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鄂发〔2010〕15号)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鄂发〔2010〕15号)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鄂发〔2010〕15号)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鄂发〔2010〕15号)

中共湖北省委文件

鄂发…2010?15号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

(2010年9月9日)

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现就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央提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北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也面临更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压力。我省科教优势明显,在新兴产业若干领域已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自主

创新能力。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立足当前谋发展、着眼长远调结构的战略选择,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有利于巩固当前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在后危机时期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赢得发展主动权,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胜利;有利于发挥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各地、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抢抓机遇,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扎实措施,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抢占先机,实现湖北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

二、加快培育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位置。发挥比较优势,强化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规模化运用与发展模式创新,营造良好环境,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加速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二)基本原则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通过政府引导促进要素集聚和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坚持自主发展与国际合作相结合,着力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坚持投资驱动与应用带动相结合,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突破带动整体水平提升。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产业布局合理的新兴产业体系;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重点领域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骨干龙头企业达到40家,超10亿元企业达到100家;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应用更加普及,促进节能降耗减排和带动就业取得明显进展,产业、科技、教育的结合更加紧密;新兴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中西部前列,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到2020年,新兴产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三、明确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优势产业规模发展,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推动生物、节能环保等特色产业规模发展,形成新兴产业新的支柱;加快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潜力产业跨越发展,构建新的增长级。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完善产业链,壮大产业群,从外围向核心推进,从加工装配向研发制造转型,实现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1、光电子信息。加快超高速率、超大容量、超长距离光通信传输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大力发展分组传输网设备、自动交换光网络设备、光纤到户宽带接入设备等。大力发展光电器件、光

模块、关键专用芯片等光通信专业元器件和组件,加快电子元器件产品升级。加快培育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等核心基础产业。

2、下一代网络。积极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关键软件、业务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引导现有网络向IPV6过渡。支持三网融合、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产品的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推动“物联网”及相关产业发展,积极参与相关标准的研究与制定工作,加快RFID(射频识别)、二维条码、传感器、嵌入式器件、数据处理与计算、远程控制等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

3、应用电子。大力发展数字音视频、智能家电、便携计算机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积极打造以大功率LED(发光二极管)芯片为核心,从芯片制备、外延片生产、封装测试到应用产品和工程为一体的半导体照明完整产业链。围绕智能电网、电机节能等领域,提高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研发生产能力。积极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绿色新型电池产品。

4、信息服务。着力发展地球空间信息产业,构建涵盖航空航天数据获取、数据加工与处理、数据开发与提供、数据综合增值应用的较为完整的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规模化生产产业链。加快发展国产数据库、“3S”和“3C”等优势软件产品,重点支持软件及服务外包,承接全球离岸服务外包业务,打造有较大国际知名度的离岸服务外包交付中心。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电子商务、动漫创意、数字内容、先进计算等服务型产业。

(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围绕制造业技术自主化、制造柔

性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着力提高我省装备设计、制造和集成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制造,大幅度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促进制造业结构优化。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1、高档数控装备及系统。大力发展高速、精密、数控车床、磨床及大型立、卧式加工中心、复合加工机床、数控专用机床。开发数控系统及新型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单元,高精度电主轴及其伺服单元,数控回转工作台、大型交换工作台、数控刀架、精密滚珠丝杠副、新型气动液压件等功能部件。

2、激光加工设备。大力发展大功率激光器及激光加工设备、中小功率激光精微加工设备、高速铁轨表面合金化激光熔覆设备、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全息防伪材料等。加快配套技术扩散,带动产业链上配套企业的发展。

3、数字化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装备。大力推进数字化造船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加速军用船舶高技术在民用船舶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开发柴油机控制系统、装卸自动化系统等。大力发展新型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备,积极开发海洋工程动力及传动系统等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

4、航天航空设备与卫星应用。积极发展灭火救援水陆两栖飞机和浮空飞行器及其关键部件。开发航天器、大飞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航空座椅等配套产品。大力发展基于GPS/北斗的导航终端、监控终端,高精密/高智能化地球科学仪器、测量/测绘通用仪器设备。

(三)新材料产业。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以量大面广和重大

基础设施亟需的高性能材料为突破口,大幅提高我省新材料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1、电子新材料。大力发展新型石英晶体、光纤预制棒等光通信材料,柔性电路板基材、高端磁性材料、液晶材料、彩色滤光片、玻璃基板等微电子材料,硅晶体、超细锂电池粉体、超细镍钴粉体、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电解液和电极、燃料电池等能量电子材料。

2、生物及环保材料。大力发展药物控释材料、医用高分子材料、人体组织和仿生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以聚乳酸等为原料的全降解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全降解环保材料等环境友好材料。

3、化工新材料。依托现有石化产业基础和武汉80万吨乙烯工程,加快发展有机高分子材料、磷氟化工新材料等,重点构建以烯烃为基础的有机硅及其改性高分子材料产业链。

4、新型建筑材料。大力发展新型涂料、新型节能环保石膏建材、节能玻璃、保温隔热材料、环保陶瓷系列产品、新型灰渣胶凝材料、城市垃圾再生胶凝材料等建筑新材料。

(四)生物产业。编制和完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一批生物产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技术潜力和特色优势,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全面提升生物产业的竞争力。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1、生物医药。大力促进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创新药物、原料药及中间体发展,提高现代中药和天然药物

发展水平,加快新型医疗器械和高端卫生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生物农业。加强农业动植物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加快研发和推广生物育种核心技术在农、林、牧、渔、禽及绿化、观赏植物等方面的应用。加快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兽药及生物饲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和推广应用。

