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肠外营养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胃肠外营养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胃肠外营养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胃肠外营养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胃肠外营养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

一、概念:全胃肠外营养(TPN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由美国Dudrick 和Wilmore在1967年提出,也称全静脉营养(TEN),是指通过胃肠外途径提供机体代谢过程所需全部营养的营养支持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途径是经静脉内输给,故又称静脉营养。使病人在不进食的状况下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和发育。

二、目的:是提供有效的营养代谢底物,以维持器官的功能与代谢,又不加重器官的负荷与代谢紊乱。

三、原则:

①支持的营养物质由氨基酸、脂肪、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混合组成;

②减少葡萄糖负荷,30-50%的非蛋白能量由脂肪乳剂供给;

③每日提供的非蛋白能量一般小于146J/kg(35kcal/kg);

④液体总量、非蛋白热卡、总氮、热氮比、渗透压及pH值

四、适应证:任何原因导致的4-5天不能经胃肠进食的病人,如急性胰腺炎早期、短肠综合征、肠梗阻、多发内脏伤、炎性肠道疾病等。

相对禁忌证:失血性休克、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脂肪代谢障碍、内环境严重紊乱。

五、每日所需热量的计算

一种方法是根据较经典的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基础能量消耗(basal energy expenditure,BEE)值,又称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所得为千卡,乘以4.18,可换算为千焦耳(kJ)。

男:BEE=66+5H+13.8W-6.8A 女:BEE=655+1.9H+9.6W-4.7A

式中H为身高(cm),W为体重(kg),A为年龄(岁)

实际能量消耗的计算:AEE=BMR×AF×IF×TF

AF(activity factor)为活动因素:完全卧床时为 1.1,卧床+活动为1.2,正常活动为1.3。

IF(injury factor)为手术创伤、感染因素:根据手术创伤和感染程度不同,系数各异,如中等手术为1.1,败血症为1.3,腹膜炎为1.4等。

TF(thermal factor)为发热因素:在以正常体温系数为1.0的基础上,体温每升高1 ℃,系数增加0.1。

每日所需能量的粗略估算:

?基础代谢:20kcal/kg(84kJ/kg)

?安静基础值: 25~30kcal/kg(105~126kJ/kg)

?轻活动: 30~40kcal/kg(126~168kJ/kg)

?发热或中等活动: 35~45kcal/kg(146~188kJ/kg)

六、胃肠外营养成份

㈠碳水化合物:是供能的基本物质,每克能提供16.72 kj (4 kcal) 能量;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为0.5g/h/kg,每天最大的利用率为750g,但实际用量每天以300~400g为宜,占总热量的50%±。TPN支持时需加用外源性胰岛素,一般用量为8~10 g糖加1 unit胰岛素。

㈡脂肪:其营养价值主要是供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占总热量30-50% 。临床输注安全,一般用量为每天1~2 g/kg。供能量大,产热量高达37.62 kj/g (9 kcal/g);

㈢氨基酸:氮源(合成蛋白质)1~1.5g/Kg。

㈣电解质:每天静脉基本用量为钠 1.0~1.4mmol/kg、钾0.7~

0.9mmol/kg、镁0.04mmol/kg、钙0.11mmol/kg、磷0.15mmol/kg、氯1.3~

1.9mmol/kg。

㈤水:基础需要量(婴幼儿100-150ml/kg.d,成人30-40ml /kg.d)+额外丢失量。

㈥其它: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七、并发症

?导管相关并发症导管性败血症、气胸、空气栓塞等。

?代谢性并发症高血糖、低血糖、高渗性昏迷、必需脂肪酸缺乏、各种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各种微量元素缺乏症。

