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

摘要对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显示10个参试品种生育期接近,为208~209d;其中宁麦13号产量最高,为7140kg/hm2。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为筛选出适合泰兴市种植的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笔者研究因种调优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提高专用小麦生产水平,加快泰兴市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步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系)扬麦13号、扬麦14号、扬麦15号、扬麦16号、宁麦13号、02G13、03G12、01 116、宁麦9号(CK1)、扬麦11号(CK2)。

1.2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泰兴市过船镇繁荣村季忠仁家承包田内进行。试验地土质砂壤,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水稻。

1.3试验设计与管理

1.3.1试验设计。小区长4.3m,宽3.5m,面积15.05m2,行距21.5cm,共20行,各组合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

1.3.2田间管理。2006年11月1日进行深旋耕约20cm,11月3日基肥施45%的复合肥495kg/hm2、碳铵600kg/hm2,浅旋耕,其后进行人工等行条播,每小区播种0.18kg,播量为120kg/hm2。播后11月5日下雨,土壤湿度较大,出苗早、全、齐。12月1日用50%的高渗异丙隆1.875kg/hm2对水900kg/hm2进行化学除草。5月29~30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参试品种中,宁麦13号产量最高,单产7140.00kg/hm2,扬麦15号产量第2,单产6871.50kg/hm2,扬麦13号产量位居第3,单产6342.00kg/hm2,第4位的是扬麦16号,单产6139.50kg/hm2,产量最低的是01 116,单产4515.00kg/hm2(表1)。

2.3生育期参试品种于11月3日播种,11月10出苗,4月6~8日始穗,4月10~13日齐穗,5月29~30日成熟。全生育期208~209d(表3)。

2.4茎蘖动态越冬前以03G12总茎蘖苗最高,平均为486.00万/hm2,其次宁

豫农416小麦品种介绍

豫农416小麦品种介绍 豫农416小麦品种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全生育期225天,比对照周麦18早熟2天。一、选育单位:河南农业大学二、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1三、适宜种植区域: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力地种植。四、品种来源:豫麦49//豫麦21/豫麦35五、亩产量:575千克2006~2007年度省高肥冬水Ⅱ组区域试验,12点汇总,平均亩产523.1kg,比对照豫麦49增产5.96%,差异极显著,居13个参试品种第4位;2007~2008年度省高肥冬水Ⅱ组区域试验,10点汇总,平均亩产532.5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3.19%,差异不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8~2009年度省高肥冬水1组生产试验,11点汇总,11点增产,平均亩产575.0kg,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居5个参试品种第1位。 六、品种特点豫农416小麦品种的幼苗半匍匐,苗势壮,分蘖力强,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快,拔节抽穗早,长势偏旺,春季抗寒性一般;株高84cm,株型偏松散,抗倒性一般;穗层较厚,对春季低温较敏感,受倒春寒的影响,穗上部结实性下降;纺锤型大穗,长芒,护颖白色,籽粒白粒,角质,饱满,成熟落黄好。平均亩穗数38.0万,穗粒数34.6粒,千粒重48.6克。该品种对白粉病中抗,对纹枯病中感,对条锈病中抗,对叶锈病中感,对叶枯病中抗。七、种植要点豫农416小麦品种适宜10月5~20日均可播种,最适播期10月8~13日,每亩播量7~8kg 左右,高肥地严格控制播量,晚播时可适当增加播量。做到足墒下种,均匀播种。对于群体较大、肥力较高的地块,起身期可结合化学除草进

锌肥对弱筋小麦的影响研究

锌肥对弱筋小麦的影响研究 摘要研究不同锌肥施用量对弱筋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锌水平对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的影响,施锌后小麦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小麦产量显著提高,以30 kg/hm2锌肥用量产量最高。 关键词锌肥;弱筋小麦;生长;产量 锌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多,土地产出持续提高,有机肥投入相对减少,造成农田大面积缺乏微量元素,其中,土壤的缺锌状况已严重制约了农作物产量水平的提高[1]。为明确锌肥对弱筋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笔者于2007—2008年进行了不同施锌水平对弱筋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优质弱筋小麦品种:宁麦13。肥料:硫酸锌。 1.2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分别为:施锌肥15 kg/hm2(A)、30 kg/hm2(B)、45 kg/hm2(C)、60 kg/hm2(D),以不施锌肥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0.8 m2(3.6 m×3.0 m)。 1.3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机条播六改五,各处理锌肥均在播前一次性施下。此外,施氮肥180 kg/hm2、磷肥105 kg/hm2、钾肥135 kg/hm2。其中小麦生长全期氮肥运筹为基肥∶平衡肥∶拔节肥=7∶1∶2,平衡肥在越冬至返青期间根据苗情施用,拔节肥在叶龄余数叶时施用;磷肥、钾肥基追比为7∶3,追肥时间为主茎叶龄五叶期。基本苗为240万株/hm2。 2结果与分析 2.1对群体茎蘖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锌肥施用水平对弱筋小麦的分蘖进程影响较大,在基肥时施用锌肥,能够促进小麦的分蘖,但随着锌肥的增加,分蘖数并没有持续增加;处理C的开花期成穗数最低;处理B的小麦在的苗期和越冬期茎蘖数较高,同时在拔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介绍 更新时间:2007年10月22日来源: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 “藁城8901 ”、 “豫麦34 ”、 “高优503 ”、 “济南17 ”、 “野猫 ”、 “格来尼

