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论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表现

浅论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表现

浅论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表现
浅论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表现

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

——浅谈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一、盛唐气象

所谓“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而盛唐,则是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这时唐帝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在这样一种欣欣向荣的社会大环境下,唐朝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朝气蓬勃而富有生机。而这种生机,在文艺领域则表现为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想象,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唐诗。而唐诗,也是盛唐文学的典型代表。因此,下面,我们主要结合唐诗,来谈谈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二、初唐诗歌——盛唐气象的形成阶段

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但在唐宗至午后初年,出现了“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在唐诗的开创时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诗歌的题材,内容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担负起努力摆脱齐梁绮靡诗风影响的重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多么开朗壮阔的情怀!虽然仅停留在对儿女之情,朋友之谊的旷达上,但诗中弥漫的那股豪放之气,却深刻展现了诗人不凡的报负,一扫齐梁诗风的浮靡婉媚。而这种豪情壮志,在对边塞军功的渴盼中表现得更为淋漓精致:“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这种强烈的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这种带着点无赖气的豪迈风度跃然纸上。还有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都以纵横奔放,富丽铺陈的诗笔揭露了长安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气势及其宏大,笔法极其铺张。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诗人们的努力,诗歌渐渐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继卢、骆之后,刘希夷和张若虚进一步发展了七言歌行,特别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成为代表这种清新歌唱的最高典型。继四杰之后,以更坚决的态度起来反对齐梁诗风的统治,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表现了鲜明创造革新精神的诗人,是陈子昂。在他著名的《侑竹篇序》里,他提出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他的这篇短文,成为了唐代诗风转变和革新的宣言书。而他的《感遇诗》三十八首,更是以一种开创者的高蹈胸怀实践了他的革新主张。在所有的这些致力于革新的初唐诗人的诗歌中,无一例外弥漫的,是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而这种气势和力量,集中体现出来的就是刚健质朴,雄壮浑厚。同时,“四杰”的诗歌创作,使五言律渐趋成熟并初步定型,七言歌行(七古)更为完美。王,杨专攻五律,他们的作品讲究对偶声律,追求词采的工丽和韵调的流转。卢,骆长于歌行,他们的优秀作品,不仅实现了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走到了市井的转变,而且表现出壮大的气势和力量。这所有的一切,一方面继承了汉魏诗歌的风骨,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六朝以致初唐时代的严密声律。《文心雕龙·风骨》曾赞扬道:“结言端正,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因此,风骨与声律的兼备,也无疑成为盛唐诗歌的一种必然的趋势。我想,这主要得益于初唐时期南北文化的频繁交流和中外贸易交通的发达,开元盛世的初兴为诗人们提供了广阔的创作背景与开阔的胸怀,他们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与革新,而这一切,既为唐诗向刚健浑厚,风骨声律兼备的方向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即文艺上所谓“盛唐之音”产生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但是,“盛唐之音”并不同于盛唐气象,它只是盛唐气象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或者说阶段。盛唐气象指的是盛唐诗的总体风貌,《沧浪诗话》

曾提出:“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因此,只需要具有盛唐诗风的诗,便可称为唐诗。而盛唐之音却只是指唐朝全盛时期的诗歌。但是,可以说,盛唐之音对盛唐气象的形成是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的,它们可谓是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下面,我们就结合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的关系来谈谈盛唐气象的文学体现。

三、渐入盛唐——盛唐气象的发展阶段

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空前繁荣,国力也空前强大,唐诗在这个时候,也发展到了繁荣的顶端。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诗人,他们且歌且行,一路高昂,尽管也有哀愁,却豪壮而并不悲痛。他们用其开阔高蹈的雄壮情怀唱出时代的最强音,也就是包含着青春的蓬勃朝气与旋律的“盛唐之音”。一方面,诗人们面对如此繁荣的局面,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壮志。另一方面,盛唐诗人继承了初唐诗人们的批判继承精神,注重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们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古诗、乐府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优良诗风。于是,刚健浑厚,风骨声律兼备的特点,在盛唐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按照诗人们创作的思想倾向、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盛唐时期的诗人大致可以分为两派:山水田园诗人和边塞诗人。

1、山水田园诗派

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繁荣,给诗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悠闲的生活环境。同时,佛老思想的提倡也促进了社会上隐逸思想的流行。于是,一大批以孟浩然与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便大量产生了。例如广为流传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简单的字词,通俗的话语,几乎口语话的诗句,却生动地描摹出一幅落红点点却依然充满蓬勃生机的春晨图景。尽管也有伤春惜花的惆怅,但这又绝不等同于“流水落花春去也”的低沉哀婉。相反,它体现的是一种发自内部的清新活泼的青春之感。同时,我想它广为传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采用的绝句形式。绝句起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朝,亦即《文心雕龙·明诗》所谓的“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这种入俗的诗歌形式,最能入谱,因此也最为容易传唱。于是,青春活泼富有音乐性的表现力量再加上这种富有韵律的绝句表达形式,成为盛唐诗歌的典型形式,故统称之曰“盛唐之音”,再恰当不过了。再如,“人闲桂花落,寂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等,客观,简洁的词句中,都蕴含着天衣无缝的哲理深意,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后人诗句“一夕小敷山下梦,水如环佩月如襟。”(杜牧《沈下贤》),虽然也及其空灵美丽,但毕竟不及盛唐的开阔大气了。

