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遥感概论-考研、考博试题答案汇总汇编

遥感概论-考研、考博试题答案汇总汇编

遥感概论-考研、考博试题答案汇总汇编
遥感概论-考研、考博试题答案汇总汇编

一、名词解释(陈程)

1.成像光谱仪:通常的的多波段扫描仪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几个到十几个波段?对遥感而言,在一定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越多,即波谱取样点越多,愈接近联系波谱曲线,因此可以使得扫描仪在取得目标

地物图像的同时也能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这种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谱象合一”的技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

2.光谱分辨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择的

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是传感器记录

的电磁光谱中特定波长的范围和数量。波长范围越窄,光谱分辨率越高;波段数越多,光谱分辨率越咼)。

3.监督分类;监督分类首先要从研究区选择由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

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方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

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4.合成孔径雷达;是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孔

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5.叶面指数: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一块地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

即:叶面积指数=绿叶总面积/占地面积。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当叶面积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

6 ?波谱反射率:反射率为地物表面反射与入射的辐照度之比值。反射率分析乃是对实测的地物反射率和从遥感图像中提取的反射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用于鉴别地物和直接识别地物的方法。

7?地面反照率:即在地面以上某高度,用一个朝上的短波辐射表测量向下的太阳直接辐射加上大气对太阳光的半球散射(漫射辐射),用另一个朝下的短波辐射表测量地面向上的半球反射辐射。后者与前者通量之比即为当地的地表反照率。

8?辐射能量:以辐射形式发射、转移,或接收的能量。

9?合成孔径雷达;是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

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10.水色遥感:利用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范围(380~900nm)的多个高灵敏窄波段探测水体光学特征(如: 离水辐射率)以及水色要求(叶绿素、悬浮泥沙以及黄色物质等)的技术。

11 ?空间分辨率:也称地面分辨率,指象素能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12?监督分类;监督分类首先要从研究区选择由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

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方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

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13?空间投影:空间投影所要研究的问题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解决由星载探测器获

得的地理信息用什么投影方式记录在图像平面上,形成人们所需的影像地图或地形图,其重点是为空间卫星摄影或扫描图像寻找和设计适宜的投影方案。二是将遥感图像转换成常规的地图投影(即把图像已有的投影变换成新编地图产品所选用的地图投影),其重

点在于解决投影变换的理论和方法。

14?叶面指数:叶面积指数又叫叶面积系数,是一块地上作物叶片的总面积与占地面积的比值。即:叶面积指数=绿叶总面积/占地面积。是反映作物群体大小的较好的动态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内,作物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当叶面积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田间郁闭,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

15.主动遥感:active remote sensing。又称有源遥感,有时也称遥测,指从遥感台上的人工辐射源,向目

标物发射一定形式的电磁波,再由传感器接收和记录其反射波的遥感系统。其主要优点是不依赖太阳辐射,

可以昼夜工作,而日一可以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主动选择电磁波的波长和发射方式。主动遥感一般使用的电磁波是微波波段和激光,多用脉冲信号,也有的用连续波束。普通雷达、侧视雷达,合成孔径雷达,红外雷达、激光雷达等都属于主动遥感系统。

传感器本身发射人工辐射,接收目标地物反射回来的辐射,这种探测地物信息的遥感即主动遥感。如雷达即属于主动遥感。

16高光谱遥感:高分辨率遥感,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可见光、近红外、中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内,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的影像数据的技术。其成像光谱仪可以收集到上百个非常窄的光谱波段信息。

17、空间分辨率:也称地面分辨率,指象素能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18、大气纠正;太阳光在到达地面目标之前,大气会对其产生吸收和散射作用。同样,来自目标地物的反射光和散射光在叨叨传感器之前也会被吸收和散射。入射到传感器的电磁波能量除了地物本身的辐射以外还

有大气引起的散射光,消除这些影响的处理过程称为大气校正。校正的方法有:利用辐射方程进行大气校正;

利用地面实况数据进行大气校正;利用辅助数据进行大气校正。

19、色度空间:又称颜色空间,指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谱与不同物质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色谱空间。

颜色空间也称彩色模型(又称彩色空间或彩色系统)它的用途是在某些标准下用通常可接受的方式对彩色加以说明。本质上,彩色模型是坐标系统和子空间的阐述。位于系统的每种颜色都有单个点表示。现在采用的大多数颜色模型都是面向硬件或面向应用的。颜色空间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上百种,大部分只是局部的改变或专用于某一领域。科学研究中有不少逻辑性等方面比HS X更高的颜色空间。

20、小波变换:以某些特殊函数为基将数据过程或数据系列变换为级数系列以发现它的类似频谱的特征,从而实现数据处理。

21、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22、密度分割;在一张黑白遥感图像上,随地物的反射(或发射)电磁波强度的不同将有所不同的密度分布.如果在图像的最大密度和最小密度之间,人为地分成许多区间,并且将某一区间用同一种密度或同一种颜色

表示,不同区间则用不同密度或不同颜色表示,我们称之为密度分割。

23、全球定位系统:是利用多颗导航卫星的无线电信号,对地球表面某地点进行定位、报时和对地表移动物体进行导航的技术系统。

24、遥感制图:通过对遥感图像的判读或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对各种遥感资料进行增强、识别、分类的制图技术。

25、监督分类;监督分类首先要从研究区选择由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

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如像素亮度均值、方差等),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

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像元的归属类别。

26、地物反射波(光)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27、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bidirectional reflectanee distribution function 、BRDF ):是一个定义光线在不透明表反射的四次元函数,基本式为:泊仝口,在这里是指光线的方向,另外

驾是指光线反射的方向,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代表法线,而在式子里的单位是sr-1,sr就是球

面度。

28、基尔霍夫定律;一个物体的波谱发射率等于它的波谱吸收率,即好的吸收体也是好的发射体。

29、瑞利散射;由半径小于波长的1/10以下的微粒引起的散射叫瑞利散射(Reyleigh Scattering )。

30、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对电磁波散射和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波段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透过率很小或根本无法通过,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目前在遥感中使用的一些大气窗口为:

1. 0.3~1.15卩m:包括部分紫外光、全部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光。其中:

0.3~0.4卩m :透过率约为 70% 0.4~0.7卩m :透过率大于 95% 0.7~1.1卩m :透过率约为 80% 2. 1.4~1.9卩m :近红外窗口,透过率在 3. 2.0~2.5卩m :近红外窗口,透过率为 4. 3.5~5.0卩m :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 5. 8.0~14.0卩m :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 80% 6.

1.0~1.8 mm :微波窗口,透过率约为 35~40%左右

7. 2.0~ 5.0 mm :微波窗口,透过率在 50~70%之间

& 8.0~1000 mm :微波窗口,透过率为

100%

31、 分辨率:分辨率是用于记录数据的最小度量单位,一般用来描述在显示设备上所能够显示 的点的数量

(行、列),或在影像中一个像元点所表示的面积。

32、 辐射亮度:表示面辐射源上某点在一定方向上的辐射强弱的物理量。

辐射亮度的SI 单位为 瓦/

(球面度.米2 )。

33、 维恩位移定律: 给出了黑体的发射峰波长与温度的定量关系,指出随着黑体温度的增加、发射峰波长 减小,两者呈反比关系

?max = A/T 。

34、 高光谱:光谱分辨率在 delta_lambda/lambda=0.01mm 数量级,这样的传感器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区域 有几十到数百个波段,光谱分辨率可达

nm 级。

35、 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 ), 或小波转换(wavelet transform )是指用有限长或快速衰减的、称

为母小波(mother wavelet )的振荡波形来表示信号。该波形被缩放和平移以匹配输入的信号。

小波变换分成两个大类:离散小波变换 (DWT )和连续小波转换(CWT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连续变换在所有可能的缩放和平移上操作,而离散变换采用所有缩放和平移值的特定子集。

