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史整理完整版

中国建筑史整理完整版

绪论加概说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一、多样与主流 1 以木结构为主

2 内向型院落空间的一脉相承

3 地域性的连续与变化

4 官式与民间作法

宋《营造法式》

清《工部工程做法》

《鲁班经》

姚承祖:《营造法源》

二、礼制的线性思维

1,礼制的空间观念:平面化,方位,轴线,等级,

·象天法地:平面五方位。以北为尊,座北朝南轴线。

·择中观念:对中心的强调,最高的空间等级体系

·空间等级是对社会秩序的再现、巩固与再生产。

2,住宅的“原型”概念

前堂后室”-“前朝后寝”;“视国若家”,“家国同构”

3 ,“营造”的概念

“营”,代表中国独特的建筑特点:封闭性、围和性

“造”,(木构支架体系的线性思维):台基-柱础-木柱网-木屋架-屋面-墙体-门窗

4 ,间架与单体的构成

“间”的概念: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而架构成单座建筑。

5 群体的组合

·无论是宫殿、坛庙、寺观,还是住宅,大多数建筑皆以院落的纵向或横向的组合为主要布局手法。

·“院-坊-城”构成三个空间层次

·同质空间的线性阵列思维-城乡井田同构的空间形态

三、独特的类型概念

居住建筑、政权建筑、礼制建筑、宗教建筑、市肆建筑、文教建筑、园林与风景建筑、市政建筑、标志建筑、防御建筑

四、特色的木结构

干阑——穿斗

井干——抬梁

五、独特的行业结构

(工官制度、风水师与文人士大夫、匠族)

第一章:发展概况及详部演变

干阑式建筑: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区有架空由竹木建筑发展而来

余姚文河姆渡文化遗址.干阑构件:榫卯结构(六七千年前,已知最早的)

木骨泥墙房屋: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地区由穴居发展而来技术特征:木骨泥墙绑扎结构

穴居形式:原始横穴深袋穴半穴居

仰韶文化的三大特点:聚落式村落布局,大房子穴居(后期转到地面上)技术上采用木骨泥墙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方法技术方面使用了白灰抹面(但到了龙山时期才普遍运用)用以防潮,清洁,明亮室内

已知最早的前堂后室布局:西安半坡聚落遗址

夏后氏世室的初级宫殿雏形:秦安大地湾遗址

龙山文化:出现双室相连半穴居,平面为吕字形

红山文化:出现祭祀建筑与建筑群体

最古老的神庙遗址: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奴隶社会:夏商周

夏——至今发现的最早的封闭院落(廊院)和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一、二号宫殿遗址(格局:一堂五室四旁两夹)

商——已知最大早商最宏大的单体建筑遗址:河南偃师尸沟乡商城遗址

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宫殿遗址构架采用的是纵架支撑斜梁的做法。

周——宗法分封制度与都城制度,周礼与建筑制度:宫室、宗庙、陵寝、住宅等

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迄今发现的最早四合院

A。合院形式B。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内外有别第一次出现了照壁C。已使用了瓦(西周的突出成就)D。有排水陶管和卵石叠筑的暗沟E. 夯土墙和土坯墙、三合土抹面、铺地方砖

陕西扶风召陈建筑遗址(西周中晚期)最大开间已达5.6M,瓦的应用更加发展(出现半瓦当)

春秋——出现台榭(高台建筑)特点:以阶梯形土台(大体量)为核心,外围包裹木构房屋(小体量),并逐层层退架立

金釭:春秋时期出现的构件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

战国——秦咸阳宫殿遗址战国时期秦咸阳宫的一座台榭基址。(以阶梯形土台为核心,外围包裹木构房屋,并逐层层退架立)分“东观”,“西观”,之间以飞阁复道相连。

汉——古代建筑体系成型期

建筑成就:形成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类型:包括宫殿、陵墓、苑囿等皇家建筑,明堂、辟雍、宗庙等礼制建筑,圬壁、第宅、中小住宅等居住建筑,在东汉末期还出现了佛教寺庙建筑;

2、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抬梁式、穿斗式已都出现;斗拱的悬挑机能正在迅速的发展,多种多样的斗拱形式表明斗拱正处于未定型的活跃探索期;屋顶形式也多样起来,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歇山顶与囤顶也应用。

3、多层重楼的兴起与盛行,标志着木构架结构整体性的重大进展,盛行于春秋、战国的台榭建筑到东汉时期,已被独立的、大型多层的木构楼阁所取代;

4、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未央宫有“殿台四十三”,建章宫号称“千门万户”,权贵第宅也是“并兼列宅”、“隔绝闾里”

5、砖石建筑迅猛发展:制砖技术、拱券结构;石墓、墓阙、墓祠、墓表、石兽、石碑。

6、汉代井干式结构井干式是将木头两端凿出榫卯,四木平面交叉出头组成井字方格,然后

层层重叠,如“井上四交之干”,古称井干。(汉武帝建章宫井干台“高五十丈,积木为楼。

抬梁式穿斗式

干阑式建筑:干阑式是一种由巢居演变演进而来的、居住面架空的建筑形式,适用于潮湿地带。(低楼干阑、高楼干阑)

东汉重楼:大约在西汉和东汉之交开始通行,是汉代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标志。多为三、四层,也有高达五层主要用作望楼。或腰檐、或平座(边沿施勾栏),给高耸的楼体以强烈的横分割,并形成有节奏的跳出,收进,产生虚实明暗的对比,创造了中国式楼阁建筑的独特风格。南北朝盛极一时的木塔就是在这种楼阁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汉代斗拱的多样形式:栌斗、实拍栱、一斗二升、一斗三升、曲栾(luán)、直枅(jī)、