2、边塞诗派

隋唐以来一百几十年中,边境战争的频繁和疆土的扩展使诗人们开始熟悉边塞生活,同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也促使诗人们开始将眼光转向边塞诗歌的创作。可以说,盛唐边塞诗的成就,在中国诗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一批边塞诗人,以豪迈奔放的笔触,或奇峻瑰丽,或深沉雄浑,描绘出一幅幅新奇雄壮的边塞风景图。“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多么壮阔的景象!这种豪气,这种宏伟,这种气度,又有多少朝代可以孕育出这样浑厚刚《夜上受降城闻笛》)“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从军北征》),同样的题材和主题,仔细品味,却多了一层安史之乱后的秋厉,已远不及盛唐边塞诗的快畅了。同样,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边塞诗同样富于的“音乐美”,这也反映了盛唐诗歌另一个富于展现音乐性的题材,那就是七言歌行(七古)体的充分利用。七言歌行体生动通俗,与绝句一样易于入谱与传唱。因此,“入俗”的绝句和尚未定型的七言成为当时社会中最为流行而可歌可唱的主要艺术形式。在这样富于音乐性的

“盛唐之音”中,盛唐气象也逐渐凸现出来:那就是刚健浑厚的诗风和风骨声律具备的特点。当然,我们可以将风骨声律的俱备看成促使刚健质朴,雄壮浑厚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样的话,盛唐气象(即刚健浑厚的特征)与盛唐之音(青春活泼的表现力量与富有韵律的表达形式的结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盛唐诗歌的雄伟奇观。

四、“破旧”与“立新”——盛唐气象的顶峰

前面已经大致概括出了盛唐气象的总体特点,那就是刚健质朴,雄壮浑厚。然而,体现盛唐气象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当然首推唐代最富激情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最为沉郁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李白的诗,可以说是“倾泻”而出的,他的诗句,那般的奔放恣肆,那般的瑰丽奇特,那般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他的诗中,不只是一般的青春、边塞、江山、美景,而是笑傲王侯,蔑视世俗,尽情地饮酒赋诗,挥斥方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多么雄浑的气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多么豪迈的胸怀!“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梦游天姥吟留别》),多么瑰丽而富有气势的想象!可以说,李白是一个极富浪漫主义情怀的天才,他那恣肆而泻的天才抒发,是那样的痛快淋漓,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既淋漓精致地展现了刚建浑厚的盛唐气象,更是奏出了盛唐之音的最强音。然而,盛唐之音到此已经达到极致,此后的盛唐诗歌,虽也有盛唐之音的影子,但正如所有的乐曲一样,高潮之后,必然跌宕,自此以后的诗,便不再是属于那般富有欣欣向荣的青春之感的盛唐之音了。接下来的盛唐,是属于杜甫的另一个“盛唐”。而那个“盛唐”,是一个已潜伏滋长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危机一触即发的时代。

杜甫的一生,都是和他的时代、特别是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年间那“万方多难”的时代息息相关。尖锐复杂社会矛盾,连年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流离失所,都促使杜甫逐渐登上现实主义创作的高峰。他也曾心胸浩荡,踌躇满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但是,国家的动荡,生活的流离击破了他的一腔豪情:“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于是,在极度的悲愤之下,他喊出了震天撼地的“三吏”“三别”。他的诗句,饱含着沉痛和哀伤,沉郁顿挫而又不失宽广浩大的气魄。同时,他的一词一句都千锤百炼,刻意求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他的这种动人心魄的沉郁顿挫再加上精心推敲的炼字锻句,虽已失去了开元诗风的昂扬乐观,但其雄浑悲壮,元气完足却始终是盛唐气象的底蕴即个性所在,甚至可以说,它进一步发展了盛唐气象的浑厚与刚健。它的美,是不同于前期盛唐带着振奋气息的美,而是增加了一层悲凉之气的美。

如果说,以李白为代表的“盛唐诗歌”是对旧的诗歌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是一种内容溢出形式的天才式的抒发,那么,以杜甫为代表的“盛唐诗歌”则恰恰是对新的艺术规范,美学标准的的确定和建立,其特征是讲求形式和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效仿的格式和版本。如果说,前者是“破旧”,后者则是“立新”。但无一例外的是,它们都激荡着豪迈奔放,浑厚刚健之风,也就是说,它们以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共同阐释了刚健质朴,雄壮浑厚的盛唐气象。至此,盛唐气象发展到了顶峰。

五、中晚唐诗歌——盛唐余韵

唐诗发展到中晚唐时期,多半都染上了感伤的色彩,文学样式改变,盛唐气象衰颓。“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朝餐是草根,暮食乃木皮。”(元结《舂陵行》),“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其一),这些诗,或慨叹人生失意,或表现政治腐败,或反思安史之乱。虽然许多诗歌也都不失豪爽之气,但毕竟已不及盛唐时