3、生物制造。围绕微生物制造、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加强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降低原材料、水资源及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五)节能环保产业。围绕环境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工程的需要,加强节能环保和循环利用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和系统的研发与制造,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和产品,积极开展节能环保服务。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1、节能装备研发和制造。大力支持高压变频器、电机节能、电网能量补偿、节能锅炉、窑炉等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2、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大力支持利用电子废弃物和废铅蓄电池等生产无铅焊料、再生铅等,实现贵重金属的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零部件及整机再制造等,减少资源消耗。

3、环境治理工程总承包。大力支持我省具备相关资质和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集团)采用BOT等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开展固废处理总承包、烟气脱硫总承包、烟气除尘总承包等。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六)新能源产业。加快新能源科技进步,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化进程,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健全新能源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1、核电。积极争取大畈、浠水等核电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依托核电项目建设,带动核装备制造和服务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核电研发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行维护、技术服务的完整核电产业链。

2、太阳能。支持节能环保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开发,加快发展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重点发展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与配套产品,积极推进太阳能电池制造设备规模化扩张。促进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3、生物质能源。有序发展生物质能。积极推进非粮生物燃料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能源林产业。有序建设秸秆焚烧发电、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支持企业研发和生产生物质焚烧发电设备,试点推进大型养殖场、污水处理厂沼气发电工程,在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建设果、壳、渣发电项目。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为主攻方向,以“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关键零部件为突破口,加快抢占技术制高点和市场增长点。重点发展以下领域: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加快发展适合城市公交营运和长途客运的各类中、高档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及东风自主品牌、东风本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力争通过“东风制造”的品牌效应,使我省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轿车在国内市场上形成较大影响。

2、纯电动汽车。改进电池技术和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纯电动公交车批量生产。加快发展在城市环卫、城建、邮政、旅游等特种用途行业广泛使用的纯电动汽车。支持东风日产建设纯电动轿车研发基地。

3、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支持发展电动车动力电池、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成组技术、电池管理系统,电机及其控制系统、机电耦合装置,高可靠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能量优化管理系统等。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注重引进和吸收新技术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技术,加强核心组件——膜电极、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研发,适时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的产业化。

四、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工程

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紧紧抓住东湖高新区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武汉市成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整合资源,积极引导生产要素向新兴产业集聚,促进新兴产业集约化发展。重点组织实施五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

(一)关键技术培育工程。围绕重点领域,研究制定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明确发展路径。着力推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在鄂的实施,集成实施省科技计划项目,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中科院湖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鼓励和引导各类创新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支持平台,做好知

识产权保护,为各类创新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条件。积极实施创新型企业建设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湖北省产学研合作平台作用,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为支撑,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探索多种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建立一批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省经信委)

(二)产业化推进工程。在七大新兴产业领域,瞄准产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加快把下一代网络、应用电子、信息服务、船舶与海洋装备、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设备、新能源装备等培育成为新的千亿元产业。建立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库,紧密跟踪各项目进展情况,适时动态调整,积极引导和推动金融、中介等机构参与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组织实施百项重点高新技术产品推广及产业化计划,抓紧实施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以及带动系数大、综合效益好的重大产业化项目,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跃上新台阶。建立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责任制和推进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产业规划、空间布局、招商引资、项目前期及建设中的重要问题。(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各市州县政府)

(三)产业群集聚工程。着力抓好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光电子、生物产业、信息产业三个专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关联企业集聚集中,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提高集约发展水平。着力加快

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高新区转型升级,在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和优势、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地区,加快布局若干各具特色的省级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园区)。在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新认定一批省级产业集群,省政府支持产业集群转移支付资金给予重点倾斜。(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武汉市政府、各省级以上高新区)

(四)应用示范工程。进一步扩大“光纤到户”试点范围,以光纤尽量靠近用户为原则,新建区域直接部署光纤宽带网络,已建区域加快进行光进铜退的网络改造。把实行双向开放、允许广电与电信相互进入作为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积极争取先行先试,促进“三网融合”。面向城市交通、环境监测、应急处置、安全生产、长江航运、机场、地铁等重点领域,加快组织实施无线宽带多媒体接入系统示范工程,推进“无线城市”建设。在武汉、襄樊等城市,扩大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程。推动建设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选择一批重点工程、标志性建筑和景观以及公共场所,多形式开展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逐年提高在道路交通照明、综合环境等亮化工程中半导体照明产品的应用比例。积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促进光伏发电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加速废旧家电等“城市矿产”的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责任单位:省经信委、省通信管理局、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环保厅)

(五)创业投资引导工程。扩大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争取国家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培养壮大本土创业投资管理团队,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新的融资渠道。积极组织有意向、有条件的企业争取国家和社会创业风险投资的支持。加强政府投入与创业投资的对接,采取创投机构保荐、跟进投资、联合投资、规划指导、项目库指导等多种方式,引导创业投资对我省新兴产业企业的投资。充分利用好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机遇,尽快启动实施高新区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试点,加快把光谷产权联合交易所打造成为区域性交易平台,拓宽创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东湖高新区)

五、制定完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

(一)支持新兴产业企业技术创新

全面落实国家出台的鼓励自主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认真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技术转让税收优惠政策等。对符合条件的新兴产业企业加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兑现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调整现有财政科技投入结构,重点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研发活动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考核,引导和支持高等院校建立工业技术研究院(所),面向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实现高校应用研究与产业科技需求的无缝对接。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外资企业在我省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开拓海

