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

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差异

The urban-rural gap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教育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达到协调的目的,可能在不同时期内有的教育和有的区域的教育发展得适当快一些,有的要发展得适当慢一些不均衡既表现在学校硬件和学校经费投人上,更表现在师资水平的不平衡上。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出现在城乡之间,出现在地区之间,也出现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之间。一边是优质学校,一边是薄弱学校,很自然就带来了对优质学校的择校和择校收费问题。. 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尤其明显,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

所以现阶段,以追求教育公平为主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种政策取向,也是一种法律规范的教育实践。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预防和治理教育不合理差距,消除城乡差距所带来的教育不公平现象

检索词:教育资源、城乡差距、资源配置、教育均衡、教育公平

英文检索词:educational resources、urban-rural gap、allocation of resources、allocation of resources、education fair

一、查找图书

1西华师大图书馆

检索途径:题名

检索式:题名=教育资源

检中文献:8

参考文献:

(1)熊才平.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城乡共享.科学出版社

(2)田秀萍.职业教育资源论.光明日报出版社

(3)顾佳峰.中国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研究:空间计量分析.光明日报

出版社

2.CALIS联合目录

检索途径:主题

检索式:主题=教育资源

检中文献:11篇

参考文献:(1)旷乾.教育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基于中国现状的分析.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

(2)张秦龄,李刊文.欠发达地区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策略.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

3.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检索途径:主题词

检索式:主题词=教育资源

检中文献:4篇

检中文献:陈宏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4. WORLDCAT

检索途径:图书

检索式:图书=教育资源and城乡差异

检中文献:3篇

参考文献:李廉水.和谐社会视野下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二)搜索引擎

1.google图书

检索途径:题名

检索式:题名=教育资源and均衡

检中文献:10篇

参考文献:

顾佳峰:中国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研究:空间计量分析.

赵新峰,宋立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研究

朱永新: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教育改革

(三)网上书店

1.当当网

检索途径:书名

检索式:教育资源配置

检中文献:32篇

参考文献:(1)闵维方:教育投入、资源配置与人力资本收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郭建如: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与效益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

(3)顾佳峰:中国教育资源非均衡配置——空间计量分析.

2.卓越网

检索途径:图书

检索式:图书=教育资源

检中文献:18篇

参考文献:

(1)高丽.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刘亚荣.从双轨到和谐: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转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3)胡咏梅.学校资源配置与学生成绩关系:基于西部农村的实证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四)全文数据库

1.超星数字图书馆

检索途径:书名,主题词

检索式:书名=教育资源or主题词=资源配置

检中文献:8篇

参考文献:

(1)陈宏军.高等教育资源配置论.2005

(2)潘见春.公平与效率:广西边远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资源优质配置问题研究.2004 (3)许海赢.地方教育资源管理.1998

2.方正APABI

检索途径:书名,主题词

检索式:书名=农村教育or主题词=教育资源or主题词=资源配置

检中文献:3篇

参考文献:

(1)赵继伦.中国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村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03

(2)赵家骥,谢家训.21世纪中国农村教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3)廖其发.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四.论文期刊

1、中国期刊网

检索途径:题名

检索式:题名=教育资源and资源配置and题名=农村教育or城市教育and题名=教育均衡or教育公平

检中文献:9篇

参考文献:

(1)王华,卫凤.公平视角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湖北社会科学。2011 (2)李永强.试论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弟受教育的视角.科教新报,2011

(3)王丽红.农村义务教育资源校际均衡配置研究.财政研究,2008

2、重庆维普

检索途径:关键词

检索式:关键词=农村教育

检中文献:6298篇

参考文献:

(1)高晓明.我国农村教育的透视与反思.教育探索,2010

(2)祁有山.以城带乡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河北教育,2011

(3)张乐天.《纲要》实施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审思.南京师大学报,2011 3、读秀学术搜索

检索途径:期刊,关键词

检索式:关键词=农村教育and关键词=教育均衡

检中文献:96篇

参考文献:

(1)常添玉.农村教育均衡问题刍议.河南农业,2011

(2)聂鹏.我国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归因与机制构建.黑龙江

高教研究.2011

(3)孙朝云.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

4、万方数据

检索途径:title,keyword

检索式:title=教育均衡and城乡差距

检中文献:7篇

参考文献:

(1)张凤娟.浙江省成人教育城乡差距与均衡发展对策.职

业技术教育,2009

(2)陈文美.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

(3)龚锋,卢洪友.城乡义务教育服务非均衡问题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受益"三维视角的实证分析.南方经

