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充电电池介绍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充电电池介绍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充电电池简介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1.安全性能

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主要与电池的内压、结构和工艺设计有关(比如安全阀失效、锂离子电池没有保护电路等)。

2.容量

按照IEC标准和国标规定,镍氢和镍镉电池是指在25±5℃的条件下,以0.1C充电16小时,以0.2C放电至1.0V时放出的容量。

锂离子电池是指在常温的条件下,以恒流(1C)、恒压(4.2V)充电3小时,以0.2C放电至2.75V时放出的容量。

容量单位:安时(Ah)或毫安时(mAh)

3.内阻

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充电电池的内阻很小,一般要用专门仪器测试。充电态内阻和放电态内阻有差异,放电态内阻稍大,而且不太稳定。内阻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充电发热越大。随着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电解液消耗及活性物质减少,内阻会增大,质

量越差,内阻增大越快。

4.循环寿命

电池可重复充放电的次数。寿命与容量成反比,与充放电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充电电流越大,寿命越短。

5.荷电保持能力

指自放电率。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有关,一般温度越高,自放电率越高。

6.大电流放电能力

主要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有关,一般用于动力电池。充电电池的典型结构

1.正极板

2.负极板

3.隔膜

4.电解液

5.钢壳/塑胶外壳

充电电池的可靠性测试项目

1.循环寿命

2.不同倍率放电特性

3.不同温度放电特性

4.充电特性

5.自放电特性

6.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

7.储存特性

8.过放电特性

9.不同温度内阻特性

10. 高温测试

11. 温度循环测试

12. 跌落测试

13. 振动测试

14. 容量分布测试

15. 内阻分布测试

16. 静态放电测试ESD

电池常用标准

镍镉电池:

IEC60285-1999,GB/T11013-1996,GB/T18289-2000

镍氢电池:

IEC61436-1998.1/GB/T15100-1994/GB/T18288-2000

锂离子电池:

GB/T10077-1998/GB/T18287-2000或者SANYO或松下标准镍氢电池

优点1.比能量密度高:是镍镉电池的1.5-2倍多。

2.环保

3.无记忆效应

4.循环寿命长:在正确使用条件下可循环使用500次以上。

缺点

1.自放电率高:满电常温下存储自放电率30~35%

2.高温性能差

3.在过充和过放时会排出气体

镍氢电池工作原理

镍氢电池的正极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镍Ni(OH)2,负极主要为无污染物质贮氢合金粉(M),电

解液是氢氧化钾的水溶液。

镍氢电池设计时,容量实际上是由正极限制的,负极容量设计过剩,以保证过充电时候,正

极产生的氧气可以到负极反应,电池的内压不会有明显升高。

镍氢电池的充电方式

充电是将充电电池恢复其原始容量的过程,为使电池达到长期使

用的目的,必须通过适当的充电方法充电,目前较好的方式是-△V 值控制充电,此外还可以采用其它的控制方法。

1. 应在环境温度10~30℃下充电,此时充电效率最佳。环境温度低于0℃时,电池内气体吸收反应不充分,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激活安全阀,使电池泄漏,性能恶化。而环境温度高于40℃时,充电效率会下降。这会使电池性能恶化,发生泄漏。

2. -△V值:5-10mV/只,充电过程中,如果电压从其峰值下落5到10mV则终止充电,充电转为涓流。

3. dT/dt值:0.8~1℃/min,用热敏电阻或温度传感器探测电池温度,单位时间内电池温度上升达到预设值时,终止充电并转为涓流。

4. TCO:电池充电最高温度,D型、F型、2/3M型及M型电池为48℃,其他电池为50℃,如果充电过程中电池过热会对电池寿命及其他性能造成影响,为此,当电池温度达到预设值,终止充电并转为涓流充电。-△V检测线路在开始充电后一定时间内启动,但在此时间内dT/dt 可以启动。

5. 初始延时:10分钟,防止-△V检测线路在开始充电后一定时间内启动。因为,镍氢电池在放置较长时间或过放后充电电压会有波动(假

-△V),此时延时的设定是为防止此假-△V误触发使充电终止。

6. 涓流充电电流:1/30~1/20C,如果涓流充电电流过大,电池温升会增加,造成电池性能降低。

7. 充电总时间:10~20小时(视充电电流的大小),即使是涓流充电,长时间过充也会造成电池性能恶化,为防止涓流或其他充电下过充,建议设立一个保护性的总充电时间控制。

8. 要坚决避免反极充电。反极充电会造成电池内压升高,激活安全阀,使电池泄漏,性能恶化,甚至电池会破裂。

9. 不要将电池反极充电或大电流过充,否则会造成气体快速产生,使电池内压增加,电池鼓胀或破裂。

镍氢电池的放电注意事项

1.镍氢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非常关键,必须在1.0~1.1V之间,超过了这个终止电压可能有过放的危险,过放会造成排气,对电池损害很大。

2.放电时环境温度应在-10~45℃度,超过此范围,放电容量会严重下

降,长期在高低温环境下工作,容量会衰减很快。

3.放电电流影响放电效率。在放电电流为0.1 C~2 C之间放电效率最佳。

4.过放电会损害电池特性,放电时要有过放保护。

储存

1.将电池储存在干燥、无腐蚀性气体、温度在-20~35℃之间的地方。

2.长期储存会加速电池自放电和活性物质钝化,电池电压和容量会下降重复几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可恢复原有性能,所以要定期充电。

