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起搏器护理查房20120810

起搏器护理查房20120810

起搏器护理查房20120810
起搏器护理查房20120810

知识回顾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心脏是由心肌构,是连接动、静脉的枢纽和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分为四个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同侧心房和心室借房房室口相通,心室发出动脉,心房接收静脉,动脉是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静脉是回血液送回心,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由左心室泵出主动脉及其分支全身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和气体交换

各级静脉经上下脐静脉及心冠状窦返回右心房称为大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泵出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达到肺泡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

换肺静脉左心房-小循环(肺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体循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各部代谢产物运回心脏。

肺循环路程较短,指通过肺使静脉血转变成氧饱和的动脉血,当主干阻塞时,侧副管逐渐增粗,血液可经扩大的侧支吻合到达阻塞以下的主要主干,使血管受阻的血液循环得到不同程度的代偿恢复。这种通过侧支循环建立的循环称侧支循环或侧副循环。

心脏起搏器

起搏器功能作用原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人工心脏起搏器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及其导线、电源三部分组成。

1)心脏传导阻滞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3)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性昏厥和/或心室停搏。

4)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者,应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

在我国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是“症状性心动过缓”

起搏器种类

1. 单腔起搏器: VVI, AAI

2. 双腔起搏器 DDD

3. 三腔起搏器: 双房+右室;右房+双室

永久性与临时性心脏起搏器

埋藏于体内的心脏起搏器称为埋藏式心脏起搏器,作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放在体外的起搏器为体外起搏器,用于临时性起搏。

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

根据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等,采用适当的形式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必要时手术前应用地西泮,保证充足的睡眠。

(2)辅助检查: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尿常规、血型,出凝血时间、胸片、心电图、Holter等。

(3)皮肤准备:通常经股静脉临时起搏,备皮范围是会阴部及双侧腹股沟;植入起搏备皮范围是左上胸部,包括颈部和腋下,备皮后注意局部皮

(4)做好皮试

(5)术前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内。。(6)训练病人平卧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由于卧床体位而出现排便困难。

(7) 物品急救物品的准备.

术中配合:

(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2)关注病人的感受,了解病人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主诉,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帮助病人顺利配合手术

术后护理

(1)休息与活动:术后嘱病人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1~3天,若病人平卧极度不适,可抬高床头30~60度。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如出现咳嗽症状,尽早应用镇咳药。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术手第一次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2)监测: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电监测24小时,监测起搏和感知功能。观察有无腹壁肌肉抽动、心脏穿孔等表现;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心电变化及病人自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伤口护理与观察: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6小时,且每间隔2小时解除压迫5分钟。定期更换敷料,24小时停止压迫,一般术后7天拆线。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出血或血肿,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病人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暗发紫、波动感,及时发现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监测体温变

化,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患者王忠德、男性,56岁,因劳力性胸痛2月,加重2天于2012年7月13日07时53分入院,查体:T:36.6℃ R:20次/分 P:62次/分 BP:120/80mmhg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入院后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大小便常规回报均正常。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型。遵医嘱一级护理。予静滴环磷腺苷葡胺、灯盏花、能量合剂改善心肌血供、营养心肌对症处理。2012、7月16遵医嘱停一级、起二级护理。于7月18日患者诉胸痛,遵医嘱鼻塞吸氧3升/分,行心电监测示窦性心律、HR50-60次/分给于5%葡萄糖50毫升加单硝酸异山梨脂25毫克微泵泵入4-6毫升/小时。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胸痛明显缓解,7月19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遵医嘱起一级病重。于2012年7月24日15:30在我院介入室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前遵医嘱行留臵导尿,肌注鲁米那纳0.1,阿托品0.5毫克。术中顺利,术毕于18:20安全返回病区,:T:36.5℃ R:20次/分 P:62次/分 BP:130/90mmhg术后起一级病危,予鼻塞吸氧、心电监测示起搏心律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心率60-68次/分,起搏信号良好,静滴环磷腺苷葡胺改善心肌血供、氨苄西林舒巴坦钠预防感染,阿普唑仑0.4口服每晚改善睡眠。术后三天遵医嘱停留臵导尿,拔管后患者能自行排便。于7月30日遵医嘱停一级护理起二级护理,患者目前病情稳定,心电监测示起搏心律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心率60-70次/分,于8月1日转入普通病房。已于8月7日出院。

术前护理诊断

一.焦虑、紧张与胸痛发作及环境改变有关

1、保持病室安静,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

2、讲解胸痛发作诱因:避免情绪激动、浓茶、咖啡及烟酒,用力排便,休息好,保持乐观心态等。

3、做好家属工作,应多关心病人、积极支持患者治疗。

二. 潜在病发症猝死

(1)绝对卧床休息。

(2)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变化。

(3)做好抢救准备

(4)饮食应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防止便秘且勿用力排便,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缓泻剂或不保留灌肠。

三. 活动无耐力与心排出血量减少有关

(1)体位与休息:绝对卧床休息,改变体位时动作应缓慢。

(2)给氧:遵医嘱给予鼻塞吸氧并向其讲解吸氧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3)给予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四、有受伤的危险与心灌注量不足引起头昏、晕有关。

1卧床休息,24小时留陪或使用床档,防止意外

2避免诱因:如避免情绪激动或紧张及快速改变体位

3教会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若每分钟小于40次/分时应立即报告医生。

五.知识缺乏缺乏有关术前知识及起搏器术后相关护理知识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

六、自理缺陷与生病后活动受限有关

1、生活上给于全面照顾,尽量满足其合理需要,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员

良好形象。

术后护理诊断

一、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1、遵医嘱使用镇痛剂并观察疗效。

2、观察伤口情况:如出现红、肿、热、痛情况及时报告

二、焦虑、恐惧与担心手术预后有关

1、保持病室安静,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修养环境。

2、请成功手术患者现身说法及向其讲解手术后的优点达到减轻患者恐惧心理,增强信心的目的。

3、做好家属工作,应多关心病人、积极支持患者治疗。

4、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三、自理缺陷与舒适的改变与手术后活动受限有关

1、生活上给于全面照顾,尽量满足其合理需要,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员良好形象。