36、 热红外遥感:(infrared remote sensing )是指传感器工作波段限于红外波段范围之内的遥感。探测 波段一般在0.76-

1000微米之间。是应用红外遥感器(如红外摄影机、红外扫描仪)探测远距离外的植被 等地物所反射或辐射红外特性差异的信

息,以确定地面物体性质、状态和变化规律的遥感技术。

热红外遥感就是利用传感器收集、记录地物的热红外信息,并利用其来识别地物和反演地表参数(温度、 湿度、热惯量等)的技术系统。

37、 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称为遥感平台,按高度可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 38、 成象光谱仪:通常的的多波段扫描仪将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分割成几个到十几个波段

.对遥感而言,在一

定波长范围内,被分割的波段数越多,即波谱取样点越多,愈接近联系波谱曲线,因此可以使得扫描仪在取得 目标地物图像的同时也能获得该地物的光谱组成

.这种既能成像又能获取目标光谱曲线的

’谱象合一 ”的技

术,称为成像光谱技术.按该原理制成的扫描仪称为成像光谱仪

39、 电磁波谱:电磁波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制成的图表叫做电磁波谱。 40、 近极轨卫星:卫星星下点进入南北极圈内的卫星轨道为近极地轨道。

41、 光谱分辨率;遥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 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

(光谱分辨率是传感器

记录的电磁光谱中特定波长的范围和数量。波长范围越窄,光谱分辨率越高;波段数越多,光谱分 辨率越高)。 42、 色调:颜色彼此相互区分的特性。是地物电磁辐射能量在影像上的模拟记录,在黑白影像上表示为 灰度,在彩色影像上表现为色彩,它是一切解译标志的基础,也是航空像片判读中的重要标志。 43、 边缘检测: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问题,边缘检测的目的是标识数字图像中亮 度变化明显的点。图像属性中的显著变化通常反映了属性的重要事件和变化。 这些包括(i )深度上的不 连续、(ii )表面方向不连续、(iii )物质属性变化和(iv )场景照明变化。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

视觉中,尤其是特征提取中的一个研究领域。

60%~95%之间,其中1.55~1.75卩m 通过率较高 80% 60%~70%

44、 真实孔径雷达 :以实际孔径天线进行工作的侧视雷达,称为真实孔径侧视雷达。要提高这种雷达的 方位分辨率,只有加大天线孔径、缩短探测距离和工作波长。

侧视雷达(Side Looking Radar )的天线不

是安装在遥感平台的正下方,而是与遥感平台的运动方向形成角度,朝向一侧或两侧倾斜安装,向侧下方 发射微波,接受回波信号的。

45、 纹理特征:细小地物在影响上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它反映了色调变化的频率,纹理形式很多,包括 点、斑、格、垅、栅。在这些形式的基础上根据粗细、疏密、宽窄、长短、只直斜和隐显等条件还可再细 分为更多的类型。 46、 辐射传输方程 :是指辐射源经大气层到达传感器的过程中电磁波能量变化的数学模型。

47、 数字影象:又称数字图像。即数字化的影像。物体光辐射能量的数字记录形式或像片影像经采样量化 后的二维数字灰度序列。

48、 大气窗口 :由于大气对电磁波散射和吸收等因素的影响,使一部分波段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透过率 很小或根本无法通过,电磁波辐射在大气传输中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目前在遥感中使用的一些大气窗口为:

的辐射量与具有多大温度的绝对黑体的辐射相当 ,由于一般地物的比辐射率(见“发射率”条)£均小于1,

故一般地物的亮度温度总是小于它的实际温度。

50、 地物波谱:地物的电磁波响应特性随电磁波长改变而变化的规律,称为地物波谱。

51、 视场:在扫描成像过程中一个光敏探测元件通过望远镜系统投射到地面上的直径或对应的视场角度。 52、 趋肤深度:skin depth ,是指雷达信号功率从介质表面衰减到 1/e 倍时的深度(或降至37%的深度).趋

夫深度提供了一种指示雷达信号随着物质穿透能力变换的方法

.。

53、 综合孔径雷达 :即合成孔径雷达,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尺寸较小的真实天线孔径用数据处 理的方法合成一较大的等效天线孔径的雷达。特点是分辨率高,能全天候工作,能有效地识别伪装和穿透 掩盖物。所得到的高方位分辨力相当于一个大孔径天线所能提供的方位分辨力。

54、 同步轨道:卫星运行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轨道平面与太阳入射光的角度保持一定固定的角度。

55、 植被指数:对于复杂的植被遥感,仅用个别波段和多个单波段数据分析对比来提取植被信息是相当 局限的。因而选用多光谱遥感数据经分析运算,产生某些对植被长势、生物量等有一定指示意义的数值, 即所谓的植被指数。主要用于突出遥感影像中的植被特征、提取植被类别和估算植被生物量。

56、 图像增强:传感器获取的遥感图像含有大量地物特征信息,在图像上这些地物特征信息以灰度形式 表现出来,当地物特征间表现的灰度很小时,目视判读就无法辨认,而图像增强的方法可以突出显示这种 微小灰度差的地物特征, 图像增强的目的时为了改善遥感图像目视判读的视觉效果,

以提高目视判读能力,

它也是计算机自动分类的一种预处理方法。图像增强的实质时增强感兴趣地物和周围地物图像间的反差。 图像增强的方法分为光学增强和数字增强方法两种。

57、最大似然分类;是监督分类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求出每个像素对于各类别的归属概率,把该像素 分到归属概率最大的类别的方法。

1. 2. 3. 4. 0.3~1.15卩m :包括部分紫外光、全部可见光和部分近红外光。其中:

0.3~0.4m :

0.4~0.7 i m : 0.7~1.1 i m : 1.4~1.9 i m : 2.0~2.5 i m : 3.5~5.0 i m : 透过率约为 透过率大于 透过率约为 近红外窗口, 近红外窗口, 中红外窗口, 70%

95% 80% 透过率在 透过率为 透过率为 5. 6. 7. 8.0~14.0 i m :热红外窗口,透过率为 1.0~1.8 mm :微波窗口,透过率约为 2.0~ 5.0 mm :微波窗口,透过率在

8.0~1000 mm :微波窗口,透过率为

49、亮度温度:是描述一般地物的“等效” 具有相等的辐射亮度时,以此时绝对黑体的温度等效地物的温度

60%~95%之间,其中1.55~1.75卩m 通过率较高 80% 60%~70% 80% 35~40%左右 50~70%之间 100%

温度参数。即在一定的波段范围内

,一般地物与绝对黑体相比

,称此温度为地物的亮度温度。它表示地物

二、问答题

水体的反射率总体很低,小于百分之十,远低于其他大多数地物,因此遥感图像上水体或湿地都呈现为深色调甚至黑色。对于清水在蓝绿光波段有较强反射,在其他可见光波段吸收都很强,在近红外波段吸收更强,使得反射率几乎是零。当水体中含有其他物质时,水体的反射光谱曲线会发生变化,如含有泥沙时可见光波段的反射率会增加,反射峰值出现在黄红区,含有叶绿素时近红外波段反射率明显增加。这些特征是遥感影像上分析水体泥沙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重要依据。

2 ?植被指数的含义及其应用

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

3?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的主要方法及其特征

几何纠正的主要方法包括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

几何粗校正是卫星运行和成像过程中引起的畸变而进行的校正;

几何精校正是对残剩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校正;

其中几何精校正有又包括:

(1)最邻近法

其优点是计算简便处理速度快,而且可以避免采样时像元值的改变,但这种方法可能会产生很明显的位置错误,尤其对于线性地物而言;

(2)双线性内插法

校正过后整个影像看上去比较自然,但其输出影像与输入影像相比有明显的变化,而且会降低影像的分辨率;

