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方言

徐州方言

徐州方言
徐州方言

徐州方言

徐州位于江苏北部,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所管辖地域也就是现在的苏鲁豫皖交界地区。这种地域的划分,造成了苏鲁豫皖交界地区语言的共通。汪伪时期,包括苏、浙、皖等省大部,沪、宁两市和鄂、湘、赣、鲁、豫等省小部分区域划分。一九四四年二月一日将“苏淮特别行政区”改为“淮海省”。徐州则是所谓“淮海省”的“省会”。这种划分也不无道理,徐州话跟山东枣庄、滕州、微山,安徽宿州,淮北,淮南,蚌埠等方言最为接近,甚至有些发音完全相同,确实是有共性的独特区域。

目录

1徐州地理

2谱系关系

3发音特点

?徐州话速成秘笈

?规律解密

4特色词汇

?语言特色形成

?观点之争

5历史因素

6区域划分

1徐州地理

坐标徐州又称彭城,市中心零公里坐标位于北纬34°15′、东经117°11′

一句话可以概括为“四省交界,五省通衢,东襟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又有中原要冲“第一要津,两水汇通,连通三沟,四方都会,五省通衢”的称法。古代运输枢纽、文明发源地京杭大运河和黄河故道穿城而过,南北融通对徐州方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徐州自古就是重

徐州风光

徐州风光

要的交通枢纽和“兵家必争之地”、商贾繁荣之地,因而被喻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按照当今行政区域划分,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地理上处于南北方过渡地带,江淮区域,有道是“不南不北,不东不西、不干不湿”。如果以淮安的南北分界标志为分界,徐州应属北方城市。

了解徐州的地理区位是认识徐州方言的第一步。第二步则应对我国方言划分有所了解。在此仅附上链接,请自行查阅:北方方言、吴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等。

2谱系关系

按照北方方言中四大次方言的归类,徐州方言属于华北、东北方言。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在汉语

徐州方言词典

徐州方言词典

各方言中它的分布地域最广,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的73%。北方方言的明显特点包括:失落了大部分的中古辅音韵尾。中古汉语中的“-p,-t,-k,-m,-n,-ng”如今已经只剩下“-n,-ng”。同时,与其他方言相比,北方话的声调较少。(这是因为北方话中只有平声区分阴阳。)因此,北方方言包含了大量的同音字以及相应产生的复合词。这在其它方言中比较少见。

北方方言可分为四个次方言

⑴华北、东北方言,分布在京津两市,河北、河南、山东、辽宁等地。

⑵西北方言

⑶西南方言

⑷江淮方言,分布在安徽省、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徐州、蚌埠一带属华北、东北方言,除外)、镇江以西九江以东的长江南岸沿江一带。使用这一方言的人约占中国人口的70%。(本段内容引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方言》)

按照四大次方言的归类,徐州方言属于华北、东北方言。

徐州蚌埠虽然位处江淮地区,却不属于江淮方言,这一现象也应算方言上的奇特,如果这种归类被学术界认可,那么从语言上观察,徐州则应属于山东北方地区,是北方城市的区域边界。徐州方言发源徐州本土,受到江淮方言和华北东北方言的影响。

有学者表示:徐州到蚌埠两地方言被称为徐-蚌方言,并且提出徐埠方言是普通话的发源地。有人还提出普通话是徐埠方言的北方化的结果,也有人认为,也许历史上是这样,但现今主流趋势还是普通话对各地地方话包括徐州方言的同化。姑且不论这看法的对错,由此观之,徐州一带方言确实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的特色。某种程度上可另作一类。

3发音特点

徐州话速成秘笈

语音上来说,徐州话在有些人听起和普通话相近。细细研究这之中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规律解密

徐州话第四声与普通话完全一样,基本遵循如下规则:二声变一声,三声变二声,一声变三声,四声不变。

例如:你吃了么?音调表示3155,徐州话就是2355。“吃”字变成了上声;“今天阳光灿烂。”的音调表示普通话是112144,徐州话是331344(读作“紧腆央广灿烂”)。

虽然发音上非常有规律,也没有发音障碍,土生土长的徐州人学普通话相对容易,但要说纯正却又很难,在向普通话的过渡中,显得很顽固。原因就是有些音调极为相近的不易改掉细微差别,但在他人耳中又不易区别。

徐州某英语特级教师认为:徐州丰、沛两县的学生非常适合发美音。他认为,徐州丰沛两地的鼻音比较重,尤其是[n]的发音酷似英语美音的[n],“恁”(你们)字的徐州读音也比较适于发[η]。“这两地人的tongue比较适合,徐州及其附近的地区,地理、气候上对于鼻腔等发音器官的构造、发声音色应该也有影响”,“大陆英语的发音是以北京音为基础向四周辐射,徐州话本身发音上和普通话发音没有明显差异,因而也在这一辐射区域内。”

在徐州,如果普通话说不标准就被叫作“徐普”,徐州人不说“说徐普”而是“wa(发去声)徐普”。

4特色词汇

语言特色形成

方言的词汇千变万化,很难概括其中规律。这里也仅列出一些词汇,具体还要到生活中发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地,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语言。徐州话与徐州的地缘关系密不可分。徐州处在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位置。徐州人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人,又是北方人眼中的南方人。苏锡常会认为徐州人是山东人。

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徐州话也常常充满了“火药味”,或者说带有“战争文化”。略举一二例:打扑克牌,南方人习惯说“打八十分”,徐州人多说“打升级”;南方人说“改主”,徐州人则把两张牌朝桌面上一摔道:“反了”。再说喝酒,南方人往往是提前相约,在酒桌上,几个朋友边喝边吃边聊,没有被劝酒的压力,没有非喝不行的痛苦,气氛融洽,酒尽饭来,微醺而去,省时省力,不亦乐乎。老徐州,尤其是青壮年就不同了,有道是“感情深一口闷”,老友重逢不喝好不能显示感情。喝酒要有人气,讲热闹,往往酒桌上还

要呼朋唤友,比预定时间迟到才开宴那是常事,晚到罚酒。跟其他地方的风俗一样,前三杯酒是必须喝完的,然后是“自由活动”,各人表达心意、互敬、端酒,有些民风依旧的老徐州还会划拳助兴,如有逞能说大话的,有人就挺身而出:“诸位都先歇着,我一个就把他们都‘办了’”;对方也不示弱,主动提出九个拳“穿了”,如此一来二去,原定喝二斤酒的,往往要翻一番。(当然这样的场景,现在只有在乡下的小饭店里见到了,这样的“酒风”谁都不想去)

