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同步练习及解析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同步练习及解析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同步练习及解析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同步练习及解析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同步练习及解析

一、仔细想,认真填。

1、小数包括()部分、()和()部分。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位,表示(),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表示()。

3、有一个小数,十分位、千分位上是5,其余各位都是0,它写作(),读作()。

4、在读小数时,小数部分要()读出每个数字。

二、读出下面的小数。

1、决赛第一轮得分:74.70分

读作:_________

2、最后射击环数:10.6环

读作:_________

3、百米决赛成绩:12.91秒

读作:_________

三、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2、南京长江大桥铁路全长约六点七七二千米。

3、一只蝙蝠约重四十五点八三克。

4、一只蚊子约重零点零零二克。

四、按要求写数,每张卡片上的数字只能用一次。

7 0 4 2 ·

1、写出一个小于1的三位小数:()。

2、写出一个大于42的两位小数:()。

3、写出一个不读零的小数:()。

4、写出一个只读一个零的小数:()。

五、火眼金睛判对错。

1、302.40读作:三零二点四零。()

2、3.50是两位小数。()

3、小数和整数的读法完全一样。()

4、比0.3大比0.5小的小数只有1个。( )

5、零点零一二写作0.120。()

六、能力考查。

1、小马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给弄丢了,结果他读成了七万零七,原数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应是多少?

2、小红在读一个小数时,没看到小数点,结果读成了三万零五,原来的小数只读两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

一、仔细想,认真填。

1、根据小数各部分组成为:小数包括(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

2、根据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表示(1),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位,表示(0.1或者1/10)。

3、根据小数的读写法:有一个小数,十分位、千分位上是5,其余各位都是0,它写

作(0.505),读作(零点五零五)。

4、在读小数时,小数部分要(从左到右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二、读出下面的小数。

1、决赛第一轮得分:74.70分

读作:七十四点七零

2、最后射击环数:10.6环

读作:十点六

3、百米决赛成绩:12.91秒

读作:十二点九一

三、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是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8844.43

2、南京长江大桥铁路全长约六点七七二千米。6.772

3、一只蝙蝠约重四十五点八三克。45.83

4、一只蚊子约重零点零零二克。0.002

四、按要求写数,每张卡片上的数字只能用一次。

7 0 4 2 ·

1、写出一个小于1的三位小数:(0.742,0.472,0.247……)。

2、写出一个大于42的两位小数:(42.07,47.02,47.20……)。

3、写出一个不读零的小数:(20.74,40.72……)。

4、写出一个只读一个零的小数:(70.24,4.072…….)。

五、火眼金睛判对错。

1、302.40读作:三零二点四零。(×)

2、3.50是两位小数。(√)

3、小数和整数的读法完全一样。(×)

4、比0.3大比0.5小的小数只有1个。( )

5、零点零一二写作0.120。(×)

六、能力考查。

1、小马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给弄丢了,结果他读成了七万零七,原数只读一个零,原来的小数应是多少?

解析:七万零七写作70007

原数只读一个零,可以放一个零在小数部分即可读出,其余的放在整数部分的末尾,即700.07

2、小红在读一个小数时,没看到小数点,结果读成了三万零五,原来的小数只读两个零,原来的小数是多少?

解析:三万零五写作30005

原来的小数只读两个零,可以放两个零在小数部分即可读出,其余的放在整数部分的末尾,即30.005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打印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 A.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 )适用我国法律。A.一律 B.一般 C.可以 D.不 4.法律( )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 )。 A.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 )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增值税属于(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我国森林法把每年( )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小数读法和写法

