购网站存活数量仅为213家,与去年6月30日全国团购网站总数高达6218家相比,死亡率畸高。当然,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团购网站门槛低,当初大家一哄而上,鱼龙混杂,互联网团购行业遭遇大洗牌也是必然结果,更是缺乏必要监管所致。 团购的市场份额已经被一些大站们“分食殆尽”。2013年排名前五的团购网站成交额达到338.1亿元,占总体的95.7%。其中,美团和大众点评团月度成交额均在10亿元以上,形成第一阵营;糯米、窝窝、拉手在月度成交额3亿至4亿元的区间厮杀。正是由于团购的市场份额被排名前几名的大站分而食之,造成了中小型团购平台的生存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团购网站的倒闭潮,与信用缺失有着巨大的关系。目前团购不仅成为消费者关注的消费热点,同时也成为投诉的重灾区。一家机构做的关于电子商务诚信的调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4万余名网友中,71.4%的被调查者曾对一些网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产生过怀疑;57%的被调查者曾遇到在线购物信息不真实的问题。 烧钱不止,烧完就死。目前一些团购网站本身缺乏造血能力,而在广告投放领域却一掷千金,为了吸引消费者,你投1000万,我就投1亿元。更要命的是,各团购网站的运作模式都差不多,导致大家都在低层次展开竞争,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在低价竞争,赔本叫卖后,最终只能在消费者的服务上打起折扣,使得消费者也不敢去团购网站消费,最后投资者看到无利可图,只能宣布撤资。于是部分团购网站倒闭也在所难免。 一些商家表示,之所以与团购网站合作,是想拉来更多的客流量,当他们发现不如预期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降低团购商品和服务的品质,以减少亏损。而对消费者来说,当消费体验不如预期的时候,他们就会抛弃网站。如果网站自己花了钱支付商家,达不到预期的话,对它

通用大宇案例分析

一、通用汽车与大宇建立联盟的动机是什么?大宇与通用汽车建立联盟的动机是什么?你认为是这些不同的动机最终导致联盟解散的吗?为什么? 二、通用汽车和大宇的相对谈判能力随着联盟的生命周期而发生了改变吗?如果是的话,你认为这也导致了联盟的解散吗?是怎样导致的? 三、通用汽车和大宇怎样才能降低联盟解散的可能性?它们分别可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1)通用汽车和大宇建立联盟的动机:韩国的劳动力成本比美国低,将德国技术与韩国便宜劳动力结合能给通用获得巨大收益 (2)大宇与通用联盟的动机:为了获得高超的工程技术机会和进入美国市场 不是,建立联盟本质上讲都是为了实现某一战略目标而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双方最后的目的都是合作共赢,获取经济利润。 他们最后失败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韩国政治原因:开始民主化,工人罢工导致工资翻了一倍,成本甚至高于德国。 2、产品质量不行,导致企业声誉不佳。 3、联盟内部缺乏相互信任,通用管理人员对大宇员工态度极为傲慢,双方缺乏自主平等的关系,而且在大宇公司要求开发新产品进入美国欧洲市场时,通用公司方面不同意。 4、联盟组织管理不善,导致联盟失败,没有新建一个创新的组织结构去适应联盟资源管理,实现资源最佳配置。 二、相对谈判能力发生了改变,因为合资企业的产品质量对于大宇公司来说比较难以攻克,而通用公司以产品质量为由拒绝加资,一开始通用拥有大宇缺乏的技术优势,而大宇劳动力成本优势,双方谈判能力相当,但后面大宇公司的工资成本上升,劳动力优势丧失,而通用仍然拥有技术,谈判能力有所下降。这一点也导致了联盟的解散,因为本来大宇就对通用的傲慢态度十分反感,加之通用拒绝再投资,使得双方关系更加恶化。 三、通用和大宇应该相互合作而不是相互指责,在出现问题时考虑企业整体而不是相互阻挠才能降低联盟解散的可能性。 通用公司:调整管理人员的态度,公正管理过程,合作双方是平等的 大宇公司:学习技术并改进产品质量,在调整工人工资之前与合作方商量,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风险管理雷曼兄弟案例分析报告