交手曲栱、单栱、重栱、插栱

汉代悬山顶汉代庑殿顶汉代“短脊顶”叠落顶(需看图)

屋面、檐口文献记载汉代已有“反宇”-凹曲屋面,但多数为平直。有檐口起翘;大多数有凹曲的垂脊-垂脊端部起翘-翘角。

脊饰楚人崇火尊凤尚赤,汉代盛行以凤和鸟为饰,汉武帝后逐渐改凤鸟为雉尾。

西汉晚期出现实心小砖,形成的小砖券墓(纵联砌法成为主流)是墓室结构的重大演进。东汉前期和中后期分别产生了穹隆顶小砖墓和叠涩顶小砖墓。

汉阙的形式有二种:1)独立的双阙,其间无门。2)门阙合一的阙

三国晋南北——东南地区城市建设和建筑活动的崛起(六朝古都建康城)教的盛行和佛寺、佛塔、石窟寺建筑的兴起(三种石窟: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自然山水式园林兴盛,形成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并立的格局(贵族追求奢华生活,以园林享乐士大夫玄谈玩世,寄情山水之高雅)“胡坐”的传入,中国家具、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内景观的变化石刻艺术提高迅速

隋唐五代十国

隋——兴建都城:大兴城(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与东都洛阳并建造了河北县安济桥(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

唐——建筑主要特点: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唐长安城,世界古代史上最大的城市,我国古代都城规划中最为严整的)2)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木架结构,特别是斗拱已经形式及用料规格化)4)设计与施工水平提高5)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佛塔采用砖石构筑增多)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

唐代斗拱:唐代是斗栱发展的重要阶段。初唐时期,斗栱从不成熟状态向成熟状态过渡。盛唐时期斗栱已可以出到四跳,已有逐跳计心的做法,补间只用一朵斗栱,但也已出跳。这些都显现出斗栱形态已臻成熟。

中唐时期,补间铺作有了进一步发展。敦煌莫高窟中唐第231窟壁画上,当心间画着两朵补间斗栱和三个驼峰。这意味着“双补间”的出现。这个现象表明,中唐时期已呈现当心间加宽的趋势,为防止撩风榑的下垂而推动补间支承的增多

唐代建筑屋顶,除硬山顶尚未出现外,其他几种屋顶,如庑殿、歇山、悬山、攒尖以至盝(lù)顶等,均已齐备。见于大明宫含元殿带“副阶周匝”的殿址,可知大型殿堂已采用重檐屋顶唐代台基的三种形式:1)素方台基(中小型殿屋用的最普遍的台基形式)2)上下枋台基(其特点是台壁凸出上枋、下枋和间柱。通常都呈正方形格,方格中绘团花,上下枋和间柱绘连续图案)3)须弥座台基(用于殿座)

小品:石幢、石灯

家具:唐代同时并存着平坐与垂足坐的习俗,是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转变的过渡期。家具的构造和造型,也从箱形壶门结构向梁柱式的框架结构演化。这些导致了唐代家具布局和室内格局的新变化。

辽宋金(中国木构架建筑体系在经过唐代粗犷的成熟期后,在宋、辽、金时期经历了精致化的磨练。)

宋——宋代的建筑发展与特点:1、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数量明显增多2、建筑组合方面在总平面上加强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以便承托出主体建筑3、建筑技术取得重要进展(a)木构架的殿堂型、殿阁型、厅堂型、堂阁型构架均已齐备,并呈现前两者走向淘汰,后两者跃居主流的发展趋势。《营造法式》的问世,意味着对成熟的木构架建筑体系进行了规范化的总结,建筑定型化达到严密的程度。《营造法式》表明,宋代建筑已开结构简化的端倪,斗栱机能开始减弱。b)砖石建筑技术发展。砖产量的增加,使砖塔数量大幅度上升。砖塔楼层运用砖发券,塔心与外墙连成整体,大大增强了塔体的坚实度、整体性。砖石塔外观多仿木或采用木构屋檐、平座,多八角形的楼阁式塔,四川地区则多方形密檐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4、建筑装修与色彩有很大发展。小木作发育成熟,门窗从唐、辽的版门、直棂窗演进为宋式可开启的、棂条组合的成列隔扇。藻井、经橱、勾栏之类日趋华美、细腻。室内分割由唐代的织物转为主要采用木装修。彩画装饰趋向绚丽、多彩。5、建筑风貌显现鲜明的地域性特色。辽主要在唐北方地域传统上发展,风格古旧,延续着唐风(禅境)的雄健浑厚;北宋吸收齐鲁和江南文化,与汴梁地区传统相结合,创造出秀柔、精细的北宋官式风貌;金在北宋建筑影响下倾向于精巧华靡;南宋则在北宋官式基础上,与江南地方传统相结合,风格走向秀雅、绚丽,偏于小巧、精致(宋韵)。

造月梁之制、卷杀:唐宋建筑平棊之下的明栿均做成月梁。其特点是梁端下弯,梁面弧起,梁下起凹,形如月牙。梁首、梁尾上下、两侧的曲线都用分瓣卷杀而成。梁首上下为六瓣卷杀,梁尾上下为五瓣卷杀,梁首尾两侧均为四瓣卷杀。经卷杀的月梁,外观较直梁显得精致、清秀。