【教育资料】三年级数学:小数读法和写法 教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复习整数的数位顺序和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完成表格中的整数部分。 2、整数部分我们已经学过了,你想知道小数部分是怎样的吗? 二、民主协商确定目标 共同商定学习目标:认识小数部分的各部分名称、数位顺序和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三、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数位和数位顺序。 (1)自己任写一个小数,说出它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2)看着小数说一说:表示十分之几的数是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这一位就是十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表示百分之几的数是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这一位就是百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百分之一;表示千分之几的数是在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这一位就是千分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3)读一读:P120第7行P121第4行。 (4)填一填:10个0.001是(),10个0.01是(),10个0.1是()。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5)小结:小数部分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十分间的进率也是10,小数和整数一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6)指导学生看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要求把表格填完整。 (7)质疑。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如果是0就读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读,把每个数字都读出来。 (2)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读,如果是零就写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要写成圆点,不能写成,或、;小数部分按顺序写,把每位都写出来。

3、小数和带小数 (1)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叫纯小数,如:0.3 0.23 (2)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叫带小数,如1.45 10.3 (3)任意写出3个纯小数和3个带小数。 4、小结:你知道了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 四、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基本练习 (1)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 10个0.01是(),10个0.001是(),()个0.1是1,()个0.0001是0.001,0.1是()个0.01. (3) 0.7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12里面有()个百分之一,()个千分之一0.075。 (4) 0.74是由()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8.2是凡()个一和()个十分之一组成的;0.106是由()个十分之一和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班级:四(3)班任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熟悉小数数位顺序表,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顺序表,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0.2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知学习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课件出示教材34页例2情境图。 1 . 8 5 . 6 3 1 2 . 3 7 8 从情境图中观察到什么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师:这样的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 回顾:怎么读整数?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2)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选择数字说明表示的意义 1 . 8 (3)整理数位顺序表 (4)练习 我会填。 0.9里面有( )个0.1。 4个( )是0.04。 2.83是由( )个一,( )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说出下面各数中“2”表示的意思。 20.04 ( ) 0.26( ) 3.42( ) 0.132 ( ) 2、小数的读法 (1)出示教材35页例3主题图 提出问题:你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学生独立试读并试着总结小数的读法。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百度文库专用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 A宪法B民法 C刑法D行政法【】 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 A法律编纂B法律制定 C法律整理D法律汇编【】 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 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D指引作用【】 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 A修改宪法

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 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 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 A政治权利B监督权利 C社会经济权利D人身自由权利【】 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 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 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 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 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材分析: 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学情分析: 小数的读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读法,这种方法简便易学,且便于写出小数,另一种是按分数的意义读,有利于理解小数的含义。教材只教直接读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写有小数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0.4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5.63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3.7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新课 1.提问:长颈鹿父子的高是多少?(1.8米,5.63米)它们是什么数?你还能说出其他小数吗?……这些小数由哪几部分构? 2、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谁能举出一些小数的例子? 这些小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其他的小数吗?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这些小数点的左边还是0吗?(不是的,还有比0大的数,) 3.纵向观察思考: 观察一下: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 板书: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 . 78 0 . 5 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谁还记得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计算

初一数学单元测试卷(有理数)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每空2分,共60分) 1.小华在某个路口,规定方向以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如果他向东走了50m, 则可表示为;如果他向西走了100m,则可表示为;如果他走了-30m,向西走了30M 表示向西走了30M;如果他走了+80m,则表示向东走了80米;如果小华先向西走了 180m,再向东走了200m,则此时他的位置在路口。 2.按要求把下列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12.3、-0.5、-100、-8、88、4.01、 分数;负整数;正分数;有理 数 12.3、-0.5、-100、-8、88、4.01、 。 3.-2.1的相反数是2.1 ,0的相反数是0,的相反数是。 4.|+2.4|= ,|-4.5|= ,|0|= ,-|-3|= 。 5.用“>”或“<”填空: -5 0,-9 -8,- - ,|-2.6| 0,|- | |- |。 6.(-31)+31= ,(-23)+(+34)= ,(-5)-4=-9 ,(-2)-(-3)= 。 7.最大的负整数是,比4小的正整数有。