济,2010

5、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

检索途径;关键字

检索式:keyword=城乡教育资源

检索文献:9条

参考文献如下:

(1)李育湘.城乡教育忧思录.海南人大,2009

(2)杜润生.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对农村社会制约作用的思考.农业科技与信息,2007

(3)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

政治经济学探讨.中国农村观察,2003

7、CALIS外文期刊网

检索途径:篇名

检索式:篇名= educational resources*篇名=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检索限制:1980-2011

检中文献:5407

参考文献:

(1)M. A. MARAIS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o

Education in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4

(2)John McMillan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urgery (Oxford),2002

(3)Alison Kingston-Smith .Resource allocation. 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1

六、查找会议文献

1、万方会议论文库

检索途径:title,keyword

检索式:title=教育均衡and keyword=教育资源

检中文献:2

参考文献:

(1)李奕.实施学区化管理,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06 -

2006中美教育研讨会暨首届教育领导国际研讨会

(2)杨文胜.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高位均衡发展伦略.2008 - 第三

届中国教育技术装备论坛.

2、读秀会议论文

检索途径:关键词

检索式:关键词=教育资源and关键词=教育均衡

检中文献:2

参考文献:

(1)夏雪.县域内教育资源均衡的实证研究. 2010年

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

(2)宁本涛.加强教育资源综合统筹促进基础教育均

衡发展. 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

https://www.doczj.com/doc/f46772726.html,KI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途径:主题

检索式:主题=城乡差距and教育均衡

检中文献:20

参考文献:

(1)韩玉梅.城乡一体化的教师流动体制研究——基于博弈论视角的模型建构.城乡教育一

体化与教育制度创新—— 2011年农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2)薛海平 .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与资源配置公平研究 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

(3)王水娟张萌周奇杰.贫困山区义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贵州某一贫困县为个案分析 . 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

4.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

检索途径:关键字

检索式:关键字=城乡教育

检索文献:13条

参考文献如下:

①赵健——传播理论视野下城乡互动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第五届全国教育技术学

博士生论坛论

②何玉海——正视教育公平问题,统筹发展城乡教育——2006上海研究生学术论坛都

市文化与教育分论坛

七、查找学位论文

1、万方会议论文库

检索途径:title, keyword

检索式title=教育资源 keyword=教育均衡

检中文献:4

参考文献:

(1)陆文红.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研究.华东师大,2006

(2)王平.苏北阜宁小学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南京师范大学,2008 (3)沈亮.城市郊区教育资源优化的探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

2.百度搜索

检索途径:文库

检索式:allintext 教育差距

检中文献:100条

①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2010年电大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②城乡义务教育论文:城乡义务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政策 2011-09-26

③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 2011-10-13

④义务教育政策分析2011-03-05

3.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途径:关键字

检索式:关键字=教育资源and教育均衡

检中文献:1

参考文献:

张茂聪.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山东师范大学,2010

4.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检索途径:关键词

检索式:关键词=教育资源and教育均衡

时间限制:1999-

检中文献:12

参考文献:

(1)王树海.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现状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9

(2)吴永斌.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贵州省县域支教问题研究.贵州师范大

学,2008

(3)卜秋.论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苏州大学,2007 5.读秀学术搜索中的学位论文搜索

检索途径:关键字

检索式:关键字=城乡差距and关键字=教育资源

检中文献:1

参考文献:蒋国河.我国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城乡差异问题研究.南开大学.2007

科技信息检索能帮助人们快捷、正确、全面地获取所需知识,最大限度地节省查找时间,使我们的信息检索过程变得事半功倍,更使信息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信息社会。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飞快建设,使得信息产品已经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信息的产出量呈指数级增长,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熟悉世界和改造世界不可缺少的手段。在当今社会生活的人,几乎天天每时每刻都与信息打交道。可能我们已经感觉到有的人做事往往轻易成功,而有些人则不易成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者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能够把握较多的信息,对所做的事情能够作出正确的判定,因而他们的成功率也就比较高。反之若信息意识差,不能及时收集信息,作出的决策往往会有偏差,成功率也就不会很高。

通过对信息检索的实习,不仅让我真正懂得了信息检索的深刻涵义,更了解到怎样选择正确的检索词来构成检索策略进行检索。在实际检索过程中,仅需一个检索词就能满足检索要求的情况并不很多。通常我们需要使用多个检索词构成检索策略,以满足由多概念组配而成的较为复杂课题的要求。对于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选择,即检索词和检索式的选择。检索词选的精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检索速度,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更容易找到自己所需数据或文献资料。但在过程中我也发现我的布尔逻辑检索和字段检索掌握较好,用得较多,但是对于其他检索方法如(截词检索、位置检索)却不太擅长,这是我还需提高的地方

