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电网企业名单

智能电网企业名单

智能电网企业名单
智能电网企业名单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智能电网设备工作委员会会员名单

(会员排名不分先后)

1. 周彦伦(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秘书处推荐)

2.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部

3. 薛武(南方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

4.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5.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6.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

7. 许昌智能电网装备试验研究院

8.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9.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0.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11. 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12. 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

13. 沈阳变压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14. 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

15.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16. 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

17. 上海电缆研究所

18. 中国科学研究院电工研究所

19. 苏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21. 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2. 宁夏力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23. 杭申集团有限公司

24. 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

25. 西安西电高压开关有限责任公司

26. 新东北电气(沈阳)高压开关有限公司

27. 北京北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8. 云南云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9. 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

30. 陕西宝光真空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31. 西安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32. 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33. 南京立业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34. 西安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35. 中国振华电子集团宇光电工有限公司

36. 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37. 西安西电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38.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9. 成都旭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40.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1. 天津百利特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42. 北京京仪敬业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43. ABB(中国)有限公司

44.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45. 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46.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47.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

48. 北京科锐配电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49. 京电陆平(北京)电气有限公司

50.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51. 北京通州开关有限公司

52.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53. 北京英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54. 中煤电气有限公司

55. 北京ABB高压开关设备有限公司

56. 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57. 北京能源通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58. 保定浪拜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59.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60. 大连第一互感器有限责任公司

61. 大连北方互感器集团有限公司

62. 大连北方真空开关有限公司

63. 大连北方避雷器有限公司

64. 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65. 大连中广互感器制造有限公司

66. 荣信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67. 鞍山市宏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68. 新东北电气(锦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69. 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

70. 国家电工仪器仪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71. 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

72. 阿城继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73.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74. 上海华建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75. 上海通用电气广电有限公司

76. 上海友邦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7. 上海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78. 上海中发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79. 上海柘中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80. 上海追日电气有限公司

81. 上海置恒电气有限公司

82.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输配电分公司

83. 台达能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84. 魏德米勒电联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85. 罗克韦尔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

86. 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87. 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88. 江苏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89. 江苏华冠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90. 江苏华鹏变压器有限公司

91. 常州太平洋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92. 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

93. 无锡TCL罗格朗低压电器有限公司

94. 日新电机(无锡)有限公司

95. 苏州电力电容器有限公司

96. 苏州西门子电器有限公司

97. 苏州美国超导有限公司

98. 苏州西格玛电气成套有限公司

99. 浙宝电气(杭州)集团有限公司

100. 浙江三高电气有限公司乐清

101. 杭州圣力电气有限公司杭州102. 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镇海103. 宁波天元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象山104. 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5. 宁波奇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慈溪106.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107. 三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门

108. 虎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

109.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110. 库柏耐吉(宁波)电气有限公司111.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112. 厦门蓝溪科技有限公司

113. 福州天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14. 厦门兴厦控电气有限公司

115. 厦门盈瑞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16. ABB输配电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117. 九江九整整流器有限公司

118. 益和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19. 东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120. 山东爱普电气设备有限公司121. 山东达驰电气有限公司

122. 山东凯莱电气设备有限公司123.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24. 河南思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5.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26. 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127. 湖北天瑞电子有限公司

128. 武汉朗德电气有限公司

129. 湖南英科电力技术有限公司130. 湖南长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131. 湖南天一电气有限公司

132. 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33. 广州西电高压电气制造有限公司134. 广东志成冠军集团有限公司135. 深圳市光辉电器实业有限公司136. 明珠电气有限公司

137. 顺特阿海珐电气有限公司138. 广西柳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139. 桂林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140. 川开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41. 四川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142. 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

143. 西电陕西陕开电器集团有限公司144. 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145. 西电宝光宝鸡有限责任公司146. 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公司

智能电网发展史

智能电网发展史 1.1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1.1.1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将智能电网定义为: 一个由众多自动化的输电和配电系统构成的电力系统,以协调、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实现所有的电网运作,具有自愈功能;快速响应电力市场和企业业务需求;具有智能化的通信架构,实现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 中国的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是在技术上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1.1.2 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3个里程碑: 第一个就是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IBM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是IBM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第二个是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除了以公布的计划,美国还将着重

2019年智能电网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智能电网行业 分析报告 2019年7月