外技术市场,稳步推进企业到海外进行战略性技术投资,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全球研发服务外包,在境外开展联合研发活动、设立研发机构,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及申请国家专利。建立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支持和促进军用、民用技术研发需求的互通交流与创新成果的双向转移。(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国防科工办)(二)支持新兴产业项目建设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整合现有省级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资金,设立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随财力增长逐年增加。每年由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支持重点,按资金渠道不变、管理部门不变的原则组织实施。政府对新兴产业企业的扶持补助资金,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不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开展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试点,加快制定政策实施细则。落实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制度。鼓励、吸引国内外各类资本投入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内资、外资企业,还是国有、民营企业,只要符合产业政策和全省发展规划,均可享受同样的扶持政策和无差异化的全程服务。

对符合条件的公益性基础类新兴产业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对纳入规划的七大新兴产业用地,参照《湖北省优先供地目录》,优先供地;对符合“低碳环保、集约用地”要求的新兴产业工业项目用地,按政策享受低价优惠。对事关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兴产业发展项目,各地要在省切块下达的

供地指标中优先安排,地方安排供地指标确有困难的,由省给予适当支持。新兴产业项目用地可采取出让或租赁方式供地,土地出让金一次性缴纳有困难的企业可按合同约定,采取分期付款,分期缴纳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经当地土地出让协调决策机构认定,特殊项目可以约定在两年内全部缴清,但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价款的50%。(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省环保厅等)

(三)发挥政府采购的功能效应

加大新兴产业产品采购力度,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建设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根据项目建设的不同性质确定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的比例要求。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并对采用新产品的项目给予贴息或补助。对重大示范应用工程实行政府补贴。对列入全省重大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应用工程的项目,在落实国家财政补贴政策的同时,省及各地方政府再对采购使用方给予适当支持。对使用、订购首台首套国产重大装备的实行政府补贴。对符合条件的医药产品,优先列入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责任单位:省财政厅、省卫生厅、省人社厅、各市州县政府)(四)完善投融资体系

在我省登记注册的创业投资企业,经省市有关部门备案,比照银行金融机构享受相关优惠政策。政府引导资金参股设立的创业投资基金,可对社会股东和管理团队实行让利,建立业绩激励

机制。对在我省设立的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在外汇登记、开立外汇帐户以及合法收益汇出境外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设立“天使投资基金”。鼓励和引导政策性银行、各类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创新信贷业务,不断创新担保方式,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优质便捷的融资服务。优先支持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和企业(公司)债券,在国内外成功上市的企业,除可享受省政府相关奖励外,可同时享受各地、各部门在股份制改造、上市辅导、上会等上市过程不同阶段的奖励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基地和园区通过打捆方式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探索并争取国家支持在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政府金融办、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省经信委、省商务厅、人行武汉分行、湖北银监局、湖北证监局)

(五)强化人才培养和引进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新兴产业专业,在招生计划安排、专业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实施“高校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建设计划”,推进特色优势学科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深度融合。实施“高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鼓励高校青年教师深入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岗位实践等活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高端人才作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的工作重点。鼓励各地各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项目合

作等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来我省从事新兴产业研发和产业化。加大对人才引进的资金支持力度,省财政每年拨款视财力情况逐年增加,并向新兴产业人才和创业团队倾斜,鼓励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围绕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工程组成团队式攻关。改善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为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鄂创新创业提供必要的“一站式”服务,在落户、居留和出入境、税收、职称、薪酬、配偶安置、子女就学、保险、医疗、住房和提供窗口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有突出业绩的海外人才,优先推荐“湖北省创新杰出人才奖”;对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外籍人士,优先推荐申报省政府授予的外国专家“编钟奖”和国务院授予的“友谊奖”。(责任单位: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外侨办等)

(六)创新体制机制

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三网融合”的扶持政策。加快完善网络监管和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监管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快建立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推动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商业运作模式等领域的机制创新。完善绿色信贷、保险、证券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建立环境和生态补偿机制,对节能减排成效大的地区和企业给予奖励。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应用示范、政府采购、产业投融资、股权激励、人才引进等领域积极先行先试或扩大试点。(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

环保厅、省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省物价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政府金融办等)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健全组织体系

成立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人社厅、省住建厅、省商务厅、省环保厅、省统计局、省知识产权局、省政府金融办等为成员单位,办公室设在省发改委。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工作,协调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设立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责任单位:省政府办公厅、省发改委)

(二)加强规划引导

围绕重点发展领域,抓紧组织编制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作用。注重加强引导、明确重点方向、打造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特色明显、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断细化和完善支撑规划落实的政策措施,优化政策环境和企业发展空间,鼓励和调动市场主体扩大投资规模,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责任单位: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

(三)健全统计制度

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发布制度,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分析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形势分析,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和措施。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动态等信息。(责任单位:省统计局、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科技厅)

(四)建立考核机制

各地要根据本实施意见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省直各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筹协调、集成资源、形成合力,切实保障上述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并纳入省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进行考核。(责任单位:省政府目标办)

国家发改委新版《战略新兴产业指导目录》

国家发改委新版《战略新兴产业指导目录》当今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近两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征求修订意见的公告,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根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5大领域8个产业,进一步细化到40个重点方向下174个子方向、近4000项细分的产品和服务,其中主要涉及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 其中,数字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产业及相关服务业详细说明如下: 8数字创意产业 8.1数字文化创意

