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东旅游资源简介

如东旅游资源简介

如东旅游资源简介
如东旅游资源简介

如东旅游资源简介

“黄海旅游胜地”是如东对外三张名片之一,也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沿海开发进程中着力打造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目前,一个充满南黄海风情,生态型、参与型的旅游体系正在形成。雄伟的小洋口闸、幽静的海印寺、热闹的大渔港,如东海鲜等等,无不让您流连忘返。苏通大桥的通车,将如东带入了苏南1个半小时都市休闲旅游圈,如东旅游业得到了和长三角城市近亿人的旅游市场面对面的机会。今年“五一”期间,仅旅行社一天接待的外地游客就有500多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注重推介如东沿海特色旅游,除打出“黄海旅游胜地”靓丽名片,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进行宣传、推介。县文化、旅游部门前年以来,先后在苏州国内旅交会上成功举办“如东?中国海鲜之乡”新闻发布会;组织86幅民间绘画应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通过民间绘画让世人感受如东沿海深厚的文化底蕴。邀请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到如东拍摄《跳马伕》、“海上迪斯科”、如东现代民间绘画、风筝等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并在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的黄金时间播放。《旅游》杂志用整版篇幅介绍了如东旅游资源。利用海印寺开光,举办小洋口杯风筝赛。在南通召开了“如东县旅游信息新闻发布会”。第二届“海洽会”期间,举办了如东生态旅游专题展览,受到与会客商高度评价。

人造渔港连海平,海滨风光共潮生。我县旅游的魅力无不因海而生。天高云淡,波澜不惊,渔帆点点,气象万千。若逢大风来袭,惊涛拍岸,浪花飞溅,又是另一番景象。近两年来,我县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07年,江苏省第一个以发展旅游产业为特色的经济开发区——如东县旅游开发区在小洋口地区成立,如东旅游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重点建设五个区,即以沿海森林公园为特色的休闲度假村;以滩涂踩文蛤为特色的“海上迪斯科”景区;以滩涂放风筝为特色的“空中交响乐”景区;以展示渔村民俗为特色的渔村风情区,以大型渔港、洋口深水大港、洋口新型港城为特色的港口、港城景区及相配套的海鲜餐饮休闲区。区内硬环境建设按照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的标准设计,水、电、通信、交通、生态绿化建设已基本到位。亚洲第一风电观光、全国最大的人造渔港、飞檐翘角的海印寺、满眼绿意的乡村俱乐部,以及绵延百里的海堤防护林、雄伟的跨海“巨龙”——洋口港黄海大桥,名扬天下的“海上迪斯科”……一处又一处新景观沿海而生,引人入胜。“海鲜、海港、海韵”三海文化是如东旅游发展的灵魂。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张轶告诉记者,“三海”文化其表现形式可归纳为:看东方大海港、跳海上迪斯科、品天下第一鲜、

听空中交响乐、赏民族文化风情、泡南黄海第一泉、吸绿色大氧吧。洋口港是长江口以北近千里海岸线上唯一的30万吨级深水海港,黄海大桥、管线桥两座10多公里的大桥和人工岛,形成“双龙戏珠”景象,国内罕见。如东海产资源丰饶,“中国海鲜第一乡”名扬天下。如东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底蕴深厚。如东沿海垦区现有成片防护林近3万亩,海堤防护林似两条绿色巨龙卧于百里黄海滩涂之上,是一个巨大的天然“绿色氧吧”。在如东旅游,不仅可以看风景,赏海鲜,还能修身养性,其乐无穷。

昨日风景别样红,明朝更比今天好。今年如东根据2006年编制的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心五片区”的总体思路,分期做好各景区的规划工作,同时针对旅游投资商,专门制作了旅游招商手册加大对外招商力度。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提升如东旅游知名度。沿海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放大,如东旅游的吸引力正逐步扩大,来如观光、考察、休闲的海内外人士不断增多。为打造黄海旅游胜地,精心编制了洋口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该规划由小洋口和刘埠两大板块构成,总面积 134平方公里,是如东旅游资源最丰富、旅游资源开发最成熟的地区。

目前旅游基础性工作正在加速推进,以“一轴两线”为核心的南黄海旅游度假区已创建为市级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工作已经启动;刘埠休闲度假区、上真观、国清寺创建为2A级景区,浅水湾水上乐园正在申报2A级景区;金蛤岛度假酒店正在创建四星级旅游饭店,已经通过初审。以“海上迪斯科”为核心景区的重点项目是省重点扶持建设的沿海旅游项目,2007年已完成了项目概念性规划。根据旅游总体规划,该项目分三个区域建设,其中洋口大港旅游观光区内长沙港海上娱乐有限公司、刘埠生态旅游度假区内刘埠生态休闲度假村正在投入建设之中。