目录 一、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电网运营处于强势地位 (4) 1、电网投资规模有望维持,投资进度可能有所波动 (4) 2、智能电网:特高压短期确定性强,配用电侧投资空间大 (7) (1)电力供给侧新能源占比逐年提升,电网消纳能力的重要性凸显 (8) (2)新一轮“七交五直”12条特高压工程建设已经启动 (8) (3)配电网投入预计仍将保持较大规模 (9) 3、业务建议:电网运营>设备制造 (10) 二、电网运营:两网公司经营稳健,业务切入可关注地方独立电网 (12) 1、电网运营环节包含两网公司及大量地方独立电网 (12) 2、两网企业盈利承压,但融资能力仍然很强 (13) 3、电力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并未改变 (16) 三、设备制造:盈利能力偏弱,针对应收账款可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 (19) 1、特高压及配套工程会有效拉动相关设备需求 (19) 2、制造环节应收账款规模大占比高,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较好的切入点 (20) 3、主要风险:设备行业下游需求相对集中,盈利能力弱 (23) 四、主要风险 (27)

电网投资整体进入相对稳定阶段,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用电量作为终端需求,是支撑电网进行长期投资的根源,尽管我国用电量增速放缓,但预计增长趋势仍将延续,有望支撑电网年均投资维持在5000 亿以上的规模;但受基建增速、新能源发展、电网自身规划等影响,年度间投资规模可能有所波动。电网公司盈利模式清晰,资产质量可靠性高,产业链中处于强势地位,业务经营建议首选电网运营。短期风险主要来自于电价下调影响电网经营表现,中长期风险来自于市场化的冲击,如果无法探索出适应市场化的模式,经营活力会逐步下降。 运营环节中,考虑地方独立电网企业业务机会。两网公司在电网运营环节占据主导地位,收入及资产规模均遥遥领先,其中,国家电网还培育了装备、金融服务等产业,实现了产业发展-金融服务-资金管理相对封闭的集团化运营。正是基于上述特点,两网公司融资能力很强,境内外发债评级高,国网下属的产业集团还可通过上市公司融资;间接融资方面,国家电网银行总授信额度19425 亿元,未使用额度12603 亿;南方电网总授信额度8000 亿,未使用额度6058 亿,且两网公司资产负债率也控制在60%左右的较好水平。地方独立电网企业在资产、收入规模等方面远低于两网,但资产及现金流可靠性较强,建议考虑地方独立电网业务机会。 设备制造环节盈利能力偏弱,可考虑供应链金融业务切入。由于下游电网环节垄断性强,统一招投标模式下,制造环节整体议价能力弱,盈利空间有限,应收账款及票据规模大、账期长、占收入比例超

智能电网系列产品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能电网系列产品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doczj.com/doc/f33116737.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报告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 一、项目名称 (1) 二、建设单位 (1) 第二节报告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 (3) 一、研究范围与误差控制 (3) 二、项目指导思想 (3) 三、编制依据 (4) 第三节项目提出背景 (5) 一、项目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5) 二、项目符合《智能电网“十二五”专项规划》 (5) 第四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一、市场发展的需要 (6) 二、企业发展的需要 (7) 第五节项目概况 (8) 一、运城经济开发区概况 (8) 二、厂址与厂房建设规模 (9) 二、资金来源与使用计划 (13) 三、组织方式与实施计划 (14) 四、项目管理 (16) 第六节主要研究结论 (16) 第二章项目产品定位、工艺流程及设备选型 (19) 第一节项目定位及计划产能 (19) 一、产品定位 (19) 二、计划产能 (19) 三、技术建议 (19) 第二节项目设备选型 (20) 一、设备选型原则 (20) 二、主要设备选择 (20) 第三节项目主要原材料分析 (23)

一、主要原材料分析 (23) 二、主要原料来源分析 (23) 第三章2010-2013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行业发展及预测分析 (25) 第一节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25) 一、2008-2011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分析 (25) 二、2012-2016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市场规模预测 (26) 第二节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产品产能分析及预测 (27) 一、2006-2011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产能分析 (27) 二、2012-2016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产能预测 (27) 第三节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产品产量分析及预测 (28) 一、2007-2011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产量分析 (28) 二、2012-2016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产量预测 (29) 第四节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分析及预测 (29) 一、2006-2011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市场需求分析 (29) 二、2012-2016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市场需求预测 (30) 第五节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价格趋势分析 (31) 一、2008-2012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市场价格分析 (31) 二、2012-2016年我国输配电控制及检测设备市场价格预测 (31) 第四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33) 第一节新建项目招投标依据及原则 (33) 一、招投标依据 (33) 二、招投标原则 (33) 第二节招标范围及方式 (33) 第五章厂房建设方案 (35) 第一节厂址选择与布局 (35) 一、厂址简介 (35) 二、具体厂房选址优点 (36) 第二节厂房建设与使用方案 (36) 第三节项目投资强度 (38) 一、投资强度定义 (38) 二、项目投资强度分析 (38) 第四节项目建筑系数分析 (39) 一、建筑系数定义 (39)