现代学科之间的渗透很多,查阅综合性检索工具有时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尤其是国内的一些检索工具,往往采用分类进行编排,一些跨学科的文献往往分散在不同的类目中,因此更要注意利用综合性检索工具。在检索中要注意将专题书目与综合性书目、专题索引与综合性索引、专业数据库与综合性数据库等配合起来使用。中文检索工具,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只能反映国内的研究成果,要注意充分使用外文的检索工具如EBSCOho st-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ALIS外文期刊网,获得世界上最新的研究动态。只有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才能使论文具有较高的水平。而对于我的课题,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中较多,特别是中国知网,它涵盖的资源很齐全,也很丰富,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书目都很多,也可以进行高级检索。

对于我选择的课题,教育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匀,随处可见。首先从国家财政支出的分配上,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远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还表现在城乡差距上。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则非常有限。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这种城乡差距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软件设施上,城市的师资力量明显高于农村。这些种种现象,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是比较多的,而且由于问题得复杂性,这一课题也不容易在短时间内被攻克,所以还是值得我们继续地深入研究下去的

做完信息检索的课课题后,我对掌握的知识的来源有了很深地了解,在日常生活中

我能够很方便的通过信息检索查找到我想要的资料。我认为信息检索是每个人都应该去学的一门课程。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优化动因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及其优化动因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内涵的阐释,探究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三大动因,以期为优化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供理论说明。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动因 随着受教育人口的增多,高等教育需求不断膨胀,高校的数量、规模和结构也不断上升、扩张和复杂化,高等教育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有效性之间的矛盾日趋锐化。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改革,而这场改革,无不围绕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展开。那么,我们有必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发掘其优化配置的动因。 1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1.1高等教育资源 《现代汉语词典》对“资源”一词的解释是“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那高等教育资源可否理解为高等教育资料的天然来源呢?显然不全如此,狭义地说,“高等教育资源通常被界定为投入高等教育活动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其中人力包括教师、教辅人员和管理人员;物力包括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耗材;财力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源。”但从广义上讲,高等教育资源还应包括除有形资源外的无形资源。所以,高等教育资源就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用于维持高等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切有形和无形资源的总和。 有形资源。顾名思义,有形资源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资源。如前所述,有形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三大主要资源。简而言之,人力资源包括学生和教师两部分。其中教师资源又包括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四个组成部分。财力资源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源的总额及其结构。学校的财力资源一般都主要来源于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投入,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比例较少,但在逐渐扩大。物力资源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房产、设备、图书等,是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无形资源。“无形资源包括信息资源、市场资源、学科与专业资源、声望资源、政策资源和经验资源等,是一种看不见的资源。”无形资源创造的价值和形成的影响是不可度量的,甚至要高于有形资源。相信一所信息渠道畅通、资讯更新迅速,学科结构科学、专业设置合理,办学声誉良好、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document on fair and balance 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以xx市xx镇为例 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 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人,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

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XX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形状。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XX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

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于加强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摘要】教育问题伴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关口”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教育公平是配置教育资源时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实际中却常显不足;有鉴于此,我们要进一步把基础教育的“义务性”凸显出来。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切实领会初等教育投资运行中的优点和不足,完善现有的义务教育的投资体制;制定有关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教育投资稳定的来源;在义务教育阶段施行免收学生的学杂费;制定国家扶持贫困地县发展教育事业的长期计划,建立贫困地县教育发展基金。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和优质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时代命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公平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问题伴随着招生、考试、就业等“关口”成为街谈巷议的焦点问题。教育问题的奇特之处是教育成了人人皆怨的“大家骂”。用人单位抱怨教育质量下降,抱怨研究生工作能力不如过去的本科生,大学生操作能力不如过去的中技生;“道德从业人员”呼吁“素质教育”,斥责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滑坡;社会舆论痛责教育产业化,教育部领导批学校企业化,校长抱怨教育投入不足,教师嫌待遇低或不公,家长恨高收费乱收费,在校学生怨课业负担重和考试多,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骂就业难和“扩招”,外地户口的骂“特权”,本地户口的骂“移民”,教育业内外人人皆怨。

