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改版)路面作业指导书Microsoft Word 文档

(修改版)路面作业指导书Microsoft Word 文档

(修改版)路面作业指导书Microsoft Word 文档
(修改版)路面作业指导书Microsoft Word 文档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新疆项目第二代建指挥部S228线、S240线、

S327线

路面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

新疆项目第二代建指挥部

二〇一二年二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总则

三、第一章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四、第二章面层

五、第三章粘层和下封层

六、第四章桥面防水层施工

七、附则

编制依据

依据S228线、S240线、S327线招标文件、施工图纸,《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等。

总则

1、为了确保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新疆项目第二代建指挥部S228

线、S240线、S327线路面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施工,避免质量隐患或造成经济损失,在结合S228线、S240线、S327线项目特点和吸收我省近几年公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特编写了路面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2、S228线项目的路面结构:

3、S240线项目的路面结构:

4、S327线项目的路面结构:

5、基层混合料,一律采用集中厂拌,水稳、沥青混合料采用“双机联铺”的方式。同一作业面的摊铺机和压路机必须选用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设备。同步碎石封层必须选定专业队伍施工。

6、基层、面层施工,必须在验收合格的路段上进行,没有通过验收的路段,不允许进行路面基层施工。

7、路面施工,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健全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

第一章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一、施工准备阶段

(一)材料

1、水泥:采用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安定性、细度等指标应达到相应技术标准要求;初凝时间3h以上、终凝时间不小于6h。快硬、早强以及受潮变质水泥严禁使用。所进水泥温度过高不得使用,待其温度接近常温,且安定性合格才能使用。水泥进场应随车带回出厂检验证书。对进场的同一厂家、同品质、同批号、同生产日期的水泥,袋装每200T、散装每500T应对水泥的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等进行抽检。

2、集料:基层砾石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其压碎值应不大于35%,针片状含量不宜大于20%,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0.25%,有机质含量合格,并严格控制软弱颗粒含量。集料中小于0.075 mm颗粒的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进场材料按每2000m3的频率检测针片状含量、级配和粉尘含量。材料应按不同粒径分类堆放,以利于施工时掺配方便,集料规格划分见表1-1。

砂应洁净,含泥量不得>3%。各种规格料要求见表1-1所示。

表1-1 集料基层所用砾石规格

3、水:凡人或牲畜的饮用水均可用于水泥稳定砾石拌和与养生。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1、设计原则

(1)水泥稳定砂砾基层级配采用骨架密实结构,集料粒径大于4.75mm 的骨料含量宜大于65%,粒径大于2.36mm 的集料含量宜大于80%,粒径小于0.075mm 颗粒含量不宜大于3%,级配要求详见表1-2所示。

表1-2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砂砾级配

(2)限制细集料,尤其小于0.075mm 粉尘的含量。 (3)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

2、室内配合比设计水泥剂量可采用:基层3%、4%、4.5%、5%、6%五种剂量。

3、每种剂量根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偏差系数要求,确定制备试件的数量。水泥稳定砂砾基层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要求不小于3.0Mpa ,且不宜大于6.0MPa 。

4、根据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按规定压实度(基层≥98%)制备试件,在规定的温度(20±2℃)湿度条件下养生6天,浸水养生24h 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5、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V a d C Z R R -≥1/

式中:R —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 ;

Z—保证率系数,高速公路保证率95%,即a Z=1.645;

a

C—试验结果的偏差系数(以小数计);

V

R—设计抗压强度,MPa。

d

6、根据配合比设计确定的水泥剂量做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试验,确定最大延迟时间控制值。

二、基层施工

(一)试验路段

开工前应铺筑基层试验路段,长度不小于200m(全幅)。试验段主要内容如下:

1、验证室内配合比;

2、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3、确定合理的压实机械组合、碾压遍数及碾压工艺等;

4、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配合;

5、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等。

试验段施工检测项目见表1-3所示,其中试验段检测频率的应是规范规定正常施工的2~3倍。经监理抽检确认合格,即可按以上内容编写《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后,方可作为大面积施工的依据。

(二)施工工艺

1、下承层处理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必须在全面检测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铺筑,包括平面位臵、高程、横坡度、宽度、弯沉等,达不到要求时,应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特别是下承层的松散、起皮材料要彻底清除,

决不能留下软弱夹层。摊铺前对下承层进行清扫,清除泥土杂物并洒水,保持表面湿润。对下承层出现的翻浆弹簧等缺陷,面积较小时用水稳料换填处理,面积较大的应返工处理。其宽度、高程、弯沉等项指标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施工。接头要用水泥浆处理后方可摊铺。施工过程中掌握天气预报信息,根据天气情况安排施工,做好雨季施工防护措施。

2、支模

基层要求支模施工,模板高度同水稳压实厚度一致,支模时的宽度比设计宽度宽5cm,以保证成型后的宽度。本项目均为二级路,可直接利用两侧先行施工完成的路肩做支档。

3、平面及高程控制

(1)导线、水准、中线偏位控制

施工中使用监理批复的导线点和水准点,开工前对沿线导线点、水准点、中线复核测量,加密水准点,并定期复核检查,确保施工中测量的准确性。

(2)选用φ2mm~φ3mm的钢丝作为基线。

(3)张拉长度100~200m为佳,且须在两端用紧线器同时张紧,避免因钢丝不紧而产生挠度,张拉力约为1KN。

(4)钢钎选具有较大刚度的φ16mm~φ18mm光圆钢筋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固定架采用丝扣为好,便于拆卸和调整标高;钢钎间距一般5~10m(直线段不长于10m,曲线段不长于5m)。钢钎应设在离铺设宽度外30~40cm处。

(5)内外侧均用钢丝控制标高,标高误差控制在-2mm~+5mm间。

(6)钢钎必须埋设牢固,在整个作业期间应有专人看管,严禁碰钢丝,发现异常时立即恢复处理。

(7)测量人员应经常复核钢丝标高。

4、拌和

(1)拌和设备的选型

拌和设备宜选用500型以上,且性能良好、拌和质量高的设备,拌缸长度不小于1.8m,并配有电子计量装臵和水流量计。拌和设备的台数、类型必须满足施工现场摊铺及施工进度的要求,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混合料级配控制

集料的级配直接影响到结构层的压实度、强度、平整度等技术指标,因此,必须对成品混合料取样做筛分(水筛)试验,如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并按规范要求的检测频率(2000m2/次)进行检测。