有人说徐州是雄性的,雄性即粗放,反映在语言上,徐州话是豪爽的、直接的、简单干脆的。某人表现不好,用徐州话评论曰:这人直奔“下岗”!某人在某事上超出寻常、表现突出时,徐州人简练地说:“他今天疯了!”;把这杯酒喝完,南方人说,这杯酒你干掉算了,徐州话只用两个字:“透了!”;喝酒喝多了,徐州话说“喝大了”;当某人在某件事情上犹豫不定时,别人就会劝他说:“多大事儿?!”当表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时,徐州人脱口而出:“你不要问了!交给我了”。朋友拜托自己帮忙,“一句话!”或者就一个字“管!”。

所有方言共同的特征,往往能更传神、更生动地表达自己要说明的意思,这是所有地方方言得以保留、延续的一个原因。比如,我们说某人办事利索,反应快,一点就透,就夸这人“透思”,“上路”的意思,否则,就说这人“真肉”,“不上路”的意思。至于说到张三“小唧唧鬼”,李四“疵毛撅腚”,不用多说,徐州人立刻就明白了“张三”和“李四”是个什么样的人。“疵毛撅腚”就表示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形容“毛刺头”(毛寸),有部分意思只能意会。当你无论怎么说对方都不明白,无论怎么教对方都学不会时,徐州人就会诙谐地说:“你真愁死我了!”这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语言,往往很难在普通话中找到对应的成分。随着人们相互交往的频繁,各种语言在相互交流,徐州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讲普通话。

江苏的方言基本上被人称为苏南话与苏北话两种,苏南话以吴方言为主,苏州无锡的语言占主要地位,从常州往北到丹阳就发生剧烈变化,这里的方言非常难懂,尤其是乡下,到了镇江就与苏北话非常接近了。从扬州到淮安形成苏北方言的主体。所以徐州话实际上是苏北话向山东方言转变的地区,因此就形成了许多难懂的词汇。徐州人都了解,徐州方言从睢宁到宿迁完成了这个变化,从小地域讲这两地的方言与徐州和淮安的方言都有相当大的差异。如今的徐州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些方言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频繁的交流和往来,许多方言词汇已经开始消失,之所以消失的原因就是这些词汇实在让人难懂,今天在徐州大概只有上了年纪的人还在使用这些词汇。例如:“黄子”,“啥黄子?”外地人根本不懂,“黄子”就是普通话中的“东西”;“啥黄子?”就是普通话中的“什么东西?”“赛”,“可赛了”,“赛毛”。“赛”就是“好”;“可赛了”就是“可好了”,“赛毛”就是“好极了”。有一个动词也许谁也听不明白:“司维”,此“司维”非“思维”,却是修理的意思。例如:这车子该司维司为了。有一些方言词汇,特别是名词,也很有意思:“蝈蝈”,徐州人说:“油子”;“地上”,徐州人说:“溜地”;“蝉”,徐州人说:“蛈蛚龟”;“蜻蜓”,徐州人说:“光光蜓”;“拖鞋”徐州人说:“鞋刮子”等等。徐州方言中的动词有许多也很难动懂,例如:“rou”读第一声,汉语中还没有这个可代替,意思是理睬,在使用时中使用于否定句中。例如:我不“rou”你。意思是我不理睬你。又如:“捼”第一声,意思是折叠,例如,比把这张报纸“捼”好。意思是:你把这张报纸折叠好。

在动词中也有一词多用,不同的场合用途不一样。“克”kei 一种意思是“吃”,例如:你“克”了吗?是说你吃了吗?(注:一般不用于庄重场合)又如:这个人不地道,咱“克”他。这里的“克”又是作:“打”。当然还可以说出许多这样的词汇。不过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特例:普通话中的“回家”,是一个无主语的句子,“回”是动词,谓语,“家”是宾语。老徐州人也是按照这个语法说成“走家”,如今的徐州人却说“家走”谓语和宾语倒置。

其实徐州方言在其发展中也受到外来方言的影响,例如隋朝从山西老鹳窝有大批的移民到徐

州北的沛县一带,因此这里的方言也受到山西方言的影响。沛县在徐州以北80公里,沛县的方言与徐州方言在词汇上语音上有许多差别,原因就和大批的山西移民有关。

观点之争

徐师大的李申教授,通过对词汇特征分析,推测《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三泉主人王寀是《金瓶梅》的作者,而书中王寀为徐州判官。如此,《金瓶梅》和《西游记》等均系假托、假借手法,通过“褒瓶贬金”等,真正是以“李瓶儿”为主角,以经济、权色腐败为中心,表达是“反淫戒贪”、“揭露腐败”的主旨。细想,西游记中也尽是妖魔鬼怪志异,而其成为名著也是因为文中主题是对抗封建社会,从这一点上来说,金瓶梅与西游记有着共通之处。此外,金瓶梅研究会长李宏政也认为《金瓶梅》与徐州、京杭大运河是不能分割的“铁三角”关系。这些解读、佐证不仅为一大禁书、性学作品《金瓶梅》正名,还是通过语汇推测作者、事发地点的巧妙的解决路径。这无疑从侧面反映了语汇的重要作用。

徐州方言词汇显示还显示了苏鲁豫皖这个交会之处的方言面貌。徐师大李申教授对这些方言的演变作了大量的比较与有价值的学术研究。1980年起他写的《徐州方言志》出版,《金瓶梅词典》1992年3月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出版。李申对《金瓶梅》的兴趣完全是从方言研究的角度出发,他有一本《近代汉语释词丛稿》读起了特别有味道,其中一篇《释〈金瓶梅〉词语三条——兼与台湾魏子云先生商榷》体现了两岸学者对《金瓶梅》中方言词汇的关注。这篇短文中涉及“嘴抹儿”、“打瓜子”和“越发越晒”,其中最有趣的是关于“打瓜子”的争论。魏子云先生说:“‘打瓜’即‘大子瓜’之俗称。今人仍爱食之瓜子,即此种‘大子瓜’所出。中原人苏称之为‘打瓜’。”

李申对此提出的看法是:打瓜子,即当“打刮子”(《金瓶梅》中耳光又称“耳刮子”、“刮子”),用手打击对方,这是赌输赢时处罚输者的一种方式。童辉另有一则云“那小玉把玉箫其在底下,笑骂道:‘贼淫妇,输了瓜子不叫我打。’”“瓜子”与“打”分开说,魏先生可能没有注意到。有,《醒世姻缘传》第七十五回:“我合你打赢瓜子,我输了,给你一个钱;你输了打你一瓜子。”“打”与“瓜子”中间插入“你”和“一”。两例均可证“打瓜子”系“打/瓜子”,而非“打瓜/子”。徐州化谓双手合掌(中间留有空隙)击人头顶(这样打法不甚痛而声响清脆)为“打响刮儿”,又有称以手作刀砍人胳膊为“打瓜子”(打刮子),可作参政。