期的那般雄壮刚健。但总的来说,盛唐诗歌的那种雄壮浑厚之风,依旧积淀了下来,成为唐代诗歌的基调。

总之,说盛唐诗歌刚健质朴,雄壮浑厚,是就其总体风貌特征和主要倾向而言。大致说来,盛唐诗绝大多数是浑厚的,但有一部分诗篇特别是王维、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园诗篇,风格冲淡闲逸,虽也自然浑成,但并不雄壮。这类诗篇在盛唐诗中毕竟只占少数。盛唐气象只是一种宏观性的概括。但是,总的说来,盛唐气象的这种刚健质朴,雄壮浑厚的特点对于唐代的整个诗风而言,是颇具代表性和概括性的,同时,盛唐气象,作为一个代表盛唐诗歌给人的整体印象的特定的代名词与批评术语,在整个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文学发展史上都是有其特定意义和历史贡献的。我想,它不仅仅是一个文学特点,文学印象的代称,它更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的历史缩影,对于研究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参考书目:《美的历程》李泽厚

《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唐诗》詹英上海古籍出版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力 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归纳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表现;以文成公主入藏等 史实为例,理解唐代和睦的民族关系;从积极开放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了解唐朝开 放的社会风气;知道唐代诗歌和书画的代表人物,理解其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 法 通过思考和概括盛唐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利 用实物模型、地图、图片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通过 诗歌了解几位大诗人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这种政策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的 归纳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唐朝诗歌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李白、杜 甫、白居易的诗歌艺术极具特色,才华过人,而且热爱祖国,关心民间疾苦,具有 高尚的情操和爱国情感,以此教育学生做人应当德才兼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光耀千古的诗坛。 教学难点:从艺术角度、历史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关于唐诗的视频。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而这其中,唐诗作为中国古诗词的代表,被提及最多、引用最广。唐朝作为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将进酒》《望岳》《琵琶行》朗朗上口;诗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李白、杜甫、白居易如雷贯耳。正所谓时势造英雄,盛唐造就了诗歌盛世,而迄今为止流传下来的近五万首唐诗,也足以带我们领略那气势恢宏的盛唐气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史料解读。 2.根据材料中的图片并结合教材,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答案提示:(1)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其中代表:越窑、邢窑、唐三彩。 (3)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领会、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体验自然之美,感悟人生真谛。 4、掌握学术说明文这种体裁的艺术特征、表达方式和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 1、培养学生领会、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2、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中通过联想想象,真正步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去,充分领略已经之美。课前预习要求:查找课文中意境、意象等文学术语的含义,理解文章中引用的文学评论性的文字,理解文中相关诗歌。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导入:在高中诗歌鉴赏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给你一首诗或几句诗,问你在诗歌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一种意境呢?比如同样是王维的诗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两首诗所表达得已经有怎样的差别呢?(雄浑苍凉与清冷孤寂) 提问:那么何为意境呢?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论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范围。它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意)和自然景物或生活画面(境)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作者运用比喻、象征、暗示等手法,使自己的主观情思通过客观景物得以再现而形成的。意境的主要特征就在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举例王维的两首诗中的诗句的意境。) 简单的说起来意境就是指“情”与“景”的结晶。 如何更好地了解意境的含义,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情思、意象、语言是诗的三要素。意象是连接情思和语言的纽带。诗中所描绘的寄寓情思的艺术形象,只是意象。刘禹锡说过“境生于象外”可谓一语中的,他所指的是意境是弥漫于意象之外的一种空灵融彻的诗意空间。 意境与意象的区别在于: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 如果说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意象=物象乘以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练习:指出下列诗词中的意象和由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氛围。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雨霖铃寒蝉凄切》)伤别情怀 2、日出江花红生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快乐生活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清幽绝俗 同学们打开课文,看看章中作者是怎样清晰地说明意境的特征的呢? 意境的主要特征 表现特征——情景交融景中藏情式 《送孟浩然之广陵》 情中见景式 《幽州台歌》

文学形象浅析

文学形象浅谈 摘要:欣赏文学形象能使人直接感受实际生活的感性形态,在审美观照中把握自然与社会,确证人自身的本性与本质,即同时把握现象和本质。文学形象还是作品艺术价值的直接体现,是文学欣赏与批评的具体起点。 关键词:文学形象、文学形象典型、文学意境、象征型文学 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有着审美价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图画。当然这仅仅是对文学形象总特征的一种模糊概述,在不同性质的文学形象,还有着它们不同的具体特征,而且还要结合着对其高级形态的讨论才能看的更清楚。 当我们了解了文学形象的概述后,我们可以根据文学形象的特征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讨论讨论。 首先我们把文学形象能够伟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这是文学形象的一般性特征。学习时应注意,文学形象的概括并不都是如过去理解的通过个别反映一般。而是可以借助多种艺术方法,如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等传达出丰富内沙涵,这也正是文学形象的价值所在。 其次特征化在定实型作品中,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片化”,这是创造典型的基本方法,识记时应了解“特征”的内涵。其中艺术止境形态则由文学典型、文学意境和象征意想构成,成为独立互补的三足鼎立的艺术止境结构。 文学形象作品典型在定实型作品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富历史意蕴的性格。其作品中人物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典型是定实型叙事文学的艺术至境追求,应注意这个概念与传统典型论的区别,并结合具体作品分折来识记。并且通过对人物的生活环境进行真真实实描写,又可以通过其描写来升华作品典型。在进行描写的时候不仅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又能辩证典型性格的辩证。 在通过对文学形象典型的深入分析中,可以得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主要特征通常要具有独特、丰满、鲜明的个性,同时也要有巨大、深刻的社会概括性。成功的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应是丰满的、复杂的,应该呈现出多侧面、多方向、多