(3)水泥剂量控制

水泥剂量按设计剂量±0.2%控制,在拌和过程中试验室按排专人随时观察混合料拌和后的颜色,防止水泥堵塞不流动。正常抽检频率每工作台班不少于2次。

(4)含水量控制

含水量是水泥稳定砂砾中一项重要控制指标,必须严格控制。在夏季施工时,考虑到拌和、运输、摊铺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可以在拌和时适当加大用水量,夏季上午10点以前和下午6点以后,加水量比

最佳含水量增加0.5%~1%左右,在上午10点到下午6点之间,加水量比最佳含水量可增加1%~1.5%。在雨季施工期间,砂石料中有一定水分,因此,在每天拌和前应对砂石料含水量进行测定,加水量应按最佳含水量减去砂石含水量进行控制。

(5)防止集料仓串仓

拌和机料斗一般偏小,装载机上料时常发生串料现象,造成级配不准,因此,要将料斗用挡板加高,不允许各仓料溢出。

5、运输

(1)混合料运输应采用载重15T以上的自卸汽车,并要求车况良好。自卸汽车的数量根据运距来确定。一般要求摊铺机前有4~5台料车待卸,避免摊铺机停机待料。

(2)每天上班前应检查车辆,排除故障,防止装好料后汽车不能自卸,导致混合料凝固、造成浪费。

(3)装车时,要按“前-后-中”顺序成“品”字型装料,以减少装车产生的混合料离析。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必须采用蓬布覆盖,起到保湿、防尘、防雨的作用。

(4)发料时应认真填写发料单,内容包括车号、出料时间、吨位以及采用的水泥品种。由司机带至摊铺现场,供摊铺现场人员核对,并注明收料时间及摊铺路段,混合料从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应严格控制在延迟时间之内。否则,将全车料废弃。

(5)自卸汽车将混合料卸入摊铺机喂料斗时严禁撞击摊铺机。

6、摊铺

(1)摊铺机的选型

①采用“双机联铺”的方式,两台同种型号的摊铺机成梯队摊铺,两台摊铺机距离宜控制在10m以内。

②应根据摊铺速度、厚度、宽度等因素调整摊铺机夯锤频度,并尽可能开大,使初始压实度达80%以上,以便提高平整度。

③将螺旋送料器调整到最佳状态,使螺旋送料器中混合料的高度将螺旋器直径的2/3以上埋设,以避免离析现象发生,一般螺旋器轮边距底面为15~17cm。在摊铺过程中,严禁摊铺机熨平板前出现无料现象。

(2) 在摊铺机就位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并且洒水保持湿润,横向接头处应涂刷水泥浆,水灰比0.4。为了保证结构层间的粘结性,在摊铺上基层前,必须在湿润的下承层上洒水泥,用量一般为2~3袋/100M。

(3)混合料运至现场,应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摊铺中如有离析现象(尤其两侧边缘),应用人工进行找补,同时注意含水量大小,及时反馈拌和场给以适当调整。

(4 )摊铺前对已挂好的钢丝进行检查,判断是否有扰动、未张紧等现象,开始摊铺3m~6m长时,应立即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和横坡,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及时调整熨平板高度和横坡,直到合格再进行摊铺。正常施工时,摊铺机每前进10m,检测人员应检测一次摊铺机的标高、横坡。摊铺机后面专人用钢板尺检测虚铺厚度(每10m为一个断面,每个横断面分左、中、右3点)。

(5) 摊铺过程中要保持摊铺机的速度恒定,应考虑拌和场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避免中途不必要的停机,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2.5~3m/min。

(6) 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因故中断2h或1天的工作段结束时必须设臵横缝,摊铺机应驶离摊铺层末端。

(7) 横接缝的处理方式是将已压密实,且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与路中线垂直的直立断面,不满足压实度、高程和平整度要求的端部混合料应予以铲除。

7、碾压

(1)压路机的选择:采用较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一个工作面自重在20吨以上不少于三台。

(2)碾压顺序:先稳压1遍,然后振动碾压,满足压实度为至,最后再稳压1遍。

(3)碾压速度:稳压阶段应控制在1.5~1.7km/h。复压速度控制在2~2.5km/h,终压阶段应控制在2.5km/h,起步和制动应做到慢速起动,慢速刹车,严禁快速起动,紧急刹车现象。

(4)碾压方式:碾压时,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路段由边侧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路段,由较低一侧向较高一侧进行碾压。边部碾压必须紧贴槽钢。压路机要在已压实的路面上开启振动,碾压到稳压接头处前三米时返回,错半轴,碾压接头处应错成横向45度的阶梯形状;稳压和微振前后错1m,微振和重振错1米,光面和重振错1m,水稳砂砾两侧应多压2~3遍;在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如边

角、台背、墙背等),用振动夯夯实。

(5)横向硬接头处理:在两个作业段接头处,在与桥头搭板、板涵两侧接缝处,用平整度尺重点检测。不合格及时人工耙平补细料找补,用3米直尺检查处理,保证平整度达到要求。在第二段摊铺时将前一段松散不合格的混合料清除,并凿成平齐的端头,以便和新摊铺的混合料更好地衔接。在碾压前必须先处理硬接头,横向硬接头必须横压来保证平整度,硬接头横压也必须分稳压和微振,稳压和微振前后要错50cm。

(6)设专人管理处理表面离析、缺水等工作。碾压过程中表面泛白缺水地方人工补水,如天气炎热,缺水严重,用水车整体作雾状洒水。碾压后如发现边缘松散,使用水泥浆洒布边缘人工夯实,表面松散人工换填细料压实。设专人负责平整度处理。在摊铺过程中,在钢线或自动找平装臵出现问题而出现摊铺不平整,需人工拉线找平。平整度逐尺检测。

(7)平整度控制:为了保证沥青路面面层的平整度,水泥稳定砂砾下基层平整度必须控制在12㎜以内,上基层控制在8mm以内,在碾压过程中及时检查(设专人负责)、及时处理不合格段落。

8、养生

养生工作设专人负责,碾压完毕及时覆盖土工布,要特别注意侧面覆盖,随时检查覆盖情况,防止出现漏盖、丢失、覆盖不全等现象。洒水车经常洒水,使土工布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另外洒水时要注意洒匀足量,特别是边缘一定要洒到位,洒水养生至少7天。在养生期应

封闭交通,水车洒水时,不能随意上下基层,要垫好土台,从土台通过,以避免水车压塌水稳层边缘。

三、质量控制

1、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控制检测项目和频率如表1-3所示。

表1-3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检测项目和频率

2、每一作业段碾压完成后,立即检测各项指标,整理好内业资料向监理人员报验,强度指标单独报验。

3、各分项工程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进行评分,达不到此要求的不准交工。

四、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拌和厂选址在实地考察基础上,尽可能选在距居民集中居住区远的地方,并在厂内设立自我系统的垃圾堆放和排污设施,以避免水源污染。