四川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2011年第一季度四川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乡村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成都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广大游客的目光。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行业,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成都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一章四川省旅游业运行分析 第一节四川省旅游业总体情况 继08年灾后重振和危机应对政策初见成效后,2009年与2010年四川旅 游整体情况摆脱下降趋势,国内旅游尤其是本地游市场大幅增长,入境游市 场3月份已经稳步上升。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 2011年一季度,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 客5560.48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36.01亿元,同比 增长13%。与“5.12”,地震前08年比较,09年一季度实现了正增长,而 且在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方面均保持了相近的增长速度,2010 年度一举扭 转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保证了2011年的良好开局。 受1月元旦假期、春节黄金周刺激,2月节后市场萎缩和不利天气的双 重影响,以及3月天气转暖刺激,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但一季度市场的整体呈增长态势。以本地客源为主导的近程旅游已经成为当 前全省旅游增长的重要支撑;入境市场仍然较为低迷,呈现“先抑后扬”的 态势,出现了回暖征兆。 第二节省内各区域旅游业情况 成都市旅游门户地位突出,本地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新兴旅游景点异军 突起。三州两市市场结构差异性较大,川东旅游市场增长较快,川南地区抢 占全省第一的市场份额,川北市场下降速度放缓,恢复迹象明显。 一季度成都市旅游中心和集散门户地位进一步强化,一日游游客占游客 总数的49%,都市周边及近郊景区人气旺盛。三州两市中阿坝州旅游收入有 所下降;甘孜州受到一定冲击,但黄金周旅游门票收入创新高;凉山州和攀 枝花市旅游运行基本保持平稳;雅安市借势春节黄金周特色旅游和大熊猫品

漳州旅游资源介绍

哩厚,江究! --漳州旅游资源介绍漳州(闽南语:Chiang-chiu-chhī)是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东与厦门相邻、南接广东省,是泛珠三角、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竞争力位居福建第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九大申遗 城市之一、国家闽南文化生 态保护区。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 核心城区为芗城区、龙文 区,圆山新城,中心城区有 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开发 区,是厦深高铁、龙厦高铁、 鹰厦铁路交汇的重要枢纽城 市、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 市。 漳州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平原,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2014年当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百强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中国温泉之城[等称号。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公园、南靖土楼、云洞岩等景点。 漳州系历史文化 名城,是闽南文化的 发祥地之一,早于一 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 里繁衍生息。686年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 则天敕建漳州郡,迄 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 历史。历史上人才荟 集,俊贤辈出,走出了林语堂、黄道周等文化名人。 全市户籍人口497.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32‰。2015年GDP2766.6亿元,增速连续3年位居福建第一、财政收入274.75亿元。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胞三分之一祖籍漳州,境内有客家人数十万。

第一站: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是指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福建土楼产 生于宋朝时代, 明、清朝时期逐 渐成熟,并一直 延续至今。福建 土楼是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山 区大型夯土民 居建筑,依山就 势,布局合理, 吸收了中国传 统建筑规划的 “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 筑材料,是一种 自成体系,具有 节约、坚固、防 御性强的特点, 又极富美感的 生土高层建筑 模式。福建土楼 的建筑材料甚 为奇特,由粘 土、糯米、红糖、 竹片、水组成, 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 曾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第三站的拍摄地。

四川旅游资源简介

旅游资源简介 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盆地底部的平原和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西部最高的贡嘎山则达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之悬殊,在中国仅、新疆可比。 的气候复杂多变。西部是川西高原,东部是川东盆地。全省高原占地三分之二,面积约为三十六万平方公里,盆地仅占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川西包括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毗临青藏高原的东部,俱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峡谷具垂直气候的特点,高原山区地高天寒,严冬时气温约为摄氏二度至零下二十度,且冬季长达五个半月之久。六月至九月是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是旱季。旱季午间气温可达摄氏三十二度。高原有六小时以上的日照,衬托青草绿树,景致优美。 风景名胜区众多 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省拥有众多高品味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其中2处世界自然遗产:"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佛教圣地"峨眉山-大佛;1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共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8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2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座,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全国农业旅游示28处,全国工业旅游示点8处。如驰名中外的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古蜀文化遗迹和蜀南竹海、海螺沟、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恐龙博物馆等知名景区(点)等。九寨沟、黄龙、大佛--峨嵋山和卧龙4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丘陵、平原,从江河湖泊到温泉瀑布,从岩溶地区到丹霞地貌,一应俱全,素有"风景省"的美称。尤其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场之一的川西横断山区,雪峰卓立,林海苍茫,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汹涌澎湃,奔流其间,形成了许多神秘、险峻的旷世奇观,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自蚕丛、鱼凫以来至今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水旱从人,物华天宝,号称"天府之国"。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都江堰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24座从古代水利工程、古镇民居到名人故居,从寺庙道观、石刻壁画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从史前遗址到现代建设风貌,应有尽有。南丝绸之路经过往南延伸;三国豪杰在蜀道上演绎了无数故事;举世瞩目的红军长征在川西走过了最艰苦的一段,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另外,在巴蜀美丽的上,还聚居着藏、彝、羌、纳西等15个少数民族,灯会、花会、转山会、赛马会、火把节,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川酒川菜享誉中外,倾倒了无数海外游客。 美食