《文学意境的特征》课外练习

《文学意境的特征》课外练习 诗词的意境至少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有机结合。 第一个层面:情景交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 一、景中藏情式: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两题 客中初夏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 (2)这首诗一共写了哪几方面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案:1、(1)初夏的风光;清和(清新、和暖)(2)晴景、雨景、远景、近景;表达了诗人对夏日风物的喜悦心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本诗抒发的是作者的离别之愁。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利反衬。景色越美,越觉离别的难堪。这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昼居池上亭独吟 刘禹锡 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①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②已息,几杖复何铭? 【注】①法酒,一种按古法酿造的酒。②机,机心,世人争权夺利之心 这首诗是刘禹锡遭贬后的作品,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有人认为这首诗充满了消极情绪。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不同意。诗人虽然遭贬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他从蜂的勤奋中受到启示,师蜂自励,表现出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并要像鹤那样修德养性,熄灭那争权夺利的机心。(首联两句写出了一个寂静幽雅的环境,借以衬托诗人孤独闲适的情韵。颔联写诗人的两个动作:

文学的定义

[文学的定义(狭义)]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接受]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但不能自己释放出来,作品的审美意义有待于读者的阅读。文学接受就是要使文学文本的潜在的审美意义得以实现。只有通过文学接受,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文学接受是文学文本的意义得以衍生的惟一环节。 [文学批评]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对文本的一切阐释,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在其中。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文学欣赏]是一种积极接受。文学欣赏的积极性表现在,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要有与自身经验相关的感受、体认和想象。读者为满足审美需要,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以构成审美意象,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并获得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 [召唤结构]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一个接受美学的概念。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 [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姚斯将其称为接受理论的“方法论顶梁柱”,是指文学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了解以及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它相当于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先在的“图式”。 [共鸣]通常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指由于读者的思想情感,或经历遭际,与作家表达的作品中人物所具有的相通或相似,从而受到深刻打动,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状态;二是指不同的读者,包括不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可能产生大致相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趣味趋同现象。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文学形象有不同的类型,大体上分为三种:语象(非描摹性);形象(描摹型);意象(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文学形象的特点:间接性;心象性;概括性;符号性。 语象是由各种语言用法所创造的、非描摹性的、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语言形象”。语象是一种因语言修辞激发了人的想象,存在于感受中的形象。 狭义的文学形象,专指能够引发视觉联想和想象的描摹性形象,其特点在于通过语言的描绘,使人联想到某种物像。 意象在文学理论中,意象指的是为表现思想感情而创造的一种形象,即表意之象。“象”因“意”生,“象”为“意”的显现提供感性形态。 (教材P.33)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是指,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形象不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用语言表现的形象只能以概念符号的形式呈现,需要通过接受者的想象和联想才可能间接地被感知。 (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要求创作者和接受者都须在语言文字方面具备一定知识。 (2)文学形象的间接性还意味着接受者必须具备将概念性的语言文字转化为语象的能力。文学形象的心象性是指文学可以借助语言符号,把那些本身不具形体、难以捕捉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情绪、情感、思绪、感受等等,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艺术形象。 概括性文学形象是具体的、个别的、感性的,但是又必须包含大于这种个别性和具体性的内涵,使其具有大于其本身的蕴意,即具有言外之意或象外之象。 形象不仅是文学的表现形态,而且也是文学传情达意的“语言符号”,具有所指性和隐喻

【精品教案】盛唐气象

善官初级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集体备课备课组长:主备教师:二次备课教师:序号: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图为拉萨布达拉宫)学生应 该很熟悉《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这首歌唱出了全国各族人 民的心声,表现了各民族爱我中华的强烈凝聚力,表达了人

们团结一心、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 唐朝时候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呢?繁荣开放的唐代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如何呢?唐朝“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是怎样出现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的繁荣 1.(多媒体展示以下历史图片)史料解读 2.(多媒体展示问题: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结合教材,要求分组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 邢窑、唐三彩。 商业: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长安城规模宏伟,布局严整对称,街道宽敞整齐,商业繁荣,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目标导学二:唐蕃关系 1.(多媒体展示以 下两张历史图片)史料解读 材料一: 西突厥 吐蕃 东突厥 南诏 回纥 靺鞨