?肝胆系统并发症淤胆、黄疸和转氨酶增高。

解放军第181医院普外科 2013年10月12日

胃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液的合理使用 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胃肠外营养的发展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进步,是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它与一般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补液有根本的区别,静脉输液除了供给液体外,只能供给一小部分热能和部分电解质,而胃肠外营养可以按照病人的需要输入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能、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胃肠外营养不受病人食欲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病人不能进食,没有消化酶的参与下,仍能使患者得到其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适用于不能经口或鼻饲摄取食物者如肠梗阻、坏死性胰腺炎、消化道病等;因消化或吸收障碍无法通过胃肠系统获取营养时,如严重胃肠水肿、吸收不良综合征;超高代谢致营养不足,如严重烧伤、创伤;严重营养缺乏而需手术者以及需特殊营养配方者。 在具体实施中可分为部分肠外营养(PPN)和全胃肠外营养(TPN)二种,部分肠外营养主要是经肠营养摄入不足的一种补充,全胃肠外营养亦称全静脉营养,其提供的热能和营养素可满足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如处理得好需要时可长期使用达数年。①部分肠外营养(PPN);又称低热量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经肠营养不足的具体需要,经周围静脉补充水解蛋白、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质,需要时还可另再经一周围静脉补充脂肪乳剂及维生素,由于此种方法只能提供部分的营养素需要,一般常用于无严重低蛋白血症,基础营养状况尚可的病,人,常用的营养液有复方氨基酸、5~10%葡萄糖电解质和10~20%的脂肪乳剂或单输等渗氨基酸。②全胃肠外营养(TPN):可分由中心静脉输入含一定浓度的氨基酸(4.75%),葡萄糖(25%)、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标准中心静脉营养的葡萄糖系统和经周围静脉输入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液及以另一线输乳化脂肪的脂肪系统,此二系统各有利弊,可由临床医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选定。 全胃肠外营养使用技术比较复杂,要求严格,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要对病人进行严密细致的全面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监测,除每日记录出入液量,注意全身反应外,还应观察血常规、电解质、血糖、氧分压、血浆蛋白、尿糖、酮体及尿生化等情况,要根据病人体内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防止发生并发症,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消毒,保护好输入导管,做好导管的护理、防止感染、防止导管拔出,导管进入静脉处的敷料每24小时应更换1次,更换时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处理,注意观察换下的敷料有无异常情况,留置的导管只能专作输入营养液的入口,不能兼作采血样、监测静脉压、投药、输血等用途。患者静脉输入营养液后如有发热反应,应立即查明原因。如系营养液或导管感染所致,应立即停止输入拨去导管并给以相应的抗感染和其他抢救措施。由于胃肠外营养的营养液是随血液直接进入机体组织和器官,因此对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其所供的热能主要以葡萄糖和乳化脂肪供给,氮源由氨基酸供给,各种氨基酸之间的配比组成要恰当,氮热之比,一般以150——200kcal:1g氮为妥。 全胃肠外营养液用法用量(1)末梢肠外营养:通常应用的溶液是:含氨基酸2.75%~4.25%,葡萄糖5%~10%,并有维持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所需热量要由同时给予的脂肪乳剂提供。患者短期(7~10d)营养支持用。每日须输入液量2~3L。其主要合并症是血栓静脉炎。(2)中心静脉营养:溶液由高渗葡萄糖(50%~70%)和等量氨基酸溶液以及适量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配制而成,作长期营养支持用。一般患者每日146.1~188.3kJ/kg(35~45kcal/kg)有严重分解代谢谢的患者每日334.7kJ/kg(80kcal/kg)。长期给予TPN溶液会引起必需脂肪酸缺乏,应补充脂肪乳剂。预防量为使脂肪产热量占总热量的3%~5%,治疗量为8%~10%。TPN溶液中所含葡萄糖量大,且是高渗性的,应缓慢滴注至中

主管护师基础知识

主管护师基础知识 单选题: 肠内营养制剂中可用于防治肝性脑病的特殊配方制剂是: 1. 必需氨基酸配方 A. 高糖配方 B. 低蛋白配方 C. 高支链氨基酸配方 D. 高维生素配方 E.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题解:高支链氨基酸配方可减少血氨形成,可以预防肝性脑病。 脊柱出现胸椎后凸的时间是: 2. 出生时 A. 3个月 B. 6个月 C. 9个月 D. 12个月 E.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C 题解:新生儿脊柱仅有轻微后凸,3个月能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时出 现胸椎后凸,1岁能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 交感神经对血液循环的调节不正确的是: 3. 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率加快 A.

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B. 交感神经兴奋α、β受体调节血液循环 C.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使血压升高 D. 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产生与副交感神经相反的作用 E.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D 题解:本题考查了循环系统的神经调节。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有两组,一组是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能的α和β受体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周 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另一组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乙酰胆碱能受体使心 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周围血管扩张,血压降低。故答案D是错误的。 属于活菌苗的是: 4. 卡介苗 A. 麻疹疫苗 B. 脊髓灰质炎疫苗 C. 霍乱菌苗 D. 百日咳菌苗 E. 您的答案: 正确答案:A 题解:卡介苗属于活菌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霍乱菌苗、百日咳菌苗属于死菌苗。 习惯性流产的定义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几次或以上: 5. 6次 A.

医院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

XX医院 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 为促进我院合理使用胃肠外营养药品,经全院讨论,特制订本制度,规范使用与管理肠道外营养疗法。 一、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二、全院关于胃肠外营养的管理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临床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类药物,使用原则参照我院制定的胃肠外营养何时使用指南。指南如下:适应症:(1)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2)重症胰腺炎;(3)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4)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5)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6)

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禁忌症:(1)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2)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3) 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四、进行处方点评和病历点评时严查胃肠外营养用药情况,严惩非适应症,无适应症和超适应症情况的发生。对滥使用的临床医师视情况给予处分、警告、处罚、停职等处理。 五、胃肠外营养配制管理。 (一)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各级人员的岗位制度、消毒管理制度、细菌学监测制度、操作规程、物器材管理制度等,确保肠外营养液的配制质量。 (二)成立配制中心:肠外营养液是直接由营养科配制,每天由营养师到病房会诊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肠外营养液处方的,再由护士进行配制,她们的资格职称都是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确保肠外营养液的配制质量,预防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三)配制室的要求:配制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配制室是空气洁净室,洁净等级为1万级,配备双人层流洁净工作台,洁净等级为100级,设有传递窗及缓冲间。 (四)设备:所有一次性物品均到设备科和供应室领取。 (五)配制中的管理:配液前开紫外线消毒40min,净化系统开启30min以上,进入配制间前更换洗手衣裤、戴口罩、帽,按7个步骤洗手,换鞋进入配制室,先开启层流