8.1.1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成像、裸眼3D、交互娱乐引擎开发、文化资源数字化处理、互动影视等领域先进装备,包括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和增强现实眼镜等。超感影院、混合现实娱乐和广播影视融合媒体制播装备等。数据手套、游戏控制器等动作感知、追踪定位和人机交互装置。 数字化艺术展演展陈技术装备、文物数字化保护和传承装备、智慧博物馆和文化遗产地转化保护展陈装备、图书馆、美术馆和文化馆数字化装备等。移动电子书、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终端。 8.1.2数字文化创意软件 数字内容加工处理软件,虚拟现实处理软件,动漫游戏制作引擎软件和开发系统,家庭娱乐产品软件,其他体现交互式、虚拟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征的文艺创作、文化创意设计和产品制作软件。 8.1.3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制作 主要包括依托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兴媒体进行传播的数字化音乐、动漫、影视、游戏、演出、艺术品、电子出版物、广告和移动多媒体等的设计开发制作。

国家重点扶持的八大新兴产业

国家重点扶持的八大新兴产业 八大新兴产业,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确定的8个领域(23个重点方向),“新八领域”为“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新医药、新材料、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标志着新兴战略产业框架已成定局。 内容 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颁发后,就会陆续出台各个领域的具体发展规划,以及中央和地方的配套支持政策。这一宏大规划,被业内人士看作继“4万亿”后中国政府启动的最大规模的产业计划。而这一计划,已瞄准发展结构的根本转变。在八大领域中,每一个大的领域中又确定了具体的分项。 在“节能环保”中,将重点突破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 “新兴信息产业”将聚焦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 “生物产业”将主要面向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新能源”中,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将领衔; 此前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方向确定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提出了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 “新材料”中分列了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两项。 意义 八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被认为是振兴经济的又一重大举措,因为几大部委的领衔介入,此后的政府大规模投资也被市场普遍期待,所以这也被认为是继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之后又一个大型产业投资计划。与“4万亿”计划有本质不同的是,此次投资计划指向的是中国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说,“之前的‘4万亿投资规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都是在扩大内需,加强基础建设的角度,结合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而现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则是转向至新兴产业项目。”与此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制定,从时间上来讲,也与明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相衔接。国家发改委也已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 在圈定八大产业的同时,会议还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并特别指出要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不但要引导外资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投资。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家定调为不但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对此,赵刚表示,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引进来”是鼓励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希望引导其将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在合作中把握主导权,在掌握核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7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2016年底,国务院正式公布《“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新兴产业新一轮发展浪潮即将来临。自《规划》发布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全面回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投资不断升温,产业创新不断涌现,成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 一、产业总体发展特征 第一,产业增速全面回升。2017年1-7月,战略性新兴产业27个重点行业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部分营业收入增速为13.9%,持续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水平。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营收总额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上年同期提升1.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为155.2,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9.3,相较去年同期的低谷均大幅回升,企业景气高涨(见图1)。从细分领域看,七大产业,四大区域均实现了全面回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提速(见图2、图3)。 图1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和行业景气指数

图2 2015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产业) 图3 2014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景气指数(分地区) 第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是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速推动新药上市。自《国务院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发布以来,一批落实政策不断出台,鼓励创新产品加快上市。上半年,国内注册申报1类新药221个,共涉及80个品种,是2016年同期(37个)的2倍。二是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实施极大推动了效率提升。领跑者计划实施以来,主流组件功率每年可提高20W甚至30W,远高于原来每年提高5W的水平,电池效率每年可达到0.5-1个百分点以上的提升,远高于计划实施前每年提高0.2-0.3个百分点的水平。7月份下发的《关于提高主要光伏产品技术指标并加强监管工作

合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合肥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合肥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成就 合肥市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突出改革引领、强化创新驱动、坚持等高对接,将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方式转变、打造现代产业基地的战略突破口。“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现快速提升,技术储备实现提档升级,集聚发展态势日益显现,成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 一是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实现20.5%和21.9%的较高增长率。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与增加值分别达到2788.8亿元和698.7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2.3%。 二是成为结构调整的主推手。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

业总产值比重达29.9%。新型显示、机器人等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取得显著成效,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加快建设,装备制造、汽车、家电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金融、物流、研发设计等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三是成为区域竞争的新标杆。创新型城市加快建设,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户,新增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实验室279个;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15000件、3300件。协同创新创业平台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合工大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北大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等启动建设。成立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育种、农业物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是成为改善民生的主力军。大力推进“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两化深入融合,提升信息消费供给水平,有效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的供给。积极拓展新兴信息服务业态,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信息消费试点市、移动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服务创新试点市,带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北斗导航、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快速增长,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发展机遇

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组长:陶攀 组员:孙冯菲,崔晓萍,陈昕,吴蕾,何依然,黎漫玲,胡苗苗,张晓明