四川旅游业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微观环境)

四川旅游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战略研究 四川是旅游大省,旅游产业是其主导产业之一。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四川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得出四川旅游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为四川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提出三种战略:构建大西南旅游经济圈战略、科教兴旅战略和环境优化战略 四川地处西南腹地,位于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是中国西部最大的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以及西南金融中心。近年来,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四川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全省旅游总收入566.23亿元,相当于同期GDP的8.6%,国内旅游收入达542.3亿元,旅游外汇收入2.89亿美元,2004年全省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280.96亿元;旅游业及带动的相关行业实现增加值842.89亿元,占同期GDP的12.9%[1]。 旅游作为一种产业,由与旅游活动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多重业务或行业构成,包括旅游产业资源、旅游产业需求主体、旅游供给主体、旅游产品[2]。同时,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必须遵循产业存在和发展的规律;政府和相关部门就必须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四川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促进其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战略对策。 1. SWOT分析法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最早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管理学教授在80年代初提出。SWOT分析法也是产业发展战略分析常用的一种方法[3]。图1就是典型的SWOT战略选择图。当研究对象处于第一象限,外部有众多机会,又有强大内部优势,宜采用发展型战略;处于第二象限,外部有机会,而内部条件不佳,宜采取扭转内部劣势,先稳定后发展战略;处于第三象限,外部有威胁,消除劣势可采用紧缩战略;处于第四象限。拥有内部优势而外部存在威胁,宜采用多角化经营战略分散风险,寻求新的机会。 2. 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2.1 资源优势 四川素称中国“风景省”,无论是自然、人文景观还是民俗风情,种类多、品种全,分布广泛,是中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特别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国宝大熊猫、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等,具有垄断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通过表1中国及四川省旅游资源统计资料分析可以得出,

四川省旅游发展的空间竞争力分析

四川省旅游发展的空间竞争力分析 摘要:四川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历来就行”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我们通过对四川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对比不同区域区划中四川所处的区划定位,分析四川省的旅游空间竞争力。 关键字:四川空间竞争力旅游区划 1 四川旅游资源概况 1.1 四川地理环境和区位条件 四川地处中国西部,是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结合部,是承接华南华中、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 四川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盆周山地海拔多在1000米~4000米之间;盆底地势低矮,海拔300米~700米,是中国地势划分的第二级阶梯上相对凹下的部分;西部是大幅隆起、地域辽阔的高原和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成都平原是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四川也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地区之一 1.2四川省旅游发展现状 四川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历来就行”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现有世界遗产 4 处(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 4 处,国家 4 A级旅游景区17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 处,世界地质公园1 处, 国家级地质公园8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 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0 座。 “十一五”期间,四川旅游产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国内旅游人次年增长率、对全国旅游收入贡献率连续多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递增。据统计,四川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4.8%,高于全国23.6个百分点。全省旅游总收入、游客总人次均居西部地区首位,2007年旅游总收入在西部地区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217亿元,成为全国第八个突破千亿元的省份。 1.3 四川省区位图:附图一 2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评价 2.1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图:附图二 2.2 四川省旅游资源空间格局 四川省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与其他地区比较具有不可替代性。四川地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形阶梯,自然环境变化复杂,从亚热带到亚寒带景观齐全,造型地貌种类繁多,生成许多特殊的风景。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且名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也独具特色。但四川省的旅游资源大都分布于四川省的东南方,由于交通的原因,使得四川省西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缓慢,而四川东南部因为交通便利,经济发展快所以带动旅游发展也比较快。所以四川省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大体是东南方发展较快,较集中。而西北方发展较缓慢,分

浅析四川旅游资源开发论文

浅析四川旅游资源开发 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再加上旅游资源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就带来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有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经济收入最大的支柱产业。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的发展,必然给旅游地带来经济、环境、社会等一系列积极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在不断的调整旅游产业机制,旅游内容和方式更加的多样化,旅游文化更具内涵,同时旅游也在不断引进高新科技的旅游设施。旅游业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 扩大了视野, 提高了文化素养。发展国内旅游业还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能刺激旅游者的消费,从而新的消费可以形成和扩大市场。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不单是要注意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快感,而是要求我们把眼光放远,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 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新中国成立以后,四川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建国后4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成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服务市场、旅游休闲娱乐市场也相应建立。 一、旅游资源简介

旅游地理作业 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四川师范大学 作业题目:四川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课程名称:旅游地理 2010年11月22日

目录 一、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 (3) 二、四川省主要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4) 三、四川省主要旅游资源评价 (6) 1.定量评价 (6) 2、定性评价 (8) 2.1峨眉山 (8) 2.11峨眉山的三大价值评估 (9) 2.12峨眉山的三大效益 (11) 2.13峨眉山的六大条件 (12) 2.2都江堰 (14) 2.2.1都江堰的三大价值 (14) 2.2.2都江堰的三大效益 (15) 2.2.3都江堰的六大条件 (16) 四、四川主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图 (17) 五、参考资料 (18)