四、知识的缺乏

讲解安臵起搏器植入后相关知识。

五、潜在并发症:感染、电极脱位、心肌穿孔、囊带积血

措施:

1、观察伤口情况、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防止尿路感染嘱患者多饮水

每日1500-2000毫升,做好尿管护理,早晚清洗会阴并消毒。

2、2、术后嘱病人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1~3天,若病人平卧极度

不适,可抬高床头30~60度。术侧肢体不宜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

以防电极脱位,如出现咳嗽症状,尽早应用镇咳药。安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3、(2)监测: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电监测24小时,监测起搏

器信号。观察有无腹壁肌肉抽动、心脏穿孔等表现;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心电变化及病人自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囊带积血与术前未及时停用抗凝药物、术后过早过度活动、凝血机

制不良有关。表现为局部疼痛、切口愈合不良、切口张力较高、局部隆起、触诊波动感。若出现囊带积血表现应报告医生并配合医生清创引流。

健康指导

起搏器知识指导:告知病人起搏器设臵频率及使用年限。指导其妥善保管好起搏器卡,外出时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告知病人应避免强磁场和高电压场的场所(如核磁、激光、变电站等),但家庭生活用电一般不影响起搏器工作。嘱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电器。随着技术不断地更新,目前移动电话对起搏器干扰很小,推荐平时将移动电话放臵在距离起搏器至少15cm的口袋内,拨打或接听电话时采用对侧。

病情自我监测指导:教会病人每天自测脉搏2次,出现脉率比设臵频率低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随意抚弄起搏器植入部位。自行检查该部位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或出血现象,出现不适

立即就医。

活动指导:避免剧烈运动,装有起搏器的一侧上肢应避免作用力过度或幅度过大的动作,以免影响起搏器的功能或使电极脱落。

定期随访:出院后半年内每1~3月随访一次,以测试起搏器功能,情况稳定后每半年随访一次,接近起搏器使用年限时,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电池耗尽之前及时更换起搏器.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cardiac pacemaker),简称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射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它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一、评估要点 (一)评估患者有无晕厥史、心脏传导阻滞等及患者心理状况。 (二)评估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情况、常规备皮。 (三)评估患者生命体征,术后伤口有无渗血、血肿及疼痛,起搏器感知功能是否良好。 二、护理措施 1. 术前护理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手术的过程、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消除紧张心理,必要时手术前夜给予辅助睡眠。 (2)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血型、及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等。 (3)术区备皮,备皮范围上及下颌,下至肋缘,两侧至腋下,手术部位应彻底清洁。 (4)术前应少食但不禁饮食,以防患者虚脱、低血糖或静脉充盈不良。 (5)遵医嘱用药,术前常规做抗生素(如青霉素)试验,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并做好普鲁卡因试验。 (6)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以免术后出现排便困难。 (7)术前应用抗凝剂者需停用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范围内。 2. 术中护理 (1)严密监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压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关注病人感受,了解病人术中疼痛情况及其他不适,并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帮助病人顺利配合手术。 3. 术后护理 (1)术后嘱患者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1~3天,术侧肢体制动24h,勿用力咳嗽,以防电极脱位,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术后第1次活动应动作缓慢,防止跌倒。 (2)术后描记12导联心电图,心电监护24h,监测起搏和感知功能,监测脉搏、心率、心律及病人自觉症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或起搏器起搏感知障碍,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伤口局部以沙袋加压6h,且每间隔2h解除压迫5min。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术后7天拆线,观察伤口及起搏器囊袋有无出血或血肿,局部有无疼痛等;监测体温变化,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注意保持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减少摩擦,避免撞击。 三、健康教育 1. 告诉患者起搏器的设置频率及使用年限。 2. 告知患者避开强磁场和高电压(如核磁、激光、理疗等),嘱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应立即离开此物或不再用该种电器。 3. 教会患者每天自测脉搏2次,出现脉率比设置频率低10%或再次出现安装起搏器前的症状及时就医,不要随意抚弄起搏器植入部位。 4. 避免剧烈运动,装有起搏器侧的上肢避免用力过度或大幅度的动作(如打网球、负重),洗澡时勿用力揉搓起搏器植入处皮肤,以免影响起搏功能或使用电极脱落。 5. 妥善保管起搏器卡(有起搏器型号、有关参数、安置日期、品牌等),外出随身携带,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推荐)起搏器置换术后护理查房