2019年智能电网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9年智能电网行业深度 分析报告

目录 1.电网投资有望维持高位,电网运营处于强势地位 (1) 1.1 电网投资规模有望维持,投资进度可能有所波动 (1) 1.2 智能电网:特高压短期确定性强,配用电侧投资空间大 (3) 1.3 业务建议:电网运营>设备制造 (5) 2.电网运营:两网公司经营稳健,业务切入可关注地方独立电网 (7) 2.1 电网运营环节包含两网公司及大量地方独立电网 (7) 2.2 两网企业盈利承压,但融资能力仍然很强 (9) 2.3 电力渐进式市场化改革的趋势并未改变 (12) 3.设备制造:盈利能力偏弱,针对应收账款可切入供应链金融业务 (14) 3.1 特高压及配套工程会有效拉动相关设备需求 (14) 3.2 制造环节应收账款规模大占比高,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较好的切入点 (15) 3.3 主要风险:设备行业下游需求相对集中,盈利能力弱 (17) 4.经营建议及风险分析 (20)

图目录 图1:我国用电量及同比 (1) 图2: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近年来呈下降趋势 (1) 图3:电网投资与基建投资增速及趋势 (2) 图4:电网投资占基建投资比例 (3) 图5: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固定资产总额 (3) 图6: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投资规模及增速 (3) 图7:我国新能源装机规模及占比 (4) 图8:配网及特高压投资规模估算 (4) 图9:智能电网产业链主要环节 (6) 图10: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营业收入(%) (7) 图11: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营业收入(%) (7) 图12: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营业收入(%) (7) 图13:预收款项/营业收入(%) (7) 图14:国家电网收入及同比(单位:亿元) (9) 图15:国家电网利润总额及同比(单位:亿元) (9) 图16:南方电网收入及同比(单位:亿元) (10) 图17:南方电网利润总额及同比(单位:亿元) (10) 图18:中电财电子商业汇票服务 (11) 图19: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及占比 (13) 图20:交流特高压工程-变压器中标统计 (14) 图21:交流特高压工程-GIS 中标统计 (14) 图22:直流特高压工程-换流阀中标统计 (14) 图23:直流特高压工程-控制保护中标统计 (14) 图24:部分电力设备企业海外业务收入及利润占比 (18) 图25:智能电网相关A 股上市公司收入 (19) 图26:智能电网相关A 股上市公司利润 (19) 表目录 表1:“七交五直”特高压及配套工程情况 (4) 表2:主要地方独立电网简介 (8) 表3:两网公司部分财务指标 (10) 表4:两网公司现金流及资本支出情况 (10) 表5:国网公司部分财务指标 (11) 表6:南方电网部分财务指标 (12) 表7:电力设备板块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存货(A 股上市公司) (15)

智能电网发展史

精选文档 智能电网发展史 1.1 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 ),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 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1.1.1 美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将智能电网定义为: 一个由众多自动化的输电和配电系统构成的电力系统,以协调、有效和可靠的方式实现所有的电网运作,具有自愈功能;快速响应电力市场和企业业务需求;具有智能化的通信架构,实现实时、安全和灵活的信息流,为用户提供可靠、经济的电力服务。 中国的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是在技术上要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 1.1.2 智能电网概念的发展有 3 个里程碑: 第一个就是2006 年,美国IBM 公司提出的“智能电网”解决方案。IBM 的智能电网主要是解决电网安全运行、提高可靠性,从其在中国发布的《建设智能电网创新运营管理-中国电力发展的新思路》白皮书可以看出,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 精选文档

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 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该方案提供了一个大的框架,通过对电力生产、输送、零售的各个环节的优化管理,为相关企业提高运行效率及可靠性、降低成本描绘了一个蓝图。是IBM 一个市场推广策略。 第二个是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除了以公布的计划,美国还将着重集中对每年要耗费1200 亿美元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美国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网;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 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智能电网有三个目的,一个是由于美国电网设备比较落后,急需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二是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将美国拉出金融危机的泥潭;三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三个是中国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的“互动电网”。互动电网,英文为Interactive Smart Grid ,它将智能电网的含义涵盖其中。互动电网定义为:在开放和互联的信息模式基础上,通过加载系统数字设备和升级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客户售电、电网分级调度、综合服务等电力产业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是集合了产业革命、技术革命和管理革命的综合性的效率变革。它将再造电网的信息回路,构建用户新型的反馈方式,推动电网整体转型为节能基础设施,提高能源效 率,降低客户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创造电网价值的最大化。 精选文档 1.2 智能电网优势 智能电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虽然日常生活中和智能电网息息相关,但是对于它的了解是聊胜于无,很多人只是对电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至于智能则是