全胃肠外营养整理

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 〖查阅:365次〗〖发布时间:2008年6月27日〗〖返回〗〖关闭页面〗 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 1967年StanleyDudrick与DouglasWilmore采用中心静脉输入高热能与氮源在临床获得成功,提出了全静脉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TPN)也称全胃肠外营养的理论。TPN治疗技术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及重大手术的成功率有积极作用。它可以保护和支持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调控与修复,促进患者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近年来,TPN作为一种特殊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越来越受到肯定。为了强调所提供营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机体组织的利用和合成,1983年又提出了以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tion Admixture,简称TPN)方式应用于肠外营养支持的概念。TPN又称“全合一(All mOne,简称AIO)”,是将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7大营养要素在无菌条件下,按比例混合在一个输液袋中,以外周或中心静脉插管的方式直接输入机体的注射液。采用TPN的方式消除了传统配液方式的某些弊端,具有以下优点:一次性无菌条件下配制,减少污染机会;以较佳的热氮比和多种营养物质组合后同步进入体内,可提高氮的利用,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减少诸如高血糖、脂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简化护士操作,便于管理等。随着TPN的应用越来越广,它在临床营养实践中的不少问题也暴露出来。例如对机体代谢特点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处于病理状态时的特点缺乏了解,以至制定的配方有不妥之处;对各种成分制剂问配伍变化缺乏前瞻性的掌握,以致影响TPN溶液的稳定;不熟悉各种营养制剂的特点,未能恰当地选择使用等。本文就TPN应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1.TPN的成分和作用 1.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碳原子。其中葡萄糖最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能被所有器官利用,因此是TPN热能的主要来源。1 g葡萄糖提供4 kcal热量。目前较常用有5%、10%、25%、50%等规格的注射液。70%葡萄糖注射液专供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但葡萄糖代谢必须依赖胰岛素,对糖尿病、手术或创伤所致的胰岛素不足的病人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其它的糖类物质如果糖,麦芽糖,醇类如山梨醇、木糖醇,乙醇等也可酌情选用。最新研究表明,在应激状态下,如术后、严重感染及烧伤患者,葡萄糖、果糖加木糖醇按8: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版(草案)

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 版)(草案) 第一部分总论 第二部分成人营养需要量 第三部分营养风险筛查(NRS) 第四部分肠外营养素 第五部分输注路径 第六部分疾病营养支持 一.术后糖电解质输液 二.围手术期肠外营养 三.围手术期肠内营养 四.危重病 五.成人烧伤 六.胰腺炎 七.短肠综合征与胃肠道瘘 八.炎性肠病 九.肝脏疾病与肝移植 十.心血管疾病 十一.神经性疾病 十二.糖尿病 Ⅱ.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2006 版)(草案) 第一部分总论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于2004年12月在京成立。作为一个多学科学术组织,CSPEN的愿景(vision)是倡导循证营养实践,促进我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效价比的营养治疗。编写、制定与推广临床指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定义为: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大中规模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 本指南的宗旨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005年,CSPEN组织我国临床营养、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于当年制定和公布了第一版《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先后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登载。这是我国首个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制定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出版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 2006年版指南制订过程 在2005年版的基础上,2006年1月,CSPEN开始组织《肠外和肠内营养临床指南》修订工作。在广泛听取和收集国内同行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2006年4月,召开了2006版指南第一次“共识工作会议”,讨论重

几种肠内营养剂的区别知识交流

几种肠内营养剂的区 别

几种肠内营养剂的区别 (一)大分子聚合物肠内营养配方(polymeric formulas) 以全蛋白质、脂肪和糖等大分子为主要成分的营养制剂,所含的蛋白质系从酪蛋白、乳清蛋白或卵蛋白等水解、分离而来;糖类通常是淀粉及其水解物形式的葡萄糖多聚体;脂肪来源于植物油,如谷物油、红花油、葵花油等;配方中蛋白质、糖类和脂肪分别占总能量的12%~18%、40%~60%和30%~40%。此外配方中尚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通常不含乳糖。有些还含有膳食纤维,含量自6~14g/4180kJ不等。大分子聚合物制剂可经口摄入或经喂养管注入,适合于有完整胃或胃肠功能基本正常者。 1、标准的大分子聚合物肠内营养制剂 特点:不含乳糖、等渗、残渣少、宜通过小孔径的肠内喂养管,含有完整的蛋白、多聚糖、长链和(或)中链脂肪酸,其营养素组成为:糖占50-55%,蛋白质占10-15%,脂肪占25-30%。该类制剂调配成液体时,标准能量密度为 1kcal(4.18kJ)/ml,非蛋白质能量与氮的比例约为150kcal(627kJ)∶1g,渗透压自300~450mOsm/kg?H2O不等,适用于多数病人。 主要制剂:能全素(Nutrison,纽迪希亚) 安素(Ensure,雅培) 瑞素(Fresubin,华瑞) 立适康(普通型)(LESCON,西安力邦) 2、高能量、高氮大分子聚合物肠内营养制剂