(3)三次卷积法

其特点是产生的影像比其他两种方法效果都好,但对输入像元值的改动是最大的,而且计算量的需要的地面控制点多;

4 ?多源遥感影像融合的主要方法及其特征5?试述当前光学遥感发展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特点及其发展趋势:(1)多分辨率多遥感平台并存,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普遍提高;

(2 )微波遥感、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

(3)遥感的综合运用不断深化;

(4 )商业遥感时代的到来;

6 ?论述遥感在自然灾害预测中的应用及其不足

7?中巴遥感资源卫星数据的特点及其应用

特点:其特点是用一颗星上的CCD相机和红外相机分别覆盖了SPOT卫星上的HRV和Landsat卫星上TM的主要波段;

应用:它的研制、发射和运行成功,结束了我国遥感应用全部依靠外国卫星遥感资料的历史,使我国能实时接收覆盖我国全境及部分周边国家领土的卫星遥感数据。

8?中巴资源卫星光谱成像特征

该卫星成像系统以不同的地面分辨率覆盖观测区域,即WFI的分辨率可达256m,IR-MSS可达78m和

156m,CCD为19.5m,3台成像传感器组成从可见光、近红外到热红外整个波普域覆盖观测地区的组合能力。

9.影像数据几何纠正方法

几何纠正方法包括几何粗校正和几何精校正;

其中几何精校正又可分为最邻近法、双线性内插法以及三次卷积法。

10?小卫星遥感系统

11.植被指数计算方法

1) 归

NDVI众所周知的一种植被指数,在LAI值很高,即植被茂密时其灵敏度会降低。其计算公式为:

Pel P RED

P NIR^P RED

NDVI=

(式1)

值的范围是-1~1 , 一般绿色植被区的范围是0.2~0.8。

2) 比值植被指数(Simple Ratio Index --------- SR)

SR指数也是众所周知的一种植被指数,在LAI值很高,即植被茂密时其灵敏度会降低。其计算公式为:

P RED

SR=

(式2)

值的范围是0~30+ ,—般绿色植被区的范围是 2~ 8。

3)增强植被指数(En ha need Vegetatio n In dex ---- E VI )

EVI 通过加入蓝色波段以增强植被信号,矫正土壤背景和气溶胶散射的影响。 即植被茂密

区。其计算公式为:

(式3)

值的范围是-1~1,—般绿色植被区的范围是 0.2~0.8。

4)大气阻抗植被指数(Atmospherically Resista nt Vegetati on In dex -------- A RVI )

ARVI 是NDVI 的改进,它使用蓝色波段矫正大气散射的影响(如气溶胶) ,ARVI 常用于大气气溶胶浓 度很高的区域,

如烟尘污染的热带地区或原始刀耕火种地区。其计算公式为:

E VI =

^(^PRED ^PBLUE )

(式4)

值的范围是-1~1,—般绿色植被区的范围是

0.2~0.8。

5)绿度总和指数(Sum Green Index ------- SG )

SG 指数是用于探测绿色植被变化最简单的植被指数。

由于在可见光范围内, 绿色植被对光强吸收,SG

指数对稀疏植被的小变化非常敏感。 SG 指数是500 nm ~600 nm 范围内平均波谱反射率。

总和最后会被转化回反射率。值的范围是

0~50+,—般植被区域是10~25。

12 ?激光雷达成像原理

激光雷达探测大气的基本原理即是上述几种激光与大气相互作用的机制。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经光束准 直(有的情况下需要扩束)后发射到大气中,激光在大气中传输遇到空气分子、气溶胶等成分便会发生散 射、吸收等作用。散射中的小部分能量一一后向散射光落入接收望远镜视场被接收。被接收到的后向散射 光传输到光电探测器(通常为 PMT )被转换成电信号(一般为电流信号)

,实现光-电转换,再经一系列的

运算放大,最终被显示、记录。对于不同高度的信号,利用激光信号传输时间间隔来记录,光速 c 已知,

便可换算成距离:。如果接收到的是回波点数,乘以系统距离分辨率即得高度。这样就获得了激光雷达

P-z

数据,利用激光雷达方程结合相关算法便可反演出相关大气特性,如大气垂直消光廓线、气体浓度、成分 以及温度廓线等。

13. 、

14. 高空间分辨率处理分析及其趋势

15. 结合您专业,浅谈多源遥感数据心综合处理和分析 16 .中巴资源卫星(CBERS )影像的波段特征 17. ISODATA 方法的聚类过程 18. 影像纹理计算方法 19. 影像正射纠正 20.

多源遥感信息复合

21 ?植被指数计算及其应用(与 11题相同)

22?热红外影像土壤水分反演模型

EVI 常用于LAI 值高,

EVI=

2.5

P NIR ^^P RED ~7'^P BLUE ^^

P NIR ~P RED

23 .几何校正的主要方法(与第9题相同)

24.光谱成像仪的成像机理(王建强)

高光谱分辨率遥感信息分析处理,集中于光谱维上进行图像信息的展开和定量分析,其图像处理模

式的关键技术有:⑴超多维光谱图像信息的显示,如图像立方体的生成;⑵光谱重建,即成像光谱数据的定标、定量化和大气纠正模型与算法,依此实现成像光谱信息的图像-光谱转换;⑶光谱编

码,尤其指光谱吸收位置、深度、对称性等光谱特征参数的算法;⑷基于光谱数据库的地物光谱匹配识别算法;⑸混合光谱分解模型;⑹基于光谱模型的地表生物物理化学过程与参数的识别和反演算法。

25.监督分类及其优缺点

监督分类包括利用训练区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监督分类根据训练场地提供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待分类点进行分类。因此,训练场地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对于不熟悉区域情况的人来说,选择足够量的训练场地带来很大的工作量,操作者需要将相同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叠在遥感图像上,根据地形图上的已知地物类型圈定分类用的训练场地。由于训练场地要求有代表性,训练样本的选择要考虑到地物光谱特征,样本数目要能满足分类的需求,有时这些还不易做到,

这是监督分类不足之处。

26.水体的光谱特征

水的光谱特征主要是由水本身的物质组成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水状态的影响。地表较纯洁的自然水体对

0.4?2.5卩m波段的电磁波吸收明显高于绝大多数其它地物。在光谱的可见光波段内,水体中的能量-物质相互作用比较复杂,光谱反射特性概括起来有一下特点:

(1)光谱反射特性可能包括来自三方面的贡献:水的表面反射、水体底部物质的反射和水中悬浮物质的反射。

(2)光谱吸收和透射特性不仅与水体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明显地受到水中各种类型和大小的物质一一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影响。

(3)在光谱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水几乎吸收了其全部的能量,即纯净的自然水体在近红外波段更近

似于一个“黑体”,因此,在 1.1?2.5卩m波段,较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

27.图像融合有哪些技术方法

主成分变换融合主成份变换融合是建立在图像统计特征基础上的多维性变换,具有方差信息浓缩、

数据量压缩的作用,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多波段数据结构内部的遥感信息,常常是以高分辨率数据替代多波段数据变换以后第一主成份来达到融合的目的。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应用任意数目的波段,它对N 个波段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主成份分析(PCA: Prin cipal Compo nent An alysis) ,将单波段的高分辨率

图像经过灰度拉伸,使其灰度的均值和方差和PCA变换第1分量图像一致;然后以拉伸过的高分辨图像

代替第1分量图像,经过PCA逆变换还原到原始空间,融合后的图像包括两幅原始图像的高空间分辨率

和多光谱信息特征。融合图像上目标的细部特征更加清晰,光谱信息更加丰富,其理论基础是图像统计

特征。

乘积变换融合乘积变换融合是应用最基本的乘积组合算法直接对两种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进