两岸学者对《金瓶梅》的方言如此较真,其实从国内学者,其中包括李申教授在内以为《金瓶梅》的真正作者就是苏鲁豫皖交界之处的人士,因为《金瓶梅》中的语言白带有太多的徐州方言。李申教授写的《〈金瓶梅〉词语例释》要让徐州人读起来味道就特别浓。例如徐州人说的“搅裹”(音“交咕”)的确切意思有点不好说,这就是《金瓶梅》中的“搅果”,意为开销。譬如说妈妈对孩子说:“你一个月要搅裹多少钱?”就是问孩子一个月要开销多少钱;又例如“大”,徐州人往往称自己的父亲为“大”,说:俺大,也说:俺大大。更有趣的是,有的人家称母亲为“大”,如果是这样称呼,那么父亲就是俺大爷,这种称呼在徐州成为改叫。改叫是有原则的,就是父亲在兄弟中居大,这样改叫之后,往往又把叔叔称为爸爸。生活在徐州的时候不觉得这块土地语言的神奇,如果进行比较就会发现语言的发生发展与经济发展有关业余战争动乱有关,社会的动荡,人民流徙,语言也随之发上变化。自元明以来汉语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民间的文艺形式戏曲小说应运而生。一些戏曲小说中北方方言占了主流,其中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的方言,特别是徐州方言也在其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5历史因素

“徐州-蚌埠方言区是普通话的发源地”观点之争为什么有人说“徐州-蚌埠方言区是普通话

徐州风光

徐州风光

的发源地”?姑且不论是非对错,支持这种说法的解释确实能佐证徐-埠方言在历史上的影

响是贯穿的。

中国历史有两个朝代对于今日之中国普通话影响最为深远,一个是汉朝另一个就是明朝。汉民族形成于汉朝,汉初皇室成员大部分来自徐州地区,当时天下在几百年的战争过后,第一次真正长时间的统一起来,秦始皇只完成了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所谓“书同文”等),而没有来得及完成语言的统一化,这一任务一直推到了汉朝。

刘邦大封同姓王,这样中国的统治阶层都来源于徐州,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当于全国徐州化,徐州话成为全国的普通话也不为奇,也正是这样,才让徐州剽悍的民风走向全国,造就汉王朝无敌的军事实力,汉武帝破匈奴拓疆域正是徐州民风的体现,带来汉朝的繁荣,逐渐演变出现了汉字。而文化上有刘向《战国策》,刘安《淮南子》,影响之大持续到后来的刘义庆等。

有人质疑,徐州后来被北方民族同化,可是当今徐州,彭城刘氏依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姓刘的比较多的意思),沛县依然有樊哙后人,足以证明徐州人一脉相传到了明朝,因为刚刚赶走异族的统治,国家的首都先是放在南京,后改到了北京,明朝的皇帝是安徽人朱元璋,可是朱元璋和刘邦不一样,刘邦的手下大多是徐州本地人,而朱的手下好多并不是凤阳一地,朱元璋本人的父亲就是徐州人,他的老婆马后也是徐州姑娘,还有手下徐达,等人也多是徐州地区的起义军后追随朱元璋的,此外徐蚌方言本身就是自成一家。元代的民族压迫政策下中国汉语言是没有地位的,这样原有的官话也受到了压制,明朝的诞生也让汉人再一次起来,再一次树立汉族的官话(普通话)。当然首选也就是徐蚌方言啦。南京之所以说话像安徽话那是因为朱元璋的原因,北京话如此也是徐蚌方言后生。

后来满人来到了中原地区,可是满人没有像元朝那样大搞民族主义,而是主动放弃满文化,学习汉言语,本身北京就是明代的都城,清朝人当然也只能就近学习一下北京话了——这一过程就是徐蚌方言的北方化。这样一直到建国后以北京话为基础来定立普通话,实际上本源上是北方化的徐蚌方言作为普通话。

回顾一下历史我们看到,徐蚌方言先是统一个汉族大部分地区的方言,确立了徐蚌方言成为[官话]的基础,徐埠方言又因为明代之后是清代的直接原因,始得其语言一直为京味话。最后成为普通话也不为奇了。

徐州一些常用方言(方言----普通话):光腚----裸体,毛格儿----硬币,河沿----河边,外人----已婚男人,娘们----妇女,脚(发决音)丫子----光着的脚板,“叨[菜吃]……”------“[用筷子]夹[菜吃]”,逢集----定期集贸市场(徐州很多农村的集贸市场不每天都有,一般分单号或双号赶集),凫水儿/[下河]洗澡----游泳/戏水,板下来----扔下来,躖(音:段)上来----追/赶上来,俺爷----父亲(邳州、睢宁等方言交汇区特有),辣汤----一种口味偏咸的汤品【因放有胡椒粉故称为此。区别于“饣它[“啥”音]”汤和“米马[“犸”音]”糊】,豁鱼----捉鱼,俺大大(第一个“大”字第三声,第二个“大”字平声)----老徐州人对自己父亲的称呼;俺大[爷/娘](“大”字第四声)----我伯父/母,俺叔(邳州、睢宁等方言交汇区发福音)----我叔叔

6区域划分

徐州位于江苏北部,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所管辖地域也就是现在的苏鲁豫皖交界地区。这种地域的划分,造成了苏鲁豫皖交界地区语言的共通。汪伪时期,包括苏、浙、皖等省大部,沪、宁两市和鄂、湘、赣、鲁、豫等省小部分区域划分。一九四四年二月一日将“苏淮特别行政区”改为“淮海省”。徐州则是所谓“淮海省”的“省会”。这种划分也不无道理,徐州话跟山东枣庄、滕州、微山,安徽宿县,淮北,淮南,蚌埠等方言最为接近,甚至有些发音完全相同,确实是有共性的独特区域。