教育资源配置的“双轨制”、“多渠道”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从而导致社会各阶层之间、各个地县的公民之间、教育与受教育者无法达成对于教育的共识。因此,人人都觉得对自己不公平,似乎谁都是受害者,谁也没沾光,谁都有理,这便是教育“大家皆怨”的主要原因所在。教育关系国计,关乎民生。发展教育必须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模式,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受教育权利不公问题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势在必行。 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引发的负面现象。 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平均受教育年限这一指标方面差异显著。前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3年,相当于高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后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51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相比2000年城镇平均10.20年和农村7.33年的数据,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仍在提高,但前者的增长速度显然大于后者。“中国教育的不平等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各教育阶段受教育者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以及教育者所得待遇的不平等。”据报道,世界各国教育投入占GDP比重在1985年的平均水平是5.2%,发达国家是5.5%,发展中国家是4.5%,而当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2.3%,教育投入不足的现象还在一直延续,即使到今天,我国仍没有达到4%的既定目标。这也表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是摆在中国教育目前的一个严峻现实,在全部教育经费中,政府预算投入只占53%,其它渠道的投资占47%。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民间社会与普通百姓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2002年我国社会性教育

十问答带你了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如何开展

十问答带你了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如何开展 微言教育2016-07-13 17:20:47教育工作问题阅读(5914)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为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促进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1.问:请简要介绍《若干意见》出台的背景。 答: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于新型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这对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户籍制度改革、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及学生流动给城乡义务教育学校规划布局和城镇学位供给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许多地方,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育质量亟待提高;城镇教育资源配置不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大班额问题严重。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刘延东副总理就做好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战略性任务,立足我国基本国情,以城乡一体化发展带动区域、校际、群体间均衡发展是整体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和均衡发展,着力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教育部会同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完善,研究制定了《若干意见》,先后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由国务院印发实施。 2.问: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需要把握哪些基本原则? 答: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要适应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要求,遵循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重点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优先发展,统筹规划。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坚持优先发展义务教育,做到公共资源配置上对义务教育统筹规划、优先发展和重点保障。坚持城乡并重和软硬件并重,科学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二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深化义务教育治理结构、教师管理和保障机制改革,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学校布局建设机制,完善义务教育治理体系,提升义务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三是提高质量,公平共享。把立德

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对策思考

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对策思考 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落实和“五个重庆”的提出,城镇与农村经济差距日趋加剧,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与均衡发展是当下各区县政府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继续坚持以农村教育为重点;加大农村学校“普九”欠债清理;重视师资培训力度;建立长效教育机制;确保农村孩子与城市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平等、优质教育;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才能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科学、统筹发展。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均衡发展农村教育研究 教育是一个地区发展、繁荣昌盛的基本条件;是社会进步、民族兴旺的助推器;是提高人民整体素质、增强凝聚力的粘合剂;是促进人类文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建设“五个重庆”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人才资源的加速中心聚集化,使得城乡经济差距日趋加大。真正实现全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必须缩小城乡差距。如何缩小城乡差距呢?着眼于长远利益,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无疑是缩小城乡差距的起始之步。实现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心是城乡帮扶发展,重点是加快农村

教育发展,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并肩发展,促进人才的整体稳步推进。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地区物质、文化、精神的谐调发展。 一、整体认识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 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中心经济和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结合体,城市和乡村构成了完整的社会。构建经济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一枝独秀不是春,农民素质不提高,和谐社会难以形成;百花齐放春满园,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农村学校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2.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是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经济、教育与精神文明发展之间联系的核心,是教育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之处。 教育资源合理、科学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对高效、科学利用教育资源及国民经济结构整体协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3.教育资源配置与学校布局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农村办学条件。 二、客观认识地区教育发展。 (一)义务教育概况。 近年来,受人们意识提高、人口出生率降低、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激增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布