”和 “辽春10号 ”、 “小偃54 ”、 “烟农15 ”、 “烟农19 ”、“滋麦12 ”、 “皖麦33 ”、 “皖麦38 ”和 “中优9507 ”等。具体如下: (1) “藁城8901 ”: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 “8901

”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 “8901 ”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 “8901 ”品质低于 “豫麦34 ”。 (2) “豫麦34 ”: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 “高优503 ”: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 “郑州9023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

浅谈小麦品质对储备工作的影响

浅谈小麦品质对储备工作的影响 时间:2007-12-28 16:17:00 来源:食品商务网 小麦是制粉的原料,是中央储备粮储存的主要品种,每年轮出小麦的90%以上都进入粮食加工企业。因此,中储粮企业所储存的小麦应适应加工用粮单位对小麦品质的要求,从销售的角度讲买的目的是为了销,研究小麦的籽粒特征、小麦的品种、质量、外表形状、化学成分、物理特性等,对小麦的收购、储存、销售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小麦的物理性状 1.小麦的籽粒形状。麦粒呈椭圆形或圆形,横断面近似心脏状,不同的品种或同一品种各籽粒之间存在理化性质的差导,这种差导受土壤、水分、温度、湿度、光照、肥料的影响,但主要受谷物成熟期光合作用比率的影响。 用简单的几何模型表明,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籽粒体积及表面积不同,因此,小麦的出粉率有一定的差异。长粒的表面积大,皮层含量多胚乳少,出粉率低;圆籽粒的表面积小,出粉率高;小麦腹沟深和籽粒一样长,腹沟深接近麦粒的中心,皮层比例大,导制出粉率低。 2.小麦籽粒的组成。小麦籽粒在植物学上称为颖,其基本的组成成分可分为谷皮、糊粉层、胚和胚乳四大部分,各占重量的比例大致如下:谷皮8.2%-8.9%,糊粉层7.7%-9%,胚 1.5%-1.6%,胚乳81.3%-81.8 %。 3.小麦的品质分类。根据小麦的品种和用途可将小麦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强筋 小麦,籽粒硬质,蛋白含量高,面筋强度强,延伸性好,适应用生产面包粉以及搭配 其他常用粉的小麦;第二类是中筋小麦,籽粒硬质或半硬质,蛋白质含量和面筋含量中等,延伸性好,适用于做面条或馒头的小麦;第三类是弱筋小麦,籽粒较软,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延伸较好,适用于做饼干、糕点的小麦。 4.容重是确定小麦籽粒品质的主要指标。容重与水分、杂质、籽粒大小形状、成实饱满度、表面光滑度、整齐均匀度、腹沟的深浅及产地等因素有关,同类型、同产地、同品种的小麦容重与出粉率成正相关,容重越大,出粉率越高。 5.千粒重。就是1000粒小麦的重量,小麦籽粒越大,千粒重也越高,千粒重与产量成正相关,在每亩小麦穗数、粒数一定的条件下,千粒重越大,产量则越高。由于籽粒的厚薄、腹沟的深浅和籽粒饱满度等因素的影响,小麦千粒重与出粉率会受到很大影响。 6.硬度。这是对小麦籽粒软硬程度的评价,也是国际标准分类的重要指标,目测小麦籽粒透明度越大,表明小麦硬度越大。硬度高的小麦,蛋白质高,面筋质量好。我国则以角质率的高低来表示小麦的籽粒的软硬程度,据此小麦籽粒划分为全角质、半角质和粉质。角质率是一个遗传性状,但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一般来说硬度高的小麦角质率一定高,但角质率高的小麦并不一定是硬质小麦。小麦籽粒的硬度是影响制粉工艺的一项重要的参数,它与润麦的水分、能耗、时间、筛粉特性有直接的关系。 二、小麦的化学成分 小麦的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和水等。 1.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淀粉和糖是麦粒的主要成分,粮食在储存过程中,在氧的作用下,进行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出水、二氧化碳和释放出热量,粮食的呼吸作用是粮食营养分解的过程,呼吸放出的热量是消耗营养物质转化而来,呼吸越大,粮温上升越快,营养物质消耗的越多。 2.粮食水分。水分是影响呼吸强度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粮食水分在13%以下,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粮食呼吸微弱处于休眠状态,能够安全储存。 三、对储备工作的指导意义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