宋式须弥座:宋代须弥座有砖作和石作两类。砖须弥座由13层砖叠砌而成。宋式须弥座的特点是分层多,除涩平层和壶门、柱子层外,各层都很薄,个别线脚易于积水冻裂。宋式须弥座尚保持着木须弥座分层细密、雕饰细腻的特点。须弥座俗称细眉座或金刚座。是由多层叠涩组成的台座。原本为佛像的基座,后来演化成为古代建筑中等级较高的一种台基。

须弥座、壸门:须弥座多用砖砌或石雕凿。用于宫殿、坛庙主殿与塔幢、佛像基座。中国最早出现的须弥座见于北魏云冈石窟。早期的形式简单,主要由数层水平线条(枭混线)和较高的束腰组成。唐宋以后做法日趋复杂,增加了莲瓣、卷草、力神、角柱、间柱和壸门等装饰内容,壸门中多雕刻佛像或伎乐人物。明清时期,束腰变矮,蓬瓣增厚,装饰纹样也多用植物和几何图案,逐渐程式化,壸门及人物雕刻已不太使用。总高一般为柱高的1/5~1/4,各层高度亦有定制。

宋式单勾阑:石勾阑是从木勾阑演化而来,宋式石勾阑尚保持着木勾阑的基本构成,也分为重台勾阑和单勾阑。其构成特点是由许多分件组装而成。较为简洁的单勾阑,分件也达到9种之多。其寻杖细长,撮项瘦高,空当疏朗,华版镂空,整体造型苗条、轻快、秀美。望柱:baluster系勾阑(石造或木造栏杆)中的出头柱。其侧面接以阑版或抱鼓石等。宋《营造法式》“重台勾阑”条载:“望柱,长视高,每高一尺,则加三寸”。“这里说的“高”指勾阑之高。清式建筑则称其为“柱子”。望柱头部可刻琢为多种形式,常作狮子、云龙、莲瓣、风摆柳、石榴头等雕饰。

寻杖:handrail (寻杖绞角造、寻杖合角造)栏杆扶手的宋式称谓。寻杖在转角处交互搭接并且出头者,称为“绞角造”。交接于望柱上而不出头者,称为“合角造”。最早见于汉代。有木质与石质两类。前者多为

斗子蜀柱,撮项、瘿项加云栱阑版(单勾阑、重台勾阑、罗汉勾阑)

抱鼓石: drum-shaped bearing stone在垂带栏杆的最下端的一块雕成鼓形或云形的陡立石构件。在栏杆端部作结束处理,并有稳定最下一根望柱及装饰作用。其长度为1/2~1份阑版长。另外,旧时宅舍在大门抱框边设置的起夹持稳固作用的圆鼓形雕石构件,称门鼓石,亦称抱鼓石。抱鼓石也用于牌坊立柱旁或罗汉栏杆端部。美人靠、鹅颈椅、飞来椅、吴王靠坐槛

石刻雕镌(juān) :《营造法式》定出四种形式:一是“剔地起突”,即高浮雕、半圆雕,母题凸出石面较高,起伏大,层次多;二是“压地隐起”,即浅浮雕,地下凹,在一平面。母题凸起,高出石面不多,其最高凸点均在一平面上。雕刻部位有起伏,有深度感;三是“减地平级(音色)”,是一种平板式的浮雕,地下凹在一平面上,母题凸起的表面也是一个平面;四是“素平”,即在光素的石面作“线刻”。

宋式柱础:宋式柱础形式多样,有覆盆柱础、莲瓣柱础、仰覆莲花柱础等。覆盆柱础最为常见,有素覆盆,也有带素平、减地平级、压地隐起的覆盆,刻饰花纹有水浪、蕙草、牡丹花、莲荷花、宝相花等等。莲瓣柱础的花瓣上也可以施加装饰线纹,称为“宝装莲花柱础”。柱础尺寸如础方、础厚、覆盆高、盆唇高等均已有定制。

宋式阑槛勾窗:是一种勾窗与勾阑的结合物。它主要用于亭榭,打开窗扇就显露带鹅项、槛面板的勾阑,可以凭栏坐憩休息。

宋式建筑外观:1、房屋面阔从当心间起向左右两侧逐间递减,形成主次分明的开间;柱身比例加长,除当心间外,各开间多呈竖长方形;

2、普遍采用梭柱,角柱生起显著,侧脚现象明显;

3、较之唐代,斗栱尺度相对减小,补间铺作加多,当心间达2~3朵;

4、屋顶坡度较唐代趋陡,正脊呈微凹曲线,脊端多用鸱吻;檐角翘起明显,檐口也做成微凹线;

5、屋面有的全部满铺琉璃瓦,有的在青瓦屋面上以琉璃瓦镶边,形成“剪边”做法;

6、高等级殿堂采用石作、砖作须弥座台基,雕刻丰富、精细,柱础形式多样,雕工精到;7.大量使用可开启的、以棂条组合的槅扇门窗,与唐、辽建筑的板门、直棂窗相比较,不仅改变了殿屋外貌,也改善了室内的通风和采光;

8、彩画区分为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刷饰屋舍、丹粉刷饰屋舍和隔间装六种做法,用色追求“华色鲜丽”,盛行叠晕手法

北宋建筑的总格调是从唐代的雄大、豪放向柔和、精细的方向发展。建筑体量缩小,建筑构件避免生硬的直线,建筑造型避免僵滞的形象,普遍通过卷杀的方法取得构件和建筑柔和的曲线轮廓。门窗棂条的丰富组合,须弥座、勾阑、柱础的精细石雕,五彩遍装、碾玉装等宋式彩画的华美装饰,增添了北宋建筑柔美、精致、隽秀的格调。它标志着中国木构架建筑,在唐代达到成熟体系的基础上,到宋代进人了体系精致化的发展阶段。南宋建筑的格调则进一步走向小巧、细腻、绚丽、繁缛。