徐州话

早清起来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 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 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晚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四了!!! 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约... 于是我去他们锅屋秋秋...心恍哪个少熊孩子张盐张地这么舍种 ?!..... 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加恶老将.....我一皮锤把他料倒...逮他个脸又呼又 pai ...把他揣的鼻脸须青胡吊扯..歇趟地忽忽叫!!! 我一咂混 :"上"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艳好都是徐州地于是一呼噜群儿上去就掏把他揍地合嚎拉险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几个伙计越揣越上瘾,我一看要毁,那个伙计眼看都就要散熊,格绷子耷搂着,歇躺了一溜地…… 我说:"弟几个咱拉倒吧,给这个寒痹孩子上上课就管了,白恨过分。"一个伙计把那孩子扶坐起来,问:"下回还敢到能事包?"那孩子晕了呱唧的也不知道嘟囔的啥,几个伙计烦了,扫脸呼他两耳八子,拿个硬子缺子把他一盖,自儿迷的走了…… 走到学衔门门口了,瞅见个小妮儿,穿的多塞包, 几个熊孩子开始犯噎子劲了,跟人家后边吹口哨(你不懂吹口哨红麽意思?)就是那几个冤业孩子搔那个小妮 这几个起叶子包还没走几步,那个熊呢子喊了一呼楼群人来了。啥话没说,上来就掏。。 几个熊孩子一球不管了,爬腿就跑。。那一呼楼群人就跟后面断。。把几个熊孩子断个噶牙里面去了。别看~这一呼楼群人真娘舍种揍~把砖头块子就砸,拿棍就舞。 有个老马马跑去报警列。龟孙揍的那些憨比揍的还不走。逮着老马马头就血。。。 警察过来要把几个人逮走。这几个人真圣人蛋,警察也kei~~ 徐州方言,徐州话。这才是真正的徐州话大全!(附解释) 模搂(摸) 不搂=摆乎=倒鼓(玩) 搁吱(用手或其它东西碰人的痒处) 撩才(找事) 眯搂眯搂(比画比画), 突搂地(拖着地走) 撒么撒么(看看,找找) 蹬歪=鼓拧 枯瓷(例:洋泥盆顶上东西洗不掉,拿铲子枯瓷一下.) 当央(中间) 将将(刚才) 才坏(毛病)

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四川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差异 宜宾口音在内的四川方言,仅就大多数地区而言,与普通话的声母差异,情况有三: 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 三、四川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所采用的声母不同。 分述如下:一、四川方言语音中比普通话多出有声母。由于是对50年前的记忆,多出的声母原来用什么注音符号或拼音字母,已经留在了学生时代;笔者又毕竟不是语音专业人员,手里没有目前全面表示各种语音,甚至本主题讨论所涉及语音的现行表示方式的专业书籍或文献。因此,在以下叙述中,只能以自己权宜杜撰(只用于本贴主题讨论)的,希望通过描述和举例能为泡友理解的非专业符号表示。四川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 1. [ni:]。发[ni:]时,气从舌颚间出,舌扁平;发音位置比普通话拼音字母的"n"靠后;发音时,摩擦通道较长,摩擦力较大。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宜宾口音与普通话一样,也基本上没有这个声母,而分别成为宜宾口音和普通话的"y"(如宜、义等)和"n"(如你、泥、拟、凝,等)。 2. [gn]。气从舌、颚最后部(近喉部)发出,摩擦力也较大,有如"g"的软浊音。四川方言语音中的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等。宜宾口音中除个别字使用这个声母(如我、恶、厄等)外,大多数与普通话声母相同(如哦、俄、饿、鹅、娥,讹,等);而重庆口音中,连"我、恶、厄"等,都几乎与普通话相同,只不过音节中口形变化的过程没有普通话清楚。记得,四川方言语音多出的上述声母,在50年前的汉语拼音字母表中,分别排列在g、k与h,和j、q与x之间,与其他由4个一排的声母,组成了较为整齐的方阵。即: b p m f d t n l g k [gn] h j q [ni:] x zh ch sh r z c s 二、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语音多出有声母。普通话中比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语音多出的声母就是人们熟知的翘舌音:zh、ch、sh。因此,四川方言中大多数地区的居民,在学说普通话时,都要下相当大的功夫,才能从自己的全部z、c、s中,准确剥离出zh、ch、sh来。 " 大多数"以外的少数地区,即由自贡市市区及富顺县,内江的隆昌县及宜宾县北部(靠近自贡市区部分)、泸县靠近富顺县的边界地区组成的连片翘舌音地区;

徐州方言与普通话

——徐州人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李永成 徐州方言的总体特点就是表达过于生硬。不过在徐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相对来说,与其他地区和普通话之间存在的差异要小的多,特别是在语法特点上几乎和普通话一样,没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现就徐州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简要作一分析,以利于徐州地区的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能够掌握一些规律,更快更好地学好普通话。 首先是在单音节字、词上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过人们在这方面学习的时候也不必一个字一个字去死记,可以运用类推的方式一批一批地去掌握。因为徐州话和普通话之间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语言对应。有效记忆标准字音,可以拿自己的方音跟普通话语音作对应比较,在比较中找出规律。 一、徐州方言与普通话在声母发音上,往往把某些平舌音说成翘舌音。例如:“争取”的“争”、“桌子”的“桌”、“车站”的“站”、“重视”的“重”、“爪子”的“爪”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z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z”;“吹灯”的“吹”、“检查”的“查”、“柴油”的“柴”、“产品”的“产”、“虫子”的“虫”、“机床”的“床”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c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c”;“杀鸡”的“杀”、“沙子”的“沙”、“睡觉”的“睡”等在普通话中这些字的声母应为“sh”,而在徐州方言中往往读为“s”。除此之外,在徐州某些地区的语言发音上“f、h”分不清。f是唇齿音,h是舌根音,普通话里分得很清楚。但在徐州的某些方言中却有相混现象。如:“荒唐”说成“方糖”、“开花”说成“开发”等现象。上述这些情况在徐州方言中也只是个别现象,只要在学习普通话时稍加注意就可以了。 二、徐州方言和普通话在声韵配合关系的对应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往往是以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的“四呼”为依据的。下面就徐州人学习普通话音节存在的问题举例说明: 1普通话唇音拼o不拼e 徐州方言中有很多唇音拼e的现象。例如“玻”,普通话念b ,徐州话念b ;

大连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大连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分析 摘要:大连位于辽东半岛,大连市区的方言,本质是属于胶辽官话中的一种,其形成主要是来源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源于来自于山东移民影响的胶东官话,另外一个方面是又得到了普通话、东北话等等多种的影响。具体而言,大连市方言中含带着胶东官话方言的基因,同时又处于一个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发展,因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音特点。 关键词:大连方言;普通话;研究;语音比较 大连地区,其所在地区的方言主要是由于经过了方言区的不同的影响,因而对于大连地区的语言来说,几乎是很难进行有效的区分与分类。同标准普通话而言,大连方言在语音方面与语法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因而本文中主要是探讨了大连地区的语言与普通话相比,分析两者之间在语音系统的不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希望本文的完成能够对于大连地区有效的推广普通话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大连方言概况 (一)大连市概况 大连市,旧名滨城,是辽宁省的一个副省级城市和直辖市。大连是在辽东半岛中辽宁省的南部位置,背部坐拥中国东北地区,处于黄渤海岸区域,同时其余山东半岛是隔海相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连市是国内非常有名的经济、贸易、工业发展等等重要的港口城市,另外其也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非常有名的旅游城市,对于国内的经济发展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连方言 大连方言,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方言,主要是由角度的方言, 具体来说,大连方言的集中区域位于山东半岛与辽宁半岛地区。从历史上来说,在清朝的时候,大连就是一个由很多的少数民族所组成的第一个地方,在当前的大连,民众是大多运用少数民族语言。清朝初期的时候,主要是由于战事频繁,加上多年的自然灾害不断,山东移民开始逐渐的迁至大连地区,山东的胶东话传入大连。 (三)普通话