2、材料或成品料运输便道沿途专设水车洒水,减少扬尘。

3、对废弃的混合料应集中处理,不能随地废弃。

4、设立醒目的标志牌及安全栅,合理规划施工车辆行驶路线。

5、路面基层施工,作业线长,影响面广,应做好环保与场内保安工作。防止废气、废渣、废水造成污染、同时要防止养生期后结构层上的污染,做到文明施工。

6、对散落在路边的碎石及时进行清除。

第二章面层(AC-16C)

一、施工准备

(一)材料

1、沥青

(1)运到现场的沥青都应附有出厂试验报告,并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等。

(2)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其技术指标见表2-1所示。

表2-1 A-90号沥青技术指标及要求

(3)除沥青供货单位按合同要求检测外,驻地监理工程师有责任对所用的沥青材料的产品质量和数量进行把关。当对沥青材料质量有怀疑时,可外委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复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不合格的沥青材料应用到工程中。

(4)施工单位对进场沥青材料每批都应取样试验。取样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11)的规定。

2、粗集料

(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形状规则,且无风化、无杂质,并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碎石二破必须选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禁止采用颚式破碎单机加工的碎石。

(2)尽可能采用同型号破碎设备生产的碎石。进场后粗集料必须隔离堆放且堆料场必须用混凝土硬化,同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验。

(3)面层的粗集料必须满足表2-2所示的质量要求,级配符合规范要求。

(4)应掺加抗剥落剂,使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达到4级,提高水稳性。抗剥落剂的比例由实验室确定。

(5)沥青层集料规格划分见表2-3所示。

3、细集料

(1)面层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机制砂或天燃砂,但天然砂用量应不大于12%。

(2)机制砂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物,且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同时要求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能力。

(3)细集料堆放时必须采取搭棚存放或采取覆盖措施。

(4)机制砂采用4.75~9.5㎜碎石经制砂机加工而成,级配满足要求表2-4所示。

(5)细集料的技术要求见表2-5所示。

4、填料

(1)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原石料中不得含有泥土等杂质。

(2)矿粉要求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禁止使用回收粉。

(3)填料要求采用专用磨细设备进行工厂(指水泥厂)化加工。

(4)填料的技术要求见表2-6所示。

(5)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采用水泥、石灰等作为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集料总量的2%。

5、外加剂

(1)为了提高沥青和石料的粘结力,增强混合料抗水害能力,需添加抗剥落剂时,其基本性能和条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耐热性强,在拌和温度下稳定、不分解,不失效。

②自身抗水性强,在沸水中不溶解、不浮化、不水解。100℃沸水萃取后的样品回收率应>95%,经沸水萃取后回收样品的抗剥落性

试验检测员考试公路(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模拟试卷1

试验检测员考试公路(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模拟试卷1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 1.以下混合料中,属于综合稳定类和工业废渣稳定类的基层材料是( )。 (分数:2.00) A.石灰土 B.水泥土 C.水泥稳定碎石 D.水泥粉煤灰土√ 解析:解析:依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工业废渣稳定材料是指以石灰或水泥为结合料,以煤渣、钢渣、矿渣等工业废渣为主要被稳定材料,通过加水拌和形成的混合料。综合稳定材料是指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为结合料,通过加水与被稳定材料共同拌和形成的混合料,包括水泥石灰稳定材料、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等。 2.细粒土的最大粒径不大于( ),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2.36mm。 (分数:2.00) A.13.2mm B.9.5mm C.4.75mm √ D.2mm 解析:解析:依据《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细粒土是指最大粒径不大于4.75 mm,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2.36 mm的土,包括各种黏质土、粉质土、砂和石屑等。 3.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时,宜掺入一定剂量的石灰进行综合稳定,混合料组成设计应按照( )进行。 (分数:2.00) A.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30%以下时,应按石灰稳定类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B.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50%以下时,应按石灰稳定类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C.当石灰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50%以上时,应按石灰稳定类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D.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质量的50%以上时,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解析:解析:依据(JTG/T F20—2015)规定,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不小于30%时,应按水泥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进行组成设计;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小于30%时,应按石灰稳定类进行设计。 4.在进行无机结合料混合材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验证时,宜在摊铺机后取样,且应从( )台不同的料车取样,混合后再按四分法取样。 (分数:2.00) A.2 B.3 C.2~3 D.3~4 √ 解析:解析:依据(JTG E51一2009 T0841)规定,施工过程中混合料取样方法:在进行混合料验证时,宜在摊铺机后取样,且取料应分别来源于3~4台不同的料车,混合后再按四分法取样,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成型及试验。 5.细集料塑性指数为( )时,宜采用石灰稳定。 (分数:2.00) A.12 B.12~20 C.15~20 √ D.小于17 解析:解析:依据(JTG/T F20一2015)规定,当细集料塑性指数≤17,宜采用水泥稳定;塑性指数为15~20,宜采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为12~20,宜采用石灰粉煤灰综合稳定。

隧道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柞山隧道路面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晒群岭 2 号隧道进口位于柞水县磨沟峡至太山庙,隧道进出口均位于东坪河南岸,为一小间距越岭短隧道。隧道起止桩号:左线ZK3+554-ZK3+860、右线 YK3+620-YK3+955,左右线长度分别为 306m 和353m. 隧道左线进口设计高程807.604m ,出口设计高程814.665m ,最大埋深 86.52m; 右线进口设计高程 807.136m,出口设计高程815.595m,埋深 95.54m。 二、隧道路面施工技术要求及人员分工 (1)隧道路面施工宜在排水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过程应确保排水设施完好,排水通畅。 (2)砼路面正式施工前,应铺筑砼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参数。水泥砼路面侧模必须采用新的槽钢进行施工。试验段长度宜为50~100m。 (3)隧道路面施工过程中,隧道内必须保持良好通风,以保证洞内空气质量并应设置满足施工需要的照明系统。 (4)水泥混凝土路面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连续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使已铺设路面地段的修整、防护、养生等作业,得以正常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不得开放交通。 (5)路面施工应选用满足施工要求的配套机械设备施工。各种机械设备(如三辊轴机组、振捣机及路面切缝机、刻槽机等机械设备)应提前进场,并在施工前做好安装调试工作。