高能量配方以较少容量提供较高能量,能量密度为1.5~2kcal(6.27~8.36kJ)/ml,适用于需限制液体入量的病人。高氮配方中的热氮比约为313kJ∶1g,适用于需补充大量蛋白质的病人。 主要制剂:瑞高(Fresubin 750 MCT,华瑞) 倍力安力加(Enercal Plus,惠氏) 3、含膳食纤维的大分子聚合物肠内营养制剂 特点:在标准型中加入从肉、水果、蔬菜和谷物中提取出来的纤维素,尤适用于腹泻或便秘患者。使用时应采用口径较大的输注管。 主要制剂:能全力(Nutrison Multi Fibre,纽迪希亚) 瑞先(Fresubin Energy Fibre,华瑞) (二)预消化肠内营养配方(predigested formulas) 含有1种或1种以上的部分消化的大分子营养素。其中氮以氨基酸和短肽型形式存在,糖类为部分水解的淀粉(麦芽糖糊精和葡萄糖寡糖),脂肪常为植物来源的MCT和LCT,少数制剂含有短链脂肪酸;不含乳糖和膳食纤维。氨基酸、糖和脂肪分别约占总能量的12%~20%、80%和1%~5%。标准密度为 1~1.27kcal(4.18~6.27kJ)/ml。这类配方亦含有足够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该类配方的渗透压一般为400~700mOsm/kg?H2O。适用于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全的病人,如吸收不良综合征、Crohn病、肠瘘、小肠切除术后、胰腺炎、肠粘膜萎缩等。 1、以氨基酸为基础的配方 特点:(1)蛋白质来源于结晶氨基酸; (2)糖来源于多聚糖或双糖;

全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 K查阅:365次〗〖发布时间:2008年6月27日〗〖返回〗〖关闭页面〗 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 1967年StanleyDudrick 与DouglasWilmore 采用中心静脉输入高热能与氮源在临床获得成功,提出了全静脉营养仃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简称TPN)也称全胃肠外营养的 理论。TPN治疗技术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及重大手术的成功率有积极作用。它可以保护和支持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调控与修复,促进患者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近年来,TPN作为一种特殊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越来越受到肯定。为了强调所提供营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机体组织的利用和合成,1983年又提出了以全营养混合液仃otal Nutrition Admixture ,简称TPN) 方式应用于肠外营养支持的概念。TPN又称“全合一(All mOne ,简称AI0)”,是将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7大营养要素在无菌条件下,按比例混合在一个输液袋中,以外周或中心静脉插管的方式直接输入机体的注射液。采用TPN的方式消除了传统配液方式的某些弊端,具有以下优点:一次性无菌条件下配制,减少污染机会;以较佳的热氮比和多种营养物质组合后同步进入体内,可提高氮的利用,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减少诸如高血糖、脂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简化护士操作,便于管理等。随着TPN的应用越来越广,它在临床营养实践中的不少问题也暴露岀来。例如对机体代谢特点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处于病理状态时的特点缺乏了解,以至制定的配方有不妥之处;对各种成分制剂问配伍变化缺乏前瞻性的掌握,以致影响TPN溶液的稳定;不熟悉各种营养制剂的特点,未能恰当地选择使用等。本文就TPN应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1.TPN的成分和作用 1.1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碳原子。其中葡萄糖最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能被所有器官利用,因此是TPN热能的主要来源。1 g葡萄糖提供4 kcal热量。目前较常用有5 %、10 %、25 %、50 %等规格的注射液。70 %葡萄糖注射液专供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但葡萄糖代谢必须依赖胰岛素,对糖尿病、手术或创伤所致的胰岛素不足的病人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其它的糖类物质如果糖,麦芽糖,醇类如山梨醇、木糖醇,乙醇等也可酌情选用。最新研究表明,在应激状态下,如术后、严重感染及烧伤患者,葡萄糖、果糖加木糖醇按8 : 4:2的比例混合供给,能达到最好的代谢效应。这是因为输液的葡萄糖浓度较低,使得血清葡萄糖水平也低,从而减轻了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担,而果糖和木糖醇又增加了葡萄糖的利用与蛋白质合成。目前,日本已有2 种这样的混合制剂出现。 我国目前尚无该类制剂,但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优点已经受到瞩目。 1.2脂肪 以乳剂形式用于临床,是TPN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它含热量高,氧化lg脂肪可提供9 kcal 的热量,同时还可为机体提供必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一、适应证 (一)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 (二)重症胰腺炎; (三)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 (四)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 (五)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 (六)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二、禁忌证 (一)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二)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 (三)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三、并发症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均与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常见的有气胸、血胸、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或导管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后需拔除导管,治疗并发症,从其他静脉另行

降低血渗透压,同时正规胰岛素以1O~20U/h经静脉滴入。在纠正过程中要防止血糖下降太快而导致脑细胞水肿。 2)低血糖:突然中止PN液的输入,而血胰岛素仍处于较高水平,就极易发生低血糖,故 PN 液输入突然中止应视为禁忌。不应利用同一静脉途径输血或输注其他不含糖类液体而停止 PN 。对有糖代谢异常者,可用等渗葡萄糖液500ml作为过渡,然后完全停用PN 。 2、氨基酸代谢紊乱: 以水解蛋白为主要氮源时,易发生高血氨症或氮质血症。目前普遍使用结晶氨基酸液作为氮源,已很少发生; 3、脂肪代谢紊乱: 接受PN治疗3~6周以上,若PN液中不含脂肪,则可能发生必需脂肪酸缺乏症。预防的最好方法是每天补充脂肪乳剂,每周至少输注脂肪乳剂2次; 4、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缺乏: 实施PN时,电解质需要量增加,不注意及时补充时极易发生电解质缺乏症,低钾、低磷、低钙和低镁血症均可出现。微量元素最常见的是锌缺乏,其次为铜缺乏和铬缺乏。凡是长期行PN治疗者,应每天补充微量元素。 (三)肝胆系统并发症 PN 时易引起胆汁淤积性肝功能不全,其原因很多,其中长期能量过高、肠内长期没有含脂肪食物通过是重要原因。可通过调整营养液用量和配方使其纠正。