南方电网2017年发展历程

南方电网2017年发展历程...Future 1月1日2016年,南方电网通过西电东送等方式,优化电能结构,最大限度消纳云南富余水电,截至2016年底,南网非电量首次占比达到50.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一倍 2月7日南方电网2016年西电东送直流综合能量可用率达96.44%,连续6年达96%以上,高出近5年(2011—2015)全国平个百分点,高于2015年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 2月14日南网科研院牵头的高压直流输电控制与保护设备技术导则(IEEE1899)正式通过了IEEE理事会审批,标志着南方电流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取得首次突破 2月14日南方电网公司与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业务的发展空间 2月20日南方电网公司与柬埔寨皇家集团续签电网投资合作谅解备忘录 2月24日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筹建,该标委会的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南网科研院,业务指导单位为中联合会,这是第一个挂靠南方电网公司的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3月2日南方电网广东公司批复实施《横琴自贸区供电营业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成为南方五省区乃至全国首个自规则 3月21日南网能源公司投建的“广州超级计算中心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在广州顺利投产。该项目是全国最大的地下室能源项目,也是国内第一个配套脱硝设备的分布式能源项目,获评“2016年度中国分布式能源优秀项目特等奖” 3月24日南方电网首个智能操作机器人在广东电网中山供电局110千伏安山站投入运行 4月20日中国首个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南方电网以“零事故、零差错、零投诉”保供电成果射保供电任务 4月28日南方电网公司首次国际美元债券发行成功 5月3日南方电网公司在深圳建设的全国首个“变电站+充电站”站点——莲花山充电站投运 5月23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了《中国南方电网2016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也是该公司连续第10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获五星评价 5月25日南方电网公司成功研制世界首个特高压柔性直流换流阀。这是南方电网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应用”的成果 6月7日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正式印发《南方区域跨区跨省月度电力交易规则(试行)》,这是全国首个跨区跨省月度电力交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33116737.html,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 作者:牛震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29期 摘要:阐述了智能电网的概念和特征,并简单介绍了智能电网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其重要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建设智能电网在网络拓扑、通信体系、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调度、防护系统、电力电子设备、计量体系、需求侧管理等领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强调发展智能电网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趋势发展意义智能调度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9-637-01 一、智能电网的概念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讯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它可以改善电力传送和使用效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2003年美国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发展计划,它对电网的运行 模式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它考虑了多种能源的输入,可以进行多种能源的产出,进行多种能源之间的转换。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国家安全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这些基本概念为“智能电网”的提出奠定了基础。三年后即2006年,美国IBM公司提出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和设备提高数字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整合体系和数据的收集体系;三是进行分析的能力,即依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以优化运行和管理。通过以上几个方面达到自动监控电网,优化电网性能、防止断电、快速恢复供电的目的。奥巴马上任后提出的能源计划,除了已公布的计划,美国还将着重集中对每年要耗费1200亿美元的电路损耗和故障维修的电网系统进行升级换代,建立横跨四个时区的统一电 网,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发展智能电网产业,最大限度发挥美国国家电网的价值和效率,将逐步实现美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的统一入网管理;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创造世界上最高的能源使用效率。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政府的智能电网有三个目的,一是由于美国电网设备比较落后,急需进行更新改造,提高电网运营的可靠性;二是通过智能电网建设将美国拉出金融危机的泥潭;三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电网行业的十大关键词

