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热是怎样传递的》说课稿

延川北关小学杨晶

一、教材分析

《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一些热的现象开始,用手来触摸,逐步认识到热传递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已初步建构热传导的生活经验,今天我们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热传导的探究过程。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在前五课的学习,不断地在经历着给物体加热的活动。特别是第5课,用酒精灯给金属物体加热,他们已感觉到了在加热过程中,金属物体会快速地热起来的铜球、钢条很快就变得烫手,不可触摸。对于铜球、金属条会变热,相信学生们也能做出解释:因为酒精灯火焰的热传给了它们。那么,钢条在酒精灯上加热时,只是一端或其中一小部分与火焰直接接触,钢条的其他部位会热起来吗?如果也会热起来,热是怎样传过去的?“热是怎样传递的”研究话题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被提出来了。

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如果将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勺柄露在外面,过一会儿,勺柄也会热起来。尤其是在吃火锅、喝热汤时,如果把金属勺子勺部浸在汤锅中,一会儿勺柄就无法用手直接拿。这其中的原因就是热汤的能量传递到了勺子的勺部,然后又从勺部传到了勺柄。这里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靠传导。热传递的方式除了传导还有对流和辐射(请参阅本单元“参考资料”)。这个单元,学生主要观察和探究与“传导”相关的问题。这一课,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继而让学生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形成粗浅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认识。

三、实验仪器选择

酒精灯,金属棒,火柴,凡士林,课件。

四、说教法

本课教学属于实验操作课,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实验观察法、媒体展示,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最后得出科学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直观实验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意境。

本课的教学总体思路是按照问题—实验—结论—应用的思路经编写

的,由金属棒传热的现象提出问题引入新课,然后指导学生通过金属条传热实验及分析实验中的现象后得出热可以沿着物体传递的结论。最后了解热传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说教学流程

1、教师引导,确定方案

(1)根据教材的安排,以生活经验推测金属棒插入热水杯中上端变热的原因引出实验的假设。

(2)提出问题:做实验观看热到底是怎样传递的?

(3)讨论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明确问题:酒精灯的使用。

②指导学生如何做

教学中,附带再讲一下酒精灯的安全使用法。考虑到危险性,所以还是用教师演示的方法。

2、实验操作,概括结论

3、课件辅助,深化交流

(1)课件展示,再现实验的过程,与学生的实验形成比较,将抽象的理论变成形象的场境,由静变动,引人入胜。

(2)对照课件,交流各组实验情况,以学生的实验设计、认真观察、科学记录、条理表达、乐于合作、善于倾听、客观评价等能力的训练作为切入点,于每一个细节之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探究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

4、课堂延伸,知识迁移。充分发掘教材,应用好教科书第47面的资料,深化课堂内容,增大课堂容量。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应用课件上的作业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做到知识及时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六、说板书设计

6、热是怎样传递的

温度较高温度较低

热高低

七、说教学反思

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主的学习过程。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可是,这并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在这节课中,我有了以下收获:

1、本课内容是对“热是怎样传递的”即热传递的方向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并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

热传递的方向他们已经具有很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用实验验证是不难的一件事。但是,在教学中,我预期让五年级的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来探究。我希望学生能在开放的、没有教师指导的环境中,展开思维,发散思维,设计出很好的实验来,自己用实验来验证。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很欠缺。

2、在实验探究的实施过程中,借助生活情景和经验,促进有效问题的产生,明确研究方向。学生的猜测根植于他们的经验,来源于他们的生活。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的材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由于探究活动的设计思想来源于学生生活经验,既满足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又提高教学的信度和效度,更能把学生直接带入相关的真实情景中。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这一点还是达到目的了。