目录 1.雷曼兄弟简介 (1) 2.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1) 3.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3) 3.1 自身原因 (3) 3.2 外部原因 (6) 4.应对措施及建议 (8)

1.雷曼兄弟简介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作为一家全球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具有158年的历史。其雄厚的财务实力,以及“全球最具实力股票债券承销交易商”的名号可以追述到一个世纪前。 雷曼公司的业务能力一直受到众多世界知名公司的广泛认可。它不仅担任这些跨国公司和政府的重要财务顾问,同时拥有多名业界公认的国际最佳分析师。由此,它在很多业务领域都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股票、固定收益、交易和研究、投资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以及风险投资。这一切都有助于雷曼兄弟稳固其在业务领域的领导地位。《商业周刊》评选雷曼兄弟公司为2000年最佳投资银行,《国际融资评论》授予其2002年度最佳投资银行称号,其整体调研实力也高居《机构投资者》排名榜榜首。 这样一家信誉名声都响彻业界的全球性多元化投资银行,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15日,在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加剧的形势下,丢盔弃甲。根据美国破产法,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向美国联邦破产法庭递交破产保护申请。以资产衡量,这是美国金融业最大的一宗公司破产案。 2.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表1罗列了自2007年夏天美国的次贷危机爆发以来,金融市场上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雷曼兄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破产的。 表1 雷曼兄弟破产过程

3.1自身原因 1. 进入不熟悉的业务,且发展太快,业务过于集中。 作为一家顶级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于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证券发行承销,兼并收购顾问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品的流行和交易的飞速发展,雷曼兄弟也大力拓展了这些领域的业务,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称为华尔街上的“债券之王”。 在2000年后房地产和信贷这些非传统的业务蓬勃发展之后,雷曼兄弟和其它华尔街上的银行一样,开始涉足此类业务。这本无可厚非,但雷曼的扩张速度太快(美林、贝尔斯登、摩根士丹利等也存在相同的问题)。雷曼兄弟破产前的几年一直是住宅抵押债券和商业地产债券的顶级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即使是在房地产市场下滑的2007年,雷曼兄弟的商业地产债券业务仍然增长了约13%。这样一来,雷曼兄弟面临的系统性风险非常大。在市场情况好的年份,整个市场都在向上,市场流动性泛滥,投资者被乐观情绪所蒙蔽,巨大的系统性风险给雷曼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可是当市场崩溃的时候,如此大的系统风险必然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2. 财务结构不合理,自身资本太少,杠杆率太高且过度依赖短期融资。 以雷曼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与花旗、摩根大通、美洲银行等综合性银行不同,它们的自有资本太少,资本充足率太低。为了筹集资金来扩大业务,它们只好依赖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在债券市场发债来满足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在银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分析 摘要 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务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国库券市场的主要代理商。它参与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股票,固定收益销售,研究和交易,投资管理,私人股本和私人银行业务。 雷曼兄弟作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战绩,在业界享有盛誉。其CEO Richard Fuld 在1993即成为雷曼的最高领袖,他多次带领雷曼避免破产的命运,一次次走向辉煌。 这一次雷曼兄弟走向破产对整个金融界都是不小的冲击。所有人在震惊的同时,也有必要静下来冷静分析其由往昔的辉煌逐步走向毁灭的原因。这其中不乏当时次贷危机下复杂的金融大环境和房价剧变的影响,但关于雷曼兄弟的破产,更主要的还是由其自身的贪婪,业务单一和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造成的。 关键词:雷曼兄弟;破产;投资银行;次贷危机;房价剧变;业务单一;金融衍生工具滥用 Analysis of Lehman Brothers bankruptcy Abstract