智能电网行业不得不提的十大“关键词” 智能电网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综合实力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我国,尤其是2014年,智能电网发展用“遍地开花”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特高压工程纷纷投运、智能电表招标持续火热、智能家居发展如火如荼,就连电力体制改革也进行的风生水起,接着,请跟随OFweek智能电网的脚步,一起探寻一下智能电网行业不得不提的十大“关键词”。 NO.1:特高压争议 特高压争议这个话题已经不止一次地占据着智能电网行业的头条了,在智能电网行业发展中,特高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也正是特高压本身的至关重要才让其又具有了无线的争议。关于特高压交直流的争议还在继续。 特高压,上还是不上,这场争议已经持续多年。争论的焦点一个在于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另一个在于其经济性和必要性。 在治雾霾的前提下进行特高压电网建设,一方面是对解决雾霾污染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在对交流特高压的一个重要考验。一边是加快特高压建设,另一边又是反对进行交流特高压建设,特高压争论何时才能得到真正画上一个休止符呢? NO.2:特高压治雾霾 提到特高压再起争议,就不得不从特高压治雾霾这个特性上开始讲了。在雾霾持续加重的前提下,特高压不断被提上重要的发展地位。今年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提出的首要措施即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一词激起千成浪,从特高压治雾霾这个说法开始,就不断有业内专家从相对立的两个层面对这个观点进行了解读,一方面认为特高压是治理雾霾的治本之策,另一方则认为,特高压治雾霾只是一个借口,并且在渐行渐远。但不管怎样,国家能源局也已经表示过正在规划建设12条治霾跨区送电通道,包括4条特高压直流线路、4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3条500千伏高压线路。 而今,特高压建设加快步伐已成定局,而特高压能不能治雾霾,治理的效果明显不明显,这些都还有待实践的考证。 NO.3:特高压高调上“两会” 在今年的“两会”上,特高压可谓是扬眉吐气了一番。不同于前两年的沉默,今年刘振亚委员在两会召开时的高调与过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业内普遍认为,国网在两会期间展开“特高压”舆论攻势绝非偶然。“特高压”相关消息在两会期间之所以如此密集、高调,可能来自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决策层对“特高压”的态度出现了积极的变化。比如,3个月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北京展览馆中欧城市博览会国家电网公司展区前参观时就表示,中国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发展“特高压”可以促进这些地区的能源开发,并把它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有助于应对雾霾。 另一方面,近来雾霾问题异常突出,特别是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持续发生严重雾霾,社会舆论极为关注,大气污染防治变得异常迫切。实施“特高压”主导的跨区送电成为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运行环境的日趋复杂与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前进,传统电力网络亟待进一步提升,实现向智能电网的转变。智能电网为 电网的发展方向,它的内涵是由绩效目标、性能特征、关键技术与功 能实现等4个方面及其之间的关系综合体现的,它们分别规定了智能 电网的未来期望收益、应具备的特征性能力、为实现此能力而应当采用的关键性技术以及技术与具体业务需求的结合方式。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详细阐述,描绘出未来智能电网的框架。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愈;分布式能源;电力市场 0引言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气候变化的加剧、环境监管要求日趋严格与国家能源政策的最新调整,电力网络跟电力市场、用户之间的协调和交换越来越紧密、电能质量水平要求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等分布式发电资源数量不断增加,气候变化初露端倪,传统 网络已经难以支撑如此多的发展要求。为此人们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SmartGrid)的设想,实现对传统电网基础上的升级换代。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和企业正在积极推动智能电建设。例如知识电(IntelliGrid)、现代电网(ModernGrid)、网络智能(GridWise)与智能电网等,可是本 质内容基本相似。为了在智能电网领域寻求突破、加强联系与合作, 已形成了一个全球性联盟组织。 1智能电网概念 智能电网并非是一堆先进技术的展示,也不是一种着眼于局部的解 决方案。智能电网是以先进的计算机、电子设备和高级元器件等为基础,通过引入通信、自动控制和其他信息技术,从实现对电力网络的改造,达到电力网络更加经济、可靠、安全、环保这一根本目标。为了 理解智能电网,需要站在全局性的角度观察问题,综合考虑智能电网 的4个维度,即绩效目标、性能特征、技术支撑和功能实现。 2智能电网的绩效目标与性能特征

智能电网提出背景及关键技术

智能电网提出背景及关键技术 一、智能电网概述 智能电网提出的技术与国家战略背景: “互联网”的普及、电子信息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全球信息化进程。“地球村”、“数字地球”等概念逐渐体现了人类信息交流的时空跨越,速度与效率的倍增。 “物联网”应用趋势,建立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随着新一代互联网协议IPV6的部署,IP地址不再受限,为物联网扫除了网络容量的限制。 “智能电网”,电网设备的智能化、数字化与网络化为电网的信息化、互动化与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中国最新定义为: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统一是前提,含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智能为感知、自律、自主、自愈、自学习、自适应、自调节、分析与决策,体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灵活互动、友好开放) 智能电网历程(大事记要): 2003年美国电科院首先提出《智能电网研究框架》,能源部随即发布2030智能电网计划(Grid2030计划-Itelligrid)。 2006年,欧盟智能电网论坛推出了《欧洲智能电网技术框架》-Smartgrid。 2008年,华东电网公司和华北电网公司分别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远景和实施方案。 2009年1月,奥巴马宣布全面启动新能源与智能电网项目,全世界随之掀起了一股智能电网热潮。 2009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首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拉开中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序幕。 2009年4月17日美国白宫公布首批40多亿智能电网资助计划。 2009年4月下旬,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三个智能电网考察团赴美国和欧洲考察,回国后开始组织编写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综合研究报告。 2009年5月中旬,中国电科院建立智能电网研究中心。 2009年5月18日,美国商务部、能源部汇集业界主要机构与公司,讨论并通过第一批16个智能电网行业标准,美国智能电网建设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2009年5月21日,国网公司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目标”。 2009年6月,国家电网科技部组织智能配电和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研讨。下旬,国家电网总部成立“智能电网部”。 2009年7月,总投资25亿元的全国首家智能电网产业园项目在扬州正式启动,下旬,国家电网正式确认在上海世博园区建立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二、国家规划与行业动态 中国在09年开始快速布局智能电网建设,有经济与政治的综合考量,一