徐州方言大全

徐州方言大全 徐州方言大全模搂(摸) 不搂=摆乎=倒鼓(玩) 搁吱(用手或其它东西碰人的痒处) 撩才(找事) 眯搂眯搂(比画比画), 突搂地(拖着地走) 撒么撒么(看看,找找) 蹬歪=鼓拧枯瓷(例:洋泥盆顶上东西洗不掉,拿铲子枯瓷一下.) 当央(中间) 将将(刚才) 才坏(毛病) 得儿不得儿(爽不爽) 验好=克模定 形(第四声)(正好) 格把地=样齐地/散熊了(反义词) 夜摸黑儿(傍晚) 胳了拜子,腿肚子,手指盖子,胳绷子(脖子) 屋当门,堂屋,过底,锅屋,*毛子(建筑&结构类) 藏饭,挺觉,爽爽(第四声, 意思是吃完饭溜溜)(生活类) 白灰(熟石灰),洋灰(水泥),洋火(火柴),洋丁(丁)(建材类) 光光蜓(蜻蜓),爹搂龟儿(知了),歇虎子(壁虎),马路橛子(交警)(名称类) 我的咣当来----我的个天跟跟----附近我在百货大楼跟跟等你。刺目糊----眼* *借子----*片癞歹哄----邋遢起叶子----恶作剧人脸疯----橡皮脸什么黄子————什么东西突鲁地-用鞋磨着地走(不知道还有啥能表达一下的) 赏问-中午袜窝,袜克腾----小坑石砸 子----碎石子不嚷----不错当央----中间 将将----刚刚屋当们----屋子中间(土的掉渣拉~! ^_^ ) 燕来————表示同意我不揉你-------我 不理你得有意-------故意赖赖鼓------

-赖蛤蟆卡倒---------摔倒昂囊人---- ---恶心人海了_______坏了将就将就------凑活\差不多脚(jue) 家走--------回家拽的一个老羊劲----很拽群量的----很清楚qun羊地-——明明能(4声)点啤擦——喝点啤酒不肉(3声)你——不理你肉头——意为“很掘,不开窍” 裂(3声)熊——算了管吗——行不行摆活摆活——修理修理搭把手——帮忙按窝--立刻奖礤(ca第三声)子---石阶用筷子阁楼阁楼--用筷子拌匀车骨碌---车轮胎脏温—— 什么时候璀(音)——水壶洋心——很得意的样子蹈(音)菜——夹菜开匪(音)——开水阅(2声)——讴吐毛格——(硬币)马展-------------马上抛死------浪费刺(第一声)毛------孬,不好赏苑、恣(zei四声)儿-----------舒服剔溜圆-------很圆血苦、血酸---很苦,很酸吐沫星子-------唾液热古毒的----闷热稀不热 ---很热温不臭---很臭也嚷(第三声)-------受批评高低高---------终于、最后左不拉子-------左撇子黑不楞通-------黑漆漆的挺不湿、挺潮------很湿列列——让让搦——介于拿和捏之间的一种力度马上马——一会,片刻滴娄打挂-------拖拖拉拉,拿的东西或穿的衣服多且长等

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选对a* b c方) 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选对a* b c方) a、门上有一个眼儿。 b、门上有一个眼眼。(选对a* b方) 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选对a* b方) 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 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选对a* b方) 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选对a* b方) 二、这普通话中,指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示“近指”,与“那”(远指)相对。在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 b、支笔是谁的?(选对a* b方) 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选对a* b方) a、这本书是我的。 b、本书是我的。(选对a* b方) 三、数量 福建等一些方言的称数法与普通话说法不大一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他今年二十一岁。 b、他今年二一岁。(选对a* b方) 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选对a* 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选对a* b方) 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选对a* b c方) a、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 b、距离考试还有月把天/月把日。(选对a* b方) 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个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选对a* b c方) a、他审阅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他审阅了二百十三个方案。(选对a* b方) 四、二与两 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普通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一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普通话不一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选对a* b方) a、二比五。 b、两比五。(选对a* b方)

《致橡树》徐州方言版

《致橡树》舒婷 我如果爱你——(如果我稀罕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绝不会像那爬墙头的喇叭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搁你的树枝枝上pian自己) 我如果爱你——(如果我稀罕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绝不像那憨喽八叽的老雀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在凉影下边儿yaizhou唱歌) 也不止像泉源,(也不止像压水井)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jiè);(一天到晚儿dielou你) 也不止像险峰,(也不止像那闲吓哄的土楼堆)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增加你的个儿,显摆你的熊样儿) 甚至日光,(甚至那么毒的大太阳) 甚至春雨。(还有半天都沥拉不完的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不,这些都还yai不上号)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我必须是你根根儿的一kuo棉花树)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像树一样和你站一坨儿) 根,紧握在地下;(树根,缩不进地底下) 叶,相触在云里。(树叶子,在云里边哼骨喽) 每一阵风过,(每一次风呲喽脸的时候) 我们都互相致意,(我们都互相说,你真办四) 但没有人,(但没有哪个熊黄子) 听懂我们的言语。(能听懂我们拉的呱)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你有你的铜条子,铁块子) 像刀,像剑,也像戟;(像刀,像剑,也像叉子)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我有我通红的花骨朵儿) 像沉重的叹息,(像唉声叹气) 又像英勇的火炬。(又像圣人蛋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刮着风,下着雨,我们一起冻的合擦滴)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qiu着彩虹,呲着风,我们一起吸雾霾)仿佛永远分离,(还不搁一块,弄的跟真的来) 却又终身相依。(怎么又天天思黏搁一块)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别的都不行,这样的爱才管斤) 坚贞就在这里:(你就搁这吓waiwai)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不仅爱你高大的光jingjing)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jue底下的溜地)

河北方言大集合精编版

河北方言大集合 日常生活类: 1、外头地(堂屋) 2、里头地(里屋) 5、囔头~(上面) 6、那喊儿~(那儿) 7、这喊儿~(这儿) 8、背旯旮~(阴凉地) 9、多会儿(什么时间) 10、前响(上午) 11、响获(中午) 12、后半晌或半后晌(下午) 13、天擦黑、爷爷落、赶黑(太阳落山;傍晚) 14、蒙蒙亮(天刚刚亮) 15、早盛、早起(早晨) 16、礼恂~(礼貌) 17、打滑擦儿(滑冰) 18、藏没没儿(捉迷藏) 19、前儿(前天) 20、先前儿(大前天) 21、夜儿(昨天) 22、今儿(今天) 23、明儿(明天) 24、后儿(后天) 25、外后儿(大后天) 26、浓带(鼻涕) 27、酣拉水(口水) 物品类:

1、日头<读:二头er tou>(太阳) 2、后天爷(月亮) 3、土坷垃~(土块) 4、碌碌尘~(灰尘) 5、道闯~、腰谜~(衣兜) 6、大裤插(短裤) 7、铺盖(被褥) 8、盖服(被子) 9、档头(被单) 10、屎夹(婴儿屎布) 11、茅缸、茅厕<读:毛四mao si>(厕所) 12、仰层(顶棚)(矾山) 13、门弦(门坎) 14、玉黍撒(玉米轴) 15、黍黍秆(高粱秆) 16、廓銮(四周围起来的地方) 17、坎肩(马甲) 18、铺尺~(破布) 19、相门(样子) 20、虹<读作:将jiang>(彩虹) 21、吊帼、长签(吊签) 22、窟窿(外债) 23、蛇皮袋(塑料编制袋) 24、洋灰(水泥) 25、洋车儿(自行车) 26、雀冬~、洋火(火柴) 27、烟洞(烟囱) 28、柳生(野生) 29、锅头(灶台) 30、信门~(脑门) 31、胰~(肥皂)

经典徐州话

经典徐州话(一) 早清起来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 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 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 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晚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四了!!! 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约... 于是我去他们锅屋秋秋...心恍哪个少熊孩子张盐张地这么舍种?!..... 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加恶老将.....我一皮锤把他料倒... 逮他个脸又呼又pai ...把他揣的鼻脸须青胡吊扯..歇趟地忽忽叫!!! 我一咂混:"上"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艳好都是徐州地 于是一呼噜群儿上去就掏把他揍地合嚎拉险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几个伙计越揣越上瘾,我一看要毁,那个伙计眼看都就要散熊, 格绷子耷搂着,歇躺了一溜地…… 我说:"弟几个咱拉倒吧,给这个寒痹孩子上上课就管了,白恨过分。 "一个伙计把那孩子扶坐起来,问:"下回还敢到能事包?"那孩子晕了呱唧的也不知道嘟囔的啥,几个伙计烦了,扫脸呼他两耳八子,拿个硬子缺子把他一盖,自儿迷的走了…… 走到学衔门门口了,瞅见个小妮儿,穿的多塞包, 几个熊孩子开始犯噎子劲了,跟人家后边吹口哨(你不懂吹口哨红麽意思?) 就是那几个冤业孩子搔那个小妮 这几个起叶子包还没走几步,那个熊呢子喊了一呼楼群人来了。 啥话没说,上来就掏。。 几个熊孩子一球不管了,爬腿就跑。。那一呼楼群人就跟后面断。。 把几个熊孩子断个噶牙 里面去了。别看~这一呼楼群人真娘舍种揍~把砖头块子就砸,拿棍就舞。 有个老马马跑去报警列。龟孙揍的那些憨比揍的还不走。逮着老马马头就血。。。 警察过来要把几个人逮走。这几个人真圣人蛋,警察也kei~~ 经典徐州话(二) 模搂(摸)不搂=摆乎=倒鼓(玩)搁吱(用手或其它东西碰人的痒处) 撩才(找事)眯搂眯搂(比画比画)突搂地(拖着地走) 撒么撒么(看看,找找) 蹬歪=鼓拧 枯瓷(例:洋泥盆顶上东西洗不掉,拿铲子枯瓷一下.) 当央(中间)将才(刚才)才坏(毛病)得儿不得儿(爽不爽) 验好=克模定形(第四声)(正好)格把地=样齐地/散熊了(反义词)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摘要】普通话作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在中国现代社会的交流、沟通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而方言是民族语言的分支,是局部地区人们使用的语言,共同语在某一种或者说某一地取得方言基础上面发展形成,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字】共同语普通话方言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形成 (一)、方言的形成与分类 1、方言的形成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随着移民的产生、语言的发展、变异以及民族之间的融合等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方言。所谓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语有所差异的一种语言。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汉语便逐渐产生了方言。由于我国地广人多造就了现代汉语方言分布区域比较广。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其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以语音方面较为突出。和普通话相比,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在词汇、语法方面也多有共同之处,因此共同语和其他方言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语言。从周朝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混战,到秦汉的政权统一;从三国并立,晋代统一;南北朝再到隋唐时期;历史上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促进了各少数民与汉民族的文化融合,也创造出了辉煌的方言文化。 2、方言的分类 当前我国语言学界对现代汉语方言划分主要有七大方言: 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 3、普通话的形成 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实都有普通话的存在,比如,春秋时代有“雅言”、汉代有“通语”、明代有“官话”……现在,我们所说的普通话,指的是以北京语音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国家法定的语言,也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在北方话和北京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同时普通话又不断吸收各地方言成分丰富发展自身,普通话有较为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相对较高,语言声望最高,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全局性的作用,其实,汉语方言作为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为各自地域的人们服务,它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在记录、保存、传播地域优秀文化方面,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方言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来增强自身活力。我们说“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这就不无道理了。如果仔细推敲,其实,地方言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多个方面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二、普通话和方言之间的关系 (一)、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1、定位不同 普通话是全民族的共同语,解决的是全国各地区人民的交流、商贸的社会活动,而地方方言立足于解决地区间的语言交流。 2、使用范围不同 方言在一些表达特定的感情方面具有普通话不可比拟的地方,方言更加生动、更加亲切,在现代文学、影视作品中,方言的使用,可以更好的传递感情。 3、使用人数悬殊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而方言只是少部分人使用。 (二)、普通话和方言的共性 从表面上看,地方方言确实在语音、词汇、语法上面存在差异,尤其在语音上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仔细研究,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普通话与这众多方言区的语音对应规律。毕竟它们都是从古汉语发展演变而来的,尽管几千年来它们的发展趋势、变化的方向、速度不同,但都综循着一定的规律。如在语音方面,就拿绍兴方言为例,绍兴方言里有一套全浊塞音、塞擦音,如“蓬、叛”的声母b,“豆、头”的声母d ,“共、柜”的声母g,“旗、忌”的声母dz, “治、重”的声母dz等,方言中以这些音为声母的字有相当一部分,而在普通话里却没有这些全浊声母,方言中的这些浊声母在普通话里均念成相应的清声母。语音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通俗叫法,是现代汉民族用来交际的语言。在台湾称之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之为华语,在中国大陆称之为普通话。以北方方言做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现代汉语白话文为语言规范而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就是各个地方的地方语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它不是同普通话并列的独立语言,而是同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汉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方言分歧,给人民交往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普通话。 ”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发,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世界大约有3500种语言,非洲就有1140种。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又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 但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普通话的音素更为齐全,且用四声调配,节奏感、音乐性强,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空前丰富,更富于表达功能。如果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唱歌,或朗诵散文、诗歌,或宣读****声明,感染力与效果就明显有别。 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你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也会这样说吗 括号外是方言说法,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1.给本书我。(给我一本书) 我给一个苹果他。(我给他一个苹果) 提示:普通话中,动词后面带双宾语时,指人的宾语在前,指物的宾语在后面。一些方言有时(当动词表示“给予”的意义时)双宾语的语序与普通话相反。 2.别客气,你走先。(别客气,你先走) 你讲少两句。(你少说两句) 认识多一些人。(多认识一些人)