Lehman Brothers was a global financial services firm and a primary dealer in the U.S. Treasury securities market. It has participated in business in investment banking,equity and fixed-income sales, research and trad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ivate equity and private banking. As the fourth largest U.S. investment bank, Lehman Brothers has a long history and brilliant record. It has highly reputa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Richard Fuld, the CEO of Lehman, has became the supreme leader since 1993. He led Lehman to avoid bankruptcy and go to glory again and again. It is not a small impact on the whole financial sector by this bankrupt of Lehman Brothers. It is no doubt that all in shock ,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calm down and carefully analysis the reason of such a famous bank going through glory to destruction. One of the reasons is the complex financial environment resulting from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e other reason is the effect of dramatic changes in house prices. Expect this two reasons, the more important problems come from the Lehman Brothers itself. The main cause of the bankrupt is Lehman Brothers’ internal problems, such as its own greed, single business and the abus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Key words: Lehman Brothers; bankruptcy; investment bank; sub-prime crisis; price upheaval; business single; abus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资金链断裂危机频发-五大因素成为压死企业的稻草

资金链断裂危机频发-五大因素成为压死企业的稻草 在多年的激进与扩张之后,是到反思与重构企业财务战略的时候了。如果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对过去繁荣时期惯常的运营、投资的轨道和方法进行改善,就可能引发现金流的困局,甚至因资金链断裂而死亡。 一场企业倒闭潮席卷了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和长三角,更多的企业则陷入现金财务危机,我们听到最多的词是“资金链断裂”。 万德资讯的统计显示:中小板公司2008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平均比上年同期增长36.42%,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47.08%。但同时现金流净额大幅减少。268家中小板公司中共有130家公司2008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负,268家公司2008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合计为-2.98亿 元,2007年同期则为85.16亿元。 这是一个令人堪忧的情况。现金是企业的生存之源,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2009中国经济报告,2009年经济基本面还将进一步恶化,许多主流经济学家已经调低了对中国经济2009年的预测,这也意味着企业资金链吃紧的状况短时期内将无法得到缓解。 资金链的五种死法 《中欧商业评论》研究了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生的数十起企业现金流断裂倒闭或财务危机的案例,我们认为,当前普遍发生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可以归为营运资金不足、账期风险、流动负债难以归还导致的流动性枯竭、对外担保贷款给自己企业造成被动、以及投资失误等五方面因素。以上五类因素已经成为压死企业“骆驼”的主要“稻草”。 营运资金不足引发的资金链断裂 新破产法实施后成为“最大企业重整案”的中国金属(FerroChina,以下简称“中国金属”)停产案可以作为运营资金链条断裂的经典案例。 中国金属是一家注册地在百慕大群岛、总部在苏州、在新加坡上市的台资企业。2008年10月8日,中国金属系企业的20余名台籍高管突然集体返回台湾,事先无任何预警,旗下5家子公司全面停产。次日,中国金属在新加坡发出的公告显示,公司无法偿还约7.06亿元人民币的营运资本贷款,其已经到期和可能到期的各类借款高达52亿元之巨。10月10日起,中国金属正式停牌至今。 当地媒体的报道称,中国金属2007年实现销售113亿元,税收1.7亿元,净利4亿元,镀锌板产量超过鞍山钢铁公司,在全国排名第二。 中国金属依靠投资银行的融资,商业银行的巨额贷款以及海内外各路资本的支持,实现了“裂变式的成长”。即使在法院主持重整阶段,连债权人都认为中国金属的市场前景并不差,而导致企业猝死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高负债的运营模式和激进的财务战略。