智能电网及其发展态势

智能电网及其发展态势 提纲1.智能电网定义及特征2.国外研究现状与成果3.中国智能电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4.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介绍 1、智能电网定义及特征 1.1 智能电网的定义 ?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1)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 ?2)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3)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1.2 智能电网驱动力 美国智能电网驱动力 美国:2003年美加大停电后,美国电力行业决心利用信息技术对陈旧老化的电力设施进行彻底改造,开展智能电网研究,以期建设满足智能控制、智能管理、智能分析为特征的灵活应变的智能电网. 关键点 ?改造老化的电网设备,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技术的先进性 ?提高用户对电价的可承受能力 ?适用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用可再生能源的接入,降低排放水平 ?提高在全球的竞争性(经济危机—产业) 欧洲智能电网驱动力 欧洲:发展智能电网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背景,欧洲智能电网的兴起主要是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以及电力需求趋于饱和后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等需求所决定的。 关键点 1)供电的安全性问题 ?一次能源的缺乏、 ?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供电能力 (2)环境问题 ?京都协议 ?气候变化 ?保护自然 (3)国际电力市场 ?提供低廉的电价和提高能效 ?进行创新和提高竞争能力 ?有关垄断的规程修订 美国、欧洲智能电网驱动力 安全、可靠、价格合理的电力供应是国家繁荣、安全的重要保证 美国 ?电力需求的增长与日益老化的电网框架之间的矛盾。 ?运行成本控制与相应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的矛盾 ?环境压力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和能源枯竭 ?信息化、数字化等新技术的驱动

智能电网的发展历程

早在2001年,意大利的电力公司就安装和改造了3000万台智能电表,建立起了智能化计量网络。 2005年,坎贝尔发明了一种技术,利用的是(Swarm群体行为)原理,让大楼里的电器互相协调,减少大楼在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这个技术赋予电器于智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006年,欧盟理事会的能源绿皮书《欧洲可持续的、竞争的和安全的电能策略》(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nd Secure Energy)强调智能电网技术是保证欧盟电网电能质量的一个关键技术和发展方向。 2006年中期,一家名叫“网点”(Grid Point)的公司开始出售一种可用于检测家用电路耗电量的电子产品,可以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调整家用电器的用电量。 2006年,美国IBM公司曾与全球电力专业研究机构、电力企业合作开发了“智能电网”解决方案。这一方案被形象比喻为电力系统的“中枢神经系统”,电力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计量表、数字控件和分析工具,自动监控电网,优化电网性能、防止断电、更快地恢复供电,消费者对电力使用的管理也可细化到每个联网的装置。 2007年10月,华东电网正式启动了智能电网可行性研究项目,并规划了从2008年至2030年的“三步走”战略。 2008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波尔得(Boulder)已经成为了全美第一个智能电网城市,每户家庭都安装了智能电表,人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电价,从而把一些事情,比如洗衣服、烫衣服等安排在电价低的时间段。电表还可以帮助人们优先使用风电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2008年9月,Google与通用电气联合发表声明对外宣布,他们正在共同开发清洁能源业务,核心是为美国打造国家智能电网。 2009年1月25日美国白宫最新发布的《复苏计划尺度报告》宣布:将铺设或更新3000英里输电线路,并为4000万美国家庭安装智能电表——美国行将推动互动电网的整体革命。 2009年2月2日能源问题专家武建东在《全面推互动电网革命拉动经济创新转型》的文章中,明确提出中国电网亟须实施“互动电网”革命性改造。 2009年2月4日,地中海岛国马耳他在周三公布了和IBM达成的协议,双方同意建立一个“智能公用系统”,实现该国电网和供水系统数字化。IBM及其合作伙伴将会把马耳他2万个普通电表替换成互动式电表,这样马耳他的电厂就能实时监控用电,并制定不同的电价来奖励节约用电的用户。 2009年2月10日,谷歌表示已经开始测试名为谷歌电表(Power Meter)的用电检测软件。这是一个测试版在线仪表盘,相当于谷歌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公用基础设施。