真题精选-基础知识

历年真题精选 一、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低渗性缺水重度缺钠时,血清Na( ) A.低于140mmol/L B.低于135mmol/L C.低于130mmol/L D.低于125mmol/L E.低于120mmol/L 正确答案:E 2.休克经处理后,临床上微循环改善的最重要指标是( ) A.血压回升 B.尿量增多 C.肢端温度上升 D.皮肤颜色较红 E.神志恢复清楚 正确答案:B 3.休克时,5~10分钟快速静滴等渗盐水250ml后,如血压升高而中心静脉压不变则提示( A.心功能不全 B.血容量过多 C.容量血管过度收缩 D.血容量不足 E.肾功能不全 正确答案:D 4.关于局麻药极量,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普鲁卡因100Omg B.利多卡因600mg C.布比卡因200mg D.丁卡因150mg E.丁卡因60mg 正确答案:A 5.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用药的主要作用是( ) A.抑制呼吸道分泌 B.镇静 C.记忆丧失 D.降低基础代谢率 E.增加心率

6.腰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恶心呕吐 B.背痛 C.脑脊髓膜炎 D.脑神经麻痹 E.头痛 正确答案:E 7.术前常规禁食的主要目的是( ) A.避免胃膨胀而妨碍手术 B.防止麻醉期间呕吐导致误吸 C.防止术后腹胀 D.防止术后肠麻痹 E.防止术后便秘 正确答案:B 8.关于肠内营养哪项正确( ) A.一旦胃肠道功能恢复即应利用之 B.要素饮食破坏肠屏障功能 C.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 D.应尽量减少纤维,以利于吸收 E.不会引起糖代谢紊乱 正确答案:A 9.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的临床表现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患侧眼球及周围进行性红肿和硬结 B.局部疼痛、压痛 C.寒战、高热 D.头痛或昏迷 E.对侧肢体瘫痪 正确答案:E 10.挤压综合征主要是指伤后出现( ) A.呼吸困难 B.休克 C.昏迷 D.肾衰竭 E.心力衰竭 正确答案:D 解题思路:挤压综合征主要是指挤压伤后大量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释放,损害肾小管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11.恶性肿瘤的诊断,最重要的依据是( )

全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指南(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市人民医院 肠外营养药物使用指南 全肠外营养(TPN)药物是经静脉途径供应患者所需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以抑制分解代谢、促进合成代谢,并维持细胞、器官结构与功能的需要。 营养支持的适应症、肠外营养剂的选择、营养液的配制及输注方法、途径、护理都会影响患者的恢复治疗,因此,规范化的营养支持模式势在必行,从而避免在营养支持过程中发生不合理现象,最大程度保证为患者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 一、肠外营养的适应证 (一)重度营养风险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经口或经肠道营养素摄入不足,且短期内(10~14天)无法恢复正常进食者。 (二)胃肠功能障碍。 (三)胃肠道梗阻、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 (四)重症活动期炎症性肠病,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支持。 (五)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出现不良反应或热量供应不足时,须联合应用肠外营养。 (六)重症胰腺炎,无法耐受肠内营养时。 (七)放射性肠炎。 二、肠外营养的禁忌证 (一)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二)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终末期。 (三)下列情况慎用肠外营养: 1、无明确治疗目的或已确定为不可治愈而盲目延长治疗者:如广泛转移的晚期恶性肿瘤伴恶病质的患者,生活质量差、任何治疗方法均无明显改善作用,此时肠外营养也无明显益处,反而会增加患者生理和经济负担。 2、胃肠道功能正常或有肠内营养适应证者:对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应注意观察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时有肠外营养过渡到肠内营

养。 3、患者一般情况良好,预计需要肠外营养少于5天者。 4、原发病需立即进行急诊手术者。 5、预计发生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者。 6、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处于纠正期间。 7、脑死亡或临终或不可逆昏迷。 三、TPN合理配方设计原则 (一)静脉营养支持的模式是个体化给药,在配方上应突出个体化的特点。 (二)TPN的配方没有统一的处方,处方设计应全面考虑,包括是否有使用TPN的指证、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或体表面积及病情。 (三)合理处方设计应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肝肾功能等。 (四)处方设计患者所需的总热量、液体量、糖、脂肪、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等的用量和比值,应尽量达到合理的个体化配方。 (五)处方设计还应考虑各营养成分的理化性质、配伍禁忌及影响TPN稳定性的因素。 四、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工具 (一)主观全面评价方法(SGA)★(附件一) (二)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表★(附件二) 五、计算所需热量 (一)根据Harris Bennedict(BEE)公式计算: 男性:BEE(kcal/24h)=66.5+13.8W+5.0H-6.8A 女性:BEE(kcal/24h)=655+9.5W+1.8H-4.7A W-体重(kg)H-身高(cm)A-年龄(岁)1kcal=4.184kJ 低度应激=1.3×BEE 严重应激=2.0×BEE 中度应激=1.5×BEE 恶性肿瘤=1.6×BEE 注:应激状态是指机体在饥饿,创伤,感染后和疾病时的代谢变化反应,交感神经引起的高代谢状态,使机体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增加。能量消耗增加幅度比想象低,创伤、感染时视其严重程度REE可增加20%~30%,只有大面积烧伤的REE才会增加50%~100%,通常的择期手术,REE仅增加约10%左右。