通用汽车破产案例分析

通用汽车破产的案例分析 一、全球汽车产业背景 受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世界汽车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从北美的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克莱斯勒走向破产的边缘,到亚洲汽车业老大丰田汽车出现71年来的首次亏损……,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剧烈震荡。 美国----汽车三巨头濒临破产 通用汽车:亏损破100年最高纪录;北美关闭20工厂;通用首席执行官瓦格纳下台。 福特汽车: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福特考虑出售沃尔沃品牌。 克莱斯勒:北美30工厂停产;克莱斯勒CEO为救公司愿下岗。 日本----汽车业加速减产、裁员 丰田汽车:丰田71年首现亏损;扩张计划受阻,国内工厂将减产停工。 本田汽车:为节约开支,本田汽车退出F1。 欧洲-----汽车销售量大幅下跌 大众汽车:俄罗斯工厂停产;销量预期减少10%;大众请求政府贷款支援。 菲亚特:4万多员工“休长假”意暂关14家工厂。 韩国-----汽车业遭受重创,韩国五大汽车制造商全面减产 拉美-----汽车业遭受资金流枯竭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夹击 二、通用破产案例介绍: 通用汽车公司(GM)成立于1908年9月16日,自从威廉·杜兰特创建了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以来,先后联合或兼并了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奥兹莫比尔、庞帝亚克、克尔维特等公司,拥有铃木(Suzuki)、五十铃(Isuzu)和斯巴鲁(Subaru)的股份。使原来的小公司成为它的分部。从1927年以来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 公司下属的分部达二十多个,拥有员工266,000名。截至2007年,在财富全球500公司营业额排名中,通用汽车排第五。

通用汽车公司是美国最早实行股份制和专家集团管理的特大型企业之一。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是美国汽车豪华、宽大、内部舒适、速度快、储备功率大等特点的经典代表。而且通用汽车公司尤其重视质量和新技术的采用。因而通用汽车公司的产品始终在用户心中享有盛誉。在2008年以前,通用连续77年蝉联全球汽车销量之冠。 2009年6月1日,由于经营管理失误以及债务等问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正式递交破产保护申请。这是美国历史上第四大破产案,也是美国制造业最大的破产案。 三、破产进程 2009年2月7号,应美国政府的要求,通用推出了一个包含裁员、减负的重组计划,并要求政府再提供166亿美元援助贷款。 3月30号,美国总统奥巴马否决了通用的重组计划,理由是通用只想要钱而忽视重组,要求通用在60天内拿出具有全球市场竞争力的改组计划。通用首席执行官瓦格纳在压力下宣布辞去职务。 4月27号,通用抛出了改良后的重组计划,其中要求债券持有人放弃270亿美元的债务来换取重组后通用10%的股份。此方案一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说服债券持有人接受这样的安排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用走向破产保护不可避免。 5月27号,通用宣布公司未能获得90%债券持有人对其债转股计划的支持,通用寻求破产保护进入倒计时。 6月1号,通用汽车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四、通用汽车破产原因分析 从企业层面看:三大原因 第一,冒进的全球扩张战略,有规模却不经济。通用汽车依靠资本纽带发展、但未充分消化收购的资产。1908年,马车工厂老板威

百联旗下商店地址

百联旗下商店地址 浦东新区 第一八佰伴 上海市张扬路501号 百联临沂购物中心 上海市临沂路140号 华联商厦(张杨店) 上海市张杨路655号 黄浦区 第一百货 上海市南京东路830号 永安百货 上海市南京东路635号 百联世茂国际广场 上海市南京东路819号 东方商厦(南东店) 上海市南京东路800号 时装商店 上海市南京东路650-690号 华联商厦 上海市南京东路340-372号卢湾区 东方商厦(淮海店) 上海市淮海中路755号 妇女用品商店 上海市淮海中路449-479号 第一百货淮海店 上海市淮海中路523号 徐汇区

东方商厦旗舰店 上海市漕溪北路8号 长宁区 百联西郊购物中心 上海市仙霞西路88号 虹桥友谊商城 上海市遵义南路6号 友谊百货(长宁店)上海市仙霞西路88号 普陀区 百联中环购物广场 上海市真光路1288号 东方商厦(中环店)上海市真光路1288号 友谊商店 上海市长寿路1188号 华联商厦(普陀店)上海市金沙江路788号 杨浦区 百联又一城购物中心上海市淞沪路8号 东方商厦(杨浦店)上海市四平路2500号 闵行区 百联南方购物中心 上海市沪闵路7388号 友谊百货(南方店)上海市沪闵路7388号 南方友谊商城 上海市沪闵路7388号

