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束加工工艺

线束加工工艺

线束加工工艺
线束加工工艺

1.备料:

1.1依据生产计划单,领取相应的备料清单。

1.2按照备料清单,作业人员到仓库领取相应的原材料,原材料领取

应以套材使用,避免浪费。

1.3领取各类原材料时,应注意各材料的质量,对有明显质量问题的

材料,不能领取。

1.4原材料领出仓库后,分类摆放在作业现场待用,并在各原材料上作好标记,防止出错。

2.制作部件:

2.1依次解体各部件。

2.2依据线路表格和部件连接图制作线号,备件线号均制作2只待

用。

2.3根据线路表格的数据,从线圈中量裁相应长度的电线。

2.4将电线与部件相连端剥线,剥线长度根据端子制定,用手将分散

的镀锡铜线拧紧。

2.5将制作备用的线号套入该线的两端,未剥线头端用纸胶带固定。

2.6将部件中的插芯与已剥线相配,并用相应的钳口压着,检查压着

后的外观质量。

2.7将制作完成的线端头插芯按照部件图纸的位置插入部件中,并用

手将电线往回稍用力试拔,确认拔不出后即完成;如拔出插芯,应重复该步骤。

2.8部件连线,依照编号从小到大的次序进行。

2.9所有的插芯完成后,部件出线处,应用黑胶带缠绕,将部件组装待用。

2.10 检验:由检验员全检,合格产品流入下工序,不合格品返工。3.布线:

3.1将印有A、B端的线路表格归纳整理。

3.2将相应工装固定在工作台上。

3.3依据线路表格将线分别按照工装和表格的线路铺设,量取相应的

长度后剪断。

3.4将相应的线号套入该根线的两端,并用纸胶带固定好线号。

3.5所有的A、B端线铺设完成后,将部件的线依据线路走格铺设,方法与A、B端铺线相同。

4.6整理布线。

4.7检验:由检验员全检,合格产品流入下工序,不合格品返工或申请报废。

5.捆绑:

5.1按照模板红线的位置捆扎,每个红线位置上匝一卡条。

5.2如在同一线束上,相邻两个卡条间超过10CM时,应在两卡条的中间部增加一卡条。

5.3模板上注明用胶带缠绕的部分应用相应颜色的胶带缠扎。缠扎的厚度应多余2层(或2层)。

5.4所有的线卡条应松紧适中,保证卡内的线不易抽动。

6.剥线:

6.1剥线的长度规定为:插入端子部分长0.5mm

6.2剥线应选用相应的剥线钳,保证不损伤绝缘层内的导线。

6.3根据表格,确定线的总长、A、B长。并确定剥线的位置。

6.4清理剥落的绝缘层,整理工作面。

7.压端子

7.1按照工装或线路表格的端子型号,选择端子。

7.2将剥开的线用手拧紧。

7.3将相应的端子配套在电线上。

7.4选择相应的钳口。注:红色的钳口压着绝缘层为红色的端子,蓝色的钳口压着蓝色的端子,黄色的钳口压着黄色的端子。

7.5将钳口放置在适当的位置,用手调整好端子和压着的位置。

7.6检查端子的位置,确认无误后用手握紧手柄用力压下。

7.7检查端子压着后的外观情况。

7.8 检验:由检验员全检,合格产品流入下工序,不合格品返工或申请报废。

8.整理:

8.1将整个线束从板取出。

8.2把线束上卡条伸长的部份用尖刀削除。

8.3将固定线号的纸胶带清除。

9.成品检验。由检验员全检,合格品包装后入库,不合格品返工。

江西福运实业有限公司文件名称:线束制作作业指导书

文件标识: WI-EN-03-A00

版本:A00

分发号: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高压线束加工流程

全线束加工流程 1、来料验收:利用ROHS仪器进行环保测试,测试所有线束所需来料是否符合ROHS标准。所需设备:OHS测试仪设备。工艺要求:来料不准含有铅(Pb),汞(Hg),镉(Cd),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有害物质。 2、送线设备:将所需加工线材放到中转送线架上。所需设备:送线架。工艺要求:注意切勿刮花擦伤电线表面。 3、送线:将线材放至送线器固定。所需设备:送线器。工艺要求:注意切勿刮花擦伤电线表面。 4、裁线:利用裁线机将线材裁剪要求长度。所需设备:电脑裁线机。工艺要求:不准切伤电线表面;不准切断铜丝;剥皮长短误差不准超过±1mm。 5、线缆剥皮:按WI要求剥除接头处电线对应长度的绝缘外被。所需设备:气动剥皮机。工艺要求:不准压伤表面;剥皮长短误差不准超过±1mm。 7、压接端子:将线缆剥皮处插入端子进行压接。所需设备:压端子机。工艺要求:端子不准压裂,端子不准掉电镀层,必须符合拉力。 8、端子与连接器装配:将端子插入连接器。所需设备:手啤机。工艺要求:端子压入连接器里面不可歪斜,按WI要求端子压入指定的位置。 9、端子穿热缩套管:将端子与连接器裸露的位置,全部包上热缩套管。所需设备:热风枪。工艺要求:端子尾部不准裸露在外面,套管要平整,吹套管时不可烫伤线缆皮被。 10、注塑内模:将连接器尾部全部注满胶。所需设备:立式注塑机。工艺要求:原料采用PE料,半透明。成行内模必须饱模,不可缺料,不可变形、不可压伤线缆。 11、穿编织网:将编织网与连接器连接。所需设备:穿线器,切编织网机。工艺要求:编织网不可破,不可有毛刺,屏蔽效果达到80%。 12、穿波纹管:讲波纹管穿进做好的编织网里面。所需设备:切波纹管机。工艺要求:波纹管不能刮伤,切口要平整,不可开裂。 13、注塑外模:将内模处全部注满。所需设备:立式注塑机。工艺要求:原材料采用TPU 料,表面不可以有披风、毛刺、缩水,不可缺料,不可变形。 14、缠电工胶带:将连接器末端与波纹管缠紧与波纹管分叉处缠紧。所需设备:剪刀。工艺要求:采用3M胶带,要求-40°—+125°,胶带必须紧贴合连接器与波纹管。 15、连接器穿热缩套管:将带胶热缩套管套在外模与波纹管上面:所需设备:热风枪。工艺要求:热缩管烘紧于连接器外模上,波纹管需顶到连接器外模,波纹管与热缩套管处不可松动。

线束生产工艺标准(超全面)

第一章全自动区域工艺流程及标准 1 开线区域工艺资料制作流程 2 工艺资料及标准 3 生产物流流程 4 设备模具标准 第二章中间过程工艺流程及标准 1 中间过程工艺资料制作流程 2 工艺资料及标准 3 生产物流流程 4 设备模具标准 第三章总装工艺流程及标准 1 总装工艺资料制作流程 2 工艺资料及标准 3 生产物流流程 4 设备标准 第四章场地布局规划 第五章工装台架制作标准及流程第六章工时研究及人员配置

第一章全自动区域工艺流程及标准 一、开线区域工艺资料制作流程 1 目的: 确保工艺资料正确性,并能够及时有效地下发至生产车间。 2 范围: 全自动生产过程中所有的指导性文件。 3 定义: 前工程工艺资料:前工程工艺资料为我司线束生产的基础数据,包括所有的切线及端子压接工艺,总装工艺工程师根据图纸编制切线清单,前工程工艺工程师根据切线清单、端子参数、设备及作业序列号编辑生产工艺数据库。 4.职责: 总装工艺员——切线数据表格更新 总装工程师——切线数据表格审核 系统文员——ERP BOM维护 总装工程师——ERP BOM审核 前工程工艺员——切线数据库维护 前工程工程师——切线数据库审核 设备工程师——设备参数制作 模具工程师——端子参数制作