平棊与平闇:宋代天花板有两种格式:用枋木相交构成正方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的大格子,上面盖木板的,称为平棊;用小木枋构成正方形小格眼,上面盖木板的,称为平闇。平棊的做法比平闇讲究。平闇的铺板没有装饰花纹,平棊的铺板上则用“贴络华文”装饰。《营造法式》列举了平棊饰纹的“十三品”图样,图上的“盘毬”、“琐suǒ子”就是其中的两式。藻井:藻井是平棊向上凹入的部分,通常位于天花板的核心位置。常见的是八角形的“斗八藻井”,也有像图6.10。29所示的圆藻井。藻井的设置起到了烘托空间和强化空间重点的

作用

宋式彩画: A.多彩色调的彩画:五彩遍装(“五彩遍装”多用于宫殿、庙宇的主要建筑“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多用于住宅、园林、宫殿等的次要建筑)B.青绿色调彩画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解绿结华装”、“丹粉刷饰”C.红黄色调彩画(暖色调)解绿装红黄色调彩画(暖色调)丹粉刷饰红黄色调彩画(暖色调)土黄刷饰

家具:宋代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重要阶段,从东汉末开始酝酿的垂足坐方式,历时近千年,到两宋时已全面普及,完成了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的转型,宋代家具注重实用,没有像唐代建筑那样趋向华美,而是走向简约、挺秀、洗练,为明式家具艺术发展高峰吹响了前奏。封建社会后期建筑:明清建筑(1271-1911)

元——元代的建筑特点:1、忽必烈元大都的建立:周王城制度、皇城大片的水面与蒙古人逐水草而居的传统、干道与胡同2、宗教建筑异常兴盛,尤其是藏传佛教3、木构架方面主要继承宋金传统,但加工较粗糙,用料草率:a)构造较简单,如:室内斗栱有取消;用直柱、直梁、斜梁;草栿露眀;常用小木,曲木等b)取消材栔制,斗栱用料减少c)常用移柱法,减柱法

明——明朝建筑成就与特点:1、在城市建设上,明初定都南京,成祖迁都北京,两地均进行大规模的城垣、宫殿建设,人口均达到百万以上。清入关后承继明代都城的基本规制,明清北京城的完整规划和恢宏气势,被史家誉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的萌芽,商业城镇遍布各地,江南的工商业城镇尤为发达。各地府、州、县城都有明显发展。为防止倭寇侵犯,在沿海地带陆续建造大小海防城堡。为防御北方边患,明代修建了分属九镇的万里长城。这些都推进了城市建设和城防工程的发展。2、大型建筑组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划设计水平: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北京天坛;北京故宫等。3、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空斗墙、硬山建筑发展;“砖细”与“砖雕”加工娴熟;无梁殿;4、琉璃面砖、琉璃瓦:粘土制坯-白泥制坯,坯体质量高;预制拼装技术、色彩品种、质量等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5、木结构方面,形成新的定型木构架:斗拱的结构作用减少,蜕化为垫托性、装饰性构件,构件尺度减小,更加繁密;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生起”、“侧脚”逐渐取消,采用直柱,直梁;

6、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

7、官僚地主私园发达。

眀代家具:1、功能合理2、结构科学3、工艺精良4、装饰得体5、格调高雅清——1、园林达到极盛期。“计成、文震亨、李渔”:中国的文人建筑师2、藏传佛教建筑兴盛3、住宅建筑百花奇放4、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5、建筑技艺仍有创新:水湿压弯法、对接与包镶法、玻璃与槅扇6、《工程做法》、《鲁班经》、《园冶》

清代“斗口”制:作为标准单位的“斗口”,是指平生科斗栱中,大斗迎面方向安装翘昂的那个斗口的宽度。

举折与举架:宋式与清式的差别A.举架先确定步架距离,举折应先确定步架距离和整个举架高度;B.举架先从檐檩开始,自下而上;举折从脊檩开始,自上而下;C.举架每个步架高跨比为整数(或整数+0.5),整个高跨比一般不会为整数;举折每个步架高跨比不为整数,整个高跨比为整数;

清式台基与栏杆:清式石栏杆特点见P.290

·正式屋顶与杂式屋顶:平面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歇山、庑殿的木构架建筑,为“正式屋顶”,其他形式的建筑统称为“杂式屋顶”。“大式建筑”四种屋顶都好用,“小式建筑”只能用悬山和硬山。··悬山顶:“挑山”、“出山”,宋称“不厦两头”歇山顶:宋时殿堂的称“九脊殿”,厅堂的称“厦两头”·· “尖山”做法:带正脊;“园山”做法:即卷棚做法·· “正式屋顶”的等级:重檐上升二等,卷棚下降半等。

第二章城市

5.4.1 必考《周礼·考工记·匠人》:“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图一

图二P65页

第三章宫殿、坛庙、陵墓

三、陵墓

陵,本义:大土山,引申为帝王陵。

寝:本义:卧。灵魂坐卧起居之所。

墓:本义:盖土与地平,不植树者称墓。泛指坟墓

坟:土堆。

冢:高起的山顶

●魂魄观念导致保存尸体的需求

●礼制:A.事死如事生,礼也

B.等级

(一)陵墓组成

1、地下部分—墓道、墓室

(1)商—西汉:竖穴为主,土圹木椁

( 圹kuàng:墓穴; 椁guǒ:阴宅)

A.黄肠题凑:

黄肠—柏木芯;题—头;凑—聚

椁的一种做法。用剥去树皮的黄心柏木枋,平铺叠垒构成大型墓室。枋端头都指向室

内,与同侧椁壁垂直。

B.墓道四出羡道,“亚”字形平面

二出羡道,“中”字形平面

一墓道,“甲”字形平面

(2)东汉—明清:横穴为主,砖石发券

2、地上陵体—“墓而不坟”到宝城宝顶

(1)早期墓而不坟,不封不树

(2)春秋战国坟丘式墓葬,后来演化为三种形式:

A.方上:以人工夯筑的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形成的陵体;

B.以山为陵:起源于汉,流行于唐,利用自然的山作为封土坟头,增加气势

C.明清以后:宝城宝顶(方城明楼)

3、陵园建筑

(1)祭祀建筑

A. 商代陵墓不起坟,深埋,但墓顶可能有享堂。

B. 战国数墓横列布置,墓上各有享堂

C. 汉代陵园建制基本依袭秦制。

陵中设庙和寝两部分,仿宫中前朝后寝之制。

墓前或置石享堂、石碑、石兽、石人、石柱、石阙。汉代陵门四出。

D. 唐宋:献殿(享殿,上宫):祭祀场所

寝殿(下宫):日常供奉场所

下宫位置在陵区西南方,距陵丘数十里并附有宫人居住之屋舍。北宋诸陵沿袭唐代上、下宫制度,但下宫位置改在陵区的西北方,以赵姓属角音,利于东南地高西北地低。因居帝陵与后陵之间。南宋诸陵则将上、下宫串联在一条轴线上。下宫在前,上宫在后

E. 明清:棱恩殿,隆恩殿

祭区形成院落2进或3进, 第一进陵门内为神厨、神库;第二进棱恩门内为棱恩殿,第三进内红门内为石几筵(五供座)与方城明楼 (2)神道

石象生、石碑、石柱、门阙等

(二)实例

1、战国中山王墓兆域图—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总平面图

2、秦始皇陵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1)地下宫殿与地上城垣yuán ,再现现实世界

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 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 (2)陵体高大,象征绝对权力 3、唐乾陵

(1)以山为陵,凿山为穴,以山为阙 (2)继承六朝的神道并加长 (3)柏城

(4)上下宫(献殿、寝殿)分别建造

建于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修建完成。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乳峰”。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 4、宋陵

(1)北宋陵制

A.选址根据风水:五音姓利

以赵姓属角音,利于东南地高西北地低 B.保持方上陵制的最后时期 (2)南宋陵制 攒宫 5、明陵

(1)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与皇后马氏合葬于此 A.曲折自然式神道 B.宝城宝顶 (2)明十三陵

十三陵总体布局特色:利用自然,共用神道

A .陵区东西北三面山峦环抱,十三陵各据冈峦;

B .陵区入口起点石牌坊遥对天寿主峰;

C .为使左右远山的体量在视觉上感到大致均衡,神道略向体量小的山峦而距大者稍远; (3)各陵单体

A.陵体由方形改为圆形,称为“宝顶”。

石碑

祠堂

墓葬

石狮

石狮 阙

神道

B.取消寝宫,扩大祭殿。

C.陵园的围墙从方形改为长方形,在南北轴线上布置三个院落。更接近于宫殿建筑。 6、清陵

(1)总体布局 (2)单体平面 序列:

1、轴线越来越长;

2、地面建筑越来越多;

3、陵体相对重要性越来越弱。

陵寝设计的重点从强调纪念性转向强调礼仪性。

D .从三孔石桥开始是陵寝的主体部分

哑巴院

隆恩殿

方城明楼

宝城宝

碑亭 石桥

明代

城市定义:

以非农业性人口为主的人群集中定居的地方。

基本要素:

1.统治机构(宫廷,官署),

2.手工业和商业区

3.居民区。

明代府,县所在的中心城市的机构与设施:

府县衙署(行政首脑机构),察院(检察机构),税课司(局)(税收机构),巡检司(警察机构),仓储(官粮储备),儒学(管办学校),阴阳学与医学,先贤庙(孔庙)等P78

其他城市的机构与设施:

1)防御工程2)水利工程3)道路与下水道4)邮驿设施

道路系统的布置:

依山筑城:主要街道沿等高线展开;沿江建市:往往形成带状城镇。

一、宫殿形制

1.什么是宫殿形制?※内容:1 生活区(寝)2 办公区(朝),政令所出

※布局:1 朝和寝的关系”前朝后寝”2 “朝”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2.形制演变的四个线索,四对关系:朝与寝; 朝与门; 宫殿与中央官署; 宫殿与城市

二、宫殿形制演变与实例

(一)夏、商、周、秦、汉

要点:※宫室建筑:茅茨土阶与高台

夏商:茅茨土阶”原始阶段。有夯土台基,无瓦

廊院式宫室的先驱-偃师二……:轴线:大门轴线在主殿轴线偏东※宫室制度:前朝后寝、三朝纵列制、东西堂制

□周三朝纵列制

※《周礼·考工记》中宫室制度:宫城居王城中央;左祖右社

※前朝后寝: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三朝五门:

(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明堂?)

