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算后的2013年青岛市各区市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核算后的2013年青岛市各区市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核算后的2013年青岛市各区市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核算后的2013年青岛市各区市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

核算后的2013年青岛市各区市人均可支配收入.GDP(单位:亿元) 2013GDP 20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

纯收入

1.市南区790.21

2.崂山区439.70 38755 17855

3.市北区551. 55

4.李沧区297.67

5.黄岛区2265.52

开发区 1537.34

黄岛区 586.74

保税港区 141.11

6.城阳区805.49 38389 16499

7.即墨市 878.16 31353 15682

8.胶州市 836.73 31334 15690

9.平度市 790.11 30165 15364

10.莱西市 594.91 30247 15302 ,红岛经济区 86.86

8336.73

中国城市年鉴青岛市概况

青岛市概况 市长:夏耕 副市长:崔锡柱于冲臧爱民(女) 宁经谋张锐罗永明 王修林吴经建 市长简历:夏耕 1957年1月出生,在职研究生学历,2003年2月当选为青岛市市长。 【经济发展概况】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18.2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6.9%;第三产业增加值607.3亿元,增长14.7%。三次产业比例分别由上年的10.9∶49.3∶39.8调整为9.6∶50.4∶40。地方财政收入100.66亿元,增长20.5%。年末全社会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22.57亿元,比年初增加294.2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744.9亿元,增加126.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304.5亿元,比年初增加218.5亿元。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居第11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居第5位,较上年前移1位。 【政区与人口】全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102平方公里。辖7区、5市,17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年底全市总人口715.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5.37万人。男女性别比102.3∶100。人口出生率10.57‰,人口自然增长率3.92‰。少数民族33012人。 【经济结构调整】农业总产值268.85亿元,增长2.8%。年末实有耕地面积45.48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72.32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83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1.49万公顷。粮食总产238.38万吨,平均亩产389公斤。粮经比例为56.4∶43.6。肉猪、牛、羊年出栏分别为311.17、37.46、83.35万头(只)。肉、蛋、奶产量分别为67.84、39.7、33.99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30.56万吨,增长1.3%。其中,捕捞产量44.71万吨,下降3.16%;养殖产量85.85万吨,增长3.78%;海、淡水养殖面积5.84万公顷,减少1.85%。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65万公顷,增长144%;森林覆盖率23.16%,提高1.83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579.4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81亿元,增长17%。企业总数47119个,职工119.1万人。轻重工业的比例为60∶40。累计有73种产品获得山东名牌产品;有16种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占“中国名牌”产品总数的8.9%,成为全国拥有名牌产品最多的城市。年内,家电电子工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汽车、集装箱制造业发展加快,新型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开发取得新进展,CDMA基站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企业产品质量及新产品开发能力有所提高,全年共研制开发新产品1582种,增长11.6%。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一、基本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所有国民(包括本国或本地区的公民以及常住外国或其他地区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不管是否发生在国内或本地区,都要计入本国或本地区的GNP。 二.内涵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有所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 三、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

青岛经济调查报告

青 岛 市 经 济 发 展 调 查 报 告 院系:XXXXXX 姓名:XXX 班级:XXXX 学号:XXXXXX 时间:XX年X月X日

青岛市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前言 出于对半岛经济发展的好奇和兴趣使然,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选了X老先生的《半岛经济》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课堂知识积累,对半岛经济形势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和了解。就在不久前,《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刚通过国务院的审批,描绘了半岛蓝色经济发展新的宏图,开启了经济发展新的征程。通过对青岛市这个核心区域、龙头城市的经济发展调查,进一步了解青岛的资源,经济结构,主要企业,名优产品,经济发展形势及发展展望,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以后在青岛的发展道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兵家言:知己知彼,百战而不殆。只有了解了发展环境才能适者生存,遂用心搜集查找资料,通过上网搜索和在图书馆借阅的资料帮助下形成此篇调查报告。不足之处望老师不吝批评指教。 关键词:青岛地区;产业结构;发展规划;蓝色经济 第一章区位资源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青岛市也是计划单列市、、山东省经济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因名牌企业众多,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2011年1月,国务院批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青岛市作为其核心区域和龙头城市。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级)663.72万人。 面积 青岛市面积112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471平方公里。 气候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资源 青岛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44种,已被开发利用的有27种。优势矿产资源