行合成。将一定亮度的图像进行变换处理时,只有乘法变换可以使其颜色保持不变。该融合算法是在原始图像上进行操作,结果将增强某些信息的表现,在很多城市和郊区环境研究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中,用户经常希望道路、农场等特征能够被识别出来,应用该方法将使上述特征得到增强,该方法简单,占用的机器资源少,但结果图像不保留输入的多光谱图像的辐射(反射)信息。其融合公式如下DTM

x DSPOT = DTMnew

比值变换融合

比值变换融合是将输入遥感数据的

3个波段按照公式进行计算,获得融合以后各波

段的数值。Brovey 变换融合方法是将遥感图像的 3个波段,按照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获得融合后各波段

的数值

[DR / (DR +DG +DB )] [DG / (DR +DG +DB )] [DB / (DR +DG +DB )]

其中,R 、G B 为图像的红、绿、蓝波段数值,

Dhires 代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

(http://www.episo.en/jsyj/ghxx/2012/8/27/261.shtml)

常用方法: ① 彩色变换:

指采用不同的彩色坐标系统,把不同的遥感器数据或不同性质的数据融合起来,产生彩色合成图像。常用 的彩色变换有RGB 彩色合成和HIS 变换。 ② 图像运算:

两幅或多幅单波段影像完成空间配准后,通过一系列运算,可以实现图像增强,达到提取某些信息或去掉 某些不需要信息的目的。

常用的图像运算方法有差值运算、比值运算和混合运算。 ③ 图像变换:

常用的图像变换方法有主成分分析、相关统计分析

(又称相关系数法)、空间滤波分析、回归变量代换

(RVS-Regressio n Variable Substitutio n)

、小波变换等。

(https://www.doczj.com/doc/f39819390.html,.en/s/blog 4a96696fO1009ds0.html)

28. 遥感信息地学评价的标准及应用意义

空间分辨率 是评价传感器性能和遥感信息的重要指标,也是识别地物形状大小的重要依据。 光谱分辨率 开拓遥感应用领域;专题研究中波段选择针对性;图像处理中多波段的应用提高判识效果。 时间分辨率 动态监测与预报;自然历史变迁和动力学分析;使用时检查提高遥感的成像率和解像率;更 新数据库。 辐射分辨率 是传感器区分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辐射强度差异的能力 视场(像幅宽度) 倾斜观测能力 立体观测能力 可持续性 29. 微波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微波遥感技术发展的历史不长,但是它的活动是相当频繁的,发展速度也是比较迅速的。特别是对海 洋和大气的探测,定会给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

我国的微波遥感技术起步较晚,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也有一定发展,已先后研制成功微波辐射计、微波扫描 成像仪、微波高度计、微波散射计和合成孔径雷达等微波遥感器。其中有的遥感器已有多种规格和不同的 技术指标,不过尚限于地面和航空遥感应用。另热高兴的事,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研制成功并进行了飞行试 验,获得了较清晰的地形目标图像,地面分辨率据称已达

15米左右。此外,我国还利用各种遥感仪器在

大气探测、土地资源调查、矿产地质、海洋污染检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 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国微波遥感方面的各项工作还是初步的,

发展也不平衡,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尚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努力,坚持不懈的进行艰苦他是的工作,方能赶 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发展趋势

综观国内外微波遥感发展的情况,目前的状况是:微波遥感器落后于遥感工作平台,微波遥感数据处 理和分析落后于遥感

x Dhires = DRnew x Dhires = DGnew x Dhires = DB new

器,地物微波波谱特征的研究又落后于数据处理。而且,投资较大,真正付诸实用的工作系统还很少。因此,微波遥感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

1)加强地物微波波谱特征的研究,扩大数据变换的机制。

提供大量的微波遥感数据并从中选取需要的特征信息,不仅有赖于精良微波遥感器的研制,还有赖于对微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的进一步了解。而建立地物目标的有效数理模型并用微波遥感数据反演目标特性,扩大数据变换的基础,又是研制微波遥感器和将遥感数据付诸实用的极其重要的基础工作。否则就无法充分利用航空和航天遥感获取大量资料。因此,微波波谱特征的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必将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2)重视微波遥感数据解译和方法的研究,发展计算机识别模式和自动解译技术。

微波遥感器只能测量物体的各种电磁参数而不能直接测量表征物体的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盐

分等。但是,只有把微波遥感测量的数据转换成表征物体特性的物理量才能识别物体,也才能使微波遥感数据得到实际应用。这种遥感数据的转换,不仅涉及到微波遥感的模型理论,而且还涉及到数据处理与解译的仪器设备,以及提取信息的理论、算法和技术。因此,微波遥感数据的转换、提取、识别和分类、以及计算机模式识别和自动解译技术的研究将成为微波遥感数据分析和解译理论和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

3)研制精良的微波遥感器,实现高质量、高可靠、稳定、连续的数据获取。

首先,进一步提高微波遥感器的工作能力。包括阔观测角度可变、波段可变、分辨率可变等,以便能同时获取众多的、详细的目标信息和满足各种需要,并为微波遥感器的研究和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其次,进一步提高微波遥感器的信息量。具体途径有(1)提高地面几何分辨率,重点是发展合成孔径

雷达技术和电扫相控阵天线技术;(2)提高地物波谱分辨率,主要措施是将波段尽量划分的更加精细,

并开辟新的工作波段,如发展亚毫米波技术,争取将多光谱分析技术由光波波段扩展到微波波段,使

微波全息雷达与可见光和红外照相系统结合起来,这无疑会大大提高识别不同目标的能力。(3)进- 步提高对地表透视能力,这对微波传感器特别是合成孔径雷达来说,潜力将是很大的。

第三,进一步提高微波遥感器的信息储存和处理本领。目前,空间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率只有一百多兆比特,以后有可能增加的几千兆比特,再加上其它遥感器的数据率,信息量将是十分惊人的。因此,大力发展数据存储和压缩技术,提高遥感器信息实时处理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目前,有关国家都很重视研究星上信息预处理和实时处理技术。重点是采用声表面波器件、电荷耦合器件、磁泡存储器等作为星上实时处理中的频率分析器、滤波器、存储器和相关器等新技术,以及探索形成合成孔径的新方法,如“扫描合成孔径”等。这些都是很值得注意的新动向。

此外,为了充分利用遥感数据,还必须相应改进和提高电子计算机的功能,缩短转入/输出时间,以及研究新的算法和发展为电子数字技术。

4)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微波遥感仪器和数据处理设备的研制、地面站设施的建立和维持,所需经费是十分庞大的,尤其是空间飞行器的发射,耗资更加巨大。因此,如何降低成本,扩大应用面,提高经济高效益,已日益成为

各国发展遥感,特别是微波遥感需要重视和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是能否加速发展遥感事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30.光学影像的分类方法及特点阈值分割法

图像阈值分割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割技术,利用图像中要提取的目标区域与其背景在灰度特性上的

差异,把图像看作具有不同灰度级的两类区域(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组合,选取一个比较合理的

阈值,以确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应该属于目标区域还是背景区域,从而产生相应的二值图像。

阈值分割法的特点是:适用于目标与背景灰度有较强对比的情况,重要的是背景或物体的灰度比较

单一,而且总可以得到封闭且连通区域的边界。

最大似然法

最大似然分类法是经常使用的监督分类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求出每个像元对于各类别归属概率

(似然度)(likelihood ),把该像元分到归属概率(似然度)最大的类别中去的方法。最大似然法假定训练区地物的光谱特

征和自然界大部分随机现象一样,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利用训练区可求出均值、

方差以及协方差等特征参数,从而可求出总体的先验概率密度函数。当总体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时,