周代门殿制度。“三朝”为外朝、治朝(内朝)、燕朝(路寝)。后又演化为大朝、日朝、常朝等等。虽名称不同,但功能较为明确。大朝为天子接见诸侯商议国家大政之处;治朝为天子与群臣相议政事之处;燕朝为日常听政之处。

“王有五门,外曰皋门,二曰雉门,三曰库门,四曰应门,五曰路门。”三朝和五门被后代附会、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隋朝以后历代宫室建筑的外朝布局。

□春秋、战国、秦、汉:高台宫室盛行、东西堂制

人工堆砌或因天然土阜裁切修筑,高台基,上筑体型复杂的木架组合建筑。高台遗风绵延2000年之久。

※建筑色彩富丽,配灰色筒瓦屋面

※非庭院式建筑,复杂的多功能高台木架组合建筑

→宏伟的前殿与自由格局的宫苑结合

阿房宫前殿、

未央宫前殿

汉武帝刘彻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建造的宫苑。《三辅黄图》载:“周二十余里,千门万户,在未央宫西、长安城外。”武帝为了往来方便,跨城筑有飞阁辇道,可从未央宫直至建章宫。建章宫建筑组群的外围筑有城垣。

就建章宫的布局来看,从正门圆阙、玉堂、建章前殿和天梁宫形成一条中轴线,其他宫室分布在左右,全部围以阁道。宫城内北部为太液池,筑有三神山,宫城西面为唐中庭、唐中池。中轴线上有多重门、阙,正门曰阊阖,也叫璧门,高二十五丈,是城关式建筑。后为玉堂,建台上。屋顶上有铜凤,高五尺,饰黄金,下有转枢,可随风转动。在璧门北,起圆阙,高二十五丈,其左有别凤阙,其右有井幹楼。进圆阙门内二百步,最后到达建在高台上的建章前殿,气魄十分雄伟。宫城中还分布众多不同组合的殿堂建筑。璧门之西有神明,台高五十丈,为祭金人处,有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承接雨露。

建章宫北为太液池。《史记·孝武本纪》载:“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余丈,名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太液池是一个相当宽广的人工湖,因池中筑有三神山而著称。这种“一池三山”的布局对后世园林有深远影响,并成为创作池山的一种模式。

太液池畔有石雕装饰。《三辅故事》载:“池北岸有石鱼,长二丈,广五尺,西岸有龟二枚,各长六尺。”《西京杂记》有关于太液池畔植物和禽鸟的记述:“太液池边皆是雕胡(茭白之结实者)、紫萚(葭芦)、绿节(茭白)之类……其间凫雏雁子,布满充积,又多紫龟绿鳖。池边多平沙,沙上鹈鹕、鹧鸪、 、鸿 ,动辄成群。”

太液池三神山源于神仙传说,据之创作了浮于大海般巨浸的悠悠烟水之上,水光山色,相映成趣;岸边满布水生植物,平沙上禽鸟成群,生意盎然,开后世自然山水宫苑的先河。

两汉宫室特点:A数宫并置B官署与权贵府第与宫室错落交杂C宫室占据城中主要面积D 宫内主殿体量位置突出,但与次要殿宇之间的关系部规整

(二)魏晋南北朝

※汉、晋、南北朝在正殿两侧设东西厢或东西堂,三者横列。

曹魏洛阳北宫:三重城,南北轴线;东西堂制;骈列制

※魏晋南北朝时宫殿形制特点:1从多宫并置到只有一宫2宫省禁三重宫墙3东西堂制4骈列制

(三)隋大兴宫—唐太极宫-------------追绍周制,纵向布列“三朝”

南朝建康宫殿与隋大兴宫(唐太极宫)

※不同点:东西堂制改变为三朝纵向排列;废除骈列制

唐大明宫:1、建筑群的处理

a.突出主体建筑,强调纵轴

b.长安宫殿中利用地形最成功的实例

2、含元殿型制

3、布局:前朝后寝,三朝南北相重

(四)宋金元

宫前序列的发展:

从外城南门到宫城南门之间的一段空间序列:外城门-朱雀大街-皇城门-T形广场-宫城门□北宋东京:桥-内城门-桥-御廊,绿化-宫城门

汴河

在四条河流中,最为著名的当数汴河,它当时东西横贯东京城,“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故于诸水,莫此为重”。经过大量的考古工作,已探明了外城汴河西水门(西郊土城村附近)至古州桥(三毛时代购物广场前)之间约4000米的地段,河底深12~14米,河床宽20余米。同时,还初步探明了汴河上的东水门、西水门、汴河西角子门和古州桥等重要遗址。

蔡河

北宋时期,蔡河横贯整个京城的南部,是仅次于汴河的第二大河流。近年来,开封文物考古队在旧城区南部的中山路至迎宾路之间的东西一线探明了其一段遗迹,河底距地表深约11.5米,河床宽近20米,探明长度约800米,同时还基本上界定了其上的著名桥梁龙津桥(位于朱雀苑广场南约100米的中山路路面下)的位置。

金水河

金水河是北宋时期流经东京城西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因其水质清澈而甘甜,遂成为了东京城内人们生活用水的主要河流。经过考古工作,已基本探明了金水河上的咸丰水门的位置,约位于今开封西北郊开封林场1号家属楼和林场饲养室之间的区域。

五丈河是北宋时期位于京城北部的一条主要河流,它“自新曹门北入京”,“岁漕百余万石”,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东京城的物质供应,为首都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至于五丈河河道及其上水门和桥梁的位置,因尚未开展考古工作而知之甚少。

□北宋东京:桥-内城门-桥-御廊,绿化-宫城门

□金中都:外城门-桥,华表,亭-御街千步廊-广场-宫城门

□元大都:城门-御街千步廊-棂星门(天安门)-金水桥-宫城门(端门)