目录 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一,湖北省经济概况.. (3) (一)经济总量跨越提升。 (3) (二)发展质效不断提高。 (3) (三)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3) 二,湖北省产业结构 (3) (一).产业结构概况 (3) (二).湖北产业结构概况 (4) (三).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 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5) 2、第二产业水平滞后的原因 (5) (四).优化产业结构 (5) 1.是壮大主导优势产业。 (5) 4.供给侧改革如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 (6) (五).两圈一带经济带--“产业布局” (6) 1.两圈一带含义: (6) 2.两圈一带意义: (6) 3.湖北两圈一带示意图 (6) 4.李宪生报告节录。 (7) 三,湖北产业支柱情况 (8) (一).主要类型 (8) (二).举例分析 (8) (三).湖北支柱产业的空间布局战略湖北支柱产业已形成 (9) (四).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转换 (10) (五)湖北支柱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11) 四,轻重工业的发展情况 (11)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湖北发展的根基和支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业总产值情况: (11) ----逆势进位规模总量迈入第一方阵 (11) (二)轻重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12) ----多点支撑打造工业版图新格局 (12) 五,服务业发展情况 (13) (一)经济总量实现新的跨越,占比首次超过工业。 (13) (二)增速高于全国,领先中部。 (14) (三)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 (14) (五)从业人数增多,税收贡献增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六,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14) (一),新兴产业概况 (14) (二).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15)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由国务院于2010年10月10日以国发〔2010〕32号文下发公布,内容共分八方面,使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用20年达世界先进水平。 当前,晶体硅材料(包括多晶硅和单晶硅)是最主要的光伏材料,光伏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型煤化工以生产洁净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的产品为主,如柴油、汽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乙烯原料、聚丙烯原料、替代燃料(甲醇、二甲醚)等,它与能源、化工技术结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新兴产业。 产能部分 煤化工: 国内:在2015年9月10日举办的2015国际煤化工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了煤化工行业盲目投资热下潜在的过剩风险。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开展前期工作或规划的煤制烯烃项目有53个,产能合计约3300万吨;煤制油项目7个,产能合计约139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19个,产能合计约470万吨;煤制天然气项目18个,产能合计约740亿立方米。如果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将消耗煤炭约4.29亿吨,煤制烯烃产量将远远超过国内市场需求。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形势及?十三五?展望》指出,?十三五?期间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煤炭行业仍将面临中高速增长常态化、能源需求强度下降、能源结构低碳化发展、煤炭开发和利用环境制约增强等不利因素影响,预计2020年我国标准煤需求量达到45亿-48亿吨。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速持续放缓,将维持3.5亿-4.5亿吨的煤炭转化规模。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新型煤化工领域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和煤制乙二醇的示范项目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在合理安排煤化工产量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的前提下,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总投资接近7000亿元,未来5年中国煤化工市场将稳步快速发展。煤化工投资项目将逐步运作。预计到2020年,煤制油和煤制气的年产能将分别达到4000万吨和28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产能也将达到4100万吨。 内蒙古: ?经过‘十一五’及‘十二五’ 期间一大批煤化工项目的建设,可以说,内蒙古煤化工产业发展在全国崭露头角,现代煤化工示

七大新兴产业

昨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产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并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昨日,上证报记者经过深入采访业内人士,对各产业的发展与机遇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节能环保 重点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 昨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节能环保产业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 国务院对其未来的发展要求是: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事实上,近期节能环保产业政策利好不断。上证报记者获悉,《"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目前已报国务院审批,《规划》明确了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和环境服务的重点发展领域。同时,环保部也已完成《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的"十二五"发展目标是,环境服务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40%,服务业在环保产业中的占比达到30%。 据环保部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的2%左右,预测到"十二五"末期,环保产值将达到2万亿元以上。 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宋忠奎告诉记者,当前国家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推出的财政扶持力度,无疑会拉大地方和企业的投资,投资规模有望翻倍。"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大对节能环保产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有望从节能领域引入到环保领域,从而促进产业的良性有序发展。 海通证券本月的一份策略报告认为,节能环保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四大支柱性产业之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平衡持续发展的共同要求。仅就环保产业废气领域而言,预计废气治理"十二五"期间市场需求容量超过2300亿元,其中除尘需求300亿、烟气脱硫需求1000亿、火电厂脱硝市场需求在1000亿。 此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了《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专家论证会,《规划》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 信息技术 宽带建设是重中之重相关实施方案或9月出炉 昨日出炉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描绘的蓝图是: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培育新动能 王忠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要是三块,第一个是讲三大支柱,第二是讲“四新”的思路,第三个讲五大产业。 一、战略性新兴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 首先第一个是行业趋势加国家战略,加企业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企业,或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成长的三大支柱。实际上去年以来,我们对新常态下一些企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调研。对国内几个城市的企业的隐形冠军进行了调研,发现了这些企业保持非常良好的势头,整个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整个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但这些企业每年都保持20%到30%的增长。 经过分析,主要就得益于这三个叠加。第一个就是行业趋势,抓住了行业趋势;第二个就是抓住了国家战略;第三个就是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比较大的提升。那么什么是隐形冠军呢?实际上最早的是德国的西蒙教授提出来,他认为世界上存在一些企业,行业排名是国内甚至国际的前三名,而且专注于某一个行业。但是不为大家所知,它的利润率是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且是保持高速增长。全球2700多家隐形冠军企业里面,德国有将近一半,德国占了将近一半,实际上对德国整个经济的竞争力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包括它在人均出口和人均专利方面,是处于世界第一位的水平。实际上我们根据这样的一个思路,得出这样的三大支柱。 (一)行业趋势 第一个就是行业趋势,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企业、这个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个是国外的需求,第二个是国内的需求和升级。 过去改革开放之初的,更多的是衣食住行,刚开始衣食住行属于一些服装企业、纺织企业,它们得到快速发展。然后随着升级以后,家电企业,包括随后的住房,随后的汽车行业,都比较快速增长。包括现在我们讲的文化、娱乐、休闲,这样的企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包括一些信息网络企业的快速发展,这是一块。 第二块,中国过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国外的需求,因为国外对我们这些产品的大量的进口需求,带动了沿海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的大幅的增长。所以就如雷军所讲,“猪站在风口上边也会飞起来”。这就是讲抓住了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包括到2012年以后,工业速度第一次慢于GDP增长速度,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因为对工业产品的需求达到了饱和以后,更需要一些精神服务方面的需求。这是大的趋势。 (二)国家战略 第二个就是国家战略。我们调研这几个城市的隐形冠军以后,发现这些企业从事的行业,比如涉及到汽车、轨道交通、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以及质量检测的科技服务业,都是国家过去大力支持的。比如说加入WTO至今,国家提出来轿车正式进入家庭,对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比如说轨道交通的各项战略,比如说国家2006年科技创新大会,包括这几年对科技创新的大量投入等等。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对这些产业的发展取得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个领域很多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如说南京有些汽车零部件企业,可能我们国家的整车方面水平还跟国外的一些新兴汽车行业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在一些零部件领域里面,我们取得了非常长足的进步。在风力发电的有些零部件方面,还有轨道交通,南京一家企业做轨道交通门的,号称是“轨道交通第一门”。实际就得益于当时个轨道交通的国产化战略,包括武汉有一家企业做新材料,做什么呢?做焊接材料,大桥、船舶上面做焊接材料,它的材料占到全球市场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销售收入不高,一个亿,但是利润非常高。包括天津的一家检疫检测的机构,质量检测,它是依托于航天的一些基础。包括天津