其分类可靠性将下降,这种情况下不宜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

设计概论试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5 BDBDB 6—10 BAA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结构、动作 2、实用、坚固 3、多利斯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 4、意态、风神 5、巫术说、游戏说、模仿说 6、艺术作品、艺术欣赏者 7、情感性、创造性 8、罗丹 9、审美理知、审美共鸣 10、向日葵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创作者精神实践活动及其产品。(1分)艺术创作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1分)艺术创作的实现,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劳动过程。(1分)作为人类精神实践活动之一,它不可避免的受到它由之产生的时代特定经济基础的制约,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1分)艺术创作又是行动着的、发展着的审美实践活动。(1分) 2、蒙太奇:蒙太奇一词源于法语,是建筑学中一个名词的音译,是装配和构成的意思,借用到影视中来就是实现画面、镜头、声音等电影元素的艺术组接,是影视艺术中特有的重要表现手段。(3分)蒙太奇以人们的联想和理解能力为依据,运用画面的分切与组合,能动地揭示对象的内在联系和意义。(2分) 3、艺术风格:艺术风格体现着艺术家的艺术个性,(1分)是一个艺术家艺术个性稳定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面貌,(2分)它体现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1分)使艺术家具备独特的艺术个性的标志。(1分) 四、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1、再现论,是表述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内部主观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模仿,通过外部客观世界表达内部主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再现论、模仿轮、再现性艺术、模仿性艺术。(5分) 表现论,和再现论相对应或者相反对,也是表述艺术创作中内部主观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相互关系的理论。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对内部主观世界的表现,通过内部主观世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外部客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5分) 2、艺术的社会功用主要有审美功用、认识功用、社会组织功用。(4分) 审美功用: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物,艺术从生产劳动、巫术等活动中分化出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愈来愈强烈的审美需要。(2分) 认识功用:艺术反映生活这个命题,尽管有些简单笼统,却还是道出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质,它终究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种特殊表现形式。(2分) 社会组织功用:这也是艺术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功用。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为自己而是为社会创作的。(2分) 3、(1)人的首要属性就是其社会性,艺术家当然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其成长、其创作无不受其所处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民族心理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艺术家是其所处社会因素在个人身上集中反映的综合体。(4分) (2)艺术家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时代社会形态中的,而不能超越自己所处的时代,特定时代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

第一章 1、遥感的定义:通过不接触被探测的目标,利用传感器获取目标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被探测目标、区域和现象的有用信息 2、广义的遥感: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物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种探测技术。 3、狭义的遥感:指在高空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应用各种传感器(摄影仪、扫描仪和雷达等)获取地表的信息,通过数据的传输和处理,从而实现研究地面物体形状、大小、位置、性质以及环境的相互关系。 4、探测依据:目标物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信息被探测的依据)传感器能收集地表信息,因为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都辐射电磁波,同时也反射入照的电磁波。地表任何物体表面,随其材料、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呈现自己的波谱辐射亮度。 5、遥感的特点:1)手段多,获取的信息量大。波段的延长(可见光、红外、微波)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全天时。 2)宏观性,综合性。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一景TM影像185×185km2,可见的,潜在的各类地表景观信息。 3)时间周期短。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6、遥感数据处理过程 7、遥感系统:1)被探测目标携带信息 2)电磁波辐射信息的获取 3)信息的传输和记录 4)信息的处理和应用 第三章 1、电磁波的概念:在真空或物质中电场和磁场的相互振荡以及振动而进行传输的能量波。 2、电磁波特征(特征及体现):1)波动性:电磁辐射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 2)粒子性: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出去的能量为辐射能,其传播也表现为光子组成的粒子流的运动 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粒子性 可见光、红外线——波动性、粒子性 微波、无线电波——波动性 3、叠加原理:当空间同时存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波源产生的波时,每个波并不因其他的波的存在而改变其传播规律,仍保持原有的频率(或波长)和振动方向,按照自己的传播方向继续前进,而空间相遇的点的振动的物理量,则等于各个独立波在该点激起的振动的物理量之和。 4、相干性与非相干性:由叠加原理可知,当两列频率、振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恒定的电磁波叠加时,在空间会出现某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加强,另一些地方的振动始终减弱或完全抵消,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相干性。没有固定相位关系的两列电磁波叠加时,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种现象叫电磁波的非相干性

中国人民大学830-遥感概论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数线

中国人民大学830-遥感概论考研参考书目、考研真题、复试分 数线 830-遥感概论课程介绍 本书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全面讲解,按照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逐步引入。同时也注意反映遥感领域的新近科研成果,将新近成果与应用相结合。其主要内容有:遥感基本概念;遥感理论基础,包括遥感电磁辐射基础、遥感光学基础;遥感数据获取,包括传感器、航空遥感、航天遥感和微波遥感;遥感数据处理,即图像校正和增强;遥感信息提取,包括图像目视判读和计算机信息提取,以及遥感技术应用。书后附有国内外遥感数据源及遥感软件商网址和遥感图像处理软件介绍。 本书可作为高校地学类专业基础课教材以及相关信息类专业教材或公共课教材,也可作为其他有关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第一章遥感概述 1.1遥感概念 1.2遥感技术系统 一、遥感过程 二、传感器及遥感平台 三、遥感探测的特点 四、遥感的分类 五、遥感卫星地面站 1.3遥感技术的简史与发展 一、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 二、现代遥感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三、遥感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1.4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结合 一、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二、全球定位系统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学术学位: 学科门类政治、外语、专一(数学)、专二、总分 01哲学50509090330↓ 02经济学55559090360 03法学50↓50↓9090350 04教育学5050180330↓ 05文学55559090350 06历史学5050180335↑ 07理学45459090300 08工学45459090300 09医学5050180↑300 12管理学50↓50↓9090350↓ 13艺术学45459090330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政治、外语、专一、专二、总分备注 02经济类专业学位 (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 务、保险、资产评估) 50509090340 035101法律(非法学)50509090340↓ 035102法律(法学)50509090330 0352社会工作50509090330 0453汉语国际教育50509090315↓ 0552新闻与传播55559090355↓ 0651文物与博物馆4545180↑320 0852软件工程45458080300 0951农村与区域发展50509090300 1251工商管理 100↓50170↓未通过提前面试 同教育部A类分数线通过提前面试1252公共管理115↑50180↑ 1253会计12060225↑全日制

设计概论试题与答案一

设计概论试题与答案第一套 注意:(红色字体为重点) 第一章设计的内涵 思考题答题要点 1."设计"(Design)的本义是什么? 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其本义是"徽章、记号",即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 2.不同的学者对设计的理解提出了哪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设计是人类的行为; 设计的本质是人为事物; 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 3.如何理解设计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设计的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

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4.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①对"艺术"《辞海》解释为:"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珠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②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至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性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 5.什么是设计的形式?它包括哪些因素? 设计的形式指形态、色彩、肌理等外在造型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同时又对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①形态:通常指某种特定的外形,即物体在空间中的特定形态。物体的形态特征是我们区别不同物体的依据,这里的形态概念既指设计物外形,也包括设计物内在结构,是设计物的内外要素的统一的综合体,构成形态的基本形式有点、线、面、体等; 设计物的形态创造要善于运用变化与统一,韵律与节奏,主从与响应、过渡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比拟与联想等多种造型手法,以达

遥感概论试卷及答案2套及考试要点

遥感概论(A)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遥感 2.地物光谱特性曲线 3.光谱分辨率 4.标准假彩色图象 https://www.doczj.com/doc/f39819390.html,ndsat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主要是散射与吸收,散射会降低遥感图象的质量。 ? 2 遥感图象的解译是从遥感图象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目前遥感图象信息提取的方法主要是目视解译,这是信息社会中地学研究和遥感应用的一项基本技能。 ? 3 随着悬浮泥沙含量的加大,可见光对水体的透射能力减弱,反射能力加强。 ? 4 植被的光谱曲线最大反射值在绿波段,因此我们观察到的自然界植被为绿色的。? 5 散射主要发生在可见光区,不同于吸收作用,只改变传播方向,不能转变为内能。