※元大都宫殿三殿两宫的形式对明清宫殿形式有直接影响

※元大都宫城布局特色:1.有大片水面2大片空地,宫殿和帐幕并列3布局自由,各宫相对独立

(五)明清

※三朝两宫五门: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大朝奉天殿-华盖殿,常朝-谨身殿,内朝

新宫东西宽790米、南北长750米、有门四座、南为午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入午门为奉天门、内为正殿奉天殿、殿前左右为文楼、武楼。后为华盖殿、谨身殿、内廷有干清宫和坤宁宫、以及东西六宫。

南京故宫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地基下沉的问题,宫内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同时宫城离外城过近,战时不易防卫。

北京故宫

※基本布局:三朝两宫五门午门:门阙合一的形式

太和殿:与明长陵棱恩殿并列,为我国最大的木构建筑

※故宫特点:1)吸收前朝各个时期优秀做法形制集大成者

2)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

3)建筑处理上,采用以小衬大,以底衬高的对比手法

总结:

1.朝和寝:前朝后寝(朝:东西堂制—三朝前后相重)

2.宫殿和官署:骈列制--中央官署从宫内移至宫外

3.宫殿和城市从偏居一侧到位居中央,轴线贯穿城市轴线

纵观汉唐明三代宫室,其发展趋势是:一、规模渐小;二、宫中前朝部分加强纵向的建筑和空间层次;后寝居住部分由宫苑相结合的自由布置,演变为规则、对称、严肃的庭院组合。

第四章住宅与聚落

概说

人类第一次大分工,农业的出现而形成固定的居民点。——聚落;人类第二次大分工,商业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聚落分化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市。即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产生的。

总的来说城市中住宅随着社会的房展有较明显的形制化变化,而乡村住宅则更多的在适宜技术上不断演进。城市聚落自成体系,而乡村聚落则一直保存着早期聚的两大特征;一以适应地缘(如地理、气候、风土)展开的生活方式。汉族以农业活动为主。二以家族(原始社会为氏族)的血缘关系为生存纽带。

一、几个概念

1、住宅、民居、乡土建筑

住宅:居住的地方。

民居:民间居住性建筑,居住性建筑与住宅同义,而民间则与官式相对。

乡土建筑:民间建筑,强调与城市相对的乡土性。

2、聚落

本意:新石器时期随着从事农业生产并开始定居生活而出现的群体聚居之处,是村镇和城市的雏形。现在泛指一切形式的聚居点。

住宅型制的演变

春秋时代:庭院式。

(根据《仪礼》所记载礼节。清·张惠言《仪礼图》,对春秋时代士大夫住宅的推测。)

汉代:一种是继承传统的庭院式汉代住宅已有不同等第的名称

另一种是坞壁(为防御而建的小城堡,又称坞堡。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北魏和东魏当时不少贵族官僚舍宅为寺,住宅有若干大型厅堂和庭院回廊所组成,供不同用途

从隋到晚唐有一个从廊院式到合院式的交叉过渡期。住宅仍常用直棂窗回廊绕成庭院

宋代里坊制解体,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城市住宅形制亦呈多样化。大型住宅常以廊屋代替回廊在院落周围增加居住面积。南宋住宅庭院园林化。

三、住宅的分类与实例

1. 平面分类法

2. 外形分类法

3. 结构分类法

4. 气候地理分类法

5. 民系分类法

共同的方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信仰

现汉民族仍存五大民系、十大方言。汉民族方言、民系构成:方言-民系北方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晋语-汉民族主体

吴语-越海系赣语湘语-湘赣系

闽语-闽海系粤语yuè-南海系客家语-客家民系

构筑类型:

以结构分类法为主线,综合考虑了气候地理以及民系方面的差异所作的分类。

(一)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

主要分布地:北京、江浙、皖南、江西、湖北、云南、四川、湖南、贵州等

汉代技术便已成熟,之后运用普遍。北方多用抬梁式,如北京四合院正房。南方多用穿斗式,如云南白族住宅的主体部分。彝族住宅构架用穿斗而不落地,形成木拱架。

(二)竹木构干阑式

主要分布地:广西、海南、贵州、四川等僮侗语族各少数民族。

干阑在民间住宅中以竹木梁柱架起房屋为主要特征。主要用于潮湿的山区或水域。明清两代,南方侗族语地区一直使用此类建筑,北方自汉后少用此类建筑。

(三)木构井干式

主要分布:东北,云南(滇西北森林密布的高寒山区)

特征:用井干壁体作为承重结构墙,利于防寒,面阔进深较小,

(四)砖墙承重式

主要分布地:山西、河北、河南、陕西

汉代砌砖技术以比较发达,但不普及,明代开始普及。并在北方形成硬山式住宅。

五)碉楼

主要分布地:西康、青藏高原、内蒙古

汉时已有。

碉楼住宅与山地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多在板岩或片麻岩构造的山区,这里取石方便。六)客家土楼

土楼是指适应大家族聚居,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巨型居住建筑

主要分布地:福建、广东、赣南

客家自三国两晋以来,以唐宋和明清几个时期为主,为逃避北方战乱而迁移南方的中原移民的住宅。

以当地质地黏重,韧性大,“红壤”或“砖红壤性土壤夯筑起高大的楼墙。硬木用于建房,竹片则提供了相当于建筑骨架的拉筋。

糯米、红糖是就地取材的最好凝固剂。这三种建筑材料和砂石、石灰一起,构筑成丰富多彩的各式土楼。 七)窑洞

主要分布地:豫西、晋中、陇东、陕北、新疆吐鲁番一带 (1)开敞式靠崖窑 (2)下沉式窑洞 (3)锢窑

窑洞住宅以天然土起拱为特征,主要流行于黄土高原和干旱少雨、气候炎热的吐鲁番一带。 八)阿以旺

主要分布地:新疆南部

是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常见之一种,有三四百年历史。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中留采光井孔,后部做卧室,各室用井孔采光。顶部以木梁上排木檩厅内周边设土台。室内壁龛甚多,石膏花纹作装饰。墙面喜用织物装饰,以显示主人身份。屋侧有庭院。 九)毡包