材料二: 材料三:在西藏 地区,流传着一 首赞美文成公主 的诗歌:从汉族 地区来的文成公 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 (多媒体出示材料一地图,提出问题:吐蕃人生活在哪里,是哪个民族的祖先)教师讲述:吐蕃族的基本概况?(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3.(多媒体出示材料三,提出问题:简要介绍一下文成公主远嫁的基本情况)读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文成公主远嫁的情况及其影响。 答案提示:①情况: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还带去了很多手工工匠。 ②影响: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民族交融的情况)读教材,老师引导学生概述唐朝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的表现和影响 答案提示: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表现:①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②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好而密切的联系。④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目标导学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甲 李津09523017 一、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文学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生动具体、宛在眼前的特征,文学形象是根据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美学蕴涵的艺术画面,这一艺术画面由人物、情节、场面、环境、景物等构成,但一般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其他形象都从属于人物形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文学形象的美学蕴涵由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意蕴灌注而成,同时又与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思考和态度相连。可见文学的形象性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和丰富的内涵。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 但是文学形象不是一种精确的、定型的形象,它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由语言的双重功能(符号语言与情感语

言)、概括性、间接性以及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主观差异性造成的。它使文学形象丰满多值,使文学意境富有飘逸美,并以此调动读者的审美创造力,是文学艺术具有无穷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应该把握的一个亮点。 形象所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情感语言,它最忌直露,清晰明白,使人一览无余。它必须留下许多未定点,以使读者拥有充分的想像空间,也就是要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学形象具有象外之境和味外之旨。同时形象的创造完全是作家的一种个人化的言语过程,作家虽然也得使用语言系统即必须以公共语义为基础,但作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已对其进行了主观的改造,即对公共语义进行了灌注生气的情感化的处理,从而使语言发生了扭转和偏离,不单是形象而且使整个文本的结构都形成了深浅两个层次。 但是如果作者把文学形象的不确定性作为自身创造文学形象的追求之一,作为激发读者再创造的手段或者说把它放到大不必要的位置,实际上是误解了文学形象不确定性产生的原理,并“有可能”被“形而上”的诗歌创作方法论,认识论提供其存在的理由,是那些形式主义一再肯定诗歌创作就是话语创作的其中一个“始作痈”,笔者在此篇有志于通过文学理论堵死他们的出路。 文学形象不确定性重要,但这不是人为利用它的理由,它只是语言功能局限的客观产物,也不是诗歌蕴藉可以广泛使用的手段。蕴藉的动力在于作者物化情感审美的个性使然,蕴藉是作者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蕴藉和语言陌生化和阻抗性本质上,牛头不对马嘴。文学形

10、文学风格

第十讲文学风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风格概念:风格界定;风格与创作个性;风格与话语情境;风格的特性; 2.了解风格的形态: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 知识谱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义: 一、风格界定 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特性。是否有成功的和成熟的文学风格,是衡量文学作品的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如阳刚、阴柔、简约、繁缛、典雅、朴素、幽默等都是美。风格既可以给人以形式上的满足,也可以陶冶人心。雄浑刚健的风格可以壮人胸襟,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俊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高山瀑布、长桥卧波、芙蓉出水、皓月当空、平沙落雁、茂林修竹等,无不有其风格韵致,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但是,文学风格又是一个涉及面广泛而又十分复杂的问题,历来存在种种不同理解。 1.风格的词源辨析。在论述风格问题时,需要首先简单梳理风格一词的来源。西文的风格( style )一词源于希腊文,原义为木堆、石柱和雕刻刀等。希腊人取后一种含义,引申而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法,或写作和讲话的特定方式。这就是说,风格在西文里通常是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法、或写作和讲话的特定方式。 需要注意,“ style” 一词译成中文时,常有两种不同含义:一是指“风格”,二是指“文体”。这两个译法都注意到特定语言组织方式这一基本含义,但前者偏重于特定语言组织方式与人格或个性的联系,而后者偏重于特定语言组织方式本身。而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词的用法就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难以认同,而只能根据具体上下文(语境)去理解了。 2.风格本质和内涵的探讨途径。这里不妨梳理出两种不同探讨途径:一是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方面理解风格,强调风格的语言修辞内涵。这在 20世纪形成了现代“文体学”(stylistics)。这一途径突出了作品语言形式对于风格的重要性,有其合理处,但忽视了风格中的人格内涵。二是从人的个性或人格在文学作品的语言组织中的投射去理解风格,突出风格与人的修养、气质和经历等个性特质的联系。中国汉代扬雄提出“言为心声”的观点,法国学者布封主张“风格即人”,都不约而同地把风格看成是人格的自然流露。这一途径不是突出风格与作品语言形式的关联,而是深探风格的人格内涵,显然有其合理性。但是,风格如果不与语言形式联系起来,却是难以说清的。需要综合这两条途径的长处,克服其各自的偏颇,而形成一条同时关注风格的语言内涵和其人格特征的综合途径。 3.风格的定义。什么是文学风格呢?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风格有三个基本要素:创作个性、话语情境及特性。下面依次阐释。———————————————————————————————— 问:西文的“风格”一词的原义和引申义是什么? 答:西文的风格( style )一词源于希腊文,原义为雕刻刀,引申而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法,或写作和讲话的特定方式。 问:西文“风格”一词译成中文时往往有哪些不同用法? 答:西文“风格”( style)一词译成中文时,常有两种不同表述:一是“风格”,二是“文体”。这两个译法都注意到特定语言组织方式这一基本含义,但前者偏重于特定语言组织方式与人格或个性的联系,而后者偏重于特定语言组织方式本身。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这个词的用法就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难以认同,而只能根据具体上下文去理解了。所以,对于“风格”一词需要具体分析。———————————————————————————————— 二、风格与创作个性 文学作品的风格总是同作家的创作个性紧密相连的。无论作品的语言形式如何复杂,作家的创作个性都必须从中以无可置疑的方式清晰地显现出来。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重要要素之一,是作家表现在作品中的个人性格特征。形成作家创作个性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有:世界观、艺术观、审美理想及艺术才能等。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六单元