一、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 四川省地处我国西南部,面积48.5万平方公,人口8700多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由于大熊猫数量占全国85%以上,又有“大熊猫故乡”之称。自蚕丛、鱼凫以来已有4500余年文明史。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厂、品位高,而且许多景现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有或罕见的。 四川省有许多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是全国的旅游资源大省,历来就行”天下山水之观在蜀”之说;全省有2处世界自然遗产:“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佛教圣地”峨眉山一乐山大佛;1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一青城山。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座:成都、自贡,乐山.宜宾、泸州,阆中,都江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立64处,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0处.困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处,省级风景名胜区6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5处.省级森林公园5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2处:其中广汉三星堆遗址、成都金沙遗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桃坪羌寨,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甘孜州稻城亚丁均有申报世界遗产的实力。 四川旅游资源种类众多,无论是其知名度还是特色在全

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一. 四川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3) 自然景观: (3) 人文旅游景观: (5) 二. 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7) 1.分布广泛 (7) 2.四川大部分旅游资源呈串珠状集中分布 (7) 3.总体上呈中东部多西少的分布 (8) 三. 四川省旅游景观的形成机制 (9) 2.1自然因素 (9) 2.11地质历史条件 (9) 2.12 水文环境为四川自然景观优锦上添花 (10) 2.13 气候条件成为四川自然旅游景观区域差异形成的 重要条件 (12) 2.14 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四川自然景观的重要构景要素 (12) 2.2社会历史条件 (12) 2.21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四川省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2) 2.22 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成就了四川省人文景观 (13) 2.23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13) 2.24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14)

一.四川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自然景观: 山地景观 岩溶景观 地质地貌景观黄土景观 火山景观 地震遗迹景观 特点:山岳形胜和喀斯特地貌景观 峨眉山、(三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四川青城山、乐山大佛。 喀斯特景观:如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 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 地震遗迹景观:青川地震遗迹地质公园

江河景观 湖泊景观 水域景观瀑布景观 泉景观 冰川景观 特点:包括大江大河及其冲积而成的著名峡谷,还包括一些河川清流,另外是山涧溪流风景。如大渡河,九寨沟。从陡坎和悬崖倾泻下来的水流称为瀑布。主要是高山和高纬地区的具有特殊形态特征和地貌景观特征的水域风光资源。如川西的海螺沟。 雨景 大气景观云雾景 冰雪景 佛光 1. 季节性和地域性 2. 背景性和借景性 3. 整体性和脆弱性 4. 持续性和有限性。

泰州市海陵区旅游资源简介

泰州市海陵区旅游资源简介 海陵区为原县级泰州市,组建地级泰州市时改称海陵,现为泰州市主城区。 海陵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中下游北岸,总面积300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 古城海陵历史文化悠久,始建距今已2100多年。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 一、人文历史背景特殊 古城海陵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人文底蕴丰厚,是一座具有特殊政治意义和发展机遇的城市。胡锦涛总书记在这里出生、成长,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他在古城海陵区内泰州市大浦小学、泰州市二中(初中)、省泰州中学读书,直至高中毕业考入清华大学。浓浓的乡情,难忘的记忆,总书记每见泰州人,听乡音亲切,念乡情深切。他牵挂家乡的发展,谆谆寄语,期望殷切。 海陵民风纯朴,社会祥和安定。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全国最安全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江苏省人居环境政府奖等多项荣誉,展示着“绿色海陵”、“平安海陵”、“和谐海陵”的成果。