嘉定区 东方商厦(嘉定店) 上海市近郊城中路66号 松江区 第一百货(松江店) 上海市近郊松江新城区中山中路98-116号青浦区 百联青浦奥特莱斯品牌直销广场 上海市近郊沪青平公路2888号 东方商厦(青浦店) 上海市青浦公园路700号 奉贤区 百联南桥购物中心 上海市青浦公园路700号 东方商厦(奉贤店) 上海市近郊奉贤区南桥镇百齐路588号

2015年中国制造业倒闭潮爆发

2015年中国制造业倒闭潮爆发 [摘要]:2015年制造业形势不容乐观,2015年制造业倒闭潮爆发了。2015年广东东莞倒闭企业、重庆企业破产、浙江温州企业破产倒闭潮集中爆发。其中不乏国内国际知名企业如微软停诺基亚、苏州联建科技、万事达公司、联胜、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却熬不过2015。据了解,目前,松下、日本大金、夏普、TDK均计划回迁日本本土。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也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制造企业不肯花钱转型,就得倒闭。在国务院参事室姚景源看来,中国制造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 让国人引以为豪的“Made in china”曾带领中国走在世界前沿。而如今,一方面,一些东南亚国家正在中低端制造业上发力,抢夺中国成本优势地位;另一方面,原本在华生产的外资高端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投资优势正在消失。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制造业熬过了2008,却熬不过2015。 微软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该工厂近期正加快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同时,位于北京的微软诺基亚工厂也将同步关停。据传此次诺基亚东莞和北京工厂裁员共计9000人。 据了解,2014年12月5日,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联建的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三家公司累计员工人数近万人。此外,几乎是同时期,位于苏州的诺基亚手机零部件供应商闳晖科技也宣布关门停产。1月,手机零件制造商东莞市奥思睿德世浦电子科技老板欠债1.35亿元跑路,400员工失业。从事杂牌手机制造的东莞兆信通讯因资金链断裂倒闭,1000多名员工失业,董事长高民自杀。

关于雷曼兄弟破产案件的案例分析,仅供参考!!!

《注会经济法》课程考查论文 关于雷曼兄弟破产案件的案例分析 摘要 雷曼兄弟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金融服务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国库券市场的主要理商。它参与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股票,固定收益销售,研究和交易,投资管理,私人股本和私人银行业务。 雷曼兄弟作为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战绩,在业界享有盛誉。其中CEO Richard Fuld 在1993即成为雷曼的最高领袖,它多次带领雷曼避免破产的命运,一次次走向辉煌。 这一次雷曼兄弟走向破产对整个金融界都是不小的冲击。所有人在震撼的同时,也有必要冷静下来分析其由往昔的辉煌逐步走向毁灭的原因,同时得到了我国在发展资本市场时的一点启示。 关键字:雷曼兄弟、破产原因、启示 雷曼兄弟公司由德国移民亨利、埃马努埃尔和迈尔于1850年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哥马利城创建,目前已拥有158年历史,其主要业务投资银行、私人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雷曼兄弟公司总部现设在美国纽约,在英国伦敦和日本东京设有地区总部。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雷曼兄弟公司是大力推广新型融资方式的先行者之一,曾帮助大量急需资金的公司成功融资。20世纪60、70年代,雷曼兄弟公司开始拓展其在全球的业务。 2000年,雷曼兄弟公司股票价格首次达到每股100美元。 2002年,雷曼兄弟公司开设财富和资产管理分支业务。至2005年,该分支业务管理下的资产总值达1750亿美元。 2007年,雷曼兄弟公司净收入、净利润和每股收益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 2007年夏,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雷曼公司因持有大量抵押贷款证券,资产大幅缩水,公司股价在次贷危机后的一年之内大幅下跌近95%。该公司财报显