起搏器置换术后护理查房 时间:2016年4月22日17:30 ☆地点:心内一科健康教育宣教室 ☆主持人:马美玲护士长 ☆查房者:孙芳陈海莉 ☆参加人员:马美玲李淑兰陈风芹潘艳时琼周谜李冬梅孙芳李冉刘晓萌王莉娟张馨月武丹罗丽陈玲陈海莉黄洋洋王培李赛赛刘晶 马美玲护士长:大家好,今天我们查房的起搏器置换术后是我们科的常见手术,今天我们就针对30床病人方兴荣进行护理查房,主要目的是了解该患者的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现在还存在哪些护理问题,责任护士实施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落实情况。首先请责任护士陈海莉介绍病人的病情: 责任护士陈海莉: 患者,30床,方兴荣,女性,79岁,汉族,退休工人。入院时间:2016年4月13日,主诉:反复胸闷7年,再发3天。家族史:否认家族性传染病及遗传病史。过敏史:无食物、药物、花粉过敏史。既往史:2型糖尿病病史13年,冠心病病史,诊断:冠心病,起搏器植入术后,心功能III级,2型糖尿病。 体格检查:入院时T:36.5℃ P:62次/分,R:19次/分,BP:156/65mmHg。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利尿、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糖等对症治疗。并于4月17日行起搏器置换术,术前予抗生素药物应用,术后给予心电监护。 专科检查:胸廓对称,,叩诊清音,两肺呼吸音低,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左下扩大,心律62次/分,心律整齐 辅助检查: 2016年4月14日 血常规示:红细胞:3.20×10*12/L、血红蛋白:100g/L、红细胞压积:29.4fL ↓、平均血红蛋白量:31.3pg↑、单核细胞百分比:0↓、单核细胞绝对值:0↓ 生化报告示:谷氨酰氨基转氨酶:91.9U/L↑、尿素:14.2↑、尿酸:434.9ummol/L ↑、葡萄糖:8.52mmol/L↑、甘油三酯:0.53mmol/L↓、血清脂肪酶:68.0u/L ↑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给予心理疏导,讲解安装起搏器治疗的必要性,意义, 手术的安全性,基本过程及配合,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定剂。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 2.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乙肝表面 抗原,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等。并做抗生素皮试 3.皮肤准备备皮范围是剑突上及双侧颈部和腋下,备皮时动作要 轻柔,勿损伤皮肤,备皮完毕清洗干净并穿上手术衣。 4.术前准备术前一般禁食,禁水4—6h,因术后患者需在床上平 卧24h,所以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盆,在术前1~2天练习床上大小便 术中护理 将病人带入导管室向病人介绍导管室环境,帮病人摆好手术体位,连接心电监护,静脉通道以备急救。密切观察病人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多与病人沟通,询问是否舒适,转移病人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 术后护理 1.心电监护术后给予24h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情况及心率心律, 血压的变化,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2.术后体位指导患者回病房后,将患者平移至床上,术后用1kg 沙袋压迫囊袋局部6—8h。起搏期,由于电机刺激心内膜导致组织细胞水肿,如活动过早,可导致电机脱位。而24h后心内膜组织水肿液及纤维蛋白渗出液逐渐形成纤维包绕而包牢电极,电极不易脱落。所以24h内要绝对平卧,为帮助患者可在患者腰部垫一软枕头,并给与肢体按摩。48h可将床头抬高15—45度,72h 后逐渐下床在室内活动告知患者肢体不要外展,上抬,提重物,以防电极脱落 3.皮肤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术后第二天 起每日换药一次,如切口部位有渗液给与安普贴薄膜覆盖,有消炎,消肿作用 4.饮食指导术后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饮食,促进 伤口愈合,保持大便通畅,最好不要引用牛奶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心脏起搏器术后注意要点: 1.植入后活动注意事项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平卧床上,术侧肩关节避免活动。1-3天后可增加活动量,要适当注意活动量或活动方式。逐渐适量活动肩关节,可以防止肩关节僵硬等不适。埋入起搏器术侧手臂早期要严格避免快速地、突然地移动或用力高举等动作,日常活动基本不受限制。一般1-2月后电极导

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

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1床护理查房1床蒲小翎男 66岁 主诉:突发昏迷9小时 患者的简要病情: 患者于2011-03-04 23:50左右突然出现胸闷,大汗出,随即呼之不应,神志不清,送来我院急诊科时,呼吸心跳已停,急于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行胸外心脏按压,于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治疗,患者心电监护提示室颤,又予除颤及胺碘酮、利多卡因复律。经抢救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及心率,心电图提示为Ⅲ°。为进一步治疗于2011-03-05 09:00由急诊平车转入我科,转入时患者处于深昏迷状态,于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予咪达唑仑组液、多巴酚丁胺组液、去甲肾上腺素组液持续泵入。09:50医生予行右锁骨下深静脉穿刺术。10:00予行右腹股沟动脉置管术。12:00遵医嘱予硝酸甘油组液泵入。13:00遵医嘱停硝酸甘油组液泵入。14:10护送患者至介入室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2011-03-08 04:00遵医嘱予停去甲肾上腺素组液泵入。03-11 11:10医生予行床边气管切开术。 诊断:1.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术后 2.Ⅲ°房室传导阻滞 3.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一、心脏起搏器 1、心脏起搏器原理: 起搏器(脉冲发生器)发放一定的脉冲电流,通过起搏电极传到心肌,局部心肌被兴奋并向周围传导,最终使整个心室与心脏兴奋收缩,从而代替心脏自起搏点维持有效心搏,由起搏器、导管电极为电池组成。 2、分类:①埋藏式起搏②临时起搏 3、临时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抢救,没有绝对的禁忌症,适用于: ①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 ②保护性起搏; ③超速抑制; ④辅助诊断。 4、临时心脏起搏器的频率70次∕分。 5、阈电流:测试时先从中等大小的电流(3~5mA)和快于自身心率的频率开始, 再将电流逐步降低直至不能夺获为止。 6、植入方式:①颈内②左锁骨下 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1、定义:也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指房室间的传导完全被阻断,全部心 房冲动不能传入心室,造成了心房和心室各自独立活动,房室之间完全脱节。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

心脏起搏器植入后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作者:王彩凤解丽慧刘双王丽杰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律失常护理 心脏起搏器是以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的心脏能够激动,并以一定的频率有效的收缩。随着永久心脏起搏器的发展,不但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而且拯救了许多生命。通过安装永久式人工心脏起搏器678例, 通过术前良好准备,术中常规测试起搏器相关心内参数,术后密切观察及护理,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78例。男420例,女258例;年龄36-77岁。诊断心律失常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53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42例, 病程15d至11年,起搏器均为国产VVI型。 1.2 方法患者仰卧于手术台,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系统。消