普通外科学 基础知识

外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 一、A1 1、全胃肠内营养制剂的成分中,不包括 A.葡萄糖 B.脂肪乳剂 C.电解质、维生素 D.肝素 E.谷氨酰胺 2、为防止脂肪代谢所致的酮症,需补给 A.葡萄糖 B.生理盐 C.林格液 D.胰岛素 E.碳酸氢钠液 3、关于营养支持,下列正确的是 A.正常成人每天所需的能量约6000ld B禁食在7天以下的手术可以不予以营养支持 B.禁食在7天以下的手术可以不予以营养支持 C.管饲饮食只能是等渗液体; D.要素饮食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纠正负氮平衡 E.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必须采用从深静脉给予 4、临床上评价患者营养不良,下列正确的是 A.较标准体重低10%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5g B.较标准体重低l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5g C.较标准体重低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5g D.较标准体重低1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30g E.较标准体重低15%以上,血浆蛋白测定清蛋白低于25g 5、评价营养不良的确诊指标是 A.白蛋白 B.球蛋白 C.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 D.转铁蛋白 E.视黄醇蛋白 6、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手术是 A.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B.慢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 C.开放性骨折行骨折复位术 D.皮肤裂伤后0.5小时行清创术 E.甲状腺腺瘤行甲状腺腺瘤切除术

7、下列疾病中,需要限期手术的是 A.胃癌 B.胃穿孔 C.外伤性脾破裂 D.胫腓骨骨折 E.甲状腺腺瘤 8、下列疾病中,需要急诊手术的是 A.闭合性胫腓骨骨折 B.直肠癌 C.外伤性脾破裂 D.胃癌 E.胃溃疡 9、下列疾病中,属于择期手术的是 A.胃穿孔 B.胃溃疡 C.胃癌 D.幽门梗阻 E.肠扭转 10、围手术期的术中处理一般不包括 A.特殊手术器械的准备 B.无菌技术 C.麻醉的保障 D.术中器官功能的监护 E.术中意外的认识和防治 11、关于围术期的叙述,下列不恰当的是 A.围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至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 B.围术期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阶段 C.围术期处理是以手术为中心而进行的各项处理措施 D.围术期处理包括手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E.重视围术期处理对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12、在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措施中,下列哪项不恰当 A.全身抗感染治疗 B.静脉输入平衡型复方氨基酸。 C.静脉输入新鲜血、血浆和血清白蛋白, D.静脉输入葡萄糖,可加少量胰岛素 E.口服乳果糖 13、急性肝衰竭的实验室检查,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胆红素增高

胃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是按照患者的需要,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患者所需的全部能量及营养素,包括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㈠目的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从胃肠道营养、胃肠道需要充分休息、消化吸收障碍以及存在超高代谢等的患者,保证热量及营养素的摄入,从而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患者康复。㈡分类 根据补充营养的量,胃肠外营养可分为部分胃肠外营养(PPN)和全胃肠外营养(TPN)两种。根据应用途径不同,胃肠外营养可分为周围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营养。短期、部分营养支持或中心静脉置管困难时,可采用周围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营养。长期、全量补充营养时宜采取中心静脉营养。 ㈢用法 胃肠外营养的输注方法主要有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及单瓶输注两种。 1.全营养混合液输注即将每天所需的营

养物质在无菌条件下按次序混合输入由 聚合材料制成的输液袋或玻璃容器后再 输注的方法。这种方法热氮比例平衡、 多种营养素同时进入体内而增加节氮效 果;同时简化输液过程,节省时间;另 外可减少污染并降低代谢性并发症的发 生。 2.单瓶输注在无条件进行全营养混合液输注时,可单瓶输注。此方法由于各营养素非同步进入机体而造成营养素的浪费,另外易发生代谢性并发症。 ㈣禁忌证 1.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2.估计应用时间不超过5天。 3.患者伴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出凝血功能紊乱或休克时应暂缓使用, 待内环境稳定后再考虑胃肠外营养。 4.已进入临终期、不可逆昏迷等患者不宜 应用胃肠外营养。 ㈤并发症 在患者应用胃肠外营养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

1.机械性并发症在中心静脉置管时,可 因患者体位不当、穿刺方向不正确等引 起气胸、皮下气肿、血肿甚至神经损伤。 若穿静脉及胸膜,可发生血胸或液胸。 输注过程中,若大量空气进入输注管道 可发生空气栓塞,甚至死亡。 2.感染性并发症若置管时无菌操作不严 格、营养液污染以及导管长期留置可引 起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脓毒症等感染 性并发症。长期肠外营养也可发生肠源 性感染。 3.代谢性并发症营养液输注速度、浓度 不当或突然停用可引起糖代谢紊乱、肝 功能损害。长期肠外营养也可引起肠黏 膜萎缩、胆汁淤积等并发症。 ㈥注意事项 ⒈严格执行配制营养液及静脉穿刺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⒉配制好的营养液储存于4℃冰箱内备用,若存放超过24⒊⒋