? 6 陆地卫星Landsat,1972年发射第一颗,已连续31年为人类提供陆地卫星图象,共发射了7颗,产品有MSS,TM,ETM,属于中高度、长寿命的卫星。 ?7 TM1对水体有一定的透视能力,能判读出水下地形; ?8 TM123波段分别赋予RGB三个颜色通道合成的彩色图象就是真彩色合成. ?9 陆地卫星成象时的地面采样大小,在图象上就称为象元,是构成图象的最小成象单元。 ?10 TM1、TM2、TM3、TM4、TM5、TM7波段的图象象元大小为20米。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电磁波谱中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2.电磁波谱中近红外波长范围是。 3.目前分辨率最高的卫星是,他的的分辨率 为。 https://www.doczj.com/doc/f39819390.html,ndsat卫星所携带的传感器对地面的采样大小分别是:MSS4-7为, ETM1-ETM5、ETM7为,ETM6 ,ETM-PAN 波段为。 5.数字图象的计算机分类主要有两种,即和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航空象片判读的方法有那些? 2.分析彩红外航片上建筑物的信息提取方法? 3.植被的光谱特性曲线的特点(可用图示说明)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2)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 (3)叠掩; (4)阴影 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3)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 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 (10分) 求解过程如下: 对窗口数值由小到大排序: 115 <119<120<123<124<125< 126<127<150 取排序后的中间值:124 用中间值代替原窗口中心象素值,结果如下:

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设计概论(01D01) 一、单选题 1、中国明式硬木家具,利用本色的木质肌理成为一种天然的装饰。从装饰的现象看,这是一种( )装饰。 A.被动性 B.主动性 C.技巧性 D.智慧性 参考答案:D 2、德国工业联盟是在吸取英国()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 A.工艺美术运动 B.新艺术运动 C.现代艺术运动 D.工业革命运动 参考答案:A 3、现代室内设计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和通风的问题。 A.装饰 B.结构 C.采光 D.家具 参考答案:C 4、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建筑装饰与功能之间的关系的是 A.弗兰克·赖特 B.勒·柯布西耶 C.路易斯·沙利文 D.彼得·贝伦斯 参考答案:C 5、利用直观的图像和表格来说明设计的意图,这是一种()的设计方法。 A.优选法 B.逻辑法 C.离散法 D.形象法 参考答案:D

6、现代主义首先从()开始。 A.平面 B.手工艺 C.服装 D.建筑 参考答案:D 7、利用名人效应做广告,这是设计方法的一()构思。 A.反方向 B.正方向 C.正价值 D.逆反思 参考答案:B 8、以下属于解构主义风格的建筑是 A.帝国大厦 B.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 C.苏州博物馆 D.流水别墅 参考答案:B 9、商周文化中,()作为一种代表,是设计从物化融于文化的证明。 A.鼎 B.长信宫灯 C.欹器 D.木马流车 参考答案:A 10、法国罗浮宫“水晶金字塔”的设计者是 A.雷姆·库哈斯 B.赫尔佐格 C.弗兰克·盖瑞 D.贝聿铭 参考答案:D 二、多选题 11、以下属于爱迪生的设计的有() A:电灯B:电话

C:电报D:留声机 E:缝纫机 参考答案:ACD 12、艺术设计的特征包括() A:被动性和主动性B:创意性和图形性 C:产品性和科学性D:工艺性和市场性 E:选择性和稳定性 参考答案:BCD 13、设计方法可大致归纳为() A:分析法B:对比法 C:离散法D:形象法 E:逻辑法 参考答案:BCDE 14、以下属于艺术设计的分类形式的有() A:产品设计B:视觉传达设计 C:室内设计D:环境艺术设计E:公共环境设计 参考答案:ABD 15、“唐三彩”的三彩釉陶器,主要釉色为() A:黄B:绿 C:褐D:红

遥感基本知识总结

遥感基本知识总结 一. 遥感的基本概念 1. 遥感的基本知识 “遥感”一词来自英语Remote Sensing,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遥远的感知”之意。顾名 思义,遥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受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物体的属性。 实际工作中,重力、磁力、声波、机械波等的探测被划为物理探测(物探)的范畴,因 此,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的范畴。 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 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这五大部分。 1.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 任何目标物体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探测的依据。 2. 信息的获取 接受、记录目标物体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或者“遥感器”。如:雷达、扫描仪、摄影机、辐射计等。 3. 信息的接收 传感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者胶片上。胶片由人或回收舱 送至地面回收,而数字介质上记录的信息则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输送到地面的卫星接收 站。 4. 信息的处理 地面站接收到遥感卫星发送来的数字信息,记录在高密度的磁介质上,并进行一系列的 处理,如信息恢复、辐射校正、卫星姿态校正、投影变换等,再转换为用户可以使用的通用 数据格式,或者转换为模拟信号记录在胶片上,才能被用户使用。 5. 信息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涉及到航空、航天、光电、物理、计算机和信息科学 以及诸多应用领域,它的发展与这些科学紧密相关。 2. 遥感的分类 1)按遥感平台分 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上,如:车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 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如:飞机、气球等。 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等。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 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μm之间。 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μm之间。 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μm之间。 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10m之间。

设计概论试题答案

设计概论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湖北随县战国时期曾候乙墓出土的铜尊盘,上有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失蜡法工艺 )铸造的。2人面鱼身纹是( 马家窑彩陶 )彩陶上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3商代青铜器的主要纹样是( 饕餮纹 )。 4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园治》)。 5西班牙建筑师( 戈地(安东尼奥·高迪))在整个新艺术运动中是最引人注目,他设计的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那公寓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6.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博克斯登(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7宋代( 定窑 )瓷器大量使用开片的装饰方法 8、《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书人是(李诫) 9、中国明清在园林设计方面的专著是( 《园治》)。 10、1851年,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首届世界博览会。( 博克斯登 )设计著名的“水晶宫”。 11、1919年,( 格罗佩斯)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推行一套新的教学制度和设计理论,使该校成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摇篮。12、(莫里斯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3、工业设计同手工艺设计区别开来的分水岭是(工业革命 )。 14、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之后,英国的(莫里斯)倡导了“工艺美术运动”: 15、下面的设计大师中,哪一位属于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 16、构成主义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建筑师塔特林创作于1919年的( 第三国际纪念塔)。 17、( 耐特 )是教育家、作家、批评家,是将包豪斯精神带到英国又传播到美国的人。 18、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倡用装饰符号,表达个人的感情。 19、英国手工艺运动的倡导者是(约翰·罗斯金)和威廉·莫里斯。 20、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北京香山饭店、上海东方明珠塔等建筑设计是属于设计文化继承方式中的(延续性)设计。 21、杰出的设计大师米斯,用现代材料设计了1929年的巴塞罗纳博览会德国馆,全面体现了他的“(少则多)”的设计思想。 22、下面选项与著名设计家莱特有关的是(悉尼哥剧院。有机建筑。国际风格)。 23.展示设计属于( 三维)的设计。 24.将需要传达的信息转化为视觉符号,并将之传达给信息接受者,是(设计师 )的工作。 25.工业设计同手工艺设计区别开来的分水岭是(工业革命 )。

遥感概论知识点

遥感概论—刘朝顺 第一章绪论 一、遥感的概念 1.广义::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2.狭义::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主要指从远距离、高空以至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微波等探测器,通过摄影或扫描、信息感应、传输和处理,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的现代化技术系统。 二、什么是传感器 1.地物空间信息主要由搭载在遥感平台上的传感器来获取。 2.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 3.分类:摄影类型的传感器;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 4.构造: 1)收集器:收集地物辐射来的能量。具体的元件如透镜组、反射镜组、天线等。 2)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成化学能或电能。具体的无器件如感光胶片、光电管、光敏和热敏探测元件、共振腔谐振器等。 3)处理器:对收集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显影、定影、信号放大、变