(6)路面施工配备砼工7人,进行砼振捣、收浆、抹面、压纹施工;模板工6人,进行模板安装及加固;杂工4人,主要负责清场、砼摊铺、找平、切缝、养护等工作。 三、隧道路面施工机械设备配备 必须配备机械: 四、路面施工工艺流程 路面施工工艺流程为:洞内清洗→测量放样→调平层检验和整修→支立模板→安设钢筋(拉杆、传力杆和钢筋网) →混凝土拌合、运输→人工摊铺混凝土→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混凝土→三滚轴振捣(提浆、刮平)→机械抹平→人工精平→表面制毛→拆模→养护→机械锯缝→填缝→养护期→开放交通。 五、施工控制

最新o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o石灰土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SZY/D/Q7.5.1-7.5.2 作业指导书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 作业指导书 编制部门:设计研究所 审核: 批准: 版本: 2004 A 编号: DL-02 发放编号: 天津第一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石灰土底基层施工 作业指导书 目录 1目的/适用范围 (2) 2作业前的准备 (2) 3操作工艺 (3) 4质量标准 (6) 5注意事项 (7) 6成品保护 (8)

1 目的/适用范围 为确保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及建设单位的要 求,提高工程质量,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适 用公司承建的城市道路,等级公路的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2 作业前的准备 2.1 人员 绘制石灰土底基层工艺流程图,明确各管理岗位及各操作岗 位责任人及职责范围。 2.2 机械 2.2.1 路拌法施工的主要机械有推土机、平地机、稳定土拌和机、压 路机、洒水车等。 2.2.2 厂拌法施工主要机械包括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洒水车等。 2.2.3 各种施工机械应按建设单位要求提前运抵现场,并报监理单位 查验。 2.2.4 开工前各种施工机械均应认真检查、保养,保证运转正常,性 能良好。 2.3 材料 2.3.1 生石灰应于使用前充分消解,消解后的石灰应符合Ⅲ级以上的 技术标准。

2.3.2 宜选用塑性指数10~20的粘性土,土中的草根、杂物应予清 除。 2.3.3 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土施工,对可疑的水应进行 试验鉴定。 2.4 确定施工工艺 2.4.1 依据设计图纸规定的强度标准及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试 验选取适宜的配合比,确定最佳的石灰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 含水量。 2.4.2 通过首件施工,确定拌和遍数及拌和深度,压路机组合及碾压 遍数等工艺参数。 2.5 准备路基 2.5.1 对已完成的路基进行验收,经验收后方可在其上铺筑石灰土底 基层。 2.5.2 已完成的路基上若有杂物,应在施工前清理干净。 2.6 测量 2.6.1 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米设一桩,曲线段每 10~15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处设指示桩。 2.6.2 在两侧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路中心或路边缘的设 计高程。 3 操作工艺 3.1 路拌法施工工艺 3.1.1 工艺流程

道路作业指导书

高桥110KV变电站工程 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编制单位:新疆大明德电力有限公司高桥110kV变电站工程 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制:年月日 目录 1 目得 (1) 2 范围 (1) 3 引用文件 (1) 4 工程概况 (1) 5 标准化作业流程图 (2) 6 作业前准备 (2) 6.1 作业人员要求 (2) 6、2 作业人员分工及职责 (3) 6、3 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准备 (3) 6、4 作业材料 (4) 6、6 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措施 (4) 6、7 环境因素控制及纠正预防措施 (10) 6、8 质量控制及预防措施 (11) 6、9 文明施工标准 (12) 7 标准化作业 (12) 7、1 开工条件验证 (12) 7、2 临时电源使用 (13) 7、3 施工方法及工艺标准 (13) 8 作业交付验收 (16)

1 目得 为了合理组织施工,便于施工作业管理,科学、合理安排有效得人力、物力、财力,科学调配资源,使此作业项目在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达到建设单位及相关施工规范规定,特编写此作业指导书,以指导此项工程顺利进行。 2 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桥110KV变电站工程道路施工. 3引用文件 高桥11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专业设计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 DL 5009、3—199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 2011版,国家电网基建[2011]146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2006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版 本工程道路施工图等。 4 工程概况 高桥110KV变电站工程道路作业工程概况表

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塘汉路拓宽改造一期工程沥青路面施工。 2、作业准备 1、试验室准备: 试验室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质检机构,应配备足够的专业试验和检验人员,以及先进的检测仪器并搞好试验室的制度建立、仪器安装、调试、计量认证、设备与工作环境日常维护等工作,使试验室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能够随时投入到各类检验和试验工作中。 2、技术准备工作 沥青混合料路面工程正式施工前,完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并已得到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批准后必须铺筑100-200米试验路,进行试拌、试铺、和试压试验,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试验段完成后应进行全面的试验和检测,对检测成果进行分析,确定有关参数、设备配备、工艺过程及需要改进的工作等,并写出试验路总结报告。 试验路应确定如下施工和控制参数: ⑴确定拌和温度、拌和时间,验证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 ⑵确定摊铺温度和速度; ⑶确定压实温度、压路机类型、压实工艺及压实遍数; ⑷确定松铺系数。 检验试验路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时找出原因并重新铺筑,直至满足要求。 铺筑试验段前施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按初步计划配备,并经技术交底、岗前培训;各种机具按要求配置,并经保养维修,性能良好;用于工程的各种原材料、半成品经检验合格,生产配合比调试并经批准;下承层经验收合格,试验段开工报告已得到批准。 试验时拌合场应做好打印记录,填好发料单(发料单要写明:运输车号,发料时间,出厂温度,重量等)。施工现场应做好到场温度,摊铺温度,摊铺速度,碾压温度(初压、复压、终压)、碾压遍数等记录,并跟踪测量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标高等。 若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即可申请正式开始改性沥青路面的施工。 3、技术要求