主要分布地:内蒙古、新疆

以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方式。先秦即有此种建筑,

三、类型与实例 四合院

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其平面布局以院为特征。

院落组成:四合院住宅由房屋墙垣围绕,大多坐北朝南,院内房舍都面向宽广的院落。四合院不仅有较佳的通风、日照效果,还有安静的居住环境。

四合院的典型平面与建筑组成 三进院落为例

后院是家庭服务用区 服务(厨房、储藏等)

内院

为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 正房为长辈起居处,东、西厢房, 为晚辈起居处, “露地”,常被作 为杂物院使用,也有于此布置假山、 花木的;

花门

正房

厢房 厢房 耳房 耳房 露地

露地 抄

游廊

抄手游廊 后罩房

前院对外,接待客人

前院较浅,以倒座为主,主要用

作门房、客房、客厅,大门在倒

座东南隅,靠近大门的一间多用

于门房或男仆居室,

3、门

(1)宅门

A.广亮大门

B.金柱大门

C.蛮子门

D.如意门

E.小门楼

(2)垂花门

4)北京四合院的特点

A. 中轴对称,等级分明

B. 秩序通过门来体现,垂花门的高度和定制是主人等级的标志

C. 院落内向,墙垣厚重,院内噪声低,风沙少

D. 建筑密度不高,交通面积较大

城市官式宅院

外室部分:

a)外照壁-门厅-轿厅

(多为三间,建筑开敞,无

门窗装修。一般帐房、家

塾、花厅亦设在轿厅附近)

b)门楼-大厅(三至五间,

c)进深较大,室内轩顶)

后楼部分:(亦称女厅、上房)

两层楼房,下层中间为堂

屋。一般5开间带两

翼,成门形。前后皆有天

井,可有一进、两进、三

进,外围建以高大的封火

山墙,形成独立的禁区。

纵长的避弄(夹道)、

特点:

(1)天井天井高深,通风量大,减少太阳辐射,拔风采光效果好

(2)“轩”:在室内创造二次空间

(3)备弄:进和进之间以备弄相联系。避免纵向穿越

中小型宅子

一路多进,纵轴非对称。门厅与轿厅有合二为一、正厅与内厅也有合二为一。大多不规则平面,

属于庶民住宅

江南厅井式住宅特点:

1)天井高深,通风量大,减少太阳辐射,拔风采光效果好

2)进和进之间以备弄相联系。避免纵向穿越

3)手法多样化,风格典雅、纤丽和精致

4)“轩”,创造二次空间:船蓬轩,鹤颈轩,菱角轩,海棠轩

(三)福建永定客家土楼

客家人的住宅形制:

由于移民之故,以群聚一楼为主要方式,楼高耸而墙厚实,用土夯筑而成,称为土楼。至今保存较好的最古者为明代土楼。

客家土楼形式和做法的共同点:

第一,以祠堂为中心,是客家聚族而居生活的必需内容,供奉祖先的中堂位于建筑正中央;第二,无论是圆楼、方楼、弧形楼,均中轴对称,保持北方四合院的传统格局性质;

第三,基本居住模式是单元式住宅。

客家土楼的建筑特色:

首先,土筑外墙高大厚实其次,地处南方,注意防晒第三,空间开敞、通透,有利空气流通。第四,外环楼层开箭窗,呈梯形,外小内大,既利防卫,又宜人用。第五,选址注重风水,

客家土楼南北兼得,又因地制宜进行创造,是移民文化在住宅中的典型表现。

(四)河南巩县窑洞

3、窑洞分类:

(1) 开敞式靠崖窑代表:康百万庄园

位于巩县康店村中的明清“康百万庄园”窑群。

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规模最大的靠崖窑住宅群

布局:整个窑群依黄土崖头呈折线布置,组成了五个并列的窑房混合四合院。(2)下沉式窑院

建筑特点:是在没有天然崖面的情况下,于平地下挖竖穴成院,再由院内四壁开挖窑洞的方式

出入道路:常见的有坡道、台阶、直通或坡道与台阶并列几种

排水设施:对外挖涵洞或院内挖渗井两种;

其他:窑洞之上方有足够的土层,以满足结构、冬暖夏凉的功能要求。巩县西村乡、康店乡、孝义镇多见此种窑院。

(3) 砖砌的锢窑

代表性窑洞:巩县新中乡张浩庄园锢窑群

建筑年代:建于清末和民国年间

建筑形式:依山势呈三个台阶形布置砖砌锢窑。每孔窑宽4米,深12米,高3.5米。窑前两侧为明柱外廊歇山式厢房,形成独立庭院。各层窑洞设外梯上下贯通,形成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庄园。

窑洞的优缺点

优点:具有冬暖夏凉、经济适用、少占农田等优点;

不必翻修屋顶,无需顾虑风霜雨雪的侵袭。

防火隔音、抗震性能强,还能防御放射性物质对于人体的侵害。

缺点:潮湿、阴暗、空气不流通、施工周期长等劣势。

改进办法:

(1) 洞内增设排风孔,室外设风简,增设偏窗,挖前后院等;

(2) 根据热压和风压促使空气流通的原理,设计了太阳能通风、炉灶通风、吊顶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