毒右侧胸壁、铺巾,2%^多卡因局部麻醉,切开皮肤后钝性分离皮 下组织,形成囊腔,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插入指引钢丝,沿指引钢丝送入扩张管和外套管,拔出指引钢丝,插入电极,定位于右室。拔出并撕裂外套管,接临时起搏器,测定起搏器阈值等指标,证实起搏良好,将永久起搏器植入右侧囊腔,逐层缝合,用纱布包扎。 2 常见并发症 2.1 囊袋血肿囊袋血肿2例考虑与术中止血不彻底或小动脉及皮 下组织渗血有关,通过在无菌条件下抽吸积血并压迫止血后,未再出现囊袋血肿。 2.2 皮肤坏死有时覆盖起搏器的皮肤坏死,起搏器外露,需切除坏死组织,重新埋置。皮肤坏死的原因可能由于皮肤薄,皮下组织少, 囊袋紧,局部压迫和机械摩擦而导致坏死[1]。发生上述情况时要争取在皮肤没有破溃以前处理,术前通过对埋置起搏器的局部组织正确评估后,没有出现此类现象。 2.3 起搏阈值升高术后因电极导管刺激右心室的心内膜,使局部充血、水肿、损伤,因而起搏阈值升高,一般2周后随着切口愈合,阈值随之下降。如平时起搏阈值突然升高,可能是电极移位,电池耗竭或穿孔等现象,应及时处理[2]。 2.4 电极脱位术后心内膜电极发生脱位者较多,因此在安装心内膜电极时,让患者做咳嗽、深呼吸、翻身等动作,考验电极是否嵌顿牢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埋藏在患者体内,可以产生一定形式的有规律的微弱脉冲电流,通过导线与心脏组织相接触的电极作用于心脏,代替正常心脏起搏激动心肌,使心房或心室按一定频率有效收缩的治疗仪器。它主要用于治疗缓慢的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心律失常,是心血管内科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安装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人工心脏起搏适应症 1. 临时起搏的适应症 一般适用于暂时或急需起搏的患者。治疗性起搏如:急性心机缺血,急性心机炎时引起的房室传导阻滞,绝大部分是一过性和可逆的可安装临时起搏器渡过危险。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伴发传导阻滞者,安装临时起搏器可保证病人的安全。预防性和保护性起搏如: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介入性导管治疗时可给予临时起搏,有明显的心动过缓或可能发生心律失常而需要行大的外科手术者可安装临时起搏器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临时起搏器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局部感染。 2 . 永久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 房室传导阻滞的适应症房室传导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适应症a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即由于心动过缓而出现心悸气短,心功能不全,心绞痛发作头晕等重要脏器供血不全引起的症状。B窦性停搏大于4s。c 窦房结功能失调,心室率小于40/min。d 需用药物来维持和抑制心室率者。 心机梗塞的适应症急性心机梗塞病人伴发传导阻滞,多数在15天内恢复,若观察3周仍有阻滞且不能停掉临时起搏者,可改用永久性起搏器。 快速心律失常安置起搏器的适应症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常见并发症 1心律失常极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电极刺激所至,故应备好急救措施。 2 心肌穿孔多发生于术后4—5天,心肌穿孔时,除起搏失效外,原症状复发,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及腹神经受刺激而引起呃逆,肌肉抽搐等,术后需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3电极移位电极移位是心内膜电极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经验及病人过早活动有关,术后几天若有起搏不良,应首先考虑电极移位。 4 感染感染也是埋植式心脏起搏器最重要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在植入术后及术后数年,感染部位可在切口,皮下囊袋,心内膜。术后积极做好预防工作,绝大部分的感染是可以避免的。方法如;a 术后常规静脉应用有效的抗生素。B 术中严格无菌操作。C 每天观察伤口,保证伤口敷料干燥无渗血等。 术前准备 1术前让病人及家属充分了解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了解手术的大体过程,减少病人存在的疑虑和恐惧心理,争取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术前一日晚如患者难以入眠,可适当应用镇静剂 2 协助患者完成血尿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凝等化验检查项目。 3 胸部X线后前位及侧位摄片不仅为观察心脏的位置和各腔大小,而且也为日后随访做对照,协助患者尽快完成。 4 训练病人能在卧位情况下解大小便,熟练掌握在呼气末的屏气动作,以便配合静脉穿刺插入起搏导管。

安装临时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安装临时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护理 一、概述 临时性心脏起搏是一种非永久性心脏起搏方式。为非永久性置入起搏电极的一种起搏方法。通常使用双极起搏导管电极,起搏器放置在体外,起搏电极放置时间常规为7天,最长不超过4周。 二、适应证 1、可逆性因素(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高钾血症、药物中毒等)所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频率缓慢的心室逸搏、有症状的二度AVB或三度AVB。 2、反复出现阿-斯综合征,有永久起搏器的适应证,但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安置永久起搏器的过渡治疗。 3、已置入的永久起搏器失灵、电池耗竭等原因需要更换永久起搏器,又存在起搏器依赖的患者。 4、心脏手术后留置临时起搏导线,可处理手术所致房室传导阻滞,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障碍。 5、具有心律失常潜在危险的患者,在施行介入或外科手术时作为保护性措施。 三、临时起搏器常见安置位置和途径 心外膜临时起搏法 经静脉—心内膜起搏 股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颈内静脉穿刺。 四、临时起搏器常见设置参数和心电图特点 1 起搏频率(次/分) 2 输出电流(MA) 3 感知电压(MV) 单腔心室起搏的心电图特点:心电图表现为心室起搏信号后紧随一宽大畸形QRS波。 五、接诊置入临时起搏器患者前的准备工作: 使用前准备好导线、电池;打开电源开关,起搏和感知指示灯亮、无低电量指示灯闪烁;遵医嘱预调起搏频率、电压和电流并连接导线。 六、术后护理: (一)置入起搏器患者返回病房时,交接班的重点内容: 起搏器设置参数和起搏效果,置入途径、穿刺部位情况及其他特殊问题。 (二)术后护理要点: 1、进行连续的心电监测,了解起搏器的工作情况。 2、起搏器应固定在合适位置,起搏导线及起搏器要连接紧,防止脱开发生意外。 3、经常观察临时起搏器的工作状况如:电池电量是否不足,起搏、感知功能是否良好等。注1:电池电量的判断: 使用中观察低电压(LOW BATT)是否报警,如红灯闪烁说明电量不足,需更换电池。 注2:起搏功能正常的判断: 1)起搏器有起搏信号。 2) ECG显示有起搏信号,并与起搏器所示起搏信号相一致。 注3:常见起搏器工作指标异常包括: 1)起搏器电池信号灯报警。 2)心电图或监测显示患者心率低于设定的频率。 3)有起搏信号不起搏。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 后护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前术后护理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给予心理疏导,讲解安装起搏器治疗的必要性,意义,手 术的安全性,基本过程及配合,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给予镇定剂。 帮助患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心理使其以最佳心态配合手术 2.术前做好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 原,心电图,心脏超声,动态等。并做抗生素皮试 3.皮肤准备备皮范围是剑突上及双侧颈部和腋下,备皮时动作要轻 柔,勿损伤皮肤,备皮完毕清洗干净并穿上手术衣。 4.术前准备术前一般禁食,禁水4—6h,因术后患者需在床上平卧 24h,所以指导患者床上使用便盆,在术前1~2天练习床上大小便 术中护理 将病人带入导管室向病人介绍导管室环境,帮病人摆好手术体位,连接心电监护,静脉通道以备急救。密切观察病人脉搏,呼吸,血压及心电图变化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多与病人沟通,询问是否舒适,转移病人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 术后护理 1.心电监护术后给予24h心电监护,观察起搏器情况及心率心律,血 压的变化,如有异常通知医生 2.术后体位指导患者回病房后,将患者平移至床上,术后用1kg沙袋 压迫囊袋局部6—8h。起搏期,由于电机刺激心内膜导致组织细胞水肿,如活动过早,可导致电机脱位。而24h后心内膜组织水肿液及纤