012年广东各市GDP与人均GDP排名

012年广东各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GDP排名地级市2012年GDP (亿元) 2011年常住 人口(万) 人均GDP (元) 人均GDP(美 元) 人均GDP排 名 1 广州13551.21 1355 100008.93 15911.05 2 2 深圳12950.08 1046.74 123718.21 19683.11 1 3 佛山6709.02 723.1 92781.36 14761.17 4 4 东莞5010.14 825.48 60693.66 9656.14 6 5 中山2447.4 314.23 77885.63 12391.32 5 6 惠州2368.03 463.36 51105.62 8130.72 7 7 茂名1951.18 761.3 25629.58 4077.57 15 8 江门1910.08 445.55 42870.16 6820.49 8 9 湛江1870.19 706.92 26455.47 4208.97 14 10 珠海1503.81 156.76 95930.72 15262.23 3 11 肇庆1453.84 395.14 36793.04 5853.64 9 12 汕头1415.01 529.44 26726.54 4252.09 13 13 揭阳1380.15 669.28 20621.41 3280.79 17 14 清远1029.02 416.53 24704.58 3930.41 16 15 韶关888.48 285 31174.74 4959.79 11 16 阳江877.01 245 35796.33 5695.06 10 17 梅州745.98 517.6 14412.29 2292.94 21 18 潮州706.47 262.78 26884.47 4277.22 12 19 河源615.26 366.78 16774.63 2668.78 20 20 汕尾610.41 347.18 17581.95 2797.22 19 21 云浮540.45 286.12 18888.93 3005.16 18 揭阳市现辖榕城区和揭东区、惠来、揭西2县以及普宁市(县级)。并设立东山区管理委员会、揭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普宁华侨管理区和大南山华侨管理区,赋予部分县级管理职能。全市基层设置64个镇、10个乡、26个街道办事处,15个农场。2012年12月24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同意广东省调整揭阳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批准对揭阳市部分行政区划实

山东省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研究报告2019版

山东省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研究报告 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研究报告对关键因素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研究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 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 (1) 第二节青岛市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青岛市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青岛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青岛市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青岛市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青岛市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青岛市第二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青岛市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青岛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青岛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青岛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第二产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你知道中国2000 年和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排名吗?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按市场价 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 最终成果,是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核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一、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 投入的中间货物和服务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增加值计算公式如下: 增加值=总产出一中间投入 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1)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既包括新增价值,也包括转移价值。它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不同行业的总产出计算方法不同,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类按产品法计算,表现形式为产值。如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建筑业总产值。其中由于按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含增值税,而增加值包括增值税,所以计算工业总产出还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销项税; 第二类按提供的服务计算,表现形式为毛利(即商业进销差价),如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商业附加费; 第三类以营业收入来计算,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社会服务业中的营利性企业; 第四类以虚拟服务收入+实际服务费收入来计算,如金融业(主要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房地产业; 第五类以经常性业务支出+虛拟折旧来计算,如非营利的行政事业单位。 (2)中间投入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中间投入也称中间消耗,反映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转移价值。 计入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与总产出的计算范围保持一致;二是本期一次性使用的。 (3)增加值即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 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青岛市黄岛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岛市黄岛区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青岛市黄岛区统计局 (2017年3月10日) 2016年,在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黄岛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激情干事,勇于担当。供给侧改革日益深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经济加速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保障日益加强,城乡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稳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 初步核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65.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2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81.27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1421.16亿元,增长16.3%。三次产业的比例为2.3:46.3:51.4。 一、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6万亩,下降3.48%。粮食总产量达到4.96亿斤,下降1.78%。实现农业总产值112.77亿元,可比增长3.22%;农业增加值66.28亿元,可比增长4.5%。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2.32%、0.36%、10.54%、42.22%和4.56%。