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的比较 摘要对10个专用弱筋小麦新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显示10个参试品种生育期接近,为208~209d;其中宁麦13号产量最高,为7140kg/hm2。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为筛选出适合泰兴市种植的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笔者研究因种调优配套栽培技术,以期提高专用小麦生产水平,加快泰兴市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步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贡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品种(系)扬麦13号、扬麦14号、扬麦15号、扬麦16号、宁麦13号、02G13、03G12、01 116、宁麦9号(CK1)、扬麦11号(CK2)。 1.2试验地概况试验在泰兴市过船镇繁荣村季忠仁家承包田内进行。试验地土质砂壤,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水稻。 1.3试验设计与管理 1.3.1试验设计。小区长4.3m,宽3.5m,面积15.05m2,行距21.5cm,共20行,各组合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四周设保护行。 1.3.2田间管理。2006年11月1日进行深旋耕约20cm,11月3日基肥施45%的复合肥495kg/hm2、碳铵600kg/hm2,浅旋耕,其后进行人工等行条播,每小区播种0.18kg,播量为120kg/hm2。播后11月5日下雨,土壤湿度较大,出苗早、全、齐。12月1日用50%的高渗异丙隆1.875kg/hm2对水900kg/hm2进行化学除草。5月29~30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产量参试品种中,宁麦13号产量最高,单产7140.00kg/hm2,扬麦15号产量第2,单产6871.50kg/hm2,扬麦13号产量位居第3,单产6342.00kg/hm2,第4位的是扬麦16号,单产6139.50kg/hm2,产量最低的是01 116,单产4515.00kg/hm2(表1)。 2.3生育期参试品种于11月3日播种,11月10出苗,4月6~8日始穗,4月10~13日齐穗,5月29~30日成熟。全生育期208~209d(表3)。 2.4茎蘖动态越冬前以03G12总茎蘖苗最高,平均为486.00万/hm2,其次宁

最新国审小麦品种

2013年国审小麦品种

2013年国审小麦品种审定公告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1 品种名称:扬麦21 选育单位: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宁麦9号/红蜷芒 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4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浓绿色。株高84厘米,株型较紧凑。茎秆有蜡质,穗层较整齐,熟相一般。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粉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2.3万穗,穗粒数39.3粒,千粒重40.4克。抗病性接种鉴定,高感条锈病、叶锈病,中感赤霉病,中抗白粉病、纹枯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86克/升,蛋白质含量13.2%,硬度指数45.4,面粉湿面筋含量26.2%,沉降值27.0毫升,吸水率51.3%,面团稳定时间3.4分钟,最大拉伸阻力415EU,延伸性142毫米,拉伸面积8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9.7千克,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4%;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6.8千克,比扬麦158增产3.9%。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3.1千克,比对照增产6.8%。 栽培技术要点: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播种,亩基本苗15-20万。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江苏和安徽两省淮南地区、湖北中北部、浙江中北部、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02 品种名称:镇麦11号 选育单位: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扬麦15号/镇麦5号 特征特性:春性品种,全生育期204天,比对照扬麦158晚熟2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叶绿色。株高82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下弯。穗层较整齐,熟相好。穗纺锤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椭圆形、半硬质、较饱满。平均亩穗数33.7万穗,穗粒数39.5粒,千粒重39.1克。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感赤霉病、纹枯病,高感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品质混合样测定,籽粒容重788克/升,蛋白质含量12.62%,硬度指数42.9,面粉湿面筋含量28.2%,沉降值30.1毫升,吸水率51.7%,面团稳定时间2.5分钟,最大拉伸阻力334EU,延伸性137毫米,拉伸面积6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10~2011年度参加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3.0千克,比对照扬麦158增产5.2%;2011~2012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4.4千克,比扬麦158增产3.3%。2012~201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81.2千克,比对照增产5.7%。