电池寿命

电池使用后期,电池内阻增加,还有可能发生内部短路。充电器和充电电路应考虑电池使用末期电池失效发热的安全问题。

焊接

不要将任何东西直接焊接在电池上。这可能会损坏电池内部的安全

阀,破坏电池的安全性。

设备上安装(密闭的电池盒)

应避免设计使用密闭的电池盒,在一些情况下,电池有气体放出,如有点火源出现,可能有电池破裂的危险。

组合电池的注意事项

1. 组合数量不要超过6个,只能串联使用。

2. 要严格控制放电电压,一般终止电压在1.1V(指单体电池电压)。

3. 要严格控制充电,不能过充,要用-△V控制。

锂离子电池

简介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料是钴酸锂(LiCoO2--氧化钴锂),负极活性材料是碳材。电池通过正极的锂离子在负极的键入与迁出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锂离子电池有各种形状(圆柱形、长方形等)以适合不同产品的需要,其容量一般有几百毫安时到几安时。另外,可将几个锂离子电池串联在一起,并与电池保护器封装在一起组成电池组。

优点

1. 单体电压高:3.6~3.8V,充满电时的电压(终止充电电压)一般为4.2V,终止放电电压不低于

2.5V。

2. 比能量大:100~135Wh/kg,是镍氢的1.5倍,镍镉2倍。

3. 循环寿命长:一般500次,甚至1000次。

4. 安全,无公害,无记忆,无污染。

5. 自放电低:室温下满电存储1个月的自放电率约10%左右(镍镉25~30%,镍氢30~35%)。

6. 温度范围广:-20~+60℃

缺点

1. 成本高:LiCoO2价格高(几十万元/吨)。

2. 不能大电流放电,内阻相对较大,一般在0.5C以下放电。例如,一种容量为3Ah的锂离子电池,在0.75A(0.25C)电流放电时,工作时间为4小时;若以2A(0.67C)电流放电时,工作时间为1.25小时(相当于2.5Ah了);若以3A(1C)电流放电,工作时间仅为为

0.6小时(相当于1.8Ah了)。

3. 需要保护电路控制。如果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压已降到2.5V后还继续使用,则称为过放电(或过放),对电池有损害。

放电曲线

充电锂离子电池充电的需求有:(1)过充保护——终止充电电压精度在额定值的1%之内(过压充电可能对锂离子电池造成永久性损坏)。(2)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率(充电电流)应根据电池生产厂的建议选用。虽然某些电池充电率可达2C(C为电池的容量),但常用的充电率为(0.5~1.0)C。(3)如果充电电流过大会产生温度过高,不仅会损坏电池并可能引起爆炸。因此在大电流充电时,需要对电池进行温度检测,并且在超过设定充电温度时能停止充电以保证安全。(4)充电器电路中有设定的限流电阻,保证充电电流不超过设定的限制电流。

完善的充电器可对过放的电池进行挽救修复,即在充电前进行预处理。充电前检测电池的电压:若电池电压大于 2.5V,则按正常方式充电;若电池电压低于2.5V,则用小电流(约1/10C的电流)充电,充到2.5V后再按正常方式充电。这种预充电的方式称为预处理。

目前的充电器常采用三段充电法,即预处理、恒流充电(快充)、恒压充电(充满)。

开始以设定的恒流充电,电池电压以较高的斜率增长,在充电过程中斜率逐步降低,充到接近4.2V时,恒流充电阶段结束。接着以4.2V 恒压充电,在恒压阶段充电时,电压几乎不变(或稍有增加),充电电流不断下降。当充电电流下降到1/10C时,表示电池已充满,终止充电。有的充电器在充电电流降到某一值时,启动定时器,经一段定时后,结束充电。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不仅具有液态锂离子电芯的高电压、长循环寿命、放电电压平稳以及清洁无污染等特点,而且消除了液态锂离子电池存在的爆炸的安全隐患。同时外形更灵活、方便,重量更轻巧。产品性能均达到或超过液态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指标,更具安全性。TCL聚合物锂电与液态电池对比:

1.安全性能好:外包装为铝塑包装,有别于液态锂电的金属外壳,由于采用软包装技术,内部质量隐患可立即通过外包装变形而显示出来,一旦发生安全隐患,不会爆炸,只会鼓胀。

2.超薄设计:适合各种超薄电器,而液态锂离子电池在厚度做到

3.6mm以下时存在技术瓶颈。

3.重量轻:聚合物锂电比同等规格的钢壳液锂轻40%。

4.容量大:聚合物比同等规格的钢壳液锂容量高10~15%。

5.内阻小:能够作到35mΩ以下,使电池容量能够更大发挥。

6.形状可定制:可根据客户的要求灵活定制电池的厚度、形状,并可做出弧形等特殊形状;