5 过程流程图 5.1前工程工艺资料制作流程

5.2 补充说明 5.2.1工艺资料变化或新增有两个数据来源: 1)新项目导入:新增的客户项目,根据开发部提供的产品图纸编制切线清单 2)工程更改:客户变更、VAVE、工艺优化都属于工程更改类型,当有工程更改导入时,总装工艺工程师根据开发部提供的变更清单或图纸更改切线清单。 5.2.2 切线清单是线束设计中工艺的基础数据,工艺工程师只有按照设定的标准格式和流程才能避免将产品的基础数据从图纸转化为工艺基础数据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切线清单格式为一份EXECL的表格文件,详见《切线清单标准格式》,该表格文件包括回路清单、压接线清单、特殊工艺清单、波纹管清单、物料清单、数据更改记录表等表格,工艺工程师根据图纸完善各种表格,其中单线清单、物料清单、数据更改记录表是该表格文件中必须存在的。单线、物料清单有助于工艺工程师完成系统BOM的建立,而数据更改记录表是工艺工程师追溯工艺数据变更的关键依据,压接线、特殊工艺清单是对回路清单的进一步的工艺描述,复杂或特殊的工艺均可通过该表进行图文描述。 (注.复杂或特殊的工艺:包括多个压接点的复杂结合线,结合、并压、绞线、屏蔽线等相互穿插的工艺,回拉预装件等。) 当有产品变更涉及到切线数据变化时,工艺技术员第一步需按照工程更改内容更改切线数据,并在切线清单中按照以下规则做好变更标识,同时需在数据变更记录表中记录该次变更内容,导线长度变更工艺员需根据新的导线信息试制半成品,以确保导线长度无误。工艺员完成切线清单更改之后,工程师需对所有更改进行检查,工程师对所有变更信息负责。 5.2.3 开线数据更改表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汽车生产四大工艺流程及工艺文件 一、工艺基础一概念 1、工艺 即加工产品的方法(手段、过程)。是利用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毛坯、半成品进行加工,改变其几何形状、外形尺寸、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的方法。 2、工艺规程 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工艺规定(文件)。 3、工艺文件 指导工人操作和用于生产、工艺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是企业组织生产、计划生产和进行核算的重要技术参数。 4、工艺参数 为达到加工产品预期的技术指标,工艺过程中选用和控制的有关量,如电流、电极压力压等。 5、工艺装备 产品制造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工具的总称。包括刀具、夹具、模具、量具、检具、辅具、钳工工具和工位器具等。 6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按产品的零、的某一工艺阶段编制的一种工艺文件。他以工序为单元,详细说明产品(或零、部件)在某一工艺阶段的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工艺参数、操作要求以及采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包括冲压工艺卡片、焊接工艺卡片、油漆工艺卡片、装配工序卡片。 7、物料清单(BOM 用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 8、外协件明细表 填写产品中所有外协件的图号、名称和加工内容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9、外购工具明细表 填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购买的全部刀具、量具等的名称、规格与精度等的一种 工艺文件。 10、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

填写产品每个零件在制造过程所需消耗的各种材料的名称、牌号、规格、 重量等的一种工艺文件。 11、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 将“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中的各种材料按单台产品汇总填列的一种 工艺文件。 12零部件转移卡 填写各装配工序零、部件图号(代号)名称规格等的一种工艺。 二、工艺基础一管理 1、工艺管理内容包括: 产品工艺工作程序、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的方式和程序、工艺方案设计、工艺规程设计、工艺定额编制、工艺文件标准化审查、工艺文件的修改、工艺验证、生产现场工艺管理、工艺纪律管理、工艺标准化、工艺装备编号方法、工艺装备设计与验证管理程序、工装的使用与维护、工艺规程格式、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专用工艺装备设计图样及设计文件格式。 2、工艺设计过程 策划(产品定义)-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数据)-过程设计和开发-产品与过程确认-生产-(持续改进)。 三、车身制造四大工艺定义及特点 在汽车制造业中,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合为四大核心技术(即四大工艺)。 1、冲压工艺 冲压是所有工序的第一步。先是把钢板在切割机上切割出合适的大小,这个时候一般只进行冲孔、切边之类的动作,然后进入真正的冲压成形工序。每一个工件都有一个模具,只要把各种各样的模具装到冲压机床上就可以冲出各种各样的工件,模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模具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件的质量。 a、冲压工艺的特点及冲压工序的分类 冲压是一种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施加压力,使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