小麦籽粒硬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2006年第1期籁食与油脂19 小麦籽粒硬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 王玲玲。王金水,史军(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州450052) 摘要:该文系统介绍软、硬小麦品质和加工特点,籽粒硬度测定方法及对小麦制粉影响;从生化 和遗传学角度,分析小麦硬度形成及变化机理。 关键词:小麦;籽粒硬度;制粉 SpecificitiesandResearchProgressofHardnessofWheatSeeds WANGLing-ling,WANGJin-shui,SHIJun (CollegeofFoodEngineering。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China)Abstract:Thedifferenceofqualityandmillingpropertiesbetweensoftwheatandhardwheatwas introducedinthe paper.Thedetermination methodsofwheathardnesswidelyusedwerepresented.The effectofhardnessonmillingpropertiesandthequalityofend—foodswasdiscussed.Inaddition,the geneticsofwheathardnesswas probedhere. KeyWords:wheat;wheathardness;millingproperty 中图分类号:TS211.2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小麦是一种世界性粮食作物,小麦籽粒硬度是各国区分小麦类别和贸易等级重要依据之一,也是决定小麦品质优劣、贸易价格和最终用途重要指标,籽粒硬度在小麦农业生产和小麦工业加工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籽粒硬度具有较高遗传性,小麦硬度差异与出粉率、角质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面团特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小麦制粉工艺参数设定及调整,也随小麦硬度不同而不同。 谷物学家自上一世纪以来,对小麦硬度进行大量研究,采用多种方法测定硬度。国内外对小麦硬度研究主要采用研磨法、近红外法(N取)、角质率法等方法;但各种测定方法间具有一定差异,标准化检测指标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 而且,对小麦硬度理论研究日益完善,从小麦水洗淀粉表面分离出一组约15kD的friabilin蛋白多肽后心1,使籽粒硬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进程大大加快。Rahrnan等㈥根据反相一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决定硬度的friabilin蛋自主要由Pina和Pinb两类亚基组成,这进一步促进对硬度生化机理研究。1软硬麦特点 软质小麦胚乳淀粉颗粒与蛋白质框架结合能力弱,内部有空隙,游离淀粉颗粒细小,表面粗糙;硬质小麦淀粉粒深陷在蛋白质基质中,淀粉与蛋白质问结合能力强,粘结在淀粉粒上蛋白质比软质小麦多,破损淀粉颗粒较多,表面光滑¨1。因此,硬麦和软麦制粉时具有不同破裂特点和制粉特性。 在硬质小麦粗粉中,被损伤淀粉颗粒所占比例要 文章编号:1008--9578(2006)01一0019—03 比软质小麦细粉中所占比例大得多。当面粉加水和成面团时,已破损淀粉颗粒能吸收两倍于自身重量水分,比未破损完整颗粒吸水量大得多,这对面粉吸水特性有极为重要影响。 硬麦不但具有优良制粉特性,且面筋质量好,面团强度大,比重较大,容重高,蛋白质或面筋含量较高,因而拉力大,弹性好,吸水性强,发酵性好,适于加工面包和面条。而软麦制粉特性较差,面筋质量低,面团强度小:但软麦水溶性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适于加工饼干、酥饼、蛋糕等粉质疏松产品㈤。 2小麦硬度对制粉影响 小麦硬度与小麦加工工艺和最终产品品质密切相关,硬度是表征小麦研磨品质主要指标,其变化可使小麦制粉流程中各系统在制品数量和质量、各设备工作效率、面粉出率和质量、加工动力消耗等产生很大变化。硬麦和软麦制粉时具有不同破裂特点,硬麦主要沿细胞壁破裂,而软麦主要是淀粉和蛋白基质问发生分离。在相同研磨筛理条件下,硬麦胚乳硬度大,不易研碎,粉粒较粗,易于流动和筛理;软麦胚乳硬度小,易于研碎,粉粒较细,较难流动和筛理,这是小麦硬度影响制粉工艺性能规律。 小麦制粉流程和相应设备技术参数,通常是根据待加工原料小麦硬度范围加以确定。如加工硬麦时,常采用“先清粉,后入渣”渣磨系统,而软麦常采用“先入渣,后清粉”渣磨系统哺 ̄71。因此,了解原料小麦硬度,对于及时调整制粉工艺流程和相应技术参数,确定配麦方案、保持流程物料平衡和生产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收稿日期:2005一l卜18 作者简介:王玲玲(198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生物技术。  万方数据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我国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品种 优质小麦是指品质优良具有专门加工用途的小麦。按照国标,优质小麦分为两类,即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优质小麦的90%以上,是优质小麦发展的重点。 优质强筋小麦是指面筋数量较高、筋力较强的小麦,主要用于加工制作面包、拉面和饺子等要求面粉筋力很强的食品。国家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与普通小麦标准相比,主要增加了以下指标:小麦粗蛋白、湿面筋、面团稳定时间、降落数值和烘焙评分,这些指标主要是衡量小麦面筋值的含量及质量、小麦蛋白质含量、发酵品质(降落数值)和加工面包食品的质量。 多年来,各地科研机构研制和培育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很多,但推广种植形成规模的品种相对较少。主要有“藁城8901”、“豫麦34”、“高优503”、“济南17”、“野猫”、“格来尼”和“辽春10号”、“小偃54”、“烟农15”、“烟农19”、“滋麦12”、“皖麦33”、“皖麦38”和“中优9507”等。具体如下: (1)“藁城8901”:河北藁城农科所培育。硬质白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在河北中部地区的石家庄、保定,特别是石家庄市下属的藁城县以大面积推广种植“8901”为主。2002年5月在山东泰安举行的优质小麦会议中,被评为优质强筋小麦品质第一名。2002年,由于授粉季节降雨,“8901”整体品质下降,面粉厂普遍反映,2002年产“8901”品质低于“豫麦34”。 (2)“豫麦34”:郑州市农科所1982年选育。该品种品质好且产量几乎赶上普通小麦,因此,农民种植积极性高,品种推广种植的区域较广。河南中部郑州、许昌,北部新乡、濮阳、安阳、焦作,东部开封、商丘及周边邯郸、菏泽等地区种植面积较大。河南中北部地区一般在10月15日左右播种。 (3)“高优503”:河北省农科所选育。豫北地区种植较多,而且集中在新乡、濮阳、安阳、邯郸和邢台等地区。 (4)“郑州902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培育,属于硬质冬小麦,大多种植在河南省黄河南部的几个地市,北部新乡和焦作等地区也有种植。 (5)“济南17”: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是山东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深受广东一些面粉厂的欢迎。 (6)“小偃54”:属于硬质冬小麦,是前几年河南省的优质小麦中质量最好的。近年来,品种退化,品质有所降低,该品种亩产相对较低,种植面积和产量近几年急剧减少。

河南省2009年小麦品种

河南省2009年小麦品种

附件: 河南省2009年小麦品种 评价和布局利用意见 河南是小麦生产大省,近几年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我省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小麦总产、单产连续六年创历史新高。为了充分发挥小麦品种的增产作用,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和利用品种,我们在今年全省小麦品种考察的基础上,提出2009年全省秋播小麦品种布局利用意见,供各地选择和利用小麦品种时参考。 一、品种利用情况 据十八个市种子部门汇总统计,全省在生产上利用的品种有92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57个,超过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15个,超过5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6个。 (一)种植面积500万亩以上的品种 种植面积在500万亩以上的品种依次是:矮抗58面积1325.0万亩,比去年增加560万亩,增幅73.2%;郑麦9023面积709万亩,比去年减少238万亩,减幅25.2%;豫麦49-198(含豫麦49)面积676万亩,比去年增加109万亩,增幅19.2%;周麦18面积626万亩,比去年减少220万亩,减幅26.0%;郑麦366面积552万亩,比去年增加384万亩,增幅228.8%;西农979面积513万亩,比去年增加307万亩,增幅149%。 (二)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