放电特性佳:聚合物锂电采用胶态电解质,具有更平稳的放电特性和更高的放电平台

据新华网报道:世界上第一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动轿车15日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亮相。专家考核后认为,这种电动车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台电动红旗轿车的外观与普通的红旗轿车没有什么差别,但打开轿车的前后盖,可以看到由86块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取代了原来的汽油发动机。据该车司机杨喜海介绍,这台电动轿车在行驶中运行平稳,最高时速可达120公里,一次充电可供汽车行驶316公里。据悉,这种电动轿车的充电时间需要4个小时,使用普通的220V电源即可,在旅行中可以很方便地在宾馆、饭店等场所进行充电。据了解,由黑龙江省中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这种电动车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有效地解决了一次充电行驶里程和初始价格这两个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具有内阻明显减小,大电流放电性能显著提高等优势,可以满足动力车使用的需要。铅酸蓄电池

优点

1. 免维护

2. 可做任何方位的摆置而不使电解液漏出

3. 安全排气

4. 可大电流放电

5. 成本低

6. 高低温性能好

缺点

1. 有污染

2. 体积大

3. 比容量低

结构

1. 阳板及阴板:阳板及阴板是由铅钙合金所作成之格子体再加上活化物质所构成。

2. 隔离板:是一种以玻璃纤维所组成之玻璃纤维布,具有高度之抗氧化性及耐热性,而在电池内更具有高度之电解液吸收力及保液能力,且能满足离子之传导性。

3. 安全塞:在电池因不当的使用或过充电的结果,会导致电池内部压力不正常的提高,此时安全塞会打开,使过多的气体释出电池,内部压力回复正常。

4. 电槽及中盖:主要为ABS或PP塑胶材质,具有足够之强度及耐酸性,也是为免除电池电解液及气体之漏出。

工作原理

充放电反应可以下面方程式来表示:

使用注意事项

1. 避免过充,否则将使电池大量排气,严重损害电池的寿命。

2. 避免过放,经常过放将会导致极板钝化,容量衰减。

3. 长期储存要定期充电

充电电池简介 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充电电池简介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1.安全性能 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主要与电池的内压、结构和工艺设计有关(比如安全阀失效、锂离子电池没有保护电路等)。 2.容量 按照IEC标准和国标规定,镍氢和镍镉电池是指在25±5℃的条件下,以充电16小时,以放电至时放出的容量。 锂离子电池是指在常温的条件下,以恒流(1C)、恒压()充电3小时,以放电至时放出的容量。 容量单位:安时(Ah)或毫安时(mAh) 3.内阻 是指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充电电池的内阻很小,一般要用专门仪器测试。充电态内阻和放电态内阻有差异,放电态内阻稍大,而且不太稳定。内阻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充电发热越大。随着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电解液消耗及活性物质减少,内阻会增大,质 量越差,内阻增大越快。 4.循环寿命 电池可重复充放电的次数。寿命与容量成反比,与充放电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充电电流越大,寿命越短。 5.荷电保持能力 指自放电率。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和储存条件有关,一般温度越高,自放电率越高。

6.大电流放电能力 主要与电池材料、生产工艺有关,一般用于动力电池。充电电池的典型结构 1.正极板 2.负极板 3.隔膜 4.电解液 5.钢壳/塑胶外壳 充电电池的可靠性测试项目 1.循环寿命 2.不同倍率放电特性 3.不同温度放电特性 4.充电特性 5.自放电特性 6.不同温度自放电特性 7.储存特性 8.过放电特性 9.不同温度内阻特性 10. 高温测试 11. 温度循环测试 12. 跌落测试 13. 振动测试

14. 容量分布测试 15. 内阻分布测试 16. 静态放电测试ESD 电池常用标准 镍镉电池: IEC60285-1999,GB/T11013-1996,GB/T18289-2000 镍氢电池: GB/T15100-1994/GB/T18288-2000 锂离子电池: GB/T10077-1998/GB/T18287-2000或者SANYO或松下标准 镍氢电池 优点 1.比能量密度高:是镍镉电池的倍多。 2.环保 3.无记忆效应 4.循环寿命长:在正确使用条件下可循环使用500次以上。缺点

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

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 动力蓄电池是蓄能系统中使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蓄电池,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电力储存技术的发展,动力蓄电池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将介绍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并对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论证。 1、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 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能量密度、重量、容量、使用寿命、循环使用次数、安全性、耐压性和耐冲击性等。 1.1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在标定容量及工作电压下,容量单位体积中的发电量或能量含量。公式为: 能量密度=Q/V 其中,Q为电池的标定容量,V为电池的外壳体积,单位均为容量单位,如可以表示为kWh/L或kWh/Kg。 1.2重量 动力蓄电池的重量主要由电池质量、损耗和充电器等内部部件构成的。其次,通用的动力蓄电池的重量与外壳材料有关,比如可以选用钢材、铝合金等。 1.3容量 容量是指电池能量输出系统输出能量的大小,一般来说,具有较高容量的电池可以支持更高的电压,可以提供更大的发电量。 1.4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是指电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安全使用的时间,其值与电池循环使用次数有关,使用寿命一般指满放电与充电循环完成一次。 1.5循环使用次数 循环使用次数是指电池在正常工作电压和温度范围内,充电与放电循环次数,是电池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1.6安全性 安全性是指动力蓄电池对外部环境和安全要求,可以有效控制安全性和保护电池,以避免电池受到火灾、爆炸和其他的安全风险。 1.7耐压性 耐压性是指动力蓄电池在正常工作压力下维持电池容量和性能的能力,电池的耐压性可以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来提高。 1.8耐冲击性 耐冲击性是指电池对外部刺激(冲击、振动等)的耐受能力,受到外部冲击时能够保持内部构造的完整性,以免电池受损。 2、动力蓄电池的技术参数 动力蓄电池的技术参数是根据各种应用场合设计开发的,为了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其参数的设置也有不同。 2.1充电参数 对于动力蓄电池的充电参数,主要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充电方式、充电时间和终止电流等。充电电压根据电池类别、充满电容量、充电模式和极柱材料来确定;充电电流根据电池容量大小和充电