我们小点儿声说课稿

《我们小点儿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们小点儿声》。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这八个方面来逐一说明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与安排。 一、说教材 《我们小点儿声》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题《我们在公共场所》,都是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的事项。前三课的内容分别讲述了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和遵守公共秩序的内容,而本课《我们小点儿声》则是旨在教育孩子要有公共文明修养,这四个指向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的重要内容。 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的介绍,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应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通过认识减少噪声的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小点儿声,不影响他人,做一个有公共文明修养的人。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中的第 5 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的理念,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道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低声说话是文明礼貌的行为; 2.自觉做到在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低声说话,不打扰别人; 3.逐步养成在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的习惯。 三、说学情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我提前设计了四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即:1、大声说话是不文明的行为吗?2、在很吵的地方你也会大声说话吗?3、大声的小组讨论是吵闹吗?4,你关注过公共场所静音的标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绘制了一个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只有百分之28.7的孩子知道大声说话是不文明的行为,有百分之73.2的孩子在人多、热闹的地方会不由自主地放大说话的音量。大部分孩子没有关注过公共场所的静音标志,只有很少的孩子明白大声说话的行为不够文明,可是他们却不知道在哪些场合下需要小点儿声,对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也没有概念。

人教部编统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 我们小点儿声 说课稿

12我们小点儿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们小点儿声》。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这八个方面来逐一说明我对这节课的设计与安排。 一、说教材 《我们小点儿声》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主题《我们在公共场所》,都是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应该注意的事项。前三课的内容分别讲述了爱护公共财物、讲究公共卫生和遵守公共秩序的内容,而本课《我们小点儿声》则是旨在教育孩子要有公共文明修养,这四个指向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的重要内容。 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的介绍,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应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通过认识减少噪声的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小点儿声,不影响他人,做一个有公共文明修养的人。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内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5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的理念,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道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低声说话是文明礼貌的行为; 2.自觉做到在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低声说话,不打扰别人; 3.逐步养成在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低声说话的习惯。 三、说学情 为了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我提前设计了四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即:1、大声说话是不文明的行为吗?2、在很吵的地方你也会大声说话吗?3、大声的小组讨论是吵闹吗?4,你关注过公共场所静音的标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绘制了一个统计图。

2019新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新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本目录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1 假期有收获 2 周末巧安排 3 欢欢喜喜庆国庆 4 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 5 我爱我们班 6 班级生活有规则 7 我是班级值日生 8 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 9 这些是大家的 10 我们不乱扔 11 大家排好队 12 我们小点儿声 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 14 家乡物产养育我 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16 家乡新变化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说课稿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 1 假期有收获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假期有收获》(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假期有收获》是本单元中的第1课。节假日自主时间较多,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有收获的假期,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好好思考的。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引导学生养成合理安排闲暇时间的好习惯,将方法运用到节假日中,从而为后面三课的学习及合理安排更长远的人生时间中的长段闲暇时光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结束了进入小学后的第一个暑假。长长的暑假中,学生的假期生活各具特色,开学后他们也一定非常想与同学交流与分享。设计这一课,正是为了满足学生乐于与同伴分享这一心理。假期里,学生的生活比较放松,开学后一时难以立刻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本课可以很好地衔接假期与学校的生活,缓解学生心理上的诸多不适。另外,有的学生会将假期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过得丰富多彩;

也有部分学生没有合理安排,存在不少问题。在此,希望通过交流与分享,让学生了解自我、反思生活、互相学习。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的,收获是多彩的;通过暑期趣事的交流,让学生品味暑假生活带来的收获,意识到暑假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会思考,学习处理,使他们对新学期的学习和下个假期的生活充满信心。 引导学生分析自己的假期生活状态,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通过小调查、走迷宫等活动,映射自我的生活情境,学会对学习、生活进行总结反思,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安排长假生活,并由此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1.知道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用心过就会有收获;启发学生反思交期生活质量,鼓励学生学会调控自己的生活。 2.感受长假带来的乐趣,乐于与人交流自己的收获;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二、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反应焓变的计算》 班级:姓名: 考点一、焓变的计算 例1、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的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出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 的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 (KJ·mol–1)P–P:198 P–O:360 O–O:498 则 反应P4(白磷)+ 3O2→P4O6的反应热△H为() A.+1638KJ·mol–1 B.–1638KJ·mol–1 C.+126KJ·mol–1 D.–126KJ·mol–1 考点二、盖斯定律 例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三、综合应用 例4、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7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 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又已知H2O(l) = H2O(g) ΔH= +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一、当堂训练: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二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③⑤⑥⑦⑧ D.③④⑤⑥⑦⑧