购物中心的8大分类和8大业态

购物中心的8大分类和8大业态 壹8大分类 近几年来,为什么大家都觉得百货经营越来越困难? 因为它的功能太单一,相较而言,购物中心是多功能的,是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文化、欣赏等于一体的综合消费场所,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购物中心分为8大类,我们以上海的典型商业项目为例,做如下划分: 1、区域性购物中心:比如第一八佰伴; 2、都市型购物中心:如港汇恒隆广场、南京路来福士; 3、社区型购物中心:在上海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西郊百联,它也是全国第一家社区型购物中心; 4、邻里型购物中心:如苏州新城邻里中心、方洲邻里中心; 5、郊区购物中心:如松江地中海项目; 6、折扣店或工厂直销,也就是通俗称为奥特莱斯的购物中心; 7、特殊功能型购物中心:如主题型购物中心,这一类的典型在全国还比较少,上海新天地可以算作具备特殊功能和主题的购物中心; 8、商业、办公、酒店混合型,也可以称之为城市综合体当中的购物中心,近几年这一类的产品在全国各城市都比较多见。 贰8大业态 现在许多商业开发商都单纯认为,购物中心是吃喝玩乐都有,却并不清楚它到底应该具备哪些业态。

购物中心在国外称为shopping mall,引入至中国后,大多数项目并没有按照严格意义的业态业种分类来做。 严格意义上来说,购物中心分为8大业态: 1、专业店:类似运动城、书城、电脑城、家居城等; 2、专卖店:服装品牌、化妆品药妆等; 3、专业街:以业种归类、集中在一起; 4、主体百货:规模型的主力店; 5、餐饮:可细分为正餐、中西快餐、特色餐饮、休闲餐饮等; 6、休闲娱乐:如电影院、KTV、游戏房、运动健身中心、美容SPA、休闲按摩养生馆; 7、超市:较大的称为超市卖场,现在出现精品超市、生鲜超市、24小时便利店; 8、停车场: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停车场也算在业态中?实际上,在国外shopping mall体量较大,涵盖服务很多,且大多建在远郊,因此需要开车前往。 因此,如果我们要做购物中心,首先需要掌握购物中心的这8大分类和8大业态。 叁购物中心or百货or超市?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分不清某个商场到底是购物中心、百货还是超市。作为业内人士,我们可以掌握一些技巧,比如从平面结构上、从经营内容上,都可以看出它们的区别。 1、从经营内容来说,购物中心经营专卖店,它的平面结构动线围绕主动线排布。每一个专卖店的经营商家都希望自己的店面能开在沿走道的位置,因为这样消费者的到达率会比较高。因此,购物中心要求主动线清晰,一般为“一”字型、L 型。

当今中国制造业的十大困局

正睿咨询专业分析:当今中国制造业的十大困局 改革开放数十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制造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已过,制造业的冬天伴随金融危机的后危机时代已悄然来临。今年中国制造业面临的窘况较之以往寒意更甚,国内各地中小企业倒闭潮纷纷涌现,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已走到了十字关口,可谓是内忧外患、形式十分严峻。笔者多年从事制造业管理咨询工作,对制造业的发展尤为关注,就目前之现象,作了一些分析与总结——制造业的十大困局! 先从外部环境说起,中国的制造业面临五大外患: 一、从蜂拥投资到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大势所趋,是经济规律使然,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改革开放的闸门洞开,中国本土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加上地方政府的“超国民待遇”,制造业的生产成本较低,外资汹涌而入。如今随着中国各种生产要素成本的上涨,制造业开始向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的产业转移,在国际层面上是中国的制造业开始向生产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南亚以及中东等地区转移;在国家层面上是由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珠三角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产业转移的压力更是巨大,广东省近年提出的“双转移”是产业转移在区域上的表现。产业转移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技术、成本等挑战很大,但不管企业家愿意与否,产业转移的步伐早已开始。 二、从成本优势到微利时代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制造业拥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很低,政府有很多的优惠政策等。当时制造业的成本低,利润空间较大,“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价格优势,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工厂”。这种优势持续到改革开放到今天,中国制造业的黄金发展期已过,真正地进入了微利时代。“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成了“低端廉价”的代名词,技术含量很低,加上中国的人口红利的优势行将消失。现在制造业企业的利润普遍只有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中小制造业苦苦挣扎在生存的边缘。 三、由粗放式生产到产业升级 中国的民营企业很多都是从家庭作坊发展起来的,粗放式的生产和管理是其