充电电池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说明

充电电池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说明(图) 2005-11-14 15:38:06 电源在线 要问目前数码设备里面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大家应该都知道是电源,而可以移动的设备,必然会使用电池,对于高耗电量的设备,不可充的电池因为其长期成本较高而不如可充电的划算,所以,大多数设备都选择了可充电的电池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目前主要使用的充电电池,按其内部化学物质成分来分,有三种,镍-铬电池(Ni-Cd),镍-金属氢(Ni-MH),以及锂离子(Li-Ion),由于前两种在使用特征上是非常相似的,所以一般都作为同一种来讨论,而电池具体的内部化学物质及反应专业性太强,不再此讨论。 先来介绍一下电池的基础术语。 等效串联电阻(ESR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电池有内阻,稍微懂一点点的都知道。 安时容量(Amp-Hour capacity):电池上面表明的电池容量,通常是一千到二千左右,例如1600mAH,也就是是电池所能提供的总能量的大小。 C电流(C Current):就是安时容量除以小时,例如,1600mAH的电池,它的C电流就是1600mA。1C 充电,就是指1600mA充电,0.2C放电,就是指320mA放电。 平均电压(MPV Mid-Point Voltage),又名中点电压:电池放电达到50%的时候的电压。 放电终点电压(EODV End Of Discharge Voltege):电池用完的时候的电压,如果继续放电使电压降低,电池会坏掉。 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同样的电池所包含的能量大小的比较,一般分为两种,以重量来计算的重量密度,或者以体积来计算体积密度。 恒流充电(Constant Voltage):加到电池上的电压不变,而电流变化 恒压充电(Constant Current):供给电池的电流不变,电压变化。 充放电电压曲线:(见图"电压曲线")

电池典型值

电池典型值 一、概述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设备中,例如移动通信、电动车、便携式设备等。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关心一些关键参数,比如容量、电压、电流等。本文将介绍电池的典型值,包括常见电池类型的容量、电压和电流等方面的信息。 二、常见电池类型 1. 一次性电池 一次性电池,也称为干电池,是指不能充电的电池。它一般由锌、锰等金属作为阳极材料,炭或氢化镍作为阴极材料,中间通过电解质(一般是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电离反应。 常见的一次性电池有碱性电池(如碱性锰电池、碱性锌电池)、银氧化锌电池、氧化银电池等。下面是一些常见一次性电池的典型值: 1.碱性锰电池 –容量:600-1500毫安时(mAh) –电压:1.5伏特(V) –电流:最大10安培(A) 2.碱性锌电池(碱性碳锌电池) –容量:300-1000毫安时(mAh) –电压:1.5伏特(V) –电流:最大5安培(A) 3.银氧化锌电池 –容量:500-1000毫安时(mAh) –电压:1.55伏特(V)

–电流:最大1安培(A) 2. 可充电电池 可充电电池,也称为蓄电池或二次电池,是可以重复充放电的电池。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等组成,一般采用铅酸、锂离子、镍镉等材料。 常见的可充电电池有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下面是一些常见可充电电池的典型值: 1.铅酸蓄电池 –容量:50-300安时(Ah) –电压:2伏特(V) –电流:最大数百安培(A) 2.镍氢电池 –容量:1000-3000毫安时(mAh) –电压:1.2伏特(V) –电流:最大数百安培(A) 3.锂离子电池 –容量:1000-4000毫安时(mAh) –电压:3.6-3.7伏特(V) –电流:最大几安培(A) 三、电池参数说明 1. 容量 电池的容量是指电池所能储存的电能量的大小,通常用毫安时(mAh)或安时(Ah)来表示。容量越大,电池存储的电能越多,使用时间也会相应延长。

锂电池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一、锂电池工作原理与种类 1. 锂电池工作原理 锂电池是指用两个能可逆的嵌入与脱嵌的锂离子化合物作为正负极构成的二次电池。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质、隔膜与外壳组成。 其中,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一般选用LiCo02、LiNi02或者LiMn204,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一般选择碳材料。电解质采用LiPF6的乙烯碳酸脂(EC)、丙烯碳酸脂(PC)和低粘度二乙基碳酸脂(DEC)等烷基碳酸脂搭配的混合溶剂体系。隔膜采用聚烯微多孔膜PE、PP或他们的复合膜。外壳采用钢或者铝材料。 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脱嵌,在负极中嵌入。 当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中脱嵌,在正极中嵌入。 2. 锂电池分类 锂离子电池目前有液态锂离子电池(LIB)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PLIB)两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与液态锂的工作原理相同,主要区别是电解液的不同。液态锂离子电池采用的是液态电解液,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聚合物电解质,这种聚合物可以是干态,也可以是胶态,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由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使用了胶体电解质,不会像液体电解液一样泄露,所以装配很容易,使得整体电池很轻,很薄。也不会产生由于漏液与燃料爆炸等安