路面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2

路面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2

路面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公路路面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厂拌法施工。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施工标准。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提出应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与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参数收集,修建生活住房,配备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的需要。 各类机具设备应相互配套,机械性能良好,保持施工连续和施工质量。 3. 技术要求 3.1基层料全部在拌和站集中拌和。 3.2施工前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3在大面积施工前,根据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的基层填料,选取长度不小于200m的地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3.4水泥稳定土中剂量不宜超过6%。必要时,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3.5 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3.6 基层分两层施工时,在铺筑上层前,应在下层顶面先撒薄层水泥。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以下三个区段:摊铺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一般当稳定土层宽7~8m时,每流水作业段以200m即可。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试验段施工→确定工艺→底基层验收→集中拌和→运输→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 4.2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手打)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路拌法施工作业指导书该工程设计以水泥稳定天然砂砾作为路面底基层,为了规范该项目的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结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编制本施工方案。 1、准备工作 1.1 材料 1.1.1 水泥 1.1.1.1 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1.1.1.2 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不应使用。 1.1.2 砂砾 1.1. 2.1 取河道天然砂砾,都可用水泥稳定底基层。 1.1. 2.2 有机质含量超过2%的土,不应单用水泥稳定。如需采用这种土,必须先用石灰进行处理,闷料一夜后再用水泥稳定。 1.1. 2.3 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得使用。 1.1. 2.4 对符合要求的取土场(或取土坑),进行表层清理,清除表层的耕植土、树木(根)等不适宜材料。 1.1.3 水:凡饮用水皆可使用,遇有可凝水源,应委托有关部门化验鉴定。 1.2 混合料组成设计。 1.2.1 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设计要求的混合料强度标准,通过实验选取最适宜于稳定的砂砾,确定水泥与砂砾的比例,确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2.2 原材料试验:对拟用于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施工的各种材料进行试验,采用达到1.1条所要求的材料。 1.2.3 取工地实际使用的砂砂和水泥,按不同的配合比(以质量计)制备五组混合料,本次设计水泥剂量为7%,按3%、5%、7%、9%、11%掺配进行试验。1.2.4 用重型击实法确定各组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1.2.5 在最佳含水量状况,按规范要求的压实度(≥95%)制备混合料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6天,浸水养护1天后测得无侧限抗压强度。每组试件个数:偏差系数10%—15%时9个,偏差系数15%—20%时13个。 1.2.6 水泥砂砾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量后,应立即放到相对湿度95%的养护室内养生,养护温度20±2℃。养生期的最后一天(第7天),

沥青路面职安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

沥青路面职安作业指导书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沥青路面职安作业指导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保障沥青路面施工安全和施工机械安全;同时 优化施工环境、维护周边环境,确保低耗节能,并保障职 工健康安全。 2适用范围:适用于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操作及环境保 护。 3引用资料:《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及相关环 保法律法规。 4具体要求:

4.1沥青操作人员均应进行体检,凡患有结膜炎、皮肤病及对沥青过敏反应者,不宜从事沥青作业。 4.2从事沥青作业人员,皮肤外露部分均须涂抹防护药膏。工地上应配有医务人员。 4.3沥青操作工的工作服及防护用品,应集中存放,严禁穿戴回家和进入集体宿舍。 4.4沥青的加热及混合料拌制,宜设在人员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产量较大的拌和设备,有条件的应增设防尘设施。 4.5块状沥青搬运一般宜在夜间和阴天进行,尤应避免炎热季节。搬运时宜采用小型机械装卸,不宜用手直接装

2020年二建公路 2B312010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试题及答案解析

2B312010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路拌法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中,主要工艺流程有:①准备下承层;②洒水闷料;③拌合;④整形; ⑤碾压;⑥养生。如下选项中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③②④⑤⑥ 2、路面基层施工中,在摊铺机摊铺与碾压时,碾压成型后每层的摊铺厚度宜不小于()mm。 A、160 B、170 C、180 D、200 3、石灰稳定材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材料基层宜在当天碾压完成,最长不应超过()d。 A、1 B、2 C、3 D、4 4、路面基层人工拌合施工时,当在使用原地面或路基上部材料备料时,每隔()m挖一小洞,使洞底高程与预定的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层的底面高程相同,并在洞底做一标记,控制翻松及粉碎的深度。 A、5~10 B、10~20 C、20~25 D、25~30 5、路面基层人工拌合时,在使用料场的材料备料时,应符合()规定。 A、采集材料前,应将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 B、应留出材料中的超尺寸颗粒 C、应在预定的深度范围内采集材料,宜分层采集 D、对塑性指数大于10的粘性土,可视土质和机械性能确定是否需要过筛 6、路面基层人工拌合施工时,当已整平材料含水率过小时,应在土层上洒水闷料。采用普通路拌机械时,闷料时的洒水量宜较最佳含水率低()个百分点。 A、0.5~1 B、1~2 C、2~3 D、3~4 7、关于水泥稳定土路拌法碾压施工的做法,正确的是()。 A、拌合均匀后,应用钢轮压路机快速碾压一遍 B、同日施工的两工作段的衔接处,前一段拌合整形后留5~8m与后一段再加水泥重新拌合后一起碾压 C、当必须分两幅施工时,纵缝必须斜接,不得垂直相接 D、应先采用重型压路机后采用轻型压路机进行碾压

公路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XXXX公路XX至XX界段 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意见征求稿) XXXXXXK速公路管理处

二0XX年-一月 0 概述 0.1 为提高XX 高速公路XX 段(以下简称“ XX 高速公路” )路面工程施工质量,规范承包人作业行为,为监理工程师提供符合XX 高速公路建设实际的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依据,特编写本作业指导书。 0.2 XX高速公路主线路面设计总厚度70cm,自上而下依次为4cmSMA-16、5cm AC-20 SBS 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9cm ATB-30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4cm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18cm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被交线以改建后的公路等级而采用不同的路面结构。 0.3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交通运输部相关技术规范,并结合XX 高速公路建设实际编写, 阐述了本工程路面施工的作业方法、关键技术和基本要求, 承包人和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执行。 0.4 本作业指导书所述内容与其它相关规范不相符者,以本指导书为准;未涉 及内容以《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为准执行。 0.5 本作业指导书以主线路面结构为准编写,被交线、匝道和收费站广场路面工程施工参照执行。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1.1 材料 1.1.1水泥 1采用缓凝的P.O32.5或P.C32.5水泥,(11.13日定矿碴也可)禁止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其它受外界影响而变质的水泥。 2水泥各项指标应符合表1-1要求。 表1 —1 水泥质量要求 3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7d,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50°C,若高于此温度且必须使用时,应采用降温措施。 1.1.2集料 1碎石采用冲击或圆锥式破碎机生产,二次破碎禁止采用鳄式破碎机生产。 2所用碎石的最大粒径w 37.5mm。碎石压碎值w 25%,大于9.5mm的集料针片状含量w 15%,大于4.75mm、小于9.5mm的集料针片状含量w 20%。粒径 v 0.6mm的集料必须做液限和塑性指数试验,要求液限v 28%,塑性指数v 9。 3建议碎石厂振动筛网规格:6mm、11mm、22mm、41mm。碎石粒径按19?37.5mm、9.5?19mm、4.75?9.5mm和小于4.75mm四种规格备料,各种规格宜符合表1-2的要求。当单一规格集料通过率达不到表1-2要求,但合成级配满足表1-3要求时,工程上允许使用。 表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用集料规格 5石屑应洁净,砂当量不小于60s。堆放时,必须采取严密覆盖或搭棚保护,防止雨淋。