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

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 4.5.2.41 规范胃肠外营养及其分级管理制度 4.5.2.4 为促进我院合理使用胃肠外营养药品,经全院讨论,特制订本制度,规范使用与管理肠道外营养疗法。 一、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 ,TPN )。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肠外营养( PN )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二、全院关于胃肠外营养的管理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临床合理应用胃肠外营养类药物,使用原则参照我院制定的胃肠外营养何时使用指南。指南如下:适应症:(1)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2) 重症胰腺炎;(3)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4)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 (5)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6)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禁忌症:(1) 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2)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 (3) 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四、进行处方点评和病历点评时严查胃肠外营养用药情况,严惩非适应症,无适应

肠道外营养管理规范

. 肠道外营养管理规范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场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一.适应证 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者,也包括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 (一)肠外营养疗效显著的强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①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 - 80%;②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③放射性肠炎;④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 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4.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5.严重营养不良: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能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二)肠外营养支持有效的适应证 1.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预计大手术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充足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 2.肠外瘘:在控制感染、充分和恰当的引流情况下,营养支持已能使过半数的肠外瘘自愈,确定性手术成为最后一种治疗手段。肠外营养支持可减少胃肠液分泌及瘘的流量,有利于控制感染,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治愈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 3.炎性肠道疾病:Crohn氏病、溃疡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人处于病变活动期,或并发腹腔脓肿、肠瘘、肠道梗阻及出血等,肠外营养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可缓解症状、改善营养,使肠道休息,利于肠粘膜修复。 4.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对于体重丢失≥10%(平时体重)的病人,应于术前7-10天进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直至术后改用肠内营养或恢复进食为止。 . . 5.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①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致营养负平衡,肝硬化或肝肿瘤围手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1-2周,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者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表4-2-1)。②肾功能不全: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感染、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衰竭(表4-2-2)、慢性肾衰透析病人合并营养不良,因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而需肠外营养支持(表 4-2-3)。慢性肾衰透析期间可由静脉回输血时输注肠外营养混合液。③心、肺功能不全:常合并蛋白质-能量混合型营养不良。肠内营养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临床状况和胃肠功能,可能有利于心衰病人(尚缺乏证据)。COPD病人理想的葡萄糖与脂肪比例尚未定论,但应提高脂肪比例、控制葡萄糖总量及输注速率、提供蛋白质或氨基酸(至少lg/kg·d),对于危重肺病病人应用足量谷氨酰胺,有利于保护肺泡内皮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减少肺部并发症。④炎性粘连性肠梗阻: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4-6周,有利于肠道功能恢复、缓解梗阻。 二.禁忌证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的指南 一、适应证 (一)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 (二)重症胰腺炎; (三)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 (四)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 (五)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 (六)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二、禁忌证 (一)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 (二)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 (三)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三、并发症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1、机械性并发症:均与放臵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常见的有气胸、血胸、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或导管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发生后需拔除导管,治疗并发症,从其他静脉另行臵管。

2、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败血症,是PN时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可因穿刺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导管护理不当、营养液细菌污染、导管放臵时间过长或患者存有感染病灶引起。发生后应立即拔除导管,作血培养和导管头培养,改用周围静脉营养。若血培养阳性,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预防的措施为严格执行无菌穿刺插管技术、穿刺导管经 15cm 的皮下隧道引出皮肤、在超净台内配制营养液、使用 3L 袋以组成全封闭式输液系统、保持导管出口处皮肤干燥、定时每天消毒穿刺导管周围皮肤、避免导管采血或输血、注意更换输液系统时的无菌操作等。 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该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临床症状。预防的措施有在拔管前注意使患者取仰卧位或垂头仰卧位,当患者有脱水症时应避免拔管,导管拔出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同时注意夹闭导管腔或用手指压在拔管的皮肤切口上,但要避免过度按压或用力摩擦颈动脉,切口处涂抗生素软膏,并嘱患者静卧 30 分钟。 (二)代谢性并发症 1、糖代谢紊乱: 1)高血糖和高渗性昏迷:因快速大量输入葡萄糖所致。预防措施是在输注 4h 后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如发生高渗性昏迷,应立即停止葡萄糖输入,用低渗盐水(O.45)以950ml/h 的速度输入以降低血渗透压,同时正规胰岛素以1O~20U/h经静脉滴入。在纠正过程中要防止血糖下降太快而导致脑细胞水肿。