全上的问题,因此可以用铝塑复合薄膜制造电池外壳,从而提高整个电池的比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可以采用高分子做正极材料,其质量比能量将会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提高50%以上。 二、锂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1. 电压(V) (1)电动势——电池正极负极之间的电位差E。 (2)额定电压——电池在标准规定条件下工作时应达到的电压。 (3)工作电压(负载电压、放电电压)——在电池两端接上负载R后,在放电过程中显示出的电压,等于电池的电动势减去放电电流i在电池内阻r上的电压降,U=E-i*r。 (4)终止电压——电池在一定标准所规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时,电池的电压将逐渐降低,当电池再不宜继续放电时,电池的最低工作电压称为终止电压。当电池的电压下降到终止电压后,再继续使用电池放电,化学“活性物质”会遭到破坏,减少电池寿命。 2. 电池容量(Ah) (1)理论容量——根据蓄电池活性物质的特性,按法拉第定理计算出的高理论值,一般用质量容量Ah/kg或体积容量Ah/L来表示。 (2)实际容量——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输出的电量,等于放电电流与放电时间的乘积。 (3)标称容量——用来鉴别电池的近似安时值。 (4)额定容量——按一定标准所规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 (5)荷电状态(SOC)——电池在一定放电倍率下,剩余电量与相同条下额定容量的比值。反映电池容量的变化。 3. 能量(W*h、kw*h) (1)标称能量——按一定标准所规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池所输出的能量,电池的标称能量是电池额定容量与额定电压的乘积。 (2)实际能量——在一定条件下电池所能输出的能量,电池的实际能量是电池的实际容量与平均电压的乘积。 (3)比能量(Wh/kg)——动力电池组单位质量中所能输出的能量。 (4)能量密度(Wh/L)——动力电池组单位体积中所能输出的能量。 4. 功率(W、kW) 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电池在单位时间内所输出的能量。 (1)比功率(W/kg)——动力电池组单位质量中所具有的电能的功率。 (2)功率密度(W/L)——动力电池组单位体积中所能输出的能量。 5. 电池内阻 电流流过电池内部受到的阻力,使电池电压降低,此阻力称为电池内阻。由于电池内阻的作用,电池放电时端电压低于电动势和开路电压。充电时端电压高于电动势和开路电压。 锂电池的内阻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欧姆内阻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以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内阻是指化学反应时由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电化学极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 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

蓄电池技术参数表

蓄电池技术参数表 一、基本参数 1. 电池类型:指该蓄电池所属的电池类型,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2. 额定电压:指蓄电池的额定电压,单位通常为伏特(V)。 3. 额定容量:指蓄电池能够储存的电荷量,单位通常为安时(Ah)。 4. 额定能量:指蓄电池能够释放的能量,单位通常为瓦时(Wh)或千瓦时(kWh)。 二、充电性能 1. 充电电压范围:指蓄电池正常充电的电压范围,通常为一个最低电压和一个最高电压。 2. 充电电流:指蓄电池充电时的电流大小,单位通常为安培(A)。 3. 充电效率:指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三、放电性能 1. 放电电压范围:指蓄电池正常放电的电压范围,通常为一个最低电压和一个最高电压。 2. 放电电流:指蓄电池放电时的电流大小,单位通常为安培(A)。 3. 放电时间:指蓄电池在额定容量下能够持续放电的时间,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四、循环寿命 1. 循环次数:指蓄电池能够进行充放电循环的次数。 2. 循环效率:指蓄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效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3. 寿命:指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以年为单位。 五、安全性能 1. 过充保护:指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自动停止充电以防止过充的保护功能。 2. 过放保护:指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自动停止放电以防止过放的保护功能。 3. 短路保护:指蓄电池在短路情况下自动切断输出电路以防止损坏的保护功能。 六、环境适应性 1. 工作温度范围:指蓄电池能够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通常为一个最低温度和一个最高温度。 2. 存储温度范围:指蓄电池能够正常存储的温度范围,通常为一个最低温度和一个最高温度。 3. 防护等级:指蓄电池外壳的防护等级,用以表示其对固体和液体的防护能力。 七、重量和尺寸

常见锂电池类型及主要性能参数汇总

常见锂电池类型及主要性能参数汇总 我们常常会说到三元锂电池或者铁锂电池,这些都是按照正极活性材料来给锂电池命名的。本文汇总六种常见锂电池类型以及它们的主要性能参数。大家都知道,相同技术路线的电芯,其具体参数并不完全相同,本文所显示的是当前参数的一般水平。六种锂电池具体包括: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NCM),镍钴铝酸锂(NCA),磷酸铁锂,钛酸锂。 一、钴酸锂(LiCoO2) 其高比能量使钴酸锂成为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的热门选择。钴酸锂的缺点是寿命相对较短,热稳定性低和负载能力有限(比功率)。像其他钴混合锂离子电池一样,钴酸锂采用石墨负极,其循环寿命主要受到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限制,主要表现在SEI膜的逐渐增厚,和快速充电或者低温充电过程的负极镀锂问题。较新的材料体系增加了镍,锰和/或铝以提高寿命,负载能力和降低成本。 图1 平均钴酸锂电池的蜘蛛图 六角蜘蛛图总结了与运行相关的具体能量或容量方面的钴酸锂性能。钴酸锂在高比能量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功率特性、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方面只能提供一般的性能表现。