路面底基层和基层施工方法及说明

6.2 路面底基层和基层施工方法及说明 xxx改建工程,无填方,均为挖方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即:挖方路面底面以下的压实度为95%。配料必须准确,水泥必须摊铺均匀(路拌法),洒水、拌和必须均匀。严格掌握基层、底基层厚度,基层、底基层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下一层比上一层每侧宽出30cm。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基层、底基层压实度要求分别大于98%与97%,应采用流水作业法施工。尽可能缩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必须保湿养生,不使水泥稳定石屑层表面干燥,养生期不少于7天。基层抗压强度应大于3Mpa小于4Mpa,回弹模量为1300Mpa;底基层抗压强度应达到2.0Mpa,回弹模量为1000Mpa。 6.2.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法 对于路基应进行横坡度、压实度、弯沉值、高程等指标的检测。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另外,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5~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边外0.3~0.5m设指示桩;以及进行水平测量,并在两侧指示桩上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标高。 (1)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工艺框图

(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方法 根据设计要求,2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及16cm厚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施工方法如下: ①底基层(路床整形)验收:对于底基层(路床)应进行横坡度、压实度、弯沉值、高程等指标的检测。凡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路段,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补充碾压、换填好的材料、挖开晾晒等措施,使其达到标准。 在施工基层前,底基层面要先洒水湿润。 避免雨天施工。 ②施工放样:底基层(路床整形)施工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放样出路中线及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 2. 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施工标准。制定施工安全措施,提出应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及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参数收集,修建生活住房,配备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施工人员进场生活、办公的需要。 3. 技术要求: 3.1级配碎石混合料可采用多种机械进行集中拌和,如强制式拌和机、卧式双转轴桨叶式拌和机、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和机。 3.2施工前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3.3在大面积施工前,根据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填料,选取长度不小于200m的地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3.4碾压应采用12t以上的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18cm。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可达20cm。

4. 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以下四个区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试验段施工→确定工艺→下承层验收→拌和碎石→运输→平整→碾压→检验验收。 4.2级配碎石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工艺图

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施工前对底基层填料进行取样检验,摊铺时对运至现场的底基层填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使用的各种材料均达到设计要求。 5.1.1底基层试验段摊铺 底基层在大面积施工前,根据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的级配碎石底基层填料,选取长度不小于200m的地段进行摊铺压实工艺试验,采集施工数据及检测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以指导底基层大面积施工。 5.2施工工艺 5.2.1摊铺底基层前应对路基(压实度、几何尺寸、弯沉等)依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相关要求进行检验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 5.2.2测量、放线 施工前每10m放出路基中桩,以便在施工中每10m处在底基层摊铺两侧打钢钎,并根据设计高程,放出各控制桩的高程,挂钢丝绳用以引导摊铺机电脑传感器进行摊铺。 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报监理审批,作业时严格控制标高。 5.2.3混合料拌合 混合料拌合时应按配合比拌合混合料,必须先调试好所有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设计的要求。

交安三类人员试题-路面基层与底基层材料综合题答案与解析

四、综合题 1、(1) ABCD 【解析】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按其混合料结构状态分为:骨架密实型、骨架空隙型、悬浮密实型、均匀密实型。所以答案为ABCD。 (2)C 【解析】二级公路当用水泥稳定土做底基层时,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所以答案为C。 (3)C 【解析】硫酸盐含量超过0. 8%的土,不宜用石灰稳定。所以答案为C。 (4)BC 【解析】二灰稳定的中粒土和粗粒土不宜含有塑性指数的土。所以答案为BC。 148 (5)ABC 【解析】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应超过20%。所以答案为ABC。 2、(1) AB 【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甲、乙两类方法区别在于试样尺寸、每层击数。所以答案为AB。 (2) AB 【解析】对于C选项,如试料中粒径大于19mm的颗粒含量超过10%,则将试料过37. 5mm筛。如存留在孔径为37.5mm筛中颗粒的含量不超过10%,则过53mm筛备用(用丙法试验),无D选项说法。所以答案为AB。 (3)D 【解析】步骤②应在步骤①之前,步骤⑦应在步骤⑤之前。所以答案为D。 (4)A 【解析】当试样中大于规定最大粒径的超尺寸颗粒含量为5%~30%时,对试验所得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进行校正。所以答案为A。 (5)ABCD 【解析】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试验报告应包括:试样的最大粒径、超尺寸颗粒的百分率、水泥和石灰的剂量(%)或石灰粉煤灰土(粒料)的配合比、所用试验方法类别、最大干密度( g/cm3)和最佳含水率(%)。所以答案为ABCD。 3、(1)C 【解析】细粒土,试模的直径×高= 50mm×50mm;中粒土,试模的直径×高=100mm×100mm;粗粒土,试模的直径×高=150mm×150mm。所以答案为C。 (2)B 【解析】小试件不少于6个,中试件不少于9个,大试件不少于13个。所以答案为B。 (3)A 【解析】将试件放在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或压路机上,并在升降台上先放一扁球座,进行抗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保持加载速率为1 mm/ min。所以答案为A。 (4)B 【解析】同一组试验的变异系数C v(%)应符合下列规定,方可为有效试验:小试件 C v≤6%;中试件C v≤10%;大试件C v≤15%。所以答案为B。 (5)A 【解析】P-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A-试件的截面积。所以答案为A。

钢板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板道路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钢板路概述 单块钢板的外形尺寸是6000mm ×1500mm ×20mm 。可根据现场组合铺设6m 宽度的施工道路。铺设方案如图1所示。 1500 150015001500 100 3000 3000 100 路方向 剖面 预制混凝土梁 I12工字钢 3000 3000 预制混凝土梁 图1 6m ×6m 钢板路铺设方案示意 二、施工机具、材料 2.1 机具 18t 汽车吊、压路机、挖掘机。 2.2 材料 1)钢板:尺寸长×宽×高为6000mm ×1500mm ×20mm 的压花钢板; 2)工字钢:6m 长I12工字钢; 3)预制混凝土梁:尺寸长×宽×高为6000mm ×200mm ×200mm ,混凝土等级为C25;