第二学期第六单元测试卷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说明: 1、全卷四大题,共6页,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2、答卷前,考生必须将姓名、校名按要求填写在密封线左边的方格内,不准在试卷上作 任何标志。 3、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5题,50分。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2、根据爱迪生的发明来判断,他属于 A、地理大发现时代 B、蒸汽时代 C、电气时代 D、电子时代 3、因为汽车制造的成本大大降低,汽车开始进入普通家庭,这主要得益于 A、汽车工业的规模扩大 B、汽车制造由机器化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流水作业 D、降低了汽车制造厂工人工资 4、看下图,对比19世纪的柏林大学与15世纪的巴黎大学,从下设科系的不同中,可以看出19世纪重视 15世纪巴黎大学下设的四个系19世纪柏林工业大学下设的四个系文科法科医学科神学机械冶金化学造船 A、社会科学 B、医学 C、自然科学 D、神学 5、1840年前后的英国,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基本取代了 A、工人劳动 B、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家庭作坊 6、奥运会由希腊城邦之间的运动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现代奥运盛会,说明了 A、古希腊文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B、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运动 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各地之间的文化体育交流更加广泛 D、各地区之间人们的爱好越来越广泛 7、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 C、日本 D、海地 8、19世纪末,占领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荷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练习题及答案

第3课盛唐气象 知能演练提升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土贵要予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yì汲取,舀)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是( ) A.耧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3.“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句唐诗赞美的是(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4.假如你生活在唐朝,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①农民用曲辕犁耕地②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商业繁荣③家中摆着唐三彩④农民用筒车灌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 ★6.右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它始建于1 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 文成公主入藏而建。文成公主入藏时曾途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当地。下列相关 表述,正确的是( )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 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8.“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赞美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的一句诗。这两位诗人是( ) A.李白、杜甫 B.李白、杜牧 C.李春、杜甫 D.李春、杜牧 ★9.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二人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10.下列内容,关联有错误 ..的是( ) A.吴道子——“画圣” B.杜甫——“诗圣”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 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二、材料分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材料二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因此被尊奉为什么? (2)文成公主嫁给了谁? (3)材料三记载了8世纪初期发生的什么事件?“舅宿亲”是什么意思? (4)材料二、材料三说明文成、金城两位唐朝公主嫁给吐蕃赞普起到了什么作用?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的特征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文学意境有其独有的特征,即: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 曰情。” ①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繁采寡情, 味之必厌。” 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南宋范希文说:“情景交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 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情生景,景生情, 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另有人说:“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这一说便道出了情景交融的三种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此类文中,作家藏情于逼真的画面,虽不言情,但画中之情跃然于眼前,更显情真意切,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②这一段是描写荷花的散文, 读过之后,我们闭眼想往,在一片葱绿之中,挺立的是纯洁的荷花,似乎可以触摸,更甚而,似乎可以闻到淡淡的荷花香。文中写到“袅娜” , “羞涩” , “明珠” , “星星” , “美人” ,尽是美丽的词语,显现的是一副夜晚不同风姿的荷花图,这种美丽的景致连作者的淡淡忧愁都能消去, 句句非写情, 但字字皆是愉悦的心情, 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话。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此类创作往往是直抒胸臆,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③ ①王国维:《文言小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第 33页。 ②朱自清:《荷塘月色》 ,中华书局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55页。 ③陆游:《唐诗宋词鉴赏·(示儿》 ,华文出版社 2009年版,带 234页。

盛唐时期的盛唐气象

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共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盛唐诗人王湾有一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见殷 《河岳英灵集》)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再看以下这些盛唐诗人的歌唱:“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李白《庐山谣》)“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在这些诗句里洋溢着一股涵天盖地的雄浑之气,千载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壮。盛唐诗人并不是没有忧愁,李白就经常把愁字挂在嘴边,诸如“愁疾”、“愁颜”、“愁心”、“愁发”、“愁肠”,不一而足。但我们只要将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贺,晚唐的温庭筠、李商隐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来有力、愁得来气派。正如他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显示的是强者之愁,在愁中有一股浩 然奇气。杜甫也写愁,那是一片忧国忧民的伟大之愁、健康之愁:“忧端齐终南, 洞不可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集中地体现了盛唐气象的诗人,往往是富有魅力的人物。例如王维,那个时代培育出来的全才,便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佛教造诣很深,而且能将禅意融会到诗里。他是书法家,又是音乐家和画家,被后人推崇为文人画的始祖。他的画迹,据《宣和画谱》著录,仅宋朝宫廷里就有一百二十六件。王维九岁就会作诗属文,他的政治感遇诗、山水诗、边塞诗、赠别诗,都是第一流的。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书摩诘蓝田烟雨图》)。李白的魅力更是无人可以匹敌,他以一种震慑的力量征服了当时的读者。他不甘心走一般士人的科举之路,要凭借自己的才能和声誉直取卿相。他常自比为大鹏,任意地遨游于天地之间。秘书监贺知章在长安初遇李白,诵其《蜀道难》,竟呼为“谪仙人”,解下身上的佩饰金龟换酒为乐。唐玄宗也降辇步迎,御手调羹以招待他。杜甫在赴长安应试的途中与离开长安东下漫游的李白相遇,竟然放弃考试,跟随李白漫游了许多地方,别后杜