大宇汽车宣布破产

大宇汽车宣布破产 Daewoo Motor Declared Bankrupt 注释: 1.bankrupt:a.破产的 2.hard-boiled:a.无情的 3.creditor:n.债权人 Daewoo declared bankrupt after failing to reach agreement with its labor union on restructuring plan.在未能就重建规划与工会达成一致后,大宇公司宣布破产Long-ailing Daewoo Motor Co. was officially declared bankrupt today after its hard-boiled labor union rejected a restructuring plan that calls for layoffs, creditors said."The union has refused to submit its consent to the restructuring plan. We can't wait any longer. Daewoo's bankruptcy has become formal," said Yang Mun-suk, a spokesman for Daewoo's main creditor, Korea Development Bank. 大宇汽车宣布破产 韩国大宇汽车公司的债权人今天宣布,长期惨淡经营的韩国大宇汽车公司由于工会无情的拒绝了他们提出的会引发工人下岗的重建方案而不得不正式宣布破产。 "工会拒绝接受公司提出的重建方案。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于是大宇正式宣布破产。"韩国发展银行的发言人Yang Mun-suk说,发展银行是大宇公司最主要的债权人。

房利美、房地美和雷曼兄弟破产的原因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公选课平时作业 原因之一在于这次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实在是过于严重了。在加州、佛罗里达州等地,很多在市场最高点购置房产的居民目前都面临负资产的窘境。结果导致各种贷款——既包括次贷和Alt-A,也包括满足房利美与房地美标准的优质贷款——的违约率都大幅上升,这自然会增加房利美与房地美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 原因之二在于,虽然政府对房利美与房地美的贷款标准有严格的要求,但是对两家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却要求不高。相对于庞大的资产组合而言,这两家公司的资本金规模非常有限。换句话说,它们的财务杠杆过高。截至2007年底,这两家公司的核心资本合计832亿美元,而这些资本支持着5.2万亿美元的债务与担保,杠杆比率高达62.5。因此,即使资产组合发生对资产总量而言的并不太严重的账面损失,房利美和房地美都可能发生危机。如果不是市场认为存在政府的隐含担保,房利美和房地美是不可能维持如此之高的杠杆比率的。事实上,房利美和房地美应对信用风险的能力远远弱于市场化金融机构。 美雷曼兄弟破产的原因 一、自身原因 1、进入不熟悉的业务,且发展太快,业务过于集中。雷曼兄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注重于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2000年后雷曼兄弟和其它华尔街上的银行一样,开始涉足地产和信贷的业务。 2、所持有的不良资产太多,遭受巨大损失。雷曼兄弟所持有的很大一部分房产抵押债券都属于第三级资产。雷曼作为华尔街上房产抵押债券的主要承销商和账簿管理人,将很大一部分难以出售的债券都留在了自己的资产表上。这样债券的评级很高,所以利率很低,不受投资者的青睐,卖不出去。 3、雷曼兄弟最后的领导人是Richard Fuld, Jr.和Joseph Gregory。早在2008年6月,公司财务报告首次出现后,雷曼首席执行官Richard Fuld就承认,亏损是自己的责任,并称已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不会继续出现如此糟糕的业绩,并且撤换了公司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营运官。但是这样简单人事调动并不能从实质上解决公司存在的巨大问题。 二、环境因素 1、从整个美国金融2008年的环境来说,雷曼兄弟的破产也存在一定的客观性。我们熟知,雷曼兄弟的倒塌,是和自2007年夏天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分不开的。众所周知,美国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对整个美国乃是全球都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影响,直接导致了全球金融海啸的爆发。因此,在美国,又是在金融投资领域,雷曼兄弟首当其冲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这可以说是雷曼兄弟破产的一个客观环境因素。 2、不容忽视的环境因素还有美国政府对于雷曼兄弟破产保护的态度。雷曼兄弟首席执行官Richard Fuld就指责说,联储局听凭雷曼破产的行为加剧了金融危机。他说,“我认为,如果雷曼和其他竞争对手一样获取到了信贷安排——即便是那个周日夜里才得到——它也能争取到足够时间,至少能完成有序的清算,或进行并购,从而缓解随后而至的危机”。并且事实上,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主席Phil Angelides,在事后,也就是2010年9月1日,他表示,美国官员似乎从一开始便不打算拯救雷曼兄弟。所以,美国政府不作为的态度作为一种政治斗争的环境因素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雷曼兄弟的破产。 三、公司组织原因 雷曼兄弟的企业组织存在着不少弊端。作为一家投资银行,它的组织结构并不像综合银行这样严密。它是又各家投资或投机商或机构组合而成。因此,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并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对问题进行弥补,最终导致了雷曼兄弟的破产。