二、沿江沿海交通便捷 作为江苏省沿江产业带中的重要城市,泰州海陵西连扬州,东接南通,北倚幅员辽阔的苏北地区,南与经济发达的苏南一江之隔,东西承接上海、南京两大经济圈;南北联接苏南、苏北两大经济板块,是江苏沿海、沿江T型经济带的重要咽喉,兼有沿海和沿江双重地域优势,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的15座城市之一,其发展倍受国内外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 水路:通江达海,5条重要航道均在此交汇,泰州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直达100多个国家地区。 公路:328国道、宁通、广靖、宁靖盐、京沪、江海高速覆盖全境;在建的泰州长江大桥和江阴长江大桥贯通大江南北。打开了海陵通往苏南的快速通道,与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连为一体,迅速而自然地融入了上海经济圈,成为苏中三市中跨江南北联系最为便捷的城市; 铁路:境内新建成的泰州火车站,始发列车直通上海、北京、重庆、武汉、哈尔滨等全国200多个城市,新长铁路、宁启铁路从境内穿过,客货运输近捷。 航空:距开始兴建的扬州泰州机场15公里,距上海浦东机场、南京禄口机场仅3个小时的车程。 三、商贸繁荣产业集聚 海陵作为中心城市主城区,商贾云集,市场繁荣,自古以来一直是苏中苏北地区及周边城市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周转和集散地。为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海陵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规模特色产业集聚区。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1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序号:15 学号:2050 姓名:杨波峰班级:工物102 一、四川旅游资源概况 四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品位高、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的特点。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多山和多高原为特色。四川的地势:西高东低,西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海拔4000-4900米,东部国四川盆地,海拔250-750米。四川山水名胜、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兼备。四川拥有诱人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46座,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7处,其中九寨沟和黄龙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录”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四川就占了5个。四川省全省共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 二、人文旅游资源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渠县冯焕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沈府君阙、成都武侯祠、成都杜甫草堂、雅安高颐墓阙及石刻、峨眉山万年寺铜铁佛像、成都王建墓、乐山大佛、都江堰市都江堰、仪陇朱德故居、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自贡西秦会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江油云岩寺、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广汉三星堆遗址、邛州什邡堂邛窑遗址、珙县僰人悬棺、成都明蜀王陵、江安夕佳山民居、大邑刘氏庄园、梓潼七曲山大庙、泸县龙脑桥、德格印经院、平武报恩寺、新都杨升庵祠及桂湖、泸州大曲老窖池、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阆中张桓侯祠、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成都市十二桥遗址、广安县邓小平故居、成都市水井街酒坊遗址等。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乐至陈毅旧居、乐山郭沫若旧居、成都青白江区彭大将军纪念碑、通江红军烈士墓及墓碑、剑阁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石刻、江油红军胜利纪念碑、古蔺太平渡红军四渡赤水遗址、苍溪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渡口遗址、四方面军会师遗址红原红军烈士墓、成都十二桥烈士墓、西昌丁佑君烈

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众所周知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旅游资源的科学认识、正确分析是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也是区域旅游规划工作的首要环节。这里对四川旅游资源的价值、条件与潜力的定性与定量的初步分析,有助于辨析四川旅游资源的性质、地位,从而明确开发目的和方向。 一、四川旅游资源概况 四川省地处中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连西藏,北壤青海、甘肃和陕西,是沟通西南、西北和华中三大地区的中枢,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省面积48.5万km2,居全国第5位。全省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从地形地貌来看,全省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秦岭山地,境内山岭、盆地、丘陵、平原纵横交错,江河湖泊网罗密布。全省辖18市3自治州,人口8357万,但分布畸偏。盆地面积不到全省的1/3却居住着全省人口的90%。四川少数民族13个,为全国第一大彝族聚居区、唯一羌族聚居区和第二大藏族聚居区。四川有丰富的各色旅游资源,如有66个主要景区(其中含2处世界自然遗产、1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9处国家级风景区)、7座国家级和24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0处全国重点和268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4所博物馆(含陈列馆、纪念馆)、56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37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重要名胜景区(点) 263个。可见全省旅游资源可谓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此对四川旅游资源评价研究很有必要,可为四川旅游深入发展理清思路和明确方向。 二、四川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旅游价值 首先是自然景观的观赏价值。四川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区内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即造就出了一大批原始绚丽的自然景观。如有“天下秀”的峨眉山,“天下幽”的青城山,原始古朴的九寨沟,“人间瑶池”的黄龙沟,青风绿骨的蜀南竹海;有亚洲大陆位置最东、海拔最低的海螺沟冰川公园,以保护国宝大熊猫为主的蜂桶寨、唐家河和卧龙自然保护区,奔腾不息的金沙江峡谷等,都向人们展现出西部特有的天姿神韵,具有很大的观光旅游价值。 其次是文物古迹的历史文化价值。四川因其独特的发展历程而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资阳市黄鳝溪出土的“资阳人”头骨化石、资阳鲤鱼桥遗址、汉源富林镇遗址、成都羊子山遗址等,均是四川先民生息劳动的证据;在盐亭县至今还有许多黄帝的元妃嫘祖的传说,还有谜底待解、神秘离奇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成都金沙遗址(可能是鱼凫王族先后建立的早蜀王国的都城,其青铜文明是古蜀文化最集中的代表),以及李冰治水、文翁兴学、诸葛亮治蜀等的名人遗存,有中国道教发祥地和藏传佛教的发展,还有八大王与大西政权、保路风潮等历史事件。四川也是一个文化积淀丰厚的省份,如有西汉文学三大家、陈寿与《三国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文章之宗”苏轼、黄荃与花岛画、明代状元杨慎、落下闳与太初历、唐慎微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秦九韶与《算学九章》、张宗法与《三农记》等。这些历史文物古迹是四川省境内文明发展、历史长河呛桑变化的真实记载,蕴含着深重的历史文化价值。 第三是科学考察研究价值。四川许多旅游资源不仅具有旅游观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科学和研究价值。四川盆地是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有着丰富和多样化的动植物物种;源远流长的巴蜀文化,铸就了四川深厚的地域色彩。从科学考察与研究方面来开展旅游活动,可进行从平原到高山草地过渡地带的植物种群考察研究,观赏植物和珍稀植物考察研究,山区中草药的考察研究,稀有濒危物种如大熊猫等的研究,四川佛教和道教的专题考察研究,四川汉族民俗和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成都及川内各地工艺美术研究,川菜及茶馆文化、酒文化研究。尤其是对毫无史料记载的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研究,对泸州张坝桂圆林“桃花水母”的研