2021年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

浅谈文学的形象特征 欧阳光明(2021.03.07) 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甲 李津 09523017一、形象性: 文学的形象性是文学形象所表现出来的生动具体、宛在眼前的特征,文学形象是根据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美学蕴涵的艺术画面,这一艺术画面由人物、情节、场面、环境、景物等构成,但一般是以人物形象为中心,其他形象都从属于人物形象,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而文学形象的美学蕴涵由作家的思想倾向和情感意蕴灌注而成,同时又与作家对于社会人生的体验、认识、思考和态度相连。可见文学的形象性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和丰富的内涵。 文学的特点之一是它的直观性、形象性。但是文学在形象性上,是其他艺术载体当中最弱的。一幅画,在视觉上是真正直观的,画一棵杨树就是杨树、一个美女就是美女、一个风景就是风景,画耶稣就是耶稣,画圣母就是圣母,是非常直观的,甚至光线、色彩、轮廓、情调,哪怕是比较抽象的,所表达的那种对比、衬托都是直观的。戏剧在舞台演出的时候也给你极真切的感觉,音乐虽然没有可视的形象,但你在听觉上可以感受到,对你的听觉器官发生作用,也是最直接的。 但是文学形象不是一种精确的、定型的形象,它往往带有一定

的模糊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由语言的双重功能(符号语言与情感语言)、概括性、间接性以及文学接受过程中的主观差异性造成的。它使文学形象丰满多值,使文学意境富有飘逸美,并以此调动读者的审美创造力,是文学艺术具有无穷魅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文学理论研究领域应该把握的一个亮点。 形象所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情感语言,它最忌直露,清晰明白,使人一览无余。它必须留下许多未定点,以使读者拥有充分的想像空间,也就是要言有尽而意无穷,使文学形象具有象外之境和味外之旨。同时形象的创造完全是作家的一种个人化的言语过程,作家虽然也得使用语言系统即必须以公共语义为基础,但作家在使用的过程中已对其进行了主观的改造,即对公共语义进行了灌注生气的情感化的处理,从而使语言发生了扭转和偏离,不单是形象而且使整个文本的结构都形成了深浅两个层次。 但是如果作者把文学形象的不确定性作为自身创造文学形象的追求之一,作为激发读者再创造的手段或者说把它放到大不必要的位置,实际上是误解了文学形象不确定性产生的原理,并“有可能”被“形而上”的诗歌创作方法论,认识论提供其存在的理由,是那些形式主义一再肯定诗歌创作就是话语创作的其中一个“始作痈”,笔者在此篇有志于通过文学理论堵死他们的出路。 文学形象不确定性重要,但这不是人为利用它的理由,它只是语言功能局限的客观产物,也不是诗歌蕴藉可以广泛使用的手段。蕴藉的动力在于作者物化情感审美的个性使然,蕴藉是作者艺术修养的综合体现,蕴藉和语言陌生化和阻抗性本质上,牛头不对马

文学风格论

第十三章:文学风格论 无论古今中外,大凡优秀作家的创作,总是有着鲜明的个性,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的时期、地区,那些创作风格相似或相近的作家,又可能形成一定的文学流派;而那些具有较大势力的文学流派,则往往以其自觉的理论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实绩,在文学领域内掀起风靡一时、影响深远的思想潮流,这就是文学思潮。总之,文学风格、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乃是文学创作达到一定水平和境界所形成的重要现象。 一、文学风格的涵义 在文学史上,不同作家的作品在文风、趣味、情调、境界上往往是相去甚远、迥然不同的,李白与杜甫,一绮丽飘逸,一沉着典雅;鲁迅与郭沫若,一冷凝犀利,一淋漓 酣畅;巴尔扎克与雨果,一形象真切,一热情澎湃;米兰·昆德拉与萨特,一寓意深邃,一观念直露。而这一切,都是每个作家文学风格的表现。 中西方文论很早就开始了关于风格的研究。在古代希腊文和拉丁文中就有“风格”一词,在希腊文中该词表示那种长度大于厚度的直线体,其中有一个含义是指写和画所使用的雕刻刀;罗马人吸收了这一含义,扩展为技巧、手法、笔迹的意思,在古罗马作家特伦斯、西塞罗以及其他人的著作中,该词指组成文字的特定方式,进而指用文字装饰思想的特定方式。我国古代不大用“风格”一词,与之相对等的是风趣、风气、风神、滋味、格调等概念。 那么,什么是文学风格呢? 文学风格是一个带有总体性、全局性的概念,如果只是孤立地取出其中某一个方面、某一种因素而不及其余,势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于风格,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那就是18世纪法国学者布封在一篇名为《论风格》的演说中提出的“风格就是人”的命题,这一命题抓住了问题的要害,即风格必须以人为本,以人的主观精神修养为根柢,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感、胸襟、趣味等等。唯其如此,这一命题才赢得了后来许多人的认同,黑格尔说:“法国人有一句名言:‘风格就是人本身。'风格在这里一般指的是个别艺术家在表现方式和笔调曲折等方面完全见出他的人格的一些特点。”(黑格尔:《美学》第1卷,第372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马克思也说:“我只有构成我的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马克思:《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页。)我国古代文论中历来也有“文品即人品”、“文如其人”的说法,意思也大致接近,较早是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所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后来宋濂在《林伯恭诗集序》中说:“诗,心之声也。声因于气,皆随其人而著形焉。”叶燮在《原诗》中说:“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也说:“诗品出于人品”。以上这些论述都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文学风格乃是以作者主观的人格修养为根基,作者的人格修养常常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来,有什么样的作者,便会有什么样的作品,以何种人格修养作为根基,作品便会呈现出何种品位、趣味和格调。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