高一化学选修4焓变反应热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作业与测评·化学(选修4·R)教师用书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基础快练]

P1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 1.“焓”是指() A.物质所具有的能量B.反应热的变化 C.化学键所具有的能量D.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 答案A 解析“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2.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图像表示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故为吸热反应;B 项中的图像表示反应物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故为放热反应;浓硫酸溶解于水放热,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锌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 3.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ΔH=Q kJ·mol-1,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Q的值正确的是()

A.a-b B.a C.-b D.b-a 答案 A 解析ΔH=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总和-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总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焓变单位中kJ·mol-1,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当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D.一个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的总键能时,反应吸热,ΔH 为“+” 答案 C 解析焓变单位中的kJ·mol-1,是指每摩尔具体的反应,不是指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为1 mol,A项错误;在反应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减少,反应就放热,反之就吸热,C项正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断键时吸收能量,成键时放出的能量,生成物总键能大于反应物总键能时,反应放热,所以D项错误。 5.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①液态水汽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H2SO4稀释④KClO3分 高温解制O2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⑥CaCO3高温分解⑦CO2+C=====

反应热和焓变练习题

课时作业1反应热和焓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ΔH>0表示放热反应,ΔH<0表示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升高;吸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 D.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 2.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60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总能量应当是() A.50kJ B.20kJ C.30kJ D.80kJ 3.反应热是() A.专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B.特指1mol反应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C.不论多少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都是反应热 D.热化学方程式中标注的“±××kJ/mo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由C(s,石墨)===C(s,金刚石)ΔH=+1.9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5.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 kJ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6.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小声说话,逐步养成文明说话的习惯。 2.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更是心中有爱的表现。 【学习重难点】 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小声说话,逐步养成文明说话的习惯。 【教授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情境模拟 【教学准备及手段】奖章、课件、儿歌表演、音乐、视频、餐具【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问好:上课,孩子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你们向老师问好的声音真宏亮! 2.师:我们的学校美吗? 生:美。 师:我们的教室漂亮吗?

生:漂亮! 师:你们回答问题的声音真响亮!老师都被你们的精气神感染了!但,是不是每个地方都需要响亮的声音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3.(播放视频):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公共场所不能大声说话。 生:要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师:你们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好。是呀,有的地方需要小声说话。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2.我们小点儿声。(板书、齐读课题) 二、教室里面有点吵(故事感知) 过渡:你们端正的坐姿吸引了一位小客人。 (录音)大家好,很高兴来到2.X班做客。但是,最近呀,我特别烦恼,小脑袋经常“嗡嗡”响! 1.过渡:郁郁有什么烦恼呢?她画了4幅图,我们来看看她到底怎么了?出示图片,抽生说: ◇同学们进出教室重重地关门,“砰、砰”声不断; ◇上课小组讨论,大家争先恐后大声说着自己观点,结果什么都没听清; ◇课堂上总是听见桌椅“嘎吱、嘎吱”乱想; ◇一下课更是不得了,到处都是高声喧哗,奔跑打闹声…… 2.现在你们知道了郁郁的烦恼吗?(出示:字幕) 生:教室里面有点吵!

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们小点儿声》教学设计

《我们小点儿声》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第一课。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教室里面有点吵”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通过图文故事“做个‘小小调音师’”,启发学生自觉减少噪声;“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主题通过减少噪声的标志以及出示应该小点儿声的场景,引导学生懂得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通过情景创设、故事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时候应该小点儿声,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在公共场合说话小声,不影响其他人。 【教学重点】 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难点】 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 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二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焓变与反应热(高三复习)