2020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分析

2020年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分析 随着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迅速扩张。2003-2008年,我国发电装机量从3.91亿千瓦时上升至7.93亿千瓦,装机总量翻了一倍,至2019年,我国发电总装机量已经达到20.11亿千瓦。然而,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提升以及线路复杂度的迅速增加,给我国电网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倒逼电网升级。提高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成为了重要任务。 2011-2019年中国发电总装机量趋势 我国电网自动化需求爆发。一方面,国电南瑞、四方股份、思源电气等电力二次设备企业的相关业务快速增长,收入迅速提高;另一方面,作为智能电网“基石”的智能电表大规模招标启动,2014年招标量达到9166万块,历史顶峰,2019年也达到了7391万块。

2010-2019 年国家智能电表招标趋势 智能电网相关政策

在国家规划的推动下,我国智能电网的投资额也开始逐步提升。根据规划,2009-2010年、2011-2015年以及2016-2020年三大阶段我国电网计划投资额分别是5510亿元、15000亿元和14000亿元,其中智能电网计划投资额为341亿元、1750亿元和1750亿元,投资额占比从6.19%提升至12.5%。 2009-2020年中国电网计划投资额

2009-2020年中国智能电网计划投资额及占比 未来10-20年,将是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时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基本实现城镇化。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我国城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城乡配电网的智能化建设将全面拉开,我国智能电网将进入全面建设时代。 2019-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及预测

智能电网行业研究报告

智能电网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智能电网行业整体分析 (1) 1.1对智能电网行业的基本认识 (1) 1.2智能电网行业发展阶段 (1) 1.3智能电网的优势 (2) 1.4智能电网的功能 (3) 第二章智能电网效益分析 (5) 2.1环境效益 (5) 2.2社会效益 (7) 2.3企业效益 (9) 2.4家庭居民效益 (11) 第三章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分析 (13) 3.1智能电网行业特点 (13) 3.2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现状 (15) 3.3与欧美电网发展的区别 (17) 3.4我国发展电网所要突破的难点 (17) 3.5智能电网的技术支持 (19) 3.5.1 通信技术 (19) 3.5.2 量测技术 (19) 3.5.3 设备技术 (19) 3.5.4 控制技术 (20) 3.5.5 支持技术 (20) 第四章中国智能电网计划 (21) 4.1中国智能电网的构架特征 (21) 4.2智能电网计划 (22) 4.2.1坚强的电网 (22) 4.2.2 信息化平台 (23) 4.2.3 调度自动化系统 (24) 4.2.4 稳定控制系统 (25) 4.2.5 灵活交流输电 (25) 4.2.6 数字化变电站 (26)

4.2.7 用电管理采集系统 (29) 4.2.8 配网自动化 (29) 第五章主要厂商分析 (31) 5.1国电南瑞(600406) (31) 5.2思源电气(002028) (31) 5.3科陆电子(002121) (32) 5.4荣信股份(002123) (33) 5.5平高电气(600312) (34) 第六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5) 6.1智能电网的投资计划 (35) 6.2智能电网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36) 6.2.1 对通信领域的影响 (36) 6.2.2 对家电领域的影响 (36) 6.2.3 对电池材料行业的影响 (38)

智能电网及其产业发展规划智能电网及其产业发展规划

智能电网 n c . 及其产业发展规划 lc
w
n i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h c 李扬教授 . w w 2010.10.29
e a

大纲
1
智能电网应该发展哪些产业 产业规划应该有哪些内容
2 3
w
w w
4
智能电网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智能电网在东南大学
h .c
a in
c l e
n .c

1、智能电网应该发展哪些产业
1 2
优先发
展以关键 技术支撑 的产业
w
w w
h .c
优先发
展符合电 网需求大 的产业
a in
c l e 优先
3
n .c
发 展各地优 势产业

下一代电力设施的应用技术
电力电子
直流输电 直流输电 电力电子 SVC 电力电子 SVC Group D 变压器 Group D 变压器
STATCAM STATCAM
微电子与电网 友好型设备
w
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 控制器 控制器
w w
节能 节能 系统 系统
智能 智能 特高压 电表 电表 特高压
h .c
导线 导线
逆变器 逆变器
a in
。。。 。。。
TCSC TCSC
c l e
线路 线路
电动机 电动机 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
n .c
超导
电磁储能 电磁储能
发电机 发电机 变压器 变压器
。。。 。。。
设备 设备 蓄电池 蓄电池 电压 电压
蓄冰 电抗器 蓄冰 电抗器 空调 空调
频率 频率 电池板 响应 响应 电池板
风力 风力 发电 飞轮 发电 飞轮
储能 储能
材料、化学
分布式发电 及储能