种植面积100~500万亩的品种依次是:周麦16面积438万亩,比去年减少15万亩,减幅3.3%;众麦1号面积278万亩,比去年增加100万亩,增幅56.9%;偃展4110面积271万亩,比去年减少12万亩,减幅4.3%;新麦18面积230万亩,比去年减少275万亩,减幅54.4%;新麦19面积219万亩,比去年增加57万亩,增幅35.9%;豫麦18-99面积192万亩,比去年减少103万亩,减幅34.8%;豫麦70-36面积147万亩,比去年减少102万亩,减幅40.8%;许农5号面积111.6万亩,比去年增加75万亩,增幅207.4%;泛麦5号面积103万亩,比去年减少132万亩,减幅56.2%。 二、品种评价 (一)主导品种 1、矮抗58: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根系活力强、抗寒性好、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矮秆抗倒、穗层整齐、丰产稳产性好。2005年审定以来推广速度很快,2008年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今年全省收获面积突破1325万亩,上升为全省第一大小麦品种,并在安徽、江苏、山东等周边省份得到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易感赤霉病和叶锈病,因此在豫南部麦区利用时注意防治叶锈病和赤霉病。 2、郑麦9023:属弱春性优质强筋早熟品种。该品种具有分蘖力强、耐旱性好、成熟早、落黄好、品质优等特点,连续六年在我省推广面积居第一位,并且在湖北、安徽、江苏等周边省份大面积种植。由于该品种属弱春性,抗寒性略

小麦栽培试题简答题(含答案)

小麦栽培试题问答题(含答案) 1、简述小麦春化阶段的概念及类型。 答题要点:: (1)小麦春化阶段是指小麦在生长前期(从种子萌动到苗期)要求一定的低温过程,即要求较低的温度和经历一定的天数,植株体内才能完成某种质的变化,开始生殖器官的分化,若没有这一低温过程,它就停留在分蘖状态下生长。这一特性,称为小麦的感温性。这一阶段,称为小麦的春化阶段。 (2)根据不同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阶段抽要求的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不同,将小麦分为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品种三种类型。 2、简述小麦光照阶段的概念及划分的小麦类型。 答题要点:: (1)概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还需要通过一定时间较长的日照和较高的温度,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这个阶段称为光照阶段(2分)。 (2)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通过光照阶段所需日照长短和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反应敏感型、反应中等型和反应迟钝型。 3、简述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在引种上的应用。 答题要点:: 小麦具有感光性、感温性,是低温长日照作物。 北方的品种引至南方,温度增加,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不易通过,生育期延长,表现为迟熟,甚至不能抽穗;南方品种引到北方,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易通过,生育期变短,但易于遭受冻害。 在同纬度间引种,易于获得成功;高原向平原引种,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不易通过,生育期延长,表现为迟熟;平原向高原引种,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易通过,生育期变短,但易于遭受冻害。 4、简述小麦种子的萌发出苗过程。 (1)包括吸水膨胀、物质转化和萌发三个阶段(2分);(2)播种后种子吸水膨胀,当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重量的30%左右时,内部物质开始转化,当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重量的45%左右时,开始萌发,淀粉等有机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类并释放能量,供胚芽、胚根伸长。胚芽鞘伸出地面后,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中伸出,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3cm,称为出苗(3分)。 5、试以一生总叶数为11,伸长节间为5个的小麦品种为例,简述叶的分组及各组叶的功能。 答题要点:: 小麦叶层可分为近根叶组(1/0-7/0)、中层叶组(7/0-9/0)和上层叶组(9/0-11/0)。 近根叶组:(1)冬前供分蘖和长根;(2)越冬时保证麦苗安全越冬;(3)越冬后,恢复生长和促进春生分蘖发生和生长。 中层叶组:(1)拔节前供分蘖和长根,拔节后供节间伸长、长粗和充实及分化小花原基。 上层中组:(1)抽穗前分化小花原基、上部节间伸长、长粗和充实;(2)抽穗后供籽粒灌浆充实。 6、影响小麦籽粒灌浆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提高粒重的途径有哪些? 答题要点:: 小麦籽粒灌浆与环境的关系:

-烟农18-弱筋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口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草原专家任继周认为,未来我国粮食的压力并非来自人的口粮,而是饲料用粮。这是记者从前不久在呼和浩特市召开的中国草学会六届二次会议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任继周认为,饲料用粮之所以成为粮食安全的压力,是由于长期以来“以粮为纲”导致人畜共粮的落后“粮一猪模式”。我国忽视草食动物而号称“猪为六畜之首”,成为饲养4.6亿头猪的世界第一养猪大国,饲料需要粮为全年产量的35%,约合3733多万hm2的负载量。今后应以草食家畜代替耗粮型家畜来缓解饲料用粮的压力,通过施行草地农业系统而步入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系统。 (摘自LYSCB,2004-09-07)家用营养鲜米机引发厨房革命 营养价值很高的糙米是各国营养学家不厌其烦向民众推荐的天然健康食品。由深圳市秦良实业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米博士”家用营养鲜米机不失时机地扣住了这一营养膳食发展趋势的脉搏。日前,为全面评估其功能特点与使用效果及推广应用的科学价值,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组织国内有关食品加工和营养方面的专家召开了该产品的推广与应用论证会。 青睐糙米的国家首推日本,日本医界历来提倡吃玄米饭(即糙米饭)。不过,糙米饭却因为外围被纤维组织包裹,人体难以消化吸收,需经过长时间的蒸煮,而如此一来,营养成分也会受到损失。致力于提倡与推广食用糙米的深圳秦良实业有限公司,针对糙米难煮、难吸收的问题,推出了“米博士”家用营养鲜 米机——一种糙米储存、简单加工的家 用电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米博士”家用 营养鲜米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 好、操作简便、科学实用、使用中符合我 国公众营养改善政策的方向,具有推广 应用价值,市场发展前景广泛。专家们 还建议厂家进一步完善设计、改善工艺、 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并且建立糙米的 供应渠道,确保糙米加工的食品卫生要 求,同时展开科学的产品宣传。 据悉,秦良公司准备在国内市场大 力推广“米博士”,同时设点配套供应优 质糙米,就如同给饮水机配送桶装水那 样,让“米博士”走进千家万户,倡导“食 用营养新鲜胚芽米”这一健康饮食时尚。 (摘自ZGSPB,2004-09-18) 美国阿肯色大学稻米加工计划 (UARPP)的70多位工业界和学术界支 持者今年5月会聚美国阿肯色州的 Fayetteville城,讨论了近来稻米加工研究 方面的进展。 有的与会者研究认为,稻谷颗粒破 裂力的分布是反映谷粒物理强度的量 度,一批稻谷的加工品质与这批稻谷中 强度大的谷粒的量成正比。谷粒强度的 大小可能因品种而异,但数据显示,在美 国中南部任何给定地点,不同品种间的 颗粒破裂力的分布相似,而不同地点之 间则存在差异。 UARPP研究人员探讨了稻谷产地的 地理环境和土壤类型对稻谷工艺特性的 影响,量化了夜间温度对稻谷质量的影 响作用,以便人们改良品种,改善稻谷的 工艺特性。 另一项研究是探讨如何利用稻谷的 厚度分布来预测其物理化学特性。对薄 的、中等的和厚的几部分稻谷的研究发 现,随着厚粒稻谷之量的增加,直链淀粉 增加,峰值粘度提高,而淀粉酶和蛋白质 含量则降低。收获时的水分含量和产地 对所试稻谷的颗粒厚度分布、青天白片 含量、爆腰粒含量以及整米率有影响。 还有一项对不同水分稻谷进行浸 泡/再湿润之作用的研究表明,稻谷再湿 润之前其初始水分越低,整米率下降得 越多。加工者可以根据这一信息对稻谷 生产者提出收获方面的建议,这样将会 删。NO.,。C搏ERE铷AL饲料碰FEDNDUSTRY疆’’‘。jr 改善稻米质量。 稻米加工方面最受欢迎的题目是有 关碾制精度(亦即米粒碾白过程中所除 去的米糠量)的评定。由于目前碾制精 度的测定尚没有明确的标准,美国研究 人员研究开发出一种参考方法,即采用 白米颗粒外表面存在的类脂量作为碾制 精度的“计量器”。研究表明,碾制精度 因品种、贮藏时间长短、碾制时间长短以 及稻谷种植地点而异。 会议的另一项研究报告是稻米的感 官分析和最终用途加工,重点为米饭组 织结构的评价和预测。另外,有关稻米 组分对稻米功能性和陈化的影响方面的 初步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了解米粒在 贮藏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以及随后对米饭 组织结构的影响。 阿肯色大学在稻谷干燥和贮藏的研 究上也有一些进展。 (吴锦圃摘自“WormGrain”Aug. 2004,58,60—61) “烟农18"弱筋小麦 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由山东省烟台农科院承担的农业部 农业科技跨越项目——“烟农18”强筋 小麦新品种生产技术体系示范通过农业 部审定,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据有关方面人士介绍,弱筋小麦是 制作饼干、糕点的优质原料,它的最大特 点是抗旱、高产,特别是适宜旱地种植。 生产试验表明,“烟农18”旱地种植面积 产量达5250~6000kg/hm2,比普通品种 增产7.9%;种植成本低,加上优质优价 因素,每1hm2收益可增加1500元左右。 烟台农科院“烟农18”弱筋小麦新品种 的选育成功及大面积推广,将加快优质 专用小麦的国产化步伐。 {摘自ZGSPB,2.004-09-13) 日前,日本开发出以魔芋精粉为主 原料,配以VC、酸味剂柠檬酸、红色素、 香精、果汁等制作低糖、味美、爽口的健 康饮料,饮料含魔芋精粉中的甘露聚糖, 能抑制胆固醇上升,预防心血管疾病。 将魔芋精粉加热水冲泡后加入上述 组分,经高速均质、杀菌即成魔芋精粉饮 料,可家庭自制。 (摘自ZGSPB,2004-09-13)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整理)强筋小麦品种简介