旅游资源概述

旅游资源概述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是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即旅游资源”。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物均称为旅游资源。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比较确切和规范的是:“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1)依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 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有一些学者认为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三种。也有的将旅游资源按科学属性划分为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和服务性旅游资源3个景系(大类)。根据教学需要,本书采用两分法的分类系统,划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2个大类,以下分为12个基本类型,72个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岩石与矿物、自然灾变遗迹、山岳景观、 峡谷景观、火山熔岩、岩溶景观、风沙地貌、丹霞地貌、海岸与岛礁、其它地貌、) 水域风光(江河、湖泊、瀑布、泉、海洋、其它水体) 大气与太空景观(气象、气候、天象奇观、太空景观、) 生物景观(森林景观、草原景观、古树名木、奇花异卉、观赏动物、表演动物、珍奇动物、自然保护区) 人文旅游资源:文物古迹(古人类遗址、军事遗址、古建筑、石窟碑碣、古代工程、陵墓、名人遗址、重要史迹、其它古迹) 古典园林(帝王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公共园林) 文学艺术(游记、诗词、楹联、题刻、神话传说、书法、绘画、影视、戏曲、音乐、舞蹈)宗教文化(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艺术) 城乡风貌(历史文化名城、现代都市、特色城镇、乡村景观) 现代设施(现代建筑与大型工程、科学教育文化设施、体育健身设施、娱乐休闲设施)民俗风情(传统民居、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婚恋、节日庆典、礼仪) 饮食与购物(名菜佳肴、土特产品、旅游纪念品、购物中心与特色市场、著名店铺)(2)根据旅游资源管理级别的分类 世界级旅游资源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3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 我们先按照1990年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1 成都市旅游资源普查分类表 再按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 18972-2003)》的规定对调查的成都市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2 成都市旅游资源分类表

最后我们按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级别分类,具体见下表: 表3 旅游资源分类表 4 成都市旅游资源评价 4.1 成都旅游资源定性分析 定性评价又称经验法,主要通过评价者观察后的印象得出结论,我们在此用“三三六”评价法对成都市旅游资源经行定性评价。 4.1.1三大价值的评估 历史文化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旅游资源范畴,评价历史古迹要看它的的类型、年代、规模和保存现状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成都拥有古镇、遗迹、博物馆、宗教寺庙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旅游资源,有独特的巴蜀文化和客家少数名族风情。洛带古镇、金沙遗址博物馆,文殊院,武侯祠,青城山等旅游资源为代表,这些旅游资源以丰富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其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艺术观赏价值指客体景象艺术特征、地位和意义。成都地区积聚了大量独特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独特的钙华地貌、天然的湖泊与池沼、

国宝栖息地,举国闻名的九寨沟、都江堰等,形成了一副集山、河、湖和人文景色完美结合的壮丽雄伟的画卷,使成都具有很高的旅游游憩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研究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指景物的某种研究功能,在自然、社会科学和教学上各有什么特点,为教育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追求者提供研究场所。安仁汶川地震博物馆, 金堂云顶山风景区,龙池国家森林公园,杜甫草堂, 武侯祠,三圣花乡风景区等旅游景点。这些资源为考察地震构造,特殊的地质地貌,研究三国历史文化,探索农村新的发展模式,研究珍奇生物,奇特景观等科学工作提供最好的资源。 4.1.2三大效益的评估 经济效益:成都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交通便捷,旅游服务半径大,有一小时圈的和两小时圈的旅游服务半径,依托成都市和周边市区广阔的经济腹地有相对成熟的市场,加之国家的黄金周假期的推动,使成都的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给成都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应:旅游资源不仅能够给科学工作者提供研究场所,也能为大众的知识文化普及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游览武侯祠使大众更了解三国文化,游都江堰使大众更清楚这个水利工程的伟大之处,游三星堆知道我们国家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等等。 环境效益:环境效益是指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促进作用。成都作为世界遗产托举的城市,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和西部商务会展基地,三圣乡旅游风景区就是一个代表,在大力开发商务会展旅游的同时,还顾及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绿色旅游,发挥了旅游资源的环境效益,坚持保护性开发,合理规划布局。 4.1.3六大条件评价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地理位置是确定景区开发规模、选择路线和利用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风景的类型和特色。而且影响旅游市场客源。如:天台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市西南端,天台山山势西高东低,呈向斜多级台地,主峰玉霄峰拔地1800多米,状若冲天高台,由于长期的流水切割和风化剥蚀,大自然的神力在这块罕见的向斜山地上雕琢了“九十里长河八百川,九千颗怪石两千峰”的丹霞地貌,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天台山有独特的景观。成都市旅游景