主要农产品产量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2000亩,下降31.25%。其中,荒山造林7520.3亩。林木绿化率46.8%,比上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森林抚育面积90000亩,增长800%。 全年肉蛋奶总产量实现11.4万吨,增长13.8%。 全年实现水产品总产值73.42亿元,完成水产品总产量34.94万吨,与去年持平。其中,捕捞产量8.26万吨,养殖产量26.68万吨。海水养殖产量25.97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的74.3%。海、淡水养殖面积13458.19公顷。 农机总动力84.59万千瓦,减少9.05%。农用拖拉机4.73万台,增长0.37%。农作物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86.3%。灌溉农田机电井数4497眼,农业有效灌溉面积44460公顷。 二、工业与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5955.8亿元,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770.4亿元,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74.4亿元,增长15.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税536.6亿元,增长4.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3%。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量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区域经济发展浅析 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一直坚持加工制造业、旅游业、海洋资源产业以 及创新型新兴工业相互融合的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形成形成依托海洋, 海陆统筹, 高端产业聚集, 生态文明和科技先导的基本特征。回顾十一五规划,西海岸现代制造业聚集区、东部旅游度假区的规划都已经基本完成,海洋经济产业带业也已初步形成;放眼十二五规划,打造蓝色经济区,全面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坚持陆海统筹,突出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大力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我国科学开发海洋资源、走向深海的桥头堡;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培育壮大海洋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农业为基础的新型产业体系的战略规划也已经提上议事日程。 作为蓝色半岛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青岛拥有着无可比拟的海洋资源优势,海岸线总长863. 30千米, 海岛69个, 海湾49个, 近海海域面积1. 38万平方公里, 滩涂面积212. 3平方公里; 航道通畅, 不淤不冻, 锚地水域开阔, 具有适合建设深水大型码头的港口资源; 青 岛近岸95% 以上海域符合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具有丰富的海洋生资源, 其中鱼类资源占80% , 海洋矿产资源主要是非金属矿产和油气资源。在陆地上资 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作为一个重要的沿海城市,如何开发好、利用好海洋资源是青岛市今后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课题。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为了融合丰富的海上旅游资源,青岛市也正在努力地开发各种富于创新的新型旅游资源,日新月异的东部都市观光区--横贯东西的旅游观光大道东海路、香港路和澳门路,中华文明雕塑园、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等,构筑成一幅海滨都市旅游景观。以及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场地,都坐落在这片年轻的城区之中,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快了青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青岛市海洋科技资源优势突出、力量雄厚, 是中国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的中心聚集地, 集中了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技开发机构, 三分之二的海洋科研人才, 涉海领域两院院士 占全国的80% 左右, 海洋科技密集程度居全国之首, 海洋科技研发体系比较完善。在全市 海洋科研、教育机构及企业中, 已建成部委级重点实验室1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9家、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 青岛市还拥有海洋药物、水产饲料、海藻加工、海洋生化制品等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海洋药物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 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 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其中省会十个,非省会五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全市常住人口为871.51万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市内四区总人口为207.79万人;其他三区五市(县级)663.72万人。全市常住人口的地区分布如下:市南区54.48万人、 市北区55.82万人、四方区46.25万人、李沧区51.24万人、黄岛区52.42万人、崂山区37.95万人、城阳区73.72万人、胶州84.31万人、即墨市117.72万人、平度市135.74万人、胶南市86.84万人、莱西市75.02万人。 青岛市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业、畜牧业、副业和海洋渔业;青岛市2010年全市的GDP 总产值为:5666.19亿元,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276. 99亿元,占到青岛市国民生产总值的4.9﹪;2010年农、林、牧、渔业的产值分别占到第一产业的:48.4﹪ 0.4 ﹪ 26.2﹪和 21.8﹪;总产值指数方面,以2009年统计年鉴为例,全市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值指数为:2 374. 90;其中,农业产值指数为:1 096. 68;林业产值为指数:812. 34;牧业产值指数为:7 151. 59;渔业产值指数为:13 839. 89;在增加值方面2010年,第一产业的总增加值为:2 769 883万元;农业增加值为:1 491 886万元;林业增加值为:10 278万元;牧业增加值为:535 712万元;渔业增加值为:647 815万元;总产值方面以2010年为例,第一产业总产值为:4 831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