换、校正和编码等。具体的处理器类型有摄影处理装置和电子处理装置。 4)输出器:输出获取的数据。输出器类型有扫描晒像仪、阴极射线管、电视显像管、磁带记录仪、XY彩色喷笔记录仪等等。 三、遥感的特点 1空间特性:视域范围大,具有宏观特性。 2.光谱特性:探测的波段从可见光向两侧延伸,扩大了地物特性的研究范围。 3.时相特性:周期成像,有利于进行动态研究和环境监测。 4.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5.时效性- 动态、快速获取监测范围数据。 6.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7.经济性-应用领域多,经济效益高。 8.局限性。 四、遥感的发展历史 1.无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 2.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萌芽阶段) 3.航空遥感阶段 4.航天遥感阶段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理解PPT) 一、电磁波谱 1.电磁波谱: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

遥感知识点系统归纳

遥感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遥感卫星则是指用作外层空间遥感平台的人造卫星。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它可以在轨道上运行数年,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远距离的探测。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卫星获得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电波传输到地面站,地面站发出指令以控制卫星运行和工作。 9月8日,搭载遥感卫星二十一号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当日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同时搭载发射了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拓二号卫星。遥感卫星二十一号,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天拓二号卫星主要用于小卫星技术试验。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3次飞行。 19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据了解,这颗卫星系目前我国分辨率最高的光学对地观测卫星,使国产光学遥感卫星空间分辨率首次精确到1米。 光学遥感卫星的分辨率优于1米即达到亚米级,是现在国际上遥感卫星最高分辨率等级。“高分二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首批启动立项的重要项目之一。“高分二号”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卫星相互配合,推动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应用,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行业和首都经济圈等区域应用提供服务支撑。 第一章、绪论 遥感(Remote Sensing):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经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遥感的系统组成: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遥感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类: 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遥感的特点:宏观性、综合性。覆盖范围大、信息丰富。 (简填)多波段性。波段的延长使对地球的观测走向了全天候。 多时相性。重复探测,有利于进行动态分析。 第二章、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此时的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粒子直径小于波长.(N/CO2/O3/O) 对可见光明显,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影像中霭、雾产生的主要原因. 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的大气散射。 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烟/尘埃/小水滴) 方向性明显. 潮湿天气影响大. 无选择性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所发生的散射。符合无选择性散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段的散射强度相同。 粒子直径比波长大得多.(水滴) 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大气窗口概念: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

设计概论试卷及答案

填空10 简答6*5=30 论述15*2=30 设计30 一、填空题 1、设计可分为三大设计领域,分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 2、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目的是改善人的生活方式 3、工业设计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改良设计、创新设计、系统设计 4、工业设计中提出了针对人的设计原则,指实用性,易用性,认知性,社会性,审美性,社会性原则 5、创新思维的三个层次分别指流畅性、变更性、独特性 二、简答题 1、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什么是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 从广义上讲,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的设计,包括视传、产品和空间。 从狭义上讲,小到纽扣大到宇宙飞船,一切通过工业手段实现的产品的设计。 工业设计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旨在确定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虽然外形质量也包括外观特征,但主要指同时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这种关系把一个系统转变为均衡的整体”。“同时,工业设计包括工业生产所需的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 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起目的是综合考虑并提高物品、过程、服务以及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的质量。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3、从职能的角度说明设计师与工程师的不同? 工程师职能: 解决机器与机器的关系 设计师职能: 解决人与机器、环境间的关系 4、举例(5个以上)常见的产品易用性问题? 1诺基亚7500:中间键是滑珠,诺基亚7500的菜单是用摇杆控制的,摇杆很紧,各个方向都很灵敏,但是手上有水或者有汗的时候,摸起来有点滑操作性就下降 红蓝椅:有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深刻的设计理念,解释了风格派抽象的艺术理论,但从功能上它是不合理的,坐上去不舒服。 多功能电磁炉: 5、针对大学生、老年人、商务男士和时尚女士,分析其产品设计中的人化原则要点? 大学生:大学生是年轻一代,比较追求时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因此主要考虑易用性,经济性,审美性 老年人: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因此为老年人做的设计要满足他们的生理,心理,精神需求,主要考虑实用性,易用性,经济性

遥感知识

遥感知识集锦 一. 遥感的基本概念 1. 遥感的基本知识 “遥感”一词来自英语Remote Sensing,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遥远的感知”之意。顾名思义,遥感就是不直接接触物体,从远处通过探测仪器接受来自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对信息的处理,判别出目标物体的属性。 实际工作中,重力、磁力、声波、机械波等的探测被划为物理探测(物探)的范畴,因此,只有电磁波探测属于遥感的范畴。 根据遥感的定义,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这五大部分。 1. 目标物的电磁波特性 任何目标物体都具有发射、反射和吸收电磁波的性质,这是遥感探测的依据。 2. 信息的获取 接受、记录目标物体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或者“遥感器”。如:雷达、扫描仪、摄影机、辐射计等。 3. 信息的接收 传感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记录在数字磁介质或者胶片上。胶片由人或回收舱送至地面回收,而数字介质上记录的信息则可通过卫星上的微波天线输送到地面的卫星接收站。 4. 信息的处理 地面站接收到遥感卫星发送来的数字信息,记录在高密度的磁介质上,并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信息恢复、辐射校正、卫星姿态校正、投影变换等,再转换为用户可以使用的通用数据格式,或者转换为模拟信号记录在胶片上,才能被用户使用。 5. 信息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涉及到航空、航天、光电、物理、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以及诸多应用领域,它的发展与这些科学紧密相关。 2. 遥感的分类 1)按遥感平台分 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上,如:车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 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航空器上,如:飞机、气球等。 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在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等。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 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μm之间。 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μm之间。 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μm之间。 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10m之间。 3)按工作方式分

遥感原理与应用知识点汇编

学习-----好资料 第一章电磁波及遥感物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遥感:(1)广义的概念:无接触远距离探测(磁场、力场、机械波); (2)狭义的概念:在遥感平台的支持下,不与目标地物相接触,利用传感器从远处将目标 地物的地磁波信息记录下来,通过处理和分析,揭示出地物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2、电磁波: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 3、电磁波谱:将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依次排列为一个序谱,将此序谱称为电磁波谱。 4、绝对黑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 5、绝对白体:反射所有波长的电磁辐射。 6、光谱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8、大气窗口: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 段。 11、光谱反射率:p =P P/P O X 100%,即物体反射的辐射能量P P占总入射能量R的百分比,称为反射率p。 12、光谱反射特性曲线:按照某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 二、填空题: 1、电磁波谱按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主要由丫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等组成。 2、绝对黑体辐射通量密度是温度T 和波长入的函数。(19页公式) 3、一般物体的总辐射通量密度与绝对温度和发射率成正比关系。 4、维恩位移定律表明绝对黑体的最强辐射波长入乘绝对温度T是常数2897.8。当绝对 黑体的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5、大气层顶上太阳的辐射峰值波长为0.47 卩m。 三、选择题:(单项或多项选择) 1、绝对黑体的(②③) ①反射率等于1②反射率等于0③发射率等于1④发射率等于0。