4)A 16mm 高强螺栓;尺寸长×宽×高为6000mm ×200mm ×5mm 橡胶垫片。 5)施工水稳层所需要的325号水泥、粉煤灰、级配碎石(粒径5mm~30mm )。 三、施工工艺 3.1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为:构件加工→基础施工并找平→安装基础梁→铺设钢板并固定。 3.2 施工操作要点 1、构件加工 1)钢板加工:采购6000mm ×1500mm ×20mm 的压花钢板,钢板对角焊接吊环,用钻机在钢板相应位置上钻A 18mm 的螺栓孔,钻孔位置如图2所示。 600150600150 600150 600150 50 2920 50 60 2920 图2 钢板钻孔位置示意 2)工字钢加工:工字钢贴近钢板的两侧翼缘开A 18mm 的螺栓孔,两孔中心距为60mm ,间隔600mm 开一排孔。 3)预制混凝土梁制作 预制混凝土梁外形尺寸:6000mm ×200mm ×200mm ,梁两端设置A 16mm 钢筋吊环,混凝土梁做法如图3所示。 200 200 × 混凝土 钢筋保护层15mm 混凝土梁剖面 图3 预制混凝土梁做法示意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方案[1]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2.4主要工程量 3、施工准备阶段 3.1 准备工作 (1)、完成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所需的一切设备进场,组织相关人员进驻,完善实验设备,满足日常检测和送检取样,并进一步完善临时设施的建设; (2)、为了确保路面底基层、基层轴线、高程准确,加密测量导线点、高程点,并经过多次复测,成果得到监理工程师及分指挥部工程办的认可;(3)、按规范规定完成水泥,级配碎石,水泥稳定碎石等主要材料的常规性检测试验及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所有试验结果报总监办及中心试验室批准,不合格的材料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4)、在铺筑级配碎石底基层之前,应将完工并验收合格的路基面上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用洒水车适量地洒水; (5)、放样数据的报审与现场落实。施工放样数据包括路槽宽度、里程桩号、顶面标高、平整度、纵横坡及曲线要素等; (6)、试验路段的施工。在道路的单幅车道上,经工程师同意按级配料设计试验认可的配合比和批准的施工方案,修筑一条长度不少于200米的试验路段。通过试验检验设备能否满足备料、摊铺和压实的施工需要;并通过试验测试级配料的干密度、含水量,得到级配料在最佳含水量时的松铺系数,压实遍数,压实程序的施工工艺,检验施工进度计划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使其更合理、更科学。试验路段

的铺筑、检测等一系列工作都应在监理工程师监督指导下进行,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改变,应通过工程师审定。试验路段的试验结果应达到设计规定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才能用于指导施工,如果经检测试验路段不合格,应分析原因,修正施工组织设计,并重新铺筑; 第二章 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 1、施工程序 路基验收 按设计配合比集中拌合级配料(闷料>24h ) 自卸车运料 摊铺试验 摊铺整形碾压 现场取样与试验 质量检验及验收 2、工艺流程

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原材料基本要点 (3) 2. 1一般规定 (3) 2.2沥青材料 (4) 2.3 粗集料 (5) 2.4 细集料 (6) 2.5矿料 (7) 2.6改性剂 (7) 第三章配合比设计要点 (8) 3.1 一般规定 (8) 3.2 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 (8) 3.3 沥青混合料关键性筛孔通过率控制 (8) 3.4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9) 3.5 混合料性能检验要求 (9) 3.6 配合比设计阶段控制 (10) 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要点 (12) 4.1 施工温度控制 (12) 4.2 混合料的拌和 (14) 4.3 混合料的运输 (14) 4.4 混合料的摊铺 (15) 4.5 混合料的碾压 (16) 4.6 路面接缝处理 (16) 4.7开放交通及其他 (17) 第五章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 (18) 5.1取样抽检规定 (18) 5.2质量控制标准 (19) 5.3动态质量管理 (20) 第六章其他注意事项 (20) 附表(人员、设备配备) (21)

路面项目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一章总则 为了保证九龙湖市政工程、九州大道高价和港口大道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真正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以《公路工程国招标文件本》(交公路发[2003]94号)和九龙湖市政工程、九州大道高价和港口大道工程施工图等文件为主要依据,同时参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JTG F40-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等技术标准、规程,并充分考虑到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原材料的采购供应及本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经认真分析研究特编制本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加强路面施工技术把关和技术指导,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根据我国现行规,并结合我省已建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对九龙湖市政工程、九州大道高价和港口大道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提出以下施工作业指导。 第二章原材料基本要求 2.1一般规定 (1)本工程项目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运到现场的每批沥青材料都应有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和产品数量及生产批号等。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要点

路面基层底基层施工要点 1施工前准备 1)料场调查:施工单位首先应该了解料场的位置,经现场取样试验合格后,比较材料的价格、储量及运距等因素,确定备料方案。 2)试化验工作:包括单质材料试验和施工配合比试验,单质材料试验确定合格的路用材料,混合料组成设计确定合格材料的合理组合,经过多方案比较,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混合料组成方案。混合料组成设计首先要由施工单位的工地实验室完成,最后,经中心实验室验证合格后方能用于施工生产。需要强调的是,当你的配合比设计方案与设计有出入时,要履行工程变更手续。 3)路基报验:路基工程作为单位工程必须履行报验手续,首先由施工单位自检,然后,监理单位抽检,最后省公路质检站做中间验收检查,分标段进行质量评定。检查的项目和评分标准祥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需要强调的是各施工单位对已完路基工程必须抓紧准备报验,只有报验达到优良的工程方能进行路面基层和底层的施工。路基报验的一个最主要指标是路基的强度,通常使用路基弯沉指标,这一指标与路基回弹模量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2技术准备 1)材料要求: 石灰本身是一种气硬性胶结材料,必须满足Ⅲ级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指标要求; 水泥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但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标号325或425的水泥; 粉煤灰中SiO2、Al2O3及Fe2O3 总含量不小于70%,烧失量不超过15%,比表面积大于2500 cm2 /g,SO3含量≤3%。干排灰、湿排灰均可使用。施工时注意粉煤灰含水量不得超过15%;

综合稳定土底基层作业指导书

综合稳定土底基层作业指导书 综合稳定土底基层作业指导书 (第一版) 编号:ZT150502ZYZDS 编制人:编制时间: 审核人:审核时间: 审批人:审核时间:

编制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临侯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 一、材料组成 土:北史威土场,液限29.5%、塑限17.3%、塑性指数12,颗粒分析为低液限粉土,易容盐含量为1.2%。 石灰:新绛县生石灰,有效氧化钙含量75.63%、氧化镁含量23.64%、未消化残碴含量6%,技术标准达Ⅱ级石灰。 水泥:新绛县威顿牌32.5水泥,初凝时间4小时、终凝时间6小时。水:店头庄饮用水。 采用以上几种材料组合,按设计配合比2:10:88(水泥:石灰:土)实验室作出最大干密度1.772g/cm2;最佳含水量16.2%。 二、根据现场取样确定施工配合比 土的天然松方干容重为 1.150g/cm3,消石灰的天然松方干容重为 0.448g/cm3。水泥量为2%,石灰剂量为10%。水泥松方干容重为 1.30g/cm3,根据临侯公司下发《路面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中第二部份第三点第7条规定工地实际采用的石灰剂量,应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增加0.5~1.0%,(厂拌0.5%、路拌1.0%)之规定,目前我合同段将采用路拌法半幅施工的方法,石灰剂量增加1%,配合比调整为2:11:87进行施工。 质量检验标准如下表: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1 压实度(%)95