龙麦30(龙97-7146) 品种名称:龙麦30(龙97-7146) 审定编号: 蒙认麦2006001号,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麦2004001。 品种来源:海拉尔农垦(集团)农牧业管理部,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小麦室,以龙90—05098为母本,龙90—0635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幼苗:幼苗直立,生长慢。植株:株高85—90cm,秆强,分蘖及成穗能力强。穗:纺锤型穗,长芒,穗层整齐。籽粒:红色,子粒饱满,角质粒,千粒重在35—38g左右。品质:2005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蛋白质含量15.9%,湿面筋含量34.4%,沉降值47.33ml,吸水率62.0%,面团稳定时间12.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7.3EU,延伸性19.6cm,降落值310S,面包体积780ml,面包评分76.5。 产量表现: 2005年参加内蒙古东部旱作小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3.69kg/亩,比对照龙麦26增产12.24%,平均生育期89天,比对照龙麦26早4天。 栽培要点: 种植密度42—45万株/亩;一般施纯N 4—5kg/亩,纯P2O5 4—5kg/亩,纯K2O 2—3kg/亩较为适宜。N肥的追肥方式以2/3作底肥,1/3作种肥和后期叶面追施。 种植区域: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岭北地区种植。 师栾02-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16 品种名称:师栾02-1 选育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栾城县原种场 品种来源:9411/9430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左右。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高72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浅绿,叶小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护颖有短绒毛,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角质。平均亩穗数45.0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5.2克。春季抗寒性一般,旗叶干尖重,后期早衰。茎秆有腊质,弹性好,抗倒伏。抗寒性鉴定:抗寒性中等。抗病性鉴定:中抗纹枯病,中感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秆锈病。2005年、2006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3克/升、786克/升,蛋白质(干基)含量16.30%、16.88%,湿面筋含量32.3%、33.3%,沉降值51.7毫升、61.3毫升,吸水率59.2%、59.4%,稳定时间14.8分钟、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654E.U、700E.U,拉伸面积163平方厘米、180平方厘米,面包体积760平方厘米、828平方厘米,面包评分85分、92分。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1.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0.14%;2005~200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1.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21%。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9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4%。栽培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每亩适宜基本苗10万~15万苗,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 洲元9369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0号 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PH82-2-2为母本,866-34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潍麦8号早熟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45803049.html, 河南省小麦新品种对茎基腐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作者:陆宁海吴利民郎剑锋杨蕊李营营周文敏秦琦 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和品种的变化,茎基腐病成为河南省麦区生产上的新问题,对小麦生产威胁很大,且呈现不断加重的趋势。通过室内盆栽接种试验和田间试验,对河南省19个小麦新品种抗茎基腐病性能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但整体抗性较差,无免疫和高抗品种。室内苗期鉴定表明:中抗品种只有1份,是华育198,占总数的5.0%;中感品种有3份,占总数的15.0%,包括开麦18、百农207和平安8号;高感品种有16份,占总数的80.0%。田间成株期抗病性鉴定表明:中抗品种有5份,占 总数的25.0%,包括华育198、开麦18、百农207、平安8号和偃展410;中感品种有4份, 占总数的20.0%,包括洛麦24、许科718、豫农416、怀川916;高感品种有11份,占总数的55.0%。 关键词:河南省;小麦;新品种;茎基腐病;抗病性;鉴定 中图分类号:S435.12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4-0190-03 小麦茎基腐病(crown rot,CR)是由多种病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土传病害。在澳大利 亚,茎基腐病每年造成减产所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 900万澳元,间接损失大约为4.34亿澳元 [1-2]。近年来,茎基腐病在南非、意大利、埃及、土耳其、叙利亚、摩洛哥和阿根廷等 麦类作物种植区也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受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3-6]。由于常年实施秸秆还田,造成土壤中菌源积累,加上品种抗性较差、水浇田面积扩大等因素,该病害在我国黄淮小麦主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份普遍发生,特别是河南省焦作市、许昌市、商丘市、新乡市等部分麦田发生严重,而且呈现不断加重和蔓延趋势[7]。2014年新乡市小麦茎基腐病发病严重,一般田发病率为10%~15%,个别田块白穗率高达20%~30%,成为小麦减产最主要的因素。茎基腐病是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化学药剂防治效果逐渐下降,而且大规模使用化学药剂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筛选茎基腐病抗源,选育和使用抗茎基腐病小麦新品种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本研究对河南省主要的20个小麦新品种进行茎基腐病抗性鉴定和分析,旨在了解目前河南省小麦品种的抗病现状,从而为全省小麦抗病育种和品种的合理利用及病害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2018-2019年度河南省种子协会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汇总结果(