英国旅游资源介绍

世界旅游地理

英国旅游资源介绍 ( xxxxxxxxxxxxxxxx学院 xx级xxxxxxxx班 xxxxxxxx xxxxx ) 摘要:英国是个旅游资源丰富的国家,文物古迹比比皆是,自然风景秀色可餐,还有着独特的社会风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本论文将从英国的自然环境、人文概况、社会风情、著名景点四个方面来分析英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关键词:英国景点旅游资源 一、自然环境 英国是欧洲西部、大西洋中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及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英国属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多云雾。英国受盛行西风控制,全年温和湿润,四季寒暑变化不大。每年二月至三月最为干燥,十月至来年一月最为湿润。塞文河、泰晤士河为境内主要河流,湖泊众多。 东南部的田园风光有“英格兰花园”之誉,“花园”中一座四季如春的小城坎特伯雷是英国基督教圣地;西南拥有全国最温暖的海滨和历史名城巴斯;北部奔宁山西侧是山清水秀、风光迤逦的大片湖区;南部的埃夫伯里及巨石阵遗址世界闻名;苏格兰地区山高谷深、林草茂密,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和尼斯湖水怪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南部的爱丁堡是著名的文化名城,其峭壁嶙峋的死火山、冰川侵蚀的山谷、巍峨的宫殿教堂和丰富的收藏以及古风犹存的建筑使爱丁堡赢得了“欧洲最美丽的城市”及“北方雅典”的美誉。 二、人文概况 英国是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文物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许多城市,如“万城之花”伦敦、“北方雅典”爱丁堡、大学城牛津、剑桥、古色古香的约克城、莎翁故乡斯特拉特福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旅游名城。 伦敦从古代罗马帝国以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悠久传统,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历史遗痕在诉说过去,这里的大街小巷都流露着历尽霜雪的风采。如果到伦敦塔或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去探寻游览,一刹那间,你会觉得似乎又回到了数百年前,而为迎接千禧年而建造的英航“伦敦眼”则会令你为之一振。 而伯明翰呈现出来的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只有少数的高楼大厦,大部分建筑都是维多利亚式的二层楼房,古朴典雅。伯明翰是英国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文化

四川旅游资源归类整理与开发建议

四川旅游资源归类整理与开发建议 成都人文旅游资源 一、成都市内 ●武侯祠、锦里 武侯祠(汉昭烈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 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肇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评 选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杜甫草堂、四川博物馆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修葺扩建。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且最具特色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年游客量达百万余人次 四川博物院始建于1941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全国公共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2009年,随着新馆落成,由四川博物馆改称现名。2011年,“四川博物院修复能力提升”项目,被国家文物局确 立为全国两个试点项目之一,2012年10月,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宽窄巷子、文殊院、大慈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 宽窄巷子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长顺街附近,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平行排列组成,全为青黛砖瓦的仿古四合院落,这里也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朝古街道,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大慈寺,(亦名:古大圣慈寺)位于成都市东风路一段,建于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被誉为“震旦第一丛林”。公元622年玄奘曾正式在此寺出家为僧,唐玄宗曾赐额“敕建大圣慈寺”,历经兴废,多次毁于兵火,现存诸殿为清顺治至同治年间陆续重建。 文殊院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文殊院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资重建庙宇,改称文殊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佛教重点寺院之一,中国长江上下游四大禅林之首,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集禅林圣迹、园林 古建、朝拜观光、宗教修学于一体的佛教圣地。 ●青羊宫 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 青羊宫是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旅游资源介绍

重庆旅游资源介绍 重庆是中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距今2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重庆地区。重庆主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背斜,形成着名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即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嘉陵江自西北而来,三折入长江,有沥鼻峡、温塘峡、观音峡,即嘉陵江小三峡。新的世纪,重庆面新的发展机遇。重庆正致力于到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成为长江上游商贸、金融、交通、通讯、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和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产业基地。热情好客的重庆人诚挚地邀请您驻足重庆、感受重庆、融入重庆、建设重庆。 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重庆,不仅有多处风景游览区,还有众多名胜古迹。重庆旅游资源丰富,两江环抱的重庆,如一艘艨艟巨舰直逼江心;依山而建的街衢,过峦旋嶂,雄伟壮观。清代着名官吏张之洞咏赞:“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表达了重庆的磅礴气势。故而重庆素有“山城”之誉称。重庆终年和风轻拂,林木葱翠,山水竣秀。市区高阜园林,别具风格。枇杷山公园耸峙居中,是瞭望整个重庆市,欣赏重庆夜景的最佳处。 被誉为“山城花冠”的重庆南山公园,奇花异草,千姿百态,争芳斗艳,四季飘香;其中黄山,别墅幢幢,多是“陪都”遗址。市郊南温泉公园、北温泉公园,温汤宜人(38°),岩壑幽深,景色迷人;四面山自然风景区,配置成趣,尽人揣猜,移步异景,游人恍若置身于艺术画廊之中。驱车大足,唐末两宋以来的五万多躯摩岩石刻凋像,足饱眼福。由重庆乘船顺流东下,可饱览川江的小山城长寿,巴国古都涪陵,传说中的阴曹地府丰都;登上拔江耸翠的迭楼石宝寨,立祠江边的云阳张桓侯廊等风物文绩,再经蜀后先主刘备托孤的白帝城,进入夔门,就可以尽情地欣赏“长江小三峡”和“长江三峡”的风光了。 重庆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夹两江、拥群山,山清水秀,风景独特,各类建筑依山傍水,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素以美丽的“山城”、“江城”着称于世。特别是美丽迷人的“山城夜景”,每当夜幕降临,城区万家灯火与水色天光交相辉映,灿若星河,蔚为壮观,堪称奇观。 重庆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孕育了集山、水、林、泉、瀑、峡、洞为一体的奇特壮丽的自然景观。从而体现了重庆旅游资源丰富,最负盛名的立体画廊长江三峡奇峰陡立、峭壁对峙,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驰名,千姿百态,各具魅力,更有流晶滴翠的大宁河小三峡、马渡河小小三峡。唐代大诗人李白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放歌三峡,留韵千秋。神奇的自然地理还造就了有天然基因宝库之称的南川金佛山、全球同纬度地区唯一幸存最大的原始森林江津四面山等自然资源富集之地,乌江、嘉陵江、大宁河等江河峡谷风光,以及长寿湖、小南海、青龙湖等湖泊风光。