维蛋白渗出液逐渐形成纤维包绕而包牢电极,电极不易脱落。所以24h内要绝对平卧,为帮助患者可在患者腰部垫一软枕头,并给与肢体按摩。48h可将床头抬高15—45度,72h后逐渐下床在室内活动告知患者肢体不要外展,上抬,提重物,以防电极脱落 3.皮肤护理术后严密观察切口部位有无渗血,渗液,术后第二天起每 日换药一次,如切口部位有渗液给与安普贴薄膜覆盖,有消炎,消肿作用 4.饮食指导术后指导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饮食,促进伤口 愈合,保持大便通畅,最好不要引用牛奶和易产气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 心脏起搏器术后注意要点: 1.植入后活动注意事项 术后24小时内患者应平卧床上,术侧肩关节避免活动。1-3天后可增加活动量,要适当注意活动量或活动方式。逐渐适量活动肩关节,可以防止肩关节僵硬等不适。?埋入起搏器术侧手臂早期要严格避免快速地、突然地移动或用力高举等动作,日常活动基本不受限制。一般1-2月后电极导线可固定,不过仍需注意手臂的活动幅度、力度以及承重力量,俯卧撑等靠近埋入位置的运动也要避免。 2.起搏器局部的保护 早期您会感觉到起搏器的存在,请不要直接按压起搏器表面,不要试图挤压和移动您的起搏器。感觉到起搏器如异物样存在的不适是常见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利用起搏器中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 和收缩来达到控制心律失常和改变心功能。目前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作为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3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整体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8岁,平均62.0 岁。患者均有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其中病窦综合征10例,H 度H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皿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心房纤颤伴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7例。其中1例伴有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史。 2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起搏器的知识了解甚少,加上疾病引起的痛苦不适

感,而产生多种复杂心理如:焦虑、紧张、恐惧等。专科医生和护士, 应首先耐心向患者及(或)其家属讲解其疾病的严重性、危险性和介绍 起搏器的适应症、各类型起搏模式的优缺点、术中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术后护理与配合等,提高患者对起搏器及其疾病的认识,使之了解和接受新技术,以积极而自愿的心态接受手术。护理人员应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使其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 3基础护理 3.1术前护理:术前充分做好病人的准备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较快恢复有重要作用。术前行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注意观察P波及QRS波群形态和时限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以便术后判断电极位置。为防止术后出现尿潴留及便秘,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务必让病人学会床上解小便,以免术后导尿而加重痛苦,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给予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纤维素的易消化食 物,以预防便秘。术前常规检查心、肝、肾、肺等脏器的功能,抽血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和血小板,常规行普鲁卡因、青霉素过敏试验。手术前6小时禁食,进行术区备皮。 3.2术后护理 321术后严格做好床边交接班,仔细检查伤口情况、测血压、查脉搏与起搏频率是否相符,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22术后将病人送回CCU病房,连续心电监护2天~3天,行心电、血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的护理

安装心脏起搏器后的护理 1、预防电极移位。术后3d平卧或半卧位,严禁下床活动或右侧卧位,或限制手术侧肢体活动,利于电极与心室壁的紧密附着。翻身时动作轻柔。 2、预防伤口渗血、感染。局部砂袋压迫6~12h。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特别注意电极埋藏处囊腔小动脉出血。术后1周内换药,1/d,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拆线后观察有无感染。 3、观察心电图变化。术后3~5 d观察全程心电图,掌握起搏器阈值的变化(正常0.5~1.5V)及起搏心电图。通常是起搏心律与自主心律交替,无R-R长间歇。如果起搏器工作异常,患者会出现头痛、胸痛、眩晕、气促、嗝逆、抽搐等,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4、加强生活护理。给予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无刺激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勿用力,6周内预防感冒,防止剧烈咳嗽使电极移位。 5、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注意排除外界环境干扰。起搏器都有感知功能,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磁共振、超短波理疗、电热疗,磁疗,局部放射治疗、碎石,用手机及靠近雷达等均可抑制或触发起搏器。 6.安装起搏器后,患者首先应该避免高磁场的场所,注意保护患侧的肢体。除微波炉外,一般的家用电器对身体是没有多大影响的。但是患者应该随身携带起搏器卡,坐飞机,或者到医院做检查,都应该先出示卡片。 7.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如受到较大的撞击,或者患侧的肢体受压太大,体内的电极导线可能断裂,此时患者会感到晕厥或者黑曚,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术侧上肢不能做牵拉动作,防止电极折坏或脱出移位。 8.使用手机时使用另一侧肢体,手机和起搏器保持15厘米以上。 9..随访和定期调试、检测是很重要的。一般要求出院后最初半年,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3个月随访1次,以测定起搏器功能。待接近起搏器限定年限时,要缩短随访时间,平时患者应该每日自测脉搏2次,若自觉心悸、胸闷、头晕、或自测脉搏缓慢,应立即就医定期随访。

心脏起搏器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分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和临时心脏起搏。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是在皮下埋植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产生电脉冲经过起搏电极导线传送至心脏,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以治疗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一种方法。临时心脏起搏是将电极导线经外周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送至右心室心内膜,将临时起搏器置于体外,发放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起搏,一般应用时间不超过1个月。 一、概述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由脉冲发生器和起搏电极导线组成。永久性起搏器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单腔起搏器是将一根电极导线放置于一个心腔,如右心室(心尖部)或右心房(右心耳)。双腔起搏器是将两根电极导线分别置于心房和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治疗。三腔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放置方法,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分为双房+右室、右房+双室两种。双房+右室主要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合并阵发性房颤,右房+双室主要用于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协调房室和(或)室间活动,改善心功能。 (一)适应症 1.永久性起搏器手术适应证 (1)房室传导阻滞。 (2)慢性双束支和三束支阻滞。 (3)急性心肌梗死。