达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达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三大特色产业:以天府药业、天予药业、琦云药业、天然药业、福瑞药业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业,以川环科技、川鼓、同达博尔等为代表的节能环保装备产业,以达钢集团、正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丰富的天然气、硫磺、中药材、生物质等资源优势,具有依托化工、冶金、机电、中药生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达到200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的20%。 节能环保 ◆重点项目:①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及整车制造项目;②金恒机械清洁能源汽车发动机缸体项目;③川环科技高性能FVQM涡轮增压柔性管路系统生产线项目;④川鼓公司高效节能风机项目;⑤同达博尔节能空调项目;⑥佳境环保公司垃圾发电项目;⑦开江废旧橡胶回收综合利用项目;⑧宣汉国华环保科技公司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水污染及大气污染防治处理设备、噪声治理设备研发项目;⑨新达泵业大型高效节能污水处理泵项目;⑩达钢钢渣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宣汉s13型、调容高效节能变压器生产项目;?利用废旧汽车、工程机械、机床和农业机械等生产的再制造产品项目。 ◆重点产品:清洁能源汽车,汽车发动机,高效节能风机,节能空调,固体废弃物、污染物处理设备,S13型变压器。 新材料 ◆重点项目:①达钢集团600兆帕及以上含钒高强度钢项目;②达钢集团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③宣汉正源公司微玻纤及VIP纳米芯材项目;④渠县玄武岩纤维项目;⑤万源山水矿业公司石膏晶须制造项目;⑥达兴能源公司烯烃及下游产品项目;⑦渠县凌强无机盐公司纳米碳酸钙项目;⑧瓮福达州公司电子级磷酸及磷酸综合利用项目;⑨玖源化工聚苯硫醚及纤维项目;⑩大竹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产品开发项目;?达钢集团含钒玻璃项目;?达钢集团钒钛催化剂项目;?高品质轴承、齿轮钢、工模具钢开发项目;?高性能白炭黑项目。 ◆重点产品:含钒高强度钢材,锂电池负极材料,微玻纤,玄武岩纤维,电子级磷酸,聚苯硫醚纤维,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石膏晶须,苎麻再生纤维素纤维,含钒玻璃,白炭黑。 生物产业 ◆重点项目:①地奥天府药业公司地榆升白片等现代中药项目;②琦云药业公司现代中药有效成分提取项目;③四川银杏实业公司银杏叶生物制药项目;④四川天予药业公司中药材产业化开发及循环利用项目;⑤达州苎麻、油橄榄等农作物生物育种及产业化项目;⑥渠县生物农药产品开发项目;⑦大竹县春宇林产生物育苗及生物药品研发项目;⑧开江县橄榄叶提取苦苷和葛根提取异黄酮项目;⑨新型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项目;⑩中药复方新药开发项目;?淀粉基塑料生物基材项目;?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现代发酵关键酶制剂项目;?阿玛宁公司洛神花提取项目;?利根葛业葛根精深加工项目。 ◆重点产品:淀粉基塑料,工业用糖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地榆升白片,回生口服液,活力苏口服液、慢肾宁合剂,生物农药,银杏、橄榄叶、葛根等中药提取物。 电子信息 重点项目:①四川鹏翔电子公司智能燃气表、电表、水表开发项目;②四川维奇光电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_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的文献综述 新旧产业的更新换代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关键。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新旧产业之间的更新换代是所有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必然选择。只有适时地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不断维持较高的产业高度,才能使经济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演进的历程看,这些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都确定了不同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的典型代表,这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均明确制定了未来将要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如,日本在工业化初期将纺织、食品、钢铁、电力等确定为未来的重点产业;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又及时地确定了造船、石油化工、汽车、家用电器、运输机械、一般机械和电气机械等作为重点扶持产业;石油危机后,日本减少了对能耗高、污染大的产业扶持,转而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加大了对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通讯、物资流通、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新制造技术、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日益重视对新兴产业的扶持,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国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例如,美国在克林顿执政期间就先后出台了“先进技术计划”、“制造技术推广计划”、“平板显示器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可以说,新旧产业的及时更新,是日、韩、台湾地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也是促进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代写论文 一旦产业的新旧更替出现断裂,就必然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遭遇困境,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汽车、钢铁、化学等工业在被日本全面赶超的同时,缺乏新兴产业的替代。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的持续衰退,也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迟缓,在传统产业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之时,新兴产业培育不及时。台湾地区在2000年以后经济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较慢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英国经济自二战以后的长期不景气,则更是由于制造业中新兴产业长期发展不力所造成的。可见,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针对本身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初始条件,及时确定未来的新兴产业,用新兴产业替代已丧失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繁荣发展。 但是,由于对新兴产业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对新兴产业的特点、发展模式、发展的周期、路径等尚有模糊的认识,我国在确定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出台产业政策等方面,仍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欧阳峣、生延超(2010)[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理论基础薄弱,是导致我国新兴产业无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些地方分不清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混为一谈,多数的地方选择新兴产业不注意各经济区域的空间特性、经济条件、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所处工业化阶段等因素,以国务院或全国的标准选择新兴产业,结果选择是全能产业,造成全国产业雷同,重复建设,资源浪