肠外肠内营养指南汇总1

附录1 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6 版) 第一章制定指南的“指南” 引言 制定指南的初级阶段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SPEN)于2004年12月在京成立。作为一个多学科学术组织,CSPEN的愿景(vision)是倡导循证营养支持的实践,促进我国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和具有良好效价比的营养治疗。 编写、制定与推广临床指南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指南定义为:按照循证医学原则,以当前最佳证据为依据,按照系统和规范方法,在多学科专家、各级医院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合作下达成的共识。 本指南的宗旨是为临床医师、护理工作者、营养师、药剂师和患者在特定临床条件下,制定和/或接受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提供帮助,并为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2005年1月- 9月,是我们分会制定指南的初级阶段。 CSPEN常委们在中华医学会的直接指导下,组织了我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工作者及儿科、外科、内科等多学科专家成立了第一届《肠外肠内营养指南》编写委员会。按照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参比国内国外的临床研究报告,制定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指南。 在200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的“第一届全国临床营养周”大会上公开征求意见后,又做了大范围的修正和大范围的补充,于当年12月完成了第2005版《肠外肠内营养学临床―指南‖系列一: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虽然该指南范围窄,仅是住院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的内容,但仍然受到业者的重视。已经先后在《中国临床营养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等三本核心期刊杂志登载。发表后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也为2006年完善方法学和扩大内容打下了基础。 一、2006年版指南制订过程

全胃肠外营养与全合一

全胃肠外营养与全合一(TPN & AIO) 一、TPN的概况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TPN) 是指通过胃肠外途径提供机体代谢过程所需全部营养的营养支持方法。目前采用的主要途径是经静脉内输给,故又称静脉营养。由于TPN 所供给的营养素不需要经过胃肠道即可直接被机体组织所利用,所以也称TPN为人工胃肠道。 自20世纪60年代末TPN在国际上广泛用于外科,并迅速发展,被公认为20 世纪近代外科的重大进展之一。根据美国 肠内肠外营养学会(ASPEN)统计,全美有60万人/年在使用营养支持治疗,并且TPN已经走出医院,进入家庭,每年约有7000人进行家庭TPN。 我国开展TPN也已有二十多年历史,并且创造了靠TPN维持妊娠全过程并获得分娩成功的首例世界记录。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TPN 在我国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不但外科和儿科开展肠外营养,而且普及到内科、妇产科、肿瘤科等等。 TPN具有双重含义。一是Pareteral即肠外之义,它是指当胃肠道不能用于供给营养或不能供给足够的营养,就必须从胃肠外供给,所以TPN 的概念在理论上包括从静脉、动静脉导管、肌肉、皮肤,甚至腹(膜)腔提供营养。另一含义也许是更重要的,即Total(完全),要求输入的营养素的“质”和“量”能满足一个正常人或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不能低于正常而达不到营养支持的效果;也不能“过高”,“过高”反而给病人带来许多危害。 TPN对其适应症患者有显著效果,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加快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但在应用过程中,尤其行中心静脉输入的TPN从中心导管的插入和维护,营养液的配制,液体输入速度的控制,到代谢方面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防治等都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一个环节上的失误就可能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有必要系统学习和掌握TPN这一门现代技术。 二、TPN的营养成份 (一)碳水化合物是供能的基本物质,每克能提供16.72 kj (4 kcal) 能量。可供静脉输注的碳水化合物有单糖类(葡萄糖、果糖),双糖类(麦芽糖、蔗糖)及醇类(山梨醇、木糖醇、乙醇)。其中只有葡萄糖最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能被所有器官利用,有些器官和组织(大脑、红细胞)只能以其为能源物质。葡萄糖来源方便,价廉,无配伍禁忌,输入人体后有明显的节氮效果,临床应用最广泛。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为0.5g/h/kg,每天最大的利用率为750g,但实际用量每天以300~400g为宜,因为超量可引起高血糖和糖尿,甚至转化为脂肪沉积在内脏。葡萄糖的充分利用必须依赖于胰岛素,正常机体胰岛素分泌功能良好,对糖代谢能自动调节,所以输入糖不必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但创伤应激时机体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主要表现在胰岛素分泌抑制,周围组织对胰岛素产生抵抗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糖代谢发生严重障碍,因此对创伤应激和糖尿病患者行TPN支持时需加用外源性胰岛素,一般用量为8~10 g糖加1 unit 胰岛素。 (二)脂肪其营养价值主要是供能。由于脂肪不能直接输入静脉,否则会发生脂肪栓塞;因此,必须制成含细微颗粒的乳剂才能供静脉滴注。供静脉输注的脂肪其微细颗粒直径必须小于0.6 um,目前国内外生产的脂肪乳剂都能达到这一标准,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和使用方法,临床输注是安全的,一般用量为每天1~2 g/kg。输脂肪乳剂有以下几个优点:①供能量大,产热量高达37.62 kj/g (9 kcal/g);②溶液等渗,对血管内无损伤,可供周围静脉输注;③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提供必需脂肪酸;④在创伤应激状况下也可全部被机体利用;⑤代谢后不增加呼吸商,因此不增加肺的功能负担;⑥与葡萄糖合用有更明显的节氮效果。 脂肪乳剂Intralpid有10%、20%、30%三种不同浓度,20% 乳剂所含磷脂量与等容量10%乳剂相同,而含热量加倍,因此,在提供相同热量时,用20%乳剂可使磷脂摄入量减少,避免高磷脂摄入后可能发生的体内脂代谢异常。对入水量受限制者(如心、肾功能不佳入水肿病人等),用20%乳剂更为合适。脂肪乳剂是安全、无毒的,可长期使用,但仍需注意合理应用,否则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严禁直接将高浓度电解质液和其他许多药物(如肝素等)注入脂肪乳剂,否则可影响脂肪微粒的稳定性。单独输注脂肪乳剂的速度不宜太快,10% 500ml或20% 250ml乳剂均需输注6小时,每天用量<2 g/k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