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也称本地居民生产总值,即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简称GN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反映所有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所谓常住单位,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所谓生产活动包括三次产业在内的所有行业和部门。在价值形态上它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增加值之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一个国民概念,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举例说明: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所创造的财富计入美国的GNP,但不计入美国的GDP,而是计入日本的GDP。在1991年之前,美国均是采用GNP作为经济总产出的基本测量指标,后来因为大多数国家都采用GDP,加之国外净收入数据不足,GDP相对于GNP来说是衡量国内就业潜力的更好指标,易于测量。 GNP和GNP作为国民收入核算的两个指标,反映了统计上的两种原则。 GNP是与所谓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本国国民(包括本国公民以及常驻外国但未加入外国国籍的居民)所创造的收入,不管生产要素是否在国内,都被计入本国的GNP,而外国公司在该国子公司的利润收入则不应被记入该国的GNP。 GDP是与所谓国土原则联系在一起的。按照这一原则,凡是在本国领土上创造的收入,不管是不是本国国民所创造的,都被计入本国的GDP。特别是,外国公司在某一国资公司根据以上说明,以对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表示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的收入,则GNP与GDP的关系式: GNP=GDP+ 对外要素收入净额 GNP比GDP更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状况,因为GDP是国土原则,而GNP是国民原则。GDP包含了外国公司在本国创造的收入,而这些收入最终要流入外国。 GDP与GNP作用相同。两者均用以反映一国或地区当期创造的国民财富的价值总量,是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规模的最重要总量指标。通过计算GDP增长率或GNP增长率,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通过计算人均GDP或人均GNP,可以衡量一国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或反映国民收入水平及生活水平的高低。GDP与GNP价值构成相同。两者在价值构成上均表现为“增加值”。 GDP与GNP的计算口径不同。GDP计算采用的是“国土原则”,即只要是在本国或该地区范围内生产或创造的价值,无论是外国人或是本国人创造的价值,均计入本国或该地区的GDP。而GNP计算采用的是“国民原则”,即只要是本国或该地区居民,无论你在本国或

2013年青岛市各区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3年青岛市各区市GDP和人均GDP排名 2013年,青岛市生产总值(GDP)为8006.60亿,人均生产总值(GDP)90746.91元,折合14652.67美元。从各区县来看,黄岛区、即墨市和胶州市生产总值(GDP)领先,李沧区生产总值(GDP)最低;从人均生产总值(GDP)来看,黄岛区人均生产总值(GDP)为25613.24美元,位居第一,市南区和崂山区分列第二、第三位,人均生产总值(GDP)分别为22966.47美元和18431.26美元,市北区人均生产总值(GDP)最低,为8721.97美元。截止到2013年,青岛市所有区县人均生产总值(GD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注:常住人口采用2012年数据,部分GDP数据为统计初值,随后做进一步更新) GDP排名区市2012年GDP (亿元) 2013年GDP (亿元) 2012年常住 人口(万) 人均GDP(元) 人均GDP(美 元) 人均GDP排 名 1 黄岛区2095 2266 142.85 158627.93 25613.24 1 6 市南区710.11 785 55.19 142235.91 22966.47 2 9 崂山区403.35 439.7 38.52 114148.49 18431.26 3 4 城阳区726.6 805. 5 74.68 107860.20 17415.91 4 3 胶州市754.3 856. 6 85.15 100598.94 16243.45 5 7 莱西市529.8 8 594.91 75.92 78360.12 12652.61 6 2 即墨市787.97 900 118. 9 75693.86 12222.09 7 5 平度市704.47 790.11137.39 58228.40 9401.99 8 10 李沧区272.00 297.67 51.88 57376.64 9264.46 9 8 市北区530 550 101.82 54016.89 8721.97 10 青岛全市7302.11 8006.60 882.3 90746.91 14652.67 各区相加8294.78