焓变与反应热(高三一轮复习) 设计说明: 本节基本内容位于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在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中也有体现。本节课在学生已有化学能与热能相互转变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知识点在习题中的应用。教学中通过“知识梳理”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与重现,通过“深度思考”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体会,通过“练一练”进行知识点的初步应用,通过“走进高考”实现理论与解题的突破和飞跃,通过“作业”进一步熟悉和熟练,从而达到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复习效率,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 学会有关反应热的图形分析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反应热的图形分析及反应热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高考题引入 肼(H 2NNH 2 )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化学键所需的能量(kJ):N≡N为942、O==O为500、N—N为154,则断裂1 mol N—H 键所需的能量(kJ)是( ) A.194 B.391 C.516 D.658 【引入】同学 们分析此题考 到的知识点有 哪些? 【思考】 【回答】 键能与反应热的关 系、 ΔH的相关计算 从高考题 引入,分 析基础知 识在考题 中的实际 应用,使 后续的复 习更有针 对性 二、知识梳理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变化和变化。

焓变反应热习题

训练1焓变反应热 [基础过关] 一、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对于ΔH>0的反应,反应物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能量 C.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 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如常温、加热等)下也能发生 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B.中和反应 C.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3.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 A.H2O(g)===H2O(l)放出44 kJ热量 B.ΔH>0的化学反应 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 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二、反应热、焓变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焓变是指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B.反应放热时,ΔH>0;反应吸热时,ΔH<0 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5.在相同条件下,下列两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ΔH1和ΔH2表示:2H2(g)+O2(g)===2H2O(g) ΔH1 2H2(g)+O2(g)===2H2O(l) ΔH2 则( ) A.ΔH2>ΔH1B.ΔH1>ΔH2 C.ΔH1=ΔH2D.无法确定

6.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所示),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1 mol N —N 键吸收193 kJ 热量,断裂1 mol N≡N 键吸收941 kJ 热量,则 ( ) A .N 4的熔点比P 4高 B .1 mol N 4气体转化为N 2时要吸收724 kJ 能量 C .N 4是N 2的同系物 D .1 mol N 4气体转化为N 2时要放出724 kJ 能量 三、热化学方程式 7.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 4。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 .2CH 4(g)+4O 2(g)===2CO 2(g)+4H 2O(l) ΔH =+890 kJ·mol -1 B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1 C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 kJ·mol -1 CH 4(g)+O 2(g)===1 2 CO 2(g)+H 2O(l) ΔH =-890 kJ·mol -1 8.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 水蒸气放出 kJ 的热量,1 g 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 kJ 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H 2(g)+1 2O 2(g)===H 2O(l) ΔH =- kJ·mol -1 B .H 2(g)+1 2O 2(g)===H 2O(l) ΔH =- kJ·mol -1 C .H 2(g)+1 2O 2(g)===H 2O(l) ΔH =+ kJ·mol -1 D .H 2(g)+1 2 O 2(g)===H 2O(g) ΔH =+ kJ·mol -1 9.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 2(g)===SO 2(g) ΔH =a kJ·mol -1 (a =-。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S(s)在O 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S(g)+O 2(g)===SO 2(g) ΔH =b kJ·mol -1 ,则a >b C .1 mol SO 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 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D .16 g 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 kJ 的热量 [能力提升] 10.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 别为 P -P :a kJ·mol -1 、P —O :b kJ·mol -1 、P===O :c kJ·mol -1 、O===O :d kJ·mol -1 。

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们小点儿声》说课稿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 第12课《我们小点儿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爱我们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程序”、“说板书”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研说,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课教材由“教室里面有点儿吵”这个话题展开,呈现了四种学生日常忽略或认识不清的、经常出现的噪音现象,并结合小主持人的话,来说明自己班教室里吵闹的现象;在“做个小小调音师”的活动中,提出解决噪音问题的方法,最后在“这里也要小点儿声”这一活动,将教材内容从班级教室延伸到社会中哪些地方要轻声不吵闹。 二、说学情 课前教师组织本班学生,针对“大声说话是不文明的行为吗?在很吵的地方,你也会大声说话吗?大声的小组讨论是吵闹吗?以及你关注过公共场所的警示标志吗?这四个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显示,认为大声说话是不文明的行为的占28.7%,在很吵的地方自己也会大声说话占73.2%,认为大声的小组讨论不是吵闹占41.1%,不关注公共场所的警示标志的学生占57.2%。由此看出,二年级学生他们对公共空间要讲文明已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是对于公共场合声音过大,无意制造出来的噪音,往往被孩子们忽略。