按JTJ071-98附录B和JTJ059-95的要求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2 平整度(mm) 12 3m直尺:每200m测2处10尺 3 纵断高程(mm) +5-15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贵州江口至瓮安高速公路项目沥青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 贵州中交安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2015年5月

目录 1总则4 1.1目的及意义 (4) 1.2编制依据 (4) 1.3与其他相关规范的关系 (4) 1.4适用范围 (4) 2基层施工 5 2.1一般规定 (5) 2.2施工准备 (5) 2.2.1 技术准备 (5) 2.2.2 资源配备 (6) 2.2.3 配合比设计 (7) 2.2.4 基层原材料要求 (9) 2.3施工工序 (10) 2.4施工要点 (11) 2.4.1 拌和 (11) 2.4.2 运输与摊铺 (12) 2.4.3 碾压 (13) 2.4.4 养生 (14) 2.4.5 裂缝处理 (14) 2.5基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5) 2.5.1 基层原材料的质量管理 (15) 2.5.2 基层混合料质量管理 (16) 2.5.2 基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16) 2.5.3 动态质量管理 (17) 3 透层、封层、粘层施工17 3.1一般规定 (17) 3.2施工准备 (18) 3.2.1 技术准备 (18) 3.2.2 资源配备 (18) 3.2.3 SB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设计 (19)

3.2.4 施工材料要求 (19) 3.3施工工序 (19) 3.4施工要点 (20) 3.4.1 透层施工 (20) 3.4.2 碎石封层施工 (21) 3.4.3 粘层施工 (21) 3.4.4桥隧防水粘结层 (22) 3.5透层、封层、粘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2) 3.5.1 透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2) 3.5.2 封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2) 3.5.3 粘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2) 3.6透层、封层、粘层现场质量检测标准........................... ..23 4 热拌沥青混合料结构层施工23 4.1一般规定 (23) 4.2施工准备 (24) 4.2.1 技术准备 (24) 4.2.2 资源配备 (24) 4.2.3 沥青搅拌设备要求 (25) 4.2.4 配合比设计 (25) 4.2.5 面层原材料 (29) 4.3施工工序 (32) 4.3施工要点 (33) 4.3.1 拌和 (33) 4.3.2 运输 (35) 4.3.3 摊铺 (35) 4.3.4 碾压 (37) 4.3.5 施工接缝处理 (39) 4.3.6 施工防污染及处理 (39) 4.4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0) 4.4.1 原材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0) 4.4.2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质量管理 (41) 4.4.3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41) 4.4.4 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的试验规定 (42) 4.4.5 动态质量管理 (43)

公路路面基层

公路路面基层 工程概述 第一节 路面基层的分类及特点 基层是直接位于面层下的结构层次,而垫层则位于基层与路基之间。 基(垫)层都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类型有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碎石、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等)及沥青稳定土,各种集料基层及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稳定土类。后者指的是用石灰或水泥稳定集料或土类,以及用各种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基层,当环境适宜时,强度与刚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大,其最终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比一般的基层要大,但还是远较刚性路面为低,称为半刚性基层。而用沥青稳定各种集料的基层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各种粒料基层则统称为柔性基层。碎石类基层属柔性基层,按强度构成可分为嵌锁型与级配型。嵌锁型基层,强度主要依靠碎石颗粒间的嵌锁和摩阻作用所形成的内摩阻力,而颗粒之间的粘结力是次要的,这种结构层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和材料的内摩阻角。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级配型粒料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内摩阻力和粘结力的大小。它的强度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的类型(碎石、砾石或碎砾石)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以及混合料中! " #$$以下细料的含量及塑性,指数,同时,还与密实度有很大关系。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属半刚性基层,系指以石灰、水泥掺入土(集料)中或与工业废渣等共同或分别掺入土(集料)通过加水拌和,中,碾压成型的基层。常用的有石灰土、水泥土、石灰粉煤灰土、石灰水淬渣土,以及以此类材料分别或共同掺入砾(碎)石、工业废渣中,成为各种无机结合类材料。尽管半刚性基层品种繁多,但其作用机理是石灰与水泥中的活性物质与细粒土发生化学反应或此类活性物质对工业废渣中的材料起 —&&%— 第二篇

底基层作业指导书

底基层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公路、城市道路和厂矿道路的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底基层施工作业。 2作业准备 2.1拌和场地 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线路长度,确定合适的拌合场地大小,一般设置两个拌合场地,场地分别位于路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位置,便于施工运输。 2.2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表1 主要施工机械配置 2.3主要人员配置 表2 主要人员配置表

2.4临时用电 合理利用当地的电力设备,自行架设动力设备线路,保证生产运行正常。 2.5临时用水 生产用水以取用当地河流水为主,就地打井取水为辅,同时修建大型储水池保障生产。 2.6原材料准备 底基层所用的每种材料按照规定频率要求进行抽样分析试验,自检合格后报高驻办和中心试验室审批后批量进场.不合格材料全部清出料场,禁止使用。 在原材料的试验中,水泥重点是安定性和强度,采用标准的32.5级矿渣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在3小时以上,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小时以上)的水泥。快硬、早强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破碎砾石和砂砾其压碎值不大于30%,液限指数小于28,塑性指数小于9。底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结构,混合物的级配走规范的下限,严格控制0.075粒料的含量以减少底基层裂纹的产生。 表3底基层集料的级配范围表 2.7下承层准备 开工前对下承层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求,并洒少量水使下承层保持湿润。 2.8试验路段 为确定混合料的稳定性以及压实设备的效率及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应性,按照规范规定的方法,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正式施工前需施工一段不小于200米的试验段,以确定施工工艺。 试验路段完成后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自检。并及时写出总结报告上报总监办,总监办对试验路段工程质量进行严格验收,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全部合格。审批并通过底基层试验段总结报告。以后用试验段取得的数据来指导路面底基层的施工。 3技术要求 底基层采用厂拌法拌合,两台自动找平摊铺机梯队摊铺。配料必须准确,拌和、摊铺、洒水必须均匀,下承层的标高、宽度、平整度、密实度必须符合技术规范的规定,表面没有任何松散的材料和软弱地点,且具有符合设计要求的路面横坡。 4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施工工艺流程图 见图1。 4.2操作要点 4.2.1准备下承层 ⑴开工前对垫层进行质量验收,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及验标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