表2 钴酸锂的特性 二、锰酸锂(LiMn2O4) 尖晶石锰酸锂电池首次发表于1983年的材料研究报告中。1996年,Moli能源公司将锰酸锂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商业化。该架构形成三维尖晶石结构,可改善电极上的离子流动,从而降低内部电阻并改善电流承载能力。尖晶石的另一个优点是热稳定性高,安全性提高,但循环和日历寿命有限。 低电池内阻可实现快速充电和大电流放电。18650型电芯,锰酸锂电池可以在20-30A的电流下放电,并具有适度的热量积累,电池温度不能超过80°C。锰酸锂用于电动工具,医疗器械,以及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锰酸锂的容量大约比钴酸锂低三分之一。设计灵活性使工程师能够选择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或者提高最大负载电流或容量。 图3显示了典型锰酸锂电池的蜘蛛图。这些特性参数似乎不太理想,但新设计在功率,安全性和寿命方面有所改进。纯锰酸锂电池今天不再普遍; 它们只在特殊情况下应用。 图3 纯锰酸锂电池的蜘蛛图 大多数锰酸锂与锂镍锰钴氧化物(NMC)混合,以提高比能量并延长寿命。这种组合带来了每个系统的最佳性能,而大多数电动汽车,如日产Leaf,雪佛兰Volt和宝马i3都

锂离子电池主要性能指标

锂离子电池主要性能指标锂离子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之分。电池的额定容量是指电池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电池的实际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充放电条件)。容量单位:mAh、Ah(1Ah=1000mAh)。 锂离子电池电池内阻 电池内阻是指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有欧姆内阻与极化内阻两部分组成。电池内阻值大,会导致电池放电工作电压降低,放电时间缩短。内阻大小主要受电池的材料、制造工艺、电池结构等因素的影响。电池内阻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锂离子电池的电压 开路电压是指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无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一般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路电压为3.0V 左右。通过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检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

工作电压又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在电池放电工作状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内阻所造成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充电时则与之相反。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工作电压在3.6V左右。 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平台时间 放电平台时间是指在电池满电情况下放电至某电压的放电时间。例对某三元电池测量其3.6V的放电平台时间,以恒压充到电压为4.2V,并且充电电流小于0.02C时停止充电即充满电后,然后搁置10分钟,在任何倍率的放电电流下放电至3.6V时的放电时间即为该电流下的放电平台时间。因某些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用电器的工作电压都有电压要求,如果低于要求值,则会出现无法工作的情况。所以放电平台是衡量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倍率 充放电倍率是指电池在规定的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需要的电流值,1C在数值上等于电池额定容量,通常以字母C表示。如电池的标称额定容量为10Ah,则10A为1C(1倍率),5A则为0.5C,100A为10C,以此类推。 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

充电电池标准

充电电池标准 本标准涵盖了充电电池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电学性能、安全性、充电特性、放电特性、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1.物理性能要求 充电电池的物理性能要求包括尺寸、重量、外观和结构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如过热、过重或结构损坏等。 2.化学性能要求 充电电池的化学性能要求包括电池的能量密度、容量、自放电率、寿命和充放电效率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充放电条件下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容量,同时保证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良好的充放电效率。 3.电学性能要求 充电电池的电学性能要求包括电池的内阻、电压、电流和电阻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和安全性。 4.安全性要求 充电电池的安全性要求包括电池的过充保护、过放保护、过流保护和短路保护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异常充放电条件下能够自动切断电流,防止电池过热、膨胀或起火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5.充电特性要求 充电电池的充电特性要求包括充电方式、充电时间和充电效率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充电条件下能够快速充满电,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充电特性和充放电效率。

6.放电特性要求 充电电池的放电特性要求包括放电方式、放电时间和放电效率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放电条件下能够稳定地输出电流,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放电特性和充放电效率。 7.环境适应性要求 充电电池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包括温度范围、湿度范围和振动适应性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 8.可靠性要求 充电电池的可靠性要求包括循环寿命、储存寿命和可靠性测试等。这些要求旨在确保电池在正常充放电条件下能够稳定工作,同时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锂离子电池额定功率

锂离子电池额定功率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额定功率是评估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从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额定功率的定义以及影响额定功率的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锂离子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组成。正极材料通常使用锂离子嵌入化合物,如三元材料(锂镍锰钴氧化物)、磷酸铁锂等;负极材料一般采用石墨。电解质是离子导电介质,常用的是有机溶液或聚合物凝胶。隔膜起到隔离正负极的作用,防止短路。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进行迁移。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嵌,并通过电解质和隔膜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嵌入。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迁移到正极材料中嵌入。这种锂离子的迁移过程实现了电能的储存和释放。 二、额定功率的定义 额定功率是指锂离子电池在规定条件下能够持续输出的最大功率。一般来说,额定功率是以瓦特(W)为单位进行标识。锂离子电池的额定功率由电池的设计和制造决定,它直接影响着电池在实际使用