(4)窦房结功能不全。 (5)室上性心动过速。 (6)治疗心动过速起搏。 (7)血管迷走性晕厥。 (8)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 (9)心脏移植患者。 2.临时心脏起搏手术适应证:主要是用于需紧急心脏起搏、病情可能恢复的患者。 (1)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或心动过缓伴循环不良症状。 (2)超速抑制治疗。 (3)病窦综合征。 (4)心动过缓。 (5)心脏骤停。 (6)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 (7)急性心肌炎伴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8)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引起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9)需保护性应用的患者。 (二)禁忌症 1.重度主动脉反流。 2.周身性感染性疾病。 3.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败血症。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要点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要点 发表时间:2016-05-23T10:21:31.47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1期作者:江娟 [导读] 随起搏术的快速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本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0例,现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感悟报告如下。 江娟 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629200 【摘要】植入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缓慢型心律的主要手段。它适用于各种严重缓慢心律失常伴有症状且已不能恢复或有加重发展趋势的患者,是治疗心脏起搏及传导系统功能障碍的最有效的方法。随起搏术的快速发展,接受起搏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本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0例,现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感悟报告如下。 [中图分类号] R25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1-010-01 1临床资料 1.1基本资料 本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28岁—69岁,其中心脏传导阻滞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14例。临床症状表现为头晕、昏厥、黑朦、心悸、疲乏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多采用国外产品。 1.2方法 在手术室常规消毒病人左头静脉区,经皮穿刺左锁骨下静脉,X线下将电极导线定位于右心室尖部(心室起搏)和(或)右心房耳部(心房起搏),定位后测定电极起搏阈值,心腔内R波振幅、频率,心肌阻抗。按常规方法做好起搏器囊袋,囊袋要略大于起搏器体积,便于转接器、电极导线及起搏器的植入。导线定位后,让患者咳嗽并做深呼吸动作,以保证导管电极在心腔内位置稳定。起搏器植入后摄x线胸片显示导线位置良好。 1.3结果 30例患者均经过锁骨下静脉成功将电极植入到理想位置,未出现并发症。体外起搏器测试:电极导线起搏器功能、感知功能、阈值均正常。 2护理感悟 2.1术前护理为患者宣教安装起搏器的意义、心脏病变性质、起搏器植入的方法及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思想顾虑,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发放起搏器安置健康宣教单,向患者介绍其病变的性质、起搏器安装的意义,手术疾病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嘱咐患者卧床休息据病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心律、心率的变化,术前常规描记心电图,记录患者的心率及心律,密切观察心电图中的P波及QRS波和时限,观察并记录。术前一天开始监测体温,4次/日。术前2h禁食、药敏试验、备皮、清洗手术视野皮肤;准备急救药品,校对除颤器性能和生理记录仪的准确性,装备好术后监护仪等设备;术前停用活血化瘀和抗凝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以防术中出血及皮下囊袋内形成血肿;训练患者在床上排泄大小便;完成手术前各项检查,化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等;术前夜可口服镇静药物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发放病员服。 2.2术中护理核对病人的信息和手术同意书,调整好患者体位,仰卧于手术室手术台;建立双静脉通道(左手备用通道,右手术前30分钟输抗生素);检查起搏器分析仪电池电量,如频发晕厥需配合医师安置临时起搏器;正确连接心电监护及血压监护装置(导联线安置于双肩和大腿部,血压监测于右手);连接吸氧装置备用,配备肝素盐水以用于冲洗穿刺针及导丝,用生理盐水冲洗囊袋;测试起搏电极参数,做好术中手术巡回配合,严格无菌操作。 2.3 术后护理术后监测及时接诊患者,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运回监护病房,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备急救和术后用药。术后一般监护2~3天,观察起搏器感知和起搏功能,患者心律、心率和临床表现。每30 min测血压1次,如有异常及时做出相应处理,术后常规描记体表心电图。患者取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和左侧肩关节大幅度运动以防电极脱位或切口出血,适当限制手术上肢运动,翻身动作要轻柔,避免剧烈咳嗽,以防电极移位,术后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体温,4次\d,连续测量三天体温正常后改为一天测2次。加强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粗纤维、易消化饮食,营养丰富的饮食可促进身体恢复,粗纤维饮食可保持大便通畅。术前的床上排便指导尤为重要,有不习惯在床上排便而便秘者,可服缓泻剂。动态观察心电图的p波、qrs波群时限,以判断起搏器电极是否脱位及工作模式是否改变,以利于医师及时处理。在患者伤口绷带或沙袋加压8小时以利皮下囊袋内止血,每2小时解除沙袋压迫5分钟。每天对手术局部进行观察,检查切口敷料有无渗血,皮下囊袋附近有无淤斑。并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每天用75%酒精擦拭伤口及周围皮肤并用无菌敷料包扎,如果伤口有红肿热痛等现象或有液体渗出,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术后一般用抗生素3~5天,术后7天拆线,视伤口状况可延长拆线时间,起搏测试后,如正常,亦无其它不适可考虑出院。手术后可能出现伤口部位的疼痛或因卧床而致腰背酸疼,可变换体位、听音乐或与人谈话以分散注意力。 3出院指导 3.1 术后一个月内避免术侧手臂超负荷负重,术后三个月内避免术侧上肢剧烈活动(如打网球、举重等),以防电极脱位和囊袋出血。3.2 保持情绪稳定,指导控制情绪的方法。保持安置起搏器位置的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术后一个月应避免激烈咳嗽、深呼吸及大幅度的身体活动。 3.3平时工作生活时应避免强电磁场区域或避免接近高压电场,如变电站、磁共振、CT、超短波理疗、电针灸等。部分家电应正确连接地线,使用手机需与起搏器保持20cm以上的距离。若要使用手机,应在非术侧(右手、右耳)使用,手机不应该放在胸口袋里。若接触某环境或电器后,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电器。 3.4 外出旅游最好随身携带起搏器卡片(起搏器型号、设置参数、安置日期、品牌等),并随身携带相关医疗资料及患者个人情况的卡片,便于出现意外时为诊治提供信息。 3.5 经常自数脉搏(每天最少自测2次脉搏),触摸脉搏是最简单的系统监护方法之一,检查自己的脉搏就可以间接的检查起搏器的功能。