他们知道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孩子们年龄小,自控能力较差,容易不知不觉地大声讲话而打扰他人,而自己却毫无所知。尤其是在人多、热闹的地方,很多学生会用自己的更大声来解决。所以,本课首先让学生们寻找教室、学校、公共场所的吵闹声,引发学生关注,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 三、教学目标: 1.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 2. 知道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应低声说话,不影响别人; 3. 能做到在教室、学校以及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打扰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养成在公共场合不喧哗、保持安静、尊重他人的文明习惯。 【教学难点】:感受公共场所安静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 五、紧扣重点,说教法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本课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直观演示法指导学生使用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

《普通话》说课稿

《普通话》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习普通话的意义和方法”,内容是校本教材第一章的第一节。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程序”三个方面给大家汇报一下,一、说教材 对于学习普通话,大多数学生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认为根本就不需要学。但是,普通话是人际交流的需要,更是我们职业学校学生择业、就业的需要,对这些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势在必学。为此,我对这第一课特地做了精心的准备,制定了两点教学目标: 1、以现实生活为例,纠正学生错误的想法,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 2、理解学习普通话的意义,掌握学习普通话的方法,使学生有敢说、常说普通话的勇气和信心。 难点是纠正他们的错误观念,重点是学习普通话的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用“欲扬先抑法”,辅之以“任务驱动法”,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8W”模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8W即观察、提问、搜索、评价、综合、创造、交流、评估)。 三、说教学过程 (一)形象有趣,吸引注意,引入课题 首先,我通过询问本节要讲的内容,引入三个小例子,一是老乡对普通话不以为然,却与我进行“你多暂家走?你的学校在哪合?”的对话。二是我以和一位老师在苏州买“褂叉子”却羞的脸通红。三是06级就业学生因普通话不好,遭到同事的哄笑,说明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从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行动进行学习。然后我以例子提出问题,师生达成一致,引入普通话的学习。 (二)生动讲解,互动热烈德智双馨 1、强调普通话定义的学习。 学生齐读普通话的定义以后,老师强调“普通话定义”的四大知识点。首先阐释为什么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其次以《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中一句典型的语法错误为例,指出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重要性,最后以提问的形式指出是56个民族同说一种话。这样,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既学习了知识,又对他们不加选择的看书进行了劝谏。看着他们有些害羞又有些自信的目光,我知道达到了目标。接着,我又引入下一个问题:“其实,学习普通话,无论从长远来看,还是从近前来看,无论从自身来看,还是从社会来看,都非常重要”,从而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2、阐述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意义。 为了使学生感觉到学习普通话跟自己息息相关。我分“大的方面”和“小的方面”对学习普通话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大的方面,就是课本上的三点意义,我依照课本分别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常用的智能打字法以及出口成脏口吐莲花的例子进行了阐述;接着我又从小的

高中化学反应热焓变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第 1 周共 2 课时第 2 课时 课题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反应热、焓) 课的类型新课 学情分析 学生在必修二中已经学习了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相关知识,本节内容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化。 教学目标知 识 与 能 力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2、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过 程 与 方 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 学重点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教 学 难 点 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 媒体投影仪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思考讨论后回答(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 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 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 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 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 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 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 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 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 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 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ΔH ,单 位:kJ/mol 或kJ?mol-1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我们小点儿声》第二课时说课稿