浅议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教育体制与政策 CH INA AGRI C ULTURAL EDUC AT I ON [收稿日期]2010 07 1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 教育机会分配的公平性问题研究 (10XJ Y0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三批特别资助项目 中国、印度基础教育发展与均衡政策比较研究 (20100348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 中国、印度基础教育公平政策比较研究 (20090460966);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 中国基础教育公平 基于区域资源配置的比较视角 (XBS090164) [第一作者简介]谯欣怡,女,广西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 浅议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谯欣怡,沈有禄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国内学者对其具体表现、成因及对策都有广泛深入的研究。回顾这些研究对当前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9-1173(2010)06-0015-03 一、引言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基础。胡锦涛主席在 十七大报告 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同时, 十七大报告 也明确指出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而 鉴于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它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其必须选择均衡发展战略。在这个意义 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石 [1] 。义务教育对于公民来说,相当于亚当?斯密所说的是一项 基本必需品 ,是现代社会公民的除生命权、基本食品及住所权之外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而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会引起城乡人力资本储备的差距,正是由于人力资本在中国城乡间的这种不同的溢出效应,形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另一种看不见又说不出的无形剥削。这种城乡人力资本储备差距的不断增大己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阻碍了城乡经济同步增长,影响了城乡 教育水平的提升[2] 。如果对穷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义务教育的资源及政策没有得到公正而有效地执行,就等于是在剥夺他们美好生活的前景。而这种不平等又在现存的教育资源分配及教育制度下强化了其不利地位,正如诺齐克所说的, 那些现在处境最差者 可能是那些最多地遭受了不正义侵害的人或其后 裔 [3] 。而对穷人及普通公民进行教育投资,增加他们的人力资本是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的有效措施。由于穷人及大多数普通公民没有金融、大宗固定资产等资产性资本,拥有的唯一资本就是人力资本(而且那些不健康的人还被排除在外),而按舒尔茨的观点来看,相对于非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增长会使靠劳动所挣得的收入高于资产收益,而且更为平等的人力投资配置使人们之间的收入更加均等,因此他认为通过基本教育、培训、医疗保健等人力资本投资是减少个人 收入不平等的基本因素[4] 。 二、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具体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具体表现方面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由于地区间经济极不平衡发展等因素仍然存在,虽经过多年的努力,包括最近几年实施的 两免一补 政策等,城乡间的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如2006年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全国城镇1578元,农村1230元,城乡差348元,天津市的城乡差最大,达771元;全国城镇最大差距达7077元,相差8.94倍,全国农村最大差距达6580元,相差10.23倍,反映相对差距变化情况的变异系数,城镇高达0 891,农村更达1.103。2006年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为全国城镇1718元,农村1355元,城乡差363元,天津市的城乡差最大,达1274元;全国城镇最大差距达7986元,相差 15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

---------------------------------------------------------------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 --以xx市xx镇为例 摘要: 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 一、调查资料 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人,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2018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 1 / 16