8.的绝对值是5,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有。 9.在数轴上表示的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2,则a+|-a|= 。 二.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3.在一个有理数前面添上负号,就可以得到一个负数。() 4.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大于其中每一个加数。() 5.如果两数的差是正数,那么这两数都是正数。() 二.计算 1、(-二分之一)+(-五分之二)+(二分之三)+(五分之十八)+(五分之三十九) (-32)+68+(-29)+(-68)= (-21)+251+21+(-151)= 12+35+(-23)+0= (-6)+8+(-4)+12 = 27+(-26)+33+(-27)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刻苦钻研、探求新知的良好质。 教学重、难点: 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填空: 1、2.83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 个百分之一组成。 2、0.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3、小数是由()、小数点和()组成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结果(课件出示带有小数的商品图片),这时可以用小数表示。这些小数你会读吗?生读图中小数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还没学就已经会读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出示书上例三图片 师: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信息?这些小数你会读吗?(会)

我们在将读数记录下来时首先要写哪两个字?(读作:) 预设:学生想不起来可以提示在亿以内、亿以上数读数时 师:读数很容易,但是正确的记录下来却很不简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老师准备了今天的探究提示。 课件出示探究提示: 1.先独立在练习本上记录下这几个小数的读数。 2.想一想:读小数时你是怎样读的,讲你的读法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 三、展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找同学去板演 师:好了,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交流好了,现在请同学们坐好,我们先来看看黑板前这几位同学写的怎么样?我们一起订正一下。 师:谁愿意来分享一下你在读小数时是怎样读的?或者说你的读数方法是什么? 生:预设①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部分②从左往右读 师:你们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发现了我们小数的读法(课件出示小数读法)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读过之后你认为这里面哪个词最重要?生:依次(按照顺序一个一个读) 师:如果小数部分出现“0”时该怎么读呢? 例如:1.07、1.007、1.0007、1.707、1.70 (找学生读这几个小数)这时你发现了什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C)。 A. 根本法和普通法 B. 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2. 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C )。 A. 党中央 B.国务院 C.广大人民群众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B )适用我国法律。 A.一律 B. 一般 C.可以 D.不能 4. 法律(A)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标准。 A.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 B.调整的方法 C.保障权利的途径 D.调整的机制 5.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D )年制定的宪法。 A.1949 B.1950 C.1952 D.1954 6. (C )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制度。 A.民族自治制度 B.区域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族平等制度 7.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D )。 A.权利 B.权力 C.义务 D.权利和义务 8. 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审判机关,(C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 的审判工作。 A.领导 B.指导 C.监督 D.管理 9.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的关系是(C )。 A. 行政法就是指行政法规 B. 行政法是行政法规的渊源之一 C. 行政法规是行政法的渊源之一 D. 行政法与行政法规是效力不同的两种类别的规范性文件 10. 私营企业是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达到(D)人以上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A.5 B.6 C.7 D.8 11. 增值税属于(A )。 A.流转税 B.财产税 C.所得税 D.营业税 12. 我国森林法把每年(C)定为全国统一的“植树节”。 A.3月5日 B.3月11日 C.3月12日 D.3月15日 13. 刘迪,6岁,在北京幼儿园学习绘画数年,1989年夏天,某机构组织儿童绘画展, 刘迪的画被选中参展,并获得一等奖,得奖金1000元。此时刘迪父母已离异,其母张某为 刘迪的监护人,刘迪之父每月给刘迪100元抚养费。1000元奖金应归(D)所有。 A.刘母 B.刘父 C.幼儿园 D.刘迪 14. 财产所有权中最核心的是 D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用益权 D.处分权 15.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上以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在同一天申请注册 的,商标局应当依照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公告(A)的商标。 A.使用在先 B.申请在先 C.申请在先并且使用在先 D.设计在先 16. 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人对于被继承人生前的合法债务(D)。 A.应当负责全额偿还 B.可以负责全额偿还 C.可以不负责偿还 D.应当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负责清偿 17.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B)。 A. 可以成为所有犯罪的主体 B. 只能成为法律明文规定可由单位构成的犯罪的主体 C. 不能成为任何犯罪的主体 D. 能否成为犯罪的主体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18.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 (B)处罚。A.可以免除B.应当减轻C.可以减轻D.应当从轻 19. 我国刑法规定,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就不再追诉;如果20 年以后必须追诉的,须报请(B)批准。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中共中央政法委 20. 中学生某甲,1983年4月5日生。1998年3月28日,他故意把一同学打成重伤,某甲对于他的这一行为,(A)。 A.应负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 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是【C】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行政法 2 法律规范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个部分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故意伤人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这一规定中的法律后果是【D】 A 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B 严禁故意伤人致人死亡 C 以特别残忍的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D 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 我国的政体是【C 】 A 民主集中制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4 根据我国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我国选举制度基本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D】 A 秘密投票的原则 B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C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 D 代表不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监督的原则 5 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职权的机关是【C】 A 最高人民法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6 公民甲驾驶车辆闯了红灯,交警对其处以200 元罚款。交警的行为属于【B】 A 抽象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 C 被动行政行为 D 非要式行政行为 7 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C】 A 客观性特征 B 关联性特征 C 合法性特征 D 排他性特征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权力机构是【B】 A 经理 B 股东会 C 董事会 D 监事会 9 某商场经营者拒绝答复消费者就商品性能提出的询问,该商场经营者侵犯了消费者的【D】 A 自主选择权 B 公平交易权 C 人格尊严受尊重权 D 商品真实情况知悉权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障法是指【B】 A 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B 调整关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C 调整婚姻家庭包括人身关系和由此产生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 调整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方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1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政策,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是民法基本原则中【D】 A 公平原则的要求 B 平等原则的要求 C 等价有偿原则的要求 D 禁止滥用民事权利原则的要求