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有所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 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有何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总值(GNP)都是反映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但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的总和。所谓“常住单位”,其内涵与“常住居民”相同。一国的“常住居民”包括:(1)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2)暂居(一年以内)外国的本国公民;(3)长期(一年及一年以上)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居民。也就是说,在一国领土范围内,其居民无论国籍如何,只要符合本国常住居民定义,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价值都可算作本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形态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值之和,增加值等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总产出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在国内和国外所生产的最终成果和提供的劳务价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是指从国外得到的生产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可见,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国外的净要素收入。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不一定都是本国居民,有时也有外国居,本国居民也有向外国的经济活动提供要素的。国内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作为要素收入,既分配给本国居民,也分配给外国居民,相反,国外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收入也分配给本国居民,这两项的差额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 由此可见,国内生产总值是“领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生产要素”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在经济封闭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国家或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指标。 1/ 1

2019年广东省省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广东省省级及各市州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报告 经济实力:广东省经济实力雄厚,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3万亿元,已连续30年居于全国首位。由于经济外向度高,2018年以来受外部环境变数增多以及自身结构调整升级影响,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当年GDP增速较2017年下降0.7个百分点至6.8%,但仍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高于排名第二、三位的江苏、山东0.1个和0.4个百分点。2019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影响,广东省外贸经济承压,进出口出现负增长,但在基建投资拉动下,投资增速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为7.72万亿元,增速6.4%,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但广东省民营经济活跃,市场活力较强,同时经济结构调整步伐领先,产业结构更趋高级化;且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落地,为区域产业升级及协同发展提供良好契机,未来发展潜力可期。 广东省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较分化,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步伐先后不一,各地市在人口吸引力以及承载力方面差异较大,深圳、广州作为省内两大一线城市,人口持续净流入,近五年常住人口增长率分别为4.8%和3.3%;此外,珠海放宽落户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2018年人口增长率达7.1%,相比之下偏远山区的汕尾、潮州则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就业发展机会相对薄弱,近五年人口平均增长率为负。2018年受宏观形势影响,各地市经济增长普遍承压,经济增速呈现“3升18降”。深圳高端产业优势显著,经济规模自2017年首超广州后2018年

领先优势进一步拉大。佛山、东莞两市GDP处于全省第二梯队,经济发展较稳定。惠州、中山、茂名、湛江、江门、珠海等经济实力相对较强,其中珠海、江门经济发展势头较好,经济增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分别为8.0%和7.8%,但汕头、佛山、茂名2018年增速有明显回落。其余粤东西北地市中除肇庆、揭阳GDP 超过2000亿元,其余均在1600亿元以下,其中尚有汕尾、云浮未过千亿,同时经济增速普遍低于5%,区域发展后劲略显不足。 财政实力:受益于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广东省财力规模稳健,收入质量较好,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地方财力贡献最大。2018年广东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6.9%,收入规模居全国首位。当年全省税收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为9.8%。同时受益于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国有土地出让收入保持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维持在较高水平。2018年广东省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944.48亿元,同比增长5.7%。2019年以来整体经济形势以及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广东省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同时积极财政政策加力,财政支出规模继续增加,前三季度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0.97万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税收收入0.76万亿元,同比增长 1.5%。从下辖各地级市情况看,由于进一步落实降费政策,2018年广东省各地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质量普遍提升,各地市税收收入占比均在60%~85%之间。从规模看,由于计划单列市特殊财税体制,深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在全省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精)

