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专项训练试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高三地理专项训练试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高三地理专项训练试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高三地理专项训练试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专项训练试题: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单选题

F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乙气候呈狭窄条带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A.沿岸寒流流经

B.山地地形阻挡

C.盛

行西风影响 D.

2.丙气候分布区可能出现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

弗雷泽岛(如下图所示),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

漠,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下题。

3.关于弗雷泽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共同作用而形成的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C.是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而形成的

D.是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

4.弗雷泽岛分布着世界上唯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其原因可能有

①接近热带雨林分布区,雨林植被种子传播至此

②沙地土层深厚,利于雨林植物根系向深处延伸

海陆分布状况

温带荒漠

岛上分布着沙

E3亚吗苗皿润气*

:1乱山;:廉气峽

O乙飞件

EZ3丙?

③ 来自海洋的盛行风带来较充沛的降水 ④ 沿岸有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新华社肯尼亚蒙巴萨 2017年5月31日电蒙内铁路是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建工

程,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全长 480公里,该条铁路全部采用中国 标准和中国技术。 下图是肯尼亚区域图和内罗毕 (1.3 ° S , 36.7 ° E ,海拔1798m

气候资料(单位:温度C 降水

mm )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关于内罗毕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B. 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C. 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

热带雨林气候,位于低纬,并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从山谷到山顶,从乔木一灌木一草甸,这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 了植被逆向分布的情况,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反倒是谷底生长着低伏灌木, 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这种现象称为“倒置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 金沙江(北纬28° 15')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性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悄*

on*

—杜昴TXT 齐托轨E ,儿筑

4700

4KH - 41Q0

)704 4SM iWO MW

U 1

2A?

6. 该地谷底自然植被可能是

A.

湿润落叶阔叶林

C. 干旱小叶灌丛

7.

横断山区金沙江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热量不足

B. 纬度低,蒸发旺盛

C. 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D.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海南岛西部是我国唯一的热带稀疏干草原沙漠化地区, 从岛西北的洋浦港到西南的莺歌 海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 形成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化土地分布 区。完成下列小题。

8. 海南岛西部出现的热带稀树干草原荒漠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9.

关于近50年来海南岛西部沙漠化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1975年前沙漠化面积基本保持稳定 ② 1975年后沙漠化面积不断缩小

③ 1975年后经济发展,投入生态建设,使沙漠化得到有效遏制

B. 湿润常绿阔叶林 D.

高山草甸

v —

\ ivn

—抄;《化1!枳变化俎坤线 —— An St ft

------- -------------------- 桥戢 3f 机

TliFt

WU

④随着人口不断增长,超出合理容量,沙漠面积肯定不断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爱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完成下列各题。

10.推测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A.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C.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B.地势较咼,热量条件差D.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11.薄荷岛上这种景观分布特征属于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C.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B.

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如图为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岛屿中央部分平均海拔800?1500米。狐猴是马达加斯加

岛独有的动物。猴面包树是马达加斯加岛上常见的树种,该树耐旱力极强,但在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000 mm以上却生长较差。树干虽然很粗,木质却非常疏松,像多孔的海绵,利于储水。读图,完成下列题。

12.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气候差异大,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盛行风

B.暖流

C.下垫面

D.纬度

13.猴面包树在岛上的主要分布区是

A.东部

B.西部

C.全岛

D.山顶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冋题。

材料一加纳利群岛为白垩纪(开始于

1.45亿年前,结束于

6600万年前)非洲大 陆与美洲大陆分裂后,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群岛,最高处

3718米,东距非洲大

陆约130km,面积7273km2,人口约209万。该群岛属于亚热带荒漠气候,山坡的 一定部位,经常形成一个潮湿的云雾层,该云雾层内发育成片照叶林(又称副热带 常绿阔叶林,是副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该群岛内有大量的特有 生物种类,但大型野生动物数量极少。

(1) 指出图中加那利群岛附近的洋流性质。 (2)

指出该群岛出现云雾层所属的地域分异规律,

并分析云雾层内发育照叶

林的原因。 (3) 分析该群岛成特有物种多的原因。 (4)

某地理小组在研究该群岛时,判断图

2中P 为北坡。该地理小组是否判

断正确,并说明理由。

1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 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 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

材料二 图1示意加那利群岛位置及范围。图

2示意该群岛的山地垂直带谱。

ir /

Or

......

/

7

血堆當卫卷

/I \

pV

/潯攝耶带 旱干甲\ lift* \ /濯渦驻协帚

干■賈\

i(.+ r

ir t

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常耀罐叶讀从

叶林乘11?叶林

(1)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指出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及其指示的气候

特点。

(2)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请说明原因。

(3)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4)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答案】

1. B

2. D

3. A

4. C

5. C

6. C

7. C

8. D

9. D10. C11. D12. D13. B

14 .

1)寒流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原因:云雾层潮湿(或水汽含量高),带来降水,(增加土壤水分),为照叶林生长提供水分;云雾层遮挡阳光,减少植物蒸腾和地表蒸发。(3)形成时间较早,保留较多的古老特有物种;群岛环境相对封闭,生物生存环境稳定;海拔与降水差异大,为不同的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大型野生动物少,物种生存竞争压力小,灭绝可能性小;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的干扰少。

(4)正确。(该群岛位于28 °N附近,)P坡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为阴坡,太阳照射时间短,蒸发弱,P坡湿度较大(或更湿润)。

15. (1)植被类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2)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

(3)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

(4)在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中,顶部受流水侵蚀,水土流失;沟谷流水沉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