四川旅游资源简介

四川旅游资源简介 四川就是中国多山省份之一。山地、高原与丘陵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7、46%,除四川盆地底部的平原与丘陵外,大部分地区岭谷高差均在500米以上。最低的东部长江三峡,海拔仅70余米,而西部最高的贡嘎山则达7556米,二者相差7400米以上,地表起伏之悬殊,在中国仅西藏、新疆可比。 四川的气候复杂多变。西部就是川西高原,东部就是川东盆地。全省高原占地三分之二,面积约为三十六万平方公里,盆地仅占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川西包括阿坝、甘孜、凉山三个自治州,毗临青藏高原的东部,俱在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峡谷具垂直气候的特点,高原山区地高天寒,严冬时气温约为摄氏二度至零下二十度,且冬季长达五个半月之久。六月至九月就是雨季,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就是旱季。旱季午间气温可达摄氏三十二度。高原有六小时以上的日照,蓝天衬托青草绿树,景致优美。 四川风景名胜区众多 四川就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与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四川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全省拥有众多高品味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其中2处世界自然遗产:"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1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佛教圣地"峨眉山-乐山大佛;1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共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28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2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8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1座,全国农业旅游示范28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8处。如驰名中外的三星堆、金沙遗址等古蜀文化遗迹与蜀南竹海、海螺沟、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自贡恐龙博物馆等知名景区(点)等。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嵋山与卧龙4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与“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从高原、山地、峡谷到盆地、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情况概述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情况概述 2006年01月03日12:17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一、四川省旅游发展 概况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 省,现有世界遗产 4 处 (九寨沟、黄龙、青城 山―都江堰、峨眉山―乐 山大佛)。列入联合国《人 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 然保护区 4 处,国 家 4 A 级旅游景区 17 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5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7 处,国家级森林公园 25 处,世界地质公园 1 处, 国家级地质公园 8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2 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7 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10 座。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省旅游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条件显著改善, 旅游

可进入性明显增强。目前以成都为中心,已经构建起由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 9 个支线机场组成的空中旅游走廊;开通了 150 多条国内外航线(其中 15 条国际航线),建成了通达全省各主要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区的高速公路网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760 公里;甘孜、阿坝、凉山等旅游资源富集的民族自治州建成通县油路 4280 公里,旅游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 经过近年快速发展,我省旅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相关要素逐步配套,旅游行业初具规模,产业要素协调发展,产业体系日趋完善。目前, 全省共有星级饭店 422 家(其中五星级饭店 10 家,列全国第四位)、旅行社 642 家,大型旅游购物、餐饮及娱乐服务企业近 1000 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 36 万人,其中导游 1.4 万人,旅游及其带动的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已达 180 多万人。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旅游业坚持以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为主线,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加强旅游产品建设和环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旅游总收入从 1998 年的 125.9 亿元,增加到 2004 年的 566.23 亿元,增长近 4.5 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98 年的 3.6% 上升到 2004 年的 8.6% ;旅游业及带动相关行业的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 1998 年( 187.34 亿元)的 5.2% 上升到 2004 年( 842 亿元)的 13% ,旅游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同 时, 2004 年我省入境旅游实现全面恢复性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 96.6 万人次,创汇 2.89 亿美元,分别比 2003 年增长 114.3% 和 93.1% 。今年以来,我省旅游发展继续保持良好态势, 1-10月全省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649.8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8.2%。其中:接待入境游客90.41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74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3%、11.9%。接待国内游客12125.0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627.83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7%、28.9%。15个传统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05.72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43亿元人民币,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7%、17.2%。全省旅游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 二、我省抓旅游发展所做的工作 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我省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围绕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两条主线,大力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旅游精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