9m1.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它以地域为统计标准。 9m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本国公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的总和,它以人口为统计标准。 9m3.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 9m6.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 9w2.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答:国内生产总值即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理解这一概念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⑴GDP只包括最终产品价值,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价值。 ⑵计入GDP的最终产品中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非生产性劳务。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生产性劳务在现代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日益增加。非生产性劳务虽然不同于物质生产,但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属于现代的综合性生产。⑶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折旧是对原有资本存量消耗的补偿。折旧可以反映资本设备的更新速度,国民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费,可以反映技术进步的程度。⑷计入一定时期的GDP的最终产品和劳务,必须是该期所生产的。 9m4.概述五个总量指标的含义与关系 答: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国内生产净值简称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第二,国民收入和国内生产净值的关系:国民收入简称N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要得到的实际收入,即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总和扣除间接税净额和对企业转移支付后的余额。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政府对企业的补贴)-企业转移支付。第三,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的关系:个人收入简称P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全部收入的总和。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政府转移支付和利息支出。第四,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关系:个人可支配收入简称PDI,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纳税。 10m2.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即每单位收入的消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APC=C/Y,它说明了家庭既定收入在消费和储蓄之间分配的状况。 10m3.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家庭在增加的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MPC=△C/△Y,其中,△Y表示家庭收入的增加量,而△C则是增加的收入中消费的增加量。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了收入变动量在消费变动和储蓄变动之间分配的情况。一般地说,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的,即0<MPC<1。 10m12.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10w1.简要说明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答:消费函数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入,即C(Y)+ S(Y)= Y。第二,平均消费倾向APC与平均储蓄倾向APS之和恒等于1,即APC + APS = 1。第三,边际消费倾向MPC和边际储蓄倾向MPS之和恒等于1,即MPC + MPS =1,由此可见,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中只要有一个确立,另一个也随之确立。 10w2.简述投资乘数定理及其成立的条件。 答: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

山东省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3年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山东省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3年数据洞察报告2019 版

序言 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数据洞察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进行剖析和阐述。 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数据洞察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等,对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 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数据洞察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重要参考渠道。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青岛市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现状 (1) 第二节青岛市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青岛市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青岛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青岛市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青岛市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青岛市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青岛市工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青岛市工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工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青岛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青岛市工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青岛市工业增加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工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

山东省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山东省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3年数据专题报告 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重要指标即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把握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 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青岛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 (1) 第二节青岛市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3) 一、青岛市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3) 三、青岛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统计 (3) 四、青岛市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青岛市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生产总值(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青岛市生产总值同全省生产总值(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标分析 (7) 一、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 (7) 二、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青岛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2016-2018)统计分析 (9)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含货物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GNP是与所谓的国民原则联系在一起的。内涵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个国家常住机构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这个国家的常住机构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机构单位。同时,国外生产单位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劳动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有所区别,一是核算范围不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只计算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国民生产总值对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都进行计算。二是价值构成不同,社会总产值计算社会产品的全部价值;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增加的价值,即增加值,不计算中间产品和中间劳务投入的价值,国民收入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也不包括固定资产折旧价值,即只计算净产值。 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计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率)。 国民生产总值计算方法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 (1)生产法或称部门法,是从各部门的总产值(收入)中减去中间产品和劳务消耗,得出增加值。各部门增加值的总和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2)支出法或称最终产品法,即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资产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库存净增或净减)+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3)收入法或称分配法,是将国民生产总值看作为各种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劳动)所创造的增加价值总额。因此,它要以工资、利息、租金、利润、资本消耗、间接税净额(即间接税减政府补贴)等形式,在各种生产要素中间进行分配。这样,将全国各部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上述各个项目加以汇总,即可计算出国民生总值。 从理论上说,上述3种方式最后统计得出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现在国际上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通行方法为FPA,并将它得出的数据作为标准。 计算公式:Q1·P1+Q2·P2+……+Qn·Pn =国民生产总值 Q代表各种劳务与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即不包括生产各环节中重复计算的部分。 P代表劳务与最终产品的价格。 优点 把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综合经济指标的主要优点在于:第一,它只计算了最终产品的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