徐州方言大收集

徐州方言大收集 在外地呆的久了,回家说徐州话忽然感觉方言遗忘严重啊,大家一起来收集吧。 这可是弘扬方言文化啊~~~-----------------------以下为转载,看看没有的大家补一下-------------------------- 挎包---口袋 火烧---烧饼,注:挎包火烧---一种形状似口袋的火烧 抛si-----浪费 疵毛------孬,不好 恣儿-------高兴,舒服 搜抠,搜比抠子(程度深,骂人时用)---小气, 土lou,土垃---土, 所以土lou地-土地

七叶子--人来疯, 注:睢宁等地为六叶子 通红通红的--很红, xǔ不烂紫--紫,类似地:xǔ紫烂青---青一坏,紫一块 管不--行吗, 晌wen-中午, 白搭---无能,注:白搭熊---无能的人,骂人的话 蚂子---蚂蚱 任哪------到处 拉呱------聊天 lǎi dai hǒng=不讲究卫生(的人), 注:找不到对应的字,为了方便使用,可用赖呆哄代之 juě丫把子-----脚,注:徐州话称脚为juě

海了------多了 家走--------回家 拽的一个老羊劲----很拽 群量的----很清楚 不rǒu你——不理你 肉头——意为“很掘,不开窍” 裂(liě)熊——算了 摆活摆活——修理修理 搭把手——帮忙 按窝--立刻 用筷子gē lou gē lou-----用筷子拌匀, 亦作gē deng gē

deng 车骨碌---车轮胎 zāng wen——什么时候, 注:无字,可用脏温代之 cuǐ——水壶, 此说法我家那边没有,但是家在市区的我姑父这么说 洋心——很得意的样子 叨菜——夹菜 哕——讴吐 毛格gě——硬币 跟跟----附近例:我在百货大楼跟跟等你。 人脸疯----橡皮脸 什么黄子——什么东西

经典惠民话大全

经典惠民话大全 1、石头剪刀布游戏时,惠民话的口令为“浆军包”,这本来不出奇。可是在80年代初期中 国跟日本关系不错时,我见到过有关日本的纪录片里的小学生也是这么喊的!上百度查,还真没错,日本人就是这么喊滴,不知道这口令是我们惠民人学日本人还是日本人学惠民人。 2、北京话里“斗鸡”游戏,惠民话叫“扛拐”。 3、惠民话里“赖”可以表示脏、丑等意义,比如“赖样儿”,但是其他方言区一般仅仅有赖 皮的意思。 4、城里上学时,有的同学表达不舍得的意思时,会说“不搁少滴”。 5、有的地方管爸爸叫“伯”(读bai) 6、放不下惠民话叫“招不开”。 7、惠民人很少说“生病”,一般说“长病”,这话到外省,听懂的很少。 8、骂人话使用最频繁是“小私孩子”。 9、打某人一般会说成“砸他!”有的也说“冽他”。 10、我已故奶奶管学校叫“学(念xiao)”屋,小时候管上学也念上xiao。 11、高兴、舒服叫“恣”,不过这词语全山东乃至江苏徐州一带都用。 12、副词里有个“老么”,如:老么恣了。还有“着实”(zhao shi),但是惠民话里的着实和普通话里着实不是一个意思,惠民话里有“出乎意料的好”的意思,而普通话里是“确实”的意思。 13、壁虎城里一带叫“蝎虎溜子”。 14、粽子一般读成jiong 子。 15、湖一般叫“海子”,少有人叫游泳,洗澡去就是游泳去。(现在还这样说吗?) 16、有一种能吃的草,叫“谷笛”,我一直没弄清楚是哪两个字。 17、上衣叫“褂子”,和北京天津一样,斗笠叫“席帽子”,额头叫“耶了盖”,膝盖叫“跛了盖”,不过山东很多地方耶这么叫。腋窝叫“嘎撤窝”,那个动词自然也就是“咯吱”的意思。后背叫脊梁(梁念niang). 18、屁股这词儿用着新鲜,“腚”又简单又表意,光着腚,腚锤子,光腚猴子听着就那么形象。 19、“在行”有的地方(温店?)叫“攒局”。 20、音乐按老话儿读“因要”。 21、形容吃了葱蒜一类的东西的味道叫“忽龙”。 22、包饺子弄馅儿的竹片子叫“扁食匙子”,可以看出古代汉语对饺子的称呼为扁食。 23、纱厂(惠民纺织厂)原来青岛人多,青岛话对惠民话也有影响,例如我“乐意”,“小B 养的”之类。 24、碰疼了之后第一声惠民人喊“要佛!”,没怎么考察别的地方人怎么表达,济南人似乎是“要fai”。 25、缺德也是惠民人撕破脸皮的骂人方式,缺德好理解,可有人骂“缺荫”就不怎么理解了,还有更简单的,一个字:缺。 昨天叫夜来,晚上叫烘上,山东好多地方这么说滴。 都喊说滴老么滴好咧 26、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拉话儿拉话儿,上树爬茬儿,窗户地下种了二亩甜瓜,瞎子看着,

徐州方言

徐州方言考试题目,据说很多地方人考完就自杀 了~~~ 中国徐州语言研究中心命题组 准考证号_____ 姓名______ 座位号_____ [本份试卷分为选择题,简答题两部分。本试卷共有 30 道小题,总分 150 分,标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A、B、C三个供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根据题目选择意思最近的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4分) 1.许清() A.形容河水清澈 B.形容女孩长的漂亮 C.说明一个人清白 2.不吱拉生() A. 夹生饭 B.不说话 C.表示行动一点声响都没有 3.格斯() A.跳蚤的别称 B.骚别人的痒痒处 C.跳舞 4.半子孩() A.小屁孩 B.男孩 C.女孩 5.老灭() A.最后 B.消灭 C.熄灯 6.人脸疯() A.疯子 B.长的象疯子 C.形容人调皮捣蛋 7.稀里斜歪() A.形容人不正经 B.形容人长的丑 C.形容东西没放正 8.下才烂() A.形容人嘴很谗 B.伤口腐烂 C.形容人很下流 9.补土杠烟() A.形容吸烟时的烟气 B.空气中灰尘飞舞的样子 C.地上着火的样子 10.刀菜() A.用刀切菜 B.用筷子夹菜 C.一种野菜 11.黑雀子() A.一种小鸟 B.麻雀 C.黑痣 12.咕凝咕凝() A.活动活动 B.喝水的声音 C.用胶水粘东西 13.多口包(包读轻声) () A.形容人很厉害 B.包有很多小口 C.口袋 14.裁心() A.想事情 B.心里不舒服 C.心情好 15.西不脏() A.很脏 B.一点也不脏 C.西面很干净 16.月才()