2018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是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其中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事件是 (B) 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B) 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 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3.下列事件中,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是(C) A.八一三事变 B.华北事变 C.一二·九运动 D.西安事变 4.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听到报童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的地点是(B) A.沈阳 B.西安 C.北平 D.上海 5.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C)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 B.粉碎国民党亲日派的企图 C.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D.基于国民党亲英派对蒋介石积极营救的考虑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C) ①西安事变②七七事变③华北事变④一二·九运动 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7.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 A.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D.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8.1933年,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与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1935年12月,北平学生掀起一二·九运动,呼吁停止内战,共赴国难;1936年8月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呼吁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7月蒋介石庐山演讲,誓言不惜一切牺牲,抗战到底。上述信息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A) A.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觉醒 B.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抗日 C.国民党内部的分化逐渐加剧 D.国民政府的抗战态度日益坚决 9.“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与巴金先生的这点“感想”直接相关的事件是(D) A.华北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淞沪会战 10.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中有一处情境: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D) 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 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 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 11.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记载,台儿庄战役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睹其壮烈者亦为之感叹”。台儿庄战役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A) A.李宗仁 B.彭德怀 C.张学良 D.杨虎城 12.结合“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最能说明的信息是(C)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抗战后期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攻 C.国共两党为抵御外侮,共赴国难 D.解放军与国民的军队展开主力决战 13.国民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A.都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时建立的 B.都有各阶级阶层的广泛参加 C.都是为了实现全民族抗战 D.都是为了抗击外来侵略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教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3课盛唐气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唐朝前期的经济繁荣情况,了解唐代的民族交往、民族交融情况和社会风气,以及多彩的文学艺术,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历史故事,以及对相关历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阅读、鉴赏,了解、感受盛唐气象,分析相关现象出现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盛唐气象,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在学习唐代民族交往与交融的历史过程中,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了解各族人民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光辉篇章。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济繁荣、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难点:民族的交往与交融。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共分四个子目,即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多彩的文学艺术,分别从经济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生活和文化四个方面展开,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从不同侧面共同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材料分析法、图示法、讨论归纳法、课堂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唐人街的图片,提出问题:这 设置情景,调观察图片,回答 导入新课动学生学习的积 些地方的名字为什么叫“唐人街”? 1.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 展示《雨中耕作图》,提出问题:《雨中耕作图》是一幅反映唐朝农业发问题。 观察图片,回答 极性。 培养学生识图 的能力,培养学生 从材料中获取有效 展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你能从图中找出问题。 哪些与农业有关的信息? 信息的能力。 通过《雨中耕作图》的观察可知唐观察图片,了解唐帮助学生理解 朝使用农具有曲辕犁等,从而进一步引朝的农具的改进。出筒车等灌溉工具。(展示曲辕犁、筒 车示意图)唐朝农业的发展。 从现实入手, 展示文字和古坝的图片,介绍唐朝 的水利工程。 探究新知展示敦煌莫高窟《农耕图》图片,(授新课)提出问题:唐朝出现什么新的农耕 技术? 除了出现育秧移植栽培的技术外, 观察图片。 观察图片,回答 问题。 学生阅读材料,回 让学生了解唐朝水 利工程的修建、农 耕技术、蔬菜新品 种,培养学生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 唐朝还引进哪些蔬菜新品种?(展示莴答问题。 笋、菠菜图片) 过渡:展示文字,提出问题。 有位阿拉伯商人来到广州,拜见一 位唐朝官员。他透过丝绸衣服看到官员阅读材料,回答调动学生的积 胸口上有粒黑痣,惊奇地问:“你胸前问题。的痣,怎么能透过两层衣服还看得见?” 官员哈哈大笑,请客人再靠近观 察,原来他身上穿了五件丝绸衣服。 问题:你觉得唐朝的丝织品美极性,培养学生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