形状。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2018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全市城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一是加大经费投入,拓展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城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采取教育资源整合、扩建和新建学校等办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城区学校建设和改造,城区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二是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二、调查结果 根据连续两天的走访和实地调查,发现政府对城乡教育资源的投入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的研究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的研究 摘要:教育资源蕴含了特定的教育信息,能够创造出一定的教育价值,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的资源等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我国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得到很大改善,但是还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创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共享;研究 目前,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是重点任务之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很多不公平导致了教育资源的不公平配置,从而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与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矛盾日益突出,这已经成为一种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急需我们解决。 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人力、财力以及物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提高办学的质量,所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学校的布局要促进薄弱学校和优质学校均衡发展,因为教育资源的均衡是在发展当中体现出来的。要针对现在教育资源的地域性差异大的问题来进行教育发展的规划和学校的建设等。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来分区规划和分类发展。因为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教育投资也有很大差异,所以教育资源的配置就有很大差异,这导致了受教育者的机会不平等。学校的教育资源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逐渐解决落后地区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现象,还要把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利用,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制定教育发展规划需要根据未来人口状况以及社会的需求来进行长远规划,不能只是依据传统的教育经验来推想未来发展。今后我国的教育是素质的教育,对师资以及办学的条件要求都比较高,所以,需要及时调整教育资源的配置来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1、推动优质课程的共享 在教学当中,培养人才才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就在于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高质量的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教师资源的分配很不均衡,在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师资力量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当前我国教学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对策探讨(一)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对策探讨(一) 摘要: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不仅能满足农村广大群众及其子女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也是建设城乡一体化、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指出城乡教育差距之现状,剖析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对策思考,以便能更好地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 关键词:农村教育;城乡教育;差距 1城乡教育差距之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城市和乡村,教育事业都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教育的差距却依然存在,甚至出现加大的趋势。伴随近年来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更为明显地滞后于城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差距越来越大。 1.1城乡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 从文化投入看,2004年,全国农村只30.11亿元,仅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26.5%,与城市文化经费投入相比低47个百分点。2006年财政对城市文化投入占总财政投入的比重仍然高达71.5%,超过对农村文化投入比重43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直接为7.37亿乡村农民提供文化服务的乡镇文化站,其经费只有10.9亿元,全国每个农民一年只能享受国家财政1.48元的文化投入。而经费的严重不足,也使农村文化建设困难重重,农村文化生活贫乏。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共文化资源的分配上往往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1.2城乡学校设施、师资力量差距明显 长期以来,受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偏向于城市。而农村教育资金的自筹能力极其有限,教育设施的城乡差距也不可避免。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现实,问题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还被锦上添花地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这些学校凭借优越的办学条件,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择校赞助款,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而办学条件原本薄弱的乡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投入。近几年,虽然一座座希望小学的教学楼拔地而起,但是也仍然可以看到,有的山村校舍条件达不到最低要求,甚至还有危房继续存在并使用。 除此之外,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配套,专业专任,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交流机会多于农村学校,福利待遇高于农村学校。而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经费短缺,进修提高机会不多,福利待遇微薄的现象。加之近几年城区学校通过考试补充教师,吸引了大批农村骨干教师向城区集中。在师资流动上,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流动的现象十分突出,教师的流动,又往往带动学生流动,导致学生“择校热”,其结果更加剧了学校之间不平衡发展。 2发展农村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尽管国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上做了许多有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中办、国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针对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但由于农村老百姓传统思维的根深蒂固以及思想道德素质偏低,使得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还不高。因此,只有通过发展农村教育来改变农村老百姓的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培养新型农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势在必行。 2.1农民思想道德素质需要通过教育来提高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必须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素质的高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新农村建设,依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民素质的提高尤其是新一代农民素质提的高,要依赖于教育水平的提高。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其归因完整版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 状及其归因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其归因 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我是主持人白宇琳,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是关于 近年来,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主要现状及其归因,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更多人士的关注,将中国教育越办越好。 (一)教育公平 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兼党委书记,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小蔓教授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是被大家广泛认可的。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次公共教育资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统一体”。 (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三)衡量指标 衡量教育发展差距,可以对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教育发展水平一般包括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教育发展数量与质量的测量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教育的结果看,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校学生人数,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毕业生升学率或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来衡量;另一方面是从教育的过程和投入来看,用教育教学设备的备用与使用、教师的学历结构、生均经费、教师平均工资、生师比等指标来测量。比较理想的办法肯定是通过对教育结果的直接测量来确定教育发展水平,但现实中由于教育收益的迟效性、长期性和潜在性,在教育质量方面往往难以准确地直接测量,代替的方法是通过对教育过程与投入因素的测量,间接地反映教育质量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 (一)教育投资 一定的经费投入是办学的保证,经费分配的差距是教育差距最直接的表现。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严重匮乏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危机严重。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农村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完成“普九”任务,在地方财政赤字严重的情况下,督促农村中小学举债进行学校危房改造、建设新校舍以及配备其他相关硬件,导致众多学校债台高筑。这样的危机对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了严重干扰,相关教育政策无法实习。更甚者,有些农村学校为了维持正常学校开支,变相加收学费,导致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收费政策无法落实,农村贫困学生得不到正常救助,从而出现辍学的情况。 ②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率居高不下,相关教学设备奇缺。由于农村地区地方财政赤字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无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长期得不到修缮,致使危房发生率持续增加。除此之外,农村中小学还无力配备物理和化学实验室、英语语音教师;购买教学仪器、挂图、图书资料;更新体育设备;改善师生生活环境等。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义务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二)师资水平 教师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表现为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不均衡,而且同样严重地表现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师资水平上。师资的质量、数量和年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城乡师资差距集中反映在质量、数量、年龄结构三个方面。 ①质量:据可靠调查显示,全国教师的学历提高非常快。2002年,小学、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已经分别达到97%和90%,但义务教育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差异很大。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城乡分别相差2.2个和7.6个百分点。2004年,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

中国教育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2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中修辞手法的翻译 3 中英习语之间差异的原因和用法 4 A Brief Comparison of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 Day 5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6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7 霍桑《红字》女性主义的探析 8 荒岛主义在《蝇王》中的映射 9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10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1 新闻英语中的委婉语及其翻译策略 12 英汉句子状语的对比与翻译 13 浅析《白牙》中爱的力量 14 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翻译策略研究 15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16 与苦难嬉戏——透析《查尔斯兰姆散文集》 17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 18 A New View of Feminism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River 19 从语域理论角度分析商务发盘函的翻译策略 20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Black English from Social Perspectives 21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22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 23 分析课堂教学中的肢体语言 24 论《米德尔马契》的人物塑造策略 25 26 A Study of Fu Donghua’s Translation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writing 27 苔丝悲剧的解读 2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9 理雅各与林语堂《道德经》英译本的比较 30 浅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31 从《远大前程》看狄更斯的家庭理想 32 《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 33 从宝洁公司的运营模式看美国文化的多样性 34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35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 36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37 新闻英语的特征及其翻译 38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39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 40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其归因