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剖析

?2011中国智能电网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剖析 ?【OFweek智能电网编译:Kinshale】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在发电、输电、配电及用电四大环节中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智能电网成为世界各国集中投资的战略型产业。智能电网通过优化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供需和应用实现节能,通过特高压技术解决能源结构不匹配问题,通过高效率的配电技术提高整体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是应对能源危机的必由之路。中国发展智能电网可以参照高铁的发展战略,实现引进技术、实现自我研发、到成功的技术输出的三阶段转换。特别是各国技术标准还没有统一的情况下,中国将凭借规模经济准备自主技术标准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标准的制定,扩大市场支配能力。 中国的智能电网产业 中国能源供给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平衡催生智能电网的发展 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资源保有储量的76%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等北部和西部地区,而能源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中东部地区,随着中国能源开发西移和北移的速度加快,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与能源消费地之间的输送距离越来越远,能源输送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满足未来持续增长的电力需求,从根本上解决煤电运力紧张的问题,需要发展智能电网,实施电力的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 2009至2020年国家电网总投资3.45万亿元,其中智能化投资3841亿元,占电网总投资的11.1%,未来10年将建成坚强智能电网2009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的试点工作;2011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建设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2016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以特高压电网为基础,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产业的特点及作用

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和发展趋势

题目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姓名卢乾坤学号2012416464 院系工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蔡彬职称教授 2014 年12 月12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或绪论) (2) 一、中国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 (一)中国智能电网产业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3) 1.我国向智能电网发展的意义 (3) 2.我国开发智能电网的背景 (4) 中国智能电网技术的进展和趋势 (4) 二、国外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 (4) (一)美国进行智能电网改造 (4) (二)欧盟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 (5) (三)日本大力发展智能电网 (5) 致谢 (6) 参考文献 (7)

智能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电气信息与自动化学生卢乾坤 指导老师蔡彬 摘要:从智能电网的概念和功能出发,简介我国发展智能电网的意义,发展智能电网的大背景和社会物质文化条件以及当前智能电网技术进展和趋势,要努力的方向;分别简单介绍美国、日本、欧盟对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视,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以企业对智能电网的发展领域和方向以及相关科研单位对智能电网研究的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趋势、发展意义、技术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mart Grid Student majoring in electrical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 LuQiankun Tutor CaiBin Abstract: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and function of the smart grid, the introduc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mart grid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the background and social mater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current smart grid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trends to direction; Simple introduction to the European Union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smart grid development in Japan, a serie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to enterprise and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smart grid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scientific research units of the smart grid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rend Key words: smart power grids, development tendency, implication of development technique

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当前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点特征及趋势: 1、产能投放持续,扩张将继续放缓 2011-2014年,智能电网板块将经历此轮新增产能逐步投放的高峰期。智能电网行业上市公司的2014年一季末在建工程与2013年用于产能扩建的资本支出,双双同比下降。 可见,智能电网行业上市公司在产能扩建方面,已趋于理性。行业整体产能扩张将继续减速,但具有一定滞后效应的产能投放仍将持续。 未来行业整体固定资产净额或将维持一定增长,意味着行业整体设计产能将维持较快增长,需要更多订单消化。 2、向电网外领域和海外市场谋求更大发展 智能电网行业的上市公司大多以国内电网市场为主要下游应用领域,并在过去若干年里享受了我国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红利,技术实力、经济效益皆得到了显著提高。 诸多上市公司纷纷将调整业务与市场结构纳入未来的工作重点,寻找和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借助上市平台和业务积累,一些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向电网外与海外市场谋求发展。 3、下游市场与同源技术拓展,掘金其他应用领域 智能电网行业正在通过下游市场横向拓展,或者同源技术新产品研发,挖掘其他应用领域的业务机会。目前来看,顺应我国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新能源、轨道交通、电动汽车是受青睐程度较高的传统电网外市场。 4、多渠道拓展海外市场 在智能电网行业,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通过产品出口、工程总包、海外产业投资(含海外制造)、“借船出海”等方式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近年来,通信、计算机、自动化等技术在电网中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并与传统电力技术有机融合,极大地提升了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传感器技术与信息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为系统状态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使电网自愈成为可能。 调度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柔性输电技术的成熟发展,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本保障。通信网络的完善和用户信息采集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并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智能电网应运而生。 智能电网可以通过电子终端在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网络互动和即时连接,实现电力数据读取的实时、高速、双向的总体效果,实现电力、电信、电视、智能家电控制和电池集成充电等的多用途开发,实现用户富裕电能的回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