组别序 号 品种名称 比CK 晚熟 (天) 亩产 (kg) 比CK 增减 (%) 增产 点数 增产 点率 (%) 严重 倒伏 点率 (%) 总 位 次 条 锈 病 叶 锈 病 白 粉 病 纹 枯 病 赤 霉 病 南部组1瑞泽918-1.0 464.0 11.2 7100.0 0.0 1MR MR MR MS HS 南部组2偃高162 1.0 463.2 11.0 7100.0 0.0 2MR HR MR MS HS 南部组3丰皇98 2.1 461.7 10.7 7 100.0 0.0 3MR MS MS MS HS 南部组4联邦6号 2.4 454.6 9.0 685.7 0.0 4MR MR MR MS HS 南部组5方麦1660.6 453.7 8.8 571.4 0.0 5MS HR MS MS HS 南部组6硕麦9号 1.1 448.4 7.5 571.4 0.0 6MS MR MR MS HS 南部组7裕麦168 1.1 447.2 7.2 571.4 0.0 7MR HR MR HR MS 南部组8漯丰916-1.3 445.3 6.7 685.7 0.0 8HS MS MR MS HS 南部组9中植09140.6 439.6 5.4 685.7 0.0 9MR MR MR HS HS 南部组10西农132 1.7 434.3 4.1 342.9 0.0 10MR HR MR MR MS 南部组11西农66 2.1 431.9 3.5 685.7 0.0 11MR HR MR MS HS 南部组12天民1860.9 431.3 3.4 571.4 0.0 12HS MS MS MS HS 南部组13信麦2180.0 426.2 2.2 571.4 0.0 13MS MS MS MS HS 南部组14泛育麦27 2.1 423.7 1.6 457.1 0.0 14MS MS MR HR MS 南部组15春华999 1.6 423.1 1.4 457.1 0.0 15MS MS MS MS MS 南部组1609(24)3- 1-4 0.6 422.0 1.2 457.1 0.0 16MS HR MS MS HS 南部组17保群1050.4 418.0 0.2 457.1 0.0 17MR MR MR MS HS 南部组18赛德麦6040.4 417.6 0.1 342.9 0.0 18MS MR MR MR HS 南部组19先麦160.1 416.9 -0.1 457.1 0.0 19MS MR MR MS MS 南部组20仁麦36 2.9 415.1 -0.5 342.9 0.0 20MR HR MR MS HS 南部组21金粒829-0.4 412.9 -1.0 457.1 0.0 21MR HR MS MR MS 南部组22连麦5号0.1 411.9 -1.3 457.1 0.0 22MR HR MS HR MS 南部组23西农151 2.3 410.8 -1.5 342.9 0.0 23MR HR MR MS HS 南部组24封育麦6号0.3 409.8 -1.8 342.9 0.0 24MS MS MR MS HS 南部组25濮麦137 2.0 407.1 -2.4 342.9 0.0 25MS MS MR MS HS 南部组26森科506 2.7 406.6 -2.5 457.1 0.0 26MR HR MS MS HS

小麦品质检测名词解释.

小麦品质检测名词解释 ●容重 指单位容积中小麦的重量,籽粒越饱满,容重越高。我国常用每升容积小麦重量的克数表示。容重是小麦收购过程中论等定价的重要依据,为国内外广泛采用。我国粮食国标按容重高低把小麦分为5个等级,1等为每升小麦重量大于等于790克,2等为770克,3等为750克,4等为730克,5等为710克,低于5等为等外麦。影响小麦容重的因素很多, 如籽粒的形状、饱满度、表面光滑度、整齐度等,这些都与小麦磨粉有一定关系,一般容重越大,出粉率越高。相同品种,容重越高,则商品质量越好,反之,质量越差。 ●蛋白质 是小麦籽粒中重要的营养成分,也是以小麦为食品的人类生存的重要营养来源。小麦蛋白质含量是关系到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的重要指标。一般小麦蛋白质含量越高,其营养品质和商品价值越高,但对于制作不同的食品又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制作面包、馒头、面条、饺子等食品来说,小麦的蛋白质(特别是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含量越高,其加工品质越好;而对于制作饼干、蛋糕类食品来说,则小麦蛋白质含量是越低越好。我国强筋小麦国标要求一、二等小麦蛋白质含量达到大于或等于15%、14%以上,而优质弱筋小麦则要求低于或等于 11.5%以下。 ●湿面筋 面筋是小麦籽粒中蛋白质的一种特殊存在形式,主要由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两大类组成。将小麦面粉和水揉成面团,再将面团在水中揉洗,面团中的淀粉等物质渐渐脱离面团而溶于或悬浮于水中,最后剩下的具有弹性、延展性和黏性的物质就是面筋。麦胶蛋白提供延伸性,麦谷蛋白提供弹性,使整个面团(或面筋)表现出延弹性质。面筋的这种延弹性质是小麦所特有的,能满足加工多种面食品的工艺要求。小麦面筋包括干、湿两种,一般常用的是湿面筋含量。我国强筋小麦国标要求一、二等小麦湿面筋含量达到大于或等于35%、32%以上,而 优质弱筋小麦则要求低于或等于22%以下。 ●稳定时间 是用粉质仪测定的小麦面团耐揉性的重要品质指标。小麦稳定时间越长,面团耐揉性越好,说明小麦面筋强度越大,制作面包等食品时的烘烤品质越好。美国面包麦稳定时间要求为12±1.5分钟,加拿大硬红春面包麦为6.5-11分钟。我国优质小麦-强筋小麦国标一等、二等小麦要求其面团稳定时间大于或等于10分钟、7分钟,而弱筋小麦国标要求小麦面团的稳定时间小于或等于2.5分钟以下。郑商所强麦合约要求一等、二等小麦稳定时间分别为大于或等于12分钟和8分钟,高于国家标准。 ●拉伸面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