论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及其归因 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焦点访谈,我是主持人白宇琳,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是关于 近年来,教育公平一直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缩小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差距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主要分析我国 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主要现状及其归因,希望能引起社会各界更多人士的关注,将中 国教育越办越好。 (一)教育公平 我国学者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众说纷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兼党委书记,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小蔓教授对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是被大 家广泛认可的。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和分享各层 次公共教育资源。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教育公平应包含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 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是三者的统一体”。 (二)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 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 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 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 (三)衡量指标 衡量教育发展差距,可以对教育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教育发展水平一般包 括教育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教育发展数量与质量的测量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教育的结果看,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校学生人数,入学率,毕业生升学率,毕业生升学率或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来衡量;另一方面是从教育的过程和投入来看,用教育教学设备的备用与使用、教师的学历结构、生均经费、教师平均工资、生 师比等指标来测量。比较理想的办法肯定是通过对教育结果的直接测量来确定教育发 展水平,但现实中由于教育收益的迟效性、长期性和潜在性,在教育质量方面往往难 以准确地直接测量,代替的方法是通过对教育过程与投入因素的测量,间接地反映教 育质量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现状 (一)教育投资 一定的经费投入是办学的保证,经费分配的差距是教育差距最直接的表现。农村义务 教育经费的严重匮乏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债务危机严重。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农村各级地方政 府为了完成“普九”任务,在地方财政赤字严重的情况下,督促农村中小学举债进行 学校危房改造、建设新校舍以及配备其他相关硬件,导致众多学校债台高筑。这样的危 机对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了严重干扰,相关教育政策无法实习。更甚者,有些农村学校 为了维持正常学校开支,变相加收学费,导致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收费政策无法落实,农村贫困学生得不到正常救助,从而出现辍学的情况。 ②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危房率居高不下,相关教学设备奇缺。由于农村地区地方财 政赤字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无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长期得不到修缮, 致使危房发生率持续增加。除此之外,农村中小学还无力配备物理和化学实验室、英 语语音教师;购买教学仪器、挂图、图书资料;更新体育设备;改善师生生活环境等。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直接导致了城乡义务教育质量上的差距。 (二)师资水平 教师质量是教育质量的关键,中国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仅表现为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不 均衡,而且同样严重地表现在义务教育领域的师资水平上。师资的质量、数量和年龄 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城乡师资差距集中反映在质量、数量、年龄结构三个方面。

城乡教育差距

城乡教育差距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然而,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城乡间教育条件的差别巨大,农村教育困难重重;(2)重点学校制度及其引起的高额“择校费”;(3)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得不到平等的义务教育;(4)大学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间进入大学的机会差别极大;(5)重点大学,尤其是热门专业中,社会高等级阶层子女的比重极高,教育正在成为阶层和阶级分化的加速器。 第一,投入差距。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政府财政向农村倾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城乡之间义务教育投入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以2004年为例,全国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之比为 1.2∶1;全国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 1.4∶1,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城乡之比1.3:1。 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入仍然十分欠缺。全国人大义务教育法实施检查组在江西执法检查时发现:该省66人以上学生的大班有1.38万个,有的甚至100多人挤在一个班上课。在一些高寒、缺水地区,冬季取暖和安全饮用水的开支较大,有的学校仅采暖费一项,就要用去公用经费的一半以上。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虽比改革前有所提高,但很多地方目前的经费保障水平只能 维持学校基本运转。 第二,办学条件差距。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

学校危房改造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农村中小学校舍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城乡中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已基本相当。目前,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突出地表现在城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方面。全国1/3以上地区的中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城乡之比为 2.9∶1,全国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比平均为1.4∶1。 第三,教师水平差距。由于农村教学条件比较艰苦、教师待遇比较低下等原因,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高职称教师等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市和县镇集中,农村高职称教师比重与城市和县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例如,有些教学点派不进足够数量的公办教师,有些地方只能低薪聘请代课教师,很多地方代课教师的工资不到公办教师工资的1/3。在师生比方面,农村高于城市。按照现行教师编制标准,农村初中、小学的教师每人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8人、23人,城市初中、小学为13.5人、19人。采取有效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学校教书,已成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造成这些问题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农村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一元化目标,二元化政策”的教育制度设计、城乡教育投入不平衡、农村教育体系和结构不合理等方面,认为农村教育有很大的外部经济性,城市是外部性的最大受惠者。提出从统筹城乡的角度,通过建立城乡统筹的教育制度、区别城乡的收费标准、促进城乡教育互补交流、教育投入向农村倾斜等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首先需要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而这一切依赖于农村教育