中的性能和安全性。 三、影响额定功率的因素 1. 正负极材料的性能:正负极材料的特性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额定功率。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和离子迁移速度决定了电池的输出能力,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和电导率也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 2. 电解质的性能:电解质的离子导电性能决定了锂离子迁移的速度和效率。高离子导电性能的电解质可以提高电池的额定功率。 3. 温度:温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重要因素。低温下,电池的导电性能和离子迁移速度减慢,导致额定功率下降。 4. 结构设计:电池的结构设计也会影响额定功率。例如,增加电池的电极面积和改善电极结构可以提高电池的额定功率。 5. 充放电速率:充放电速率是指电池单位时间内的充放电量,也是影响额定功率的重要因素。高充放电速率要求电池具有更高的额定功率。 四、锂离子电池额定功率的应用领域 锂离子电池额定功率决定了电池在不同应用领域的适用性。对于移动设备而言,如手机、平板电脑等,额定功率一般较低,因为这些设备的功耗相对较小。而对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大功率需求的

6电池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6电池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移动电子设备、汽车、航空航天等。根据电池的化学原理和结构特点,电池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池分类,并探讨它们的性能指标。 首先,我们来看看电池的分类。电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碱性电池:碱性电池是一种常见的一次性电池,采用碱性电解质和锌-锰干电池的原理,具有较高的电压和能量密度。由于其环保和可靠性高,被广泛用于消费类电子设备,如遥控器、手电筒等。 2.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采用铅和铅二氧化物的化学反应以储存和释放能量。铅酸电池具有较低的能量密度和长寿命,在汽车、UPS电源等大容量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3.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典型的可充电电池,采用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插入和脱离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轻量化的优势,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4.镍镉电池:镍镉电池是一种可充电电池,采用氢氧化镍和氢氧化镉的化学反应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镍镉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长使用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但由于其镉元素对环境和健康有害,逐渐被锂离子电池所取代。 5.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直接将燃料氧化产生电能的装置,与传统电池不同,燃料电池可以连续地提供能源。燃料电池的种

类有很多,如氢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移动电 力和新能源领域。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电池类型,每种类型的电池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应用。不同类型的电池具有不同的性能指标,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一些常见 的性能指标。 1.电压:电压是电池正负极之间电势差的量度,单位是伏特(V)。 电压决定了电池可以提供的电能大小,通常电源设备的电压要求与电池的 电压匹配才能正常工作。 2.容量:电池的容量指的是电池可以存储的电能量,单位是安时(Ah)或毫安时(mAh)。容量越大,电池存储的电能越多,可以提供的使用时 间也就越长。 3. 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所存储的电能量,单位通常是Wh/L(千瓦时/升)或Wh/kg(千瓦时/千克)。能量密度 越高,代表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存储的电能越多,电池的体积和重量也就 越小。 4.自放电率:自放电率是指电池在不使用时因内部化学反应而逐渐失 去电能的速率。自放电率越低,代表电池的自放电程度越小,长时间不使 用时存储的电能保持得越好。 5.充放电效率:充放电效率是指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所采取的能量与放 电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之间的比率。充放电效率越高,代表单位输入的能 量充分转化并且不会因为能量损失带来能量浪费。 6.寿命:电池的寿命指的是电池可以正常工作和储存电能的时间长度。寿命受到电池的化学特性、使用环境和充放电循环次数等因素的影响。

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

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动力蓄电池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成果,它的应用非常广泛,辐射全球,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和飞机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动力蓄电池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在电动汽车行业中经常作为汽车动力来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简要介绍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其技术参数。 一、动力蓄电池性能指标 动力蓄电池包括电池容量、电池容量恢复及其安全性等指标。动力蓄电池的容量指标通常以定容放电(C20)和最大容量放电 (C10)的应用率来衡量。定容放电(C20)指单位容量在2h后输出95%的电流,而最大容量放电(C10)是指单位容量在经过10h后输出95%的电流。另外,动力蓄电池还有一个容量恢复率指标,这个指标主要是指电池当可以恢复到初始容量时,该电池的容量恢复率有多高。此外,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指标指的是电池的过充过放、短路等安全性。 二、动力蓄电池技术参数 动力蓄电池的技术参数主要有电池容量、电池额定电压、电池内阻抗、电池安全性等。动力蓄电池的容量即有多大的储存能量,例如:容量为10Ah的电池可以放出1000mAh电流,而容量为100Ah 的电池可以放出10000mAh电流。动力蓄电池的额定电压,这是指动力蓄电池的额定工作电压,一般为12V、24V、36V、48V等,可根据实际应用变化。电池内阻抗是指电池内部抵抗变化的能力,它决定

着电池的输出能力,电池内阻抗越低,输出能力越大,反之,内阻抗越高,输出能力越小。最后,动力蓄电池的安全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电池可以安全运行的能力,如短路保护、过充保护等。 综上所述,动力蓄电池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是影响动力蓄电池安全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动力蓄电池时,一定要重视这些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