1.3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初一数学

新人教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3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2、小华记录了一天的温度是:早晨的气温是-5℃,中午又上升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温度是____℃。 3、3与-2的和的倒数是____,-1与-7差的绝对值是____。 4、小明存折中原有450元,取出260元,又存入150元,现在存折中还有____元。 5、-0.25比-0.52大____,比-5 21小2的数是____。 6、若b a ,b a -<>则0,0一定是____(填“正数”或“负数”) 7、已知2 1,43,32-=-==c b a ,则式子=--+-)()(c b a _____。 8、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7()3()2()8()5(++---++-+=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胜利企业第一季度盈利26000元,第二季度亏本3000元,该企业上半年盈利(或亏本)可用算式表示为( ) A 、)3000()26000(+++ B 、)3000()26000(++- C 、)3000()26000(-+- D 、)3000()26000(-++ 2、下面是小华做的数学作业,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 ①74)74 (0=+-;②417)417(0=--;③510)51(-=-+;④5 10)51(-=+-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3、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 A 、12.25元 B 、-12.25元 C 、12元 D 、-12元 4、-2与414的和的相反数加上6 51-等于( ) A 、-1218 B 、1214- C 、125 D 、1254 5、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 A 、17 B 、7 C 、-17 D 、-7 6、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 A 、10米 B 、15米 C 、35米 D 、5米 7、计算:2 1)7()9()3()5(+ ---++--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 A 、2110- B 、219- C 、218 D 、2123-

2020年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2020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中有() A.经济法B.刑法C.民法D.行政法规 2.按照规定的内容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 A.一般法和特殊法B.实体法和程序法 C.国际法和国内法D.成文法和习惯法 3.在普通法法系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的划分。A.公法与私法B.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C.宪法与普通法D.普通法与衡平法 4.在民法法系的国家的法律分类中,一般有()的划分。

A.特别法与一般法B.成文法与习惯法 C.公法与私法D.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 5.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是按照法律的() A.适用范围B.制定和实施的主体 C.制定和表现的形式D.阶级本质和借以建立的经济基础6.划分法系是按照法律的() A.表现形式B.历史传统C.规定内容D.阶级本质7.法律主要体现的是()的意志。 A.全民的B.统治阶级C.党D.整个社会 8.法律是以()为基础的。 A.意志B.政治C.国家D.经济关系