A.钥匙 B.月亮 C.刚刚才做 17.尖宁() A.吃的煎饼 B.一种头很尖的虫 C.形容人老奸巨猾 18.窜门子() A.走进屋里 B.到别人家玩 C.向屋里跑 19.和豪拉显() A.和人比赛吼叫 B.惨烈的叫声 C.讽刺一个人没本事还乱显派 20.圣人蛋() A.形容一个人硬充好汉 B.马铃薯 C.形容人的脸很圆 21.不楼() A.用嘴咬一个物体 B.用脚踢一个物体 C来回拨动一个物体 22.洒白() A.形容人很清白 B.形容物体很白 C.一种白酒 23.张文[文读轻声] () A.为什么 B.什么时候 C在干什么 24.次木虎() A.眼角的分泌物 B.形容人很坏 C.形容人很威猛 25.和丝 [丝读轻声] () A.形容人话很多 B.晃动别人或物体 C.哆嗦的样子 二.简答题(请根据具体语境回答下列问题,共计3小题,前两题每小题10分,个、第三题30分。) 1.请根据所给徐州口语单词填出所对应的普通话单词 (10分) (1)戈喽_____ (2)狂唠_____ (3)乌不毒地______ (4)管乎______ (5)藏老梦梦________ 2.请根据所给徐州口语单词造句,要有创意 (10分) (1).上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拉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革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艳来[来轻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把所给徐州口语短文用普通话表述出来,100字以内 (30分) (1).早清起来 ,须舍的其他人都不支拉声的走了,我让俺下铺的妖业蛋给合丝醒了.一照镜子, 才王见一脸的此木乎,赶紧拿块易子洗把脸,然后用个绣着光光蜓的手捏子擦完脸,我就想去帐饭..... 不知道从脏完开始,还得磁包豆奶粉,张点开水一磁,撒白撒白的,拿根筷子搁喽搁喽, 噫嘻~白提多办四了! (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堂的菜今天摆乎的吼咸,吃地我齐心想月(月读三声).于是, 我去他们锅屋瞅瞅, 心恍哪个少熊孩子脏盐脏地这么舍种?谁心想他还是个易歪蛋.我一皮锤把他料倒,逮他个脸又呼又 拍, 把他揣的鼻脸须青胡吊扯. 我一咂混 :"上" , 筋骨后边好几个人 ,艳好都是徐州地, 于是, 一呼噜群儿 上去就掏. 把他揍地合嚎拉显,连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 (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 (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说明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 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徐州方言笑话

徐州方言笑话大全 第一则: 朋友来徐州,陪同其四处游玩。游至一处,忽然一阵狂风袭来,卷起阵阵尘土。吾捂鼻直呼“真棒,真棒”,外地朋友一脸疑惑:这伙计有病啊,这么多尘土有什么棒的? 注:徐州方言,形容灰尘很大的意思 第二则: 一外地司机开车到徐州。在路边正好遇到一交警,随问:“同志这边能停车吗?” 交警答:“不管”。 然后,司机把车停在路边办事去了。回来后,交警给司机写了一张罚单,原因乱停车。 司机纳闷:“你不是不管吗?” 交警答:“徐州的不管就是管,管就是不管。” 注:“管”在徐州方言里是行或可以的意思。 第三则: 一个徐州人跟常州人做生意。 生意快成的时候,他对人家说了一句,“你不要问了”。 结果第二天人家就闪了, 因为人家把“你不要问了”理解成生意谈不成了。 注:徐州话“你不要问了”是没问题的意思 第四则: 一外地演出团到徐州某地演出,第一场过后,一老乡嘀咕:演得真刺毛。 恰好团长经过,问:刺毛是什么意思啊? 老乡大窘:刺毛嘛,厄,就是很好的意思。

演出结束,团长致辞:感谢大家对演出的支持,刚才有老乡夸我们演得很刺毛,过奖了过奖了,我们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下次演得更刺毛! 注:徐州话“刺毛”意思类似于差劲,可以说人,也可以指物。 第五则: 丈母娘疼女婿大概是天下通理。一次,女婿到丈母娘家里做客,丈母娘慌得摆治了一桌子荤素都有的菜招待女婿。女婿也许是作假客气,筷子动得不大勤。丈母娘看到后就过来劝女婿多吃点,因为心疼又心急,话也说连秧了:“吃恁姐夫,叨了剋恁姐夫,凉了腥恁姐夫,锅来还有恁姐夫,吃完再盛恁姐夫。” 注:“恁姐夫”是比着小孩儿称自己的女婿 第六则(大话西游经典台词): 原来有一段才办肆的爱情搁在我前头,我没能够啄,直到它消失在卜土杠烟的土娄中,我这才意思到,如果苍天能再给我那个小妮子讲:"憨黄子,我嫩娘喜欢你!"如果死要给这段情定个丝间的话,俺觉周一万年也就管乎了。第七则: MM走进我屋说:“呦,嫩家CD嗨了”一激动不要紧,月才掉到喽地上。刚想弯割败子去拾,看见一只蝎虎子。我怕吓到MM,一巴掌胚死,不料胚到1条地蛆。俺去茅房拿了调蔬扫扳了。MM说:“你赶紧去洗手去,脏不来歪的莱莱哄,有?你早上洗脸了没,怎么眼此护好好的” “我,我,我洗了” MM说:“你说话能白结不子包?真饿囊人”,“对了妹妹,你脏问给俺介绍对象” “白急管包?从小你就七叶子,人脸风,冰糖砸子脸,饿了逮怪,谁要你。现在琴也不卜搂了,就斜苤子事能,天天谁都不揉,你还怪自儿来” 晚上MM涌开门想走,天已经漆黑了,我拿电把送她下楼,说:“白心慌,白栽下去了” MM说:“从小水惯了”。我也有! 第八则: 毛泽东时代,当时许多部队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来徐州,当时有许多家属也跟着来到,许多学生到当时徐州第四中学,开学的时候徐州籍老师给新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