小学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2.我们小点 儿声》第二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2.我们小点儿声》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我们小点儿声》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的教学内容。本课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小点儿声是一种公共文明习惯,知道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就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修养。教材呈现了部分公共场所的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换位思考,进而认识到在很多场合小点儿声就是文明的体现,就是对共同生活环境的爱护。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予以实践、落实,改变不良说话习惯,改善生活环境。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公共空间保持安静有一定了解,但对其重要性认识不深刻,自律性不强,行为落实不到位。学生年龄尚小,由于家庭或周边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人员众多的场合下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言行,学生到书店、电影院等场所特别高兴,就会喜欢大声说话,跑跳打闹,还有因为周围的人声音大,自己更是提高音量的。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在人员聚集的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保持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同时明白这不仅是为了维持正常的公共秩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个人素质的体现,通过反思与实践,让学生养成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的文明习惯。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感受到安静的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嘈杂的环境给人带来的不悦。 2.在校园生活中,学习自主调音,养成时时处处自主调音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 教学重点:了解公共场所安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不打扰他人的文明行为。 教学难点:养成在公共场所小声交流、不影响他人的良好习惯,共同维护公共环境。 五、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由“静”入境 1、出示“静”字,你知道它表示什么意思吗? 2、快来拿出你的田字格写一写,让我们用平静的心态来写一个“静”字。 3、想一想:你在哪些地方见过“静”?那里为什么有这个字? 4、学生汇报有“静”的场所。这样的场所我们要说话该怎么做?板书:“我们小点儿声” 小结:带有安静标志的场所,希望这里的人们不被外界打扰,因此,我们去这样的地方要小点儿声,为别人着想。板书:小声点,不打扰。

2020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反应热与焓变

化学反应热与焓变 1.(2020·江苏扬州3月模拟)一定条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 x )的污染。已知: ①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 ΔH =-574 kJ·mol -1 ②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 ΔH =-1 160 kJ·mol -1 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CH 4(g)+2NO 2(g)===N 2(g)+CO 2(g)+2H 2O(l); ΔH =-867 kJ·mol -1 B .CH 4催化还原NO x 为N 2的过程中,若x =1.6,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2 mol C .若0.2 mol CH 4还原NO 2至N 2,在上述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D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L CH 4还原NO 2至N 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3.2 mol 解析:A 项,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反应①②计算得反应热应为-867 kJ·mol -1,但方程式中水的状态应为气态;B 项,由于NO x 的物质的量未知,故无法计算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C 项,结合A 项计算出的反应热数据,再根据CH 4的物质的量0.2 mol 容易求出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 ;D 项,1 mol CH 4被氧化为CO 2转移电子总数为8 mol ,则0.2 mol CH 4还原NO 2至N 2,整个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应为1.6 mol ,故正确选项为C 。 答案:C 2.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Fe 2O 3(s)+3CO(g)===2Fe(s)+3CO 2(g); ΔH =-24.8 kJ/mol Fe 2O 3(s)+13CO(g)===23Fe 3O 4(s)+13 CO 2(g); ΔH =-15.73 kJ/mol Fe 3O 4(s)+CO(g)===3FeO(s)+CO 2(g); ΔH =+640.4 kJ/mol 则14 g CO 气体还原足量FeO 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 2气体时对应的ΔH 约为( ) A .-218 kJ/mol B .-109 kJ/mol

《焓变_反应热》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师姓名 核心素养 认识化学变化的过程伴随有能量的变化,并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 学反应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 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3) 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 通过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反应热的本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 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3) 激发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微观原因;难点:焓变,△H的“+”与“-”及计算 教学策略演示法讲授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发布预习任务,及时查看预 习反馈. 完成本节预习任务, 反馈预习中存在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 本节课学习内

问题。 容,发现自身的薄弱点;老师更全面地把握学情。 (创设情景) 投影生活中“暖贴”及铵盐和碱的吸热反应图片 思考交流,提出问题: 暖贴和吸热反应的原理? 通过“冷”“热”两个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探究学习情境。通过观察思考,有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明确问题研究的方向。 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实验 开始进行演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提出问题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并从实验中得出吸热、放热反应 (问题引导)怎样被人类利用的,它的构造和发热原理是什么? 在人们研究防止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人就注意到钢铁在生锈的过程中,伴随着一个极其普遍的化学反应现象—放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阅读,寻 求答案。