9.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在() A.1982年宪法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 10.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广大人民群众C.国务院D.全国人大 11.我国依法治国的标准是() A.宪法和法律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风俗和礼仪 12.在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有() A.人民法院B.自治区人民政府C.监察部D.人民代表大会 13.在我国的执法机关中包括有() A.审判机关B.检察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4.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B.监察机关C.检察机关D.审计机关 15.关于法律溯及力,我国刑法规定()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 C.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16.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可以B.可以不C.有的D.一律 17.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适用我国法律。 A.全部B.一律不C.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都D.有的要 18.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适用我国法律。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优秀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目标: 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理解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2、通过观察、比较,掌握新知,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小数的读写法。 难点:理解数位顺序表,能熟练、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面各数:102 3560 235600 师问:整数的数位有哪些?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 2、你会做吗? ①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②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③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教学新课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师出示长颈鹿父子情境图,学生观察,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一样吗? (3)提问:观察1.8小数点左边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什么?小数点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交流后指出: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小数的数位,从小数点右边起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等。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不同。 (4)师生共同整理数位顺序表。 (5)学以致用 ①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②2.83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和()个百分之一组成的。 2、教学小数的读法 (1)出示例2 世界上最大的古钱币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提出问题:你能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学生独立试读。 师生交流后,指出怎样读小数? (2)小组交流:怎样读小数? 师生交流后,小结: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如果是“0”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中间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零”,末尾的“0”不读。 (3)学以致用 读出下面各数。 6.5 读作: 0.04 读作: 6.72 读作: 0.008 读作: 340.09 读作: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 练习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 一、选择题 1.计算(-3)+5的结果等于() A.2 B.-2 C.8 D.-8 2.比-2小1的数是() A.-1 B.-3 C.1 D.3 3.计算(-20)+17的结果是() A.-3 B.3 C.-2017 D.2017 4.比-1小2015的数是() A.-2014 B.2016 C.-2016 D.2014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个数是() ①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零; ②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加数; ③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④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下列算式中:①2-(-2)=0;②(-3)-(+3)=0;③(-3)-|-3|=0;④0-(-1)=1.其中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算式-3-5不能读作() A.-3与-5的差 B.-3与5的差 C.3的相反数与5的差 D.-3减去5 8.一个数减去2等于-3,则这个数是() A.-5 B.-1 C.1 D.5 9.如图是一个三角形的算法图,每个方框里有一个数,这 个数等于它所在边的两个圆圈里的数的和,则图中①②③ 三个圆圈里的数依次是() A.19,7,14 B.11,20,19 C.14,7,19 D.7, 14,19 10.古希腊数学家帕普斯是丢潘图是最得意的一个学生,有一天他向老师请教一个问题:有4个数,把其中每3个相加,其和分别是22,24,27,20,

则这个四个数是() A.3,8,9,10 B.10,7,3,12 C.9,7,4,11 D.9,6,5,11 11.与-3的差为0的数是() A.3 B.-3 C.- D. 二、填空题 12.计算:-1+8= ______ . 13.计算1+4+9+16+25+…的前29项的和是 ______ . 14.大于-3.5且不大于4的整数的和是 ______ . 15.计算:-9+6= ______ . 16.比1小2的数是 ______ . 17.计算7+(-2)的结果为 ______ . 三、解答题 18.计算题 (1)5.6+4.4+(-8.1) (2)(-7)+(-4)+(+9)+(-5) (3)+(-)+ (4)5 (5)(-9)+15 (6)(-18)+(+53)+(-53.6)+(+18)+(-100)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案