我国的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此处有 8430 字相似 莱特依照人们拥有这几种财产的情况,基本描述资本主义发达社会里一种模型-阶级结构分层,这种层级结构的改变使得技能资本也由此成为了相对独立且具有影响的阶级结构。再生产这种理论对于教育和社会分层关系研究影响非常巨大,我们知道的再生产理论里面有这样几个比较清楚的理论派别:1.经济掣肘下再生产与教育、教育和反钳制思潮、文化产业再生产。北美社会活动家S.鲍尔斯同他的伙伴H.金蒂斯都是经济再生产这块领域的泰斗,两位先生合著的《资本主义制度下美利坚校园教育:社会经济同教学变革》(1976)作品里充足表述了这一精髓。文中提到:社会的一块是教育,教育和经济,社会制度都有必要联系。育化在美利坚起着继承和再生产资本的用途,是必要的维护巩固社会统治经济走向的方式。法兰西社会学家P.布迪厄主要持文化再生产观点。P.布厄迪再三提及文化过程之于维持当下经济关系的不可或缺性,他表示教育有利于维持一个特权的、阶级关系对立的社会,并使这样的存在合法化。在他的观点里,有阶级的现实世界,它的意识形态以及物化的体制结构,涵盖了阶层构造,以一些人号称的符号暴力(Symbolic Violence)为依托介质并且不断重复生产。阶级控制不再只是单纯意义上政治经济的话语权,而借由统治阶级对学校系统的掌握,把统治阶级想要的合法地传递信息给社会中其他个体,潜移默化的强制他人接受了新的秩序和话语。上述教育再生产不公平社会的概念忽视现代教育课程里单个个体的能动性,这些抵制论者抵制社会教育对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绝对功用。阿普尔和P.威利斯等人都是较有名的抵制论者。这些抵制理者考虑,群众创造历史,人的思想和人的本体对于社会具有意义。学生作为人应该拥有创造空间的自由而非被迫接受统治观点。他们看到了资本主义教育模式对不平等社会再生产的改变,然而却没有对方式深入有意义探讨。教育在社会在生产中的突出地位是所有学派的共识,教育也成为重要理论工具用来帮助解释社会不公。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在社会分层和流动里扮演起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经济、政治成为社会分层三个维度,其中教育更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命脉。受教育人口的分布决定了社会分层的基本特质。J.斯普林曾把教育系统称之为社会的“ sorting machine??说成是一个筛选的大工具,克尔科霍夫也认为:“在工业社会中,所有学校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评判分类,并把他们分配到一个等级化的分层体系中去。”索罗金更有极端的看法,他觉得学校是统治工具,主要目的在于筛选精英,进行社会分层,最好的学校也正是最好的机器,他们都在有条不紊的运转。这里的说法都指向一个关键,教育对于社会分层有重大的指向性,人们接受教育,接受文凭,也就是接受了社会分层的预先安排。阿普尔的著作里一些观点值得一提,譬如《意识形态和课程》、《学校教育与政治权利》、《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等;吉鲁在《新教育社会学中的再生产和抵制理论:一种批判性分析》一书中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威利斯提出了反对学校文化霸权的理念。如同邓中同崔门两位研究者所说的,“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社会流动的动力机制。在我们能获得数据而加以分析的所有工业化或正在工业化的国家中,对…谁走在最前面?这一问题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获得了教育的人?”。正如是,教育机会的问题就变成了资本主义社会分层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而言被看做是诱导社会经济分化的要素性质机制就是高考制度所代表的教育选拔制度。中国人的接受教育程度,很大程度会影响其工作和社会地位。在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迅猛,个人社会地位倚重经济能力,教育的投资回报风险小回报高,经济收入与教育密切关系。职业地位获得也受教育水平掣肘。各个职务对于教育条件也相应增加,教育职业化,教育资格越来越重要,教师资格证,律师资格证蜂拥出现。劳动力市场越来越严格。随着“教育准入”规则的实施,社会底层向上浮动的可能性就更小。受教育机会更直接受制于家庭经济状况,穷人的孩子没钱读书的情况出现,没钱读书到社会地位低,社会地位低下工资不高,到下一代没钱读书,成了社会死结。当下中国,社会不公和教育不公是相互砥砺的。教育作为关键要素牵系社会分化,它能成为社会平等的关键,带动社会发展缩小阶级差别;它也可能成为社会不公的催化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