沈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沈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

“十三五”沈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前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在支撑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引领创新驱动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将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要任务和大事来抓,要重点培育形成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产业以及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突破十万亿规模的五大产业。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先导力量,既能创造新供给、提供新服务,又能培育新消费、满足新需求,是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补短板”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环境,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动新兴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有效衔接。 未来几年在产业升级、消费升级背景之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新兴产业对经济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上,从中长期来看,随着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望成为未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出版日期】2016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12800元电子版:12500元纸介+电子:12800元 第一章战略性新兴产业概述 第一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述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由来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构成 第二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一、技术创新集成化 二、生产制造智能化 三、能用发展绿色化 四、资源利用循环化 第二章“十二五”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第一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分析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科技创新类政策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环境类政策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管理机制类政策 四、地方政府积极制定战略新兴产业政策 五、地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举措 第二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就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逐步深化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推进转型升级 三、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提升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群发展 第三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点 一、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成投资热点 二、前期受影响产业发展不断趋好 三、意见规划频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四、产业融合催生多样新型业态 五、技术突破成为支撑产业发展力量 第四节“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进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 析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独家提供给中国证券报的报告称,目前相关部委正在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已被明确为“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点之一,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 报告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集中出台,将推动我国及早迈进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目前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已经开始编制《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代拟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国家发改委确定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将新兴战略性产业作为一个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将随之确定。 报告建议,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应重点扶持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大力鼓励发展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支持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对研发投入采取强有力的鼓励政策,可考虑将行业和地方部门原用于鼓励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多数改为奖励研发投入。 A股市场26日延续了上周以来的强势反弹走势,以生物育种、乙醇汽油、建筑节能、垃圾发电等概念板块为代表的“新兴势力”领涨。 分析人士表示,上周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的消息使得市场对相关上市公司持续关注。短期看,在大盘筑底回升的背景下,新兴能源相关行业个股有望保持活跃。不过,政策更多是立足于中长期,因此投资者不应对相关板块个股的阶段表现过于乐观。 炒“新”热情高涨 此次新兴能源产业规划主要针对先进核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非常规天然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对洁净煤、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车用新能源等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做出明确部署。在此背景下,二级市场上相关个股持续走强。 26日,生物育种、乙醇汽油、建筑节能和垃圾发电指数涨幅居前,分别上涨了3.01%、2.62%、2.18%、2.14%。就最近10个交易日的表现看,氢能指数、垃圾发电指数、新材料指数、清洁煤发电指数和新能源概念指数分别上涨了10.34%、8.99%、8.25%、8.04%、8.07%,同期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的涨幅分别只有3.93%和6.34%。 着眼于中长期 市场人士指出,单从行情进程看,短期积累了较大涨幅的一些个股存在一定的调整压力,而且部分新兴概念板块估值过高或将抑制其二级市场的上升空间。 目前,生物育种、智能电网、太阳能发电、核能核电、清洁煤发电板块成分股的市盈率(TTM,整体法并剔除负值)分别高达54.56倍、48.50倍、36.85倍、29.58倍、23.21倍,均显着高于市场整体不到19倍的平均水平。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附全文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附 全文) 大力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在示范园区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节能技术系统集成试点,整合高耗能企业的余热、余压、余气资源,鼓励利用余热采暖、利用余能和低温余热发电。鼓励重点用能单位及耗能设备配备智能能源计量和远程诊断设备,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加强系统自动监控和智能分析能力,促进提高综合能效。深入推进流程工业系统优化工艺技术,推动工业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在低温加热段使用太阳能集热器,实现生产工艺和能源供应的综合优化。推进化石能源近零消耗建筑技术产业化,大力推广应用节能门窗、绿色节能建材等产品。鼓励风电、太阳能发电与企业能源供管系统综合集成,推动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做大做强节能服务产业。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特许经营等业态快速发展,推动节能服务商业模式创新,推广节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支持节能服务公司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搭建绿色融资平台,推动发行绿色债券,支持节能服务公司融资。制定相关标准,提高节能服务规范化水平。制定节能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节能第三方评估机制。搭建节能服务公司、重点用能单位、第三方评估机构履约登记和服务平台,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专栏16 节能技术装备发展工程

组织实施节能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工程、节能装备制造工程。鼓励研发高性能建筑保温材料、光伏一体化建筑用玻璃幕墙、紧凑型户用空气源热泵装置、大功率半导体照明芯片与器件、先进高效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装备、浅层地热能利用装置、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装置等一批高效节能设备(产品)及其关键零部件。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供热管网系统能效综合提升工程、电机拖动系统能效提升工程,推进燃煤电厂节能与超低排放改造、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等重大关键节能技术与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组织实施城市、园区和企业节能示范工程,推广高效节能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四)加快发展先进环保产业。大力推进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区域与流域污染防治整体联动,海陆统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促进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推动主要污染物监测防治技术装备能力提升,加强先进适用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集成创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环保产品,促进环境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环保产业发展水平。到2020年,先进环保产业产值规模力争超过2万亿元。提升污染防治技术装备能力。围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集中突破工业废水、雾霾、土壤农药残留、水体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等一批关键治理技术,加快形成成套装备、核心零部件及配套材料生产能力。建设一批技术先进、配套齐全、发展规