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内容:教材34~35页例2、3、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数的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2.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各部分的数位顺序 教学方法:提供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自悟。 学习方法:根据经验,迁移、比较、归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整数的读法 3804 25008 3527005060 教师课件出示课件(第一张),指名学生读书 2,让学生回顾整数的读法。(指明学生回答) 3,完成导学案,(1)整数的计数单位有:()。(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二、谈话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陆地上最高的动物是什么吗?对,是长颈鹿,长颈鹿仅颈长就达2米,它高头大眼,素有天生的“望塔”之称,因而是最善于侦察敌情的。你看,儿子为了取得侦察员的资格,跟父亲比起了高矮呢!(出示第二张幻灯片主题图) 观察图中的数字,这是两个什么数呢?请大家读一读。学生读,教师板书:1.8,5.63,12.378。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读写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三、探究新知 1,认识小数的组成。(出示幻灯片4) (1)根据板书三个小数:1.8,5.63,12.378。进行讲解。 指出:小数里,小圆点叫小数点,它的左边是整数部分,不能说整数,它的右边是小数的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1 . 8 5 . 63 12 . 378 (2)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小数的整数部分和我们前面所学的整数表示的意思一样,个位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根据提示自己整理出一个小数数位顺序表,自学导学案2,合作完成导学案3,然后在汇报。)出示课件5,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初一数学有理数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_题型归纳 一、教学内容: 有理数的加减 1. 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以及减法与加法的转换关系; 2. 会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要点: 1. 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1)在小学我们学过,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数的范围扩大到有理数后,有理数的加法所表示的意义仍然是这种运算. (2)两个有理数相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两个正数相加;②两个负数相加;③异号两数相加;④正数或负数或零与零相加.(3)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①有理数的加法和小学学过的加法有很大的区别,小学学习的加法都是非负数,不考虑符号,而有理数的加法涉及运算结果的符号;②有理数的加法在进行运算时,首先要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零?接下来确定用法则中的哪一条;③法则中,都是先强调符号,后计算绝对值,在应用法则的过程中一定要“先算符号”,“再算绝对值”. 2.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加起来,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3. 有理数减法的意义 (1)有理数的减法的意义与小学学过的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4.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然后可以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 三、重点难点: 重点:①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减法法则;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难点:①异号两个有理数的加法法则;②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要同时改变两个符号:一个是运算符号由“-”变为“+”;另一个是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分析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材分析 (第52~57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和小数的读、写法。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可以为学生系统理解小数的意义,同时为学习“小数读写”“比较小数大小”“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 1.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 编写意图 (1)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长颈鹿父子比高矮的情景图,由它们的身高给出两个小数:1.8、5.63,再另外出示一个小数12.378。由这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然后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2)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通过表的形式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应的计数单位分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整数的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说一说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师同时板书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2)再将情境图呈现给学生,看看长颈鹿父子的身高各是多少,引出小数1.8,5.63,让学生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数?(小数)这时,教师可以再给出一个小数,如12.378,再让学生说说它是什么数(小数);也可以由教师提问:你们能说出和这两个小数不同的其他小数吗?引出三位、四位……小数。由此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小数由哪几部分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根据情境图,引导学生纵向观察思考:三个小数的小数点左边一位是什么位?计数单位是多少?表示什么含义?小数点右边一位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这两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再让学生看看三个小数其他位的计数单位及其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明确:①小数像整数一样,也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小数的数位;②一个数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每一位的计数单位:

公开课《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公开课《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设计 授课时间:2016 年 4 月 6 日 下午第二节课 授课地点:四(1)班教室 授课人:周登良 听课人:数学组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第34?37页的例2、例3和例4及“做一做”和练习九的第4?6题。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学了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本节课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完成对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从而更好地学好小数的读写。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知道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理解小数数位顺序表。 2、让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经历小 数的读、写过程,体验迁移、比较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回忆一下:你是怎样读出这些数的?整数的数位顺序是什么?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整数的计数单位依次是什么?(一〈个〉、 十、百、千) 2、导入:小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小数的数位顺序。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演示课件例2(数位顺序表) (1)教师提问:看整数数位顺序表,你认为小数的数位应在什么位置上?(在整数部分的右侧)中间怎样区分呢?(用小数点隔开) (2)教师提问:我们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那么,十分之一表示小数部分有几位小数?(有一位小数)所以十分之一就在小数点后的第几位?(第一位)它所占的位置叫做十分位,计数单位就是十分之一。 ( 3 )引导学生思考:你能推测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什么吗?为什么? (小数部分的第二位是百分位,因为它表示有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4)教师提问:谁能依次说出小数部分后面几位的数位顺序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千分位——千分之一;万分位——万分之一;十万分位——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位——百万分之一……) (5 )出示下表,提问:为什么后面用省略号?(表示后面还有很多数位)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8与-12的和取___号,+4与-3的和取___号。 2、小华记录了一天的温度是:早晨的气温是-5℃,中午又上升 了10℃,半夜又下降了8℃,则半夜的温度是____℃。 3、3与-2的和的倒数是____,-1与-7差的绝对值是____。 4、小明存折中原有450元,取出260元,又存入150元,现在 存折中还有____元。 5、-0.25比-0.52大____,比-小2的数是____。 6、若一定是____(填“正数”或“负数”) 7、已知,则式子_____。 8、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已知胜利企业第一季度盈利26000元,第二季度亏本3000元,该企业上半年盈利(或亏本)可用算式表示为() A、B、 C、D、 2、下面是小华做的数学作业,其中算式中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小明今年在银行中办理了7笔储蓄业务:取出9.5元,存进 5元,取出8元,存进12无,存进25元,取出1.25元,取出2元,这时银行现款增加了() A、12.25元 B、-12.25元 C、12元 D、-12元 4、-2与的和的相反数加上等于() A、- B、 C、 D、 5、一个数加上-12得-5,那么这个数为() A、17 B、7 C、-17 D、-7 6、甲、乙、丙三地的海拔高度分别为20米,-15米和-10米, 那么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 A、10米 B、15米 C、35米 D、5米 7、计算:所得结果正确的是() A、B、C、D、 8、若,则的值为() A、B、C、D、 三、解答题(共52分) 1、列式并计算: (2)-1减去的和,所得的差是多少? 2、计算下列各式: (1) (2) (3) 3、下列是我校七年级5名学生的体重情况,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一、知识回顾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相反数 二、预习检测: 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_,字母表示为:_________ 计算: (1)-3-(-7);(2)(-10)-3; (3) 33-(-27);(4) 0-12 ; (5)(-11)-0;(6)(-4)-16 三、新授课 1、情景导入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推导 四、例题讲解 计算题: (1)(-2)-(+18); (2) 2.3-(-3.7); (3)-5-(-15); (4)0-(-6.6)-|-13.4| 五、知识点的强化: 1、在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要注意两变一不变;“两变”即减号变成加号,减数的符号要改变;“不变”是指被减数不变。 2、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是将有理数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 六、随堂练习: 1.计算题 (1)(-7)-(-4)-(+5); (2)(-9)-[(-10)-(-2)];

)414()315()414)(3(--+-- (4)-8.2-9.2-1.6-(-5) 2 根据题意列出式子计算 (1)一个加数是1.8,和是-0.81,求另一个加数 (2)31-的绝对值的相反数与 32的相反数的差 七、课堂小结: 1、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可见,引进负数后对加法和减法,可以用统一的加法来解决。 2、不论是正数、负数还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减号变加号的同时把减数变成它的相反数,而被减数不变。 八、课后作业: 教材P23练习第1题。 教材第P25复习巩固第3、4题。 九、课后反思: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说课稿

!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例3、4》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小数的读法和写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第一部分的知识,它被安排在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之后学习。这是认识小数中比较重要的一环,这也是为系统学习小数性质及小数的四则运算做知识积累准备。它是整个有关小数学习中的基础。 2、学情分析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超市里可以说是随处可见,这样的生活经验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现实基础,学生也在三年级第二学期也初步认识了小数。本个单元再次学习小数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完整。教学中应注重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类推加强理解。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小数部分的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会正确读写小数。 能力目标经历小数的读写学习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和探究发现的学习方法。 、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尝试读小数,体验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学重、难点教学 教学重点小数的读写方法。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及生活经验来掌握小数的正确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交流,利用整数数位顺序表进行知识迁移。 二、说教法。 结合本课的知识点,我主要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采用“引导学生自悟”的教法,去引导学生利用“经验”、“迁移”、“比较”、“讨论”、“归纳”等学法方法。 * 三、说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出下列整数 392 30092 39200 30902 2、说一说小数是由那几部分组成的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 1 . 8 5 . 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