盘点那些曾经辉煌无限但如今败落倒下的中国企业

盘点: 那些曾经辉煌无限 但如今败落倒下的中国企业 一个企业的成功在于核心技术,战略方向,时机,和领导管理能力,顺应时代潮流 不可少一。 想想那些曾经大企业要么是核心技术过时,要么是管理不善,要么是转型时机没把屋好,要么没有顺应时代潮流,或是战略方向制定错误。 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市场经济的推动,中国消费者从不看重品牌,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 领域都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这 30 年,也是中国本土品牌与国际品牌竞争的 30 年。30 年来,有很多中国品牌从本土成长并走出国门,开始走向国际化,比如联想、华为、海尔、TCL、 中国石化等,让中国品牌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但是,这 30 年来,也有很多中国本土品牌, 曾经叱咤风云,妇孺皆知,但是却因种种原因走向没落,象流星一样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缅 怀这些品牌,或许可以帮忙我们去思索中国毕竟应该如何吸取经验去打造经久不衰的品牌。 假如将 30 年来没落的自主品牌做一些整理,可以发现以下曾经辉煌过的 50 个中 国本土品牌,在这些品牌中,有些已经彻底消失,

有些品牌虽然健在但是已经被外资并购或者控制,有的品牌则已经处于生死关头:8848 电商数据。珠穆朗玛电商数据(中国)有限公司 8848 正式成立于 1999 年 5 月 18 日,曾是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旗舰。在 1999 年 至 2000 的两年多时间里, 8848 飞速成长,公司在对企业客户、消费者及经销商的网上销 售及渠道销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王峻涛 1999 年创办 8848 网站,先后担任总裁、董事长。该网站自 1999 年 1 月从四个人、约 16 万人民币起步,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 SDFsd商务的标志性企业。 1999 年 11 月, Intel 公司总裁贝瑞特访华,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头羊”; 2000 年 1 月,8848 被中国互联网大赛评为中国优秀网站工业与商业类第一名; 2000 年 2 月,美国 《时代周刊》是“中国最热门的电子商务站点”; 2000 年 7 月,8848被《福布斯》杂志列入中国前十大网站。 2001 年,CNNIC的调查显示, 8848 是中国工业和商业类网站被用户访问最多的网站。至2001 年,8848 公司先后融资约 6000 万美元。 近日 8848 域名转接指向一个名叫皇冠明珠的网站上,此网站为 淘宝网推广导购网站。 网站的备案信息为北京珠穆朗玛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京ICP 证 00009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