2020年湖北省各地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2020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题号 得分 一二三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2020 的相反数是() A. 2020 B. - C. D. -2020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x+3x=5x2 B. (-2x)3=-6x3 D. (3x+2)(2-3x)=9x2-4 C. 2x3?3x2=6x5 3.如图是由5 个小正方体组合成的几何体,则其俯视图为( ) A. C. B. D. 4.面对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党和国家及时采取“严防严控”措施,并对新 冠患者全部免费治疗.据统计共投入约21 亿元资金.21 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 0.21×108 B. 2.1×108 C. 2.1×109 D. 0.21×1010 5.如图,a∥b,一块含45°的直角三角板的一个顶点落在其中一条直线上,若∠1=65°, 则∠2 的度数为() A. 25° B. 35° C. 55° D. 65° 6.一组数据4,5,x,7,9 的平均数为6,则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A. 4 B. 5 C. 7 D. 9 7.目前以5G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某市2019 年底有5G用户2 万户 ,计划到2021 年底全市5G用户数累计达到8.72 万户.设全市5G用户数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x值为() A. 20% B. 30% C. 40% D. 50% 8.如图,在△AOB和△COD中,OA=OB,OC=OD,OA<OC,∠AOB=∠COD=36°. 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

①∠AMB=36°,②AC=BD,③OM平分∠AOD,④MO平分∠AMD.其中正确的结论 个数有()个. A. 4 B. 3 C. 2 D. 1 9.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 -1,0)和B,与y轴交于点C下.列结论:①abc<0,②2a+b <0,③4a-2b+c>0,④3a+c>0,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 为()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10.如图,点A,A,A…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 1 2 3 图象上,点B,B,B,…B在y轴上,且 1 2 3 n ∠B OA=∠B B A=∠B B A=…,直线y=x与双曲线y= 1 1 2 1 2 3 2 3 交于点A,B A⊥OA,B A⊥B A,B A⊥B A…, 1 1 1 1 2 2 1 2 3 3 2 3 则B n(n为正整数)的坐标是() A. (2 ,0) B. (0,) C. (0,) D. (0,2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 11.因式分解:2m2-12m+18=______. 12.关于x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是______. 13.用一个圆心角为120°,半径为4 的扇形制作一个圆锥的侧面,则此圆锥的底面圆的 半径为______. 14.如图,点A是双曲线y= (x<0)上一动点,连接OA ,作OB⊥OA,且使OB=3OA,当点A在双曲线y= 上 运动时,点B在双曲线y= 上移动,则k的值为 ______.

《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考试答案

考试标题《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 思考》试卷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0 道,单选题 10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 60 分及格。 所属课程《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 倒计时47:27 您的得分:93.33!恭喜,您通过了《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点思考》的考试! 一、判断题(10 道) 1. 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正确 错误 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 正确 错误 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邓小平同志定下的方针() 正确 错误 4. 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等的融合和突破催生了新兴产业() 正确 错误 5. 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 正确 错误 6. 我国的工业化当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正确 错误 7. 绿色能源革命是中国率先提出的() 正确 错误

8. 生物技术将引发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的深刻变革() 正确 错误 9. 转基因技术由于未知危险要全面停止在农产品上的使用() 正确 错误 10.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飞机已经成功首飞()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 1. 在16—17世纪,()在造船、金融及贸易等领域远比英国具有优势 A. 荷兰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2. "连接美国:国家宽带计划"目标是至少()亿美国家庭将拥有可承受的100Mbps实际下载速度以及50Mbps实际上传速度 A. 0.5 B. 0.75 C. 1 D. 1.5 3. 20世纪60年代,()政府重点扶持和发展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汽车、造船、数控机床、化纤、钢铁等产业,完成了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赶超 A. 日本 B. 韩国 C. 台湾地区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安培供稿)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专家解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或将迎来又一政策利好,政府要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 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綦成元表示,加快《规划》的实施,不仅对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促进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是促进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措施。《规划》明确了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7大领域的重点发展方向,制定了产业发展路线图,提出了各领域发展的标志性目标、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与拓展市场应用等创新发展重大行动计划、主要政策措施。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 (一)节能环保产业要突破能源高效与梯次利用、污染物防治与安

全处置、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新装备和新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低碳技术,加快形成支柱产业。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与无线通信、先进半导体和新型显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国际竞争力。 (三)生物产业要面向人民健康、农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重大需求,强化生物资源利用等共性关键技术和工艺装备开发,加快构建现代生物产业体系。 (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要大力发展现代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提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水平,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做大做强智能制造装备,促进制造业智能化、精密化、绿色化发展。(五)新能源产业要发展技术成熟的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生物质发电、沼气等,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化。(六)新材料产业要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建立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要加快高性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核心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形成产业化体系。《规划》还提出了20项重大工程。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f36306822.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对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应该要在如何写,你们知道要如何入手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新兴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紧密结合安徽实际,进行了具体部署。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XX市敏锐感知机遇、主动抓住机遇,充分用好机遇,进行了率先探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走上了一条具有自身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范围界定主要是方向性的。中央从全局出发,提出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则根据自身实际,分别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涵盖范围很广的概念,但判断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具体的标准,主要是三条: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

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 合肥的实践表明,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仅有概念上的认识和良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在于主动作为,付诸行动。近年来,合肥坚持把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具体化,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基础,提出了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公共安全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既避免了从概念到概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也使我们提出的产业指向有坚实的基础,而且通过努力能够做到。同时可以看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很多方面也是基于合肥的现实基础,又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效及其深远影响 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的生动体现,不仅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为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打牢了坚实支撑,为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效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在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的同时,打造了一批优势产业。据统计,2xxx年全市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044.58亿元,增长37.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7.7%,占全省总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