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16-01-29T15:32:53.4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1月第22期供稿作者:王晓霞 [导读] 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心脏起搏器是近年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重大进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王晓霞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2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患者的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方法:采取新的护理模式,制定护理计划,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结果:通过整体护理及健康教育,患者初步掌握了心脏起搏器手术大致过程,注意事项及危险因素,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结论:提高了手术成功率,降低了病死率,建立了新的医护关系,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心脏起搏器;缓慢性心律失常;护理;健康教育 心脏起搏器是近年来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方法的重大进展,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缓慢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2009年1月-2014年1月,我们对8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80例住院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男40例、女40例,年龄60-80岁。所有病例均有缓慢性心律失常,均经心电图证实。 1.2方法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2结果 本组80例1次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6.0%。术后未再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与安装及导管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3护理 3.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向病人介绍病情,安装起搏器的意义,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基本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以消除紧张心理。②备皮准备:备两侧会阴、腹股沟及左胸部,备皮过程中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备皮完毕帮助病人清洗干净③做青霉素皮试④术前停用抗凝剂3.2术中护理协助病人平卧于手术台上,连接多导电生理仪以检测心电图,接上背部电极,术中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焦虑程度,做好心理安抚,较重者应给与镇静,镇痛剂。 3.3术后护理①迎接病人,帮助病人及家属整理好床单位②向医生询问,视病情需要决定是否安装心电监护仪③休息与活动取平卧位或稍左卧位,卧床1-3天,并告知病人其重要性,防止电极脱落,术侧肢体不易过度活动,勿用力咳嗽,否则应用手按压伤口,④伤口的处理局部伤口沙袋压迫6小时,确认无出血后,及时移去,按无菌操作原则定期更换敷料,一般术后七天拆线,⑤术后次日换药1次,常规使用抗生素3天,并观察皮肤色泽及局部有无血肿,渗血,渗血较多应放置引流条或局部定时用红外灯照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愈合,利于吸收和组织生长[1] 3.4出院指导①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在手术后3个月内取平卧位及左侧卧位,尽量不要采取右侧卧位②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应坚持服药,不能自行减药或换药③密切观察患者心律、心率变化,如果脉搏有较多的停搏,应及时就诊。有晕厥史病人避免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工作,有头晕、黑朦时立即平卧,以免晕厥发作而摔伤。④装有起搏器一侧的肢体不要做强度很大或幅度很大的运动,不要剧烈甩手,不要过度外展,以免引起电极脱位⑤强化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应制定详细的健康宣教计划,教会病人及家属掌握自我维护和应急措施,包括:防止高电压,强磁场对起搏器的影响,保持200cm的有效距离,如磁共振、手术电刀等,正确安装家用电器设备,接地要可靠,以避免周围形成高压磁场,强磁波或发生微波泄漏等对起搏器造成严重干扰[2]⑥随身携带保健卡,应标明起搏器型号、安装时间,起搏频率,主治医生,通讯号码,以便出现意外时可及时救治。⑦定期随访很重要,出院后1-3个月,每月随访一次,情况稳定后每半年随访一次,电池寿命一般为8-10年,在电池快要耗竭时,应缩短随访时间,电池耗竭前及时更换。⑧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戒烟戒酒。⑨保持心情舒畅,减少焦虑、忧郁的心情。4讨论 药物治疗已经不能做到很好的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而安装心脏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这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病痛。为保证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最终成功以及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护理上要做到非常关键的几点:①作为心内科专业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全面了解安装心脏起搏器的详细操作过程,这样才对有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做出预见性判断和针对性、准确性处理②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高质量的医护配合,术后及出院健康指导为保证手术的成功和安全性非常必要③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围手术期都会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它会影响手术成功的实施,可能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所以我们要适时与患者沟通,采取询问、心理支持等积极有效心理护理,保证手术安全顺利完成,发挥出最佳的临床效果。 5总结 总之,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围手术期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宣教,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尤其是贯穿于围手术期及随访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各项护理很好的实施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的成功率,显著提高手术的安全性[3]。 参考文献 [1] 黄玉兰.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积血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2(16):20 [2] 孙瑞龙.起搏器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循环杂志,2000,15(3):135. [3]杨苓,魏丽君,魏雪梅;全程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影响[J];北川医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心脏起搏器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的护理 一、概念 人工心脏起搏是应用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心脏自身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频率有效地搏动。目前常用的起搏方法有两种:临时起搏和埋藏式起搏。临时起搏起搏器置于体外,适用急需起搏救治或需“保护性”应用的病人,放置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感染。埋藏式起搏起搏器埋藏于前胸壁胸大肌皮下,适用于需长期起搏的病人。 二、适应症 1.Ⅱ度2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并伴有症状者。 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室率<45次/min或伴有“慢—快综合征”。 3.反复发作的颈动脉窦晕厥和心室停博。 4.异位快速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临床症状重或有潜在危险者,可采用抗心动过 速起搏器或自动复律起搏器。 5.外科手术前介入性心脏疾病诊断治疗前的保护性应用。 三、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⑴了解病人的一般情况,配合医生做好术前检查、化验等。 ⑵根据医嘱备皮、抗生素皮试。 ⑶建立静脉通路,备齐抢救设备和药品。 ⑷向病人介绍安置起搏器的意义、手术的安全性、手术基本过程及术中如何 配合等,以消除紧张心理。必要时手术前夜给予地西泮(安定)辅助睡眠。 2.术后护理 ⑴持续心电监护24-48h,密切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及起搏信号以判断电极 有无脱落,询问病人有无对起搏器不适感。 ⑵皮下囊袋处用约0.5kg沙袋间断压迫4-6h,防止渗血并保证起搏器与周围 组织有很好的接触。密切观察切口处有无感染和血肿,按无菌原则每日更 换敷料。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活动术侧肢体,防止关节僵硬,肢体末端水 肿。 ⑶埋藏式起搏病人术后卧床24-48h,取平卧位或略向左卧位,术侧肢体不宜过 度活动,以防电极脱位。经股静脉临时起搏者需绝对卧床,且术侧肢体避 免屈曲和活动过度。 ⑷嘱病人勿用力咳嗽,如咳嗽应用手按压伤口,必要时给予止咳药以防止因 震动而致电极脱位。 ⑸术后给予抗生素3~5d,预防感染,观察体温变化。 ⑹监测脉搏、心率及心电图变化,以尽早发现有无导管电极移位或出现竞争 心律,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四、应急措施