反应热与焓变

反应热与焓变 1.反应热和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在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其符号为ΔH,单位是 kJ/mol。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①从能量高低的角度分析 ②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 3.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所有的燃烧反应。 ②吸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盐的水解反应、Ba(OH)2·8H2O和NH4Cl反应、 C与H2O(g)反应、C与CO2反应。 【命题角度一】反应热和焓变 1.(2014·湖北四校联考)已知某化学反应A2(g)+2B2(g)===2AB2(g)(AB2的分子结构为B—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进行一定需要加热 B.该反应的ΔH=-(E1-E2)kJ/mol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D.断裂1 mol A—A键和2 mol B—B 键放出E1 kJ能量 2.(2014·湖北黄石)已知:H2(g)+F2(g)===2HF(g)ΔH=-270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氟化氢气体分解生成氢气和氟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1 mol H2与1 mol F2反应生成2 mol液态HF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条件下,1 mol H2与1 mol F2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 HF气体的能量 D.该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用如图来表示 【命题角度二】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特点与判断 3.下列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的反应D.甲烷(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 4.(2014·安庆模拟)氯原子对O3分解有催化作用:O3+Cl=ClO+O2ΔH1;ClO+O=Cl+O2ΔH2。大气臭氧层的分解反应是:O3+O===2O2ΔH,该反应的 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O3+O===2O2的ΔH=E1-E3 B.O3 +O===2O2是吸热反应 C.ΔH=ΔH1+ΔH2 D.大气层中的臭氧无法再生 1.(2013·上海高考)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知() A.NH4HCO3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中,热能转化为产物内部的能量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2012·江苏高考)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3.(2012·全国高考)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 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 表示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 如: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表示2_mol氢气和1_mol氧气反应生成2_mol液态水时放出571.6_kJ的热量。 3.书写

反应热和焓变练习题

课时作业 1 反应热和焓变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ΔH>0 表示放热反应,ΔH<0 表示吸热反应 C ?放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升高;吸热反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 D ?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ΔH<0 2?在一化学反应中,其产物的总能量为60kJ ,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的 总能量应当是( ) A. 50kJ B. 20kJ C. 30kJ D. 80kJ 3. 反应热是( ) A ?专指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B. 特指Imol反应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C .不论多少物质反应放出的热量都是反应热 D. 热化学方程式中标注的“ ±<× kJ/mol”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热就是反应中放出的能量 B.在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 .由C(S ,石墨)===C(s,金刚石)ΔH = + 1.9kJ mol 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 .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多 5. 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 完全转化为金刚石时,要吸收EkJ 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 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 C .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多 D .等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多 6. 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 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熔融的AI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 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设计 优质

《我们小点儿声》教案设计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茄子河区富强学校李春山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上册第12课 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爱亲敬长,热爱集体有责任心,喜欢动手动脑乐于想象与创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的文明习惯。具有与同伴友好交往、合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掌握自身生活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提出问题、探究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本课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五条“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而编写。 教材分析:我讲的课是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制》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分别是我们的节假日,我们的班级,我们在公共场所,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三单元共分四课,分别是这些是大家的我们不乱扔大家排好队我们小点声。都是让学生知道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并且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本课从孩子的身边事说起,教室里有点吵,让学生体会大声说话给他人和环境带来不良后果。做个小小调音师,引导学生针对教室中有点吵的各种情况提出改进策略,这是解决问题的环节,也是实践的环节。第三环节,呈现三个保持安静的标志,引导学生认识标志,懂得只要有这些标志的地方必须保持安静。第四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生活中即使没有安静标识,我们也要保持安静,小声说话,不打扰别人,尊重别人的文明意识。本课侧重培养学生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不打扰他人的文明行为,是达成本单元目标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在人员聚集的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打扰他人,保持良好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同时明白这不仅是为了维持正常的公共秩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个人素质的体现。 教学重点: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学情分析: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校集体生活,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不打扰别人的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尚未达到这一点,尤其在人多时候,热闹的地方,他们会不由自主的说话放大音量。所以应该继续帮助他们养成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并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践行。二年级的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