设计概论模拟试题一答案

设计概论模拟试题一答 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设计概论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10分) 1.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立者是(A)。 A.沃特·格罗皮乌斯(法格斯工厂、包豪斯校舍) B.米斯·凡·德·罗(西格拉姆大厦,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 C.威廉·莫里斯(红屋、艺术与工艺运动代表) D.维克多·巴巴纳克(绿色设计的思想《为真实世界而设计》) 2.朗香教堂的设计者是(D)。 A.埃罗·沙里宁(环球航空公司候机楼) B.安东尼·高迪(圣家族大教堂) C.弗兰克·赖特(流水别墅) D.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现代主义批评理论) 3.第一家由设计师设计产品,并组织生产的机构或设计事务所是(B)。 A.思九生洋行(20世纪初上海重要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B.莫里斯·马歇尔·福克纳商行(威廉·莫里斯) C.美国SOM设计事务所 D.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 4.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汽车设计师是(A)。

A.厄尔(汽车设计之父、通用企业设计师) B.彼得·贝伦斯(通用电器公司艺术顾问,最早的企业设计师) C.雷蒙德·罗维(美国工业设计重要奠基人之一、流线型设计、高度商业化) D.尼佐里 5.设计思维是(B)思维和艺术思维的结合 A.灵感 B.科学 C.逆向 D.形象 6.我们可以把人类文化分为器物文化、观念文化和(D)三部分。 A.消费文化 B.组织文化 C.企业文化 D.行为文化(制度层面的文化) 7.“流水别墅”是(C)的代表作品。 A.文丘里(文丘里母亲住宅,又称栗子山别墅) B.密斯·凡·德·罗 C.弗兰克·赖特 D.贝聿铭(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

遥感知识点

电磁波的特性 电磁波是横波 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如光与物质作用时表现出的粒子性,如光的发射、吸收、散射)。 波动性:电磁波是以波动的形式在空间传播的,因此具有波动性 粒子性:它是由密集的光子微粒组成的,电磁辐射的实质是光子微粒的有规律的运动。电磁波的粒子性,使得电磁辐射的能量具有统计性 波粒二象性的程度与电磁波的波长有关:波长愈短,辐射的粒子性愈明显;波长愈长,辐射的波动特性愈明显。 E = hf 能量越大,波长越短,粒子性越强,直线性越强 1、电磁波谱:将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按其长短,依次排列制成的图表。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最短的是γ射线,最长的是无线电波。 电磁波谱其按波长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和微波。 电磁波的波长不同,是因为产生它的波源不同。 2、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的特性 紫外线(UV):0.01-0.4μ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 可见光:0.4-0.76 μ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红外线(IR) :0.76-1000 μm。 近红外0.76-3.0μm ——又称光红外或反射红外 中红外3.0-6.0μm 远红外6.0-15.0μm 超远红外15-1000μm 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 红外线的划分: 近红外:0.76~3.0 μm,与可见光相似。 中红外:3.0~6.0 μm,地面常温下的辐射波长,有热感,又叫热红外。 远红外:6.0~15.0 μm,地面常温下的辐射波长,有热感,又叫热红外。 超远红外:15.0~1 000 μm,多被大气吸收,遥感探测器一般无法探测。 地物发射电磁波的能力以发射率作为衡量标准;地物的发射率是以黑体辐射作为参照标准。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 黑体辐射(Black Body Radiation ):黑体的热辐射称为黑体辐射。 按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把地物分为: 黑体或绝对黑体:发射率为1,常数。 灰体(grey body):发射率小于1,常数 选择性辐射体:反射率小于1,且随波长而变化。

遥感导论考试题A及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 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10分) 124126127 120150125 115119123 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20分) 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 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30分)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1、2、3)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3、4)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 (3) 红色波段; (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1、2)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1、2、3)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 (3)叠掩; (4)阴影 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1、3)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 三.简答题(共90分)

遥感基础知识

遥感在地面、空中和外层空间的各种平台上,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反映地表特征的各种数据,通过传输、变换和处理等,提取有用的信息,实现研究地物的空间形状、位置、性质、变化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现代应用技术。 电磁波谱: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递增或递减排列就构成了电磁波谱。 绝对黑体 :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绝对白体:是一种只向外辐射而不吸收任何电磁辐射的理想物体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 光谱反射特性曲线:反射光谱是某种物体的反射率对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称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 太阳同步轨道:是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是EOS-AM1系列卫星的主要探测仪器。MODIS光谱区间:0.4 --14.4 μm覆盖范围±55°,2330 km 扫描宽度,空间分辨率250 m (2bands),500 m (5 bands),1000 m (29 bands)全景畸变:由于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使红外扫描影像产生畸变,这种畸变通常称之为全景畸变 共线方程: (5-5) 公式5-5即为描述像点、传感器投影中心和地物点之间关系的共线方程 几何校正:是解决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问题,消除遥感图像的几何误差的过程。灰度重采样:若输出图像阵列中的像素在原始图像中的投影点位坐标计算值不为整数,原始图像阵列中该非整数点位上并无现成的亮度存在,于是就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该点位周围领进整数点位上亮度值对该点的亮度贡献累积起来,构成该点位的新亮度值,这个过程为数字图像灰度值的重采样。 大气校正:消除因为大气散射引起的辐射误差的处理称为大气校正。 图像增强:遥感图像增强是为了特定目的,突出遥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消弱或除去某些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实质是增强感兴趣目标和周围背景图像间的反差。 图像平滑: 图像平滑是指用于突出图像的宽大区域、低频成分、主干部分或抑制图像噪声和干扰高频成分,使图像亮度平缓渐变,减小突变梯度,改善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方法 图像锐化:指使用空间域滤波的方法增强图象边缘的处理过程。 光谱特征向量:同名地物点在不同波段图像中亮度的观测量将构成一个多维的随机向量x称为光谱特征向量。

遥感概论试题(归纳)

名词解释 1.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辅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3.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称为三原色。红绿蓝是最优的三原色,可以方便的产生其他颜色。 4.密度分割——单波段黑白遥感图象可按亮度分层,对每层赋予不同的色彩,使之成为一种彩色图象,这种方法叫密度分割。 5.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先验类别(训练场地)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 不知道类别特征,主要根据像元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将相似度大的像元归为一类)的方法。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 非监督分类指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加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即按自然聚类的特性进行“盲目”分类。1.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常见的有气球、飞机、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器。 2.微波遥感指利用某种传感器接收地面各种地物发射或者反射的微波信号,籍以识别、分析地物,提取所需的信息。常用有SAR和INSAR两种方式。 3.辐射亮度假定有一辐射源呈面状,向外辐射的强度随辐射方向不同而不同。则辐射亮度定义为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观察者以不同的观测角观察辐射源时,辐射亮度不同。 4.光谱反射率物体对光谱中某个波段的电磁波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 用式子表示为:P=E反/E入*100%。5.合成孔径雷达指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SAR的方位分辨力与距离无关,只与天线的孔径有关。天线孔径愈小,方位分辨力愈高。 6.假彩色遥感图像根据加色法彩色合成原理,选择遥感影像的某三个波段,分别赋予红、绿、篮三种原色合成彩色图像。由于原色的选择与原来遥感波段所代表的真实颜色不同,因而生成的合成色不是地物真实的颜色,通常把这种方式合成的影像叫做假彩色遥感影像。常见的彩红外图像即为假彩色合成图像。 7.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8.立体观察用肉眼或者借助光学仪器(立体眼镜),对有一定重叠率的像对进行观察,可以获得地物和地形的光学立体模型,称为像片的立体观测。 9.图像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者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常见得TM5波段的空间分辨率为28.5m*28.5m。 10NDVI即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NIR-R)/(NIR+R),或两个波段反射率的计算。 主要用于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 填空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反射;吸收;透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红色波段;近红外波段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光-机扫描仪;推帚式扫描仪;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透视收缩;斜距投影变形;叠掩;5.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像元坐标转换;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 1.按遥感平台不同可以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按工作方式可分为:成像遥感和非成像遥感、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 2.根据航天遥感平台的服务内容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 三大系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