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一、定义: 人工心脏起搏: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二、分类:心脏起搏器的分类 单腔起搏器:只有一根电极导线,根据需要可将其植入右心房或右心室合适的部位。 双腔起搏器:有两根电极导线,通常分别植入在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合适的部位。三腔起搏器:心脏在同步化治疗,除右心房和右心室植入导线外,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导线至左心室侧静脉或侧后静脉,由心外膜起搏左心室,恢复左、右心室同步活动。 四强心脏起搏器:方法是将两根电极导管插入左心室、左心房的冠状静脉系统,分别起搏左心房、右心室,再将另两根电极导管分别植入在右心房右心室的内膜,电极导管和埋在病人上胸部起搏器相连接,同步起搏恢复心脏各腔室兴奋收缩的同步性和协调性。 三、永久性与临时性心脏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也称埋藏式起搏器,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均埋藏在体内,用于慢性或间歇发作的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临时性起搏器:也称体外式起搏器,脉冲发生器位于体外,如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过渡或心脏骤停的抢救等等 四、目的: 利用电子技术模拟心脏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生理功能,用低能量的人造脉冲电流暂时或永久性的刺激心脏跳动,以带动心搏。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快速性或严重性心律失常。 五、适应症: (一)临时性 1.一般应用 ①频率缓慢的心室逸搏、有症状的Ⅱ°或Ⅲ°房室传导阻滞 ②可逆性因素所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如急性心肌梗死、药物中毒、急性心肌炎、高血钾症、电解质紊乱所致的心动过缓 ③病人反复出现阿-斯综合征,有永久起搏器的适应症,但因其他原因暂时不能安置永久起搏器的过渡治疗 ④在安置永久起搏器前或在更换安置永久起搏器时作紧急过渡性起搏 ⑤外科心脏手术后,留置临时起搏导线可帮助复苏,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控制心动过速、处理手术所致房室传导阻滞 ⑥心脏外伤性Ⅱ°或Ⅲ°房室传导阻滞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重症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重症护理 【摘要】目本文将讨论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重症护理。并且配合 医生治疗进行ICU护理。而且对一些快速心律失常病人,本文将通过起搏器在心脏产生一个人工快速心律或打断原有快速异位心律折返径路,而且可起到治 疗作用。对护理可以使患者乐于配合治疗,并维持足够心输出量心律及心率, 达到消除炎症及避免并发症出现。【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器重症护 理人工心脏起搏治疗主要已经是通过心脏起搏器来实现。心 脏起搏器已经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发放一定形式电脉冲刺激心脏,使心脏 产生激动和收缩。对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功能障碍而不能维持正常心搏病人,若 此时心肌仍有兴奋、收缩和心肌纤维间传导功能,则可用心脏起搏器来维持心 脏搏动。对一些快速心律失常病人,通过起搏器在心脏产生一个人工快速心律 或打断原有快速异位心律折返径路,则可起到治疗作 用。 1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用于慢性或间歇发作心律失常, 临床上主要包括 1.1 有症状心动过缓性心律失常,常见于房室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室内传导阻滞、颈动脉窦过敏以及房扑或房颤 伴室率过缓。这类病人由于心室率过低,心排血量降低而常出现重要脏器供血 不足一系列症状,如:血压下降、心绞痛、心功能降低、头昏、乏力、氮质血症、记忆力及生活工作能力明显减退等。严重还可发生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 其中有些病人还往往伴有心力衰竭,室性早搏、阵发性房颤、室上性心动过速 或室速等,需应用洋地黄或抗心律失常药物,但这些药物均有加重心动过缓可能,安装起搏器后则可保证用药安全。 1.2?阵发性心动过速:可用抗心动过速起搏器施以额外刺激,阻断折返环路而终止心动过速。目 前主要用于治疗反复发作有症状室上性心动过速且药物不能控制或药物使用后 产生副作用者。也可用于不能接受导管消融术或导管消融术未能解决问题心动 过速病人。 1.3?有生命危险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对室性心动 过速或心室纤颤病人,如药物或导管消融等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者,如Q-T 间期延长综合征、心肌病反复发作室速、室颤等,埋植或自动转复除颇器可显 著减少发生心脏猝死危险。 1.4 心功能不全或缺血性心脏病病人,有时需有较可靠心率来维持满意血流动力学效应和心肌氧平衡;肥厚梗 阻型心肌病可用VDD方式起搏右心室心尖部,以降低右心室-主动脉问压 差。 2 临时性心脏性心脏起搏器治疗主要适应证包 括 2.1 紧急抢救可用任何原因引起心跳骤停。对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宜电复律快速心律失常,如:洋地黄中毒引起室速,可通过心房或心 室超速抑制转复心律,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电解质紊乱等病程中出现 心律失常,多数为一过性和可逆性,可用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在急性期协助治 疗。 2.2 保护性措施起搏器可帮助心脏外科手术后病人复苏,治疗手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改善血流动力学。具有心律失常潜在危险病人,在手术、心血管有创检查及介入性治疗时,临时起搏器可提供安全保 障。 2.3 诊断措施可用于窦房结功能、隐性房室传导阻滞检测,预激综合征旁道标测等。 3 护理计 划 3.1 护理诊断:心输出量减少,与心率、心律或传导异常 有关。 3.1.1 护理目标:维持有足够心输出量心律及心 率。 3.1.2 护理措施:评估和报告心输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