铅酸电池的性能指标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

铅酸电池的性能指标、正确使用与维护方法 铅酸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1.铅酸蓄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1)安全性能 安全性能指标不合格的蓄电池是不可接受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爆炸和漏液。爆炸和漏液的发生主要与蓄电池的内压、结构、工艺设计(比如安全阀失效)及应当禁止的不正确操作有关。 (2)额定容量 为了蓄电池的容量,定义了蓄电池的额定容量。额定容量是蓄电池制造的时候,规定蓄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应该放出的最低限度的电量,其单位为Ah。使用条件不同,蓄电池能够放出的容量也不同。规定的蓄电池放电条件为: ①蓄电池放电电流。一般所说的就是放电率,针对蓄电池放电电流的大小分别有时间率和电流率。放电时间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放电到终止电压的时间长短。依据IEC标准,放电率分别为20小时率、10 小时率、5小时率、3小时率、2小时率、1小时率、0.5小时率等。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C来表示,以不同的放电率得到的蓄电池的容量会不同。 ②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电流不同,终止放电电压也不相同。随着放电的进行,蓄电池的端电压会逐步下降。在25℃条件下放电到能够再次反复充电使用的最低电压称为放电终止电压。放电率不同,放电终止电压也不相同。一般为10小时率放电的终止电压多数为1.8V/单格,以2小时率方电的终止电压一般为1.75V/单格。低于这个电压时,虽然可以放出稍微多一点的电量,但是容易形成再次充电的容量下降,所以除非特殊情况,不要放电到终止电压。 ③放电温度。需电池在低温时的放电容量小,高温时的容量大,为了统一放电容量就规定了放电温度。 ④蓄电池的实际容量。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反应蓄电池实际存储电量的多少,单位用安时表示(Ah)表示。同样安时数越大,则蓄电池的容量就越大,电动自行车的续行里程就越远。在使用过程中,蓄电池的实际容量会逐步衰减。国家标准规定新出厂的蓄电池的实际容量大于额定容量者为合格蓄电池。如现在市场上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以恒定电流5A放电要超过2h,相当于电动自行车在平坦的路上连续行驶2h以上。 影响蓄电池容量的因素有极板的构造、充放电电流的大小、电解液的温度及密度等,其中以充放电电流和温度的影响最大。如充放电流过大,将使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变化处于表面,容量则降低很多。蓄电池的放电电流不同,所能够放出的容量也不相同,放电电流越大,能够放出的电量越小。例如电动自行车常用的电流为5A,使用标称10Ah的蓄电池就是2小时率放电,如果采用10小时率放电,可以达到12Ah。这样,该蓄电池如果按照2小时率标称应该是10Ah,如果按照10小时率标称就是12Ah.所以评价蓄电池的容量不仅仅要看蓄电池的标称容量,还要看蓄电池的放电率。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往往标称为10Ah,同一个蓄电池也可以标12Ah和14Ah。再比如,14Ah的许电车也可以标为17Ah。还有一些蓄电池标为20Ah,蓄电池容量标称值大了,但是其容量没有明显的变化。 (3)内阻 蓄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流过蓄电池内部时所受的阻力,铅酸蓄电池的内阻很小,需要用专门的仪器才可以测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一般所指的蓄电池内阻是充电态内阻,即蓄电池充满电时的内阻。与之对应的是放电态内阻,并且不太稳定。蓄电池的内阻越大,蓄电池自身消耗掉的能量越多,其使用效率越低。内阻很大的蓄电池在充电时发热很厉害,使蓄电池的温度急剧上升,对蓄电池和充电器的影响都很大。随着蓄电池使用次数的增多,由于电解液的消耗及蓄电池内部化学物质活性的降低,蓄电池的内阻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质量越差的蓄电池增大的越快。 蓄电池内部阻抗会因放电量增加而增大,尤其是在放电终止时阻抗最大,主要因为放电的进行使得极板内产生不良导体硫酸铅以及电解液比重下降,故放电后务必马上充电。若任其持续放电,则硫酸铅

比亚迪锂电池产品性能指标

锂电池 简介: 随着世界可再生能源的日益紧缺,锂离子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比亚迪锂离子电池产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芯、锂离子电池组装PACK、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等,应用极其广泛。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和众多国内外大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像Nokia、Samsung、LG、华为、联想、中兴、TCL等。 应用领域: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无绳电话、笔记本、后备电源、UPS、电动工具、数码产品、EV/HEV等产品。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因其具有形状可塑性,还应用于蓝牙耳机、玩具、飞机模型、GPS等产品上。 特征: 1. 高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材料不同而存在差异。其可达到的实际比能量为100-125Wh/kg和240-300Wh/L (2倍于Ni-Cd,1.5倍于Ni-MH). 随着技术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可高达150Wh/kg和400 Wh/L. 2. 高电压 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工作电压为3.7V(平均值),相当于三个串联的镍镉或镍氢电池的电压。 3. 循环寿命长 标准条件(23±2℃)下,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周期可超过500次。 4. 绿色环保 锂离子电池不含有镉、铅、汞等污染环境的金属,或者其含量都在国际标准要求的范围内。 主要性能 充电特性不同倍率放电特性 循环特性不同温度放电特性

电池结构图 方形电池结构图 圆柱形电池结构图

软包装电池结构 BYD锂离子电池产品规格1. 方形电池规格 Width x H eight Max Thichn ess (mm) Model No. Nominal Voltage (V) Nomina l Capacit y * (mA h) Bare Cell Dimensions(mm) Temperature(℃) Weight Approx (g) Max Impedance( mΩ) Typ Min Thickn ess Wid th Heig ht Char ge Dischar ge Stora g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